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民俗文化教案

时间:2019-05-13 21:39: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端午节民俗文化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端午节民俗文化教案》。

第一篇:端午节民俗文化教案

感知端午节民俗文化

活动目标:

1、介绍端午节溯源,让学生认识到端午节最初的意义是中国人民为寻求保护而进行的盛大的对龙图腾的崇拜。从端午节代代相传的传承性,使学生认识到龙的图腾、龙的文化已深深的注入到了炎黄子孙的血脉中了。

2、学习和了解与端午节的有关传统民俗文化。让学生在学习、交流、感悟中认识到:端午节不仅与中国的传统农耕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的对龙的图腾的崇拜,寄托了人们对幸福和健康生活的追求。

3、组织学生搜集端午节相关资料,采集艾蒿实物,讲述自己所知所闻的端午习俗,以及参加包粽子活动等行为,锻炼学生搜集加工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4、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现在端午节的赛龙舟、插艾蒿、吃粽子等活动已成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节日,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节日了,从深层次看,它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成为联系中华民族的纽带。

活动内容和步骤:

端午节的溯源

(一)端午节与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关系

师:今天我们活动课的主题是感知端午节民俗文化。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一首在大江南北传唱的民谣,请大家齐声朗读。

(大屏幕出示民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片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师:这首民谣反映的是中国哪个传统节日的习俗? 生:回答。

师:这个节日还有哪些别称?

生:这个端午节其实有很多名称,又被称为端阳节、重五节、天长节等。师:这个节日是在什么时间? 生:回答。

师:具体的日子是在“农历五月初五”。

师: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这三大传统节日都带有明显的农业文化特色,节日本身就反映出农业社会的生活规律: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预祝丰收——

——庆祝丰收(大屏幕出示)

师:你猜测一下:处在春节和中秋节之间的端午节又有何涵义呢? 生:回答。

师:人们最希望的是什么? 生:回答。

师:这时人们希望风调雨顺,使粮食有个好收成。所以端午节就是人们企盼风调雨顺、企盼丰收的节日。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预祝丰收——

企昐丰收

——庆祝丰收(大屏幕出示

(二)端午节的起源

师:刚刚我们了解了,端午节就是人们企盼丰收的节日,那人们在向谁企盼呢?在神话传说中,谁又拥有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的威力呢? 生:龙!

师:在现实中有龙这种动物吗? 师:龙实际上是我们祖先创造幻想出来的。

师:在远古时代,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不能给予合理的解释的现象,如:天灾、人祸、生死都怀有难以名状的恐惧,所以他们就希望有一种伟大的力量能保护自己,所以,我们的祖先就幻想出了一个保护神——龙。

师:其实龙的形象来源于我们生活中的动物,你能说说来源于哪些动物吗? 生:

(屏显:龙及下列文字:它的角似鹿,头似骆,耳似牛,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尾似马。龙威力无比,“能幽能明,能吸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师:在古人看来,龙能消灾降幅,是吉祥如意、国泰民安的象征;龙还能呼风唤雨,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保证。所以人们对龙充满了无限的崇敬和热爱。为了表达这种敬意,我们的祖先每年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祭拜龙的活动,祈求平安如意,风调雨顺。

在这一活动中,人们划龙舟,向水里投放装在竹筒中或包在树叶里的食物给龙神吃。人们怀着无比虔诚之心,祈求龙神对自己的生命给予充分的保障。

而这其实就是最初意义的端午节,即:进行盛大的对龙的祭拜活动。师:平民百姓把龙当作自己的神灵,表示出极大的虔诚。而封建帝王也把龙当作自己的真身,自称是“真龙天子”,以提高自己的统治地位。他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龙,你能举例说明吗? 生:回答。

师:他们穿龙袍,居龙庭,坐龙椅,乘龙车,里里外外一幅龙的包装。其实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也都能处处看见龙的身影,你能列举一二吗?

生:回答。(人的属相中有龙的身影、绘画、书法、雕塑、服饰、建筑等)

师:从这个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龙的形象、龙的文化,已经深深地注入到炎黄子孙的血脉中。中华海内外的儿女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龙的传人”。

师:在今天,我们听到的有关端午节的起源传说大多都和一个人有关,他是谁? 生:回答。屈原。

师:其实,纪念屈原只是端午节起源的一种说法。端午节还有其它起源如:纪念伍子胥、纪念越王勾践、纪念曹娥、纪念介子推等。既然说端午节最初的意义就是进行盛大的对龙的祭拜活动。那人们为什么又把这些历史人物串演进端午节的传说中呢? 生:回答。

师:完成这种串演传说的时代是春秋战国之后。我们学过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生:回答。

师: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互相掠夺拼杀,使人们又惊讶的发现,摆在他们面前最强的敌人,不是自然,而是人类自身:人性的假、恶、丑,时时刻刻向真、善、美发出挑战。后来人们发现,即使在这样的年代,也有勇武的伍子胥,发愤的越王勾践,忠义的贤臣介子推,爱国的诗人屈原等,他们成为反思历史真善美的代表,他们又与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有着或多或少的牵连,因此人们便自然而然的把他们变成龙的圣典——端午节的新的纪念对象,这样就形成了因地而异的端午节的传说故事了。

师:但纪念屈原的端午节传说经时代的演变,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曾有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我们要了解屈原。生:一生讲关于屈原的故事。(一生古筝伴奏,大屏幕展示有关屈原的连续的画面)师:屈原曾作《橘颂》来自我表白。(大屏幕出示《橘颂》,配声)师:这反映了屈原一种什么样的思想? 生:回答。

师:通过《橘颂》屈原的爱国、忠于国家的思想表露无疑。他的生不能为国为民造福、不如壮烈地死地人生抉择和信念是非常可贵的。

师: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饱受战乱之苦,渴望社会安定,因而对这位古代卓越的诗人和政治家屈原非常的怀念,所以在当时五月初五端午节纪念屈原成为南北各地广大人民群众一致认同的说法。到了北宋,朝廷经常受到辽、西夏等国的侵扰,为了激发人们的爱国思想,北宋皇帝追封屈原为忠烈公,正式规定端午节为全国性的纪念日,自此后,端午节就成为缅怀伟大的爱国者屈原和驱瘟避邪防病卫生的综合性的盛大节日。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世界各国都开展了纪念屈原的活动。而他家乡的人民更是怀念他,还修建了屈原祠来供奉他。(大屏幕展示图片)

端午节习俗面面观

师:今年的端午节又要到了。你往年的端午节是怎样过的,都有哪些习俗? 生:介绍。

(一)插挂艾蒿

师:关于端午节的习俗的确很多,看,这教室黑板两边挂的是什么?这是咱同学亲自采集来的艾蒿。农历五月初五插艾蒿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生传看)为什么在端午节那天要插挂艾蒿?在民间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生:简单讲述插挂艾蒿的传说。

师:从这个传说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古时,人们把插艾蒿当作一种避灾驱邪的活动。而实际上插艾蒿的确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你知道吗? 生:交流。出示艾蒿的医用价值。师:原来艾蒿的用途这么多。师:与我们插艾蒿的习俗相仿,我国有些地区有挂菖蒲的习俗。但无论是插艾蒿还是挂菖蒲,都表达了中国人们对健康的渴望和追求。

(二)赛龙舟

师:端午节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是什么呢? 生:回答。

师:龙舟竞渡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现在大凡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龙舟竞渡活动。

师:赛龙舟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民健身的活动。

(三)吃粽子

师:提到过节,就不能不说到吃。端午节必须要吃的食品是什么? 生:粽子。

师:端午节为什么必须吃粽子?有哪位同学了解? 生:讲述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师:其实,粽子的产生比屈原活着的年代还要早。最初只是民间普通食品,而且也不固定在端午节吃。到晋朝时,粽子才成为端午节的传统食品。唐宋时,粽子成为端午节必备的食品。到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也要吃粽子,当然在这几千年的发展中,粽子也不断的演变着。师:你吃过的粽子都有什么口味的? 生:交流。

师:现在粽子的口味,有甜、香、咸、辣之别,我国广州潮州一带的人还喜欢吃一头用甜料,一头用咸料做馅的一粽两味的“双拼粽”。从外形上,有角粽、锥粽、称锤粽、小脚粽、枕头粽、筒粽之分;品种有桃花粽、八宝粽、火腿粽等类型。这小小的粽子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包粽子也成为一家人享受团聚的时刻。咱同学中有没有会包粽子的?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咱们一起动手包粽子,把端午节的祝福送给你的父母、朋友。(大屏幕展示,教师示范,部分学生动手包粽子,部分学生系五色丝,配古筝)

小结:

师:(大屏幕展示小结)现在端午节的赛龙舟、插艾蒿、吃粽子等活动已成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了,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之列。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节日,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节日了,从深层次看,它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成为联系中华民族的纽带。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端午节将良好的中华民族传统,慢慢地,一点一滴地注入中国人的血脉中。

第二篇: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讲座教案

一、前言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本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讲座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民俗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讲座的整体框架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座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本特点; 了解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起源和发展; 理解民俗的分类,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功能; 理解民俗与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了解民俗调查,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第一讲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词语,自古以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来界定文化。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是耕种和植物培育。以后逐渐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古罗马哲学家塞罗曾提出“智慧文化即哲学”的著名论断,其内涵则包含了人的心灵、智慧、情操、教育等内容。进入18世纪以后,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哲学家不断赋予文化以精神或观念的意义。

《说文解字》上说“文,错画也,象交纹。”因此“文”的本意是指各色各样交错的纹理,如手掌上纹理交错称掌纹,天上日月星辰交错称天文,布帛纹理交错成文布纹。“化”的本意为改易、生成、造成,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易·系辞下》中“万物化生”的“化”,引申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说文解字》上“化,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 文化二字合用包含有“人文”与“化成天下”、“以文教化”的意思。我国古代最早将“文化”二字连在一起的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选·补亡诗》和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分别有“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和“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的记载。这里的文化都含有“文治教化”之意,它与天文(自然)是相对的,天文蕴含的是古代中国人的自然和宇宙意识。人文体现的则是他们对人伦社会活动的思考。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基本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它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包含着一种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涵,又有伦理意义。演化到今天,不同的人在使用文化一词时,内涵是不尽相同的。它通常的含义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或指某种较鲜明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等;而目前学术界常用的文化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仰韶文化”、“玛雅文化”;二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文学艺术”,“文化领域”等。

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又称“大文化”,它包括的领域甚广。如认识领域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等;艺术领域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器用科学领域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相关的制造技术等;社会领域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这里既有物质文化,又有精神文化。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以社会集体(民族和阶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总体体系,它指的是人的全部精神创造活动,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即精神文化。他涵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道德伦理、政法制度、文物典章、宗教信仰、哲学美学和风俗习惯等。精神文化可分为带社会意识形态性的文化和不带社会意识形态性的文化,前者如政法制度、道德伦理、宗教哲学和大部分文学艺术等;后者如语言文字、科学技术和相当部分的风俗习惯与部分文学艺术(像音乐、舞蹈、美术、雕塑、建筑、杂技、书法及文学中的山水诗等)。联合过教科文组织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是文化要素或者文化景观的物质表现方面。与“物质文化”相对。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精神文化。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部分:(1)与自然环境相配合和适应而产生的,如自然科学、宗教、艺术、哲学等;(2)与社会环境相配合和适应而产生的,如语言、文字、风俗、道德、法律等;如楹联等。(3)与物质文化相配合和适应而产生的,如使用器具、器械或仪器的方法等。

二、文化的特点:

①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自然存在物不是文化,只有经过人类有意无意加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例如,吐痰不是文化,吐痰入盂才是文化;水不是文化,水库才是文化;石头不是文化,石器才是文化等。

②文化是后天习得的。文化不是先天的遗传本能,而是后天习得的经验和知识。例如,男男女女不是文化,“男女授受不亲”或男女恋爱才是文化;前者是遗传的,后者是习得的。文化的一切方面,从语言、习惯、风俗、道德一直到科学知识、技术等都是后天学习得到的。

③文化是共有的。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性产物,它必须为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才能成为文化。纯属个人私有的东西.如个人的怪癖等,不为社会成员所理解和接受,则不是文化。

④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文化既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产物,是一份社会遗产,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过程。每一代人都出生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并且自然地从上一代人那里继承了传统文化。同时,每一代人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新的内容,抛弃那些过时的不合需要的部分。

⑤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一般文化是从抽象意义上讲的.现实社会只有具体的文化,如古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中国古代文化、中国现代文化等。具体文化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是受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如有石头,才有石器文化;有茶树,才有饮茶文化;有客厅和闲暇时间、才会有欧洲贵族的沙龙文化。文化具有时代性、地区性、民族性和阶级性。自从民族形成以后,文化往往是以民族的形式出现的。一个民族使用共同的语言,遵守共同的风俗习惯,养成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此即民族文化的表现。在分裂为阶级的社会中,由于各阶级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因而他们的价值观、信仰、习惯和生活方式也不同,出现了各阶级之间的文化差异。举例: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代涌现出许多著名演奏家,他们是历史文化名人,代代传颂至今。隋唐时期古琴还传入东亚诸国,并为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所汲取和传承。近代又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的象征。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1977年8月,美国发射的“旅行者”2号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张可以循环播放的镀金唱片,从全球选出人类代表性艺术,其中收录了著名古琴大师管平湖先生演奏的长达七分钟的古琴曲《流水》用以代表中国音乐。这首曾经由春秋时代著名琴家伯牙的弹奏而与钟子期结为知音好友的古曲,如今又带着探寻地球以外天体“人类”的使命,到茫茫宇宙寻求新的“知音”。

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兴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民间诗歌集《诗经》中得到印证。《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诗经·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诗经·小雅·甫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椅桐梓漆,爰伐琴桑”;《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这说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时期,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古琴在古代人们的认知度是相当广泛的,“四大名著”中有三部明确有对琴的描写,古代诗词、史书、小说、戏文、绘画、古董瓷器„„古琴大量存在,史实、文学、艺术作品均来源于实际生活,这得有多么广泛的社会基础才能造成这种现象。所以说,古琴在我国古代民间曾经是相当普及的,至少在读书人中是家喻户晓。也正因为这样,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琴艺术终于传承到了今天。第二讲民俗

一、什么是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民俗的产生和传播 中国,“民俗”一词很早就已经出现。在《礼记·淄衣》:“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史记·孙叔敖传》:“楚民俗,好痹车”;《汉书·董仲舒传》:“变民风,化民俗”;等等。此外,还有不少意义与其相近的词,如“风俗”、“习俗”、“民风”、“谣俗”等。

“民俗”一词作为专门学科属于,是对英文“Folklore”的意译。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1846年在创用的,他以撒克逊语的“flok”(民众、民间)和“lore”(知识、学问)合成为一个新词,既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门现象的学问。后来,该词逐渐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学者们接受,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学科名词。近些年来,鉴于“Folklore”一词既指“民俗”又指“民俗学”,容易混淆,国际学术界又以“Folkloristics”一词专指“民俗学”,而将“Folklore”专指作为研究对象的“民俗”,以便区别。在日本,则将研究民俗的学问称为“民俗学”,而将其研究对像称为“民间传承”。

三、民俗的特点 1.民俗的集体性

民俗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人的根本属性是他的社会性,民俗文化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群体活动。当人类社会以母系和父系社会为基本单位时,相应的各类民俗文化就孕育产生了。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部落和村镇的形成,人类社会出现了种种人群集合体,民俗文化便由这一群体不断创造、完善、传承和保护下来,形成人类社会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人文景观。

民俗的集体性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民俗的集体性就是它的全民性。原始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都是全民共同参与创造和传承的。这种传统通过某种变异,一直延续到今。今天民间传承的许多民俗事象,我们都无法找到原来的倡导者和创造者,他完全是靠一代又一代集体的心理、语言和行为传承下来,服饰、饮食、居住、家庭、村落、岁时节日和人生礼仪民俗以及丰富多彩的精神民俗,莫不如此。民俗的集体性并不排除个人因素,有些民俗事象的倡导者也许是个人,但这种个人应被理解为集体中的一员。或者说,民俗事象是由个人创造,也必须得到集体的响应和施行,否则就不能成为普遍传承的民间习俗。总之,民俗文化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的心态、语言和行为模式。

民俗一旦形成,就会成为集体的行为习惯,并在广泛的时空范围内流动。这种流动不是机械的复制,而是在自然流动和传承过程中,不断加入新的因素。民俗在流传的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是经过集体的不断补充、加工、充实和完善。例如,汉族的春节习俗,体现农业社会的特点。

2.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

民俗的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时的纵向延续性;同时也是指民俗文化的一种传递方式。民俗的扩布性则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也是指民俗文化的横向传播过程。

民俗文化的传承是由它的功能决定的,这种功能系统体现着教化的职能,传承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和手段。在传统和现代社会中,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民俗文化的教化和熏陶。在孩提时代到成人,人们从民俗文化中学到一系列知识、技能和道德,甚至是祖先留下的成绩。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潜在能力,一切教化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使你不知不觉的在民俗传承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同时,民俗传承有时又是积极、主动的,这使民俗文化的传承有目的地进行。

扩布性,也称传播性,它是指民俗文化在空间平面上的伸展。民俗文化的扩布是有条件、有选择的。从民俗扩布的自身规律看,那些发生时间比较早,社会功能比较广泛的民俗,不大贴近民众生活的民俗,扩布的地域和民族就要狭小得多。其次从扩布性研究的趋势看,过去一般只注意地域民俗的共同点,通过相似和相同之处的比较,寻找地域乃至民族文化的同源性,这固然必要,但同时也应注意地域、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共同性和差异性正好证明民俗文化的扩布是受到种种客观条件限制的。

民俗文化的横向扩布包含着对民族民俗文化价值取向的判断、吸收、消化和加工。这里说的加工,包括从形态、含义到功能的融化吸收。这样才能使被接纳的民俗文化变为本民族,本地区民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民俗文化扩布从整体扩布来看,扩布方式主要有正常和非正常两种。正常的扩布是在和平的环境中自然进行的。非正常扩布,往往是在特殊情况下发生的。如,战争、灾荒、瘟疫等突然事件,造成大规模迁徙,迫使一部分人迁徙到另外一个地区,随之将民俗文化一起转移过去。举例,清入关,服饰发型的改变。3.民俗的稳定性和变异性

民俗的稳定性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只要社会稳定,人们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不发生剧烈变革,民俗文化的稳定性就会越强。民俗稳定性一般来说取决于经济基础和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有一定的稳定性,当一种经济基础处于巩固和发展时期时,民俗文化不仅在这一经济基础处于完善,而且反过来为这一经济基础服务。但当这一经济基础消失时,民俗文化并不因此而立即消失,它作为人类群体观念的反映,仍然要保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就是民俗文化的稳定性的强大支配作用。如:春节贴对联,吃年夜饭,放鞭炮,元宵节吃元宵,放烟火,舞龙。清明节出门踏青,上坟。中秋节,贡月,吃团圆饭。

民俗文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稳定中随时包含着可变因素,这就是变异性。变异性也是民俗文化的显著特征,它是指在民俗传承的扩布的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民俗是靠语言和行为传承的。这种方式决定了民俗在历时的和共时的传承过程中,不断适应周围环境而做出的相应变化。变异实际是民俗文化机能的自身调适,也是民俗文化生命力的所在。没有变异性的民俗文化是不存在的,存在现代社会中的种种民俗事象,大都是古代民俗变异流传的结果。

4.民俗的类型性

民俗的类型性或模式性,是指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这种标准既是一种定型化的思维习惯,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与上层文化的个性化,独创性有所不同。由于民俗文化是靠集体创造、流传,加之流传中的不断扩布和变异,不易形成一个个性化的符号系统。这就决定了民俗文化的传递,主要不是个性的,而是类型的,即众多传承因素汇合成一个民俗文化丛作类型传递,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比如:民间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国著名的四大传说,是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和愿望有关。5.民俗的规范性和服务性 民俗文化就实质而言,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创造的语言的行为模式,或者说它是民众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规则。这种模式和规则对于客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很大的适应性。它具有观照民众集体心理和生存需要的特点。民俗文化中的种种行为模式,是民众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因此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最常见的是民俗社会中经常使用的不成文法或习惯法,它对民众的思想和生活产生强大的约束力量,迫使人们在一定的道德和习惯规范中行事,以得到心理和环境的协调和平衡。

比如。图腾(totem)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原始民族对自然的无知是图腾产生的基础。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往往可获得举一反三之功。图腾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在崇拜图腾的氏族中,大同的共同观念,是图腾物与自己氏族生存和生活的种种联系,这种观念引申出许多禁则,如图腾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不可有行为上的亵渎,万一不小心触犯和伤害了图腾物,要举行一系列的赎罪仪式;男子长到一定年龄要举行成年仪式,通过考验仪礼,被接纳为氏族的正式成员;氏族内部严禁通婚,图腾是氏族的保护神,也是氏族的族徽和标志等。民众在统一的意志和行为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而这种创造又处处体现着它的服务性功能。

首先,民俗文化的创造是服务社会的。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行为的社会性。作为规范了的行为,是为社会的需要服务的,民俗规范从来都是社会规范,这是由民俗的集体性所决定的。规范从来都是社会规范,这是由民俗的集体性所决定的。规范的目的是使人们的社会行为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模式,这样社会才可以协调发展。

其次,民俗文化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实践。历代民俗文化的积累,已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这个知识系统反过来又服务于自己的生产和生活。

第三,民俗文化协调民众心理,满足民众的审美需要。人,不只是生活在物质环境中,同时也生活在精神环境中,民俗历来都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精神生活中,民俗的信仰心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信仰的物化表现则多种多样,有时表现为仪式行为,有时表现为艺术创造的行为。

四、民俗的功能。1.教化功能

民俗的教化功能,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文化过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

人是文化的产物,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占有决定性的地位。人一出生,就进入了民俗的规范;诞生礼为他拉开人生第一道帷幕;他从周围人群中喜得自己的语言;在游戏中模仿着成人生活;从称谓与交际礼节中逐渐了解人际关系;他按特定的婚姻习俗成家立业;直到死去,在特定的丧葬民俗中离开这个世界。人生活在民俗中,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一样,须臾不可离开。2.规范功能

民俗的规范功能,指民俗对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

民俗的作用,在于根据特定条件,将某种方式予以肯定和强化,使之成为一种群体的标准模式,从而使社会生活有规则的进行。社会规范有多种形式,他们大略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层是法律,第二层是纪律;第三层是道德;第四层是民俗。其中,民俗是产生最早、约束而最广的一种深层行为规范。3.维系功能

民俗的维系功能,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民俗能维系社会稳定。任何一个社会都在不断变化,每一种文化都必须根据外部环境与内部情况的变化而不断的加以调整。在社会生活的时代交替中,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不断被后代复制,由此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民俗不仅统一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更重要的是维系着群体或民族的文化心理。4.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是指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的调剂的功能。

娱乐功能:人类创造文化,目的就是为了享用它。人不可能日复一日、永无休止的劳作,必须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娱乐活动,休息体力,调剂精神,享受劳动成果,进行求偶、社交等活动。

宣泄功能:人类社会生活中,个体的生物本能在群体中必然遇到一定程度的压抑。无论在肉体行为压抑,还是在心理压抑,对人来说都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如果不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宣泄,一旦积郁起来集中爆发,其后果不堪设想。

补偿功能,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满足的种种需求,往往在民俗中得到某种补偿。

第三篇:品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十三五”科研课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资源研究 实践课堂

品民俗文化,汲写作活水

——《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民俗文化》

教学设计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县级骨干教师示范课

新源县第二中学 语文组 李秀玲

2016年11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喜欢经典,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过程与方法:

2、基本了解民俗文化内容,提高语文素养,汲取写作素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

1、基本了解民俗文化内容,提高语文素养,汲取写作素材。

2、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2017年高考各学科考试大纲语文科目主要修订内容:

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3.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2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1道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4.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二、核心概念解读: 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有四种形式的文化内容: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种文化形式的具体表现)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成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三、课题解读:品民俗文化,汲写作活水

1、民俗文化: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

2、写作活水: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四、主体环节:

1、教材回顾——民俗文化知多少?

年节风俗、衣食住行、百工百业、红白喜事、社交礼仪。

2、生活体验——身边的民俗文化。

交流:说一说我们身边有哪些民俗文化现象?

3、阅读拓展——文学作品有哪些? 一道独特的风景——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现象。

(一)推荐阅读:(1)姜戎《狼图腾》

推荐理由:作品中表现了草原民族对狼的崇拜,天葬的庄严,以及由狼图腾而展现的草原规律,展现的是一种天然的生存状态。

(2)沈从文《边城》

推荐理由:塑造了一种清新、淳朴的湘西文化氛围,文中两兄弟用唱情歌这种口头文化来决定与翠翠的婚约。

(3)贾平凹一系列“商州小说”

推荐理由:传承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汲取了民间文艺的养料,对普通农民行为、心理和乡村风俗民情进行了精细的描摹。

(4)汪曾祺《受戒》、阿城《棋王》、莫言《红高粱》等

推荐理由:这些作品中或多或少有民俗文化描写,使民俗具有浓厚的书香气,使民俗进入更高的层次,提升了其美学意义。

(二)合作:还有哪些你学过或者读过的文学作品中描写了民俗文化?

(三)新疆文学作品推荐阅读:(1)李娟《冬牧场》(2)董立勃《静静的下野地》

(3)周涛《巩乃斯的马》、《伊利秋天的札记》(4)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

4、写作尝试——民俗底蕴类作文

(一)背景介绍:以江苏高考作文为例,文化作文底蕴类型,特别是民俗底蕴类疯狂走俏。什么桂花糕、棉花糖、皮影戏、粗布衫等等,从饮食到衣着、从 民间小巷到乡下生活,民俗底蕴作文往往拿上吃最香的高分。

(二)江苏某考生高考作文例读:

夕阳笼罩下,村口一片静谧安宁。橘红色的阳光渗过茂绿枝叶间的缝隙,在天地间洇出一幅金灿灿的油画。(景物)

阳光静静地覆在他的额头上。黝黑的额头上沟壑纵横,沁出的细密汗珠簇拥着,反射出迷人的金光,似一抔泥土中散落的金粉。(人物)

他的右手正奋力地鼓着风箱,简陋的炉灶上火苗跃动。一旁的小炉灶上支着一口锅,清净的汁液正烧得噼啪作响。细细听来,寰宇间仿佛只剩下火苗炙燃的嗞嗞声。轻轻一嗅,糖汁熔化的丝丝甜意直润肺腑。炒米匠望着压力表,轻轻一唤:“要炸喽!”(场面)

我品出他心中的一丝不舍,悄悄离开,心中萦绕着些许困惑。(抒情)

——《薄暮依旧炒米香》(节选)

(三)写作尝试——民俗底蕴类作文

(1)写作提示:三位一体——酝酿情感(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作为写作素材。并确定感情基调:怀念、喜爱、感伤、赞赏、批评?)——发散思维(思考切入的方式:叙事、写景、写人、抒情、议论?)——转化语言(场面描写:调动感官【动、听、看、嗅、说、触、感】;景物描写:地方特色、融情于景;人物描写:地方特色、个性化;抒情议论:体现情感(2)写作尝试:十分钟当堂完成。(3)写作展示:读一读、评一评。

5、链接高考——历年新课标全国卷Ⅱ

(一)背景介绍:使用新课标全国Ⅱ卷的省份为:贵州、甘肃、广西、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宁夏、内蒙古、新疆、云南、辽宁、海南、辽宁。

(二)探究:如何在命题写作中渗透民俗内容使作文具有文化底蕴?(1)2011年“中国崛起” :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

(2)2013年“同学关系”: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3)2015年“风采人物”:创新、技术、爱好。

(4)2016年“语文学习”: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五、课堂小结: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优秀民俗风情渗透写作。

六、布置作业:从历年新课标全国Ⅱ卷作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体现民俗风情的作文。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这堂课是我校参与的“十三五”科研课题的实践课。课题为“品民俗文化,汲写作活水”,主要有“教材回顾——生活体验——阅读拓展——写作尝试——链接高考”五个主体环节,意在让学生借助《人教版∙选修∙中国民俗文化》教材的学习,了解民俗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通过联系课外阅读,融入生活体验,尝试进行民俗底蕴类文章的创作。习近平主席将传统文化当做独特战略资源,在中国梦以及内政外交各个方面,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作“根”与“魂”。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必修、选修课程具体目标的说明,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加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也强调会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在这样的历史新背景下,新源二中让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教学行为意义深远,更具有示范价值。

第四篇:民俗文化之端午节的由来与习俗

端午节的由来与习俗

通过这学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学习,又增加了我对民族习俗的了解。在课余时间,我通过查阅书籍和网络检索对端午节的有由来与习俗最了进一步的了解。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

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上有所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却大致相同。端午节是旧习俗,在我国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向来说法不一。不少人把它当作纪念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也有人说,这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据文献记载,以及历代流传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我通过网络搜索了相关知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端午节的第一种说法是为纪念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的。这种说法在全国流传很广,老百姓也最为认可。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官至左徒、三闾大夫等。屈原为人正直,忧国忧民,一心致力于国家的变法图强,但是却屡屡遭受小人的谗言攻击和迫害,再加上楚怀王昏庸无道,不辨忠奸,满怀忠君爱民热忱的屈原被疏远了、被放逐了,最终在悲愤绝望中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他才有了端午节,才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端午节的第二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的。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被无道的楚平王所冤杀,后来伍子胥逃到吴国,帮助吴国富国强兵,并且助吴伐楚,五战而攻入楚国首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其墓,鞭其尸三百,以报父兄被屈杀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国更加强大,攻打越国,一举取得胜利,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此时的吴王夫差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骄傲自大起来,听不进逆耳忠言。伍子胥建议他彻底消灭越国,以绝后患,夫差非但不听,反而轻信陷害伍子胥的谗言,逼迫伍子胥自尽。伍子胥临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随后便拔剑自刎。夫差得知此言大怒,令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中,因此相传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端午节的第三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的。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水亡于江中,打捞数日也找不到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她悲痛欲绝,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也投江了,五日后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曹娥的孝行感天动地,在民间广为流传,当时的文人墨客纷纷作诔辞颂扬曹娥投江寻父的孝行。孝女曹娥之墓,在今天浙江绍兴,墓前有曹娥碑,传此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江更名为曹娥江,而人们也就在曹娥投江寻父的五月初五这一天来祭奠她。端午节的第四种说法是为了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的。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欢骑马、击剑,有当代花木兰、秦良玉的美誉。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革命起义,不幸在开会时为清兵所捕,坚贞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初五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秋瑾虽然是六月初五殉国的,但是后人敬仰其诗、其人,复哀其忠勇事迹,乃将其与爱国诗人屈原相提并论,合并举行纪念,也在端午节这一天纪念这位女英雄、女诗人。

全国各地过端午节的习俗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大致上都是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这些内容。悬钟馗像是让钟馗来捉鬼,以驱邪魔。而每到端午节,家家将艾叶悬于堂中,户户用菖蒲作剑,插在门楣,则是为了驱魔祛鬼,现在北方一到端午节,还有踏青采艾蒿的习俗呢。

第五篇:new民俗文化课堂教案

民俗文化课堂教案

一、科目:文化课堂之民俗风情

二、课名:茶韵幽香

三、地点:普通教室(若有多媒体最好,可以播放图片、音乐。)

四、对象:40人左右/班

五、教学设想:

文化课堂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学中应致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美好的人生情感。潮汕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潮汕功夫茶更是潮汕文化的一大瑰宝。一杯功夫茶,泡出了海外游子的多少故乡梦,泡出了潮汕子民的多少家乡情。一杯浓浓的功夫茶,泡出了多少优美动人的故事。虽然不是酒,却胜似酒,多少人由此而陶醉。通过学习,能使学生更加了解家乡的文化底蕴,有效引导学生发掘家乡文化韵味、热爱家乡文化,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灵,完美的个性。

六、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习潮汕功夫茶的历史、趣话等内容,掌握潮汕功夫茶的基本知识,了解潮汕文化的点滴精华。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主动性,通过讨论、联想,增强对潮汕文化的认知和体悟,激起同学们对家乡文化的热爱,提高文化审美能力。

七、教学重点、难点:

1、调动学生积极性。

2、欣赏潮汕歌曲,把握歌词中对潮汕功夫茶的情感,从不同的角度,去学习体会潮汕功夫茶的历史和内涵。

3、注重学生自身对老师授课内容所体现的真、善、美的感受,切身体验潮汕文化的魅力。

4、通过联系的方法(具体表现为音乐与授课内容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综合学习能力。

八、教学形式:音乐欣赏、讲授、讨论

九、教具:可以用以播放音乐的用具,比如手机、mp3、笔记本电脑等。课时:一个课时

十、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同茶结缘,从文献上的记载,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了,这同埃及的金字塔一样悠久。古书《尔雅》就写过“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西汉之后,饮茶已是日常生活享受。但更普遍的还是唐代,那时已有“茶会”、“茶宴”,特别是唐朝时陆羽在世界上第一部茶的专著《茶经》更是集中了喝茶的理论,从此大开喝茶之风,陆羽由此受后世尊为“茶圣”。潮人的饮茶习惯,无疑是受其影响的。唐朝期间,韩愈,常衮,李德裕等官员被贬到潮州。韩愈在潮兴儒学,改民风,传播中原文化,自然也包括茶文化。常衮、李德裕都是有名的嗜茶者,上有所好,下必效之,这对潮人饮茶习俗自然起了传播的作用,加上唐代佛教在潮的兴起,而佛家常饮茶,其对民间的影响也不能低估,久而久之潮汕的一部分人也饮起茶来了。

一杯功夫茶,泡出了海外游子的多少故乡梦,泡出了潮汕子民的多少家乡情。一杯浓浓的功夫茶,泡出了多少优美动人的故事。虽然不是酒,却胜似酒,多少人由此而陶醉。

(二)教学步骤

1、初步体验

导入之后,教师在课堂上播放或者教师自己清唱《一壶好茶一壶月》。在播放之前先让同学们联想自己正在细心品茗,并让他们融入所联想的画面中。

2、深入学习1)潮汕功夫茶历史

潮汕人饮茶史虽悠长,但饮“功夫茶”却是后来的事。宋、元代以前,饮茶的用茶,多为经半发酵制成的饼状茶。饼茶须放在水中烹煮,方可饮用,后来饼茶才为散茶所代替,只需煮好开水冲泡便可饮用,即我们现在的饮茶方法,而在宋、元时冲泡饮茶的却很少,这说明在元代以前,潮人饮茶应为“不功夫”茶,作为喝“功夫茶”,则应是明代的时候。据记载,明朝时,福建武夷才创制了半发酵青茶——乌龙茶。随着散形茶大量炒制,还有功夫茶具中的关键角色,江苏宜兴紫砂陶壶也是这时才开始盛行,且器具也更为精细。于是,在福建的泉州、厦门、漳州和我们潮汕一带,人们开始考究品饮乌龙茶的艺术,而以潮人“投闽茶于壶内冲之”,并对其特别讲究,正如后来《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中所说:“中国讲求烹茶,以粤之潮州府功夫茶为最”,从而发展为“功夫茶”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茶道。所以“功夫茶”茶艺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明代。

关于“功夫茶”名称的由来,则众说纷纭,有说是茶叶的名称,但更多人认为,“功夫茶”先得名于茶种,而最后得名于茶艺,在后来功夫茶并非是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工夫,此工夫乃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工夫,是其茶道备极考究,很有“工夫”(精善、技艺的意思,现代汉语多写作“功夫”)故有“功夫茶”之称。又以潮汕地区及周边地区所特有,因此“功夫茶”前冠上“潮汕”两字,称之“潮汕功夫茶”。2)凤凰山和凤凰茶

广东潮剧团演出的《辞郎洲》,第一场“凤凰劝郎”的地点就在凤凰山。凤凰山海拔一千四百公尺,在历史上是畲族聚居之所,直到现在,浙江、福建一带的畲族仍然说他们的祖先来自潮州凤凰山。凤凰山雄伟隽丽,两者兼有。土质多属红花土、黄花土和灰黑土,很适宜种茶树。相传宋帝南下潮州时,从凤凰山经过,因为口渴,在林中采摘树叶冲水喝,喝后顿觉甘醇爽口。以后当地老百姓 就专工栽培这种树,因而成为有名的“凤凰茶”。其实宋帝并没有到过凤凰山,若按《三阳志》记 载来看,元朝时恐伯也还没有凤凰茶。即便是有,可能也很少。但不管如何,凤凰茶总是很上品的茶叶,色浓味郁,耐冲耐泡,冲泡多次,仍然香味四溢,这是它比铁观音胜一筹之处。

凤凰茶和铁观音以及水仙、色种都是属于“乌龙”类的茶种。半发酵,绿底金边,可借产量少,所以冲功夫茶用的茶叶仍然是用“铁观音”一类的乌龙茶。绿茶、红茶是不适用于冲功夫茶的。

3)茶道欣赏(播放视频):潮汕功夫茶茶艺表演——凤凰单枞(10分钟)在欣赏视频的同时结合视频再对功夫茶进行介绍,比如在视频中可以见到的茶具、相关的知识拓展。

3、延伸拓展

1)名人与潮汕功夫茶的渊源。

鲁迅情有独钟

我国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对潮汕功夫茶情有独钟。1957年周作人在《关于鲁迅二、三事》一文中描述了鲁迅泡功夫茶时的情景:“鲁迅在写作时,习惯要随时喝茶,又要开水。所以他的房里,与别人不同,就是三伏天,也还要火炉:这是一个炭钵,外有方形木匣,炭中放着铁三角架,以便安放开水壶。茶壶照例只是急须,与潮人喝功夫茶相仿,泡一壶茶只可二、三个人各为一杯罢了。因此屡次加水,不久淡了,便须更换新茶叶。”鲁迅为何这样喜欢喝功夫茶呢?原来,鲁迅早年曾在广州和厦门教书,又因其妻许广平祖籍为澄海岐山沟南村(现属汕头市龙湖区),故对潮汕人这种充满相敬和谐之情的功夫茶十分感兴趣,并时常亲手效仿之。

巴金赞不绝口

文学大师巴金先生也喜喝功夫茶。已故作家汪曾祺在《寻常茶话》一文中回忆早年在巴金家喝功夫茶的情形:“1946年冬,开明书店在绿杨村请客。饭后,我们到巴金先生家中喝功夫茶。几个人围着黄色的老式圆桌,看陈蕴珍(即萧珊,巴金之妻)表演濯器、炽炭、注水、淋壶、筛茶。每人喝了三小杯。我第一次喝功夫茶,印象深刻……”从汪氏的回忆中可看出巴金先生嗜爱功夫茶才特地邀请朋友到家品尝。沈嘉禄在《茶缘》一文中记载上世纪

90年代许四海冲功夫茶给巴金先生喝时的情景:“四海就用他常用的白瓷杯放入台湾朋友送给巴金的岽顶乌龙,方法也一般,味道并不见得特别。然后他又取出紫砂茶具,按潮汕一带的冲泡法冲泡,还未喝,一股清香已从壶中飘出,再请巴金品尝,巴金边喝边说„没想到这茶还真听许大师的话,说香就香了。‟又一连喝了好几盅,连连说好喝好喝。”从沈氏文中的记载中可看出,巴金先生不仅喜喝功夫茶,而且对功夫茶评价甚高。

3)“功夫茶”之茶具(最好配以图片展示)

功夫茶最讲究的第一是茶具。它之所以和其它喝茶方法有别也在于茶具。据说陆羽所造茶器,凡二十四事。潮州功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种。这就是:

一、茶壶

潮州土语叫做“冲罐”。选择茶壶,好坏标准有四字诀,日:“小、浅、齐、老。”不管款式、色泽如何,最重要的是“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因为大就不“工夫”了。所以用大茶壶,中茶壶,茶鼓,茶筛,茶档……等等冲的茶,那怕是用一百元一两的茶叶,也不能算是功夫茶。至于深浅则关系气味,浅能酿味,能留香,不蓄水,这样茶叶才不易变涩。除大、小、深、浅外,茶壶最讲究的是:“三山齐”,这是品评壶的好坏最重要标准。办法是:把茶壶去盖后覆置在桌子上(最好是很平的玻璃上),如果壶滴嘴、壶口、壶提柄三件都平,就是“三山齐”了。

冲功夫茶除了用“冲罐”之外,有时客人多时,也可以用“盖瓯”。在潮州菜馆中每吃一道菜后就必定上来一巡功夫茶,那就是用“盖瓯”冲的,这是为了适用于人数较多的场合,一次可以有十怀至十二怀。但毕竟盖瓯口阔,不能留香,气味比使用冲罐就差得多了。不过,只要冲茶的人“工 夫”好,用盖瓯也可以冲出好功夫茶的。

二、茶杯

茶杯的选择也有个四字诀:小、浅、薄、白。小则一啜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衬托茶的颜色;质薄如纸以使其能以起香。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蓝花、底平日阔、杯底书“若深珍藏”的“若深林”为珍贵,但已不易得。江西景德镇和潮州枫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是很好的,俗称为“白 果杯”。

三、茶洗

形如大碗,深浅色样很多,烹功夫茶必备三个,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个用以浸冲罐,一个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过的茶叶。

四、茶盘

茶盘是用来盛茶杯的,也有各种款式,圆月形、棋盘形……等等。但不管什么式样,最重要也是四字诀:宽、平、浅、白。就是盘面要宽,以便就客人人数多寡,可以放多几个怀;盘底要平,才不会使茶杯不稳,易于摇晃;边要浅,色要白,这都是为了衬托茶杯、茶壶,使之美观。

五、茶垫

比茶盘小,是用来置冲罐的,也有各种式样,但总之要注意到“夏浅冬深”。冬深是因为便于浇罐时多装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垫里还要垫上一层“垫毡”,“垫毡”是用丝瓜络按茶垫的形状大小剪成的,所以要用丝瓜络而不用布毡者,为了不会生异味,垫毡的作用是为了保护茶壶,功夫茶在洒茶后还要将茶壶倒置过来,以免壶里积水,一点点的水,也会使茶味变苦,原因是单宁酸溶解了。

六、水瓶与水钵

作用一样,都是用以贮水烹茶的。

七、龙缸

大龙缸类似庭中栽种莲花之莲缸,或较小些。用以贮存大量的泉水,密盖,下托以木几,放在书斋一角,古色古香。龙缸也多是素瓷青花,有明宣德年造的,但很难见到。康熙乾隆年间的产品,也 已极为珍贵。用近代制品,只要色彩大小调和,也就很好了。

八、红泥小火炉 “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可见古人是用红泥小火炉温酒的,自然那是在北方。至于“寒夜客来茶当酒”,这时是否用红泥小火炉煮茶,煮的茶是否像现在的潮州工 夫茶,像喝酒一样喝茶,诗人们并没有说明.不过我想大约应当是如此,不然寒夜之时,一大碗一大碗的喝茶,岂不令人小便频频,坐立不大?那个客人早就拔腿跑掉了,谁还能坐下来细谈。所以,我想这个“寒夜客来茶当酒”的茶,应当相等于今日之功夫茶才是。

红泥小火炉,潮安、潮阳、揭阳都有制作,式样好看极了。同样有各种形式,特点是长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炉心深而小,这样使火势均匀,省炭,小炉有盖和门,不用时把它一盖一关,既节约,又方便。小炉门边往往还有一副很文雅的对联,益发增添茶兴。

九、砂跳

“砂跳”,潮安枫溪做的最著名,俗称“茶锅”,是用砂泥制成的,很轻巧,水一开,小盖子会自动掀动,发出一阵阵的声响。这时的水冲茶刚刚合适。至于用钢锅,铝锅来煮水冲茶的,虽然也无不可,可是金属的东西,用以煮水冲茶毕竟要差一些,不算工夫了。

十、羽扇与钢筷

羽扇是用以煽火的,煽火时既须用劲,又不可煽过炉门左右,这样才能保持一定火候,也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所以,特制的羽扇不但有利于“工夫”的施展,而且一枝用洁白鹅翎编成的扇,大不 过掌,竹柄丝穗的精雅,衬托着红、绿、白……各种颜色的茶具,加上金紫色的浓茶,自然别有风趣。钢筷则不但为了钳炭、挑火,而且可以使主人双手保持清洁。

以上,虽然还不够陆羽所规定的二十四式茶具的规格,但也已经洋洋大观了。如果还要再说些,那么二十四件也不为多,例如装茶叶的锡罐,就以潮汕造的为最上品。还有茶巾,专门以净涤茶具。茶几,用以摆设茶具。茶担,可以贮藏茶器,春秋佳日,登山浮水,临流漱石,林墅深幽,席地小坐,烹茗啜饮,自然又是人生一乐。

2)茶的好处

4、小结

1)梳理学习重点。

2)让同学们讨论饮茶之道或者自己知道的有关潮汕功夫茶的趣闻。

5、注意事项:

1)如果学校教室无多媒体设施,那么有些图片需要教师自己先打印出来。

2)音响设施一定要有,也要准备好所需歌曲。

下载端午节民俗文化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端午节民俗文化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族文化全 民俗文化 全教案

    民俗文化 任教老师:赵鹏授课地点:初二九班 教案第一课时 服饰民俗 授课时间:2013年10月16日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构成服饰的要素,服饰发展变化的特点 教学重点:中华各民族服......

    民俗文化单元整合教案

    了解民俗文化,体会作者情怀 学习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 2、解读文本意蕴,感受作者情怀。 3、品读文章语言,体会语言风格。 4、认识民俗文化,培养民族感情。 5、学......

    民俗文化

    山西文化与内蒙古文化中不同的展演 十年腾飞看深圳,百年发展看上海,千年古都看西安,五千年文化看山西,民族风情请看内蒙古。 (一) 民间文化: 晋商文化。天下最富是山西,当然这是百年......

    民俗文化

    县域文化 社火(一) 社火(二) 灯阵 宝卷老调 土门戏 山歌 曲艺剌绣 剪纸 社火(一) 春节闹社火,是我国民间流传较为广泛的一种文化活动。每当新岁复始、春风沐浴大地之时,满脸堆笑的......

    端午节教案

    端午 节---快 乐 包 粽 忙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 民俗习惯。 2、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 包粽子的材料(大米、蜜枣、粽子叶、线、剪刀) 艾叶、荷包 端......

    端午节教案

    幼儿园大班端午节教案:端午节的一天 主题来源: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大班的幼儿来......

    端午节教案

    大班综合活动: 《快乐的端午节》 设计背景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和小朋友的交谈中发现,小朋友只知道到了“端午节”要吃粽子,而对“端午节”的来历及独特的风俗习......

    端午节教案

    端午节教案 【设计意图】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在这个传统佳节——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