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怎样预防肠道传染病
六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怎样预防肠道传染病
浏览次数:1303次悬赏分:20 | 解决时间:2010-6-5 11:09 | 提问者:匿名
六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怎样预防肠道传染病
最佳答案
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
夏季天气炎热,气候潮湿,是各种肠道细菌繁殖的最佳时间。因此,校医院提醒各位老师和同学,注意饮食卫生,谨防夏季肠道传染病。
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指病原微生物经口进入人体消化道后,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等一系列人体病变的传染病,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拉肚子”。但每个人都会因为感染的病原体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比如感染霍乱弧菌后患者的大便多为水样便,颜色像淘米水,并且大多没有腹痛;感染痢疾杆菌后患者的大便呈脓血便,还伴有左下腹压痛等症状;而感染大肠杆菌O157后患者又会出现鲜血便。此外部分病原体还会在人体内产生毒素,导致中毒、昏迷和休克。因此,“拉肚子”不是小毛病,发病后一定要及时到就近的肠道门诊去就诊
肠道传染病的病原是什么
导致肠道传染病的病原称为肠道致病原,其种类很多,主要为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它们的个头都特别小,肉眼根本看不见,这些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病人的粪便和呕吐物中,还有那些被病人粪便和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水、餐具和其他物品上面。苍蝇、蟑螂等昆虫是传播肠道传染病的“好帮手”,当它们叮食了病人的粪便和呕吐物后,又会在食物、水和餐具上爬行,从而一路播撒这些病原体。
一般来讲,肠道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特别喜欢夏秋季温暖湿润的环境,并且会在剩饭剩菜和污染的物品上快速繁衍生长,不注意饮食卫生特别容易感染。
怎样预防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食用了被肠道致病原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被污染的水源而造成的,所以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点就是防止“病从口入”。要严把“病从口入”关,重点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不喝生水,要做到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零食前也要记得洗手。
第二,尽量少吃冷饮,包括雪糕、冰激凌和冰水等,更不要一次吃太多,暴饮暴食会损害肠胃的防御系统,这时候肠道致病原就有机可乘了。
第三,消灭苍蝇、蟑螂,清洁环境,防止致病微生物污染食物和餐具。
第四,要选择新鲜食品,不食用腐败变质的食品,加工时要生熟分开,生吃的瓜果蔬菜应该用流动水洗净。另外,冰箱不是保险箱,吃剩的食物即使放在冰箱内,时间也不能过长,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
第五,尽量少在外面就餐,如果外出就餐要到卫生条件好、具备卫生许可证的正规餐饮点,并且尽量少吃或不吃凉菜,千万不要在路边小摊上胡乱的买东西吃。
得了肠道传染病怎么办
有很多人不在乎“拉肚子”,认为忍一下就过去了,其实,大量的腹泻使人体严重的失去水分,而水分对人体特别重要,一旦失去过多的水分,后果就会非常严重。另外有些病原微生物还会释放毒素,引起的中毒可以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引起死亡。
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措施,个人不容易判断。所以如果条件允许,一定要到医院的肠道门诊去就诊和治疗。如果不能到医院就诊,要遵循下述治疗方法:
补充腹泻和呕吐丢失的体液:腹泻和呕吐不仅丢失了体内的水份,也丢失了体内的盐份、糖份等,所以最好购买“口服补液盐”并按说明服用(还可以自制糖盐水,以拇指食指中指抓一小撮葡萄糖或两小撮蔗糖,以五指抓一大撮盐加以适量凉开水饮用;或者在米汤内加少许盐服用)。
服用抗生素:自己滥用抗生素不仅会导致病原微生物对药物产生抗性,而且会杀灭体内的正常菌群,闹不好会适得其反,加重病情。所以,抗生素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另外,一定不要禁食或禁水,有些人为了减少腹泻量,而不吃饭、不喝水,这是完全错误的。禁食禁水使本就虚弱的身体得不到营养和水份补充,也没有足够的营养素去修复受损的肠道,会不利于致病微生物排出体外,所以禁食禁水会加重病情。
注:本材料主要来源于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
参考资料:http:// 回答时间:2010-5-20 18:51 | 我来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 1永远在一起 | 二级采纳率:15% 擅长领域: 小游戏 动漫 华语流行乐 脑筋急转弯 校园生活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第二篇:预防肠道传染病知识
预防肠道传染病知识
1、饮用水消毒:
井水:若井直径为80公分,水深2.5米,则加漂白粉10克(约1匙)。
缸水:1片漂白粉精片研碎后,加水1担。
2、餐(饮)具:
首选煮沸消毒30分钟。也可用含有效氯5000mg/L溶液(约2匙漂白粉加水1升)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3、排泄物和呕吐物:
稀薄的排泄物(粪便)或呕吐物,每1000ml可加漂白粉50g(1两),搅匀放置2小时。成形粪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剂(含有效氯5%),2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小时。
4、地面消毒:
含有效氯10000mg/L溶液喷雾。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5、家用物品、家俱:
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含有效氯7500mg/L)喷洒或擦洗消毒。
海宁市疾病预访控制中心
预防肠道传染病
种类
包括甲类传染病中的霍乱,乙类传染病中的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和阿巴米痢疾、脊髓灰炎、甲、戊型病毒性肝炎,丙类传染病中的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以及其他通过肠道传播的(病毒性脑炎)一类传染病。
流行性学特征 传染源: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传播途径: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季节分布
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每年的5-10月为流行季节,高峰在7月和8月份。
临床表现
大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霍乱防治
1、什么是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泻和呕吐,严重者可因体液和电解质丢失,形成脱水、休克,但若及时救治完全可以治愈。
2、霍乱有哪些传播途径?
霍乱有偶多种传播途径,主要有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和经苍蝇传播。但这些途径都是由病人粪便和呕吐物等污染外环境,再经口食入,是典型的病从口入传染病。
3、哪些不卫生习惯容易得霍乱?
容易得霍乱的不卫生习惯很多,主要是:喝生水,食前便后不洗手,用手抓食,生吃、半生吃食品或是吃隔餐饭菜不回锅、暴饮暴食等。需要指出的是,新鲜发、卫生的海、水产品,只要煮沸煮透,仍然是可以吃的。
4、霍乱可以预防吗?
从社会层面而言,重视环境卫生,做好管水、管粪、管食品,消灭苍蝇的“三管一灭”工作。从个人而言,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5、防止病从口入的有效办法是什么?
一是吃熟食。病菌对高温抵抗力弱,只要加温煮沸就能全部杀灭;不吃生的、半生的和腌制的食品;隔餐、隔夜食品要重新加热煮透。二是喝开水不喝生水。不使用不洁的水漱口、刷牙、洗食用、洗水果、洗蔬菜和其他食品。三是洗净手,食前便后要用肥皂把手洗干净,防止病菌经手入口。四是不要到不卫生的小吃店、大排挡去用餐。
6、如果身边有人得了霍乱,该注意什么?有什么预防药吗?
霍乱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最有效的预防药物18岁以上的人服用氟哌酸,可以按照一天3次,第一次4粒,连服2天的方法服用,如果出现了腹泻,一定要及时到当地正规医院治疗。
细菌性痢疾主要由哪些传播途径
痢病是病从口入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传播途径主要是以下四种:
(1)食物型传播:近年来食物型暴发较以往多见。痢病杆菌在蔬菜、瓜果、腌菜中能生存1~2周,并可以葡萄、黄瓜、凉粉、西红柿等食品上繁殖,所以食用生冷食物及不洁瓜果可引起菌痢发生。带菌的厨师和用痢疾杆菌污染食品做凉拌冷食等,常可引起菌痢暴发。
(2)水型传播:痢病杆菌污染水源可引起暴发流行。若病人与带菌者的粪便处理不当,水源保护不好,被粪便污染的天然水、井水、自来水未经消毒饮用,是引起菌痢暴发的根源。
(3)日常生活接触型传播:主要通过污染的手而传播,这种生活接触是非流行季节中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如桌椅、玩具、门把、公共汽车扶手等,均可被痢疾杆菌污染,若用手接触上述污染品后,即可带菌,如果马上去抓食品,或小孩有吸吮手指的习惯,就会把细菌送入口中而致病。
(4)苍蝇传播:苍蝇有粪、食兼食的习性,极易造成食物污染,不少地区观察到痢疾的流行与苍蝇消长期一致。
怎样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
夏季肠道传染病是因吃了不清洁的食物所引起的。因此,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做好饮食卫生。
在采购食品时,应选择新鲜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水产品不要购买。即使对于盐腌过的食品,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致病性嗜盐菌就可能在盐腌的食品中繁殖。
烹调时,炊具要注意消毒,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开。炊事员要注意个人卫生,要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餐具应该严格消毒。
凉拌菜宜少吃,吃时应洗净,并用冷开水冲洗,瓜果宜洗净去皮再吃。
夏天不宜举行大范围的家宴,饭菜应现做吃,如有剩余,第二天应煮透再吃,但即使煮透,有些细菌的毒素仍不能被破坏,如葡萄球菌肠毒素在煮沸后30分钟仍保存其致病性。
苍蝇与蟑螂等害虫,能作为肠道染病的媒介。因此,消灭苍蝇与蟑螂也是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此外,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有助于增强体力,也有助于预防夏季肠道染病。
海宁市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办公室
海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从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给别人。主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脊髓灰质炎、0157:H7等。
有些肠道传染病传染的病变部位在肠道,可产生腹痛、腹泻等症状,如霍乱、痢疾等;还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变部位并不限于肠道,如肝炎是肝病变,脊髓灰质病变在中枢神经系统,伤寒主要侵袭全身的网状内皮系统(肝、脾、淋巴等)。
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经水传播 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入水源,洗涤被病原体污染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可使水受到污染。水源受到污染后引起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霍乱、伤寒、菌痢被称为三大水媒病。
经食物传播 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和销售的过程中都存在被病原体污染的危险。食品中的病原体可来自存放容器、进餐用具、手的接触、施用粪肥及被昆虫污染等。
接触传播 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衣物、文具、门把手、数钱等都有可能造成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昆虫传播 苍蝇、蟑螂等都能起到机械搬运病原体的作用,有些病原体还能在昆虫的肠管里存活一段时间,甚至繁殖。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是造成肠道传染病扩散的重要原因。
肠道传染病共同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肠道传染病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夏秋季为什么容易得肠道传染病
夏秋季气温高,适合病菌生长繁殖。条件适宜时,一个细菌经过一昼夜就能繁殖出几亿到几十亿个。剩饭剩菜保存不当,很容易受细菌污染而腐败变质;吃制作不卫生的食物和未经洗净消毒的瓜果,都很容易引起肠道传染病。
夏秋季气温高,身体要加强散热,皮肤血管经常处于扩张状态,胃肠血管相对收缩,流经胃肠道的血液减少,胃肠道的抵抗力相对减弱,病菌一旦随不洁的饮食进入胃肠道,就很容易使人得病。
天气热,出汗多,喝水多,冲淡胃酸,减弱胃酸的杀菌作用。喝生水更容易引起肠道传染病。
夏秋季,苍蝇孳生,增加了肠道传染病的传播机会。
夏秋季台风活动频繁,各种洪涝灾害增加了外环境被污染的机会。
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
把好病从口入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做到不生食、喝开水、洗净手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
1、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2、不喝生水。菜要烧熟煮透,吃剩的菜放在冰箱里过夜,食用时应重新回锅加热。
3、采购食品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切不可为贪便宜而购买变质的禽、蛋、肉和水产品。
4、贮存食品或加工食品时,都应该生熟分开。
5、购买易生虫的蔬菜应注意鲜嫩无虫眼,留意是否使用了农药,摘去黄叶后应用水浸泡半小时以上,中间换水2~3次,然后再烹调。
6、不要去不卫生的饮食店就餐和购买无证经营的盒饭。
7、发现食物有异样或异味不可食用也不可煮沸烧透后再食用。
8、一旦出现肠道传染病症状应及时就医。
常见肠道传染病
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可经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经水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病人和健康的带菌者是传染源。
临床表现主要有无痛性剧烈腹泻、呕吐,严重者可引起脱水死亡。人感染霍乱后,潜伏期通常为1-2天。
大多数病例起病急,多为剧烈腹泻开始,然后呕吐,少数先吐后泻,大多数无腹痛,少数有腹部饱胀感。每天腹泻次数至十多次或更多,少数甚至大便失禁,无法计数。人群普遍易感。目前国际交往频繁,难免有海外病人流入境内,所以要严格检疫,隔离病人,消毒污物、控制传染源,加强治疗,加强人群防疫意识。
常见肠道传染病
甲肝
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
发病急骤,早期有明显的乏力、不思饮食、恶心、厌油腻、右上腹肝区不适及隐痛等症状,约1周后,有些病人小便呈茶色,眼白(巩膜)及皮肤发黄(医学上称黄疸)。甲肝的潜伏期约15-45天。
患了甲肝,主要靠休息和自身的恢复,切不可乱用药物,如用药不当,反可加重肝脏的损害,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甲肝病人应及早卧床休息,要保持精神愉快,饮食要清淡,适当限制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常见肠道传染病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菌痢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菌痢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多发。
菌痢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起病急,高热伴发寒战,继之出现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典型病人大便每日10多次甚至数十次。严重的病人可有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脑炎,如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菌痢潜伏期大多为1-2天,短的数小时,长的可达7日。
常见肠道传染病
伤寒、副伤寒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副伤寒甲、乙丙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好发于夏秋季。伤寒潜伏期一般为3-42天,平均14天,病程3-4周。副伤寒临床表现与伤寒相似,但潜伏期短,症状较轻。
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临床表现主要为持续性高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暴发型伤寒起病急,毒血症状严重,常有畏寒、高热、休克、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常见肠道传染病
O157∶H7
肠出血性O157∶H7大肠杆菌感染是一种食源性疾病,病人和无症状携带者均可成为传染源,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人群对病原体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一定程度的特异性免疫力。
O157∶H7感染可表现为无症状感染、轻度腹泻、出血性肠炎(HC)、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其中以出血性肠炎最常见。典型的出血性肠炎的临床表现为腹部剧烈疼痛,先期水样便,1~2天后出现类似下消化道出血的鲜血样便或血便相混,低烧或不发烧,潜伏期为3~4天,可长达8天,短至1天。
常见肠道传染病
骨髓灰质炎
又叫小儿麻痹症,半岁至5岁的小儿容易得病。症状多为发病很急,突然发烧,精神不好,很象感冒,烧三、四天后自动退烧,但过一至五天又发烧,第二次发烧两、三天后可能发生腿或胳臂不能动的现象,完全瘫软无力,所以叫“小儿麻痹证”。
小知识
1、哪些不卫生习惯容易得霍乱?
容易得霍乱的不卫生习惯很多,主要是:喝生水,食前便后不洗手,用手抓食,生吃、半生吃、吃腌制海产品、食隔餐饭菜不回锅、暴饮暴食等。需要指出的是,新鲜、卫生的海、水产品,只要煮熟煮透,仍然是可以吃的。
2、霍乱可以预防吗?
从社会层面而言,重视环境卫生,做好管水、管粪、管食品,消灭苍蝇的“三管一灭”工作。从个人而言,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3、防止“病从口入”的有效办法是什么?
一是吃熟食。病菌对高温抵抗力弱,只要加温煮沸就能全部杀灭;不吃生的、半生和腌制的海、水产品;隔餐、隔夜食品要重新加热煮透。二是喝开水不喝生水。不使用不洁的水漱口、刷牙、洗食具、洗水果、洗蔬菜和其它食品。三是洗净手,食前便后要用肥皂把手洗干净,防止病菌经手入口。四是不要到不卫生的小吃店、大排档去用餐。
4、发生腹泻怎么办?
一旦家中出现有腹泻的病人,首先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肠道门诊就诊,以便得到及时到正规医院肠道门诊就诊,以便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处理,如果不能及时到医院就诊,就要在家中及时口服补液盐。发生腹泻后人体损失最多的主要是身体里的液体和电解质。人体一旦脱水,很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这是腹泻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小孩发生腹泻后也同样需要补充水分。补液盐在医院和药店里都可买到。
腹泻发生后也要继续进食,有人腹泻后采用饥饿疗法,但科学的治疗方法并不提倡这种做法。腹泻导致身体营养损失,所以即使腹泻也要进行营养补充,可以吃一些稀、软、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如鸡蛋羹、麦片粥、米粥、面条等。此外,发生腹泻最好不要滥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不但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也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菌群,急性腹泻有可能转为慢性腹泻。还有些腹泻是由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抗生素对这些腹泻也毫无效力。所以,发生腹泻要慎用抗生素。如要使用,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第三篇:怎样预防传染病教案
《怎样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
毛口中学 章先有
知识目标:理解传染病的特点,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能力目标:对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情感目标:(1)体会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控制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2)懂得热爱生命,预防疾病和关心他人是积极的生命观和健康观。
教学重难点 :传染病传染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 课前准备:划分成8个小组,委任小组长。教具:课件、纸片
过程设计
一、组字导入,揭示课题
考考大家,可以组成什么字?组个词?了解什么是传染病?(幻出示,找一学生读)
患病无疑是痛苦的,同学们想不想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呢?(学生:想。)
你知道哪些常见的传染病?(教师相机贴名称)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与语文学科联系起来)
二、自主阅读、了解症状、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让我们首先弄清楚传染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然后“对症下药”,找到预防的方法。(幻灯片出示表格)
1、流感:我们对流感并不陌生,我们一直在跟他战斗,已取得实效(幻出示数据)。成绩喜人、流感是可防可控的。找同学汇报症状、传播途径、防治措施。(小组分任务).请以小组为单位,先自己阅读课本上的这种传染病,然后小组交流共同将表格中对应部分完成。
2、手足口病(幻出示图片);这是一名手足口病患者的症状,了解目前形势(幻)(找学生读)。
谁来说说靠什么传播?怎样预防?我们学校也采取了措施,比如晨检、午检、打疫苗等。
3、水痘:(幻)这是哪种传染病齐说?(水痘)5组汇报你们的研究成果。6组有补充吗?
4、腮腺炎:看这位五年级的同学的了什么病?他的症状是腮部鼓起、胀痛,可通过说话打喷嚏咳嗽传播,仔细听它怎样预防?
5、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症状是?他靠蚊子(幻)传播,怎样预防?(学生答)(幻)
6、肝炎病毒的自述(音频)你知道了什么?
7、(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教学传染病的三要素
1、看事例 小明得流感了,那离他较近的小红会怎样? 小明是流感病毒的携带者即传染源(贴),打喷嚏是病毒的传播途径(贴),努力学习的小红是易感人群(贴),这就是传染病传播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2、小红可以怎样预防呢?(相机板书控制、切断、保护)(设计意图:结合实例,更便于学生理解)
四、练习
1、判断行为好不好?(幻)
2、两分钟练习题
(设计意图:培养好习惯,巩固知识)
五、作业
预防传染病我们日常生活要注意哪些?
第四篇:怎样预防传染病教案
《怎样预防传染病》教学设计
辛安小学 管洪芳
知识目标:理解传染病的特点,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能力目标:对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情感目标:(1)体会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控制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2)懂得热爱生命,预防疾病和关心他人是积极的生命观和健康观。
教学重难点 :传染病传染的三个环节及预防措施 课前准备:划分成8个小组,委任小组长。教具:课件、纸片
过程设计
一、组字导入,揭示课题
考考大家,可以组成什么字?组个词?了解什么是传染病?(幻出示,找一学生读)
患病无疑是痛苦的,同学们想不想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呢?(学生:想。)
你知道哪些常见的传染病?(教师相机贴名称)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与语文学科联系起来)
二、自主阅读、了解症状、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让我们首先弄清楚传染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然后“对症下药”,找到预防的方法。(幻灯片出示表格)
1、流感:我们对流感并不陌生,我们一直在跟他战斗,已取得实效(幻出示数据)。成绩喜人、流感是可防可控的。找同学汇报症状、传播途径、防治措施。(小组分任务).请以小组为单位,先自己阅读课本上的这种传染病,然后小组交流共同将表格中对应部分完成。
2、手足口病(幻出示图片);这是一名手足口病患者的症状,了解目前形势(幻)(找学生读)。
谁来说说靠什么传播?怎样预防?我们学校也采取了措施,比如晨检、午检、打疫苗等。
3、水痘:(幻)这是哪种传染病齐说?(水痘)5组汇报你们的研究成果。6组有补充吗?
4、腮腺炎:看这位五年级的同学的了什么病?他的症状是腮部鼓起、胀痛,可通过说话打喷嚏咳嗽传播,仔细听它怎样预防?
5、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症状是?他靠蚊子(幻)传播,怎样预防?(学生答)(幻)
6、肝炎病毒的自述(音频)你知道了什么?
7、(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三、教学传染病的三要素
1、看事例 小明得流感了,那离他较近的小红会怎样? 小明是流感病毒的携带者即传染源(贴),打喷嚏是病毒的传播途径(贴),努力学习的小红是易感人群(贴),这就是传染病传播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2、小红可以怎样预防呢?(相机板书控制、切断、保护)(设计意图:结合实例,更便于学生理解)
四、练习
1、判断行为好不好?(幻)
2、两分钟练习题
(设计意图:培养好习惯,巩固知识)
五、作业
将表格填完整并向家长交流你的研究成果。
(设计意图:将预防方法推向家长,推向社会,使全民更关注健康。)
第五篇:秋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秋季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三字经: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
1、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由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有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伤寒、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高峰季节,这些疾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危害性大,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很容易造成某种肠道传染病的流行。
2、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是什么?传播途径怎样?
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是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粪便和呕吐物中带有的大量致病菌,从体内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和水源。肠道传染病可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
⑴.经水传播:如果生活饮用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排出的粪便、呕吐物污染或在水中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容易造成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等疾病的暴发流行。
⑵.经食物传播:食品在加工、储存、制作、运输、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⑶.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⑷.昆虫传播: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苍蝇、蟑螂等媒介昆虫体内存活一段时间,并随着昆虫的活动进行传播。体再传给别人。
3、肠道传染病的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4、肠道传染病的分布特点:
地区分布:遍布世界各地。在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量多、经济条件差、卫生设施落后、饮水和环境不卫生的地区,发病率高,且容易引起流行或暴发。
季节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5至10月为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高峰在7月至8月。
人群分布:多发于文化程度低、个人卫生习惯差的人群。人群分布除机体抵抗力的差异外,主要与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机会多少有关。
影响肠道传染病发病的因素:肠道传染病的发病和流行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有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两大类。社会因素如居民的生活条件、卫生设施、风俗习惯等;自然因素如气温、降雨量、相对温度、水旱灾害等,均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肠道传染病的发病强度。另外,个人卫生习惯、机体免疫水平及病原体变异或传入新菌型等,对发病强度影响也很大。
5、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
肠道传染病一般临床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中毒症状。症状的轻重要看感染的是哪种细菌和病毒,有些肠道传染病来势十分凶险如霍乱和中毒性细菌性疾病、食物中毒等,细菌在人体内大量的生长繁殖,毒素迅速进入人体血液,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病,导致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6、什么季节容易发生肠道传染病?原因是什么?
夏秋季节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因为夏秋季高温潮湿的气候,很适合苍蝇和病菌的繁殖生长;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引起急性中毒;雨水充足,易污染水源,造成疾病的水源性传播;夏秋季人们喜爱生食瓜果,如洗涤消毒不彻底易患肠道传染病;夏秋季人们的食欲减退,营养吸收减少,出汗多,水和盐份丢失增高,喜欢开电扇和空调睡眠容易着凉等造成了机体抵抗力下降。
7、预防肠道传染病要做到“六要”“六不要”
“六要”
⑴、食物要新鲜、要煮熟煮透。
⑵、食具(碗、筷、汤勺等)要煮沸消毒。⑶、要消灭苍蝇。
⑷、饮用水要消毒,生吃瓜果应洗净,用开水烫过或削去皮。⑸、饭前便后要洗手,搞好个人及环境卫生。⑹、发现腹泻病人要及时报告医院、及时就医。“六不要”
⑴、不要吃生腌的海产品。⑵、不要喝生水。
⑶、不要吃苍蝇叮爬过而未重煮的食物和腐败变质、不干净的食物。
⑷、农村不要在河里、井边洗刷马桶、粪具和吐泻病人的衣服、污物。
⑸、不要到有急性肠道传染病病菌和病毒的河里去游泳、洗澡。⑹、不要到急性肠道传染病家去串门。
8、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认真做好“三管一灭”(即管理好饮食卫生、饮水卫生、粪便卫生和消灭苍蝇)。作为个人一定要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主要措施有:
⑴、注意饮水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变质食物,尤其注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水产品。食物要彻底煮熟、煮透。剩余食品、隔餐食品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外出旅游、出差、工作要挑选卫生条件好的饭店就餐,并尽量少食凉拌菜,最好不要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
⑵、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
⑶、注意劳逸结合,起居有度,生活有规律。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⑷、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粪便、垃圾和饮用水的管理,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设卫生村、卫生镇,消灭苍蝇、蟑螂、老鼠等传染媒介。
⑸、高危人群可接种伤寒疫苗、口服痢疾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注射甲肝疫苗等。
⑹、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去就近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9、预防肠道传染病,要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
⑴、管好饮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餐具、食物要防蝇;餐具要煮沸消毒;生熟刀板要分开;生食瓜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
⑵、管好水源:自来水要按规定消毒;不喝生水;不到被污染的河、塘水中取水、洗澡;不在河边洗刷肠道传染病的衣服、用具和便桶;防止粪便、农药、脏水污染水源;使用河水的地方,应划分饮水段和用水段。
⑶、管好粪便: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不施鲜肥;病人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未经消毒,不得乱倒。
⑷、消灭苍蝇: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除和控制苍蝇孳生地;采取各种措施消灭苍蝇、蟑螂、老鼠。
另外,发现肠道传染病病人,须立即去医院隔离治疗,并报告卫生防疫部门。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食物,肉食品要妥善保存并烧熟煮透。生食、熟食品的用具、容器要分开,不能混用。凉菜放醋和生大蒜,可抑菌调味。
讲座讨论题:
1.了解肠道传染病霍乱的防控知识。
2.秋季同学怎样加强个人卫生、寝室卫生、教室卫生?
一、什么是霍乱?
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剧烈无痛性泻吐,米泔样大便,严重脱水,肌肉痛性痉挛及周围循环衰竭等为特征。霍乱为我国法定的甲级烈性传染病,要求在发现确诊或疑似病例后2小时内上报。霍乱是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不洁的饮食和饮水传播,可防、可治、可控,氟哌酸等抗生素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生活中要注意饮食、饮水和个人卫生,做到“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把住“病从口入”关。一旦有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到正规医院肠道门诊就诊。
二、秋季要挂蚊帐,防止蚊虫传染病,防止“隐翅虫性皮炎” 秋季还应预防蚊虫传染病,如病毒性乙型脑炎、疟疾等。我乡还常发生“隐翅虫性皮炎”,是由隐翅虫体内毒素接触人的皮肤,使人形成急性皮肤感染。隐翅虫喜欢在日光灯下活动。预防隐翅虫,要做到:1、打扫室内外卫生,防止蚊虫滋生,同时宿舍应挂蚊帐;2、夜晚关灯睡觉;3、尽量采取各种驱蚊措施;4、防止隐翅虫停留在皮肤上,不要用手直接捻压死隐翅虫,可用清水洗净接触隐翅虫的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