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风俗习惯优秀作文优秀
风俗习惯优秀作文优秀2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风俗习惯优秀作文优秀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风俗习惯优秀作文优秀2篇1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风俗习惯优秀作文优秀2篇2“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这一首我国古代著名的民歌,生动地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草原生活,如今已是家喻户晓。站在这几乎象是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下,脚踏着无边的绿色,极目都是成群的牛羊和骏马,dajia不尽心旷神怡,仿佛来到了梦中的人间天堂。
走在辽阔的草原上,dajia回看到星星点点的毡包。这便是蒙古族人居住的帐篷——蒙古包了。它的结构非常简易,由陶脑、乌泥和哈那组成,外面再覆上一层羊毛毡,既保暖又轻便,再安上门窗,两个人用不了一个小时就可以搭建完成。火膛放在屋内的正中央,再在顶上开一个小天窗,把烟囱伸出去就可以啦。这种房子冬暖夏凉,是蒙古族人为适应草原生活而发明的流动的家。在每年骄阳似火的七八月间,蒙古族大家要举办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那达慕大会。这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传统节日,在这里大家买掉牛羊,用换来的钱买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各种蒙古草原人民特有的节日,如摔跤、赛马等,让人赏心悦目,留恋忘返……
说起草原人民的服装,那可就更美啦!既简洁又大方。每一种颜色有着不同的象征。白色是如乳汁一般无暇的颜色,象征纯洁,一般在节日盛典时才能拿出来穿。蓝色象征忠诚坚定。红色象征热烈开朗,是大家最常穿的颜色。黄色只有**与王亲才可以穿,一般人不会穿。他们的腰间总是系一条宽大的腰带,通长长三至四米不等,起到防寒的作用,具有极其浓郁的民族特色。
他们饲养的牛马和羊群,不仅是牧民们生活的保障,而且构成了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绿绿的草原因为有了牛羊而更加富有活力。
蒙古族世代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他们勤劳善良、憨厚朴实,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美妙而悠扬的歌声,仿佛诉说着草原人民的豪迈与奔放。
第二篇:五年级写景作文家乡的风俗习惯450字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五年级写景作文 : 家乡的风俗习惯_450字
我们的家乡风俗很好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在春节里,我们的习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人们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电视。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春节的气氛是不是更浓了呢?伴随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亲戚。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看后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呢!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们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五年级:尹浩楠2014
第三篇:春节风俗习惯作文
春节风俗习惯作文
春节风俗习惯作文
(一)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习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守制者(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
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北京春节的习俗真有趣!
春节风俗习惯作文
(二)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桂林的城乡。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过小年”。过小年这天,人们宰狗、杀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爆竹声,带着人们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人们认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恶功过祸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将尽,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除夕夜幕降临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爷下凡。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现在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了。
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过节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且寓有美好的愿望:腊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荤、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们喜欢阖家团聚,菜肴中必有“圆子”、“欢喜”,取其团团圆圆,欢欢喜喜之意。这个夜晚,万人空巷,都在家中守岁。守岁时,要把火盆的炭火烧得红红火火,以象征生活岁岁兴旺。当零时一到,老老少少喜气盈盈,以爆竹声声迎接新年。这喜炮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静,人们仍无睡意,炉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会忘记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种,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种犹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财旺、家旺的好兆头。人们对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许是因为火给人类带来了文明、带来了>温暖吧。爱火就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春节风俗习惯作文
(三)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直延续下来。
第四篇:有关风俗习惯作文锦集
有关风俗习惯作文锦集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风俗习惯作文锦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风俗习惯作文锦集1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国家的民风民俗,在我出生的国家——中国,最具有民风民俗特点的传统节日,就是春节。
我的家乡是安徽省的一个小小的县城——涡阳,“老子故里,道德之乡”。春节是其中时间最长,也是最热闹的节日。除夕到了,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鸡鸭鱼肉酒香味,男女老少全都穿上新衣服,大门前贴上红红的对联,全是祝福新年的句子。一天三顿在开膳之前都要放鞭炮。因为这是一年中最后的一天,除了很小的宝宝或小孩子,没有人在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五家家都要走亲串门,小孩到亲戚朋友家拜年要压岁钱,男人们要去亲戚家拜年,女人自然在家中烧火做饭,迎接亲戚们来家中拜年。还有一些庙会会有一些商家卖一些新年特有玩具,例如:炮、烟花、摔炮等。
元宵到了,家家张灯结彩,整个城市就像一家子一样,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地过着元宵,有的放着孔明灯,向天上飞,满天处处是灯火,美丽极了!
这就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节日“春节”。大家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传统节日习俗,一定要传承下去。
有关风俗习惯作文锦集2我对过年的看法是全家人在一起去亲亲家玩,节前打扫卫生、贴门神、放炮赶年兽、守岁等。
春节的来源是因为有一头年兽,每到除夕就从海底上来,来到人间杀害百姓。有一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来到这里用炮和门神、年神赶走了年兽,从此以后年兽再也没有出现过。就这样人们把赶年兽的办法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后来就成了人类的习俗,这就是年的来源。
我对年兽很好奇,想知道年兽到底有没有,年兽长什么样子,我一定要找出来,于是我在网上查找,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我又看了关于年兽的图片,有的是爬着的,有的是站着的。不知不觉的一个小时过去了,我又看了解说,上面说不一定有年兽。我要好好学习来研究这个万年这迷。
你们想知道吗?那就和我一起好好学习吧!
有关风俗习惯作文锦集3今年大年三十的晚上,爸爸、妈妈、外公、外婆、舅舅、舅妈、表弟和我齐聚一堂。
我们开始包饺子,外婆小心翼翼的拿出一枚硬币,裹进了一个饺子里,即将入锅之前,外婆用手捏出一个记号,爸爸妈妈和我都看见了,只是没吱声,煮过饺子的.人都知道,除了把饺子煮熟以外,饺子的外形都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时间到了,将锅盖掀起,一团热气直扑脸颊,果然,我一眼就发现了那个“大钱饺子”,外婆在装盘时,可以把这只不一样的饺子放入我的碗中,我感动极了。
在装完盘后终于上桌了,我嘀咕了一句:“谁给我这么多饺子啊”,就把饺子挑到了不在席的妈妈碗中,其中就有那枚“钱饺子”接着,我若无其事的继续吃饺子,妈妈烧完了菜后,我碗里瞄了一眼,已发现那枚饺子。等大家吃的差不多了,妈妈站起来说:“饺子都粘在一起了,摇一摇吧,”
在摇的过程中,妈妈偷偷的把自己的碗和外婆的碗交换了一下,外婆还蒙在鼓里呢,吃着吃着,只听哎呦的一声,外婆吐出了那枚硬币。“哈哈,奶奶吃到了,奶奶吃到了,”表弟高兴的叫了起来。当时外婆还一头雾水!
今年的春节过得特别温馨。
有关风俗习惯作文锦集4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了,寒假也随着开始啦。我们打算回老家过年,我和哥哥都盼着快点回老家。经过妈妈的一番准备,我们出发了。
经过长途跋涉,爸爸辛辛苦苦开了8小时的车,终于回到老家了。回到家里,奶奶已经买好家乡美味可口的大螃蟹,等待我们了。奶奶看到我们到了,马上端出一盘金黄色的大螃蟹,闻着香喷喷的大螃蟹,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抓来吃,这可说我和哥哥的最爱,我和哥哥抢吃起来。很快,这盆大螃蟹就被我们消灭了。
吃完螃蟹奶奶就开始做年饼,这是我们家乡的一种习俗,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做这种饼,既可以送给亲朋好友,又可以用来招待客人,它的材料是用糯米泡湿之后磨成粉,然后用糖水搅拌,就变成一大坨迷糊团。接着抓一把糊团揉扁,拌入馅才,包起来放进锅里蒸熟就好了。我和哥哥也跟着瞎揍热闹,觉得好玩极了。
我们家乡过年还有许多习俗,比如唱大戏、舞龙神、狮子拜年……,家乡的习俗可好玩了,我爱我的家乡——雷州。
有关风俗习惯作文锦集5“噼噼啪啪,噼噼啪啪……”日夜盼望的新年终于伴着阵阵的鞭炮声向我们走来。今天是农历正月初二,我与姐姐起了个大早,准备与爸爸妈妈到外婆家拜年。
一路上,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好不热闹。到了外婆家,“蹦,啪。蹦,啪。蹦,啪……”更是热闹非凡。一向怕打炮烟,又非常想打炮烟的我终于鼓起勇气拿了一根,可我还是不敢打,我叫外婆试一遍,姐姐也打了一根,最后我终于也打了一根。“哇,好痛快啊!”我先将右手把打火机打起来,左手拿起炮烟,小心翼翼地往火上点,“点着了,点着了。”我高兴地叫起来,同时,我马上将炮烟扔了出去。可我没用力,炮烟掉到了我的脚跟前,我吓得拼命逃,连打火机都扔到了河里去了。幸好我跑得快,跑得远,扔出去时火花马上就灭了,接着清烟飘了出来,然后一下子就“啪”的一声炸开,声音震耳欲聋。我虽然心里不怕,可还是一哆嗦。
通过了这次尝试,我的胆子大了许多,现在我总算敢打炮烟了。这个春节我的收获真大呀!
有关风俗习惯作文锦集6春节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二十三这日是小年,传说这一日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据说大罪要减寿三百日,小罪要减寿一百日。
二十四这日掸尘扫房子,二十五要做豆腐,二十六要割年肉,二十七宰鸡赶大集。二十八要贴花花。二十九,俗称“小除夕”,这一日人们往来拜访。腊月三十是春节的一个高潮,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日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在正月十五正式结束,这一日是元宵节,要举行灯会,还要吃元宵、放烟花。最后在烟花声中,结束了春节。
有关风俗习惯作文锦集7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传统文化有刺绣,观灯,武术和剪纸。
其中传统节日中的第一大节日是春节。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从这天起,人们便开始忙碌起来了,热闹起来了,年味也越来越浓了。大街上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到了大年三十,人们贴着春联,门神,对联,还在门上把福字倒着贴,表示福到的意思。出门在外的人都回来了,晚上除夕夜家人们聚在一起,高兴的吃团圆饭,边吃边看新年晚会,当然饭桌上不可缺少的是饺子。大家在一起还要熬夜,叫守岁。当十二点新年钟声敲响时,人们兴高采烈,欢天喜地的放烟花,迎接新年的到来。空中燃放的烟花像是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把漆黑的夜晚点亮的像晴天一样,希望他把我们的愿望实现。
第二天大年初一,人们互相拜年,小朋友们最喜欢压岁钱。初二走亲访友,正月十五吃汤圆,预示着春节即将过完。
关于春节的风俗习惯还有很多很多,它既是传统节日,也是传统文化。
老师评语:小作者向读者详细的叙述了春节的有关风俗习惯,语句通顺,望多积累些生词哦!加油!
有关风俗习惯作文锦集8我们的家乡风俗很好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在春节里,我们的习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人们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电视。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春节的气氛是不是更浓了呢?伴随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亲戚。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看后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呢!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们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第五篇:风俗习惯
风 俗习惯
(1)、简单的食
九寨沟藏胞以青稞、玉米、小麦为主食。青稞炒熟后磨成面、做成糌粑,或酿制成青稞酒,是藏胞最喜欢的食品和饮料。玉米做成的炒炒饭、烧馍、搅团和小麦做成的馍饼、面条是九寨藏胞的日常食品。早晨,一般喝酥油茶,吃糌粑;中午,吃烧馍;晚饭吃酸菜面块。饭后喝一点青稞酒或大麦黄酒。
逢年过节吃血肠、糌粑肠、烤羊肉等。肉食以猪肉为主,也吃牛羊肉,肉清
炖,佐料放得很少。由此可见,清淡、简朴是九寨藏民饮食的两大特点。
(2)、住
九寨沟藏胞的住宅大都是木结构楼房,一般分为三层,底层关牲畜,二楼住人,三楼设经堂。藏族以上为“净”,下为“秽”,所以将神圣的经堂设在第三层。藏家的家具一般都做成组合式,与板壁镶嵌在一起,不加油彩,保持木质本色。藏家也不需凳椅,男子席地而坐,女子折腿跪坐。
(3)、行
由于九寨沟所处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古时候,他们大多以骡马为交通运输工具
(4)、葬
土葬、塔葬、天葬
(5)、特的婚礼
在九寨沟,藏族青年男女的择偶方式同汉族差不多,一种是自由恋爱,一种是父母包办。但婚礼就比较独特了。婚礼时,男女双方都要选好已婚夫妇作陪伴,男方迎亲的代表,骑马先到女方家住一夜,第二天再将新娘接回家。女方村寨的妇女在道口、桥梁处用酒迎侯迎亲的马队,并把灌醉客人视为天大的乐事。到男方家门口时,男方要鸣枪二响,表示欢迎。然后由新郎将新娘扶下马,与陪客一同进新房并排坐下,全寨的人带上酒和哈达前来贺喜,先由德高望重的长者致祝酒词,接着自由喝酒。新娘在男方住三天后回娘家,这次要由男方寨上的妇女在道口敬酒送女方的陪同人马回寨,谁灌醉的客人越多,谁就是最能干的女子。新娘 一般要在娘家住上半年才接回男方家。
民 居 建 筑
民宅建筑为土木结构相结合,以木结构为主,依山坡而建,墙基础用块
石砌成,墙体用土垒成。房子的大小由柱头的多少来决定,最小的是9柱,多的有40多柱。房顶一般人叫“榻板”或“榻子”,长1.3米左右。榻板有
两种规格,一种是均匀型,厚薄相等,称为汉式榻;另一种是刀片形,一边
厚一边薄,称为藏式榻。在建筑施工时前一种较容易铺盖,两片榻之间的缝
隙上面盖一片,后一种单层压边,难度大,铺盖时技术要求高。用榻刀劈出
来的榻板,在板面上有一条条由年轮形成的纹沟,下雨时,雨水随纹沟流出,流线形的房顶很容易排出雨水;太阳一出来,潮湿的榻板很快又会被晒干。用榻板盖的房顶,面上风吹雨打日晒,木质逐渐变质,而朝下的榻面经过炊烟的长期熏烤逐渐变厚变硬,两年左右,把整个榻板翻过来铺盖,这样反复一直到不能用了才换新榻片。流线型的榻板房顶,排水性能强,随房檐淌下来的雨水,天长日久,容易冲刷土墙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藏族住宅的房檐两边都安装了上长长的木水槽,用来排水。
这种水槽每户都备有几根,随时调换房檐上的水槽或作为其他应急用。在水槽口下备有数个大大桶,高1.3米左右,直径约1米左右,用来储蓄房顶淌下来的水。为了防止大水槽和木桶腐朽,选择用材时,主要用松科植物红松。这种用榻板铺盖的流线形房顶,适合九寨沟多雨雪的天气。木结构的住宅房分为三层楼。二层楼前面为平台,边上有偏房,主要住人,三楼堆放草料和其他杂物,底楼作为牲畜圈棚。这种建筑特性,适合于九寨沟半农民半牧地区,人畜分居,粮草物资储存,又有足够的肥料供农业生产使用。
宗 教 信 仰
九寨沟的宗教是以苯教为基础,佛教文化为主导的藏传佛教。苯教,是
古代藏区存在的、以崇拜自然对象为主的原始宗教形式,这种崇拜传统一直
在民间流传。苯教是一种多神崇拜,崇拜的对象包括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湖泊、飞禽走兽等,相信“万物有灵”。苯教“万物有灵”的多神论思
想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同时,佛教”人生唯苦,四大皆空,生死
轮回,因果报应“等缘起的思想理论以寺院为主在九寨沟藏传佛教文化中起
着主导作用。
藏传佛教文化特点——活祭与放生
佛陀说:“一切有为之善业,放生功德最大”,这是藏传佛教产生“活祭”的理论依据。“活祭”同时又是苯教“万物有灵”崇拜动物的产物。放生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的是把自己的家畜、家禽中年龄最大的通过念经等宗教仪式,披挂放生。放生的地点是当地的主要“神山”。间接分为:一是向他人宣传放生,达到阻止他人杀生的目的;二是用自己所拥有的权力和地位封山封水,定为“神山神水”,使其变得神圣不可侵犯,从而达到保护各种野生动物的目的;三是把别人将要杀害的家畜和野生动物买下来。
转 经
转经,按苯教“雍仲”的旋转方向,向右转。转经是普及面最广的一种特别礼仪。转经筒内装有一定数量的经咒,每转动一下经轮就等于念诵了数百遍经轮内的经咒,其无量的功德就在于此。因此,“转经”在藏族社会久兴不衰。
佛神山与神山
佛神山与神山,如九寨沟的扎伊扎嘎山,是藏传佛教的象征,藏族人称之为“尼”。佛神山是藏传佛教教徒信仰佛教的活动场所,通过转山磕长头,诵经虔诚,祈祷达到自己清心净身的目的。
嘛尼堆
嘛尼堆,九寨沟藏区称为“牙则”。是堆积在神山的山顶或转山必经的山口和各藏寨神山指定的位置上的有经文的石堆或神箭(木制的各种兵器),堆上还插有经幡。“牙则”起源于苯教万物有灵,属于原始宗教的大自然崇拜,是藏传佛教中崇拜祭祀山神的主要仪式,是原始苯教山神崇拜的具体体现。“牙则”的位置由**或高僧选定。“牙则”分为地上和地下两种。地上的堆放石头,这些石头,有的是信徒经过千难万苦从其他佛山圣地带来的;有的是本地经过念经护法的;有的是转山人放上的。九寨沟多数“牙则”是各种木制的兵器,是每次念经祭祀山神时由各户做的。第二种是埋在地下的,叫“布得”,主体用金属罐或陶瓷瓶,中间竖一段用方枝柏树心做的方木,称为“命木”。上面缠绕八字真经,周围装上五谷、金银、珠宝、宝瓶、各种兵器等物,深埋后在上面栽上树木花草等堆成“牙则”。
龙 达
龙达是藏语。“龙”是指天地间大气中的元气和无形的神灵;“达”是指信教徒在元气的充沛下和神灵的保佑下,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龙达”属于原始苯教崇拜大自然的产物,是藏传佛教祭祀各种神灵的主要内容之一。“龙达”有纸和布做的两种,上面印有图案和经文,呈正方形或长方形,中间印有一匹驮摩尼宝珠的骏马,上有日月,四角印有龙、鹏、虎、狮四种动物。“龙达”使用时,纸做的顺风撒放,布做的用毛绳串联起来,悬挂在桥上或神山、“牙则”等地。现今藏族社会信教者放“龙达”,主要是为了祈求神灵保佑自己吉祥如意。
经 幡
九寨沟藏民称为“葛达”,意为插在门口的旌旗,实是密宗文化与中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经幡根据其用途和不同的内容长短不一,短的几米,长的树十米,分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在长经幡的边上还有各种颜色的小装饰片,上面印有“龙达”。九寨沟的经幡多用木条做成旗杆,且高大,多为竖插,横挂的较少,这是九寨沟经幡的特点。
藏 族 服 饰
九寨沟的藏族服饰做工精细,华美洒脱。男子穿红、紫、咖啡色氆氇,或白色衬衫,衣袖宽松,系红色或黄色腰带,腰间佩带腰刀和吊刀,头戴礼
帽,显得英武潇洒,恰好衬出他们的健壮体魄和剽悍豪爽的性格。女子爱穿
长至脚踝的黑色 衫,系红色腰带,头戴羊皮镶边的圆形帽。节日盛装时,背
后从头到脚披一长带,上缀镂花银碟和珠宝,加系皮制窄腰带,上缀大银花。
佩带双耳环和玉石、琥珀、象骨、玛瑙等制成的项链、手镯和嵌珠银戒。她
们款款走来,既不失村野风味,又显得雍容富丽。中老年妇女常在肩上斜挂一个银制经盒,将头发梳成许多长而细的小辫披在肩上。老年男子喜欢手摇转经筒,戴一串佛珠项链。冬天,男女都穿豹皮镶边的大皮袄,头戴漂亮的狐皮帽。
现代藏装正向多样化和豪华方向改革发展。随着藏区的开放,旅游经济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和生产方式的逐步改变,适应新形式下的需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九寨沟出现了一些藏装改革派,她们集汉装和西藏服的优点,对藏族女装进行了大胆地改革。
经过改革的服装,腰间扎上腰带和银装饰品,既具有藏民族特色,又便于妇女参加各种活动。以九寨沟宾馆为例,按九寨沟的藏装的特点和西藏服的样式,把女装设计成无袖长开衫,作为具有九寨沟藏民族特色的礼服。这种服装由于是无袖长开衫,穿着时比西藏服方便,不同身材体形的淑女穿上各显其美,优美而自然,适合宾馆服务人员穿着。现代藏装有三种类型:一是表演性服装,主要是各文艺团体和个人演出节目时作表演服用。表演性服装还包括展示性服饰,这种服饰全面向人们展示各种豪华的藏族男女服饰。二是各旅游服务行业的礼服,这种服装从较流行的西藏服正向九寨沟的传统式豪华型服装发展。三是藏民族传统的服饰,取材从单一向多样性发展,色彩从传统的黑白红色向多种色彩和花样发展,服饰从普通型向高档豪华型发展。
教 会 寺 庙
扎如寺位于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扎如沟宝镜崖下,据藏文史籍记载,距今
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藏语全称叫“然悟贡巴扎西彭措岭”,简称“然悟贡巴”。
由于该寺地处扎如沟内,因此汉语称为“扎如寺”。
扎如寺属藏传佛教的“苯波”教,历史上属“奔卡拉康”。由21世奔卡旦增建参**在西藏麦日一位堪布的指点下,于公元1573年迁移到扎如沟的宝镜崖下。经过历代奔卡对寺院的改建和扩建,到50年代,寺院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寺院占地面积15200平方米,拥有大小经堂多座,茶房、库房、客房、藏经房各一座,僧房六十余座。重要法器、文物、佛祖塑像、佛经等财物价值上亿元。有僧侣129人,**2人,信教村寨、四十多个,信教群众六千余人。1956年阿坝州藏区发生的叛乱使寺院的房屋和主要文物法器遭到严重破坏。1986年,四川宗教局负责人对扎如寺的情况做了详细调查后,同意恢复扎如寺。国家拨款一部分,加上群众的捐款捐物,扎如寺才得以逐渐恢复。经过重建恢复的扎如寺现已处具规模:占地面积14510平方米,寺院现有**1人,僧侣61人。寺院每年举行4次佛教活动,分别是:第一次是“良美都钦”,举行时间为正月初三至初六;第二次是“麻艺助钦”,举行时间是四月初七至十六日;第三次是“郎幺东确”,举行时间是五月十四至十六日;第四次是“顾朵”,举行时间是九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
1995年,扎如寺纳入县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扎如寺在九寨沟生物圈保护区内,作为藏族文化遗产,寺院具有宗教、教育和文化三个功能。
节 日 盛 会
麻孜会
农历正月为藏族的年节。而九寨沟最隆重的节日当数农历三月十五的“麻
孜会”。这天男女老少都身着盛装去扎如寺参加庙会,烧香敬神,朝佛转山,向师长亲友、和尚喇嘛敬献哈达,表达美好的祝愿。庙会上也有唱歌跳舞、演藏戏等庆典活动。青年男女也常在这天寻觅知音,交结朋友。
德朵节
每年冬季至初春,是易发生火灾的时节,就以村寨为单位,请喇嘛在专门的院内念经祈求免灾。这一节日由两个仪式组成:一是守火仪式,一是驱火仪式。守火仪式时,要在寨子中最适宜观望的地方搭一个了望蓬,每家委派一名代表驻守望蓬。在晚上十二点前,寨民围寨转游,边转边唱,告戒人们防火。驱火仪式由几个寨子联合举办,持续一天。寨民均穿漂亮的新衣,念经祷告,观看由数十人组成的马队摇旗呐喊,鸣枪驱火。
转山节
农历六月十五和七月十五的转山节,主要活动是朝拜扎依扎嘎神山,但也充满节日的喜庆气氛。转山这天,藏胞大都要着盛装,相互祝酒,齐声歌唱,骑马或步行绕神山一圈。
“良敏王清”庙会
每年正月初五,为纪念苯教有名喇嘛人圆寂升天,藏民们聚会于扎如寺转经。
乐 器
藏族乐器,主要有以下几种。
吹管乐器 甲岭(唢呐)、柴岭(横笛)、雄岭(竖萧)、岗岭(人腿骨笛)、鹰骨笛、雁骨笛、杂岭(陶埙)、洞(法螺)、洞钦(长号、大号)等。
弹拨乐器 毕旺(琵琶、琴)、毕旺居吉巴(单弦琵琶或琴)、毕旺居松(三弦琵琶或琴)、毕旺居芒(多弦琵琶或琴)、札木年(弦子)、竹质和钢质口弦等。
拉弦乐器 牛角琴、札尼(牛角胡)、铜胡、根卡等。
打击乐器 鼓、大鼓、杂额(腰鼓)、桑额(铜鼓)、钹、铙、铃、止尔布(小铃锋)、札如(手摇鼓)、串玲、盘铃、达玛如(拨浪鼓)、叮夏(碰铃)、达玛(碗形鼓)、锣等。
它们有独奏,有的配歌伴舞,有的用于宗教仪式。
羌族有哪些乐器?
羌族的民间乐器中最具特色和最著名的要算羌笛。据说这种乐器系秦汉时游牧西北高原古羌牧人所发明,故名羌笛。因为当地不产竹子,所以最初的羌笛是用羊腿骨或鸟腿骨制成。现今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物馆还珍藏着一段三个孔的骨笛。早期的羌笛还是一物二用,既可当吹奏的乐器,又可作策马的马鞭,所以又叫“过”(马鞭)或“吹鞭”。在西汉以前的羌笛只有三至四个按孔,到公元前一世纪,经过京房(公元前77年—37年)在后面加了一个最高音的按孔,才有五个按孔,并逐渐传入了内地。关于羌笛的演进过程,后汉马融在《长笛赋》中有详细的记述。
近代流行于阿坝州羌族地区的羌笛,是一种六声阶的双管竖笛。管身用岷江上游高山特产的油竹削成,方筷形,长约15-20公分,粗如小指,两管并列,以细线捆紧,竹簧插于管头,竖吹。多独奏,用特殊的“鼓腮换气法”,不断地吹奏,音色柔和、纤细,悠扬而婉转。
此外,羌族人民常用的乐器尚有小锣、铜铃、唢呐、羊皮鼓、月琴、胡琴和竹口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