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夏秋季肠道传染病及其预防宣传材料
秋季肠道传染病及其预防宣传材料
一、肠道传染病及其传播特点:(1)、肠道传染是指各种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其病原体大多随病人或携带者的粪便排出,如果不经处理,可以污染周围环境,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嘴)感染。
病种包括: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脊髓灰质炎、甲肝、戊肝、感染性腹泻病以及其他通过肠道转播的(病毒性脑炎)传染病。
(2)、传播特征:
1、传染源为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2、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
3、人群都容易感染。
二、主要肠道传染病及其预防要点(1)、霍乱:
又称二号病(在 [传染病防治法中列第二位)。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它可以引起流行、爆发和大流行。霍乱一般是通过被污染的水、食物及日常生活接触及苍蝇而传播的。
●主要症状:
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样排泄物、水电解质紊乱和周围循环衰竭,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也有些轻型患者仅又轻度腹泻。●霍乱预防要点:
1.搞好家庭、个人和饮食(水)卫生。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剩菜剩饭要热透再吃;不用脏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碗筷应煮沸消或消毒碗柜消毒,刀、砧板、抹布也应严格消毒;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消灭苍蝇;饭前便后洗手。2.煮透海鲜食物(河海鱼类、虾蟹、贝壳类等)。3.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垃圾和粪便的管理。
4.发现确诊或疑似病人,应立即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
5.腹泻患者要道肠道门诊就诊。
(2)、细菌性痢疾:
简称菌痢。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菌痢病人和带菌者为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通过水、食物、生活接触、苍蝇蟑螂而传染,潜伏期为1—3天。
●主要症状: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中毒型急性发作时,可出现高热和感染性休克症状,以严重毒血症、休克或中毒性脑病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呈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多发传染病之一。
●菌痢预防要点:
1、管理传染源,对腹泻病人要进行早期诊断,及时隔离治疗。
2、加强饮食、饮水、环境卫生管理;食具要消毒,粪便及排泄物应深埋或加漂白粉消毒,防止粪便流失污染水源、食品等;消灭苍蝇。
3、注意个人为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喝生水等良好卫生习惯。
4、坚持体育锻炼,增加抗病能力。
5、接种甲肝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三、肠道传染病总体预防策略:
因为肠道传染病的传播方式是相类是的,因此,对它们的预防也有相同的策略。疾控专家将其精髓概括为九个字,十分容易记忆:
1、喝开水
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在流行季节保证饮用卫生安全水,一定要喝开水,防止因失水过多而发生脱水;自然灾害时,可饮用安全的瓶装或桶装矿泉水等。
2、吃熟食
不吃腐败变质食物,尤其注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水产品。食物(包括肉、鱼、蔬菜等)要彻底煮熟、煮透后再吃。吃剩余的食品、隔餐食品要彻底再加热后食用。外出旅游、出差、工作要挑选卫生条件好的旅店就餐,并尽量少食凉拌菜,最好不在“三无”(无营业执照、无卫生许可证、无健康体检证明)的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家里的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保持环境清洁,消灭苍蝇。
3、勤洗手
自觉讲究个人卫生,外出回家、饭前便后及处理生的食物(鱼、虾、蟹、贝类等水产品)后都要洗手,要用肥皂流水反复洗手。合理调整饮食,注意劳逸结合和保证充足的睡眠,以提高机体抗病的免疫力。
第二篇:预防肠道传染病宣传总结
预防肠道传染病宣传总结
为预防夏秋季肠道传染病在学校爆发和流行,根据安疾发【2010】2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宣传的通知》文件精神,我院结合本镇实际安排,在6月开展了“预防肠道传染病”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首先我们在6月10日召开了健康教育小组成员会议,确定了活动原则和活动内容。在全校教师会议中传达了活动精神,安排了活动内容,号召全校教师本着“抓细节排隐患”的原则,积极进行宣传活动,主动寻找薄弱环节,加强学生的防病意识。并组织了老师分班对学生进行了“预防肠道传染病”教育,就传染病的症状、预防措施和报告工作进行了宣传。6月17日,由学校保健教师安排专门的时间,给全校师生进行了“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宣传讲座。讲诉了“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性,并给学生提出了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建议。结合这些活动,在学校还办了一期“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专栏;组织学生在各班出了一期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黑板报。通过以上活动,孩子的防病知识知晓率提高了,卫生习惯也有明显好转,家长对在外进食孩子的监管也更严格了。总的来说,本次宣传宣传效果良好,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很高。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知识和方法,提高了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最后希望能在上级的指导下,把这项活动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开展得更好。
预防肠传讲稿
预防肠道传染病宣传栏
预防肠道传染病宣传板报
街头发放传单
冒雨发放宣传单
村医培训会
毛家镇卫生院公卫科
2010年6月20
第三篇:夏秋季传染病的预防
学校夏秋季传染病的预防
夏秋季是各类传染病的高发季节,除了胃肠炎等常见疾病以外,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细菌性痢疾,甲肝,乙型脑炎,手足口病等也会发病,如不能及时干预和控制,还会造成暴发流行。学校学生人数多而且集中是传染病好发场所,为了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进步,学校需大力加强对夏秋季传染病的防治。
一、夏秋季常见传染病的种类
一般夏秋季常见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1、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及其传播途径
每到夏秋季腹泻的病人显著增多。腹泻的病因很多,如消化不良、急性血吸虫病、毒蘑菇中毒,甚至服用某些药物等都可以引起腹泻。夏秋季天气炎热,病菌容易孽生繁殖,加上苍蝇、蟑螂之类害虫活动频繁,也容易传染肠道疾病。所以在夏秋季腹泻中以急性肠道感染最为多见。1.1常见的夏秋季肠道传染病:
细菌性食物中毒 由细菌或细菌的毒素引起。常常有共同进餐的人一齐发病的情况,且有严重呕吐的症状。
细菌性痢疾 由痢疾杆菌引起,病人有排便不尽的感觉,粪便可呈脓血状,常伴有发热,儿童患者可能会休克。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等。这类传染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阿米巴痢疾 由阿米巴原虫引起,粪便呈果酱样。病毒性肠炎 也叫做流行性腹泻。病人常伴有感冒等症状。1.2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经水传播 由于生活饮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入水中或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造成了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的暴发流行。
经食物传播 在食品的加工、储存、制作、运输的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接触传播 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过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昆虫传播 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人体内存活一段时间,通过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进行传播。
2、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夏秋季是流感、肺炎、麻疹、水痘、腮腺炎、流脑、风疹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流感
主要症状:症状是起病很急,除了很明显的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外,还伴有剧烈的头痛,幼儿怕冷、发热、咽喉痛、全身酸痛无力、眼结膜充血。有的以胃肠道症状为主,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情况。有的以肺炎症状为主,发病1-2天后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部分患儿有明显的精神症状,如嗜睡、抽风等。如果治疗不及时,幼儿身体的免疫力下降,还会引发中耳炎、支气管炎等并发症。
腮腺炎
主要症状:发病急,同时有发烧、怕冷、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除上述一般症状外,腮腺炎最大的特点是口腔周围的6个唾液腺肿大。腮腺 2 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边缘不清楚。张口或者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疼痛,尤其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会加剧,肿胀会在4-5天消退。
麻疹
主要症状:麻疹发病初期,症状和患感冒差不多,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泪等现象。发病2-3天后,口腔黏膜会有改变,口腔内两侧臼齿旁的颊黏膜上,可以看到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小点,周围有红晕,这种麻疹黏膜斑是麻疹所特有的症状,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发病3-4天后,开始出皮疹。皮疹会按照耳后、颈部至面部、躯干、四肢,最后到手心、脚心的顺序出现。出疹一般持续3-5天,这期间孩子持续高烧,常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疹子出齐后,孩子体温开始下降,并逐渐恢复正常,症状也随之减轻。
水痘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是原发性感染,多见于儿童,临床上以轻微和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为特征。
风疹
风疹又称“风痧”,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由于风疹的疹子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一阵风似的,“风疹”也因此得名。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病毒存在于出疹前5~7天病儿唾液及血液中,但出疹2天后就不易找到。风疹病毒在体外生活力很弱,但传染性与麻疹一样强。
3.常见的虫媒传染病
夏秋季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媒介,如蚊、螨、虱子、跳蚤等叮咬人体后传播,是“叮咬传播”的传染病,昆虫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
二、夏秋季各类疾病的防治措施
1、肠道传染病防治措施
1.1 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加强自身防护 管好饮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饭前便后洗手;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餐具、食物要防蝇;餐具要煮沸消毒;生熟刀板要分开;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从事餐饮业、教师等工作的人员应定期体检。
在采购食品时,应选择新鲜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水产品不要购买。
罐头食品出现鼓起,色香味改变的情况,应经煮沸后丢弃,不可用来喂饲家畜。
管好水源自来水要按规定消毒;不喝生水;不到被污染的河、塘水中取水、洗澡;不在河边洗刷肠道传染病患者的衣服、用具和便桶;防止粪便、农药、脏水污染水源。
管好粪便不随地大小便。病人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未经消毒,不得乱倒。消灭苍蝇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除和控制苍蝇孳生地;采取各种措施消灭苍蝇、蟑螂、老鼠。
1.2 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可增强体力;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适当进食蒜、醋可预防胃肠道传染病。
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由于可能感染上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肠道传染病,因此,第一次就诊时应选择肠道门诊就诊;在治疗期间应遵医嘱,不能到处乱跑,以免呕吐物或排 4 泄物污染环境。
发现周围有肠道传染病病人,应立即建议其到医院隔离治疗,并报告当地疾控部门,以便做好疫点消毒工作。
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夏秋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讲,让学生切实了解呼吸道疾病、结核病、肠道疾病等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2、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要做到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和治疗病人;经常做好空调冷却器(塔)、热水管道、淋浴喷头的保洁;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日用品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随时关注天气预报,随着气温的变化增减衣服,避免淋雨、受凉;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到公共场所应戴口罩,少到人口密集的地方。减少集会。要经常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减少室内外温差。
要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户外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要多喝温开水或茶水,保持鼻黏膜和咽喉部的湿润。膳食要合理,以保证身体得到足够的营养。要调整好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充足,防止身体过度疲劳可进行疫苗的接种: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
3、虫媒传染病预防措施
这种传染病预防的最好措施是防止被蚊子叮咬,特别是到两种疾病高发地区旅游或公干的,更应注意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蚊子。
注意居室灭蚊。如果不能保证彻底灭蚊,房间内则要有有效的防蚊设施,使用蚊帐。使用驱蚊剂,应每隔数小时重复涂搽。外出时(特别是由黄昏至日出时)穿长袖衣服。
对早期发现的病人,应早期诊断、早期隔离,防止病毒传播。
三.学校夏秋季传染病的预防策略
根据夏秋季各种传染病的易发性和顽固性的特点,要以从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入手、防教结合,深入开展夏秋季传染病预防工作。
1、加强宣传
为做好夏秋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学校要利用健康教育课,专题讲座,黑板报,广播等对师生进行传染病预防和个人卫生知识的教育。
可以通过晨会、班会、宣传册、板报等多种途径加强对师生夏秋季传染病预防宣传;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要按时作息,保证睡眠,不要疲劳过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室常通风,勤洗手,勤晒被子,注意饮食卫生;联合防疫站做好疫苗接种工作;要求各班对于夏秋季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通过以上预防宣传措施,提高全校师生的预防意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科学预防夏秋季各种传染病,为确保师生健康、教育教学的正常有序提供保障。
2、严格落实卫生安全各项措施,确保师生安全,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工作,切实落实“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控制措施,及早发现传染病,发现疑似或患病学生应立即实施观察、隔离和消毒,有效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
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各班发现传染病疫情后,要立即向校医和学校报告。
要采取积极措施预防传染病。教室要保持通风换气,空气清洁,积极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体检。
加强传染性疾病和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工作,对学校卫生、食品卫生、学生的个人卫生、饮水饮食卫生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四篇:预防肠道传染病知识
预防肠道传染病知识
1、饮用水消毒:
井水:若井直径为80公分,水深2.5米,则加漂白粉10克(约1匙)。
缸水:1片漂白粉精片研碎后,加水1担。
2、餐(饮)具:
首选煮沸消毒30分钟。也可用含有效氯5000mg/L溶液(约2匙漂白粉加水1升)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3、排泄物和呕吐物:
稀薄的排泄物(粪便)或呕吐物,每1000ml可加漂白粉50g(1两),搅匀放置2小时。成形粪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剂(含有效氯5%),2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小时。
4、地面消毒:
含有效氯10000mg/L溶液喷雾。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5、家用物品、家俱:
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含有效氯7500mg/L)喷洒或擦洗消毒。
海宁市疾病预访控制中心
预防肠道传染病
种类
包括甲类传染病中的霍乱,乙类传染病中的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和阿巴米痢疾、脊髓灰炎、甲、戊型病毒性肝炎,丙类传染病中的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以及其他通过肠道传播的(病毒性脑炎)一类传染病。
流行性学特征 传染源: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传播途径: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媒介进行传播。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季节分布
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每年的5-10月为流行季节,高峰在7月和8月份。
临床表现
大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霍乱防治
1、什么是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泻和呕吐,严重者可因体液和电解质丢失,形成脱水、休克,但若及时救治完全可以治愈。
2、霍乱有哪些传播途径?
霍乱有偶多种传播途径,主要有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和经苍蝇传播。但这些途径都是由病人粪便和呕吐物等污染外环境,再经口食入,是典型的病从口入传染病。
3、哪些不卫生习惯容易得霍乱?
容易得霍乱的不卫生习惯很多,主要是:喝生水,食前便后不洗手,用手抓食,生吃、半生吃食品或是吃隔餐饭菜不回锅、暴饮暴食等。需要指出的是,新鲜发、卫生的海、水产品,只要煮沸煮透,仍然是可以吃的。
4、霍乱可以预防吗?
从社会层面而言,重视环境卫生,做好管水、管粪、管食品,消灭苍蝇的“三管一灭”工作。从个人而言,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5、防止病从口入的有效办法是什么?
一是吃熟食。病菌对高温抵抗力弱,只要加温煮沸就能全部杀灭;不吃生的、半生的和腌制的食品;隔餐、隔夜食品要重新加热煮透。二是喝开水不喝生水。不使用不洁的水漱口、刷牙、洗食用、洗水果、洗蔬菜和其他食品。三是洗净手,食前便后要用肥皂把手洗干净,防止病菌经手入口。四是不要到不卫生的小吃店、大排挡去用餐。
6、如果身边有人得了霍乱,该注意什么?有什么预防药吗?
霍乱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最有效的预防药物18岁以上的人服用氟哌酸,可以按照一天3次,第一次4粒,连服2天的方法服用,如果出现了腹泻,一定要及时到当地正规医院治疗。
细菌性痢疾主要由哪些传播途径
痢病是病从口入的肠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粪—口传播,传播途径主要是以下四种:
(1)食物型传播:近年来食物型暴发较以往多见。痢病杆菌在蔬菜、瓜果、腌菜中能生存1~2周,并可以葡萄、黄瓜、凉粉、西红柿等食品上繁殖,所以食用生冷食物及不洁瓜果可引起菌痢发生。带菌的厨师和用痢疾杆菌污染食品做凉拌冷食等,常可引起菌痢暴发。
(2)水型传播:痢病杆菌污染水源可引起暴发流行。若病人与带菌者的粪便处理不当,水源保护不好,被粪便污染的天然水、井水、自来水未经消毒饮用,是引起菌痢暴发的根源。
(3)日常生活接触型传播:主要通过污染的手而传播,这种生活接触是非流行季节中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如桌椅、玩具、门把、公共汽车扶手等,均可被痢疾杆菌污染,若用手接触上述污染品后,即可带菌,如果马上去抓食品,或小孩有吸吮手指的习惯,就会把细菌送入口中而致病。
(4)苍蝇传播:苍蝇有粪、食兼食的习性,极易造成食物污染,不少地区观察到痢疾的流行与苍蝇消长期一致。
怎样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
夏季肠道传染病是因吃了不清洁的食物所引起的。因此,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做好饮食卫生。
在采购食品时,应选择新鲜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水产品不要购买。即使对于盐腌过的食品,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致病性嗜盐菌就可能在盐腌的食品中繁殖。
烹调时,炊具要注意消毒,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开。炊事员要注意个人卫生,要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餐具应该严格消毒。
凉拌菜宜少吃,吃时应洗净,并用冷开水冲洗,瓜果宜洗净去皮再吃。
夏天不宜举行大范围的家宴,饭菜应现做吃,如有剩余,第二天应煮透再吃,但即使煮透,有些细菌的毒素仍不能被破坏,如葡萄球菌肠毒素在煮沸后30分钟仍保存其致病性。
苍蝇与蟑螂等害虫,能作为肠道染病的媒介。因此,消灭苍蝇与蟑螂也是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此外,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有助于增强体力,也有助于预防夏季肠道染病。
海宁市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办公室
海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能由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从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给别人。主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脊髓灰质炎、0157:H7等。
有些肠道传染病传染的病变部位在肠道,可产生腹痛、腹泻等症状,如霍乱、痢疾等;还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变部位并不限于肠道,如肝炎是肝病变,脊髓灰质病变在中枢神经系统,伤寒主要侵袭全身的网状内皮系统(肝、脾、淋巴等)。
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经水传播 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排入水源,洗涤被病原体污染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可使水受到污染。水源受到污染后引起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霍乱、伤寒、菌痢被称为三大水媒病。
经食物传播 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和销售的过程中都存在被病原体污染的危险。食品中的病原体可来自存放容器、进餐用具、手的接触、施用粪肥及被昆虫污染等。
接触传播 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衣物、文具、门把手、数钱等都有可能造成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昆虫传播 苍蝇、蟑螂等都能起到机械搬运病原体的作用,有些病原体还能在昆虫的肠管里存活一段时间,甚至繁殖。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是造成肠道传染病扩散的重要原因。
肠道传染病共同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肠道传染病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夏秋季为什么容易得肠道传染病
夏秋季气温高,适合病菌生长繁殖。条件适宜时,一个细菌经过一昼夜就能繁殖出几亿到几十亿个。剩饭剩菜保存不当,很容易受细菌污染而腐败变质;吃制作不卫生的食物和未经洗净消毒的瓜果,都很容易引起肠道传染病。
夏秋季气温高,身体要加强散热,皮肤血管经常处于扩张状态,胃肠血管相对收缩,流经胃肠道的血液减少,胃肠道的抵抗力相对减弱,病菌一旦随不洁的饮食进入胃肠道,就很容易使人得病。
天气热,出汗多,喝水多,冲淡胃酸,减弱胃酸的杀菌作用。喝生水更容易引起肠道传染病。
夏秋季,苍蝇孳生,增加了肠道传染病的传播机会。
夏秋季台风活动频繁,各种洪涝灾害增加了外环境被污染的机会。
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
把好病从口入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做到不生食、喝开水、洗净手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
1、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2、不喝生水。菜要烧熟煮透,吃剩的菜放在冰箱里过夜,食用时应重新回锅加热。
3、采购食品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切不可为贪便宜而购买变质的禽、蛋、肉和水产品。
4、贮存食品或加工食品时,都应该生熟分开。
5、购买易生虫的蔬菜应注意鲜嫩无虫眼,留意是否使用了农药,摘去黄叶后应用水浸泡半小时以上,中间换水2~3次,然后再烹调。
6、不要去不卫生的饮食店就餐和购买无证经营的盒饭。
7、发现食物有异样或异味不可食用也不可煮沸烧透后再食用。
8、一旦出现肠道传染病症状应及时就医。
常见肠道传染病
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可经水、食物、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经水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病人和健康的带菌者是传染源。
临床表现主要有无痛性剧烈腹泻、呕吐,严重者可引起脱水死亡。人感染霍乱后,潜伏期通常为1-2天。
大多数病例起病急,多为剧烈腹泻开始,然后呕吐,少数先吐后泻,大多数无腹痛,少数有腹部饱胀感。每天腹泻次数至十多次或更多,少数甚至大便失禁,无法计数。人群普遍易感。目前国际交往频繁,难免有海外病人流入境内,所以要严格检疫,隔离病人,消毒污物、控制传染源,加强治疗,加强人群防疫意识。
常见肠道传染病
甲肝
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
发病急骤,早期有明显的乏力、不思饮食、恶心、厌油腻、右上腹肝区不适及隐痛等症状,约1周后,有些病人小便呈茶色,眼白(巩膜)及皮肤发黄(医学上称黄疸)。甲肝的潜伏期约15-45天。
患了甲肝,主要靠休息和自身的恢复,切不可乱用药物,如用药不当,反可加重肝脏的损害,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甲肝病人应及早卧床休息,要保持精神愉快,饮食要清淡,适当限制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常见肠道传染病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菌痢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菌痢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多发。
菌痢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起病急,高热伴发寒战,继之出现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典型病人大便每日10多次甚至数十次。严重的病人可有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脑炎,如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菌痢潜伏期大多为1-2天,短的数小时,长的可达7日。
常见肠道传染病
伤寒、副伤寒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副伤寒甲、乙丙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好发于夏秋季。伤寒潜伏期一般为3-42天,平均14天,病程3-4周。副伤寒临床表现与伤寒相似,但潜伏期短,症状较轻。
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临床表现主要为持续性高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暴发型伤寒起病急,毒血症状严重,常有畏寒、高热、休克、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常见肠道传染病
O157∶H7
肠出血性O157∶H7大肠杆菌感染是一种食源性疾病,病人和无症状携带者均可成为传染源,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人群对病原体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一定程度的特异性免疫力。
O157∶H7感染可表现为无症状感染、轻度腹泻、出血性肠炎(HC)、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其中以出血性肠炎最常见。典型的出血性肠炎的临床表现为腹部剧烈疼痛,先期水样便,1~2天后出现类似下消化道出血的鲜血样便或血便相混,低烧或不发烧,潜伏期为3~4天,可长达8天,短至1天。
常见肠道传染病
骨髓灰质炎
又叫小儿麻痹症,半岁至5岁的小儿容易得病。症状多为发病很急,突然发烧,精神不好,很象感冒,烧三、四天后自动退烧,但过一至五天又发烧,第二次发烧两、三天后可能发生腿或胳臂不能动的现象,完全瘫软无力,所以叫“小儿麻痹证”。
小知识
1、哪些不卫生习惯容易得霍乱?
容易得霍乱的不卫生习惯很多,主要是:喝生水,食前便后不洗手,用手抓食,生吃、半生吃、吃腌制海产品、食隔餐饭菜不回锅、暴饮暴食等。需要指出的是,新鲜、卫生的海、水产品,只要煮熟煮透,仍然是可以吃的。
2、霍乱可以预防吗?
从社会层面而言,重视环境卫生,做好管水、管粪、管食品,消灭苍蝇的“三管一灭”工作。从个人而言,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
3、防止“病从口入”的有效办法是什么?
一是吃熟食。病菌对高温抵抗力弱,只要加温煮沸就能全部杀灭;不吃生的、半生和腌制的海、水产品;隔餐、隔夜食品要重新加热煮透。二是喝开水不喝生水。不使用不洁的水漱口、刷牙、洗食具、洗水果、洗蔬菜和其它食品。三是洗净手,食前便后要用肥皂把手洗干净,防止病菌经手入口。四是不要到不卫生的小吃店、大排档去用餐。
4、发生腹泻怎么办?
一旦家中出现有腹泻的病人,首先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肠道门诊就诊,以便得到及时到正规医院肠道门诊就诊,以便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处理,如果不能及时到医院就诊,就要在家中及时口服补液盐。发生腹泻后人体损失最多的主要是身体里的液体和电解质。人体一旦脱水,很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这是腹泻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小孩发生腹泻后也同样需要补充水分。补液盐在医院和药店里都可买到。
腹泻发生后也要继续进食,有人腹泻后采用饥饿疗法,但科学的治疗方法并不提倡这种做法。腹泻导致身体营养损失,所以即使腹泻也要进行营养补充,可以吃一些稀、软、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如鸡蛋羹、麦片粥、米粥、面条等。此外,发生腹泻最好不要滥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不但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也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菌群,急性腹泻有可能转为慢性腹泻。还有些腹泻是由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抗生素对这些腹泻也毫无效力。所以,发生腹泻要慎用抗生素。如要使用,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第五篇:小学生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联育小学)
小学生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肺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病人的病原体从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其他健康人。
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经水传播
由于生活饮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入水中或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造成了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的暴发流行。
2、食物传播
在食品的加工、储存、制作、运输的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3、接触传播
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过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4、昆虫传播
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人体内存活一段时间,通过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进行传播。
三、预防措施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预防工作。
1、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对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发动群众灭蝇、灭蟑螂。
2、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烂变质食物,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烫、剩饭、剩 菜要煮后再吃,食具要经常消毒。饮食服务行业、食品加工销售单位和集体食堂,要认真执行食品卫生法。
3、搞好饮水卫生。不喝生水,喝开水。保护好水源,严防污染。饮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
4、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食堂、饮食业工作人员更要讲究个人卫生,定期体格检查,发现有传染病,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5、增强身体抵抗力。平时多进行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同时,要接受相应的预防性接种,增强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