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俗文化
山西文化与内蒙古文化中不同的展演
十年腾飞看深圳,百年发展看上海,千年古都看西安,五千年文化看山西,民族风情请看内蒙古。
(一)民间文化:
晋商文化。天下最富是山西,当然这是百年前的事情了,百年前的天下最富的山西,随着国之殇而落幕。但是晋商文化确成为山西的宝贵财富,也融进了现代山西人的血液里。
再次,为佛文化。
山西是个很讲佛性的省,这跟著名的佛教名山之首,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有很大的关系,对于信仰,我不好说什么,但是在当今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的社会里,心存佛性,也算善莫大焉。
BM201310243866
品中国味道 诉民大情怀
第二篇:民俗文化
县域文化
社火
(一)社火
(二)灯阵 宝卷
老调 土门戏 山歌 曲艺
剌绣 剪纸
社火
(一)春节闹社火,是我国民间流传较为广泛的一种文化活动。每当新岁复始、春风沐浴大地之时,满脸堆笑的庄户人精心装扮的社火队,便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和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出现在四街八巷,观者如潮,热闹非凡,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而又祥和的节日气氛。
闹社火的风俗,由来已久。上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远古时代,那时,“社”与“火”都是保佑人们安康幸福,主宰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神。古人类在祭神活动中,集体化妆、祈祷、祭拜,然后燃放烟火,挥舞利剑,驱散妖魔,那便是社火最原始的一种形式。到了宋代,社火已在许多地方流传开来,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中说,宋代北方有街坊杂耍演出,称为“社伙”,后来改为社火。演变到今日,社火已成为过年时必不可少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在古浪,几乎各地都有村民自发组建的“元宵会”,专门负责社火活动。每年正月十二正式演出,正月十五元宵节达到高潮。其地方特色之明显,群众参与兴趣之浓厚,非其它娱乐活动所能相比。
流行于古浪的社火形式,主要有高跷、芯子、秧歌、腰鼓、舞龙、舞狮等,因其形式独特、阵容庞大、装扮古朴典雅而倍受广大群众喜爱。走在社火队最前面的,通常为锣鼓队,他们充当整个社火队的“领舞”,掌握社火行走的方向和快慢。两人抬一大鼓,1人司鼓,6—8人紧随其后打击腰鼓,另外3人各持钹、锣、铰子,锣鼓齐鸣,声震霄汉,气氛威严。锣鼓队中间,最显眼的当属秧歌手,他手中高旋一柄大伞,伴随着锣鼓紧密的鼓点节奏,不断引颈高唱一些具体生动,诙谐有趣,妙语连珠的秧歌,惹得围观者笑声如潮。秧歌歌词大都是恭贺新春、歌颂政策、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福寿安康的一些话语。秧歌一般由四句组成,两句为一节,相互押韵。唱完第一句,锣鼓轰然齐鸣,又嘎然而止,紧接着唱第二句,节与节中间稍停顿片刻,由锣鼓奏鸣(俗称砸家伙),然后一口气唱完第二节。鼓乐与歌声之间巧妙配合,形成波澜壮阔、声震霄汉的气势,为整个社火队增添了不少氛围。秧歌一般随编随唱,因地因人而异,如社火队到政府机关拜年, 秧歌手即唱: “你教我唱(来),我就给你唱,唱的是英明的党中央。一号文件暖人的心(呀),农民脸上就笑盈盈”,唱完一首秧歌,锣鼓队便急忙往前涌动。秧歌手忽然看到前面有人燃放鞭炮,喜迎社火,便停下脚步,即兴为他编唱了一首:“张老三(吗)你真大(的)方,点的鞭炮就丈二长。我怎么知道是丈二长,斗大的元宝就往屋里淌”等等。兴之所至,秧歌手也不时调侃一下挤得水泄不通的大姑娘、小媳妇:“正月十五(就)雪打灯,大人娃娃(嘛)游百病。大姑娘游得乐开了花,小伙儿夜里把床尿下”,惹得人们前俯后仰,捧腹大笑,那些姑娘媳妇们早已羞得满脸通红,溜得不见了踪影……
土门高跷社火
麻婆闹春
锣鼓队之后紧跟着“春官”老爷的仪仗队,他们手持五色彩旗和写着“回避,肃静”、“普天同庆”、“国泰民安”字样的招牌,走得非常端庄自然。“春官”老爷则头戴乌纱,身穿蟒袍,手持羽扇,前后左右由装束精干的道锣、探马、报子、门子、差役前呼后拥,显得仪态万方,威风凛凛,神情自得。“春官”是整个社火队的带头人,他代表着“春神”行驶司春的职权,在社火队中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按照当地习俗,春官行进过程中,文官见了要落轿,武官见了要下马。当然,春官必须由当地德高望众者方可担任,社火队每天出发前,必先到春官家请老爷,下午歇身子前,先必须将春官送到家,谓“送老爷”,可见春官有多么尊贵!
春官老爷之后才是整个社火队的核心和主体——“身子”。这些“身子”依照某一出戏的部分或全部角色进行化妆和穿戴,如《黄河阵》、《白蛇传》、《西游记》、《封神演义》、《回荆州》、《火焰驹》等,也有的社火身子是乱劈柴,将几个折子戏里的人物共同串起来,古浪将闹社火叫“出身子”。那么社火中为啥将这些角色叫“身子”呢?这里面还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来历:春秋战国时代,楚庄王外出打猎,返回途中,突遭敌军包围。为了安全突围,有臣子向他献了一计:以活享一品棒禄,死封庙祭灯官为筹码,雇请了一个与楚庄王面貌相似的放羊人作替身。羊倌穿王服,戴王冠,骑高头大马,前有探马报信,武士开道,后有男女歌舞班子随行,全似楚庄王銮驾在朦胧夜色中行走。楚庄王则扮作哑巴,脸上抹黑,翻穿放羊人的皮袄,旁边有武士暗中保护,混在逃难的百姓之中安全脱身。而替身则被敌人当成楚庄王,一路追杀。替身仓慌逃命,钻进了一家马棚里,爬在槽头上不敢动,纱帽也戴歪了。恰巧这家的主人来贴春联,误将“槽头兴旺”贴在纱帽上。后来,楚庄王当了七雄之霸,为纪念这段经历,每逢春节便组织大家装扮耍闹,形成今天的社火“身子”。
古浪最出名的社火当属土门的高跷社火和芯子社火,社火身子踩在高跷上,排成一队,气势威武壮观。那些手持兵刃的天兵天将,怀抱赛虎犬的二郎杨戬,火眼金睛的孙悟空,憨态可掬的猪八戒、俊俏飘逸的天仙女……凌空行走在人头之上,令观者心悬三尺,眼花缭乱。芯子社火则由一辆接一辆的彩车组成,彩车里面是钢筋焊制的铁芯子,社火身子被高高固定在上面,形成各种造型,人称芯子社火。按照当地的乡俗,两队社火如果迎了头,必定会产生空前绝后的热闹景象,两队鼓乐顿时喧天奏鸣,两班人马群情勃发,社火身子或扬袖蹦跳嬉戏,或挥舞兵刃相互“交锋”,形成社火表演的高潮。
舞龙表演
东洋车子
其他地方的社火,多为“跑社火”,以舞龙、舞狮、腰鼓、秧歌、蜡花、东洋车子、旱船、大头和尚为主。蜡花姐儿身着彩色女腰裙,在丑公婆的带领下,紧随鼓乐节奏,脚下踏着“十”字步,手中舞弄着彩扇或彩带,边走便唱民歌小调,活泼有趣,婀娜多姿。有时丑公丑婆还手拿扇子边扭边说唱,像说快板似的,社火中称为“打交儿“;腰鼓队则头戴英雄巾,身着紧身镶边衣,灯笼裤,步伐俊健,鼓声时而舒缓,时而紧密,铿锵有力,气势磅礴;舞龙队各个头上扎着白毛巾,身着黄色镶边衣,在手举“明珠”的领舞指引下,将一条彩龙舞弄的忽起忽伏,左右盘旋,上下翻腾,形象逼真、活灵活现;舞狮者不断展示自己的“拳脚”功夫,与满身系着铃铛的狮子相互挑逗,打斗嬉戏;大头和尚则手持降魔木,憨态可爱地表演各种姿态的舞蹈……最能活跃全局的人物,还要数翻穿皮袄,脸上抹黑,手持油污鸡毛的膏药匠。他们滑稽幽默,诙谐有趣,边走边扭,随时随地制止乱闯乱挤的观众,起到维持秩序的作用。膏药匠是古代医生的代称,出现在社火中,代表着万药之灵,又名“八面风”,具有驱散瘟疫,促进健康的良好祝愿。谁家的小孩若有幸被膏药匠涂抹了膏药,据说能驱除毛病,健康乖爽…… 过了元宵节,社火队还要挨门挨户“串门”,也有的地方在初十前进行。每至一家,主人必要早早候在门外迎接,燃放鞭炮,敬烟敬酒,送上瓜子糖果之类。春官老爷进到堂前,焚香化纸,祝福他们一家五谷丰登、健康平安。社火队敲锣打鼓,绕院数圈,秧歌手合着锣鼓唱几首吉祥的秧歌,然后再转到下一家。等社火串完门,举行卸“身子“仪式后,一年一度的社火表演才算正式结束。
社火
(二)古浪社火遍及城乡,且村里都组织有“元宵会”,专管闹社火事务。旧时,每年从正月初六到二十日为闹社火时间,各村又依具体情况,或七八天,或十多天不等。社火队奉庄王爷为祖师,开闹叫“出身子”,要全体敬拜庄王;闹毕,谓“卸身子”,亦要全体谢庄王。
社火队中最尊贵的是春官老爷,由合村公举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清代,一般穿蟒袍,戴纱帽,戴假胡子,手摇羽扇,倒骑着驴马)。春官两侧各有一位陪官(有的地方也叫灯官老爷),穿戴袍褂,戴胡子,摇扇。春官前面是仪仗队,排列着若干旗手和打牌手,牌上写“普天同庆”、“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和“回?quot;、”肃静“等。仪仗队前南是两个门子,装束十分精干,身缀许多小铃铛,手执拂尘前呼后应。仪仗队后面是鼓乐队,其后才是社火队。到了民国以后,春官一般穿绸缎袍褂,戴礼帽,手摇羽扇,骑着马驴(也有步行的)。陪官亦穿戴袍褂礼帽,仪仗、回避之类多已减去。社火队各地不一,有的是高跷,有的是地奔;装扮内容也各异,有的是一出戏的全部人物,如《黄河阵》、《白蛇传》、《西游记》、《回荆州》等;有的是”乱劈柴“,把几上折子戏的主要人物串起来。不论哪种形式,都伴有鼓子手、”腊花姐儿“、”东洋车子“、竹马子、”妖婆子“、”瓜娃子“、棒槌娃、张公背张婆、大头和尚戏柳翠、旱船、狮子、龙、火流星等。”姐儿“多以男扮女。行走时,随着鼓乐节奏,扭摆起舞;到了家庭院落,则玩耍各种套路,并随民歌小调的唱和,翩翩起舞,叫”玩坐场“,这是社火队中最精彩热闹的场面。维持秩序的是滑稽导角”膏药匠“,抹黑脸,翻穿皮袄,头戴破草帽,身背串起来的小铜铃,一手拿牛角,内盛污油锅煤,一手拿鸡毛沾着油污,吆吆喝喝。他一声”膏药-“,人们便自觉让开,否则就会被鸡毛油污涂在脸上。
社火队每天早上出发前要到春官家”请老爷“,下午歇装前要把春官送回家,叫”送老爷“,天天如此。社火开始第一天,要到村上各寺庙庵观、峨博、泉头、井口以及数百年老树前上香、磕头,以祈神灵保佑。第二天起,挨家串户”上香“。每至一家,主人要燃放鞭炮,磕头相迎,春官进堂屋焚香化纸跪拜,祝福全家生财发福,五谷丰登,四季平安。社火队绕院数周,领唱秧歌的和着锣鼓几支预祝吉祥如意的秧歌,而后”腊花姐儿“等舞蹈歌唱,或玩坐场及其他套路。主人以烟、酒、糖、茶、肉菜等招待。一般活动并为停顿,食物塞在角色手里或者口里,并向龙口和狮子口里各献进几个馍头,挂上一匹彩红,递上一个红包(内装小钱,数量不等),叫”顺心“。而后离去另闹一家。
社火的道具和化妆
老爷:手拿芭蕉扇,头戴大礼帽,身穿长袍,戴髯口,老爷前面有两个人饰抱子。
抱子:手拿佛尘。
老爷后面的左排有头场子:头戴公子巾,身穿粉红袍,手拿扇子,也戴髯口。右排有二场子:穿紫红长袄,左手拿小竹蓝,右手拿小笤帚。头场子后面跟鼓子手若干名:每位背小鼓一个,头戴毡帽别纸花,身穿黄色衣裳。二场后面跟腊花子若干名:头带假发别纸花,身穿大巾妇女衣裳,穿裙子,手拿小锣或纸扇。再后面跟毛女子:头戴假发别纸花,手提红绿绸子。
鼓子手后面跟棒锤娃:头戴着别纸花的毡帽,手拿两根木制棒锤。最后面跟姜太公;头戴凉帽,手提鱼杆,戴髯口,身穿黄袍。中间还有头戴破草帽别纸花,身反穿皮袄,手提油瓶子的”寡娃子“,来回跑动维持秩序。
还有狮子、龙、旱船、”寡娃子拉驴“、”光棍“、”麻婆娘"等。
必要的道具:大鼓、钹、锣、唢呐等。
社火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个皇帝叫苗庄王,他在琐阳城里过着安闲的生活。可是,有一天,敌人的千军万马包围了琐阳城,苗庄王并不着急。他慢慢的招集部队,商议对策。只见,敌人离城有二十里,安营打寨,营挨营,旗连旗。最前面有一个高士,骑着一匹骏马,后面有一字长蛇旗,二龙出水旗,三才混元旗,四门兜底旗,五处五方旗,六丁甲旗,七星北斗旗,八卦连环旗,九宫遮阳旗,十面埋伏旗……那场面真是旗幡招展,号带飘扬。
灯阵
元宵节举办“黄河灯会”,逛“黄河灯阵”,是生活在黄河两岸人民的古老传统年俗。这一风习,在我县黄羊川、土门等地较为盛行。当一轮明月款款升起时,365盏灯组成的绵延一里多长的灯阵便大放光明,与溶溶月光交相辉映;观灯、逛灯的人如潮涌动,锣鼓声、唢呐声此起彼伏;整个灯场一片欢腾,仿佛天上人间都沉浸在这喜庆而光明的气氛中了。
关于“黄河灯会”的起源已无从考究,但其美好传说在各地或同或异广泛流传。相传,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年旱魃作怪,天气持续干旱不见滴雨,泉水干涸了,庄稼枯焦了,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非常凄惶。有一位镇关大将。名叫李黑虎,看到这一情景,心里十分难受。为了拯救苦难的百姓,他翻山越岭,历经千难万险,找到了旱魃,凭着一腔正气和高超的武艺与旱魃进行了殊死搏斗,终于战胜了旱魃。然而,他的这一义举却触犯了天条,玉皇大帝非常生气,旨令姜子牙率365位正神,设下了“九曲黄河阵”,要斩灭李黑虎,黑虎有一个小妹,聪明伶俐,智勇双全,她为搭救哥哥的性命,穿阵斩将与姜子牙较量了七七四十九天,恰好在正月十五这天,破了阵,败了姜子牙,并把这险恶的“九曲黄河阵”也化作了浩浩荡荡的天河——这就是今天的黄河。自此以后,人们每年元宵节要以灯为神摆阵逛灯来纪念这对仗义的兄妹。
另一传说出自《封神演义》。赵公明的三个妹妹,即氏“三霄娘娘”,为报姜子牙杀兄之仇。摆下九曲黄河阵,要擒杀姜子牙。但姜子牙巧妙地走出了黄河阵,战胜了三霄娘娘。因此.在后来出现的“黄河灯阵”中,人们认为能走出黄河阵,便可逢凶化吉。
随着历史的演变,灯会不断地赋予了新的思想,新的内容。如今的灯会,人们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融合,除尽情寄托自己追求光明、善良、幸福、吉祥的美好愿望外,还用一盏灯代表一天,365盏灯代表一年,象征和预示国泰民安、民阜年丰、天天光明的盛世景象。
宝卷
宝卷源自敦煌变文。它集文学、音乐于一体,是一种流传久远的古老说唱艺术。念卷在古浪广泛流传,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古老传统的文化活动。
在冬闲的长夜里,尤其在过年的日子里,左邻右舍、当家户族的男女老幼相聚在热炕头或火炉边,众星捧月般围坐在“念卷人”周围,倾听宝卷。“念卷人”往往嗓音很好,善于歌唱。如果条件允许,旁边还有二胡三弦伴奏。整个过程时念时唱,每唱至末句,在场众人要合唱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之类的唱词,称之为“喝佛”,气氛很是和谐。
卷本中吟唱曲调较多,有哭五更、降香调、过江调等数十种。通俗的说法,有“五音调”、“七音调”、“九音调”、“十一音调”等按唱词每句字数区别的音调。流传的卷本主要有《四姐卷》、《对指卷》、《红罗卷》、《紫荆卷》、《康熙爷私访山东》、《红灯卷》、《包公三下阴曹》、《白马卷》、《鹦哥卷》、《救劫卷》、《牧羊卷》、《白玉楼挂画》等四五十部。
“八一”厂演艺人员采访土门念卷风俗
念卷是一种富有教育性和娱乐性的寓教于乐的活动。所有卷本中,都贯穿了被传统道德所推崇的忠、孝、节、义,所有卷本的主人公都是心地善良、忠贞不渝的正面人物,他们往往要经受诸多非人的苦难,直至最后,苦尽甜来,善得善报。这种故事勉励人们忍辱负重,积德行善,尽忠尽孝,让人相信因果报应,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憧憬。
当然,作为一种旧文化的遗传,“卷”不可避免地带有落后性,其中宣扬封建迷信、维护男尊女卑即是糟粕。
念卷有好多讲究。念卷前,念卷人要洗手、上香,是十分恭敬的。人们称卷本为“宝卷”。倘向人家借卷本,不能说“借”,否则人家不答应,要说“请宝卷”才行。卷本不能随便乱扔,一般都用一块红布包起来,保存得很好。过去,读过书的人要抄卷,每次动笔前都要洗手、上香,恭敬其事。尤其老人们,把卷本看得很神圣。
念卷作为一种旧时代的文化活动,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精神食粮,尤其通过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熏陶感染了一代代人的情操品质,对社会的安定和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现在,现代文明在农村中迅速普及,念卷这种活动不多见了,但这种独特风俗还在保留着。
老调
古浪地处边远僻地,在旧时代,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人们的文化生活较少受外界影响。但古浪人民性格开朗,热爱艺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方艺术,老调音乐就是其中之一。所谓“老调音乐”,就是古浪民间艺人借以表现本地特有的戏曲内容的一种流传久远的独特的音乐形式,它有固定的曲牌,固定的旋律。古浪老调音乐以半自创半借鉴的形式出现,估计源于明代。老调音乐在数百年的发展中,创作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剧目,一些音乐形式在长期传唱中固定下来,成为具有独特地方色彩的老调音乐曲牌。
古浪流传的老调剧较多,常见的有《赐福》、《百宝箱》、《下四川》、《阴功传》、《投朋交友》、《两亲家》、《彦贵卖水》等,流传地域主要在大靖、土门一带,剧中运用的曲牌主要有“月头调”、“慢诉”、“紧诉”、“西京”、“东京”、“京板”、“五更调”、“冈调”、“长城调”、“琵琶调”、“老龙哭海调”、“苦诉调”、“银纽丝调”、“月尾调”、“过江调”等。老调曲牌在具体剧目的运用中,由多种曲牌连缀而成,其中“月头调”(又叫上月调)起头较多。一剧中十几个到二、三十个曲牌不等,曲牌可以前后重用。
老调音乐在旋律上与现代眉户有相似之处,但它更质朴,更古奥,更具乡韵土味。在表现方面,尤其长于叙述悲酸凄婉的磨难故事。其音调高亢、昂扬,旋律曲折回还,乐句长短相间,节奏快慢相应,风格粗犷而不失细腻,格调通俗而不失幽雅。古浪老调与眉户存在一种亲缘关系,但究竟是源渊关系,还是变种关系,抑或是支系旁系,尚待深入考证。古浪老调的伴奏比较简单,也许为了适应农村的简易条件,一般由干鼓、响铃、三弦、二胡、板胡组成,演唱者往往也是乐师,操一种乐器。在表演上,无角色演员,实际是一种演唱叙述。农闲时节,艺人们凑在一起(一般一个村就可组班,小村庄则与邻村凑班),夏日傍树荫,冬日围炕头,在村中男女老幼的环围中一折一本地用音乐和歌声讲述那些扬善疾恶的传统故事。一般场合,开场都要先来一段《赐福》,也叫《大赐福》,分唱八洞神仙,祈仙赐福之意。之后,才演唱其它剧目。剧中故事都富有强烈的正义感,正面人物具有高尚品德,也就是说,剧目内容十分健康,偶有鬼神故事,也喻含正义,也不能完全以迷信斥之。无疑,这种表演,既具娱乐性,又具教育性,寓教于乐,教在乐中,为群众喜闻乐道。
老调剧目的故事,有些取材于传统戏剧和古代小说,如《百宝箱》 就取材于“三言小说”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故事强烈谴责那种见利忘义的丑恶行径,同时,也反映出旧时代妇女的低下地位。《彦贵卖水》则取材于秦腔剧《李彦贵卖水》。也有一些是贴近农村生活的剧目,如《两亲家》,表现两亲家之间时好时恼的喜剧生活,告诫人们要多讲道理。老调剧目的歌词也很优美,文学性很强,如《阴功传》中商人冯老儿观察流浪女一段就不错:“头上的青丝如同墨染,两绺绺眉毛赛过弓弯,灯笼的个鼻子长得端了又端,粉白的脸蛋长得真正好看,两耳坠腮挂了银耳环,身穿石榴裙红得那么好看,八福罗裙扫脚面,裙下面露出个小小金莲。” 这段描写,重彩浓墨,绘声绘色,而且韵味和谐。于此,可以看出古浪老调音乐戏剧的优雅高尚了。
在现代文明冲击下,老调音乐日渐衰微,后继乏人,所存艺人寥寥无几了。幸《甘肃省戏曲音乐集成·武威分卷》设立了“古浪老调音乐”专目,使这一古老艺术的主要内容可得保存,也是爱好民间文艺的人们的一件欣慰事。
土门戏
来源:县志办 作者:杨先
土门的戏是有来由的。
有一年,据说土门来了位过路的风水先生,在城东一处茶馆里喝茶歇脚时,听到几位老人在谈喧土门的富庶,不由地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好地方固然是个好地方,只可惜七星楼倒了,马石河干了,笔架山挖了,成了个空架子了……”说完,就起身离去。那几位老人听得摸不着头脑,想想他的话里暗含玄机,便跟在他后面,想问个究竟。那风水先生见了,回过头来说:“别跟了,快唱戏去吧!”……
于是,土门的人就唱戏,而且终年不断。这儿的人们不仅有唱秦腔、唱眉户的,还演木偶戏和皮影戏。秦腔在陕山会馆,眉户在大庙,两个戏班各自粉墨登场,演绎着人间的悲欢离合。尤其是逢年过节、婚寿喜事,大户人家要献戏,方寸之地竟有六、七个戏台,台台都唱,相互竞技,谁的观众少了谁丢人,谁的看客多了谁耍人。如此一来,暗地里较上劲儿,学艺时就不得含糊,唱念做打得样样精通,每个戏班的水平都在竞争中得以提高。更多时候,则是爱好者三五成群,聚在村头树下自弹自唱,唱腔有板有眼,一点也不含糊,颇像行家里手,引来村里人及过往行人的啧啧赞叹。
其实,这儿的人爱戏、唱戏是有历史根源的。土门在明朝时叫哨马营,居民稀少。后来,从陕西西安府富平县土门移民迁入,这些先期移民带来先进的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移民成为当地的主流,其乡音不改,文化之根又在陕西秦地,因此土门人爱戏、唱戏就不奇怪了。
当然,土门的戏能在一年四季里有人听、有人唱,离不开当地繁荣的经济。土门地势广阔平坦,土质肥沃,极适合发展农业生产。而土门地处“丝绸之路”北路要道,交通便利,山西、陕西的商人纷至沓来,坐商、行商和小摊贩遍及城乡,“土邑商务甲全县”。在这种情况之下,市民队伍的扩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有了文化娱乐的需求,戏班的兴起便在情理之中。
当然,土门也出过不少有名的艺人,如晏
三、郭扁嘴、赵
七、郭旦儿等。晏三演秦腔《火焰驹》最有名气,可惜在**期间,一次在武威城隍庙唱戏,不料日本飞机来袭,遭遇不幸。郭旦儿(郭聚堂)为凉州“半台戏”班的创始人,演小旦最驰名,每当他挂牌,戏票就一售而空,每当他出台表演,全场就拍手喝彩。据说一家媳妇,看了他演的《柜中缘》,回家做饭时,婆婆吩咐打鸡蛋吃,可她仍然陷于剧情中,问:“妈,打几个郭旦儿?”……
“闻弦歌之声,呀,不知何处大班长;见羽毛之美,哟,才是本地丑大王!”这是集仙观上的一副对联。集仙观有一座四面出角带彩的戏台,台下前面有看戏广场。土门的戏台多是如此,上面的两层是敬神敬佛的场所,下面一层则是戏台。人们信仰与看戏两不误。而神与佛呢,则在人间的丝竹鼓吹中大隐清修,顺便真真切切感受人世的喜怒哀乐,以便更好地赐福人间。
山歌
古浪的山歌也叫“少年”,是一种野外唱的歌。在山上放牧牛羊,或田间劳动时,古浪人都爱唱山歌。山歌一般四句一首,每句七至十字不等,山歌按古浪方言的韵部押韵,韵律比普通话的一一八韵宽得多。也就是有许多在普通话里不能押韵的字,在古浪话里是押韵的。山歌的内容丰富多彩。歌唱爱情、歌唱生活、反抗压迫、渴望自由、向往美好生活、痛斥旧社会、传唱历史事件、赞颂历史人物、歌颂美好事物、揭露社会丑恶等内容无所不有。
曲艺
古浪曲艺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的小戏、小曲、贤孝等,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古浪大地的民间生活,下面仅举几个例子来谈谈。
小戏是古浪民间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说它小是因为它角色少,仅二三个角色,情节简单,篇幅短小。说它是戏,因为它和戏剧一样有生、旦、净、丑等角色,有台词、道白、科介。又有戏剧性情节。小戏不设舞台,道具简单,可就地随便演出。没有专门的演员;没有底本。因为口头流传,台词各地稍有不同,常有演出者的个人加工润色。古浪流传的小戏约有二、三十种如:《张连卖布》,《花亭会》,《刘海打柴》,《闹书房》,《小姑贤》,《刘全进瓜》等等,小戏大多在正月里闹社伙期间演唱。也在庙会上演唱。
古浪流行的小曲非常多,有“十八杂腔”之说。但实际上十八只是个概数,古浪小曲不下百十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唱起来也很随便。可用三弦、二胡伴奏,也可不用伴奏。小曲在闹社伙玩作场时可以唱;在社伙队伍行进中也可一边扭动,一边唱:在作农活时也可边唱边做;走路也可边走边唱。古浪小曲有本地自古传下来的,也有从外地传进来的,和小戏一样,唱词在各地稍不有同,但调子大约还是统一的。小曲可以说是古浪最丰富、最普及的民间文学形式。
贤孝是从武威传入古浪的,是整个武威地区的一种民间文艺。之所以称为贤孝是因为它主要宣传贤良忠孝,扬善惩恶。贤孝或作“弦消”这是因它常在人闲暇时用来消闲娱乐,而又必须用三弦伴唱。它类似外省的大鼓,弹词之类的文艺形式。贤孝一般都是长篇巨制,有些篇目需好几天的时间才能唱完。一些古代小说历史故事往往被改编成贤孝来唱。如《薛仁贵征东》,《罗通扫北》,《双鞭记》,《说唐》,《兰桥会》,《薛刚反唐》等等,都由前人留下的书籍作蓝本,但它们改成贤孝时却大都无底本了,变成了口头文学。贤孝多由盲人说唱,人们把专唱贤孝的盲艺人称“瞎弦”。曲艺往往是师徒相承,口头传授。也有一些曲艺爱好者并不是盲人的也唱贤孝,但属个别现象。贤孝更多的是一些地方民间文学作品如:《打宁夏》,《打西北》,《中卫》,《度荒年》,《十劝世上人》,《十劝干部们》等等。地方性的贤孝一般篇幅较短,富有地方特色。
贤孝是韵文,是按照武威方言的韵部押韵的,即使古浪人唱也要按武威的韵部,最明显的如“|dn”和“ang”通押,古浪用天古音系的韵部,其它前后鼻音通押,而“an’’和“ang’’是不通押的。但唱贤孝就得用武威腔也能押了。
刺绣
刺绣,是古浪民间流传已久的传统工艺,自古就有“十岁学针线,十三进绣房”的古训,作女儿的从小跟随母亲学习针线,学不好一手过硬的刺绣手艺,到了婆婆家必然会遭到叱责。刺绣在清代至20世纪中叶较为盛行,姑娘出嫁前首先要坐绣房,集中时间准备自己的陪嫁品,那些陪嫁品中必须有自己精心制作的绣花鞋、绣花枕头、绣花笘单、绣花鞋垫以及绣花披肩等,出嫁后的第二天,将这些嫁妆摆于院内的八仙桌上,首先供宾客观看欣赏,以显示姑娘的刺绣技艺和针线水平,然后等磕完头,将这些刺绣品端给自己未来的公公婆婆和长辈。因而,刺绣技术是妇女的必修课,自古至今代代相传、针刺不辍。
古浪民间刺绣品具有构图简练朴实、色彩丰富、针法多变的特点,既鲜艳华丽,又素雅大方,从一幅简单的刺绣品中,一眼就能看出古浪人民民风纯朴、敦厚豪放的特点。刺绣内容非常广泛,大多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花草树木、鸟雀蜂蝶、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还有那些从没见过的凶猛野兽,如虎、豹、狮子等,以及象征着美好愿望的吉祥文字符号,如双喜、福、禄、寿、幸福美满、吉祥如意等等字样,根据刺绣品的大小,将各种图案和文字相互穿插,巧妙组合,最终形成一幅幅精美的作品。那些心灵手巧、别出心裁的俊俏女子,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绣制出一些寓意深刻的作品,如百寿图、二十四孝、八仙过海、红楼梦人物、关公、孙悟空等。
刺绣作品
刺绣用的工具极为简单,主要为七彩花线、绣花针、绣花圈等,静坐闺房的淑女们,一听到门外响起货郎担拨浪鼓的响声,便纷纷跑出家门,反复挑选一些自己需用的材料。到了后来,姑娘们自行将注射用的针头,“开发”为刺绣工具,刺绣品也有先前的“绣”拓展到“裰”,用针头裰出的那些鞋垫、笘单图案,越发显得惟妙惟肖,精美好看。
每逢端阳节,古浪民间艺人纷纷大显自己的刺绣绝技,制作一些花样别致的荷包和饰品挂在小孩们的脖子上。荷包里面装上从高山上采回来的香草,外面绣上精美的梅花、荷花、蝴蝶等,精致好看,清香四溢。有的荷包分里外两层,作抽屉状,有的仿制三叶草的样子,样式繁多。据说,孩子们带上这些精美的荷包,能消灾辟邪,身体健康、活泼可爱。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古浪手工刺绣品愈发显得针法细腻,层次鲜明,手感舒适,极富立体感。无论是一件普通电视罩子,还是一双手工布鞋,或是一双小小的鞋垫,人们都能凭借着一根小小的银针,揉进丝丝缕缕的情意,赋予它以全新的生命力,使其不仅实用,而且具有欣赏与收藏价值。
剪纸
剪纸艺术在古浪大地上流传较为广泛,旧时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在窗户上贴上用红纸剪的“窗花”,门上贴上“门花”,结婚时必须在陪嫁的物品上贴上“双喜”,在新房的床户上贴上“龙凤呈祥”等剪纸图案,这些乡俗风气至今还在农村非常盛行。
古浪民间艺人的剪纸作品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在造型上除了常用一些对称、均齐、平衡、组合、连续等技法,还惯用一些夸张变形的手法,力求“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 从而产生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和形象逼真的效果。在选材和立意上采取自然主义的写实手法,突出主体,大胆舍去次要部分,使作品的内容一目了然,富有美感。
创作
剪纸作品大多出于乡村妇女和民间艺人之手,他们以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作题材,凭借纯朴的感情与直觉印象,用一副剪刀和他们巧妙的双手,铰出一幅幅精妙绝伦的作品。这些作品大都取材于常见的一些事物,如太阳、月亮、星星、飞鸟、云彩,猪、马、牛、羊、鸡、喜鹊、蝴蝶、蜜蜂;桃、李、杏、梅;以及麦穗、谷穗、柴房、粮跺等等,作者将这些事物,同地面上的人群、动物同时安排在一个画面上,并配一些代表吉祥富贵的字符,便形成一幅幅精妙绝伦的剪纸作品。有寓意良好祝愿的《招财进宝》、《年年有余》、《二龙戏珠》、《喜鹊登梅》、《天官赐福》等作品,也有反映爱情生活的《双喜临门》、《蝶恋花》、《鸳鸯戏水》、《龙凤呈祥》、《孔雀嬉牡丹》等,还有《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作品中的人物,戏剧脸谱,当地神话传说剪纸等等。民间艺人杨生花的剪纸作品《蝶恋花》、《双喜临门》倍受人们称赞;干部卫生选则是中国剪纸协会会员,他的剪纸作品因构图别致、风格独特曾多次发表在《解放军画报》、《半月谈》、《中国国防报》、《中国审计报》、《美术报》、《甘肃日报》等报纸上,为专家学者所称道,同时被业间称为“凉州第一剪”。许多剪纸作品线条明快简练、思想内容单纯、寓意浑厚深刻,充分反映了古浪人民那种朴实无华的情怀和美好纯真的愿望。
第三篇:正确认识民俗文化
正确认识民俗文化
正确认识民俗文化 乌丙安
民俗文化包罗万象,无处不在,无所不有,它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民族民俗文化的优秀遗产,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现在中国已经是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签约国,也是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率最高、批准项目数量最多的国家。近年来,中国民俗学界也提出,中国民俗文化大复兴的年代来到了,从口头文学、音乐、舞蹈到戏剧,还有其他民俗文化表现形式,要重新把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珍藏多年的文化瑰宝抢救出来,包括那些曾经被人们忽视的文化。
事实证明,中国优秀的民俗文化遗产,在历史上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壮大发挥了巨大作用,并为现代人留下了很多宝贵财富。中国的民俗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多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保持了文化多样性的鲜明特色,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前进方向。民俗文化传统正是当代文化走向大繁荣的根脉,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巨大文化工程就充分证实了这种深远的影响。
民俗学科的“出路”
民俗文化连同研究它的民俗学在上世纪经历了漫长的“休眠时期”,所幸还有顾颉刚、常惠、容肇祖、江绍原、杨坤、杨成志和钟敬文等老一辈民俗学家不遗余力地扛起重建民俗学的大旗,也取得了众多具有奠基性的成果。但直到20世纪末,与其他相邻近的人文学科比较起来,在兴旺发达的社会学、民族学的映衬下,民俗学的客观影响依然微弱,学术地位照例偏低,它在社会学科全面发展的热烈氛围中依然遭受冷落。
本世纪初,从国际到国内兴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是民俗学真正复苏与崛起的升温热点。下一步,已经热起来的中国民俗学和民俗学人该如何用自身的“消耗功”,来实现把热量传给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过程,就成了目前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当前民俗学升温的切入点似乎应是加强应用研究,优先结合实际加强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研究,丰富并完善高水平的“中国应用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最直接的学科任务就是尽快建立一整套保护民俗文化遗产的应用理论和操作方法,丰富当代民俗学多样化的分支学科建设。
民俗学的思考是多角度的,民俗学的出路也是多方向、多轨道甚至是放射性的。基于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工作应指向这几个方面:第一是进行各地区、各民族民俗文化遗产地理分布的调查研究,这一工作作为中国民俗文化分布版图的重要调研活动,和民俗文化濒危状态的调研汇集到一起,将可被纳入作为国家文化战略决策依据的基本国情记忆库中;第二是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结合非常密切的表现形式的采录挖掘;第三是进行各类民俗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学研究;第四是对民间传承人的传统传承机制如何保护做深入调查研究。
田野作业要讲究“入乡随俗”
田野作业过程中,民俗学研究特别强调入乡随俗,这其中有两个基本点值得注意,第一个就是民俗主体,即民俗对其拥有者、承载者自发养成的文化习俗惯制体系和民间智慧的传承体系,其主体就是民俗文化的传承人。在田野作业中,明确民俗主体要求去除研究者的本位偏见。因为民俗本位偏见会影响学术研究,使调查作业的观点偏离,事实可能会遭到歪曲,调查作业的评价难以准确,甚至还可能引出歧视性的后果。
第二就是要注重民俗对象。当深入到民俗环境之中时,民俗研究者是一个参与者也是观察者,这应该是自觉而不是自发的。在田野调查之前,要做好这样一个认知的准备,明确自己的双重角色。一个民俗学工作者必须要严格地控制自己,敦促自己入乡随俗。这种入乡随俗不是客串而是投入的,要让自己慢慢沉浸进去,把自己的角色转换,由客位变成主位,有了感情,才能正确认识民俗文化。
民俗学研究不会被取代
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举世公认的热潮,使几乎所有民俗学人都不仅亲眼目睹了这场文化热力运动的进程,而且还亲身经历并参与了这项文化保护工程的实际工作,做出了颇为可观的成绩。
民俗学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契合点,但两者之间也存在重要差异。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的关系来看,非遗保护工作选择了民俗文化,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等同于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也不可能取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打个比方:假定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个拥有千万种货品的大超市,民俗文化遗产在这个超市里只是一部分特色货品的专柜。民俗文化遗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前,只能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规程做选择。
民俗学人在遭遇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全然陌生的概念之前,一直从事着本学科领域的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理论与实践的工作,这既是民俗学人科学性的本体工作,也是职业性的本色工作。
民俗学人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等于民俗学本体的调查研究工作,前者是有政府指定的工作目标和操作规程的,后者是有学科规范的科学研究宗旨的,任何混同的理解都是不适当的。民俗学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势必要执行政府指定的工作目标和操作规程,对于民俗学人这当然是必要的和重要的。但是它却不是主要的,主要的依然是民俗学的本体研究。任何形式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研究,都不是也不能取代民俗学自身的学科研究或学术研究。民俗学作为人文基础学科,具有持久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在这一点上,民俗学人理应“守土有责”。(据有关资料整理)
第四篇:民俗文化经典诗词
民俗文化经典诗词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现在的春节。
爆竹:鞭炮。山家以除夕烧竹,竹爆裂之声令山魈畏惧而远避。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
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桃符: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后来演变成春联。
【赏析】: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清明: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欲断魂:形容愁苦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借问:请问。
【赏析】: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酒家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但这日的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这“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注释】:
端午: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自:自从。
屈原(前340—前278):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人、战国时代楚国政治家。名平,字原。因贵妃郑袖、令尹子兰、大夫靳尚等诋毁排挤,被贬黜流放。楚败于秦,郢都失陷后,自沉汨罗江。相传端午节习俗就是源自对屈原的纪念。
楚江:楚国境内的江河,此处指汨罗江。
直臣:正直之臣,此处指屈原。
【赏析】:
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民间“一年三节”之一。相传此日为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自尽日,后人伤其冤死,特以粽投江祭祀并划船捞救,遂相沿而成端午节日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作者这首绝句更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这首诗言近意远,言简意深,很有力量。
七夕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释】: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1929年的重阳是10月11日。
天难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黄花:指菊花。不似:不类似,不象。寥廓:空阔远大。
【赏析】:
人之一生多么容易衰老而苍天不老,重阳节却年年都来到。今天又逢重阳节,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那不是春天的光辉。却胜过春天的光芒,空阔的汀江之上有绵绵不绝的秋霜。“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自战国楚宋玉《九辩》以来,悲秋就成为中国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的“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悲”等等。毛泽东的这首词却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独步诗坛。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
丙辰:熙宁九年(1076)
达旦:早晨;白天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宫殿前左右竖立的楼观。
归去: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经受不住。
弄清影:弄,赏玩。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人自己)。
千里共婵娟: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第五篇:广西民俗文化
广西民俗文化
广西是少数民族居住区,是全国仅有的五个自治区之一,其中壮族人口逾千万,是全国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一个民族,如何保护、传承与开发好壮族文化是摆在我区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件重要大事。
壮族三月三歌圩自形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虽历尽沧桑,多次被禁,却屡禁不止,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壮族的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的代表形式,造就了特色鲜明,具有独特文化个性的“歌圩文化”。由壮族历史积淀而成的“三月三歌圩”这个文化母体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因子,是多种多样文化成分的集中表现,是壮族文化的集大成;或者说,壮族文化集中融合、凝聚于“歌圩”这个特定的文化形态上,与整个壮族的生活息息相关,互相依存,不可分割。三月三歌圩活动以青年人为主体,又以唱歌为中心,并藉以开展社交,但同时还进行抛绣球、抢花炮、舞狮子、演戏等文化娱乐活动,它是一种综合性多职能的民族文化传统事象。就其中的歌唱而言,它不仅是男女青年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而且还是广大民众满足他们求知、教育、审美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的传统节庆活动。歌圩首先是是壮族民歌的自然载体,为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年提供了学习山歌和展示歌才的场所,满足了他们崇尚山歌、诗性思维的心理需求,对于壮族各类传统民歌的产生、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又是壮族民间文学的宝库,对了解和研究壮族古代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壮族三月三歌节文化是壮族文化(包括物质的文化和精神的文化)的载体。
“三月三歌节”原是一种“春秋场歌”,与壮族地区的生产周期和生活节奏有密切的关系,并与许多节日活动结合起来,成为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的歌唱聚会。但随着其从“春祈秋报”向“歌唱为乐”的形式发展,以及壮族社会生活的“歌化”,往往在人们聚会的各种场合中,都经常出现群歌对唱的情景,成为临时性的歌圩形式。“三月三歌节”其内容和形式包括:
1、祭祀仪式歌会。传统的大型歌节举行之前先行祭拜仪式,有祭拜生育神(乜帝甲、乜洛甲、娅娃)、蚂拐(青蛙)、刘三姐(刘三妹)、布洛陀、囊亥(月娘)等等。祭台一般设在岩洞中和田峒上。规模较大的歌圩一般在有岩洞的地方举行,如广西田阳县敢壮山歌圩、田东县仰岩歌圩、来宾市麒麟山歌圩等等。
2、歌场交情,即倚歌择配。一般经过下列对唱阶段:(1)游歌(沿路歌)。为引起对方注意而即兴唱的一些与赶歌圩有关的山歌;(2)见面歌(初会歌)。一般是相互问候,互通姓名、住地,并相互谦恭赞许;(3)求歌。即请求与对方正式对歌;(4)和歌(接歌)。被邀请的一方,对唱“求歌”者开始唱答;(5)盘歌。即一般的对歌,双方相互盘问唱答,考察对方的聪明才智,以增进相互了解和初结情谊;(6)相交歌(甜歌)。这是男女之间彼此倾心、相互爱慕,为抒发情怀、披露心声而唱的“甜蜜之歌”,是双方交结情谊的一种标志,有初交歌、深交歌之分;(7)信歌(定情歌、赠物歌)。是男女互赠信物,以表示确定关系、结缔姻缘所唱的歌;(8)思歌(念情歌、相思歌)。恋人在“定情”之后或“会情”之时,常以各种“思歌”抒发思恋的情怀,诉说相思的衷肠;(9)离别歌(别歌、相送歌)。对歌将结束时,男女双方难分难舍而对唱的山歌;(10)约歌(约定歌、约会歌)。约定下次歌圩再见面的歌。
3、赛歌赏歌。有盘歌,即出题盘问唱答;猜歌,即谜语猜测对唱;对子歌,按楹联格式,出上联对下联;连故事歌,双方把一个历史传说或故事,按情节连接唱述。还有别具特色的抢歌、斗歌,即发歌把正在酬唱中的一方“抢”过来和自己对唱,并与之斗智、斗艺的唱答。
4、歌节上的文体娱乐活动。在歌节期间,伴有抛绣球、抢花炮、斗蛋、斗鸡、斗鸟、斗狗、登台阁、舞干各、耍壮拳、博扇(古俗)活动,还有土剧、师公戏、采茶等文艺演出。
一、民俗文化的概念、特征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概念。民俗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历程中创造的民间文化,包括民间习俗、信仰及广泛流传在民间的一切技术与文艺。民俗文化,则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有民俗风情、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居住样式、节庆典礼、宗教信仰、传统服饰、民间艺术、烹调技艺、工艺特产、音乐歌舞等,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特有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广大的海内外游客。
(一)民俗文化村、园。目前,广西建有许多的民俗文化村(风情园),这是广西最主要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广西各地先后建成了融水贝江苗寨、贺州瑶族风情园、龙脊壮寨、三江侗寨、金秀瑶寨,还有正在凌云县兴建的凌云土司民俗文化村等旅游项目,使广西的民俗文化旅游更加丰富,更具吸引力。游客通过实地的旅游活动,能亲身体会到广西各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同时可以间接传播该地的民俗文化,对扩大该地的旅游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民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含民族博物馆)主要是对民族建筑或民俗实物的展示与介绍。这类产品以广西民族文物苑为代表,该苑位于南宁市广西博物馆陈列大楼后面,1988年建成开放,总投资280万元,占地2.4万平方米,是以广西民族建筑为主题,苑内有铜鼓巨雕、镇边大炮,建有壮族“干栏”、瑶家竹楼、苗家吊脚楼、侗族鼓楼、侗乡风雨桥、毛南族民居
等,还建有榨油、碾米、造纸、制陶、榨糖等民间手工作坊,均极富有民族乡土气息。另外靖西县壮族博物馆、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族博物馆和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博物馆,分别展出以介绍壮族、苗族、瑶族历史和民俗风情为主的实物和图片,特别的壮锦、苗锦和瑶族蜡染工艺品更是这些民族民俗文化的精华。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首座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已于2004年11月26日在广西南丹县正式对外开放。(三)民俗旅游节庆活动。广西有11个少数民族,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日,且场面盛大,别具民族风情。如壮族的蚂拐节、牛魂节,苗族的苗年、芦笙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