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致辞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启动仪式上的致辞
市长 ***(2018年10月9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社会创造力,凝聚改革发展正能量,今天我们在这里,与国家和省同步举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启动仪式。在此,我谨代表市委、政府,对活动周的启动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怀揣梦想、激情奋进的广大创新创业者表示诚挚问候,对参加今天启动仪式的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经济新常态作出的重大部署,对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转型升级意义重大。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我市“双创”热潮快速兴起,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我市高水平双创,高质量发展,一是要紧跟时代,营造氛围,全民参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场新时期的重大社会改革,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要突出舆论引领,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双创”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推动创新创业的各项政策以及我
市涌现出的创新创业典型,发挥舆论引领作用,让现有的“双创”主体增强信心、用好政策,让潜在的“双创”主体学有榜样、做有标杆。
二要落实政策,打造平台,优化服务。去年以来,国家、省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市里也出台了鼓励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文件,各相关单位要做好政策落实工作,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市场化运作,以虎岭(高新)省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为基础,不断拓展物理场地和孵化功能,完善科技研发平台、创业创新平台、技术成果交易平台、电子商务平台、投融资平台等配套设施,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继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形成全方位创新服务体系。
三是要激活主体,培育动能,构筑链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蕴藏着无穷的创意和机会,需要众多的创业创新者,让千千万万个市场主体活跃起来。要充分调动企业、知识分子、大学生和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等各类“双创”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加快构筑创新生态链,汇集改革动力、激发人才活力,推动转型发展、高质发展。
同志们、朋友们,我们要不断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加大对创业者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努力培育出一批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创新型企业,集众智汇众力,跑出创新加速度,助推我市昂首迈进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最后,预祝本次“双创”活动周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第二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最早是在李克强总理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的。当时他还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此后,他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各种场合中频频阐释这一关键词。每到一地考察,他几乎都要与当地年轻的“创客”会面。他希望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
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工作报告中是这样表述的: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在论及创业创新文化时,强调“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说,“专业人士”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市场历练中培养成长的。“双创”可以促使众人的奇思妙想变为现实,涌现出更多各方面的“专业人士”,让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更好地发挥我国人力资源雄厚的优势。另一方面,采取包括“双创”在内的各种方式,允许和鼓励全社会勇于创造,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助于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随着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业界学界纷纷响应,各种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有效激发了社会活力,释放了巨大创造力,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不过也有少数观点认为,创新创业存在一定的成本和风险,总的来说还是少数专业人士的事,不宜在全社会广泛号召动员。实际上,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经不起推敲的,在实践中也已被证明是错误的。
一方面,“双创”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要使经济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市场参与者、灵活高效的调节机制和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无论是大众创业,还是万众创新,都少不了一个“众”字。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经济体而言,如果只有少数市场主体参与,显然难以满足全国统一市场的需要。许多地方经过发展认识到,“活力增长财力,人气带来财气”。推进“双创”,既可以在最大范围内推动人财物等各种市场要素自由流动,更可以倒逼不合理的体制机制实现改革突破,最终提升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
市场如果死气沉沉终究难以为继,因此,必须根据经济规律不断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让经济“活起来、动起来”。鲶鱼效应也好,蝴蝶效应也罢,都是通过关键环节的突破,最终带动面上的变革。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回旋余地大,经济基础较好。“专业人士”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市场历练中培养成长的,“双创”可以促使众人的奇思妙想变为现实,涌现出更多各方面的“专业人士”,让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更好地发挥我国人力资源雄厚的优势。
另一方面讲,“双创”也是践行群众路线、满足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愿望的必然要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参与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人的创造性社会实践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提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毛泽东同志也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采取包括“双创”在内的各种方式,允许和鼓励全社会勇于创造,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助于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双创”中有挑战更有机遇,既会滴下辛勤的汗水,也有望迎来丰收场景。人们如今所熟知的阿里巴巴等世界级互联网企业,也都是数年前从草根起家,不断坚持创新创业成功的。
更为难得的是,各种新兴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让普通人有了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近年来,宽带网络速度大幅提升、移动通信终端广泛普及、生产管理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众筹等新的商业形态有助于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分享机制,这让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人有了广阔的平台施展拳脚。
今年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高将近5个百分点;网上零售额在过去两年连续高增长的基础之上,上半年增速将近40%;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产品的增长速度也都大幅增长。实践证明,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双创”为稳增长、防风险、扩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支竹篙耶,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途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广阔前景值得期待。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充分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重要途径,要坚决消除各种束缚和桎梏,让创业创新成为时代潮流,汇聚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新动能。
李克强总理说,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旧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使新的增长点破茧而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强化服务改革必须跑出加速度,这是政府的应尽职责,我们不仅要简政有力,把该放的放到位,更要在监管和服务上下功夫,持续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清障搭台,释放中国经济的无限活力。当今时代,创业创新不再是少数人的专业,而是多数人的机会,要通过“双创”使更多的人富起来,实现人生价值。对创新创业的呵护和扶助,是最现实、最长远的发展之道和惠民之策。要使各类孵化器不当盆景,而是做苗圃成基地,为初创企业解燃眉之急,筑发展基础,让破土的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还能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的良好结合。
第三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靠改革创新加快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如何从理论和现实层面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义,怎样从实践层面释放创业创新活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我们特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其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进一步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今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措施的意见》,明确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这是认真总结国内外发展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的结果,符合当今世界发展实际和创新潮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揭示了创新创业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
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后来,创新的概念和理论不断发展。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创新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创新主要有两种: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著名经济学家诺思认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不断互相促进的过程。相对于创新理论,创业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分析框架,一般认为,创业是指一个人发现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主要标志和特征是创建新企业或新的组织。创业不仅仅局限于创办新企业的活动,在现有企业中也存在创业行为。创业者既可以指新创企业的创办人,也包括现有企业中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在经济学界,创新和创业是两个既有紧密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互补和替代关系,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灵魂,而创业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活动。但创业和创新也是有所区别的,从现有的经济理论和研究看,创新更加强调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比较著名的是经济学家索罗对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的定量测算。而创业的内涵更丰富,不仅有创新的内容,还涉及就业和社会发展以及公平正义。
影响创新创业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国民素质、基础研究水平、科研基础设施条件、体制政策环境等方面,但核心是人的因素,关键是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壮大。从某种程度上讲,推动创新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创新,要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创业创新基因。就是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创新,要大力推动创业企业发展,强化企业作为创新发动机的作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把创业、创新与人、企业这几个关键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突出要打造经济增长的引擎,而且突出要打造就业和社会发展的引擎,不仅突出精英创业,而且突出草根创业、实用性创新,体现了创业、创新、人和企业“四位一体”的创新发展总要求,揭示了创新创业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为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研究开辟了崭新的新天地。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反映了人类创新发展历史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创新创业究竟应由哪些人来干,如何选择创业者,政府应该干什么,这些是我们在推进创新创业发展中常常碰到的问题。现在,有的人认为,创业是少数“天才式”人物的事情,必须具备这样那样的素质和条件。事实上,这是一种误区。
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历史。比如,蒸汽机革命中许多重大技术都是由技工发明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比如,上世纪80年代初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体制改革后,极大激发了农民的创业热情,一大批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就了今天以万向集团为代表的一批创业企业。此后,随着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又有一大批科研人员和国有企业职工“下海创业”,使一大批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成就了今天以华为、联想、海尔等为代表的一批创业企业。这其中许多都是“草根创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且,现在来看,许多成功的企业往往都是“草根”完成的。
因此,推进创新创业必须要改变“选运动员”的方式,应在全社会高扬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创新创业的大潮,使大量优秀人才在创新创业的伟大实践中脱颖而出。
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坚持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实现途径
李克强总理在出席国家科技战略座谈会时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既发挥好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和科技人员的骨干中坚作用,又最大限度地激发群众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要依托“互联网+”平台,集众智搞创新,厚植科技进步的社会土壤,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塑造我国发展的竞争新优势。要把科技与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上融合起来,既要“顶天”,努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又要“立地”,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强化创新发展的人才和科技基石,要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新创业精神,使创业企业不断涌现和发展壮大,包括新创办企业和现有企业的创业创新,不断为企业这部创新发动机注入新生力量和活力,汇聚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一方面,要大力推动初创企业不断涌现和规模化发展。大量研究表明,初创企业是创新的源泉。历史上许多重大技术和发明的商业化最初都是由这些企业完成的。同时,初创企业也是就业增加的引擎。据美国一个最新的分析报告,近年来在美国新增的20%就业中创业企业占3%。正是那些创业者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当前,也正是那些在清洁能源、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创业者,推动着新能源、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解决我们全球面临的资源环境健康等重大挑战。
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现有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创业创新。对创业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表明,尽管许多创业者都是白手起家,但创业也可以在现有企业内部进行。现有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更需要弘扬创业精神才能赢得更多的利润和企业长久的发展,大企业由于具备人才、技术、品牌、市场等优势,是创新发展的“野战军”,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表现为大企业可以通过收购中小企业使创新产品快速实现商业化,还表现为大企业本身可以培育、孵化出许多小企业。从我国看,目前许多大企业也正在积极推进创业创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腾讯、金发科技、达安基因等大型企业围绕全产业链需求,有针对性地创办孵化器,孵化培育了大量科技型创业企业并形成集聚效应。海尔提出要把企业员工由原来的雇佣者和执行者,变成创业者和合伙人,大力推进企业内部“自创业”,实现企业由出产品到出创客的转变。
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进供给创新的重大结构性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综合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指对要素投入侧和生产侧的重大改革、关键性改革。核心是要通过推进金融、土地等要素改革和生产端的改革,提升企业效益和竞争力,焕发企业家精神,创造出能够激发消费者需求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满足新需求,开拓新市场,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最重要的是通过政府体制改革,让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充分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大幅增加有效供给,增强微观经济活力,加速新兴产业发展,又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还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在当前形势下,要紧紧围绕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新动力,大力推进政府监管、投融资、科技体制等关键环节和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节能环保、通用航空、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的改革。比如,要围绕培育小微企业和促进大企业创新,大力推进投融资和资本市场的改革,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要大力推进能源电力、物流等体制机制改革,着力降低创业创新成本。要“放水养鱼”,推动财税体制结构性改革,降低小微企业的税负水平。在生产侧方面,要放开服务业市场准入,扩大开放,使更多新企业公平进入,增强服务业发展动力作用。要深入推进传统产业创业创新,鼓励广大企业职工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推进工艺创新和设备更新改造,广泛开展技术革新,加快传统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要适应当前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迅猛发展趋势,完善政府管理体制,加强人才、技术、金融等要素支撑,着力营造有利于新兴企业不断涌现和发展壮大,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快速商业化的良好生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进入速度变化、结构转型和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营造有利于杰出科学家、发明家、技术专家和企业家不断涌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让每一个充满梦想并愿意为之努力的人获得成功,实现经济平稳持续增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和社会公平正义。
第四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言稿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甘孜州委办公室、甘孜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协甘孜州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16协商计划〉》精神和州政协工作重点安排。甘孜州政协成立调研组,于2016年4月14日至25日,分赴州工商局、州发改委、州人社局、州科技局等部门,采取实地走访、召集座谈等方式进行了调研。同时结合甘孜州2014年开展的全国企业创新调查工作,对部分企业通过电话咨询,了解收集企业对万众创新的认识和看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万众创新的发展现状
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定义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在“互联网+”时代,全州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创新创业甘孜行动,有效整合资源,集成落实政策,完善服务模式,培育创新文化,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搭建创新创业转化孵化平台,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形成想创、会创、能创、齐创的生动局面,实现新增长、扩大新就业,促进全州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创新平台及创新能力建设取得成效。2014年,首批认定四川康定金珠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企业为甘孜州科技型中小企业,标志着甘孜州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二是市场主体创业活力得到激发。截至今年6月12日,全州注册登记市场主体共33289户,同比增长32.1%。
三是就业机会更加丰富。结合全州“旅游全域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以“创业+技能培训”模式,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创业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搭建创业平台,完善创业载体,成立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筹建创业人才库。给甘孜州高校毕业生、城乡失业人员、复员转业军人、“9+3”毕业生、失地无业农民、城镇创业的农村劳动者、残疾人提供不同就业岗位。如:2014年开展的一次创业培训专项活动,活动共投入专项资金226.05万元,开展创业和创业+职业技能系统培训共有600人,其中实现创业42人,实现就业472人,就业创业成功率达85%以上。今年甘孜州率先在三州建立省级认定的首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孵化基地内现有6户创业者入驻,带动24人就业,其中2人成为专家志愿团企业实践组成员。
二、实施万众创新的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
(一)大力推进“飞机+X”产业发展新模式
2013年,州委、州政府提出了“一优先、二有序、三加快”的产业发展思路,出台《甘孜州优先发展旅游业实施方案(2013—2015年)》,在甘孜州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开展“两环一区(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经济圈、环亚丁旅游经济圈、康北康巴文化旅游区)旅游目的地建设”。四川康定机场集团公司的三大机场更是成为甘孜州东路、南路、北路3个片区既独立又互补的交通集散枢纽。2015年3月,四川航空集 1 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州人民政府签署了四川康定机场集团公司重组事宜备忘录,提出了全新的“飞机+X”产业发展模式。
(二)科技投入的放大效应日益明显
一是科技投入递增。据调研结果显示:在十二五期间,州本级财政科技投入超过2亿元,省州两级科技研发资金投入4780余万元,仅2014年,争取到省州两级已投入2935万元科技研发创新与成果转化资金。通过政府引导,不断带动企业科技投入增加,引导全社会投入科技资金超过9亿元,组织和实施国家、省、州科技项目254项。二是项目收益明显。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年新增产值2.4亿元,年新增利税4325.76万元。《甘孜州牲畜养殖实用技术组装示范》项目,优选组合包括草原建设、畜禽饲养、疫病防控等11项实用技术,在全州13个县、94个乡镇、1543家农户推广应用,实现年创经济效益2000万元。《雪域俄色茶研制与开发》项目,通过产、学、研联合,形成了技术集成、转化、推广一条龙的产品开发模式,发展原料基地3万余亩。项目自实施以来实现新增产值8100万元,利润2348万元,税收890万元,体现了科技支撑作用,提高了财政科技资金使用绩效,实现了产业倍增,增加了就业岗位,带动了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促进了县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并取得了发明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7项、商标注册4个,获得了中国著名品牌、四川名牌、甘孜州知名商标。
(三)科技合作的开放度进一步提升
院州校州合作成绩斐然。首次聘请13名州外专家担任州科技顾问团外聘顾问,与省农科院、西南民大、川农大、成都理工大学、西北农大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科技合作,专家来州工作65人次,达455个工作日,实施合作项目16个,投入科研经费570万元,有力推进了甘孜州“中国松茸之乡”品牌的获得、食用菌产业发展、酿酒葡萄基地建设。
(四)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创造了亮点
一是科技研发和示范推广,有力支撑了特色农牧业发展。通过支持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研究与开发、示范与推广,先后取得了49项科技成果,发表论文127篇,出版专著6部。建成了全国第一个青稞原种基地、藏区最大的青稞良种繁育基地、全省最大的青稞生产基地及四川青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育成了康青8号、9号,康麦8号,川芋117、川芋802等农业新品种和“H2048老芒麦”牧草新品种。州林科所与成都科分院共同完成的芒苞草科研究,改写了世界植物学100多年无新科发现的历史。特别是依托科技项目实施,为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二是以推广“农技宝”平台为抓手启动“互联网+农业”。为创新农技推广方式、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构建适应生产经营信息化需求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推进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建设相融合,有效解决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州农牧局与州电信公司合作,以“用好一个平台、完善一个数据库,建立两支队伍”为抓手,通过推广农技宝平台,搭建新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努力提高技术推广服务到位率。
三是工业科技得到加强,企业主体地位逐渐确立。紧紧围绕传统技术提升改造建设创新型企业,积极支持新产品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信息化建设,加大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力度,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制定了《甘孜州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暂行办法》、《甘孜州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甘孜州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办法(试行)》,通过政策引导,推动企业深入转变发展方式,逐步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主体。先后筛选认定四川省一码通科技信息有限责任公司、康定恩威高原药材野生抚育基地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企业为甘孜州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认定的州科技型中小企业优先给予“甘孜州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支持,同时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的各类科技计划。康定金珠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先后于2011年、2014通过评定、复审两次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到2014年底,已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5.86亿元。通过实施州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正逐步成为甘孜州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14年,经评审共批准立项29项,州财政投入345万元,平均资助强度约为12万元/项。据统计,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年新增产值7553余万元,新增利税220余万元,直接带动农户2000余户,人均增收200余元。如:积极支持甘孜州神螺藏医药研究中心研制三类藏药新药然降多吉胶囊,支持雪域俄色茶研制与开发,里五铜业股份公司矿山裂隙水拦截技术和白玉鑫源矿业尾矿再选锌再选硫技术,既保证了安全生产,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原特色无公害芜根蔬菜产品研发》项目实现新增产值360万元,直接带动农户1500户,直接吸收200人就业,户均增收1000元(人均增收200元)。《泸定桥水泥有限公司高寒地区道路微膨胀缓凝水泥新配方技术应用》项目实现年销售收入2400万元,产品广泛用于国道317甘孜-德格、炉霍-甘孜;国道318雅江-理塘;省道216丹巴-八美等公路项目建设。《高原名贵药材川贝母高效快繁技术研究》项目实施已建成温室大棚5000平方米,形成鳞茎1.2亿粒,生产可加工新鲜川贝母鳞茎3000kg,实现年产值2000万元。《虫草沙棘软胶囊的开发》项目实现年产值500万元,实现年利税15万元。《理塘县牦牛肉深加工园区建设项目》新增就业人数40人,年销售收入900万元,较立项时增长5.9%,年净利润较立项时增长20%。
(五)电子商务不断实现新突破
全力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充分利用“互联网+市场监管”平台,营造公平竞争的创新创业市场环境。一是行业逐渐活跃,队伍不断壮大。截止2014年,甘孜州成功培育注册资金达百万以上企业4家,其中,注册资金在500万以上的企业3家。2014年全年电商企业交易额达2194万元。二是企业实力增强,品牌效益初显。成功培育一码通甘孜网、溜溜康巴网2个传统类电子商务平台,推出○ya(哦呀购)移动电商平台,获得了中国农业银行《支付业务许可证》。网销产品涵盖旅游景区、住宿、餐饮、民族手工艺品、土特产等优势产品,电商企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初步形成传统经营与现代网络销售并存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
甘孜州开展万众创新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主要谈下教育卫生行业存在的困难问题:人才匮乏有待进一步壮大。一是高层次人才和优秀科技人才缺乏。据2014年四川科技统计年鉴显示:2013年,全州企业事单位专业技术人员23931人,其中科学研究人员83人;科技活动 人员760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为468人;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377人,其中研究人员209人。二是传统型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根据甘孜州人才资源调查显示:受地域气候、生存环境、科技含量低等因素的影响,甘孜州人才中属本州户籍的占65.36%,外来人才占34.64%,属典型内向型人才发展模式,以传统人才为主,创新型人才少,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主要分布在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而技术创新型人才和产业化人才匮乏。三是人才分布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2013年底全州专业技术人才(含公务员)52873人,占全州人才资源总量的35.96%,除总量小外,更多地凸现专业技术人才分布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从职称层次上看,存在技术人才缺乏,中级、初级专业技术人才多,高级人才稀少的问题,呈典型的金字塔型分布,高、中、初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结果比例为1:3.45:10.19(以高级副高级为1),高层次人才比例严重偏低,中、初级专业技术的人员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九成以上,人才结构严重不合理。从行业分布上,专业技术人才扎堆分布在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行业,占专业技术人才的比重达81.92%,而其他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偏少,占比仅为10.08%。其中:教育专业技术人才11916人,占全州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22.54%,卫生和社会工作专业技术人才4919人,占全州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9.30%,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才26479人,占全州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50.08%。从年龄结构上看,集中在35周岁以下的有14904人,占全州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28.19%。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不够大,后备力量稍显不足,教育人才40周岁以下的居多,农业人才年龄偏大。
四、建议
创新人才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人才是创新的关键,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是实现科技创新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一是要通过宣传教育、政策引导、奖励制度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科技创新意识。二是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更加厚爱、关心科技人员,形成尊重和珍惜人才的浓厚社会氛围。三是要不拘一格引进有一定专长的科研人才和产业技术骨干带头人,对掌握技术、具备经营头脑和发展眼光的领军人物加大政策激励力度。四是要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多渠道、大面积地培训技术人才,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级技工和技师,尽快解决改善目前甘孜州企业人才缺乏、结构欠优的状况。五是要抓住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三个关键环节,认真贯彻省州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让爱惜人才、保护人才、用好人才落到实处。六是要努力给予科技人员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鼓励和引进科技人员用技术入股,使他们也能得到企业成长带来的利益,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第五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方案
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实施方案
紧扣中心任务,发挥实质作用,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以下简称非公组织)党组织的生命力所在。当前,全县各条战线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为指导和推动非公组织党组织围绕创业创新发挥作用,按照市委组织部、市委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工委《关于开展“双强双带”活动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通知》(渝委组〔2015〕84号)要求,决定在全县非公组织党组织中,广泛开展以党建强、发展强,带头创业、带动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双强双带”活动,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央和市委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部署,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动力之源。广大非公组织是创业创新的主战场和生力军。在非公组织党组织中广泛开展“双强双带”活动,是党建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内在要求。开展好“双强双带”活动,要紧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主题,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统领,以发挥非公组织党组织“两个作用”为根本,以促进党组织的政治属性和服务功能有机统一为着力点,坚持问题导向、遵循党建规律,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载体,引导非公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在创业创新中建功立业,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非公组织的发展优势,努力实现非公党建大加强、非公经济大发展、党员能力大提升、职工群众更满意的目标,为推动经济强县和中心城市建设提高坚强保证。
二、主要任务
(一)组织学习创业创新政策。党组织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融入“三会一课”,党组织负责人带头讲创业创新党课,经常性组织党员学习创业创新政策。利用职工大会、党建橱窗、企业微信、企业网站、远程教育系统等,及时把创业创新的工作部署、有关政策传达到广大职工群众。大力弘扬创业创新文化,营造“人人创业、个个创新”的良好氛围。做好出资人(负责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他们自觉把非公组织发展、个人追求与国家创业创新战略结合起来,支持创业创新活动,争当创业创新先进。
(二)培育创业创新人才。党组织要研究制定企业人才工作计划,积极参与重点人才项目和各类人才对接活动,突出抓好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把党员作为企业的重要人才进行培养,多渠道提升党员创业创新能力,同时注重把创业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发展入党。大力支持党员职工参加各类学历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获取各类执业资格、技术职称。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创业创新培训,帮助党员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建立党组织班子成员和创业创新人才结对联系制度,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把创业创新人才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
(三)推动创业创新实践。党组织要围绕“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贫困村扶贫攻坚等献计献策,引导非公组织“二次创业”,走创新发展、转型发展道路。通过政治理论学习会、党员献计献策会、党企沟通协调会和技术创新课,深入开展“送政策进企业、送技术到车间、送点子助扶贫、送榜样立标杆”四送活动,因企制宜创设活动载体,通过设置党员创业创新示范岗,组建党员创业创新先锋队、课题攻坚组等,引导党员带头搞研发、领项目、拓市场,当好创业创新先锋。推行党员结对帮带职工制度,带动职工队伍整体创业创新。建立薪酬待遇、表彰奖励、职务晋升等激励机制,让党员职工创业创新有劲头、个人发展有奔头。
(四)打造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工业园区、商圈、专业市场、微企孵化园等区域化党组织要围绕创业创新时代主题,统筹推动区域内非公党建工作。深化实施以规范活动场所、规范设施设备、规范标识标牌、规范规章制度、规范载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五规范”建设,把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成区域内开放式、集约化、共享性的创业创新服务平台,采取政府部门组团服务、面向社会购买服务、非公组织志愿服务和群工系统网上服务等方式,向非公组织和党员职工提供政策咨询、手续代办、知识产权保护、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多样化创业创新服务。要坚持以点带面,精心培育一批创业创新先进典型,示范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五)参与创业创新公益事业。党组织要结合所在非公组织的特点特长、资源优势等,引导非公组织积极举办或参与创业沙龙、创业讲堂、创业训练营等公益活动,鼓励党员职工为创业创新者提供各类咨询、服务、帮助,在推动创业创新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党组织结对共建制度,“双强双带”做得好的非公组织党组织,要主动帮带其他非公组织,力所能及帮扶贫困村,带动和促进全社会创业创新。要鼓励引导党员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对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科技人员、农民工、大学生、军转人员等进行创业指导,帮助创业成长。
三、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乡镇党委、街道(园区)党工委及县级相关部门要把“双强双带”活动作为加强非公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和有力抓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结合实际,精心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推进措施,落实工作责任。要按照“属地管理、行业指导、条块结合”的原则,8月中旬前,各乡镇党委、街道(园区)党工委及县级相关部门及时将该项工作传达部署到每一个非公组织党组织。县委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工委各成员单位要发挥职能优势,积极配合支持“双强双带”活动,切实增强工作合力。
(二)强化保障,创造条件。要着力加强非公组织党组织班子建设,大力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党组织的号召力、引领力。建好用好党建指导员队伍,深入基层面对面、手把手精心指导。发挥“党管人才”优势,在人才申报、引进、培养上给予政策倾斜支持。积极整合相关职能部门资源,实现创业创新组团服务、打包服务。探索实施党建项目制,对“双强双带”活动成效较好的党建项目给予补助或奖励。把“双强双带”活动情况作为对非公组织及出资人评先评优、政治安排、政策扶持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汇编发放创业创新政策资料,组织实地宣讲。要加大宣传力度,县电视台、秀山报等要适时开辟专栏,营造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要及时总结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适时召开经验交流会议,不断把“双强双带”活动引向深入。要把“双强双带”活动与县级非公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与园区、商圈、楼宇、专业市场、微企孵化园党建工作有机结合,切实增强活动实效。今年,力争2个以上的县级非公党建工作示范点获得市委组织部、非公工委命名的市级“双强双带”先进基层党组织。
(四)搞好督导,务求实效。要通过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经常性指导和随机督查等形式,及时了解活动进展情况,认真解决存在问题,确保活动有力有序推进。要加强工作考核检查,把“双强双带”活动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考核重要内容。要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一锅煮”,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推动“双强双带”活动真正收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