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必备】快乐作文
【必备】快乐作文六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快乐作文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快乐作文 篇1今天的天气是如此的好 ,湛蓝的天幕上几朵如雪似絮般的云悠悠地漂浮着,太阳透射出明朗的光芒,和煦而又清扬,温润的洒在身上,侵透人的每一个细胞以温暖如春的感觉。
今天又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那就是我的年近80的爷爷的生日,人生有几个十,但是爷爷竟然已经80岁了,日子一天天的流失。正如同朱自清的《匆匆》里的一段话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这真是表明了时间是如此的匆匆啊!
在准备为爷爷举办一个有特色的生日派对时,爸爸和妈妈,奶奶他们都在厨房野火朝天的在厨房里忙活着,因为这不只是一个小小的生日,而是我的爷爷80的大寿,呵呵,厉害吧!
吃团圆饭咯,爸爸把蛋糕放在桌子当中。这个蛋糕装在透明而精致的塑料盒子里,上面那一场五颜六色的奶油,拼成了非常美丽的的图案:四周是墨绿色的叶子衬托着一朵朵鲜艳的花朵,中间用红色的奶油写着生日快乐”的四个大字。奶油下面是金黄松软的蛋糕。奶奶在蛋糕上的四周均匀的插上了8跟彩色的.蜡烛,然后关了灯,点着火。啊!蜡烛马上闪烁着明亮的的光芒。在这光芒的照映下,爷爷的脸显得更加的精神焕发。
开始吃蛋糕了,爷爷喜笑颜开的把蛋糕划成18块,每人接受蛋糕时都要说一句祝贺词。大舅舅说的是;“祝您身体健康,生日愉快”表哥说的是;“祝爷爷万事如意,长命百岁”……轮到我了,我想起在看书的时候里面的主人公祝贺他的爷爷有一幅话,就大声说了一句;“祝爷爷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不老松”大家都称赞我说的好。我接过蛋糕笑得合不拢嘴。
我大口大口吃了起来,多么香,多么甜啊!我陶醉在这香甜可口的美味和幸福的家庭气氛之中了。虽然我不是很喜欢吃蛋糕,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吃起蛋糕来是那么的幸福,那么的甜美。
慢慢的不知不觉的从你的身边流去,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的珍惜我们身边的一切事和物,同时也要珍惜在和家人和朋友一起度过的日子。 今天正是开心的一天啊。在这里我再祝爷爷;生日快乐!!
快乐作文 篇2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今年的清明节并没有诗人杜甫所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而是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好天气。
我和妈妈沿着石子路往山上走去,路旁的草丛碧绿碧绿的,野花遍的都是: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星星。走啊走,我和妈妈走到了外公黑色的大理石墓前,一股莫名的哀痛涌上心头,眼眶有点湿湿的。
回忆起儿时,最幸福的一幕是,我骑在外公的肩膀上,双手拉扯着他的耳朵,吵着要外公给我去买鞭炮。七年前,外公的突然去世,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悲痛。
外公一生没享过什么福,每天奔波在田里,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黝黑的,一双粗糙的大手上布满了茧子,外公很小的时候,他的爸爸就被抓到台湾去了,所以外公过着非常清贫的生活,还跟着一个老人学唱“贺郎曲”。以前,村里人结婚,都要请外公去唱。我多么希望外公还活着让我好好的去孝敬他,让他享受天伦之乐。再让我听听他唱“贺郎曲”,吃外公种上来的各种新鲜的蔬菜的蔬菜和水果。
妈妈把鲜花放在坟墓前,点上三支香,双手合十,拜了又拜。无奈失去的亲人已逝去,再也回不来了,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等香烧完了一半,妈妈用打火机烧掉纸钱,愿外公在天上一切都好,有的吃,有的穿,有的喝……
清明,一个概念,永久的悲哀。扫墓,一个做法,永久的回忆。
快乐作文 篇3xx月xx日,我们一家人去了郊区采摘。那天的天气非常好,太阳在空中眯眯笑,把温暖的光辉洒向大地。白云在空中漫步,像棉花一样白、一样柔软。秋风轻轻地吹着,吹着白云,吹着树叶,也吹着我的头发,使我的心情也变得舒畅起来。
说到采摘,一想起那白胖胖的花生,挂满枝头的梨和苹果,还有咧着嘴笑的玉米,我就想赶快飞到采摘园。在车上,我们唱啊、笑啊,欢乐洒满了一路。
我们终于到了采摘园。一下车,热情的农民就迎了上来,还让我们尝尝煮好的花生和红薯,不尝不知道,一尝好味道。我们就高兴地去拔花生,因为这儿的花生种在细沙里,所以直接一拔就出来了。不一会儿,我们就收获了很多花生。这些花生还有很大区别呢!有的花生像蜜蜂一样勤劳,结了十多个果实,有的却很懒惰,只结了三四个花生。嘻嘻!我可不做那懒惰的花生,我要做勤劳的花生。这时候,我的心里充满了快乐。
拔完了地上的花生,我们又去摘树上的黄金梨。此时,农民伯伯拿来一个叫不出名字的采摘工具,在梨连着枝的地方一绕,梨就掉在工具上面的布袋里了。这时我心里想:这方法也太简单了吧。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对伯伯说:“让我来试一试!让我来试一试!”我便拿起工具,学着伯伯的样子绕了一绕,哎呀!没下来。这时伯伯又给我示范了一下,还告诉我要靠近梨的根部用力。在伯伯的指导下,我又试了一次,这下成功了!一个大大的梨落在了布袋子里。一段时间后,我们累得筋疲力尽,连胳膊都抬不起来了。而我们的袋子已经满满的了,看着自己亲手摘下的劳动果实,我的心里充满了自豪和快乐!这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中午,于是我们恋恋不舍地走出了采摘园。
今天我非常高兴,因为我们不仅收获了很多果实,也收获了快乐。既有采摘时的快乐,也有劳动后丰收的快乐!
快乐作文 篇4关于读书,人们各有其法。孔子强调学思并重,不可偏废;孟子主张博览群书;袁枚认为“书非借不能读也”;徐特立力行“不动笔墨不读书”;梁实秋憎恶“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劝学文;夏承熹教导学生“举凡读书,第一要去除‘得失之心’的障碍”;臧克家读书只欣赏,不研究。名人们读来读去,读多了,读久了,便进入了史学大师王国维所描述的读书治学的三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掩卷沉思,读书要讲究方法,容易学习;读书要有明确的目标,也容易做到;惟独不“苦读”,“以读书为乐”让人为难,更让人心驰神往。
其实,只要我们转变观念,放松心情,用心体会,就能快乐地读书。
读书使人快乐,读一本好书能使人沉醉其中,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选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找一个清幽雅致的地方,一边吃着冰淇淋,一边捧着心爱的宝书津津有味的读着,别提有多快乐!
最近,我刚读完了《鲁宾逊漂流记》。这本书很有趣,有很多地方触动了我的心灵。
鲁滨逊立志要当一名航海家,就是这个愿望支撑着他,让他有了不平凡的经历。
鲁滨逊19岁那年,他不听家人劝告,离家出走,独自登上了去几内亚的航船。可启程不久就遭遇了风浪,大浪吞没了船只,鲁滨逊被冲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
但他没有绝望,而是自力更生。他用帐篷搭起了一座防御外敌的“城堡”;用在十字架上刻下斧痕的方式计算日期。没有吃的,便在山上打猎摘野果充饥。有一次,鲁滨逊将原来喂家禽的口袋倒在了地上,不几天,地声上长出了禾苗,后来还抽了穗——原来是麦子。为了生存,鲁滨逊又自制了一些简单的用具:桌子、椅子、羊油灯、存储粮食的泥瓮、泥罐、瓦罐、筛子、烤炉等。而且,这时他有了一群羊,能吃上羊肉,喝上羊奶,还能吃乳制品。
鲁滨逊就这样在岛上过了许多年。直到第23个年头,一群野人划船到岛上打算将俘虏杀死吃掉。其中一个俘虏趁人不备逃了出来,鲁滨逊开枪打死了追赶他的野人,救下了这个俘虏——其实他也是一个野人。那天是星期五,鲁滨逊就给他取名叫“星期五”,他从此成了鲁滨逊的仆人和朋友。
到第28个年头,一条英国船来到小岛,船员叛变,船长被扔到岛上。鲁滨逊和“星期五”救了船长,帮他夺回大船。鲁滨逊于1686年12月19日乘船离开了海岛,1687年6月11日抵达英国,回到了阔别35年的家乡。
读了这部小说,我懂得了在失望中燃起新的火苗,只要坚强、努力,一定能战胜困难。而小说中那一个个精彩场面,更让我意犹未尽,让内心充满了快乐。
契诃夫说:“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其实,书也是歌,只有快乐地读书才能听到,才能吟唱。
要达到此境界并不难,关键是要端正读书的心态。
为功名利禄而读书,自然把书当成了工具,时刻琢磨如何用书铺一条飞黄腾达的路;为了消遣而读书,也就把书当成了玩物,充其量只是催眠曲。如此读书何尝不是对书的侮辱呢?
读书于我是快乐的,因为快乐,所以自己脚下的路更绵长,自己的脚印更清晰;所以地平线并不遥远;所以能让人风雨兼程并陶醉其中。
快乐作文 篇5活动铃响后,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操场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同学们玩着各种各样的游戏,玩得不亦乐乎,有玩“丢沙包”的、“老鹰捉小鸡”的、“一二三木头人”的……最有趣的就要数“打地鼠”了。只见一个“地鼠”刚“钻出洞”,就被“从天而降”的“锤子”砸得“头昏脑胀”,“受伤”的“地鼠”搬来了“救兵”,把砸“地鼠”的同学围得团团转,砸“地鼠”的同学眼疾手快,把“冒头”的“地鼠”逮了个正着。“地鼠们”也不甘示弱,拿出了另一套“战术”:散攻!“地鼠们”分散开来,但毕竟砸“地鼠”的同学是“飞毛腿”,一个“地鼠”刚“冒头”就被健步如飞的同学砸到了。剩下的最后一个“地鼠”也被砸到了,砸“地鼠”的同学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这就是我们有趣的活动,你想和我们一起玩吗?
快乐作文 篇6亲情,是你生病时的探望与呵护,她使你在黑暗里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增强你战胜病魔的决心;亲情,是你顿挫时的鼓励与支持,鼓舞起你继续前行的信心;亲情,是你得意忘形时的棒喝,保证你前进方向的正确。亲情就像茶,有许多种味道,但种种的味道都能让你感受到它的纯真。
亲情就像柠檬茶,酸得让你难忘。记得四年级的时候,我很努力学习,不放过任何休息的时间,给自己增加了压力,再加上老师和亲人对我的期盼,又给我施加了更大的压力,我被这两座大山压垮,结果那一次考试失利了。面对平时对我有很大希望的亲人,我的心酸酸的,感觉很对不住他们,可我手足无措。这时,爸爸妈妈出现了,他们安抚我,给了我鼓励,是亲情给予了我希望。
亲情就像枸杞菊花茶。细细品尝,略带苦涩。可它却有提神明目的作用。经过那一次的考试失利,我的爸爸妈妈明白了不要施加太多压力给我,他们决定每天只让我做习题一页,比以前少了两页。并且周末不再把我困在房间里,而是带我去公园散心,减少我的心理负担。这个过程虽然很漫长和辛苦,可亲情给我带来了动力。
亲情就像蜂蜜柚子茶,甜得让你忘记过去的烦恼。经过了九个星期的学习,我再一次进行了考试。结果毋须质疑,我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全班第一名。我收获了快乐,对得起老师和家人。爸爸妈妈和弟弟都为我庆祝。爸爸买了几本我喜欢的课外书奖励给我,而妈妈就做了美味的饭菜让我吃,弟弟就用他的零用钱给我买了个蛋糕。亲情围绕在我左右,使我把烦恼都忘记了,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我体会到了亲情的快乐。
亲情就像茶,刚沏好时香气四溢,入口后微微苦味,但细细品尝后,却又甘甜满溢。亲情需要彼此细心呵护,即使有矛盾也要彼此信任。因为亲情能给人带来快乐、温暖、动力与希望,需要我们好好珍惜。
第二篇:快乐作文
守住一颗快乐的心
心晴时,雨亦是晴。心雨时,晴仍是晴。
我不知道快乐在哪里?我想去寻找,在崇天之极,蓝白交接处,我遇到了快乐女神。
她表情漠然地说:“快乐之源已干涸。”平淡的语气,仿佛尖利的风刮过,一阵阵的讽刺之音不断回荡,“你死心吧,你死心吧„„” 我脑中一片空白,扭曲的空间在压缩,可是冥冥之中却又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在未知的地方,还存在希望。
我依旧固执地寻找,仿佛穿越沙漠,穿越荆棘,穿越几千个世纪的无助和彷徨。一路寻下去,却只发现那个撒哈拉沙漠的女神,用丝巾结束了自己的斑斓生命;看见海子在春暖花开里卧轨而亡;看见杜甫吟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老泪纵横;看见李白执着地认抱月潭的月亮为他一生的理想,义无反顾地跳下去;看见汨罗江上峨冠博带的屈原,以灵魂的形态念着“举世皆浊我独清”„„难道死亡的尽头就是快乐的泉源?我疑惑,我茫然。快乐之心
在哪儿呢?我的意识仍在那嫩寒锁江,薄雾萦回的犹豫里徘徊,大地仍未苏醒。秋声添得几分憔悴,秋花开得几分颓废。
迷茫中,我看见一个人在大地上拼命奔跑,看着太阳的眼里噙满希冀,那是夸父。
“为什么要奔跑呢?” “因为那里有我快乐的希望!”
哦,希望在阳光里吗?阳光里满满的快乐刺痛了我的双眼。突然顿悟,夸父不一定能追求到快乐的太阳,但快乐其实已在他心中。那么我呢?生命的极致是追求,追求的极致是快乐,快乐是你心中的信仰。
原来快乐的泉源在心里,我忽然想微笑,比阳光还灿烂。“找到了,守住它。”我轻轻地对自己说。
风在轻歌,歌唱着那个干涸季节的无限欢畅。
归途中,再次邂逅快乐女神,她急迫地想把我心里的快乐之源拿走。我坚决地转头,“不,快乐在每个人的心里,世人已不需要你吝啬的赐与。”说这话时,阳光明媚。
第三篇:快乐作文
快 乐 作 文
◎ 曾志梅
“作文难,作文难,提到作文就心烦。”学生烦!老师烦!为什么大家都这么烦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写作无方法,写不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教师面对那些空洞的文章也无从下笔去评改。
如何使学生不怕作文,让他们的笔端时时流淌写作灵感,觉得写作不是烦事而是一件快乐的事呢?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我谈几点作法供大家参考:
一、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只有学生愿意去写了,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1、巧用教师独特的工具——鼓励性语言
学生在校期间,最在意的人就是老师。我们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学生的每一根神经。老师要巧用自己的语言工具,多鼓励学生,让他们慢慢爱上习作。哪怕他的写作一无是处,但只要有一个精彩句子,老师都要善于去放大它,让它成为那个孩子写作的原动力。
我曾看过一个案例,有位老师翻看特级教师于永正班上学生的作文本,对于老师为那些写得不怎么样的作文打高分,表示不解。于永正老师回答说:“手指有长短,能力有大小,成功的标准自然也不一样。我评价作文因人而异,不横向比较。无论是谁,只要发挥了他的最好水平,超过昨天,都给满分。”老师的评价标准不一样,孩子们 1 就不会害怕被老师骂、同伴笑了,这样一来,他们就会慢慢觉得作文并不是特别难的事,会愿意拿着笔去写一写自己心里想写的话。
2、重视习作本上的圈圈点点
希望被重视是每个孩子的内心需求。他的作品完成后,希望老师好好改改。老师得重视习作本上的圈圈点点,多给孩子们作品上一些红圈圈,让他们觉得自己被老师重视了,下次作品就不敢胡乱交差了。当然,这些红圈圈是要让所有孩子都引起关注的。如:作文讲评课时,老师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这次习作本上得到红圈圈记号的同学请起立!有多少人得到了老师的红圈圈呢?(数一数)看看自己的习作哪句话得了红圈圈?想想这句话为什么会得到老师的红圈圈?谁愿意把得到红圈圈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就这样,习作的方法一点一点渗透到了孩子们的内心深处。随着年龄的增长、习作方法的掌握、精彩句段的不断积累,孩子们的作品越来越成熟,习作水平也越来越高了。
3、把握佳作欣赏的各种时机
自己的作品一旦变成了“佳作”可供大家欣赏,作者的心情是异常愉悦的。老师要多创造这样的机会,让更多孩子的作品变成佳作让大家欣赏。机会有很多,如:每改到一篇好文章时、在特别的日子(学生生日、纪念日等)里、作文讲评课上、家长会上、发表的杂志上……
我们班有很多孩子在谈“自己的理想”的时候都说“我想成为一名作家”,成为作家后有的想让人能迷途知返,有的想饱享文化大餐,有的想给读者带去快乐。他们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理想,那是因为真的爱上了写作,同时觉得作家的作用是很大的,是很了不起的。
二、善于发现教材中的习作方法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教师要用作文的视角来教阅读,要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方法的学习。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更好的落实作文教学呢?
1、领会编者意图,探寻作者写作方法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关键。解读无偏差,教学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备课时,教师应从整册教材入手,了解全册编写的指导思想,了解每个单元的训练重点,上课时才能作出全面的考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我们有的教师备课时只是针对某篇文章备课,不管他怎么认真在备课,其教学效果都不会很好,总是顾此失彼。
一次听过老师的常规课后,有个老师问我:作文课到底怎样上?学生怎么就那么怕作文呢?而你们班的学生却说作文好写,你给我教个秘诀吧!我告诉他:我的作文课也上得不好,但我们班学生的作文确实写得还不错[09年10月全校作文竞赛取11个到县级参赛,我们班占6个(全年级有8个班)];全县作文竞赛,六年级7个一等奖,我们班占了2个)。我上作文课没什么秘诀,我只是在备课时先了解整册教材的编写意图,进入到每个单元时,我又从整个单元入手,把作文的方法渗透到每篇课文的教学中,等到了学生自己习作时,我要做的事就是引导孩子们审题,打开其习作思路,然后放手让他们自己习作,我再对学生的初次创作进行认真地批改,作好批改记录。利用作文讲评课表扬习作中的闪光点,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吸收别人习作的长处,改正自己习作的短处”,然后让学生再进行二次创作。
2、模仿写作
老一辈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很重视模仿。张志公先生说:“需要正确处理模仿和创造的关系。模仿,是学生的必经之路。不仅初入学的孩子爱模仿,中学生,大学生,以至早已离开学校的成年人,都在有意无意之间模仿自己认为好的事物。”
不知老师们注意没有,我们的教材就是很好的资源。编者在编写课文的时候就已经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提供了范例。我们的课文就是学生习作时最优秀的范文。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重点是“感受自然”,教师教学后都说作文不好写(三个板块:想象成自然的一员;选取生活中的几种音响,展开想象;暑期生活的景、活动、事情)。我就把我的作法告诉了他们:单元入手——教材为例。如《索溪峪的“野”》学后,学生就可以写自己的文章《老虎洞的“悬”》、《武汉大道的“亮”》等。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成为习作的主人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必须还给学生写作自主权。
1、写自己亲身经历过或亲眼看过、听过的人、事、物或活动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得昼夜不息。”这就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老师要引导小学生体验生活,培养他们对生活勤观察、善观察的好习惯,这是丰富学生作文语言的基础。让孩子们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记录下来,这就是最真实的写作素材了。另外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生长在农村的儿童有机会广泛地接触自然。4 教师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小学生作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丽的亭子》、《校园一角》、《精彩的拔河比赛》、《有趣的贴鼻子》等文章都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学生有话可写,所以篇篇精彩!
2、学会修改自己或者别人的习作
修改习作可以有效夯实习作基础。教师要多利用作文评改课教会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前两天我们在议课时,我校张立群老师说“曾姐那次在多功能教室上的作文讲评课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我从来不知道作文讲评课可以这样去上”。孩子们在课堂上修改同伴的习作特别认真,说得合情合理,换上的词句比原来的生动优美、详细具体。当然,有时作者也会保留自己的原创,不同意同伴的修改意见。如《尊重作者的意愿》一文的作者就不同意同伴要求她换诗题的建议。
3、懂得欣赏,能够评价
“懂得欣赏,能够评价,这说明你的作文水平已不一般了”我经常这样对我的学生说。老师不仅要培养孩子们的欣赏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让他们在欣赏的同时,能够去评价同伴的作品。我认为这样的群体才会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充满着正能量的集体。这种行为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孩子的欣赏、评价能力,是一种双赢的教学行为。
总之,在作文教学时老师一定要采取各种形式、运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不断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让每位孩子都能真切地感受到“我能行!”“我是优秀的!”这样,孩子们就会越 5 来越爱写作了,写作就不再是烦事儿了,我们的作文也就变成了快乐作文。
(作者单位:来凤县实验小学)
第四篇:作文快乐
中考作文——“快乐加减法”作文导写
题目分析:
今年的作文题的鲜明特点:一是思辨性,这是最大的特点,主要考察考生对生活的思考。加法减法是数学中最简便的运算,在生活中实则成为一种生活观念,让我们明白增加与减少之间的联系,从而去领会真正的快乐又是如何。第二个特点就是现实性,快乐这一最普通的情绪,跟现实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引导考生关注现实和生活。
一味的获取得到不是真正的快乐,一味地舍去放弃同样不是真正的快乐。“快乐的加减法”这就告诉我们在加加减减的不断调和与平衡中去拥抱真正的快乐之感。作为命题作文,首先要注意提供的材料内容提示。在审题时,考生既可以围绕材料方向,也可以结合自身的经验经历,在失落困惑时在获得成绩时,正反两方面实例的详略叙述,展开快乐这一情感获取的具体体验。还可以在材料基础上,选择你所熟悉的名人事迹,之前在作文积累中一再强调要想增加作文的文化色彩,一个比较讨巧的办法是熟读一位作家,对他(她)的生平,语言风格,思想境界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并在作文(前提是题目较切合)中围绕这位作家展开,这样比起铺天盖地古今中外的引用要显得更为新颖深入。那么之前已经熟悉的史铁生、苏轼、曼德拉等人的实例,就可以灵活化用到我们的作文中来。比如史铁生,这位身残志坚的文学之星,面对苦难的人生,他不断累积生活的勇气与毅力,渐渐褪去对于不如意的抱怨与苦闷,即使失去了健全的双腿,却用手用笔以另一种方式站了起来,收获了属于他的真正的人生之快。这样,文章立意便显得更为深刻。
范文一:快乐加减法 人生如同打算盘,该加就加,该减就减,才能谱写快乐人生。
从小到大学习数学的经验让我常常思考,生活中的许多事都像数学里的加减运算,每个人都想在生活中去不断增加些什么,但每个人都不愿意主动去减少一些什么。俗话说:“付出才有回报”,在适当的时候学会做减法才能使自己的加法最大化。凡是生活得非常快乐的人都是天生的“数学家”,因为他们擅长加法与减法运算,增加美好的减少不美好的,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快乐。
增加热情,减少冷漠。高尔基曾说过:“青春是热情的太阳。”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就在少年时期发出过“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感叹。而现在我们这些正处于花样年华的青少年们却终日拿着手机“无所事事”,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没有热情缺乏敏感,仿佛世界与我们无关。遥想毛主席那个时候,全国的局势还不稳定,但他却树立了以星星之火燎原的目标,最终建立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同学们增加一点热情,减少一点冷漠吧!
增加宽容,减少抱怨。有句话叫“退一步海阔天空”。在现代社会,人的整体状态都非常浮躁,对人对事都缺乏了一种宽容的态度。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会,在某个比赛之前明明自己已经非常努力了,可是成绩还是不理想。这个时候你一定会自怨自艾,认为自己很失败。但你能不能换个角度看问题呢?可能是这次比赛的难度比较大,可能是评委在选择选手时的标准和你不搭调。而正是因为这样的失败,你才会在下次比赛中崭露头角。所以,同学们增加一点宽容,减少一点抱怨吧!
增加责任,减少叹息。对你而言,责任是什么?也许只是举手之劳,将你的学习学得细致一些,为别人多考虑一点,那么出错的机会就会少一点。拥有强烈责任心的人都能在工作中表现更加积极,也更容易完成任务,在面对困难时也不再叹息,而是微笑。所以,同学们增加一点责任,减少一点宽容吧!
孟子说过“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其实生活中也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时刻。想要保持快乐,就要放下对快乐的执念,停止负面的思考,主动去承担一些看似困难的事情,学会运用加减法来生活,你会拥有一个快乐人生。
范文二:快乐加减法
繁花之后,秋霜之前,岁月相遇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也如懵懂少年般无知无觉。生命的重门虚掩着,我们没有窥见那荏苒时光外若隐若现的春暖花开,不知道桃花的颜色正将你我的快乐悄悄洇染。
手指触碰在琴键上,传出断断续续、起起伏伏的琴声,声起、声落,一声叹息。我停止了弹琴,心里在为明天的钢琴考试而紧张,忧郁。明天,就是明天,一场重要的钢琴考试,可我却被以往失败的忧伤所笼罩。
“能行吗?”“好纠结!”是不是因为天赋不够?是不是因为不够认真?是不是因为不够努力。颓唐、忧烦、惶恐让我意气如灰、心如刀割。那一刻,真想砸了这琴键,冲出这黑白相间的单调。正想着,还是缓缓合上了琴盖,忧愁与悲哀齐飞,在辗转反侧中度过了这一夜。
第二天,一切来得那么自然,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上了考场,坐在那漆黑的琴椅上,指尖触碰着那凹凸不平的琴键,眼睛凝视着琴谱。突然,想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弹钢琴。因为喜欢,因为喜欢所以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可审视现在的自己,为什么感受不到快乐呢。让忧愁走开吧,让心中充盈起最初的愉快,不要想太多,我要的只是钢琴带给我的那纯洁的快乐。最终,在快乐的指引下,我成功了!
拥有快乐的时候,就要感受它。不要虚掷你的黄金时代,不要去倾听枯燥乏味的东西,不要设法挽留无望的失败,不要把你的生命献给无知,平庸和低俗。这些都是我们时代病态的目标,虚假的理想。活着!学会快乐的加减法,也许快乐是一种意外的收获,但保持快乐却是一种成就、一种灵性的胜利。努力追寻快乐并不自私,实际上,这是我们对自己和他人应尽的责任。
伤感的雨季渐渐远去,快乐折折叠叠,繁繁覆覆,成一树不落的繁花,伫立在梦的路口,美丽着青春之外的又一片天地……
第五篇:快乐作文
快乐作文
作文教学是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一大课题:如何去引导学生,如何有效的实施作文教学,是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那么,我们今天所讨论的话题就是“快乐作文”。快乐作文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真正的让孩子喜欢作文才是快乐作文。
作文课可以是一次“生日Party”,可以是一场魔术表演,还可以是“一次游戏比赛”„„记得特级教师赵景瑞老师的作文观摩课《起笔名》,他先是和学生们互相熟悉,让孩子们把他当成是他们的朋友,顿时这一帮孩子们活跃起来,和老师的沟通也变得畅通无阻。通过名人的笔名引起孩子们的好奇,接着让孩子们说为什么起笔名?然后以自己的笔名为例子让孩子们评议一下好坏。像“长眉”“井锐”等等,然后再让孩子们给自己起一个笔名,最后让孩子们把整个过程写下来。赵老师在整个过程中抓住孩子脑中那些思维的火花来引领他们步入作文天地。让我们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只是生硬的提出习作要求就让孩子写,没有引导孩子观察、思考的过程,可想而知孩子的作文肯定是不够理想的。赵老师开始抓住了孩子的好奇心引领他们一步步探究,这样孩子有了心理活动也就有了实际的行动,在说的时候就有东西可讲。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老师的观摩课《游戏作文》,是要先定准目标,然后在游戏中一步步的达到目标,游戏课要玩中有所得,得到知识和写作的方法。反思我们自己的作文教学,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真的是很多。
因此,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和孩子们进行一些展示课,让同学之间有一定的交流,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些过程,这样也会有助于孩子思维能力的开展。例如展示课《吹球入碗》:我们可以和孩子们玩一个吹球入碗的游戏。很简单,比赛规则:首先并排放两个空碗,在一个碗中放一只兵乓球,用力吹起将乒乓球吹到另一个碗中,每人五只球,一只只吹。他们会觉得这个游戏很好玩,抢着来做!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把这次玩儿的过程写下来,有了这次亲身经历,快乐体验,他又怎么会写不出好的作文呢!
再如《连字成句》: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中放松一下,玩一个“连字成句”的游戏。游戏规则:
1、小组合作,每人依次上台写一个字,最后一个人可以写几个字,要求最后可以连成一句意思完整、表达清楚的话。
2、小组内事先不能讨论。
3、游戏限时三分钟,随着音乐开始,音乐停,时间到。超时的小组被淘汰,评出优胜组。
经过一番激烈地比赛过后,让他们回忆一下:你们刚才做那个游戏的时候感觉怎么样?你从哪些地方感觉到游戏时很热闹、很激烈,大家很兴奋呢?说一说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再说一说 :没轮到你时心情如何?轮到你的时侯心情又如何?当时你又是怎么想的?然后动手写一写游戏前有哪些准备;按游戏的先后顺序写一写游戏过程;参加完游戏后的感受等等。最后再引导他们自主评改作文:首先,自读自改;然后,互读提建议;最后,自己再修改。这样,内容不空洞了,写出的作文自然也就是好作文啦!
以往我们的作文评改只是等学生做完收上来逐一批阅,批改完成放到一边下次再写,如此反复,总感觉工作量大,学生的写作水平却没有多大的改观。大家不妨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累”却没有价值?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方法教给孩子让他们互评呢?这样,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知道了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我们老师也从繁重的批阅过程中解放出来,变身成为了真正的学习引导者。
好了,各位老师,让孩子爱上作文,乐上作文,让作文不再成为孩子的负担,这样才是真正的快乐作文。大家不妨尝试一下,一定会有好的效果。
注:笔名是假名的一种,笔名大多是文人、学者发表作品时的一种署名,这种署名有的和原姓名有关系,有的和原姓名没有关系。笔名强烈地表现或隐含着命定者、使用者的意愿、个性和偏爱。
赵景瑞 首批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北京崇文区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崇文区人大代表,全国说课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反馈教学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崇文区小学语文研究会理事长兼秘书长。兼任《读写知识》、《作文导报》、《读写与作文》、《少年优秀作文选》、《中国少年儿童》、《花果山》等全国十余种少年儿童报刊编辑或作者。多年来主要研究的课题有“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小学语文学法指导”“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主体性教学程序改革”“作文评价”等。多次应邀赴各地讲学。
吉春亚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封面人物,中学高级教师,现在北京市北京小学任教。她的教学带有浓浓的“语文味”且不乏诗情画意。她有很强的科研能力,主持或参与过“语文思维训练”等6项省级课题,荣获了全国小语会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多项荣誉,出版有17本教学类图书,在国内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文章近百篇。近年来,她应邀赴全国各地做示范课、举办讲座200余场次,深受广大教师喜爱和众多专家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