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企业管理制度
食品企业管理制度1
一、检验室独立封闭,有专(兼)职检验人员。检验室负责人应确保检验设备正常运转。
二、产品质量检验前应检查受检样的状况及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三、产品按批检验,同一包装规格相同质量的产品为一批。做到生产一批,检验一批,合格后方可出厂销售。
四、检验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检验依据、抽样方法、检验项目和判定准则进行。
五、成品包装检验:是否严密不漏、标签标识清晰牢固、包装重量适宜等。外包装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食品企业管理制度2
一、食品生产人员必须接受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二、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定期组织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卫生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培训以及卫生操作技能培训。
三、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包括实习工、实习生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四、培训方式以集中讲受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离岗学习一周,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五、建立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食品企业管理制度3
一、车间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理发、不得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进入车间前应洗手消毒,在过脚池中浸脚,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和工作帽;车间内严禁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和生产无关的杂物;严禁饮食、吸烟和随地吐痰。
二、车间生产人员和进入车间的其他有关人员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洗手:
1、开始工作之前
2、上厕所以后
3、处理被污染的原材料之后
4、从事与生产无关的`其他活动之后
5、在从事操作期间也应勤洗手
三、车间工作人员(含新参加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有效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操作;生产人员患有有碍食品的传染性疾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或手有外伤等情况,必须立即调离食品加工岗位。
四、在工作前后及工作中必须按规定对加工操作台、机械设备、工器具进行清洁、消毒(要有记录)。
五、生产车间和其它场所的废弃物,必须随时清除,并及时清理出厂,废弃物存放的容器及场地应及时清洗消毒。
六、车间内的更衣室、工间休息室等公共场所,应经常整理和清扫,必要时进行消毒,以保持其清洁。
七、厂房、设备、排水系统、废物排放系统和其他机械设施,必须保持良好状态。在正常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修。车间应做到整洁、空气新鲜。无明显水汽、积水。
八、每天工作结束后(或必要时),必须彻底清洗加工场地的地面、墙壁、排水沟,必要时进行消毒。
食品企业管理制度4
目 录
1、员工进厂卫生培训制度…………………………… 3
2、卫生监督制度……………………………………… 4
3、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5
4、标准化管理制度…………………………………… 6
5、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7
员工进厂卫生培训制度
一、企业根据现状和发展需要,每年要制订年度员工培训计划,指导和组织员工培训。
二、新进厂员工必须经过上岗前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独立操作。上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卫生要求、质量管理、专业技术培训、安全生产和相关法律、法规等。
三、新员工通过培训达到基本掌握与工作有关的食品卫生法规、标准和卫生科学知识,熟练掌握本岗位的操作规程,遵守本岗位卫生制度。
四、技术人员、特殊工种人员、监控员、验证人员应接受相关岗位实际操作技能培训。
五、培训方式:
1、传、帮、带个别辅导;
2、由管理人员讲授;
3、观看音像教材;
4、送相关权威机构培训或高等院校培训;
5、请有关专家来厂培训。
六、对经过初训已在职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两年必须复训1次。
七、负责组织培训的部门应当建立完整的培训档案。内容包括:历次培训时间、学时数、培训地点、教材、教师及其职务或职称、培训对象、学员花名册、考试试题、个人考试成绩等。凡取得结业证书的,应保存一份复印件。
卫生监督制度
一、企业周围环境良好,厂区清洁卫生、无物理、化学、生物等污染。生产场所地面应硬实、平整、无积水,墙面无污垢。卫生区采取“四定”办法,即: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片分工,责任到人,确保内外环境整洁。
二、生产、包装车间设备保持卫生清洁,不得有油污灰尘,设备上不得放置杂物及工具,设备及场地每天班前班后要清洗消毒。仓库应有防鼠、防潮设施。
三、上岗人员(包括临时工) 上岗前要先经过卫生培训教育,并经健康检查,取得体检合格证者方能参加生产。
四、生产、质量管理人员必须保持个人清洁,进入车间必须按规定进行洗手消毒,鞋(靴)消毒,穿戴工作衣、帽,必要时应戴手套、口罩,不得有头发外露,工作时不得带饰物和手表,不得化妆、涂口红、染指甲、留长指甲,不得喷洒香水;不得有工作衣不干净现象,不得随地吐痰;对加工人员工作服,定期清洗、消毒、收发。
五、生产车间不得带入或者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如衣服、食品、烟酒、药品、化妆品等。工作期间不得穿拖鞋、奇装异服、裙等。加工人员离开车间必须换下工作衣、帽、鞋。不得穿工作服进食堂、厕所、办公室等非生产区域。车间内不得存放有碍食品卫生的其他物品。
六、手接触脏物、进厕所、吸烟、用餐后,都必须把双手清洗消毒干净后才能进行工作。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关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严格要求从业人员遵守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办法。
二、认真把好食品添加剂进货关,向所购买食品添加剂的经销商或厂家索要生产厂商的相关资质证书和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做好食品添加剂入库验收工作,由指定负责人员详细核对添加剂相关书面材料、合格证明及其有效检验报告,确认合格后方可登记入库。
三、对于不同种类的食品添加剂,要按照其特点的不同,分门别类单独存放,并做好标示。对过期或变质的食品添加剂,要按照其特点做安全处理或销毁。
四、食品添加剂使用过程应做到“五专”:即专人管理、专柜存放、专薄登记、使用专门计量器具、专人添加。
五、认真掌握食品添加剂的特点、用法和用量,严格按照GB2760食品添加剂的卫生标准规定的范围制定配料表,投料严格按配料表执行,不得超量、超范围投入,确保食品安全。
六、认真做好食品添加剂备案工作,及时将本企业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如实报当地质监部门备案。备案完成以后,如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添加剂具体来源等有变化,及时到质监部门更新备案内容。
标准化管理制度
一、从事标准化管理方面的人员,应经培训合格后,持有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颁发的标准化人员资格证书上岗。
二、品管或技术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有关标准化方面知识的培训和宣传贯彻。
三、国家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生产的产品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品管或技术部门应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生产和交货的检验依据,禁止无标生产。
四、企业发布实施的企业产品标准,根据国家规定向有关部门进行备案,办理相关的登记注册手续。产品标准应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周期性复审。
五、产品检验部门应严格按照国家检验标准等规定的试验方法开展产品检验工作,保证产品检验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严格执行GB2760及国家有关的规定,严禁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七、相关部门应收集产品的技术标准、原辅材料标准、产品检验标准等方面的技术资料和有关文件。开发新产品前,应收集相应的标准资料。
产品质量检验制度
一、应收集原辅材料相关产品标准和卫生标准文本、检验规程和生产过程卫生监控的规程和标准,并严格执行。
二、认真执行进货检验。原、辅材料进厂后由化验室检验员进行抽样检验或由仓管员实施验证,经检验或验证合格的才能接收和投产。
三、做好工序检验。按规定进行生产工序质量关键控制点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的`才能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品立即交付返工。
四、严格执行出厂检验。化验室检验员根据标准或合同要求进行成品的最终检验,按规定实施逐项检验,并作检验记录,出具检验报告、注明检验合格后生效。所有最终检验都已实施且检验结果都合格的产品,才能入库或销售;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按相关的规定执行。
五、设立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独立的检验机构。根据检验任务要求配备相应的、能胜任检验工作的检验员。具备检验工作所需要的检验仪器设施、设备和药品。具备书面的检验标准和方法。
六、新购买或检定有效期临近的检验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应及时报相关检定部门检定,经检定合格后才能用于检验。检验员应熟练掌握检验设备的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检验设备,检验设备定点放置,不得随意搬动。
食品企业管理制度5
一下是从饮食场所、个人卫生及食品的采购、制作到售卖等各个环节描述食品的卫生管理制度及影响食品安全的相关因素。
一、饮食卫生制度
1、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对食品卫生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以确保食品的质量。
2、严格贯彻如发现食物中毒或可疑食品中毒事故时,必须立即向公司和医疗部报告,并保持现场和可疑食品,配合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3、执行《食品卫生法》,搞好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
4、采购的食品来源清楚,质量新鲜,注意食品有效期,不买可疑食品。
5、生产及销售的食品,必须符合卫生要求,不采购、不验收、不使用、不出售腐烂变质的原料和成品,严把食品质量关。
6、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坚持厨具、餐具清洗消毒制度,防止食品污染。
7、各种原料加工做到一摘、二洗、三清、四切配。
8、对餐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必须洗净、保洁,食品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卫生要求,出售食品必须使用售货工具。
二、环境卫生制度
1、环境卫生划片分工,责任到人,每天按保洁区进行卫生清扫,保持内外环境整洁。
2、设备布局合理,存放整齐有条理。容器、用具、工具、台面、机械设备保持清洁。
3、室内无积尘,无蛛网,地面无积水、不滑、无油腻,保持干燥清洁,墙壁、房顶无油污、无霉斑、无滴水。
4、垃圾和废弃物存放在专用容器中,垃圾袋装化,每天清除。
三、个人卫生制度
1、从业人员必须每年体检,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2、工作时,必须穿戴整洁的全套制服(合身、清洁、无油污)并着深色平跟防滑鞋;按标准佩戴工牌;长衣袖、裤管不能卷起。
3、在工作时间,不可戴任何首饰及手表。手指甲应修剪整齐,指甲长度以不超过手指头为标准,并不可涂指甲油。
4、女性可化淡妆,男性不可蓄须、染发或怪异发型。女性头发应当梳理整齐,不得遮面、披头散发;长发刘海不过眉,触及衣领的头发,必须绑紧并整齐扎于帽子内,不得使用夸张耀眼的发夹,男性短发前不及眉,旁不及耳,后不及衣领。
5、在开始工作前,休息后回到工作区域或任何手可能变脏的时候,必须洗手消毒。操作直接入口食品时应戴口罩、手套。
6、在生产、经营场所内不吸烟,不喝酒,不吃食物,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废弃物,不把个人用品带入,不得对着食品咳嗽、打喷嚏。
7、应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理发洗澡,勤换洗工作服、帽。
8、凡患痢疾、伤害、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源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及其它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不得参加接触食品工作,病愈后必须持区(县)以上医疗机构证明方能恢复工作。
四、厨房操作间卫生制度
1、盛放生、熟、荤、素食品的用具要严格区分开,并做到不落地,洗净消毒,保持干燥,摆放整齐。加工生、熟食品的菜墩、刀具要有明显标志。
2、操作台、货物架、调料台、蒸箱要清洁无灰尘、无油圬,洗菜池、车、筐无泥沙、无脏垢及异味。
3、各种炊事机械、电器设备用具必须摆放整齐,做到清洁卫生,有专人负责。
4、厨房地面、墙壁、顶棚、炉灶、地沟、案板等经常擦扫、洗刷,保持通风、排烟、排水良好,物品堆放整齐。
5、坚持每次操作完毕后彻底清扫一次,每周大扫除一次,以保持操作间光亮、整齐、干燥、卫生。
6、积极采取措施,消灭苍蝇、老鼠、蟑螂等害虫及其孳生条件。
7、厨房操作间内不准喝酒、吸烟、洗衣服、停放自行车等车辆。
五、食品粗加工卫生制度
1、清洗加工食品先检查质量,腐败变质、有毒有害食品不加工。
2、肉类、水产品等易腐食品不落地存放。
3、肉类、水产品、蔬菜分池清洗,洗净后放在食品货架上。
4、蔬菜按一拣二洗三切的顺序操作,清洗后的蔬菜无残留污物、杂草。
5、盛放荤食品与盛放蔬菜的容器分开使用,用后及时清洗干净。
6、加工结束将地面、水池、加工台、工具、容器清扫洗刷干净。
7、应有收集垃圾及废弃物的带盖的垃圾箱(筒),实行垃圾袋装化
六、配菜卫生制度
1、检查食品质量,不新鲜食品、腐败变质和有毒有害食品不切配。
2、食品不着地存放,以销定量及时加工切配,暂时不用或用不完的新鲜食品及时放入冰箱保存。严禁把食品大量加工成半成品放人冰箱内备用。
3、切配水产品的刀、砧板、抹布和切配其他食品的需分开使用。
4、食品容器清洁卫生,配菜盆与出菜盆分开,并能明显区分。
5、工具用具清洁,做到刀不锈,砧板不霉,加工台面、抹布干净。
6、配菜结束后,刀、砧板、抹布、工具、用具、容器清洗干净,配菜台面、菜架、食品橱整理干净,地面拖清,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七、烹饪区卫生制度
1、保持加工场地清洁,无污物,保持干爽。
2、天花板、墙面定期清扫,保持无霉斑、油垢和剥脱现象。
3、烹饪用的调味品应加盖。
4、生、熟食品的菜台分开,保持台面整洁、干净。
5、制作好的食品应有防尘、防蝇设施。
八、货仓管理制度
1、货物摆放及进出仓需做到先进先出,易坏先用。
2、货仓内的食品需具有货架、垫仓板,应分类、分架、隔离、离地存放,并有明显标示。
3、需做定期检查,及时处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对过期、破损等食品应及时撤离并做记录及回馈。
4、货仓内食品不能用有色袋子包装。
5、食品与非食品不混放,与药物、有强烈气味的物品不同库储存。货仓不可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
6、肉类、水产、蛋品等易腐食品应当冷藏储存。冰箱、冻库内保持清洁,经常检查、定期化霜,保持霜薄气足。
7、冰箱、冻库内生食品、半成品、成品严禁混放,并应设有明显标志。
8、散装食品、食品原料必须放在加盖的`容器内。
9、货仓管理人员每天需对货仓、贮存间等进行整理清洁以确保货仓整洁、无霉斑、鼠迹等。
九、食品冷藏卫生制度
1、冰箱、冰柜、冷库保持清洁无异味,物品整齐有序、按类存放,及时处理腐烂、变质、超期储存的食品。
2、冷库或冰箱内的所有食品均需有外包装或加盖,禁止未加盖而上下重叠。
3、冷库或冰箱内的所有食品均不能用有色袋子包装。
4、进出食品应做到先进先出先用,已腐败或不新鲜的食品不得放人冷库或冰箱内保存;已解冻的食品不宜再冷冻。
5、生熟食品不得混放,生熟分开,有明确标志;食品不得与非食品一起冷冻或冷藏,不得存放私人食品。
6、冷库或冰箱因停电或故障导致储存的食品解冻,在重新冷冻前要进行清理。
7、冷库或冰箱应经常检查制冷性能,由专人负责定期除霜和除去冰块,清洗和消毒,使其保持清洁,无异味、臭味。
十、食品留样管理制度
1、留样使用的容器必须经严格消毒,保持清洁,禁止使用不洁容器存放样品。
2、每餐、每样食品必须按要求留足100g,分别盛放在已消毒的留样容器中,在留样过程中应避免被污染。
3、留样食品冷却后,必须加盖,并在外面标明留样日期、品名、餐次、留样人,放入冰箱内保存。
4、留样冰箱必须专用,留样冰箱内严禁存放与留样食品无关的其它食品。
5、每餐必须作好留样记录:留样时期、食品名称,便于检查。
6、留样食品必须保留48小时后方可倒掉。
十一、餐厅卫生制度
1、餐厅应保持整洁,饭前整理,饭后清洁。
2、做到四壁无尘,地面清洁,桌面洁净,环境舒适。
3、残肴、骨渣及时清除,不乱丢地上。
4、餐厅内不准堆杂物,有设置盛装废物的容器。
5、销售直接入口的食品,要使用专用工具分检及传递食品。
6、用餐自取的餐具要置于清洁容器内。
7、货款分开,设专人收款。
8、发现或顾客告知所提供的食品有感官性状异常,可疑变质时,供餐人员应立即撤换该食品并停止供应同类食品,确保供餐的安全卫生。
十二、餐具卫生制度
1、餐具要做到“五过关”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温度100摄氏度持续15—20分钟或100~200ppm的消毒液内浸泡10min)五保洁。
2、化学消毒后必须用清水将餐饮具上的残留消毒液清洗干净并将清洗好的餐饮具倒放在专用货架上让其晾干。
3、消毒后的餐具必须贮存在餐具专用保洁柜内或专用货架上,必要时盖上干净的纱布,避免遭受二次污染,存放时间超过24h的餐饮具使用前须重新进行清洗消毒。
4、洗涤、消毒餐具用的洗涤剂,必须符合食品洗涤剂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5、设置消毒柜、保洁柜,并定期清洗,保持清洁卫生。
6、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具应分开存放,并在餐具贮存柜上有明显标志。
十三、安全生产
1、作业中应严格按要求使用和放置刀具,不准随意拿刀具吓虎他人或用刀具对指他人。
2、各种设备均由专人负责管理及操作,每周检查厨房的各种设施设备,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
3、油炸食品时,油锅搁置要平稳,油不能过满,并控制好油温。
4、炉灶加热食物阶段,必须有人看管,人走必须关火或关电。
5、炉灶在点火时和使用中,都必须远离可燃物或用阻燃物将其隔开。
6、电源线要保证绝缘,无裸露现象,发现有漏电现象或隐患,须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修理。
7、每周至少一次对排烟罩上的油垢进行清理,确保排烟通畅。
8、现场必须配备在有效期内的干粉灭火器。
9、煤气、液化气贮存区域严禁使用明火。
10、厨房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关闭气阀和电源,并组织人员进行灭火;油锅起火,切忌使用水进行灭火,应使用灭火毯或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并及时抢救受损物资。
11、及时关灯、关汽、关水、关煤气,降低能耗。
12、安全使用燃气、电,做好安全防火工作。
13、无长明灯、长流水。
应建立值班或交接班制度,重点检查班后的水、电、气及门窗的关闭情况以及菜品的回收、车间卫生等情况,并对当班检查到的情况进行记录。
食品企业管理制度6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明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也是顾客的期望、社会的责任,指导餐厅操作、保障、评价食品卫生安全。为切实做好各项卫生安全管理工作,从源头抓起,防止不合格品,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一章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机构。
第一条 设置公司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机构,组长:总经理;小组成员:各部门经理。
第二条 积极配合、主动接受卫生部门对食品卫生的监督检查,及时采取措施并进行整改。
第三条 建立食品中毒或其它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一旦发生上述事件,立即停止经营活动,并向行政部门、卫生部门报告,不得缓报、瞒报、漏报。
第四条 实行事故责任追查制度。事故责任追查做到“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处理不放过,员工、客户未受教育不放过。
第二章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要求
1、食品加工人员必备的卫生条件:从业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有健康证,并随时保持个人衣帽、仪表整洁。
2、车间必备的卫生条件:设施布局合理,标志明显,设备摆放整齐,符合规范要求。
3、原料及原辅材料采购、贮存必备的卫生条件:采购原辅材料必须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要求,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照。库房整洁通风,防鼠、防蝇、防虫设施齐全,原料摆放整齐,标志明显,物品分类分架存放。
4、食品原料及食品辅料符合规定:使用的原材料及辅料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要求,包装应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号、厂名、厂址、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存期,无超过保存期或腐败变质物料。
5、环境卫生:环境整洁卫生,有防鼠、防蝇、防尘设施。
6、餐厅卫生:餐厅店堂整洁卫生,摆台餐具符合卫生要求。用餐者自取味料符合卫生要求,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有专用工具。
第三章 生产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1、保持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
2、门窗干净、玻璃清洁、透明。
3、不准随地吐痰,乱丢纸屑,严禁在非规定时间、地点内吸烟。
4、要求原材料按照品种,规格,型号进行分类堆放整齐,未使用前不可拆包装。
5、要求半成品,成品要堆放整齐,不可随意捆绑,不能落地。
6、不合格品要求隔离并加以标识,防止机器漏油造成污渍。
7、坚持安全文明生产,做到每月定期检查两次。内容:(1)设备安全与卫生情况。(2)电器是否正常运转。(3)产品是否堆放整齐。 (4)环境是否清洁卫生。
第四章 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
1、保持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
2、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3、办公桌椅及桌上的办公用品摆放整齐、有序、合理,桌椅随时保持清洁。
4、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保养良好,表面无尘土,污垢。
5、书橱,书柜内各类书籍、资料分类摆放整齐,便于检查。橱顶无乱堆乱放现象。6。最后下班的员工应检查所有办公设备、空调、灯、饮水机、门窗等是否已关闭,锁好门后方可离开。
第五章 卫生间管理制度
1、不得在卫生间内乱泼乱倒、乱涂乱画, 乱丢杂物。
2、不得在卫生间内放置杂物。
3、使用卫生间后,及时冲水。
4、垃圾处理:桶内应放置塑料袋以便包扎扔弃。
5、洗手池内及洗手池台面无污垢,经常保持清洁。
6、卫生间清洁人员必须保持卫生间干净整洁,做到无异味、无积水、无杂物。
第六章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从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接受临时检查。新参加或临时参加工作的人员,应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2、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食品卫生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3、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4、对新参加工作及临时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在职从业人员应进行卫生培训,培训情况应记录。
5、应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专间操作人员还需戴口罩),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佩带饰物。
6、操作时手部应保持清洁,操作前手部应洗净。接触直接入口食品时,手部应进行消毒。
7、操作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员在有下列情形时应洗手: ①开始工作前。 ②处理食物前。 ③上厕所后。 ④处理生食物后。⑤处理弄污的设备或饮食用具后。 ⑥咳嗽、打喷嚏、或擤鼻子后。 ⑦处理动物或废物后。⑧触摸耳朵、鼻子、头发、口腔或身体其他部位后。 ⑨从事任何可能会污染双手的'活动后。
8、专间操作人员进入专间时宜再次更换专间内专用工作衣帽并佩戴口罩,操作前双手严格进行清洗消毒,操作中应适时地消毒双手。不得穿戴专间工作衣帽从事与专间内操作无关的工作。
9、个人衣物及私人物品不得带入食品处理区。
10、食品处理区内不得有抽烟、饮食及其它可能污染食品的行为。
11、进入食品处理区的非加工操作人员,应符合现场操作人员卫生要求。
第七章 仓库卫生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特制定《餐饮部仓库卫生管理制度》:
1、仓库管理员对采购到的食品(原料)必须进行认真验收,防止腐败变质及过期的食品(原料)和三无产品(原料)进库。
2、对食品及原料的存放应当分类、分架、隔墙、隔地。
3、食品及其原料与日用品应当分区域、分架存放。
4、仓库内应经常通风,无霉味,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私人物品,库内物品要及时清点,防止过期变质。
5、仓库内存放的待处理的食品及其原料应有明显标记。
6、领用食品需遵循“先进先出”、“季度翻堆”的原则,应按照存仓物资的最高存放量、最低存量进行补仓。
7、仓库门下半部须用铁皮或铝合金制作,以防老鼠啃咬。
8、保证仓库重地安全,库房区域严禁吸烟。
食品企业管理制度7
1.目的
规范收购、前整理场地清洗消毒的操作行为,保证其生产环境、设备、设施等处于清洁状态。
2.职责
2.1车间主任负责贯彻落实该作业指导书
2.2卫生班长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实施
2.3车间质检员负责该作业指导书的监督检查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收购、前整理场地的墙面、地面、分级筛、跳豆机、去壳机、拣豆、输送线、提升机、水槽、工作台、刀、模具、刀板、剪刀、清洗池、塑料筐等的清洗消毒工作。
4.内容
4.1收购、前整理场的.清洗消毒分生产前、后和生产间隙进行。
4.2清洁用品,包括塑料刷、扫帚、水池、塑料桶、自来水、100PPM含氯消毒水。
4.3生产结束后的清洗消毒
4.3.1清扫:应清除地面、墙面和各种设备、设施、工器具中的杂物、残留物。
4.3.2冲洗:用扫帚等工具和清水进一步洗、扫、刷,清除一切设备、设施中的杂物、泥污等。
4.3.3用含100PPM有效氯的消毒液对墙壁、地面、设备设施进行喷雾或浇洒消毒。1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清除消毒剂残留。
4.3.4检查所有清洗消毒过的表面,如发现任何残留痕迹,重复4.3.1——4.3.3步骤操作。
4.4生产前的清洗,每天开工前,分别用自来水对场地、设备、工器具进行冲洗。 4.5生产加工间隙的清洗消毒。
4.5.1清除场地、设备、周转筐、工作台、工器具、清洗池中一切杂物、污垢等。
4.5.2用自来水分别对上述设备、设施、工器具等进行彻底冲洗。
4.5.3清洗池每使用1小时,必须彻底清洗换水一次。 4.5.4检查所有清洗过的表面,如发现任何残留痕迹,重复4.5.1 4.5.3步骤操作
5.相关记录
设备、设施、工器具清洗消毒执行、检查记录
食品企业管理制度8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职工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本制度。
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一条目的:为提高食品厂各部门工作人员对公司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及对安全生产的责任心,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思想意识,使广大职工更加自觉遵守厂安全生产的法规和制度,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厂各管理部门,对由于各级人员责任心不强或管理不到位,而造成安全事故或使本部门内部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实施责任追究。
第三条对公司安全管理实施“以责论处”的工作原则,从公司到公司各部门都应根据各自的安全管理责任进行管理,对在工作中因失职,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公司劳动纪律而造成的安全事故要进行责任追究并给与相应的处罚。
第四条对安全事故及安全隐患的责任追究坚持分级管理的原则:在责任追究上要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
(1)公司各部门及科室对公司直接负责,各部门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各部门主管及生产部门的班组长直接对本部门直接领导负责,一线生产员工对所在的班组基层管理人员负责。
(2)当公司部门内部存在安全隐患,需公司其他部门配合时,该部门应当提出书面的安全隐患整改意见,经公司领导同意安排后,交与其他部门配合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如出现对安全隐患不重视或未及时解决,而导致出现安全事故的,配合解决的部门同事故发生部门承担同样的责任。
(3)公司每年同各部门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公司各部门内部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责任书签订后,统一由公司存档保管。
第二章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第一条全体职工必须定期接受安全教育与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
第二条各部门必须深入开展安全教育,扎实推进安全培训工作,普及安全知识,倡导安全文化,使这项工作制度化、经常化、科学化。
第三条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编制安全宣传教育计划,组织职能部门对各部门的安全活动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进行材料汇总,考核各部门对安全落实情况并负责定期通报。
第四条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职工的安全教育组织实施,有针对性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安全活动,同时按要求做好相关记录,内容翔实、规范,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检查、考核工作。
第五条班前十分钟安全教育由各车间及班组长组织实施,并由当班班长认真填写安全活动记录,做好保管、存档。
第六条安全教育培训形式与内容。教育和培训按等级、层次和工作性质分别进行,管理人员的重点是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操作者的重点是遵章守纪、自我保护和提高防范事故的能力。
(1)新员工必须经过厂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及安全技术知识、设备性能及操作规程、安全制度、严禁事项及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
(2)特种作业人员,如电工、焊工、司炉工除进行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经过本岗位的'专业安全技术教育。
(3)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施工和调换工作岗位时,对操作人员进行新技术、新岗位的安全技术培训。
第七条安全生产的经常性教育。在做好新员工入职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及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的同时,还必须把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并根据接受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方法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应多种多样,应贯彻及时性、严肃性、真实性,做到简明、醒目,具体形式如下:
(1)车间入口处的安全纪律牌。
(2)举办安全生产培训、讲座、报告会、事故分析会。
(3)建立安全保护教育室,举办安全保护展览。
(4)印发安全保护简报、通报等,办安全保护黑板报、宣传栏。
(5)张挂安全保护挂图、宣传画、安全标志和标语口号。
(6)举办安全保护文艺活动,放映安全保护音像制品。
(7)做职工安全生产思想工作。
第八条安全培训效果检查。对安全教育与培训的效果检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检查各部门的安全教育制度及安全教育内容。
(2)检查新入职员工是否进行了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3)检查变换工种时是否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4)检查工人对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熟练程度。
(5)检查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年度安全培训内容。
(6)检查专职安全员的年度安全培训及考核情况。
第三章安全检查制度
第一条目的:为了及时检查和揭露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消除隐患,预防和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以确保安全检查有序、高效的进行,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安全检查范围:食品厂各部门,以车间、仓库等部门为检查重点。
第三条安全检查内容:
(1)查有无进行三级教育。
(2)查各类设备操作规程有无进行公开张挂或放置。
(3)查车间员工有无存在违规操作行为。
(4)查各类设备的防护设施及线路有无老化现象。
(5)查防火器材是否在有效期内。
(6)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是否齐全及正确保用。
(7)查是否存在电线乱拉、乱接的现象,是否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
(8)查事故隐患是否存在。
(9)查安全计划措施是否落实和实施。
第四条安全检查形式:
(1)经常性检查(如月查、周查、日查和抽查等)(2专业性检查(如设备操作、规章制度、电器设备等)
部门自我检查:
①工作区域的安全性:注意周边环境卫生、通道畅通等。
②使用材料的安全性:注意堆放或储藏方式,装卸地方大小,材料有无毒性等。
③工具的安全性:注意工具是否齐全、清洁、有无损坏,有何种使规定、操作方法等。
④设备的安全性:注意防护、保险、报警装置情况、控制机构、使用规程等要求的完好情况,电器设备是否整洁完好,线路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等。
⑤其它防护的安全性:注意通风、防暑降温、防护用吕是否齐备和正确使用,有无消防和急救物品等措施。
第四条安全检查要求:
①公司安全检查由公司安全领导小组组织,每月进行一次部门安全检查,由部门自发组织,每周进行一次,并形成检查记录,班组检查,每天进行一次,并形成检查记录。
②每次检查通报的安全隐患,都必须及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逐一安排落实,并按期跟踪复查、考核,同时建立好台帐。
第四章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第一条目的为确保公司安全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职工伤亡和经济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第二条安全事故分类:人身意外伤害事故;重大火灾事故;重大交通事故;外来暴力害安全事故;重大失窃安全事故;
原则:救人第一,减少损失,合理安排,保障生产。
在稳妥可靠的前提下,果断处理,积极抢救,作好善后处理工作。
(1)人身意外伤害事故: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时,要立即根据事故发生原因及事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触电事故要立即切断电源,展开现场紧急救护工作,出现昏厥情况的,要进行人工呼吸;机诫造成的事故,要立即停止机器运行,造成外伤的要立即进行应急性包扎及止血。同时报告当值车间主任,车间主任报主管领导和公司办公室(或夜间值班经理),公司办公室(或夜间值班经理)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配送中心安排车辆并协同生产负责人将受伤员工送至临近医院救治,暂时找不到车辆时,要立即拨打120求救,如需住院治疗的,要安排好陪护人员,并通知其家人,同时联系工伤理赔部门作好理赔的前期工作。
(2)重大火灾事故:若公司发生重大火灾事故,现场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内利用现场灭火器材进行应急性扑救,火势过大时,要及时撤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上报公司办公室(或夜间值班经理),公司办公室(或夜间值班经理)在接到报告后,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组织人员疏散、救火及各类财产的转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并上报厂长,若有人员伤亡,应立即组织救护,先做临时性包扎或止血,同时安排车辆,送临近医院治疗,需要住院治疗的,安排人员陪护,并通知其家人,同时联系工伤理赔部门,作好理赔的前期工作。厂长及部门领导要速度赶到现场,组成临时指挥小组,全面组织救护工作。
(3)重大交通事故:员工在公司内(或公司附近)出现交通事故,造成伤亡的,要立即上报主管部门领导,由主管部门领导上报公司办公室(或夜间值班经理),同时受伤人员不可随意活动,以免伤情扩大,要协同有关部门,迅速组织抢救,作好善后处理工作,同时联系工伤理赔部门,并上报厂长。
(4)外来暴力害事故:若发生外来暴力事件时,公司每一个员工(包括保安人员)都有权力将之驱出厂外(不排除使用武力),并上报公司办公室(或夜间值班经理),由公司办公室(或夜间值班经理)上报厂长,同时拨打报警电话110,配合公安机关作好调查处理工作;若有人员伤亡时,办公室协同相关部门负责人作好及时救护和善后处理工作。
(5)重大失窃安全事故:若公司发生重大失窃安全事故时,失窃部门要立即上报部门负责人,同时保护好现场,部门负责人上报公司办公室(或夜间值班经理),公司办公室(或夜间值班经理)上报厂长,在确定并非内部人员所为后,拨打110电话报案。公司办公室(或夜间值班经理)应积极组织相关部门人员,配合公安部门作好有关调查取证工作。
食品企业管理制度9
一、公司形象
1、员工必须清楚地了解公司的经营范围和管理结构,并能向客户及外界正确地介绍公司情况。
2、在接待公司内外人员的垂询、要求等任何场合,应注视对方,微笑应答,切不可冒犯对方。
3、在任何场合应用语规范,语气温和,音量适中,严禁大声喧哗。
4、遇有客人进入工作场地应礼貌劝阻,上班时间办公室内应保证有人接待。
5、接听电话应及时,一般铃响不应超过三声,如受话人不能接听,离之最近的职员应主动接听,重要电话作好接听记录,严禁占用公司电话时间太长。
6、员工在接听电话、洽谈业务、发送电子邮件及招待来宾时,必须时刻注重公司形象,按照具体规定使用公司统一的名片、公司标识及落款。
7、员工在工作时间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8、员工要注重个人仪态仪表,工作时间的着装及修饰须大方得体。
二、生活作息
1、员工应严格按照公司统一的工作作息时间规定上下班。
2、作息时间规定
1)夏季作息时间表(4月——9月)上午:下午:
2)冬季作息时间表(10月——3月)上午:下午:
3、员工上下班施行按指纹制(具体实施看员工考勤制度)。
4、员工上下班考勤记录将作为公司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5、员工如因事需在工作时间内外出,要向主管经理请示签退后方可离开公司。
6、员工遇突发疾病须当天向主管经理请假,事后补交相关证明。
7、事假需提前向主管经理提出申请,并填写【请假申请单】,经批准后方可休息。
8、员工享有国家法定节假日正常休息的权利,公司不提倡员工加班,鼓励员工在日常工作时间内做好本职工作。如公司要求员工加班,对加班时间进行调休。
调休时间:在周六进行调休。
三、卫生规范
1、员工须每天清洁个人工作区内的卫生,确保地面、桌面及设备的整洁。
2、员工须自觉保持公共区域的卫生,发现不清洁的情况,应及时清理。
3、员工在公司内接待来访客人,事后需立即清理会客区。
4、办公区域内严禁吸烟。
5、正确使用公司内的水、电、空调等设施,最后离开办公室的员工应关闭空调、电灯和一切公司内应该关闭的设施。
6、要爱护办公区域的一切设备。
四、工作要求
1、工作时间内不应无故离岗、串岗,不得闲聊、吃零食、大声喧哗,确保办公环境的安静有序。
2、新入职员工的试用期为1-3个月,员工在试用期内要按月进行考评。详见《员工试用期考核表》。
3、公司内所制定的《员工日志表》是衡量员工完成工作量的依据,要求员工每天要认真、详尽的填写,作为公司考核员工工作量的标准。
4、加强学习与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培训(培训将施行签到制,出席记录和培训考核也将作为公司绩效考核的部分)。
5、经常总结工作中的得失,并参与部门的业务讨论,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6、不得无故缺席部门的工作例会及公司的重要会议。
7、员工在工作时间必须全身心地投入,保持高效率地工作。
8、员工须保管好个人的文件资料及办公用品,未经同意不可挪用他人的资料和办公用品。
10、员工要保管好个人电脑,按公司规定进行文档存储、杀毒及日常维护,如发生故障应及时报告综合管理部,由公司安排修理。
五、保密规定
1、员工须严守公司商业机密,妥善保存重要的商业客户资料、数据等信息。
2、管理人员须做好公司重要文件的备份及存档工作。
3、任何时间,员工均不可擅自邀请亲朋好友在公司聚会。
4、员工及管理人员均不可向外泄露公司发展计划、策略、客户资料及其他重要的方案,如一发现,除接受罚款、辞退等内部处理外,情节严重的,公司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六、人员管理
1、员工必须服从公司的整体管理,包括职务的分配及工作内容的安排。
2、员工须尊重上司,按照上司的指导进行工作并主动向上司汇报工作情况。
3、员工有关业务方面的问题须及时向部门主管或经理反映,听取意见。
4、涉及超出员工权限的决定必须报经部门主管或经理同意。
5、员工不服从上级指挥,目无领导,顶撞上级,而影响公司指导系统的正常运作,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处理。
6、管理人员应团结互助,努力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鼓励并带领好员工队伍,时刻掌握员工的工作情况,确保公司整体策划顺利进行。
7、公司是一个大家庭,员工应团结互助,为公司发展做出努力。
七、物品管理
1、办公用品的日常管理由行政部专门人员负责定期购买;
2、每月10日之前,个人将所需要的办公用品填写在公司【购物申请单】上,由管理部专门负责人提交主管经理,审批同意后,由专门负责人将办公用品购回,根据实际需要有计划地发放。
3、若急需某类办公用品,也应先填写【购物申请单】后,交由专门负责人,经主管经理审批同意后,方可购置。
4、新进人员到职时由综合管理部门统一配发各种办公物品。
八、电脑管理:
1、使用者应保持电脑设备及其所在环境的清洁。下班时,务必关机切断电源。
2、使用者的业务数据,应严格按照要求妥善存储在网络上相应的位置上。
3、未经许可,使用者不可增删硬盘上的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
4、严禁使用计算机玩游戏。
5、公司及各部门的业务数据,由行政部至少每周备份一次;重要数据由使用者本人向行政部申请做立即备份。
6、使用者必须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严防被窃取而导致泄密。
九、奖惩办法:
1、员工奖励分为口头表扬及物质奖励;
2、员工惩罚分为口头警告、罚款及除名;
3、有下列事迹的员工,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经经理办公会研究,给予相应的奖励:
A、积极向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议,其建议被公司所采纳者; B、维护公司利益和荣誉,保护公共资产,防止事故发生与挽回经济损失有功者。
4、下列事由的员工,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经经理办公会研究,给予相应的惩罚:A、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公司规章制度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的; B、泄露公司经营管理秘密的; C、私自把公司客户介绍他人的。
5、公司将设立年终全勤奖(未有迟到、早退现象及病事假),奖金为元,于年终考评后一次性发放(以每个月的考勤统计为依据)。
6、在公司服务满三年(不含三年)的员工,将给予一周的带薪休假(休假期需提前和公司协商,以不耽误工作为前提,得到许可后方可休假)及元的一次性旅游补贴。
7、在公司服务满五年(不含五年)的员工将给予元/月的住房补贴,发放办法从第六年度合同期开始,本年度合同期满时一次性发放;无论何种情况,未履行满从第六年度开始签定的本年度合同期的员工将不享受此项福利补贴。
十、经费管理
1、因外出购物或出差需向公司借用备用金时,应首先填写公司【借款申请单】,交主管经理核准、审批签字同意后方可借款;借款后必须在一周内报销销帐(出差人员在回公司上班一周内);借款未冲平者,不允许再次借款。
2、员工报销已发生费用,首先需找主管会计领取并填写公司【支出凭证】或【支出报销单】(由主管会计负责提供、审核);主管会计签字后,到借款处填入【借款申请单】中的报销日期,方算完成报销手续。
3、公司员工因公外出办事,交通工具以公交车为主,特殊情况需要乘坐出租车时须向主管经理请示同意后方可执行,否则费用不予报销。
4、公司薪金发放日定为每月5日。
十一、出差细则
1、员工出差前应填写【出差申请表】,主管经理签字后方可办理借款手续。出差期限由主管经理视情况需要,事前予以核定。
2、出差途中除因并遇意外灾害或工作实际需要经请示主管经理批准延时外,不得因私事或借故延长出差时间,否则除不予报销旅差费外,并依情节轻重论处。
3、出差费用的报销:1)、交通费:
a、员工出差原则上乘坐火车(非卧车); b.、出差地交通费,员工交通以公交车为主、原则上尽量少乘坐出租汽车,实报实销。
2)、住宿费:
员工住宿标准为:一般地区元/天/人以内3)、伙食费:
a、员工伙食费标准为:一般地区元/天/人以内4)、出差补助:
a、乘坐火车路途补助元/晚/人。 b、在外补助元/天/人。
4、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按标准报销,超标自付,欠标不补。
5、出差回来后一周内填报【出差费用结算单】,办理报销手续。
6、员工出差旅费,应据实提出收据,核发之,但如发现有虚报不实之事,除将所领追回外,并视情节之轻重,酌予惩处。
十二、培训管理
1、新员工培训内容及管理1)、培训内容a、公司文化(概况、成立历史、公司理念、团队品格、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等); b、公司规章制度c、新老员工认识; d、办公设备的使用; e、指引工作地点区域设施(洗手间、乘车处等)。 2)、培训注意事项
a 、新员工到岗时,公司全体员工应表现出热情、礼貌的态度,营造欢迎的气氛; b、培训由综合管理部负责执行,涉及到各部门业务时,部门负责人要有所准备,予以配合。
2、在职员工培训内容及管理1)、培训形式
a、公司举办的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包括座谈、讲座等; b、员工业余时间自学。 2)、培训考核
a、培训活动由行政部负责组织,采用签到的形式记录考勤。(出席记录将列入到公司的绩效考核范围) b、培训考评由培训讲师负责考评,其成绩列入公司绩效考核范围。
十四、名片管理办法
1、总则
为使公司名片统一规范化,强化对外公关形象的塑造,特制定本办法。
2、名片格式
公司名片格式统一化,由公司行政管理部门依据企业形象设计。
3.名片印制程序
1)、根据工作需要,需要印制名片的员工需首先向主管副总经理提出申请; 2)、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会通知综合管理部门; 3)、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对外印制名片的印刷业务,印制完毕后发给当事人
四.名片使用
1、名片使用须恰到好处,不可像撒传单般滥用,掌握使用范围。
2、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擅自印刷或使用未经公司批准的名片。
3、员工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后,严禁再使用公司原有的名片从事任何活动,如若发现,公司将追究其责任,并予以支付人民币壹拾万元的经济损失费,同时对于造成甲方任何重大损失者,甲方保留以估算的损失额向有关机构提起诉讼的权利。
食品企业管理制度10
1、保持食品车间卫生,每天清扫,定期冲洗地面。
2、工作人员进入食品加工车间必须穿工作服。
3、闲杂人员不得进入车间。
4、中试车间装置必须有专人负责,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装置。
5、定期保养和检修装置,保证装置正常运转。
6、车间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强腐蚀性、剧毒原料,注意防火,经常检查消防设施。
7、所有通道、过道不得摆放任何阻碍通行的物品。
8、定期检查防盗装置是否正常。
9、车间停工时检查水、电、气是否关闭,门、窗是否关好。
食品企业管理制度11
一.生产员工的个人卫生
1、人员穿戴:员工应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要求勤剪指甲、勤洗澡,进入直接与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接触的人员不准戴耳环,戒指,手镯,项链,手表,手机.也不允许化妆,染指甲,喷洒香水.
2.人员进出:进入车间必须经过更衣室洗手消毒、更衣,应穿戴各自岗位指定的工衣、工帽、工鞋,不准穿拖鞋进入岗位操作。工作服应该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与帽外,并且洗尽双手.
3.不允许穿工作服上洗手间或出车间外(如接触赃物、进厕所、吸菸、用餐后)应再次冼手消毒,方可穿工作服进入岗位
4.不许在车间内吸菸,吃东西,带个人物品进入车间
5.生产车间不得带入或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如衣物、食品、菸酒、化妆品等
6.不准穿工作服、鞋进厕所或离开生产加工场所
7.进入生产加工车间的其他人员(包括参观人员)均应该遵守本规定
二.生产的工艺卫生
1.生产车间在生产操作前必须检查卫生。合格内容包括:地面、墙壁清洁干净、门窗洁净无尘、水槽、地漏畅通无阻、装置表面无残留污迹、油污、杂物、操作间无上批剩余物料。
2.操作人员必须按生产区域洁净级别进行规范着装,严禁不经更衣室直接进入各操作室。
3.洗涤装置的时候严禁发生水溢车间的事情,防止造成交差污染。
4.各种物料进入生产区域必须在指定的地方进行解包、清洁、表面擦拭等处理才能进入。
5.进入生产操作车间的生产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洁。
6.投料前应认真检查装置是否已清洗干净,是否有上批剩余物料,若有必须重新清洗,消毒装置及管理道后方可投料。
7.投料完后的原、辅料的包装应及时清理回收,不允许乱放
8.按生产工艺的先后次序和产品的特点,将各种原、辅料预处理、半成品处理和加工、包装材料和容器物的清洗消毒、成品包装和检验、成品储存等工序分开设定,防止前后工序相互交叉污染。
9.员工必须认真填写生产原始记录,不得随意涂改,并妥善储存,随着工艺程序,一步步传到下一个工序,每批产品生产完后,将记录一并交与品质管理部存档备案。
10.检验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对半成品随时抽样检验,进行质量监控,预防生产中异物污染。
三.生产的装置卫生
1.投料前应认真检查装置是否已清洗干净,是否有上批剩余物料,若有必须重新清洗,消毒装置及管理道后方可投料。
2.交接班时,应认真做好卫生交接工作,卫生不合格不接班。卫生要求地面无积水,卫生无死角,装置见本色,无灰尘,工具、器具定点放置。
3.生产装置、工具、容器、等在使用前后应该彻底清洗、消毒。维修、检查装置时,不得污染食品。
四.生产环境卫生
1.按规定清洁消毒生产场地、走廊、更衣室等,做到内表面洁净、完好。门、窗、各种管道、灯具以及其他设施。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保持洁净无灰尘。
2.严格控制进入生产车间的人数。仅限于生产车间该区域操作人员以及经过批准的人员进入;工作时应关闭操作间的门,并尽量减少进出入次数。对临时外来人员应进行指导和监督,并对进入洁净室的人员进行登记制度。
3.生产操作时,动作要稳、轻、少,不做与操作无关的动作及不必要的交谈。
4.生产区域内所有的物品应定数、定量、定置、无不必要的物品。
5.交接班时,应认真做好卫生交接工作,卫生不合格不接班。卫生要求地面无积水,卫生无死角,装置见本色,无灰尘,工具、器具定点放置。
6.车间设定排气扇,操作时按要求换气,保证车间溼度和通风
7.精包间有紫外灭菌灯,纱窗,工作时提前30分钟开灯杀蓖,方可进行操作。
8.车间生产区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清洁消毒工作,对墙壁地面、装置、管道等进行彻底擦洗、消毒。
9.定期检查门窗、排水口、排污管等防虫、防蝇、防鼠装置
10.车间照明必须遵照食品卫生法中对车间照明的有关规定,确保明亮、安全、无灰尘、无污染。
11.地漏干净,已清洁并保持盖上盖子状态
12.洗手池、器具、洁具清洗池等设施,应里外保持洁净、无灰尘、垢斑和水迹
13.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装入不产生尘埃的容器或口袋中,密闭放在指定的地点,并按规定,在生产结实时及时清除生产区域所用的容器或口袋,宜为一次性的。
14.生产区域不能够24小时连续生产,每天应该留足够的时间用于清洁与消毒,更换品种时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间歇,清场和消毒。
五.物料传递卫生
1.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辅料,包装材料均应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包装物在使用前必须彻底清洗,并消毒。
2.工艺的先后次序,将各种原、辅料,包装物分开放置,防止前后工序相互交叉污染。
3.各种物料进入生产区域必须在指定的地方进行解包、清洁、表面擦拭等处理才能进入
4.档案、笔等需经过洁净处理。
六.生产工具的卫生与管理
1.生产区域内所有的物品应定数、定量、定置、无不必要的物品
2.生产区域内所有各器具、容器、装置、工具、台、椅、清洁工具等均选用无脱落物、容易清洗、易消毒、不生锈、不长菌的材质,不易使用竹、木、陶瓷、铁等材质。不易使用不易清洗、凹陷或凸出的架、柜等装置。
3.使用的清洁工具要及时清洗干净、消毒并及时干燥,并至于通风良好的地方,在规定的位置放置。用前、用后要检查拖布和抹布是否会脱落纤维。不同生产区域的工具,不能混淆使用。
4.生产运输工具应该符合卫生要求,要根据产品的特点配备防雨、防尘、冷藏、保温等设施。
5.生产区域内的所用工具应该专人负责,有使用区域范围的工具不得随意传出本区域,外来的生产工具也不允许进入该生产区域。
七.生产员工个人遵守制度
1.不许在车间内吸菸,吃东西,带个人物品进入车间
2.不许在车间内睡觉,嬉戏,追跑,打闹
3.当生产员工出现操作有误时,任何人员都有权指责其错误,并且要马上改正。
4.严禁员工在生产区域接听电话,必要时,需出生产区域
八.原料、铺料、内外包材储存的卫生要求
1.原料、铺料、内外包材应该储存与遮阳、通风良好的场地、地面平整,有一定的坡度,便于清洗、排水,及时剔除腐败、变质、霉烂、有异味的原料、铺料。按规定的方法进行处理,防止污染食品和其他原料、铺料。
2.各类冷库,应该根据不同要求,按规定的温度、溼度储存。
3.原料、铺料、内外包材储存的场地和仓库,应该有防鼠、防虫、防火等设施。
4.原料场地和仓库应该设专人管理,建立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质量和卫生情况,按时清扫、消毒、通风换气。
5.各种原料、铺料、内外包材应该按品种分类分批储存,每批原料、铺料、内外包材都应该有明显标志,同一仓库内不得储存相互影响风味的原料、铺料。
6.原料、铺料、内外包材应该离地面、墙壁并且与屋顶保持一定距离,垛与垛之间也应该有适当的距离。
7.先进先出、及时剔除不符合质量和卫生标准的原料、铺料、内外包材,防止污染。
九.成品储存、运输的卫生要求
1.经检验合格包装的成品应储存与成品仓库。按品种、批次分类存放、防止相互混淆。成品仓库不得储存有毒、有害物品或其他易腐败、易燃烧的物品。
2.成品码放时,与地面、墙壁应该有一定距离,便于通风。要留出通道,便于人员、车辆通行;要设有温、溼度监测装置,定期检查和记录。
3.要有防鼠、防虫等设施、定期清扫、消毒,保持卫生。
4.运输工具(包括各种容器)应该符合卫生要求。要根据产品特点配备防雨、防尘、冷藏、保温等设施。
5.运输作业应该避免强烈震荡、撞击,轻拿轻放,防止损伤成品外形,并且不得与有害物品混装、混运,作业完毕,搬运人员应该立即撤离工作场地,防止污染食品。
十.包装成品的要求
1.包装重量要按客户要求进行确定,尽重量负偏差不得超过净重的2%.
2.包装的标签、标识要按客户要求,每一个产品都要有固定的标签、标识。
3.包装的内外包材要干净、整洁,无破损,如是回收的要要标识说明。
4.产品的内包装的口袋要封口严密、标签要贴放正确、不歪斜、无褶皱。
5.产品的标识要标明品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如客户有特殊要求,按客户要求定做。
6.产品每次包装完毕后,在入库以前,要随机抽查5件产品进行检验。
7.在包装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操作规范,要关好与外界相连的门窗,防止与外界空气对流。
十一.工厂的卫生管理
1.维修、保养
2.清洗、消毒工作
3.除虫、灭害的管理
4.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
5.饲养动物的'管理
6.污水、污物的管理
7.副产品的管理
8.卫生设施的管理
A:洗手、消毒池,鞋、靴消毒池,更衣室、淋浴室、厕所等卫生设施,应有专人管理,建立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应该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9.工作服的管理
A:工作服包括工作衣、裤、发帽、鞋等,某些工序还应该配备口罩、围裙、套袖等卫生防护用品。
B;工作服应该有清洗保洁制度。凡是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人员必须每月更换。其他人也应该定期更换,保持清洁。
10.健康管理
A;食品厂全体工作人员,每年至少应该进行一次体格检查,没有取得卫生监督机构颁发的体检合格证者,一律不得从事食品生产工作。
B:对直接接触入口食品的人员还须进行粪便培养和病毒性肝炎带毒试验。
十二.处罚制度
1 .对于生产员工不按照操作标准所引起的产品品质、机器装置、生产原料等所造成的后果由具体情况做出具体的处罚决定。
2.对于生产员工违反生产人员个人卫生、生产装置卫生、生产环境卫生、物料传递卫生、生产工具卫生管理、生产员工个人遵守制度所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采取以下处罚措施:
A:处罚的总金额在5—50块之间
B;对于同一员工在同一天所犯相同错误,采取第一次处罚,后在犯,如果态度予以配合,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以不用处罚,对于态度不合作,甚至恶劣的,视具体情况予以双倍的处罚。
C:对于在同一个月内,第一次出现错误是予以再培训、说服、警告、批评等手段,第二次予以5—30的处罚,第三次予以30—50的处罚。并且态度予以配合,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立即改正,对于态度不合作,甚至恶劣的,视具体情况予以双倍的处罚
D:对于生产管理人员(主要是第一线),看见有违规操作,不于指正和对于自己的操作带头违反正常的操作时候,需扣除本人工资总金额的5%。
十三.奖励制度
1.对于在一个月内一直遵守生产操作的个人员工,可以做出50—100的奖励,
2.对于连续三个月内没有出现违反操作的员工,可以做出50—100的奖励
3.奖励由生产经理提名(原则上一月只奖励2个人),总经理签字予以奖励,并且作为提高个人工资和接受公司培训、提干的一个重要考核标准。
食品企业管理制度12
1目的
为实现公司的发展目标,提升人力资源绩效,公司组织员工参加提高业务技能水平、质量意识、诚信意识等的各种培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增强员工的质量安全责任感、企业团队精神,维护公司的诚信环境,确保各岗位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胜任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公司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及方式
2.1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培训和教育的控制管理。
2.2员工培训和教育遵循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多种培训教育方式相结合,短期、业余、自学、集中培训等相结合的原则。
2.3培训教育工作坚持“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的原则,各个岗位人员必须“先培训,后上岗”。
3职责
3.1质量技术部技术中心负责公司各部门培训教育的管理工作。
3.2公司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员工培训教育工作。
4培训教育内容和形式
4.1培训内容
培训的内容主要为法律法规、质量意识、诚信意识、管理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等。
4.1.1入厂教育:新员工进入公司必须接受入厂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公司简介、生产工艺、人事政策、薪酬福利、奖惩规定、企业文化、劳动时间、体检、休假、相应的'法律法规、工作纪律、执行力、合理化建议、安全、质量、诚信等内容。
4.1.2岗前教育:作业员工上岗(换岗)前必须接受岗前教育,由培训老师采取“一对一”的教育方式,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岗位职责、生产操作规程/流程、设备操作规程、紧急预案处理、卫生规范要求、工作疑难指导等内容。
4.1.3安全教育:员工在岗工作必须接受安全教育,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安全基础知识、安全规章、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消防知识、事故处理预案等内容。
安全教育分为公司、部门、岗位三级。
公司级安全教育侧重培训安全组织、安全生产知识、消防知识、劳动纪律等。
部门级安全教育侧重安全事故处理预案、部门规章制度。
岗位级安全教育侧重点在岗位安全培训、设备安全操作培训。
4.1.4管理知识、专业技术知识
最高领导层、干部(包括后备干部)的培训:角色转变、职业技能提升、管理技能培养、执行力建设等培训。
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管理培训、岗位业务技能培训等。
客户服务培训:优质客户服务、礼仪知识培训等。
其他行政部门:职业精神与职业素质培训等。
4.1.5诚信教育培训:全体员工必须接受诚信教育,诚信教育主要包括诚信管理体系标准;与诚信有关的法律法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诚信文化建设;失信预防及应急措施;相关技能;法律、质量、安全、环保等意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
4.1.6体系(iso、haccp等)的培训:体系内审员培训、体系标准宣贯、关键控制点(ccp)操作培训等。
4.2培训形式
4.2.1讲座:公司定期、不定期邀请公司内外培训讲师就生产、设备、经营、管理举办培训、教育讲座,丰富员工知识。
4.2.2委外培训(学习考察):组织员工外出学习考察拓宽视野,学习先进技术或管理经验。
4.2.3轮岗培训:是将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的员工调动工作岗位,使其能够熟悉并适应不同岗位的工作,达到提高综合业务素质的目的。
4.2.4技能培训:根据岗位的需要,对员工进行的以熟练实际操作、提高技能为目的的培训。
4.2.5业余自学
公司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学习,参加业余学习一般不应占用工作时间,不影响工作效率。
员工如因参加学习、考试影响工作,经部门领导同意后凭相关证明,不扣发工资和奖金。
员工自己参加的社会学历教育(函授、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等)凡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公司对员工取得的学历证书予以承认。
员工外部培训取得的资格证书的管理执行《证照证件管理制度》。
5培训组织
5.4.1质量技术部技术中心负责进行培训需求调查,根据【培训需求调查】编制年度培训教育计划,见【年度培训计划表】。
5.4.2每次培训前,培训主管部门要提前编制培训的工作程序,安排好场地、时间、设备、培训资料等相关资源。
5.4.3每次培训时,培训主管部门要组织参训人员签到,填写【培训签到表】,做好【培训记录】,收集培训效果评价意见和建议。
5.4.4相关部门因工作需要进行的临时培训,应提前一周与培训主管部门(外培)沟通,协商确定相关培训资源(时间、场地、讲师、内容、考核等)。
5.4.5培训后,质量技术部技术中心会同相关部门对培训有效性进行评价,可以通过理论考试、操作考核、业绩评定和观察效果等方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评价被培训人员是否具备了所需的能力。年终,由质量技术部技术中心进行全年培训总结,总体评价培训计划实施的有效性。
5.5培训档案
5.5.1公司保存培训记录,建立【员工委外教育培训档案】,并进行培训效果评价。
5.5.2培训记录主要记录公司组织的培训活动,反映公司培训工作完成情况。
5.5.3培训记录包括:培训目的或主题、培训签到表、培训过程记录、培训考核表。
5.5.4员工培训档案主要记录员工个人参加的培训教育活动。
食品企业管理制度13
一、车间内必须有用于工、器具和固定设备消毒的设施,并保持齐全有效,设施本身及使用过程中不得对食品产生不良影响。
二、在工作前后及工作中必须按规定进行清洁、消毒(要有记录)。所用的清洁消毒方法应有效又不影响食品的.卫生。用化学方法进行消毒时,应检查消毒剂的配制记录及使用条件,连续使用的消毒剂,应定期检查其浓度。用热水消毒时,水温应达到80℃以上。
三、加工操作台、机械设备、工器具应经常清洗,不得有锈蚀,并保持清洁,经消毒处理后的设备、工器具、操作台必须再用饮用水彻底冲洗干净,除去残留物后方可接触产品。
食品企业管理制度14
一、制定定期或不定期卫生检查计划,将全面检查与抽查、问查相结合,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二、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每天在操作加工时段至少检查一次卫生,检查各岗是否有违反制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改进,并做好卫生检查记录备查、
三、各岗负责人应跟随检查、指导,严格从业人员卫生操作程序,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卫生操作习惯。
四、单位卫生管理人员每周1—2次全面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限期改进意见,做好检查记录。
五、检查中发现的同一类问题经两次提出仍未改进的,按严格有关规定处理。
食品企业管理制度15
1总则
1.1为加强企业管理,确保质量方针和目标得到贯彻落实,进一步强化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1.1.1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是企业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1.1.2企业必须设置质量主管,全面负责食品质量安全,对本企业的产品质量负总责。
1.1.3企业应设立具有独立行使权力的质量检验部门,具备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相应的检验资格和能力。
1.1.4全面开展质量管理,坚持从源头抓起,严格按照产品标准要求组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1.1.5产品出厂实行强制检验制度。企业的产品必须经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并由质量主管签发出厂通知后方可出厂销售。同时做好产品的检验台帐和销售记录。
1.1.6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必须持续保持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各项条件,“QS”标志使用正确。
1.1.7凡是企业开展的.各项生产活动,都必须符合本质量管理制度。
2原辅材料采购要求
2.1原辅料采购应制定采购计划,并与销售单位签定采购合同,明确原辅料的质量要求。
2.2原辅料的采购验收应采取自检与索证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做好验收、入库的各种手续。
2.3采购的原辅料应符合该种原辅料的质量、卫生标准。
2.4其它卫生方面应符合《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的要求。
3生产过程控制要求
3.1食品生产加工工艺流程应当科学合理,并制定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3.2严禁在食品生产过程中超量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严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非食用性原料进行生产,严禁使用国家禁止使用或明令淘汰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3.3质检部门应加强对生产过程各环节的检测,随时掌握关键控制点的质量状况,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情况及其它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现象应及时向质量主管汇报。
3.4生产过程的各项原始记录(包括工艺规程中各个关键环节的检查记录)应妥为保存,保存期应较该产品的商品保存期延长六个月。
3.5其它卫生方面应符合GB14881-94《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的要求。
4产品质量检验要求
4.1质检部门
4.1.1企业应设立具有独立行使职权的质检机构,负责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
4.1.2质检部门必须具备检验工作所需要的检验设施和仪器设备,并定期检定。
4.1.3从事检验工作的人员必须有检验资格,并不少于二人。
4.1.4质检部门应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检验制度,严格按照产品标准和国家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产品出厂检验。
4.1.5质检部门应积极配合质量主管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定期组织人员进行业务技术学习和培训。
4.1.6质检部门对产品质量有否决权。
4.1.7每年参加二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产品出厂检验比对试验。
4.2检验人员
4.2.1检验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4.2.2必须经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检验工作。
4.2.3能坚持原则,忠于职守,独立不受干扰行使产品质量判断。
4.2.4具有能够按照质量管理要求做好检验记录、提出书面报告及建议的能力。
4.2.5产品检验台帐应填写完整,检验原始记录齐全,并应妥善保管,以备核查。
4.3产品检验
4.3.1同一班次,同一品种,同一次投料的产品规定为一个生产批。
4.3.2每批产品应严格按照抽样规则进行抽样,经检验合格后出具合格检验报告。
4.3.3不合格产品不允许出厂销售。
5质量问题应急处理机制
5.1企业应制定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成立以企业法定代表人、质量主管、技术人员等参加的应急处理小组。
5.2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并向有关部门汇报。
5.3产品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
5.4必要时走访用户,实施召回。
5.5企业必须进行一个月强制性的产品检验比对试验,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可靠。
6其他要求
6.1用于食品包装的材料必须清洁,对食品无污染。食品的包装和标签必须符合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6.2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设备必须安全,保持清洁,对食品无污染。
6.3企业的厂区环境、生产厂房、生产车间设施、生产设备等均应符合《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的要求。
企业自查管理制度
为加强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按照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订该制度。
一、自查内容:包括生产条件变化情况,采购进货查验落实情况,生产过程控制情况,食品出厂检验落实情况,不合格品管理情况,食品标识标注符合情况,食品销售台帐记录情况,标准执行情况,不安全食品召回记录情况,从业人员,委托加工备案情况,对消费者投诉登记及处理记录,企业处置食品安全生产事故情况十三项内容。
二、自查频次:每半年组织实施一次,日常发现食品安全生产事故潜在风险的,要立即报告。
三、自查程序:由质量负责人会同质管部按照《企业自查表》组织对公司各部门食品安全状况落实情况进行核查,得出自查结论,报总经理审核,由总经理对自查情况进行审核,提出保证公司产品安全的相关要求,采取整改措施,并由相关部门落实整改,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经自查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应当立即报总经理,立即采取整改措施;经自查发现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要立即报告总经理,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经总经理批准按照要求向西青区市场监管局进行报告。
四、实施部门:此项工作由质量负责人会同质管部具体组织各部门实施。
五、责任追究:公司相关部门必须严格落实我公司保证食品安全的相关制度要求,按照工作职责做好各项制度落实,对核查过程中发现各部门存在不认真贯彻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或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造成食品安全事故隐患的,要追究部门主管人员的责任。
Air Products Internal Use O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