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教学案例《写生我的同学》
美术教学案例《写生我的同学》
高晓霞
一、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写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绘画造型与表现能力的基础。线条写生使用工具简单,画起来方便,它对具体物象既能作概括处理,也可进行细致刻划,因此,学习线条写生,是学习绘画的基础,搞好写生教学,更是儿童绘画教学的基础。本课是结合微型课程“人物写生”教学,让学生尝试用以前没有用过的写生工具——毛笔进行写生,旨在让学生了解毛笔线条的丰富变化,感受中国传统绘画工具毛笔的巨大表现力,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写生工具的多样性。
2、学情分析:
我开发的“微型课程——写生教学”在我校兴趣课中进行课堂教学实施已进入第三学期,经过第一第二学期的静物和风景写生训练,这部分四年级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写生的方法,并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线条表现能力,有些学生的写生作品初具个性。本学期始通过人物写生的训练,学生们对人物写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以前对写生工具不作要求,学生大多运用铅笔和钢笔或水笔练习写生,对于运用毛笔进行写生还是第一次,对毛笔的使用方法和毛笔线条的把握基本没有基础。于是,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尝试,让学生初步感受用毛笔写生的效果,让学生找到用毛笔写生人物的乐趣。
二、课堂实践
(一)导入
1、欣赏与讲评学生习作:
A、出示学生的钢笔人物写生画,请学生讲评。B、小结并出示:观察细致、构图饱满、用线大胆。
2、欣赏毛笔人物写生画,感受不同的效果。A、比较并说说毛笔线条与钢笔线条的不同。B、出示:粗细、浓淡、干湿
C、小结:毛笔柔软有弹性,用毛笔写生的人物画,给我们更丰富的视觉效果。如用干线条表现蓬松的头发、用淡线条表现皮肤白嫩的感觉等。
3、你们用毛笔画过人物写生吗?今天我们尝试一下用毛笔画人物写生。
4、出示课题:写生我的同学
(二)尝试用毛笔画线。
1、试一试:用准备好的毛笔、墨汁、水在宣纸上试着画线,看看你能画出哪几种线条来?
2、说一说:你是怎样画出这种线条来的?
3、教师演示画粗细、浓淡、干湿的线条。
(三)欣赏画家的毛笔人物写生。
(四)写生练习
1、请一位头部比较有特点的同学当模特做表情,利用投影拍照留影供其他同学写生。
2、要求:用有粗细、浓淡或干湿有变化的毛笔线条有特点地写生同学,同样做到观察细致、构图饱满、用线大胆。
(五)作业展示与讲评。
(六)总结:今天我们初次尝试用毛笔写生人物,感受到了毛笔的无穷表现力。用毛笔在宣纸上作画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同学们要加强练习,希望你们能把我国的这门传统艺术发展下去。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是比较成功的,主要在于:
1、运用作品比较的方法引入,使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到毛笔线条的特殊性,即有粗细、浓淡等变化。继而让学生尝试用毛笔画线条,加强对毛笔这种初次使用的作画工具的认识。
2、充分利用实物投影拍照和影像回放的功能,解决了以往学生写生时不能照顾到全体的弊端。
3、教师敢于当场用毛笔示范人物写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作画时那种轻松自如的状态,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和启发,也是本节课成功的一个方面。但需要加强的是对学生观察的指导,开始部分让学生尝试画线用时可少一些,利用省下的时间作一下观察指导,这样“写生”味会更浓一些,因为本节课就是一堂写生课。
第二篇:最新美术写生教学工作计划-精品
美术写生教学工作计划
课题:石膏像写生课型:专业
学情分析:
1、内容:我们所画的石膏像大都是历代雕塑家艺术精品的石膏仿制品,造型极其完美而又各具鲜明的特点,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素描写生练习的理想模具。石膏像是静止不动的,从整体到局部呈现严格规定着的状态,变动其中任何一点,都会破坏它的完美性。
2、学生:要想画好石膏像,就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到认识其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上,提高这方面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锻炼既能把握整体造型特点、空间关系、色调层次、质感等,又能深入细致地刻画细节的硬功。
3、条件:画石膏像还可以使我们了解人物造型的一般规律和表现要领,为画人物素描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情感审美: 体会形象的美感和性格特征,掌握局部的刻画和整体的和谐关系,“尽精微以志广大”。通过画石膏像了解石膏像人物的人文背景,提高审美能力。
2、知识技能:通过石膏像写生,了解人物造型的基本规律。
3、过程表现。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认识形体整体与局部的对立统一关系,掌握表现形体的体面结构关系,认识体面和立体特征以及表现这些特征的技法。
重点、难点::对相同或者相似题材的美术作品的处理、表现形式以及作含着画家的情感。
媒材准备:1石膏像:《阿里斯托芬》、《阿格力巴》、《布鲁特斯》、《伏尔泰》、《马骞曲》、《莫里哀》、《拉奥孔》、《大卫》作业纸、笔。灯光和背景设计:灰色背景,300——500度的乳白灯泡,制造氛围。根据石膏像造型,内容和美感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光源。
备忘及反思:依据对象的客观原则逐步掌握透视、空间、质感、量感、明暗等规律,高年级的素描教学应强调表现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善于从客观事物的外部表象中得到感受,然后经过理性分析,判断,唤起作画的情感,从而表现和提示客观事物的包含的深刻内容和内在本质,把一般人们看不到的东西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预设:
环节一:导入设计方式:打轮廓石膏像素描的方法,要从石膏像的“大模样”入手,找出形体构成的主要趋势、整体比例关系及大体面的转折关系等。先不要顾及众多细节。轮廓线条要更加简练准确,尽量少依赖众多的辅助线约形。画石膏像有充分的时间逐步画准,增强线条的表现力具体要点是:①确定头部动态。在石膏像写生中,石膏像头部形象可能呈现正面、侧面、歪头、仰头、低头等不同的动态,在打轮廓时,要画准动态趋势及其透视关系。
环节二:探求新知步骤:头部动态集中体现在头部的中线,即额间眉间、鼻低中点、人中直到下领中点的联线要确定这条线在头部形象中所处的位置及或垂直或倾斜的关系,以及此中线与两眉、两眼等联线的交叉关系。同时,头像的不同动态也直接反映在两耳孔在头部形象中相对位置的高低视觉变化上。明确并画准以上两条线及耳孔的构成关系,是画准头部动态和透视关系的关键环节。在打轮廓时,可以用较浅的虚线条首先找准其动态关系,即使不画这些虚线,也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②确定主要骨点位置。确定石膏像头部动态之后,要找准形象的额丘、眉弓、颧骨、下颌丘及下颌角等骨点的相互位置和起伏关系。这些部位肌肉少,形成凸起的端点,决定着头部的基本体面造型和个性特点.③确定中心和支点。石膏像写生中两眉,两眼及鼻子构成的三角形(或称“干字形)处于头像的视觉中心位置,在形体比例和造型关系上起着承上启下,联结左右的核心作用.鼻梁则又处于这个中心的中心,鼻梁的高度往往又是头部形象的最高点,不少画家把鼻梁视为头像的支点是很有道理的口在画面部轮廓时,必须首先画准支点和中心的比例位置及透视关系.然后以鼻子的长度为标尺衡量并确定额头、下巴和耳朵的长度,以眼睛的宽度为标尺来衡量并确定形象的宽度。一定要注意眼睛的大小和两眼之间的距离、透视关系是否正确,不要画宽或画窄.如果画宽,脸的轮廓必然也会画宽;相反.脸也会跟着画窄要注意眼睛在眉与鼻尖距离中应处的位置,不要画高或画低如果画高,鼻子会变长;如果画低,鼻子会变短.要注意鼻子和两眼的位置关系,不要画歪、画斜,否则下巴也会跟着歪斜。
环节三:实践练习设置:深人刻画④体面造型的分析。大体轮廓确定后,应对五官、面部形象的体面关系进行深人的分析和刻画,主要是用“以点带线”的方法,用有轻有重、有虚有实的线条表现出有高有低、有前有后的体面转折关系,为深人刻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稍许涂些明暗色调,以帮助分析体面造型。这一步完成后,打轮廓的任务也就基本完成了。应当说明,在打轮廓时,确定构图、动态、骨点位置等是互相联系的,不能机械地分开;它们与人物表情特征的表现密切相连,实践中应予兼顾头像写生要始终把表现五官形象作为重点。⑤打轮廓阶段容易出现的错误.比例和透视关系的错误是打轮廓阶段的常见病,而且二者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的是因为画错比例关系而导致透视错误,有的是因为画错透视关系使比例产生错误。把透视关系画错的原因,主要是凭印象和成见作画,忽视近大远小、近宽远窄的透视增减规律。在打轮廓阶段,要注意观察、比较和分析,经常提醒自己不要犯以上这些错误,不要盲目地画.
环节四:深人刻画的大体顺序从头部形象的角度说,应从五官画起,通过对五官的刻画带动上额、下额、后脑部位形象的刻画;从体面关系的角度说,要从高处转折的点、线、面画起,先高后低,如先画眉骨,后画眼窝,先画鼻梁、鼻尖,后画鼻翼等,使体面形象起伏关系鲜明具体;从空间关系的角度说,应从离视点近的部位画起,先画近,后画远,如在画正面形象时,先画颧骨,后画耳朵等,使空间的纵深感得到适当的体现;从明暗色调的角度说要从色调最重的部位画起,由深到浅.这在前面已经谈到,这里不再重复;从构图位置的角度说,要从上往下画,从左往右画.如先画头后画脸,先画左脸,后画右脸等.在具体实践中,上述几点是交叉进行的,不能生硬地分开按一定顺序作画可保持头脑清醒,并使画面效果始终围绕一个中心逐渐展现。
小结:美术作品的创作与美术家的文化背景、艺术个性都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也可以从自己的情感角度出发,来看待世界和事物,并用适当的手法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同学们大胆地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吧!让我们生活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第三篇:中学美术写生课教学初探
中学美术教学写生课初探
达县陈家学校 王彧娴
【摘要】学美术写生课是多种技能的视觉写实表现能力训练课程,它不但有培养学生写生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基础能力的教育作用,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再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等,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然而写生课又是实物、表现、想象、记忆、创造、加工、情感的渗入等多方面的融合,这就要求不仅用眼睛观察作画,还要会用脑子思考、应用科学知识指导作画过程去引导学生自觉思考和选择问题,发展学生智能,丰富学生的审美感情。
【关键词】主观自我属性
客观自然属性
美术写生课是多种技能的视觉写实表现能力训练课程,能让学生进行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和评价美。美术写生课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开拓学生视野,拓展思维,组织进行室内外写生(如:静物、人物、风景)是很有必要的。
写生课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发展学生视觉写实表现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它不但有培养学生写生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基础能力的教育作用,对发展学生感觉器官,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注意、观察、思维、记忆等心里品质,发展学生的智能更有突出的重要教育作用。
写生课的教育内容科学性强,其教学过程是主观自我属性——客观自然属性——再主观自我属性——再客观自然属性的发展过程。
1、主观自我属性
写生观察也表现的内容,是学生以自然为师直接观察和发现的成果。“直观感受”是写生教学的优势,美术教学应当珍惜。“范画临摹式”的写生教学在今天的美术课堂中十分普遍,虽然能起到参照和借鉴的作用,但是贻误了学生作画过程中的宝贵的心里操练。学生画出的画像一张复写稿,构图、角度、造型、线条,甚至表现形式都十分相同,学生没有直观感受阶段,仅仅复制了别人的自然属性阶段,因此是不科学的,所以只有充分发挥视觉的直观感受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真正的接触到实物才是写生教学中的科学的教学方法的前奏。
2、客观自然属性
学生虽然没有依赖临摹范画和步骤图的要求了,可是单纯“师法自然”也会导致对自然地模仿依赖。写生教学毕竟也是一种模仿性的教学,为了避免写生模仿教学养成依赖模仿的心理定势,在写生教学训练与发展写实表现能力的同时,需要注意保护和发展创造性的表现才能,保持写实表现与忆、想创造表现两个表现能力并行不悖地发展均势。遵循写生教学的科学性与忆、想创造的艺术性教学互相配合,以创造性表现为目标的美术教学指导思想,从而奠定学生更好的进入客观自然属性阶段。
写生基础知识,包括作画的方法步骤、构图、比例、透视、明暗调子、色彩知识等,这些基础知识虽然较枯燥,但营养丰富。老师要采取灵活且有趣的教学方法,反复训练学生巩固与理解写生的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是视觉可以看到的,经过观察思考和一些趣味性的表现活动是可以让学生理解的。例如:透视基础理论知识,以枯燥的理论讲解不仅收效甚微,而且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以观察带动思考,让学生在写生课堂中遇见问题,给学生心理操练的机会和解决问题的思考空间,然后教师再进行理论讲解的指导,在观察与发现中找到答案。作业讲评可以采用观察范画、作业展示、小组评比等形式,教师采用鼓励与暗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进行心理操练的自觉思考。
3、再主观自我属性
写生能力的提高时一个反复递进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学生由于心理发展的原因,绝大多数会进入一个被称之为“高门坎”的阶段,学生对自己的绘画自惭形秽,不断产生抑制情绪,进而丧失了动手作画的兴趣。写生教学在此时采取“再主观自我属性”的学习是尤为重要的。部分学生会对自己的作业不满意,更有极个别学生出现不愿再学的消极情绪。教书如果想采取强制交作业的手段来改变或者改善这样的局面,其结果总是收效甚微。就其原因,就是违背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规律。规律之所以叫规律,就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违背规律,一定要初中学生完成相当数量的美术作业,非但不能达到目的,相反,只会增加教师和学生彼此的痛苦,得不偿失。顺应规律,才是明智的选择。在此阶段主要是让学生找回自信、培养情操、加强理解、拓宽视野等方面心理教学过程和视觉感受再提高的过程。可以和学生多交流谈心,解答学生的困惑。将一些自己在学习美术过程中的坎坷和乐趣,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或看一些风光片,利用休息日搞几次郊游或看一些美展等,重要的是让学生放下画笔全心的感受生活。教师在此阶段要“放”且要“放”的开。学生经过此阶段后,描绘的内容和形式开始初显内心深处的内涵
4、再客观自然属性
写生时实物、表现、想象、记忆、创造、加工、情感的渗入多方面融合。配合的方法就是在备课时注意穿插,尽量综合写生教学
在空间观念和造型表现训练方面,尤其在选择课题内容时,要充分发挥视觉表象、形象加工等方面的“美术术语”表达方法。学生在此阶段学习时,不仅仅是凭借感觉作画,而且在作画中凭借多次的直观感受不断找到新的发现,还可以进行大胆的创造性。让学生的智能得以升华。
美术写生教学不仅用眼睛观察作画,还要会用脑子思考、应用科学知识指导作画。通过写生观察发现理论知识,在作画中应用理论知识和检查验证理论知识的心理自修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的进行思考和选择,发展学生的智能,丰富学生的审美感情。
第四篇:美术:植物写生 教学设计
美术:植物写生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公园、植物园里、花坛里、我们的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叶旺盛、千姿百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
二、新课
1、提问:你认识这些植物吗?
它们叫什么名字?
它们有什么特征,有什么样的姿态?
你喜欢哪种植物?
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吗?
2、欣赏美术作品:
中国画《君子兰》介绍作者
小朋友的线描画 植物写生画
3、选择几种植物请学生进行分析特征、姿态,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先观察它们的全貌,说出它们的特征。纠正那种上来只看植物细节的错误方法。
(1)、说一说,所观察的植物的生长特点。
(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
(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
五、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作业提示:认真观察植物的特征、姿态,用线描的方法写生一种植物。注意线条的繁简、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
六、小结、展示
展示优秀作业,并简评。
第五篇:农村小学美术写生教学浅谈
农村小学美术写生教学浅谈
农村美术教学受传统的、成人化的、模仿性教育的束缚,大大地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表现才能。很多学生到了小学毕业,也只是会画一些“儿童画”之类的东西,根本没有达到美术教育的目标。传统模仿性的美术教育和受多方面模仿习惯的影响,我们的美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习惯于模仿性的教学常规,而美术教育是教学生发现“美”的过程,若缺乏创造性,思想不解放,创新才能被严重束缚,是非常遗憾的事,学生不光不会发现美,甚至最基本的美感都较缺乏。那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以大自然为师”,从写生教学做起,是一个较好的途径,现就写生教学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与同行朋友一起商榷。
一、进行写生教学的原因。
其一、“儿童画”发展到视觉写实表现阶段以后,进入心理学称之为“压抑阶段”的时候,学生会面临困惑:不再满足于在画面上随意表现的视觉空间和稚拙的形象造型,出现眼高手低,表现欲望下滑或者兴趣转移的现象。过去有人把儿童表现欲望的迅速下滑归咎于“遗觉才能”的消失。而从身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来看,并非如此。学生需要的是提高、发现、创造,不是停留在那“儿童画”阶段。
其二、农村有很多美术素材,具有较多美的因素,正如吴冠中先生说:“那白墙黑瓦参差错落的民居建筑往往比高楼大厦更吸引画家......”农村那山、那树、那房子、那小溪、那小桥等均可构筑一幅幅美妙的画卷。这些是学生所熟知的,是有一定情感的,是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联的,画起来更得心应手。
其三、美术书上的内容其实很多都不适宜农村孩子。主要原因是农村孩子缺乏必要的学习用具,笔、颜料、纸没有,更别谈什么橡皮泥、刻刀之类的,他们有的只是一小本图画本和一支铅笔,这给美术教学带来很大难度。而我们的教学,仅局限于那书本上的一点点范画,反复让学生模仿,导致学生对美术越来越索然无味,特别是小学高年级。
其四、艺术来自生活,“写生是一种对客观形象快速地概括表达,是一种思维方法的逐步形成过程,是一种艺术构思的积淀,也是一种在时间流程中对所描绘形象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的培养,是记录生活、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迅速表现对象的能力的重要学习过程”。(李力加语)学生通过深入生活实际,用眼去发掘生活中的美,这会带给学生一辈子受用的智慧。
二、具体策略
1、激发兴趣,享受快乐。
小学生对空间的认知是不能理解的,他们只能画一些平面的图案,没有三维立体的概念,对写生肯定是很困难的。但是美术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认知,不断让学生自我明白,简单的儿童画已不能表达心中对美的期待,要运用“再现性”的手段对自己认知的事物表现出来,以表达自己向往的“美”。让学生经常观察身边的景、物,那树的千姿百态,那山的逶迤跌宕,那水的涓涓情怀,磅礴气势,那花的娇媚动人,那小动物的活泼可爱......激发学生对这一切产生情感,慢慢转化成美感,到一定的时候,他便会想用自己的手去描绘这一切,这时便经常用一些名画让学生欣赏、引导、激发并举。他对这些景物感兴趣,有表现的欲望,紧接着用点线结合的办法,让学生大胆的表现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刚开始很多学生无法下笔,也无处下笔,这需要教师引导。从单个物体的线描开始,过渡以物体组合,最后才画稍为复杂点的景致。作业实践中,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压抑,克服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淀,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表现欲望与表现能力就得到提高。对“写生”就不会太回避,叫苦,而是在作画中体会快乐。
2、循序渐进,逐步推进
首先写生入门教学的学生作业,实际上就是“速写”。学生画速写,心理上还有很多优势,他不会受太多的束缚,只凭自己的所见所想随笔就画。所以学生画速写不但没有难度,还会非常生动。经过教学训练,写生入门教学可以插入几个认知平行透视的作业,通过描空的教学训练方法把平行透视图形画在纸上,引导学生发现近大远小的规律性。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平稳度过“表现”的“危机”阶段,提高了视觉写实表现的能力,初识透视空间,进入写生画的基础阶段。其次写生教学要从速写向慢写发展,引导观察、思考与发现 ;与成人化的专业教学不同,小学的“写生教学”,是从速写向慢写逐步发展,这是由于儿童的注意的心理品质是由不稳定过渡到逐步稳定发展的特点决定的。写生基础教学要教会学生积极的观察,学会思考,作必要的比较,最终从中发现规律从而鉴别物体的大小、长短、高低、形状、空间、前后左右和远近距离等不同位置的形体、明暗、色彩的变化关系。
最后要反复观察比较,摆脱过于主观,片面的成见,纠正错觉,提高观察认识的能力。好多规律性的基础知识,如有的学生在画物体时,眼睛会产生错觉,把物体画变形,这种情况下,要教会学生发现规律。这样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与点拨下,让学生在写生作业的实践中,沿着一定的途径,学会自己观察、思考、发现和创造。这样,学生在美术课上学到的不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进行绘画创作的智慧。3、形式多样,丰富课堂。
写生观察直接训练观察认识的能力,是认知一切事物的基本能力,所以写生教学要进行科学的观察认知能力的训练。为了促进儿童美术的发展,必须注意保护儿童美术表现的兴趣和欲望,在进行写生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千篇一律,像达芬奇一样天天画鸡蛋,儿童的情绪稳定性不好,如果每次都是一些单调的重复,学生便会逐渐淡化,直至索然无味。如进行校园写生,把学生带出教室,让他们观察自己的校园,然后选一处景物表现出来。这首先给学生空间的解放,让他们的视野更宽,心情自然会更好,画起画来也滿心欢喜。结果学生画出的画大大出乎我意料,画得生动,(尽管有些空间关系不对)完全画出他们眼中、心中的校园,这不仅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还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教育。如进行相片写生,也是非常有乐趣的。(毕竟带学生外出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它关系到诸多因素。)这不仅降低了学生外出的风险,还能增强学生表现的才能。因为相片是相对固定静止的,学生观察起来要容易得多,也对作画有所帮助。这要求美术教师多设计一些教学课程,要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题材,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时间来指导学生进行写生。当然在学校允许,条件成熟的前提下,适当的有组织有纪律的到室外、校外写生是最佳的,以求丰富多彩,保持学生对写生的兴趣和欲望。
4、关注过程,尽情表现。
学生在写生时容易发生的问题是,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时候没有信心,不敢下笔,落笔不肯定,或者线条碎、乱等,教师在巡视引导的过程中发现这些问题时应该及时提示他们,鼓励学生大胆用线条对所表现的事物进行描画,不用反复修改。即使所画事物的空间关系不对也不要紧,这主要是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好习惯,培养敢于表现事物的信心。教师不能以简单的“像不像”来评价,而是关注长远,关注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的表现,如毅力、习惯、信心等。对于学生作品出现了“歪”、比例不当、位置错移等现象,教师都要鼓励、肯定他们,并跟他讲明白画画不一天两天就行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急是无用的。只有自己在每次作画的时候尽情的画,大胆的表现自己观察的事物,无拘无束的把自己的感觉画出来,这样天长日久,从量化训练上解决作画的技巧问题。在学生养成了认真观察、大胆表现、尽情发挥的好习惯后,相信学生自然会在教师的帮助下摸索出属于自己写生的技能技法,从而画出更好的作品来。
总之,美术课是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识记、发现和创造性表现的教学过程,而写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直观性,把对自然美的直观,社会美的直观,艺术美的直观融入到美术教学中,真正发掘学生对“美”的创造潜能,守护学生表现“美”的欲望,让写生为学生的美术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