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巧言令色是贬义词吗?
巧言令色是贬义词吗?3篇
巧言令色是贬义词吗?1巧言令色,贬义词,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伪情来迷惑、取悦他人。
一、成语释义
【成语】:巧言令色
【拼音】:qiǎo yán lìng sè
【解释】: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出处】:《尚书·皋陶谟》:“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举例造句】:你敢于巧言令色,惑吾众听耶?(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
【近义词】:花言巧语、甜言蜜语
【反义词】:推心置腹、开诚布公
【灯谜】:七月谈秋景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迷惑人
【英文】:artful words and insinuating countenance
二、成语出处
传说舜帝时期,皋陶和禹一起讨论治理国家的大事,皋陶认为按先王之道处理政务,大臣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作为帝王还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待人宽厚仁慈。禹补充说还要知人善任,有智慧的人才能用人得当,不会害怕那些花言巧语讨好的人。
巧言令色是贬义词吗?2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巧言令色
【色彩】贬义
【拼音】qiǎo yán lìng sè
【基本解释】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伪情来迷惑、取悦他人。
二、成语造句
1、他是一个巧言令色的卑鄙小人。
2、第三种人没有采纳批评的诚意,只是巧言令色。
3、我最厌恶那些巧言令色,表里不一的人。
4、看他那种巧言令色的样子,十足是个偽君子。
5、他在班主任面前巧言令色,当上了班长,但同学们都不买他的帐。
6、一个巧言令色的人,对上对下往往有不同的嘴脸。
7、巧言令色者,多数是唯利是图的势利小人。
8、他是个巧言令色的人,对长官极尽奉承之能事。
9、他这个人最擅长于巧言令色,你可别上当受骗。
巧言令色是贬义词吗?3贬义词
qiǎo yán lìng sè
巧言令色:巧言:擅长外交辞令;令色:面目美好。原义:擅长辞令,面目姣好者。先秦之时实行世袭制。除了血亲就是富人,美人,擅长外交辞令可以当官。
巧言令色造句
1、当然,在1990年代,也就是福山发表论文的时代里,曾占据统治地位的那种巧言令色的必胜主义,如今已经无法主导达沃斯的讨论。
2、但不清楚检察官将如何解读这些言语不一和巧言令色。
3、他巧言令色,善于奉迎,一进公司很快就被重用。
4、看他那种巧言令色的样子,十足是个伪君子。
5、他是个巧言令色的花花公子。
6、他是个巧言令色的人,对长官极尽奉承之能事。
7、我最厌恶那些巧言令色,表里不一的人。
8、人们应该学会如何从激烈的网络漩涡中剔除煽动性的巧言令色及宣传伎俩、并成为一个消息灵通且有独立见解的公民。
9、任何巧言令色,外国任何单方面的行动,都不能改变这一基本事实。
10、第三种人没有采纳批评的'诚意,只是巧言令色。
11、他是个巧言令色的人。
12、善于巧言令色的人,表面上跟你十分亲热,其实往往别有用心。
13、他不失时机地对教皇朱利乌斯二世甜言蜜语、巧言令色,确保了这一恩惠的获得。
14、一个巧言令色的人,对上对下往往有不同的嘴脸。
15、讲台之上何谓无碍辩才,通常即指学究所以为的巧言令色。
16、他虽然努力表现出亲善的样子,但还是给人一种巧言令色的感觉。
17、一系列小而繁琐的事情——巧言令色,细节,执行力,冷漠和模糊不清——最终削弱了他的任职。
18、但哪里有预言,她们就会在哪里止步;哪里有巧言令色,她们就会在哪里受到遏制;哪里有世故狡诈,她们就会在哪里死亡。
第二篇:巧言令色是贬义词
巧言令色是贬义词
巧言令色是贬义词1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解释: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出处:《尚书·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巧言令色造句
1、他是一个巧言令色的卑鄙小人。
2、第三种人没有采纳批评的诚意,只是巧言令色。
3、我最厌恶那些巧言令色,表里不一的人。
4、看他那种巧言令色的样子,十足是个偽君子。
5、他在班主任面前巧言令色,当上了班长,但同学们都不买他的帐。
6、一个巧言令色的人,对上对下往往有不同的嘴脸。
7、巧言令色者,多数是唯利是图的势利小人。
8、他是个巧言令色的人,对长官极尽奉承之能事。
9、他在总经理面前巧言令色,爬到现在的职位,很为一般人所不齿。
10、他这个人最擅长于巧言令色,你可别上当受骗。
11、他巧言令色,善于奉迎,一进公司很快就被重用。
12、他是个巧言令色的花花公子。
巧言令色是贬义词2贬义词
qiǎo yán lìng sè
巧言令色:巧言:擅长外交辞令;令色:面目美好。原义:擅长辞令,面目姣好者。先秦之时实行世袭制。除了血亲就是富人,美人,擅长外交辞令可以当官。
巧言令色造句
1、当然,在1990年代,也就是福山发表论文的时代里,曾占据统治地位的那种巧言令色的必胜主义,如今已经无法主导达沃斯的讨论。
2、但不清楚检察官将如何解读这些言语不一和巧言令色。
3、他巧言令色,善于奉迎,一进公司很快就被重用。
4、看他那种巧言令色的'样子,十足是个伪君子。
5、他是个巧言令色的花花公子。
6、他是个巧言令色的人,对长官极尽奉承之能事。
7、我最厌恶那些巧言令色,表里不一的人。
8、人们应该学会如何从激烈的网络漩涡中剔除煽动性的巧言令色及宣传伎俩、并成为一个消息灵通且有独立见解的公民。
9、任何巧言令色,外国任何单方面的行动,都不能改变这一基本事实。
10、第三种人没有采纳批评的诚意,只是巧言令色。
11、他是个巧言令色的人。
12、善于巧言令色的人,表面上跟你十分亲热,其实往往别有用心。
13、他不失时机地对教皇朱利乌斯二世甜言蜜语、巧言令色,确保了这一恩惠的获得。
14、一个巧言令色的人,对上对下往往有不同的嘴脸。
15、讲台之上何谓无碍辩才,通常即指学究所以为的巧言令色。
16、他虽然努力表现出亲善的样子,但还是给人一种巧言令色的感觉。
17、一系列小而繁琐的事情——巧言令色,细节,执行力,冷漠和模糊不清——最终削弱了他的任职。
18、但哪里有预言,她们就会在哪里止步;哪里有巧言令色,她们就会在哪里受到遏制;哪里有世故狡诈,她们就会在哪里死亡。
第三篇:大张旗鼓是贬义词吗
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那么大张旗鼓是贬义词吗?一起来看看下文的解释不!
大张旗鼓是贬义词吗
不是,根据词语解释,大张旗鼓是的中性词。
大张旗鼓解释
【成语】: 大张旗鼓
【拼音】: dà zhāng qí gǔ
【解释】: 张:陈设,展示;旗鼓:旗帜和战鼓。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
【出处】: 清·张春帆《宦海》第九回:“李参戎带著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大张旗鼓,排齐队伍,浩浩荡荡的向前进发。”
【举例造句】: 至于那一部小说,本来当属于古董之部,若要大张旗鼓,颂为二十世纪的新作品,则小子不敏,实不敢也。鲁迅《书信集·致胡适》
【拼音代码】: dzqg
【近义词】:声势浩大、大张声势、浩浩荡荡
【反义词】:秘而不宣、不露声色
【灯谜】: 喜庆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集体活动
【英文】: on a grand scale
大张旗鼓成语造句
1、李参戎带著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大张旗鼓,排齐队伍,浩浩荡荡的向前进发。
2、为了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大家大张旗鼓地在村里进行广泛宣传。
3、赌博是英国人天生的嗜好,不仅改良俱乐部的很多会员在大张旗鼓地拿福克的成败打赌,就连英国的广大群众也在进行着这种活动。“斐利亚?福克”这个名字就象匹赛马的马名字样被印在种赌博手册上了。
4、邪恶进攻正直的心灵,从来不是那么大张旗鼓的,它总是想法子来偷袭,总戴着某种诡辩的面具,还时常披着某道德的外衣。卢梭
5、不管是奖励还是惩罚,你都是为自己的承诺负责任,奖惩都要在约定的第时间兑现,兑现承诺要大张旗鼓,就会有最大的冲击力。执行没有将功补过,只有奖惩分明。
6、这事从未象现在这样大张旗鼓地处张扬过。
7、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社会主义优越性。
8、本周俄罗斯大张旗鼓的承认了南奥赛梯和阿柏克兹亚的”独立”,而这两块飞地正是近期格鲁吉亚战争的导火索。
9、安哥拉首都罗安达的家医院大张旗鼓的开了业,没几个月墙上就出现了裂缝,很快就关门大吉。
10、佛罗里达州向来喜欢在全国选举中大张旗鼓,扩大影响。
11、这次,他更是大张旗鼓地表示,要以个人、张嘴、台戏“笑侃年衣食住行”。
12、男艺人排行榜上占主导地位的乡村单曲榜的年终热门景点,但女演员还大张旗鼓地体裁在2010年成功作出了贡献。
13、当爱情走过恋爱时的神秘,当爱情走进婚礼的殿堂,当爱情不再大张旗鼓,当天使坠落凡尘,爱情留给我们的也许只是平淡,只是份日久弥深的亲情和份实实在在的生活。
14、中央发出号召后,场发扬抗洪精神,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高潮在全国大张旗鼓地开展了起来。
15、有的人喜欢默默无闻,乐于奉献,施恩不图报;而有的人做了点小事情就当丰功伟绩来大张旗鼓地宣扬,并且因此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句名言:“浅薄的水是爱喧哗的,而深邃的水是爱沉默的”。
第四篇:虎头蛇尾是贬义词吗?
虎头蛇尾是贬义词吗?2篇
虎头蛇尾是贬义词吗?1【拼音】hǔ tóu shé wěi
【感情色彩】贬义词
【释义】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用法】作定语、宾语、状语;比喻做事有始无终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为德不卒、有始无终
【反义词】全始全终、善始善终、持之以恒
用虎头蛇尾造句
1、这场茶会参加的人太少,只好虎头蛇尾,草草结束。
2、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3、中学生写作的一大毛病是虎头蛇尾,这已经构成一种习惯模式;另一毛病是趋同从众,于是很轻易地构成了一种跑题模式;中学生写作还有一个毛病是干瘪无味,只忙于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却无暇顾及作文是否血肉丰满、花叶茂美。
4、他这个男生做啥事都虎头蛇尾的,一点也不脚踏实地。不像我们的班长,有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上课也是聚精会神,从来不做小动作,老师都很喜欢他。也是我们的好榜样。
5、我们把活动中的各种状况都考虑过了,绝对不会发生虎头蛇尾的情形。
6、小奇也许会写得好,就是她有一个毛病,“虎头蛇尾”。
7、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敢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8、对这件事,我们已下定决心,绝不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9、如果你在做事时虎头蛇尾、丢三落四或者不以为然,不认真去做,那么就会给你身边的人带来许多不利。
10、他做事往往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真让人不放心。
11、这篇论文虎头蛇尾,开头写得不错,结尾却只有寥寥几句,极不相称。
12、做事怎么可以马马虎虎,虎头蛇尾?你难道不知道善始善终是一种好的品质吗?
13、没有毅力,成功只是虚幻,虎头蛇尾的奋斗也是徒劳。
14、警方誓言将歹徒逮捕归案,绝对不会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15、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16、做事情要贯彻始终,切忌虎头蛇尾。
17、恒心和毅力正是克服虎头蛇尾习性的良方。
18、就因为他虎头蛇尾的做事态度,不知害苦了多少人?
19、这个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丢三落四的。
20、年轻人做事就如此虎头蛇尾,日后怎能有成?
21、他每件事都弄得虎头蛇尾,还能期盼他扛起什么责任吗?
虎头蛇尾是贬义词吗?2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虎头蛇尾
【色彩】贬义
【拼音】hǔ tóu shéwěi
【基本解释】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二、成语造句
1、做一件事要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草率收兵。
2、做任何事都不能有始无终、虎头蛇尾的,要认认真真地坚持到底。
3、办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不能虎头蛇尾。
4、任何工作都要善始善终,决不能虎头蛇尾。
5、一个人若是缺少恆心毅力,不管做什么事都将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6、他做事往往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真让人不放心。
7、这篇文章结构不好,头重脚轻,虎头蛇尾。
8、就因为他虎头蛇尾的做事态度,不知害苦了多少人?
9、没有毅力,成功只是虚幻,虎头蛇尾的奋斗也是徒劳。
10、小明做事从来就是虎头蛇尾。
第五篇:意图是贬义词吗
意图是贬义词吗
意图是中性词,企图是贬义词!
意图基本资料
【词目】意图
【拼音】yìtú
【注音】ㄧˋ ㄊㄨˊ
【英译】Intent;Intention
【词意】希望达到某种目的打算
【用例】这首诗的主要意图是为了使冲突戏剧性地表现出来。
《元典章·刑部三·不义》:“﹝刘世英﹞意图升迁,强将李丑驴执缚,亲手用力割去囊肾,欲作行求之物。以人为货,重爵轻生。”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吾本侍郎某公妾,公在日,意图固宠,曾誓以不再嫁。”
鲁迅《华盖集·北京通信》:“意图生存,而太卑怯,结果就得死亡。”
意图释义
意图是比较清楚地意识到要争取实现的目标和方法的需要,它通常以仅仅是设想而未付诸行动的企图、愿望、幻想、理想等方式存在。意图作为动机是推动人去行动的现实力量。人在清醒地状态中,绝大部分的活动都是有意图的。人的活动的主要动机是信念。
意图造句
一、赵刚这样做显然另有一番意图。
二、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是我军的.战略意图。
三、老师的教学意图很明确,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四、按照教练的意图,队员们很快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五、他这个人一向俯首帖耳,从不敢违背领导意图。
六、正和用笔的意图如出一辙,更易带动情绪的投入。
七、那使李勃然大怒,开枪打杨,后来被控行凶和意图谋杀。
八、自不待言,他的意图非常的明显。
九、设计师的意图,大家都明白了。
十、小王最善于察言观色,领会对方的意图了。
十一、按照补充阅读的意图,凡是与自己工作、学习、研究有关的重要的字、词、句、段或理解上有疑难的地方,都要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
十二、老王善于揣摸领导的心理,你看他的行动就与他们处长的意图若合符节,没有半点差错。
十三、她匆匆忙忙走进屋内,急急地说了几句就走了,可语焉不详,谁都没有领会她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