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小班音乐游戏活动素材的有效选择-3000
浅析小班音乐游戏活动素材的有效选择
摘要:在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游戏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小班音乐游戏活动的素材有很多种,孩子们可以在音乐中玩游戏,在歌声的氛围中,孩子们欢快放松。还有的形式是,歌声和乐曲兼并,锻炼学生的感官,以及在纯乐曲声中欣赏音乐的等。每种素材都有自己的特性,选择上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文章主要探讨如何在种类繁多的音乐素材中选择合适的素材,并针对其应用的方式方法进行简要说明。
关键词:小班;音乐游戏;活动素材;有效选择
前言:小班幼儿一般对音乐游戏是很感兴趣的,教师基于喜爱程度逐渐的将音乐游戏活动作为教学的主体来呈现,在过程中要精心设计环节,严格把握教与学的度,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也要控制幼儿的兴奋程度,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发生,教师要将各种音乐游戏在自己理解下融入到整个活动里,在教材上也要进行二次创作,逐渐形成适合孩子的、有趣的东西,在整体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全面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一、以小班幼儿听觉特点为根据,选择音乐游戏素材
对于音乐教学,要以建立和发展幼儿的听觉表象为目的,在小班音乐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选择符合幼儿听觉特点的音乐,对于幼儿而言,无论在音乐起伏、高低、快慢方面都不如成年人敏感,所在不要选择复杂的音乐,对幼儿会造成相反的作用,相比之下,简单的音乐对于开发幼儿听觉上的通道很有帮助,有助于促进幼儿注意力的集中,情绪会随着音乐的节拍而变化,方便教师在活动中进行指导教学[1]。
(一)选择有效的音乐游戏素材,促进幼儿听辩音乐能力的提升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如果单纯的对于音乐进行理论灌输,就会略显枯燥,很难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也很难让他们真正理解,死记硬背的记下对于教学活动而言毫无意义,在音乐游戏活动中,幼儿本身是兴奋的,自然就会乐意接受知识的传授,可以利用音乐的特性在游戏中设计相应的环节,例如辨别高低音,可以让孩子们站成一排,听一句歌,让孩子们自己辨别自己相对应歌词的音高音低变化,依次选择站立或者蹲下,这样的游戏会促使幼儿专心的听音乐、专注分析以及思考。然后通过声音上的、音调上的差别对高低音进行分辨。
(二)选择有效的音乐游戏素材,促进幼儿节奏感增强
在游戏中要善于运用节奏进行教学,让幼儿在节奏感鲜明的音乐中做游戏,例如,可以设计比赛的形式,让幼儿通过简单、欢快的儿歌节拍进行木棍敲击比赛,幼儿会感到新奇、有趣,在仔细听音乐过程中,细心感知音乐的力度,像这样的音乐游戏设计,集合生活经验可以有很多灵感,在这样的游戏里进行体验,孩子们可以对音乐的乐感熟悉并简单掌握,这样的音乐游戏活动教学一旦坚持下去,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效[2]。
二、选择简单的音乐,旋律明快利于记忆
音乐游戏活动中,音乐是主体,是幼儿活动中行为的指挥者,所以在素材选择上,要注重情绪的调动能力,音乐尽量生动、明快。歌词简单易懂、朗朗上口,在音乐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歌词作出相应动作,例如儿歌中“两只小蜜蜂,飞在花丛中”,幼儿可以根据相应的歌词做蜜蜂飞的动作,动作中参杂节拍进行跳动,这样的简单教学,孩子们会很投入,也会容易理解其中的学习要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稍作指导就可以将教学目的顺利完成[3]。
三、选择的音乐游戏素材要对比性要强,便于动作表现
在音乐素材的选择上要以对比性强为标准,要让幼儿在脑海中形成图像,联想音乐的内容,幼儿的脑部开发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教学素材可以促进幼儿将听觉、感官相结合。对于智力和发散思维都有很大帮助,例如选择《兔子和狼》这样的音乐,幼儿会将脑海里狼和兔子的形象与故事里的形象特性相结合进行分析,将两者形成强烈对比,音乐一放出来,小朋友就会分辨出每段音乐的特性,画面感极强[4]。
四、选择趣味性强、有参与性的音乐游戏素材
在音乐游戏中,教师将音乐逐渐情景化,帮助幼儿分析其中的角色关系,渲染情节和整体故事内容,增强整体的趣味性,促使幼儿情绪的放松,在愉快的氛围里继续进行游戏活动,促进教育目的高效达成。
(一)选择有情景和趣味内容的音乐,激发幼儿兴趣
幼儿正处于对各种事物都好奇,对未知喜欢探索的阶段,在音乐游戏教学中,首先,要选择有情节的音乐,情节上要有起伏,激起学生对于音乐情节的思考和想象,例如,音乐游戏《网小鱼》中,幼儿在扮演小鱼这个角色时,在小鱼即将躲起来的时候,就是整个游戏的高潮,所有小朋友都会跟着情景紧张,在音乐的起伏中,感受音乐中透露出来的鲜明和刺激
(二)选择的音乐游戏内容要以全体幼儿参加游戏为前提,以每个幼儿都会获得成长为目的。
小班幼儿的耐力、意志力都比较弱,在生活中还不能完全正确的判断自己的行为意识,也无法精确控制自己的行动,在行动过程中没有特定的意义,也无法根据特殊情况进行及时调整。所以,在音乐游戏活动中,最需要的就是对于幼儿积极性的正确引导,行动能力上的正确支配,更主要的是,要在整个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快乐,例如《吉祥三宝》这首歌,在教学中要将故事角色建立起来,情境中小女孩问:“爸爸,太阳出来月亮回家了吗?” 爸爸回答:“没有。” 小女孩问:“星星出来太阳去哪里了?” 爸爸回答:“在天上。” 这个过程情景就是天空为背景、女孩对着天空进行提问,爸爸给小女孩细心作答。然后小女孩问:“我怎么找也找不到它?” 爸爸回答:“回家了。” 女儿爸爸合:“太阳月亮星星就是吉祥的一家。” 小女孩问:“妈妈,叶子绿了什么时候开花?” 妈妈回答:“等叶子落了。” 小女孩问:“花儿红了果实能去摘吗?” 妈妈回答:“等花儿谢了。” 小女孩问:“果实种在土里会发芽吗?” 妈妈回答:“等到春天。以上每句歌词中画面感都很强,在整个游戏中,幼儿们极容易理解又容易融入到情境中,音乐的鲜活让游戏也拥有了生命力,以这样的方式在音乐与孩子之间建立起一个纽带,放松的氛围帮助幼儿在活动中逐渐热爱、享受音乐,进而将教育效果推向最佳的状态[5]。
五、教师在小班音乐游戏活动教学中要遵循的原则
首先要遵循音乐性的原则,保证素材整体结构呈现出鲜明的状态,结构上也要有规律可循,音乐节拍上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情节上的变化,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要遵循趣味性的原则,可以多方面理解,可以是音乐本身的幽默,以及相应的夸张形式的幽默,例如,说唱及模仿较多,歌词中充满搞笑情节等,也可以是音乐游戏的玩法上新颖有趣,在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刺激情节,在以教育为目的的前提下,激发出幼儿的兴奋情绪,也要培养学生良性竞争的习惯,互动过程中,要让幼儿自己感知音乐,并勇于积极表现;第三要遵循游戏性的原则,注重玩法的设计和情节上的处理,既要具有教育意义,又要让孩子们觉得适应、有趣。总结:
从小班幼儿的基本情况来看,创新的游戏教学模式是对的,过程中角色的刻画,情节的显现,对丰富想象力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音乐能力上也有显著提升,为促进幼儿的全面性开发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参考文献:
[1]莫晓超,李姗泽.民间游戏资源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及其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6,09:26-29.[2]王红远.音乐艺术活动与幼儿的个性成长──论音乐在美育教育中的作用[J].艺术探索,1998,S1:70-77.[3]林德英.音乐教育对促进学龄前儿童智力发展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04:120-125.[4]赵幼珍.探索具有新时期幼师特色的舞蹈课程目标及实施办法[J].大舞台,2010,07:201-203+233.[5].《电化教育促进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的优化》实验研究报告(中)[J].电化教育研究,1995,04:59-65.
第二篇:小班音乐游戏活动设计
小班音乐游戏活动设计——铃儿响叮当
活动目标:1,学习简单的手腕动作
2,尝试不同手腕转动动作,并能根据节奏转动手腕 3,感受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学习简单的手腕动作
活动难点:尝试不同的手腕转动动作,根据节奏转动手腕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 音乐《小星星》,星星图片 经验准备:会唱小星星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出示星星教具,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2)师:今天老师有一位好朋友来到小儿班做客,你们猜猜是谁呢?(教师出示小星星图片)师:小朋友们,我们跟星星宝宝问声好吧!
二、学习简单的手腕动作,尝试不同的手腕动作(7分钟)
1、播放歌曲,请幼儿合着音乐节奏拍手。
师:师:小朋友们都会唱小星星的歌,那么我大家一起唱给星星宝宝,来欢迎星星宝宝吧。(教师引导一边唱,一边按节奏拍手)
2、随着音乐示范其他的手腕动作,请幼儿合着节奏模仿练习。
师:星星宝宝说啊小朋友唱的很好听,拍手的动作也很好看,但是星宝宝想看到小朋友们用小手做出更漂亮的动作。因为星星宝宝的家要举行一次舞会,哪个小朋友的动作做得漂亮,就要邀请谁参加,你们有没有信心做得很漂亮啊?(引导幼儿 尝试不同的方式转动手腕,教师可以先示范,幼儿模仿,再让幼儿自己创造,强调要跟着节奏转动手腕)(可以请个别幼儿上来展示)
3,加入一些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形成舞蹈动作
师:我们要参加舞会,我们除了小手可以做出漂亮的动作,小朋友们想想看,我们可不可以再加上其他身体的动作。
师: 现在我们带上小铃铛,跟着音乐转动你们的小手吧 三、一起来表演(5分钟)
师:星星宝宝跟老师说,小朋友都做得棒极了,他说他要邀请所有小朋友一起去舞会,你们开不开心啊?
师:那我们就跳着小朋友自己编的舞蹈一起去星星宝宝家吧。
第三篇:小班音乐游戏活动《小小鸟》
小班音乐游戏活动——《小小鸟》
班级:小三班 教师:冯丽美
一、设计意图:
歌曲《小小鸟》是一首短小、亲切、俏皮的歌曲,其歌词具有趣味性,可以让孩子形象的用手指来玩游戏,幼儿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可进行身体碰触的游戏。而小班的孩子由于年龄较小,其学习的方式是以游戏为主,利用游戏来让孩子学习与同伴玩游戏,孩子比较感兴趣。让孩子在学习的同时,也体验了游戏的乐趣,增进了孩子与同伴的感情交流。因此,我特别选了这首歌曲《小小鸟》让小班孩子玩游戏,让孩子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歌词和动作的合拍性,学习与同伴合作玩游戏,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增进孩子与同伴之间的感情交流。
二、活动目标:
1、学会玩游戏 《小小鸟》,初步掌握玩法和遵守游戏规则。
2、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歌曲
2、小鸟头饰
3、音乐《小小鸟》
四、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曲《小小鸟》做小鸟飞的动作进入活动室。
2、复习歌曲《小小鸟》。
谈话:老师这里也有两只小鸟在做游戏,你们想看吗?
3、教师示范用两个手指玩“小鸟”玩游戏,幼儿观看。
4、教师带领幼儿试着玩手指游戏,教师和幼儿一起边唱歌曲一边玩游戏一次。
小结:强调游戏规则,当唱到“亲一亲、碰一碰”的时候,我们的“小鸟”也要做出亲一亲、碰一碰的动作。
5、教师和幼儿一起再次玩手指游戏。
提问:除了刚才我们用手指玩游戏,我们还可以变一变,看看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玩游戏?
6、教师示范两人合作游戏,幼儿学习。
7、幼儿尝试找个好朋友合作游戏。
小结:强调游戏规则,当唱到“亲一亲、碰一碰”的时候,我们的“小鸟”也要和好朋友亲一亲、碰一碰。
8、幼儿找好朋友再次游戏几次。(可以交换好朋友游戏)
提问:除了刚才我们碰过的地方,我们还可以碰那里?
9、幼儿学小鸟飞走,活动结束。
附:
游戏玩法:幼儿随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游戏规则:当歌曲唱到“亲一亲、碰一碰”的时候,要做动作和伙伴 进行身体的碰触。
【歌曲】
小小鸟
1=C 2/4 3 1 3 | 1 0 | 3 4 5 3 | 1 0 | 一只 小小 鸟,两只 小小 5 3 | 1 2 3 | 2 0 3 0 | 2|| 碰一 碰、碰一 碰,飞 走 鸟,头。你,了。
第四篇:小班音乐活动:听音游戏
设计思路:
1、本活动指向对象为小班上学期的孩子,考虑到“听辩音的高低”是孩子们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音乐能力之一,所以以此作为本次活动的目标。
2、在活动过程的安排上,本着“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听辩一个八度以上音的高低,到听辩五度、三度等音高相差较小的音,再加进音色的干扰因素,听辩不同音色的音的高低,最后,通过游戏,辨别音高的变化,初步感知音的上行与下行。一步一步,环环相扣,引导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音高的探索。
3、在教育方法的运用上,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尽量采用直观形象和游戏的形式。比如,音的高低对孩子们来说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有些孩子可能就是不能理解,但是高人、矮人的视觉形象就很容易理解,当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相联系时,抽象的东西也变得形象了,孩子们很容易就能运用动作把自己感受到的音高表现出来。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充分运用游戏的形式,也有助于延长孩子的注意时间,提高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目标:学习听辩音的高低。准备:高人、矮人图片,《小手爬》录音带 过程:
一、通过视觉形象,引导幼儿感知听觉形象,听辩一个八度以上的音。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高人、矮人的形象。
2、听高人、矮人唱歌(琴声),问:你能听出那句是高人在唱?那句是矮人在唱?高人和矮人唱歌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3、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声音的高低。
二、练习听辩音高相差较小的音。
1、听歌曲《青蛙唱歌》,问:大青蛙和小青蛙谁的声音高?谁的声音低?
2、用身体动作表现。
三、练习听辩不同音色的音的高低。
1、引导幼儿倾听碰铃和大鼓的声音,问:应该用哪种乐器为大青蛙伴奏,用哪种乐器为小青蛙伴奏?为什么?
2、表演唱《碰铃和大鼓的歌》,并用动作表现声音的高低。
四、音乐游戏《小手爬》,辨别音的高低,初步感知音的上行与下行。
1、边唱歌词边做动作。
2、用“啦”音演唱,并随音高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
第五篇:小班音乐游戏
小班音乐游戏:小茶壶
课前说课:
茶壶是孩子们身边随时可见的生活用品,在孩子的眼中,茶壶只是一种没有生命力的物品。而歌曲《小茶壶》是一首外国儿歌,歌曲里以拟人的方式给予了小茶壶生命,让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歌词风趣、活泼这正好适合小班孩子的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鉴于此我设计本次活动,目的就是给孩子想象、创造和自由表现的空间,激发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茶壶形态,在游戏的情景中学习,并能与同伴一起表演和创作。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3岁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标,围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1、以游戏贯穿活动始终。首先以情景游戏引入活动,让孩子到老师家做客引出主题,然后倒茶!倒茶需要什么,就是茶壶,就可以出示图片,让幼儿了解茶壶,并模仿茶壶的样子,接下去的环节老师和孩子们扮演小茶壶、小茶杯来进行角色表演。
2、通过实物呈现、出示图片的形式进行教学。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熟悉歌曲的旋律,尝试用身体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难点是初步创编茶壶和茶杯的动作,所以在活动的第二环节我出示的图片注意从易到难,先尝试用身体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再模仿动作,最后引导孩子创编不同茶壶的造型,孩子们通过看、听、说、做等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孩子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表现出一只只不同的小茶壶。
小茶壶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尝试用身体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
2、初步创编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3、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活动准备:茶壶一把,与歌曲有关的图片两张,钢琴伴奏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做客”引出主题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老师家做客,想不想去啊?
二、观察图片,熟悉歌曲
1、教师完整的示范演唱一遍
你们看,这是谁呀?(茶壶)
2、观察图片,理解歌词
(1)小茶壶长得什么样呀?(引导幼儿说出“它的肚子是圆圆的,身体矮矮的”)
教师有节奏的唱出:我是一把茶壶矮又胖
(2)我们再来看看,这是茶壶的什么呀?(壶柄,壶柄是用来提茶壶的)
茶柄长在什么地方?你们来学学 那这个呢?(壶嘴,水就是从这个地方流出来的)
教师有节奏的唱出:这是我把手这是我嘴
(3)出示第二幅图片,问问幼儿:“壶里的水怎样拉?”(水烧开拉,都冒烟啦,水都在壶里翻滚啦)。教师有节奏的唱出:水滚啦,水滚啦!泡茶啦。
三、创编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1、你们想不想都来喝喝茶,好,请小朋友赶快准备。
2、我们的茶壶是什么样子的啊?(又矮又胖)来!我们来做一做。
那把手长在哪呢?壶嘴长在这儿。(动作示意)再来一次。
3、提问: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的壶柄都长在这儿,动脑筋想想,壶柄还可以长在哪儿?(幼儿创编)那壶嘴呢?(幼儿创编)
4、刚才有很多的小朋友的把手和壶嘴长在了不同的地方,真不错!我再来看看,来,宝宝们准备!(教师不示范)
5、小朋友们,把你们的茶杯摆好啦!我来给你们倒茶。“咕噜咕噜”
四、请客人老师喝茶
五、结束:其他班上的小朋友也也想喝茶了,来!宝宝们,我们也去给他们倒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