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耕水稻抛栽缺陷及策略(精)

时间:2019-05-14 09:02: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免耕水稻抛栽缺陷及策略(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免耕水稻抛栽缺陷及策略(精)》。

第一篇:免耕水稻抛栽缺陷及策略(精)

免耕水稻抛栽缺陷及策略

小麦收获后采用免耕抛秧的栽培方式,近年来在广德县迅猛发展,在粮食主产区邱村、新杭等乡镇已成为主要的栽培方式。目前,全县常年抛栽面积为1.0万~1.2万hm2,占水田总面积的1/3左右。实践证明,小麦茬免耕水稻抛栽因具有节本、省工、增效和降低劳动强度等优点,在广德县推广迅速。但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常出现立苗缓慢、草害、肥料适应不当、根茎倒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水稻产量和品质。对此,探讨小麦茬免耕水稻抛栽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广德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1防除杂草灭茬问题

小麦收获后田间老杂草往往较多,严重影响了免耕抛秧质量和抛后的生长发育,同时抛秧田中新长出的杂草生长速度也比抛秧苗快。因此,在免耕抛秧栽培中杂草防除要采取快速、高效的方法。防治对策:一是抛秧前进行杂草处理。对于田间的老杂草,要在抛秧前进行防除,生产上可使用触杀型的百草枯、克无踪等除草剂,除草见效快,效果较为理想,且对后茬稻无影响。一般选在小麦收获后趁田干用3.75kg/hm2对水600kg/hm2喷雾防除杂草,2~3d后便可复水泡田2~4d,待水自然落干或者放干水进行抛秧均可。二是抛秧后杂草处理。抛秧后新萌生的杂草,必须等立苗扎好根后方可进行防除,一般选在抛秧后7~10d,用30%丁•苄可湿性粉剂1.5~1.8kg/hm2拌湿润细土100~300kg/hm2撒施田面,施药时田间保持3~5cm水层,4~5d不能排水。2水稻苗扎针立苗缓慢问题

在小麦茬免耕水稻抛栽生产中,由于诸多原因导致水稻立苗缓慢,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抛栽田面高低不平且脚印多而深;二是抛秧时田间水浆管理不当,田里留水过多,未经化控处理;三是秧盘播量较少,移栽时秧龄过长,秧苗高,带土少;四是小麦茬、田间杂草、秸秆等未完全腐烂等。防治对策:一是选用353或者434大孔秧盘育秧,根据生产情况备足秧盘;二是选择适龄秧进行移栽,一般秧龄15~18d、苗高12~15cm较适宜;三是进行化控,选在苗床一叶一心期至三叶一心期喷施300mg/kg多效唑进行化控;四是平整抛栽田,可在前茬小麦收获后滚扎或耙平;五是尽早灌田水浸泡秸秆等还田物,使泥土、秸秆物等软化,以利于抛后立针快长。3肥料施用存在的问题

小麦茬免耕水稻抛栽技术由于不进行翻耕,施用的肥料仅限于土壤表层,特别是有机肥、绿肥、秸秆等难腐熟,不仅对土壤的肥力造成影响,而且影响抛栽和立苗质量。防治对策:一是基肥早施足施,施用的有机肥要求堆沤腐熟,并处理成质地较细的小颗粒,以便土肥相融。二是小麦收获后先将麦沟用麦秸秆填满,然后用少量泥土进行覆盖。三是施肥后灌水泡田,灌水水位要比田面高6~8cm,泡田2~3d,待水落至约1cm时抛秧。四是施肥时应根据土壤肥力、产量标准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并做到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基肥和追肥结合,速效肥与缓效肥结合。4根茎倒伏问题

抛栽稻的倒伏分为茎倒伏、根倒伏2种。该技术条件下栽培的水稻根系多集中分布于土壤表层,扎根浅薄,易发生倒伏,同时由于麦茬吸收土壤养分较多,后茬稻栽培时土壤往往肥力较低,一旦基肥不足,追氮肥过多、过迟时,也容易造成茎倒伏。防治对策:一是选用适宜当地高产、优质、抗倒伏能力强的新品种。二是配方施肥,做到科学施肥,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泡田前先施好基肥,具体操作时,施用腐熟有机肥15t/hm2、碳铵375kg/hm2、高浓度复合肥225kg/hm2,抛后2~3d复水立苗。抛后7~10d,施用尿素、钾肥、磷肥或高浓度复合肥90、75、150、225kg/hm2,7d后施尿素150kg/hm2或复合肥225kg/hm2作分蘖肥,促根下扎,增分蘖。三是科学水浆管理。主要掌握好早烤田,轻烤田,勤烤田;做到“控上促下”,以达促根壮茎的目的,一般大田茎蘖苗数达到预期穗数的70%~80%时即可烤田控蘖,同时还要根据水稻品种特性确定茎蘖数。抽穗期为养根保叶,田间以湿润为宜,从而使水稻活熟到老。四是病虫害防治。水稻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螟虫等,采取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防治原则,在当地植保部门预测报的基础上,适时选择对路、高效的药剂进行防治。5脱力早衰问题

抛栽稻中后期发生脱肥早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麦茬时土壤养分消耗的较多,且都是禾本科作物,吸收相同的养分会更多。后茬稻如果不能补以足够的有效养分很容易脱力早衰。二是土壤本来肥力不高,施肥水平较低,基肥不足,尤其是很多地方没有施用有机肥的习惯;长效肥料短缺,或者施肥方法不当又无针对性,土壤较贫瘠的田块,前期施肥集中较多,但中后期追肥不及时且少,常造成土壤肥力较低,作物脱肥。三是品种选择不当,播种量过大,田间植株过密,通风透光性较差,使群体植株生长失调。四是病虫危害或干旱缺水等,也会造成抛栽稻脱力早衰、减产,稻米品质下降。防治对策:一是根据当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气候条件进行品种选择,以不易早衰、抗逆性强的品种为佳;二是改进施肥方法,采取“促前、控中、攻后”的水肥管理方式,以降低养分损失,防止水稻生长后期发生脱肥。三是应用无水层施肥,以水将肥料带到土壤中下层,保证肥土相融,以保证根系下扎时能吸收到养分。四是选用长效肥料和控失肥料下田,减缓肥料的释放速率。五是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确保中后期有充裕的养分满足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要。六是抛栽稻根系分布较浅,且集中于土壤表层,一般进行间歇灌溉,且要求老水不断,新水不灌,保持湿润为主,以协调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的矛盾。

第二篇: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驶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如何在实践在中探索一套科学有效的认定方法,正确判断内部控制缺陷、理清缺陷类型,对于持续改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完善流程、防范风险、提升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控制;缺陷;认定;制约因素;策略

一、内部控制缺陷的实质、类型及认定方法

(一)概念及类型。内部控制缺陷是内部控制过程存在的缺点或不足,这种缺点或不足使得内部控制无法为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内部控制评价正是要找出内控的缺陷,不断提高为内控目标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程度。正如COSO-RM(2004)对控制缺陷下的定义:“已经察觉的、潜在的或实际的缺点,抑或通过强化措施能够带来目标实现更大可能性的机会”。

我国2010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根据缺陷导致企业偏离控制目标的可能性大小,将缺陷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其中“可能导致企业严重偏离控制目标”的缺陷为重大缺陷;“严重程度和经济后果低于重大缺陷,但仍有可能导致企业偏离控制目标”的缺陷为重要缺陷;“除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缺陷”为一般缺陷。

(二)认定方法。(1)定量判断法。通过评估内部控制缺陷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错报的影响进行定量判断。(2)定性判断法。通过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可能造成企业偏离战略目标、降低运行效率或损害社会形象等负面影响进行定性判断。

依据内控缺陷的严重程度,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进行逐一分级、认定。重大缺陷的认定。发现高级管理层任何性质的舞弊行为(无论舞弊是否重大);对以往发表的财务报表进行重报,以反映对错误或舞弊导致的错报纠正;内部审计发现出企业当期的财务报表重大误报,而内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未能发现该错报;内部审计对企业外部财务报告及对于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监督失效。重要缺陷的认定。对非常规和非系统交易的内部控制;对期末财务报告流程的内部控制;对监管严格的行业中的复杂公司,合规性监管职能失效;已向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汇报且经过合理期限后,重要缺陷仍未被纠正等等。

一般缺陷认定。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除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之外的缺陷,列为一般缺陷。

二、制约内部控制缺陷合理认定的主要因素

(一)治理结构制约:内部控制设计缺陷“先天不足”。各个系统部门或下属单位“自己编筐装自己”,他们往往总是设计对自己有利的制度且要求较低,内部控制制度原始设计的低层级造成内部控制的先天性不足。

(二)评价方法制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力不从心”。由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和披露等要求没有做出明确界定,难以通过定量分析法予以认定,且国外没有先例可以参考,这就给企业的实际操作带来了难度,也降低了这项制度要求的效力和严肃性。

(三)个性差异制约:不同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参差不齐”。由于企业的目标不尽相同,经营业务范围和业务规模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企业的内部控制也必然是个性化的。从严格意义上讲,不同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不能“一刀切”,需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具体分析和评价。

三、解决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制约因素的对策措施

(一)明晰内部控制缺陷的相关制度要求。为推进《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有效实施,国家有关部门应通过内部控制指引配套讲解等方式,针对内部控制缺陷评价和披露出台更加具体和有操作性的实施意见。有关内部控制缺陷的信息至少应披露以下内容:(1)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2)缺陷对外披露的标准;(3)按认定标准和披露标准确定的应对外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4)采取的缺陷整改措施;(5)采取整改措施后的剩余风险。同时,监管部门要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因故意行为造成投资者重大误读及实际损失的,要加大监管处罚力度,为信息披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当前,企业应顺应内部控制发展的要求,通过理顺所有者、董事会和管理层等不同层面之间的关系,确保经营行为符合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对于企业存在的机制或制度缺陷,以及管理层偏离企业目标等行为,内部审计部门不受管理层的限制,可向高管层直接发表独立意见,并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保障信息披露真实、透明。

(三)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作用。《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明确规定,内部审计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监督与评价的监督机构。内部审计要承担起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价职责,坚持源头介入、全程跟踪,充分发挥“建设性”作用,积极参与内部控制的原始设计以及运行过程的修改、补充和完善,力求使内部控制体系既体现企业的管理理念、经营风格、企业文化等特点,又符合具体业务流程和控制点的实际情况,并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要站在独立客观的角度,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既关注企业运行执行层面的具体风险,更从全局和整体上把握存在于部门、业务及流程间缺陷和漏洞,并通过提出合理化的审计建议,帮助企业及时改进控制、防范风险,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评价作用,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第三篇: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的功能缺陷及化解策略论文

[论文摘要]就业协议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由计划管理向市场导向转轨时期的特殊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注重行政管理的设计理念及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缺陷日益显露,不仅严重阻碍学生择业自主权和单位用人自主权的实现,而且导致随意违约毁约、虚假签约现象的泛滥。为此,必须进行相应的制度变革,彻底矫正就业协议的功能缺陷,以便进一步完善就业协议制度,进而把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推向深入。

[论文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功能缺陷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以下简称就业协议)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共同签订的书面协议,它承载着确定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学校上报就业计划、用人单位申报进人指标、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和国家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等诸多功能。就业协议的这种功能定位在特定时期对维护国家就业计划的严肃性,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保护当事人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就业协议的现有功能不仅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越来越充分暴露出诸多缺陷和不足。为此,必须进行相应的制度变革,及时矫正就业协议的功能缺陷,以便进一步完善就业协议制度,推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就业协议的功能缺陷及危害

(一)就业协议承载过多的行政管理功能,严重阻碍学生择业自主权和单位用人自主权的实现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实行“统包统分”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计划分配制度,当时用人单位没有用工自主权,毕业生也没有择业自由权,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派遣证。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对毕业生就业制度进行了改革,逐步建立和实行以市场为导向、以“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为特征的新型毕业生就业体制。就业协议正是这种新旧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就业协议注重行政管理的设计理念和运作模式已成为阻碍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羁绊。尽管教育部门逐步对就业协议制度进行了一些“去行政化”的调整,但成效并不明显,原先固化在就业协议中的诸多管理功能依然存在并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如毕业生就业计划报批、报到证发放、户籍迁移等管理事项至今仍被牢牢地捆绑、嵌入到就业协议的订立和履行过程之中,而且有关部门及高校始终扮演着决定性角色,这足以表明就业协议“带有浓厚行政色彩的管理功能已经明显掩盖了作为确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法律功能”。就业协议这种管理功能的固化,完全模糊和混淆了两种不同性质行为的法律界限,其实质就是试图以命令和服从为特征的管理行为来支配甚至取代以平等协商为特征的协议行为,势必导致行政管理权力的过度扩张和相对人权利的极度萎缩,严重干扰和阻碍学生就业自主权、单位用人自主权的实现,既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配置市场化、就业行为自主化、劳动关系契约化的理念格格不入,也与就业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的目标相去甚远。正如有学者所说的那样,就业协议须经学校审核同意方有效力,限制了毕业生就业权利的实现,违反了法律关于保护劳动者基本权利的精神,其本质是一种以部门规章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违宪行为。

(二)就业协议约束功能的弱化,导致随意违约、毁约现象严重

目前,就业协议的主体大都涉及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三方当事人,就业协议因之被称为“三方协议”。在就业协议签订过程中,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基于平等主体地位自主协定双方的权利义务,高校则是以管理者的身份出现,充当审查协议内容、鉴证协议成立的角色,并非平等主体。因而严格地讲,这种“三方协议”是在“私人”意思自治的基础上填加了公力干预的内容,高校作为第三方参与到就业协议中来,毫无接受协议约束的主观意图和行为基础,其承担的推荐毕业生并督促其依约报到等相关职责,充其量是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各高校向用人单位承担一定保证或担保的一种实践操作,这与法律意义上的担保人的责任不可相提并论,以至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爽约后,高校承担违约责任者甚少”,或根本就没有承担过责任,也就不足为奇了。这就使得高校作为就业协议的主体非但起不到敦促和保证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恪守协议的作用,反而会大大破坏和损伤协议的约束功能,降低和弱化协议的拘束力,甚至极有可能会放纵和助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违约失信行为。另外,目前高校普遍使用的就业协议是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格式文本,其内容除了含有各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及其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外,还设定一个空白备注栏,任由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就服务期、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违约责任等方面进行特别约定。在实践中,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处于弱势地位的毕业生无法从容地与用人单位讨价还价,往往采取退而求其次的策略,被动接受用人单位提出的非常简单、模糊的条文内容,其结果必然使就业协议的约束力大打折扣。由于就业协议约束功能的严重弱化,势必造成违约、毁约的现象日趋严重。据调查,近年来有些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违约率以每年5—10%的速度持续攀升,部分重点大学的违约率更是接近半数0。另据不完全统计,有的地区就业协议的解除率甚至高达70%。

(三)就业协议统计功能的异化,导致虚假签约现象严重

在对待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先是规定:“要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评议高校设置的主要依据和参数。对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地区,控制新增高校的数量。”教育部2003年4月25日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后又强调要致力于“建立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公布、督查和评估制度,建立高校布局结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办学评估、经费投入、领导班子考核等工作与毕业生就业状况挂钩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教育部办公厅2004年6月3日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谈到,这种将事关学校生存和发展的诸多重大事务与学生就业直接挂钩的政策导向,确实起到了促进多数高校积极主动地面向社会和对接市场办学,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学生就业率的积极作用。但过度放大和扩张毕业生就业率的功能的做法,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例如一些高校设法采取不正当手段给就业率“注水”,热衷于就业协议所反映出来的“虚假”就业率。他们或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诱惑学生虚假签约,或用不签就业协议就不发毕业证书的方法威胁学生虚假签约,更有甚者,有的高校干脆专门组织人员替毕业生和“接收单位”签署虚假就业协议,学生不明就里地“被就业”。所有这些虚假签约的危害性极大,既破坏了毕业生就业统计的真实性,又损害了政府和高校的形象和信誉。这与原本通过就业协议这样一种制度设计,便于高校掌握本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掌握全国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而促进高校优化专业设置和提高学生素质的初衷是相悖的。尽管虚假签约固然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诚信缺失有关,但就业协议统计导向功能的严重扭曲和异化所导致的虚假签约现象严重泛滥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二、就业协议功能缺陷的化解策略

(一)改革毕业生就业管理方式,逐步淡化直至完全剥离依附于就业协议上的行政管理功能

现代行政法理论认为,学校是一个公共机构,既不同于民法上的私法人,也不同于公法上的机关法人和公法社团,而是公务法人。所谓公务法人,“是按照涉及公共利益的法律建立的,能够作为公权力主体行使权力和义务的组织,它是为了公共利益而存在的主体”。作为公务法人的高校,应当紧紧围绕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实施就业管理。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节作用,建立政府促进、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通过供需见面、进行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与之相适应,高校要不断更新观念,从计划分配的思维方式中解脱出来,尽快完成角色和职能转变,弱化行政手段,强化服务功能。当前尤其要注重改革毕业生就业管理方式,把行政管理功能从就业协议的功能范围中逐步剥离出去,建立面向市场、彰显服务、注重指导的就业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使毕业生真正成为就业的主体,确保毕业生择业自主权和单位用人自主权的实现。具体而言,对就业协议具有的高校上报就业计划和签发报到证、用人单位上报用人计划的依据之功能,从近期看,应与用人单位性质、毕业生就业形式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取舍,不宜“一刀切”。若毕业生到国有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就业的,这种功能可以暂时保留;若毕业生到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这种功能无实际意义,应当取消。就就业形式而言,若毕业生实行的是灵活就业或自主创业的,这种功能自无存在之必要,也应当取消。从长远看,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统一、开放、有序的全国性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立与完善,以及单位用人自主权的不断扩大,依附于就业协议上的管理功能应当彻底取消。

当然,即便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市场化改革趋于完全成熟,并不意味着彻底排斥政府、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管理职责及相应行为,关键是要实现管理理念和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变“协议管理”为“职责管理”,即政府、高校应有的管理职责根本没有必要通过就业协议来体现,而是完全可以凭借各自特有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加以落实,如为毕业生择业提供大量的就业供需信息和与用人单位接洽商谈的机会,并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教育和指导等。

(二)重新界定就业协议的主体和内容,强化就业协议在约束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劳动权利义务关系方面的功能

约束功能是任何协议(合同)所具有的一项基本功能和本质特征,因而就业协议的约束功能不仅要继续保留,而且必须加以强化。问题是在就业协议中究竟要约束哪些主体的行为,确定协议主体何种性质的权利义务关系,值得探究。笔者认为,就业协议应当约束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的就业行为并确定他们相互之间的劳动权利义务关系。从法学的角度看,就业协议就是一种合同,而合同的基本理念是“基于意思自主的自我决定与自我拘束”,其本质是“实行自决(Selbstbestimmung)而不是他决(Fremd—bestimmung)”。这就意味着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任何一个人都享有以自己的意思与他人协商形成私人法律关系的自由。因而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理应拥有自主订立就业协议的自由和权利。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发生根本性转变,毕业生享有自主择业权,单位享有自主用人权,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的新形势下,就业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的自主决策和自愿行为,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进行非法干涉和限制。只要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当事人通过自由协商,并就有关事项达成一致,同时不违反法律和公共利益、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那么双方签订的就业协议就应当有效。因此将高校从就业协议的主体中剔除出去,实现“三方主体”到“双方主体”的根本性转变,不仅有助于就业协议主体定位的理性回归,强化其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劳动权利义务关系的约束功能,有效遏止违约、毁约现象的滋生和泛滥,而且也是推动高校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变化和劳动制度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

另外,基于目前省级以上教育部门印制的就业协议格式文本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劳动权利义务规定较少或没有规定的现状,应当考虑由国家教育部门和人保部门共同印制更为规范、标准的就业协议示范文本。该范本应将服务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等列为必备性条款,尤其要通过范本将强制性劳动基准和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纳入到就业协议之中,这对强化就业协议的约束力,防范和解决日后可能产生的矛盾和纠纷,突出保护毕业生这一相对弱势方的权益,是非常重要的。

(三)创新毕业生就业统计和考核模式,优化就业协议的统计导向功能

科学、真实的就业统计,既是国家准确掌握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有效制订相关就业政策和措施、客观考评高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高校合理确定招生规模、科学制订专业发展规划和培养方案、有效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依据。由于在校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尚未立即生效,其能否得到实际履行往往要等到大学生毕业离校到用人单位报到工作时才能知晓,这样从就业协议的签订到正式生效履行还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在这期间内常常会出现一些不确定性的主客观因素而影响就业协议的生效和履行。因而从毕业生就业统计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考虑,理应以就业协议正式生效、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工作作为就业统计的起点较为妥当,而就业协议的签订情况仅仅具有参考价值而已。然而,现行将就业协议的签订作为毕业生就业统计主要依据的做法,必然使就业统计的真实性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在教育行政部门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考核高校办学主要依据的政策导向下,一些高校虚假签约现象比较严重,进一步干扰和破坏了毕业生就业统计的真实性。

为扭转这种状况,必须改革毕业生就业统计的模式,建立和完善相关考核机制。一方面,要降低和缩小“协议签约率”在考核毕业生就业状况中的功用和适用范围,提升和加大“协议履约率”在考核毕业生就业状况中的地位和权重,甚至考虑用“履约统计”完全取代“签约统计”,这对充分发挥就业统计在推动高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学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从源头上防治虚假就业现象,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另一方面,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科学地考核高校的办学状况和水平,不仅要增加对就业教育、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就业促进和就业维权等与学生就业有关事项的考核内容,而且要加大对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统筹考核的力度,彻底改变过分倚重就业率这一单项指标的倾向。当前尤其要注重改变将高校布局结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办学评估、经费投人、领导班子考核等工作与毕业生就业状况简单挂钩的做法,全面推进高校办学实力的增强和办学水平的提高,这是彻底解决毕业生虚假签约和就业统计严重失真问题的治本之策。

第四篇:城市居民住户调查抽样框存在的缺陷及优化策略分析

城市居民住户调查抽样框存在的缺陷及优化策略分析

摘要:抽样框的设计在城市住户抽样调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抽样框的主体结构以及所包含的内容将决定住户调查中抽样设计的估计方案和类型,而且会直接影响到抽样估计的精度。本文对城市居民住户抽样框设计展开研究,分析现阶段城市住户调查抽样框设计存在的缺陷及优化策略,对抽样框的设计方法进行修正,提高样本价值。

关键词:抽样调查;抽样框;误差;优化;改良

城市居民抽样调查是规模最大、调查范围最广的连续性的消费行为与媒介接触习惯的同源数据研究,一般每三年开展一次。抽样框的构造会直接影响估计的准确性,而抽样框的构造以及所涵盖的信息将会决定城市居民住户调查中估计思路的设计和整个方案的方向。

一、现阶段城市住户调查抽样框存在的弊端

近几年,城市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人口的增多,使其占人口总数比例上升。由此看出,导致城市住户调查抽样框难确定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城市人口变化。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城市郊区范围不断扩大,郊区是工业园的聚集地,从事工业成产的人口较多,而这部分人的生活特征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导致分类模糊。其次是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而且城区内的道路建设、旧建筑群拆迁改建,使得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最后一点是调查方案中,数据统计困难,在统计户口在外地的居民时,因为公安户籍部门没有统计,街道办事处也没有可参考的准确数据,人口流动快,总数变化量大。除此还应该提到的是,城市人口调查资料是每三年更新一次,这导致调用的原有数据时间与调查时间又不匹配,从而得不到准确的住户数目,因此在构造抽样框时会有偏差。

在抽样调查中,每一个环节的非抽样误差都是难以避免的,无论哪一个阶段出现漏洞都有可能导致非抽样误差增加而使数据失真,控制误差的关键便是控制非抽样误差,在城市居民住户调查中,以下六点是导致出现非抽样误差的因素:

其一,当今社会,贫富差距大,财富聚集化严重,许多住户拥有多个住宅,这些住宅对应多个地址,在调查数据中造成一对多的现象。在抽样调查时,会破坏随机抽样中每个单一个体等概率抽取平衡体系,导致这些住户被抽中的概率增大,如果这些住户身上拥有某些特征值就会导致调查出现漏洞,产生非抽样偏差。

其二,我国经济稳步迅速发展,新城市的建设以及城市旧建筑群拆迁改造等项目增多,城市人口波动大,抽样调查对象的范围变大,使得抽样框的覆盖率不能达到百分之百,调查对象不能完全被涵盖,产生偏差。

其三,居民住户抽样框涵盖非对象单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增多,例如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很多,出租住房的情况也非常普遍,城市人口的大幅度变动使得目标对象整体发生变化,造成抽样框中包含非整体对象单位。这样的抽样框显然存在一定的缺陷。

其四,辅助信息在抽样框设计中的作用被忽略,在我国实际抽样框的编制中辅助信息的收集和利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城市住户调查中辅助信息的准确性较差,有的数据没有及时更新已经过时,有些指标之间的数据相互矛盾,使用这些辅助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必然会造成不准确的抽样调查结果。

其五,无意无回答误差。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况是调查对象没有按规定填写调查表并按时上交,另一种情况是没有按照真实的情况或者自己意愿填来填写调查表。前一种情况造成的原因有调查住户生病、出差、探亲访友等等,后一种情况则是由于调查住户的疏忽大意产生。对于这两种情况下的无意无回答,都需要调查员经常与调查住户保持联系,或者进行回访。在入户调查中,调查员的素质、责任心、访问技巧、沟通能力等都会使无回答现象发生。另外,由于我国部分城市的郊区地段,许多住户的文化水平较低,从对统计工作的配合意识淡薄,统计法律、法规对与此次参与抽样调查的对象而言,无法律效力。中国的法律中,统计部门对被调查者没有实质的法律约束力,使得这几年调查工作的开展都不是很顺利,造成重要调查数据有偏差。

其六,抽样框老化。抽样框的老化包括其结构的和包含内容的老化。抽样框的过时会导致调查中诸多问题的出现,更新不及时会导致在城市住户调查中产生较大的偏差。

二、城市住户调查抽样框缺陷的优化策略

(一)对调查对象涵盖不足的改良

1、重新界定目标抽样总体,把调查范围扩大。比如说,现在随着城市现代化格局的较大变化以及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中有些大中型企业设在郊区,这些在郊区的企业虽然分布在城市的边沿地带,少受人们的关注,但是这些也是城市组成不可丢弃的一部分,能够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在这些企业工作的职员的庭活动在抽样调查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调查中涵盖这些对象,会使样本更具有代表性,估计值更加有价值,可为有关部门制定城市发展方向提供相关的有价值的资料。

2、把已经发现的丢失了的对象与原来抽样框中单位重新组合。例如,城市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使新建住宅区不断增加,但是抽样框未能及时更新,使得原抽样框目标单位涵盖不足,遗漏目标总体住户。对于这类漏洞,在没有展开调查前,对新增的小区设立专有的联合方式。对于新增的住宅区,可以使它与最相近的小区相连接,如果最近的小区被抽中,那么就可以认为新建小区被抽中,并接受相应的调查。

3、对流动人口建立单独的抽样框。由于城市郊区的镇子逐渐城市化,工业发展业迅速,我国的人口流动量大,速度快,进入了最活跃的时期,人口的流动趋势主要是由农村流向城市。而城市住户调查的调查对象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住户。我们可以对常住人口和流动户口分别建立对立的抽样框,把两个抽样框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就减少了人口流动变化大造成的抽样框偏差。

(二)对包含非调查对象总体单位的调整改良

1、利用有关信息调整。

2、对抽样框进行质量检查。

(三)针对无回答城市住户的办法

因为现在社会经济环境更加的复杂,人们也改变了其配合意识,在城市住户调查中,被调查者不愿提供所需要信息、不如实回答和拒访的现象越来越多。处理无回答无响应的调查住户,如果不采用新的方法抽样,沿用上下移动的方法重抽样本,就会使偏差变大,重抽样本的数量变多,这会直接影响到抽样调查的意义和随机原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以下四点:

1、对样本进行插补。重新抽取与无回答住户的相似的住户调查,按照原来的住户信息类型进行补插。

2、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在调查中可以适当的调整问卷,对实质的敏感问题作出合理的补充。问卷不仅不要包裹实质性的问题,还需要设置一些问题使他们具备调节,过滤,控制的特点。

3、提高调查员的素质。建立健全调查体系,设置专门的机构对调查者进行培训,改善调查者的工作态度,明确调查的要求。以此来提高调查工作的质量。

4、利用回归模型来进行推算。如果调查时间充足,不需要过于担心预算,对无回答漏洞最好的改良方法就是进行多次访问,直到被调查者能够给出满意的调查问卷,但是如果条件不允许,我们可以利用回归模型,利用辅助信息与缺失样本项目的相关性,建立回归模型,求出回归值。

(四)针对抽样框老化问题采取的办法

抽样框的老化问题是导致抽样调查失真的关键所在,抽样框的诸多缺陷都是因为抽样框没有及时更新导致的,它会直接影响辅助信息的准确性,使得目标总体对象涵盖量达不到指定的要求。因此,缩短对抽样框的更新周期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抽样框应该根据最新的调查结果不断更新。其次是充分利用地方统计部门对抽样框进行彻底清查,提高估计精度。(作者单位:山东省龙口市统计局)

参考文献:

[1]方匡南,王斌会.抽样框误差测量及其控制[J].统计与决策,2007,(6).

第五篇: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缺陷分析及改进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缺陷分析及改进策略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逐渐重视信用卡业务。但对于信用卡的业务管理仍处于摸索阶段,缺乏系统、有效涵盖宏观外部经济环境和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控制的整体机制。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进行具体介绍,并对其缺陷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从而促进银行业务的创新,推进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保持银行业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信用卡业务

发卡行

风险管理

缺陷

Defects of Commercial Bank Credit Card Business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Student: Xie Hui

Tutor: Yang Ling

Abstract: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eepening of opening up,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redit card business, commercial banks increasingly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redit card business;But for credit card business management is still at the exploratory stage, lack of systematic and effective external covering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commercial banks internal risk management control of the overall system.China's commercial banks introduced credit card business specific, and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defect;To achieve the promotion of innovative banking,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To keep the banking sector continued, s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Keywords: credit card business

issuer

risk management

defect

目录

第一章 信用卡概述.......................................................................................................6

1.1信用卡的起源.........................................................................................................6 1.2信用卡的概念.........................................................................................................6 1.3信用卡的流程.........................................................................................................7

1.3.1信用卡的申请.....................................................................................................7 1.3.2信用卡的开卡.....................................................................................................7 1.3.3信用卡的核发.....................................................................................................7 1.3.4信用卡的辨识.....................................................................................................8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缺陷及原因分析.............................9

2.1我国信用卡业务缺陷问题...............................................................................9

2.1.1信用卡应偿授信总额增至历史高位............................................................9 2.1.2信用卡不良率呈现上升趋势........................................................................10 2.1.3欠款人结构发生明显变化............................................................................10 2.2我国信用卡缺陷分类.........................................................................................10 2.2.1信用风险............................................................................................................10 2.2.2欺诈风险............................................................................................................11 2.2.3操作风险............................................................................................................11 2.3当前我国信用卡业务缺陷原因分析.........................................................12 2.3.1对信用卡业务的认识存在偏差...................................................................12 2.3.2个人征信体系不健全.....................................................................................12 2.3.3法律法规不完善..............................................................................................13 2.3.4银行信用卡业务粗放式经营难控风险......................................................13 2.3.5风险控制技术落后..........................................................................................14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缺陷的改进策略.......................................15 3.1明确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原则.........................................................................15 3.1.1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步骤和流程...............................................................15 3.1.2概率化管理........................................................................................................16 3.1.3系统化管理........................................................................................................16 3.1.4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17 3.1.5建立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18 3.2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策略建议................................18 3.2.1动态完善风险政策和规章制度...................................................................18

3.2.2合理定位信用卡作业链各环节职能,改进业务流程..........................19 3.2.3科学强化透支资产质量管理........................................................................19 3.3我国商业银行银行的信用卡欺诈风险管理的策略建议...............19 3.3.1建立全面的欺诈风险管理框架...................................................................19 3.3.2完善欺诈风险管理运作机制........................................................................20 3.3.3构建欺诈风险管理解决方案........................................................................21 3.3.4构筑全面的欺诈风险管理系统...................................................................21 3.4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操作风险管理策略建议....................................21 3.4.1提倡法治和“以人为本”的风险管理理念............................................22 3.4.2构建全员、全面的操作风险管理模式......................................................22 3.4.3培养合格的风险管理人才............................................................................23 3.4.4运用系统的风险管理方法............................................................................24 结 论.......................................................................................................................................25 参考文献..................................................................................................................................26 致 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信用卡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也逐渐重视信用卡业务,另外外资银行也以不同方式介入信用卡业务。各发卡银行发卡量大幅上升,市场竞争逐渐开始激烈,区域性的竞争尤为突出。我国的信用卡受理环境有了明显改善,银行卡联网通用的目标已基本实现,由多元化市场主体构成的信用卡产业链已初步形成,而银联作为国内民族品牌的信用卡组织和发卡品牌,逐步得到国内客户乃至国外客户的认可。

不过,随着信用卡市场的不断发展,发卡银行面临的业务缺陷也日益显现。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时间还不是很长,业务经验相对匾乏,业务开展前期,单纯追求卡量的粗放式经营模式,信用卡风险集聚。

本文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具体介绍,然后具体探讨其缺陷分析;从而达到促进银行业务的创新,推进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保持银行业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第一章

信用卡概述

1.1信用卡的起源

1915年,信用卡起源于美国。世界上最早发行信用卡的机构不是银行,而是一些百货商店、饮食业、娱乐业和汽油公司。美国的一些商店、饮食店为招徕顾客,推销商品,扩大营业额,有选择地在一定范围内发给顾客一种类似金属徽章的信用筹码,后来演变成为用塑料制成的卡片,作为客户购货消费的凭证,开展了凭信用筹码在本商号或公司或汽油站购货的赊销服务业务,从而顾客可以在这些发行筹码的商店及其分号赊购商品进行,约期付款。这就是所谓的信用卡的雏形。

1950年春,麦克纳马拉与他的好友施奈德合作投资一万美元,在纽约创立了“大来俱乐部”(Diners Club),这就是后来的大来信用卡公司。大来俱乐部为会员们提供一种能够证明身份和支付能力的卡片,会员凭卡片可以记账消费。当然这种无须银行办理的信用卡的性质仍属于商业信用卡。

195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富兰克林国民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首先发行了银行信用卡。1959年,美国的美洲银行在加利福尼亚州发行了美洲银行卡。此后,许多银行加入了发卡银行的行列。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银行信用卡很快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并得到迅速发展,信用卡不仅仅在美国,而且在英国、日本、加拿大以及欧洲各国也盛行起来。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开始发行信用卡业务。

1.2信用卡的概念

信用卡是一种非现金交易付款的方式,是简单的信贷服务。信用卡是由银行或信用卡公司依照用户的信用度与财力发给持卡人;其主要特点是持卡人持信用卡消费时无须支付现金,待结帐日时。除部份与金融卡结合的信用卡外,一般的信用卡与借记卡、提款卡不同,信用卡不会由用户的帐户直接扣除资金。

信用卡按发卡组织分为维萨卡、万事达卡、美国运通卡、JCB卡、Discover发现卡(美洲)、联合信用卡(台湾)、大来卡、NETS(新加坡)、BC卡(韩国)、中国银联卡(中国大陆)、Banknetvn(越南)等;按币种分为单币卡、双币卡;按信用等级分为普通卡(银卡)、金卡、白金卡、无限卡等;按是否联名发行分为联名卡、标准卡(非联名卡)、认同卡;按卡片形状及材质分为标准卡、迷你卡、异型卡、透明卡等;按信息储存介质分为磁条卡、芯片卡;按卡片间的关系分为主卡、附属卡;按持有人的身份分为个人卡、公务卡、公司卡。

此外,我国的信用卡的范围与国际有所不同。我国的信用卡从广义上指贷记卡和准贷记卡;从狭义上指贷记卡。即我国的狭义上的信用卡与国际上所指的信用卡一致。我国所指的信用卡包括贷记卡、准贷记卡两大类。而国际上所称的信用卡,只是指我国所称的贷记卡。

1.3信用卡的流程

1.3.1信用卡的申请

多数情况下,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年满18周岁的公民)的、有一定直接经济来源的公民,或没有直接经济来源的在校大学生,均可以向发卡行申请信用卡。法人有时候也可以作为申请人。信用卡的申请方式一般是通过填写信用卡申请表,并提交一定的证件复印件与证明等给发卡行。申请表都附有使用信用卡的合同,申请人授权发卡行或相关部门调查其相关信息,以及提交信息真实性的声明,发卡行的隐私保护政策等,并必须要申请人亲笔签名才有效。1.3.2信用卡的开卡

信用卡申请通过后,银行通过邮寄等方式将卡片寄出,领取人就是申请人。为了使申请人和银行免遭盗刷损失,信用卡在正式启用前设置了开卡程序。开卡主要是通过电话或者网络等,核对申请时提供的相关个人信息,符合后即完成开卡程序。此时申请人变为卡片持有人,在卡片背后签名后可以正式开始使用。1.3.3信用卡的核发

根据申请资料,银行会考察申请人多方面的资料与经济情况,例如申请人过

去的信用记录、申请人已知的资产、职业特性等来判断是否发信用卡给申请人。发卡行审核的具体因素与过程属于商业机密,外界一般很难了解。各个发卡行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因此,同样的材料在不同的银行可能会出现核发的信用额度不同,信用卡的种类不同,甚至会出现有的银行审核通过,而有的银行拒发的情况。1.3.4信用卡的辨识

信用卡的正面:发卡行名称及标识、信用卡别(组织标识)及全息防伪标记、卡号、英文或拼音姓名、启用日期(一般计算到月)、有效日期(一般计算到月),最新发行的卡片正面附有芯片。

信用卡的背面:卡片磁条、持卡人签名栏(启用后必须签名)、服务热线电话、卡号末四位号码或全部卡号(防止被冒用)、信用卡安全码(在信用卡背面的签名栏上,紧跟在卡号末四位号码的后面的3位数字,用于电视、电话及网络交易等)。我国规定信用卡通常仅限于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外借给他人使用。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缺陷及原因分析

截止到2010年5月底,我国信用卡发行银行和全国金融合作机构已达到41家,其中有17家银行的信用卡累计发行量已超过了80万张的规模。五大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均发行了信用卡,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除恒丰银行、渤海银行、浙商银行外均发行了信用卡,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都正在积极发卡或筹备发卡。另外外资银行中东亚银行已经于2008年12月23日推出其核心信用卡产品——东亚银联人民币信用卡,其也是内地首家发行人民币信用卡的外资法人银行。

信用卡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低成本打造银行零售业务的核心同时也是商业银行快速占领新兴客户群体的重要金融工具。我国信用卡业务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后,现已经在市场规模、网络建设、配套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是值得肯定的一面。但其与发达国家银行卡业务水平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随着我国信用卡业务的飞速发展,而信用卡业务中所伴随的各种类型的风险也都在逐渐加大。

2.1我国信用卡业务缺陷问题

2.1.1信用卡应偿授信总额增至历史高位

2007年底,我国信用卡的应偿信贷总额只有750亿元。而在2008年底,我国信用卡累计总发卡量达到1.42亿张,其总授信额度达到9800多亿元,期末应偿信贷总额达到1580多亿。短短一年间,我国信用卡应偿信贷总额增加了一倍。信贷总额的增加,一方面自然给银行带来更多的潜在利息收入;但也加大了各种信用卡风险发生的概率。特别是前几年各家银行在发展信用卡的时候只注重量的增长,实施的是跑马圈地式的粗放式经营策略,致使信用卡业务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了许多不良客户。随着信贷总额的增加,信用卡不良客户也在成比例的增加,当这部分持卡人的经济情况发生变化或者他们有意进行恶意透支的时候,信用卡的风险就会被成倍的放大。

2.1.2信用卡不良率呈现上升趋势

在2008年的时候,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我国的信用卡不良率只有1%左右。而在2009年末,我国的信用卡不良率可能会攀升至3%-4%左右;由此可知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这个数字正在上升。由于信用卡业务一贯以低不良贷款率、不占用资本而被各银行大力发展,从而出现明显的不良贷款增长。这将使信用卡的风险被逐渐放大,继而给银行带来经营管理上的麻烦。2.1.3欠款人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一直以来,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主要发展对象是企业白领、高管阶层以及政府公务员等高收入或者收入稳定人群。但2008年以来,这部分人群正逐渐加入到银行信用卡的不良客户大军中。去年,中国工商银行某分行在某媒体刊登了一份催收公告,在42个被公告的对象中,公务员有27人,其中又有6人是法院、检察院、公安系统的公务人员,另外还有5人是教师和医生,剩余的则是一些效益比较好的企业以及一些事业单位的职员。这42名信用卡持卡人利用信用卡额度透支违约后,经银行多次催收仍未归还,最终上了银行的催收公告名单。另外根据北京西城区法院对信用卡欠款案件的调查统计,目前信用卡欠款数额在逐渐增大的同时,企业白领、高管等人的案件也在逐渐增多,突出地表明了信用卡的风险正在一些高收入人群中蔓延。

2.2我国信用卡缺陷分类

信用卡是商业银行的一项新兴结算业务,与银行传统业务一样经营的都是货币这种特殊商品,两者在资金上的安全性是相对的,但是仍然存在缺陷风险。2.2.1信用风险

信用卡的信用风险主要是特指持卡单位或个人在用卡透支后,由于发生经济问题或者主观故意,未能按信用卡章程规定的期限,或发卡机构与持卡人事前协定的透支期限,归还透支本息所产生的风险。

信用卡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客户恶意透支。恶意透支是最常见的、最隐蔽和最难防范的信用卡犯罪手段。客户谎称未收到货物而拒绝还款。即在收到货物后提出异议,谎称从未进行交易或者有交易但没有收到货物而拒绝还款。

客户虚假挂失。假装信用卡丢失,利用办理挂失手续到商业银行止付这一很短的时间差,大量透支使用。

客户利用信用卡透支金额发放高利贷,从而长期无成本占用银行资金谋取暴利的目的。2.2.2欺诈风险

信用卡的欺诈风险是指由于信用卡遭人冒名申请、伪造、盗领、失窃等原因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卡的欺诈主要类型有:

客户冒名申请。客户以虚假的身份证明及资信材料申请信用卡,获批后,即刻进行欺诈消费或套取现金。

客户伪造卡。客户先利用高科技手段窃取真实的信用卡客户资料,然后再根据非法获取的信息伪造信用卡进行诈骗。

信用卡的遗失或被盗。信用卡在邮寄或使用过程中不慎丢失或被他人盗取,从而被他人盗刷。

特约商户欺诈。特约商户的不法雇员通过伪造交易资料骗取收单机构交易款。

2.2.3操作风险

信用卡的操作风险是指信用卡发卡机构因管理和作业流程上的操作不当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卡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用卡发卡机构内部员工疏忽大意,有章不循、违规操作,对流程执行的力度不够,也会造成不应有的风险。

审批政策及后续流程漏洞造成的损失。

相关配套的软硬件设备安全性低也有可能造成损失。

目前,我国还处于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初期,由于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系统出错、人员出错的情况经常发生,给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障碍。然而操作风险是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内部的风险,只要管理到位、措施得当,操作风险比较容易控制并降到最低程度。

2.3当前我国信用卡业务缺陷原因分析

2.3.1对信用卡业务的认识存在偏差

我国国内银行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陆续发行具有透支功能的信用卡,但当时发卡的目的是通过信用卡吸收存款,回笼货币,并没有将信用卡作为主要的零售工具来经营。其后又将其定位为中间业务,也是希望通过信用卡在中间结算方面的便利性为其他业务提供配套服务。这种思想的认识和相应的行政调节手段,使得信用卡无法发展成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规范化产业。信用卡业务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影响了信用卡风险控制政策的制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建立和风险管理手段的应用。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不少我国发卡银行为增强吸存能力,过分看重信用卡的结算功能,使信用卡成为企业间大额结算的工具,但由于内控机制和风险管理措施跟不上,从而出现了管理上的漏洞。有些少数国内发卡银行将信用卡的透支与转账结算功能结合起来,进行违规拆借放款和账外经营,并因此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3.2个人征信体系不健全

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建立了个人征信系统,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由于征信系统初步建立,系统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仍有待加强,且征信系统仅包括了个人的银行信贷数据,对于其他行业暂不包括,其信用内容和社会影响力有限,还需进一步健全和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缺乏跨地区、跨行业、中立的个人信用评估和征信机构,从而使得银行进行风险评估的难度加大,风险管理的成本增加。因此信用体系不健全已成为制约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的重要瓶颈。

2.3.3法律法规不完善

现在,发达国家针对信用卡市场形成的法律法规大都比较完备。以美国为例,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期间美国制定了一大批适用于金融消费信贷领域,包括专门针对信用卡业务的法律,如《贷款真实性法案》、《公平信贷记账法案》、《平等信贷机会法案》、《公平信用报告法案》、《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信用卡发行法》、《电子资金划转法案》、《联邦破产法典》、《财务隐私权利法案》等。这些法律对规范和促进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起均到了重要作用。由于我国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的时间还不长,相关的法律法规很不完善,我国银行主要依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开展业务。但《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对发卡机构、持卡人、商户等的权利、义务界定不够明晰,不利于发卡机构对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例如,对于非法中介套现行为,因缺乏明确的法律制裁依据,银行往往束手无策,只能采取取消商户资格、收回刷卡机具等被动措施,但其仍然难以控制套现现象的泛滥。目前我国刑法关于信用卡犯罪的规定比较少,对信用卡的定义太严格,缺乏对单位利用信用卡进行恶意欺诈行为的认定,对整个银行卡犯罪种类的认定还不具体,远远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信用卡犯罪现状。另外,法院对电子证据的认定也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当银行与持卡人就通过密码认证但没有签字的交易发生纠纷时,法院认为应以持卡人书面签字为准,没有签字,就当然认为持卡人没有参与此次交易,而银行依据的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关于密码对交易确认的规定效力不够,造成银行最终承担败诉的结果。2.3.4银行信用卡业务粗放式经营难控风险

信用卡由于风险构成和管理要求的不同,业务运作模式有着鲜明的特点。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信用卡业务比较适合于采用中心式、集约化的操作经营方式,并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但其仍受现有组织架构和对信用卡业务特点认识不足等的限制,我国各发卡机构基本上呈现小而全、地区分割的经营格局。这种组织体系和运作模式造成信用政策不统一、授信分散、效率低下,从而带来大量的操作风险和交易风险。

此外,我国银行发卡机构对风险防范存在错误的认识,存在重规模扩张、轻风险防控的现象,在没有充分考虑申请人还款能力的情况下滥发信用卡。而且银

行对员工的业绩考核主要是发卡量,尚未与风险责任挂钩,致使部分银行卡营销人员盲目追求发卡量,忽视风险管理,并未主动的通过加强监管,没有制定规章来规避风险,而且有的银行缺乏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和对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从而致使很多内控风险事件发生。2.3.5风险控制技术落后

我国信用卡业务的特点决定了技术力量是推行风险管理理念、实施风险管理整体方案和提高风险管理效率的根本保障。

在信用卡风险控制技术手段方面,目前我国银行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比较明显,特别是事前的风险预警和实时动态风险监控的技术手段相对薄弱。比如,对于审批、资金清算、风险资产的清分与管理等与风险控制关系密切的业务还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造成风险信息反馈慢、风险处理效率低,制约了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缺陷的改进策略

信用卡风险管理是指发卡机构在经营管理中,对可能产生的风险采取预防措施或消除其因素,以及在风险发生后采取弥补措施的管理工作。信用卡风险管理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收益一定条件下的风险最小化,二是风险一定条件下的收益最大化。

信用卡的风险管理贯穿于其经营的全过程,其每笔业务都必须经过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采取风险控制和风险财务处理,以减少或避免风险。另外信用卡业务处于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因此其风险管理也应是动态的。

目前,我国的信用卡风险尚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信用卡市场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在风险管理方面,国内尚缺乏健全的市场环境与法律法规建设,而且征信数据不能有效使用,风险管理的经验、手段、技术、系统和专业人才也显不足。

信用卡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也离不开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曾今国际消费信贷、信用卡市场的发展都经历过市场危机。美国20世纪60年代信用卡市场的迅速扩展直接导致了其后的经济萧条中的高破产率、高坏账核销率,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在前些年也出现过类似问题。正因为经历了这些历史教训后,他们的信用卡市场才逐渐走向了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政府的监管政策、法规也相应进行了调整,并逐渐完善。经济在周期性调整时期,银行会进行信贷紧缩,将出现消费者拖欠比例上升的情况。控制市场风险的基本思路是“未雨绸缪”,即当信用卡市场环境相对良好时,银行应该提前制定关于信用卡周期性调整到来时的应对措施。比如,通过压力测试,制定坏账率提高时的信贷政策、利率、额度调整、催收管理等的应变措施等。

3.1明确信用卡风险管理的原则

3.1.1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步骤和流程

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计划和规划,明确风险管理的总体方针,例如激进型(为了占有和扩大市场而愿意承担更大风险和损失)、稳健型(循序渐进地占有市场,愿意承担一定风险,但比较慎重)、保守型(尽可能少承担风险)等,即从市场

和银行自身情况出发制定具体的业绩规划和损益预算,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岗位和组织。

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衡量,利用数理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风险概率及其潜在的损失数额进行量化,为管理和控制风险提供科学的依据。

制定管理风险的策略和方法。在客观、精确地评估风险程度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管理策略来控制和降低风险,如事前防范回避风险、事中运用各种经营管理手段降低风险、事后催收减少损失、通过保险和大数法则来分摊风险等。

对风险管理策略的执行阶段。这时风险管理部门往往必须与银行IT部门合作,保证各种风险评估模型和管理策略在银行计算机系统里得到正确的实施,在实施前必须进行仔细的稽核。

对风险管理模型和策略的反馈阶段。在实施以后,银行必须跟踪、检验和评价模型和策略的执行效果和发展动态,一方面是评价风险管理工作的成效,另一方面是为改进、更新模型与策略提供反馈和洞察力。3.1.2概率化管理

在信用卡风险的来源中,预期损失=损失概率×给定损失发生时的损失额。这个公式揭示了概率化风险管理的本质。具体而言,概率化风险管理有其充分性和必要性。

首先充分性是因为信用卡是发行量巨大而每张卡贷款很小的信贷工具,而且每个用户均有其信用历史和用卡行为的记录,基于信用卡数据的丰富性和大数原理,运用现代数理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发展各种评分模型,对用户的未来风险和收益表现进行预测。

其次必要性是因为利润最大化管理必须基于对风险和回报的对比关系,所以必须比较精确地预测风险和回报的概率和数额,而且,由于信用卡规模巨大而每笔贷款数额很小,不可能靠人工管理。3.1.3系统化管理

信用卡的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一锤定音的过程,它应该被贯彻执行于信用卡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包括信用卡的发卡审

批、初期信用额度审批、动态信用额度调整、交易授权决策、催收策略等,均要从各个方面综合地管理风险。

信用卡的发卡审批的目标是拒绝信用记录太差、风险太高或收益潜力低于风险的客户,因为一旦客户获得了信用卡,其他管理手段只能减少损失,而不能避免损失。所以信用卡的发卡审批是风险管理最重要的一环。

初期信用额度审批可以控制潜在坏账发生的数额,如果风险较高的客户只获得了较低的额度,则其造成的损失不会太高。

动态信用额度调整的必要性在于,在决定初期信用额度时银行并不掌握客户的完全信息,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所以初期额度往往不能一步到位,许多好的客户可能获得太低的额度,而坏客户也可能获得了高于其应得的额度。而且,随着客户个人财务状况的变化,开始的好客户可能因失业等而变成了高风险客户,开始时被认为较高风险的客户也可能通过开户后一段时间诚实守信的表现证明了其信用。通过对开户后的刷卡、欠款、还款等行为的跟踪和评估,银行可以动态地调高或降低信用额度,以纠正初期信用额度的偏颇之处。

交易授权决策也是控制风险的手段之一,往往对于已经较严重逾期拖欠的客户,或初期拖欠但模型预测其风险概率很高的客户,冻结其信用卡的交易能力,在其恢复信用前拒绝授权,或者对尚未拖欠但模型预测风险较高的客户杜绝其超额透支,以避免更多的损失。

当然催收策略是事后管理,是呆账或逾期拖欠发生后试图收回部分贷款以较少损失的管理手段。

3.1.4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

为了有效地管理风险,首先必须了解和跟踪信用卡资产的质量、动态,其次必须了解运营的收益、成本、损失状况,同时还应了解总体状况和各个资产组成部分的状况,迅速地发现问题、了解问题的根源,而且还必须对前景进行一定的预测。从而使这些管理信息系统必须经过良好的设计、全面、有洞察力、方便使用、能满足不同决策层的管理信息需求。

3.1.5建立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

国外发达国家常见的信用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非常成熟,其搭建和业务流程的设计体现出统一性、协调性和专业分工性三大原则。

统一性体现在处于最高端的是银行决策者,其职责是使用风险管理与整体的经营活动相一致,保证各个部门和小组的策略不仅符合局部利益,也符合全局利益,保证战略目标的落实。

协调性体现在信贷政策委员会成员除了风险管理部管理人员外,通常还包括市场营销部和科技部的决策代表,这时因为各部门具体的职责和目标不尽相同,对他们的表现和业绩的衡量标准各异,比如市场营销部的职责和目标主要是开拓客户群,扩大发卡量和使用量,提升信贷规模和市场份额,所以在对待风险上往往更倾向于相对宽松和自由化的信贷政策;而风险管理部的职责和目标是控制和降低风险,降低坏账率、提升资产信用质量,所以在对待风险上往往更倾向于保守和严格的信贷政策;科技部也往往在信贷政策委员会有一席之地,这是因为风险管理的模型和策略必须有科技部门的人员在计算机系统里正确地实施,其设计必须符合系统的格式和容量,其稽核、跟踪、反馈必须由IT人员配合;同时协调性还体现在各个风险管理组之间的协调。

专业分工性体现在信贷审批组、账户管理组、债务管理组和反欺诈管理组的分工上,其不同的职责范围必须明确,其管理绩效必须能够有效地衡量,其激励机制必须到位。即使在一个管理组内部,往往也有数据分析、模型发展和策略制定的不同分工,数据分析和模型发展为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涵盖整个业务流程,涉及多个方面,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数据挖掘和计算机技术,因此需要明确分工、细化职责、专业化操作。

3.2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策略建议

3.2.1动态完善风险政策和规章制度

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适应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变化,在全面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深入识别和评估风险点,在坚持风险可控和健全配套管理措施的前提下,根据业务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动态调整风险管理的相关政策、制度、规范和流程,从而避免简单的同质化竞争,进而牢固树立风险管理水平。

在信用政策方面,不仅要兼顾客户拓展与风险控制,选择合适的目标客户群体并给予适宜的信用额度;还应该在发卡前明确市场定位,避免营销中的盲目性,从而节约发卡成本。

在审核环节,银行要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转变,提高信用风险管理的精细程度和专业化运作水平,然后利用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中的有关资料,采取逻辑回归、决策树等方法建立信用评分模型,最后将每个申请人的分值与标准值相比较以得出审批结果。

在用卡过程中,银行应通过计算机系统来详细记录持卡人刷卡交易和透支取现的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异常交易并实现对持卡人信用额度的动态调整。3.2.2合理定位信用卡作业链各环节职能,改进业务流程

信用卡风险的防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业务流程的优化,发卡银行应建立分散受理申请、集中进行审批和风险控制的运营体系,将基层网点的职能定位于发卡营销和客户服务,不承担征信调查和审批工作,以确保授信政策的统一性,实行审贷分离的制约机制。

3.2.3科学强化透支资产质量管理

信用卡的资产质量是风险管理成效的最终体现、是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各家银行在信用卡资产质量管理上通过采取一系列新的方法措施,资产质量明显提高。因此各银行要根据自身情况,进一步完善资产质量管理方法,持续加强质量管理。

3.3我国商业银行银行的信用卡欺诈风险管理的策略建议

3.3.1建立全面的欺诈风险管理框架

银行全面的欺诈风险管理框架包括建立有效的欺诈风险管理体制和机制,以及构建统一的欺诈风险管理。管理体制和机制包括风险战略、组织架构、管理流程三方面;管理平台包括监测模块、分析模块和案件管理模块三大模块。而其主

要关键技术是整合数据和实施业务运营监测。

建立统一的风险管理战略。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欺诈风险管理分散,总行对基层机构风险管理控制力不足,欺诈风险集中于基层分支机构。因此,我国银行需要实施一套解决方案,使其能够建立统一全面的欺诈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从而实现全行集中的欺诈风险管理架构。

我国商业银行大部分对业务操作的管理是事后监督。由于时间的滞后,现行的事后监督难以发挥主动监督的作用,从而难以对风险业务发挥实时控制的作用。因而,银行必须实施基于统一的基础信息平台的运营监测系统,逐步建立能够主动监测、有效防范各种欺诈风险的管理系统,加强银行运营实时监控,为开展有效内部控制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于大多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是在不同时期、由不同管理部门根据各自的业务和风险管理需求建立的,从而造成银行风险管理信息分割、利用效率低下。同时重复投资不仅造成管理成本较高,而且产生数据冗余。因此,银行需要通过建立整合的欺诈风险管理系统,构建统一的欺诈风险管理平台。该平台不仅能满足整合和处理全部业务数据并予以综合分析的需求,而且可满足监控单一客户在银行全部业务的需求,实现对单一客户全流程管理。

银行业务和产品的多元化、复杂化为各种欺诈案件的发生提供了更多的渠道。欺诈风险呈现出由传统作案向高科技作案转变的特征,难以识别。因而,银行有必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识别和监控这些不断变化的欺诈方式,利用商业智能技术,实现对各类风险的监控和有效管理。3.3.2完善欺诈风险管理运作机制

完善欺诈风险管理运作机制,包括健全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政策,实现全行自上而下的全面欺诈风险管理;能为银行提供识别、度量、监测、汇总、评估和报告欺诈风险的方法和基础,降低和控制这些风险。

全面的运营监测使银行对各业务操作中发生的可疑行为进行实时监测、自动识别、分类和预警,及时处理潜在的欺诈风险。从而极大地提高欺诈风险管理的效率,降低由欺诈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银行的名誉损失。

整合的信息管理和分析环境,能实现从数据访问数据迁移和提高数据质量到

分析应用的无缝连接;整合的平台可以减少重复投资,缓解高额的投资和管理成本的压力,同时可更有效地利用业务信息。

先进的信息技术不仅能使银行通过分析数据来识别新的欺诈模式,重新定义欺诈预警引擎,并能有效管理潜在的和新出现的欺诈模式;其智能的管理工具和报告展现工具也能帮助银行满足不断变化的监管合规要求。3.3.3构建欺诈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银行欺诈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由风险战略、组织架构和管理流程组成。风险战略的确定是欺诈风险管理业务体制和运作机制设计的基础;组织架构确立欺诈风险管理运作机制和相应的组织管理模式,明确相关部门、人员、关键岗位分工和职责;管理流程则是一个完整的欺诈风险管理过程所包含的各个环节。

以上各种风险管理的机制和体制需要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来实现。统一的欺诈风险管理平台包括监测模块、分析模块和案件管理模块。构建风险管理平台的关键技术是以合理规范的数据模型,建立整合的风险数据平台;针对内部程序、人员和外部事件,实施有效的业务运营监测。3.3.4构筑全面的欺诈风险管理系统

银行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和管理成熟度,可逐步建立起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首先需要建立有效的欺诈风险管理体制和机制,其次需要构建统一的欺诈风险管理平台,最后逐步实施全面的操作风险管理,从而满足银行全面的风险管理要求。

信用卡欺诈风险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诸多挑战,大多数国内银行的信用卡欺诈风险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可参考欺诈风险管理的框架,结合自身特点创建银行适合的防范欺诈风险体系,而整合的平台是实现欺诈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关键。我国商业银行应遵照行业监管部门的要求和规范,从公司治理结构和运营管理两个层面逐步向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建议的内部控制制度框架靠拢,进而促进银行实现全面的信用卡欺诈风险管理。

3.4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操作风险管理策略建议

操作风险是控制点多、管理较为复杂、人为因素较多的一个,也是进行风险

管理的重点环节之一。因而信用卡操作风险防范要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3.4.1提倡法治和“以人为本”的风险管理理念

在管理过程中自觉贯彻正确的管理理念,可以保障管理在理性的轨道上运行,达到可预期的管理目标。

加大法律学习程度。学法才能懂法,懂法才能守法、用法。因此,加强法律学习是合法、合规管理的前提。法律学习应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列入长期的培训计划中,通过定期培训,让全体员工全面、熟练、深入地掌握各项法律、法规、政策及规定,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明确业务行为的界限,以及逾越界限的法律后果,形成法治的管理理念。

营造守法的业务氛围。通过合规文化的宣传和制度层面的激励和制约,营造守法的业务氛围,引导、激励、督促全体员工遵守法律,使员工明确守法的重要性及违法的法律后果,形成法治的意识,自觉遵守法律。通过法治管理理念的贯彻,将合法性作为价值目标之一融入业务目标之中,从而保障信用卡业务在法律的框架下健康运行。

确保操作人员的管理主体地位。通过授权等制度,落实操作人员作为风险管理主体的地位,激发操作人员风险管理的责任感,增强操作人员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自觉性。还应注意,操作人员与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地位并不等同,两者之间存在管理层级的区别。

坚持贯彻权利与义务一致的原则。在保障操作人员的管理权利的前提下,明确操作人员的管理义务及其违反义务的责任,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同时调动风险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以物质激励、职务晋升等为手段,激发风险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风险识别等的防控技能。3.4.2构建全员、全面的操作风险管理模式

构建科学的操作风险管理模式,使操作风险管理形成一个完整、严密、一致的管理链条,这将管理贯穿到业务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风险点,对风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明确组织机构。一个具有良好执行力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是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的关键。风险管理目标的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员工风险管理意识的培养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都需要一个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

整合业务文本。整合业务文本的重点应解决业务与法律的融合问题、业务文本的效力位阶问题以及流程优化问题。新产品从研发时就由项目组组织实施,项目组由法律、合规、风险及其他业务部门人员组成,应改变传统法律审查、法律救济的事后介入机制,实现法律与业务共生共长、有机结合。通过对现有制度、流程、合同等文本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将其整合为一个内容完整、逻辑合理、层次清楚、结构严密的体系,解决风险管理的根据问题。

落实流程管理。落实流程管理要着力解决“新瓶”装“老酒”的现象,从“部门银行”切实转变为“流程银行”。构建“流程银行”,关键是要改变内部人控制和风险监控虚化等局面,严格遵循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按照最有效满足市场和客户需要、最有力促进业务和管理发展的要求,建立面向市场、以客户为中心的系统化业务流程,建设扁平化、集中化、专业化的组织模式,通过精简管理层次、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后台处理等方式,从根本上解决风险管理制度上的问题。

强化内控管理。营造以合规操作为核心的内控文化,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合规操作的必要性、重要性;根据业务文本,实行有效的授权管理,并进行及时的、持续的合规评价和改进;将内控管理的工作重心从事中监督和事后检查转移到事前防范。通过内控管理把业务文本和业务操作统一起来,解决执行力问题,使业务文本全面、准确、有效地贯彻和应用。3.4.3培养合格的风险管理人才

首先培养操作层面的风险管理人才。操作层面的风险管理人才指所有的业务操作人员。操作层面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应在注重操作人员扎实掌握本职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必要的、基础性的法律意识和管理技能的培训。

其次培养专门的风险管理人才。专门的风险管理人才既是业务专家,又是法律专家,同时还是管理专家。专门的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应提出严格的、高标准的要求,使每一位风险管理人才既具备扎实、全面的业务知识,也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和管理技能。

3.4.4运用系统的风险管理方法

由于信用卡业务具有客户多、操作环节多、数据多等特征,故方法更显得重要和必要,更具有现实意义。所以应当培养风险管理人员掌握系统的风险管理方法,并能自觉、熟练地运用这些方法。银行风险管理人员应在运用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先进的分析工具,运用报表分析法等高级技术性分析方法,对大量的业务数据进行挖掘、收集、归类和分析,发现业务风险的表现形式、特征,有效防范风险、化解风险。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缺陷具有涉及面广、种类多样、危害性大等特点,使得加强信用卡管理对发卡行具有重要作用。不论是在信用卡风险发生前还是在风险发生后,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都很有必要。通过本人以上分析建议,从而提高维护银行自身经济利益、维护银行自身形象,创造良好的用卡环境、维护特约商户及持卡人利益、提高发卡行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等优势,并减少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缺陷带来的影响,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更好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海蓝.基于产品创新的服务是赢得信用卡市场的根本[J].改革与战略, 2004(12)【2】益普索.提升产品形象推进信用卡市场发展[J].市场研究,2005(7)【3】金乐道.中国信用卡市场分析及对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4)【4】朱启超、匡兴华.NASA高技术项目风险管理技术与方法[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4(6)【5】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金融研修院.商业银行客户服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7 【6】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金融研修院.商业银行营销调研与市场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7

下载免耕水稻抛栽缺陷及策略(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免耕水稻抛栽缺陷及策略(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