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大全)

时间:2022-08-09 14:02: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大全)》。

第一篇: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大全)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1

摘要:

随着当今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会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的种类不同,它所承担的职能也不尽相同。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我们有必要将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分离开来。本文介绍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联系,并探讨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希望以此促进人们对二者的了解,加快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

关键词:

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分离问题

一、引言

在会计工作中,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都属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他们二者联系紧密,互相依存。在传统的关系中,税务会计不是独立的,它从属于财务会计之中。但是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再笼统的将其归咎为财务会计中一个种类已不再适合。根据现阶段的实际要求,对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进行分离显得十分必要,同时也对整个会计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联系

(一)财务会计是税务会计的基础

税务会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财务会计的相关知识。前面已经说到,税务会计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财务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务工作的开展,首先要以财务工作为基础,通过对财务工作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可以计算出相应的税收金额。

(二)税务会计是财务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企业中,税收情况会深刻的影响到财务工作,影响会计的计算和运行。税收计算的结果,往往会对企业的整体情况产生重大的影响,影响到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这就要求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之间能够相互协作和沟通,通过二者的相互配合,最终实现共赢。

三、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不同

(一)概念不同

财务会计是针对于企业的盈利与亏损来说的,它通过对企业的情况进行展示,从而为企业的运行提供一定的监督。企业能够根据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一些信息,来对企业进一步的进行了解。而税务会计则是根据国家的税收政策,对金额进行核定计算,从而保证计算出来的结果较为系统和全面,从而有效的对资金进行监控。

(二)计算的基础不同

在会计这一行业中,财务工作主要是对企业的运行状况进行反映,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企业的相关资金进行计算。而税务会计的范围较窄,只需要计算出企业中税收的金额,从而来保证违法行为的减少。

(三)法律依据不同

财务会计的法律依据是会计准入原则,这样能够使得财务计算的结果更为精确,从而显示出企业的运行状况,据此进行改进,不断地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而税务会计一般情况下则需要对纳税人的税务情况进行管理和计算,以确保在企业实施下更好的维护好企业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

(四)工作流程不同

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工作流程不同,财务会计一般需要借助报表进行表示,而税务会计工作则需要在财务工作的基础上再进行计算,根据国家的相关要求和决定,对税务报表进行更正。

(五)工作目标不同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二者的工作目标有所不同。财务会计致力于为企业相关的投资者提供企业相关的信息,并把企业运行的结果向其他人员展示,以保证企业中的相关人员对企业的运行状况进行了解。而税务会计不仅仅要对税款进行计算,而且也要协调纳税人和征税人之间的矛盾,这样能够保证企业和国家的利益统一。

四、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国家开始作为投资人参与到投资建设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这一主体就不仅仅是投资人,它还是纳税人。此时,投资人和纳税人之间就出现了一体化的现象,他们二者存在着很大的利益对立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的税收较多,那么投资人的收入就会大大的减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分离就显得非常的必要和紧迫。

(二)受政府和出资人收益行为的影响

政府在征税过程中,它所看重的是无偿性的金额,而对于投资人来说,他关注的重点则在于自身所得到的利益。一般情况下,国家会对投资人进行相应的补贴,使得投资人在某些方面达到平衡。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政府还需要强制性的税收,这样才能保证政府日常的开销,促进政府平稳运行。政府和投资人之间是存在一定的矛盾的,这也直接影响了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加速了其二者的分离。

(三)二者的制度和理论不同

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在运行的过程中,都需要依据企业日常的经济活动来展开计算,而在这二者同时工作时,税务会计就不得不依据财务的状况灵活的更改和运行,这样才能使得运算更加合理。而税务会计的这一变化也带来了另一个弊端,那就是税务工作无法严格的按照税法的要求来开展,这也影响到了税收工作的准确性,不利于整个行业的运行。

(四)现阶段企业制度的不同

现代企业制度的变化也是导致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重要原因。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制度也随即发生着变化。企业的财务工作往往会随着国家的制度而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税收会计工作就需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税收制度来进行运行,这二者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因此其二者的分离也就显得非常紧迫。

(五)财务会计工作影响税务会计工作开展

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有着很大的不同,财务会计能够在企业的运营的过程中,通过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而使企业做出大的改变和完善。而税务会计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和功能,它需要严格的按照税法要求来进行,这就导致了二者之间的分离。

参考文献:

[1]任宣儒,杜丹.存货中的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问题[J].经营管理者,20xx,(02):24-25.[2]李芝芬.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xx,(11):195.[3]袁志.浅析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J].中国外资,20xx,(22):80.[4]陈敬慧.探析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关系的成本效益[J/OL].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xx,(09):3.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2

摘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不断完善与进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发展,得到事业单位内部高度的重视与关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实施,可以增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规范性与合理性。本文主要针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中的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建议与措施,以供相关人士的借鉴。

关键词: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建议;研究

目前,事业单位以往传统的会计制度很难顺应会计核算的发展趋势,要想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就必须要进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促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稳定发展。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新的突破和进展,在事业单位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为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崭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一)有利于规范和统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目前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和财务信息中较不协调、统一,使各行业会计之间的会计信息严重缺乏一定的可比性,大大加剧了各行业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难度性,甚至影响到了日后合并报表的编制工作。因此,实施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发展建设的必然趋势。

(二)有利于强化事业单位会计理论的全面性

目前事业单位并没有过多的在会计信息经济特征和质量要求上进行过多得阐述,会计理论的制定较为狭隘,使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尚未形成[1]。因此,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实施,对理论体系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与深入,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理性。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新事业单位与一般的盈利机构有所不同,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既有的业绩来

新事业单位与一般企业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特别在预算和经费管理上。基于财务部门的角度来分析,缺少制定科学完善的财务管理计划来作为约束自身工作行为的规范准则,在发生重大问题时难免有些猝不及防。此外,在经费处理方面,铺张浪现象时常发生,在核算过程中呈现出一种流水化的发展趋势,只是简单地进行处理。

(二)新事业单位内部缺少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

新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所欠缺,甚至存在着一些非法竞争行为,主要是由于新事业单位缺少有效地监督与管理所导致的。而且一些新事业单位管理者很难发挥出自身的领导和示范作用,以权谋私的现象时常发生,以往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较为根深蒂固。与此同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新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如果会计人员的思想素质一直得不到有效地提升,就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新事业单位尚未能认识到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性[2],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较差,内部财务管理系统的完善性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三)新事业单位资金尚未得到有效地利用

会计信息是财务工作的前提条件,财务管理作为新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构成部分。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资产管理人员对于财务账本信息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误区,很难就财务账本信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指导性意见,进而造成资金无法得以最充分地利用与配置。而且一些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对于一些徇私舞弊、谋取私利的现象必须及时得到遏制,以免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造成更大的威胁。

(四)新事业单位缺少高度的财务内控观念

在以往传统的事业单位发展中,过于注重发展速度,使财务管理很难跟上发展脚步,造成了严重的失衡现象,并没有认识到会计执行对于事业单位的重大意义。在新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上,一些工作人员缺少高度的财务观念,很难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一些财务人员存在着“一兼多职”的现象,造成了极大的工作压力,财务人员也就很难专心参与其中,进而引发了财务管理问题上的安全隐患。

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优化措施

(一)加强交流与协作,推动资源信息的共享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必须要符合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满足于新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对于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新事业单位各个部门必须要加强合作与沟通,尽可能地减少决策上的失误性,要让资源得到最大效益的发挥,进而完善新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计划。与此同时,在相互交流与协作的过程中,可以使各个部门做到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避免出现以权谋私现象的发生,为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构建良好的氛围,进而促进新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二)健全新事业单位各项监督机制的形成,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结合在一起,可以为管理机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推动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一些管理人员要适度摒弃以往传统的管理思想,根据新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出较为完善的管理计划。在监督机制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工作人员的忧患观念,巩固自身的管理技能,更好地适应于新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

(三)制度配套可行的信息管理系统

在科学技术的重大推动力之下,现代化技术地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新事业单位必须要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良好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促进各个部门之间沟通交流模式的形成,还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合理化配置与利用,稳步提升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工作效率。使财务人员可以充分地掌握财务信息,为新事业单位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

新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人员良好的综合素质是促进财务会计制度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财务内控管理人员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与技能素养,树立明确的岗位意识,善于履行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要有最饱满的精神状态,要树立浓厚的职业道德意识,致力于维护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整体利益中。因此,在新事业单位招聘人才时,要开展全方位、多角度领域地考核,适度提高招聘门槛,待培训期考核期满以后,再安排正式地上岗就职工作,进而充分发挥出新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积极作用。此外,新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财务工作质量与水平有着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有效提升财务工作的专业化程度,提供出最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更好地服务于新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改革。

(五)创新和优化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1.坚持全发生制核算原则在新制度改革中,一些事业单位的收支业务可以利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可以稳定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将经营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中。2.合理运用资产折旧与摊销方法[3]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中,可以引用资产折旧与摊销方法,使用“非流动性”科目合理分析并记录资产折旧与摊销的实际情况,不断细化资产管理,增强亏损及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实施势在必行,可以使事业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进一步巩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市场影响力。因此,新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到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提高对于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视程度,不断制定完善的财务内部监督管理系统,加大监督与控制力度,促进资金的优化利用与配置,不断规范自身的财务管理计划;同时,一些财务工作人员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更好地为会计制度改革服务,进而实现新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

参考文献:

[1]彭凌云,王秀霞.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改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策略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xx(09):61-62.[2]霍锦秀.从财政管理视角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xx(06):187-188.[3]莫豫玲.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内容的变化和创新[J].时代金融,20xx(17):229+233.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3

一、写作原则

(1)超前性。在论文选题前,要选择具有前瞻性的题目,即对我国职能部门制定有关方针、政策时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论题。

(2)实用性。我们在做论文写作时切忌空谈,切忌重复已过时的东西,要选择工作中对企业有重大影响的现实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新的见解。

(3)时间性。特别提醒撰写会计方面论文的同学,由于20xx年财政部颁布了现行会计制度,因此,我们在进行论文写作时要注意参考20xx年以后刊物发表的文章。如:写会计信息失真方面的文章同学注意。自从现行制度颁布后,从制度层面已将会计信息造假问题杜绝了,建议这方面的论题就不要再选了。

(4)观点正确。论文写作时,其观点不要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规定相违背。

(5)论题要严格限定在会计、财务、审计和会计电算化方面;或写财务会计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方面的论题。如:“税收筹划对企业理财活动的影响”等。其主旨必须体现出财务会计专业的内容,否则就离题了。

二、构思

1、选题

(1)不是所有刊物发表的题目都适合我们写。因为会计专业本科论文完成字数要求在8000至10000字之间,而有些发表的论文题目写作字数达不到我们规定字数要求,故并不适合我们选用。

(2)若写与会计专业实践相结合方面论文时,要突出所学财务会计专业理论与方法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离开这一指导作用,论文将变成调查报告或工作总结。

(3)要注意审题。有的同学为了追求题目新颖,确定题目时,出现了自相矛盾的情况。如:有的同学把题目定为“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创新”。我们知道,对于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有关部门没有出台完整的规定,该题属于探讨性问题,更无从在此基础上创新了。

(4)论题要有探讨价值。论文的写作要以建立和完善相关规定或解决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对象,如:“浅谈我国的财务分布报告”。该题针对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不够完善的地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对职能部门进一步完善《企业财务分布报告》征求意见稿有一定参考价值。相反,有一些同学《关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加强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类题目写起来很空,又没有实际内容。因此,建议同学们不要选择这些题目作为论文来写。

2、写作过程

一旦确定题目后,就要开始写作了,写作的时候要注意:

第一,确定题目;围绕题目搜集有关资料;第三,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第四,根据筛选后的资料确定论文提纲,在提纲中把自己的观点融入其中;第五,依据详细提纲开始论文写作。

同学们在收集资料时,可以到北京图书馆查找一下刊物:《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财务与会计导刊》、《财会通讯》、《财会月刊》、《中国农业会计》、《现代会计》、《天津财会》等,还可以参考各财经院校学报有关财务会计方面的文章。

三、应注意的问题

(1)题目和内容要一致。如:有的同学在写“试论企业内部控制”一题时,夹杂了许多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的内容,表现出题目与内容相脱节,从而消弱了主题。

(2)论文结构要严谨。论文提纲确定后,要看看其结构是否合理。举例说明:“试论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的一般结构应为:

审计风险的定义。进行各国审计风险定义比较,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审计风险的特征。对特征进行详细说明;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对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逐项分析;审计风险的控制。主要把控制审计风险的步骤写出来;审计风险的防范。把防范的主要措施写出来。举例:例如,在防范审计风险方面,现行会计制度中那些不够规范的方面还需改进,怎样改进。国际上成功范例给我们的启示。

(3)文章内容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4)论文写作要能够反映出当前我国财务会计领域关注的问题,要看近几年的相关刊物。

(5)语言精炼,文笔流畅,标点正确。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4

一、以学生水平基础进行合理分层

实现因材施教,首要便是明确分层标准,而要明确分层标准,教师要对新生有初步的了解。通常情况下,由于新生刚入校不久,还没有接触过专业理论知识,不能以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作为分层标准,而是采用文化课的成绩作为依据。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再通过模拟考试重新划分,以学生专业课成绩及表现合理把学生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其次,布置合理的分层教学任务,制定科学的分层教学目标。在将学生合理划分后,教师应根据分层为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制定不同的目标。针对处于较低层次的学生,教师用着重要求其掌握应职所需基础知识与技能,使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针对处于中和较高层次的学生,除了要求其掌握基本技能外还要进行额外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以此为目标进发,为学生将来的发展铺平道路。

二、以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设置

中专院校会计专业通常为三年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表面独立却又联系紧密的多个层次,分阶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并保证在时限内完成。教学内容的分层虽任务不同,但不能松懈,对于会计专业所要求掌握的必修课程必须严格进行。除此之外,教师在教授必修课的同时还可加入部分额外辅导教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实施分层教学,使层次较低的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专业的相关基础知识,增加较高层次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物操作的熟练度,可谓一举多得。实行分层教学,主要针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而开展,有效避免学生之间因理解能力差距而造成好学生越来越好,而后进生越来越差的尴尬局面。也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充分激发,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合理设置分层教学目标

全面培养中专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观、价值观,使其成为满足现代社会要求并为社会作出贡献的综合性人才是中专院校的育人标准,也是中专院校的育人目标。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从教育和教学两方面进行,双管齐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中专生普遍存在认知能力不足和意志力弱等特点,因此,教师应将这方面的培养放到教学目标中。在教授其专业知识之余,还要着重培养非智力因素,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使其能更好地从事将来的工作。

四、坚持授课分层教学法

做好课前备课工作是每位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会计专业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提前做好备课工作,并在其中体现出授课的层次性,使分层教学模式更有效。首先,教师在备课阶段应事先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每位学生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之余,通过自身努力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小组合作等方式,将支撑点放到处于中等层次的学生身上,兼顾优等和后进生,为处于较差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具体来说,则是将处于较高层次学生的教学重点放到练习中,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独立思考与学习的能力。而针对处于中等层次的学生则将教材内容进行精炼,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教材基本知识与技能运用能力;面对处于较低层次的学生,则要降低要求,要求其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基本概念。此外,教师还能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五、设置分层练习和测试题

在中专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练习与测试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练习与测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并且分层教学同样适用于上述两个阶段。在练习阶段运用分层原则,将问题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学生则根据自身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无论选择何种题目都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与此同时,在设计问题阶段要凸显出问题的层次性。其一,以全体学生为目标,要求全体学生均要掌握基础练习;其二,在基础内容上需要稍加思考的问题,此类题目适合处于较低和中等层次的学生;其三,针对处于较高的层次的学生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题目,以此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也让练习的有效性得以体现。在测验阶段,分层同样重要,可采用与练习相同的分层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六、结语

在中专会计专业中运用分层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以便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5

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而金融会计是金融工作的基础,如果这个基础不牢固,必将会严重危及到金融安全稳健运行。特别是在金融竞争日趋激烈,金融会计在金融工作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要。因此,加强金融会计风险的分析研究,对于进一步改进金融会计工作,夯实金融会计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金融会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风险是指未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金融企业作为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特殊企业和独立的社会经济主体,在营运过程中存在各种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如决策风险、市场风险、资产风险、流动性风险、筹资风险等等,其中金融会计风险便是各类风险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一种风险。事实上,在金融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几乎每一笔业务都需要金融会计的核算与操作,由此导致的风险问题时有发生。现阶段我国金融会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会计核算风险、决算编制风险、结算编制风险、会计监督风险、会计操作风险、人员管理风险等。

二、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金融会计风险防范系统是金融风险会计防范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在整个会计防范系统中占有重要的位臵,防范措施是必要的。

(一)进一步改进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谨慎会计标准,改进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不仅是我国金融业适应国际标准的需要,也是有效防范金融会计风险,提高金融机构竞争力的需要。从目前情况看,改进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真实核算资产质量。对贷款质量的分类,按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标准进行;对其它资产的核算,按照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孰低原则计量。同时,按照各类资产的实际风险,提高提取呆、坏帐准备比率,适当放宽呆、坏帐核销条件,以体现金融企业的高风险性;二是合理确定收入期限。缩短应收未收利息核算期限,由目前的六个月缩短到三个月。同时,考虑过去金融机构应收未收利息核算期限长,形成大量表内应收未收利息的实际,对历史应收利息实际逐年税前冲减政策;三是改进固定资产拆旧办法。在目前实际分类折旧的基础上,实行加速拆旧法;四是适当降低金融机构税负水平。虽然财政部、税务总局对降低金融企业营业税做出规定,即从20xx年起,每年下调一个百分点,分三年将营业税率从8%降至5%。但与国内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行业的营业税3%相比,同第三产业营业税负担相比,金融业仍是最高的。在所得税方面,1997年开始,金融企业所得税由55%降为33%,但同外资银行相比仍高18%。在金融机构存在大量应收未收利息的情况下,税负重,形成了金融机构垫付税金,财务信息失真。因此,需进一步降低金融机构税负水平;五是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应充分考虑金融创新、金融新业务加速发展趋势,制定规范金融新业务相关会计标准及规定,使金融会计制度建设具有超前性,防范金融新业务会计风险。

(二)改革现行金融会计管理体制

实践证明,会计工作受同级领导的体制,不利于会计职能的充分发挥。目前,较为可行的改革措施是实行金融会计委派制。金融会计委派制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总行对各分行和直辖支行实行会计经理委派制度,分行对所辖分支机构实行会计经理委派制度。会计经理的人事关系隶属派出行,工作关系由派出行财会部和派入行双重管理;二是建立委派会计经理资格制度。委派会计经理必须符合《会计法》规定的任职资格,德才兼备,具有较高的业务

素质和政治素质,经委派人员管理机构按有关程序考核确认后,报行领导批准其委派资格;三是赋予会计委派经理与履行职责相当的权力。主要包括: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的权力;重大经济事项研究的参与权;重要业务审核权;对下级行会计经理任免的专业审批权等;四是明确委派会计经理的义务和职责。委派会计经理必须积极支持、配合、协助单位负责人合法依章经营,严格执行各项会计制度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和核算各项业务,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加强会计内控建设;及时完成单位领导和上级会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等;五是建立对委派会计经理的考核制度。坚持日常考核、定期考核、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考核为称职的继续留任,对考核为不称职的及时调整;六是建立委派会计经理定期轮换制度。凡在同一单位担任会计经理3-5年的,必须进行轮换,这样有利于防范会计经理在一个单位呆的时间较长,而引发道德风险,有利于会计委派制度职能作用的发挥。

(三)加强金融会计监督管理

一是加强金融会计各监管主体间的信息沟通和协调配合,发挥合力作用。金融机构内审部门及社会监督审计部门应建立工作情况通报制度,这样既有利于各监督管理部门充分掌握金融会计工作情况,又能够有效防止各部门检查内容雷同,避免重复劳动;有利于各监督主体根据各自监督管理

需要,增强检查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检查效果;二是坚持对金融会计工作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并重的原则。从金融机构内部监督看,加强事前监督,关键是要强化“接柜制”职能。即:单独设臵接柜岗位,对客户提交的一切凭证,必须经过接柜员审查,验证其合法性、合规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后,分类传递给各个业务柜组进行下一步处理。对有重大疑点的票据凭证及时向会计主管汇报,以便做出准确判断,予以正确处理。比如对票据诈骗风险的防范,这一环节的工作是相当重要的。加强事中监管,要强化核对监督职能。要建立符合金融会计特点和适应金融会计发展要求的一整套会计内控评价制度,检查手段和金融会计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及预警系统。

(四)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是一个多层次的任务。首先,金融行业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在思想上要统一认识,重视会计工作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重要作用,在岗位设臵上、人员配备上对会计工作适度倾斜。特别要改变那种会计工作只是简单劳动的错误认识,要真正把那些热爱会计工作岗位、德才兼备的干部配备到会计工作岗位。

(五)建立有效风险预警机制

当我们强调要将单纯的事后监督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控制时,风险预警机制就是必不可必的。另外在会计

工作中,要设臵一系列有效的指标体系,通过日常核算,反映出可能发生的问题,以便银行决策部门能够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实现规避风险的目的。

(六)发展现代会计运作手段

现代会计手段既表现在形式上,也表现在内容上。内容上指强调会计核算监督制度的完善,形式上则是指会计电算化方法。银行业应大力推广业务处理电算化,这样对改善服务、增强竞争力有很大帮助,更重要的是它的推广运用可以规范会计操作程序,减少人工处理业务的随意性和灵活性,减少差错和违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有了会计电算化不等于万无一失,因为电脑处理系统本身有一个是否完善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个操作管理问题。如果对此掉以轻心,仍会潜伏较大的风险。在我国金融改革发展进程中,虽然不可能完全避免金融会计风险,但只要我们高度重视金融会计风险的防范化解工作,加强对金融会计风险表现的研究分析,找准形成风险的症结,并从体制、制度、操作手段、监督、人员管理等各个方面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防范化解金融会计风险工作水平,就会使金融会计减少事最低度,从而进一步夯实金融会计这个基础,推动我国金融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6

1论文题目

2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

3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4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

5本论文主要内容的基本结构安排

6进度安排

文献综述资本运营运作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结论

1.1资本运营的涵义

1.2资本运营相关理论综合1.2.1资本集中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2.2 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2.3产权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2.4规模经济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1.3资本运营的核心——并购

1.3.1概念

1.3.2西方并购理论的发展

1.3.4并购方式

1.4研究课题的意义

2目前研究阶段的不足

参考文献

1论文题目

资本运营及某某企业资本运营的案例分析

2所选论题的背景情况,包括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

企业资本运营是实现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纵观当今世界各大企业的发展历程,资本运营都起到过相当关键的作用,并且往往成为它们实现重大跨越的跳板和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在我国,近年来不少企业也将资本运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并获得了成功。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了重视生产经营、忽视资本运营的瓶颈,认识到资本运营同生产经营一起,构成了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可以预见,资本运营在我国企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特会越来越大。本文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 wto为背景,比较全面描述了国内外资本运营的现状,深入地剖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对策,以及对于国外资本运营经验的借鉴和教训的吸龋

在研究领域发展方面,国外对资本运营的研究和运用都多于我国。在中国,资本运营是一个经济学新概念,它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是投资管理学科基础的理论学科。资本运营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一门课程。它是将公司财务管理、公司战略管理、技术经济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综合起来,依托资本市场相关工具,以并购和重组为核心,以企业资本最大限度增值为目标,通过资本的有效运作,来促使企业快速发展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资本运营概念虽然产生时间短,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广泛地进行资本运营。事实证明,如何有效依托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营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资本运营课程在我国研究也比较热门。

3本论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资本运营观念在不断影响着企业管理者们。在资本运营的大潮面前,许多企业也在跃跃欲试。但从我国资本运营的实际来看,进行资本运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同时,国内企业也要面对跨国企业的挑战。要搞好资本运营,必须先去了解和认识资本运营。

本文就是针对上述现实,充分考虑到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资本运营的内涵、形式、核心、企业并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对企业开展资本运营提供依据和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本论题的主要论点或预期得出的结论、主要论据及研究(论证)的基本思路

本文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资本运营的相关理论内容综述。重点分析和探讨资本运营核心——并购的模式、动因、效应分析,并通过国内外资本运营历程分析我国资本运营发展趋势。最后通过企业并购案例说明资本运营的过程及总结资本运营重点把握的要点和技巧。预期通过本文对整个资本运营在企业管理运营中的重要性、特点、操作、评价过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对资本运营中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本文理论部分主要参考金融投资类、经济类报刊杂志;以及图书馆中大量有关资本运营与企业并购方面的书籍;投资学教材与参考书和教学中老师对资本运营模式的总结与案例分析;另外,指导老师在研究过程中会提供较大量的参考资料。

在强调资本运营的同时,我们并不否认产品经营的重要性。事实上,资本经营并不排斥生产经营。在生产领域内的资本运营,必须通过生产经营进行转换。只有通过生产经营的途径,资本经营的目标才能最终得以实现。正是产品运营如此重要,有关生产经营的研究成果比较多,而对资本运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却很少,也正基于以上原因,笔者才将资本运营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介绍资本运营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资本运营的相关理论内容综述。重点分析和探讨资本运营过程中问题的解决途径。最后通过企业并购案例说明资本运营的过程及总结资本运营重点把握的要点和技巧。预期通过本文对整个资本运营在企业管理运营中的重要性、特点、操作、评价过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对企业资本运营的发展趋势做一展望。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7

一、引言

1.研究背景

从中国现实来看,一方面我国物质资源比较匮乏,建设资金不足。但从另一角度来看,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巨大的财富,目前这些资源仍有待开发。在企业的角度上,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得到比较好的发展,就必须拥有人才并且很好的管理人力资源,不仅要关注物质资本的影响,更要关注人力资源。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大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力度,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管理战略具体实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知道一个组织的知识创新能力对于组织的管理层级,以及运营效率的影响,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将人力资源的价值以具体数值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2.研究意义

人力资源会计一词产生,得益于科技的进步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会计既属于会计学又属于人力资源管理学,它是两门学科理论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结果。对传统会计学而言,人力资源会计拓宽了它的广度,使得传统会计理论能在新的领域得到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学而言,人力资源会计的出现使得人力资源会计信息能够被量化,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为其科学的分析管理提供了工具。在切入正题之前,本文花费较大笔墨对人力资源会计相关理论的各种概念进行分析,让读者对于人力资源理论的相关构成,以及相关概念有个大概的了解;之后讨论了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运用情况,分析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在应用方面主要问题;然后,针对第三部分分析出的问题提出改善的思路,给出可行的建议;最后对人力资源会计的未来的趋势做出展望,以期我国人力资源会计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人力资源会计概述

在会计工作中,人们一直对投入的物质资本的核算很看重,为了更好的核算各类的物资资本,会计工作者也在时刻进行优化改善与发展,却往往忽略人力资产这种难以量化的资产。如今,经济发展的马车不断向前,我们渐渐意识到,一个企业组织要想得到良好的经营效果,并获得长期的发展,不能只是依靠物资材料的投入,人力资源也是十分关键的因素,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因素,理解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带着大家从人力资源、人力资产、人力资本三个基础概念介绍及其特征分析入手,并整理出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理论,让大家能全面了解人力资源会计体系理论。

1.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

对于人力资源会计,有如下几种主流的解释:弗兰霍尔茨认为“人力资源会计是把人的成本和价值作为组织的资源进行计量和报告”;美国会计学会的定义是“人力资源会计是鉴别和计量有关人力资源的信息,并沟通这种信息给有关利害关系的当事人的程序”;日本会计学者若杉明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人力资源会计通过会计的方法和跨学科领域的方法,测定和报告有关人力资源会计的信息,以提供给企业的经营者及其利害相关者使用”为了方便之后的研究,笔者简单地将人力资源会计定义为供企业利害相关者使用的,将人力资源信息通过量化的方式确认、计量,以及核算的会计方法。

2.相关的概念释义

(1)人力资源。在经济学的范畴里,资源是指那些投入生产并能创造物质财富的所有要素,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两大类。就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的价值在其各个方面都能体现,人力资源价值发挥的好坏,对企业的生存以及发展都具有决定性影响。人力资源也是企业各种生产要素中最有可变空间的要素。为了方便研究,我们将人力资源分为狭义人力资源,即在企业层面上的人力资源,指企业内部所有员工所具备的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实际经济贡献的技能水平、知识水平和创造力水平的总和;另一种便是广义人力资源,是指社会活动中,蕴含在劳动者身上的所有能力的总和。而被大家普遍所了解的人力资源会计正是狭义的人力资源,也是本文所研究的对象。

(2)人力资产。对于人力资产的解释,首先要从资产上说明,人力资产具有一般物质资产的普遍特征,即人力资产是企业为取得经济利益而持有的资产,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为企业带来收益。然后再去考虑人力资产的其他特性,第一,人力资产的排他性,即劳动者在劳动期间其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属于企业,强调了企业的控制权利;第二,人力资产的时效性,劳动者的劳动资产在其属于企业约制范围内才归企业所有,即人力资源不可能永远归企业所有;第三,人力资产的可计量性,将狭义上的人力资源称为人力资产,则要求这类资源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能以货币计量的形式体现出其成本、价值、收益等。

(3)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对于人力的投资而形成的,具体来说,企业利用对员工的教育、培训等方式,将资产价值凝结在员工身上,是员工所蕴含的技能、知识,以及创造力的总和。人力资本是权益名词,代表的是企业的所属权,人力资本属于投资人力的劳动者,也就是说企业内部的员工可以作为企业的股东存在,并享受股东的各种权利。

三、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内人力资源会计在实践应用上还有待推进,除了华为、华谊兄弟等大企业尝试在企业管理中使用人力资源会计对企业的经营效果、生产效率等进行计量,其他企业在这方面的应用很少。即便是那些已经采取人力资源会计进行管理的公司,也是没有很好地将人力资源会计融入企业管理中。由此可知,人力资源会计并没有在我国企业中得到普遍应用。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人力资源会计现阶段的应用情况可总结为下述几个方面:一是大多企业对于投入企业人力资源应该视为人力资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入,对于人力资源的价值体现还只限于招股说明或者财务报告中的附注等简要说明。二是虽然我国许多会计学者在人力资源会计应用问题上下足了功夫,但在人力资源会计使用方法等方面的仍存在很大的分歧,使得其在实务方面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妨碍了人力资源会计的实践操作。三是我国人力资产开发不够充分,大多数员工的素质,以及工作热情仍处于较低的层次,对于合理的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认识不够。四是企业的人才观更多存在于书面或者口头上,对于优秀员工的潜力开发不够、对于人员的培训不够,或者说培训内容,以及形式没能够让公司员工得到较大提升。基于中国人力资源会计现阶段的应用情况,整理出我国在人力资源会计在应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人力资源难以确认与计量

确认与计量作为人力资源会计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由于人力资源本身的特殊性,对于其的确认与计量会涉及到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与条件,所以尽管提出了计量方法,但总的来看这些理论大相径庭,更重要的是实践运用起来过于繁琐。因此,至今人力资源会计未与传统会计真正融合,在实践应用中也处于尴尬的位置。

2.人力资源会计权益分配不明确

从权益分配上看,人力资源会计没有明确界定劳动者的权益。在企业经营生产过程中,企业总会因为人力资源的取得、维护、开发而付出一些经济代价,有时也会将其中的某些支出资本化,这个时候,对于这些经济代价的确认问题总是有争议。从投资者立场看似这些以付出支出为代价的资产应属于企业所有者,但用于人力资产上的支出恐怕不足以表明人力的归属。此外,随着人力资本所有者加入到企业的产权关系中来,以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为核心的理念也发生改变,产权基础也发生了改变。劳动者不仅是自我人力资源的所有者,还将享有剩余权益索取权。要想彻底激发员工的潜能,就必须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明确人力资源会计权益符合当今经济的要求,也是人力资源会计发展过程中必须直面的节点。

3.列报和信息披露对人力资源会计提出的要求

当前,由于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还处于不够成熟的阶段,关于人力资源如何在会计报表中列示还缺乏一种统一的模式。会计报表要求体现会计信息的完整性,所以也要求将人力资源信息列示其中,以向报表使用者提供明确完全的信息。然而,目前在大多数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其列示的人力资源信息只是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字,这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如果人力资源的报告最终只通过几个简单数字,那么人力资源会计便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因此,关于如何在会计报表中更多的披露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种种设想在这一现实情况下显得两难。

四、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完善的思路

在现阶段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和应用基础上,针对出现的主要问题,笔者给出完善的思路如下:

1.加大研究力度,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实务操作提供支持

人力资源会计传入我国已有三十几年的时间,我国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但是就国内整体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研究现状而言,仍存在沿用前人研究理论、没有真正走出研究的怪圈,导致理论虽多却缺乏具有权威说服力的规范,存在许多研究的盲点,因此人力资源会计也难走向实际运用。因此,要促进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必须强化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并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以规范人力资源实务使用。

2.改进会计计量方法,提出更合适有效的实行方法

目前存在的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方法具有一定的限制性,而且在操作性方面也存在问题,因此我们应不断改进现有的计量方法,完善其核算体系。人力资源价值是一种难以用货币来量化的特殊要素,这时候人们通常需要加入非货币化的计量手段来核算。将非货币计量结合到货币计量来核算人力资源价值,这样就能够比较准确的知道人力资源的真实价值。在初始确认方面,我国企业大多采用历史成本来确认价值,以人力资源刚进入企业所消耗的招聘以及培训费用为依据。但企业关键人员的人力资源价值确认,不仅要参考招聘以及培训费用,还因将其作为企业的投资,计入资本项目。鉴于人力资产和无形资产在某些方面具有的相似性,人力资产的相关会计处理也可以参考无形资产的处理。

3.完善资本市场,对人力资源进行市场定价

资本市场是企业融资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监管与资本定价的重要工具。资本市场上资产的价格的形成往往取决于资本市场上供求双方。在完善的资本市场内,对于人力资源来说,特别是企业家的人力资本的价值,也能通过资本市场供求双方的博弈反映出来。因此,只有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中,人力资源会计才能有实际使用的基础,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难题才会有所突破。

4.加强法律建设,用法律的形式核定剩余权益的分配问题

人力资源能对企业剩余权益进行分配是建立在人力资本产权的基础上的,分配制度要想有据可依,就必须有人力资本产权相关法律。现行的法律制度是建立在物权之上的,主要是对物质资本的保护,而关于人力资本所有权的问题的法律少之又少,在法律方面的界定更是模糊。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可以更好地规划各主体间的权利义务的关系,企业股东和人力资源之间的权益分配也更加明确。明确了权益分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人力资源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更积极主动的为企业创造财富。因此,加强人力资本产权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推行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显得尤其重要。

5.改进现行的会计报表,如实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的信息

会计报表应反映出信息需求者所需的一切信息,如果人力资源信息未能反映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那么企业的报表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将有待商榷。在资产负债表上,我们可增设一些科目对人力资源进行核算,如“人力资产”、“人力资产摊销”、“人力资产净值”、“人力资本”等科目,并将“人力资产”置于“其他长期资产”与“固定资产”之间,建立“物资资产+人力资产=物资权益+人力权益”的会计准则。在利润表上,因为人力资源的有关损益在其发生的时候已经计入到管理费用或者营业外收支中,因此我们不用特意增加新的科目来反映人力资产的损益。在现金流量表上,可以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下增设科目,如企业取得、开发、培训人力资源的现金流出,以及由于人力资源而生成的现金流入。此外,我们应在附注里面增加那些无法用数字说明全部情况的人力资源信息,作为人力资源的补充说明。

五、结论与展望

随着经济发展量化核算人力资源的呼声逐渐加大,人力资源会计应势而生。传统的会计核算中未将人力资源的成本、投资,以及权益等问题纳入考虑范围,给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诸多难题,而人力资源会计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工具。但是,目前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仍存在一些盲区,阻碍了其在实务操作方面的发展。中国人力资源会计在实务操作方面一直都比较滞后,更是有待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会计的存在与发展对于企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关键意义。虽然目前在人力资源会计研究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人力资源会计在实务中也没有得到充分运用,但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一代又一代学者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研究的深入,人力资源会计必定发展到更广阔的平台,在实践中也能得到广泛应用,为企业甚至国家的长远发展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埃里克G弗兰霍尔茨.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中译本)[M].上海:上海翻译出版社,1986.[2]陈迪.论人力资源会计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地位[J].财会研究,20xx,(1).[3]高超.中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xx,(6).[4]徐鹭.人力资源会计发展探析[J].消费导刊,20xx.[5]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8

摘要: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和发展中远没有预期中的乐观,虽然高校在会计专业开展了一些校企联合的试点工作,但是这项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会计专业教育教学

一、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

会计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在实习中存在很大的不同,会计专业的学生不太被企业接受,主要因为企业的财务是有保密性质的,所以会计专业的学生想要去企业实习是很难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对于财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只做一些简单的复印资料等工作,就失去了实习的意义。

高等院校在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各方面:在企业中,如果没有利益,企业就不愿意接收会计专业的大学生来实习,因为实习生短时间也很难给企业创造价值,即使有一些学生,也就只让这些学生做一些打杂的工作,这与学生实习的目的相悖,学生学习不到东西。如果国家可以在税收方面给予企业一些优惠,企业就可以更好的接收会计专业的学生来实习,否则学生即便是免费给企业打工,也很难被企业接纳。

会计专业的现代学徒制想要稳步发展,长期开展,必须要靠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并且在此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都要获取一定的利益,否则很难长期合作下去。对于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这种方式让学生在企业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为学校带来品牌和名声,使学校和学生获得一定的利益。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如果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机会,但是学生在短时间不能给企业创造价值,并且企业好要付出培训的人力、物力,对于企业来说得不偿失。因此,企业处于成本的考虑不愿意接受学生在企业的实习。

另外,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如何给带实习生的师傅发放工资也是一个问题,如果给师傅多发工资,企业就会在经费上有损失;如果给师傅少发工资或者不多余发工资,师傅就没有带实习生的积极性。会计是要在实践中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的一门学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会计专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在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时候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院校招收会计学教师的时候,有很多都是刚毕业的大学何时能或者硕士研究生,这些教师很少从事过专业的会计工作,实践基础薄弱,知识结构停留在理论的层面。

二、会计专业学生的发展方向

高等职业院校在教学模式上缺乏创新和改变,主要也是因为社会对于职业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是进入事业单位。

因此,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想要发展的好,就必须给自己更高的要求,这样才能符合企业的发展需要,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岗位上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会逐渐取代简单重复的劳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需要的是能够有更多思维,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才。那种重复简单工作的人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是取代不了人的思维和主观能动性。

对于会计学专业的人来说,不仅仅要会做账,还要具备更多的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综合能力强的人才,可以进行数据分析、财务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会计岗位与其他岗位有所不同,面临着企业的一些核心的机密,涉及到企业的账务、税收等商业机密,对于企业的发展以及企业的战略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企业是不会让实习的学生去接触到这些机密的。

那么学生在实际的实习中,可以采取计算机模拟的办法来实现。通过模拟真实的企业环境,企业的账务使学生来提高实践的能力。在进行模拟实践中,可以紧密结合教材,强化学生的专业技术和能力,使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成为会计、出纳等身份。在此过程中学会如何进行做账、财务管理、审计等工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在发展中还面临很多问题,在校企合作中还没有达到理想的双赢的局面,由于会计工作的保密性,阻碍了学生在企业实习。

因此,学校和企业应该更深层次的加强合作,多方沟通,达到共识,给学生的实习提供可靠的保障。此外,政府不能也要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使得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可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瑞.现代学徒制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xx(20):459.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有了很大的进步,电算化正在逐步取代会计手工做账。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使企业的生产效益得到了提高,管理模式得到了改善,它的运用和推广对传统的会计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问题;措施

在手工做账的时候,从原始凭证到会计报表都是以纸张的形式来登记,可以适时地做账务调整,而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大多是通过网络通讯线路传输以及人工数据输入输出等方式收集,导致网络信息存在较大风险。因此,企业的环境内部管理和控制应当完善,会计电算化所存在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

1.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创新提高阶段是从1996年开始的,这一阶段,在全国大量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工作,各软件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逐步壮大,争相开发新产品和新软件,以便于更好地立足于国内市场。目前,市场上使用最多的财务软件是用友和金蝶,但是却缺乏既懂会计知识又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并且软件本身适用性差,保密性差,不能满足会计核算工作的需求,内部管理也不够科学。

2.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2.1人才不足

首先,大多数会计人员正在接受计算机专业知识培训,但大部分人还是缺乏财务软件的实际操作培训,并且对计算机知识知之甚少,一旦出现系统问题,便束手无策。其次,会计人员所培训的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使接受过培训会计人员所学的知识跟不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再次,企业领导对电算化管理比较陌生,他们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式,把计算机和财会人员的重要性本末倒置,忽视对财会人员的培训。

2.2软件缺陷

目前,许多学计算机专业的软件开发人员加入到财会软件设计中去,由于他们没学过财务知识,而且设计出的软件没有办法进行严格测试,所以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如:会计软件通用性差、集成化程度低;系统初始化工作量大;信息共享性差;数据传输不便;操作人员的设置权限不明确等。每个会计软件都有自己的特点,造成大部分会计软件互相不兼容,每个企业使用的财务软件都不一样,使用方法也不一样,加之大部分会计人员对计算机知识不太熟悉,一旦出现故障,就要请专业人员来修,浪费企业大量的人力财力且增加了很多负担。

2.3会计制度没有作出相应的修改

财政部从1994年开始,颁布了一些关于会计电算化的相关制度,但是目前我国的企业的核算制度还是以手工做账为主。从应用会计电算化开始,从账户设置到账务处理再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最后到错账更正方法等过程都在发生变化,可是关于电算化的制度却没有跟着这些变化而变化。我国是近几年开始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的,有很多单位都是主要在研究怎么使用财务软件,却忽略了相关制度,导致没有认真实施这些制度,这也阻碍了电算化法律法规的建设、普及和推广。

2.4数据备份隐患多

在网络上传递会计信息的时候,也许会被不法分子或别有用心的人拦截或篡改信息,其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很多时候,财务信息都是通过软件加密的形式进行保密的,这并不能起到数据保密性的作用,因为现在的黑客可以绕过会计软件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直接读取数据库文件,甚至可以直接修改数据,这都是重大隐患。还有通过网络病毒来破坏电算化软件中的数据文件,使数据文件丢失。企业的财务信息都依附于财务软件,一旦有安全隐患,将严重损害系统的安全性,这无疑是数据备份的重大隐患。

2.5会计电算化缺乏审计功能

用电算化做账的时候,所有的会计处理都是用手工输入由计算机来完成,所以就要连带着计算机的系统一起来审计,包括电算化系统程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以及数据文件等方面,使审计人员既要用传统的审计方法来审计,又要借助计算机的辅助审计技术,给审计工作带来不便。在引进审计辅助软件的同时,手工处理系统的改变是来源于会计资料的归集,导致企业内部安全控制方式减弱了,这样的方式使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难度提高。因此,为了能真正实现会计的各项职能,财务软件应具备审计功能。

3.会计电算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增强企业领导的认识

企业领导应该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流程,并自觉强化自身认识,积极配合会计人员完成工作,大力支持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执行,充分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

3.2完善会计软件

首先,加强会计软件售后服务系统,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及时反馈,软件公司收到反馈就能及时解决问题,更好地完善会计软件。其次,开发完善通用的财务软件,使软件系统更安全、运算更准确、报表更及时。并且让对计算机知识掌握不多的用户,能在短时间内学习并使用。另外,会计软件的功能必须提高,在管理型信息模块中加入财务管理,为单位决策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还有要开发防止病毒入侵和非法篡改数据等功能,尽可能的保护数据的安全。3.3培养企业会计电算化的人才

首先,企业应多培训一些专业的会计电算化人才,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会计知识,还要对计算机知识和管理知识有比较深刻的了解,要求会计人员掌握会计软件的核算功能、数据处理流程等。其次,不仅要求财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得到提高,而且不能忽视对财会人员的教育培训,并定期考评,使财会人员自觉约束自己。最后,进行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人力资源投资,培训数名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熟知会计知识并对计算机知识有一定了解的会计专业人才,既能使单位或企业的电算化水平得到提高,又可以使其他会计人员自觉意识到要提高自己的电算化水平。

3.4完善相关制度

第一,关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操作管理要制订一套严格的操作规定并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和注意事项,形成一套电算化系统文件。第二,完善会计电算化工作下的档案管理制度。要对所有的会计资料进行存档,并严格保密。第三,完善实施机构和人员的岗位管理制度,要对会计电算化的所有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并划分责任。为了能及时发现违法行为,还要建立岗位责任制。

3.5加强会计电算化环境内部管理和控制

第一,完善系统维护控制。主要包括软件修改、操作过程控制、系统功能的调整以及计算机硬件的维修等。所有的维护过程都要以书面的形式写下来,经批准后再实施修改。软件修改尤为重要,其维护记录必须要打印并存档。制定一套严格的操作规定来约束操作人员,并明确责任和注意事项。第二,完善实体安全控制。要想保护好会计资料,就必须保护好计算机内的数据安全,所以要禁止各种非法人员或闲杂人等进入机房。第三,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一方面要对电算化的账务处理进行审计,还要看审计会计人员是否遵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及计算机操作;另一方面要对其保存方式的安全和合法性进行监督及检查,杜绝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现象的发生。

3.6做好日常数据备份工作

第一,档案管理制度应得到完善,由专人保管重要的会计资料并定期存档、定期检查,还有对于会计资料的借用应严格控制并按时归还。第二,增强网络防范意识。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应该采取一些防范措施,例如对所有使用会计信息的人进行身份认证、计算机要加上防火墙技术等,把重要的计算机用电磁屏蔽起来,以防止电磁辐射和干扰。第三,制定机房管理规定,加强机房的防火、防水、防盗、防鼠的工作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等。

4.结语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人员记账的重要工具,有着提高效率,减轻工作量的作用。在当今信息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地方要用到计算机技术,促使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企业在应用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我们应客观的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以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9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无论是在企业的风险管理,还是在企业的决策分析领域,管理会计所具有的作用都变得愈发重要。文章首先说明了大数据时代对管理会计应用产生的影响,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啤酒制造行业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管理会计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啤酒制造行业;管理会计;应用

作为对啤酒制造行业管理工作精细程度进行提升的重要途径,管理会计所具有的作用,在大数据时代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以啤酒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为基础,对管理会计的应用进行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合理应用管理会计,不仅可以保证企业所制定管理方案的科学性,还可以保证企业与社会发展方向的一致性,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一、大数据时代对管理会计应用产生的影响

(一)拓宽了管理会计参与企业管理的渠道

在大数据时代,对数据进行收集的方法与之前相比有了非常明显的变革,管理会计在对与所在企业生产的产品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时,可以获取到更为及时并且完善的内容[1]。正是由于大数据时代所涵盖数据均具有实时性的特点,因此,以此为基础所开展的数据分析工作,其结果与之前相比在准确性方面具有了质的飞跃,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管理人员制定相关决策提供了便利。

(二)使管理会计具有的作用愈发明确

在大数据时代,各企业能够对自身所需信息进行获取的来源变得愈发广泛,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对大数据所具有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功能进行应用,保证数据分析工作的高效完成,为企业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信息,保证管理人员制定决策的有效性。可以说,对处于大数据平台之上的企业而言,管理人员能够对企业的发展现状具有更为准确的认识,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啤酒制造行业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

(一)相关专业人才的缺乏

处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企业,通常需要面对大量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因此,想要保证获取商业信息对企业发展具有其应用的价值,就需要对所收集数据信息进行深度的挖掘与分析,此时,从事管理会计的员工整体能力的高低就显得尤为重要[2]。但是,我国现有管理会计队伍普遍存在建设水平较低的问题,这就导致大部分企业内部均缺少能够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科学分析与预测的员工,进而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二)管理人员存在认知偏差

到目前为止,仍旧存在部分管理人员无法对管理会计的含义进行准确定义,而是将其与记账、核算等基础性会计工作画上等号,从而忽视了管理会计对企业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这一观念的存在,对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的推广和应用是非常不利的。

三、啤酒制造行业管理会计的应用策略

(一)及时转变管理观念

对于啤酒制造行业而言,在对管理会计进行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管理人员的意识、导向和观念。因此,想要保证在大数据时代,将管理会计对啤酒制造行业发展具有的积极作用进行完整展示,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对自身观念进行转变,明确数据管理与价值创造间的关系[3]。以啤酒制造行业所具有的特点为基础,对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的观念进行分析,可将其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在大数据时代通过对管理会计加以应用,保证管理精细化程度提高,从而实现企业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进行转变的能力。在具体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通过对大数据方法的应用,提升针对经营数据所开展收集、分析与归纳工作的效率,通过与同处于啤酒制造行业中的先进企业进行横向比较,以及与本企业历年经营管理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纵向比较的方式,完成对管理差距的寻找,从而针对现存不足对管理措施进行调整或优化,将管理“潜成本”进行消除,最终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大数据加以应用的方式,完成对以啤酒制造行业为基础所开展智能化管理工作进程的推进,保证服务效能的提升。对于以盈利作为最终目标的啤酒制造行业而言,当其处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理念以及管理会计的应用,完成对所在企业面向消费人群的特征进行分析与归纳的工作,为企业发展方向的确立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在保证企业所制定发展方案大方向正确的基础上,避免企业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着重培养相关人才

人才乃管理之根本,对于包括啤酒制造行业在内的任意行业而言,想要保证自身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所开展一系列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当务之急在于针对社会的发展趋势、企业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对相关人才进行重点培养。现阶段,对于啤酒制造行业而言,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以下两个层面之上:首先是对管理会计行业的从业人员整体能力进行提高,通过针对财会人员主要工作内容定期开展技能培训的方式,保证对财会人员所具有知识体系结构进行更新,实现由核算型财会人员向管理型财会人员进行转变的目标,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为管理会计实施效率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其次是通过构建完善的人才激励制度的方式,实现对管理会计的尖端人才进行培养的目标。想要实现这一目标,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啤酒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所在企业的发展现状,在企业内部有针对性的设立起财务管理师或其他与管理财务密切相关的高级职位,用来保证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经营和生产过程中所占据地位的提升[4]。通过对啤酒制造行业现阶段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较为突出的问题在于,啤酒制造行业所包含企业普遍缺少能够对大数据和管理会计所涉及知识进行准确掌握的人才,这对于企业的进步和行业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想要解决该问题,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实施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选择财会技能过硬、工作经验丰富的企业员工前往更加高端的国家会计员进行深造与学习,将企业所具有的与大数据时代要求不符合的缺口进行弥补,保证将企业对大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与归纳的能力进行提升,从而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可视情况在企业内部引入社会高端人才,实现对企业员工所具有工作积极性的有效调动。

(三)营造适宜的内部环境

想要保证管理会计在最短的时间内与企业各部分系统达到契合状态,不仅需要管理人员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还需要保证企业内部环境与管理会计所具有的需求相适应[5]。第一点,应当保证企业内部所具有工作氛围的和谐,根据啤酒制造行业的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企业发展方案,并且调整对管理会计所具有的要求,构建完善的项目决策制度,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保证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会计的有效结合,明确管理会计员工在对企业经营决策进行制定时所具有的重要性,完成对良好氛围的营造;第二点,管理人员应当将针对财务信息化所开展的建设工作与企业发展规划相结合,通过对财务核算体系进行统一的方式,保证信息处理规则的规范性,从而构建起与大数据时代要求相适应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第三点,管理人员需要投入相应资金,用以保证软件和硬件设施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大数据处理的能力进行提升的目标。除此之外,管理会计员工也应当对自身所具有的观念进行及时转变,将工作的范围扩大至对所制定决策进行辅助的方面,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传统的记账与核算上。

四、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管理会计对于社会、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而言,所具有的作用都是无法替代的。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又为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会计的参与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啤酒制造行业更应当重视对管理会计进行推广与应用的意义,通过对行业管理精细程度进行提升的方式,保证其获得应有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财参考文献:

[1]孙莹,朱莹.青岛啤酒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J].财务与会计,20xx,06:22-23.[2]张晓.企业环境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以青岛啤酒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xx,01:58-59+83.[3]尹冰玉.战略管理会计在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应用分析[J].时代经贸,20xx,19:13-15.[4]范英杰,李晓媚.环境管理会计的企业内部驱动机制研究——以青岛啤酒为例[J].商业会计,20xx,08:18-20.[5]徐宽.新会计准则颁布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xx.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10

摘要:在企业日常运营过程中,企业会计管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会计管理包括财务预算、成本核算、账表分析等。会计成本核算主要统计和分配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支出费用,结算出企业生产总成本,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因此,企业必须认识到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对企业成本核算加强管理。下面将具体分析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及管理的内容与作用,分析当前企业在成本核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解析加强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策略

一、引言

成本核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进行管理,可以有效节约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当前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的要求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而是通过整合企业发展目标和环境条件,对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利益进行分析,在高效益的基础上降低成本。因此,企业必须对成本核算管理保持高度重视,创新成本核算管理模式,使其符合社会需求。

二、分析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及管理的内容与作用

(一)成本核算

内容:作为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环节,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所有消耗按照规定进行归集与分配,并核算企业经营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作用: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生产计划、预测、和分析等多项工作,通过进行成本核算,可以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支出和耗费如实反映出来,还能清晰的展现出企业各项成本信息,使企业领导可以根据成本核算分析对企业进行针对性控制调整。由此可见,成本核算具有推动企业成本计划观察落实的作用,可以提高企业成本效率,帮助企业快速实现发展目标。

(二)成本管理

内容:企业会计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活动中的各项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决策等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通过包括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预测、成本分析等会计职能。作用: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会计成本管理是其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合理性、全面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在推动企业经济核算和生产节支方面发挥着重要意义。通过加强会计成本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三、分析当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对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要性缺乏重视

由于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不正确,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会计成本核算管理重视不足,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往往直接交给会计人员进行核算和分析。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将全部精力放在了经营过程中,而忽视了成本管理的作用。有些企业在生产车间所配备的成本核算人员是由会计人员兼职的,这种不合理的人员安排,使企业成本账簿混乱不清,严重降低了企业成本核算质量。

(二)成本核算管理人员素质整体偏低

会计成本管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素质,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但是,当前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质都相对较低,缺乏自主创新和积极学习的敬业意识,无法合理调整和完善企业成本核算模式。不仅如此,还有一些会计人员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成本核算中,随意更改数目,窃取企业生产材料,使企业的成本核算结果存在不可靠性,同时也对企业财务工作造成安全隐患。

(三)对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缺乏监督在成本核算管理中,很多企业还没有建立监督标准,也没有设立专门的成本核算监督机构进行监督,使企业成本核算信息存在不真实、不正确现象。

四、解析加强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的方法策略

(一)对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

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管理时,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应当首先预测和分析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对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保持高度重视。其次还要拓宽成本核算管理范围,对产品包装、售后维护、产品服务等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分析,做好成本后期管理工作。最后,企业应按照企业生产成本目标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包括新产品发布、产品库存方法、产品生产数量等,借助企业生产创新,实现会计成本高效管理。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管理模式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品生产已经从有形转化为无形,很多无形产品开始进入到市场经济中,为了适应这种市场变化,企业必须时刻掌握市场发展动向和发展趋势,及时更新和优化成本核算技术,树立先进的会计理念,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管理条件。

(三)对决策成本管理保持关注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应当将成本核算管理由内部操作转为外部操作,不断提高成本核算信息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对决策成本管理保持高度关注,从而及时发现并解决成本决策中的失误,使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管理更具完整性和可靠性。五、结束语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会计成本的核算及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要想占据稳定地位,就要加强会计成本核算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各项消耗进行合理控制,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水平。因此,企业应对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管理模式,对决策成本管理保持关注,从而实现成本科学管理的目的,促进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秉千,管平.基于建筑工程概预算成本管理及措施的探讨[J].房地产导刊.20xx年10期

[2]李春光.关于建筑工程概预算成本管理及措施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年35期

[3]王剑锋.探讨建筑工程概预算控制措施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xx年6期财会研究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11

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是中国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动力,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其中,财务管理水平是民营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体现。企业规模的壮大、人才比重的提高以及科学管理方法的应用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民营业务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近年来,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迅速,投资竞争的加剧,迫使民营企业更加重视进行科学的资金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一、财务管理主要的模式类型

财务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集中型、分散型及混合型。三种管理模式各自具有优劣,不能绝对得将某一模式套用在特定的企业中。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所处的行业不同时,其适用的财务管理模式也不同。

①集中型财务管理模式。这种财务管理模式一般主要运用于规模较小的企业中,这种模式下,企业的筹、投、赢、分的权力集中在管理层,下属部门只具备很小的财权。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质上为财务核算。绝大多数的财务预算、投资角色、资金使用都是由企业所有者或所有者团队决定。这种模式的具有统一管理、内部协调、快速反应等优势。而其劣势在于资金利用效率不高、财务风险较大。

②分散型财务管理模式。分散财务管理指将财权下放到各部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它主要运用在超大规模的企业中。该模式的优点是充分调动了部门的积极性,同时将财务风险分散到了各部门。但它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端,例如,各部门之间会对企业整体运营成本的分摊产生矛盾,各部门投资和分配各自为战,缺乏整体意识,从而引致部门间的恶性竞争。

③混合型财务管理模式。混合型财务管理模式是集中型和分散型的综合,它主要运用在中型以上规模的企业中。混合型财务管理模式的特点是,在企业整体层面的保有核心的财务管理权限,而将部分财权下放到各部门。集团财务管理机构对各部门起到协调的作用,其关注点是企业整体财务状况的改善和竞争力的提升。而各部门具有一定独立预算、投资和分配的权力,其各项活动需要受到集团财务管理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混合型财务管理模式能够克服前面两种模式的缺陷,既调动了部门积极性,又能很好地进行部门间协调。

二、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典型模式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我国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的特点是:

高度集权、家长式领导,财务管理实为财务核算,资金的控制权和使用权都集中在所有者的手中。尽管我国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都存在上述问题。然而,随着我国民营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已经运用了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建立了现代财务管理体制。因此,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典型模式主要存在集中型和混合型两种类型。

1.中小型民营企业中集中型财务管理模式

我国的民营企业绝大多数为规模较小、主营项目传统单一,主要竞争力来源于廉价劳动力或相对低成本的原材料。集中型财务管理模式的的优势在中小型民营企业中能够充分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财务运行简单高效。所有者或领导者能够将资金集中在企业的主营业务中,对资金预算、使用能够快速决策,同时能够及时得获得财务管理结果的反馈。公司财务人员的作用主要是日常财务核算以及定期进行财务汇报,而公司的财务风险由所有者承担。其次,对外财务关系简单。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筹资活动主要是商业信用下的借款以及短期银行贷款,几乎不存在其他如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融资方式。另外,家族关系对财务关系影响十分明显。中小型企业的财权主要集中在所有者家族成员手中,家族成员之间的合作和斗争,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中一个关键影响因素。

集中型财务管理模式的随意性高,企业的业务变迁和资金投向取决去所有者。近年来,随着房地产、金融市场等投资领域的发展,积累了一定资本的民营企业家将大量的实业资金投向这些高风险行业。利润率较低的制造业已无法满足企业家们的逐利需求。这样一来,原本稳定的主营业务被抛弃,企业组织也随之解体,我国东部沿海有许多中小民营企业正在消失。

2.大中型民营企业中混合型财务管理模式

市场经济的规则本身就是不但地优胜劣汰,在数量庞大的民营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优秀的企业在坚持中创新,在改革中谋求发展。同时,在互联网、通信等高科技行业中,中国的民营企业取得了让世界震惊的成就(见表)。而它们的财务管理,也早已走向成熟,形成了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

纵观这些优秀的企业,包括腾讯、淘宝、苏宁等知名企业在内的一大批中国民营企业,都或多多少地采用了混合型的财务管理模式。以华为为例,目前华为拥有运营商、企业网及终端三大业务,其财务管理的组织架构为:集团财经管辖下属三大业务模块的财务管理机构。在财务预算上,华为各业务模块根据集团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承接相应指标。各模块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业绩目标和财务预算,并报集团财经审批,审批通过后即可执行并调整;在利润分配上,集团财经保证各业务模块的基本薪金和运作费用,同时根据各业务模块的业绩进行奖金包的下放以及预算的提升。各业务模块内部对整体奖金包的分配以及预算的调整有自主权。

同时,集团根据企业整体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对各业务模块进行财务上的协调和平衡。例如,华为企业业务处于发展的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而短期内很难有收益。当作为集团未来的主攻方向,集团财经对企业业务进行了财务倾斜和补贴,同时严格控制其财务预算的科学性。

企业规模的壮大、多元化经营等客观因素迫使民营企业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理念,采用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另外,每年大批的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将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运用了民营企业的实际业务运作当中,加快了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在企业的发展进程中不是绝对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企业规模、组织结构及业务单元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及时调整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模式,使之与民营企业发展的状态相匹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上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财务观念落后

民营企业大多在不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起来,在经营上大多表现出重销售、重质量,而对财务管理却不够重视。其中突出的表现是财务管理对业务目标制定缺少支撑和约束。民营企业在制定业务是,“拍脑袋”的现象普遍存在。部门领导或企业所有者根据自己的预估或是政治意图,盲目制定年度业务目标,人员预算等,从而给财务预算带来巨大压力和风险。正是因为企业中的财务管理让位与管理者的权力,才导致上述现象的出现。

另外,民营企业的管理成本往往价高,资金管理混乱、流程复杂、预算外资金使用较多等等,都反映出企业所有者、管理者及员工的财务观念落后。

2.家族制的影响长期存在尽管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壮大,企业创始人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影响力逐渐下降。但无论在企业发展的什么时期,企业创始人的家族势力或多或少都会持续渗透到民营企业的管理层中,在中国,这一现象尤为突出。在我国许多知名民营企业的管理高层中,往往能见到企业创始人亲属的身影,例如苏宁、俏江南、华为等。

家族势力在民营企业中的势力过大,会影响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关系。尤其是在财务管理体系中,家族势力往往掌握实权,企业往往不能拥有顶尖的管理人才,因为他们在公司的发展会遭遇隐形障碍。我国在遗产继承上的法规以及观念都加强了家族势力在民营企业中影响的持续。因此,无论,财务模式如何变迁,创始人家族势力的影响会长期存在。

3.模式转化不能紧跟企业发展步伐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人的影响根深蒂固,在企业发生重大变化是,无法及时进行调整。民营企业在弱小是,往往采用集中型的财务管理模式。而随着企业不断壮大,企业财务管理的权力需要进行适当的下放和分散。企业所有者和领导逐渐淡出财务日常管理,取而代之的是一套科学的财务指标和体制。但在现实中,我国许多民营企业在变革中,财务管理的架构建立看似十分迅速。但核心的财权及评价制度却迟迟难以建立。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需要依据企业的发展阶段来选择:当企业规模较小时,应当选择集中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需要引进高层次的财务管理人才,建立较为系统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行适当地分散管理。当企业发展到超大规模是,应当充分进行分散地财务管理,基于下属单位更大的财务自由。另外,推行民主管理、科学管理的理念,是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选择中的重要一环。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12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在新经济环境中,要使变动成本法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首先应关注变动成本法的实质及其利弊和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通过对变动成本法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力求探索出变动成本法应用于企业短期经营决策和管理要求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促进其理论和实务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引导企业将变动成本法应用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发挥变动成本法应有的作用。

意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及科学虽得到迅猛发展,但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加之由于20xx年底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经济也受到了较大冲击,出口大幅下降,而内需始终不足,企业为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就需要关注成本这条企业的生命线。因此,在这种国内外大环境下,谁拥有了成本的优势,谁就拥有了在当前情势下产品销售的主动权,就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成本信息就成为企业加强对经济活动的事前规划和日常控制的重要依据。而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资本有机构成的逐步提高,使得固定成本的比重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这样,按传统的成本法提供的会计资料就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预测、决策、考核、分析和控制以及获取成本竞争优势的需要了。因为现行的完全成本法认为,只要与产品生产有关的耗费都应计入产品成本,所以,对制造费用不管它是固定性的还是变动性的都应全部计入产品成本。而变动成本法却是从成本性态分析出发计算产品成本,将成本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部分,克服了全部成本法的许多不足之处,简化了成本计算工作。它认为只有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成正比例增加的那部分成本(变动成本)才构成产品的真正成本。于是变动成本法就成为企业成本管理方面必要的、现实的选择。变动成本法是将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将固定性制造费用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直接由当期收益予以补偿的一种方法,与完全成本法相比,有其显著的优势。它既是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又是损益的计算方法,因而它更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国外研究:据美国权威的《柯勒会计辞典》记载,第一篇专门论述直接成本法的论文是由美籍英国会计学家乔纳森哈里斯撰写的,刊于1936年1月15日的《全国会计师联合会公报》。自哈里斯的文章公开发表之后,变动成本法的概念得以迅速传播。但由于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缺陷,未被美国税务当局认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外部环境市场竞争的日趋激化,企业的管理当局要求会计人员提供更广泛、更有用的信息,以便加强对经济活动的事前规划与日常控制,于是变动成本法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成为管理会计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其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到20世纪60年代,变动成本法在美、日、英等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到现在已经普及应用于西方企业的内部管理。

国内研究:变动成本法作为管理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已被引进我国。当时,国家在机床工具行业、汽车行业、纺织行业等不少的大中型企业陆续对变动成本法的使用进行试点,从而来寻找一条适合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道路。1993年,我国进行了会计制度改革,为了做到尽可能与国际惯例协调、接轨,在成本计算方面,把过去那种将销售及管理费用都包括在产品成本内的“特大型”的全部成本法,改为“制造成本法”,即计算产品成本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大成本项目,这样与西方现行的财务会计做法基本上一致,从而为变动成本法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还把一些典型企业如海尔的先进成本管理经验向各大中型企业推广。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国在推广和应用变动成本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长期以来它仍以理论的形式停留在书本上,在企业经营管理上应用还是很少,大多数企业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依然实行全部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随着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全成本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得愈来愈不适应,而变动成本法在企业管理中的推广和应用逐渐受到重视。

三、毕业设计(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1、论文主要采用主要应用比较分析法,对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多方面进行了比较,并结合变动成本法在企业经营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对变动成本法进行了评价。

2、所获得资料来自于校阅览室各期刊报纸、院图书馆、网上数据库和社会、企业实际案例。

四、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

[1]杨鉴淞《管理会计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xx.6.P47-59

[2]龚曼君《管理会计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xx.1.P43-63

[3]李劲,胡文君.变动成本法的历史沿革、意义与作用.《科技创业月刊》.20xx,11.P65-66.[4]孙林.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及运用.《企业导报》.20xx(7).P86-87.[5]聂超颖.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和决策应用.《消费导刊》.20xx,12.P141.[6]孙金莉.变动成本法在工业企业的应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xx,6.P189-191.[7]王勇.变动成本法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湖南包装》.20xx,1.P14-18.[8]翟春凤,赵磊.变动成本法利弊辨析.《中国乡镇企业计》.20xx,8.P44-P45.[9]逢远东.浅谈变动成本法的应用.《内蒙古煤炭经济》.20xx,4.P78-79.[10]廖晓莉.论变动成本法在企业经营中的运用.《商场现代化》.20xx,27.P65.[11]陈桂娜,张家喆.谈变动成本法的应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xx,8.P375-376.[12]颜廷生.变动成本法在现行成本核算中的可行性探讨.《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xx,2.P103.[13]黄宝华.变动成本法的应用研究.《会计之友》.20xx,1.P16-17.五、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按周说明):

第六周至第七周开题报告准备及开题答辩

第八周至第十周撰写论文提纲,整理资料,外文译文

第十一周论文初稿

第十二周至第十三周论文修改

第十四周至第十五周论文定稿,答辩准备

第十六周论文答辩,交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13

【摘要】

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会计确认和计量是以交易实现为前提的。如果仅仅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难以达到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就有必要采用其他计量属性,以弥补历史成本的缺陷。

【关键词】

计量属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都是遵循历史成本原则进行计量,在财务会计实务中,按历史成本计量资产是一条重要的基本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成为会计计量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属性。但是是当价格明显变动时,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求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原则。也才有了其他会计计量属性的运用。

二、现值计量属性的应用

运用现值计量属性主要应用于延期支付、延期收款以及资产减值等方面,延期收付具有融资的性质,延期收付的现值与合同上价款的差额计入财务费用,体现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延期付款购买资产的计量

对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情况下的会计处理做出了具体规定,要求企业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固定资产的成本。

(二)有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计量

弃置费用通常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所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对于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如核电站核设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义务。弃置费用是企业结束生存期后的一项支付,其现值比较,通常相差较大,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三)融资租赁租入固定资产的计量

承租人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开始日,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

(四)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资产减值中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当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因此,要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通常需要同时估计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五)金融资产的减值

准则要求企业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六)分期收款销售商品

准则要求企业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时,如果延期收取的货款具有融资性质,其实质是企业向购货方提供信贷,企业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金额。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通常应当按照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或商品现销价格计算确定。

(七)辞退福利等

辞退福利,是指企业由于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补偿建议的计划中给予职工的经济补偿。满足辞退福利确认条件、实质性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完成、但付款时间超过一年的辞退福利,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另外还有可转换公司债券分拆及预计负债中也会得到运用。

三、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

企业会计准则中,投资 性房地产、资产减值准备、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金融资产等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更能体现相关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在金融资产计量中的运用

会计准则规定了金融资产的初始和后续计量均用公允价值。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公允价值发生了变动,则把其变动计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时调整该资产的账面价值;类似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也是采用公允价值,但其变动是计入资本公积。

(二)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运用。

企业会计准则 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减值或土地使用权摊销价值直接反映在公允价值变动中。

(三)在长期股权投资中的运用

长期股权投资除了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账面价值法核算以外,在其他情况下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入账价值都是按公允价值入账。

1、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照购买方为了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放弃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付出的对价与其入账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商誉。

2、如果是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入账。如果是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就按合同或协议的价格(合同或协议的价格不公允的除外)入账。

(四)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中的运用。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如下两个条件:一是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二是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则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四、重置成本就是按照现在购置或购置相同或相似的资产需要支付的现金进行计量,目前在资产评估工作中,大都采用重置成本的方法,因为它可以体现资产的现时价值,接近市场公允的价值。会计处理中在资产盘盈和无偿受赠的情况下,因为这些资产,历史成本不易取得,一般采用重置成本。

五、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会计准则特别强调企业在实际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当以取得的可靠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上述五种会计计量属性的运用,各有其优缺点,如可变现净值体现了稳健性的原则,反映了资产预期的实现能力。但它仅用于计划将来销售的资产或未来清偿既定的负债,无法适用于企业全部资产;重置成本法是现时成本的反映,增强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但难以存在与原有资产完全吻合的重置成本;现值的优点表现为:第一,反映了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第二,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第三,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最强,最有利于财务决策,缺点表现为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和收益期限的预计,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符合配比原则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提高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但在不存在市场交易价格的情况下,这种会计计量是很难操作,有一定的主观性,难以实现价值计量的“公允”,也有可能成为管理当局操纵利润的合法工具。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财政经济出版社,20xx(2).[2] 付爱军.对会计计量属性差异的探讨.财会研究,20xx(4).[3] 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会计研究,20xx(9).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14

课题简介

近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在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满足人民的诸多需要、发展社会生产力,维护国家社会稳定,推动企业技术改革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在其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紧密联系,但多年来,国家政策大都向大型企业倾斜。因此,中小企业在其发展中遇到很多难点。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存在很多被忽视的问题。这个设计方案的目的就是解决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规范化的建议,为促进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进一步完善进行分析和研究。

课题任务要求

以实习单位为例调研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探讨其成因,从而找出中小企业解决对策,为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提出规范化的建议

进程安排

1、XX年1月底提交开题报告。

2、XX年1月底-3月底查找资料,提交初稿。

3、XX年3月底-4月底提交二次搞。

4、XX年4月底-5月底提交终稿。

参考资料

1、《管理学原理》

2、《会计基础》

3、《中外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和研究》

4、《美国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讨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5、《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探讨》

6、《企业会计核算流程的优化》

7、《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构建》

8、《会计与控制理论》

9、《信息技术在会计和审计实务中的应用》

10、《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策略》

11、《小议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等等。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15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以及财务管理内容交叉导致企业资源的浪费,同时造成企业工作效率降低。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会计与财务管理在企业的运营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将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进行有机结合,把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进行分离。作者在文阐述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容交叉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容交叉;改进方法

引言

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以及财务管理内容交叉问题一直是会计专业中重要的核心内容。但在现阶段的高校教育机制内这三个学科存在严重的交叉与重复。在管理会计以及成本会计在标准成本法、成本预算与决策经济批量等课程等科目上明显可见。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在产品销售以及利润预测、资本成本计算等方面相互重合,对于学生以后在工作中解决相关问题的时候带来严重影响。

一、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容交叉原因

1.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交叉的原因

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相互结合就构成了管理会计的雏形。依据现有的资料与已知条件来看,成本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是先于管理会计的。成本会计在逐步发展过程中采用行为学以及管理学等先进的学科与课题并独立成为一门全新的课程体系。因此在管理会计的内容以及设置与施行方式上,都和成本会计有一定程度的接近,从而造成两门学科的课程出现大量的交叉与重复。

2.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内容交叉的原因

管理会计主要职责是为管理方面提供管理工作与服务事项的。主要包括有企业经营管理,以及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等等。管理会计自身对于管理对象是没有具体要求与限制的。财务管理是管理会计工作内容中一项基本的服务内容,在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两者在内容上也颇有相似之处,连问题处理方式也雷同,造成两个知识体系与实际操作上都有出现交叉与重复。

3.学科研究范围的扩展

在现阶段的教育机制中的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以及财务管理是三个单独的学科,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工作人员在各自不同的学术范围内进行扩大深入。比如说成本会计不只是为了单一地进行产品成本的计算与核实,而是将成本会计的研究范围涉及到利用产品的成本信息,来进行对企业内部所有的运营成本进行全面详实地预测,决策,控制,以及具体分析等方面。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也开始把各自原先的学术研究范围向其他方向进行延伸,造成这三个不同的学科发生交叉与重复的情况。

二、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内容交叉的改进方法

1.合并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

管理会计的产生与普及是在以成本会计为基础上进行的,管理会计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原先成本会计的决策与预测等职能,可是研究的主体并未有大的变化发生,因此我们把会计管理与成本会计两者进行相互结合、汇总,设立一个新的机制,即成本管理会计。该机制改良与革新各大院校的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全面有效地避免企业在成本资源中的浪费现象。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合并方法主要由以下几点组成:(1)将传统的教育范围与知识体系进行科学有序地融合,把各大院校中的会计学专业中的管理会计以及成本会计的教材相关教学资料以及学术上的内容进行合并;(2)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在经营运作的时候把管理会计所负责的工作内容与职责和成本会计所责的工作内容与操作进行合并。再成立一个独立的部门或是单位来对管理会计与成成本会计的具体工作内容与所属职责进行合理高效地整理与组合,节约了企业运营成本投入。

2.规范教材大纲,并加化理论与实际应用间的联系

如果要彻底地解决教材重复或是交叉的问题,就必须通过国内的会计学会或者国家教育部或者财政部三个部门联合组织来成立一个会计教材编写组,在编写前要对会计学的教学大纲要进行详实地探讨。此举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现阶段国内的会计学的教学机制与教学内容依旧存在一些问题,缺少相应的标准与规范,并且在教学的内容上也没有一致,在稳定性上也有明显的不足。(2)各大院校都有一些元老级的会计权威或是专业,这些专业人士对于本校学生知识体系的构架以及教材所应用的内容有重要影响,因此要避免发现这类事件。(3)各大院校要严格依照统一的大纲内容来进行教材的编写,以确保教材的实用性,同时也可以保持不同学校的不同风格。(4)依照统一的大纲进行教材编写可以让各个院校间的不足与缺陷进行有效地互补与学习,也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在编写教学大纲的时候编写组织的成员也应当由不同院校的会计学权威人士组成。编写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尽量保障各个学科的全面性与完整性;(2)拒绝出现交叉重复的现象;(3)要将各个学科中的共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要进行相关介绍与展示。

3.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内容整合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核心组成部分,管理会计通常会按照企业内部的管理需求来提供企业所需要的会计内容与信息。财务管理的工作内容是将企业资金进行管理,而在财务管理中,预算以及控制部分应该划分到成本管理会计的专业中去,然后把管理会计中的财务部分的内容归纳到财务管理之中,从而有效保障各个不同学科间的内容与结构清晰整齐,不会出现内容交叉的情况发生。此外,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在内部构架上与实践运用中都担起自身的职责,实践工作内也高度相近,从而增加企业的负担,因此企业要把这两个部分进行分离,把相似度高的地方进行整理合并,同时进行适当的将实践内容进行改进,从而全面提升企业在资源上的利用空间。

三、结语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以及财管理三个部分的内容交叉问题是会计学科中最为重要的核心,这三个不同的内容交叉与重叠对企业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导致企业的正常运作深受影响。因此必须要规范教材大纲,强化理论与应用实践的内容与关联,并把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中相同的部分进行合并,同时也要将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内容进行有效整理归纳,全面提升管理会计以及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实践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文明.试析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课程体系的整合[J].中国证券期货,20xx,15(9):113-119.[2]李迎风.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教学内容的融合与分离[J].科技信息,20xx,11(23):125-130.[3]姜玉林.浅析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分解与整合[J].20xx,8(13)179-183.

第二篇: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关于北京木村纸业有限公司 财务管理情况的调查报告

(二零一五年四月)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简单的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由美国 Gartner Group 公司于1990年提出。企业资源计划是 MRP II(企业制造资源计划)下一代的制造业系统和资源计划软件。除了MRP II 已有的生产资源计划、制造、财务、销售、采购等功能外,还有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产品数据管理,存货、分销与运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定期报告系统。目前,在我国 ERP 所代表的含义已经被扩大,用于企业的各类软件,已经统统被纳入 ERP 的范畴。它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是基于网络经济时代的新一代信息系统。它主要用于改善企业业务流程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公司情况

北京木村纸业有限公司(http://www.xiexiebang.com/)创建于2005年,是一家经营纸类产品的销售、仓储、流通加工服务为一体的民营企业。公司致力于纸类产品的市场开发、生产加工和仓储物流服务,主要经营纸类产品包括双胶纸、轻型纸、53克—80克高档静电纸、书写纸和铜版纸以及白卡纸等。

公司目前拥有会计或会计相关人员14人,包括总账会计、应收应付会计、费用会计、出纳等,财务部下设3个会计室。财务管理相关事宜与公司总经理直接进行沟

通。

二、公司在财务管理和监控方面的成功经验

(一)重视会计电算化和企业信息化

自成立以来,公司管理层十分重视会计电算化与企业信息化,曾多次与电算化与信息化的软硬件公司进行沟通合作。目前公司的日常财务管理均使用信息化软件。通过信息化软件,实现了从财务管理,供应链到费用管理,成本核算等一系列工作的流程化,标准化。并且与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深度合作,常年由学院的教授对公司的信息化建设进行指导。

通过电算化和信息化的建设,北京木村纸业公司实现了财务生产一体化,为公司的经营活动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效益。

(二)对现金的严格管理

公司设有现金管理室(出纳室)以及保险柜,存放着日常需要用的现金,而保险柜的钥匙管理人为出纳,当需要用钱时,需通过费用(或现金)管理流程,必须符合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并由管理层审核,按照程序执行。每日下班之前,出纳人员必须核实保险柜余额、本日每笔出入金额与现金日记账是否相等,向总经理报告现金使用数目与余额。

(三)严格执行会计管理制度

在财务软件、相关法律法规、公司内管理层三重监督下,公司的财务人员执行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在费用报销方面,公司的员工可以直接到财务部报销一定期间内由于工作原因所发生的费用,但必须有报销事项的发票,由会计制作成凭证,交由相关负责人及管理层审核,证实此发生费用的确发生才可以报销入账;在工资发放方面,员工的工资做到绝对按时发放,不拖欠员工薪酬,即使在公司当期利润甚少甚至没有利润的情况下,跟据会计做出的工资表,先交给管理层工资负责人核对无误之后,再由员工签字确认无误之后发放工资。

(四)对会计资料的重视

公司的现金账、成本帐等各类账簿都是有专门的会计人员制作完成,因此保证了会计资料的质量。并且在会计资料的完成过程中,是在多部门控制与监控下完成的,会计人员很难从中修改数据。另外,在每一天工作结束之前,总经理都要与会计核对相关数据资料,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会计修改会计资料的可能性。最终形成的会计报表,会有软件系统和实体报表两种,分别由专人负责保管,确保了两种形式的报表必然有一种为准确,达到对账的目的。而在社会中,在中小规模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致使会计管理职责不分,越

权行事,会计执行的随意性较大。

三、公司在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库存现金管理意识薄弱

1.“白条”抵库的现象

白条抵库,是单位库存现金管理工作中的一种典型违法行为。具体是指:支出现金时没有发票或收据等正规付款凭证,只是用白纸写了一个收条或欠条作为现金库存。用白条抵库,会使实际库存现金减少,日常开支所需现金不足,还会使账面现金余额超过库存现金限额,难以进行财务管理。严重的,还容易产生挥霍浪费、挪用公款等问题。

而在木村纸业有限公司的调研中我们发现,白条抵库现象较为严重。通常在现金(出纳)管理中发生较多。并且在管理层中,有部分管理者认为,为了灵活的控制现金数量,或者实在无法直接获取现金,白条抵库的情况是被管理层默许的。这对于公司的现金管理是一种无奈之举,但确实大大增加了现金管理的某种风险。

2.员工透支工资,报销流程未完善。

调研中我们发现,公司内部有部分员工会不定期的透支未来月份的工资,透支额度在500-3000元之间。此种情况却为少数,但是并不符合正常的工资发放流程,给公司带来了一定风险。

在报销流程中,因公司实际需要报销的费用并不多(主要集中在货运司机的油费过路费和部门经理的出差费用上)。所有报销的流程都是费用使用者随时拿发票去财务报销,但随着公司经营不断扩大,管理层也意识到这种旧的报销制度会给出纳和会计在平时的现金管理上带来诸多不便,导致企业库存现金管理不能正常运行。于是管理层有意引进财务软件中费用管理和网上报销模块,通过这两个模块的功能,实现填制报销单、审核报销单等一系列有关费用的操作可以直接在网上操作,大大增加在报销环节上财务人员和费用使用者的效率。

3.库存现金的限额意识薄弱

由于目前木村纸业有限公司还在发展过程中,所以在库存现金限额方面还没有大型企业严格的现金管理制度,现行的限额标准为根据公司日常所需现金数评估5日左右的总体现金量,但实际使用现金时,很难确切的估量出应该有的库存现金量,难免会大量超出或是大量不足。当大量不足时将会向总经理提交提款申请,在总经理签字审核后由会计去银行提取现金。但大量超出会增加公司的现金风险,大量不足需临时提款时又必须由总经理在公司审核,总经理不在时财务人员无法解决,就会给公司带

来不必要的损失。

(二)总账中存在的问题

1.电算化信息化管理工作不够完善

在公司财务部,会计财务管理已经应用了国内较为先进的电算化管理系统——金蝶财务软件。但应用范围有限,仅为总账报表、进销存、生产、成本管理。在与总经理沟通中我们得知,公司将要在天津开设分厂(友元办公联盟)。以此为契机,公司将以现有电算化信息化软件为基础,增加新模块新功能,加深ERP的应用。新加模块包括生产数据管理、OA、HR、CRM管理等,完整的实现公司业务的信息化。最终所有核算内容都汇总到财务管理中,由ERP软件整体管理并根据实际数据出具报表。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管理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和主要内容之一,其好处主要体现在:(1)使管理层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公司的财务、存货等情况。(2)减轻会计及相关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员工工作效率。(3)保证会计核算数据的质量,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4)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强化会计管理和核算的职能。(5)确保会计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经济性。2.记账方式存在的问题

现金账与银行账的记账方式是电子版本(EXCEL表格),修改后没有曾经的数据,因此无法让管理者直观的了解过往数据明细。而在新一次的ERP软件实施中,公司将要安装网上银行系统模块,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电算化软件内的网银接口,使软件中的现金日记账与通过银行接口得到的银行日记账在软件中直接对账,并在软件中可以查询包括本期或往期的汇总表和明细表。这样首先能够查询明细和曾经的数据,大大降低了在原有记账模式下对账单被恶意修改的风险;其次降低了人为对账的工作强度,杜绝了因人员不仔细而产生的数据错误。

(三)费用归集与费用分配的问题

公司原本的费用归集只单一的归集生产费用,而工资费用、设备折旧费用、其他管理费用等都未进行归集。除生产费用外,其他费用也应当在归集时考虑进去,使财务人员和管理者能得到准确的成本或费用的使用详情。

(四)票据背书的问题

当有票据需背书时,仍旧要会计人员在票据后背书,但是在电算化系统中却没有注明票据的背书情况。这种情况下,使得会计人员无法实时掌握现有票据的具体情况,只能凭印象来进行票据交易。既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难度,降低了效率,也让公司在进行票据交易时承担了巨大的风险。

四、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一)针对库存现金管理意识薄弱的解决方案

1.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制定一系列适合公司企业的相关准则,严格要求全体员工按照公司会计准则执行,设立财务监督岗,监督出纳等会计人员在现金处理问题上的各项工作。并由公司的会计人员应向高层管理者说明出现“白条”抵库现象隐藏的危机,让管理层意识到这种现象的风险性。

2.加强库存现金限额管理,根据之前一定期间内使用现金数量,并考虑有可能发生的使用现金临时情况设定现金限额。坚持库存限额每周核一次的原则,避免大额超出或大额缺少等情况。并以一家主要开户行核定为准。把控制企业坐支、套取现金、大额支现扩大消费支出作为现金监督管理的重点。

3.强化宣传,提高认识.加强组织经济工作者对市场经济和金融经济改革知识,特别是对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会计法》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等法规的学习,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工作。4.健全监督体系,应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的现金管理制度。设立监督岗,对于违犯现金管理制度的员工进行严厉的处罚,对举报有功的员工给予奖励。

(二)针对记账问题的解决方案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企业对策

企业ERP的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作为ERP中最为重要的会计电算化将会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也同样是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在这个背景下,会计点算化软件的应用终将逐渐淘汰手工记账。

应用电算化软件的建议:

1.会计人员应有所准备,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必要的基本操作技能。在参与软件实施人员针对软件使用的培训后,能够熟练应用软件的相关操作。

2.软件开发人员与会计人员应充分沟通,优势互补。以达到企业对于软件的应用需求。

3.财务管理员工配合软件实施人员,参与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工作,做到初始数据的准确录入。

会计电算化后的财务安全问题要重视(电算化软件安装完成后的注意事项)。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会计信息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基础,因而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并严格遵守。基本的内控制度应该包括操作软件人员权限的合理分配,角色岗位之间的明确分工,相互之间的配合与监督。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上线以后,不同角色应有不同人员担任,根据每个人的工作内容赋予相应的权限。在木村纸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内,设置系统管理员、各职责会计、数据库管理人员、审核人员、出纳、财务部主管等岗位,每个岗位既互相牵制,又层层负责,财务工作职责明确,发现问题时做到责任界限清楚,可以问责到人。

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之初,即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要求,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

1.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对出纳人员、凭证编制人员(软件操作员)、审核记帐人员、电算维护人员、电算主管、数据分析员的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

2.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明确了计算机的操作程序、软件的操作模块、权限授予、更换口令、对外提供数据、日常备份、操作规程等。

3.软件、硬件和数据管理制度:对财务系统所用计算机设备的维护、保养、使用环境、会计数据的安全保密、存储、软件修改、故障排除、运行日志等做了具体规定。建立与软件供应商的联系,由专人汇总软件问题向软件供应商联系,让软件供应商协助解决问题。

4.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对会计档案包含的内容、归档程序、查阅手续、期满销毁等做出详细规定。

5.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按照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原则,明确实行电算化后的业务流程,规定软件操作的权限管理,禁止出纳人员上机操作,会计人员调离岗位应做好交接手续等。

(三)针对仓存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绝大多数ERP系统中,都有与财务管理直接联系的仓存管理系统。在解决仓存管理的问题上,可以购办一套与公司财务管理配套的仓存管理软件系统(供应链系统)。仓存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包括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进出口管理以及与财务直接关联的存货核算等功能。与此同时,还可以实现与供应商管理、运输管理系统、CRM管理、HR管理系统之间的衔接。在仓库管理系统下能够实时查询产品的存放地点、存放数量、可用数量、存货质量等,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仓库仓位管理甚至条形码、SN号管理,让企业能够更详细的对仓存进行管理,顺畅地运用实时信息进行准确、合理地多节点网络分配货物。使企业在业务上更加行云流水。

五、结束语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盈利角度来说,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应把财务管理放到第一位置。

从木村纸业有限公司来看,它将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与ERP系统完整的结合到了一起,不仅通过ERP解决了大量的财务问题,还在ERP内完善了公司的体系。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公司管理层始终十分注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正是因为这份对信息化建设的执着,才让企业从普通的纸类经销商发展成今天这样的纸业工厂,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信息化工程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务管理的发展,财务管理的发展又依赖着ERP的发展。因此,企业应依据自身条件,结合ERP解决方案,建设财务电算化和企业信息化。通过ERP为企业的一体化实施,增强生产、制造、财务、包括日常活动上的效率,来增强企业在行业内的市场竞争力。

相关文档:

《企业推进会计电算化应注意的问题》 《友元办公联盟ERP调研总结》 《友元办公联盟ERP蓝图设计方案》 《中小企业现金管理方法》 《ERP与中国化工企业》

第三篇: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关于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作为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更加重要。

一、目前关于会计专业学生毕业的就业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社会上各种企事业单位对会计的需求也会大大增加,会计将成为各行业中的一个热门专业,其社会地位和收入也会慢慢地提高。

经过调查研究,70%会计类法学生毕业自后选择就业,30%选择继续深造学习。站在70%的毕业生角度看,他们认为即使是再继续深造最后还是要面临毕业后就业困难的状况,不如早早的勇敢面对社会,在社会生活中积累经验和社会交际圈,而且对于会计这一职业,丰富的社会实践和专业经验必定是在社会上立足的最好筹码。

造成这些缺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不能把理论和时间相结合,工作实践较少。会计是一门靠经验生存的行业,现今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没有去真正的实践,因为在以后的就业中没有做好铺垫

2、大部分大学生的“天之骄子“观念根深蒂固,自身的认识错误,导致自身丧失进取心,妨碍综合素质的提高。

3、现今大学生普遍缺少福独立性和自主性,职业观念淡薄

4、现今大学生认为寒窗十余载,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因为懈怠了,没有了奋斗拼搏的尽头

6、缺少系统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就业指导。目前人才市场上出现“有人无人就“和“有人无业就”并存的现象

二、社会企业对于会计人员的各项需求

近几年,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对会计专业

如尼采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的就业压力变大。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新型会计专业人才必须在伦理道德、职业判断、沟通与协调能力、创新能力、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等当面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根据查找,了解到目前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如下:

1、管理人才:精通财务知识,懂得管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融

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资本运作程序,要求高学历以及相关的工作经验

2、一般会计人员:熟悉掌握会计电算化、务软件的使用,责任心强,认真仔细,业务知识熟练,掌握会计相关业务。

3、记账员、保管员等:业务熟练、责任心强,一般有企业自己培训

以上是笼统的介绍了目前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而会计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趋势也是与日俱增。

(一)招聘会计人员时学历不再是唯一的准绳,公司更为看重的是应聘者的工作经验。

会计工作包括实务工作和理论工作,各个企业侧重于实务,因此对于会计人员公司更侧重于有工作经验的人员。当今社会,丰富的时间紧赶才是走向成功的必备法宝之首。而工作经验具体到应届毕业生来安也就是实务能力,这不仅要求我们会计专业学生有过硬的专业理论功底,而且要求我们会做,从凭证的天职到账薄的登记直到报表编制我们都要会独立操作完成,只要通过一定实习训练就可以做到。

现在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欠缺的有:

1、实际经验不足,作为一名会计专业者,还要对审计以及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2、实务经验不足,没有职业规划以及能力与职业的定位。

3、遇到问题无法主动出色地加以解决每缺少改善工作、管理的意见和见解。

(二)业专业需求中,中高级会计人员稀缺

目前初级跨级人员是在太多,数据统计表明,具有初级职称的人数比中高级职称以及其他高证书的人数多。目前在初级会计人员已经性对饱和,甚至过剩。中高级会计人员一直是企业人力资源竞争的对象,就目前的供需比例看,中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

企业对财务会计专业人才业务素质,能力要求的情况:

1、业务素质: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关键,要成为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就必须不断深化业务素质

(1)巩固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财务人员要有牢固的财务知知识和专业知识,并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中不断提高,了解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和企业的有关规定,并严肃要求

自己,做到记账、算账、报账手续完备,内容真实,账目清楚,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账务工作,也是最重要的,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关键

(2)要有广泛的知识面

会计毕竟只是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所以,一名合格的会计,对于财务会计工作的相关知识、技能和相关的学科都应当熟悉。会计工作是实践知识的应用,因此,会计人员应是综合性人才他需要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特性,及时的吸取反馈。

(3)掌握会计电算化

计算机现今已经广泛用于财务系统的账务处理等方面,提高了经济效率,使会计人员腾出更多的时间展开分析预算、统筹等工作,同时,也避免了许多差错。因此,财务人员必须具备掌握计算机应用的这一能力。

(4)较强的实践能力

财务人员经过实践检验,动手能力差是不行的。把理论转化为时间,早从实践中提高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现今社会需求量大,市场竞争的情况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

财会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社交能力,不仅仅通本单位人员的交往,还要和银行、税务、审计等部门进行广泛的联系。作为一名合格的财会人员,还要具备平衡协调能力。

三、根据上述企业对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对于应届毕业生,应该做到:

1、不能松懈财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不停地反复复习,更深层地理解学习,从而是基础知识更加牢靠。

2、不能只仅限于财务会计的知识内容,涉及到财会的相关知识、技能(审计、法律等)都应该熟悉了解并且能够应用。

3、认真的学习会计电算化,熟练操作电算化的所有程序,独立完成做账流程。

4、无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早已毕业的社会人员,都应该把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与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相结合,做到实践与理论结合,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中,更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

5、要学会人际交往的能力,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的环境。

6、要不以停歇地学习,不停地深造教育,取得更好的职业证书,为自己以后的社会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对于本校会计教学的感受

(一)于会计专业所设臵的课程:1业为导向的原则。对于我们会计专业的学生就业竞争力决定了我们生存与发展。学校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在这三年里所设的课程与我们今后就业紧密结合,我们掌握了会计的基础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上深入学习《中级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审计》等知识。

2、学校每年学期都会组织我们进行会计实训,使得我们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会计专业的课程学习中学校很重视实用性。每年更新教材内容,同事开始一些实用性的专业课程,如《会计电算化》《数据库应用》等课程

4、学校培养了我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更加具备了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二)专业职业教育使学生具备了:

1、系统的会计核算知识、掌握会计核算方法。

2、扎实的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与方法

3、掌握审计、成本会计、金融、税收和法律等职业技术知识

4、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应用水平

5、掌握会计专业必备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三)三年的学习实践,让我们从中学会得到了:

1、能够熟练的对会计经济业务进行处理,查账的能力

2、能够熟练的做到对电算化软件操作、系统维护管理能力

3、对财务管理有一定能分析、判断能力

4、能够在会计管理过程中用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合作共事的能力

5、能够独立完成做账流程,能够自学、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

6、在校期间取得了会计从业证书等各类等级和资格证书

三年的学习,让我们从一个不懂的什么是会计的孩子,成长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会计专业人员,这些都要感谢学校的教育和自己的不懈努力,毕业之际希望学校能够继续发扬对会计专业的重视,对本专业的培养,培养出更多对社

会又用的会计人员。

五、会计专业未来发展前景和方向

上述的会计就业现状和企业对会计人员的各项需求了解到,现今社会高水平人才稀缺。会计职业的门槛相对比较低,只要在我国取得会计证书,就能从事会计佛你工作,所以底层的会计工作的竞争力是很严峻的。

会计人员多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社会对会计的需求量大。基本上每个单位都需要会计,但是高水平的会计人员依然很短缺。相对于其他的行业,会计的择业机会较多。且会计职业的寿命较长,因为会计专业要的就是有足够经验的“老人”,所以在会计这个行业,打拼的越久,越能够得到更高的职位。

目前在我国关于会计专业的前景有几下几点:

1、内资企业:需求量大,待遇、发展欠佳,不过也是目前会计毕业生最大的就业去向。

2、外企:待遇比较好,更重要的是外企的财务管理体系和方法比较成熟,对新员工的一般进行培训,但其对英语水平要求较高

3、近两年,法律与财务会计相结合收到很多公司的欢迎,因此,选修法律专业并有所成就,对未来发展也是有很大的用途

4、事务所:能够学到很多东西,能够充分锻炼能力。

5、想要安稳工作的,就考虑公务员、教室,压力小,不过发展不足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重,面对涉水的严峻竞争,我深深地额认识到: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有危机感、紧迫感和竞争意识,坚持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努力地加深自己的专业知识,把自己在大学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关心国内外的大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还要不断地坚持锻炼身体,全面提高自己的很提素质。

六、总结

现今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刚刚毕业的应届生,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面对社会要勇敢去做,要能够把自己学校的知识与自己在社会上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并且不要不耻下问,向资深的老辈问问题,更加锻炼自己。并且要不断地深造自己,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让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加牢固,并更上一个阶段。

第四篇: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浅议企业内部会计制度

1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性质和地位

1.1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性质

1.1.1内部会计制度是一种较综合性的规范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综合性是由会计在管理中的作用决定的。因为它是企业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制度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企业内部各部门在处理各种业务(尤其是会计业务)时,都必须按会计制度的要求执行。从企业内部控制角度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内部控制制度的主体,会计制度必须全面体现内部控制的要求,尤其是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处理流程必须满足内部控制的要求。同时,会计工作又具有特定的技术要求,各种会计规范都是以会计技术为基础建立的,这源于会计技术的可选择性。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作为直接约束会计系统运行的规范,具有系统的技术思想,比如要对会计分工中的牵制技术以及编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技术做出明确说明。可见,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综合了会计管理、会计技术、内部控制等内容,是一个综合性规范。

1.1.2内部会计制度是企业的一种经济政策

根据企业发展理论,企业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会采用不同的经济政策,即使在同一发展时期中,面对不同的市场也会选择不同的经济政策。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着决策支持作用,为经济政策的实施保驾护航。它作为一种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会像企业经济政策那样有较频繁的变动,但会计制度中会计政策的选择也可以配合不同的经济政策进行。会计系统为企业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信息支持,内部会计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可用性,它们都属于企业经济政策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1.1.3内部会计制度是剩余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

从我国会计制度的变迁看,目前是政府享有一般通用的会计规则的制定权,经营者享有剩余会计规则的制定权。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以《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为依据制定的,其内容不得超越国家统一会计法规允许的范围。这实际上决定了内部会计制度的内容是在限定条件下的选择,其属于经营者享有的剩余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

1.1.4内部会计制度是一种“私有物品”

“私有物品”与“公共物品”是相对应的概念,“公共物品”的特点是每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不会造成他人消费的减少,而“私有物品”则是由特定个体垄断和拥有的。内部会计制度是特定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在国家统一法规许可的范围内“量身订做”的,只适用于本企业,别的企业不能照搬照抄,如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 1

树叶一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企业。另外,制度的实施会产生特定的经济后果,不同的企业只能使用适应本企业特点的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内部会计制度具有“私有物品”的性质,具有一定的排他性。

1.2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地位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地位是指其在会计规范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会计规范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几乎包括一切对会计运行有影响的要求,这些要求不仅直接约束会计行为,也可以约束会计人员、会计内部的监控机制等。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会计规范,如:按其形成和来源方式,可分为实践中自发形成的规范和人们通过一定形式制定的规范;按其制约方式,可分为强制性规范、内化性规范、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规范等。

会计规范作为会计行为的标准,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也是它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它对企业会计工作应达到的标准及应采用的方法、技术和程序等都要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给出明确的规定,企业会计工作应该遵守这些规定,而且这些规定最直接地约束或指导企业的会计实务。所以,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在会计规范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由于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企业自身制定的,因此对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能否列入法规体系就有两种认识。一种是,从法规制定的权限看,立法权的最低机关是省人大和省政府以及经国家批准的较大的市人大及市政府,其他机关均没有立法权,因此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不具备法规的身份,不能列入会计法规规范。别一种是,会计法律规范形式包括法律形式和准法律形式。属于会计法律形式的有《宪法》、会计法律(如《会计法》等)、地方性会计法规和规章,这是会计法律规范的基本形式;准法律形式包括国际条约与公约、国际惯例、司法解释、经济协议和单位内部会计制度。认同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属于会计法律规范的组成部分,其理由是:虽然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不具备会计法规的权威属性,但其具备会计法规的内核,它是根据会计法律法规制定的,体现会计法律法规的精神。企业制定内部会计制度也有法律的依据,是法律赋予企业的权力。且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会计法律规范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件,是最基层的会计规范。

2企业会计制度建立的必然性

2. 1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和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

对会计工作的内部牵制,往往采用职务分管的控制方法,以达到互相牵制、互相稽核、验证的目的,这种方法不能说没有效果,但是长期从事某一职务,往往会产生“麻木不仁”、“相互串通”、“死气沉沉”等缺点。为克服这些缺点,一般采用职务轮换的方法。

2. 2降低小企业税收风险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加大了依法治税力度,加重了对税务违法案件的处罚。由于国家颁发的行业会计制度和公共综合会计制度本身存在许多会计职业性判断和选择,税务机关在纳税检查时,不仅要依据国家颁发的行业会计制度和公共综合会计制度,更重要的是要依据企业经过判断和选择后确定的企业内部制度。

2. 3适应会计改革、完善会计规范体系的需要

会计规范即会计工作应遵守的规矩。它是处理各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的准绳。从我国会计改革的方向看,在会计理论、会计规范、会计教育等方面,根据自身的国情结合国际惯例,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现代化制度要求的会计法规体系。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能使会计规范成为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通用性与专业性相结合、宏观指导性与微观操作性相结合的有机统一体。

2. 4适应现时代会计电算化的需要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企业走向市场、宏观调控的加强和各项会计改革措施的逐步展开,对会计快捷、准确地提供各种信息的需要日益迫切,会计电算化的全面推进势在必行。而会计电算化的正常运作,则完全有赖于一套完整、便于操作的程序,有赖于会计人员严格按规则操作。

3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3. 1部分企业未制定内部会计制度

目前国内大部分中、小企业都直接以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上级下发的各种文件作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使企业日常会计核算工作过于随意性,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企业在设计内部会计制度时,应在国家统一会计规范和有关法规的指导和约束下,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立符合本企业会计核算要求的内部会计制度。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中,应明确选择适合本企业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以指导企业会计实践,保证会计工作规范运行。适合本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应具有适用范围专

一、内容条理清晰、程序方法明确和实际操作方便等特点,有便于加强和规范企业日常会计工作。

3.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一般都在一定程度、范围上建立了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基本业务的内部管理可以说是有章可循。但还是有一小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较为薄弱,经济业务随意性大,缺乏有效的制约监督机制。主要表现在业务决策人员与经办人员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业务授权、业务执行、业务记录、业绩检查兼容的现象;重要事项的决策和执行没有很好的分离制约,存在无标准操作现象;财产清查没有制度,家底不清楚;该设的内部机构不设,该配的内审人员不配等,使得管理力度层层递减,管理效应层层弱化。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职能部门、各有关工作人员之间,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制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企业经济活动有序进行,保护财产的安全,可防止、发现并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因此,企业在设计内部会计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到内部控制制度,将内部控制制度贯穿、融汇于会计制度与企业其他管理制度的各个方面。企业只要存在经济业务事项,就需要有相应的控制予以制约。

3. 3内部会计制度内容建立不全面,财务处理程序欠规范

从目前大部分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的实际情况看,都较为注重财务收支审批、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支管理等制度的制定,而忽视了会计核算和监督方面制度的制定。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财务处理程序制度,甚至为数不少的单位根本就没有建立这方面的制度,因而造成核算行为的随意性。比如,同一性质的经济业务不同的会计期间,甚至在同一会计期间,其账务处理截然不同;同时,会计确认与计量方法也随意选择,诸如此类等等。

4如何进行有效地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

4. 1企业必须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的选用

内部控制制度设置得再完善,若没有称职、负责任的人员来执行,也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要杜绝账户设置不合理、记录不真实等情况,充分体现会计控制制度的职能作用,必须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管理人员的选用,定期进行培训、工作考评,奖优罚劣,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才能更有效的发挥企业内部会计制度。

4. 2企业必须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

健全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从而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严密。

4. 3企业制度与财务制度建设结合进行

中小企业因企业规模小,一般不可能建立独立的会计机构和财务机构,通常是合二为一的,因此,在进行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制定时,也应该考虑到将二者相结合建设,既要对会计核算的方法、程序进行规范,也要对企业账务活动的组织、财务管理等问题进行规范,以便更合理的满足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需要。

4. 4加快会计电算化进程

会计电算化是采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算账、报账及对会计资料进行电子化分

析和综合利用的现代记账手段,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和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中的简称。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会计电算化取代手工记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会计电算化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使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实现某些信息的资源共享,提高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因此,必须加快中小企业的会计电算化进程:首先要解决中小企业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加强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电算化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对现时代的企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适合本企业的制度;起用称职人员担当财务重任;增加培训、学习的机会,全面提高人员素质,对企业在经济日新月异变化的当下的发展尤为重要。只有明确这些才能为企业找寻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第五篇: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目录

中文摘要………………………………………………………………………1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形态 …………………………………………………1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2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防范 ……………………………………………2

四、会计信息失真的建议和对策 …………………………………………

4浅议会计信息的失真与防范

【摘要】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研究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如何在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会计法规、会计理论和会计监督等方面,对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试论其具体预防措施。

【关键词】真实性会计信息失真对策

会计信息是一种经济信息,它主要用货币来表示,以表明企业在一定的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资本运动的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是一个特定主体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的载体——会计凭证、帐簿和会计报表,尤其是会计报表,可以传递有关财务状况、经营及其成果以及现金流转情况等等方面的历史信息,经过对这些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分析和解释,还可以获得有关经济活动变化趋势的预测的未来信息。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非常广泛。

然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会计工作秩序不佳,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从现实情况来分析,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形态

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形态表现为“三假”。一是假报表。一些单位在编制会计报表时,不是以真实反映经营活动的会计资料为依据,而是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向不同的部门报送不同的会计报表。采取人为任意调节收入、成本、收益、投资和负债等手段,以不同的依据编报多套会计报表,以满足管理当局偷逃税款、欺骗投资者、获取贷款等目的。

二是假账簿。有些单位为了应付不同部门检查的需要,假账真算,真账假算,故意作弊和虚构,如涂改、挖补账簿、毁灭账簿、做假账、假挂账、不入账、记账故意违反记账规则;在法定会计账簿之外另设一套或多套账簿,虚挂应收、应付款项;不按规定进行账目核对,账实、账证、账表、账账不相符等。

三是假原始单据。有些单位在取得外来发票时与对方串通一气。给对方一些好处,要求开阴阳发票,大头小尾发票,这些假发票从本身看真假难辩,小而试图使作假从原始单

据到会计报表严丝合缝,不露蛛丝马迹。故意编制虚假的记账凭证,混淆会计科目,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内容不符、数额不符,涂改记账凭证等,使记账凭证失去真实性。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一)会计信息失真,造成金融市场的混乱,投资决策失误,使用财务报表等一系列会计信息的载体起不到期应有的作用与价值,损害广大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二)会计信息失真,掩盖了社会经济某些矛盾,如利润的虚增虚减,国民收入虚增而使超量建设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三)会计信息失真,容易造成国有资产和财政收入的大量流失,从而为某些当权者化公为私,侵吞国家财产开了方便之门。

(四)会计信息失真还给国家的宏观调控造成不良影响。政府决策部门面对虚假的会计信息,也会作出相应的背离实际的经济决策,也会造成巨大损失。

(五)会计信息失真,使违反财经纪律的开支得以蒙混过关,使一些贪污盗窃,腐化堕落分子有机可乖,侵蚀和动摇了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污染了社会风气。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防范

(一)职业道德的丧失。在各项工作中,人的因素永远起着决定作用,与提供会计信息相关的各项工作也是如此。当前会计信息的失真,首先应考虑经办人的责任,大多数的失真与经办人的职业道德的丧失有关。一种情况是经济业务的初始经办人,为了个人经济利益,填制和编造虚假的原始凭证,在以后的各审核环节蒙混过关,为以后的账务处理提供了虚假的记账依据,最终导致假账。有的是财务人员贪污、挪用企业资产,为掩盖事实真相故意作假。有的企业领导为了达到自己的不可告人的目的,胁迫会计人员,左右利润核算,或少算利润偷税漏税,或多算利润,粉饰经营业绩。这些人员的职业道德的丧失,干扰了正常的会计核算程序,导致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

(二)会计人员职业能力低。当前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也不注重新知识的学习,业务知识老化,技能提高缓慢,无法按照新准则、新规定开展工作,容易在无意中做出违纪违法的行为。

在会计制度改革以前执行的是行业会计制度。在这些制度中对会计科目的使用都有比较详尽的规定,甚至还有各种业务类型的会计分录举例。会计人员处理经济业务时,只要比葫芦画瓢就行了,这样的制度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自然不高。会计制度改革以来陆续颁布的《具体准则》正在逐步取代前述内容详尽的行业会计制度。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给会计人员带来更大的发挥空间,由会计人员凭职业能力判断决定采取什么样的会计政策和会

计方法。实践证明有相当一部分职业能力较低的会计人员在新规则面前无所适从,就像老人失去长期依赖的拐杖要摔跤一样,他们离开了内容详尽的行业会计制度,就不免会作错账。即便是合格的会计人员由于职业能力高低不同,选择会计方法也不尽相同,不同的方法直接导致账务处理结果不同,造成会计信息不可比,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三)会计监督机制不完备。

1、财务监督机制不完善。财务监督体系由财政监督、税务监督和审计监督等组成。单从体系上看财务监督体系很庞大,但这些监督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不相同的,在监督标准和管理上各自为政,不能有机结合,不能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全面监督。当国家宏观利益、社会个人利益与企业微观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导致虚假会计信息的发生。

2、社会监督体制不完善。当前我国的社会会计监督主要依靠注册会计师,人们也把注册会计师称作“经济警察”。这主要是因为注册会计师独立于企业之外,不受企业领导和左右,相对来讲能够公平执法。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要完全做到这一点却很难。因为大多数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自身生存,挂靠在企业主管部门。在受主管部门委托,对企业审计时,不免投鼠忌器。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收入来源于被审计的公司,可以说业务报酬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被审计企业对审计结果的满意度。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生存、为了从被审计单位获取丰厚的收入,必然会迎合被审计单位的要求。结果损害了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的独立性,使会计信息失真也成为必然。

(四)会计体系的局限性

1、货币计量前提的局限性。货币计量前提是会计核算的四个前提之一。是指在会计核算中,采用货币量度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来记录和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但是这个前提本身也有个前提,那就是假定货币币值稳定,只有在币值稳定或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不同时点上的资产的价值才有可比性,不同期间的收入和费用才能进行比较并计算确定企业的经营成果,会计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才能真实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情况。一旦货币币值出现波动,就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如企业分两次共购进了200件A种商品,第一批100件,每件进价100元,第二批也是100件,每件进价110元。现在企业账面上有200件A商品,总金额21000元。那么一件A商品的价值是多少呢?200件A商品的价值又该是多少呢?恐怕很难回答,按历史成本计价还是按重置成本计价存在选择。在会计核算中有那么多的数字需要汇总,而这些不同币值的数字汇总本身就缺乏可比性。也就是说,在当前货币币值不稳定的情况下,会计的货币计量前提本身就是造成会计信息不真实的主要因素之一。

2、会计核算体系中的人为估计因素过多。在当前应用的会计核算体系中,有很多方面基于人为估计。如是否计提坏账准备、提多少?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年限的确定以及固定资产报废时的净残值是多少?在稳健性原则下,对各项资产可以计提减值准备,但是,在资产减值的计算中大多涉及到资产的可变现净值,也有人为估计因素在内。不管是由企业会计人员确定,还是由主管部门规定,都存在人为估计问题。这些人为估计准确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3、规章制度过于宽松。现行会计准则和制度中,对于同一事项允许采用的会计方法很多,允许会计人员凭职业能力自由选择。如发出存货的成本计算就有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多种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分别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选择不同的方法,计算结果是不相同的,有的甚至差异很大。直接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可比,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4、历史成本计价的缺陷。历史成本就是取得某项财产物资时所支付的现金及其等价物。按历史成本计价,就是要对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项目的计量,应当基于经济业务的实际交易价格或成本,而不考虑随后市场价格发生的变化。也就是说会计账面上反映的是过去的价值。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讲,他们需要当前的资料甚至于未来的会计信息,以帮助他们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下提供的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值得怀疑。虽然稳健性原则允许企业在资产可变现价值降低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在会计报表上同时列示资产账面价值(历史成本)和已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额。但是,没有考虑资产升值的因素,提供的会计信息带有片面性。

四、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建议和对策

(一)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要通过持股结构的调整,分散大股东的股权,增加股权之间的相互制衡,构造多元化的公司股权结构;完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公司财务行为,加强监事会监督职能,通过相关措施完善企业内部财务会计体系,增强内部监控机制。只有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使企业自觉遵守经济规律,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资料。

(二)改革我国人事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企业用人要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程序办,充分引入竞争机制,要建立起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经营者业绩和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改变单独依靠未经核实的“数字”来评价企业经营者的业绩。在按劳分配为基础

山 东 英 才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下,在收入分配上要实行多种形式的分配制度,并借鉴国外先进的分配方式,如年薪制、股票期权制等。另外,要逐步缩小各种收入差距。

(三)建立健全内部、外部控制制度,重点建设和完善社会中介机构,发挥其公证和监督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将许多权力下放给企业,企业内部财会管理成为企业一切管理的基础,也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基础。各级政府部门应组织力量协助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应强化《中国注册会计师法》的全面贯彻执行,整顿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行为,加大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在大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道德水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介机构的专业性社会公证和监督作用。同时可规定在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会计报表必然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才有效,并逐步使所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报告都要通过注册会计师审计,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四)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首先,加强对会计证的管理。对会计证培训班资格要严格审批,并对其师资及教学质量进行经常性的考核、监督,以保证持证会计人员真正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其次,应重视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资格的聘任和考核工作。再次,要切实抓好会计人员的经常性管理和后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重要前提,使之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总之,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入手,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仅是国家宏观管理需要,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企业要想闯出自己的路子,就必须注重会计信息质量,想方设法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认真了解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认清楚它的危害性,将对策时刻运用于会计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将会计信息正确运用于企业的决策过程,使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激流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罗桂兰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08(07)

2.刘艳如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根源及对策研究 2007(9)

3.宋建华 新时期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期刊论文]-理论观察2007(05)

4.袁娟 会计信息失真的分析与治理 [期刊论文]-职业圈2007(1)

下载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1.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的特点与会计制度建设问题 2.会计监督弱化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3.关于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思考 4.企业所得税核算探讨 5.变......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湖南九嶷职业技术学院毕 业 论 文学生姓名:卓特琳 学号:200909913540 系别:管理系 专业年级:2009级会计电算化 题目:新世纪呼唤会计电算化 指导老师:刘冰波2012年6月新世纪呼唤会......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往来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 背景: 银炫五金冲压机械有限公司2006年开始成立,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主营产品有汽摩及配件,制造加工机械,五金工具。过多年的开拓发展,凭借自身的优势......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会计、财务管理毕业论文一级标题(量化加整理版) 可以复制到EXCEL上,使用搜索,毕竟题目太多1. 基于盈余目标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研究 2. 风险投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浅谈我国会计史及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我国会计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先秦到民国时期我国会计从最原始的计数方法发展到了有专门的会计人员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来记账,并相应的颁......

    电大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问题探讨 目 录 写作提纲„„„„„„„„„„„„„„„„„„„„„„„„(1) 内容摘要„„„„„„„„„„„„„„„„„„„„„„„„(2) 关 键......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技巧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技巧 一、写作原则 (1)超前性。在论文选题前,要选择具有前瞻性的题目,即对我国职能部门制定有关方针、政策时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论题。(2)实用性。我们在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技巧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技巧 会计专业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强的专业,同学们在撰写本专业毕业论文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写作原则 (1)超前性。在论文选题前,要选择具有前瞻性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