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用的走进作文500字
实用的走进作文500字三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走进作文500字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走进作文500字 篇1今天下午,我和爸爸妈妈走进了碑林,在这里,我认识了《诗经》、《周易》……见到了达摩像、孔子像……也看见了碑林的碑少了最上面的一丿。
碑林,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距今已经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了,他现在收藏的是从汉代到近代的碑石、墓志四千余万,是我国保存古代碑石最多的地方。它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刻类第1号》、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18个特殊旅游景观之一,是收藏中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收藏名碑最多的汉族文化艺术宝库
一进门,我就看到了景观,它就是“泮池”,泮池是位于大成门正前方的半月形水池,意即“泮宫之池”,它是官学的标志。
接着,我们继续往里面走,我认为:里面一定会越来越有趣的!
突然,一匹马让我入了迷,你一听,一定会想:马那么多,为什么这匹让你吸引?我只想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看一下这匹马的头,是不是没有耳朵?”这匹没有耳朵的马就叫大夏石马,国宝级文物,继承了中国汉代石刻艺术雄浑深沉、体魄巨大、生动传神的特点,代表了东晋十六国时期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水平,同时也是一件极为罕见的珍贵民族文物。
在碑林,我看到王羲之书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颜真卿书的多宝塔碑和颜家庙碑,柳公权书的玄秘塔碑等历史大师手迹。还看了草书、篆书、隶书、楷书、行书五种书法的书写,看着这一座座碑石,仿佛再告诉我一个个故事,吸引着我去探索,去求知。太美了,太强大了,我为我们的祖辈感到骄傲,我为我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感到自豪。
走进作文500字 篇2严寒的冬爷爷悄悄的离开了,春姑娘冒着春雨轻盈的向我们走来,近了,更近了。
春笋从地下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美丽的世界;桃花从一个花苞开成一朵鲜花,尽情的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小柳树伸出了新的`枝条,准备着接受狂风暴雨的洗礼。整个世界好像新的一样,全部都焕然一新。阳春三月,和煦的春风吹落大地,送来凉丝丝,甜润润的气息,使人心旷神怡,好惬意!
春雨来了。春雨是春天的乐队,“沙,沙,沙……”雨滴像一群调皮的小孩,落在地上,又流入田里,为农民伯伯浇灌了庄稼。小草是生命力的象征,在春天少不了它。春雨刚过,满地的小草就昂起头来,热切的跟我们打着招呼:“你好!你好!”花儿也开始争奇斗艳,想让自己也出出风头,你开你的,我开我的,没有一点要让位的意思。花儿的颜色也是数不胜数,白的似雪,粉的如霞,蓝的似天,红的似火……田野里是一片金黄,油菜花正开的旺盛,一大片金黄色和碧绿的菜、蔚蓝的天、洁白的云构成了一副美丽田园风景画。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的早晨正是绝妙的读书时节。通过窗户,就能听见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整齐要响亮。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这么说,的确,世界是多么绚丽多姿,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吧!
走进作文500字 篇3那一步,看似简单,却凝聚着我六年来付出的汗水;那一刻,看似平凡,却满载着父母对我所有的希望。
树人中学,是一所万人瞩目的学校,多少人朝思暮想,要来到这里,而我竟这么幸运地成为了一份子。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突然而惊喜。
走进树人,就如同走进一个无硝烟的战场,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奋斗者的痕迹。他们在这里努力过,坚持过,流泪过,然而,正是因为这样,才使他们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方向。相信,汗水不会白流,时间不会白过,同样,付出总有收获!
走进树人,就如同来到了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这里弥漫着琅琅的书声,这里开放着朵朵鲜花,个个争奇斗艳,光彩耀人。这不仅是生机勃勃的植物,更是一群茁壮成长的少年。
走进树人就如同上了一堂思想品德课。在这里,我们即将接受知识的洗礼,课本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以及思想的进步。我们时刻牢记“立德树人,自强不息。”
来到校园,一切的一切都令我心弛神往,抚摸着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使用着校园里的一桌一椅,心中倍感亲切和自豪。
漫步在树人校园,学哥学姐的事迹成为了我最大的动力,军训时教官说的一句话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那就是“别人能做到,我也能行!”在这样一个好的氛围中,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努力完善自己。今年秋季,我们在这儿播下希望的种子,希望三年后,我们依然在这儿,收获到累累
树人中学,这所让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校园,这所书香四溢,风景如画的校园,在这所百年名校里,走出过多少国家栋梁,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发奋学习,今日我们以树人为荣,明日,树人会以我们为荣!
第二篇:lzcxx68师生走进作文中
师生走进作文中
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语文组
刘忠诚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学表达的综合能力的实践,是运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多年来,作文教学在 “功利”思想指导下,一批专事章法,决窍的作文指导出笼了,一条“一凑、二抄、三套”的作文捷径被发现了„„以致于课堂作文教学很多时候是死不死活不活,了无生气的,学生经常为了应付而写作一些生硬拔高的所谓“主题鲜明”的文章,使得课堂作文教学常常处于进亦忧退亦忧的尴尬境地。而高考中的作文命题却越来越人性化:从命题作文到半命题作文,进而演变成为给材料作文,直至稳定为话题型淡化文体作文„„形式越来越接近中学生的写作心理,越来越尊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深层心理活动,越来越向素质教育的大背景靠拢,这就向中学作文教学提出了挑战。
由此可知,我们有必要给学生营造和谐而轻松的写作氛围,展开广阔而自由的写作天地;让学生在创作激情和“有话要说”的冲动驱使下,自觉走进色彩斑斓的社会“大超市”,光顾琳琅满目的“开架生活大书橱”,让学生用聪颖的眼光透视社会生活,感知典型材料,使他们的个性化的审美情趣与灵感发生碰撞,拔动写作动机的心弦,情不自禁地“以我手写我口,以我手写我心。”
1、走进生活中
写作离开素材就会成为无米之炊,无本之木。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充满激情地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作文时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情感、词语。”作文必须涉及学生的情感领域,才会激发写作内驱力,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心情愉悦地作文。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走进生活中。因为只有走进生活中,才能拓宽学生的作文渠道,建构他们特有的文化世界,诱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引出作文的“源头活水”。我们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参加多种社会实践,体验生活;我们要指导学生如何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社会,如何用广博的心胸积累素材;如何做到有感而发,不吐不快,以我手写我口,以我手写我心,不做无病呻吟。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紧密结合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及时引进社会生活内容,丰富作文题材。
2、走进阅读中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正说明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没有大量的阅读,很难写出好文章。为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不同内容的有价值的好书不定期地介绍给他们,向他们推荐适合他们读的好文章,激励他们多读书看报。阅读的同时,也应重视背诵,号召学生打开记忆的仓库,丰富语言积淀、储备。背好词佳句,熟背一定量的例文,使文中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表达方法、修辞手段等,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各种写作的“范型”。这样作品中的精华部分就可以内化为学生的文化底蕴。心中有类型,手中有范文,这样学生就会文行笔随,挥洒自如。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典范作用,在读中悟出技巧。在教学生学习课文时,不仅要学习课文的字词句、人物品质、文章所蕴含的道理等,还应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表现方法、写作思路、立意选材、详略处理、布局谋篇等,把写作知识的传授融入阅读教学之中。
另一方面,扩大阅读范围,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带着较强的写作目的进行广泛阅读(包括课内、课外阅读),有针对地向学生推荐或介绍课外读物,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积累写作素材,一方面指导学习课外读物的写作技巧。同时可指导学生建立写作资料库——做文献卡、资料卡、剪报簿等。使学生心有城府,运用自如。还可以学生为主体定期举行课外阅读汇报会、讨论会,开辟班级习作园地或专栏等,交流阅读和写作的心得与成果,促使其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
3、走进作文中
作文教学是师生共同的任务,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作文训练。首先,在课堂上要精讲多练,削枝强干,讲练结合,把练笔实实在在落实在课堂中。我们在备课时要找准课文中能体现对学生作文训练的训练点,结合文章体现读写结合切磨点的精彩片断,进行小练笔、片断训练、口头作文训练„„(续写、仿写、改写„„)“精讲重点、尝试练笔、再读再写、循环提高”这种读写准确而巧妙的结合,使课堂上既完成读的任务,又完成一定量写的任务,以读促写,以写带读。其次,我们可以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引进教学中。比如:各类征文、演讲比赛、抽签作文赛、口头作文赛、故事会、手抄报比赛、报刊剪摘活动、争鸣辩论活动、新闻语竞猜活动,介绍新技术分析新思想及叙述新事物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上获得提高的同时,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社会上进行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审视社会。比如: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承办街道文学建设、义务当导游,为本地产品写广告词、写对联、写标语等,以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开阔视野,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另外,在作文后,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及时全面的评价修改活动。在教学中,可采取教师评、学生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师评——生评式复评、生评——师评式复评等方法。教师甚至还可以跟学生一起写作文(下水作文)。这样,教师带动学生,真正一起走进了作文中。
第三篇:走进李清照的词作人生
走进李清照的词作人生 养马岛中学 杨应春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作者生平,品读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词作风格及特点
(二)学会用多种方法品赏诗词,背诵经典语句。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作者生平,品读感悟李清照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
三、教学方法: 讨论谈话法、品读感悟法
四、课前准备:
搜索网络、查阅图书,增强搜集李清照的生平及作品。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殷勤问“照”归何处
1、师导言:同学们,著名诗人臧克家曾有过这样一副对联:“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支女儿花。”千古佳人,只此一花,她就是李清照。她的作品早已超越时空,幻化为一首首不朽的人生绝唱,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李清照的词作世界,去了解一下这个独特女性的艺术魅力。
2、师提问:同学们,你能说说你对李清照的了解吗?(学生交流)答案预设: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后,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3、师导言:课前我们搜集了李清照的生平经历,也搜集了她的一些作品,你能把你搜集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吗?
(学生朗读展示)
4、师提问:同学们,你觉得李清照的诗词有哪些特点,能给它归类整理一下吗?
(学生合作交流)
答案预设:以靖康之变为分水岭,将她的作品分为前期作品和后期作品。
设计意图:这是对课前预习的落实检查,同时对作者生平的认识是对于其诗歌解读比较好的切入点,可以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
(二)万千心事寄诗词
1、师导语:同学们,老师也很喜欢李清照的词,她把感情完全融注在诗词的世界中。诗词就是她是她全部情性的写照,更是她生命的一种寄托、情感的一种升华。这里,老师选了两篇比较喜欢的词作,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
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两首词。(不设任何问题,让学生自由朗读。)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师提问:通读这两首词,你觉得它们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你能给大伙读读吗?
答案预设:前者用欢快清新的格调写出了作者游赏的欢快心情,后者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表现孤独痛苦的心境。
(指名朗读后,听配乐朗诵)
3、师提问:同学们,你能说说自己的朗读与名家比较有哪些不妥吗?为什么他们要这样处理呢?
(学生回答,着重从节奏、语调、重音、情感等方面分析。)师补充写作背景:
《如梦令》是李清照一段幸福而又开心的往事的记录,也是她年轻生活的真实写照。李清照童年生活在趵突泉边,大明湖畔,官宦之家,年轻时的李清照生活幸福、快乐。那是她人生红最美好的时光。本首词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声声慢》写于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夫婿赵明诚奔母丧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东,饱尝流离颠沛之苦。避难奔走,所有藏书丧失殆尽。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4、师引导:从一个无忧无虑的贵族小姐沦落到孤苦无依的老妇,一代词人李清照饮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让我们跟随音乐再次回味那段幸福的回忆,再次体味那人生的凄苦。
(播放不同风格的背景音乐,学生再次朗读,读出感情)
设计意图:叶圣陶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了什么,而且与作者心意相通”,此环节是在与学生探讨了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感受到李清照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追求后,培养学生有感情的诵读,读出意境,读出味道。
(三)凝眸点滴品佳作
师引导:同学们,刚才我们走进了李清照的人生,也跟着她的词作感受了她的人生百味,那么这两首词中有没有让你记忆犹新、回味无穷的地方呢,请找出来读一读,跟同学一起赏析一下。
(学生小组合作后,全班交流,教师适当指点赏析方法)诗词赏析方法:(此法不必提前出示,可夹杂在品赏过程中)
1、通过大胆联想和想象,体味作品意境,描绘所想象的画面。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理解其凝练、深刻的含义。
3、分析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读诗词,不但要读出作者的感情,还要读进自己的领悟,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细细的析词品句,学习品读诗词的方法,读出词作的精妙之处。
(四)满地黄花信手拈
师引导:不论是快乐幸福的前半生,还是坎坷苦难的后半生,复杂的人生经历赋予了李清照词作的丰富情感,刚才我们通过了解作者人生经历和作品的写作背景,通过想象和联想大胆构思,抓住关键词句品赏感悟,已经领会了李清照这两首词的精髓,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研读课前收集的李清照诗词,选择你喜欢的词句诵读、品赏。
(学生小组合作,任选佳句,任选方法,诵读品味,然后全班交流)设计意图:本环节是给学生拓展迁移、学以致用的空间,让学生深入探析,畅谈感悟。
(五)词海遥寄锦书来(以《月满西楼》为背景音乐)
师总结:李清照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芭”,是因为在她的词中表现出了自强不息、与众不同的独立人格意识。作为一个女子,她有着“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温柔娇媚,也有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愁肠百结。课后,请同学们继续徜徉在诗词的海洋,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也能品读美丽,感悟人生。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品读经典的兴趣。
第四篇:走进钱学森
走进钱学森
2008年钱学森荣获“2007年感到中国人物”。
感动中国推选员阎肃对钱学森老人这样评价: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寿至期颐,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美国海军次长丹·金贝尔评价钱老: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
毛泽东这样对钱老说:听说美国人把你当成5个师呢!我看呀,对我们说来,你比5个师的力量大多啦!我现在正在研究你的工程控制论,用来指导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呢!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史蒂夫教授以为:他(钱学森)在美国的成绩很好,但不足以令人折服。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贡献才真正了不起。钱老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1块美元也不存。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我在美国前3、4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这些话足以验证颁奖词中的那句话:在他心里国为重。
钱学森对于中国航天和国防科技事业做作出了许多的卓越贡献。从中国的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发射成功到现在的载人航天和月球卫星,都离不开钱老的奉献。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到钱老是怎么走过来的,“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是怎样走过来,我们的共和国是怎么走过来的。这本书期望我们年轻的一代能够传承钱学森精神,在未来能有千千万万个“新钱学森”手持火炬朝着科学的顶峰迅跑。
钱老的一生感动了大部分的中国人,当然也包括我。当钱老还是只有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充满着“实业救国”的远大理想,即“习西夷之长,就中国之短”。那时候,他关注的是在铺轨上的飞行驶的火车。他决心献身于“铁道救国”,她考取了交通大学,攻读铁道机械工程专业。而我在十几岁的时候却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可言。就知道好好地读书,考一个好大学,将来读研,然后就找一个好工作,过上好日子。这就是伟人和平凡人的差别。这种差别在十几岁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有理想和没理想的人的差别也就出来了。对生活,对事业有目标有理想,就能激发出我们的动力和潜力去实现它。对生活和事业没目标没理想的人,经常地抱怨社会的不公平,事业的不顺利。我有时候也对生活和工作抱怨过。现在我意识到,以前的那些抱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既浪费时间有浪费精力,不仅对生活和工作没有任何的帮助,反而还会影响生活的质量,增加工作的压力,阻碍工作的进程。之所以我会抱怨,可能是因为我以前对生活和工作没有一个确却的目标。既然意识到了,以后我会试着去少抱怨,把抱怨的时间和精
力用到制定一个明确的生活目标和工作目标上去。这或许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抱怨减少了,生活质量就提高了,工作就更顺利了,工作顺利了,生活质量有上一个等次。
钱老向来就喜欢读书,他还广泛地阅读专业以为的书。他阅读方方面面的的杂志,既有他专业方面的杂志《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中国航天》等等,也有自然科学杂志《科学通报》、《物理学报》、《化学通讯》等,还有社会科学杂志《新建设》、《语文建设》、《中国图书评论》等。他家中,藏有15000多册他读过的期刊。钱老如此的广泛阅读,比我们好多老师都读得广泛,当然也包括我。我们当老师的,教书育人,理所当然的要广泛地阅读,这样才能更好的教授学生知识,正确引导学生。钱老通过广泛地阅读,了解到很多专业以外的知识,使他的思维变得开阔,想的问题更全面。这样对他的专业就有很大的帮助。理所当然,我们教师广泛地阅读后也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的了解社会的各个领域,然后把我们了解到的信息运用到教学和管理工作方面。对我们的教学质量和管理理念有很大的帮助与提高。
钱老还亲自剪报。他把所有有用的东西从报纸上规规矩矩的剪下来,然后把它们按不同的主题分好类。钱老一生之中保存了629袋剪报,总共24500多份,整整装满五个大书柜。剪报是钱老的资料库和信息库。他以后需要什么资料和信息就到他的宝库里去取。而不会像其他人到处找书,找文献。这极大的节约了他的时间。因此,他可以在相同的时间里比别人做更多的事,所以他比别人干得更出色。
像我们比较年轻的老师。最好现在就开始建立我们自己的资料与信息库。我们可以不像钱老那样剪报。因为在21世纪,我们的信息来源主要是通过互联网。现在我们都人手一台电脑,几乎天天都与电脑接触。我们可以把我们认为有用的文献、图片、视频等都收集起来,分好类,放在一个指定的电脑文件夹里。我们自己的“宝库”建的越好,我们就可以越简单快捷的找到我们想要的信息,节约更多的时间,就可以把工作做的更好,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还有一件小事,可以从钱老身上学到他的精神。钱老刚从美国回来时,正值中国大陆开始推行简体字,钱学森很认真的学习写简体字。很快的,写惯繁体字的他,能够写一手简体字,而且几乎没有间杂一个繁体字。
中国自己设计的第一枚导弹发射失败后,钱学森发表了如下讲话:
„„当年,我在美国的时候,写一篇很重要的论文,写成的只有几页,可是我写的底稿,却装满一个柜子。到底失败了多少次,我自己都数不清了。如果失败了就哭鼻子,闹情绪,恐怕就没有后来的成功了„„我们不要拍失败,失败了,总结经验教训,再从来„„取得成功,对我们是锻炼;遭受失败,同样可以是我们得到锻炼,而这种锻炼更为重要„„
钱老写论文的经历和爱迪生造灯泡的经历都证明了一个永恒的观点——失败是成功之母。虽然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但是很多人都不敢正视失败。我们当老师的,就要敢于正视失败,不管是教学的失
败,还是行政管理的失败。要是我们教师都不敢正视失败,那我们教出来的学生能有几个敢于正视失败呢?
总的来说,通过《走进钱学森》这本书,我看完了钱学森的一生,从他的出生到到科学巨星的陨落。他到美国去“习西夷之长,就中国之短”,在美国学习和工作都是为了为回国做准备。经过五年艰难的回国之路,他为中国的导弹和航天事业献出了自己所有的智慧和精力。这本书讲述了钱学森的一生经历,也讲述了钱学森精神。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简单的列几项:第一,要对生活和工作制定明确的目标;第二,要广泛地阅读;第三,建立自己的资料信息库;第四,敢于正视失败。我们年轻人就该学习钱学森精神,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中国的繁荣、发展和强大作出贡献。
第五篇:走进怀柔
我院学生干部参加“青春绿色行动,京郊生态环保游”百所高校进怀
柔暨首都青少年“爱绿日”发布仪式
为了唤醒青年人的环保意识,为了促进怀柔区旅游经济的发展,5月26日,在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和北京市学生联合会支持下,由北京市怀柔区旅游局、共青团怀柔区委员会以及北京市青年旅行社联合举办的“青春绿色行动,京郊生态环保游”百所高校进怀柔曁首都青少年“爱绿日发布仪式在怀柔区渤海镇六渡河村隆重举行。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团市委、团区委领导及各级团干部和各高校代表100多人以及怀柔区领导,区旅游局领导及组织旅游企业100人。这次仪式由团市委青农部部长李伟主持。
启动仪式上团市委青农部部长李伟向参加仪式的人员介绍了领导和来宾。怀柔区旅游局领导发布了“百所高校进怀柔”的活动信息。之后北京高校代表和怀柔各景区、民俗村代表签署青年实践基地“合作协议”。为了让高校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怀柔,怀柔区代表向北京高校学生代表赠送了价值十万元的怀柔景区旅游门票。这不仅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怀柔文化,而且在这青山绿水环绕的旅游胜地,更能陶冶学生们的情操,感受到怀柔的魅力,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在团区委为渤海镇“农村青年社”授牌之后,青少年代表宣读了“绿色北京”青年行动倡议。表达了我们青年一代对大自然无比的热爱,并承诺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建设“绿色北京”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沈千帆书记与区委领导、青少年代表发布每月26日为首都青少年“爱绿日”,百所学校进怀柔主题活动启动。
仪式结束后,包括我院学生在内的20名学生代表骑自行车体验“栗花沟”低碳旅游,同学们意气风发,奔驰在幽静的乡村公路上,他们细细品
尝着空气中散发的花香,沉醉其中,丝毫觉不出身体的困倦。下午同学们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老爷车”博物馆。
这次活动,使我院学生干部增长了知识,了解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对我院在环境保护方面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保护环境,低碳生活,让城市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