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_两位数乘一位数_数学_小学_高照海

时间:2019-05-13 21:5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反思】_两位数乘一位数_数学_小学_高照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反思】_两位数乘一位数_数学_小学_高照海》。

第一篇:【教学反思】_两位数乘一位数_数学_小学_高照海

五.四学制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单元快乐的大课间信息窗一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1)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快乐大课间的情境,同时引入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数学信息,这样既为下面的学习提供了素材,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自主探究算法,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生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学习不是一种简单的“告诉”,而是一种学习者实实在在的“体验”与“积淀”。我在教学探究算法这一环节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和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教师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学生在探究和交流过程中,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3)突破重点、分散难点。由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在探究新知过程中能充分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时间,让学生探索12乘3的不同算法,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竖式计算的算理上,实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强调了算法最优化,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4)巩固拓展、提高教学效益。

本课的练习设计,我注意了题型丰富形式多样的分层次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内化算法、掌握算法,既强化算法的基础训练,又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阶梯式的练习中,课堂上又一次激发了学生应用知识的参与热情,这一过程中,学生收获了知识撞击的快乐,收获了愉悦的情感体验………

(5)教学中适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本课主要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迁移类推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将伴随孩子们学习终身。

每一次教学都是我一次崭新的体验,我在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不同的学生带给我不同的感受,也给予我不同的教学灵感。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思维的迸发,让我感动,也让我快乐。遗憾的是,许多学生还想展示自己时,我却宣布本课结束。我想,我们需要用我们的教学改变学生眼里的数学世界,让他们掌握有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探究感受到数学世界的魅力。教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索。

第二篇:【教学设计】_两位数乘一位数_数学_小学_高照海

五.四学制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单元快乐的大课间信息窗一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茶业口镇中法山小学

执教人:高照海

教学内容: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不进位的笔算85页——86页 教材分析: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信息窗1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意义,掌握了乘法口诀,能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位乘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对于学生掌握本单元或以后系统学习更难的乘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教学目标:

1.会口算、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2.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结合学具操作强化独立思考的意识,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明确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学会优化计算策略,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倾听学生的意见,体验合作的快乐,树立创新意识。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两位数(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和笔算的过程,并掌握口算、笔算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学情分析: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是学生在已熟练掌握表内乘法及正确计算万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学习,学生将在口算,笔算,估算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方面有较大提高。教法:

1、情境创设法: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知识迁移法: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

3、比较归纳法:按照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完善并掌握算法。

4、练习巩固法:学生进一步内化算法、掌握算法。学法: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设计了如下的学法:在自主、合作、探究及讨论中,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动口、动手、动眼、动脑多种感官参与教学,从而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同时采用分层练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小方块、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学校的大课间活动么? 生:喜欢

师:在大课间活动中你们都在做什么呢? 生:做韵律操、玩游戏、跳皮筋、跳绳„„

师:同学们的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啊!这节课我们来看一下育才希望小学体育大课间的表演情况吧!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信息窗,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以我们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情况导入,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出发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快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二、自主尝试,合作探究。

1、解读信息。

生:同学们正在围成圈跳舞,三(1)班跳舞的同学分2组,每组20人;三(2)班跳舞的同学分3组,每组12人。

2、提出问题。

师:你能根据上面的哪个信息,提出什么样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信息:三(1)班跳舞的同学分2组,每组20人。)(2)三(2)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信息:三(2)班跳舞的同学分3组,每组12人。)

3、列出算式。

引导生列出算式,师板书“20×2=”和“12×3=”。

4、解决问题。

(一)20×2等于多少呢?

(1)、自己探索计算结果,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有几种方法来计算?请选出最喜欢的方法,然后我们全班汇报交流。(2)、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方法一:用加法计算。

20×2表示2个20相加,因为20+20=40,所以20×2=40; 方法二:摆小棒计算。

一捆小棒是10根,2捆就是2个十根,即20根,每2捆放一堆,一共放2堆,共有40根小棒,所以20×2=40;

方法三:用乘法口诀计算。

因为2×2=4,20×2,就是2个十乘2,得4个十,4个十是40,所以20×2=40。(3)、肯定每种口算方法。

师:同学们的算法真不少!表述也非常清楚!你认为哪种方法口算会更简便呢? 生:用乘法口诀计算比较简便。(4)、正确解答。

师:同学们这道题完整了么?请同学们补充完整吧!找同学上台补充完整。20×2=40(人)

答: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40人。(学生上台板演,师生共同评价。)(5)、拓展研究。

如果跳舞的同学有3组,每组20人,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自主解答,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时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算法最优化”,让其掌握最优的算法,只有这样才会使计算更加简便。】

(二)12×3等于多少呢?

师:同学们能不能猜想一下12×3等于多少呢? 生:等于36。(1)、方法思考。

师:12×3到底是不是等于36呢?请小组合作来验证一下。

生1:我用木块摆一摆。我把木块分3排,每排12块,把每一排分成10块和2块,3个10块是30块,3个2块是6块,一共36块; 生2:根据乘法的意义。

我是这样想的:12×3就是表示3个12相加,即12+12+12=36 生3:口算。我用的是口算的方法:先将12分成10和2,10×3=30,2×3=6,30+6=36;

生4:竖式计算

竖式1:一个竖式,先用个位乘一位数,再用十位乘一位数,然后把两个积相加。1 2 × 3 6 3 0 3 6 师:请这位同学告诉大家你是如何来计算的?(1)、6为什么写在个位上?(2)、30是怎么得到的? 生回答。竖式2: 1 2 × 3 3 6 师:请一位同学说一说36中的3为什么写在十位上呢? 生回答。

【设计意图:本环节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展示学生竖式计算的过程。让学生自主讲解,充分感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做到学生会的教师不讲,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2)、对比分析。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竖式式,看它们有什么联系。竖式1能清楚得看出计算的过程;竖式2比较简练。师:在练习时我们要选择简便的来进行计算。(3)、教师小结。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一位数与哪一位数上的数相乘,所得的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设计意图:运用知识的迁移法,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把探究知识的主动权完全地交给学生,力求体现由扶到放的思想,老师知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自己探究并交流计算方法,分享多种方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解新的知识。】

三、分层练习,达成目标。

1、口算:

40×6= 50×3= 60×5= 4×40= 7×20= 8×50=

2、计算。

2 3 4 2 4 × 4 × 3 × 2 × 2

3、你会计算4×21吗?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可以选取两种不同的竖式进行展示交流,在对比中体会交换因数的位置列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设计意图:本环节涉及的题型丰富,层次分明,形式多样,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学以致用的意识。】

四、自我反思,总结评价。

1、学生谈收获。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

2、教师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都非常的棒!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刻苦,努力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及其它活动进行总结归纳,谈出自己的收获,让学生在收获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同时教师也希望学生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板书设计:

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20×2=40(人)方法一:用加法计算 方法二:摆小棒 方法三:用乘法口诀计算

答:三(1)班跳舞的一共有40人。

三(2)班跳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12×3=36(人)

方法一:用小方块摆一摆。方法二:乘法的意义。方法三:口算。方法四:竖式计算。1 2 × 3 6 3 0 3 6 1 2 × 3 3 6

答:三(2)班跳舞的一共有36人。

第三篇: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教学教案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和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位数乘两,三位数。

3、便学生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来一个数的近似数。

4、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5、使学生初步掌握乘法的验算方法,逐步养成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法则。

2、难点:乘数乘被乘数,得数的未位要和乘数对齐,学生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3、关键:乘数是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的关键是掌握计算法则。加强口算训练,养成验算习惯。计算法则只是解决乘的次序和各个部分积书写的位置,以及把几个积加起来等几个计算的步骤问题。要使计算正确,还必须具有较好的口算能力和短时记忆的能力。此外,还必须树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养成验算的习惯。

1、口算乘法(1)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

1、例2,完成“做一做”题目及练习一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数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对齐。教学关键: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对齐。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卡片。指名口答得数。

10×5 14×2 100×7 130×2 20×3 34×2 200×4 210×3

2、结合、“14×2”与“210×3”让个别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口算14×3(2)引导学生思考:14×3与14×2有什么不同?(3)演示教具:3个14块的方块图。提问:“一共有多少块?”“怎么算?”

教师边演示边口述:3个10块是30块,3个4块是12块,合起来一共是42块。

引导学生想口算的过程:先算3个10是多小,再算3个4是多少,因为3个4是12,需要进位,所以是30+12得42。(4)比较“14×2”与“14×3”的区别。

指定个别学生回答后教师: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个位数相乘满十的与不满十的口算过程是一样的,都是先乘被乘数的十位,再乘被乘数的个位,只是满十的最后一步是整十数加两位数,如14×3最后一步是30+12得42。

2、巩固练习。

做例1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6×2= 26×3= 25×2= 让学生独立口算把得数填在书上,然后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教学例2。

(1)出示例题:口算140×3=

(2)引导学生观察:140×3与14×3 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异同点?”

师生共议:乘数都是3,被乘数一个是14,一个是140,只是被乘数末尾多一个0,所以只要在14×3=42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得420。又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让学生讨论,说出不同的想法,教师加以小结:还可以想14个十乘以3,得42个十,即420;简便想法:3个14是42,现在得数后面添、一个0,即420。

4、巩固练习。

做例2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30×5= 380×2= 150×6= 指名口算得数,并要求说说是怎样想。

学生回答后,教师结合“150×6”小结:先想15×6=90,再在后面添一个0得900,或先想15×6=90,再想150×6=900。

三、作业。

做练习一的第1—5题。(2)用整十数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页的例

3、例4,完成“做一做”题目及练习一的第6-11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掌握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得数是几就是几个十,在得数末尾写0。教学关键:把整十看作几个十再乘几的方法,教给学生口算方法。教学过程

一、引言。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板书课题:用整十数乘

二、新授。

1、教学例3。

(1)出示例题:口算5×10(2)让学生观察乒乓球图:每袋5个,10袋一共多少个? 先引导学生想:9袋是几个5?9个5是多少?10个5呢?

师生共议:因为9个5,根据乘法口诀得45,所以再添上一个5是10个5,就是50,也就是5×10=50。

2、巩固练习

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4×10= 6×10= 7×10= 9×10= ①让学生口算后,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②引导学生观察:上面几道算式的积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得出:一个一位数乘以10,只要在这个数的后面添写一个0。(2)试算下面各题。

11×10= 12×10= 24×10= ①让学生讨论:这几道题各得多少?是怎么想的? ②提问:“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试答后,教师小结:任何一个数乘以10,只要在这个数的后面添写一个0。

3、教学例4。

(1)出示例题:口算6×20(2)提问:“计算这道题能不能也像上面的题目一样,在“6”的后面添写一个0?”“这道题该怎么算?”

(3)出示放大的皮球插图:每盒6个,20盒一共多少个。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每—叠几盒?一共几叠?每一叠几个?怎么算?(6×2=12)10叠一共多少个?又怎么算?(12×10=120)提问:“口算时该怎么想?”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归纳:先想2个6是12,再想10个12是120。

4、巩固练习。

做例4下面的“做一做”题目。

(1)4×30= 7×20= 8×30= 9×50= 指名口答得数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接着引导学生讨论:从以上几道练习。你发现一位数乘以整十数有什么规律?

师生共议后得出:整个数乘一位数,先用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一位数,再在所得的积的后面添写一个0。

(2)12×20= 31×30= 11×50=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指名说说口算过程,然后师生共同小结:用整十数乘两位数与乘一位数一样的。先用整个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再在所得的积的末尾添写—个0。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一的第6——11题。(3)综合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一的第12-17题。教学目的:使学生熟练掌握口算方法。教学过程:

1、口算第12题、13题,看谁回答得又对又快。

2、抽学生回答四则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并完成第14题。

3、指导学生分析第15、16、17题,并说出解题步聚。

4、完成以上作业。

5、师生共同研讨第18、19、20题的内容。

第四篇: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策略:

1.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安排复习铺垫环节。2.问题提出,独立思考,充分准备,小组交流。3.提倡算法多样化,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1)、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后,积的写法。

(2)、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

一、创设情境.明确待解问题 1.谈话导入。

(课件:有图像、有学校图书室王老师的声音)同学们,学校图书室买来12本新书,每本24元,你能猜一下我大约付了多少钱吗? 2.学生进行猜测,并说说想法。3.通过诱导,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刚才每位同学都猜过了,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证明你猜的是正确的或者是比较接近正确答案?(课件)王老师到底应该要付多少钱?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你能独立地、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出“24×12”吗?

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24×12)2.教师巡回指导,特别关注学困生。

三、交流汇报,归纳解题策略 1.梳理思路,准备交流。

刚才老师在看同学们的计算时,发现许多同学已经有好几种方法了,在交流之前,请同学们想一想,也可写一写,你在小组里发言准备讲哪几点? 2.小组交流,取长补短。

[设计意图: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在小组内每个同学讲述自己的解题方法,并对其他同学的解法充分发表看法。这个过程,重在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并使学生学会倾听。] 3.整理成果,准备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每一小组推荐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4.全班汇报.汇总策略。

部分小组代表汇报研究成果,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教师适时介入。(1)充分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

学生的解题策略可能有:

①24+24+„+24=288(12个24相加);

②12+12„+12=288(24个12相加);

③24×2×6=288;

④24×3×4=288;

⑤24×lO+24×2=288:

⑥12×20+12×4=288;

⑦24×20-24×8=288;

(2)通过比较,着重指导,从而理解算理,掌握方法。(3)质疑问难,精讲点拨。

四、应用深化,总结学习方法 1.练习:(课件)(1)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1 2 1 1 2 3 2 2 2 × 2 5 × 3 4 × 4 4 × 1 3 × 2 3(2)你能当一回小老师吗?(3)学生笔算,老师口算,比比谁快。11×11= 12×11= 13×11= 14×11= 15×11= 16×11=: 17×11= 18×11= 2.总结。

(1)从学生指导的角度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我们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的?(猜测结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2)从目标达成的角度小结:

围绕目标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 围绕目标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围绕目标3:今天这节课你觉得自己发挥得怎么样? 教学反思:

1.通过改变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对自己或他人的活动过程、结果进行评价反思,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这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2.重视学生的数学现实,实现了学生认知的自主建构。

在上面的学习中,学生对于“24×12”的计算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这足以说明学生有自己丰富的数学现实,并能用之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我们不能强调学生思路必须与教师一致,或只拘泥于书本上的一种现成方法思路。

3.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体验,达到了师生情感的和谐统一。

我们在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对数学的体验,让学生对数学有更深的理解。如在“通过比较,着重指导,从而理解算理,掌握方法”这环节时,提问:为什么不选择加法?为什么不选择连乘?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思考加深数学体验。又如:在学完本节课后,让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在探究学习中,让学生谈今天怎样与他人合作?今天的学习对我们生活有哪些帮助?学生就在轻松的谈话中,体验着丰富的数学内容,而且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也达到了和谐统一。

4.重视学生学习主体的自我评价,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我们要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鼓励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学习过程或结果敢于评价、善于评价,并要求言之有理,做到实事求是。如本课中学生的评价“他们的答案都对,但我的答案比他们都准!”“我喜欢第二种,因为竖着写,数位是对齐的.不容易错。”“反正现在我知道这个竖式的意思了,我就什么样的乘法都不怕了”等等。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丰富、更深入、更全面,而且也在这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为其获得终身学习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平安街道小王小学 张华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与两位数乘两位数同是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可以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让学生在具体情境活动中,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发挥教材中主题图的引导作用,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在具体的情景中提出问题,结合具体的情景展开学习,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重视知识的迁移发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因为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两位数乘

一、两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两者的意义和算法基本相同,在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对已学知识的迁移作用,通过比较练习,让学生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容关系,形成新的计算能力。

将学习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体会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鼓励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发现数学知识,然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地位。注意发现学生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计算,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下载【教学反思】_两位数乘一位数_数学_小学_高照海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反思】_两位数乘一位数_数学_小学_高照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教学教案[五篇模版]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教材中只给了两名同学的计算方法。然后引出了竖式,又强调了竖式中没一步的算理。 二、说学情:在二年级下学期学生......

    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教学反思

    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教学反思 李昌林 学生在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中,曾经计算过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具有一定的经验和认识。而前面学生又已经......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本站推荐]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是笔算乘法的通法,是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反思,欢迎借鉴!两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数学教学反思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数学教学反思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数学教学反思1 虽然二年级的时候学习过《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但是对于三年级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这一单元的学习,......

    两位数教学反思

    两位数教学反思 两位数教学反思1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学生先列出算式,再利用学具进行实际操作,而此时的操作,学生更多的是注重算式的结果,很难为计算......

    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

    小学数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

    小学二年级数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课堂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课堂教学反思 教授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这节课,反思如下: 1、很好地把握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讲解中能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