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课堂教学实录[共5篇]

时间:2022-03-28 02:2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兰亭集序》课堂教学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兰亭集序》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篇:《兰亭集序》课堂教学实录

《兰亭集序》课堂教学实录4篇

《兰亭集序》课堂教学实录1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布置预习任务:

1、了解作者以及创造背景。

2、利用早读时间听朗读并熟读全文。

师:(课件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这就是文采与书艺双绝的《兰亭集序》。

生:神情专注。

师:这幅书法潇洒俊逸,高雅清新,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只可惜,唐太宗生前十分喜爱,死时把它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我们只能从摹本中领会其神采了。

学生叹息。

师:请同学们齐读全篇。

生:齐读全篇,声音洪亮。

师:(出示幻灯1:王羲之兰亭集序)请同学们解释这3个名词。

生1: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为官至右

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

生2:兰亭:东晋时期会kuài稽jī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5公里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这一带种过兰花,汉代为驿亭所在,因名兰亭。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复如初。

兰亭集序: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xì)。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41人来到这里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歌会。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众皆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据记载,当时参与其会的41人中,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4字的序文,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

生3:书序,“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赠序,是一种与序有密切关系但也有很大不同的一种散文,它是专门为了送别亲友而写的以述友谊、叙交游、道惜别为主的文辞。就起源而言,赠序是由诗文之序演化而来的,古人饯别时,饮酒赋诗,诗篇多了,就由在场的人作序,叙其缘起。唐代赠序最为兴盛。对广大的中学同学来说,最熟悉的赠序是明代宋濂所作的《送东阳马生序》。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更好的学习这篇文章啦。这节课我们的任务是对照课下注解,翻译全文,将译文写在作业本上。(PPT展示目标任务)并且将翻译有困难的句子提交上来。

生:独立完成作业。

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大家对照课下注解,翻译了全文,并且将翻译有困难的句子提交上来,大家提出的问题如下(出示幻灯1):

幻灯1:(数字代表提出问题的小组)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2、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及其所之既倦,岂不痛哉!

生:认真观看,师:那位同学愿意帮助提问的同学解释上面的某一句话。下面开始抢答。

生:短暂思考,积极抢答。(过程略)

师:(删掉学生解决了的问题。)经过前面同学的抢答,还有几句话未得到解决,我们得出以下自探提纲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2、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师:下面为形成提纲做出贡献的小组加分。(将所加分数填到黑板上的分数栏里:1组5分2组10分3组10分4组10分

6组10分7组10分8组5分)

生:热烈鼓掌。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自探,翻译两句话。

(PPT展示自探要求)

生:认真自探(过程略)

师:请起立进行小组内讨论。(合探)

生:起立,合围,进行小组讨论。

师:出示展示小组分别是:1组3组

1组3组学生:开始在后黑板展示翻译

其他同学继续讨论。

2分钟后出示评价小组分别是:5组8组

展示小组完成展示任务,其他同学讨论基本结束回到了座位上。

师:下面请5组选派代表对1组翻译的句子进行评价

生(5组代表):(走上讲台)我们组给1组展示打9分,因为我们组认为“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犹”翻译成“尚且”比翻译成“仍然”更好。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7组同学提问:我想问一下,这句话中的3个“之”都是什么意思?

5组同学回答了”俯仰之间”、“不以之兴怀”。中“之”的意思。通过提问解决了“向之所欣”中“之”的作用。

师:为评价小组加上9分,提问小组加10分。

(实物投影)总结了“之”的常用意义: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2、指示代词,这,此。

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师:下面请8组选派代表对3组翻译的句子进行评价

生(8组代表):(走上讲台)我们组给3组展示打10分(满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生(4组)提问:(“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中的“所以”意思一样么?

生(8组):“所以游目骋怀”中的“所以”是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是用来……的”“;“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中的“所以”.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二者不同。

师:问题提的很有总结性,我们给4组加上10分,8组同学总结的也特别到位,我们给他们也加上10分。

生:热烈鼓掌。

师:请科代表作总结。

课代表: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略)

师:谢谢大家,下课!

生:(起立)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第三课时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完成了这篇文章的翻译,下面请大家在理解文章意思的前提下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生:齐读。

师:大家读的很好。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是对着篇文章的进行思想艺术鉴赏。请大家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三个字,进而概括出本文的感情线索。

生1:信可乐也的“乐”

生2:还有“岂不痛哉”的“痛”

生3:“感慨系之”的“感慨”

师:大家同意他们说的么?

生:众说纷纭

生4:我觉得应该是“悲”

师:为什么?

生:从作者的感情变化看应该是逐层递进的。乐到痛到悲

师:说的非常棒!出示幻灯

生:很感兴趣的样子

师:(幻灯出示自探提纲)请大家独立完成这几个问题。

生:认真自探(过程略)

师:请起立进行小组内讨论。(合探)

生:起立,合围,进行小组讨论。(过程略)

师:出示展示小组分别是:2组4组

2组4组学生:开始在后黑板展示

其他同学继续讨论。

2分钟后出示评价小组分别是6组7组

展示小组完成展示任务,其他同学讨论基本结束回到了座位上。

师:下面请6组选派代表对2组进行评价

生(6组代表):(走上讲台)我们组给2组展示打7分,因为我们组认为他们字迹不够工整。其次我们认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能看出来得好朋友都是志同道合的人也挺重要的,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生(其他):提出并且讨论了概括角度的问题(略)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概括一定要简明扼要,当然得在全面的前提下,为评价小组加上9分,提问小组加10分。

(幻灯)总结问题答案

师:下面请7组选派代表对4组翻译的句子进行评价师:

生(7组代表):(走上讲台)我们组给4组展示打10分(满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生:没有。热烈鼓掌。

师:看来大家都理解了作者王羲之在本文中的基本情感,出示幻灯

幻灯: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可等量齐观。生命有限,应当珍惜,去做些事情,而不是空谈玄学。

师:知人论世,了解了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我们就更加觉得他能有如此的见识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啦!

幻灯如下:

师:请科代表作总结。

课代表: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略)

师:谢谢大家,下课!

生:(起立)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兰亭集序》课堂教学实录2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2、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新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3、教学目标

第五单元的文言文学习魏晋散文,这一时期的散文抒_彩浓郁,尤其是王羲之的文章文风清淡,这篇《兰亭集序》中的写景句子更是美不胜收,“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如此简洁雅净的语言是极好的诵读材料,所以我把背诵本文定为教学目标之一;另外,我所执教的是一个平行班,学生虽有一定的文言学习基础但仍很薄弱,且本学期文言文难度较之上学期有很大提升,学生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知识,根据该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词的意义;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4、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只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兰亭集序》是一篇自读课文,文下有注释,学生可自己借助注释和工具,理解词句含义,教师只需对个别难句略做点拨即可,据此我将该课的教学重点定为:(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归纳“修、期、致、临、次”等词的义项;(2)背诵全文。

课文二三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诵读法、点拨法进行教学。

1、诵读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从而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本文中,我主要点拨的是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借助工具书、课本注释初步疏通文意,力求做到准确、通顺地翻译课文,以此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同时,在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难句质疑;

3、用归纳法归纳文中的特殊文言现象。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让学生学会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

四、教具准备

1、录音机、课文朗诵带;2、有关兰亭和王羲之书法的图片、资料

五、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的老师。”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本课作者是位书法家,故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你们最喜欢谁的书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作者;然后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前页的插图,欣赏《兰亭集序》摹本,由此引出课题。

(二)作者简介

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标(1)中对序文特点的了解。

(三)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四)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_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应掌握以下实词:

修:做。禊事: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毕:都。咸:都。修:长、高。映带:映衬,围绕。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曲水,引水环曲为渠。(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

盛,盛大。觞,古代喝酒的器具,这里解释为饮酒。(名词作动词)

咏,用诗词来赞颂或叙述,指作诗。以,来。

4、“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是,指示代词,这。惠风,和风。

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所以,用来。极,穷尽。娱,乐趣。信,实在。

其余段落不一一赘述,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相互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教师集中加以讲解。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此外,课文中出现的“流觞曲水”这样的字词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所以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兰亭集会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文中自然美,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课变得生动有趣,使抽象的背景知识更为直观和便于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文言知识。这既完成了教学目标(1)(2)(3),同时又突破了重点难点,也是对学法的落实。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行总结,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2)归纳文中文言知识,完成课后练习三。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二)分析课文,理清思路

由学生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或字词,教师根据回答点拨各段大意: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段叙述兰亭集会的盛况,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环境及景物、天气和宴集的感受。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简洁雅致,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信可乐也”,这些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以一个“乐”字为基调;

第二自然段,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仍然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第三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批判当前士大夫阶层中“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有积极意义的,体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观。接着文章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慨叹,将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及其意义上来,交代了作序的目的。

第二、三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宴集以后的感慨,这部分以一个“悲”字为基调。

同时,板书全篇思路,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尝试背诵,这是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再落实。

(三)问题研讨(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这一问题?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人生观自由发言,各抒己见,以此突破难点即理解作者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其中蕴涵的积极情绪。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对课文知识进行梳理,便于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作业:(1)背诵全文(2)搜集有关王羲之和《兰亭集序》的资料,相互交流。第二课时的作业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五、板书设计

板书应简洁美观,概括性强,故将板书设计为: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时间:暮春之初

地点:兰亭

事由:修褉事也

人物:群贤必至,少长咸集

(一)兰亭盛会

环境: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乐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事件:流觞曲水,畅叙幽情

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信可乐也

欣于所遇所之既倦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死生亦大矣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悲

(二)会后感慨

昔人兴感若合一契

时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览者

《兰亭集序》课堂教学实录3

课题:兰亭集序

课时:一

教师:“兰亭集序”既是书,又是文。当时的人对这个书帖的评价非常之高,说它是“天下行书第一”。时人谓之八个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28列,325字,其中有20余“之”字,每一 “之”字写法不一。

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说过,“笔墨是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和才情的自然流露”。先儒孟子言曰,“读其书,诵其诗,想见其人”。后来我们经常把它作为文言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之一,即“知人论世”。(纵向板书)那么,也就是说,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篇文章背后那个独特的人,一个独特的内心世界,一份对人生的独特感悟。(纵向繁体板书课题:兰亭集序)

教师:现在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破题”。此一步,在古典文学教学中颇为常见。请看题目,我们需知两个问题:(1)集,即兰亭集,(2)序,既兰亭集序。抓住这两点,这篇文章就可迎刃而解。不过,要说“兰亭集序”的由来,我们先看注解①,请一位同学来读,大家仔细听。

学生:朗读(略)。

教师:注意,“集”字二解,一集会,二诗集。现请大家齐读本文,订音正字。

学生:齐读(略)。

教师:很整齐,声音很洪亮。请听老师范读。

教师:范读(略)。

教师:老师范读跟大家相比,有何不同?

学生:有感情,注意停顿。

教师:文言文的诵读讲究四字,所谓“抑扬顿挫”。文言文的味道自在其中。现在,请大家仿读原文。

教师:好,请停下来。我想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找找刚才的感觉。

学生:读(略)。

教师:刘勰《文心雕龙》中有一段话,“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纵向繁体板书)说的是,作文者情动而感发,写成文章,读文章的人反复诵读,仔细品味,就会把握行文思路,进而把握其主旨。这也就是让大家反复诵读的缘故。

教师:现在问大家一个问题。谁能说一下诵读本文后的原初感受呢?

学生:兰亭周围的环境非常秀丽,古人在此一觞一咏非常尽兴,古人今人对生死的感受是一样的。

教师:很好。用课文中的原句来说,就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等。刚才那位同学也提到古今之人对生死有同感,那么,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本文的情与志,如何?

教师:阅读第一段。

古人云,“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乃人生之至乐!本文也说 “信可乐也”,那么,乐从何来?

学生:美景,刚才已经说过。良辰,就是“暮春之初”。我们学过《论语侍坐》,其中有关于“暮春”的一段描写,使人读后很有逍遥之感,跟本文所写有相似处,所以,曲水流觞,饮酒赋诗,肯定很快乐!

教师:说的不错!当王羲之与谢安、支遁、许循等四十余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得人生知己,忘情山水,岂能不乐?信可乐也!

教师:在这一段中,我最欣赏四个字,或者说一个四字语,谁能猜想到?

(一学生小声嘀咕“游目骋怀”)

教师:你怎么知道?请谈一谈感受,如何?

学生:因为这四个字表现了作者在集会之后高兴的心情。

教师:还有吗?给大家点一下。目何以游?怀何以骋?

学生:这是使动用法。使目游,使怀骋。

教师:那么,不从语法去理解,你作何感想?

学生:很有意境。

教师:对。古人造语一向极为简省、形象。试想一下,在会稽之兰亭,赏自然之美景,这“目”之“游”,不正是文中之“仰观、俯察”吗? “骋”字偏旁为马。在俯仰之间,体认“宇宙之大、品类之盛”,其心定亦当如纵马奔揽,心胸岂不为之开阔?想来,古人寄情山水的情致即在此吧。而古文的语言质感想必大家也一定有所认识吧。

教师:阅读第二段。本文前面说“信可乐也”,后面又说“岂不痛哉”“悲夫”,那么,文章由“乐”至“悲”,突兀否?

学生:不突兀。前面写山水之乐,而后提及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由此引出了“悲”,最后阐发生死之感,乐极而悲,人之常情嘛。

教师:好一个“人之常情”!常情常态,言之有理。但请大家注意“情随事迁”。情因何事而迁,是本文关键。我们随后再谈。现在,请教大家,从原文看,“悲”从何来?

学生:我觉得是,人生很短暂,所以,有时候很高兴,但一想到人生苦短,就有些悲哀。

教师:用原文说呢?

学生:“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还有“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就像曹操的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教师:的确啊。“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嘛。古人的笔下,常常出现对人生的至感,就像他们说的,“人生如白驹过隙”,我们也不过是“光阴之逆旅,百代之过客”嘛。所以,作者在段末引古人言曰,怎么说?

学生:“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教师:人生之美好短暂,享乐之永不满足,生命之终归于寂,信夫!

教师:前面我们谈到,情随何事而迁,是解读本文之关键。现在,我们通过第三段中最难理解的两句话来加以探讨。这两句话是“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同学们作何感想?

学生:读课文注解。

教师:难以理解吧。有两点需要搞清楚:(1)“一死生,齐彭殇”的由来,(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由来。

我尝试着给大家解读一下:

庄子《齐物论》中谈到,“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意思是,没有谁比殇子更长寿,而活了八百岁的彭祖是短命的。这就是“一死生,齐彭殇”的由来。庄子目睹时代战乱,人若刍狗,而天道恒常,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故此,消弭了生与死的界限。用他的话说,“以道观之,则万物莫不为一”(《庄子秋水》)。

而魏晋之际,为我国历史上又一动荡黑暗时期,士人们感受到人生的无常是极为普遍的事实。当时的很多有名的士人,都纷纷丢弃了自西汉以来笃信的儒家学说,而信仰道家思想,纵情山水,有很多人都选择世外桃源隐居避世。至少,本文中的兰亭集会上的人都有此举动。如谢安曾长期隐居东山,不问世情。(淝水之战时的谢安是后来出山的)所以,时人持“一死生,齐彭殇”的生死观是不足为奇的。

但问题是,道义上的持守,与具体的人生感受总不是全然相符。所以,人生是矛盾而痛苦的。依凭道家学说,固然可以使人逍遥避世,忘情山水之间,但实在地说,生与死又怎能够是一样的呢?王羲之就领悟到了这个切实的`矛盾。他从人生的实际感受方面对道家学说提出了质疑,所以才会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两句话。也许正如歌德所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人生谁又能说清楚呢?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怪不得,王羲之在随后写到,写什么呢?大家一起读。

学生:“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教师:那么,“情随事迁”中的这个“事”说白了就是指本文之时代背景,诸位以为然否?

(下课铃响)

教师:很遗憾,还没完,下课时间到了,谢谢大家。

《兰亭集序》课堂教学实录4

教学目的一、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二、学习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协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教学重点

一、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二、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一、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集会,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二、朗读

配乐朗读(教师范读)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学生齐读。(教师订正)

(1)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模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2)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分之现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了解序的题材特点

明确: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2、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

明确:

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3、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

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

四、赏析课文

1、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

时间:永和九年暮春之初

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天气气清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少长

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写法:写景抒情叙议结合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2、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3、学习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

明确:

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死生之大,岂不痛哉?

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4、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诵思路:

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作者的”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看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王羲之)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兴感之由”,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作者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5、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6、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五、小结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延伸相关资料

1.《兰亭集序》真伪大辩论

《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出自唐代房玄龄编撰的《晋书》,而此前收录晋文最完备的《文选》竟未见此文,这与《兰》文的历史地位很不相称。同时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梁代刘孝标注引的王羲之《临河序》与《兰亭集序》文字上有出入。于是就此引发了一场《兰亭集序》真伪大辩论。

(1)文章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清人李文田首先提出这一观点,并阐述了几点理由。郭沫若也赞同此说,并就“夫人之相与”之增段补充论据,然后进一步考证说,《兰亭序》是王羲之七代孙、陈代永兴寺僧人智永所为。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引用证据反驳郭沫若的观点,章士钊也引用资料来证明《兰亭集序》的作者就是王羲之。

(2)书法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南宋姜夔率先质疑,李文田则从书体上否定定武本《兰亭》为王羲之笔迹,郭沫若更是斩钉截铁地断定是假的,并进一步推断,“这个墨迹本应该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等人著文反驳,认为郭沫若以两块刚出土的石碑而断定东晋只有隶书一种字体,是“孤证不立,偏难概全”。

详情请看《语文学习》20xx年第8期陆精康先生的《〈兰亭序〉疑案录》。

2.《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旷之子,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乃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引自《汉魏六朝散文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3.《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4.王羲之《兰亭诗》(其三)及前人评点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渌水滨。寥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谭元春:“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二语,真是通识所发,非一意孤高绝俗之流。(《古诗归》)

钟惺:七贤胸中恐逊此原委。(《古诗归》)

陈祚明:旷达之旨,射洪古诗中多此等语,易流宋人。(《采菽堂古诗选》)

沈德潜:不独序佳,诗亦清超越俗,“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非学道有得者,不能言也。(《古诗源》)

牟愿相:王逸少传诗不多,其《兰亭》一篇,如苏仙高屋,翘视群儿小澥(《草堂杂论诗》(摘自《魏晋南北朝诗精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前人张玉谷读了上面的《兰亭诗》(其三)后这样与《兰亭集序》作比较阅读:即序中“仰观宇宙”数句意。“寓目理陈”,贴视说,“群籁”、“适我”贴听说。只渌水滨,略带兰亭,绝不粘滞,诗境清越。

【延伸阅读】

将王素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比阅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是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

《兰亭诗》其一

仰视碧天际,俯瞰原水滨。

寂阔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序》中“仰现宇宙之大”“天朗气清”。诗中“俯瞰泳水滨”对应《序》中“俯察品类之盛”“清流激湍”。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序》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

第二篇:兰亭集序教学实录

兰亭集序教学实录

【设计说明】

1.语文味浓郁。语文课就是语文课,不能上成哲学课,也不能上成历史课。①重视诵读,体现语文特色;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向来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手段。朱熹的读书法是“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今天的课堂虽然由于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做到这样的程度,但基本思想是可以应用的。

②重视体验作者情感,也是语文味的体现。情感是创作的生命,《毛诗》曰:“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没有情感就没有文学。

2.真正实现自主、合作、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不可成为一句口号。我在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①文言基础知识方面,让学生合作解决。因为:第一,第二段难度较大,但课下注释很详细;第二,本课中没有新的文言现象出现。

②在课文品读方面,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思考时间和合作探究的时间。课文理解难度较大,没有充足的时间,学生是很难把握的。

③问题设计既有探究的价值,又难度适中。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及句式。

2.品味王羲之的情感变化。

3.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走近王羲之。

师:给大家讲个故事。

放映幻灯片,出示故事内容:晋代的大士族郗(Xī)鉴欲与王氏家族联姻,就派了门生到王家去择婿。王导让来人到东厢下逐一观察他的子侄。门生回去后对郗鉴汇报说:“王氏的诸少年都不错。他们听说来人是郗家派来选女婿的,都一个个神态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坦胸露腹地吃东西,好像不知道有这回事一样。”郗鉴听了,说:“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后来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请一个学生用讲故事的口气来读。

师:大家知道这个东床坦腹的人是谁吗?

大多数学生先是说不知道。既而恍然明白过来:王羲之。

师:王羲之是什么时候的人?

生齐:东晋。

师:大家会写这个“羲”字吗?

(请一个学生板书作者,其他学生在本子上写。)

师:从这则逸事中可以看出王羲之性情有什么特点?

生齐:潇洒、旷达、不拘小节。

师:对,人人都说字如其人,王羲之的字也恰如他潇洒不拘的性情。在我们学校初中部教学楼中厅的墙上就刻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那字绝对如人们所赞扬的一样„„

生齐: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师:大家的知识很丰富,非常好!王羲之的书法出色,人所共知;其实他的诗文也很出色。《兰亭集序》名传天下,是“书因文增彩,文以书传世”(放幻灯片,出示这句话),书、文缺一不可。我们学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自然不是为了欣赏书法,而是为了领略他“文”的魅力。

二.展示学习目标。(见前文)

三.听诵读,认准字音。

师: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传统方法,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读不仅可以掌握字音,还可以理解文意,把握观点。现在我们先来听。

(教师放名家朗读。)

师:名家朗读,读音不一定就准确无误,大家认真听!

听完后,师:大家有没有听出读音的错误?

生1:第一段第四行“清流激湍”的“激”读成了“jí”,第二段第二行“虽趣舍万殊”的“趣”应读作“qū”,读成了“qǔ”。

师:听得很仔细,并且说明了错误的具体位置,很好!

生2:最后一段第三行,“悲夫”的“夫”应读作“fú”,她读成了“fū”。

生3:她还出了一个非常不该的错误,将第一段第二行“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的“之”字错读为“zhì”。

师:这两位同学听得简直是太仔细了,让老师万分敬佩!

四.自读,合作解决疑难字词句。

师:纠正了字音,请同学们出声朗读一遍,一定要读准字音。同时画出有疑问的不会翻译的字词句,小组交流商讨解决。

过了五分钟。

师:有小组解决不了的吗?请举手。

生1:“丝竹管弦之盛”课下注释解释的是“演奏音乐的热闹”,我觉得看作定语后置句更好,译为“热闹的音乐”不是更好吗?

师:敢于否定课本,很好。你先看看这个句子是否符合定语后置的形式?

生1:符合。《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不就是这种形式吗?

师:“丝竹管弦”使用了什么修辞?

生1:借代,用部分来代整体。

师:那到底是代指音乐还是乐器?

生1:代乐器。

师:那么,“盛”还是作本义“多”讲更合理,这个句子就译为“很多乐器”,可以看作定语后置句。课下注释中的解释分析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丝竹管弦”不是按借代处理的,而是看作了词类活用„„

这个学生反应很快:是名词用作动词,“用丝竹管弦演奏音乐”!

师:你太聪明了!大家还有问题吗?

生齐:没有了!

师:好,现在我们来读第二遍,速读课文,找出每段中明确表示作者感情的词语。

五.反复吟咏,品味作者情感

师:这个问题很简单,大家一起回答!第一段中是?

生齐:乐!

师:第二段?

生齐:痛!

师:第三段?

生齐:悲!

(学生回答时,对应在幻灯片上出现:乐痛悲。并在幻灯片上对应出现微笑的脸、伤感的脸、流泪的脸,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师:下面我们就走进文本,走近王羲之,乐王羲之之所乐,痛„„

学生一起接嘴:痛王羲之之所痛,悲王羲之之所悲!

师:请大家有感情诵读课文,分段赏析。

读第一段,品乐,思考:兰亭集会有哪些可乐的因素?

读第二段,品痛,思考:①到底为何而痛?②由乐转痛是不是太突兀了?

读第三段,品悲,思考:作者因何而悲?

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读、独立思考5分钟,讨论3分钟。

(幻灯片展示以上问题)

五分钟后,师:现在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到小组了解情况。

1.品乐

师:我们一起来交流品味。先品味乐(板书“乐”),有哪些可乐的因素?

生1:景色优美,“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师板书:景色优美。)喝酒作诗叙幽情,“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师:这位同学回答问题很有章法,先总结,再说明在文中的依据,非常好!能不能把“喝酒作诗叙幽情”也概括为四个字呢?

生2:觞咏怡情

师:很好,也可选用文中的词,觞咏畅叙。还有可乐的事吗?

教师板书:觞咏怡情

生2: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气宜人之乐。还有“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游目骋怀之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也应是一乐吧?概括为贤士集会之乐。

(师板书:天气宜人、游目骋怀、贤士集会)

生3:我们组和他们不一样。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对滕王阁宴会的评价是:四美具,二难并。“四美”是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二难”是指贤主、嘉宾。兰亭集会也是一样不缺。

师惊喜万分,连忙板书: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贤主、嘉宾。

师:太了不起了!理解得太到位了!知识太丰富了!兰亭集会和滕王阁盛筵一样,也是一场无与伦比的完美盛筵!我一起来体验一下兰亭集会的完美吧!

师生共:“良辰”就是“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美景”就是“此地有崇山峻岭„„映带左右”;“赏心”就是“仰观宇宙之大„„足以极视听之娱”;“乐事”就是“引以为流觞曲水„„亦足以畅叙幽情”;“贤主嘉宾”就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师:真是太完美太难得了,能不乐吗?让我们带着激动和快乐再次品读这难得的盛筵吧!自己有感情诵读第一段。

学生诵读。

师:谁愿意用声音来表达一下你所感染的快乐?

一学生朗诵,大家鼓掌。

2.品痛

师:第一段结尾还是“信可乐也”,完全沉浸在欢乐里,第二段就慨叹人生短暂“岂不痛哉”,到底为何而痛?(板书:痛)

生1:世事无常,生命短暂。

(教师板书这八个字)

师:太了不起了!文中体现这一点的是哪些句子?

生齐:“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师:由快乐的顶端转为对世事无常生命短暂的伤痛,是不是太突兀,太造作了? 生1:兰亭聚饮,自是乐事,然而有聚必有散,写序之时,必已是宴会之尾声,由离散引起对快乐短促的慨叹,进而引起对生命短暂的伤感,水到渠成,流畅自然。

学生鼓掌。

生2:第二段第一句话是过渡句,非常自然地由快乐过渡到了伤感。“人之相处”上承

第一段人与人聚会的快乐,“俯仰一世”说明快乐的时光很快就结束了,引发伤感。

师:这两位同学理解得太透彻了!对人生和生命的理解也很深刻。现在就带着对生命无法把握的慨叹再次深深体味一下王羲之的“痛”吧!出声有感情诵读这一段。

学生诵读第二段。

3.品悲

师:由乐转痛,是转折;由痛转悲,是递进。“悲”比“痛”更深,更重,更彻骨。王羲之因何而悲?(板书:悲)

生1: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师:“今之视昔”如果觉得快乐,那么“后之视今”也应该是快乐的,何来“悲”? 生1:“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今之视昔,今人和古人同悲。那么后之视今,后人与今人同悲。这就比因个人生命无法把握的“痛”更深更广了。

师:今人、昔人、后人同悲,可谓千古同悲!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板书:由己悲人,千古同悲。)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那么就带着浓浓的弥漫千古的悲情,来齐读最后一段吧!

学生动情齐读。

师:本来抒情性文字不适合齐读,但是大家还是读得很出色。来为我们班的全体同学鼓个掌吧!

学生高兴鼓掌。

师:这也同时说明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生死是绕不过去的,正如史铁生所说:“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每个人都必须面对,死永远会在每个人的心中激起强烈的伤感。确实是千古同悲。

六.小结全文,点明积极意义。

师: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酿成千古同悲的浓浓悲情。

师:但这种对待生命的态度,不是消极逃避,而是积极面对。正因为理解了生命的必然,才会珍惜生命,努力作为。正如史铁生在想通了死的必然后,决定像园子里的生命一样活出自己的风采。

师: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七.背诵

师:这样的千古名篇背不过实在太可惜了,带着王羲之带给我们的人生的乐与悲,背诵课文!本节课至少应背过一段,可以选择自己特别喜欢的一段,先背过。背过一段以后,就把手举起来。好,现在开始!

(3分钟后有学生举手)

(越来越多的学生举手)

(教师点了第一个举手的学生)

师:你背的哪一段?

生1:最后一段。

(学生背)

(同学们鼓掌)

生2:老师,我全文都背过了。

师:好,展示一下。

(这个学生背得很流畅。同学们使劲鼓掌)

师:她一定是预习得非常充分!我看到大家基本上背诵的都是第一段,大家来齐背第一段吧!背其他段的,可以读。永和九年——开始!

(学生齐背,大多数学生都背过了)

八.布置作业

师:布置作业。第一,摘录文中含有“所”的句子,结合学过的文言文,整理归纳“所”字的意义和用法。写到作业本上。第二,仿写训练。就一个活动或一处景物生发感慨。不少于300字。目的训练思维的深度,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写到作业本上。(同时幻灯片展示作业)

【教学反思】

基本上实现了预想,这是可喜的地方。

但课堂是遗憾的艺术。由于时间的限制,诵读还不是很充分,更无法像朱熹那样细细品味。只有少数学生能全文背过,大多数只背过了一段。从学生对没有学过的《滕王阁序》中“四美”“二难”的引用,可以看出学生潜力无限,只要思考探讨的时间充分,可以自主解决更多的问题。以后的问题设计应该给学生留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第三篇:《兰亭集序》教学实录

教师:上虞丰惠中学刘建松 班级:高二(7)班

此文的关键点在于感情看似无理由的转换,是那样的出于意料,那样的腾挪跌宕,先是一条大河波浪宽,然后风吹稻花香两岸。突然跌入鼓浪底,溅起巨浪千堆雪。师:出示小沈阳的一段视频《不差钱》(你别看我岁数小,但我总结了,其实人这一生可短暂啦,眼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哈,眼一闭不睁,这辈子就过去了,哈。)学生模仿朗读。兴致高涨。

师:其实很多的喜剧往深处挖,会挖出悲伤的意味。不差钱的小品用了很通俗的语言解释了人生的悲凉和无奈。小沈阳的语言特色就是俗。1600多年的春天。阳光明媚的三月初三,江南水乡,绍兴一个叫兰亭的地方,一场聚会,一场终究会记入史册的、让后人膜拜的聚会,因为一群风流人士的衣袂飘飘,神情渺渺,成就了一段文艺风流,名士风度。在风流愉悦的背后,也留下了无穷的感慨。千古同悲。其中这次聚会的发起者就是被后人称为艺术大师书圣的

生:王羲之

师:作为会稽太守,就是绍兴市长的艺术大师不可能说出眼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哈。相同的意思,艺术家是怎样说的?(学生找出来俯仰两字)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师:这位同学,夫人的夫,念了第一声?有问题吧? 生:断开念,第二声。夫是发语词。

生: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也有俯仰两字。师:这里的俯仰是什么意思 生:形容人生短暂。

师:这是他的引申义。那本意是什么?文章有没有提到?

生: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师:读的很流畅,老师有惠风和畅之感,现在绍兴有一条著名的巷子就叫和畅堂,就来源于此。在这里的俯仰就是一抬头,一低头。我们来俯仰俯仰(学生俯仰,老师也模仿)师:我们看到的是天花板和自己的脚底,而王羲之看到的是 生:宇宙之大和品类之盛。师:什么意思?

生:广大的宇宙和众多的万物,我都可以看到。视野很广。

师:这里的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品类的意思和现在也不一样。古今异义。人的视野是有差距的,并且是相当大。具体说说,这位名人看到了什么? 生:崇山峻岭和茂林修竹,还有清流急湍。师:老师就奇怪了,当时是春天,并且在江南,(出示最经典的描绘。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怎么不写花和鸟。老师小时候,春游的时候,总会写桃花开的艳丽,油菜花开的灿烂,还有蜜蜂辛勤的采蜜,忘我的工作,这类句子。然后想起了我们的老师彻夜的批改作业。呵呵。

生:因为提到的景物有个特点,竹是修长的,竹在古人,代表气节正直,有着特殊的意义。文人都很喜欢竹,有节操。

师:苏轼说,可以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看来要想成文人,马上去种竹。生:清流,是山间的泉水,非常干净。师:农夫山泉,有点甜。

生:着重点在是清澈,人的品质也和水一样,很清澈的,纯洁。师:水干净,人更干净。在清澈的水中看见了自己。所以这些景物很淡雅,但又很有意味。王羲之应该看到红花,也听到鸟叫声,但太艳丽,太嘈杂。不选有道理,不符合他的审美的倾向。看来艺术家对世界有自己的选择,为我所用。刚才说万物,还有吗?

生:人也算万物吧。

师:当然是,人是万物之灵嘛,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师:解释一下

生:众多的贤士都到了,老的年轻的名人都集中了。师:谈笑有鸿儒

师:往来无白丁。有名的人物有 生:谢安

师:就是后来东山再起的东晋大丞相谢安,他比王羲之小17岁,当时33岁,属于张扬个性和豪情蓬勃的年龄。还有王羲之的几个很牛逼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还有王献之。王家和谢家是当时的两大家族,属于高大上一类。地位和富贵的象征。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也可见王谢的确不寻常。现在这些高端人士和文化精英。以文会友,讲究的不是官位和豪车、豪宅,而是心灵的契合,情趣的相投。他们做一件很高雅的事,什么事? 生:修禊事也,师:详细的说一说。生:古代的一种风俗,阴历三月三,古人常在春秋两季至水边用香熏草药洗濯,以祓除不祥。后来逐步演变为到水边宴饮、郊外游春一类活动。

师;你了解的太深刻了。古人对祭祀很看重。很古雅的事情,这些雅人做雅事,在淡雅的自然中。这些人的行为呢?

生: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还一觞一咏。畅叙幽情。师:体会其中的动作,有何特点?

生:杯子流到哪里,人就饮酒一杯,作诗一首。没有谦让,只是一觞,只是一咏,非常简洁。都是率性而作。

师:老师觞一下可以,要咏就麻烦了。

生:没有丝竹管弦之盛,没有喧嚣的音乐,只有静静的风声,这是大自然最好的音乐。生:没有官场中灯红酒绿,大呼小叫。也没有相互间的勾心斗角和拼命挤压,真正的回归自然。

师:对,足以畅叙幽情,出现了第一次足以。没有嘈杂的音乐,没有艳丽的色彩。这就是重色轻友的反面,重友轻色。这就是优雅的行为。简约而不简单。这样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境界,张扬着一个人的智慧与品位。我们想象这些人的容貌和服装。(学生自由回答,宽大的服饰,素雅的色调,很随意的打扮)

师:一颗素雅的心情。只有在雅情的支配下,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所以和游目骋怀的意思(学生解释)

生:眼光很自然,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心胸很豁达的,才能尽情享受人生的快乐。

师:出现了第二次足以,这就是快乐和满足。怎样朗读最后四个字(学生自由朗读,读出豁达和发自内心的喜悦)

师:只有内心的空灵和安静,才能享受大自然的恩赐,陶渊明说,采菊东篱下 生:悠然见南山 师:只有心态的悠然,才能真正欣赏大自然的美丽。苏轼说,空故纳万境,静故了群动。一俯一仰,看尽了世间的万物,重友轻色,百事可乐。隐含着作者的生命的体悟和关怀。师:《兰亭诗》(其三),可与《兰亭集序》这一段对照欣赏。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师:通篇洋溢着欢乐和喜悦。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但《兰亭集序》除了喜悦,还有感慨和悲叹,交织着多种情感。师:俯仰一世,就是一睁一闭,说的是 生:就是人生短暂。

师:人生是个大题目,按不同的标准,可以有许多划分,一般按时间分划做青年,中年,老年。

师:老师属于 生:老年

师:但本人的心还是青年,革命人,永远年轻嘛。说说年轻人有哪些特点? 生;好动,活泼,有上进心,有梦想。

师;有些年轻人比较文气,文质彬彬,王羲之也认为年轻人有两类,一类侧重于静,另一类是? 生:躁;

师:你属于哪一类?具体怎样表现?

生:安静的人,或取诸怀抱,悟言室之内。是说,有的人喜欢聚集在室内,面对面畅谈各自怀抱。掏出心里话,师;现在叫闺蜜或者叫死党。那浮躁的表现

生: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有的人顺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任何拘束,自由放纵地过生活。师:这两者的相同点是 生:追求快乐。

师:你认为王羲之属于哪一类?

生:文静的一类,书法家讲究个安静。

师:其实年轻的王羲之也曾放浪形骸过,出示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师:这就是玩行为艺术,我们一模仿,就是犀利哥了。有时快乐真的不需要理由,因为年轻就是快乐。不经意间,老之将至。年轻的光阴不在了。所谓眼睛一睁一闭,中年来了。你认为中年是怎样的年龄。

生: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就是说等到我们对津津乐道的东西感到厌倦,情绪就随着事情的变化而转移,感慨也就随即产生。

师:对,中年最大特点就是喜新厌旧。出示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以来,多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难过)师:这是人的情感很微妙的时期。人到中年才能深切的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反省到人生的究竟和真谛。所以哀乐之感更加深沉。老年呢,生: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师:什么是所欣?

生:追求的功名利禄,富贵荣华,还有青春年少。一切烟消云散。富贵如浮云。师:(出示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岈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庾信《枯树赋》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师:一代豪杰也是感伤如此。直到老死。老不起就是伤不起,伤不起,岁月经不起轮回,情感挡不住折腾。(出示唐代的诗人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生:感叹岁月易逝,容颜易老,黑发不见了,可怜白发生。时光的流逝,大发感慨,人生苦短啊。有无奈和凄凉。

生: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命行将终结,更加心痛。师:于是发出由衷的悲叹 生:死生亦大矣。

师:这里的大就是大事情。生与死也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大事情啊,我们能不感到痛惜吗。人生似乎充满了无助、无奈、甚至无聊。人生之最大不幸不是发现生活的三无,而是在对三无有了清醒认识之后还必须终老于三无之中。或长或短,生命终于渐渐消亡,万物皆化为尘土。这就是生命存在这样一种困境:俯仰一世,人生短暂,因此珍惜当下,关爱自我。师:兰亭集序的伟大之处不仅仅是对个体生命的感叹,也不仅仅是对眼前充满生命力的41人的生命的眷恋,而是把视野放在整个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从人类的生命,宇宙的意识这样坐标来考量,文章就大度、大气。第三段就有好几个表示充满历史时间感的词语 生:昔人、今、后,时人、后之览者。生:昨天、今天、明天。

师:这就从历史的角度来俯仰,把整个历史时空打通了。很了不起。第一句比较抽象,怎样理解?

生:王羲之每次看到古人发生感慨兴叹的原因,发现他们的看法和我是一样的。

生:我自己看到古人感慨的文章也自己常常为之嗟叹伤情,但心里不能明白这是什么原因。师:猜一猜,应该是古人关于哪个话题的文字? 生:死生,生命。

师:古人关于人生短暂的论述,比如孔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的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很多很多。(出示《晋书•王羲之》:王羲之“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

师:王羲之采药,当时一些名士就吃药,一种叫五石散的药,吃了之后发冷又反热。主要是追求超脱和长寿。王羲之不能喻之于怀的是即不能明白的是什么呢?人为什么会死?人为什么不能长生不老?为什么人生的悲剧会一代代重演?如何对待生与死,这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你怎么看?(学生自由回答,比较有思辩性)师:当时社会的流行的观点就是,用文中的语言来回答。生:一死生,齐彭殇 师:一和齐怎么说。(学生回答)师:王羲之的态度是 生:批判否定,把生与死等同起来是多么荒诞的事,把长寿与短命看做一回事纯是无稽之谈。师: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但名士又是个高危群体,许多人死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于是他们崇尚老庄,不务实际,寄情山水,笑傲山野。死了就死了,鼓吹老庄的“一死生”“齐彭殇”。认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王羲之是很不赞同这种观点的。

师:这里有个疑问,固字怎样解释更合情合理?(可以解释为“本来”或“确实”学生可以讨论)

生:死就是死,生就是生,人本来就应该知道这两者的区分,而不是混淆两者。固解释为“本来“更能显示批判的力量。”

师:快乐短暂,要珍惜快乐。生命短暂,更要珍惜生命。人在天地之间俯仰,既正视人生苦短,更要珍视人生美好。

师:本序通过俯仰简单的两个字,最后落脚于死生两字。虽然有苍凉的感叹,但更多的对充满悲欢离合人生的执着和关注。晋朝的名士向外发现了自然的美,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感情的真,以广博的智慧处理宇宙间的复杂关系尤其是生死关系,在深挚的同情中了解人生内部的矛盾冲突,在伟大中发现自己的狭小,在渺小中也看到自己的深厚,在圆满中发现自己的缺憾,但在缺憾中也彻悟了自己的意义。板书精华俯仰万物

景淡雅事古雅人高雅行优雅 茂林修竹 清流惠风

修禊祭祀体悟生命关怀意识空故纳万境静故了群动 群贤少长 列坐觞咏

俯仰万物生命之乐关怀 俯仰一世短暂之痛珍惜 俯仰古今人生之悲彻悟

小刘

第四篇:《兰亭集序》教学实录(原创精品)

《兰亭集序》教学实录

陈国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千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它。

生:背景介绍(略)──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王羲之的资料,帮助理解课文。课上由学生简介作者的有关情况,教师指导学生该如何整理归纳所收集的资料。

师:请同学们先听录音,注意听清字音和句读,听出语气。(教师放录音。)(听完录音后,请一名学生读准易错读的字。)生:(学生齐读全文。)

──要求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

师: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的情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哪三个字可以显示出作者情感的变化?下面,大家从2-4段每一段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感情。

生1:第2段是“乐”,第3段是“痛”,第4段是“悲” 师:那么,朗读时怎样传达这种情感?(师生交流,形成共识。)

第一、二自然段朗读提示:“永和九年„„修禊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第三自然段朗读提示:作者以从容沉稳的气势稍一收拢,便转到全文的主旨上来,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故应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重读的词语有“死生亦大矣”中的“大”,“岂不痛哉!”以“ ”调读出慨叹语气,重读“痛”。第四自然段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生:(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教师相机做诵读指导。)

──这一环节起到示范性作用,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并让学生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

师:(询问几位同学读的情况)好。请同学们停一下,我们请两位同学,选择一段有感情地朗读。也请在座的同学评论一下这两位同学朗读的水平。

生2:(读)生3:(读)生4:评论(略)师:总结(略)师: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生:(学生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教师巡视点拨,然后在堂上交流,教师做适当补充。师:归纳重要文言词汇、特殊句式,落实基础知识,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环节。请大家找出本文重要的通假字、词类活用、成语、特殊句式,整理到笔记本上。

生:(归纳、整理。)

师:好,先找同学说说。(师生共同解决并落到实处。)生5:通假字有(略) 生6:词类活用有(略))生7:成语有(略)生8:成语还有(略)生9:特殊句式有(略)

──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在讨论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文言知识。这既突破了重点难点,也是对学法的落实。当然,积累要少而精,要有用。

师:这堂课通过背景简介,通过朗读全文,我们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通过小组合作,疏通了文意,通过整理笔记,落实了基础。我们已经初步感知了本文的美。课后请大家熟读课文,复习笔记,之后完成课后练习二。阅读书籍或上网精选能给你启迪的,有关生命的名句。写在积累本上。

──作业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并精选有关生命的名句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师:人们早就开始了对生死的思考。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诗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一代书圣王羲之也为我们留下了他对人生哲理执著探索的踪迹。

师:为了更好地理解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先请四位同学们口头翻译全文。生1:(翻译第1段。)生2:(翻译第2段。)生3:(翻译第3段。)生4:(翻译第4段。)师:接下来朗读、背诵全文。要读得连贯流畅,有韵味。生:(朗读,齐背课文。)──以翻译为中心,通过翻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快对课文的熟悉速度,最后达到当堂成诵。

师:下面通过研究探讨,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我们一起看看文章第1、2段,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

生5:第一段中写景色十分优美、许多贤人在一起集会饮酒作诗,所以作者十分高兴。师:好,我们一起总结一下作者欢乐的原因。刚才说到“美景乐事”(板书),还有别的吗? 生6:聚会的人都很优秀。师:能用两个字概括一下吗? 生7:可以说“人杰”。师:不错。(板书:人杰)

生8:还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所以作者感到快乐。师:这里是指天气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生(全体):是“良辰”。

师:联系前者所说,作者感到高兴主要因素是:良辰美景、人杰事雅。那他感到痛苦的因素是?

生9:作者想到人生短短几十年,人生易逝,不仅感到痛苦。师:不错,选几个字就是人生苦短,好景不长。师:为什么感到悲伤呢?

生10:作者看到古人死去,自己感到悲伤,想到自己死后,后来人也会感到悲伤,人类摆脱不了死的命运,由此感到悲伤。

师:接下来,请同学说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11:我喜欢“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是一段环境的描写,很少几个字就写了山、水、竹、清泉,写得很美。

师:好,分析得很好,还有吗?

生12:“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在这样葱幽的环境里,诗人饮酒赋诗,畅叙幽情确实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而且可以看出诗人淡雅的志趣。

师:淡雅的志趣?改一改。生12:优雅的志趣。

师:不错。还有吗?那位同学再说?

生1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晶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几句话对仗比较工整,语句整齐,而且展现出作者旷达的胸怀,还可以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

师:很好,这位同学说出了这篇文章语言的特点:整齐。我们知道王羲之时期骈文比较多,这篇文章整齐中又有变化,这是对骈文的突破。除了 “整齐”,语言还有什么特点,比如刚才有同学说短短几句话就写出了山、水、林、清泉等等,这是语言的什么特点?

生:(齐说)简洁、简练

师:对,这表现出了语言的简洁。

──学生交流读书感悟,体会散文的声韵、语言之美,了解韵文文学的艺术魅力,提高鉴赏能力。

师: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览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联系学过的诗文,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的?你对人生又有了什么新的体验?

咱们分步骤来思考。首先,《兰亭序集》中那些句子反映了作者的生命意识? 生:(学生交流)

生1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时不我待的生命意识。

生15:“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面对须臾人生的两种生活态度,前者如嵇康,后者如阮籍。

生16:“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两种生活方式无所谓积极与消极,在人生体验方面都有共同之处,两种必经阶段:“自足”与“感慨”、“得意”与“失意”。

生17:“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世事变迁无常,都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何况人的生命长短听任自然安排,最终都要结束,非人力所及。

„„

师:王羲之之悲实乃古代哲人和诗人共同的困惑。他们在大彻大悟了天地宇宙的无穷后产生了一种渺小感和迷茫感。在文学作品中,此类思索比比皆是,你们能否举出与生命有关的名句? 生1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史记》

生19: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生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生2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生22:人生易老,天难老。———毛泽东 „„

(师生举例,用幻灯片展示,学生积累。)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隙,忽然而已。——庄子《南华经》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史记》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古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人生易老,天难老。———毛泽东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英)莎士比亚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法)帕斯卡尔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德)荷尔德林

师:综上所述,人们早就开始了对生死的思考。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一代书圣王羲之也为我们留下了他对人生哲理执著探索的踪迹。请同学们思考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是不是有些消极悲观? 生23: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观点,作者在良辰美景面前能够有一种理性的思考,正如作者所说人生是短暂的,好景是易逝的。我们不能沉溺于乐事之中,要对自己的状态做一下思考,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掌声)

师:这位同学很理性,在快乐面前我们要有些理性的思考。那位同学再谈谈自己的观点? 生24:作者在感叹人生苦短,是在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光,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和老师不谋而合,于我心有戚戚焉。确实,王羲之的悲叹不等于悲观,历史上留下叹声的人往往也留下了不朽的业绩,他们凭借自己的精神与成就获得了永恒的生命。谁能举个例子?

生25:苏轼发出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悲叹,但是他却为人类留下了无数精美的篇章。

生26:李白留下了“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的悲叹,但是他吞吐出盛唐华章。师:很好,“吞吐”两个字用的特别好,符合李白豪放的性情。还有吗?

生27: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悲叹,却留下了永垂青史的忠心。师:找位同学评价一下,是否合适?

生28:不是很合适,文天祥表达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他不怕死,而作者悲叹人生太短暂。

师:好,文天祥发出的不是悲叹,而是豪言壮语。好,大家的见解很有价值。接下来,请同学们评价王羲之的人生态度或表达自己对生命的体验,写成100字以上的发言稿。

──整理自己的阅读感受,写成短文。

(学生写作,之后小组交流,推出优秀之作用投影展示或朗读。)

生29:一句话,就是在享受如此难得之聚会、难得之快乐后,作者更深切地感到永恒之不可能——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再坚强的生命终要走向死亡。面对此种铁一般坚硬、生冷的自然规律,作者只能感叹“死生亦大矣”。如果说,许多人因为生活中苦难太多,而觉得生命沉重到难以承当,便发出“人生实难”、“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悲叹,那么,王羲之却是因为感到幸福太短,苦于生命难以长久延续才慨叹“死生亦大矣”。

生30:“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彭祖也好,殇子也好,最终都要走完他或长或短的人生旅程,生命只有一个终点,就是坟墓,想到这一点,真够让人心灰意冷了。但毕竟生命中还有美好的。正因为有了这些美好事物,短暂的生命就显得很珍贵,而这些美好事物的难遇易逝,短暂而充满痛苦的生命就显得弥足珍贵。

生31:作者对“生命永恒”的悲哀并不算是一种失败,靠了文字,靠了文字的流传,那追求之心或许能得到些微的补偿。王羲之读到了已逝昔人的“嗟悼”,也正像他敏感地意识到的,我们这些千载后的“览者”同样读到了他的“嗟悼”,并且真的“有感于斯文”。好像时间并没有使他化为尘土,好像他依然健在,看着那流动的一笔一画,我们似乎看到了千余年前那次非同寻常的文人雅集,似乎听到了他们的欢声笑语、他们的吟咏、他们的悲叹。真的,好像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使王羲之来到了我们面前,于是,短暂的没有消失,变成了长久;旧的没有成为“陈迹”,而历久弥新。也许在这种意义上,王羲之对于永恒的追求是成功了。

生32:可以说,“人生苦短”是人类的一种普遍心态。那么王羲之对此感慨万千,有什么不可呢?何况,作者并没有因人生短促、“人生无常”就醉生梦死,及时行乐,了此一生,而是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这在玄学盛行,士大夫普遍崇尚老庄哲学的东晋是难能可贵的。

生33: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抒发的恰恰是建功立业的决心。李白虽“人生在世不称意”,却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人生总是不免有失意伴随,能在失意的生活中找出诗意来,这就是王羲之的睿智之处。

师:大家的观点对我很有启发。面对生命短暂的困惑,有人欲挽住时间的流水,有人想延长生命的长度,有人及时行乐,有人珍惜寸阴。而王羲之的死生观是:死生亦大。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对生命的热爱。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聆听了王羲之关于人生的悲叹,但悲叹不等于悲观。人类虽然无法改变死亡的命运,但是人类的精神却可以永照千古。王羲之虽然死去了,但他的书法、文学艺术却永远散发着魅力。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兰亭集序》,我们又该为后人留下什么呢?这是这节课我留给大家思考的问题。

(停顿几秒)

师:最后,让我们有感情地背诵一遍课文,体味王羲之的人生态度。【教学后记】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序言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于永和九年为《兰亭诗》作的序言,是关于游宴的一篇名作。它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书序,而且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篇立意深远、文笔清新自然的优美散文。

和其他古典名作的教学一样,《兰亭集序》的教学难点,不应该只是哪一个文言字句本身的讲解和翻译。在教学《兰亭集序》时,笔者思虑再三,还是将教学定位在“体悟王羲之的心路历程”上。以情为线索,以“读”为方式,让诵读与探究结合,力求引导学生领悟这篇佳作的妙处。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作品展现的诗意的人生境界,让学生在与古人的对话中认识中国古代士大夫的独特的精神品位与审美雅趣,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的趣味品读中不断提高审美感悟能力。

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生死观教育应该是学生人生教育的重要一课,因此,我想我们的教学肩负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要为学生打开一扇心灵的小窗,让阳光照进来,让诗意飞进去。如何利用好现有教材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应当成为语文教师严肃思考的课题。王羲之《兰亭集序》既有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的铺陈,又借题发挥,围绕生死的重大问题抒发感慨。是对学生进行生死观教育不可多得的名篇。

学生学习本文时,借助注释,能疏通字句、了解语意。但由于阅历所限,更由于本文不仅仅是王羲之个人的思想展现,更是古代文人们对功业、命运的深沉思索,学生的难点就在于对王羲之思想的理解。教学中,适当地引入一些诗句,帮助学生从共性上探讨人性,并引领学生作更深层的探究,在比较中认识古代文人的生命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这能引导学生关照自我人生,思考生命的真正意义与价值,从而培养其深厚的人文素养。

第五篇:课堂教学实录

课堂教学实录

巧家县白鹤滩镇中心学校丁委

(一)、揭题:

1、预习时,同学们把老师发给你们的资料阅读过了,对“非典”“ 叶欣”这两个词语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为了纪念这样一位“抗非”英雄,人们为她开设了网上纪念馆,通过网络表达对她的哀悼和怀念。老师摘录了网友的几段掉词,大家看看。(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倒在了昼夜抢救病人的战场上,她走了……但是,她留下了一句让人刻骨铭心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吧!”)这样感人致深的话语还有很多,为什么大家对叶欣表示出了如此深情的怀念?学习课文(板书课题

11、永远的白衣战士)我们一定会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些什么?(结合年段课标,培养学生速读、感知大意)

2、交流读感受。

3、师小结(主要记叙护士长叶欣面对极具传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不顾个人的生命安危,不知疲倦地从死神手里把患者一个一个地夺回来,自己却感染上“非典”而不幸离开了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的动人事迹。)叶欣的去世——叶欣救治病人、离开人世——告别叶欣的动人场面。

(三)、理解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出示生字新词。(见课件幻灯片)

2、识读生字。(结合生活实践带领同学认读)

3、指名读、正音,全班齐读。

4、在文中画出带有生字新词的相关句子。

(1)把句子读通顺;(2)在语境中理解词语(培养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培养语感)

5、出示带重点词语的句子,引导学生通读并理解词语。(为第二课时扫清阅读障碍)

(四)、默读课文,交流感知,质疑(解决简单问题,涉及教学重点问题留下悬念,为为第二课时作好铺垫)

1、自由朗读全文,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

2、交流感知

3、质疑

(五)、小结、作业。写生字、描红

下载《兰亭集序》课堂教学实录[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兰亭集序》课堂教学实录[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教学实录

    备忘: 这个世界上没有陌生人,所有的陌生人只是你尚未认识的家人。 当代学生2009年刊中 我读鲁迅 一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录 搜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一 导读中的智慧引......

    颐和园课堂教学实录

    《颐和园》课堂教学片段及点评 师:今天我们换一种语文阅读学习的方法:六个字,读课文,学作文。 板书:读课文,学作文 师:“第一个动作,请同学们选几个句子说一说或者选几个句子读读,什......

    《短歌行》课堂教学实录

    育星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短歌行》课堂教学实录 老师把其教学设计发给学生,听课老师陆续走进教室,教室前后左右......

    声声慢课堂教学实录[★]

    《声声慢》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刘中凯 武进区鸣凰中学 【教学目标】 1.疏通“词”义,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婉约的词风。 2.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体会用语精美、浅俗、清新的艺术特色......

    观潮课堂教学实录

    《观潮》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

    《狐假虎威》课堂教学实录

    狐假虎威》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词语。 2、揣摩句子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说出在什么情况下使......

    《夹竹桃》课堂教学实录

    《夹竹桃》教学实录之一 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北京大学的真实故事:有一年开学了,刚刚考入北大的新生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走进了北大的校园。有一个新生背着沉重的行李累得气喘吁......

    麋鹿课堂教学实录

    一、课始“味”已出。 师:同学们,我觉得这篇课文的生字挺多,而且很难认。所以这节课,我先要检查一下你们这篇课文的生字是不是认识了,会读了,你们有信心通过检查吗? 生:有。 麋鹿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