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区县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
渝办发„2010‟277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强区县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知识产权保护模范城市的意见》(渝府发„2009‟41号)等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区县(自治县)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加快推进区县(自治县)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强区县(自治县)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知识产权认识,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当今世界,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和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据此,我国于2008年公布实施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各省(区、市)纷纷出台区域知识产权战略,我市将创建知识产权保护模范城市作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具体行动和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抓手。区县(自治县)是我市创建知识产权保护模范城市的重要阵地,也是对外开放的实施主体,加强区县(自治县)知识产权工作,就是要借助知识产权制度赋予创新成果等法律意义上的财产权属性,激励发明创造,营造安商助商、招商引资的法制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知识驱动型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升区域支柱产业与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区县(自治县)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站在“抓知识产权工作就是抓经济、抓发展,知识产权工作就是经济工作”的战略高度,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加大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与支持力度。
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各区县(自治县)要加紧制定与实施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将知识产权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工业基础较好的区县(自治县)要加强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布局,通过专利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抢占产业制高点;服务业基础较好的区县(自治县)要充分运用商标、版权、外观设计专利等知识产权打造服务品牌,促进和保障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农业基础较好的区县(自治县)要充分挖掘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资源,通过加强与农产品有关的知识产权开发与保护,带动特色产业和农业经济发展。市知识产权局等部门要加强对区县(自治县)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科学指导,大力推动各区县(自治县)全面开展区域重大经济活动专利特别审查工作,降低因项目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造成重大经济活动决策失误和知识产权流失风险。市工商、质监、农业等部门要对区县(自治县)地理标志、农产品商标的挖掘、运用、管理和保护给予指导和支持。
三、抓好企业知识产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各区县(自治县)要建立健全有利于激励企业专利等知识产权开发、利用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核心专利、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的培育力度。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中国驰名商标或取得较大经济效益的专利技术实施主体予以表彰或奖励;政府资助的各类项目要在项目申报、合同签订、评估验收等环节中明确专利等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指标要求。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科委等部门要通过高技术产业化、技术创新、重大科技专项、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攻关、新产品等计划,择优资助与扶持一批专利等知识产权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与产业化,科学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促进区县(自治县)产业结构调整。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快协调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到区县(自治县)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试点,探索与完善专利等知识产权投融资机制,拓宽知识产权融资渠道;帮助区县(自治县)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进入《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对其中纳入国家《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产品,纳入政府采购范围予以优先采购;鼓励开展知识产权交易,加强交易监管。
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各区县(自治县)要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能力建设,根据工作需要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配备专兼职执法队伍和执法装备,有条件的区县(自治县)可成立专门行政执法机构,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和效率。建立重大知识产权案件协调处理机制,加大知识产权纠纷的协调处理力度;建立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和重点产品出口的知识产权保护预警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自我保护、行业自律和行业维权工作;实行知识产权重大案件、典型案件报告制度与当地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公布制度,配合做好各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工作。市知识产权局等部门要适时指导、支持区县(自治县)开展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工作。
五、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支撑产业集群发展。各区县(自治县)要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加快区县(自治县)知识产权信息分平台建设,及时建立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开展有关产业集群专利等知识产权状况分析,为确立产业发展方向与目标提供决策依据。市知识产权局等部门要支持区县(自治县)引进和培育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引导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到区县(自治县)开展知识产权战略咨询、知识产权保护申请、知识产权维权等服务。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支持园区创建国家级、市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对园区的试点工作给予必要的保障条件。鼓励区县(自治县)各类工业园区设立精干、高效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立特色优势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开展维权活动,探索联盟内知识产权共享和维权机制。
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培育知识产权文化。各区县(自治县)要以“4?26”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中国专利周等重大活动为切入点,创新宣传教育与培训方式,丰富宣传教育内容,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各区县(自治县)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宣传教育与培训实施计划,行政学院要将知识产权课程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培训内容;鼓励中小学校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激励中小学生参与发明创造活动。各区县(自治县)要积极创造有利于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外部条件,加大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力度。市知识产权局要会同市工商局、市版权局、市教委等部门统筹全市知识产权宣传教育资源,为区县(自治县)宣传培训和人才培养提供师资、教材和必备的教学设施。
七、着力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保障措施。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在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知识产权工作,解决区域知识产权工作重大问题,切实做到对知识产权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区县(自治县)要加大知识产权资金投入,有条件的区县(自治县)财政预算要适当安排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用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工作。要建立与直辖市相适应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配备与知识产权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人员。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要加大对区县(自治县)知识产权工作的支持力度。市政府将区县(自治县)知识产权工作纳入知识产权保护模范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督查。
二○一○年九月十九日
第二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重庆市农业有害生物
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七年八月三十日
重庆市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
目录
1总则………………………………………………………………6
1.1编制目的……………………………………………………6
1.2编制依据……………………………………………………6
1.3适用范围……………………………………………………6
1.4工作原则……………………………………………………6 2组织机构与职责…………………………………………………6
2.1应急处置指挥机构…………………………………………6
2.2市农业生物灾害办公室职责………………………………7
2.3区县职责……………………………………………………7
2.4市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8 3预防、预测和预警………………………………………………10
3.1信息监测与报告……………………………………………10
3.2预警…………………………………………………………11
3.3预测预警支持系统…………………………………………11
3.4预警级别及发布……………………………………………12 4应急响应及处置措施……………………………………………12
4.1应急响应……………………………………………………12
4.2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应急处置措施………………………16
4.3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应急处置措施…………………17
4.4指挥与协调…………………………………………………20
4.5新闻报道……………………………………………………21
4.6应急结束……………………………………………………21 5后期处置…………………………………………………………21
5.1善后处置……………………………………………………21
5.2社会救助……………………………………………………22
5.3保险…………………………………………………………22
5.4调查和总结…………………………………………………22 6保障措施…………………………………………………………22
6.1组织保障……………………………………………………22
6.2物资保障……………………………………………………23
6.3资金保障……………………………………………………23
6.4技术保障……………………………………………………23
6.5技术储备与保障……………………………………………24
6.6应急队伍保障………………………………………………24
6.7工作督导……………………………………………………24 7宣传、培训………………………………………………………24
7.1宣传教育……………………………………………………24
7.2培训…………………………………………………………25 8附则………………………………………………………………25
8.1名词术语、缩写语的定义与说明…………………………25
8.2预案管理……………………………………………………25
前 言
本预案对我市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管理和处置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应急处置的指挥体系、预防预测预警、应急响应及处置、后期处置等方面的内容。本预案包括总则、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预测预警、应急响应及处置措施、后期处置、保障措施、宣传培训、附则8个方面。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应按照本预案的要求,认真开展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1总则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高效的农业有害生物灾情、疫情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的危害,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农村群众的利益。1.2编制依据
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国务院植物检疫条例》、《重庆市植物检疫条例》、《重庆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重庆市突发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等,制订本预案。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我市行政区域内的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及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应急管理和处置。1.4工作原则
1.4.1以人为本,以防为主。1.4.2分级管理,分级负责。1.4.3立足现有,整合资源。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应急处置指挥机构
我市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在重庆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政府应急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政府应急办)和重庆市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市灾害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职责见《重庆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重庆市突发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
市灾害应急指挥部指挥长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副指挥长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农业局局长担任。指挥部成员单位由市农办、市农业局、重庆检验检疫局、市财政局、市气象局、市工商局、市科委、市粮食局、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市交委、市民政局、市政府救灾办、市文化广电局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市灾害应急指挥部下设重庆市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农业生物灾害办公室)。市农业生物灾害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负责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管理和处置日常工作,由市农业局有关处室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明确应急管理和处置的职责。市农业局是我市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应急管理和处置的主管部门和责任单位。2.2市农业生物灾害办公室职责
在市灾害应急指挥部的组织领导下,开展全市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负责收集、分析农业植物灾情和疫情动态及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的发生趋势及发展态势,及时向农业部和市政府应急管理部门报告灾情信息;组织协调成员单位开展重大、特别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处置工作,负责承担市灾害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2.3区县职责 有关区县人民政府成立相应的应急指挥机构和办事机构,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负责的原则,制订本行政区域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在农业有害生物灾情、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置。组织制订乡镇(街道)政府重点时段、重点地区的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方案。
2.4市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2.4.1市农业部门职责
(1)组织植物保护和检疫部门制订农作物病虫鼠害防治方案,负责病虫鼠害情调查监测,发布病虫鼠害趋势预报,提出相应的病虫鼠害防治处置措施。
(2)制订疫情发生区、保护区扑灭技术方案,负责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监测、流行学调查、疫情传播途径调查和应急封锁、扑灭、控制工作,组织力量销毁染疫农作物和农产品,严格执行检疫隔离措施,对保护区实行喷药保护。
(3)做好市级应急处置物资储备、库房建设及对区县物资储备、库房建设监督管理。重点储备应急处置所需农药、药械、杀虫灯、鼠夹、防护服和手套等物资。
(4)建立应急处置专家组和专业技术服务队,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农民和基层专业服务队开展防治工作,抓好督促检查,促使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5)提出应急管理专项资金使用建议。
(6)及时通报和上报农业有害生物灾情、疫情,积极争取国家补助资金。
2.4.2市政府救灾办职责
承担市灾害应急指挥部日常工作,做好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管理和处置的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
2.4.3市农办职责
协调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农业有害生物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
2.4.4市财政部门职责
负责筹集农业有害生物应急管理和处置专项资金,落实物资储备库建设、物资储备所需资金,监督资金使用情况。
2.4.5市气象部门职责
及时免费提供农业有害生物发生区域的天气实况及趋势预报信息。
2.4.6市工商部门职责
负责农用物资市场管理,打击违法经营农药(械)及违法经营有疫情的种子苗木等繁殖材料、植物产品及其他商品,依法查处违法经营。
2.4.7市科学技术部门职责
组织对农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研究,并做好技术开发及转化工作。
2.4.8市粮食部门职责
负责灭鼠活动中毒饵所需饵料的筹集和供应。2.4.9市卫生部门职责
负责调查鼠传疾病病源,隔离相关人员、医学观察和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及农药中毒人员的急救处理。
2.4.10重庆检验检疫局职责
与农业植物检疫部门建立信息互通平台,及时通报口岸及周边省(市)疫情截获情况。
2.4.11市公安部门职责
协助农业行政执法部门负责灾情、疫情发生后社会治安维护。2.4.12市交通部门职责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交通部门负责配合禁止无任何检疫手续或带有疫情的种子苗木等繁殖材料及植物产品进入我市或在本行政区域内流动。
2.4.13市民政部门职责
负责农业有害生物灾区、疫区受灾群众的救济救助。3预防、预测和预警 3.1信息监测与报告
在市政府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构架下,各级农业植物保护、检疫部门应构建农业有害生物灾害信息监测系统,实行专业监测与群众监测相结合,并按照国家、重庆市农业有害生物测报规范开展监测预报工作。
农业有害生物灾情、疫情预警信息报告内容包括:可能发生或发生的时间、区域、病虫种类、危害程度、已采取措施和下一步措施等。市农业灾害办公室接到重大、特别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情、疫情信息后,应在6小时内向市灾害应急指挥部(市政府救灾办)和农业部报告。同时,市政府应急办及时向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报告。
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灾害信息,特殊情况下,事发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值班人员可直接向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报告,并同时抄报市政府救灾办。
灾害信息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已采取的措施等。市政府救灾办、市农业局要及时掌握较大以上农业有害生物灾害信息,对于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可能演化为特别重大、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信息的报送,可不受分级标准限制。
任何单位和个人可直接向市接警中心报告农业有害生物灾害情况,统一接警电话为12345,并与市社会联动报警电话110实行联动报警。3.2预警
各级农业植物保护和检疫机构根据田间监测信息,结合农业有害生物历年发生情况、种植制度、品种布局、施肥水平及天气预报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发布长期、中期、短期预报。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向上级业务部门和同级政府应急管理机构报告预警信息。3.3预测预警支持系统 中国农作物病虫测报信息系统、农业植物检疫网络化管理工作平台、重庆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支持系统。依托政府办公信息网,建立和完善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管理与信息系统,建立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预测预警支持系统。3.4预警级别及发布
3.4.1预警级别
根据农业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或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将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分为Ⅳ、Ⅲ、Ⅱ、Ⅰ级,即一般灾害为Ⅳ
(四)级,较大灾害为Ⅲ
(三)级,重大灾害为Ⅱ
(二)级,特别重大灾害为Ⅰ
(一)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予以标识。
3.4.2预警发布
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发展趋势由农业植保部门组织植保和农业有关专家进行会商后,由农业植保部门分析灾害发展趋势。重大、特别重大预警信息经市政府应急委、市灾害应急指挥部同意后,由市农业生物灾害办公室组织发布;一般、较大预警信息由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或区县(自治县)农业部门组织发布,并报市政府救灾办、市农业生物灾害办公室备案;预警信息一般通过内部文件、信息专刊和网络发布,必要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
4应急响应及处置措施 4.1应急响应
4.1.1分级响应(1)一般(Ⅳ级)灾情、疫情应急响应
由发生地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或农业主管部门启动应急预案予以处置,并在预案启动后24小时内报市农业生物灾害办公室及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备案,市农业生物灾害办公室及时报市政府救灾办备案。
(2)较大(Ⅲ级)灾情、疫情应急响应
由发生地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启动应急预案予以处置,并在预案启动后24小时内报市农业生物灾害办公室及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备案,同时抄报市政府有关部门。必要时市农业部门给予帮助支持。市农业生物灾害办公室及时报市政府救灾办备案。
(3)重大(Ⅱ级)灾情、疫情应急响应
发生地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及农业部门在进行先期处置的同时,及时向市农业生物灾害办公室报告灾情信息。经报市灾害应急指挥部批准,启动本预案作出应急响应。市农业生物灾害办公室组织协调市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市政府应急办和市农业局及时向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农业部报告灾害信息。
(4)特别重大(Ⅰ级)灾情、疫情应急响应
发生地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及农业部门在进行先期处置的同时,及时向市农业生物灾害办公室报告灾情信息。经报市灾害应急指挥部和市政府应急委批准,启动本预案作出应急响应。市灾害应急指挥部统筹协调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市农业生物灾害办公室协调有关区县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市政府应急办和市农业局及时向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农业部报告灾害信息,积极争取农业部的帮助和支持。
4.1.2信息共享和处理
(1)常规农业有害生物灾情、疫情信息报送
①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农作物病虫鼠害暴发流行、发生面积大、危害损失重等异常情况及突发性、传播蔓延快、危害程度大的可疑农业有害生物,应及时通过农技110或其他途径向当地农业植物保护和检疫部门报告。区县(自治县)农业植保部门一旦发现农业有害生物灾情征兆、灾情或疫情,要立即根据其性质和威胁程度,将有关信息报告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上级主管部门。
②预计发生或发生较大农业有害生物灾情、疫情,所在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农业部门应在24小时内分别通过自然灾害信息专网或农业部门信息专网向市政府救灾办、市农业生物灾害办公室报告。
③预计发生或发生重大、特别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情、疫情,所在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通过自然灾害信息专网、市农业部门信息专网在6小时内分别向市政府救灾办、市农业生物灾害办公室报告有关情况,同时抄送市政府有关部门。市政府应急办、市农业局及时向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农业部上报灾害信息。
④农业有害生物灾情、疫情上报实行实名制。报告内容包括:有害生物种类、发生时间、区域、级别、损失情况、已采取的对策措施及请求支持事项等内容。
(2)现场农业有害生物灾情、疫情信息采集
事发地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以及专家赶赴现场后,要及时收集现场情况,包括灾情、疫情的基本情况和抗灾救灾措施,并通过突发自然灾害信息专网或其他方式向市政府应急委(市政府应急办)、市灾害应急指挥部(市政府救灾办)及时报告现场新情况、新问题、新进展。
(3)灾情信息分析与共享
市农业生物灾害办公室收集、分析各类基础信息和动态信息,并从中心数据库中调阅全市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和物资储备情况、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急预案等相关情况。发生重大、特别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情,要及时提出应急处置建议,向市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并通报各成员单位。经核定的灾情信息除按规定上报外,要登录到突发自然灾害信息专网,并及时更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4.1.3基本响应程序
发生重大、特别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经市政府应急委(市政府应急办)或市灾害应急指挥部(市政府救灾办)批准,市农业生物灾害办公室启动本预案。受灾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启动预案进行先期应急处置。市农业生物灾害办公室会同市政府救灾办、市民政局等部门及时赶赴灾情、疫情现场,协助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开展救灾工作,负责对灾情进一步调查核实。市农业生物灾害办公室组织开展损失评估、灾后恢复等工作,并向市政府应急委(市政府应急办)、市灾害应急指挥部(市政府救灾办)和农业部报告灾情。
4.2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应急处置措施
4.2.1分析灾情发生原因
根据农作物苗情、病虫鼠害发生情况,结合病虫鼠害发生规律、流行学、地理环境、农作物布局、气候特点等因素综合分析灾情发生的原因。对病虫鼠害源、传播及流行的媒介和途径等进行跟踪调查。有鼠传疫病的地区,卫生部门要做好有关接触人员的医学观察。
4.2.2确定灾情发生区域
根据农作物灾情发生程度和危害情况,按照防治重点和采取的不同措施,将发生区域划分为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
重点防治区包括以灾区为主的大发生区、菌源区和流行蔓延区。
一般防治区包括以发生灾害的重大病虫鼠害发生特点、作物、地理、气象等条件分析确定病虫鼠害将要大发生的区域。
4.2.3制定控制措施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推行可持续控害技术,提高治理工作成效。针对不同病虫鼠害采取相应的应急防治措施:在重点防治区主要采用化学防治为主的应急措施,在一般防治区采取可持续控害技术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应急措施。
4.2.4灾区控制措施实施(1)重点防治区采取的措施
在病虫鼠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实施以化学防治为主的应急处置措施,控制病虫鼠害。
对菌虫源区和流行蔓延区田块全面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对大面积重大病虫鼠害发生区实施统防统治,组建病虫防治专业服务队伍,做到“五统一”,即“统一组织、统一测报、统一施药技术、统一药剂、统一防治时间”。
对严重危害的田块实行重耕改种。切断病虫发生流行的传播途径。
防治技术指导专家组确定的其他应急处置措施。(2)一般防治区采取的措施
在病虫鼠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实施以化学防治为主的应急防治措施,控制病虫鼠危害。化学防治上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对病虫鼠害常发区、易感病虫作物品种分布区实施重点防治。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增施磷钾微肥,改善作物生长条件,提高作物自身抗性。
防治技术专家组确定的其他控制措施。4.3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应急处置措施 4.3.1划定疫区和保护区
疫区是指某一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在局部地区发生,为了防止其向未发生区传播扩散,由市农业主管部门提出,经市政府应急委批准,报农业部备案,并采取封锁、消灭措施的区域。保护区是指某一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已较普遍的情况下,对尚无此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的地区,由市农业主管部门提出,经市政府应急委批准,报农业部备案,采取保护措施的区域。
4.3.2疫情发生区内应采取的措施
加强检疫,强制封锁疫区。一旦发生疫情,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由区县(自治县)级以上政府发布封锁令,组织农业、工商、公安等部门,对疫情发生区、受威胁区采取封锁、扑灭和保护措施。有关部门要做好疫情发生区内群众生产、生活安排,立即采取隔离预防、封闭消毒、在出入疫情发生区交通路口进行检查检疫等措施封锁疫情发生区,严防疫情传播扩散。加强对来自疫情发生区运输工具的检疫和防疫消毒,禁止邮寄或旅客携带来自疫情发生区的种子、种苗和农产品。
疫情铲除和控制。对确认发生疫情的农业植物要进行彻底销毁处理。对染疫铺垫物、田地、水源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疫情发生区周围3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同种作物和来自疫情发生区的人、畜和运载工具等实行消毒处理。
4.3.3保护区内应采取的措施 实行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发生动态,构建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信息处理系统。区县(自治县)级以上植物检疫机构要确定一名防疫监测员,建立反应灵敏的植物防疫监测网络。
严格疫情报告和发布制度。市农业生物灾害办公室设立24小时值班及疫情监控联系电话。各区县(自治县)应急管理部门及时收集疫情信息,并及时向上一级应急管理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或特殊情况随时上报。市农业生物灾害办公室及时将疫情报告有关部门和领导,并随时与农业部植物检疫机构保持联系。
加强具有出口优势农产品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定期监测和种子、苗木的检疫、检验。依据“疫情干净”原则,对检疫性有害生物务必进行铲除。开展对“非疫生产区”的农民技术培训工作,普及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识别与控制技术常识。实行植物检疫登记制度,建立疫情档案制度,对疑似检疫有害生物要跟踪调查并建立档案。
加强检疫,严禁到疫情发生区调运种子、苗木等繁殖材料和农产品。
4.3.4解除封锁
疫情发生区内所有染疫种子、苗木等繁殖材料和农产品按规定处理后,在当地植物检疫机构的监督下,进行彻底消毒。通过连续2年监控未发现新的疫情,经专家现场考察验收,认为可以解除封锁时,由当地区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向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或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解除封锁的报告,由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或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向市政府应急委提出解除封锁请示并经批准后,由市政府应急办或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布解除令。疫情发生区解除封锁后,要继续对该区域进行疫情监测,1年后如未发现新的疫情,即可宣布该次疫情被扑灭。
4.3.5灾情、疫情评估
由市农业生物灾害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灾情、疫情评估,主要包括:
(1)调查确认疫情发生区内农业植物种类、品种名称、来源、染疫面积。
(2)调查确认染疫农业植物危害率和危害程度。(3)确定要销毁的染疫农业植物面积、农产品数量。(4)核实销毁染疫农业植物所需物资、人工数量,计算所需费用。
(5)调查确认受威胁区内农业植物的面积,制订保护计划。(6)对染疫农业植物的销毁过程进行拍照、录像。4.4指挥与协调
市政府应急委、市灾害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全市重大、特别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情、疫情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以事发地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主,有关部门和地区协调配合。受灾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必须坚决、迅速实施先期应急处置,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时果断处置重大、特别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干净彻底消灭灾情、疫情。4.5新闻报道
广播电视、电台、报纸、农业信息网络对全市各级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植保植检部门所发布的农作物有害生物灾害发展趋势、防治技术、防治动态进行及时报道,电视台、广播台应安排在广大农民收视(听)集中时段播放。对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有关信息,未经许可,各媒体不得发布。重大、特别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新闻发布按照《重庆市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有关规定执行。4.6应急结束
重大、特别重大农业有害生物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经市政府应急委或市灾害应急指挥部批准,市农业生物灾害办公室宣布应急结束,受灾区县转入常态管理。一般、较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结束由事发地区县人民政府或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宣布。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受灾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做好灾民安置工作,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对参与灾害扑灭有功人员,要给予相应的奖励,并做好评先、评优、晋级等工作。有关区县人民政府要认真制订生产恢复和灾后重建规划,做好现场清理与处理、生产恢复和灾后重建工作。5.2社会救助
重大、特别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情、疫情发生后,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下拨抗灾救灾资金。由市灾害应急指挥部(市政府救灾办)统筹协调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扶贫办等部门,研究提出帮助支持灾区的措施。市政府救灾办要及时汇总市政府有关部门下拨灾区的救灾资金情况,报市政府应急委领导审批后实施。5.3保险
倡导保险企业增设农业有害生物灾害保险险种,并积极动员灾害多发地区的农民参与灾害保险。5.4调查和总结
5.4.1适时召开应急处置工作总结会议,认真总结应急处置经验和教训,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5.4.2市农业生物灾害办公室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对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原因作深入的调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
5.4.3发生重大以上农业有害生物灾害,有关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做好调查和总结,以书面形式向市政府应急委、市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6保障措施 6.1组织保障
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成立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处置机构,由农业、农办、财政、救灾、出入境检验检疫、科委、粮食、公安、交通、气象、卫生、工商、民政、广播电视等部门组成。办事机构设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日常工作。6.2物资保障
建立区县(自治县)级农业有害生物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储备应急所需物资。储备库应建设在交通便利、具有储运条件、安全保险的地方。市级农业植物保护和检疫机构负责重大、特别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物资储备及区县(自治县)应急物资储备监督管理工作。6.3资金保障
设立农业有害生物应急处置专项资金和物资储备库建设资金,由市财政及区县(自治县)财政纳入常年财政预算。农业有害生物应急处置预案一经启动,各级财政要调拨应急专项资金,保证应急处置工作的正常进行。6.4技术保障
成立重庆市农业有害生物应急处置专家组,承担农业有害生物鉴定诊断、疫情认定、病虫鼠害预警分析、抗性监测和对区县(自治县)的应急指导及培训工作。
区县(自治县)级植保植检站,承担本行政区域内农业有害生物检验检测及初步诊断、病虫鼠害预警、疫情监测、抗性监测等工作。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实植保部门专业技术力量,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必须确定专人负责疫情监测和农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指导工作。6.5技术储备与保障
加强农业有害生物防灾减灾基础科研和转化工作。依托西南大学等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及有关专家,加强对农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规律及控害对策等方面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加快减灾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和新农药(械)、新设备在减灾领域的广泛应用。推进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信息分析、应急处理等方面的现代化进程。6.6应急队伍保障
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机动喷雾器,建立应急防治专业队伍(植保专业队)。要强化对植保专业队的管理,定期对植保专业队队员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防治技术水平。6.7工作督导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会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应急预案和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开展对应急管理和处置的督促指导工作。重点检查控制灾情、疫情的各种措施落实情况,包括指挥机构、应急预案、人员技术、资金物资到位情况和农业有害生物发生动态以及控制效果,督促各地抓好农业有害生物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7宣传、培训 7.1宣传教育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植保植检机构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信息网络等媒体大力开展植物检疫、农药管理、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等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7.2培训
各级植保植检机构定期对区县(自治县)、乡镇农技干部开展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新农药(械)等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8附则
8.1名词术语、缩写语的定义与说明
8.1.1农业有害生物:指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及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8.1.2农作物重大病虫鼠害:是指在较大的地理区域内能够暴发流行,对农作物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的农作物病虫鼠害。目前确定为小麦条锈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农田鼠害以及其他突发性病虫害。
8.1.3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32种全国植物检疫对象、8种重庆市补充植物检疫对象、危险性病虫以及国家明令禁止入境的危险性病、虫、杂草。8.2预案管理
8.2.1各区县(自治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本预案制订和完善应急管理措施,组织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
8.2.2本预案在应急管理和处置中不断修订完善,原则上每3年修订一次。
8.2.3本预案由市农业局组织编制并负责解释,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并报农业部备案。本预案原则上3年修订一次。
第三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重庆市
【发布单位】83102
【发布文号】渝办发[1998]136号 【发布日期】1998-10-06 【生效日期】1998-10-0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重庆市
对外招商工作联系制度的通知
(渝办发〔1998〕136号 1998年10月6日)
重庆市人民政府招商引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招商办),是负责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实行统筹、协调、督促、跟踪服务的办事机构。按照其职责和任务要求,结合我市当前及今后对外招商引资工作的实际需要,为了沟通信息,搞好服务,当好参谋,加强对全市推引资工作的统筹管理和督促检查,提高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水平和成效,特制定本工作联系制度。
一、一、各区县(自治县、市)、市政府有关部门应确定一位领导同志负责抓对外招商引资工作,并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对外招商引资的办事机构,切实抓好对外招商引资工作。
二、二、各区县(自治县、市)、收政府有关部门都必须建立本地区、本部门对外招商引资项目子库,并在报送市招商引资项目总库的同时,于每月底前将该月项目库的情况报市招商办。目前还未正式建立项目子库的,尽快将现有的招商引资资料及有关宣传材料送市招商办。
三、三、凡有外商投资的区县(自治县、市)或市政府有关部门,均应建立外商投资项目情况跟踪反馈制度,并通过各自招商引资部门随时将有关情况通过简报或其它方式报送市招商办。
四、四、各区县(自治县、市)、市政府有关部门对所有涉及推引资工作的资料、动态信息、统计数据,以及联络和客商、外商来渝考察的人员、项目和签约等情况均应建立档案,并将有关数据、材料在不改变原报送渠道的情况下,于每月5日前报送市招商办。
五、五、各区县(自治县、市)、市政府有关部门对市里确定的重点外商投资项目,应实行专人负责、督促检查、跟踪反馈制度,并将执行情况报市招商办,以便根据不同情况及日提供服务。
六、六、各区县(自治县、市)、市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综合性和专业性的对外招商活动,事前要报市招商办备案,以便帮助协调有关问题。在境外举办的招商活动和洽谈事项,其项目考察报告、洽谈情况汇报、活动小结等,也要报送市招商办。
七、七、市招商办收集汇总的各种对外招商信息、简报等资料,均应及时送市领导和各区县(自治县、市)、各部门招商引资机构。其中重大事项,要实行专门通报制度。
八、八、市招商办将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区县(自治县、市)召开招商引资工作协调会,就招商引资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处理。
九、九、市招商办联系电话
主任室 63626430
综合处 63626384(传真)
63625704
项目处 63625652(传真)
督查处 63626194
调研处 63626424
附件:(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文件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文件 荣昌府发〔2018〕12号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
关于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意见》(渝府发〔2018〕6号)精神,结合荣昌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时代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新要求,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城乡
统筹为抓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全面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一)坚持生态优先,着力建设渝西门户生态屏障。建立健全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注重生态屏障共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协同打造绿色生态廊道。坚持一切经济活动都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在保护生态的条件下推进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走出一条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
(二)坚持改革创新,着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破除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加快形成以创新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三)坚持城乡统筹,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依托区位优势,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深化成渝经济协作,强化区域间产业分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格局。
二、重点任务
(一)着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美丽荣昌。
1.加强水生态修复。坚持自然修复为主的方针,开展濑溪河两岸绿化行动,种植护岸林、水源涵养林和行道树,推进村庄绿化。改造发展特色经济林2万亩,造林1.3万亩,实施人工促进封山育林0.4万亩、森林抚育1.7万亩。到202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6%以上。制定《荣昌区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完成荣昌区湿地红线的划定,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0%以上。扎实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构建有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开展城镇及农村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建立健全地质灾害“四重网格化”管理体系,提高综合防治能力。(责任单位:区林业局、区水务局、区国土房管局)
2.加强水污染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健全空间规划体系和开发保护制度。大力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消除劣Ⅴ类断面,濑溪河出境国控断面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纳入市级考核的清流河大埂断面、马鞍河天皇断面、渔箭河长岭断面达到水域功能要求。严格工业污染防治,完成荣隆、广富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全面实现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积极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强城镇污水垃圾处置,完成镇街污水处理厂技改、镇街二、三级污水管网建设及老城区雨污管网建设。开展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工程。到2020年,完成濑溪河及荣峰河综合治理15.9公里、中小河流治理20.6公里。巩固
荣峰河东湖水库至濑溪河段和池水河万福寺水库至濑溪河段黑臭水体整治成果,确保城市建成区稳定保持无黑臭水体。(责任单位:区环保局、区国土房管局、区规划局、区水务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农委、区畜牧兽医局、区城乡建委)
3.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依法清理违法建筑和排污口。争取上级支持,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等重大水利项目,基本解决我区工程性缺水问题。全面推进农业、工业和城镇节水,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高升桥水库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濑溪河黄金坡水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镇街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0%以上。(责任单位:区环保局、区水务局)
4.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促进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循环利用,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产业差异化发展,严防布局低水平有污染的企业,有序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规模化”,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差异化发展。加快打造东湖湿地公园、万福寺水库生态公园,推动广富陶瓷产业园与安陶特色小镇的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打造生产、生活、生态自然融合、宜居宜业的绿色高新区。完成3个绿色矿山建设任务,继续关小扶大,到2020年底大中型矿山占比达到40%。(责任单位:区环保局、区经济信息委、荣昌高新区管委会、区国土房管局)
5.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河道管理改革,创新河道管护机制,全面落实河长制,实行河库分级管护,探索河道疏浚、水域保洁、岸线绿化等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的管护模式。探索建设项目占用水利设施和水域岸线补偿制度,力争开展水利设施和水域岸线有偿使用费征收。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实施禁止类、限制类目录动态调整。全面压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深化环评审批制度和排污许可制改革,严格执行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环境管理制度,推进环评和排污许可的有机融合。落实行政区域内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责任单位:区环保局、区水务局、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
(二)着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综合交通网络。1.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全力推进铁路建设,推动成渝铁路扩能和货运机场铁路前期工作,力争重庆铁路二环线西环段在荣昌设站,推进利用铁路开行公交化列车。大力推进公路大通道建设。以增加高速公路覆盖面为重点,加快推动与相邻区市县公路大通道建设,开工建设成渝高速扩能(永川至荣昌段),建成潼荣高速公路、大内高速公路,加快推进机场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到2020年,全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2公里,镇街高速公路覆盖率提高到80%,高速公路网密度达到7.6公里/百平方公里。积极推进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全面提升国省干线公路技术等级和
路面标准,完成G348升级改造。加快高速公路互通、景区连接线建设,提高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全力以赴争取布局建设航空货运枢纽机场。(责任单位:区交委、新区建设管委会、区发展改革委)
2.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4G基站、室内分布系统和光纤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村村通”工程,加快高速宽带网络由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覆盖,解决农村通信“最后一公里”,实现农村地区人口聚居区的自然村4G网络全覆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面推进“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建成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新一代通信基础网络,持续提升骨干网络通信支撑能力。加快推动5G移动通信实验网建设,积极开展5G网络商用推广。(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
3.构建与周边区县互联互通的能源战略通道。完成小康电示范县、广富园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加快推进黄金坡110千伏变电站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实施自贡-隆昌-荣昌-永川-江津页岩气主供气管道工程,力争在2018年底开工建设,2020年建成投运,连通川渝地区输气管网互联互通,有效解决渝西片区的燃气供应紧张问题。加大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争取实现本地页岩气量产,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用气需求。(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发展改革委)
(三)着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绿色发展质量和效益。
1.加快发展大数据智能产业。始终坚持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加快发展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硬件、智能制造装备等智能产业,建设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大力推动生猪大数据全产业链智能化转化运用,重点围绕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智能管件等领域,大力发展物联网基础产业,积极引入无人机、智能耳标、智慧医疗产品,丰富产品种类,促进智能产业规模明显提升。(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荣昌高新区管委会、现代农业畜牧业管委会、区科委)
2.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紧抓智能制造发展机遇,广泛开展“机器换人”行动,着力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转型,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支持力度,持续引导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企业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经营管理等关键环节的融合应用,不断提高生产装备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培育建设一批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荣昌高新区管委会、区科委)
3.提升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水平。在产业融合、政府管理、民生服务、公共产品、社会治理等领域全面推开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建设一批重点工程,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在政务服务、交通安全、市政管理、商贸物流、生态环保、要素保障、灾害防控等领域的融合应用。(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行管办、区交委、区商务局、区城管局、区环保局、区城乡建委、区
国土房管局、区规划局、区农委、区畜牧兽医局、荣昌高新区管委会等区级部门)
4.夯实创新支撑能力。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激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新创造活力,完善国家、市、区三级研发机构培育体系,打造一批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大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采取财政后补助奖励、科技金融支持等方式,支持企业自主决策、先行投入,重点在“3+1”主导产业领域开展新工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高新技术产品,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推动规上企业转型为科技型企业,科技型企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鼓励招商引资企业将总部的研发投入、知识产权和创新人才落户荣昌。构建以科技型企业为支撑,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优质市场主体。到2020年,市级高新技术产品达到243个,市级科技型企业达到24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家。(责任单位:区科委、区经济信息委、荣昌高新区管委会、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
5.推进产业差异化发展。大力提升装备制造、食品医药、轻工陶瓷及农牧高新“3+1”产业集群集聚力和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完善景区配套设施,加快安陶小镇、古佛山等生态旅游景区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进程,丰富旅游生态和文化内涵。(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农委、区商务局、区旅 — 8 —
游景区管委会、荣昌高新区管委会)
(四)着力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1.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在黄金坡新区优先布局国内一流文化、教育、卫生、体育资源,引进医养融合产业,高水平开发黄金坡新区。实施“智能城市”行动,推进城市管理跨领域、跨平台、跨部门整合及数据共享,构建统一的城市管理智能平台,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人性化、智能化水平。推进绿色城市建设,推进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试点,支持城市立体绿化改造,打造一批绿色生态小区,建设一批城市森林公园,有序推进城市立体开发,合理确定城市功能布局和空间形态。创新城市管理,拓展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功能,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深化“街长制”改革,加大权力下放力度,推进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服务,城市管理无盲点、无空心,市容市貌达一流,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完善建成区城市功能,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增加公益设施。(责任单位:新区建设管委会、区城乡建委、区城管局)
2.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引导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种猪、麻竹、生姜、茶叶、晚熟柑橘、优质稻等特色优势产业。提升“香海棠”公用品牌影响力,着力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四好农村路”、农村便民道路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村
电网升级改造等便民利民工程。突出移民文化、农耕文化特色,建设一批精品农家乐,提速乡村旅游发展。培育发展安陶小镇、万灵古镇、夏布小镇等特色小镇。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健全建卡贫困户长效增收机制,重点加大对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切实做到“两不愁、三保障”,坚决防止“返贫”现象。(责任单位:区农委、区城乡建委、区交委、区商务局、现代农业畜牧业管委会、区发展改革委)
3.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拓宽进城落户渠道,全面放开农业转移人口购买住房限制,引导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落户城镇。提高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权利。到2020年,全区城镇化率达到56%。(责任单位:区公安局、区发展改革委、区城乡建委、区人力社保局、区卫生计生委、区教委)
(五)着力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全面提升开放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1.推动开放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公共保税仓库建设,在公共保税仓的基础上,探索拓展货物出口保税展示、保税物流等功能,结合货运机场项目建设,适时启动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大力发展保税仓储、保税加工、国际配送、国际采购等现代物流业务。(责任单位:区商务局)
2.实施开放主体培育行动。大力引进外向型企业,力争到 — 10 —
2020年,全区外向型企业总数达200家。坚持发展夏布、红碎茶、化工、兽药、不锈钢制品、电路板等传统外向型产业,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创新型龙头出口企业。大力支持发展陶瓷、电子、眼镜、服装等新兴出口产业,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积极引进总部贸易、加工贸易落户荣昌,支持企业做好加工贸易扩大出口。以夏布小镇为孵化基地引进跨境电商、服务贸易企业入驻。推进实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引进物流、环保、智慧城市等项目。(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农委、区经济信息委、荣昌高新区管委会)
3.务实开展国际合作。在巩固传统外贸市场的基础上,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以东盟、中东欧、非洲为重点,鼓励企业“走出去”参展参会,扩大对外贸易。积极组织区内知名企业、知名产品参加国内外知名会展活动,支持“荣昌造”走出去,扩大知名度。(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农委、区经济信息委、荣昌高新区管委会)
4.深化区域合作。完善渝西川东经济社会发展协作机制,推动渝西川东协同联动发展,推动成渝地区一体化发展,与四川内江、泸州、资阳等周边地区在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创新协同发展、市场一体化体系建设、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建立与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对接机制,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深入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荣昌高新区管委会、— 11 —
区交委、区环保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动全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定期对重大事项和重点工程进行动态跟踪,加强重大问题的及时协调督办。各镇街、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构建起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责任体系,认真落实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工作部署。
(二)加强督查评估。
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力求工作实效。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会同区政府有关部门开展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情况评估,要紧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的重点领域、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形成责任落实倒逼机制。
(三)加强宣传引导。健全长江经济带发展信息发布机制,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做好信息发布、宣传报道等工作,切实开展舆情监督。加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宣传教育,全面深入解读长江经济带发展目标定位、政策措施和重点任务,在全社会确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树立先进典型。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12 —
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良好氛围,群策群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
2018年6月19日
抄送:区委,区人大,区政协,区纪委,区法院,区检察院,区人武
部。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6月20日印发
第五篇: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林业工作总结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关于2009林业工作的总结
森林重庆,绿色革命,2009年是我镇林业工作的关键年,也是取得重大成果的一年。一年来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林业局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森林重庆的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努力做好我镇林业工作。2009年我镇将森林夏坝建设作为民心工程、环境工程、致富工程和智慧工程,在工作中,坚持以森林工程建设为中心,积极开展6大工程建设。认真做好森林防火、退耕还林、林权制度改革公益林管护和病虫害防治等相关工作,现将一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重点搞好森林工程建设
在森林工程方面我镇高度重视森林夏坝建设,镇委镇政府组织召开森林夏坝专题会议3次;将2009年我镇森林工程目标任务下达到具体的项目和责任人员;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森林工程建设,共悬挂横幅10条、出动宣传车2次、发放宣传单1500余份;平时工作中林业站工作人员按时上报造林进度,定期检查造林质量和进度。通过一年的努力我镇完成春季造林100亩、庭院绿化150亩、速丰林1000亩、水系森林工程200亩、通道森林工程40亩、苗圃基地30亩。
二、狠抓森林防火工作。
一是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在做好林业法律法规
宣传的同时,结合我镇实际,充分利用宣传车(2次)、横幅(9条)、印发宣传单(3000份)等形式,对全镇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二是加强责任制落实,镇村两级层层建立责任制,林业部门和护林员签订责任书120份,各村都成立了护林防火队(200人),对扑火物资进行了储备(铁扫把200把,砍刀200把,防火弹500枚)。三是加大护林防火的处罚力度,关键时期每天出一台巡逻车,由分管副镇长、派出所和林业站人员组成巡逻队,进行巡逻,做到“见烟就罚、见火就抓”。全年无一起森林火情。
三、抢先完成林权制度改革
在林权制度改革方面,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落实人员、安排资金、购置设备、创造条件;镇林改办工作人员认真负责,严格把关到10月底就率先完成了林改工作。通过上下努力共确权发证4183 户,7902宗地、4261个林权证,达到了分山到户率100%、林权发证率100%、林权准确率100%、林权纠纷调处率100%。
四、积极开展林业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根据区林业局的要求,我镇对各重点山头进行检查。对病虫害实施监测。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镇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镇长刘华明同志为组长、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皮天然同志为副组长、林业站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防治领导小组。二是
落实责任确保成效,镇政府与辖区内各村逐级签订《责任书》共5份,使防控病虫害工作落到实处,逐步实现测报工作规范化。
四、退耕还林工作管理。
由于土壤和干旱的原因我镇退耕还林部分地块死苗较严重,为此我镇林业站专门组织召开退耕还林工作会4次,并对我镇退耕林工作逐户进行检查,逐户发放整改通知书和签订整改保证书,现已补苗3000株,春节前将全都补完。
五、公益林管理
我镇有公益林9400亩,共落实了11名护林员。林业部门和护林员签订了防火管护责任状,一年来无一起毁坏公益林事件。
一年来,虽然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和其它镇街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再接再厉,把我镇的林业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一○年一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