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营改增论文(大全)
营改增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营改增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营改增论文 1[摘要]自20xx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迈开了“营改增”的步伐,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纳入增值税体系,实现增值税的全面覆盖。在此过程中,建筑业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其生产结构也会有显著变化,会计方面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本文对营改增背景下针对建筑行业的会计核算简单分析其受到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建筑企业快速良好发展。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企业;财务会计
基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出台对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税率的调整。除此之外,将“营业税”改征为“增值税”,给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从大局来看,税制的改革能够从根本上改善重复征税的问题,从而减轻企业税负降低成本,优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此可见,无论从国家、社会还是企业自身来看,营业税改增值税都势在必行。
1营改增对建筑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1.1税率及税负的变化
在税制改革后,对于建筑业来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税率。在营改增之前执行的是13%的税率,改革后针对一般纳税人的税率是10%,但是对于建筑业的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率的变化对其影响不大。虽然税率较之前是增加的,但从理论上讲建筑企业可以通过进项税额抵扣来降低企业税收负担,而且建筑业也包含很多可以抵扣的项目。可是要想通过进项税额降低企业税负,最关键的一点是首先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否则无法抵扣进项税。而建筑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的供应商大多属于小规模纳税人,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并不能达到抵减税金的目的。就像我们了解的那样,在“营改增”之前的营业税是由本地地税部门征收的,其应税行为的发票和相关凭证在本地地税局进行统一印刷,难以完整全面地纳入全国税控体系,从而使征税重复的现象愈演愈烈。而增值税由国税部门征收,建立严密监控税收体系,可以有效改善原营业税难以管理的局面。在营改增政策实施的背景下,国家对相关行业的发票进行了更严格的控制。省局征管处在改革开始的前期就有意识地对行业发票数量进行了监管,一些对税收政策不了解的纳税人会按照其正常计划数量上报印制申请,那么征管处就会对这些申请进行冻结,极大地减少了浪费。不难看出,在税制改革后建筑企业的一般纳税人如果不能改善对发票的管理,就很难达到减少税负的效果。
1.2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在“营改增”之前,建筑业企业在进行营业税的会计核算时,会设置“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账户,在相对应的借贷方分别登记实际和应缴纳的营业税,期末贷方余额代表还没有缴纳的营业税,如果存在借方余额,则表示企业包含多余缴纳的营业税。建筑企业在实行营改增的税制改革后,由于增值税归属于价外税,税率种类相对多样,在税款扣除制度不同的影响下,税收管理的工作也更加困难。而且会计核算过程复杂,财务指标也会受到一系列的影响,并直接影响到税款的申报,相对于“营改增”之前的会计核算,税制改革后的变化还是很大的。最突出的变化在于会计科目上有一些变动,在“营改增”后,会计处理时增加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为了使核算更加准确,还在增值税二级科目下设置了三级明细科目,例如“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已交税金”“减免税款”等。这就充分表明了,改革后的会计分录处理比改革前更难处理。
1.3对成本核算的影响
税制改革同样也波及到了建筑业的成本核算方面,其成本来源主要涵盖了砖、砂等材料费用、工人的工资福利费用、施工机器的购买维护费用等,要想保证建筑业企业的持续发展,在成本核算方面不容忽视。在税制改革后,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也随之变化。“营改增”之前,建筑企业的成本是根据含税价来核算的,而在“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的成本核算是价税分开计算的,增值税税收额为进项税与销项税的差额。建筑企业在营改增之后,钢筋和水泥等建筑材料改为17%的增值税税率,原材料直接计入主营业务成本中进行核算。除此之外,想要达到真正为企业减小税负的效果,首先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然而建筑业企业日常需要大量的例如砂石、钢筋水泥、木材等作为原材料,不排除企业会选择规模较小、会计制度缺失的生产商那里采购,这些生产商不具备开具正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水平,在会计核算的时候就会导致材料购买那部分的进项税无法抵消,很有可能加剧有些建筑企业的税负增加的情况,从而使资金链断裂,资金周转缓慢,降低企业利润。
1.4对现金流的影响
由于建筑企业相对特殊,各种款项收回的时间并不一致,但是对增值税的缴纳时间却有着明确规定,所以在缴税的过程中,不同的纳税筹划方式会给企业的现金流带来不同影响,还会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当建筑业在提前缴纳税金时,企业中能够即时灵活运用的现金会减少,造成资金不能很好地流通的局面。因此在实际的税收过程中,建筑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纳税方式,及时合理地规避不必要的风险,使企业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充分运转,从而降低对利润的影响。
2营改增后企业的应对措施
2.1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增强发票管理
通过分析营改增的税制变化,不难看出这种变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是很大的,想要使企业稳定发展,首先要结合当前的经济环境完善会计核算制度,遵循会计准则的要求,完善会计报表的编制,建立完整的纳税信息。企业获得的各种信息越准确、越真实,就越能保证企业的发展。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建筑企业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备案会计核算记录,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进一步杜绝偷税漏税的行为。其次还要重视对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取得和保管,因为在采购交易的时候,如果选择了小规模纳税人采购原材料和设备的话,就不能够用进项税抵扣销项税了,就会直接地影响企业的税负。
2.2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增强内部管理
经过国家税制的改革,在进行会计核算的时会更加复杂,因此对核算人员的工作水平也有更高的要求,因为“营改增”会对企业的会计人员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是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根本前提,所以需要建筑业会计人员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提高对税制改革的敏感度,增强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强化服务理念。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还可以为财务会计人员提供与税制相关的交流课程,及时掌握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认真学习有关营改增的相关知识,确保会计人员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税收制度和工作流程,只有财务人员的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高,才能更好地应对营改增带来的冲击。其他岗位的员工同样需要树立良好的企业意识,做到将企业理念铭记在心,一切从企业的利益出发,为企业未来的稳健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3做好纳税筹划,增强防范意识
由于税制的变化有可能会降低企业利润,因此做好纳税筹划对于维持企业利润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企业应该加强对税收筹划的重视,采取合法可行的方式,减少营改增税制改革对企业税负的影响。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在承接工程项目时,及时与交易对象签订相应合同,明确付款程序,确保在拿到发票的同时款项到账,以保证税额能够及时抵扣。另外,建筑企业还应设置专门管理账务的部门,针对机器设备、建材用料、人力等集中统一管理,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最大化抵扣进项税额,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除此之外,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也是重中之重,这样能将企业可能遭受的风险降到最小。尤其是在企业购买原材料的时候,尽量去那些能够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生产商处购买。所开票据的真假也会影响企业的利润,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发生,就需要企业做好风险防范措施,比如通过对财务会计人员的培训,要求其掌握票据真假鉴别的能力,保证企业稳定发展。
3结语
从整体来看,营改增的税制改革对建筑企业财务会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企业想要更好更快地适应营改增的税收新政策,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最终目标,因此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加强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采用更好的纳税筹划方案都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国家的税收政策,为企业营造更好的经营环境,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利润,为建筑业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范亚伟.“营改增”对建筑行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建议[J]纳税,20xx(16).[2]时逢.“营改增”对建筑业会计核算的影响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xx(23).
营改增论文 220xx年3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xx年5月1日起,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营改增”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国政府在进行 “营改增”的税务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完善其不足,充分的发挥“营改增”的积极作用。下面就对“营改增”所产生的积极财政金融效应和消极财政效应进行探索分析,同时提出一些改善消极财政效应的对策,仅供借鉴。
一、“营改增”产生的积极财政效应
(一)有效降低企业税负
“营改增”改变了营业税与增值税两税并行的局面,使企业增值税的抵扣链条更加的完整。现阶段我国实行的两税并行的税收机制,这让很多企业都在重复缴税,增值税是对各个流转环节征税,而营业税则主要针对营业额征税,很多的企业对流转的产品缴纳了增值税后,还要缴纳营业税,尤其是企业劳务其重复征税的现象最为严重。“营改增”实施后,彻底改变了这一现象,企业中的劳务和产品都征收增值税,不再涉及营业税,因此就不存在重复征收的问题。“营改增”方案以降低税负为根本前提,有效避免了重复征税的现象,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企业的赋税,间接的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将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比较完整地实现了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有利于扩大企业投资,增强企业经营活力。
(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营改增”还会带来波及联动效应,进一步企业产业结构优化。一是促使企业更加专注于主营业务,增进企业分工细化,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二是有利于服务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融合不断深化。三是推动制造型企业由“加工制造”向“服务制造”转型,带动各种新型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兴起。四是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广阔的发展机会,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高了小企业的竞争能力。五是服务贸易企业的发展有助于降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交易成本,减少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风险。六是减负后的企业投资意愿会有所增强,增加企业投资意愿,整体经济生产效率的提高也逼迫企业在技术改造、创新研发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从长期看,经济将变得更加富有活力,“营改增”将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强有力的催化剂。
(三)提升低收入者福利
由于随收入增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对消费品比例征税呈累退特点,“营改增”后总体上降低了我国家庭税负,使低收入者从改革中得益高于高收入者,使收入不平等程度有所改善。一是间接受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无论是提供就业机会还是提高工资,前提都是企业发展。在我国以按企业收入总额征收间接税情况下,很多服务业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与处于垄断地位利润率较高的大型国有企业相比,虽然税收占总收入比相近,但税收占税利总额比差异就显得十分悬殊。“营改增”使试点企业货物与劳务税负明显下降,这对于竞争性、低利润、高就业中小企业以及劳动就业具有较为重要意义。二是直接受益。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不但在于提高其名义收入,同时还需要提高其实际购买力。“营改增”后通过减轻试点企业间接税税负,并通过价格传导机制,使减税部分反映在消费价格上,从而使中低收入者受益。
二、“营改增”产生的消极财政效应
(一)“营改增”降低了财政收入
“营改增”不仅改变了我国的经济结构还改变了我国财政收入的水平。“营改增”减轻了企业的税负,也减少了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一是国家财政收入。根据20xx年“营改增” 10个试点省市使用20xx年资料进行静态分析测算,共为企业减税745.45亿元,20xx年如果按10%增长率计算,减税应为828.28亿元。由于“营改增”试点企业缴纳营业税大致占总营业税三分之一,而试点省市税收占全国总税收50%左右,如此推算,按1+6行业试点,“营改增”全国减税应为1 657亿元(828.28亿元×2),预计20xx年“营改增”全面推行,全国减税应为4 971亿元(1 657亿元×3)。二是地方财政收入。营业税属于地方税种,其税收收入纳入地方财政收入,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增值税属于国家税种,其收入大部分直接纳入国家的财政收入。目前,我们国家一共有18个税种,比较大的税源有4个,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全部都属于共享税。现阶段,我们国家开征的另外14个税种,无论从制度设计上还是收入的规模上看都不能替代营业税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重要作用。
(二)“营改增”补贴增加了财政负担
实施“营改增”后,虽然有90%以上企业税负减轻,但仍有近10%企业税负有所增加,而税负增加的主要是一般纳税人。这是因为实施“营改增”企业中三分之二以上为小规模企业,小规模企业在“营改增”前一般按5%税率征收营业税,改后按3%征收率征税,理论上分析小规模企业减税幅度高达41.75%([5%-3%/(1+3%)]/5%),小规模企业普遍实现了较大幅度减税。而占企业总量不到三分之一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中大致有三分之一左右企业税负有所增加。为有效缓解这部分税负有所增加企业的暂时性困难,顺利推进试点改革,很多地区大多专门设立“营改增”财政专项资金,用于补贴“营改增”后税负增加企业,实施过渡性财政政策给予扶持。由于增加税负企业财政扶持由地方财政承担,从而进一步加重了地方财政支出负担。
(三)不利于税收的稳定性
随着“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在其他税种不变的情况下,增值税将会在我国的税收体系中占据统治地位。目前,我国的税收体系中,虽然税种非常多,但是真正能够支撑我国财政收入的税种主要是增值税和营业税,其他的税种无论是从税收比例上还是税收金额上都非常的低。“营改增”的实施将会打破这种现状,把增值税推向税收的统治地位。根据相关数据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近几年我国增值税和营业税的纳税金额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在不断的降低,但是仍然超过了税收总体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两税在税收体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一旦“营改增”完成,两税变一税,增值税的地位将会明显提高,呈现“一支独大”现象,不利我国税收的稳定性。
三、改善“营改增”消极财政效应的建议
(一)合理分配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
“营改增”大幅度的降低了地方财政收入,因此,作为国家必须要重新合理分配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有效保证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性,促进地方经济稳定的增长。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地方政府为了支付巨额的扶持资金本来就力不从心,如果再把地方财政收入中的营业税收入削掉,那么地方政府将会面临更大的资金困难,地方经济也可能受到很大的冲击。“营改增”实行后,中央财政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弥补由于“营改增”给地方政府带来的经济差额,把增值税的部分收入返还给地方。另外,我国财政部门应该调整中央和地方的税收比例,尽量满足地方财政需求,最终实现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的科学性,保证国家经济和地方经济共同发展。
(二)不断完善我国的税收体系
国际经验表明,单纯“减税让利”的低税负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反向关系。各国在推进税收制度改革方面,在减税前提下,更注重通过税收的结构性调整,激发企业经济活动能力。我国目前的税制体系主要包括七大类,如消费税、房产税、增值税等等。“营改增”对于我国的税收体系来讲属于结构性的调整,增值税在税收体系中的比例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提高。因此,我国政府应该不断的完善税收体系,增加新的税种,保证我国税收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不能让增值税一直占据统治地位。比如,应该把房产税作为地方性的财政收入,同时积极的探讨环境税的征收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不断的完善我国的税收体制。我国的地方税和国税相比问题比较多,因此,作为地方税收机关应该不断的解决税收中的问题,以此来提高地方税收收入,提高地方经济增长速度。
(三)提升政府服务管理水平
在经典的“拉弗曲线”中,决定税收收入总额的因素,不只是税率高低,关键要看税基大小。“营改增”的实施降低了我国的税收收入,因此作为政府应该积极发挥其表率作用,建立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提升自身工作效率,降低税收成本。与此同时,加大“营改增”的宣传力度,吸取试点的成功经验,帮助试点企业进行税收制度改革。对于试点企业中在“营改增”政策实行后,税负不降反升的企业进行奖励,大力宣传其经营缴税模式,让更多企业通过降低税收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为国家缴纳更多的税收,增加财政收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四、结束语
从总体上看,“营改增”的积极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只是由于企业不同,地方的政策不同,“营改增”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企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力。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问题,进一步的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然后根据内在原因制定正确的解决措施,那么“营改增”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企业来说,“营改增”降低了其税负,使其拥有更多的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促进经济结构的改善和转型升级。
营改增论文 3营改增是一项结合我国当前国情制定出的新税制,其可以改善传统营业税与增值税并行制度下存在的重复征税问题,可以解决企业税收负担。在试运行营改增制度后,实现了我国税收改革,而且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建筑企业的性质比较特殊,在运行营改增后,市场的秩序更加规范,建筑企业施工的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本文对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希望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充分的发挥营改增的优势,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营改增的含义
营改增是指企业将应缴纳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与营业税与增值税并行的制度相比,可以避免出现重复纳税的情况。这项制度是针对企业增值部分的纳税,这项制度出台后,减少了对增值税作用的限制,而且实现了税制的改革。很多企业在实行增值税税制后,企业经营项目的优势得到了更好的发挥,而且企业生产方式也改变了,有效提高了企业发展水平。
二、营业税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1.影响了企业的税负
企业实行营改增制度后,企业的税负大大减轻了,而且重复纳税的情况也减少了。在营改增的政策下,企业可以购买更好的机械设备、材料,购买的费用可以进行进项税抵扣,企业实际缴纳的税率比未实行营改增制度时要低。营改增对企业资产结构有着优化的作用,由于机械设备的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也大大提高了。企业费用支出减少后,进项税额可抵项目的比例大大提高了,而且税负也降低了。营改增对企业税收控制带来了一定难度,由于很多采购都是不开具发票的,所以在保险增值税时无法进行以票控税。
2.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
在纳税时,实际的金额超过了其义务,这是因为建筑企业在缴纳营业税时,需要按照固定的比率预先缴纳,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有的建筑项目还需要提前垫付资金,这使得企业的现金流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而且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实行营改增制度的,有效缓解了企业现金流的压力,可以为建筑企业预留充足的资金周转。
3.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
企业在实行营改增制度后,财务报表的数据结构发生了改变,而且损失表中不显示增值税,会计核算的方式有所改变。建筑企业中的固定资产发生变化后,企业的负债表也会改变,营改增制度使得建筑固定资产发生了改变,累计折旧减少了,而且税费也降低了。
4.对企业会计账务处理的影响
在实行营改增政策后,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发生了改变,会计人员对营业税核算时,一般科目比较少,但是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后,核算的科目增加了,核算的方法也比较复杂。在营业税会计核算时,计提借记为“营业税金及附加”计提贷记为“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而营改增后,会计核算的科目变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内需要设置九个专栏,所以,会计核算的难度增加了,营改增对企业会计账务处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营改增制度下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营改增制度下,企业会计人员需要确定增值税税率、抵扣进项税等发生的变化,营改增在建筑企业推行时,应结合建筑企业的特点,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般工期比较长,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比较大,有的建筑工程分散性、流动性比较大,建筑施工管理的难度比较大。由于建筑企业税务环境比较差,而且在开具发票时,无法保证时效性,这给税务的筹划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也增加了风险。建筑施工需要做好材料与设备的供应,供应商与建筑单位签订合同后,双方应做好价格款项及票据的交割工作,由于管理费用索取点比较少,所以增加了税务筹划的风险。另外,营改增在划分纳税义务的时间方面也存在问题,在开具发票时,应保证规范性,避免的出现。很多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增值税纳税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由于营业税具有属地原则,所以,在划分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方面,存在矛盾问题,在增值税方面没有体现出营业税的属地问题,所以,施工所在地的增值税纳税时,需要解决外地发票如何抵扣的问题。
四、营改增制度下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建议
1.积极应对,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
在营改增制度下,建筑企业应积极应对,制定出具有长远意义的发展策略。企业应结合自身的优势,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在购买材料以及设备时,应考虑到抵扣税款以及开具发票等问题。营改增税制下,对企业的成本以及进项税额有着较大的影响。在购买材料时,应保证供应商提供专用的发票。面对税制改革,一定要积极应对,这样才能促进建筑企业健康的发展,才能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2.完善会计处理方式
建筑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应对会计处理方式进行完善,并降低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建筑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的现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会计处理方式,设置好会计科目,并做好纳税衔接工作,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还要加强风险防范,这样才能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
3.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会计核算水平
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工作,还要做好对会计人员的培训,使其认识到会计核算的重要意义,并且在营改增的制度下,制定出完善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人员具有降低纳税风险的责任,其还要降低企业经营的成本支出,保证建筑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会计管理人员应对企业内部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应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在会计核算中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提高工作的效率。
4.实施税收统筹管理,减轻税负
在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建筑企业要安排专门的税务人员进行税收管理,要培养专业能力强的人才,对建筑企业的税收进行统筹管理。增值税的税制有纳税的要求高、税收监管较为严格、发票的开具复杂等特点,所以企业要加强对增值税的筹划管理,及时对需要进行纳税申报与抵扣的增值税汇总,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高精细化的管理,对税负的风险进行严格的控制。一切工程项目的对外交易合同名称要进行统一,要以企业的名称进行签订,得到的增值税发票在买方的名称上一定要与企业全称相符。营业税改增值税后,纳税的义务是要独立履行的。建筑企业的会计人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合理地减轻税负,会计人员要不断探索,制定出最适合建筑企业发展的筹划方案,以实现减轻税负的目的。
五、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营改增制度下,建筑企业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现象,而且我国的税制更加完善。建筑行业实行营改增制度后,对企业负税、现金流以及财务报表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应结合当前现状,制定出具有长远意义的发展策划,还要优化会计核算方法,这在提高建筑企业会计工作质量的同时,也促进了营改增税制的推行。
营改增论文 4摘要:建筑施工企业实施“营改增”,对企业经营影响很大,建筑企业要积极适应“营改增”政策,推动企业的正常发展。建筑业的营业税改成增值税是国家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实施这一政策是为了防止重复征税,使建筑业能够稳定健康的向前发展。本文分析了营改增的含义和意义,根据营改增给建筑企业财务工作造成的影响,提出了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工作
一、概述
我国税制随着社会发展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营改增政策对我国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财务工作受其影响比较大。营业税改为增值税顺应了市场发展的需要,营改增的目的是使税务体系和税务结构得到优化,从而刺激市场需求。建筑业作为营业税的征税对象,施工单位原材料采购及工程分包等要缴营业税金。营改增实施能防止重复计税,营业税金根据销售额来纳税,对下分包及采购材料再次提供发票的情况是重复征税,虽然营业税对于分包有差额纳税政策,但原材料占整个工程成本一半以上,材料采购的税金是不能抵扣的,给企业增加了税负,营改增的实施可促进施工企业向前发展。
二、营改增对建筑企业财务工作的影响
1.对发票的管理与使用的影响
实施营改增以后,税务部门必会对增值税发票进行更严格的稽查和管理,增值税专用发票给企业增值税纳税金额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增值税发票的开具、使用、管理环节将严以控制,我国《刑法》对增值税发票的具体运用也有了明确规定,规定虚开、违法制造、出售增值税发票等行为都要受到严厉的处罚。营改增以后,施工项目新老项目的界定,选择一般计税方式还是简易计税方式,对发票的收受类型起着决定性影响,施工企业要选择项目对应的发票类型,如果采用简易计税的项目收取增值税专用发票将会产生滞留票,面临税务稽核的风险;采用一般计税项目收取增值税普通发票将不能抵扣,产生浪费税金的情况。
2.纳税程序的变化
营业税制下,采用在施工所在地进行完全缴纳税款的政策,施工项目根据当期销售额到当地税务机关进行申报缴纳;营改增后,增值税施行在施工所在地预缴、由机关在主管税务机关汇总缴纳,缴纳流程发生改变,附加资料也发生了变化。
3.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在增值税下,对下分包合同及采购合同进行价税分离,采购金额和计价金额发生了变化,那么相应的对下分包计价、材料采购的会计核算也随之变化。营业税和增值税运用的核算方法不同,所用科目也不相同,在营改增试点下,对应的税制衔接账务处理比较繁琐,企业会计应清理原账面营业税金及附加,再按照增值税的要求对新发生的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4.对企业财务报表填制的影响
由于营改增后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纳税方式的不同,直接导致会计账面各个科目发生额的不同,相应的财务会计报表也发生变动。主要有:一是由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发生额减少,“应交税费-增值税”下属科目发生额增加,把增值税的缴纳和附加费的缴纳区分填列;二是由于增值税实行价税分离,导致进入工程成本的原材料等各项成本降低,甲方的工程计价也会比原营业税下含税价格,影响“工程结算”科目发生额和余额,报表填列的工程成本和计价收入都会减少;三是施工企业按照建造合同确认成本收入,营改增试点后,合同总收入要进行价税分离,会影响收入和毛利的确认,相比营业税制下,收入和毛利的当期确认金额都会减少。
5.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影响
营改增对企业的财务人员素质要求比较高,实施营改增之后,会计核算和会计处理发生了改变,在实际工作中,要求财务人员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并站在科学的高度分析企业的发展战略,在开具发票和申报纳税中,要严格按照规范和流程执行操作,如果和规定背道而驰,势必面临行政和刑事风险。营改增降低了企业的税负,财务人员应该利用企业开阔的发展天地,把成本降到最低,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一定的提升。
三、实施营改增之后建筑施工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
1.做好增值税发票的管理
增值税发票的开具、传递、抵扣等都和普通发票有很大的差别,国家税务总局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财务部门一定要重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每一个使用环节,并认真对待。建筑企业还应该结合具体的发展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增值税发票管理的相关规定,财务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规定对增值税发票做出处理。
2.优化企业税收管理
面对营改增政策,建筑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情况运用各种方法适应新的政策,虽然一些企业在实施营改增后得到了税收减少的利益,但不应该放松警惕。要对纳税工作引起高度重视,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优化,使企业的有关税负得到合理的管理,尤其在选择供应商和分包队伍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有一定财力的公司,能开具正规的增值税发票,才能对营改增政策进行合理利用。
3.科学的进行会计处理
营改增实施之后对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了一定影响,企业工作人员要根据会计工作的有关制度和规则要求对各项财务工作进行处理;还要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合理的会计政策,根据增值税的相关规定对一些会计科目进行科学的灵活运用。
4.健全企业定价机制
实施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要想满足营改增带来的税负影响,必须要健全企业的定价机制。健全定价机制的制定要详细了解营改增政策,对参加招标的企业实力进行严格审查,严格按照营改增的要求和条件,对市场环境进行认真分析,制定出适合的比价计算方法,再结合建筑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优化,使企业资金得以合理利用,不浪费资源。
5.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该政策对企业财务管理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营业税制下的管理工作和新政策不能相互适应。建筑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的业务流程对财务管理制度尽快做出调整,并且,根据市场需求对建筑企业的经营策略及时调整,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建筑企业在调整财务管理制度的同时,还要根据现有的管理水平,对企业资产和结构做出调整,找出适合企业当前发展的新管理模式,使企业的适应力和竞争力得到提升。
四、结语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与企业的会计核算、税务处理等很多工作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面对新的政策,企业应该制定好发展策略,督促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方面跟上步伐,使财务管理制度得到完善,争取在“营改增”政策下不断的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戴彬.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xx,(23):68-72.[2]刘泓.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J].经营管理者,20xx,(31):63-69.
营改增论文 5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流通环节并行的两大税种,由于此次税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分税制改革,要划分中央税和地方税,改革后的增值税成为中央固定税收收入,营业税成为地方固定税收收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主要是货物销售,加工、修理、修配等劳务行为,而营业税的征税范围是其他劳务、销售不动产及转让无形资产。因此,从征税范围来看,泾渭分明,互相排斥,前者主要是第二产业——制造业,而后者主要是第三产业——服务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两税并行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增值税是就增值额征税,进项可以抵扣,所以不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营业税是就营业额全额征税且无法抵扣,所以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而制造企业不可能不与服务企业打交道,如果接受后者的服务,但对方又不能提供可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就会造成增值税的抵扣链条中断,其税制设计的优惠作用无法正常发挥;另一方面,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轻污染、低能耗、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看,20xx年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44.6%,与工业45.3%的比重已相差无几,20xx年服务业占比超过了制造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发达国家平均服务业占比超过60%,美国更是达到了80%,说明我国在发展服务业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
增值税和营业税并行的情况下,大部分第三产业被排除在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之外,无法享受抵税优惠,必定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为改变这一状况,我国于20xx年1月1日在上海率先试点营改增,并于20xx年8月1日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从效果来看,大部分企业税负降低,享受到了结构性减税的好处,克服了营业税重复征税的弊端,使市场细化和分工协作不受税制影响,完善和延伸了二、三产业的增值税抵扣链条,促进了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于建立货物和劳务领域的出口退税制度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不容忽视的是,少数企业在营改增试点的初期出现税负不降反增的情况,这部分企业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行业,尤其是陆路运输企业和提供物流辅助服务的企业。总理曾表示:“推进营改增是从大局着眼,细处入手,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措,这不是营业税和增值税的简单转换,而是重大制度创新。通过将营业税逐步改为增值税,基本消除这方面重复征税并实现公平税负,做到对货物和服务统一征税,有利于防止重产品、轻服务的问题。这达到了简化和规范税制的要求,体现了税改的方向。”很显然,从决策者的角度看,营改增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原有两税并行的弊端,通过营业税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发挥增值税更大的作用,以期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税收上的保证条件。交通运输业与国民经济各行业密切相关,是介于社会性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产业部门,在时间和社会效益上缩短了人与货的距离,在国民经济体系运转中起着纽带连接作用,是国家的基础产业,也是营改增重点的龙头行业,可以说没有交通运输就不会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其与其他形式的生产劳动共同创造了全社会的物质财富。因此,不解决交通运输企业面临的税负压力,营改增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一、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企业面临的问题
(一)短期税负明显上升。
营改增后,从短期的情况来看,最直观的就是交通运输企业的税负不降反升。以上海和广州为例,上海是最早试点营改增的地区,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20xx年底权威发布的上海市营改增试点企业调查报告显示,仍有35.9%的受访企业反映税负增加,交通运输业和鉴证咨询服务业受影响较大,有58.6%的交通运输业受访企业税负增加。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廖建文也表示,运输行业是此次营改增税负增加最多的行业,税负增加80%~100%,其中货运企业境况最差。对于交通运输企业税负在短期内明显上升,主要是税率的提高与增值税的抵税优惠没有得到很好发挥等几方面原因造成。一方面交通运输企业中的一般纳税人在营改增后适用11%的税率,与之前3%的营业税率差别很大;另一方面由于营改增的试点范围是逐步推进的.,从20xx年情况看,虽有扩大,但与交通运输业相关的金融保险、建筑安装等并未扩容进来,使企业进项税的抵扣仍不完整;再加之相当一部分交通运输企业对于增值税的抵扣处理并不熟悉,没做到应抵尽抵,最终造成税负的明显上升。
(二)成本、费用的无序性、多元性导致增值税的抵扣优惠大大缩水。
对交通运输企业来说,营运过程中包括两部分成本:一部分是显性成本,只要取得合法的抵税凭证是可以抵扣进项税的,这部分包括运输工具的购置费、加油费、维护修理费等;另一部分是隐性成本,如过桥费、运输保险费等。20xx年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曾做过一期节目“顽强的买路钱”,对中国公路三乱(乱设卡、乱罚款、乱收费)问题进行了深层报道,直到目前这些问题仍没得到很好的解决。高速公路上乱设卡、擅自改变合法站卡的位置、随意查车、没有法律依据地超标罚款,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收钱,收钱后不给或少给票据、使用不合法票据已成惯例。货车司机苦不堪言却又敢怒不敢言,从调查结果看,这部分路桥费吸走了至少1/3的运费,但却不在抵扣之列。(三)过渡性财政扶持资金杯水车薪。
为了平衡营改增后因新旧税制转换而产生的试点企业税负增加的情况,各地方陆续出台了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的有关规定。如,上海市在20xx年发布的《关于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的通知》和《关于开展20xx年上海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财政扶持资金年度清算工作的通知》,按这两项通知规定,凡是在20xx年1~12月期间,按“营改增”试点政策规定缴纳的增值税比按原营业税政策规定计算的营业税确有增加的本区辖内的试点企业,月均税负增加5,000元以上的,可携带相关清算资料到各主管税务所办理年度清算申报。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全年上海共拨付扶持资金约15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补贴给了交通运输企业。广州市自20xx年11月1日开始“营改增”试点,交通运输和物流两大行业的税负有所增加,当年广州市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补助税负增加的企业。具体是据广州市“营改增”财政扶持资金的《管理工作流程》规定,缴纳的增值税比按原税制(营业税)规定计算的营业税月平均增加1万元以上(含1万元)的试点企业,均可申请财政扶持资金。尽管政府有扶持资金,但总体来说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运输行业面临经济下行和竞争压力,生存堪忧。(四)相关账务处理难度加大。
“营改增”试点前,营业税的核算相对比较简单,一般将应交营业税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从利润总额中扣减。“营改增”后在核算时应采取增值税的抵税制,分别计算销项税和进项税,还涉及到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试点初期的增值税留抵税以及财政扶持资金的相关业务处理,核算难度有所增加。按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增值税是价外税,不计损益,这样企业“营改增”后清算所得税的难度也相应增加,在操作方面还产生了财务报表披露、税额申报、缴纳、抵税、报税等一系列新问题,这都增加了财务处理流程的难度,带来了新的核算风险。(五)传统的经营模式面临严重挑战。
我国交通运输企业在过去大多采用单车挂靠运输公司的方式来运营,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司机工资等完全由车主承担,公司收取管理费用,以包带租,运输发票由公司开给客户,货运商自行承受货源及应收账款,车主需承担组货和结算的压力。这种模式严重缺乏发展动力,公司没有更新车辆的积极性,行业内缺少龙头企业,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二、应对策略
(一)注重交易对象的选择。
增值税与营业税在计税上大有不同,后者为价内税,是按营业收入全额征税,而增值税是销项抵进项,相当于差额征税,能否抵扣进项税,可以抵扣的前提下能抵扣多少直接影响企业的最终税负。因此,在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企业应审慎选择自己的交易对象,按照《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的规定,交通运输企业可抵扣进项税的业务主要有购置运输车辆、加油以及车辆维修等,而且抵扣的依据是增值税专用发票,不是原来的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原抵扣率7%,新抵扣率11%)。所以,在不影响企业利益的前提下,交通运输企业应选择一般纳税人作为自己的交易对象,在报税时要先注意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免接受运输劳务的下家企业不能抵扣而产生矛盾。(二)提高抵税意识,加强发票管理。
营改增,既是企业所纳税种的改变,更是企业纳税意识的改变,交通运输企业要提高增值税的抵税意识,关键是加强发票管理。从目前的情况看,不少企业在加油、车辆维修方面的支出仍沿用过去传统的做法,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采购、维修,支出的金额小且零散,不容易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抵税凭证,从而增加企业的税负。所以,今后对这些支出最好采取“集中支付、分散使用”的办法,与类似中石油、中石化等这样的大型企业合作,一次性办理、购买加油卡,对车辆等运输工具也尽量做到统一检查、统一保养。这样,一方面可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抵税的凭证;另一方面也便于对进项税发票的集中管理。(三)规范收费,减轻交通运输企业的成本压力。
交通运输,尤其是公路运输(中国货物运输总量70%以上是由公路承担的)长期以来成了公路管理部门的唐僧肉,大家分而食之。由于乱收费问题久拖不决直接推高了流通领域的成本,如前所述,路桥费已占到运输成本的30%以上,要解决这一问题,根本上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公路姓“公”不姓“私”,理应是政府向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所谓“收费还贷”早已演变成敛财的借口,很多地方的高速公路收费时间的长短、收费的多少都非常随意,收费的金额与用途更是一本糊涂账。政府今后应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入,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履行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义务,同时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减少收费站、缩减收费期限,尤其是一些路桥类公司要与政府脱钩。政府将自己该管的事情管好,其他的交给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这样才能降低公路的收费标准,还交通运输企业一个良好的运营环境。(四)扩大抵扣范围,真正实现结构性减税目的。
目前,交通运输企业一般纳税人的适用税率为11%,与原来3%的营业税率相比,比较简单的算法是进项的抵扣必须达到8%以上才能实现减税的目的,企业税负的增加,就是因为达不到8%的抵扣水平。认真梳理,问题出在抵扣的范围过窄以及抵扣的优惠没有应享尽享,国家应增加营改增的扩容范围、提高扩容速度。一是20xx年邮电通信已纳入营改增范围,与交通运输企业运营相关的金融保险和建筑安装也应尽快纳入;二是路桥费也应纳入抵扣范围,越是长途运输,过路、过桥收费越高,而且从其占整个运输成本的比例来看,不把它纳入抵扣范围,企业成本的控制就难以为继;三是大多数企业分散发生的、不易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维修费也应纳入抵扣范围,具体操作可采取按行业平均水平测算出应抵扣的比例,将其作为收入的抵减项目。(五)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我国很多交通运输企业规模小,普遍采取挂靠或承包方式运营,运营车辆都非本企业所有,也就无法取得固定资产及相关维修的进项税抵扣发票。而其他规模比较大的企业为降低税负,规避税率提高的压力,将企业拆分,拆分后的小公司可以享受小规模纳税人3%的征收率,这种做法只能解决眼前问题。因为小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如成本居高不下,可能会出现在长途运输时减少司机人数、降低安全管理开支等投机行为。所以,从行业的长远发展来看,要改变现有的经营模式。交通运输企业应以此次营改增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全行业又好、又快发展。营改增论文 6摘要:营改增政策在各行各业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重复纳税的问题。本文对营改增政策与企业纳税筹划进行简要论述,分析了营改增对物业管理企业纳税筹划的影响,提出了营改增政策下物业管理企业纳税筹划策略。
关键词:营改增;物业管理企业;纳税筹划;影响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传统的纳税模式已经逐渐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纳税改革势在必行。营改增政策的推广,改变了以往一些行业营业税和增值税并行的纳税模式,将实行营改增政策的行业,在进行纳税时,将缴纳营业税的应税科目改为缴纳增值税,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重复纳税的现象。在物业管理企业实行营改增政策,在短期来看企业的税负有增无减,但是从长期来看,有利于提高该企业的工作效率,促进物业管理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营改增政策与企业纳税筹划
(一)营改增政策
营业增政策即营业税改增值税,指将缴纳营业税的应税科目改为缴纳增值税,可以有效的避免重复纳税,有利于企业减少税负。20xx年我国财务部和国家税务局联合下发营改增试点方案,于20xx年开始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试点,营改增试点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xx年8月将营改增范围推广到全国,20xx年5月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在推行营改增政策以前,很多行业的营业税和增值税并行,造成了重复纳税,加重了纳税人的负担,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营改增的征收范围为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将营业税的价内税改为增值税的价外税,形成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的抵扣关系,减少了重复征税,有利于促进企业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企业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又称为合理避税,企业进行纳税筹划主要是指,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的各项投资理财和经营活动进行事先的筹划和安排,尽可能的减少企业的纳税负担,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进而投资更多的项目。纳税筹划的目标是使得纳税人的税收利益最大化,纳税筹划活动发生在企业的各项投资理财和经营活动之前。纳税筹划的内容主要包括避税筹划、节税筹划、转嫁筹划和实现涉税零风险,一般通过选择低税负方案和滞延纳税时间两种途径来实现税收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因此税务筹划具有合法性、事前筹划性和明确的目的性等特点。合理的进行纳税筹划有利于使企业有效率的选择经济行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充分发挥税收杠杆的作用,增加国家的收入。
二、营改增对物业管理企业纳税筹划的影响
通过对上述营改增政策和企业纳税筹划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营改增政策的推行对物业管理企业的纳税筹划具有一定的影响,总的来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短期来看物业管理企业的税负有增无减,二是,从长远看,营改增政策有利于促进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下面分别进行论述:
(一)物业管理企业的税负从短期来看有增无减
在推行营改增政策之前,我国的增值税存在两种税率,分别为17%和13%,在推行营改增政策以后,又增加了两个税率,为11%和6%。从税率上来看,进行营改增以后,企业税负具有了明显减少。但是物业管理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征,具有较高并且不能抵扣的成本费用,例如人工费等,这使得物业管理企业的税负并没有明显的降低。如果对物业房和商品房按照营改增后的税率3%和6%进行征收,并包括减免政策和国家补贴,可以有效的减少物业管理企业的税负。
(二)从长远看,有利于促进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
我国在部分服务业中推行营改增政策以后,可以与第三产业进行进一步的融合,使得企业的内部管理得到有效的优化,进一步的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使企业的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就目前而言,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税负较重,物业管理的收费问题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且税率较高。推行营改增政策以后,物业管理企业的市场规模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对企业的抵扣范围以及征税税率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有效的解决了重复征税的问题,有利于物业管理企业的转型和升级。因此,从长远来看,推行营改增政策可以使企业的可抵扣税额增加,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税负,有利于促进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
三、营改增政策下物业管理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策略
(一)对非居住物业和居住物业实行区别征税
在物业管理企业推行营改增政策以后,对非居住物业和居住物业实行区别征税,两者可以按照不同的税率进行征税。实际情况表明,非居住物业的征税并没有发生亏损的情况,还出现少许的盈利,而居住物业的亏损较大。因此,在进行征税时,非居住物业可以按照营改增以后增加的税率6%来进行征税,对非居住物业和居住物业实行区别征税。
(二)尽量争取税收优惠
在实行营改增政策以后,当企业出现税负增加的情况时,可以通过对相关的税收政策进行进一步的剖析和理解,从而选择更加合理有效并且可以促使企业税收利益最大化的方案进行纳税。且应该更加重视对抵扣环节的核算,通过适当增加可抵扣项目的方式来降低企业的税负。例如,使商业性房产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还例如通过增加的可抵扣项目,作为支付公司进行绿化和保洁的费用,不断的改善企业人工费用较高的现象。
(三)减免保障性住房税收
保障性住房由于其带有保障性质,因此,在其进行物业管理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其进行征税时,应该对其进行税收减免或者税收降低。因此,相关部门在进行征税时需要针对保障性住房出台相应的住房优惠政策。应该减免经营性住房出租所得的费用,促进物业管理行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因此,推行营改增政策以后,物业管理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应该将减免保障性住房税收作为基础条件,促进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
(四)保留补贴税收优惠
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宗旨是服务社会,利润不高,因此税务机关对物业企业进行税款的征收时往往有一定的税收优惠,通过对物业管理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来提高物业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例如,对售后公房等利用企业代收煤气费等费用的部分,不收取增值税,将物业管理企业收取的物业费用扣除设备耗能后的余额作为物业管理企业的计税基础。通过保留公房的租金免征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减免部分税收,尽可能的减少物业管理企业的税收负担。
(五)适当增加简易征收的应用范围
在一些行业推行了营改增政策以后,出现了税负增加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促进企业的发展,应该进一步扩大简易征收的应用范围,对简易征收的计税方式加以设计。目前我国存在数量较多的小企业,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的小企业,年收入低于500万,在进行缴纳税款时,往往使用简易征收的方式进行计税,即以3%的税率进行增值税的缴纳。例如,某一小规模纳税人在进行税收缴纳时,用企业全部收入减掉人工费用支出,利用简易征收的方式进行缴税。因此,适当增加简易征收的应用范围,可以有效的减少企业的税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政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经过较长时间的实施,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物业管理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应该明确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纳税筹划的影响,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营改增政策下物业管理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策略,通过对非居住物业和居住物业实行区别征税,尽量争取税收优惠,减免保障性住房税收和保留补贴税收优惠以及适当增加简易征收的应用范围等方式,提高企业的纳税筹划策略,实现物业管理企业税收利益最大化,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参考文献:
[1]李秋君.营改增对物业管理企业纳税筹划的影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xx(20):124-125.[2]王霞.浅析营改增对物业管理企业纳税筹划造成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xx(15):24-24.[3]卢晓晨.‘营改增’对物业管理企业的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J].现代国企研究,20xx(14):43-44.[4]樊易.“营改增”后物业企业税收筹划[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xx(17):36-36.
营改增论文 7【摘要】营改增是当前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减轻中小企业的税负。文章就营改增对于不同中小企业的税负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从税负影响的传导机制来解读营改增是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然后以RY物流公司为例,通过对税制改革前后该物流公司的税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营改增对中小型企业税负产生的影响。最后,从提高抵税的意识、加强对发票的管理、合理的纳税筹划等方面为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营改增;中小企业;税负影响
一、引言
尽管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普遍受到“税负重、成本高、融资难”等问题的困扰,对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及附加值形成了一定的障碍。同时,也不利于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及经济的转型升级。鉴于此,20xx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旨在完善税制改革和结构性减税,为中小企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1]。20xx年上海对部分行业进行营改增试点,随后国务院决定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北京、江苏、浙江等10个省市。截至20xx年8月1日,营改增范围已推广到全国试行,且逐渐扩大到多个行业和领域[2]。20xx年5月1日起将全面实施营改增,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3]。实施营改增后大多数企业税负得到减轻,但对于某些行业却出现了税负不减反增的现象。
二、营改增对中小企业税负的影响
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不计入营业收入总额中,只对其中的增值部分进行征税,避免重复征收。根据相关规定,依据应税服务的年销售额将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一)营改增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影响
按照税法相关规定,年应税销售额(不含税)为500万元以下的,则为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的税率为3%,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计税方式为,应纳增值税额=应税销售额×3%,即应交增值税额=I/(1+3%)×3%=I×2.91%,其中I为销售额,对应换算成营业税税率为2.91%,因此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若其在营改增前对应的营业税税率大于2.91%(营改增前营业税根据行业不同采用3%~20%的税率),那么,营改增后小规模纳税人税负普遍有所降低。也就是说,营改增能降低这些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
(二)营改增对一般纳税人的影响
按照税法相关规定,年应税销售额(不含税)为500万元(含)以上的认定为一般纳税人。采取凭票扣税办法,逐环节抵扣,允许扣除上一环节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已征税款。当前税率按行业不同分别为6%、11%、13%和17%。计税方式为,应纳增值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即应交增值税=I/(1+t1)×t1-C/(1+t2)×t2,其中I为销售额,不包括免税收入;C为可抵扣的进项税成本;t1为销售商品或服务对应的增值税率;t2为取得进项税额的增值税率。当企业同时具有17%、11%、6%、3%四档税率,分别计算求和即可。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其进项税额可以进行抵扣,因此,其税负不仅与年应税商品或服务的销售额及对应的增值税率有关,还与其经营成本中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多少有关,成本中可抵扣的部分比重越大,纳税人承担的税负就越低。反之,不降反升。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不同行业采用不同税率,税负不同;采用相同税率,不同种类的纳税人税收筹划不一样,税负也不一定相同。所以,营改增对一般纳税人的影响更复杂。
(三)税负影响的传导机制
营改增无论是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都是通过减轻其税负这一诱导机制来促进企业发展。实施增值税后下游企业购买应税的商品或服务可以抵扣,避免了因产业分工而存在的重复征税问题。主要表现为:1.随着营改增的扩围,逐步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中小企业获得可抵扣进项税额就会增多,外购商品或服务就能够得到更充分的抵扣,有利于其税负的减轻,又由于企业的人工成本不能抵扣,这会诱导中小企业业务外包,发挥比较优势,突出自身特色,加快主辅分离,有利于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生产[4]。2.利用进项税额的抵扣,降低企业购进设备及技术改造与研发的成本,促进企业更新设备与生产技术升级改造,增强核心竞争力。3.通过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有助于企业间、产业间整合业务资源,分工合作,协作发展,形成相对完整的生产链,进而推动产业间融合发展,利于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及产业集群的形成[5]。总之,营改增主要是利用进项税额的抵扣来实现减轻企业的税负,因此,企业能否在营改增中获得好处,还得看增值税抵扣范围的大小、抵扣链条的完善程度以及企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能力。下面可通过案例来予以解读。
三、广西RY物流公司营改增前后税负对比分析
(一)RY物流公司概述
RY物流公司位于柳州市航岭路国联物流中心,是一家从事公路运输、包装拆解、仓储、全国整车和零担业务等物流服务性的小型企业,于20xx年8月实施营改增,为一般纳税人。RY物流公司在营改增前公路运输、装卸搬运适用营业税税率为3%,仓储适用营业税税率为5%;实行营改增后,公路运输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1%,装卸搬运、仓储适用增值税税率为6%。
(二)RY物流公司营改增前后税负情况分析
1.20xx年RY物流公司营改增前后税负对照从表1中可以看出,20xx年人力成本和路桥费占据经营成本为33.36%,这部分费用是无法抵扣,能抵扣的燃料费、维修费以及联运成本约占比42.44%,但并不能完全获得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表2中可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抵扣成本总和只占总可抵扣成本的85.5%,其中燃料费占比为85.4%,维修费占比为77.4%,联运成本占比为82.1%,这也意味着有14.5%的可抵扣成本因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导致不能抵扣,这也就造成了税收成本的增加。通过表2和表3发现,20xx年全年的进项税额为439444.57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750660.89元,所纳的增值税税额高达311216.32元,而按原营业税计算所交营业税为290637.68元。因此,营改增后该公司所交税额多了20578.64(311216.32-290637.68)元。2.20xx年RY物流公司营改增前后税负对照从表1中可以看出,20xx年人力成本和路桥费占据经营成本为32.29%,这主要是由于20xx年降低了人力成本,增加了业务量。无法抵扣的费用占比为48.66%,较20xx年下降1.21%;能抵扣的燃料费、维修费以及联运成本约占比42.36%,但能完全获得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比例增加了。从表2中可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抵扣成本总和占总可抵扣成本的96.77%,其中燃料费占比为96.2%,维修费占比为95.2%,联运成本占比为96.3%,较20xx年的85.5%上升了11.27%,这也说明该公司在20xx年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意识增强了。另外,购进的新设备占总成本的1.53%,增加了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从而就造成了税收成本减少。通过表2和表4发现,20xx年全年的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507176元,较20xx年的439444.57元增加了67731.43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795300.8元,较20xx年的750660.89元增加了44639.91元,所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为288124.8元,而按原营业税计算所交营业税为306409.4元。因此,在20xx年,营改增后该公司所交税额少了18284.6(306409.4-288124.8)元。3.小结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税制改革前后RY物流公司税负发生了变化,实行营改增后,公路运输所征税率由3%上升至11%,装卸搬运所征税率由3%上升至6%,仓储所征税率由5%上升至6%。20xx年由于其进项税抵扣效应不大,最终导致其税负不降反升了。如20xx年采用增值税计算的税负额比采用营业税计算的税负额多了20578.6元。但20xx年,RY物流公司充分利用好营改增政策,使税负相比同期的营业税降低了18284.6元。这说明了营改增对一般纳税人的影响更复杂,也能促使企业做好税收筹划。
(三)RY物流公司税负情况变化的原因分析
1.20xx年RY物流公司税负不降反升的原因(1)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存在不足。路桥费、职工薪酬及福利是RY物流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中最经常发生的一项基本费用,可是在可抵扣范围中并不包含路桥收费、企业内部员工的劳务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而过路过桥、职工薪酬及福利、车辆折旧所占总成本费用的比重高达49.87%,使得该公司很大部分的成本会因这些原因不能获得抵扣,从而导致可享受抵扣的进项税额减少了很多。另外,燃料费、汽车维修费、联运成本虽然可抵扣,但也无法完全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如燃料费可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为85.4%,汽车维修费为77.4%,联运成本为82.1%,从而也减少了进项税额的抵扣。(2)企业管理不善与业务不精。首先,不注重对供应商的选择,导致部分可抵扣的进项税难以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予以抵扣。其次,由于在发票的传送、整理及对增值税发票的认证等过程经常需耗费大量的时间,结果由于种种原因对部分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没有及时认证、及时入账,影响了税票的时效性,由此导致部分进项税额不能及时抵扣销项税额。另外,企业内部缺乏相互沟通与联系,公司相关人员缺乏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意识,未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使可抵扣的进项税由于发票的缺失而不得抵扣,造成企业损失。2.20xx年RY物流公司税负下降的原因(1)提高了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增值税专用发票获取的意识。鉴于对20xx年税负情况的分析,该公司加强了对相关人员进行增值税相关业务的培训,强化了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索取意识,对供应商的选择及增值税抵扣环节变得更谨慎。(2)购进新设备。由于人工费不允许进行进项税扣除,公司改变了经营方式,即降低人工成本,增加新设备的购进。20xx年购进新设备获得可抵扣的进项税额17564.3元,占总进项税额的3.46%。
四、中小企业应对营改增的相关建议
通过对RY物流公司营改增前后税负情况分析,发现中小企业能否获得营改增政策的红利,除营改增的税制改革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外(抵扣链条的完善、抵扣范围大小的确定),还与中小企业本身能否利用好政策有很大的关系。为此,通过对RY物流公司营改增前后税负情况分析,以期为类似的中小企业提供借鉴。
(一)提高抵税的意识,强化对增值税发票的管理
增值税有别于营业税,它可以通过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税。从上述案例分析可知,20xx年RY物流公司剔除购进新设备所获得的进项税额17564.3元外,仅通过提高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获得率就使税负相比税改前少了720.3元。因此,进项税额抵扣的多少对公司税负高低至关重要。而进项税额的抵扣是以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抵扣凭证的,若未能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即便是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也无法抵扣。另外,一般纳税人购进商品或服务的渠道不同,可抵扣的比例也不尽相同,也会影响其实际税收负担。所以,为降低自己的成本,作为下游的企业应尽量选择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合适上游供货商。1.重视合作伙伴的选择如果中小企业为一般纳税人,要注重供应商身份的选择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尽可能地选择企业制度比较健全的可独立开具增值税专业发票的一般纳税人作为合作方(供应商或分包商),这样可以增加进项税额的抵扣数量,达到降低企业的实际税负。对于因种种因素导致开具专用发票困难或者无法开具的供应商在与其合作时,尽可能在价格上取得优惠。2.做好增值税发票的开具认证、取得与抵扣环节要严格遵从增值税发票的管理规定,强化增值税发票的开具、认证、抵扣等环节,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要积极索要发票,不能因为放弃取票,导致无票无法抵扣进项税额,增加税负。对获得进项发票应及早认证、及时入账,发现问题尽早解决,以防过期不能抵扣(即开票日起超过180天未办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抵扣申请认证的不能抵扣),有效降低增值税发票管理风险。如果采购发生在月底,企业应尽可能在当月取得发票抵扣,减轻企业税负。3.注重增值税相关业务的培训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及相关人员加强增值税业务知识的学习与培训,财务人员要能精通相关的增值税法规、抵扣项目和核算方法,能够准确进行核算。各部门及相关人员要相互沟通,完善企业的发票体系,以减少或规避不合理的税负。
(二)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
因为进项税额可以凭票抵扣,营改增实际上能为企业的税收筹划提供很多新的机会。企业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寻求有效的税收筹划方案,能使更多的项目进行合理的抵税,或通过内部规划进行税负的有效转嫁,降低企业的税负水平。1.不同业务收入分开核算。根据财税〔20xx〕37号附件1第三十五条的规定,纳税人提供适用不同税率或征收率的应税服务,应当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从高适用税率。营改增后,中小企业一般纳税人各项收入涉及6%、11%、13%、17%等税率,不同性质的收入,不同经营方式所需要缴纳增值税的税率是不同的,如上述案例,RY物流公司的公路运输业务所对应的销项税税率为11%,装卸搬运、仓储业务税率仅为6%。因此,企业同时经营几种不同业务的需要合理划分所属业务的收入,应按照业务类别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的销售额,对照适用税率分别计算税额,避免从高征收,以降低整体的销项税额。2.固定资产购进与技术引进的筹划。营改增后,企业新购置的固定资产允许抵扣进项税,降低购进固定资产与引进先进技术的成本。因此,企业可以考虑在不影响正常经营以及资金充沛的前提下合理筹划固定资产的购进与技术的引进,通过购置技术较为先进的固定资产,还可提高生产效率及市场竞争力,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20xx年RY物流公司人力成本为908973元,较20xx年的1090768元降低了181795元,通过新的设备购进提高了生产效率,营业收入由20xx年的8760000元上升为9256030元,增加了496030元,还获得了17564.3元进项税额。
五、结语
营改增初期,有些可抵扣进项税额相对较少的中小企业税收可能会上升。但是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小企业享受到的益处将会显现。从长远来看,营改增有助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做强做优。由于人工费用不能做进项税扣除,长期而言,中小企业必然会充分利用好增值税政策,利用进项税税额的抵扣来降低新购资产与技术的成本,这进一步激发企业追求高新技术的积极性,改变现有经营方式,实现专业化分工,有助于供给侧改革;同时随着劳务派遣、劳动力外包行业的发展,各类专业化的管理、服务团队也会快速兴起。另外,营改增也能诱导中小企业更好地进行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有利于中小企业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现代化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A].20xx.[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A].20xx.[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的通知[A].20xx.[4]杨隽.“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税负的影响分析[J].会计之友,20xx(13):120-122.[5]胡怡建.推进服务业增值税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J].税务研究,20xx(6):35-39.
营改增论文 8“营改增”在上海试点已推行了半年,企业税负的大小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而企业持有的现金流量又会影响企业对机器设备、技术开发投资等创投活动,从而影响企业的绩效水平。为了分析“营改增”给企业财务、绩效等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带来的作用,本文对上海市交通运输业的上市公司“营改增”前后企业绩效作出评价分析。因此,提出以下假设:H0:“营改增”对企业绩效有显著影响。从20xx年下半年开始,“营改增”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到北京市、江苏省、广东省(含深圳市)等东部地区。为了在初试阶段能及时发现问题及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在今后的政策推行中得到大力支持,理论来说也是促使绩效水平得到提高。因此,提出以下假设:H1:“营改增”与企业绩效存在相关关系。
现行的作为衡量绩效的指标主要有:净资产收益率、托宾Q值、每股收益等,本文选取了每股收益(EPS)作为评价公司绩效的指标。每股收益是指本年净收益与年末普通股份总数的比值,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反映了普通股的获利水平,是股东和证券投资机构最关心的财务指标之一。同时为了可以进行公司间的比较,避免因各个企业的每股含金量不一致,使不同企业间每股的可比性受到质疑,本文选取了每股净资产(NAPS)这一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增加其可比性和科学性。建立绩效分析模型如下:EPS=β0+β1CHANGE+β2NAPS+ε其中,EPS是每股收益;CHANGE是“营改增”,改革后为1,其余为0;NAPS是每股净资产。本文样本数据来源于国泰安研究数据库及新浪财经数据库,由于数据的限制,本文选取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6月30日的交通运输业的季度财务数据。对于控制样本的选择,本文选取了同一行业、同一年度、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规模相近的13个上市公司作为控制样本,分别就78个样本量和52个样本量,根据财务指标数据,应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针对上述假设分析“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绩效的影响程度。
(一)“营改增”对上海市交通运输业的影响分析。
利用上海地区“营改增”前后78个上市公司样本量数据,基于最小二乘法对公司绩效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回归结果如表1。表1中,常数项的t的显著性为0.762>0.05,表示常数项与0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常数项不应出现在方程中。“营改增”的t的显著性概率为0.012<0.05,每股净资产的t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营改增”的系数和每股净资产的系数与0有显著性差异,“营改增”与每股净资产应当作为解释变量,对每股收益有显著影响。同时“营改增”的系数为-0.099,表明“营改增”与每股收益存在负相关关系,即“营改增”并没有对交通运输业起到良性的作用,反而比原有的税制增加了企业税收负担。(二)“营改增”后,上海地区与其他地区交通运输业的绩效对比分析。
利用上海地区“营改增”后的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与其他地区的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共52个样本量,基于最小二乘法对公司绩效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营改增”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回归结果如表2。表2中,常数项的t的显著性为0.121>0.05,表示常数项与0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常数项不应出现在方程中。“营改增”的t的显著性概率为0.005<0.05,每股净资产的t的显著性概率为0.006<0.05,表明“营改增”的系数和每股净资产的系数与0有显著性差异,“营改增”与每股净资产应当作为解释变量,对每股收益有显著影响。同时“营改增”的系数为-0.113,表明“营改增”后上海地区的交通运输业得到的优惠政策并没有起到相应的积极作用,使企业的绩效得到明显升高,反而使上海地区的交通运输业的企业绩效较其他地区有明显的下降。上述结果表明,“营改增”对上海地区交通运输上市公司的绩效有显著影响。由于从原来适用营业税税率3%改为了适用增值税税率11%,从回归系数的变量可以得出,“营改增”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较每股净资产的影响程度大,同时与公司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即“营改增”并没有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反倒增加了税收负担。此次的“营改增”也必将沿袭以往的税收体制改革方法,从部分地区试点逐步向全国推行。为此,本文建议“营改增”应适当扩大减税空间以及适当增加低税率范围,同时针对交通运输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进项税额确定方法等优惠政策,有效应对“营改增”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从而为扩大试点范围及向全国推行打下良好基础。
营改增论文 9摘要:作为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重头戏,营改增自实施以来,对行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特别是在内部会计控制方面,对企业产生了新的要求。在营改增大背景下,创新财务管理方式,转变财务管理思维,进而适应营改增趋势,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立足内部控制工作实践,探索营改增对财务工作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期指导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
关键词:营改增;内部控制;会计核算;财务管理
作为我国税制改革的重头戏,营改增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其的负担,对企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营改增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也产生了相应变化[1]。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下,厘清营改增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影响,对于提升单位综合实力和财务管理规范化程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要想让企业分享营改增带来的改革红利,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就要牵紧内部会计控制这个“牛鼻子”,着力解决财务管理的关键问题。
1营改增的内涵与意义
1.1营改增的概念简析
从概念和构成上来看,营改增是指将企业原来应缴纳的营业税转化为增值税。最早从20xx年开始,我国就启动了营改增改革试点工作,最初试行领域为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并受到了从业者的欢迎。在经过“先行先试”和规范论证后,营改增在我国多个行业铺开。从本质看,营改增的目的在于减轻企业税负,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2]。作为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关键部分,营改增对于我国企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产生了新的影响。
1.2营改增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财税改革体系中,营改增是一个关键环节,对整个经济体系发挥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具有较强的联动性,对于我国税收体系产生了较大影响。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营改增进一步推进了我国产业连通,打通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助推产业发展精细化、链条化,扩大了中间环节,对于提高我国服务业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整体作用来看,营改增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层级的提升。从国家税收层面看,通过营改增,进一步厘清我国财税体系制度,明确地方和中央在税收分配上的关系,打通产业发展链条,对于推动我国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层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营改增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影响分析
2.1营改增对供销业务核算产生的影响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进行供销业务核算,需要涉及增值税进项税抵扣等多种会计要素,在工作实践中,会计核算人员要对各项成本明细进行精细化计算,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解释说明,明确可进行抵扣的相关项目和条款。在会计内部控制相对成熟的企业中,要对历史资金项目进行逐条分析,并进行适当调整。对于新兴企业而言,只能逐步增加采购业务类型,并根据营改增要求,进行有效的内部管控。在企业采购方面,营改增也会产生很大影响[3]。在历史成本核算中,会计要对购销合同和发票进行核算。在工作中,会计人员必须采取分工负责的方式,分别进行核算,对于营改增所涉及到的项目,进行有效、精准的对照、核对,对于不同类型的项目进行区分对待,从而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2.2营改增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中,信息披露占据着重要地位。会计信息对于财税部门监管和企业决策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强化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和规范化程度,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在营改增背景下,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也产生了新的要求[4]。自从营改增实施后,企业会计在账务处理上,要进行适度的调整和改进,由于增值税和营业税在税务报表上存在较大差异,在企业利润表中,并不能反映增值税,往往要结合进行考虑。在企业资产负债上,营改增项目主要体现为固定资产和应交税费等多个方面。基于此,在开展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上,要适应营改增变化需求,要注重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则和质量,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2.3营改增对会计核算产生的影响
由于计算方法不同,营改增对于企业会计核算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开展业务核算过程中,营改增之间一般只会计算税金、附加和应加税费等要素,随着营改增的开展,则只需要在计提和缴纳环节进行核算,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则提高了企业核算的质量关要求,同时对于不同财务指标的计算,也产生了区别[5]。营改增要求企业在开展财务核算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对于税额和业务种类进行准确的计算和抵扣,这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营改增背景下的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分析
3.1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健全
企业治理问题是现代企业经营的核心问题,而内部控制则是企业治理的核心与关键。在营改增背景下,由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不够规范,很多内部控制机制流于形式,不同工作环节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在实际工作中,埋下了较大的财务管理隐患。很多企业虽然建立了自身财务管理风险防控体系,但由于标准较低,或者落实不到位,很难满足企业现代市场化经营需求。以上诸多问题,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都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3.2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
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提升内部控制的重要途径是将财务管理关键环节放入制度的流程当中,建立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是加强与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保障。在财务管理方面,内部控制的重点在于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交叉监督,明确监督环节与交易流程,通过制度指引,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实现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日常经营工作的有机衔接,提升内部控制管理层级。
4营改增下提升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
在营改增背景下开展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最为重要的是建立内部控制基础性框架,实现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规范化运营。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构建上,要秉持权力制约理念,实现各工作部门和工作流程之间的相互衔接,通过各部门和工作流程之间的有机制约,提升财务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实现权力和责任的合理分配,实现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动态平衡,将企业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降到最低,为基础业务开展提供最为坚实的保障[6]。在开展内部控制过程中,要秉持科学规范的经营理念,服务主营业务大局,让内部控制工作发挥作用,助力企业总体经营水平的有效提升。开展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不是一个模式化的工作,而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传统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当中,很多工作都按照预定计划推进,不管是内部控制模式还是进程,都较为呆板,通过开展内部控制动态监测,可以将企业的内部管理风险降到最低,将风险化解在矛头当中。强化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要抓住财务管理工作的节点性问题,抓住工作“牛鼻子”。在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中,财务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体系性,其工作体系由若干工作节点组成,只有搞好节点性工作,才能保障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满足企业发展经营要求。对于内部控制问题,要做到未雨绸缪,通盘考虑事前、事中和事后,建立内部控制预警机制,完善危机应对措施,以提升工作总体水平。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代税后改革体系中,营改增是重头戏,发挥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受到营改增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在供销业务核算、财务报表信息等方面,亟待进一步规范提升,进而适应营改增政策趋势,提升财务管理综合水平,提高综合发展能力,为主营业务的发展夯实财务管理基础,提高财务规范化运营程度,将潜在的财务管理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刘新勇.“营改增”对内部会计控制影响的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xx(11).[2]梁佳.“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xx(20).[3]缪桂英,黄林华.增值税征管模式下营改增企业税务内部控制的改进[J].税收经济研究,20xx,19(2).[4]陈颖.“营改增”对安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对策[J].商业会计,20xx(21).[5]谭文剑.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与监督[J].中国电子商务,20xx(18).[6]王春燕.当前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完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32).
营改增论文 10我国的行业发展迅速,因此行业的市场竞争也是极为激烈,为了争取更多的营业份额,使发展空间更加宽松,减轻缴纳的税款是许多行业的管理者正在思考的问题,我国已经落实“营改增”这项税收政策,因此我国的企业必须对使税款更加合理化付诸行动,进行企业的整体经济活动的统筹与规划,其中纳税规划是工作重点,本文通过实际对税收的统筹经验来对行业如何应对“营改增”的情况进行分析。
一、设立子公司
在国家颁布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企业应当调整发展规划,为了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应当重新制定发展计划,要正确看待这项政策,因为这项政策有助于使增值税得到完善,按照以前的税收政策进行纳税,会发生一些不良的税收情况,如企业会出现重复纳税的情况,在实施“营改增”之后,企业就不需要再缴纳营业税,而需要将其转化为增值税向上级政府进行缴纳工作,缴税的程序也变得更加简便,但是却可以有效地提高税率,应当缴纳的税款基本没有变化。为了应对这种税收政策,企业首先应当建立其主要公司下的子公司,这也是最为简单的一项措施,一般的企业提供的都是劳务方面的服务,因此企业在以前缴纳的税款中的大部分是营业税,然而虽然营业税的税款相对比较多,但是却不足以与收入水平相抵消,甚至收入有时会担负不起营业税,这不仅提高了企业需要支撑的劳务成本,还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然而“营改增”这项新型的税收政策实施后,改变了行业这种不良现状,增加了企业的职能,在进行劳务服务时,企业还可为自己提供原材料,可以有效地使企业耗费的成本降低,增值税与营业税相比有很多优势,其中之一就是可以进行抵扣,如此就可以缓解公司需要承担的成本压力。因此公司可以将发展资金投入到子公司的建立项目中,建立起能够提供原材料的材料公司,子公司在项目提供原材料时,可以开出缴纳增值税的发票,一次来对税款进行抵扣,从而有效降低成本,减轻公司承担的赋税压力,使公司能够保持长期发展。
二、加强与其他单位之间的合作
如果企业不具备建立子公司的能力与资源,还可采取其他方式进行统筹规划,必须积极面对新的政策以及形势,企业应当加强自身的开放性,在现代社会,无论在哪一个行业的领域范围之内,合作都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行业中的每一个企业都不是孤立的个体,合作是我国的企业进行扩建与发展的必经之路。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在应对这项税收政策时,可以将具有纳税能力与资格的纳税人所在的单位作为合作对象,基本可以达到建立子公司程度的收益,另外这种合作单位必须是与行业相关的单位,原材料供应单位是第一选择,其次还可以选择相对专业的劳务公司,共同承担项目,以此来进行税额的分摊工作,如果合作单位是具有供应原材料的能力的单位就以两方力量来分摊增值税,减轻一方力量对于缴税能力的欠缺,能够帮助企业进行增值税的缴纳。
三、签订包料包工的合同
包工包料的合同签订工作是企业进行规划缴税事项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项措施与前两项方法缴税原理是相同的,主要是为了将原材料的供应转移到企业自身,企业及时不建立子公司,同时也比较缺乏合适的纳税合作单位,就可以采取这项措施,将材料及劳务的主导权争取到公司这边,也可以通过购买原材料来获得增值税的发票,避免承包方将原材料的准备工作移交到其他单位手中。
四、防范风险
增值税进行缴纳时,一般以发票上的金额进行相应的扣款工作,企业在进行筹划纳税规划时,需要准备专用于缴纳增值税的发票,将发票、合同以及资金三者想对应,严格遵守缴纳增值税的相关规定,另外还要提升审核进项产生的发票的力度,要求每一张支票上的填写内容与规范相符合,一旦发现填写形式上存在问题的支票要及时退换回去,并要求重新开出与支票规范相符的标准支票,这就要求企业的财政人员发挥自己的作用,担负起检查支票的责任。税收政策有所改变后,企业给员工的薪酬福利也要有所改变还要将员工的收支表以及名册保存好,为了税收检查做好准备。
五、分析纳税人主体
综合上述的税收筹划的措施来看,材料的供应商若是一般纳税人对于企业来说是非有利的。特别是在“营改增”后,应当确定材料的供应商到底是属于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这样才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有关的税收筹划活动。因为在“营改增”后,若材料的供应商属于一般纳税人,就能够取得相关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企业所缴纳的税款就能够进行相应的抵扣,从而降低企业的税赋,提高企业的社会竞争力。由此可见,对于企业来说,要想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进而降低企业的纳税负担,应当在实施“营改增”后,尽量的与属于一般纳税人的原材料的供应商进行合作,这样才能够使企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并且有利于企业以后更加长远的发展。
六、结语
企业要以一种端正的态度来应对“营改增”这项新型的税收政策,除了以上几方面的统筹工作,还要加强对企业内的员工的培训,定期向员工开展税法讲解课程,并在一个周期的课程完毕后进行基本税法考核,提升企业中财政人员与政府的税收人员之间的沟通能力,正确地进行缴纳工作,履行企业的义务,更好地为国家经济服务。
营改增论文 11【摘要】该文认为,PE企业属于金融服务业,“营改增”以后,由于大部分业务不属于增值税的纳税范围,因此就面临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选择问题。特别是在集团化运作下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进行股权投资时,两者之间的差异对于企业的损益影响较大。该文仅就这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论证,提出了PE企业“营改增”后选择一般纳税人进行业务核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准确测算评估增值率,减少投资决策中的税收支出;准确研判市场走向,合理配置业务权重;)组建专业团队,研究分析财税政策。
【关键字】PE;营改增;选择
一、引言
关于PE及非货币性资产1、PEPE是PrivateEquity的英文缩写,即股权投资,在我国又称私募股权投资,是有别于VentureCapital(简称“VC”)即风险投资的一种投资形式,是各类经济组织通过私募的形式对非上市实体进行投资,将来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收购等方式进行投资退出的权益性资本投资。2、非货币性资产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是指除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有别于货币性资产的最基本特征是,其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PE企业属于金融服务业,在“营改增”以前是不缴纳增值税的,因此“营改增”之初,许多PE企业是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登记的。“营改增”以后,国家陆续发布了一系列规范金融服务业增值税方面的政策法规,对PE企业的增值税纳税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
二、分析的背景及目的1、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扩大,PE企业作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主体,这几年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为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产融结合”已成为业界发展的共识,PE企业业务遍地开花,投资规模、出资形式、退出渠道出现了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企业在投资决策时,既要考虑投资的稳健和安全,更要考虑投资的风险和收益。特别是“营改增”以后,PE企业成为增值税的纳税主体,税收影响就成为企业投资决策时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集团化运作下,为了减少投资风险,提高集团整体的运营效益,既要考虑发挥PE企业专业化投资主体优势,也要考虑PE企业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对外投资时在税率、计税基础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以评估这些差异对企业集团整体的影响。
2、目的传统的PE企业的经营范围一般有股权投资,股权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投资咨询,在“营改增”前缴纳营业税,“营改增”以后缴纳增值税。除增值税外,PE企业其他税费的纳税义务在“营改增”前后变化不大。因此本文仅就PE企业“营改增”后在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出资时增值税的税收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讲述了PE及非货币性资产的定义,并对“营改增”后PE企业的纳税变化进行了概括。第二部分分析的背景及目的,主要讲述了“营改增”对PE企业的纳税变化以及本文分析的主要内容和目的。第三部分理论分析,主要对“营改增”后PE企业选择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出资时的增值税影响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实力论证,对A公司分别作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情况下以专用设备对外出资转让的财务核算和纳税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论证了“营改增”PE企业选择一般纳税人缴纳增值税的有益之处。第五部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了“营改增”后PE企业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面临的问题及可以采取的对策。第六部分结论,阐述了“营改增”后PE企业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会计核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理论分析
“营改增”以前,PE企业日常经营很少涉及增值税纳税义务,因此“营改增”后一般都登记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3%。由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抵扣进行税额,在日常核算时对企业的经营损益和现金流就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在集团化运作下,如果PE企业以非货币性淄川出资,就会面临下述问题的选择:1、如果PE企业登记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在以外购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时,由于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在评估增值额小于应缴税额时,就会因需要缴纳增值税而产生现金流出,也会因资产计价问题形成账面损失。2、如果PE企业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且不采用“简易计税”办法,发生上述业务时,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如果投资行为和外购行为间隔时间小于12个月的话就不需要重新评估,既可以避免因缴纳增值税所产生的现金流出,同时也不会出现因资产计价问题而造成的账面损失。
四、实例论证
X公司是一家专业的铁路信号供应商,其经营范围为光电测试与制造、通讯传输、酒店服务等。公司技术部门与J大学经过长期合作,研发成功x系列数字面板表,该产品广泛应用于光电显示、航空航天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J大学就此技术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双方各占50%。由于X公司生产能力有限,很难完全消化这部分业务,因此决定成立专业的数字面板表制造公司。根据初步测算,新公司预计两年内可实现“新三板”上市。A公司为X公司直属的股权投资企业(PE),主要经营范围为股权投资,股权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投资咨询。20xx年3月,X公司与J大学签订合作意向,由A公司与J大学研究所联合组建D公司。其中A公司以专利技术、专用设备和货币出资。该项专用设备评估价值4000万元。D公司注册成立后半年内,X公司将该项专用设备通过A公司注入D公司。A公司相关账务处理如下(以万元为单位):1、A公司登记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A公司收到X公司转入专用设备1.借:固定资产20002.贷:相关会计科目20xxA公司向D公司投资转出专用设备借:长期股权投资20xx营业外支出58.25贷:固定资产20xx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58.25这种情况下,A公司不但要缴纳58.25万元的增值税,而且会产生账面损失58.25万元。2、A公司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A公司收到X公司转入专用设备借:固定资产1709.4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90.60贷:相关会计科目20xx(2)A公司向D公司投资转出专用设备借:长期股权投资20xx贷:固定资产1709.40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290.60在这种情况下,A公司不仅不需要缴纳增值税,而且也不会因资产计价问题产生账面损失。
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存在的问题
一旦PE企业由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就会由原来的3%变为相应的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6%、11%、13%、17%)。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规定,在PE企业开展的现有业务中,股权投资业务及非固定收益类投资业务因不属于增值税纳税范围而不缴纳增值税;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业务根据上述分析因可以抵扣进项税额而影响甚微;只有固定收益类项目如投资管理、投资咨询、贷款投资等因税率变动而影响较大。
2、采取的对策
(1)准确测算评估增值率,减少投资决策中的税收支出。一般来说,在税率为17%的情况下,只要非货币性资产评估增值率(转让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与计税基础的比率)低于17.13%;在税率为6%时,评估增值率低于48.54%时;在税率为11%时,评估增值率低于26.48%时,企业由小规模纳税人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在增值税纳税方面都是有利的。一般情况下,PE企业如果以外购非货币性资产对外出资的话,由于持有时间较短(一般短于12个月),因此很难出现评估增值率倍增的现象。这就要求PE企业在投资决策时要准确测算资产评估增值率,通过合理的操作尽量减少评估增值的税收影响,充分享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政策优惠和便利。(2)准确研判市场走向,合理配置业务权重。根据我国现行税法规定,金融服务业非固定收益类业务不缴纳增值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今后我国金融市场中非固定收益类的业务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固定收益类业务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少。因此,PE企业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后,其增值税税负将会明显降低。PE企业在投资决策时,既要有效地管理各类业务,准确预测市场趋势、合理搭配非税业务和应税业务种类,也要充分利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计税、计价方面的政策和规定,以达到有效规避和降低企业税收支出的目的。(3)组建专业团队,研究分析财税政策。在目前情况下,建立一支高效、专业的财税政策研究团队,对于PE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这些人可以由企业内部风控、财务、内审部门的人员兼任。这样以来,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就能做到得心应手,既可以运用最新的政策法规,减少税收影响,同时也可以做到有效稽核,提高投资决策的效率和效果。
六、结论
经过近一年来的运行,我国“营改增”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尽管仍有部分企业税负略有增加,但总体来说,达到了这次财税改革的目的。PE企业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后,可能也会出现税负增加的问题,但随着我过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规范和促进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法规政策的不断出台,PE企业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因此,PE企业登记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刘兵全.企业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xx.[2]张建军.对我国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xx.[3]王蔼,刘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劳务交换的会计处理[J].会计之友,20xx.
营改增论文 12摘要: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目的是为了消除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务负担,促进经济结构调整。20xx年5月1日,建筑施工企业正式实行增值税,掀开了历史新篇章。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环境复杂,影响税收因素繁多,如何真正为企业减负,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是对建筑施工企业新的挑战。本文从“营改增”的意义、对企业的影响及相应对策进行论述,为企业应对“营改增”出谋划策。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施工;影响;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国家税收体系也将逐步完善,20xx年3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建筑业“营改增”试点方案,并于5月1日正式实施。这项改革完善了税收体制,消除了重复性征税,实现结构性减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一、“营改增”意义及目的实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主要是给企业减负,消除企业重复征税,提升企业竞争力与技术创新。同时杜绝上下游企业逃税和漏税,促使增值税抵扣链条贯穿始终。国家通过税收方式激励引导企业提升质量改进创新,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二、“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
(一)对建筑企业税负产生的影响
“营改增”实行初期,是新旧制度过渡时期,企业无法取得完善的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发票,会造成企业税负增加,施工企业应做好与业主的沟通,积极选用简易计税方法,降低企业税负。“营改增”从长期来看,企业因为增强了税收意识,增值税进项税专用抵扣发票会做到“应收尽收”,同时加大先进设备使用,减少人工成本支出,减负降税效果将逐步体现,对于利润率低,进项税抵扣比例大的建筑施工企业尤为明显。
(二)对经营形式的影响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以前经营形式有所改变,非法转包、分包现象将得到遏制。由于增值税要求“三流”(货物、发票、资金)必须完全一致,否则将无法准确予以抵扣,这对我们目前的市场承揽和任务分配模式、内部总分包经营管理模式将会产生重大冲击。而提点大包、违规分包、层层转包、中介挂靠等不规范分包模式在增值税模式下将使得成本骤增。利润将大大缩水,对于利润空间本来不大的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成果产生较大冲击,这将对非法转包行为起到一定遏制作用。
(三)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施工企业在“营改增”环境下,将由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强化合同台账,发票台账管理。企业对人员素质,对领导,财务人员、经营部门人员、材料采购人员业务知识水平及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对发票的取得、识别、管理应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做到定职、定责、定目标,出台一系列的奖惩考核制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四)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营改增”后,施工企业总会被特殊情况所影响,如工期、地域偏僻等因素,无法选择供应商、机械租赁方,造成进项税额并不能完全抵扣,侵蚀企业利润。另外,“营改增”实行的预征政策,即收到建设单位预收款时便要征税;验工计价后,款项不能及时支付,材料供应商未拿到货款不及时开具进项发票等情况都将导致企业经营性现金流量支出增加,加大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
三、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后的积极应对措施
(一)强化合同管理,完善进项税额抵扣环节的管理
“营改增”后,企业税负高低完全取决于进项税抵扣专用发票金额的的高低,因此强化合同管理,对材料供应商、机械设备租赁方是否具备增值税纳税人资格的审查尤为重要,避免不能抵扣企业增值税,造成税负上升。同时,要强化合同管理,明确材料供应商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时间,避免材料供应商收到款项后再开具发票,导致企业无法及时抵扣进项税。施工企业要建立一套完备的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对纳税资格完备、信誉好、物美价廉的供应商要优先合作。同时要定期针对不能取得进项税发票的情况,查原因堵漏洞,建立相应奖惩考核体系,以尽量减少企业损失。
(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规范企业经营方式
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由于自身资质低,借用挂靠其他具备资质的法人单位进行投标,“营改增”后对于这种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由集团公司统一承揽,分配各子公司施工的管理模式也需要进行改革,成立利润中心,各参建子公司不进行独立核算,只负责参建施工,最后共享利润。
(三)提高企业会计核算水平
“营改增”对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企业应加大会计人员培训力度,着力增强会计核算的细化与规范化,使会计人员能够准确地核算进项、销项等税额。企业发生混业经营行为进行会计核算时要按不同的经营项目进行分别核算,避免未分别核算,适用高税率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四)做好税收筹划,建立奖惩机制
企业应做好营改增的税收筹划,设立专职岗位,定职、定责、定目标,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量化、细化考核指标,对能充分研究利用国家政策,给企业税收减负贡献突出人员予以重奖,鼓励先进。通过检查、测算、评估,建立相关问责机制,严控税收风险。
(五)培养税务人才,加强纳税筹划,减轻企业税负
“营收增”后企业的税收筹划尤为重要,如何进行合理避税、节税,充分利用国家的税收政策,合理合法降低企业税负,对优秀的财务人员需求显得更为迫切。因此企业要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培养出一批思想素质高、业务水平过硬的财会队伍。企业同时要加大全员的增值税知识宣讲,培养员工在采购材料、分包环节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意识,确保在税制改革后熟练操作与运用。
四、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营改增”已近在眼前,这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巨大的挑战,如何能真正实现行业减负、企业减负,在竞争中提升自身实力,提高企业效益,需要全员上下一心,超前谋划,集思广益,积极应对。
参考文献:
[1]段光勋“.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J].财经论丛,20xx(08).[2]陈静.营改增对建筑业影响有限[J].理财周刊,20xx(11).
营改增论文 13摘要:本文对交通运输行业营改增具体做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营改增对于交通运输业财务影响,提出了这类企业应对营改增具体措施。
关键词 :营改增;交通运输业;财务影响
1.提出背景
营业税改增值税是当前所实施的结构性减税政策之一,增值税是对于产品和服务增值部分纳税,而营业税是针对企业全部收入征税,营业税到增值税的改变,可以避免重复征税,解决服务业发展的瓶颈,提高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减轻企业的负担帮助企业的发展。从20xx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等开展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试点。
2.营改增在交通运输业的具体措施
(1)纳税人以及分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下称境内)提供交通运输业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人。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应当按照规定缴纳增值税,不再缴纳营业税。提供应税劳务的试点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应税服务的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称应税服务年销售额)超过500 万元的纳税人为一般纳税人,未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为小规模纳税人。应税服务年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的其他个人不属于一般纳税人;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提供应税服务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2)税率以及征收率。提供交通运输业服务纳税人税率为11%,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3%。
1.对于实际税负的影响
国家颁布营改增目的是希望优化产业结构,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但是在营改增推行初期很多企业尤其是交通运输业和有形动产租赁业的一般纳税人实际税负不降反升,这和政策设计初衷相背离。根据试点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实行营改增以后物流企业普遍反映“税负大幅增加”,货物运输业实际增值税负担率增加到4.2%,高于试点前营业税的税率3%。从短期来看企业的税负不但没降反而增加了,造成这一现象原因分析如下:
营业税的税率为3%,改为增值税之后,税率升为11%,从这个角度来看是增加最后税款,但是从计税收入来看营业税计税依据是全额计税,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不含税收入,所以同样对于10000 元的营业收入,如果要缴纳营业税,那么计税依据为10000 元,但是如果是缴纳增值税计税依据为10000/1.17=8547 元,所以从销项税角度来看改为增值税以后比原来营业税税率要增加11%/1.17—3%=6.4%。
增值税一大优点就是允许进项税额抵扣,从而避免重复征税,所以一个企业最终税额还取决于进项税额抵扣的多少。交通运输业的进项税发票主要来自于企业加油的支出以及购买固定资产车辆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运输企业如果从小规模纳税人那边取得发票将不得抵扣,而企业加油支出有可能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在实行营改增的当年可能企业并不需要大规模购进主要生产资料,所以这一块进项税额也无法抵扣。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已经进入了资源要素高成本时代,例如物流用地的紧缺,北京、上海、广州一线城市物流地价普遍超过每亩80万元,有一些更高。20xx 年汽油价格比20xx 年上涨了1/3左右,劳动力成本高企,20xx 年以来,物流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年均上涨幅度在20%左右,企业普遍反映出现员工荒。这些成本对于企业来说都是无法抵扣的成本。
2.对于财务报告的影响
(1)对资产负债表影响。固定资产构成企业长期资产的重要来源,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变化会带来资产负债表结构的变化,并会引起资产负债表内与固定资产相关科目如固定资产原值、应缴税费、累计折旧等相关项目的变动。“营改增”后,固定资产原值入账金额将减少,计提的累计折旧也将减少,应交营业税消除,期末余额自然减少。从短期来看,企业的资产、负债都会下降,但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却上升了;从长期来看,“营改增”后,随着企业利润增加,资产规模的增大,企业的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都会不同程度上的提升。
(2)对企业利润表的影响。从营业收入来看,企业营业收入有少量减少,因为营业税是价内税,所以此时营业收入就是企业全部收入,而增值税是价外税,此时企业营业收入要扣除增值税销项税额。
从营业成本来看,成本可以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对交通运输业而言,变动成本是指营运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燃料费和人工费等费用。在征收增值税以后,企业的变动成本应该减去抵扣的进项税,所以企业的变动成本有所下降。从营业税金及附加来看,营业税以前在这个科目反映,而营改增后,增值税作为应交税费在资产负债表负债科目中反映,变成了企业损益无关的税费。企业利润表中不再有营业税这一金额较大的扣除项目,营业利润由此会大幅提高,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的计税的基础是企业应纳的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在营改增之后,企业计税基础会发生变化,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税额也相应变化。在一定的税率下,利润究竟变多还是变少则取决于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差额。
(3)对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影响。现金流量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三大类,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一些因素的改变影响了企业的现金流量表。首先,对于经营活动的影响。企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会使企业的成本费用降低,减少企业的营业税额,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会比原来增加。其次,对于投资活动的影响。由于现在的实行的增值税是生产型增值税,设备的增值税税款可以取得发票的当月抵扣,所以企业往往会加大对设备的投入,在现金流量表上显示为公司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会增加。第三,对于筹资活动的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施工企业必然会加大投资和融资力度,从短期来看,受到借入本金及筹集股权影响,融资产生的现金流将增大,但是从长期来看,融资的阶段性以及融资产生的利息压力将使得筹资活动带来的现金流量下降,进而增加企业的还债压力。
交通运输业营改增之后目前出现的税额不降反增应该只是暂时,因为增值税从根本上来看避免了重复增税,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对于劳务和货物都是统一征税增值税,营改增正是和税收国际趋同的一个趋势。
1.尽量转变为小规模纳税人
根据上海市试点企业调研结果,如果营改增之后交通运输业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那么税负95%以上是降低,因为小规模纳税人实际征收率只有3%,所以在企业销售收入在500万临界值企业,尽可能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身份来进行纳税。
2.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
第一,在营改增实行之后,企业在接受劳务或购买商品时要尽量选择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且财务核算较为健全的单位,以此来增加企业的进项税抵扣数额,从而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第二,企业管理人员要积极研究税改政策,充分利用能给企业带来税收优惠的条款,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拓宽客户资源,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财务目标。那些营改增之后税负不减反增的一般纳税人企业,要作好与财政部门、税务机关的沟通交流工作,争取更多的补贴来降低企业税负。
3.加强企业的发票管理
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仅能够反映经济业务内容,而且具有完税凭证的作用,我国法律关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有关规定比营业税发票严格的多。相应地,企业也要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按时合法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并在规定时间内认证抵扣,如果出现发票遗失要及时到税务机关进行备案和办理。同时,还要谨慎对待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退票、重新开具、作废、开红票等方面的相关工作,坚决杜绝虚开、伪造与违规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此外,重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和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它同时也是销售人员、项目执行人员等经手人员和传递部门的共同职责。
4.优化企业的财务工作流程
其一,营改增税制改革,企业要健全会计核算,按照现行有关规定进行相关业务的增值税会计处理,正确设置增值税明细账,财务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增值税相关业务的核算,生成正确的增值税明细账,准确提供税务资料。其二,对于营改增带来的一些新的财务业务,企业要研究制定出合理的财务操作规范,同时要注意确保这些规范得以切实执行。其三,营改增之后,企业必然要探索新的税收筹划途径,但企业要在全面理解税制改革要求的基础上减少应交增值税额,避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得不偿失。
5.抓住现阶段政府的补贴
现阶段政府意识到营改增之后很多企业税负反而增加,所以不少地方已经出台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的负担。20xx 年,上海市月平均税负增加5000 元以上的试点企业约为3000 户,对这些企业提供的财政扶持资金约10亿元,目前,北京市已受理49 户试点企业提出的资金申请,申请金额为763 万元。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全年试点省市已拨付资金15 亿元,对税负增加较多的企业进行补贴。所以企业要牢牢抓住这些税收补贴政策,尽可能去享受这些政策,减轻企业最终税收负担。
参考文献:
[1]潘文轩.企业“营改增”税负不减反增现象分析[J].商业研究,20xx(1).[2]旺华林“.营改增”会计处理及其对企业财务影响的分析[J].财会通讯,20xx(8).[3]孙艳.浅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20xx(5).
营改增论文 14摘要:我国自20xx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营业税纳税人均纳入试点范围,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营改增”制度的推行给房地产企业带来诸多影响,其在成本、利润方面的影响更是攸关企业的生死存亡,房地产企业管理层必须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本文阐述“营改增”政策的落实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进而分析在此背景之下,对房地产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可行性。
关键词:税收筹划;“营改增”;房地产企业
1“营改增”政策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
1.1“营改增”政策的积极影响
(1)减税效益。“营改增”之前,营业税是价内税,即以交易金额为依据直接计算缴纳税金,计算缴纳的税金直接以交易金额为依据,而改为增值税后,增值税是价外税,即将交易金额转换成不含税收入再计算应缴增值税。这种层层叠加的计税方式对房地产企业原有的重复征税、退税、不能抵扣等现象进行了有效控制。(2)市场合理化竞争。在营业税实施背景之下,企业按照规定税率进行缴税,计算方式简单。在向增值税调整之后,通过进项抵扣的计税方式使得房地产企业出于减税等原因会对企业的经营结构进行重新规划,将原有松散的经营方式进行集约化管理。“营改增”带来的房地产企业部门结构调整使得一些规模较小,运营不规范的房地产企业无法真正享受到“营改增”的税收优惠效益,与其他规范化经营合理化管理的中大型房地产企业间的竞争劣势进一步加剧,从而在房地产市场上形成了优胜劣汰的竞争局势。
1.2“营改增”政策的消极影响
(1)税率调整的影响。在营业税税率实行期间,房地产企业缴纳的营业税税率为5%,而在“营改增”之后变为11%。这使得部分在“营改增”之前建造完工,但在“营改增”施行之后尚未完全销售的房地产企业由于无进项抵扣、售价无法更改等原因面临严重损失。(2)行业规范性与进项抵扣问题。同样考虑到“营改增”之后的11%税率远高于营业税施行时期的5%,部分房地产企业可能因为上游供应商规模较小,不具有增值税专项发票的开票权、开发过程中诸如征地赔偿等项目难以取得允许抵扣的金税额发票等现象,导致房地产企业的进项税额不能全额抵扣,进而加重房地产企业税收负担。(3)对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流动性提出要求。房地产开发周期较长,进项发票需要建造项目完全竣工之后才能取得,而在房地产的预售环节就需要缴税。这使得“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充足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短时间内难以适应统一的税收政策,无法较快速的进行企业管理结构、项目实行的等方面的规范化调整,企业很有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项目无法按时进行等现象。(4)“营改增”使得税收负担由建筑业向房地产企业转移。由于供应商等环节造成的建筑企业的进项问题与11%的税赋将增加建筑企业的压力。作为建筑企业的合作伙伴,房地产企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建筑企业交税压力的影响。实际上,面临税收压力的建筑业企业只有把税收负担向房地产企业转移才能保持正常的运营。而这种税负的转移可能带来商品房定价的进一步上升。
2“营改增”带来的税负变化
“营改增”对企业税收体系的影响最直观的表现在,“营改增”后企业直接以增值税代替了营业税。另外,除了企业应缴税种发生变化,企业各税种的应缴税额也发生了变化,甚至还会影响企业应缴的各项费用。因而,“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的应纳税种、各税种应纳税额、总应纳税额都会发生变化。为了更加直观地反映出“营改增”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体系的全面影响,下面将以A公司为例,对A公司在“营改增”下的税收情况进行分析,A公司是一家位于上海市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其在20xx年投标成功了浦东的一项房地产项目,项目已在20xx年1月开工,预计20xx年下半年竣工,企业收入总额R万元,成本及税率如下(1)营业税税改后应交税额变为0,取而代之企业需要缴纳增值税;计算增值税时,有别于营业税的简单计算,增值税需要分别核算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企业应交税额的大小就取决于增值税税率的大小和可抵扣税额的大小,税率越大,抵扣额越小,应交税额也越大。(2)城建税与教育税附加税额=(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7%+3%),由于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变化,势必影响营业税、增值税和消费税的总和,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的应交税额也发生变化,其变化税额由“营改增”后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大小决定。(3)由于增值税为价外税,企业的收入要由原来的含税收入换算成为不含税收入,其总收入减少,而且,营业税、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变化,这使得企业的土地增值税额也会发生变化。(4)由于不含税收入以及前面各项税收的变化,企业所得税税额也会受到影响,其中,“营改增”前,企业所得税的所得额为企业收入减去各项成本、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城建教育附加税等,“营改增”后,企业所得额为企业不含税收入减去各项成本、城建和教育附加税、土地增值税等,核算所得额的方法发生了改变,企业所得税额也改变了。
3“营改增”之后房地产企业的应对措施
考虑到进项税抵扣在“营改增”政策中的重要作用,房地产企业应当加大进项环节的把控。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3.1加强增值税发票管理工作针对“营改增”的进项抵扣环境,房地产企业应当杜绝在营业税模式下的采购等环节不要发票、不区分对方企业纳税身份等现象,在增值税模式下相同采购价格应选择一般纳税人进行采购以获取专用发票,而从小规模纳税人进行的采购需要适当压低价格以弥补增值税无法抵扣的损失;在工程决算阶段,应及时与施工企业进行工程决算并取得专用发票,以便降低当期税负。另外,在取得对应的专用发票后应积极做好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工作,以实现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有效抵扣。3.2利用过渡政策进行税收筹划财政部公布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中包含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过渡性政策,该规定指出:“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一般纳税人,销售自行开发的开工日期在20xx年4月30日前的房地产项目,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5%的征收率计税。”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通过比较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纳税差额,去选择合适的交易对象。此外,房地产开发企业还可以利用该行业增值税税率明显低于一般物品销售17%的税率,开展税务筹划以获取更多可抵扣进项税额,在为企业降低税负的同时也能为企业后期测算“营改增”后税负盈亏平衡点提供支持。3.3进行积极的销售政策转变基于“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房地产企业应当积极转变营销策略。在定价一定的基础上,“营改增”可以对企业的成本和费用进行一定程度的较少,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也会增加其他企业在不同阶段的成本。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可以对不同的企业做出不同的归类,对“营改增”下的不同竞争对手采取不同的关注。积极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利用进项税额的抵扣优势进行业务的扩展,以促进自身业务的升级。房地产的开发不要局限于普通住宅的开发,可以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于一般的房地产的开发,可以对商场、商业性地产等进行投资开发,并让新的投资点成为业务的增长点。
4结语
虽然我国“营改增”改革是以减税为目标,在总体上可以减轻企业税负,但从企业角度来看,“营改增”改革不可避免的会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负担、经营成本、财务核算、经营模式造成较大影响。“营改增”后,房地产企业在获得减税机遇的同时,也会面临诸多问题,甚至面临税负上升的风险,威胁企业的健康发展。因而,在“营改增”的政策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要积极学习相关的税负政策,全面看到“营改增”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不断规范自己的经营和管理模式,积极进行税收的相关筹划,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参考文献
[1]乐山市地方税务局.“营改增”后做好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xx(4).[2]蒲虹.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浅析[J].管理学家,20xx(18).[3]马立群.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探索,20xx(5).[4]李英.探究“营改增”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J].财会学习,20xx(6).[5]王国军.“营改增”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和挑战[J].经营者,20xx(4).
营改增论文 15摘要:“营改增”政策的全面推行,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诸多风险。本文从“营改增”的概念出发,分析了“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税务的影响,其次提出了几点建筑施工企业控制“营改增”下税务风险的对策,最后就全文做出总结。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施工企业;税务;风险
自20xx年以来,“营改增”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并于20xx年5月,在各行业企业中全面推行。“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有效避免了重复纳税问题,降低了企业税负。但部分行业企业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或欠缺对政策了解,导致实际税负并没有减轻。所以,如何应对“营改增”还需要更加深入的思考。
1“营改增”的概念
“营改增”顾名思义,指的是把过去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为缴纳增值税。在过去税收制度中,存在重复收税这一问题。该问题长期以来的存在,加重了我国企业的纳税负担,不利于我国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而“营改增”以后,该问题得到了解决,企业缴纳增值税可有效避免过去阶段中重复纳税的问题,从而减小纳税负担,释放企业资金,为企业发展带来一定促进作用。
2“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税务的影响
2.1建筑施工企业税负加重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需要购买很多不同种类的材料。在“营改增”以后,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向上游供应商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才能抵扣进项税。但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和一些小型供应商在过去阶段建立起长期友好合作的关系,这些小型供应商因为资历问题导致无法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样一来,建筑施工企业就无法抵扣进项税,所以企业缴纳税款比理想条件下要多。其次,一般上游供应商的税率要比施工企业低很多,如混领土等材料的税率才3%,而建筑施工企业的税率为11%,所以增值税税率的调动也加大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税负。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还会面临着“甲供材料”的项目[2]。“甲供材料”项目模式下,建筑施工企业不需要自行购买建筑材料,如钢筋、钢管、水泥等,这些材料都由甲方提供。但在缴纳增值税销项税时,这部分原材料价值以及计算在内,建筑施工企业只有向甲方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才能抵扣该部分的进项税。在甲方不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建筑施工企业的税负就会加大。
2.2纳税筹划更为复杂
目前,一些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遍布全国,而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往往会选择在项目地点购买原材料。一方面为了节省工期时间,另一方面可节省运输成本。而庞大且复杂的业务网会加大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获取难度。同时,按照现行的税收制度,企业必须在6个月之内完成增值税专门发票的认证工作,若是超出这个时间,则无法再抵扣进项税。这样一来,就加大了建筑施工企业纳税筹划工作的负担,各项目负责人管理责任大,且工作量多[3]。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摘 要:2.3现金流量加大带来的财务风险 我国建筑行业内部长久以来存在以下这点问题:建设单位往往不能按照项目工程进度来支付对应的工程款,拖欠现象严重。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往往在工程项目开展完成之后较长时间才能收回全
关键词:风险控制论文
2.3现金流量加大带来的财务风险
我国建筑行业内部长久以来存在以下这点问题:建设单位往往不能按照项目工程进度来支付对应的工程款,拖欠现象严重。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往往在工程项目开展完成之后较长时间才能收回全部工程款。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是建筑施工单位缺乏及时收款的意识,这方面的管理较为薄弱,另一方面是行业竞争压力巨大,为了获得客户好感,建筑施工单位往往不主动讨要工程款。但增值税是以建设单位给出的施工进度作为征税依据,在征税期限到来时,建设单位还没有支付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款,这就导致建筑施工企业需要自行垫付税费,从而加大了企业现金支出和财务负担,若是建筑施工企业资金不足就可能触发财务风险,为双方带来不必要的损失[4]。
3建筑施工企业控制“营改增”下税务风险的对策
3.1促进建筑施工企业观念的转变
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决策层及职员观念的转变,从而使其积极应对“营改增”政策。要加强该方面的培训工作,使决策层和内部职员清楚的掌握“营改增”政策内容。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着重强调关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问题,相关责任人在购买材料或其他活动时,必须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抵扣该部分的进项税额,避免企业税负加重。
3.2做好纳税筹划工作
做好纳税筹划工作可有效控制税务风险,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税负。建筑施工企业想要做好纳税筹划,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向考虑:
(1)需要引进专业人才,吸收外界高素质人才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纳税筹划工作的水平。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筹划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需要从建筑施工企业特性和“营改增”政策内容这两个方面出发,从而能善于挖掘政策中对建筑施工企业有利的地方。并且,还要积极加强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对“营改增”政策的认知,并提高职能部门对参与纳税筹划工作的积极性。
(2)加强企业对法律方面的认知,从而避免触发税务过程中的法律风险。纳税筹划人员一定要系统的了解纳税具体流程,规范自身行为,并掌握该流程中容易触发风险的环节,并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避免税务风险的发生。同时,充分了解法律知识可以帮助企业节省纳税成本。如在“营改增”政策中,存在某项条例是对该建筑施工企业有利的,此时,纳税筹划人员就需要利用好这点优势,帮助企业依法避税[5]。
(3)加强上游供应商的管理。过去阶段中,建筑施工企业寻找合作供应商时,首先考虑的是提供材料的性价比及商家信誉。而现阶段,在考虑材料成本及质量的同时,还要考虑供应商的资质,查看供应商是否具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资格。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尽量选择在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处购买材料,若是不能开具发票的情况下,可和商家协商,要求其适当降低材料价格,从而弥补无法抵扣部分进项税的损失[6]。
3.3优化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通过优化经济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并进一步避免税务风险。如在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工程成本中,人工劳务费用占据很大的比重。而现代企业往往会通过引入先进的机械器具来提高生产作业效率,降低劳务成本。建筑施工项目也不例外,先进的机械设备可以很大程度上的减少人工劳务。“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在购买机械设备时,可抵扣这部分的进项税额,进项税额的抵扣意味着企业可加大对机械设备的购买力度。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以先进机械设备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力,而且随着设备的引进,企业在该部分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加大,而增值税减少,企业税负也越来越轻。并且生产力的提高还增加了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并促进企业发展[7]。
结束语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可有效改善过去税收制度中存在的重复纳税问题,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目前来看,在实际税收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对建筑施工企业税务有着极大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想要在“营改增”政策下健康、稳定发展,就必须转变企业决策层及全体职员的思想观念,并做好纳税筹划工作,通过科学的方式来合理避税、节税,有效降低税务风险。同时,企业要不断优化经营管理,以先进技术来带动生产力的提高,为企业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姜潞薇.基于营改增下的建筑施工企业税收筹划[J].财经界,20xx,04.[2]张黎明.“营改增”对建筑业税负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J].改革与开放,20xx,03.[3]张慧芳.浅析“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xx,22.[4]孙蓉.建筑企业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的影响[J].当代财经,20xx,16.
第二篇:论文 营改增
财税体制改革“重头戏”
——“营改增”政策的全国推开 摘要: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改革,拉开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改革大幕,同年8月营改增试点分批扩大。目前,国务院已经明确“营改增”试点时间表,按照规划希望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营改增”改革。今年4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2013年8月1日起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部分现代服务业适当扩围纳入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择机将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中国政府高层普遍将实行“营改增”视为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本文主要从“营改增”的主要内容、影响以及机遇与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字:营改增,税收,税制改革,营业税,增值税
一.“营改增”政策的主要内容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改革是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一项重大的税制改革。
根据规定,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是实施“营改增”两大范围,其具体明细为:交通运输业包括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部分现代服务业则包括研发和技术、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有形动产租赁和鉴证咨询。《“营改增”方案》在现有17%、13%税率基础上,增加了6%、11% 两档税率,不同税率适用税目的具体内容是: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税率为17%;提供交通运输业服务包括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管道运输服务,税率为11%;部分现代服务业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鉴证咨询服务,税率为6%;年应税服务销售额500万以下(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适用简易征收方式征收率为3%。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纳税人主要分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按照不同种类纳税人其应纳税额计算方式不同,包括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两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分别按照17%、11%、6%三档税率计算销项税额,应纳税额是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则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不含税销售额乘以3% 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此外,提供轮渡、公交客运、轨道交通、出租车等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也可选择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按照国家规划,我国“营改增”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在部分行业部分地区进行“营改增”试点。上海作为首个试点城市2012年1月1日已经正式启动“营改增”。第二步,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按照7.25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这一阶段将在201
3年开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交通运输业以及6个部分现代服务业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概率最大。第三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营改增”,也即消灭营业税。按照规划,最快有望在十二五(2011年-2015年)期间完成“营改增”。
二.营改增的主要影响
(一)对宏观财税经济而言,一是有利于增值税链条的完善;二是有利于试点城市或地区获得制度分割收益,提高竞争力;三是未来房地产业、建筑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助于房地产业发展及房价回归理性;四是未来金融保险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助于金融保险业的分工协作,促进金融创新;五是消除重复征税,降低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税负、成本,有利于降低物价,降低通胀。
(二)对上下级财政体制而言,“营改增”涉及共享税、地方税两大税种,将对地方财政收入、财政体制改革等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增值税的征收范围扩大,营业税的范围则面临相对缩减,甚至被增值税取代,而营业税本是地方政府的第一大税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必将会减少。尽管短期内“营改增”将不会影响中央和地方的税收划分,但由于方案和税制存在矛盾,要想根本解决问题,需要更加全面的体制解决方案以调整中央和地方的收支划分,这将牵涉从根本上解决分税制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三)对企业而言,一方面营业税改增值税能够有效避免过去因为财税方面的漏洞而出现的重复征税现象,能够很好地缓解大部分企业所面临的赋税压力大、经营生产税务成本高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规模较小、资产较少的企业来说,因为营业税改增值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对纳税人的认定标准,从而让许多小企业纳税人能够实现纳税额度明显减轻的目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增值税以增值额为计税基础,增值额越大,产生的税款缴纳越多,因此,营业税改增值税也给一些企业造成了赋税增加的消极影响,这些企业或是由于自身生产周期及成本结构的关系、或是因为试点范围狭窄,非试点地区无法提供专用增值税发票,总之,因为营业税改增值税而出现赋税压力增大的企业也不在少数。因此,企业性质不同,“营改增”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不同。“营改增”可以从制度上根本解决货物与劳务税制不统一和重复征税问题,减轻了服务业整体税赋,为现代服务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税制环境:一是促进原本规模较小的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帮助交通运输业降低综合税负成本,并间接造福其下游多个行业;二是打通了产业链条,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了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三是不断打通、延伸和拉长增值税的抵扣链条,避免服务分包环节层层征收营业税,有助于加快生产性服务外包发展,促进服务业分工细化和资源优化配置;四是有利于服务业产业链的拓展,一些大型制造业企业借机将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分离出来。
(四)对于社会经济而言,“营改增”税制的改革有利于建立健全科学发展的税务制度,促进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有利于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
康协调发展。一方面,“营改增”促进服务业等行业进行专业分工,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从而扩大内需,增加社会大众就业渠道,进一步使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规范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营改增”是国家通过对各种税收优惠项目的合理安排,以政府放弃部分税收为代价,向纳税人提供相应的财政援助,对特定纳税人或特定经济活动的纳税义务进行一定程度的减轻,从而作为一种政策手段,来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三.营改增的机遇与对策
(一)两大历史机遇
1.以“营改增”为着力点促进税制优化。增值税与营业税合计占我国税收比重高达 40%左右,在税收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今后一段时期,应把“营改增”作为税制优化的主要着力点之一,以促进税负公平、维护税收中性、优化税收结构为目标推进“营改 增”改革。一方面,要通过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从根本上消除流转税领域的重复征税现象,促进产业间税负公平;同时增强增值税抵扣链条完整性,真正体现出增值税中性特点,最大程度减少其对经济活动的扭曲作用。另一方面,要利用“营改增”带来的减税效应,逐步降低流转税在税收中所占比重,积极构建流转税与所得税为双主体的税收结构,这是我国中长期税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2.以“营改增”为契机推动产业转型。首先,要紧紧抓住“营改增”消除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税制瓶颈所带来的机遇,努力提高服务业占GDP 比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此基础上,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其次,要高度重视“营改增”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积极意义,将“营改增”作为改善中小企业税收环境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通过相对优惠的税率安排对中小企业给予扶持(如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按 3%低税率征收),构建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组织结构。最后,要牢牢把握“营改增”对促进产业专业化分工的作用,努力引导制造业企业实现主辅分离,鼓励服务业外包与专业化细分,推动服务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
(二)营改增的具体对策
1.对税负增加的企业实行财政补贴或退税,虽然会牺牲地方财政收入的眼前利益,但会提升企业发展活力和盈利能力,极大解放企业和外来资金共同开掘现代服务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此形成的宽税基将对地方财政的短期损失逐渐形成有效弥补。同时,对税负增加的企业实行财政补贴或者退税,由地方政府埋单,亦可视作改革的成本。从长远来看,“营改增”不会对地方财政收入产生较大影响,而且在宽松的生存环境下,企业必然会释放其固有的创造性与成长能力,财政增收能力也将随之增强。当然,税收减少就意味着财政需要再平衡,也需要政府部门对以往支出模式加以改进。
2.做好企业“营改增”的窗口指导,引导地方企业逐步开展“营改增”准备工作。鼓
励服务行业的企业提前在管理、税务、财务、运营等人员中展开增值税相关政策知识培训,审视自身经营运营现状,深入分析增值税改革可能带来的对于企业成本、现金流等方面的影响,提前做好与“营改增”有关的业务流程、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同时,设立“营改增”试点财政专项资金,制定相应的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对因新老税制转换而税负有所增加的试点企业,实施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或地方性优惠措施,如财政补贴、营业税减免等。同时,对纳入试点行业的划分尽量做细做透。
3.扩大服务行业的抵扣范围,区别对待、分类扶持。一是可以适当降低交通运输企业“营改增”的税负,将交通运输企业的路桥费、房屋租金、保险费等生产经营成本纳入进项抵扣范围;二是针对一些相对固定、而又难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支出,尽快出台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将其纳入进项税额抵扣范围。对存量固定资产按每年计提的折旧额来核定可抵扣进项税额,或者给企业一定的财政补贴;三是增加现代服务业进项税的抵扣范围。现代服务业可抵扣进项税额较少,可将办公租金、人工费用等支出列入抵扣范围,针对不同行业实行差别税率或免税。四是适当降低劳动密集服务企业的税负。五是完善“营改增”试点配套政策。简化手续,力争缩短财政补贴到账的时间。
参考文献:
【1】苏安梅,浅谈“营改增”对企业及社会经济的影响,经济与法,2012年9月下,总第273期
【2】“营改增”能够带来什么,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
【3】邱峰,“营改增”税制改革的效应及其应对,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2 年 12 月,第 6 期
【4】黄翠玲,浅议“营改增”对企业税收的影响,财会研究
【5】潘文轩,税制“营改增”改革试点的进展、问题及前瞻,现代经济探讨,2012 年第 12 期
第三篇:营改增论文 大纲
关于我国营改增浅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营业税重复征税等问题的严重性日益突出,这时候,对我国现行营业税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通过阐述营业税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发展历程,在完整地介绍了我国现行营业税制以及国外类似税种的制度设计以后,对我国当前营业税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然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占优方案——营业税并入增值税的营业税改革,并针对改革所遇到的困难进行详实地分析,充分显示营业税改革后的社会经济效应。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营改增国际背景 1.2营改增国内背景
第二章
营业税概述
2.1营业税的起源及发展
2.2营业税定义及立法原则
2.3.我国现行营业税制
第三章
营业税与增值税关系
3.1 营业税与增值税的统一性
3.2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差异性
3.3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可替代性
第四章
我国现行营业税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4.1 营业税计税依据所引起的重复征税现象日益突出 4.2 营业税税率体系已不符合第三产业发展要求 4.3 营业税增值税征收混乱现象不断显现
第五章
解决我国现行营业税存在问题的可选方案分析 5.1 营业税计税依据所引起的重复征税问题的解决方案分析 5.2 顺应第三产业发展要求改变营业税税率体系的方案分析 5.3 解决营业税增值税征收混乱现象的方案分析
第六章
营业税改革引起的社会经济效应 6.1 消除重复征税 6.2 有利于行业间公平竞争 6.3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6.4 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轻松起步 6.5促进社会就业
参考文献
第四篇:营改增论文
题 目: 关于我国营业税改增值税浅析 教学单位: 物资学院 专 业: 会计学 学生姓名: 张文兴 学 号: 12313112 指导教师:
物资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论文完成时间: 2014 年 4 月 16 日
目 录
摘要„„„„„„„„„„„„„„„„„„„„„„„„„„„„„„„„„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营改增国际背景
1.2 营改增国内背景
第2章 营业税概述„„„„„„„„„„„„„„„„„„„„„„„„„„
2.1 营业税的起源及发展 2.2 营业税定义及立法原则 2.3 我国现行营业税制
第3章 营业税与增值税关系„„„„„„„„„„„„„„„„„„„„„
3.1 营业税与增值税的统一性 3.2 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差异性 3.3 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可替代性
第4章 我国现行营业税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4.1 营业税计税依据所引起的重复征税现象日益突出 4.2 营业税税率体系已不符合第三产业发展要求 4.3 营业税增值税征收混乱现象不断显现
第5章 解决我国现行营业税存在问题的可选方案分析„„„„„„„„„
5.1 营业税计税依据所引起的重复征税问题的解决方案分析 5.2 顺应第三产业发展要求改变营业税税率体系的方案分析 7 9
5.3 解决营业税增值税征收混乱现象的方案分析
第6章 营业税改革引起的社会经济效应„„„„„„„„„„„„„
6.1 消除重复征税
6.2 有利于行业间公平竞争 6.3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6.4 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轻松起步
6.5 促进社会就业
参考文献„„„„„„„„„„„„„„„„„„„„„„„„„„„„„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营业税重复征税等问题的严重性日益突出,这时候,对我国现行营业税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通过阐述营业税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发展历程,在完整地介绍了我国现行营业税制以及国外类似税种的制度设计以后,对我国当前营业税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然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占优方案——营业税并入增值税的营业税改革,并针对改革所遇到的困难进行详实地分析,充分显示营业税改革后的社会经济效应。
第一章绪论
1.1营改增国际背景
1954年,法国首先将增值税制度付诸实践,目前已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一项税收制度能够很快在世界得到普及,表明其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增值税的核心特征是抵扣机制,即以货物和劳务的增加值为税基,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可以抵扣用于生产投入的外购货物和劳务所负担的增值税款。这一制度安排,与传统的以货物和劳务价值全额为税基的销售税相比,能够有效地避免重复征税。纳税人总体税负不会因生产经营过程中分工和协作环节的增多而叠加,是更适应社会生产分工不断细化的货物和劳务类税种,其最初的理论构想者将该税种赞为“改良的所得税”。
1.2营改增国内背景
现阶段解决增值税改革的广度问题尤为紧迫。由于对劳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征收营业税,增值税的抵扣链条不完整,转型后的增值税制度在消除重复征税、促进产业分工方面的优势仍然难以充分发挥,急需在覆盖广度上取得突破。
我国是在1994年进行的财税体制重大改革中,将增值税制度全面引入货物和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领域。增值税由此成为第一大税种,不仅在筹集财政收入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有力地推动了货物生产流通领域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同时,增值税的出口退税制度也为出口货物以不含税价格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增值税制度的建立,我国以加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步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
第二章 营业税概述
2.1营业税的起源及发展
营业税起源甚早,如中国明代的门摊、课铁,清代的铺间房税等税,皆属营业税性质,惟未名营业税。欧洲中世纪政府对营业商户每年征收一定金额始准营业,称为许可金。后因许可金不论营业商户营业规模之大小均无区别,负担不均,1791年法国始改许可金为营业税,以税其营业额大小征收。其后,各国相继仿效。1931年,中国国民党政府制定营业税法,开征此税。新中国成立后,废止旧的营业税,于1950年公布《工商业税暂行条例》。其中规定,凡在中国境内的工商营利事业,均应按营业额于营业行为所在地缴纳营业税。1958年至1984年,营业税不作为独立税种,而在试行的工商统一税及后来试行的工商税中设置若干税目征收。1984年恢复征收营业税。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2.2营业税定义及立法原则
营业税,是对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2011年11月1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正式公布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
营业税是我国流转税(就其性质而论)中的主要税种之一,也是地方税体系(就其收入归属考虑)中的主体税种。营业税的立法原则主要体现在:(一)广泛筹集财政资金
营业税的征收面比较广,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不论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只要发 生应税行为,并取得营业额,就要纳税。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营业税的收入也将 逐步增长。因此,营业税在广泛筹集财政资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二)体现国家政策,促进各行业协调发展
营业税按不同行业的经营业务及其盈利水平,确定征免界限,设计差别税率。对一些有利 于社会稳定、发展的福利单位和教育、卫生部门给予免税;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采用低 税率,如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等适用3%的税率;而对营业收入较高的歌厅、舞厅、高尔夫球场等部分项目适用20%的高税率,充分体现营业税既保证财政收入,又促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行业健康发展的立法精神,较好地发挥了税收对第三产业的调节作用。(三)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营业税按行业设计税率,同一行业同一税率。由于对同一行业采用相同税率,所以企业取得的营业额相同,所缴纳的税金也相同。如果企业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成本费用,企业利润就会增 加;反之,成本费用上升,企业利润就会下降。因此,经营管理好的企业,税负不提高,有利于激励企业不断开拓进取;经营管理欠佳的企业,税负也不降低,有利于鞭策落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2.3.我国现行营业税制
根据税法的有关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本条例规定的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外籍人员),应当依法缴纳营业税。
营业税税率:交通运输业 3%、建筑业 3%、金融保险业 5%、邮电通信业 3%、文化体育业 3%、娱乐业 5%-20%、服务业 5%、转让无形资产 5%、销售不动产 5%。税收优惠,下列项目免征营业税:
(一)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婚姻介绍,殡葬服务;
(二)残疾人员个人提供的劳务;
(三)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
(四)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劳务,学生勤工俭学提供的劳务;
(五)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家禽、牲畜、水生动物的配种和疾病防治;
(六)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机构、美术馆、展览馆、书画院、图书馆举办文化活动的门票收入,宗教场所举办文化、宗教活动的门票收入;
(七)境内保险机构为出口货物提供的保险产品。
第三章 营业税与增值税关系
3.1 营业税与增值税的统一性
3.1.1 作为流转税最主要的两大税种,两者作用机理总的原则是统一的,与增值税一样,营业税也是在商品或劳务的流转环节征税,就这一点来说,二者具有统一性。
3.1.2 两种税种的立法原则也是统一的,与营业税一样,增值税也是具有财政收入功能、宏观调控手段以及市场机制作用。增值税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出口货物的行为征税,所筹集的财政收入是非常可观。增值税也实行差别税率并有相当多的税收优惠规定,宏观调控手段十分明显。一般来讲,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率多为13%或17%,所以相对于营业税同一行业统一税率,增值税的市场调节作用更有代表性。
3.2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差异性
3.2.1 征税对象不同,营业税的征税对象为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具体包括:(1)交通运输业;(2)建筑业;(3)金融保险业;(4)邮电通信业;(5)文化体育业;(6)娱乐业;(7)服务业;(8)转让无形资产;(9)销售不动产。增值税的征收对象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行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本条例规定的劳务(以下简称应税劳务)、3.2.2 纳税人不同,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义务。在中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
3.2.3 计税依据和税率不同,一般营业税的计税依据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税率多为3%、5%。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计税依据是销售额,即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税率多为13%、17%。
3.2.4 征收管理方法不一样,营业税为地方税务局管理,增值税为国家税务局管理。至于纳税地点、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等税制要素也不相同。
3.3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可替代性
3.3.1 营业税与增值税的统一性决定了两者的可替代性。正是由于营业税与增值税同属流转税,同根同源造就了两者的可替代性,另一方面,两者的立法原则也是异曲同工,这也为两者 的可替代性提供了很好的背景。
3.3.2 营业税与增值税的差异性决定了两者的可替代性。因为两者有差异,针对不同的征收对象课征、拥有不同的纳税人、使用不同的应纳税额计算方式以及不一样的征收管理方法等等,这些都为两者的可替代性提供良好的现实土壤。作为相对应的两个税种,两者在不同的行业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营业税制度在发展,增值税制度也在发展,不论是税制理论上还是纳税实践中,两者就会出现交集,在这种情况下,异样的税制要素制度就可以使得两者在发展中相互借鉴、相互适应、共同发展,在统一性的前提下,差异性逐渐促成了两者的可替代性。
第四章 我国现行营业税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4.1 营业税计税依据所引起的重复征税现象日益突出
重复征税是指同一征税主体或不同征税主体对对同一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征税行为。我国主体流转税是增值税与营业税,对于营业税的涉税收入,由于绝大多数没有扣除取得收入相对应的成本费用的进项税额,直接导致营业税纳税人涉税收入中一些组成部分既缴纳了增值税又缴纳了营业税或是缴纳了两次及以上的营业税,也正是由于营业税没有实行抵扣制度,也造成这部分价值的重复交税。所以,营业税计税依据所引起的重复征税的问题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营业税纳税人,也包括增值税纳税人。重复征税问题也是我国现行营业税存在的最大问题。
4.2 营业税税率体系已不符合第三产业发展要求
“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主要目标是提高加快发展服务业,同时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在服务业方面,国家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放在推动服务业大发展方面,要求服务业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同时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尤其强调要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政策,进而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
当前营业税税率体系已不符合第三产业发展要求,营业税税率体系与行业利润率不成比例造成税负不均,虽然同一行业的营业税税率相同,但是不同行业之间不同的营业税税率导致不同行业的营业税纳税额不均,许多盈利能力高的行业纳税额明显轻于盈利能力低的行业,尽管营业税作为价内税,税负最终由消费者承担,但是税负高导致消费者减少,税负不均会对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扭曲作用,破坏产业结构发展的均衡态势,不利于产业经济的发展。
4.3 营业税增值税征收混乱现象不断显现
营业税与增值税课税对象交叉内容多为混合销售行为,混合销售行为即既涉及增值税应税劳务又涉及营业税应税劳务的销售行为。这就形成两个税种课税对象的一种交叉。尽管有关条文已经明确规定了混合销售行为的纳税方法,但实际税收征管过程中,由于增值税征管归国税系统管理,而营业税征管归属地税系统管理,这就会引起两个税务征管系统的征管混
乱,不利于征管权利的清晰及税收征管成本的降低。
近些年,国家相继出台了许多相关税收政策以解决现行税制中明确出现的课税对象交叉业务的征税问题,但是这些税收政策规定都没有给业务定性,也存在部分政策规定不严谨、前提条件不清楚、理由不充分等问题。这都造成了营业税增值税征收混乱现象不断显现,究其本质来讲,增值税营业税属于同一性质、同一环节、同一原理的税种,本来应该合二为一,但是,在我国税法法律中,两者又属于相互排斥的税种,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机构管理,这就必然造成征收混乱现象的出现。
第五章 解决我国现行营业税存在问题的可选方案分析
5.1 营业税计税依据所引起的重复征税问题的解决方案分析
5.1.1 税务机关将征收上来的重复征收收入返还纳税人,可维持现有的营业税制度。
优点可以比较简单地计算应纳税额,缺点是没有解决增值税抵扣链条断裂的问题。
5.1.2 确定计税依据时,直接扣除已经交过税收的部分,这就完全可以将营业税并不增值税,从而简化税制。可以从根源上解决重复征税问题,减少了返还环节可以节省交易成本。缺点是需要实施力度大的改革措施,一旦营业税并入增值税改革完成,应纳税额的计算也比较简单。
综上,营业税并入增值税的抵扣方案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5.2 顺应第三产业发展要求改变营业税税率体系的方案分析 5.2.1 保留营业税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改革税率体系 5.2.2 改革营业税基本制度的过程中改变税率体系
在保留营业税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改革税率体系的优点可以节省改革成本,缺点是尽管税率体系没有了问题,由于营业税基本制度不变,纳税人承担的重复征税额仍旧扭曲了行业的健康发展,破坏产业结构发展的均衡态势,不利于产业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在解决重复征税问题的前提下才能解决税率问题,那么,营业税并入增值税的过程中改变税率体系也就成为了更好的选择。
5.3 解决营业税增值税征收混乱现象的方案分析
5.3.1 在维持营业税基本制度前提下,继续实行发现问题、出台措施的方法 5.3.2 将两个税种合二为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了避免更多的问题出现及交易成本的不断提升,后一种方案更适合使用,而这一方案的两大主要特点:一是营业税变为价外税与增值税合二为一,二是购入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均可抵扣。
第六章 营业税改革引起的社会经济效应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经济效应,不仅体现为税负减轻对市场主体的激励,也显示出税制优化对生产方式的引导。
6.1 消除重复征税
当前,我国营业税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重复征税,消除重复征税也是营业税改革的首要原因,消除重复征税以后,经济活动就可以有效的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生产经营活动就不再扭曲。
6.2 有利于行业间公平竞争
营业税并入增值税由价内税转为价外税,外购劳务、受让无形资产以及购买不动产可以抵扣,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磨平由于承担流转税负的不平等而引起的行业间不平等竞争,还会使得流转税纳税人的效率得到提高。
6.3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营业税改革不仅是消除第三产业的重复征税税负还会稳定甚至减轻第三产业最终消费者的税负,所以营业税并入增值税以后需要低税率并适时推出税收优惠措施,以进一步推进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
6.4 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轻松起步
将现行适用于第三产业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更有利于第三产业随着分工细化而实现规模拓展和质量提升。同时,分工会加快生产和流通的专业化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产力。
6.5促进社会就业
在促进社会就业方面,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容纳的就业人群要超过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带来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将对就业岗位的增加产生结构性影响;随着由于消除重复征税因素带动的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扩大,将相应带来产出拉动型就业增长。
参考文献
1、中国会计师协会编,税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
2、郑艳红,对服务业征收增值税的相关问题探讨【J】企业家天地,2010,9:116
3、龚辉文,关于增值税、营业税合并问题的思考【J】税务研究,2010,5:41
4、夏相如,金其森,议增值税、营业税两税合一【J】经济师,2010,5:208
5、肖捷,《经济日报》,撰文继续推进增值税制度改革—完善有利于结构调整的税收制度,2012.4.1
第五篇:营改增学习心得
关于建筑企业“营改增”的学习体会
建筑业“营改增”离我们是越来越近了,如何面对“营改增”给我们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已经紧锣密鼓的摆在我们的面前,现将搜集的有关“营改增”资料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一下。
一、企业税负的变化
在建筑业营改增后,最先涉及的税负的计算方式变化,主要由过去的价内税征收改为价外税进行征收。价内税是指营业收入(发票数)包含税费;价外税是指营业收入(发票数)/(1+税率)*税率。
举例说明:工程毛利率10%,假设全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营业成本900万元,材料费55%,人工成本30%(专业分包考虑10%),机械使用费5%,其他费用10%。
建筑业过去的税负计算方式:税负=营业收入*税率(3%)/营业收入,营业税=发票收入*税率=1000万元*3%=30万元,税负=30万元/1000万元=3%。
营改增后税负计算方式:税负=(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不含税收入额 销项税=发票收入/(1+11%)*11%=1000万元/(1+11%)*11%=99.1万元 人工成本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不能抵扣,专业分包假设也按11%进行营改增,进项税=材料+机械+分包=900*(55%+5%)/(1+17%)*17%+900*10%/(1+11%)*11%=78.46万元+8.92万元=87.38万元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99.1-87.38=11.72万元
税负=应缴增值税/不含税收入额=11.72/{1000/(1+11%)}=1.3% 通过计算,建筑业企业的税负有所下降,实现了国家对企业减负的经济要求,但实际情况是建筑企业增值税进项税抵扣难度大,很多进项税额无法正常抵扣,如材料小规模纳税人的3%进项税、机械租赁费11%,折旧费等等情况不能取得17%的进项税,造成实际税负加大。
钢结构工程公司因其特殊性有加工制作钢构件并安装等建筑业务,增值税的税率包含不同税率分别为17%和11%,如不能很好的管理并区分好各自业务,更增大了税负。
二、利润计算方式的变化 在建筑业营改增后,利润的计算方式也发生变化。营改增前利润=营业收入-成本-相关税费
营改增后利润=不含税营业收入-成本(认证后增值税专用发票扣除税费)-相关税费
举例说明:工程毛利率10%,假设全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营业成本900万元,材料费55%,人工成本30%(专业分包考虑10%),机械使用费5%,其他费用10%。
(1)营改增前利润=营业收入-成本-相关税费 营改增前利润=1000-900-(1000*3%)=70万元
(2)营改增后,因人工成本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不能抵扣,专业分包假设也按11%进行营改增。
营改增后利润=不含税营业收入-成本(认证后增值税专用发票扣除税费)-相关税费
不含税收入=1000/(1+11%)=900.9万元 材料成本=900*55%/(1+17%)=423.08万元 人工成本=900*10%/(1+11%)+900*20%=261.08万元 机械费=900*5%/(1+17%)=38.46万元 其他费用=900*10%=90万元
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99.1-87.38=11.72万元 营改增后利润=900.9-423.08-261.08-38.46-90-11.72=76.56万元 通过上述公式看以看出,成本的大小取决于公司能取得可以认证的税率为17%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多少。
依采购材料为例:
一般纳税人税率为17%,小规模纳税人为3%,采购1000元的材料,营改增前两种方式无区别,入账成本都是1000元;营改增后两种采购方式对成本的变化为:
一般纳税人17%的入账成本=1000/(1+17%)=854.7元,进项税=145.3元 小规模纳税人3%的入账成本=1000/(1+3%)=970.87元,进项税=29.13元 入账成本变化为116.17元,税负变化为116.17元,对利润的影响为232.34元。相当于采购税率3%的材料款仅需要花费753.28元,和采购税率为17%的材料1000元的成本和税负才相符。
公式={17%采购价*(1-17%)/(1+17%)}*{(1+3%)/(1-3%)} 钢结构工程公司因其历史原因,折旧费及场地租赁费都过大,而这一部分又没有进项税可抵扣,需要我们从每一项工程的细节入手,算好每一笔账,切实为加强企业管理,增强企业效益做好本职工作。
三、对建筑业招投标影响
1、对招标概预算编制的影响
营改增后,预计《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与预算》等部分内容将进行修订,建设单位或者项目分包招标概预算编制也将发生重大变化,相应的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编制将按新标准执行,对外发布的公开招标书的内容也将进行相应的调整。建安业若作为总包方,进行项目分包对外招标时,招标概预算编制也应相应的变化。
2、对投标书编制的影响
建筑安装业投标工作变得更为复杂化,投标书的编制中有关原材料、燃料等直接成本不包含增值税进项税额,实际施工中,有多少成本费用能够取得增值税进项税发票,在编制标书时很难准确预测;原按工程结算收入计算的营业税不再收取,税金编制中只能反映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而上述两种附加税又依据实际计算缴纳的增值税为基数;编制的标书投标总价中若包含增值税,而增值税又属于价外税,在投标中如何编制,有待于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的明确
3、对施工预决算计量的影响
由于要执行新的定额标准,建筑业施工预算要按照新标准,企业的内部定额也要重新进行编制。目前建筑施工企业进行预决算计量的确定是通过工程量清单计价收取费用,最后计入工程项目的总预算。实行营改增后,工程造价若包含增值税,由于在工程施工时不能对进项税额进行准确的预算,导致增值税额无法准确估计,其结果是工程预算造价不能确定。
四、营改增的应对措施
1、增值税的结算方式的选择 营改增后,工程款、材料款拖欠会导致销项税和进项税不同步。现实中,建设方验工计价后并没有及时支付工程款给建筑企业,往往滞后一段时间,导致销项税和进项税的不同步。
根据现行营业税和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建筑企业流转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因此即使存在应收账款,也不能减少或推迟确认销项税额。企业不仅需要垫付工程项目建设资金,还要垫付工程未收回款项部分税金;又由于未收回工程款,建筑企业也对分包商、材料商拖延付款,因此也得不到分包商开具的增值税发票,导致无法抵扣。其结果是税款已全额扣缴,工程款却未收到,损失了货币的时间价值的同时,也造成了施工企业税负增加。
根据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不同的结算方式下,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不同的,公司可以结合业务开展情况,充分利用纳税时间的规定,通过适当调整结算方式进行纳税安排,实现合理延后纳税。例如,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提供应税劳务时,若预先了解购买方在合同约定时间无法支付货款,则应当及时修改合同,在不会造成工程款流失的前提下,约定以对方协商同意付款的时间作为收款日期,以确保贵公司在收到款项后再缴纳增值税。防止在合同约定的付款日期(实际上在该日期并未收到货款)就产生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在所属纳税期内缴纳增值税,增加资金支付压力。
2、不同税率业务分开核算的要求
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将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业营改增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3〕106号)号附件1《营业营改增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试点纳税人兼有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应当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或征收率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从高适用税率。
因此,在现有财务核算水平的基础上,依照税法的规定对适用不同税率的业务分别进行核算,以消除适用高税率的风险。
3、合同管理
(1)完善合同约定,明确付款程序 由于增值税可抵扣的特殊性,在分包合同、材料采购合同中应注意约定由对方提供合法、有效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另外需约定在对方提供相应的请款申请、购销凭证、增值税发票后再付款。
对于纳入本次营改增范围或原先就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客户,由于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其成本费用、税款缴纳会发生相应改变,贵公司存在提高议价能力的可能,在签署合同之前,有必要事先进行价格谈判方面的准备工作。
(2)劳务分包合同涉税条款的约定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成本费用占总成本费用的比重较大,据了解,人工成本占成本总额的30%以上,其中除了本企业自身发生的人工成本费用外,很大一部分还包含着劳务分包成本,鉴于目前对劳务公司能否与建筑业是否同步实行营改增尚未明确,因此在劳务分包合同条款中对涉税部分与劳务公司明确约定。
另外,可以考虑引进先进机械设备、流水线,减少施工人员作业,以降低在施工过程中人工成本费用的支出,降低企业的税负。
4、“营改增”跨期合同管理(1)现有合同的梳理
全面审阅跨越营改增实施日的总包合同、分包合同及采购合同,识别需要修改关键条款,审阅跨期合同付款流程中的关键步骤,对税负的影响进行评估。对尚在谈签的总包合同,建议在合同中增加相关涉税条款,以保护已取得的利益;对已执行完毕的合同,建议及早与业主进行结算,并按现有税收政策开具营业税发票;同时对于已完成的分包合同亦应尽早取得发票,避免由于税负上升造成供应方成本增加带来不必要的纠纷。
目前公司有一些工程项目,虽已完工,但尚未结算,贵公司跟分包商之间也没有结算。对于这些已完工却没有结算的施工项目,在营改增后,即使取得了增值税进项税发票,也不能进行抵扣。对于贵公司而言,提供的此类施工项目应按照合同规定的收款日期及时确认纳税义务并按时缴纳营业税。
(2)部门配合及与现有客户沟通
公司应组织经营、工程管理、物资设备和财务,梳理相关合同,对签订长期合同的客户,及早将营改增情况予以通知,说明已签定未执行完毕的合同条款的履行情况;对于营改增时点前后跨时点执行的合同,应告知客户可能提供不同类型的发票,需要明确得到客户的支持和理解。建议统一拟定书面函件,通知客户将发票改为增值税专用或普通发票的理由。
(3)加强营改增后供应商的选择
公司主要抵扣项目为地材、五金件、钢筋、混泥土、设备租赁、修理、劳务/工程分包、水电等项目,以外部供应商提供为主,由于营改增前主要缴纳营业税,对提供发票的种类没有专门的要求。营改增之后,因增值税专用发票是抵扣的法定凭证,需要供应商提供符合抵扣条件的发票,同时加强对供应商资质管理。
对已有的供应商统一梳理,要求其提供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并提供一般纳税人的资格认定表复印件以备查询;对不符合条件的,以营改增时间表为限提供资质,否则不纳入供应商范围或降低采购价格。对新签合同的供应商,尤其是对大宗可抵扣项目的采购,在招标和合同谈判时都应要求供应商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
(4)采购计划审批权限的明确
需要强调的是,营改增可能还会影响采购计划的权限审批,因为增值税实行价税分离,营改增前可能习惯于批复含税买价,建议在公司管理流程中明确,审批权限的金额是否包含增值税款,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建筑业目前已经进入微利时代,国家全面推行“营改增”政策,就是让企业强化企业经营的细节、精细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让从管理细节中要效益,淘汰落后的产能,促进企业的产业升级,“营改增”税率从价内税的3%调整到价外税的11%,管理的粗放必然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税负的增加,企业要生存,必须要从基础精细化管理方面入手,来节约每一分钱,来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