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2019年上综合实践实验室工作计划
2018-2019第一学期综合实践室工作计划
郑山峰
本学期我将继续负责综合实践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做为实验室管理员,本学期我的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从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出发,注意教学研究与实践,加强科学实验室管理:做到合理管理,合理使用,合理分类、堆放,及时借还,及时打扫等。
二、主要措施:
1、精心准备实验器材,优化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科学学科中最主要内容之一。所以在综合实践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做,让他们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特别是现在的综合实践课,更要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加强管理,合理使用。
本学期综合实践实验室将继续加强管理,有借有还。在教学时,首先,及时填好各项台帐。其次,合理实验,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正确的实验操作指导。最后,实验做完后要及时放回原处,并做好实验记录的记载工作。
3、加强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本学期我们倡导师生共同开辟综合实践教学园地,收集材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善实验条件。同时在实验教学中提倡“动手做”,让学生真正的参与生活实践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三、新教具,新设备的完善工作。
新学期会根据学校师生的需要及时向学校报备所需各种新器材,及时购买实验室急需的仪器和物品。
四、卫生工作。
随时搞好综合实践实验室、走廊卫生,让老师和学生有干净的学习、实验环境。
总之,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需要,我们必须把握好过度期的教学,加强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工作,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和任课教师和,激发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热情,积极倡导有创造性的教学研究,为提高综合实践学科的教学质量而共同努力。
第二篇:2014上化学实验室工作计划
2014年上期化学实验室工作计划铜茨学校化学实验室
一、指导思想:
“安全第一”、“服务师生”、“厉行节约”。
二、具体措施:
1、各项制度全部上墙,各种物品全部上册,并严格对照执行。
2、严格执行赔偿制度,借、还、报销,做到手续齐全,不得有半点疏忽、漏洞,贵重器材一般不得外借。
3、对于各种仪器、标本、模型、药品、挂图,做好防尘、防潮、防压、防腐、避光,对危险品严格管理,领取须登记,不得流失。
4、及时向教师介绍新增的药品、器材,并及时登记入帐,定位到位置,让实验器材及时得到充分利用。
5、搞好实验室内外的环境和卫生工作,坚持每周一大扫,每天一小扫,做到窗明几净,让师生们有个美好的视觉效果和实验环境。
6、统筹安排好学生分组实验,及时准备好演示实验,及时反馈信息,以利于进行补充,便于进行改正、修补。
7、改善办学条件,在报请学校同意的前提下,增添教学必须的仪器设备,确保每一个实验、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生的实验顺利完成,都有所收获。
8、平时对照要求,时时检查,保证实验室的各个环节少出、甚至不出差错,力争各项工作得高分,时时达到合格实验的要求。
9、做好仪器、药品的清查、统计上报,做好“均衡教育”迎检准备。
10、训练九年级学生的实验技能,准备中考。
11、配合学校,做好实验操作考试准备。
2014.3
第三篇:上学期实验室工作计划
上学期化学实验室工作计划
在实验室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熟悉业务:
1、清楚自然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2、熟悉自然仪器及化学药品的摆放位置;
3、熟悉各类自然仪器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
4、清楚各类自然试剂的配置;
5、清楚自然实验室的账目
二、准备实验:
1、做好本学期的试验计划;
2、协助任课老师及时准备好演示实验;
3、提早准备学生实验。
4、作好演示、学生实验登记工作
三、仔细检查本人的各项工作,改善不完善的地方,迎接化学实验室的评优工作。
四、在学期结束前做好实验室库存盘点工作,并及时做好账目纪录。
五、做好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
告,及时解决,保证无安全事故发生。
伊君
第四篇:1013-2014上实验室工作计划
1013——2014学第一学期朗洞中学生物实验室
工作计划
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精神,落实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本学,生物实验室将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紧紧围绕学校的整体工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不断推进实验室工作向前发展。在这个学期中为了使实验教学达到预期目标,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本实验室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组员的协作精神。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教学要求
1.演示实验必须按《课标》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学生分组实验,按《课标》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尽量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验课的教学方法
实验课教学应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设备条件等因素,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找到一些新方法、新步骤;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最好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去归纳出这些知识,这样做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加强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充分发挥其科学思维和想象力。
四、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
仪器设备购置,落实仪器设备购置计划,完成实验室的更新提高,加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做好本仪器设备购置,坚持结合实际,防止重复和 1
积压浪费发生。
五、将德育工作渗透于教学中
1.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明确相互协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团结协作的精神。
2.教育学生遵守实验规则,爱护财物,节约用水、电、药品,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3.要求学生严格认真的按照实验要求来操作,细心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井然有序的工作习惯。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放回原处,整理好实验台。
六、做好实验室文件建立管理工作
做好实验室的教学计划、日常管理、安全工作、工作日志等各种工作文件的归类、归档、整理工作。
七、实验教学管理
1、严格遵守各实验室、药品室、仪器室规章制度,做到按制度办事。
2、对仪器设备作进一步的清点、维护,对损坏仪器进行及时维修。进一步按实验项目对现有的设备进行调整,以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保证教学与科研的正常进行。
3、搞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工作。保持地面、窗台、实验桌面干净,无尘土,空中无灰网。每做完一次实验要及时打扫卫生,保证每月一次卫生大清查,并及时做好仪器的清理归类工作。
4、做好各防护措施,做到“十防”(即防潮、防火、防鼠,防锈、防腐蚀、防霉、防尘、防光、防毒、防震)等。
5、在进行分组实验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及时处理实验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不光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大力协助任课教师搞好实验教学,使实验室管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013年9月5日星期四
第五篇:综合实践工作计划
2015-2016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
夏邑县高级中学
田计划
我于2015年开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制定了整体思路。并对所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规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南”的有关要求,本学期我将继续正常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以认真的态度、务实的措施规划来切实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更好地推进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
二、目标要求: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习惯,不怕困难勇于合作的精神,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对自然对家乡的热爱和公民的意识。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践实证的方法。
三、工作具体安排:
1、让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
通过影像资料、故事,让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意义。知道这门课是什么课,是干什么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研究方法。
2、确定总课题
3、确定各组课题 第一阶段主题确定: 提出活动主题
目 的: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指导方向:引导学生学会提问,能够发现问题,确立活动主题 目 的:能够把握问题的实质,分析问题的因素、关系 指导方向:指导学生掌握归纳、筛选、提炼的方法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 活动方案的设计
目 的:学会设计研究活动计划
指导方向:计划表的设计、填写调查与访问的注意事项 目 的:指导学生掌握调查与访问的基本技能
指导方向:调查访问对象、内容的选择;调查问卷的设计、格式要求
目 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信息整理
指导方向:能够从收集到的信息中提炼出有价值的结论、观
点;能够从多种渠道较为全面的收集信息。
目 的:指导学生学会总结与反思的方法总结、整理、分析、汇报、展示
指导方向:整理、记录研究收获感受,形成自己的观点; 目 的:能够进行成果总结与表达
指导方向:学会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收获、观点,引起听众的兴趣。
四、评价体系: 1.重视评价的过程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参与程度、投入程度、学习方式等表现,及时评价将促进学生学力的发展,保证活动的顺利展开。
2.倡导评价的多样性
评价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对学生的评价可采用自评、伙伴评、教师评、家长等不同形式;其次是评价对象多样:可以是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可以是模型、展版、研究日记、设计说明,还可以是主题演讲、口头汇报„„;手段上可以是开展辩论会、成果展览会、表彰先进、公布评价成果等。
五、活动实施注意事项
由于课程的特殊性,在实施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个体差异,允许优弱差距,但要给每一个孩子机会和信心。
2、给学生探究的空间,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
3、由于活动比较多,教师一定要多发现值得赞赏的孩子们,给他们赞扬和 肯定,带动更多的学生自主、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
4、在活动中要总结、发现学生的已有能力、可形成能力和待培养能力。以确定不同的学生应该培养的能力目标。
5、关注了解学生的每一个阶段的活动,给学生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反思,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和积极性。
注重学生有形成果的形成,如:课程故事、小论文、研究报告等,培养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体会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