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2009-2011年度规划(实施)
**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汇报材料
校舍安全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关系藏区社会和谐稳定和民族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认真贯彻《防震减灾法》,提高校舍质量加快我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真正把中小学建设成最安全、最放心的场所,达到建一所、成一所的目标任务。依据国办发(2009)3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青政办(2009)115号《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规划的通知》、青海省教育厅下发青教计(2009)32号文件《青海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排查鉴定工作的紧急通知》、人民政府下发果政(2009)32号文件《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开展中小学校舍安全排查鉴定工作的紧急通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三年总体规划》文件精神和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中小学校建设总体规划,结合全县第四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和学制、教学模式的调整,彻底消除中小学校舍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我县中小学校舍建筑质量、提高综合防灾能力、提高办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牧区办学新特色、新模式,推动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保障全县民族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与中小学布局调整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校舍质量安全原则;坚持项目管理的原则;坚持拆一建一的原则。聘请有鉴定资质的安全性鉴定单位,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了校舍抗震加固、综合防灾能力建设,学校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对山体滑坡、崩 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洪水、台风、火灾、雷击等灾害的防灾避险有关安全要求的鉴定工作。依据《关于印发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抗震设防专家指导组专题会议纪要的通知》青建工(2009)339号文件和房屋抗震报告(青海省建筑建材青海省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校址安全评估报告(**县气象局、青海山河水利水电设计有限公司、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青海省地震勘察设计院),全县 所学校校址适宜,不安全砖混结构校舍平方米, 不安全砖木结构校舍平方米, 不安全土木结构校舍平方米,鉴定为不安全加固校舍平方米, 鉴定为不安全重建校舍平方米(其中70、80年以前单层砌体建筑物平方米)。校址周边不安全因素,需治理学校2所 需加固围墙,修建排水系统9所。现就我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校舍安全工程实施的背景和意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县民族教育事业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省、州的正确领导下,基础教育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国家先后给我县安排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等专项资金,新建和改造了一批校舍,校舍紧张的矛盾得到了缓解,校舍结构和质量有了很大改善,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是,我县部分中小学校舍仍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达不到国家抗震设防标准和其它自然灾害设防要求,一是缺乏教育长远发展远见性,在以往建设中没有较好的进行实地论证规划,没有充分预见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生源,使国家投资和地方投资基本解决和缓解了校舍紧缺矛盾,忽略了校舍整体抗灾能力,没有达到建一所、成一所的要求,导致校舍布局不合理,出现新的校舍紧缺和抗 灾、防御自然能力弱的现象;二是地形构造特殊,为第三纪冰川形成,全县以年保玉则为主向四周延伸的死火山地形;三是气候特殊,为高原性大陆气候,雨量充沛,居全省之冠,一年四季无绝对无霜期,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积雪消融慢;四是春冬两季自然灾害频繁,有些地区(如哇赛乡)处在地震边缘带,部分学校依山而建,山势陡峭,山体表面风化严重,在重力和地震力的作用下会造成崩塌和飞石;五是有些学校校址距河床近,附近有泥石流沟存在,冬季鼓胀,夏季下沉,校舍基础不稳定;六是80年代以前校舍,不符合抗震设防等防灾标准和设计规范要求;七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校舍,均采用青海省农村牧区校舍通用建设图设计施工,部分建筑指标系数和钢筋直径荷载能力达不到抗震设防防灾标准,使不安全校舍面积达100%,校舍安全问题仍然突出,校舍紧缺问题仍然存在。
全县现有中小学 所,2009年底全县在校生 名(中学生 名,小学生 名),教职工 名,校园占地面积 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平方米;有不安全校舍面积平方米,拆除重建不安全校舍平方米,占不安全校舍面积的 %;加固不安全校舍平方米,占不安全校舍面积的 %。
二、校舍安全工程实施的目标任务
根据青海省统一部署安排,“**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于2009年启动实施,2011年全面完成。实施范围覆盖全县9所学校,服务半径131km。
2009年度校舍安全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9所学校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按照抗震加固、综合防灾的要求,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求真务实 3 的作风,全面完成排查、鉴定、规划、申报、立项、分标段招标等前期工作。
2010年度校舍安全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完成9所学校的不安全校舍抗震加固和拆除重建工作,当年实施、当年竣工,集中精力按照统一实施、统一建材、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进度、统一验收、统一资料、统一归档的要求,严格执行建筑规范和质量标准,坚持配套建设,校园规划同步实施不留尾巴,彻底消除不安全校舍。做到建一所,成一所,资金不留缺口,校舍工程不留尾巴,校舍安全不留隐患。确保改造后的校舍设防标准达标,牢固耐用,方便实用,美观大方。
2011年度校舍安全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国家、省、州校舍安全工程的全面验收。
三、校舍安全工程实施的资金筹措和管理
(一)资金筹措
1、项目土建投资依据国家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资金原则,实行分级负担,从2009年起三年内全县各级各部门用于中小学校舍改造和建设的各类资金都统一集中用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由县校舍安全办公室统一管理使用,同时在保运转、保工资、保稳定的财政支出结构下,按照省、州要求通过预算调整等相应措施,足额安排本县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配套资金,不挤占正常教育经费,不因地方财政拮据而减少配套,保证县级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做到专款专用。同时,鼓励社会各界捐资捐物支持校舍安全工程建设。2010年依据抗震鉴定报告改造完成不安全校舍平方米,其中:加固不安全校舍面积平方米,加固投资 万元,拆除重建不安全校舍平方米,重建投资 万元,合计投入资金 万元。(中央 万元占总投资的 %、省级 万元占总投资的 %、县级 万元占总投资的 %)。
2、校址安全投资依据国土、水利、地震、气象四部门出具的校址安全评估报告,按照公共场所防灾避险安全要求实施校址周边不安全环境治理,特别是 乡寄校校址的迁移经咨询与核算,按地震、国土两部门要求进行山体喷浆挂网处理,校址不做迁移。9所学校校址周边不安全环境治理费用总需资金 万元(中央 万元占不安全环境治理费用的 %、省级 万元占不安全环境治理费用的 %、县级 万元占不安全环境治理费用的 %),其中,泥石流专项治理一处 万元(约 米),修建排水系统 万元(每校平均 万元),山体喷浆挂网处理一处 万元(约 立方米),学校围墙加固 米,每米 元,需 万元。
3、工程二类费用总需 万元(中央 万元占工程二类费用的 %、省级 万元占工程二类费用的 %、县级 万元占工程二类费用的 %),其中:其它前期费用 万元(其它不可预见费 万元,消防、竣工审核费用 万元,地勘费 万元,重建房屋拆除费用 万元,工程监理费用 万元,工程可研费用 万元,工程造价费用 万元,加固、重建、校园规划设计费 万元);校舍、校址排查、安全、抗震鉴定费 万元{校舍排查、安全、抗震鉴定费 万元(每平方米 元),地震监测费 万元(每校 万元),水利勘察费 万元(每校 万元),国土勘察费 万元(每校 万元)}。
以上三项合计投入资金 万元(中央 万元占合计投入资金的 %、省级 万元占合计投入资金的 %、县级 万元占合计投入资金的 %)。其中:项目土建投资占总投入资金的 %,工程二类费用占总投入资金的 %,校址周边不安全环境治理费占总投入资金的 %。
(二)资金管理
校舍安全工程项目资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资金拨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按工程进度拨款,不拖欠工程款。在整个工程实施中,贯彻落实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书》(青检发建字[2009]5号),杜绝和预防在工程实施中的职务犯罪,严格实行工程审计。
(三)投资测算依据的说明
根据青海省教育厅有关要求,本规划资金投入包括不安全校舍的加固和重建两类,存在不安全校舍隐患需加固处理的按2008年当地建筑造价每平方米 元概算,存在不安全校舍隐患需拆除重建的按2008年当地建筑造价每平方米 元概算;二类费用依据国家收费标准和省各相关资质部门部门最低收费标准概算:(其它不可预见费按土建资金 %概算,消防、竣工审核费用按土建资金 %概算,地勘费按新建单体每栋 万元概算,重建房屋拆除费用按拆除面积每平方米 元概算,工程监理费用按土建资金 %概算,工程可研费用按每校 万元概算,工程造价费用按土建资金 %概算,加固、重建、校园规划设计费按土建面积每平方米 元概算);校舍、校址排查、安全、抗震鉴定费(校舍排查、安全、抗震鉴定费按每平方米 元概算,地震监测费按每校 元概算,水利勘察费按每校 万元概算,国土勘察费按每校 万元概算);校址安全评估治理费用按照省道路建设类似工程量单位造价概算;县级各相关部门所有二类费用减免。
四、校舍安全工程 年度实施建设规划
为确保校舍安全工程的全面顺利完成,达到严把质量、统一规范、统一管理、统一进度,建一所,成一所的目标。依据实际情况,结合**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规划总量,经县基建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的会商,我县校舍中小学安全工程建设,从2010年全面实施,实施学校 所,当年实施、当年完工。2010年规划实施不安全校舍建设面积平方米,完成土建投资 万元(中央 万元,省级 万元,县级 万元),消除不安全校舍面积的 %。其中,拆除重建不安全校舍平方米,需投入资金 万元,加固不安全校舍平方米,需投入资金 万元,共改造不安全校舍平方米,校址安全治理需投入资金 万元(中央 万元,省级 万元,县级 万元),二类费用需投入资金 万元(中央 万元,省级 万元,县级 万元),合计需投入资金 万元(中央 万元,省级 万元,县级 万元)。具体各学校实施情况如下:
五、校舍安全工程实施的监督管理
(一)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行“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县政府全面负责工程各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是校舍安全第一责任人。相关中小学校的校长是具体工程项目的直接责任人。对因工作不力、管理不严或违规操作等造成工程安全隐患或事故的,人为因素影响项目进度或延误工期的,不按规定设立资金专户的,挤占、挪用、截留、滞留工程资金的,疏于管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出现其他重要责任事故的行为,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坚持依法办事。工程建设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严禁边搞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在工程立项、勘察设计、政府采购、施工监理、资金管理、竣工验收、预决算审计、档案管理等方面,都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行业标准。
(三)建立公示制度。所有项目学校,都要将项目负责人、施工队伍名称、设计单位名称、监理监督人员姓名、开竣工日期、项目总投资等镌刻于项目标志牌上便于群众监督。要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把政府采购、施工监理、资金管理、竣工验收、预决算审计等列入政务公开之中,接受社会监督。
(四)建立工程进度监测和信息反馈制度。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进展情况进行监测,定期上报工程进展情况,及时反映工程实施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保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顺利运行。
(五)建立校舍安全考评制度。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要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情况和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专项督察,对资金落实到位和工作成效突出的中小学校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负责任、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六、校舍安全工程实施的效益评估
全面改善中小学校舍安全状况,这是党中央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是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依法履行政府责任的具体行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将造就一批善于管理、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的管理队伍,对进一步提高校舍质量、提升教育形象、改善办学条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工程实施覆盖全县 所中小学,覆盖面大,治理、加固、重建量大,是历年实施工程的总和, 是最完整、最系统、最规范、最标准的教育典范工程,它的实施将惠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为牧区民族教育迈向更高、更强、更快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基石。工程的实施满足了我县校舍抗震设防标准,满足了“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实现了学校校舍无危化,校园布局合理化,校舍建筑标准化的目标,使中小学校舍成为最安全、最放心的场所,成为规划最完美,设施最齐全,布局最合理,建筑最规范,人民群众最满意的育人场所,推动了全县民族教育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创建和谐稳定的新牧区建设奠定了坚实人才培养基地,为2011年迎接“两基”国检奠定了坚实的办学基础。
第二篇: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规划实施方案
为改善全乡中小学布局结构,合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更好地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实现基础教育的公平、均衡与和谐发展,根据学校布局调整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全乡学校布局基本情况
××乡国土面积106.8平方公里。全乡共辖4个村委会,22个自然村,71个村民小组,3063户,13666人,是一个山坝结合,资源缺乏,条件艰苦,以汉族为主体、多种少数民族杂居的贫困山区农业乡。全乡现有中小学8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小学7所。在校学生1472人,其中初中515人,小学957人,学前班178人。在校学生中,100人以下的小学3所,占小学总数的42.8%,100人以上的小学4所,占小学总数的57.2%。教学班48个,其中初中11个,小学37个,学前班5个。8所学校分别按三川走向依次布点,初级中学最大服务半径21公里,乡中心小学最大服务半径5公里,村小学最大服务半径6公里。总体来看,学校布点基本合理,服务范围基本适宜,就近入学基本保证。但因区域位置不同,学校基础设施不同,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管理效益、教学质量存在巨大悬殊。
二、布局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人口的减少及人民群众对教育均衡化、优质化的需求不断提高,中小学布局中一些新的矛盾和困难日益凸现。主要表现为:一是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办学条件依然较差。集中体现在校舍建筑标准低且尚存大量危房,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教辅用房短缺紧张,没有专门的图书阅览室、实验仪器室、器材室、电教室、会议室、医疗室、办公室;生活用房不足且不合标准,灶房、学生宿舍数量不足,没有餐厅;仪器设备器材缺乏,学校有效藏书不足,生均占有量低,小学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缺乏;电教多媒体设备数量少,教学信息化含量低;校园“三化”建设落后,文化氛围单调。二是学校规模急剧减小,办学效益低下。许多村完小生源萎缩且流动大,学校规模减小,空壳学校、微型学校、微型班级不断增多,课堂教学出现将多兵少的局面,难以提高教学质量。三是教育资源分散,浪费严重,集中体现在教师资源的配置和校舍的闲置上。按总体核算,全乡初中师生比为1:18,小学师生比为1:17,均低于国家规定标准,具体到学校,师生比就更低了,势必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不均和巨大浪费,同时部分学校因学生减少,班数缩减,出现闲置且无法利用的校舍。四是投入不足,保障水平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虽然提高了公用经费标准,但按学生数拨付经费的办法,致使好多学校投入与支出严重倒挂,学校疲于保持运转,很难考虑发展之事。五是没有幼儿园,学前教育呈无序状态。全乡没有一所幼儿园,导致学前教育无序发展并相当迟缓。多数学前儿童随班就读一年级,即摧残了其身心健康,又严重制约了一年级的正常教学,拔高不得,推后不能,影响的两级学生的成长。六是管理粗放,教学质量下滑。规模出效益,办学规模不足,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培训培养、管理措施的落实、教研教改的推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学生发展层次低下,教学质量持续下滑。以上问题,充分说明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学校布局调整要求,采取撤并、扩建、新建等措施,优化中小学布局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综合办学效益,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努力实现教育的公平、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四、布局调整的原则和目标
中小学布局的调整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提高效益”的原则和“调优、调大、调高”的总体目标进行。从2010年开始到2012年,利用2年时间分别撤并三村、郭家寨、尚寨三所小学,改扩建中学、中心小学、大寨坡小学、盈庆小学,中期保留卡子小学。从而使全乡学校布局形成1所寄宿制初中,3所寄宿制小学的基本格局。
五、实施步骤
(一)2010年调整计划。撤并三村、郭家寨、尚寨、三所小学,学生就近并入中心小学、大寨坡小学;改扩建中心小学,新建校舍1750平方米,加固学生宿舍楼555平方米;改扩建大寨坡小学,新建校舍880平方米;改扩建盈庆小学,新建校舍960平方米,为下一步撤并卡子小学打下基础。
(二)2010年调整规划。改扩建中学,新建校舍2844平方米,加固校舍1427平方米。
六、资金测算及来源渠道
由于目前尚未明确中央、省、州建设资金的补助比例,在建设资金的来源分配上,只能按照校舍安全工程未实施前州政府与省政府签订的危房排除分配资金比例,进行资金来源测算,即:中央和省级补助总投资的40%,州级补助总投资的60%×30%,县级承担总投资的60%×70%。
七、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
领导,严格落实目标责任。成立以乡长为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布局调整工作。
(二)搞好宣传发动,做好群众教育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板报、标语、进村入户等形式积极宣传布局调整工作,真正让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认识到布局调整、整合资源对于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意义,为布局调整工作的顺利推
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
(三)加大建设力度,提高部门协同能力。布局调整从调研、规划、实施到资金筹措需要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特别是要加强校舍建设和设备设施质量的监管,确保高标准、高质量。
(四)加大投入,保证资金足额到位。资金是关键,布局调整资金要以政府项目投资为主,同时要多渠道、多形式筹措。
(五)强化内部管理,发挥规模效益。布局调整后,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要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寄宿制学校管理制度,加强学生日常管理,丰富课外生活,确保学生安全。使学生安心,家长放心。
八、综合效益评价
布局调整工作完成后,学校布点合理,规模适度,资源均衡,设施完善,设备更新,管理规范,效益显著,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群众的教学需求,对促进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大作用。
第三篇:校舍安全工程规划
校舍安全工程规划
为全面消除学校危房,加快教育发展步伐,进一步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根据《内黄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内黄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和内黄县教育局《关于上报校安全工程三年规划的紧急通知》要求,根据2009年9月份县七大部门对校舍的排查与鉴定,经学校反复论证,认真研究,必须进行抗震加固改造或拆除重建,使其达到当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防御其它地质灾害和防洪、防台风、防火、防雷击等安全要求。
我校校安工程实施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设平安校园、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立足辛集镇中心小学下辖四处学校建筑总体规划,全面改善安全现状,进一步提高学校校舍建筑质量,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推动建立四处学校校舍安全的长效机制,保障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从2009年开始,用3年时间,按抗震加固、综合防灾的要求,集中重建整体出现险情的D级危房,改造加固局部出现险情的C级和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的校舍,彻底消除学校校舍安全隐患。对今年及以后加固、改扩建的校舍,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和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确保校舍安全,学校分别制定了《马上二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马上二小2010年校舍安全工程改建方案》、《马上二小2011年校舍安全工程改建方案》。按内黄县2009至2011
年全国中小校舍安全工程规划要求,2010年完成80%,2011年完成20%。此次活动的开展,将进一步保障全镇师生的身心安全,确保学校规划建设的前瞻性和发展的战略性。
第四篇:乡镇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规划报告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三县交界处,是**县的东大门,地域面积68平方公里,乡镇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规划报告。共有28个行政村,现有总人口3.8万人,地形呈狭长形,东西长20公里,是本县一个较大的乡镇。
二、布局调整规划
乡镇的发展,教育要起主导作用,长期以来我镇教育致力于学校布局调整,逐步优化办学条件,在布局调整上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撤并**小学到**小学、**小学、**小学撤并到**小学。第二步撤并**小学,学生合到**小学,撤并**小学,学生并到**小学。这两步已经实施。第三步撤并**小学,到**小学,**小学只保留1---4年级的教学点,都集中到**小学,到时全镇保留**中学、**小学、**小学、**小学教学点。
三、改造规划
根据省“校安办”要求,我镇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三年中小学安全工程规划:
**中学,学生约900人左右,教职工67人,学校所辖全镇28个行政村3.8万人。现有教学楼一栋,为C级危房,总面积为5136平方米,计划在2012年暑期内进行抗震加固;实验楼一栋面积为920平方米经鉴定为D级危房,计划在2010年暑期原地拆除新建;旧学生宿舍一栋为D级危房建筑面积202平方米,由于现在学生宿舍面积小不能满足大量住读生的需求,本学期学校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将校门口一栋民房租下用于学生住宿,就是这样还有想在学校住宿的学生没有安排,为此计划在2010年将旧学生宿舍拆除新建10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成人文化技术教学楼一栋,经鉴定为D级危房,建筑面积为590平方米,计划在2010年暑期新建改造为综合楼面积改为800平方米;女生宿舍一栋,为C级危房,建筑面积350平方米,计划在2012年暑期加固,工作报告《乡镇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规划报告》。
**小学,学生约1200人(合并后的学生数)、教师45人。学校所辖20个行政村和镇机关约2.5万人口。该校有食堂一栋,为D级危房,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计划在2011年暑期拆除重建;有学生宿舍一栋,为D级危房建筑面积154平方米,计划在2010年暑期拆除新建一栋面积10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有教学楼一栋,为D级危房,建筑面积为2910平方米,计划在2011年暑期拆除重建。厕所一座,面积为243平方米。2012年拆除新建。
**小学,学生约350人,教师15人,学校所辖9个行政村约1.1万人口,该校有厕所一座,为D级危房,建筑面积为60平方米,计划在2010年暑期拆除新建一座120平方米的冲水式厕所;有食堂一栋,为D级危房建筑面积为260平方米,计划在2010年暑期拆除新建一栋面积为30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有两栋学生宿舍,为D级危房,建筑面积为200平方米,计划在2011年拆除新建一栋面积为320平方米的平房;有2栋教学楼其中教学楼1为D级危房,建筑面积为364平方米,计划在2010年暑期拆除新建。
**小学,学生约200人、教师8人学校所辖6个行政村约0.7万人口。该校有平房现为学生宿舍,为D级危房。计划在2011年拆除新建6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该校有教学楼一栋,为C级危房,建筑面积994平方米,计划在2010年暑期进行抗震加固;有厕所一座为C级危房,计划2011进行抗震加固。
上述4所学校,是根据我镇地理位置和人口分布的情况,合理安排且必须保留的4所学校。但各校的校舍条件均有差异,所以我镇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年重点改、重建项目其它项目附带其中,按规划如下:
第一期(2009—2010年):**小学学生宿舍楼,**小学厕所、学生食堂、学生宿舍、教学楼2,**中学实验楼拆除重建。**小学教学楼1,**小学教学楼等进行抗震加固。
第二期(2010---2011年):**小学学生宿舍2,**小学学生食堂、教学楼、及厕所;**中学旧学生宿舍,**小学厕所等拆除新建。**小学进行抗震加固。
第三期(2011—2012年):**中学食堂
2、女生宿舍、教学楼1和2进行抗震加固,原成人学校培训教学楼拆除新建。
第五篇: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规划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规划
为保证我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顺利实施,切实提高中小学校舍防震能力和综合防灾能力,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根据《关于做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规划编制和报送工作的通知》(省校安办„2009‟28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编制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以下简称“校舍安全工程”)规划方案。
一、规划的主要原则
校舍安全工程规划要立足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坚持“科学规划,分类、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排查鉴定结果和经审定的项目加固改造和重建方案,依以下原则编制规划: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综合考虑城镇化发展、人口变化等因素,紧密结合区域内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和校园规划,科学制订“工程”总体规划。
2、远近结合,分步实施。开发区应当将近期加固改造目标和长远事业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施“工程”确保校舍安全。
3、开发区结合本地实际,分清轻重缓急,做好“工程”规划,确保取得阶段性成效。
4、抗震为主,综合防灾。在重点考虑抗震加固的同时,结合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洪水、台风、火灾、雷击等其他灾害以及病险库、蓄水池、尾矿坝或储灰库威胁的综合防灾避险安全要求,按照当地综合防灾规划优先考虑,相应加强学校综合防灾能力,做好应急预案,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二、规划的目标任务
根据国家和我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方案,校舍安全工程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从2009年开始,用3年时间,对我区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学校舍进行加固改造或重建,使其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其他综合防灾避险安全要求。主要任务包括:
1、对地震烈度7度及以上地区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经抗震鉴定需加固改造的校舍,按照《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和《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等工程建设标准进行抗震加固。
2、对7度及以上地区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需要重建的校舍进行重建。
3、对存在消防和雷击等其他安全隐患的中小学校舍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三、编制规划的方法与步骤
1、摸清现状,根据排查鉴定结果,编制规划方案,绘制开发区学校现状分布图。
2、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排查鉴定结论及审定的单体建筑项目,区别不同情况,在专家的指导下,按照《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等国家相关法规、规范进行加固设计,精心设计加固改造方案,提高房屋结构的承载能力、抗震能力、综合防灾能力,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3、据实测算加固重建的合理成本,分类测算出布局调整规划保留学校的需要加固、拆除的校舍面积和资金需求(具体到每一个单体建筑)。
4、按照突出重点的原则,及分阶段的目标任务要求,制定2009年至2011年工程实施计划,编制校舍安全工程实施规划表。
四、具体规划内容
1、开发区中小学现状分析:省市校安办于2009年5月份开始布置中小学校抗震鉴定加固工作。我区需抗震鉴定、检测和加固的中小学校有合肥市巢湖小学、合肥市朝霞小学等共14所,学校具体情况如下(见表1)。
2009年12月8日,由经开区建设发展局主持,在经开区管委会2333会议室进行中小学校舍安全鉴定报告评审工作。与会代表针对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编制的经开区共14所学校,74 项结构单元抗震鉴定报告内容进行了仔细审查,专家们认真讨论,质询和审查后,得出结论:方兴小学连廊1、2、芙蓉中学看台和食堂三个结构单元需补充材料后通过验收,其余71项结构单元存在少量不足,可在加固设计中完善,同意通过抗震鉴定验收。
参照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具校舍抗震鉴定报告及专家意见。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抗震鉴定评估验收分类统计如下(见表2)。
其中需要加固的建筑物34栋,总面积103072平方米;所需经费约913万元,需要拆除待建建筑物3栋、总面积908平方米;所需经费约5万元,新建综合楼1栋,面积5800平方米。需要经费约1000万元,所需要经费总共约为1918万元。(见表3)。
3、校舍安全工程学校单体建筑物改造工程实施及进度、改造单体数量及规模、资金及资金渠道(见表
4、表
5、表6)。
4、具体单体加固改造方法,程序及步骤:
(1)、界定需要加固的校舍的范围,完成加固设计工作(按照先易后难,分批设计完成)。
(2)、下达中小学校建设任务至合肥海恒项目管理公司。
(3)、完成校舍加固工程的招标投标,确定施工单位,并做好施工进场前的准备工作。
(4)、截止2011年8月31日,完成各项工程。
(5)、2011年验收完毕。
5、规范危房数据库、项目库和建档资料。
实施的排危工程、列入校舍安全工程的重建、迁建项目规划,并建立相应档案和进入数据库。凡在这次排查鉴定前配合各种项目建设拆除的危房,不再建档和进入数据库。对进入数据库的校舍,由学校及校安办档案室建立完整档案备查。建立并整理校舍安全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