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狼山作文500字(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22-05-30 03:0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狼山作文500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狼山作文500字》。

第一篇:关于狼山作文500字

关于狼山作文500字三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狼山作文500字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狼山作文500字 篇1

学期结束后,妈妈为了让我放松一下心情,带我去南通爬狼山。

清晨,迎着习习凉风,心里很是舒爽,我们早早的就出发了。来到山脚下,看到山上一些晨起的人,比我们来得更早,已经开始攀登了。

怀着一份兴奋的心情,我们踏上了一条幽静小道,路边小草上清晨的露珠已安居在了我们的裤脚上面,偶尔的,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鸟飞过,鸟啼声回荡在山谷中;山坳里,几缕淡淡的晨雾缓缓升腾,在树枝间萦绕飘荡,宛如一条洁白的哈达轻轻挂在仙女的脖子上。我们的脚步声和喘息声听上去是那样的清晰,显得四周更加的宁静。越往上爬,山路越发的陡峭,步履越加艰难。

走到半山腰时,驻足抬首,猛然发现我们已经置身于云海之间,树梢上挂起了透明的“珍珠”,一闪一闪地在树叶的尖端颤动着。我们仿佛已经融入进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山水画中,如仙境般让人无法自拔。山下的绿树,又仿佛是一把大大的绿伞,让我们深深沉醉在了这绿的海洋中。

稍作休息后,感觉浑身充了电似的,精神抖擞,我们决定继续前进。

我们一边欣赏着四周的美景,一边向山顶进发,不知不觉中,我们竟已到达山顶,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迅速在我的心中蔓延开来,俯视山下,美景尽收眼底,浩瀚的长江,美不胜收,叫人心旷神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令我意气风发。我抬头仰望蓝天,天山的云朵白得宛如无暇的白雪;阳光洒满了整个山头,每片叶子都被照得闪闪发亮;四周显得更静了,“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意境应该就是如此吧。

置身山上的美景中,我深深的沉醉在了大自然的怀抱里。

狼山作文500字 篇2

狼山,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还未踏入狼山,我心里便有些疑问,狼山为什么叫做狼山呢?是因为山上有狼吗?后来,我才知道,狼山是因形状像狼,故此得名。

刚到达狼山脚下,我看着葱葱郁郁的山。心想,到达了狼山,上面的景色一定很秀丽动人。于是,我沿着参差不齐的石阶一直向上爬去,因为,登上狼山山顶,去大喝一声,一直是我的梦想,想到马上就能实现愿望了。我不由得加快脚步。绿树掩映间,透过缝隙,便到一座小亭,像一位少女,在绿林的环抱下舞蹈,供人休息。

休息过后,我们又来到一座假山前,它在树林的簇拥下,像一位王者,几只猴子在假山上爬上爬下,玩耍嬉戏。一道细流从假山旁流过,像一个活泼的孩子,在突起的岩石奔跑而过,猴子们玩累了,渴了,便去细流边休息喝水,梳理一下毛发,便又开始新一轮的玩乐。

狼山虽不如苏州虎丘那么有名气,但远比它充满活力,显得生机勃勃,枝繁叶茂,每一片树叶,每一朵小花,每一棵小草……仿佛都有了生命,风姑娘一吹,植物们都尽情的歌唱,尽情的舞蹈,听着他们歌唱,看着她们舞蹈,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乐林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充满了活力。

我们继续地爬着,任前方的路有多长。终于,我们到达了山顶,放眼望去,每一辆汽车好像都缩小了,像一条条小虫子,每一幢房子好像都被使了魔法,变得像一个个玩具积木大小。这时,我情不自禁的大喊一声:啊!狼山,我爱你!

狼山作文500字 篇3

说到南通,我们就一定会想起狼山。狼山位于南通市南郊,拥有“八小佛山”之一的'美称。狼山的文化历史非常悠久,所以它还有一个美誉“南通第一山”。这个周末,我就与爸爸妈妈一起去了狼山。

刚进大门,就见几颗高大挺拔酷似士兵的树立在门旁,直入眼底的是一处小小的水流,它顺着山的轮廓流入底下的水池。向右看是一个个缆车,为了锻炼身体,我们选择爬山。

往里走,一路的美景让我赞叹。“哇,终于看到楼梯了。”我说道。对于爬过泰山的我来说,这狼山简直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刚开始我就迫不及待的快速地上楼梯,没爬多少,我就累得气喘吁吁。我后悔的说:“早知道就不爬这么快了。”之后我便匀速爬后面的楼梯。

来到了半山腰,这里有一块开阔的平地,平地中间有一座亭子,这座亭子有八个角,每个角都微微翘起,由于这里向南眺望是一望无际的长江,所以被称为“望江亭”。

我们在望江亭休息了一会儿后,向山顶进发。经过了四十五分钟的山路,我们终于来到了狼山山顶——大观台,听朋友说:这里原名位大观音台,因为四望无际,因此改名为大观台。站在上面,向下望去,汽车、树木、楼房……就如芝麻般大,仿佛伸手就能拿起它们,任意摆放。依伴狼山的其余四座山——军山、剑山、黄泥山、马鞍山,它们就像五位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在一起谈话。

狼山虽没有泰山那么高大,没有华山的雄伟,可它是南通的象征。王安石游狼山写下“遨游半是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这样的诗句,我觉得更加突出狼山的美丽、壮观、流连忘返。

我们久久的坐在大观台上,欣赏这美丽的风景,只觉得已融入这景色中。

走下狼山,我们原路返回,绿树仍然挺拔,我们也仍然回味这一座山——狼山。

第二篇:狼山导游词

狼山A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狼山旅游!狼山风景区共包括五座山,这五山分别是狼山、马鞍山、剑山、军山和黄泥山,因狼山居中,又负盛名,故合称狼五山。狼五山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狼山分前山和后山,我们步行上山。

大家看,现在我们面前的重檐歇山顶建筑呢,就是“入山之门”了。它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两侧两座石狮、两棵二百多高龄的银杏树,是不是给“入山之门”增添了些许威严。我们往里走,“入山之门”里面悬挂着“三摩地”匾。狼山为大势至菩萨道场,《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有“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三摩地”三字可能就来源于此。大家看,四周的墙壁上彩绘着南通的历代名贤。有三国名臣吕岱、宋代杰出教育家胡瑗、北宋文学家王观、明末清初著名艺术家柳敬亭、清代著名书画家丁有煜、、清代南通第一位状元胡长龄、辛亥革命先驱白雅雨、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等等。

现在我们来到石坊三墓这里是唐代骆宾王、元代金应、清代刘南庐的墓。骆宾王浙江义乌人,七岁即能作诗,极负文名,与王勃、卢照邻、杨炯并称为“初唐四杰”武则天即位后他与扬州刺史徐敬业起兵广陵,后骆宾王兵败崇川,葬于南通。金应将军是文天祥的随从,他与文天祥同被元军拘押,文天祥北上时其他人都离开了他,惟独金将军相随不渝,到南通后金将军一病不起,文天祥将其葬于南通,至今城里还留有“将军园”的地名纪念他。刘南庐是福建人,乾隆三年到南通后,在军山“水云窝”居住七载,考订史实,搜寻古迹,最后写成了《南通州五山志》,为南通五山的文物保护和历史发掘做出了贡献。

现在我们来到狼山的正门,这里以前是护潮台,狼山位于大江中,江潮朝夕拍打,有时还有淹入大江,为了保护狼山的建筑,所以造了这个护潮台。我们狼山山包寺,寺包山,山是一座寺,寺是一座山,寺名叫广教寺,是全国首批开放的重点寺庙。现在大家请跟我来,这里是广教寺的山门,又称金刚殿,殿里塑着佛教的护法神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各守护一方,东方为持国天王,南方为增长天王,西方为广目天王,北方为多闻天王,民间为祈求风调雨顺,认为四大天王各主一事,南方增长天王持宝剑,谐义“风”,东方持国天王执琵琶主“调”,北方多闻天王持伞,主“雨”,西方广目天王持蛇,主“顺”,合称“风调雨顺”。山门朝外塑的是弥勒佛像,山门朝内塑的是韦陀像。传说,弥勒,韦陀是两个寺庙的方丈,弥勒总是笑脸迎人,宽容大度,所以寺庙香火很旺,但小偷经常关顾,韦陀看上去很是凶煞,寺庙几乎没有香火,但庙中管理很好,佛祖知道后就命两人同时看管寺庙,从此寺庙香火旺盛,且再无小偷。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寺庙主殿内都是这样的供奉。

这是轮藏殿,对面为大悲殿,两殿都为重檐歇山亭顶,保留了宋代建筑的特点和格局。轮藏殿,据说佛灭度后将佛经置于轮车中,由天龙八部守护着轮车,并推转着轮车,使之运转不息。这样佛法就法轮常转,永得流传。现在我们来到法乳堂,法乳堂取“佛教正法滋养弟子之法身,•犹如母乳之于幼儿”之义。法乳堂匾额门联是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一堂都圣哲,万派皆朝宗”,因为法乳堂供的是佛祖释迦摩尼像,各派都来朝拜,一堂都圣哲是因为法乳堂两侧供奉着中国佛教史上的十八高僧像,这十八高僧像是由中国佛教协会参与选定,由南通籍画家范曾手绘,在北京制成陶瓷壁画的,这也是全国唯一的。其实来到法乳堂我给大家主要介绍的就是他的三宝。那么前面两宝我已经说到了,就是释迦摩尼佛和十八高僧像,那么你们猜,这第三宝是什么呢?请大家随我往后走,大家抬看这块“十指成林”的匾额,就是我们的第三宝,它是是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所书,十指成林一方面指佛教徒与人行礼时双手合什,所以叫十指成林,同时也因为佛教有众多宗派,这样各宗各派的力量合在一起,宏扬佛法,佛教才会兴旺,郑板桥是大书法家,这几个字写得维妙维肖,请看十指成林的指字,上面的一笔宛然象翘起的大拇指,我们平常问:“您贵姓”,说“姓成”,“是耳东陈,还是翘脚成”,这个十指成林的“成”字,最后一笔就象一只翘起的脚。大家再看“十”字,这一竖隐约便象一个闭目养神的老和尚,还留有胡须呢!据说与佛教有缘份的人便能看见。我们常说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这里供观音菩萨,故名大悲殿。大慈就是给予一切众生乐,大悲就是拔除一切众生苦,这里供奉的观音像宝相庄严,高达六米,两壁刻着历代名人画的观音像。

我们再看这里是藏经楼,东边是晒经楼,再东为枕山楼。这块碑题紫琅禅院,就是我们刚刚走过的这些建筑,据史籍记载,唐总章二年,这里就建造了寺院,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当时因为狼山尚在江中,要坐船才能到山上,故称“慈航院”,五代大宝年间才改名广教寺,清朝时因山名而改称紫琅禅院,广教寺为禅宗丛林,现属临济宗。这边是紫琅园,旧称三仙祠,供的是张果老、吕洞宾和文昌君。再看幻公塔,为明嘉靖四十五年为纪念北宋高僧智幻而建。智幻在太平兴国年间主持狼山寺务,他广弘佛法,成为狼山的中兴祖师,山顶的支云塔也是智幻和尚所建。这块抚台平倭碑就记录着嘉靖三十八年,抚台李遂组织军民在狼山江面大败倭寇,最后又尽数剿灭狼山盘据的倭寇的功绩,也记载了明朝倭寇侵略的史实,现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家慢走,这块斜坡叫待月坡,狼山赏月最佳就在此处,坡上那块扁扁的石头叫琴石,月下弹琴当然是很风雅的事情。这边的建筑叫葵竹山房,以前就住着一个风雅的诗僧。这是御碑亭,里面存放着康熙皇帝的题诗,当然,康熙皇帝并没有到过狼山,这些诗是他赐给狼山总兵刘含高和知州施其礼的,皇帝赐诗不仅是一种慰问,更是一种荣耀,臣子当然要知恩图报,尽心作事了。现在我们来到葵竹山房,葵竹山房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因种植葵和竹而得名,这个葵竹山房的门额为张謇所书。葵竹山房以前是四贤祠,供的是宋代四位与南通有关的名贤:范仲淹、岳家军、文天祥、胡安国。这里东屋叫“塔荫堂”,南称“一枝栖”,西为“退藏精舍”,北为依山而建的“法苑珠林”。院内花木扶疏,可谓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大家请看这棵罗汉松,横斜飞出,造型独特,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中央电视台还专门来拍过电视呢。现在我们到了“水云深处”,这水中之亭称半粟亭,取“沧海一粟”之义。亭前石桥为“留云桥”。再往前行峰回路转,就到了“衔石楼”,楼下有一块形似小脚女人鞋子的石头,称“屐石”,此楼含住了屐石,所以叫“衔石楼”。现在我们看到的墓碑是白雅雨墓,白雅雨是南通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就是他的学生,他的革命思想影响了李大钊,也团结了一批有革命倾向的青年。武昌起义后,白雅雨在北方策应,组织共和会发动起义。后起义军在向天津进攻途中遭清军断轨阻击,白雅雨被捕就义,时年44岁。国民政府后追赠其为上将,先后在北京、山东泰山等地为他建立陵墓纪念。

这里就是大观台。这里奇峦叠嶂,蝉联呵护,吞天浴日,蔚为大观,故称大观台。大家请看大山门上面的“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就把狼山的美景作了很好的总结。据说宋朝文学家米芾到此极为惊叹,题下“第一山”。我们进入山门,这里是金刚殿,两厢哼哈二将,都裸露上身,缠衣裳于腰间,作愤怒相,大家可不要偷狼山的东西啊,不然两位门将可要对大家不客气。再看萃景楼,宋朝初年为又称三会亭,明初为山顶庙门,明朝正德年间,因农民起义庙被焚,后来官军在此重修了这座萃景楼,萃景楼取的是万千景象荟萃一楼之义。

这里就是供奉大势至菩萨的圆通宝殿,佛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记述了大势至菩萨的成道体会,故称圆通宝殿。佛经说大势至菩萨“佛有大势力,能断众生之烦恼,以智慧之光遍照一切,使众生得力脱苦”,故名大势至。现在这里供大势至菩萨,两边供十八罗汉。大家请看这就是支云塔,它高三十五米,四面五级,为楼阁式砖木结构,腰檐成翘形,朱漆雕楼,上面覆以金色琉璃瓦,它首建于宋朝太平兴国年间,至今已逾千年。这里就是大圣殿,你们看大圣菩萨,身披龙袍,头戴毗芦帽,右为弟子慧岸,左为弟子木叉,大圣殿的两侧塑的是二十诸天像,披龙袍的菩萨在全国可能也是唯一的。大圣菩萨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名僧伽,出生在西域碎叶,唐高宗时出游中原,在长安不久便到游化江淮,止于泗洲。僧伽在江淮广行善事,广结善缘,清康熙十九年,泗洲大水,普照王寺也没到水中,狼山逐渐成为僧伽唯一的道场。狼山

B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狼山旅游!狼山风景区共包括五座山,这五山分别是狼山、马鞍山、剑山、军山和黄泥山,因狼山居中,又负盛名,故合称狼五山。狼五山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狼山分前山和后山,我们坐缆车上山先游览后山北麓园。

大家请看,这就是狼山,它的北麓石色紫褐,北宋淳化年间,州官杨钧认为狼山之名不太雅观,下令改名“紫琅山”,但是老百姓仍然把这座山叫狼山。现在我们来到观音禅院,他是近代南通名人张謇于清末民初时修葺重建的,对面的石牌坊上所题“灵山胜地”,就是张謇所书,佛祖释迦摩尼说法之地就是灵山,故称此地为灵山胜地,我们背后的大殿即是“观音堂”,为重檐歇山顶,当年张謇请佛门高僧太虚法师来此讲经,他以六十四的高龄还坐在台下听讲,一时在全国传为佳话。我们穿过石牌坊,就是天祚山房,房后有天祚年间的著名石刻。现在我们来到“赵绘沈绣之楼”,为什么叫“赵绘沈绣之楼”呢?因为里面有赵孟頫的画、沈寿的刺绣。它是南通人的独特创意,将两位不同年代不同籍贯毫不相干的人物和观音菩萨放在一座楼里纪念。大家可以看到楼具有中西合璧风格。楼外门窗用圆拱形,挑小阳台,具有西洋特色,而楼内部却是中式重楼传统格局。大家请跟我进来,可以看到楼中设供的观世音菩萨像,佛教认为遇难众生只要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菩萨即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解脱。两侧墙上所挂的就是历代名人所画的各种观音像。

大家请看这是元代大画家赵孟頫画的观音像,赵孟頫为宋朝的宗室,他的笔墨“有唐人之致而去其纤,有宋人之雄而去其狂”,以圆润苍秀见长,他主张画贵有古意,你看他画中的观音与众不同,古意盎然,显示出画家超然脱俗的艺术风骨。再请看这边,这是近代苏绣名家沈寿画的观音像,她曾绣过意大利皇帝皇后以及耶酥像,轰动于世,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时,她精心绣出“寿”字一幅,进贡宫中,慈禧大喜,赐名为寿。沈寿晚年被张謇请到南通办“女红专习所”,她的墓就在狼山西边的黄马山上。我们穿过后门来到的就是题名坡,上面这边就是天祚岩,它的左边是朝天岩,右边是海月岩,这里山岩突出,势如刀劈,可谓鬼斧神功。下面的题名坡上刻满了自唐以来的历代题刻,现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五代十国时姚存的题刻,大家请看,为什么说这个题刻十分重要呢?因为它从实物上保有了南通最早的建置称号。大家请往这边走,这里叠石突起,形若香炉,故称香炉峰。峰下刻“五山拱北”四个大字,明朝礼部主事严尔珪曾作《五山拱北题铭》曰:登五岳而小天下、登五山而小崇川。“五山拱北”概括了五山在军事上的重要性。狼山扼守长江口,北拱南通,上卫南京,自唐末以来就一直有驻军,1949年解放军就是先攻狼山而迫使国民党军南逃的。这边的林溪精舍,是观音禅院的方丈室。精舍即书斋和讲学之所,这块石头为“磊落矶”,这块为“小磊落矶”,为近代书画家吴昌硕所题,你看这两块石头坦坦荡荡,一题之下,石头就活了,也题出了作者磊落的胸怀。大家请跟我走,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亭叫振衣亭,亭,在古时候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古时水乡山村,道路旁都有建亭,供行人歇脚,有半山亭、陆亭、半江亭等。振衣亭建于明嘉靖年间,振衣即整衣之义,因为马上就要登上山顶之庙了,须肃衣以示尊敬。我们狼山被列为中国佛教八小名山,是因为狼山是大势至菩萨的道场,大势至菩萨与弥勒佛、观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山上的圆通宝殿供奉了大势至菩萨的圣像。

这里就是大观台。这里奇峦叠嶂,蝉联呵护,吞天浴日,蔚为大观,故称大观台。大家请看大山门上面的“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就把狼山的美景作了很好的总结。据说宋朝文学家米芾到此极为惊叹,题下“第一山”。我们进入山门,这里是金刚殿,两厢哼哈二将,都裸露上身,缠衣裳于腰间,作愤怒相,大家可不要偷狼山的东西啊,不然两位门将可要对大家不客气。再看萃景楼,宋朝初年为又称三会亭,明初为山顶庙门,明朝正德年间,因农民起义庙被焚,后来官军在此重修了这座萃景楼,萃景楼取的是万千景象荟萃一楼之义。这里就是供奉大势至菩萨的圆通宝殿,佛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记述了大势至菩萨的成道体会,故称圆通宝殿。佛经说大势至菩萨“佛有大势力,能断众生之烦恼,以智慧之光遍照一切,使众生得力脱苦”,故名大势至。现在这里供大势至菩萨,两边供十八罗汉。大家请看这就是支云塔,它高三十五米,四面五级,为楼阁式砖木结构,腰檐成翘形,朱漆雕楼,上面覆以金色琉璃瓦,它首建于宋朝太平兴国年间,至今已逾千年。这里就是大圣殿,你们看大圣菩萨,身披龙袍,头戴毗芦帽,右为弟子慧岸,左为弟子木叉,大圣殿的两侧塑的是二十诸天像,披龙袍的菩萨在全国可能也是唯一的。大圣菩萨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名僧伽,出生在西域碎叶,唐高宗时出游中原,在长安不久便到游化江淮,止于泗洲。僧伽在江淮广行善事,广结善缘,清康熙十九年,泗洲大水,普照王寺也没到水中,狼山逐渐成为僧伽唯一的道场。

现在我们看到的墓碑是白雅雨墓,白雅雨是南通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就是他的学生,他的革命思想影响了李大钊,也团结了一批有革命倾向的青年。武昌起义后,白雅雨在北方策应,组织共和会发动起义。后起义军在向天津进攻途中遭清军断轨阻击,白雅雨被捕就义,时年44岁。国民政府后追赠其为上将,先后在北京、山东泰山等地为他建立陵墓纪念。

大家慢走,这块斜坡叫待月坡,狼山赏月最佳就在此处,坡上那块扁扁的石头叫琴石,月下弹琴当然是很风雅的事情。这边的建筑叫葵竹山房,以前就住着一个风雅的诗僧。这是御碑亭,里面存放着康熙皇帝的题诗,当然,康熙皇帝并没有到过狼山,这些诗是他赐给狼山总兵刘含高和知州施其礼的,皇帝赐诗不仅是一种慰问,更是一种荣耀,臣子当然要知恩图报,尽心作事了。现在我们来到葵竹山房,葵竹山房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因种植葵和竹而得名,这个葵竹山房的门额为张謇所书。葵竹山房以前是四贤祠,供的是宋代四位与南通有关的名贤:范仲淹、岳家军、文天祥、胡安国。这里东屋叫“塔荫堂”,南称“一枝栖”,西为“退藏精舍”,北为依山而建的“法苑珠林”。院内花木扶疏,可谓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大家请看这棵罗汉松,横斜飞出,造型独特,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中央电视台还专门来拍过电视呢。现在我们到了“水云深处”,这水中之亭称半粟亭,取“沧海一粟”之义。亭前石桥为“留云桥”。再往前行峰回路转,就到了“衔石楼”,楼下有一块形似小脚女人鞋子的石头,称“屐石”,此楼含住了屐石,所以叫“衔石楼”。现在我们来到石坊三墓,这里是唐代骆宾王、元代金应、清代刘南庐的墓。骆宾王浙江义乌人,七岁即能作诗,极负文名,与王勃、卢照邻、杨炯并称为“初唐四杰”武则天即位后他与扬州刺史徐敬业起兵广陵,后骆宾王兵败崇川,葬于南通。金应将军是文天祥的随从,他与文天祥同被元军拘押,文天祥北上时其他人都离开了他,惟独金将军相随不渝,到南通后金将军一病不起,文天祥将其葬于南通,至今城里还留有“将军园”的地名纪念他。刘南庐是福建人,乾隆三年到南通后,在军山“水云窝”居住七载,考订史实,搜寻古迹,最后写成了《南通州五山志》,为南通五山的文物保护和历史发掘做出了贡献。从骆宾王墓往上为金沧江墓,金沧江是朝鲜人,1850年生于开城,曾任朝鲜国史官,内阁参书官等职,1905年日本侵略朝鲜,金沧江毅然弃职来华。金沧江侨居异国,不忘故土,身在中国,仍着朝鲜冠服。朝鲜被日本吞并,他着丧服三日,1927年因难酬复国愿望,在悲愤抑郁中服毒自杀。

第三篇:江苏狼山导游词

江苏狼山导游词

这个亭叫振衣亭,建于明嘉靖年间,振衣即整衣之义,因为马上就要登上山顶之庙了,须肃衣以示尊敬。“南无”为归依礼敬之义,南无大势至菩萨就是致敬大势至菩萨的意思。我们狼山被列为中国佛教八小名山,是因为狼山是大势至菩萨的道场,大势至菩萨与弥勒佛、观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山上的圆通宝殿供奉了大势至菩萨的圣像。

这里就是大观台。狼山当海之冲江之尾,这里南望大江如练,东西四山如带,目极吴楚云山,气吞海上蜃楼,这里奇峦叠嶂,蝉联呵护,吞天浴日,蔚为大观,故称大观台。古人形容这里“东邻日本连环岛,北接朝鲜破釜云”,王安石到此惊叹这里“影带诸夷,气吞吴

会”,并赋诗: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还,遨游半是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文天祥从南通渡海作诗:风急千重浪,潮生万顷沙......狼山青两点,极目是天涯。古人有诗:天地皆为水,维扬只此山,特登绝顶上,恍不在人间。这里的美景真的看不够,看不够怎么办呢,大家就照了照片回去慢慢看吧。

上面的“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就把狼山的美景作了很好的总结。胡耀邦同志对这副对联十分欣赏,两次到狼山来后都以此为题作了报告。据说宋朝文学家米芾到此极为惊叹,题下“第一山”,为什么题第一山,第一是这里是由海入江的第一座山,第二是狼山虽小,景色极佳,千里平原上五山崛起,狼山中峰耸峙,具泰山之雄;北麓岩深林嶂,具青城之幽;后山绝壁临崖,具华山之险;西山峰峦起伏,具峨嵋之

秀,小小一山具雄幽险秀,所以称第一山,这就是米芾题的“第一山”,你看“第”字如美女梳头,“一”字如乌龙出江,“山”字如老僧坐禅,令人叹绝。

这里是金刚殿,两厢哼哈二将,都裸露上身,缠衣裳于腰间,作愤怒相,大家可不要偷狼山的东西啊,不然两位门将可要对大家不客气。大家看一看他们的神态,猜一猜那位是哼将,那位是哈将。

这里是萃景楼,宋朝初年为三会亭,明初为山顶庙门,明朝正德年间,河北霸州有一支农民军刘六刘七起义,纵横南北,所向披靡,后官军合力围攻,农民军就转战狼山,这时江面刮起飓风,将农民军的战船击碎,起义军于是据庙而战,官兵就在此地放火攻庙,庙被焚而起义军也被消灭,后来官军在此重修了这座萃景楼,萃景楼取的是万千景象荟萃一楼之义。

这里就是供奉大势至菩萨的圆通宝殿,佛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记述了大势

至菩萨的成道体会,故称圆通宝殿。明朝以前为僧伽殿,供大圣菩萨,由于明朝的那场农民起义,明官府以为得江神助飓风,后在此造江海神殿,将大圣菩萨移于后面的大圣殿内。现在供大势至菩萨,两边供十八罗汉。佛经说大势至菩萨“佛有大势力,能断众生之烦恼,以智慧之光遍照一切,使众生得力脱苦”,故名大势至。佛教认为修行有三重果位:罗汉、菩萨、佛。修持佛法的人达到了脱生死,即不再生死轮回就修成阿罗汉。我国汉族地区佛寺常塑有十八罗汉像,其实本应是十六罗汉。据佛经上说,佛陀曾嘱咐他的十六位弟子不入涅盘,住世济人。菩萨即菩提萨缍,意为“觉有情”,既要自觉;还要有情。既要修持自度,上求菩提;又要教化众生,度众生到极乐彼岸。佛在梵文中的意思为觉者,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觉有三个意思: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据称,阿罗汉只有自觉,菩萨觉有情,只有佛才三觉俱全。这里是支云塔,它高三十五米,四面五级,为楼阁式砖木结构,腰檐成翘形,朱漆雕楼,上面覆以金色琉璃瓦,它首建于宋朝太平兴国年间,至今已逾千年,据说支云塔位处南通的中轴线上,支云塔的塔尖,和南通的南城门及城中的钟楼,三点连成一线。为南通的风水门户。1984年重修时,曾在塔刹取出诸多经书宝物,修复后重又放入,作为镇塔之宝。历代名人登塔题诗,各有佳作,明朝人殷学思诗云:宝塔支青云,离天无尺五,天上星与辰,历历皆可数。这里曾有一联: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这便是龙池,据说佛祖释迦牟尼出生时,有九龙吐水,助其沐浴,池中的小孩便是释迦太子了。支云塔下为地藏王菩萨殿,佛经说地藏王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故名。佛祖嘱咐他在佛祖灭度后,弥勒佛出生前救助六道众生,他立下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安徽九华山是他的道场,地藏王菩萨两边供的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和文殊菩萨。佛

经说观音菩萨专为世人救苦救难,世上苦难太多,她就分身为一千个去救苦救难,这里的观世音菩萨像塑有四十二只手,佛教又有二十五情之说,四十二像二十五情共为一千身。文殊菩萨是诸菩萨的上首,他是智慧的化身,文殊像头梳五髻,代表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左手持莲花,花上安放《般若经》,体现般若一尘不染。这里就是大圣殿,你们看大圣菩萨,身披龙袍,头戴毗芦帽,右为弟子慧岸,左为弟子木叉,大圣殿的两侧塑的是二十诸天像,披龙袍的菩萨在全国可能也是唯一的。大圣菩萨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名僧伽,出生在西域碎叶,唐高宗时出游中原,在长安不久便到游化江淮,止于泗洲。一日晚上住在州官贺跋氏家,劝其舍宅为寺,并说此地古时即为寺。贺跋听之,掘地果然得石碑,为齐朝时古香积寺,并得佛一尊,大家以为是燃灯古佛,僧伽说是普照王佛,果然在佛像上刻有普照王佛

字样。于是贺跋舍宅,造普照王寺。僧伽在江淮广行善事,广结善缘,有一次江淮大疫,他广采草药,以杨柳洒水救治了无数百姓,又与江淮百姓一起兴修水利,化解了几次大水灾。至今民间仍流传“泗洲大圣降水母”的故事。他在江淮赢得了极大的民心,景龙二年僧伽已名满天下,中宗乃延请僧伽赴长安,执弟子礼,奉僧伽为国师,第二年大旱,皇帝请僧伽大师祈雨,大师用瓶水向空中散洒,顷刻浓云密布,大雨顷盆。景龙四年,僧伽圆寂,留下遗愿将舍利运回江淮,继续服务众生。中宗不舍,留之荐福寺,一言甫下,长安满城恶臭,后来皇帝到僧伽灵前炷香许他归普照王寺立塔,顿时满城异香。李白有诗写僧伽:“真僧法号曰僧伽,有时与我论三车,此僧本住南天竺,为法头陀来此国......戒得长天秋月明,长如世上青莲色.”韩愈一向反佛,但也作诗赞僧伽“僧伽晚出淮泗上,势到众佛尤魁奇”,历代帝王都赐僧伽圣号,唐懿宗赐证圣大师,周世宗

诏令天下造精庐,必立伽真像,赐号“大圣僧伽和尚”, 宋兹宁三年,赐大圣等慈普照明觉国师菩萨,同治帝谥“功昭淮海”,以后民间多称其为大圣菩萨,据说僧伽为大势至菩萨化身,以后又多次显灵救民:宋宣和三年,京都发大水,僧伽现身救灾;明正德年刘七起义,僧伽又作飓风等等,至今在广大信徒中广受推崇。我们在山腰已经看见幻公塔,据说幻公圆寂时作偈一首“当初不肯住长安,现相西归泗水间,今日又还思展化,东来海上镇狼山,”后人才明白原来智幻就是僧伽的化身,从此也知道僧伽来到狼山教化众生。清康熙十九年,泗洲大水,普照王寺也没到水中,狼山逐渐成为僧伽唯一的道场。

这是魁星亭,魁星传说是古代主宰文运的神灵,他头象鬼,一脚向后翘起,一手执笔,据说被他点中的就成为举人。魁星亭的斗拱间镶嵌七十二快雕版,刻有猴、鹿、鹤等吉祥动物。顶上为二龙戏珠,飞檐翘角,十分漂亮。在魁星亭北放眼望去,只见田

畴平野,一望无际,远处南通城高楼林立,西山逶迤,江入大荒,到晚上,万家灯火,灿若繁星,好一派壮美景象!共2页,当前第1页12发表99

第四篇:江苏狼山导游词

(振衣亭)这个亭叫振衣亭,建于明嘉靖年间,振衣即整衣之义,因为马上就要登上山顶之庙了,须肃衣以示尊敬。(南无大势至菩萨壁前)“南无”为归依礼敬之义,南无大势至菩萨就是致敬大势至菩萨的意思。我们狼山被列为中国佛教八小名山,是因为狼山是大势至菩萨的道场,大势至菩萨与弥勒佛、观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山上的圆通宝殿供奉了大势至菩萨的圣像。(大观台)这里就是大观台。狼山当海之冲江之尾,这里南望大江如练,东西四山如带,目极吴楚云山,气吞海上蜃楼,这里奇峦叠嶂,蝉联呵护,吞天浴日,蔚为大观,故称大观台。古人形容这里“东邻日本连环岛,北接朝鲜破釜云”,王安石到此惊叹这里“影带诸夷,气吞吴会”,并赋诗: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还,遨游半是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文天祥从南通渡海作诗:风急千重浪,潮生万顷沙......狼山青两点,极目是天涯。古人有诗:天地皆为水,维扬只此山,特登绝顶上,恍不在人间。这里的美景真的看不够,看不够怎么办呢,大家就照了照片回去慢慢看吧。(向大山门)上面的“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就把狼山的美景作了很好的总结。胡耀邦同志对这副对联十分欣赏,两次到狼山来后都以此为题作了报告。据说宋朝文学家米芾到此极为惊叹,题下“第一山”,为什么题第一山,第一是这里是由海入江的第一座山,第二是狼山虽小,景色极佳,千里平原上五山崛起,狼山中峰耸峙,具泰山之雄;北麓岩深林嶂,具青城之幽;后山绝壁临崖,具华山之险;西山峰峦起伏,具峨嵋之秀,小小一山具雄幽险秀,所以称第一山,这就是米芾题的“第一山”,你看“第”字如美女梳头,“一”字如乌龙出江,“山”字如老僧坐禅,令人叹绝。(进山门)这里是金刚殿,两厢哼哈二将,都裸露上身,缠衣裳于腰间,作愤怒相,大家可不要偷狼山的东西啊,不然两位门将可要对大家不客气。大家看一看他们的神态,猜一猜那位是哼将,那位是哈将。(萃景楼)这里是萃景楼,宋朝初年为三会亭,明初为山顶庙门,明朝正德年间,河北霸州有一支农民军刘六刘七起义,纵横南北,所向披靡,后官军合力围攻,农民军就转战狼山,这时江面刮起飓风,将农民军的战船击碎,起义军于是据庙而战,官兵就在此地放火攻庙,庙被焚而起义军也被消灭,后来官军在此重修了这座萃景楼,萃景楼取的是万千景象荟萃一楼之义。(圆通宝殿)这里就是供奉大势至菩萨的圆通宝殿,佛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记述了大势至菩萨的成道体会,故称圆通宝殿。明朝以前为僧伽殿,供大圣菩萨,由于明朝的那场农民起义,明官府以为得江神助飓风,后在此造江海神殿,将大圣菩萨移于后面的大圣殿内。现在供大势至菩萨,两边供十八罗汉。佛经说大势至菩萨“佛有大势力,能断众生之烦恼,以智慧之光遍照一切,使众生得力脱苦”,故名大势至。佛教认为修行有三重果位:罗汉、菩萨、佛。修持佛法的人达到了脱生死,即不再生死轮回就修成阿罗汉。我国汉族地区佛寺常塑有十八罗汉像,其实本应是十六罗汉。据佛经上说,佛陀曾嘱咐他的十六位弟子不入涅盘,住世济人。菩萨即菩提萨缍,意为“觉有情”,既要自觉;还要有情。既要修持自度,上求菩提;又要教化众生,度众生到极乐彼岸。佛在梵文中的意思为觉者,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觉有三个意思: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据称,阿罗汉只有自觉,菩萨觉有情,只有佛才三觉俱全。(支云塔下)这里是支云塔,它高三十五米,四面五级,为楼阁式砖木结构,腰檐成翘形,朱漆雕楼,上面覆以金色琉璃瓦,它首建于宋朝太平兴国年间,至今已逾千年,据说支云塔位处南通的中轴线上,支云塔的塔尖,和南通的南城门(江山门,已拆)及城中的钟楼,三点连成一线。为南通的风水门户。1984年重修时,曾在塔刹取出诸多经书宝物,修复后重又放入,作为镇塔之宝。历代名人登塔题诗,各有佳作,明朝人殷学思诗云:宝塔支青云,离天无尺五,天上星与辰,历历皆可数。这里曾有一联: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这便是龙池,据说佛祖

释迦牟尼出生时,有九龙吐水,助其沐浴,池中的小孩便是释迦太子了。支云塔下为地藏王菩萨殿,佛经说地藏王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故名。佛祖嘱咐他在佛祖灭度后,弥勒佛出生前救助六道众生,他立下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安徽九华山是他的道场,地藏王菩萨两边供的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和文殊菩萨。佛经说观音菩萨专为世人救苦救难,世上苦难太多,她就分身为一千个去救苦救难,这里的观世音菩萨像塑有四十二只手,佛教又有二十五情之说,四十二像二十五情共为一千身。文殊菩萨是诸菩萨的上首,他是智慧的化身,文殊像头梳五髻,代表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左手持莲花,花上安放《般若经》,体现般若一尘不染。(大圣殿)这里就是大圣殿,你们看大圣菩萨,身披龙袍,头戴毗芦帽,右为弟子慧岸,左为弟子木叉,大圣殿的两侧塑的是二十诸天像,披龙袍的菩萨在全国可能也是唯一的。大圣菩萨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名僧伽,出生在西域碎叶,唐高宗时出游中原,在长安不久便到游化江淮,止于泗洲。一日晚上住在州官贺跋氏家,劝其舍宅为寺,并说此地古时即为寺。贺跋听之,掘地果然得石碑,为齐朝时古香积寺,并得佛一尊,大家以为是燃灯古佛,僧伽说是普照王佛,果然在佛像上刻有普照王佛字样。于是贺跋舍宅,造普照王寺。僧伽在江淮广行善事,广结善缘,有一次江淮大疫,他广采草药,以杨柳洒水救治了无数百姓,又与江淮百姓一起兴修水利,化解了几次大水灾。至今民间仍流传“泗洲大圣降水母”的故事。他在江淮赢得了极大的民心,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僧伽已名满天下,中宗乃延请僧伽赴长安,执弟子礼,奉僧伽为国师,第二年大旱,皇帝请僧伽大师祈雨,大师用瓶水向空中散洒,顷刻浓云密布,大雨顷盆。景龙四年,僧伽圆寂,留下遗愿将舍利运回江淮,继续服务众生。中宗不舍,留之荐福寺,一言甫下,长安满城恶臭,后来皇帝到僧伽灵前炷香许他归普照王寺立塔,顿时满城异香。李白有诗写僧伽:“真僧法号曰僧伽,有时与我论三车,此僧本住南天竺,为法头陀来此国......戒得长天秋月明,长如世上青莲色.”韩愈一向反佛,但也作诗赞僧伽“僧伽晚出淮泗上,势到众佛尤魁奇”,历代帝王都赐僧伽圣号,唐懿宗赐证圣大师,周世宗诏令天下造精庐,必立伽真像,赐号“大圣僧伽和尚”, 宋兹宁三年,赐大圣等慈普照明觉国师菩萨,同治帝谥“功昭淮海”,以后民间多称其为大圣菩萨,据说僧伽为大势至菩萨化身,以后又多次显灵救民:宋宣和三年,京都发大水,僧伽现身救灾;明正德年刘七起义,僧伽又作飓风等等,至今在广大信徒中广受推崇。我们在山腰已经看见幻公塔,据说幻公圆寂时作偈一首“当初不肯住长安,现相西归泗水间,今日又还思展化,东来海上镇狼山,”后人才明白原来智幻就是僧伽的化身,从此也知道僧伽来到狼山教化众生。清康熙十九年,泗洲大水,普照王寺也没到水中,狼山逐渐成为僧伽唯一的道场。篇二:南通狼山导游词

狼山风景区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被誉为“江海第一山”的狼山,今天呢,就由我带领大家参观游览,祝大家玩的尽兴。

进入狼山,首先我们到达入山之门,它原来也叫五山拱北门,最早建于清乾隆年间,由当地邑人王景献捐资兴建。从清代初期开始,狼山的香火一直很旺盛,四方香客云集,逐渐形成了街市,这是当时人们进山朝拜的必经之路。张謇曾为此亲笔题“入山之门”四个大字,意思是:当你一跨进这个门,你就来到了大势至菩萨的庄严道场。狼山共包括五座山,这五山是狼山、马鞍山、剑山、军山和黄泥山五座山,因狼山居中,又负盛名,故合称狼五山。狼五山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

(石坊三墓)这里是唐代骆宾王、元代金应、清代刘名芳的墓。骆宾王浙江义乌人,七岁即能作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极负文名,与王勃、卢照邻、杨炯并称为“初唐四杰”武则天即位后他与扬州刺史徐敬业起兵广陵,作《讨武照(照空)檄》,其中“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一时轰动,武则天读后被骆宾王的文才震动,说“宰相安得失此人”。后骆宾王兵败崇川,葬于南通。明朝时有一个姓曹的农民开荒掘地发现一墓,题名“唐骆宾王之墓”,他打开墓一看,见一人衣冠如新,非常惊讶又很害怕,立即将墓用土盖好,只将石碑带回,想想还是怕别人发现,就将碑打碎,清朝时刘名芳听说这件事,就到

碎碑的地方搜寻,掘得残碑仅有“唐骆”二字,于是将骆宾王的墓移葬于此。金应将军为文天祥的随从,他与文天祥同被元军拘押,文天祥北上时其他人都离开了他,惟独金将军相随不渝,到南通后金将军一病不起,文天祥将其葬于城西,后人将他移葬狼山,至今城里还留有“将军园”的地名纪念他。刘南庐是福建人,乾隆三年到南通后,在军山“水云窝”居住七载,考订史实,搜寻古迹,最后写成了《南通州五山志》,为南通五山的文物保护和历史发掘做出了贡献。从骆宾王墓往上为金沧江墓,金沧江是朝鲜人,被后人视为“朝鲜的屈原”。(护潮台)现在我们来到狼山的正门,这里以前是护潮台,狼山位于大江中,江潮朝夕拍打,有时还有淹入大江,为了保护狼山的建筑,所以造了这个护潮台,狼山在历史上一直是重要的军事要地,宋元以来水师的统帅经常在此江面操练水师,护潮台就成了阅兵台。现在沧海变桑田,大家请看,长江江面已经退到南边远处了。

(狼山广教寺碑前)我们狼山山包寺,寺包山,山是一座寺,寺是一座山,寺名叫广教寺,是全国首批开放的重点寺庙。为什么叫广教寺呢?传说到此山传法的第一个和尚为了确定寺名,随手从身上携带的佛经中抽出一本,一看是《椤严般若广教经》,于是就把寺名定为广教寺,这个寺名一方面说明了佛教思想是广教众生,另一方面也有广传佛法之义。现在大家请跟我来,后来民间为祈求风调雨顺,认为四大天王各主一事,南方增长天王持宝剑,谐义“风”,东方持国天王执琵琶主“调”,北方多闻天王持伞,主“雨”,西方广目天王持蛇,主“顺”,合称“风调雨顺”。

山门朝外塑的是弥勒佛像,传说五代杭州有一个大肚子和尚契此,常身背一个布袋进城,逢人即笑,见物即乞、出语无定、随处寝卧、行如疯癫,圆寂时作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人们这才知道他是弥勒佛的化身。后人就根据布袋和尚的形像,塑成了弥勒佛宝相。你看他慈眉善目,雍容大度,有一付对联形容他“开口便笑,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于人无所不容。”真是大气度!另外有一付对联形容他: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寺庙将弥勒佛塑在大山门口,也显示出佛教与人为善的思想,接引众生进庙随喜。弥勒佛后面是韦陀像,韦陀手持金刚杵,有双手合什托杵相,也有持杵相,持杵的杵落地则表明该寺是不接纳挂单僧的,杵举中间,表示可以短期接纳落单僧,杵高举在上,则可以长期接纳挂单僧。韦陀也是佛教的护法神。它面对大殿,使佛祖说法的时候不至有歪魔邪道打扰,他还对内监督僧人的行动,僧人进出多要从他面前经过,接受他的监督,因此他就象寺庙的纪委书记。

这是轮藏殿,对面为大悲殿,两殿都为重檐歇山亭顶,保留了宋代建筑的特点和格局。

(大悲殿)我们常说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这里供观音菩萨,故名大悲殿。大慈就是给予一切众生乐,大悲就是拔除一切众生苦,这里供奉的观音像宝相庄严,高达六米,两壁刻着历代名人画的观音像。(若没有进后山赵绘沈绣之楼,也可于此讲历代名人画观音像的由来)。

(法乳堂前)现在我们来到法乳堂,法乳堂取“佛教正法滋养弟子之法身,犹如母乳之于幼儿”之义,我们说如饮醍醐,醍醐是牛奶的精华,这里命名法乳堂,也比喻佛法是人间思想的精华。以滋养众生给人智慧给人清醒。法乳堂匾额门联是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一堂都圣哲,万派皆朝宗”,因为法乳堂供的是佛祖释迦摩尼像,各派都来朝拜,一堂都圣哲是因为法乳堂两侧供奉着中国佛教史上的十八高僧像,这十八高僧像是由中国佛教协会参与选定,由南通籍画家范曾手绘,在北京制成陶瓷壁画的,这也是全国唯一的。法乳堂东面是方丈室,过去称俯涛轩,为文人聚会之所,当时狼山脚下便是大江,俯涛就是俯身即可揽到波涛之义。《维摩诘经》说维摩诘住的地方“地方一丈,可容千人”他在此说法,后来方丈便成为寺院主持居住的地方和称号,室内挂的“善根寿相”的匾额是张謇先生写给当时的方丈海月法师的。(法乳堂壁画前)这是译经大师鸠摩罗什,它译了很多经典(300卷)其中《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成了后来法相宗的祖典,《法华经》成为天台寺的祖典,《金刚经》成了禅宗的祖典,《成实论》成为成实宗的祖典。玄奘大家都是熟悉的,他又称唐三藏,因为佛教典籍有三藏数千部,经藏是记录佛祖语录的经书,论藏是后人论述佛经的著作,律藏是讲佛教戒律的书籍,通一藏才可称法师,历史上通晓三藏的人寥寥可数,玄奘就是通晓径论律三藏的法师,所以被称为三藏法师。唐僧赴印度取经,取回不少经文,其中他译的《瑜珈师地论》《成唯识论》后来成为唯识宗的宗典,玄奘后来被尊为唯识宗的初祖。这是禅宗大师慧能,他本来

不识字,后来听人家读《金刚经》一听之下,如瓶注水,豁然开悟,于是投奔到禅宗五祖弘忍门下,弘忍为了传法考验弟子,命弟子各作一偈,他的大徒弟神秀作了一偈:身如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有尘埃。慧能听人家读了以后,认为写得不够,他也作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引得弘忍大惊,后来便传法脉给慧能。慧能的这首偈,含有深刻的佛教思想和哲学思想,菩提代表物质,明镜代表意识,菩提无树,明镜无台,这样物质和意识都是空的,就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于是大彻大悟。慧能强调顿悟,认为人人都有佛性,只要见性就能成佛。后来慧能被尊为禅宗的六祖。

(到藏经楼)这里是藏经楼,东边是晒经楼,再东为枕山楼。这是幻公塔,为明嘉靖四十五年为纪念北宋高僧智幻而建。智幻在太平兴国年间(那时南通刚刚建城)主持狼山寺务,他广弘佛法,成为狼山的中兴祖师,山顶的支云塔也是智幻和尚所建。以前南通有三座塔,分别是狼山的支云塔,城内的文峰塔和天宁寺塔,俗语说“南通三座塔,角分四六八,两座平地起,一塔云中插”,三座塔分别是四角、六角、八角,文峰塔和光孝塔造在城里,所以说平地起,山上的支云塔造在山上,所以说云中插。传说大圣菩萨向托塔天王李靖借塔,用扁担挑了两个,胳臂下夹了一个,袖子里还藏一个,到狼山手忙脚乱安顿好支云宝塔后,一不小心袖子中的塔滚了出来,一滚滚到山腰,待拣起来一看竟然没有坏,原来是实心宝塔,这座实心塔就是诸位面前的幻公塔。篇三:南通狼山导游词

狼山风景区

狼山共包括五座山,这五山是狼山、马鞍山、剑山、军山和黄泥山五座山,因狼山居中,又负盛名,故合称狼五山。狼五山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

狼山分前山和后山,它的石色紫褐,北宋淳化年间,州官杨钧认为狼山之名不太雅观,下令改名“紫琅山”,但是老百姓仍然把这座山叫狼山,为什么呢?上了山我就会告诉大家。

(石坊三墓)这里是唐代骆宾王、元代金应、清代刘名芳的墓。骆宾王浙江义乌人,七岁即能作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极负文名,与王勃、卢照邻、杨炯并称为“初唐四杰”武则天即位后他与扬州刺史徐敬业起兵广陵,作《讨武照(照空)檄》,其中“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一时轰动,武则天读后被骆宾王的文才震动,说“宰相安得失此人”。后骆宾王兵败崇川,葬于南通。明朝时有一个姓曹的农民开荒掘地发现一墓,题名“唐骆宾王之墓”,他打开墓一看,见一人衣冠如新,非常惊讶又很害怕,立即将墓用土盖好,只将石碑带回,想想还是怕别人发现,就将碑打碎,清朝时刘名芳听说这件事,就到碎碑的地方搜寻,掘得残碑仅有“唐骆”二字,于是将骆宾王的墓移葬于此。金应将军为文天祥的随从,他与文天祥同被元军拘押,文天祥北上时其他人都离开了他,惟独金将军相随不渝,到南通后金将军一病不起,文天祥将其葬于城西,后人将他移葬狼山,至今城里还留有“将军园”的地名纪念他。刘南庐是福建人,乾隆三年到南通后,在军山“水云窝”居住七载,考订史实,搜寻古迹,最后写成了《南通州五山志》,为南通五山的文物保护和历史发掘做出了贡献。从骆宾王墓往上为金沧江墓,金沧江是朝鲜人,1850年生于开城,曾任朝鲜国史官,内阁参书官等职,1905年日本侵略朝鲜,金沧江毅然弃职来华,受张謇委聘担任南通翰墨林书局编校。他精通汉学,梁启超曾于1922年专程赴通会见金沧江。金沧江侨居异国,不忘故土,身在中

国,仍着朝鲜冠服,与他人谈及朝鲜事,常痛哭不止,他为儿子取名“光祖”意为光复祖国。朝鲜被日本吞并,他着丧服三日,1927年因难酬复国愿望,加上中国局势动荡,在悲愤抑郁中服毒自杀。金沧江作为朝鲜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被后人视为“朝鲜的屈原”。

(护潮台)现在我们来到狼山的正门,这里以前是护潮台,狼山位于大江中,江潮朝夕拍打,有时还有淹入大江,为了保护狼山的建筑,所以造了这个护潮台,狼山在历史上一直是重要的军事要地,宋元以来水师的统帅经常在此江面操练水师,护潮台就成了阅兵台。现在沧海变桑田,大家请看,长江江面已经退到南边远处了。

(狼山广教寺碑前)我们狼山山包寺,寺包山,山是一座寺,寺是一座山,寺名叫广教寺,是全国首批开放的重点寺庙。为什么叫广教寺呢?传说到此山传法的第一个和尚为了确定寺名,随手从身上携带的佛经中抽出一本,一看是《椤严般若广教经》,于是就把寺名定为广教寺,这个寺名一方面说明了佛教思想是广教众生,另一方面也有广传佛法之义。现在大家请跟我来,这里是广教寺的山门,又称金刚殿,殿里塑着佛教的护法神四大天王。佛教认为世界的中心为须弥山,四周各有一洲:东胜身洲、南瞻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这四大天王站在须弥山的四腰,各守护一方,东方为持国天王,南方为增长天王,西方为广目天王,北方为多闻天王,后来民间为祈求风调雨顺,认为四大天王各主一事,南方增长天王持宝剑,谐义“风”,东方持国天王执琵琶主“调”,北方多闻天王持伞,主“雨”,西方广目天王持蛇,主“顺”,合称“风调雨顺”。

山门朝外塑的是弥勒佛像,传说五代杭州有一个大肚子和尚契此,常身背一个布袋进城,逢人即笑,见物即乞、出语无定、随处寝卧、行如疯癫,圆寂时作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人们这才知道他是弥勒佛的化身。后人就根据布袋和尚的形像,塑成了弥勒佛宝相。你看他慈眉善目,雍容大度,有一付对联形容他“开口便笑,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于人无所

不容。”真是大气度!另外有一付对联形容他: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寺庙将弥勒佛塑在大山门口,也显示出佛教与人为善的思想,接引众生进庙随喜。弥勒佛后面是韦陀像,韦陀手持金刚杵,有双手合什托杵相,也有持杵相,持杵的杵落地则表明该寺是不接纳挂单僧的,杵举中间,表示可以短期接纳落单僧,杵高举在上,则可以长期接纳挂单僧。韦陀也是佛教的护法神。它面对大殿,使佛祖说法的时候不至有歪魔邪道打扰,他还对内监督僧人的行动,僧人进出多要从他面前经过,接受他的监督,因此他就象寺庙的纪委书记。

这是轮藏殿,对面为大悲殿,两殿都为重檐歇山亭顶,保留了宋代建筑的特点和格局。(轮藏殿)据说佛灭度后将佛经置于轮车中,由天龙八部守护着轮车,并推转着轮车,使之运转不息。这样佛法就法轮常转,永得流传。梁代傅翕因为许多信众不识字或身忙无暇读经而根据佛经创制这种轮车,现在全国仅存两部,广教寺的轮车是唯一能转的一部。据说转一次轮车,等于念一遍佛经的功德,这在藏传佛教中受普遍信仰。各位有兴趣不妨一试。天龙八部包括天神、龙、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诃罗迦八种神。它们各有各的脾气和特点,天神是天上的神,共有三十三诸天,等一下我们在山顶的大圣殿会看到其中的一些,他的地位并非至高无上,也是要死的,不过比人能享到更大、更长久的福报而已,龙与我国传说中的龙差不多,也能呼风唤雨,共有八大龙王。夜叉原指吃鬼的神,它敏捷、勇健,现在专指恶鬼,《水浒》中有母夜叉的绰号是形容孙二娘凶恶无比的。乾达婆是不吃酒肉,只寻香气为溢养的神,它是音乐神,头戴人面冠,左手执笛、右手执剑,多达6000位,他们在佛前弹琴唱赞歌时三千世界皆为震动,他们是佛教的中央民族乐团。紧那罗则是歌神,它嫁与乾达婆为妻,人形,头上生角,善于歌舞。摩诃罗迦是大蟒神,印度是个多蛇并拜蛇的国家,蟒神也被收为护法,他也是乐神,人身蛇面,手执笙。阿修罗则非常好战,脾气很大,男的很丑,女的很美,它常与帝释战斗,因为阿修罗部有美女无美食,帝释部有美食无美女所以互相妒忌争夺,经常打战。大战的结果阿修罗王被打败,上天下地无处可逃,于是化身潜入藕的丝孔之中。阿修罗王不仅脾气暴躁,还多疑善妒,佛为他说法,说有“四谛”,他认为佛偏袒帝释,少说了一谛,他就说“五谛”,佛说“五蕴”,他就说“六蕴”。迦楼罗是大鹏金翅鸟,两翅展开有360万里,头上一个肉瘤是如意珠,此鸟鸣声悲苦以吃龙为生,每天要吃一条大龙及五百条小龙,(因为龙就是古代的蛇)命终时毒发,无法再吃,于是上下翻飞七次,飞到金刚轮山顶命终,肉身烧去,只余一心,作纯青琉璃色,以前说岳飞就是在大鹏金翅鸟转世。金庸有一部武侠小说,也是因为里面的人物性格各异,各有各的脾气,就像凡间的芸芸众生所以取名《天龙八部》。

(大悲殿)我们常说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这里供观音菩萨,故名大悲殿。大慈就是给予一切众生乐,大悲就是拔除一切众生苦,这里供奉的观音像宝相庄严,高达六米,两壁刻着历代名人画的观音像。(若没有进后山赵绘沈绣之楼,也可于此讲历代名人画观音像的由来)。

(法乳堂前)现在我们来到法乳堂,法乳堂取“佛教正法滋养弟子之法身,犹如母乳之于幼儿”之义,我们说如饮醍醐,醍醐是牛奶的精华,这里命名法乳堂,也比喻佛法是人间思想的精华。以滋养众生给人智慧给人清醒。法乳堂匾额门联是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一堂都圣哲,万派皆朝宗”,因为法乳堂供的是佛祖释迦摩尼像,各派都来朝拜,一堂都圣哲是因为法乳堂两侧供奉着中国佛教史上的十八高僧像,这十八高僧像是由中国佛教协会参与选定,由南通籍画家范曾手绘,在北京制成陶瓷壁画的,这也是全国唯一的。法乳堂东面是方丈室,过去称俯涛轩,为文人聚会之所,当时狼山脚下便是大江,俯涛就是俯身即可揽到波涛之义。《维摩诘经》说维摩诘住的地方“地方一丈,可容千人”他在此说法,后来方丈便成为寺院主持居住的地方和称号,室内挂的“善根寿相”的匾额是张謇先生写给当时的方丈海月法师的。(法乳堂壁画前)这是译经大师鸠摩罗什,它译了很多经典(300卷)其中《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成了后来法相宗的祖典,《法华经》成为天台寺的祖典,《金刚经》成了禅宗的祖典,《成实论》成为成实宗的祖典。玄奘大家都是熟悉的,他又称唐三

藏,因为佛教典籍有三藏数千部,经藏是记录佛祖语录的经书,论藏是后人论述佛经的著作,律藏是讲佛教戒律的书籍,通一藏才可称法师,历史上通晓三藏的人寥寥可数,玄奘就是通晓径论律三藏的法师,所以被称为三藏法师。唐僧赴印度取经,取回不少经文,其中他译的《瑜珈师地论》《成唯识论》后来成为唯识宗的宗典,玄奘后来被尊为唯识宗的初祖。这是禅宗大师慧能,他本来不识字,后来听人家读《金刚经》一听之下,如瓶注水,豁然开悟,于是投奔到禅宗五祖弘忍门下,弘忍为了传法考验弟子,命弟子各作一偈,他的大徒弟神秀作了一偈:身如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有尘埃。慧能听人家读了以后,认为写得不够,他也作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引得弘忍大惊,后来便传法脉给慧能。慧能的这首偈,含有深刻的佛教思想和哲学思想,菩提代表物质,明镜代表意识,菩提无树,明镜无台,这样物质和意识都是空的,就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于是大彻大悟。慧能强调顿悟,认为人人都有佛性,只要见性就能成佛。后来慧能被尊为禅宗的六祖。这位是弘一法师,他是近代律宗大师,中兴了衰微已久的律宗。在俗时为书画、音乐、篆刻、戏剧大家,少年时,风流倜傥,极富才气,“二十文章惊海内”,也曾到日本留学,他的成就很多:他最早将西洋油画引入中国,他和欧阳予倩等创办“春柳社”,是中国话剧运动的最早创始人,他也写了很多传颂一时的歌曲,如《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但是在艺术成果辉煌、如日中天之时,他却毅然于一九一八年八月十九日在杭州虎跑寺正式披剃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他怀着振兴南山律宗的宏愿,云游四方,萍踪无定,挂单弘法的寺庙达上百处。1928年后驻于闽南弘法利生,1937年日寇侵华他提出“念佛不忘爱国,救国必须念佛”,自题居室为“殉教”室。并说:“为护法故,不怕炮弹”。后厦门遭日机轰炸,弹片入室,大师泰然无惧,终不伤其毫发。诚如他的一首诗云:“亭亭一枝菊,高标矗晚节。云何色殷红,殉教应流血”。他持戒谨严,芒鞋衲衣,(据说出家后只穿一件衲衣,补钉二百多处,青白相间,褴褛不堪,还视为珍物),素食唯清水煮白菜,用盐不用油。信徒供养香菇、豆腐之类,皆被谢绝。

第五篇:江苏狼山导游词

(振衣亭)这个亭叫振衣亭,建于明嘉靖年间,振衣即整衣之义,因为马上就要登上山顶之庙了,须肃衣以示尊敬。(南无大势至菩萨壁前)“南无”为归依礼敬之义,南无大势至菩萨就是致敬大势至菩萨的意思。我们狼山被列为中国佛教八小名山,是因为狼山是大势至菩萨的道场,大势至菩萨与弥勒佛、观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山上的圆通宝殿供奉了大势至菩萨的圣像。

(大观台)这里就是大观台。狼山当海之冲江之尾,这里南望大江如练,东西四山如带,目极吴楚云山,气吞海上蜃楼,这里奇峦叠嶂,蝉联呵护,吞天浴日,蔚为大观,故称大观台。古人形容这里“东邻日本连环岛,北接朝鲜破釜云”,王安石到此惊叹这里“影带诸夷,气吞吴会”,并赋诗: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还,遨游半是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文天祥从南通渡海作诗:风急千重浪,潮生万顷沙......狼山青两点,极目是天涯。古人有诗:天地皆为水,维扬只此山,特登绝顶上,恍不在人间。这里的美景真的看不够,看不够怎么办呢,大家就照了照片回去慢慢看吧。

(向大山门)上面的“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就把狼山的美景作了很好的总结。胡耀邦同志对这副对联十分欣赏,两次到狼山来后都以此为题作了报告。据说宋朝文学家米芾到此极为惊叹,题下“第一山”,为什么题第一山,第一是这里是由海入江的第一座山,第二是狼山虽小,景色极佳,千里平原上五山崛起,狼山中峰耸峙,具泰山之雄;北麓岩深林嶂,具青城之幽;后山绝壁临崖,具华山之险;西山峰峦起伏,具峨嵋之秀,小小一山具雄幽险秀,所以称第一山,这就是米芾题的“第一山”,你看“第”字如美女梳头,“一”字如乌龙出江,“山”字如老僧坐禅,令人叹绝。

(进山门)这里是金刚殿,两厢哼哈二将,都裸露上身,缠衣裳于腰间,作愤怒相,大家可不要偷狼山的东西啊,不然两位门将可要对大家不客气。大家看一看他们的神态,猜一猜那位是哼将,那位是哈将。

(萃景楼)这里是萃景楼,宋朝初年为三会亭,明初为山顶庙门,明朝正德年间,河北霸州有一支农民军刘六刘七起义,纵横南北,所向披靡,后官军合力围攻,农民军就转战狼山,这时江面刮起飓风,将农民军的战船击碎,起义军于是据庙而战,官兵就在此地放火攻庙,庙被焚而起义军也被消灭,后来官军在此重修了这座萃景楼,萃景楼取的是万千景象荟萃一楼之义。

(圆通宝殿)这里就是供奉大势至菩萨的圆通宝殿,佛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记述了大势至菩萨的成道体会,故称圆通宝殿。明朝以前为僧伽殿,供大圣菩萨,由于明朝的那场农民起义,明官府以为得江神助飓风,后在此造江海神殿,将大圣菩萨移于后面的大圣殿内。现在供大势至菩萨,两边供十八罗汉。佛经说大势至菩萨“佛有大势力,能断众生之烦恼,以智慧之光遍照一切,使众生得力脱苦”,故名大势至。佛教认为修行有三重果位:罗汉、菩萨、佛。修持佛法的人达到了脱生死,即不再生死轮回就修成阿罗汉。我国汉族地区佛寺常塑有十八罗汉像,其实本应是十六罗汉。据佛经上说,佛陀曾嘱咐他的十六位弟子不入涅盘,住世济人。菩萨即菩提萨缍,意为“觉有情”,既要自觉;还要有情。既要修持自度,上求菩提;又要教化众生,度众生到极乐彼岸。佛在梵文中的意思为觉者,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觉有三个意思: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据称,阿罗汉只有自觉,菩萨觉有情,只有佛才三觉俱全。(支云塔下)这里是支云塔,它高三十五米,四面五级,为楼阁式砖木结构,腰檐成翘形,朱漆雕楼,上面覆以金色琉璃瓦,它首建于宋朝太平兴国年间,至今已逾千年,据说支云塔位处南通的中轴线上,支云塔的塔尖,和南通的南城门(江山门,已拆)及城中的钟楼,三点连成一线。为南通的风水门户。1984年重修时,曾在塔刹取出诸多经书宝物,修复后重又放入,作为镇塔之宝。历代名人登塔题诗,各有佳作,明朝人殷学思诗云:宝塔支青云,离天无尺五,天上星与辰,历历皆可数。这里曾有一联: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这便是龙池,据说佛祖释迦牟尼出生时,有九龙吐水,助其沐浴,池中的小孩便是释迦太子了。支云塔下为地藏王菩萨殿,佛经说地藏王菩萨“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故名。佛祖嘱咐他在佛祖灭度后,弥勒佛出生前救助六道众生,他立下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安徽九华山是他的道场,地藏王菩萨两边供的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和文殊菩萨。佛经说观音菩萨专为世人救苦救难,世上苦难太多,她就分身为一千个去救苦救难,这里的观世音菩萨像塑有四十二只手,佛教又有二十五情之说,四十二像二十五情共为一千身。文殊菩萨是诸菩萨的上首,他是智慧的化身,文殊像头梳五髻,代表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左手持莲花,花上安放《般若经》,体现般若一尘不染。(大圣殿)这里就是大圣殿,你们看大圣菩萨,身披龙袍,头戴毗芦帽,右为弟子慧岸,左为弟子木叉,大圣殿的两侧塑的是二十诸天像,披龙袍的菩萨在全国可能也是唯一的。大圣菩萨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名僧伽,出生在西域碎叶,唐高宗时出游中原,在长安不久便到游化江淮,止于泗洲。一日晚上住在州官贺跋氏家,劝其舍宅为寺,并说此地古时即为寺。贺跋听之,掘地果然得石碑,为齐朝时古香积寺,并得佛一尊,大家以为是燃灯古佛,僧伽说是普照王佛,果然在佛像上刻有普照王佛字样。于是贺跋舍宅,造普照王寺。僧伽在江淮广行善事,广结善缘,有一次江淮大疫,他广采草药,以杨柳洒水救治了无数百姓,又与江淮百姓一起兴修水利,化解了几次大水灾。至今民间仍流传“泗洲大圣降水母”的故事。他在江淮赢得了极大的民心,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僧伽已名满天下,中宗乃延请僧伽赴长安,执弟子礼,奉僧伽为国师,第二年大旱,皇帝请僧伽大师祈雨,大师用瓶水向空中散洒,顷刻浓云密布,大雨顷盆。景龙四年,僧伽圆寂,留下遗愿将舍利运回江淮,继续服务众生。中宗不舍,留之荐福寺,一言甫下,长安满城恶臭,后来皇帝到僧伽灵前炷香许他归普照王寺立塔,顿时满城异香。李白有诗写僧伽:“真僧法号曰僧伽,有时与我论三车,此僧本住南天竺,为法头陀来此国......戒得长天秋月明,长如世上青莲色.”韩愈一向反佛,但也作诗赞僧伽“僧伽晚出淮泗上,势到众佛尤魁奇”,历代帝王都赐僧伽圣号,唐懿宗赐证圣大师,周世宗诏令天下造精庐,必立伽真像,赐号“大圣僧伽和尚”, 宋兹宁三年,赐大圣等慈普照明觉国师菩萨,同治帝谥“功昭淮海”,以后民间多称其为大圣菩萨,据说僧伽为大势至菩萨化身,以后又多次显灵救民:宋宣和三年,京都发大水,僧伽现身救灾;明正德年刘七起义,僧伽又作飓风等等,至今在广大信徒中广受推崇。我们在山腰已经看见幻公塔,据说幻公圆寂时作偈一首“当初不肯住长安,现相西归泗水间,今日又还思展化,东来海上镇狼山,”后人才明白原来智幻就是僧伽的化身,从此也知道僧伽来到狼山教化众生。清康熙十九年,泗洲大水,普照王寺也没到水中,狼山逐渐成为僧伽唯一的道场。(魁星亭)这是魁星亭,魁星传说是古代主宰文运的神灵,他头象鬼,一脚向后翘起,一手执笔,据说被他点中的就成为举人。魁星亭的斗拱间镶嵌七十二快雕版,刻有猴、鹿、鹤等吉祥动物。顶上为二龙戏珠,飞檐翘角,十分漂亮。在魁星亭北放眼望去,只见田畴平野,一望无际,远处南通城高楼林立,西山逶迤,江入大荒,到晚上,万家灯火,灿若繁星,好一派壮美景象!

·寒山寺导游词 ·江苏周庄导游词 ·扬州瘦西湖导游词 ·淮安市导游词 ·夫子庙导游词%

下载关于狼山作文500字(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狼山作文500字(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狼山游记[精选5篇]

    江苏南通的狼山,被誉为中国佛教的“八小名山”之一。传说古时候,有一只成精的白狼盘踞山头,危害生灵。大圣菩萨来到此山,欲借白狼“一衲”之地修行,白狼慨然应允。大圣菩萨凭借法......

    狼山的作文五篇

    精选狼山的作文3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

    狼山中队党支部工作总结

    狼山党支部工作总结 狼山支部自二OO一年八月成立以来,在局党组的具体领导和关心下,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

    狼山的作文[大全五篇]

    【精选】狼山的作文4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相信写作文是一......

    狼山的作文[精选五篇]

    狼山的作文9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

    狼山的作文(精选合集)

    精选狼山的作文四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

    狼山的作文[五篇范文]

    狼山的作文3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

    狼山的作文(共五篇)

    精选狼山的作文4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