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君子作文500字锦集
君子作文500字锦集7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君子作文500字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君子作文500字 篇1虽然我是男孩子,但也十分喜欢花,而且对一种花情有独钟。你要问那是什么花,我来说,你来猜。
它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当百花凋谢的时候,只有它傲立着,它的颜色五彩斑斓,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白的似雪,粉的如霞,紫的如梦……你猜到了吗?对了就是——菊花。
我家的阳台上有几株菊花,它们的茎是嫩绿的,有一层绒毛,摸上去有些粗糙,可能是与寒冷搏斗的结果吧。周围布满了碧绿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接着走近仔细观察,有一些很小的花骨朵,完全被绿色的花萼包住了。藏在叶子里,好像在和我们捉迷藏,或是害羞得迟迟不敢见人呢!有开了一半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就像吃饱了饭的小胖子。嫩绿的花蕊在花瓣的怀抱中,变成了天上的点点繁星。还有更大的花朵不服气,绽开笑脸。它的花瓣层层叠叠的簇拥着,像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亲密的小朋友拥抱在一起,好像在议论着怎样把秋天打扮得更美丽。
再仔细观察它们的花瓣,有的像妈妈的卷发,有的像金色的滑滑梯,当下雨时,雨水像娃娃一样滑了下来。有一株紫色的菊花造型十分特别,吸引了我。它的花瓣有一部分抬起了头,像公主的皇冠,还有一部分的花瓣是向下的,像姐姐的蓬蓬裙,真是有趣。
妈妈告诉我,菊花不仅美观,还能泡茶喝呢!它泡的茶清热解毒,味道淡淡的,喝下去后有一阵甘甜。
有人喜欢高贵的牡丹,有人喜欢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而我最喜欢婀娜多姿的菊花,它让我赏心悦目,百看不厌。更让我想到了元稹写的菊花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看尽更无花”。
君子作文500字 篇2竹,花之君子者也。
当你走在繁荣华丽的大街上时,路边只有被装饰的无比美艳的香樟,却从不发现竹子的身影。而当你寻访深山远林时,你会发现它们竟长得如此葱郁。
古时候,有理想有抱负的隐居者通常会在简陋的房屋周围种上几杆冲天的翠竹,每当打开那扇深红色的门扉时,便会看见竹在岑寂的深山中显得如此的与众不同,因为当与竹同居时,就觉得有位君子时刻规范着自己,警醒着自己。
竹,如君子,挺拔不屈。古有郑板桥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虽说只有细细的杆,杆上还有茂盛的枝叶,但它的根却深深地扎在土地里。虽说生长在野外的竹没有专门的保护,整天风吹雨打,在最自然的环境中最自然地生长,但它没有倒下,反倒是越来越青葱了,我想正是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下,竹才能如此的挺拔和不屈!君子亦是如此,在腐败和黑暗中能够顽强地抵抗,不屈服于原本的命运,为迷失的人们发出希望的光芒。
竹,如君子,高风亮节。竹,深山中有属于它的一片蓝天,一片土地。它不如牡丹的雍容华贵;不如荷花的清香怡人;亦不如迎春的小巧精致。但它有它独特的风韵,它远离红尘紫陌,淡泊名利,就如孟浩然笔下的“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在浮华的人世间,有太多的诱惑,可是竹它却隐于深山,安逸平静,就如君子,即使社会被污染的多么不堪,在他们的心中仍有一方净土,功名利禄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青青翠竹,离红尘很近,当你远离,它依旧生长在苔藓阑珊的角落;离红尘很远,当你走近,它已消失在如流的人群中。新雨明净,洗去岁月的尘埃,微风拂水,荡涤人生的苍茫。不变的是竹如君子般清瘦风流的神韵和摄人心魂的风骨。
竹是君子,君子亦是竹。
君子作文500字 篇3《增广贤文》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贞妇爱色,纳之以礼。”古话教导我们要对钱财抱有正确的态度。
今天我们小学组织了采访县今年人物的活动。站在我们面前的是宋平川宋叔叔,看到他平实的一张面孔,我们很难发觉创业的艰辛在他脸上留下的痕迹。宋叔叔还是社区里的负责人,他的日常职务就是检查菜单、反扒反窃、防火消防等多项工作,他总是能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天一大早,当别人还沉浸在睡梦中时,宋叔叔已经开始打扫卫生,清理社区的垃圾。他清理店面门口的垃圾总是一丝不苟,常年整洁如新。六点半,他的小吃准时开工,为上班的人和学生提供精致的早餐。每当夜火阑珊,宋叔叔的店总能给加班的年轻人提供营养丰富的晚餐,他常常忙到凌晨,有些社区居民亲切地称呼沙县小吃是“爱心小吃”。宋叔叔不仅工作努力,待人和气,而且还热心助人、拾金不昧。有一次,一位客人落下了自己的包,里面有各类证件和一些不少的现金,雷老板立刻根据包里的线索找到了失主,失主很是感动,感叹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需要更多想宋叔叔这样的热心人。
宋叔叔在南京居住的日子,深深爱上了这座古老的城市,他坚信在这个社会,从商的人要通过正当的途径谋取利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作文500字 篇4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竹子,是那样的清高。在漫长的几千年中,与当代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被众多文人墨客喜爱。从东晋陶渊明的“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到唐朝杜甫的“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再到清朝郑甑“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都有它的`身影。
我也十分喜爱竹子。喜爱它坚贞不屈,喜爱它身处险境却总能顽强地活下来。有一年,台风来到这儿,十分猛烈。我想在外面扎根的植物大部分会抵挡不住台风的肆虐,那竹子会不会折了腰?能不能继续挺立着?台风过后,我看到路边一棵原本生得高大茂盛的树竟然被折断了,平时哪些争奇斗艳,雍容华贵的花儿,因为抵挡不住台风的折磨,纷纷地下了头。让我吃惊的是,学校里哪些竹子依然挺立,经过风雨的袭击反而显得更加威武。我深深相信,它无时无刻是那样自强不息。寒来暑往,依然生机勃勃,挺拔苍劲。
“君子当如竹”,这句话使我想到了哪些战士们,为了祖国的安定,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工作,却从未抱怨过。为了别人的幸福,甘愿自己受苦。无论多少风雨,多么艰险,为了人民解放,毫不犹豫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却无怨无悔。“君子当如竹”我们也要像竹子一样顶天立地、正直勇敢、不屈不挠。
君子作文500字 篇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人的诗中的梅花给人以坚韧不拔的印象。而在我眼中,梅花不仅是坚韧的化身,更是那团结的象征。
我们家门前有一棵梅花树。正值初冬,一朵朵梅花傲然挺立在枝头。北风乍起,细雨绵绵,梅花却不为所动,依然立在那,似颗颗闪动的红星。纵使在冬夜昏暗的灯光下,仍绽放出强有力的光芒,给人以前进的力量。望着此时身前的三两朵梅花,思绪逐渐飘远,仿佛又回到了那天晚上……
那是一个寒冷的傍晚,天空中飘着小雪,北风呼呼地吹着,像一把刀子似的,刺痛了我的脸颊。不知是一时兴起,还是早有打算,我走出门,去看那梅花。
来到梅花树前,心中不免一阵惊喜:梅花都开了,一朵朵簇拥着,仍风刀霜剑,傲立枝头。似乎像在彼此取暖,以此来战胜凌冽的寒风。此时,梅花给了我一个印象——团结。是啊,就是团结。有什么力量能比集体的力量更大呢?我问了自己一声,便又叹了一口气,不知如何作答。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曾发出如此感慨,我如今何尝不是如此呢?红艳艳的梅花中,像是飘出一只大手,把我勾着,一步一步走近。轻嗅,梅花的阵阵香气扑面而来。身边更是早已香气氤氲。香本不可见,但在那梅花的火红背影下,似乎逐渐显现出来,红通通的,萦绕在梅花上,树枝上,我的心上。便感觉不冷了,一股暖流自心底流遍全身。
北风仍在吹着,小雪仍在飘着。但我的心却随那梅花飞远,天地间,似乎只有那阵阵的梅花香……
梅花,难道不就是一位谦谦君子吗?
君子作文500字 篇6我的记忆中,乡村有数不胜数的美景。且不提那恬静淡雅的小桥流水,也不提那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更不提那万古长青的苍松翠柏,单是这独特的“竹君子”就吸引了我。我小时候在老家住过一段时间,我经历了四季,才发现美就在我的身边。
春天到了,春雨妈妈激励着小竹笋快快长大。“吱吱吱……”地下是谁正在吃饭?原来它们是竹笋品尝师——竹鼠先生。每个竹子的愿望是被吃掉,去肚子里开始旅程。夜深了,竹鼠向竹子点了点头,便转身向它的小窝走去。刚走出三步,竹鼠向竹子微笑着,仿佛在说:“谢谢你的款待!”
夏天到了,一片片叶子撑起了一片绿色的天地,它们是多么团结呀,每一片叶子都用自己弱小的身躯为人民撑起玩耍的地方。老人端上一把椅子,一张桌子,往竹阴下一座,一边打牌一边闲聊,别提多舒服了。小孩也往那竹阴下去,玩玩游戏那滋味无与伦比……这使我想起毛泽东爷爷的一句话:“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处境,都会向我们投降。”竹子不光给予了竹阴,还赠予了那竹阴下欢快的笑声。
冬天悄悄来临,竹林被盖上了一层雪白的“铺盖”。看!凛冽的寒风抚摸着竹子修长的脸颊。翠绿的竹和厚重的雪来了一场“亲密接触”;可爱的雨弟弟跳到竹子的肩上。竹叶用小小的身体撑起一个“避风港”;让大家到下面避雨。雨停了,大家拍拍竹子说到:“这真是一个好竹子!”这一句简单的赞美可能让人民不以为然,但对于竹子来说,这确是最好的语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千古流传的佳句,把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品格写得淋漓尽致。竹在荒山中默默生长,从不索取,却常给予,堪称“君子”!
君子作文500字 篇7君子和小人的说法自古流传,“亲君子,远小人”的说法更是由古至今未曾改变。君子与小人就这样并存了几千年,不曾分离。
俗话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小人看上去似乎活得很精神,其实活得很劳累;;君子看上去可能过得很平常,但是过得很安祥。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并不在于他们的地位和身份,而在于他们的灵魂。小人的德行不会因位居高官而变得尊贵;君子的风骨不会因身陷囹圄而变得卑微。遇到利害得失就会露出小人的嘴脸;面对大是大非方能显出君子的风范。
小人整天算计自己构想的天敌;君子时常反思自己所犯的错误。小人得志便猖狂;君子落泊亦坦荡。小人常将别人的满足视为自己的痛苦;;君子则把别人的欢乐当做自己的幸福。为蝇头小利,小人便与朋友反目成仇;为民族大义,君子会和冤家化敌为友。小人把朋友当做自己进阶的天梯;君子把朋友视为自己生命的知己。小人最拿手的好戏,是在领导面前对别人拨弄是非、造谣中伤;君子最常取的态度,是在生活当中对小人嗤之以鼻、避而远之;君子对小人的挑衅看成小丑跳梁;小人把君子的忍让当做软弱可欺。小人最得意的是讨到主子的欢心;君子最厌恶的是见到小人的嘴脸。一日没有是非,小人可能感到百般无聊;一世不见小人,君子才会觉得三生有幸。谗言是小人惯用的伎俩;宽容乃君子特有的风范。阿臾总归是小人的专利;刚正永远为君子的高风。小人每每乘人之危、落井下石;君子常常成人之美、雪中送炭。
君子与小人是个永恒的话题,但是每次都是君子完胜。古人诚不欺我,亲君子,远小人才是上上策啊!
第二篇:君子文化
君子文化
编者按作者:《光明日报》(2017年10月11日 11版)
“君子”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概念,“君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君子文化在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完善个人品格、塑造民族精神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君子文化中的仁爱、正义、诚信、友善等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高度契合,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滋养。为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君子文化中的积极因子,并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我们干事创业、阔步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君子之道“智”“仁”“勇”
君子文化不仅是儒教文化之精华,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
儒家学说中关于君子的人格理论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在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时,君子被描述为介于圣人与小人之间的一种人格。《论语》对此有种种具体描述,诸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等等,不胜枚举。而第十四篇《宪问》中的一段描述最能反映孔子对君子的人格定位:“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按子贡的理解,这段话是孔子的自谦之辞,即在孔子自己看来,他在“智”“仁”“勇”三个方面都还做得不够好:“智”方面的欠缺是尚未达到无惑,“仁”方面的欠缺是尚未达到无忧,“勇”方面的欠缺是尚未达到无惧。孔子的这些自我评判表明,他是从“智”“仁”“勇”三个方面来评价一个人是否达到了君子标准的。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解读,“智”“仁”“勇”乃是孔子对君子所作出的周全的人格定位,它们分别对应于现代心理学所讲的“知”(认知)“情”(情感)“意”(意志)。按孔子的思想,君子的人格特点就在于:认知上达到“智”,情感上达到“仁”,意志上达到“勇”。换言之,孔子所谓君子,用现代心理学术语来说,就是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自子贡提出“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提出“圣人与我同类者”“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和“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点以后,儒家的君子概念和圣人概念不再有本质性区别,实际上都是指本于人性自觉采取一种符合人性的生活方式的人。这种人性自觉包括两个方面:对自己来说,是自我意识到自己应该做一个区别于禽兽的文明人;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来说,是认识到他人与自己是同类,因而同自己一样也应该做一个区别于禽兽的文明人,并且自己应该和他人共同努力来创造人类的文明生活。在后一种意义上,人性自觉包含着对他人的爱,正是基于这种爱和由这种爱所产生的对他人的责任感,才会有应该和他人共同努力来创造人类文明生活的道德意识。对于儒家来说,将自己对他人的爱转化为成人成己的道德实践,这是君子的人生境界;而当这种道德实践从日常生活领域转入国家政治生活领域,成为治国者“化成天下”的“人文”实践时,它就不只是君子的人生境界,也是圣人的治理境界了。也就是说,君子境界和圣人境界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屏障,它们在本质上是同一的,都是成人成己的道德实践,只是其“成人”的外延有大小之别——在圣人境界中,“成人”的外延扩展至全天下,其“成人”是“成天下之人”,然其实质还是为了使包括自己在内的天下之人都脱离动物界而以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或者说使天下之人都摆脱野蛮状态而进至文明境界。
要之,孔子之后,儒家学说所倡导的君子境界和圣人境界本质上是同一境界,其差异只是由于具体实践条件不同所造成的现象性差异或形式上的区别——圣人境界是特定实践条件下由君子的“为仁”转化而来的“为圣”——“以礼义之文,化成天下”的“为仁”。这种形式的“为仁”所达到的“成人”——“天下归仁”,既是“为仁”者体现其臻于“内圣”的人生境界,也是“为仁”者体现其臻于“外王”的治理境界。这也意味着君子和圣人都可以被理解为“智”“仁”“勇”兼备的文明人。
从现代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在认知过程中,“智”所涉及的是事实关系,它表现为事实判断;“仁”所涉及的是价值关系,它表现为价值判断;“勇”所涉及的是行为关系,它表现为行为判断。其中,行为判断是认知过程的最高阶段,是根据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来作出行为决定。行为判断之得当与否,取决于事实判断的正确与否和价值判断的合理与否。故行为判断是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集中反映与综合体现。这意味着“勇”集中反映与综合体现着君子人格特征。
根据孔子“见义不为,无勇也”的解说,“勇”的含义就是“见义而为”,其意义要素包括“义”和“为”,而“义”是“勇”的核心意义,“为”之为“勇”是由“义”决定的,当且仅当“义为”时,才是“勇”。
孟子有云:“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荀子则谓:“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也。”“无正义”的意思就是“人不行正路”。按荀子“礼”“法”并重的思想,他所谓“无正义”实际是指行为不合“礼义”“法度”。《韩诗外传》卷五中的“正义”(“耳不闻学,行无正义”)以及《史记·游侠列传》中的“正义”(“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也都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行的规则。要之,“正义”的基本意义就是“人应遵守的行为规则”。具体而言,“正义”又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制定人应遵守的行为规则所依据的一定原理或原则(属于价值范畴),一是依据一定原理所制定出来的某些相互关联的具体行为规则(属于制度范畴)。在儒家看来,前一种意义的“正义”就是孔子所谓“人而不仁,如礼何”的“仁”,后一种意义的“正义”就是“克己复礼为仁”的“礼”。进而言之,“仁”是正义原则,“礼”是正义标准。就其二者的关系而言,作为正义原则的“仁”是“礼”的价值依据,作为正义标准的“礼”是“仁”的制度表现。准此,在“智”“仁”“勇”的关系中,“见义而为”的“义”应是指作为“仁”的制度表现的“礼”之所宜。所谓“勇”,就是行其“礼”之所宜。按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观点,如此依“礼”行事乃是“仁”的行为表征。
“见义而为”之由“见义”到“义为”,这个过程还包含被称作“权”的活动。“权”字的本义为秤砣(《广雅·释器》:“锤谓之权。”),引申为称量物品轻重的秤:“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汉书·律历志上》)进而派生出称量物品轻重之义:“权,然后知轻重。”(《孟子·梁惠王上》)知轻重者,心中有数也,是“权”含有把握分寸之意。由是衍生出在度的范围内灵活应变之义。《孟子·尽心上》有云:“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其中“权”的含义与“执一”相反:“执一”是举一而废百,“权”是举一反
三、以一统众。《日知录·艮其限》云:“学者之患,莫甚乎执一而不化,及其施之于事,有扞格而不通,则忿懥生而五情瞀乱,与众人之滑性而焚和者,相去盖无几也。”孟子反对“执中无权”,顾炎武反对“执一不化”,其指事不同而意实相通,都是强调了一种灵活变通的精神。《孟子·离娄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这里,“男女授受不亲”之“礼”和“嫂溺,援之以手”之“权”都在“见义”之“义”(宜)的范围之内。“见义而为”的“勇”既要守常而行“礼”,又要变通而达“权”,如此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是君子“仁”且“智”的表现,也是君子为人处事的特点。
综上所述,所谓君子,就是“智”“仁”“勇”兼备的文明人。君子的人格特点是“见义而为”,其体现于为人处事,就是既恪守原则又灵活应变的文明生活方式,此乃君子文化的本质特征。
(作者:周可真,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道、法的国家治理哲学研究”负责人、苏州大学教授)从《周易·大象传》看君子精神的现代价值
传世本《周易》一般包括经、传两个部分。经指卦辞、爻辞,传则包括了解释经的《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等十种文献,后世称为“十翼”。其中传为孔子所作的《大象传》以“君子以”的形式,表达了对君子品质与行为的期许,是古代君子人格的投影与反映。其“推天道以明人事”,将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则推衍到君子的品德与行为,显示了天人一体的思维模式,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清谈误国,实干兴邦”,积极进取还是消极沉沦是不同的人生态度,也是决定一个人人生价值、社会价值能否实现的重要分际。《周易》倡导一种积极进取、有为奋进的人生态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周易》首卦《乾卦》的《大象》辞。《子夏易传》解释说:“健而不息,天之运也;自强而成德者,君子之事也。”天道运行变化日夜不息,君子应该“以天为则”,向天学习,不断地积累德行、创建事业。天行健,是人生自强不息的根据;而自强不息,正是天道运行在人事方面的体现。天道是人事的基础,天道运行不辍之刚健正是君子自强不息品质的内在根据。
宋代李光《读易详说》:“至健者,乾之用也;自强不息者,君子取法于乾也。天所以历万古而无敝者,以息息不停运而无迹也。君子体之以进德修业,如成汤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文王日昃不暇食,固足以继天道矣。”天道运行不息,是君子学习的榜样,古代圣王,如成汤,天不亮就坐在朝堂等待处理政事;周文王,日已偏西都来不及吃饭,求贤若渴。这都是自强不息,勤以修身、勤以理政的典型。《论语》记载:叶公问子路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子路回答不出来,孔子对他说:你何不说我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呢?孔子一生孜孜以求,“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正是自强不息的精神写照。厚德载物的人生格局
《坤·大象》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宋代胡瑗《周易口义》解释说:“柔顺者,地之势也,故能生成万物之形质也。君子以厚德载物者,言君子之人法地之道,以宽厚其德,使其器业广大弘博,无所不容,以载万物,使万物无不得其所,皆如地之容载也。”大地的品德是柔顺而包容,君子要向大地学习,在与人相处时秉持包容精神,虚怀若谷,兼容并包,和而不同。《坤·彖传》说“含弘光大”,《坤·文言》又说“含万物而化光”,说明人越能含弘越能光大,越能包容越能成就其人生的大格局。
要做到含弘光大,兼容并包,首先要“厚德”,积累自己的德行。杨万里《诚斋易传》说:“地之力不厚,则载万物不胜其重;君子之德不厚,则载万民不胜其众。”地力不厚,不能容载万物;德行不厚,则不能包容他人。要想含弘包容,首先要厚积其德行,宽弘其器宇。而积累德行,首先要做到“仁”和“谦”。明代来知德《周易集注》说:“若以厚德载物,体之身心,岂有他道哉?惟体吾长人之仁也。”所谓仁,就是孔子所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想成功,也希望别人成功;自己不愿失败,也让别人免于失败,这就是仁。用这种“仁”的方式去行事,自然能感化他人,自然有包容的气象。要做到厚德载物,还要为人谦和。明代潘士藻《读易述》说:“君子中虚,心实无疆,无疆则何所不容,何所不载?”故君子应常怀谦敬之心,卑以自牧,尊贤容众。“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个谦敬的人,更能与自我、他人、社群达成和谐一致。惩忿窒欲的人生修养
《损》卦的《大象传》说:“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孔颖达《正义》解释说:“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者,泽在山下,泽卑山高,似泽之自损以崇山之象也。君子以法此损道,以惩止忿怒,窒塞情欲。夫人之情也,感物而动,境有顺逆,故情有忿欲。惩者,息其既往;窒者,闭其将来。”《损》上卦为艮(山),下卦为兑(泽),山高泽深,泽自损其高以显山之巍峨,君子体会损道,所以要惩止忿怒,窒塞情欲,使品德日高。宋代杨简《杨氏易传》说:“山上有泽,其山日损;人有忿欲,其德日损。”足见忿欲之害人。
朱熹《周易本义》说:“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君子修身,所当损者,莫切于此。”遏制忿怒与欲望是积累德行的关键所在,损减忿、欲而德行日进,正是用“损”而得“益”。《益·大象》说:“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惩忿窒欲,改过迁善,则尤悔日少,德行日高。李光《读易详说》:“山下有泽,所以为损者,损下以益上也。君子体此象以修德,则在我者,必有所损,乃能有益。忿欲,害德之大者也。人生不能无忿,惩之则忿气不作;人生不能无欲,窒之则欲心不萌。颜子不迁怒,不贰过,皆损己之道也。一曰克己复礼,而天下归仁,则损己者,乃益己之大者也。”人生有所损减,才能有所增益,不迁怒,不贰过,克制自己的忿怒与欲望,看似于己有损,实则于己、于他皆有利益。损、益之间,足见《周易》的人生智慧。居德善俗的人生责任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个人德行日进,事业日隆,但个人价值的实现必依赖于对社群的贡献。《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要求君子从个人德业的积累与成功走向引导社会群体的富庶与和谐。“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推己之心及于社群,将自身价值的实现寄托于社群繁荣的伟大实践中,才是儒家君子最高的标准与境界。
《周易·大象传》多次强调君子化导社群的责任,如《师·大象传》:“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蛊》:“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临》:“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这都是说作为君子,不仅要自懿文德,开拓事业,而且要教导、启蒙、振育、容纳、保有人民,使社群和谐,人民富庶。
《渐·大象传》:“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程颐《程氏易传》说:“山上有木,其高有因渐之义也。君子观渐之象,以居贤善之德,化美于风俗。”山上有木,木因山而高,君子观于渐进之义,先积累德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然后化美风俗,齐家、治国、平天下。宋代易祓《周易总义》说:“君子自居贤德,先得其所止,而后优柔巽入,以善其俗。”先修其身,推己及人,使风俗醇美,人群和谐,正是身为君子的人生责任。
《周易·大象传》以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以“君子经”的表达形式,由卦象所表现的天道自然引申出人事活动的准则,《大象传》对君子的要求与劝诫显示了古老《周易》的现代价值。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厚德载物的人生格局、惩忿窒欲的人生修养以及居德善俗的人生责任,在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中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冯国栋,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文佛教目录研究”负责人、浙江大学教授)浸润在历史长河中的君子文化
先秦儒家有诸多对于君子人格的论说,树立了君子人格的理想。这些关于君子人格的理想,构成了君子文化丰富的内涵,随同整个儒家思想体系,在后世不断得到传承和发扬,并转化为普遍的文化实践,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
关于君子人格理想的论说,主要集中在先秦儒家典籍之中。这些儒家典籍成为经典之后,历代学人不仅反复习诵,而且不断进行注疏阐释,在泱泱典籍中,形成了“经学”。先秦儒家关于君子的论说也就不断被传承和弘扬。
由于儒家思想是中国历代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所以经学几乎贯穿整个中国历史,而对于先秦儒家关于君子论说的解释和阐发也绵延不绝。它们既是君子文化的组成部分,又让一代代学人承接了君子文化的血脉,进而转化为君子文化的实践。
君子文化的实践,主要体现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士大夫层面。士大夫是读书之人,他们所读之书当然以儒家经典为主;士大夫也往往是执政或参与执政之人,自唐代以后,他们为了通过科举考试,更要熟悉儒家经典。因此,君子文化对他们有着更深入的浸润,也更容易转化为实践行为。
例如,宋代的苏轼仰慕古代君子的风范,“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南行前集序》)。他对君子的人格有着自己的思考,认为君子应该是明“大义”之人,“夫数君子之言,或主社稷,或勤于道德,或训其子孙,虽所趣不同,然皆笃于大义,不私其躬也如是。”(《屈到嗜芰论》)在他看来,君子也应该报效国家,“君子之所以大过人者,非其以智能知之,强能行之也。其以功兴而民劳,与之同劳,功成民乐,与之同乐,如是而已矣。”尽管苏轼一生多次被贬谪,却保持着永远的君子风范。君子文化的熏陶和他本人对君子人格的思考,使他成为君子理想的践行者。
与苏轼的情形相近的,还有明代的王阳明。他对于君子人格同样有自己的思考,其《答友人》这样论说君子:“君子之学,务求在己而已。毁誉荣辱之来,非独不以动其心,且资之以为切磋砥砺之地。故君子无入而不自得,正以其无入而非学也。若夫闻誉而喜,闻毁而戚,则将惶惶于外,唯日之不足矣,其何以为君子!往年驾在留都,左右交谗某于武庙。当时祸且不测,僚属咸危惧,谓群疑若此,宜图所以自解者。某曰:君子不求天下之信己也,自信而已,吾方求以自信之不暇,而暇求人之信己乎?”王阳明结合自己曾经被“左右交谗”“祸且不测”的经历,阐发了“君子之学,务求在己”的观点。君子通过学习,有自己的见识,从而内心有定力、有自信,毁誉荣辱不足以让自己情绪波动。他从人生实践中获得对君子人格的认识,又以此实践自己的君子人生,遭到贬谪并不气馁,忠君报国依然如故,最终成为一代圣贤。
君子文化的实践突出体现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历史环境中。在明代后期,阉党专权,一批具有君子人格的士大夫横遭打击,左光斗就是其中一位。面对朝廷小人当道,他说:“君子之别于小人者,清与浊而已矣。君子之不能容小人,犹小人之不能容君子也,其清浊异,则其好恶不得不异也。”(《左忠毅公集》卷二《科臣挟逞私心倒飜国是疏》)他坚守君子操守,与杨涟等人弹劾阉党魏忠贤,被诬陷下狱冤死,完成了自己君子人格的塑造。他的学生史可法曾经到监狱探望他,写下了著名的《左忠毅公逸事》。在抗击南下的清军期间,史可法给一位朋友写信,说道:“弟虽庸陋无闻,窃愿附正人君子之列……左老恩师立朝正色,怜士清心,行者颂之途,贾者谈之市,况我辈抠衣绛帷、亲承知遇者乎!”(《史忠正公集》卷二《致某》)可见,正是在左光斗的直接影响下,史可法追步乃师的君子人格,希望自己也附入“正人君子之列”。正是君子人格的熏陶,史可法才在扬州城破之后,纵身投江,和左光斗一样,以生命为代价,完成了自己君子人格的塑造。
先秦形成的君子理想人格,不仅被后世诸多的士大夫所仰慕、所实践,而且由他们进一步弘扬和传播,推展到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从而让君子文化深入人心,传之弥久。
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中就有不少这样的故事。《三原学案》引杨爵《漫录》的记载:明代吕泾野先生过某府,太守陪坐。太守的儿子读书楼上,声音很大,太守就让儿子“当微诵,恐损伤”。过一会又让人催儿子按时吃饭,曰:“勿令饥。”吕泾野就对太守说:“公之爱子,可谓至矣,愿推此心以爱百姓可也。”吕泾野经过顺德府,太守为他饯行,地方靠近养济院。他让人送一桌馔食到养济院,对太守说:“愿公体我此心,以惠恤鳏寡可也。”杨爵听到这两件事后感叹不已,认为“使志道君子常得与先生相亲焉,获德容,闻至论以自警省,不患德之不修而政之不善也”。在杨爵看来,吕泾野的君子之道,能够感化更多的人成为君子。他记录下了吕泾野的事迹,黄宗羲又将其录入《明儒学案》,让这样的君子事迹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文学作品是传播和弘扬君子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不少古代作家在作品中表达对君子的赞赏,塑造君子形象。诗人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二首》有句:“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既是对韦黄裳君子风范的赞美,也表达了“受屈不改心”方为君子的看法。杜甫《天末怀李白》中以“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的诗句,既表达了对李白的牵挂之情,同时也将李白视为君子。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以读书人为主要描写对象,其中有对伪君子的辛辣讽刺,如戴着秀才头冠的王德、王仁,也有对真君子的书写和赞美。作品第三十六回所写的虞育德就是一个有君子美行的人物。他有仁爱之心,碰到一个乡民因为无钱葬父,尽管自己不富裕,却慷慨接济。他不贪图功名富贵,参加科举考试也只是为了衣食饭碗,考中进士后,别人都想谋个肥缺,他因为年届五十,只得了一个南京国子监博士的“闲官”,却也欢喜万分。他秉承着先秦君子“诚之为贵”的品格,以诚待人、以诚处事,中进士时,别人都将年龄改小,他却填实足年岁;他接济乡民,也实话实说,自己刚刚得到一点银子,也要养家糊口,所以只能拿出四两让乡民回家安葬父亲。小说的叙述和描写中,虽然没有用“君子”赞美他的品格,但回目却大书“常熟县真儒降生”,将他视为“真儒”,令人敬重。
历代士大夫文人对君子文化的弘扬和传播,让君子文化深入人心。在记载古徽州宗族的《休宁名族志》中,我们就看到诸多山村乡民有“古君子之风”:任梦桂“性沉默好读书,入太学,不乐仕进,尝筑别业于松萝之阿,隐居其中,农樵自给,足迹鲜入城市,有古君子风”;陈世淳“承家诗礼,好学不倦,有古君子风”。《新安名族志》中记载,一个叫韩钦的过早去世,其妻子金氏“冰蘗守节,抚三孤子成立,家业过前,乡人咸称女中君子”。这些小民君子的事迹,说明君子文化已深入社会各个层面,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
(作者:朱万曙,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清戏曲》整理编纂及文献研究”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第三篇:君子健行自强不息
1).人物:业务能力非常强,脾气好,情商相当高,能换位思考;)2).人才:能力很好,脾气很差,居功自傲;)3).人手:能力不怎么样,但很听话,非常忠诚;)4).人渣:能力差,脾气大,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5).人精:能力时强时弱,脾气时阴时晴,待人时好时坏.【储存】:人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
佛心慧语:1)肯低头的人,永远不会撞到矮门。2)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有量。3)任凭你有多大的快乐,无常总是来到。4)轻信道听途说,就象一条傻狗,别人随便扔了一块石头就急忙跑过去捡。5)作福莫如惜福,悔过莫如寡过。
6)智者知幻即离,愚者以幻为真。7)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君子健行,自强不息;顺境时不懈怠,逆境时不沉落;成功时不沉醉,失败时不气馁;得到时淡定,失去时从容。择善而从,循道而至善;依天道以应人道,顺势而行,趋吉而避患;顺人而不失己,大智慧即大仁善。
第四篇:君子高中作文
君子高中作文
君子高中作文1
2022年冬奥会的奖牌拥有一个意蕴深远的名字——“同心”,与奥运会的奖牌“金镶玉”一样,设计灵感均来自中国的玉璧。这无疑展现了“双奥之城”的.文化延续,同时,将玉运用于奥运奖牌的设计更是中华文化的创新性传承。
君子如玉
自打我记事起,我母亲的手腕上就总戴着一只玉镯。母亲对这玉镯十分喜爱,以至不论何时何地都不曾摘下。起初我对这事感到不解,开口询问,她便说:“君子如玉,而戴一块玉在身上,人与玉可以相互滋养,使人如玉。”
君子应如玉,温而不愠。
君子待人之道,温文尔雅,慈眉善目。对待朋友,他们柔情似水,细心体贴;对待敌人,也尽是以礼服人,从不横眉瞪眼,怒气滔天。君子的待人之道,如同玉石的表面,抚之平滑,触之清凉,使人愉悦,沁人心脾。
君子应如玉,贵而不艳。
人们总喜爱买些贵重物品装点自己,或赠给别人来表达心意,金银贵,钻石贵,而玉石也贵,然而,玉石的贵重非同寻常,光照金银,熠熠生辉;光照钻石,闪耀非常;而若以光照玉,唯见其文理之精美,色彩之华丽,不见其光芒四射,耀眼夺目。真正的君子,学识之厚如玉纹理之繁复,但从不会傲人自诩,推销自己。卧龙诸葛,隐于深山,藏于凡石,三顾茅庐被请出山,如采玉出石美感尽现;七擒孟获却从不邀功,如玉石平静从不折光。
君子应如玉,不为瓦全。
君子心中常有一种只属于自己的信仰,犹如玉石之中都有着一些独一无二的纹理。玉石因这些纹理而价值连城,而君子则因为这些信仰而受人尊重。若想成为君子,就必须坚定自己的信仰,决不动摇,就如同玉石,宁愿成为易碎之物,也要保有身上纹理,否则只能如瓦片一般,毫无个性,泯然众人矣。心中的信仰,是使君子区别于常人的重要特质,只有坚持这种信仰,我们才能受人重视,走得更远。
“君子应如玉”,自幼我就被母亲如是教导。久而久之,每当我看见一块美玉,就不禁惊叹于它的温良顺滑,它的贵而不艳,以及它引人注目的纹理与击之即碎的特质。继而,我就会开始反思自己,与那如玉一般的君子,又差在了哪里。
我想,所谓“玉滋养人”大抵就是如此吧。
君子高中作文2
一江浊浪淘尽千古英雄,一抔黄土掩埋青山忠骨。
是谁,还在翘首祈盼,执著守望,坚守人生的信仰与初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饮雪吞毡,是你对大汉始终不移的丹心;鸿雁传书,是你对家园刻骨铭心的思念。为了汉匈和平的心愿,你毅然离开了温柔乡梦,走入那茫茫戈壁,冥冥黄沙。从此,天下少了一个潇洒的儿郎,多了一位忠勇的使者。你挥挥汉节,将赐金封侯的赏诱抛到九霄云外;你微微领首,将忠君报国的信念刻入骨髓。苏武,当张胜面对卫律的屠刀奴颜屈膝时,当李陵面对匈奴的.威逼投降时,你勇敢站了出来,在匈奴王庭,在雪天胡地,歌颂着亘古不变的爱国诗篇。纵然零落成泥,也芳香依旧。汉时的雄关,已然不见,秦时的明月,依然皎艳。有匪君子,不辱国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大清的上空笼罩着战火的硝烟,当昏君庸臣畏缩于英军的枪炮之下,你决然地站了出来,用双肩扛起沉甸甸的责任。上有道光疑虑的眼光,下有百姓殷切的盼望,你走上了禁烟台,将罪恶的鸦片一并烧弃。虎门欢欣鼓舞,朝廷一片震恐。果然,你被贬新疆,前路艰险。皑皑白雪,藏不住你为国为民的公心;炎炎骄阳,晒不化你造福百姓的心血。林则徐,以待罪之身行功臣之举,垦荒屯田,兴修水利,治理水患,处处可见你勤勉的身影。“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有匪君子,克己奉公。“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你年少得意,裘马轻狂,欲“一日看尽长安花”,却不料,风流总有失落时。被贬黄州,苦竹孤琴,难慰寂寥,索性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泛舟赤壁,清风明月相伴,渔人樵夫为友,你高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官场失意却让你有了一处诗意的栖居,放浪形骸,无拘无束。东坡居士,新旧党争磨不掉你特立独行的棱角,反倒生出枝丫,长成一树碧绿。“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有匪君子,豁然达观。苌弘化碧,映出一片玉壶冰心;望帝啼鹃,鸣出一口赤灼鲜血。君子之风,高山仰止;君子之德;流芳汗青。
君子高中作文3
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自由,也许是文明国度的一个定义。而在当今世界上,捷克这个小国,可以算是公认的文明国度。
然而,在上个世纪,这个国度曾遭遇过两次浩劫——德意志坦克的推进与苏联专制统治。支撑它走到今天的,就是捷克人的君子人格。
杜布切克总统被逮捕后,苏共当局对文人的迫害愈演愈烈。米兰·昆德拉被迫流亡法国,更有甚者遭到拘捕甚至暗杀。然而他们没有放弃,肩上挑着民族的未来,用手上热血的笔对侵略者展开无情的.抨击。最终,天鹅绒革命到来,我们看到了今天的文明国度。
君子人格,正是一种坚守,是对道德的坚守,也是对社会责任的坚守。
在民族和国家的危难时刻,我们需要这样的君子人格。捷克人做到了,我们亦然。
七十年前,战火弥漫在中华大地,甚至进入了大学校园——与世无争的象牙塔。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当面怒斥蒋介石“新军团”的北大教授。正是这些伟大的具有君子人格的心灵导师,在那个战乱年代培养出一大批大师级的学者,在这个泱泱大国成为文明国度的过程中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些教授和学者的坚守,看来即是对自我道德底线的坚守。
曾几何时,这份坚守在大学校园中被逐渐遗忘,君子人格在一些学者身上已不复存在。
“抄袭门”“贪腐门”这些触目惊心的词条出现在公众视野时,我们不愿相信,它们来自人类智慧的最高殿堂。
眼下,我们的高铁驰骋在日新月异的轨道上,但它不足以将我们带向文明国度。我们亟待君子人格的拯救。不仅在学术上,也在生活中。
在“扶倒”问题上,因为别人吃了亏,有人开始动摇,有人放弃坚守。凤凰卫视主持人尉迟琳嘉一句话掷地有声:“哪怕因为扶了人要赔钱我下辈子都白干,也好过因为自己的冷漠而让下半辈子都白活!”
政治书上写着,历史是由人民决定的。而我认为,要想将自己的国家带向文明,起作用的必定是那些拥有君子人格,懂得坚守的人,而不是那些汲汲于富贵而随波逐流的人。
树立君子人格,为了道德底线而坚守,为了社会责任而坚守。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真正被带向文明,我们在垂暮之时也才不至于因当年的碌碌无为而悔恨,再把塑造文明国度的理想传给我们的子孙。真正到了那时,恐怕只是亡羊补牢了。
君子高中作文4
人皆因生而有眼、有耳、有口,故可善看、善听、善言。君子性非异也,善假借于此三物矣。
观近望远,听贤避奸,直言慎言。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雨果启人以善于观察,而事实上我们纷繁复杂的世界美丑共生,一双慧眼,既要能看见生活的花季,又要洞察良莠之别,更要“吾日三省吾身”近窥自我。近观是了解生活之微,那远望便是察前路之景。“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春秋孔子远望“大同社会”,教化天下。陈涉自比鸿鹄,居高鸟瞰。李大钊遥见红色社会大旗,一呼而应千万中华儿女。于当代,变的是技术,是环境,人类瞳仁一丝没变,我们如何能修得一双慧眼,看天下细与宏,远与近?唯有如古君子一般,既察身边微妙,又登高而望,目极千里。
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乐曲寻知音之事千古传颂,知音难得,可人耳仅用于听知己知琴音吗?并非如此,君子既要能听“善我”,又要海纳“非我”之句,只要是正确的话语,都应不避亲疏,从谏如流。秦王一合天下,权归一体,却心胸狭隘,把贤人善语拒之千里而取奸人祸言,其结果天下皆晓:楚人一炬,一片焦土。与此相比,唐太宗同是“权倾天下”,但善听贤臣,广纳雅言,魏臣直言,太宗善听,才成就盛世王朝。此中真言,千古皆如是。新时代信息化技术化延伸了我们的耳朵,接受的信息与过去当然不可等量而语,因为耳听八面,辩证取舍,便成了当代用耳之道。
孔子曰:“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其道可正焉。”说话,是人类主体对客观世界发出的信息行为,区别于目与耳接受信息。话语既然是从内而外的行为,其必体现一个人的思想与气质,所以应慎言。韩愈、陶潜、卢梭、康德等皆是慎言之士,以老子的.话而言便是“道可道,非常道。”众人皆言的道理便不再是真道,君子不随众而语,特立独行,一字千金。沉默虽是金,但面对重大事件君子还是要脱口而出。司马迁为李陵求情;李誓批判颓丧古俗,手书无愧,无惧人间是非;鲁迅的一针见血……观望现代,可见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金融危机的内部缺陷、山西行政问责风暴,皆是由君子之口牵出。确实,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就是君子慎言,小人多言,君子直言,小人为己而言的区别所在。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口言之而成语,古今君子皆如此,看听说皆要有道。
第五篇:论君子专题
摘要:
英美教育精神,以养成国民之人格为宗旨。国家犹机器也,国民犹轮轴也。转移盘旋,端在国民,必使人人得发展其本能,人人得勉为劲德尔门,即我国所谓君子者。莽莽神州,需用君子人,於今益极,本英美教育大意而更张之。国民之人格,駸駸日上乎。
。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推本乎此,君子之条件庶几近之矣。
纵观四万万同胞,得安居乐业,教养其子若弟者几何人?读书子弟能得良师益友之薰陶这几何人?
关键词:君子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读梁启超《论君子》感想
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博闻强记,学贯东西。为了国家他可谓是费尽心血,虽然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是失败的,但他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厚德载物的情怀,君子的作风,永远是我们这一代乃至所有中国人学习的楷模。
《论君子》一文是他在清华大学的演讲稿,文章旁征博引,援中据外,气势磅礴,柔中有刚,情深理重。在文章的开头,他引出了英国人所谓的“劲德尔门” 即“绅士”,来映衬我国传统所敬仰的一类人——君子。其实,君子一词并非一直就存在,也并非一直就受人敬仰,它儒家思想中的一种较为理想的一类人,当然儒家所提倡的最高的境界是圣贤,但这非一般人所能企及,试想,咱中国几千年出的圣贤总共有几个呢?而君子,它的标准就低了些,也走向大众化,这样是较为理想的,因为如果把标准抬得方太高,就会挫伤大众的积极性,因为一般人无法达到,也由此可能会引起相反的作用,走向消极的极端,失去他的本意。
其实梁启超先生一直都重视国民素质的培养,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精英的一部分,他因而特别关注,尤其是关注他们的思想修养。在当时,大学校园中弥漫着一种不良之风,即读书为当官发财。当时的北大都弥漫着这种风气,别的大学就可见一斑了!梁先生在清华大学的这番关于君子的演讲,与当时的风气不无关系。
在英美等国的教育中,思想教育是是很重要的部分,当然,在这些国家中,它被称为国民教育,它以养成国民人格为宗旨,梁先生把国家比作机器,而国民是轮轴,只有国民得到全面发展,国家才能繁荣昌盛。由此他联系到中国的教育,中国教育的模式需要改弦更张,中国的国民素质亟待提高,而真正的君子的素养正是国民的发展方向。而这也正是他的洞察力敏锐的地方,也是当时许多思想家达成的一致看法——教育要培养出学生的高尚品格!
《易经》中有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在梁先生看来是对君子再好不过的诠释了!他认为,君子要自强不息,不可一曝十寒,即使遇到窘境,要不屈不扰.。同时也要度量宽大,要有博大的胸襟,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可小有成就就轻佻狂薄,毫无度量,否则小不忍必乱大谋。
清华学子作为社会精英层的重要组成,他们素质的高低对社会有着重要影响:素质高,能起着先锋示范的作用;素质低,他们的习惯也会像狂风暴雨一样地传播开。而当时神州大地上的读书子弟所处的社会环境并不好,能得良师益友者少之又少,所以加紧思想素质建设的必要十分紧切,真君子这一概念益发凸显。因此,他希望清华学子要严于律己,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真正的君子,在社会上能起带头示范的作用,积极吸收新文明,促进我国政治文明的发展!
对于君子的论述,梁先生的描述相当独到,也很有内涵,只是有点抽象,下面我就做点小小的阐述。
作为君子要自强不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无数读书人用以激励自己的座右铭。不过,我觉得,作为君子是不能把这当做自己的准则的。“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作为一个君子所必须做到的,但“穷则独善其身”是不够的,这只是许多书生在身处窘境时麻木自己的借口。纵观历史可以发现,许多的有志之士,即使在进退惟谷的境地,仍在奋斗不息,而没有去麻醉自己,去独善其身。庄子在《逍遥游》中说了这样一句话:“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真君子就要时时刻刻保持其奋斗不息的本色。譬如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他的失败不可谓不多,好几次他都差点就丧命,但他从未消极地去“独善其身”,而是自强不息,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奋斗不止,类似的还有许许多多,像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自强不息,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君子。真正的君子自强不息的时候并不止在“达”时,即使在“穷”时也风格一如当初,从不把“独善其身”作为消极沉沦的借口。
当然,作为一个君子“独善其身”是必备的。因为,君子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毅力,更需要一定的精神修养,只是修身并不需要选在“穷”时,因为这只是一副消极避世的外套。《道德经》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真君子要就需要一种这样的境界,一种天地般的博大的境界,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寻常小事所羁绊,时时保持着坦荡心境。
君子要厚德载物。厚德载物指的是道德修养,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还有一种生存的韧性。只有有容人之量,才能处世坦荡,才能肩负起重任,而不像社会上的某些人恃有小才而放荡轻佻,毫无度量,试问这样的人何以与他人相处?何以肩负重任?何以不断进步?小不容则乱大谋,对于这种人我只能一言以蔽之:庶子不足与谋!同时君子应还有一种生存的韧性。东坡云:匹夫见辱拔剑而起,奋挺而斗,此匹夫之勇也,世有大勇者,无故非之而不加辩,猝然凌之而不加怒,以其所携者深远也。真正的君子就需要种韧性,因为生活中谁没有高峰低谷?谁不会碰壁?刀至利难长保,器至刚易折断。试想:当年韩信如不能忍胯下之辱会怎样?众人常说“人至贱则无敌”,其实这里的“贱”还真有待商榷,应该说这是一种素质、一种修养才对!人们常把面子看得太重要,于是乎生活中就添加了无数无谓的烦恼,其实放下面子来,仔细地审视生活,你就会发现人生中真的没什么过不去的,人生中其实好多的事都是庸人自扰。放下面子,眼前一片海阔天空!
由此我又想到了现实,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许多的人不能掌住人生之驼,迷失了方向,将君子之风尚侵蚀殆尽。学校本该是圣神的地方,可是这最后一方净土还是被攻陷:学术造假之风盛行,教育功利化的蔓延等等,种种现象让
人触目惊心。而学校作为社会潮流的先锋,它的每一个变化都社会影响巨大,所以,现在我们又得重操旧调,发出梁启超先生曾经发出的呼吁:愿君子之风弥漫校园,扑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