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征精神激励着我们
长征精神激励着我们
(2018年4月25日(星期三 晴)
阿卜来提·伊萨木丁 莎车县阿扎提巴格乡中学
当前学校都忙于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和“五一”活动,所以学校各职能部门和班主任、任课老师都很忙,学校领导也都忙于总体策划部署安排等系列工作,借此机会我又继续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后续部分,今天阅读的是有关人民军队“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有关的内容,即习总书记2016年10月21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讲话题目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讲话以象征的方式写出来的,就是我们前面要走的要达到的伟大目标,就象征于“长征路”、“长征胜利”,令人兴奋,使人前进!
为更明确了解红军长征具体行动情况,我百度了一下“红军长征”才知道了我军长征确实很伟大,都统一相应毛主席号召,积极配合上级安排,最后取得了胜利!长征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救国精神,是爱国精神!
红军长征路线
中央红军长征经过了共11个省。
红军长征二万五千余里是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的总里程。各路红军长征路线:红一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至1935年10月19日,历时12个月零2天,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甘肃、陕西11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红二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7日至1935年10月22日,历时12个月零5天,途经湖南、贵州、云南、西藏、四川、青海、甘肃、陕西8省,行程一万六千里。红四方面军从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9日,历时18个月,途经四川、西藏、青海、甘肃4省,行程八千余里。红二十五军从1934年11月16日至1935年9月15日,历时10个月,途经河南、湖北、甘肃、陕西4省,行程万余里。
“讲话”中总书记讲了很多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进,“讲话”中的金言金句记录如下:
(1)“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2)“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3)长征胜利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4)“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5)“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6)“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7)“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8)“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9)“要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10)“长征走过的道路,不仅翻阅了千山万水,而且翻阅了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成不变的教条的错误思想障碍”;(11)“谁能载舟,亦能覆舟”;(12)“为实现总任务、总布局、总目标而矢志奋斗”;(13)“长征走的是高山峻岭,渡的是大河险滩,过的是草地荒原”;(14)“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15)“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6)“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17)“自知者英,自胜者雄”;(18)“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每次读完了一片内容觉得非常自豪,有一种幸福感就是因为出生做这么伟大的中华大地,在日后的工作生活实践当中更加重视理论学习,把理论结合学校总体情况,不断创新,找到启发老师工作积极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好办法好措施,把共产党员的本质特征体现在校园工作的各个角落、各个环节。带领和引导人才老师提升他们教学水平,带领老教师提升他们汉语水平、政治理论水平。
第二篇:长征精神激励我们奋发图强
长征精神激励我们奋发图强
长征精神是挑战,长征本来就是一种挑战,红军选择这条路更是一种挑战,他们冒着重重危机踏上长征的道路,挑战极限。中国人有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挑战极限精神,越是不可能的事,越是充满挑战,越是激发华夏子孙挑战它、征服它的勇气。路是人踩出来的,若你不去走,总是害怕路上有荆棘乱石,那么你脚下永远不可能出现一条笔直的道路,这就需要挑战。然而正是这种挑战精神才迎来了长征精神的胜利。
长征精神是顽强的毅力。当踏上危机四伏的长征路后,红军并没有退缩,而是毅然地走了下去,他们深知,自己选择的路就要走下去。二万五千里,一个多么令人惊叹的数字,可是红军战士们在饥寒交迫的环境中,凭借着顽强的毅力走了下去,这令世人震惊也感动了我们自己。
长征精神是团结。长征之路是艰辛的,如果没有红军战士们的团结,就不会迎来长征的胜利。在面临火灾的威胁时,卑微的蚂蚁会迅速抱在一起,滚成一个球体,滚出火的范围,正是这种团结精神才赢得了种族生存的机会。中国人也是一样的,倘若没有这种团结精神,红军怎么可能完成这样伟大的壮举呢?
长征精神是奉献。长征路上有无数真挚感人的故事,长征路上缺衣少粮,然而红军战士却时时刻刻想到的是别人,就如同蚂蚁一样,如果没有最外面一层蚂蚁的牺牲,怎么可能会迎得种族生存的机会。他们宁可自己苦点累点,也不愿让别人多吃半点苦,多受半点累,奉献也是一种美德,红军战士们时刻把奉献他人当做是一种准则,把它像军纪一样遵守。
长征精神是挑战、是顽强、是毅力、更是奉献他人,舍已为人。倘若要我说:长征精神是一首歌,歌颂出中华民族不屈的灵魂;长征精神是一支笔,写出中华民族胜利的乐章;长征精神是一盏灯,照亮中国改革开放前进的道路;长征精神是一把镰刀,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开辟了新的征程;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又一块新的里程碑;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伫立于东方大厦的基石;长征精神是中国未来建设的蓝图……长征精神是伟大的,应当为我们炎黄子孙所发扬。我们21世纪的青少年应当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现代建设尽一点自己的微薄之力。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应当时刻以长征精神鞭策自己,长征精神激励我们奋发图强!!
指导老师:李海燕尼勒克县二中八年级(1)班陈小凡
第三篇:铁人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进
“铁人”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进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参加局机关举办的弘扬“铁人”精神、争当工作标兵主题演讲活动,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铁人”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进》。
在我们小的时候就时常听到“铁人”王进喜的故事,今天当我们重温在那个艰苦时代感人至深的“铁人”精神时,心灵受到强烈地震撼和感染,使我倍加珍惜今天的工作岗位,更加深刻地领悟到“铁人” 精神的精髓,同时感受到“铁人”精神对我们的激励。
半个世纪前,王进喜跳入泥浆池,用身体搅动泥浆,止住井喷的场面,如今已然恍如隔世,岁月淡去了旧时的记忆,却注定抹不去烙在我们心头的“铁人精神”。如今,通过重温对“铁人精神”的学习,把我们重新带回那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我们不会再用身体搅动泥浆,我们不会再靠人拉肩扛将钻机拉上井架。物质条件变了,但我们的灵魂依然应像铁人那样坚强。在盛行“解构崇高”的年代,我们依然需要那个年代留下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是一种奋发进取的力量,今天中国的崛起需要这样一种精神。尽管,如今的社会与铁人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但昨天和今天是难以割裂的,没有昨天怎么能有今天?尽管,王进喜所做出的贡献我们无法复制,但是他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前进。“铁人精神”足足影响了几代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社会主义建设的英雄,“铁人精神”在我们心中永不落幕,值得我们永远记忆。
昨天,为了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新中国,一代又一代劳动者在“铁人精神”鼓舞下,无私奉献,开拓创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祖国驶入了高速发展期,终于让山河变样,国力变强,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
今天,做为一名新时期的干部职工,我们现在的工作条件、生活环境与上世纪六十年代已有天壤之别,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先辈们的流血牺牲,离不开像铁人为代表的那一代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克服万难,为祖国的经济恢复输送了新鲜血液的人们。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时代怎样发展,坚持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一点也不能丢,“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不能丢,干工作“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不能丢,“要为国家负责一辈子”“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的负责人态度不能丢,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不能丢。“铁人精神” 激励我们自觉地把个人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传承和弘扬“铁人精神”,争做新时代的铁人,立足岗位,服务社会,顾全大局,为国分忧,不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争做知识型、创新型干部,在本职工作岗位中体现人生价值,为了社会的的进步,为了单位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责任感、主人翁、不怕牺牲、担当大义”,是王进喜留给我们的最优秀的品质,也是“铁人”精神的核心。明天,我们依然需要像铁人那样,站在时代的潮头,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忘我拼搏,在社会最需要的时候,展现工人阶级的伟大胸怀,用生命的热血创造一个个不朽传奇,谱写一曲曲华彩乐章,在传承和发扬“铁人”精神中,步入未来。
每个时代都需要一种精神,铁人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时代永远需要铁人精神,在我们共和国的历史上,王进喜和他的铁人精神,为我们树立了一面旗帜,引导和激励着千千万万个石油建设者。王进喜是共产党人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的精英,铁人精神是伟大的民族精神的结晶和生动体现。在现阶段我们要认真的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坚持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用铁人精神来对照自己的工作,学习铁人精神弘扬铁人精神,继承铁人精神,铁人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进。作为新时期的干部职工,我们承担着社会住房保障的艰巨任务,在我们平凡的服务岗位上,我们要始终以铁人为骄傲,以铁人精神作为激励自己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强大动力。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新的伟大实践中,在自己的具体工作中,弘扬王进喜同志的铁人精神,知难而上,迎难而进,积极应对挑战,立足工作岗位,锐意进取,扎实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推动我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井冈山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井冈山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按照培训班的安排,我们来到了革命圣地---井冈山学习,听了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讲授的“井冈山革命史”一课,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和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感受到井冈山精神给予我的洗礼、激励和教育。
革命的精神似乎已经离我们比较遥远,但是站在井冈山下,革命的豪情壮志扑面而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朱毛所领导的红军紧紧依靠群众,扎根于群众之中,不但收编了盘踞在井冈山的地方武装势力,壮大了红军队伍,而且建立了群众基础坚实的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井冈山所创造的一往无前、敢于拼搏、勇于胜利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是红军精神、井冈山精神的集中体现。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党领导下的红军得以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发展和壮大;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党在大革命失败后,很快探索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在军阀割据包围之中,向世人宣告了人民的政权—中华苏维埃政府的诞生;也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在共和国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 30 年来,又是凭着这种精神,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屹立于东方,改变着世界。井冈山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其勇于胜利的精神,必将长久地影响着我们、支撑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第五篇:长征精神激励我们前进[范文]
长征精神激励我们前进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长征精神激励我们前进》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的时候,我们以无比崇敬的心情,怀念在长征中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读起来总是那么令人振奋,使人倍受鼓舞。敌人的围剿算什么?湍急的金沙江、奔腾咆哮的大渡河算什么?只剩几根铁索、令人毛骨悚然的泸定桥又能算什么?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和杳无人烟的大草地,这些曾被人们视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险”,不是都被我们这些可敬的红军战士征服了!红军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黄沙大漠,激浪长河,刻下长征者铿锵的足音;寒风刺骨,雪压冰封,矗立起长征者不怕牺牲,不屈不挠,积极进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英勇的雕像。八十年过去了,长征精神依然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人。我频繁会不由自主的地想到行军二万五千里的红军战士。会想到: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八十年后的今日,英雄们的梦想实现了。新中国诞生了,我们的国家世界上越来越有地位了。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自豪,但同时也感到担忧,社会上也出现道德滑坡、精神空虚等不容忽视的现象,这些丑恶的现象有可能正在吞噬青少年的心灵,那岂不是在让长征精神白白的流走?何谈什么继承和发扬?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支军队,一个人,只要艰苦奋斗、不畏艰辛,积极向上,就一定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人活着是要有精神的,作为未来的接班人,要树立历史责任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不会让长征中不畏艰险的先烈失望,虽然我们现在还小,但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时刻准备着,让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化作一种不朽的精神,光照千秋、流芳千古!
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你感觉到了吗?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你看到了吗?那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让我们抖擞精神,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它就是长征的力量!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长征精神激励我们前进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长征精神激励我们前进》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身——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的时候,我们以无比崇敬的心情,怀念在长征中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
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由江西瑞金等地出发,历尽千难万险,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至此,三大主力红军先后结束了战略大转移,同陕北红军和先期到达的红25军胜利会师了. 长征是震惊中外的伟大事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工农红军翻越终年积雪的高山,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粉碎了国民党的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纵横14省,转战数万里,终于相继到达陕甘地区会师,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实现了把党中央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奠基在西北、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阵地的战略任务,为党和红军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毛泽东曾经深刻地指出:“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长征一结束,新局面就开始”.江泽民同志在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长征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
伟大的长征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75年前的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以鲜血、生命和意志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是人类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英雄壮举.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不了解长征,就不了解民族复兴的曲折道路,不了解新中国诞生的艰难历程,就难以把握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次新的长征.我们中学生几年后都要走上社会,要肩负起这一新的历史使命,就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
弘扬长征精神,就要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核心.共同的理想信念把红军战士凝聚在一起,指引他们踏上漫漫征途,鼓舞他们战胜千难万险,把人类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推向前所未有的崇高境界.长征昭示世人,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具有何等巨大的精神力量,可以创造怎样的人间奇迹.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离不开崇高的理想信念,我们中学生弘扬长征精神,就要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立志成为现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
弘扬长征精神,就要学习红军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长征途中,红军冲破了敌人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征服了雪山、草地等极端严酷的自然环境.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学生,很难想象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任何时代都需要有一种精神.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任重道远,需要广大青年学生为之不懈奋斗.我们青年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也会面临各种困难,需要我们用长征精神去战胜!
弘扬长征精神,就要学习红军紧密团结、万众一心的集体主义精神.红军战士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生死相依,患难与共,互相帮扶,携手前进,汇成了一股无坚不摧的洪流.我们青年学生要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同样需要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团结协作、万众一心,同样需要红军那种“手足情,同志心”,热爱集体、互助友爱、关心他人,决不让一个人掉队.
红军长征胜利已经75周年,但长征精神穿越时空,已融入当今的时代精神.现代社会充满挑战,而长征精神就是一种迎接挑战的精神,长征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挑战命运的精神,同样为现代社会所崇尚.当代青年学生是在长征精神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对长征精神并不陌生.我们的未来也将面临种种挑战,长征精神也是我们人生的宝贵财富.带着这笔财富上路,我们小学生也将创造奇迹,谱写壮歌.我的国旗下讲话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