第一篇:2018年上学期四年级下册思品教学计划
2018年上学期四年级下册思品教学计划
隆回县荷田乡背溪小学
刘婷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积极、稳步、有效地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务实创新,落实规范,提高效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随着集体生活与合作活动的逐步拓展,以及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学会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四年级的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会的接触也日益频繁,独立活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学生从平时亲身经历的事实中理解生活与交通运输业的双向关系,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丰富社会知识,从而更好地去适应生活和创造未来。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第四单元《通信连着你我他》
四、教学目标:
1.通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并能利用地图的基本知识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家乡的位置;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向他们学习;了解家乡的民俗、民风,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通过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的学习让学生从了解日常生活中工农业产品入手,探究工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工人和农民为此付出的劳动与智慧;了解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知道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知道各行各业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的关系;知道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人们的生活需求不断刺激生产的发展;知道人们改进劳动工具是为了提高生产和减轻劳动的强度。3.通过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古今交通的发展情况,以及交通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了解家乡交通的发展变化情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4.通过第四单元《通信连着你我他》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通信方式,讲究通信道德,遵守有关通信的法律、法规;初步了解通信发展的情况;体会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2.通过给日常生活用品找老家的活动,知道工农业生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3.让学生了解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方面的情况。
4.联系身边的实际事例,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通过调查,知道现代通信的方式及各自的特点;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使用相应的通信方式来解决各种问题;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
六、教学措施:
1.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3.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
4。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 5.法制渗透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自己家乡有关自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规(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18.3.3
第二篇:四年级思品下册教学计划
四
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祝自成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积极、稳步、有效地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务实创新,落实规范,提高效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打造 “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例如,今天的儿童在早期的社会性生活中,由于自我中心的存在以及家庭中容易出现的放纵,使得一部分儿童自认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事情,规则意识比较模糊。随着集体生活与合作活动的逐步拓展,以及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学会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又如,目前我国有残疾人6000多万,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今天帮助残疾人,支持、搞好残疾人事业,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只知受爱,不知爱人”,“只知索取,不知奉献”,人与人之间不能互相互相尊重。面对与自己不一样的残疾人,他们可能会觉得好笑,有时甚至会嘲笑、瞧不起,还可能会戏弄残疾人。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学生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具有同情心与爱心,并让学生乐意努力去帮助他们。
此外,四年级的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会的接触也日益频繁,独立活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学生从平时亲身经历的事实中理解生活与交通运输业的双向关系,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丰富社会知识,从而更好地去适应生活和创造未来。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单元《我们天天在进步》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第三单元《我们出行真方便》 第四单元《工农业与我们的生活》
2、教学目标:
1.通过《我们天天在进步》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生活中难免会有挫折和失败,培养学生不畏挫折,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要让学生懂得自信就是要敢于表现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培养自信心;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缺点,发现自己的缺点能取长补短。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电话,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解通信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培养学生学会正确认识网络,合理使用网络的能力;知道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危害。了解各媒体的特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信息传播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锻炼和培养选择、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出行真方便》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状况;认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交通工具的发展方向;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以及交通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知道交通事故的严重性,体验生命的价值,服从交警的指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远离交通事故。使学生学会在出行前,根据不同的条件、不同的要求做出最合适的选择与安排。掌握解决现
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各种方法。了解家乡交通的发展变化情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热情。
4.通过第四单元《工农业与我们的生活》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农业。探究工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养成尊重工人和农民的习惯,感受科学技术对工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重大影响。引导学生了解生产劳动的情况及工农业生产密切合作的特点,培养学生珍惜工人和农民的劳动成果,尊重工农业生产者的劳动意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培养学生不畏挫折,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要让学生懂得自信就是要敢于表现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培养自信心;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缺点,发现自己的缺点能取长补短。
2.学会正确使用电话,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身边的实际事例,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通过调查,知道现代通信的方式及各自的特点;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使用相应的通信方式来解决各种问题;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
3.让学生了解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方面的情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交通工具的发展方向;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以及交通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知道交通事故的严重性,体验生命的价值,服从交警的指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远离交通事故。使学生学会在出行前,根据不同的条件、不同的要求做出最合适的选择与安排。掌握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各种方法。
4.通过给日常生活用品找老家的活动,知道工农业生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相关,引导学生了解生产劳动的情况及工农业生产密切合作的特点,培养学生珍惜工人和农民的劳动成果,尊重工农业生产者的劳动意识。
四、教学措施:
1.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
3.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
4。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
五、教学安排:
周次
第三篇:四年级秋季学期思品教学计划 -
2018年秋季学期五年级思品教学计划
猛硐乡坝子小学
陈昌兰
一、学生情分析
中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学期教学主要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一单元: 与人相处中尊重、体谅他人;相信诚信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对坦荡正直的人心怀敬佩,愿意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对自己的生命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并愿意为之约束自己的言 行,抵制不良的生活习惯;对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与憧憬,棉队困难和挫折不退缩,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能体验到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
第二单元: 感受、体验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愿意主动与家人沟通,尊重孝敬老人。关心家庭生活,理解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所付出的心血,有承担家庭义务和责任的意识,初步具有合理的消 费观
第三单元: 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和友谊的珍贵,体验
四、教学主要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及时进行二次备课,并做好课后小记。
2.重视课前准备环节,努力使每次上课老师学生都有充分的准备。
3.精心策划,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内外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4.专课专用,不占用品社课的教学时间。
5.多看教学杂志,多听其他老师的课。更新教学理念,掌握教学新动向。
6.充分利用班队课,谈话课进行教育,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整体提高。
7.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8.经常与家长联系,让孩子在各种环境下良好的成长。
猛硐乡坝子小学
2018年9月5日
第四篇:四年级思品教学计划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梁吉祥
一、学情分析:
品德与社会”是综合课程,其教材的研制需要充分体现课程的综合性特征。因而,本教材内容体系以主题的形式多维度整合内容,试图克服单一线索的内容体系的不足。教材中确定的主题将围绕以下维度,把三至六年级分为中段(三、四年级)和高段(五、六年级),既体现层次性,又螺旋上升、整体构建体现综合性。
1、牢牢把握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的关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文化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文化的关系是学生“生活世界’’的基本关系,是联系学生生活并把学生视为“关系中的人”必须把握的基本关系。本教材内容主题的设计将生成“学生与自然、与他人和社会、与自我、与文化的关系,这一内在线索。
2、罕牢把握学生社会生活的背景或生活领域。家庭、学校、社区或家乡、祖国、世界是学生生活的不同领域。本教材内容的组织将充分考虑小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及其认识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从个人、家庭、学校、社区或家乡、祖国、世界等维度形成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并注重在不同年级侧重不同的生活领域,由低到高逐步深化。
3、牢牢把握学生社会生活不同领域中的基本要素。教材内容主
题的设计将内含社会环境(时间、空间、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社会活动(日常生活、文化、经济、政治等活动)、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社会规范、规则、法律、制度等)这些主要因素,并遵循学生生活中的问题逻辑整合这些基本因素。
4、罕牢把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教材内容的每一主题将体现学生在“情感、“品德与社会”是综合课程,其教材的研制需要充分体现课程的综合性特征。因而,本教材内容体系以主题的形式多维度整合内容,试图克服单一线索的内容体系的不足。
二、教学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围绕课程性质,根据四年级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量,依据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总目标,我们确定了四年级上册课程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1)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懂得与邻里要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和周边环境。
(3)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4)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快乐。
(5)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
(6)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7)了解家乡的民风、风俗,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和各种迷信活动。
三、教材分析
(1)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懂得与邻里要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和周边环境。
(3)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4)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快乐。
(5)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措施
(一)联系生活,主体呈现,引导先行。
(二)地方特色,整体视野,渗透文化熏陶。为了拓展相关学习内容,本套教材妥善处理了“规范知识”与“本土知识”的关系,注重体现地方特色并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三)突出主体,注重活动。内容主题的学习方式强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实践。
(四)强调反思和评价,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小学生的品德认识、品德情感、品德意志和品德行为,以及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发展.不是仅仅通过知识的传授和规范的告诉以及表层的活动而实现的,还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反思和评价来实现,从而发展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五)图文并茂,审美激趣。为了适应小学生的审美习惯和接受能力,教材的组织与呈现方式注重图文并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活动的兴趣、愿望,发展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五、周次起止时间
教学内容及活动
课时数 9.5---9.9
1、让健康文明驻我家
2、与家人亲密相处(第1课时)
9.13---9.16
2、与家人亲密相处(第2课时)
3、我与左邻右舍(第1课时)
9.19---9.23
3、我与左邻右舍(第2课时)
4、共建美好家园(第1课时)
9.26---9.30
4、共建美好家园(第2课时)
第一单元检测(1课时)
10.1—10.7
国庆放假
10.8---10.14
5、身边的危险(第1课时)
6、让危险走开(第1课时)
10.17---10.21
6、让危险走开(第2课时)
第二单元检测(1课时)
10.24---10.28
7、我是大海一滴水(第1、2课时)
10.31---11.4
8、集体荣誉在心中(第1、2课时)
11.7---11.11
期中检测
11.14---11.18
9、为集体尽责(第1课时)集体生活真快乐(第1课时)
11.21---11.25
集体生活真快乐(第2课时)
第三单元检测(1课时)
11.28---12.2
11、我来当导游(1课时)
12、家乡变了(1课时)
12.5---12.9
13、春节风俗谈(2课时)
12.12---12.16
第四单元检测
12.19---12.23
期末复习
12.26---12.30
期末复习
第五篇:四年级思品教学计划
2008-2009学下学期思品教学计划
陈文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35人,男生19人,女生16人,学生分别来自不同地区;有的是新转学来的,学生的思想行为各不相同,部分学生比较自私,团结协作精神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比较差,有些学生作业拖拉,字写得比较差。上课时,不爱动脑、动笔,需要不断督促。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四年级上册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
四、具体要求
1.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中工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工农业生产之间的密切联系,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行业的不断变迁;通过探究交通与生活的关系知道社会交通方式的多种多样,交通的变迁、交通与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密切联系,交通发展引发出的新问题;通过探究通信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现代通信的种类、古代人们的通信方式、通过大众传媒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等方面的社会常识。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对社会基本事实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引导他们看待社会现象的时候,能探究和思考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四年级上册教材在编写时,注意了将社会事实方面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能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3.注意了相关知识的整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打破学科界线的“综合课程”。四年级上册教材在处理各知识领域之间的关系及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上,将跨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本册教材中,涉及到了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工农业生产常识、交通、通信等方面的知识,教材将这些知识综合在一起,强调认知与情感综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4.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
5.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四年级上册教材仍注意了对学生活动的引导,教材根据内容需要设计了许多学生直接参与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历的活动来获得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
三、具体要求
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2、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3、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4、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5、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6、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五、教学进度表 时间:第一到第三周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走进美丽的家乡(共6课时)主题一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课题1、用眼观察家乡 1课时 课题
2、用手描绘家乡 1课时 主题二 从地图上看家乡 课题
1、用心体会家乡 1课时 课题
2、走进不同的家乡 2课时 课题
3、请到我的家乡来 1课时 时间:第三到第九周
教学内容:第二单元 家乡的故事(共12课时)主题一 展览室里故事多
课题
1、旧人生活的变化 2课时 课题
2、学校的变化真大呀 1课时 课题
3、生活中的智慧 1课时 主题二 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
课题
1、“家庭寻宝中的发现 1课时 课题
2、过去的游戏真有趣 2课时 课题
3、今非昔比的厨房 1课时 主题三 说不完的家乡故事
课题1家名称的来历 1课时 课题
2、家乡水的故事 3课时 时间:第十到十五周
教学内容:第三单元 家乡,我为你骄傲 时)
主题一 从家乡看祖国
课题
1、家乡人的智慧 1课时 课题
2、传统与进步 1课时 课题
3、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 2课时
11课(共主题二 扎根在家乡的传统
课题
1、乡音乡情 1课时 课题
2、乡风乡俗 1课时 课题
3、快乐的节日生活 2课时 主题三 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
课题
1、远离陋习1课题
2、追求文明 1课题
3、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1
课时 课时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