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梦想活下来哲理故事
为梦想活下来哲理故事
高中毕业后,我去省城一所电脑学校学习,想掌握一技之长,找份既体面又有发展潜力的工作。毕业后,我被推荐到学校驻广州办事处,于是,我怀揣着梦想,坐上了南下的火车,开始了我的打工征程。
5天之后,办事处老师带给我一个好消息,有一家电脑公司要我去面试。当听到这个消息后,我高兴极了!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流浪的小孩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
可当我走进这家公司时,来时的兴奋心情一下子消失了。公司太小了,只有几名员工,做的业务面也很小,可以说,与广告设计几乎不沾边。“嘴巴没毛,办事不牢”,总觉得这个年轻的老板有些不靠谱。面试很简单,当我回答几个有关电脑方面的问题后,他笑着说:“我们公司规模小,薪水有限,如果你同意,那么,明天你就来上班!”没想到,应聘的门槛这么低,这么容易就得到了工作。我一直期盼的工作就是坐在明亮的写字楼里,每个人拥有配备电脑的独立办公桌。可眼前的工作却像是个门市部,太寒酸了。老板看出了我的脸色,笑着说:“这样吧,想好了你可以随时来。”
我点点头,告别了老板,继续寻找中意的公司。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跑了一些所谓的“大公司”,可是人家根本不待见你,有的上来就问我:“什么学历?”当我说了高中毕业时,他头也不抬道:“不好意思,你还是去别家瞧瞧吧。”就这样,跑了半个月,我仍没有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公司,带来的钱快花完了,眼瞧吃饭都成了问题,我不能再这样执着下去了,还是先找家公司挣个饭钱再说吧。(于是,我也顾不上面子了,重新回到了那家小公司。老板依然很热情地接纳了我,上班前三天,他并没有安排什么具体工作,只是要求我跟着他四处转转,让我尽快熟悉广州。第一个月,我简直就是一个打杂的`,送快递、取小样、送货单,虽然是简单的工作,但我做得非常认真。(任正非)到月底,老板交给我一个信封,笑着对我说:“这是你这个月的薪水,继续努力。”回到家,我把钱一张张放在床上,一共10张。看着它,我哭了,这1000元赚得可真不易,风吹日晒,还要遭受别人的白眼。之后,老板又手把手教我刻字技术,虽然公司很小,活儿很多,但在与客户直接打交道的过程中,锻炼了我,不光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电脑操作水平亦有长进,这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很多求职者的理想和求职目标往往很美好,但是,现实的残酷与客观条件的制约,使其很难如愿,如一味地去坚持,可能使自己陷入窘境。这时,不妨退一步,暂时降低标准,现实点,先解决温饱问题再说,须知“英雄也有落魄时”,看似向生活妥协,实则是让梦想“活”下来。
第二篇:卫蚧问梦哲理故事
卫蚧是晋朝的一个很有才气的书法艺术家。
相传在他小的时候,很爱思考问题。
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个很奇怪的梦。第二天,他把梦讲述给乐广听,并问梦是从哪里来的。乐广是当时的名士,听了便笑着说:“小家伙,梦是从想像中来的。”
“是从想像中来的?”卫蚧听得莫名其妙,反驳说,“不对,人的精神同形体相脱离了,才会做梦,怎能说是从想像中来的呢?”
“这是因为,”乐广回答他说,“从来没有谁会梦见自己驾着驷马大车钻进老鼠洞里,也没有人会梦见自己一边捣齑一边把铁杵啃吃掉。懂吗?这就是没有日间所想,便没有夜里所梦的缘故。”
卫蚧听得疑疑惑惑,成天苦心思索,饭也不想吃,觉也不想睡,就生了一场大病。乐广听说了,很喜欢这个小孩的钻研精神,便亲自驾车到他家里,把问题透彻地解释给他听。
卫蚧明白以后,病才逐渐好起来。
人生哲理:我们要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学习、爱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精神,只有这样,孩子长大了才能独立面对社会,而不是整天在父母的看护下走进社会。
第三篇:哲理故事:卜妻为裤
哲理故事:卜妻为裤
从前,在郑县这个地方,住着一个名叫卜子的人。
他平时很不讲究穿着,经常是穿着一身破烂的衣服就出去了。
有一天,他还是和平时一样穿着一条又脏又破的裤子去街上赶集去了,走到集上,很多人都在看他的破裤子,他自己觉得很难堪,于是便走进一家布铺买来一块布头,回到家叫妻子为他做一条新裤子。
卜妻量量尺寸,问他:这条裤子做成什么式样啊?
卜子随口回答:我能要什么样式的,就照老样子做呗!
妻子以为丈夫喜欢那种又脏又破衣服的款式,寻思着:他是不是觉得穿这种裤子很舒服,而且这一条裤子不够穿,所以叫我再做一条?不管那么多了,先按照丈夫的意思做好再说。
卜妻就认认真真地仿照老裤子的模样,这里戳几个破洞,那里抹一摊油,弄得皱皱巴巴、破破烂烂的。花费了不少工夫,总算完成了。
她把裤子捧到卜子面前,得意地说:满意吧?同老裤子一样的样式。
【大道理】:
说话一定要说清楚,马虎不得,尤其是大事情,如果一句话没交代清楚,很可能使自己倾家荡产。
第四篇:鹅为鸡站岗哲理故事
有一农夫在山上养鸡,眼看即将丰收,鸡却接二连三地死亡或丢失。经过一番观察,原来是蛇和黄鼠狼在作怪。在山上,白天经常会有蛇出没,蛇常常会咬死鸡。一到晚上,黄鼠狼出动,鸡就成了黄鼠狼的菜。
农夫想了很多办法都不奏效,眼看鸡一只只不见,损失惨重。无奈,他向一位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前辈想了想说:“你去养鹅专业户那里买几只凶狠的鹅回来,并把鹅和鸡放在一起,与鸡同吃同睡。”“让鹅为鸡站岗?”农夫非常惊讶。他半信半疑去养鹅专业户那里买了几只鹅回来,与鸡放在一起。
鹅来了以后,经常追得雞到处躲藏,甚至那条大黄狗也被鹅追得到处跑,常常鸡飞狗跳乱成一团。特别是鹅铜锣般的鸣叫,让人讨厌。不过,鹅来的这段时间,农夫发现自己的鸡竟没少一只,他感到不可思议,找到前辈,请教这是为什么。前辈的解释让农夫恍然大悟。原来,鹅是一种很机警的动物,一有动静就会呱呱叫,见到敌人也很喜欢斗。最关键的是鹅的眼睛呈凸透镜结构,物体进入它的眼睛后会缩小,所以,一条蛇在它的眼睛里好像是一条蚯蚓,黄鼠狼在它的眼睛里好像一只老鼠,鹅当然不把这些“小动物”放在眼里了。
无论对手多么强大,只要在你眼里缩小对手,你就会获得无畏的勇气。
第五篇:哲理故事
哲理故事
一天早上,小和尚发现师父得到了6个馒头,大师兄也得到了6个馒头,只有他自己得到了4个馒头。
小和尚觉得太不公平了。师父得6个馒头,他没意见,可大师兄也得6个馒头,不是跟师父平起平坐了吗?不行,不行!
于是小和尚找到师父,也要6个馒头。师父说:“你能吃下6个馒头吗?”小和尚大声说:“能!我要6个馒头!” 师父看了看小和尚,把自己的馒头拿了两个给小和尚。不久,小和尚就将6个馒头吃完了,他吃得很饱很饱。小和尚拍着肚子高兴地对师父说:“师父,你看,6个馒头我都吃下去了。我能吃6个馒头,以后每天早上我都像大师兄一样要6个馒头!”师父微笑着看小和尚,说:“你是吃下去了6个馒头,但明天你要不要6个馒头,还是等会儿再说吧!”
小和尚觉得肚子胀,也口渴,然后就去喝了半碗水。接着,小和尚的肚子比刚才更胀了,而且有点儿发痛。小和尚开始难受起来,根本没法像平时那样挑水扫地念经。这时,师父对小和尚说:“平时你吃4个馒头,今天你却吃了6个馒头,你多得到了两个,可是你却并没有享受到这两个馒头的好处,相反,它们给你带来了痛苦。得到不一定就是享受。不要把眼光盯着别人,不要与人比,不贪,不求,自然知足,自然常乐。”
小和尚点点头,捂着肚子,说:“师父,以后,我还是吃四个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