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建议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建议
班级文化的内容相当广泛,一方面包括物质层面,这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如张贴名人名言、国旗及班级制度、出黑板报等教室内环境的布置;另一方面包括制度层面,这是班级文化的保障,如一日常规、课堂常规以及各种奖惩制度等;还包括精神层面,这是班级文化的目标,如班级目标、班级道德、班级舆论、人际关系和班级风气等。班级文化建设应根据班级具体情况,进行分层建设。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 1.物质文化建设
班级物质文化属于班级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作为一个班集体学习和受教育的基地——教室,其环境的优劣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班级物质文化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等,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及其水平的外显标志,具有“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我们应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注意把教育的意向、教育的目标等通过具体物化的环境设计和布置充分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育人、培养人和熏陶人的目的。
具体来谈,对班级课室环境的布置及对教室环境的要求应注重对教室的四墙、黑板、二门做合理、有效、规范的利用。四墙:包括教室四周的四面墙。四面墙体上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的布置国旗、名言警句、激励标语、班牌、班徽、班级制度、荣誉墙、班级干部分工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学生一日常规》、《课堂学习常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守则》、《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墙壁说话,这需要教师独巨匠心。在布局时一定不能杂乱无章,要有美感。(也可由学校统一布局,各班级在每个板块内部求创新)
黑板:教室前黑板是班级教学使用的主阵地,要时常保持干净、整洁,最好不要在上面张贴其他东西,以避免分散同学们的注意力。教室后黑板是我们展现班级文化的重要阵地,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其中黑板报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内容更换方便,周期短、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强。同时,对黑板报的板面进行精心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对黑板报的稿件进行征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满足其创作欲望,更可以引导学生的思想。黑板报、手抄报等都是学生施展才华、倾诉心声、摄取知识的宝库。同时通过学生动手办报还可以在班级里培养一批编辑能手、写作能手、创新能手。
二门:作为每天进出教室的通道,教室的两扇门一定要保持干净、整洁。门前门后不能乱贴、乱挂(在门后或后墙可以张贴紧急疏散示意图)。门如有损坏,应及时修理,确保美观与安全。2.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是教育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条例、指令等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行为规范、是非标准等在班级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抓好制度的制订与完善;二是要抓好制度的实施;三是抓好班干部队伍的建设。
(1)抓好制度的制订与完善。班级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班级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制订得好坏,是否科学、合理,是班级文化建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反映了一个班主任文化水平的高低,更反映了其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制订班级规章制度时,我们应注意以下两点:制订班级规章制度必须以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为依据,必须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制度本身应相对稳定,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学生一日常规》、《课堂学习常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些都是我们制订班级规章制度的依据。例如:《班级操行评分管理细则》、《班级请假制度》、《特别生管理制度》《班级学习管理制度》、《进步大、提高快学生奖励办法》、《特长生奖励办法》等等。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客观情况的具体变化,规章制度也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现状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保证规章制度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适时进行修改、完善,从而确保规章制度永远充满活力。
(2)抓好制度的实施。班级规章制度虽然是班级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班级制度的制订并不等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的作用和功能如何,要看班级制度能否被班级成员所接受。在抓好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两点:一要对学生加强宣传,使学生正确理解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明确遵守规章制度的作用,以使制度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将带有强制性的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二要积极创设条件,使规章制度能够更快、更好地实施。
(3)抓好班干部队伍的建设。
①做好班干部的选拔与轮换
新生的首届干部人选可由学生自己推荐、展示,在广泛征求班级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由班主任指定,以后每届都采用竞选与民主记名投票相结合的办法选举班干部。每届班干部的任期为一学年,到期后竞选出新一届班干部,让更多的学生有承担责任和获得锻炼的机会。学期结束前选出下届干部班子,以便假期思考和安排自己的工作。
②做好班干部设置与分工合作
可以把班务工作划分为三个系列。其中,思想建设由团支部书记负责、宣传、组织委员协助;班级常规建设由班长负责,纪检、劳动、生活、体育委员和组长、室长协助;学习建设由学习委员负责,科代表和组长协助。三个系统由班长统一协调,分工协作,形成一个紧密团结的有机整体。3.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它是一个班级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并具体表现在班风、学风、班集体舆论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制定班训,创作班歌,设计班徽、班牌,建立《班级日记》,创办班刊,开展系列主题班会,设立家长委员会,召开多种形式的家长会等都是抓好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一些具体措施。建设班级精神文化,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班级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密切交流和合作,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班级整体效应。构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情感,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
(2)培养健康的班集体舆论。班集体舆论就是在班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班集体的舆论是班级成员观念态度的集中体现,是班级深层次的精神文化。班集体的成长离不开健康的班集体舆论。要培养健康的班集体舆论,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其次,要正确把握集体舆论,善于启发引导,以确保班集体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第三,要善于利用舆论工具,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3)培育优良的班风。班风是指班级的风气和班级成员的作风,是班级大多数成员的思想认识、情感意志和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所在。优良班风像熔炉一样,对全班学生起着熏陶、感染的作用,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任何优良风气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培育过程,而且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因此,我们在培育优良班风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持之以恒,不屈不挠;另一方面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
(二)“班级文化建设”应以“校园文化+学生特性”为依据体现其独特性
首先,班级文化应从属于学校文化。
班级是组成学校的细胞,学校的任何一项工作最终要落到每一个班级去实施,班级文化虽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更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过程中,班主任应注重对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校园文化进行思考,制定出符合校园文化的班级文化建设目标及方法,避免班级文化建设出现与学校文化不协调的因素。
其次,班级文化建设应根据班级教师、学生特性,打造班级品牌。
在现代教育观念中,教师不再是单一的施教者,不能过分或者一味地强调自己的领导者的、统治的地位,更多的应该是一个引领者。因此教育者不仅要在平时与学生的活动和交流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措,更要在面对和处理具体事情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与情绪。因为你的言行和表现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举止,更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同个性特长的教师,应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发展情况,构建适合自己操作的班级建设模式,做到千帆竟发,殊途同归。新生入班,要根据班内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经历,班主任的优势等,师生讨论,确定本班文化特色。围绕班级文化特色,师生共同制定目标作为指导日后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使班级文化建设能按照一定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
生动活泼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师生心情愉快,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能使学生更加积极、轻松、热情地投入学习、生活与工作中。班主任要耐心细致地抓好班级文化建设,细水长流,润物无声,使学生在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第二篇:班级文化建设教室布置建议(范文)
班级文化建设教室布置建议
一、教室布置规则
1、教室前墙。一般地正墙壁安放一块400cm×120cm的黑板后,黑板的正上方通常会剩下不超过70cm的空间,黑板的左右侧通常会剩下200cm宽的空间,一般地黑板正上方墙壁空间用于设置班训,黑板右侧(教室前门)的墙壁空间可开辟成立班级建设、管理的园地;黑板左侧的空间,可将这一墙壁空间开辟成一块专栏,或张贴《班级公约》,或是悬挂《中学生守则》。
2、教室后墙。后墙为墙报栏,教室东北角落一般可用于安放劳动工具。
3、左右墙壁一般用于教室采光,中间壁柱可利用,班主任老师可以灵活安排。
二、教室布置内容
1、班训张贴。班训一般贴在教室前黑板的正上方这个显眼位置,以便随时对学生起到提醒、告诫、鼓励的作用;训语字不宜太多或太少,否则拥挤或单薄。(敬净静竞靖,严谨进取求实创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班主任要给学生解释班训内容,班训应在每一届学生进班后重新设计更换,不要搞永久性标语。
2、专业思想教育,专业前景,就业方向等。
3、管理园地。班级管理园地是教室布置不可缺少的内容,应有专门地方,它可以让班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有序化,只有科学、规范、有序的管理才能保证班级管理的质量,实现管理目标和育人目标。班级管理园地应张贴如下内容:《学生守则》、《班级公约》、《干部名单及职责》、《值日表》、《课表》等。班级管理园地一般设置在教室前墙右侧前门进门处位置,版面大小可设计为150cm×120cm,上下最好与黑板齐平,可用1.5――2.0cm宽的蓝色或红色不干胶纸条框边,在上边框的近中位置上加一个标题,标题可拟为“班级建设”、“班级管理”等。标题字可选用10cm大小的隶书体或楷体。
4、公布栏。公布栏主要用于张贴一些临时性的内容,如学生获奖情况,学校各种通知、学校周检查评比结果、小组竞赛成绩,班上学生出勤情况等。公布栏设置可参考管理园地,位置可考虑在教室后墙黑板右侧墙壁。公布栏可以设计成表格形式,便于学生干部操作。
5、荣誉栏。一般设置在教室后墙的上方,主要用于张贴或悬挂班级荣获的各种奖状、奖牌。张贴或悬挂整齐就自然能产生美感,让每个学生受到鼓舞和鼓励。
6、墙报。教室后墙的板报或墙报,空间大,版面大,在教室的美化和班级文化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办黑板报或墙报,要注意美观,书写规范工整,用好边框线,设计好版式,题图、插图,确定办报的主题,注意色彩搭配;二要注意知识性,让学生从办报中获得良好的教益;三要锻炼学生能力,展示学生才华,让他们自己动手来办,定时换版。
7、壁柱布置。由于面积小,通常用张贴条幅式书法或绘画作品,或者挂带语录的名人画像。书法作品最好是师生亲手创作的,定期更新。这有利于展示师生才能。内容可名人名言,也可古典诗词。可让学生受到一定的文化熏陶。
8、学习园地(阅读栏)。可放在教室右面墙壁上,参考版面250cm×80cm。这个版面最好拟一个覆盖面广、带有一定诗情画意的标题,比如“五色土”、“万花园”,“榕树下”、“漱芳斋”等,标题不要横放在栏目的正上方,最好竖置于靠门位置边框的正中,标题子以10cm---12cm大的字为宜,字体可用扁平的隶书体。内容及形式可百花齐放,如社会要闻、精彩时评、优秀的散文、诗歌、名人轶事等。
第三篇:班级文化建设
着力打造班级文化,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学生,提升学生品味的主阵地。如今,随时走进分盐中学的任何一个教室你都会被浓浓的班级文化氛围所感染。
教室左右两面墙上,或喷绘,或手写,挂着励志条幅,偶有学生在读着,有时还摇头晃脑的,引得周围也附和着,一阵阵的笑。前后黑板的空隙处贴着几块简易泡沫白板,别小瞧:“佳作展示台”展示的是优秀学生习作,也有作业工整,字迹美观的写字秀;“成才龙虎榜”最吸人眼球,竞争对手的挑战书、学习标兵的经验交流、守纪模范的个人心语、进步学生的心得体会等,记录的是每位同学的成长点滴。“班务一点通”也极有特色:学生的疑难,上板。该哪科教师解决的绝不拖延。另外学校或班级近期有哪些活动,同学们该怎么做,都会在板上有提醒。“信息八面风”重点是及时整理时政要闻,力争让学生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这些工作刚开始由班主任指导学生完成,后来学生就可以自编自导完成了,在自娱自乐中,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提升了学生的能力。既凝聚了班级人心,又纯洁了班级学风。
除此之外,每个班级还布置了图书角,各班因地制宜,或三两张课桌一拼,贴上漂亮的窗花纸,缀着一些红绿相间的图案,写上“图书角”。图书基本上由学生主动捐赠,保证每人最少一本。学生自己管理,他们分类编号,借阅有登记,破损有记载。虽是小小一角,却是同学们课余很好的精神乐园。
教育的功能是潜移默化的,班级文化氛围正悄悄提升着学生的做人品味。
第四篇:班级文化建设方面
班级文化建设方面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班级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环境,班级文化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源泉,班级文化对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我校从2001年至今在学校领导的引领和支持下积极展了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质文化的建设
优质的班级文化建设一定不能忽视良好物质环境的创造,因为环境是造就人的外界因素,这正是环境育人的含义。舒适整洁的班级环境能够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教室中的环境建设渗透着一个班级的文化氛围,折射出这个班级的文化底蕴,高品位的班级物质环境文化能让学生时时感受到自然的抚慰、艺术的熏陶和大师的召唤,能让班级的每一堵墙壁会说话,每一个角落会传情、启智,能让有限的教室空间生发无限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
同时我校也注重创设环境氛围。根据各班特色,在各班教室四周的墙壁上布置座右铭、光荣榜、进步之星、优秀作业展或个人特长如绘画书法等。同学们在这浓浓的氛围中生活、学习,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与动力。
二、精神文化的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它是一个班级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并具体表现在班风、学风、班集体舆论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抓住班级精神文化,就是抓住了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矛盾。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我校要求各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班级文化的内涵
班级文化在个人成长和学习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良好的班级文化则有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以及团结向上的学习风气,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班级文化的存在满足了其成员的精神需要。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是成员置身于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和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之中,不仅可以为学习创造一种理想的氛围和环境,而且亦获得社交和尊重需要的满足及其他各种需要的满足。班级成员在这种环境中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地在各方面共同取得进步。
2、教师的个人魅力
教师的人格因素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的工作具有强烈的典范性,教师高尚、真诚、公正、友善,就会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仰慕感、敬爱感,学生就会有意无意的效仿老师、追随老师。班主任肩负的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肩负着育人的重任,肩负全班所有学生家长以及亲属的希望。因此,要求每位班主任都要着力打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文魅力,会形成一种特有的班级凝聚力,学生以在那个班级学习为荣,以当某某老师的学生为荣时,便能更加自觉地进行被管理和主动管理,管理也就变得顺利,流畅。
3、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级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在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和教育的成效。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对学生心理素养、思想品质和社会能力的形成,对教师工作的心情与成败得失,对师生信息的互相传递,对实现预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开展丰富的活动
在构建和谐班级过程中,通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来增进同学之间的情意,增强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开展多样化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好各项活动,规划好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传统活动,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美育节等,发挥传统活动对学生发展教育的特殊功能;优化班级管理模式,精心设计教育方面的学校、班级主题活动,营造集体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风气,提高学生班集体生活质量;通过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培养同学之间的友情,进而转化为亲如一家的亲情,用情感来温暖每一位成员,增强每个同学爱班级的意识。
1、主题班会活动
形式生动、主题突出,集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主题班会,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品德教育模式。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者,应当发挥有鲜明主题的、以班集体为单位进行品德教育活动的作用,因为主题班会具有从众性、互相影响的品德教育功能、个性发挥功能和相互启发自我完善等功能,如同春风化雨,沁入学生的心扉,滋润学生的心田。主题班会课,以它形式的多样性,教育的深刻性,气氛活跃,正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2、学科实践活动
在学校教育实践中,教学活动和班集体建设都必须以教学班为共同的组织基础,以教学班全体学生为共同的教育、教学对象,以每一个学生的身心获得全面和可能的发展为共同目标。
四、建立多样的机制
把制度建设作为一项管理班级的根本措施来抓。建立或修改制度要广泛听证于班级所有成员的意见,把制度建立在广大成员认可、满意的基础之上,保证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搞下不为例。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还要建立互相沟通、交流的机制,做到有情况及时沟通,有矛盾及时化解。
1、激励机制
激励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激励是使每一个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从而鼓励他们进步的一个新起点。如设立“星天地”——在某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就能获得一颗相应的星章,张贴在星天地里;“光荣榜”——在各科学习有进步的同学就可以荣登此榜;“进步之星”——把同学一学期里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记录下来,比一比谁的光芒最耀眼。在这些措施的激励下,这样的班集体里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蓬勃向上的学习氛围。
2、家校合力
和谐班集体的建设,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家长的高度重视和密切配合。只有从学校、家庭两个方面同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相互协调,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产生多渠道、多方位和谐整体的德育效应。我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家长会,班主任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这些与广大家长沟通的桥梁充分发挥了学校的德育功能,并与家庭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
3、多元评价 首先,在评价的主体上体现多元化。学生评价的主体,除班主任以外,还包括任课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管理者和归纳者。因此,班主任要注意调动各评价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互动,形成友好、民主和平等的评价体系,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促进其不断改进,获得发展。其次,在评价的内容上体现综合性,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生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尤其是要注重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智能,而且要重视与智能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如情感、意志、价值观等。
总体目标:
为学生营造和谐、进取的班级成长氛围;建立宽松、清新、充满人性关怀的班级文化;形成具有教育性、凝聚力、制约性、激励性的班级文化;丰富班级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使班级文化与学校办学理念融为一体;营造热爱学习的风尚,促进学生才干的发展,推进生态德育和高效课堂的实施。
预期效果:
1、班级环境大为改观,地面做到“三无”(无纸屑、无瓜皮果壳、无痰迹),每面墙上都能“说话”,与此同时,鲜花、小小动植物、科技制作等走进教室,使教室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乐园”、自己的“家”。
2、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这些习惯诸如见了老师主动问好,见垃圾主动打扫,见不文明言行主动制止,见别人困难主动帮助等等。
3、班级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学生逐步认识到集体荣辱与个人荣辱的关系,每天关心班级评分情况,人人努力为班级争光添彩。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得到加强和巩固。
4、班级管理进入自主管理状态。学生大都能自己管好自己,班级管理进入制度化轨道,班主任从繁重的事务堆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得到增强。
5、学生思品素质得到提高。不知不觉中学生变得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乐于学习、整洁卫生,班级德育工作也随之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第五篇: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将道德认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班级文化的内容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高雅、生动、形象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
一、“细心”作好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我认为教室布置须“细心”,得注意每一细节,还得随时留心,随时调整。
在抓教室环境布置时,首先是班级格言,本学期我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作为本班的班级格言。班级格言要入心,真正成为学生的提示和鞭策。这需要班主任时刻的引导,尤其是面对初三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时间紧迫,善待时间以全力冲刺确属当务之急。其次是教室物件的摆放,针对这一点,班主任需要从细小环节作出要求,教室的桌椅板凳、劳动工具、生活学习用具等等可视器物的摆放必须整齐划一,干净美观。在这一点上,教师可以安排班上比较细心的同学专门负责落实,这样,无论什么时候,就会让所有同学、老师感受到一个干净整洁、美观大方的育人环境。再者就是教室里各类张贴必须统一而且美观的进行张贴,不可杂乱。最后,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都保持绝对干净是作好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大前提。
二、“爱心”帮你做好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主要是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等。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共同的班级认同呢?我个人认为作好这件事需要有足够的爱心,只有我们确实是出于真心的爱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不受私心的干拢,才能真正地实现。我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特别注重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与作学问。
(一)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班级的向心力的形成就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会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制约作用。
首先要用爱心制定班级目标,引领师生向目标攀登班级目标有总体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一般指在整个小学、初中、高中等阶段,班集体要达到的一个指标。它包括学习、纪律、道德、班风等分目标,这些目标都可以用标语的形式写出来,或张帖在教室的醒目位置,或作为学生的座右铭张贴在学生的课桌上。目标是航道上的灯塔,引领船只到达理想的彼岸;目标是GPS定位系统,让你永远不失航向。
环境课程是通过一种弥散着教育性经验的、人工营造的环境来实施的并旨在使学生获得领悟某些经验或形成某种心理倾向的课程。”与其他课程形态比较,主要区别在于它的感染性机制,即环境课程并不是通过正规的教学及其他活动来实施的,但是通过弥散着教育性经验的环境对学生进行感化性教育,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高中新课程实验过程中,班主任从环境课程的角度,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班级实际,建设班级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彰显班级文化的课程功能,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获得学习生活经验,形成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倾向,而且有利于优化班级的班风学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主任创建优秀班集体的前提,是班主任对教育的理解、实践的前提基础,是引领学生思想情感,追求核心价值取向的“催化剂”。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制定班训。犹如学校要有校训,班级要有班训,用以指导或警示师生的言谈举止、学习行为。高一新生进班后,班主任可以和同学们共同讨论制定。内容要简明扼要、言简意赅,体现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生活的理解、感受和期待。我校部分班主任确定的班训:“勤慎诚毅,求真务实”“志存高远,自强不息”“想,要壮志凌云;干,须脚踏实地”“学习因自觉而快乐,课堂因展现而精彩”“不一样的精彩,从这里开始”,这些从不同角度阐释教育追求的班训,倾注着班主任对学生的期待,阅读之后鼓舞人心,促人奋进。
2.确定班歌。古人云:“乐者乐也”,音乐用于娱乐心身,图个快乐,让疲惫的身心放松放松。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喜欢通过经典传统与时尚流行的音乐,用来陶冶情操、宣泄情感、感悟生活。班主任要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把积极进步、健康向上的歌曲,如《众人划桨开大船》《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相信自己》《不再犹豫》《我的未来不是梦》等歌曲确定为班歌,让学生在课间、集会等场合齐唱,可以起到振奋人心、凝聚人心的作用。
3.设计班徽。发动学生设计班徽,制作班徽,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班徽的意义,徽章设计的方法技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操、丰富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给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图案、不同的符号赋予特定的教育涵义,既可以体现班级文化建设的特色,又可以发挥特别的育人功能。在教室布置、宿舍美化、运动会、班刊班报、学习园地、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使用班徽,起到展示特色和教育学生的作用。4.创办班报。高中班主任可以创办一份班报,给班报一个有深刻含义的报名,由学习小组轮流承办,全班同学供稿,每月印制一期,设置“时事纵横”“党团知识”“心理表白”“学海导航”“法制内外”“走近高考”“习作精品”“成长生活”“班级故事”“书画展览”等栏目,为全班学生了解时政、沟通思想、交流学法、展示特长搭建有效的平台。长期坚持下来,上传到班级QQ群的空间,可以反映全班学生的心路历程,记录全体学生的成长故事。
二、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形象的重要标志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从“环境课程”的角度来美化班级的自然环境,设计班级的物质文化,让那些不会说话的“物”会说话,这就需要班主任充分发挥自己的机智和灵感,认真构思、巧妙设计,需要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集思广益、踊跃参与。
1.净化教室。“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安排学生参加教室卫生打扫保洁,每天做到“三扫三拖”,摆放好卫生清洁工具,保持门窗、玻璃、黑板、桌椅、地面、花盆等干净整洁,不仅会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快乐,也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每天定时打开教室窗户,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保持教室内的空气清新,既可以预防流行性疾病,也可以让师生精力旺盛、身心愉悦地工作学习,也能避免学生在空气污浊的环境中学习而导致的身心疲惫、上课睡觉等现象。
2.绿化教室。绿色象征青春和活力,代表着希望。在教室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动员学生每人节约节约5元零花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购买一些适宜于室内摆放的盆景、花草等,摆放在教室的前面、后面、窗台等地方,要求学习小组及时浇水、施肥。春华秋实,让学生和花草一起成长,共同分享成长中的快乐,让教室内的“人”、“物”充满绿色,充满青春的气息。
3.美化教室。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发动学生精心设计,巧妙布置,力求教室高雅、美观、和谐。美化教室包括:(1)班训,可张贴在“黑板”正上方,用“黑体红字”,显得比较厚重、醒目;(2)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可置于黑板的两侧,要激励学生胸怀祖国、走向世界;(3)班级发展目标,可贴于教室后墙的上方,用“宋体红字”,显得比较庄重、醒目;(4)学习园地(或者黑板报),可布置在后墙上,建议设计“时政要闻”“精品书屋”“学法交流”“学习心得”“书画作品”“实践感悟”等栏目,要做到图文并茂、定期更换、展示成果、交流思想的作用;(5)班级荣誉,将班级参加各项活动或评比的奖状张贴在学习园地(或者黑板报)之上;(6)评比栏和班务栏,分别置于学习园地或黑板报的两侧,评比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学习、纪律、卫生等进行评比,班务栏可以张贴学校制度、班级公约、年级组工作安排、班费收支等等内容,做到班务公开;(7)名人挂像或字画,可挂于教室窗子之间的墙面上,起到榜样示范或激励学生的作用;(8)心愿墙,可置于前后门之间没有窗子的墙面上,全班同学要将自己每学期的心愿、目标和打算,要精心谋划、认真书写,与全班同学交流共勉。
三、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班级制度文化是根据班级教育管理的需要,用以规范、指导、约束、激励学生成长进步的各项制度。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学风的必要条件。
1.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原则。原则也就是制定班级教育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1)规范性原则,是指班级制度要规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要给学生明确班级管理中倡导什么,反对什么,为形成班级正确的舆论打基础。(2)发展性原则,是指班级管理制度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正确的态度、全面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3)激励性原则,是指班级制度要体现奖惩分明,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要及时肯定、鼓励和表扬;对表现不良的学生,要及时批评、指正和警示。并将结果应用到表彰奖励、评选优秀、发放助学金等方面,发挥制度的约束和激励作用。(4)公平性原则,是指在落实制度的过程中,要一视同仁,严格执行,不能徇私舞弊。
2.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内容。从内容方面来说,班级制度应该包括请假考勤制度、课堂学习制度、自习纪律制度、卫生打扫制度、家校联系制度、竞赛活动制度、班团会制度、奖惩制度、奖助学金评定制度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等。
3.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制度制定要根据《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有关学生教育管理的各项要求。班主任要给学生讲清楚制定各项制度的目的意义和要求,但不能包办代替自己确定。具体内容制定过程要由班委会主持、学生参与制定,这样才具有制度的约束力、学生的认同感和班委会的执行力。
四、班级活动文化建设 活动是育人的重要载体。班级活动文化就是在学生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的过程中,能感受到的思想、价值和要求。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班级文化活动,对形成团队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展示个人特长、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浓厚节日氛围、增强学生的亲和力,培养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适应性等具有重要意义。精心设计的班级文化活动是展示班主任教育魅力,体现班级管理特色的重要手段。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做起:
1.主题教育。班主任要通过召开班团会,根据班级学生的现实表现,通过开展正面教育活动,及时动员学生、解决问题、明确要求。例如在 “迈好高中第一步”“增强法纪意识,争做合格公民”“净化学习环境,创建优良班风”“弘扬志愿精神,构建和谐班级”“崇尚五四精神,展示青春风采”“珍惜自然资源,增强环保意识” “诚信做人,理性处事”“唤醒良知,学会感恩”“奋斗成就未来梦想,努力点燃大学梦想”“真情献母校,忠心献祖国”等主题教育,可以从不同角度教育学生、疏导心理、解决困惑。
2.学科竞赛活动。是根据各学科学习目标,班主任为诊断学生学习效果,发现学生学习漏洞,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组织的活动。在日常的竞赛活动中,让学生学会适应激烈的竞争,养成困难面前不退缩,成绩面前不骄傲的品质,增强面对挫败、成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3.特长演练活动。为活跃班级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班级氛围,展示同学们的艺术素养,班主任可安排学生利用课前时间,让同学们轮流开展每周歌唱一首歌(可选红色革命歌曲或英文经典歌曲),吟诵一首古诗词,背诵一句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讲一个名人励志故事,书写一页钢笔字等“五个一”为内容的提升素质活动。看似简单,但是长期坚持下去,对形成表演特长、锤炼个人内功、提高人文素质大有好处。还可利用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运动会、球类比赛、拔河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征文比赛、棋类竞赛、歌咏比赛、电脑创作比赛等活动为契机,培养学生正确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荣誉意识。
4.节庆联谊活动。就是要利用元旦、清明节、端午节、劳动节、建党节、中秋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纪念活动,挖掘节日活动的文化内涵,围绕热爱祖国国、牢记党史、尊敬师长、尊重劳动、感恩父母、诚信做人等主题,开展师生联谊活动。在不同形式、不同素材的联谊节目表演中,培养学生“热爱班级大家庭,建设文明班集体”的责任心。
5.社会实践活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战略主题中指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要培养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班主任就要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要以“了解社会,增长见识,展示特长”为宗旨,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1)积极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为主要内容的黑板报、标语、宣传画等宣传活动。(2)开展“学雷锋,促和谐”体验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擦洗街道灯箱,清除张贴广告、植树造林、爱心帮扶老弱病残等活动。(3)开展调查研究,以“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等为社会实践主题,利用寒暑假开展有关“三农”问题、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问题、教师继续教育问题、小学生学习现状、水资源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当地旅游资源、环境污染等社会调查实践活动。
浅谈创新高中生的班级文化建设
2012-09-04 17:29:09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 收藏
摘 要:高中生生活单调枯燥是我国各所普通高中的通病。搞好高中生的班级文化建设,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措施。创新高中生的班级文化建设,应该从美化班级的环境建设破题,从陶冶高中生的优良情操入手,从丰富高中生的课外活动着力,培植一种生动活泼、情趣高雅、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从而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积极、竞争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文化建设;高中学生;班级集体;创新
高中学习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至关重要的学习和发展时期,是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的一个举足轻重的转折点。高中阶段学习的艰难险苦、孤独彷徨和单调烦燥等等,凡是过来人都有切身的感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人用苦不堪言来形容高中生活,的确是一点也不过分。所以,色彩斑斓、清新活泼的班级集体生活对一个高中生来说就显得弥足珍贵和无比重要了。班级的文化建设是班级集体生活的灵魂。惟有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才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在温馨愉悦中获得感悟,在刻苦钻研中找到自信,在和谐竞争中共同奋进。搞好高中阶段的文化建设,应当紧紧依靠班主任和全体同学科学设计,精心谋划,认真组织,有的放矢地给班级文化建设加点“料”,就能使之音韵皆俱,别具特色。
一、给班级文化建设加点“雅”
班级的文化建设是班级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班级的环境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最直接、最本质的体现。优雅的班级环境,有“蓝天更蓝,心胸更宽”之感,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效,展现的是欣欣向荣、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粗俗的班级环境,则使人产生“不堪入目,嘈杂乱耳”的烦燥,“久居鲍市,不闻其臭”的恶果,反映的是肮脏混乱、庸俗低下的班级文化。因此,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是优化班级环境的基础性工程,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抓紧抓好。我们认为,给班级文化建设加点“雅”是优化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关键性措施。首先,设计一个富有班级个性特色的典雅班徽。典雅的班徽能给人一种宁静致远、耳目一新的感觉,能给人一种沉稳大方、悠然自在的定力;能给人一种如浴春风、泽被恩爱的温暖。设计班徽,既可发挥全班同学的集体智慧,共同创作;也可以由大家提出构想,请专业人士进行构思。但总的要求是主题突出、雅俗共赏、大家认同。这样,不仅能起到装饰教室、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具有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功效,使班徽不但“雅”环境,并且“雅”思想,“雅”心灵。
其次,搞好美观雅致的墙饰。清爽干净的教室,清新雅致的墙饰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心怀高远的情怀,能给人一种自励自醒、争先创优的斗志,能给人一种爱护整洁、保护环境的教育。墙饰的设计和粘贴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全班同学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进行构思、设计、定稿,并由学生购买材料、动手制作、共同完成,使每个同学都有成就感和自豪感。墙饰应该美观大方、经济实用,不能搞得太奢华,耗费学生太多的钱财,使他们难以承受;更不能搞得花里胡哨,好看而不中用,尽是形式主义的东西。墙饰只是教学工作一点“雅”的点缀,不能喧宾夺主,过分夸大它的作用,也不能由此分散学生的精力,影响学生的学习,把好事因人为的原因办成了坏事,导致事与愿违。
最后,在学生中提倡一种雅态。高中生做一个温文尔雅的学子,表现出一种愉悦和谐的风貌,是符合社会主义“五讲四美”的基本要求。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提倡一种雅态,正是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所谓雅态,就是要求学生在公共场合,说话谈吐要雅,行为举止要雅,办事作风要雅,穿着打扮要雅,听课写作业要雅等等。高中的各个班级应该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的校规校纪,结合班里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学生的行为规范,其中要充分体现“雅”的内容,并对“雅”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对“雅”做得不好的学生进行批评和教育,从而在班级形成一种崇尚“雅”的氛围。
二、给班级文化建设加点“香”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暗香”为月色增添了无限的情趣。而对中学生来说,书香则可以为班级文化建设融入更多的魅力。书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魂,可以为文化建设注入汩汩灵气。这里所说的书香是指阅读课外书籍之香、阅读好报之香、练习书法之香,使学生在飘飘袅袅的书香墨香中开拓视野、积累知识、锻炼思维、增长才干。这样不但使班级文化建设充满灵气,而且使全班学生变得钟灵毓秀。为此,我们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求高中学生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涉猎课外书籍是高中生拓展知识面,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必要途径。如果高中生只死抠课本,仅限于弄通书本知识,那么,就难于学通、学透、学精。只有广泛地涉猎课外书籍,才能够使自己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多方获益。当然,广泛涉猎也应该有个度,因为高中阶段,课程很多、作业量大,不可能有太多的空闲时间给他们翱翔于知识的海洋。这就要求高中生有计划地选择阅读范围,作出阅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