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科教版思品下册教学计划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军营小学龚湘华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共有学生33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8人,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孩子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活动课程,课本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社会、地理等相关学科有机的结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四年级的孩子已具备自己的认知、情感和体验,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四年级的孩子是喜欢上思品课的,有的孩子认为有少许课本话题无法调动学习兴趣,有的孩子则认为教师上课的形式可更为多变,教师应正视学生的学习需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让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的社会责任。
二、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教材共五个单元,第一单元“诚信是金”,第二单元“伸出我们的手”,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第四单元“交通连着千万家”,第五单元“祖国真大”。
四年级下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四年级下期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如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以家乡的老街和老屋、家乡的地名、风味饮食作为基本事实,把爱护家乡文化遗产教育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蕴含其中。第四单元“交通连着千万家”,以交通工具和路线的历史演变、未来交通的发展作为基本事实,感受祖国的迅速发展,并时刻注意交通安全,不但自己要注意交通安全,还要向周围的人宣传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及交通的常识。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育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课本每单元的话题,引导学生加深对自我、他人、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
2、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开阔学生的视野,深化其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将学习延展到生活中
3、通过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感受生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4、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5、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切实的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道德观
6、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2.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3.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4.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6.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五: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诚信是金》
诚实不需要理由2课时
拍手拉钩不要变2课时
诚信就在身边2课时
第二单元:《伸出我们的手》
同在蓝天下2课时
生活因爱更美丽2课时
我们的爱心行动2课时
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
流过家乡的小河2课时
我们时刻在呼吸2课时
大自然中的朋友2课时
呵护绿色家园2课时
第四单元:《交通连着千万家》
马路修到家门口2课时
交通海陆空2课时
平安走天下2课时
第五单元:《祖国真大》
在世界的东方2课时
我们的大中国2课时
壮丽的河山2课时
海峡两岸盼统一2课时
期末复习2课时
期末考试1课时
2011年2月
第二篇:四年级思品下册教学计划
四
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祝自成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积极、稳步、有效地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务实创新,落实规范,提高效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打造 “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例如,今天的儿童在早期的社会性生活中,由于自我中心的存在以及家庭中容易出现的放纵,使得一部分儿童自认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事情,规则意识比较模糊。随着集体生活与合作活动的逐步拓展,以及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学会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又如,目前我国有残疾人6000多万,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今天帮助残疾人,支持、搞好残疾人事业,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只知受爱,不知爱人”,“只知索取,不知奉献”,人与人之间不能互相互相尊重。面对与自己不一样的残疾人,他们可能会觉得好笑,有时甚至会嘲笑、瞧不起,还可能会戏弄残疾人。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学生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具有同情心与爱心,并让学生乐意努力去帮助他们。
此外,四年级的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会的接触也日益频繁,独立活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学生从平时亲身经历的事实中理解生活与交通运输业的双向关系,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丰富社会知识,从而更好地去适应生活和创造未来。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单元《我们天天在进步》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第三单元《我们出行真方便》 第四单元《工农业与我们的生活》
2、教学目标:
1.通过《我们天天在进步》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生活中难免会有挫折和失败,培养学生不畏挫折,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要让学生懂得自信就是要敢于表现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培养自信心;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缺点,发现自己的缺点能取长补短。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电话,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解通信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培养学生学会正确认识网络,合理使用网络的能力;知道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危害。了解各媒体的特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信息传播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锻炼和培养选择、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出行真方便》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状况;认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交通工具的发展方向;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以及交通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知道交通事故的严重性,体验生命的价值,服从交警的指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远离交通事故。使学生学会在出行前,根据不同的条件、不同的要求做出最合适的选择与安排。掌握解决现
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各种方法。了解家乡交通的发展变化情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热情。
4.通过第四单元《工农业与我们的生活》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农业。探究工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养成尊重工人和农民的习惯,感受科学技术对工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重大影响。引导学生了解生产劳动的情况及工农业生产密切合作的特点,培养学生珍惜工人和农民的劳动成果,尊重工农业生产者的劳动意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培养学生不畏挫折,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要让学生懂得自信就是要敢于表现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培养自信心;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缺点,发现自己的缺点能取长补短。
2.学会正确使用电话,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身边的实际事例,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通过调查,知道现代通信的方式及各自的特点;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使用相应的通信方式来解决各种问题;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
3.让学生了解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方面的情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交通工具的发展方向;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以及交通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知道交通事故的严重性,体验生命的价值,服从交警的指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远离交通事故。使学生学会在出行前,根据不同的条件、不同的要求做出最合适的选择与安排。掌握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各种方法。
4.通过给日常生活用品找老家的活动,知道工农业生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相关,引导学生了解生产劳动的情况及工农业生产密切合作的特点,培养学生珍惜工人和农民的劳动成果,尊重工农业生产者的劳动意识。
四、教学措施:
1.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
3.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
4。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
五、教学安排:
周次
第三篇:四年级思品下册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人教版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1、我们的家乡在(云南)省,简称(云或滇),位于祖国的(西南地区),省级行政中心在(昆明)。北面是(),东面是(),南面是(),西面是()。我的家乡是(),位于云南省(),面积约(3293l平方公里),人口约(396)万人。包括()等民族。我国的第一大岛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2、中国的地图像一只(雄鸡),中国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车牌的第一个字代表(车辆所在省份的简称)。
3、看地图时,要先看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确定(方向),才能确定地图上某一点的方位;知道(比例尺),才能计算出地图上两个地点之间的实地距离;了解(图例),才能读懂地图上的内容。
3、我国的五种地形是(丘陵)、(山地)、(高原)、(盆地)、(平原)。贵州主要自然环境是(山地)、(高原)。我国的三大平原是指(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4、老家就是我们祖辈长期(居住)、(生活)的地方。贵州的名人有(王若飞)(邓恩铭)等。
5、(重庆市)的白帝城位于三峡的起点,有“(鱼腹城)”和“(诗城)”的称呼。李白的诗(《朝发白帝城》)就是写这里的。白帝庙里有三国人物(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的塑像。
6、四川名人你知道唐代诗人(李白)、宋代文学家(苏轼)、现代国画家(张大千)、现代作家(巴金)、现代史学家(郭沫若)、革命烈士(赵一曼)。
7、在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家乡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我们就是在这浓浓的(乡音)、(乡情)、(乡土文化)中成长起来。
8、虽然社会的进步已使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家乡的(老街)和(老屋),仍在静静地诉说着家乡人过去的生活,它们是家乡宝贵的(文化遗产)。
9、我国现存的最大的古代园林是(承德避暑山庄),天下第一关是(山海关),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被誉为(天下第一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福泉有古老的石桥(葛镜桥)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说过“北有赵州桥,南有葛镜桥”的说法。葛镜桥又名豆腐桥,相传是张三丰修建的。
10、我们贵州苗族、布依族的(蜡染)、贵州戏曲活化石(傩戏)和花灯戏等流传久远。
11、中国的传统民居代表:陕西的窑洞、福建西部客家土楼、西南苗家吊脚楼、北京的四合院、江南水乡的民居、云南的傣家竹楼都是有名的老街老屋。
12、地方特色小吃:北京---烤鸭-----、四川-酸辣粉-、南京-盐水鸭-、云南-过桥米线-、沿海地区-海鲜-、东北-小鸡炖蘑菇--。重庆的麻辣火锅。本地的特色菜有(酸汤鱼)(辣子鸡)(烤鱼)等。
13、我国有两个“天池”分别在新疆和吉林省。
14、我名家乡的名胜古迹有:石寨山古墓群遗址 曹溪寺 筇竹寺及五百罗汉 云南贡院旧址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金马碧鸡坊 零关道遗迹 元谋人遗址 滇越铁路 蒙自租界旧址等
15、家乡主要有(铁矿、锡矿、铅锌矿)等矿产资源。
第二单元
1、我们需要的所有物品,不论是农产品还是工业产品都是生产出来的。
2、来自农村,通过(种植)(饲养)(捕捞)得来的是农产品;来自工厂,通过对(原材料)加工而成的是工业品。
3、农业生产受(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因此不同地区人们耕种的农产品种类不同。生活中的农业生产多种多样,包括种植业、渔业、林业、畜牧业和副业。福泉常见的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经济作物有(油菜、烤烟、蔬菜)水果有(梨、葡萄)
5、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我国农业的特点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方式不尽相同。
6、现代化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依靠机械装备和农业技术,通过-----------、--------,利用-------进行科学种田和科学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7、农业生产为工业生产,-------、---------及-------等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
8、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发展,我国农民的劳动条件,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农业生产也向现代化迈进。机械装备、机械化水平和农业技术装备都是现代化农业的标志。
9、行业的分工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的需求不断变化的。
10、我们的生活与-----和------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许多----和-------。
11、俗话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我们可以结合成小组,大家--------,共同-----、------。
12、商品的变化不断满足着人们的----------。同时也会刺激人们不断产生----------。因此,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13、劳动工具的改进,使人们的劳动效率提高,劳动强度降低。
14、《锯的故事》说明生产工具的改进来自生活,而创造来自人们对生活的观察和热爱。
15、我们的社会就像一台大机器,每个行业就像机器上的--------,各有各的用处,各个------组合在一起,-----------,机器才能正常运转。
16、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的,他们为社会做出了------,应该受到社的-----。
17、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依靠----和---,使用-------,施用-------进行精耕细作。
18、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它使农业的生产效益大大提高,--------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19、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袁隆平。
20、由于行业的不断变化,以及各种行业需求量的不断变化,人们从事的工作也会不断变化。
第三单元
1、一般是指用车、船、飞机等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
2、多种多样的交通工具有飞机、汽车、火车、轮船等。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铁路网、飞机航线、船运航线构成了现代交通体系。
3、交通运输不仅需要有交通线路,还需要有交通站点,如汽车站、火车站、机场、港口等。它们连接着不同的交通运输线,集散旅客和货物。
4、常见的运输方式有(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
5、我们可以从运费、(运送速度)、(运量)、运送物品的特点、运送的(距离)以及实际需要来选择运输方式。
6、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常用的运输方式还是公路运输。但是铁路运输占有重要地位。
7、为了旅途安全、愉快,人们在乘坐车船时,要提前选择好(出行方式),购买(车船票)。记住(时间)和(班次),到(车站或港口)候车,不携带(化学制剂)、(爆炸物)等危险品,注意乘务员(提示),到站后带好自己的(行李),依次下车。
8、人们利用(管道)把产油区的原油和天然气方便安全地运到其他地方。这种特殊的运输方式叫做(管道运输)。
9、人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道路的(畅通)为经济的发展插上了翅膀。
10、交通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从事()人们的辛勤劳动。良好的交通秩序需要(人们共同维护)。
11、(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让第一架动力飞机飞上了蓝天。
12、随着交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成为社会一大公害。
13、与过去相比,现在的交通既(方便)又(快捷)。交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新生活。
12、(汽车污染)交通的一大问题,汽车污染主要是指(汽车尾气)的污染,其次是(噪声)。
13、汽车排放的污染物90%来自(汽车尾车排放),因此许多国家制订了控制(汽车污染排放)的标准。
14、(2003)年(1)月(1)日,我国第一列磁悬浮列车在上海运行。它的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400)千米以上。
15、21世纪人类理想的交通工具是(磁悬浮列车)。它是一种在一条由磁力牵引的特殊轨道上滑行的列车。这种车既环保又节能。
第四篇:四年级上册思品教学计划
四年级思品教学计划、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们经过三个学年的品德课学习,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能关心他人,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对生活充满热情。一个寒假的时间,让孩子们增长了一些社会见闻,同样也有利于品德课的学习。但是学生的思想行为各不相同,有部分学生毕竟还是比较自私的,团结协作精神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比较差,有些学生作业拖拉,字写得比较差。上课时,不爱动脑、动笔,需要不断督促,行为习惯、思想意识等还需进一步提高。、教材分析
四年级教材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成长的脚步”,第二单元“温新的一家人”,第三单元“生活在集体中第四单元“走向信息时代”。
四年级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认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如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社区》,以家乡的老街和老屋、家乡的地名、风味饮食作为基本事实,把爱护家乡文化遗产教育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蕴含其中。第四单元以世界之窗,节日大观,多彩服饰的发展作为基本事实,将从小关心国家大事,合理看电视等好习惯的培养蕴含在其中。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育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教学目标:
1.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中工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工农业生产之间的密切联系,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行业的不断变迁;通过探究交通与生活的关系知道社会交通方式的多种多样,交通的变迁、交通与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密切联系,交通发展引发出的新问题;通过探究通信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现代通信的种类、古代人们的通信方式、通过大众传媒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等方面的社会常识。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学生对社会基本事实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引导他们看待社会现象的时候,能探究和思考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四年级教材在编写时,注意了将社会事实方面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能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3.注意了相关知识的整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打破学科界线的“综合课程”。四年级教材在处理各知识领域之间的关系及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上,将跨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本册教材中,涉及到了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工农业生产常识、交通、通信等方面的知识,教材将这些知识综合在一起,强调认知与情感综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4.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
5.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四年级教材仍注意了对学生活动的引导,教材根据内容需要设计了许多学生直接参与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历的活动来获得对社会的认识和体验。在本册教材中,设计了“我是小导游”“考察家乡街名和地名”“学做家乡风味小吃”“家乡新貌图片展”“家乡文化节”“我是小小设计师”“我是小灵通”等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教材也注意了留白的运用。如让学生自己画出家乡地图的轮廓;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总结产品更新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让学生给行业分类;让学生掌握交通运输的特点等。
四、教学措施:
1、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2、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3、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4、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实现评价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6、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第五篇:2018年上学期四年级下册思品教学计划
2018年上学期四年级下册思品教学计划
隆回县荷田乡背溪小学
刘婷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积极、稳步、有效地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务实创新,落实规范,提高效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随着集体生活与合作活动的逐步拓展,以及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学会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四年级的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会的接触也日益频繁,独立活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学生从平时亲身经历的事实中理解生活与交通运输业的双向关系,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丰富社会知识,从而更好地去适应生活和创造未来。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第四单元《通信连着你我他》
四、教学目标:
1.通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并能利用地图的基本知识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家乡的位置;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向他们学习;了解家乡的民俗、民风,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通过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的学习让学生从了解日常生活中工农业产品入手,探究工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工人和农民为此付出的劳动与智慧;了解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知道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知道各行各业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的关系;知道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人们的生活需求不断刺激生产的发展;知道人们改进劳动工具是为了提高生产和减轻劳动的强度。3.通过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古今交通的发展情况,以及交通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了解家乡交通的发展变化情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4.通过第四单元《通信连着你我他》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通信方式,讲究通信道德,遵守有关通信的法律、法规;初步了解通信发展的情况;体会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2.通过给日常生活用品找老家的活动,知道工农业生产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3.让学生了解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方面的情况。
4.联系身边的实际事例,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通过调查,知道现代通信的方式及各自的特点;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使用相应的通信方式来解决各种问题;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
六、教学措施:
1.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
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3.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
4。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 5.法制渗透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自己家乡有关自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规(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