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中 民俗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中华民族为主流的各种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融合和发展起来的,是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其中包括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艺术、教育科技等很多方面的丰富内容。而其中的风俗习惯则作为最贴近人们生活的一种思想形态源远流长的流传了下来。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个民族之间区分的重要特征。
我们的传统文化,体现为五伦八德和道德精神,其中表明了,对人是仁民爱物,对己是修省立诚。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个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而且是非常积极的影响。
二、简介易经、道、儒、佛三家
易经,是一本解开人生的密码书,可以指导人怎么生活、怎么工作、怎么处世、怎么做领导、怎么经商等等。儒家学说,是教会人诚信、忠厚、宽恕、自省、仁爱、勤俭等美德。而老子的《道德经》,是一本深沉的哲学书,处世经典书,它教会人更真实地生活,更踏实地生活。还有庄子,教会人许多生活的智慧,让人活得更加豁达平和。
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
所谓道家,最初见于汉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司马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知变,因变,应变”可谓道家之特长。
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生根、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种伦理道德色彩相当浓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脱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恶从善的理论学说和伦理道德准则,形成了有关宗教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
三、调查:
(一)陕西地域文化对关中人的影响
陕西省关中人的性格特色:
1)“生”
“生”,总的来说有两重意义。一是关中人在人格气象上表现为一种“混沌未凿”与“壮怀激烈”两种心态并存的状态;二是关中人的人格气象又表现为纵向上的“大得自在”、“上下不慕”和横向的“亲疏有别”、“内外分明”两种社会态度。
陕西是汉王朝的发祥地,关中是汉民族最先形成的风水宝地。更早一些时日,秦王朝就因商鞅变法的“政策推进”的影响,关中人的习武公战、勇毅献身、大气刚正的人格气象就逐渐形成;后自西晋末年始到南北朝终,鲜卑、匈奴、羯、氏、羌等西北方少数民族大批进入关中。东汉以来,羌人“大部分已迁到陕西”;而氐人在魏蜀争霸中受到曹操挟持,从武都迁徙于天水、扶风和京兆一带。西晋时,“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户口,戎狄居半。”通过千百年来的互通婚姻与磨合杂处,关中原住民也深受“胡气”的浸淫。心性结构上形成了勇毅、豪迈和自信等特色。今日,关中人民在任事创业上的另辟蹊径,不拘熟套的生猛气象,在社会生活中不傍不倚、卓自特立的侠士风范,依然清晰可见。
2)“蹭”
一个“蹭”字特别传神地显示了其偏执传统时间观念的非现代性意识。细而言之也有三重义项。
首先,“蹭”是指关中人“内隐性”层面上的“延迟”心理。“延”即拖延心态也;“迟”即迟疑情状也。两相协同,则彰显了关中人的优柔寡断的心理品性。他们留给世人的就只能是蔫蔫乎乎,磨磨蹭蹭和拖拖拉拉的主体形象。
其次,就是“外显性”社会行为层面上的怠堕状态。
最后,就是社会财富和劳动价值(包括时间)分配上的“蹭饭”心理。
关中的原住民遇事绝不会当机立断,而必定要同家长 “对话”,而家长们则通过他们所掌握的经验了知识教育下一代。
3)“愣”
“愣” 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儿童心理。也就是老子讲的“含德(含生命真元之气)之厚,比若赤子”的意思。所以,关中人性格中的“愣”之第二义“愣”,是一种亟待解构的人格特征。通过解构,才有望增加思维的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联系性、复杂性和依条件而与时俱进的变化性、相对性;才会从“一根筋”状态下解放出来。
“愣"是一个贯穿古今、始终如一的个性。这是极需要发扬广大的一种血性资源。因为关中人的这种品质正是孔子期盼的,这是一种并非一般人可以企及的“智、仁、勇三达德”和谐统一的道德境界!
关中人的“愣”,是一种亟待解构的人格特征。通过解构,才有望增加思维的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联系性、复杂性和依条件而与时俱进的变化性、相对性;才会从“一根筋”状态下解放出来。
4)“倔”
一般表现为一种犟牛式的“愣头青”的气质,主要是讲人们的妥协思想资源便极为稀缺
(二)关中风俗文化(秦绣、虎头鞋、皮影、剪纸、麦秆画)
1、秦绣
陕西姑娘爱绣花,在漫长的小农经济时期,绣花是农村妇女的必修艺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的“女工”表现为母女相传的形式。“纳纱绣”是陕西传统的民间刺绣。在陕南、关中广为流传。迄今为止还有很多的民间刺绣是巧手姑娘、媳妇还喜欢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绣花而产生的。
秦绣起源于陕西省民间古老的绣种“纳纱绣”和“穿罗绣”,是陕西省当代刺绣艺术,秦绣以其产地独有的历史和革命传统为题材,在充分吸收光伽民间刺绣基础上创立,是继四大名绣和众多地方绣品后的又一朵绣苑奇葩。
秦绣不同于传统刺绣的长针掺线,它是在真丝纱络上用真丝线依照经纬网眼施针,一孔一针或几孔一针。由于针的走向不同,使图案花纹,画面变幻多端,花中套花。针法的不同还使得绣线产生不同反光,同一色线形成不同的色彩效果,彰显出真丝线材质的缤纷美感。秦绣作品中,小花纹的微妙变化与大块面色彩经常对比运用,此时画面生出层次和立体感,增加了整幅绣品格调的瑰丽典雅。秦绣的另一特点是:设计稿从属于针法,设计为制作服务。并且秦绣充分的体现出黄土高原那种粗犷、豪放、凝重的艺术风格和装饰情调。
2、虎头鞋
虎头鞋是一种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制作的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它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同时它又是一种吉祥物,人们还赋予它了驱鬼辟邪的功能。
穿虎头鞋的时间,是在幼童百天以后。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寓意着吉祥如意、福气冲天,穿了虎头鞋孩子将来眼明、耳灵。虎是威信、英勇和尊贵的象征,虎能为宝宝守神护岁,守护平安。
虎头鞋的做工复杂,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民间制做此鞋时,还常用兔毛将鞋口、虎耳、虎眼等镶边,红、黄、白间杂,轮廓清晰。虎头鞋鞋底肥大,插空纳上九个菱形破花,九个破花称为九颗圆子,意为“九子十成”之说。
虎头鞋宽敞的内部空间和宽阔的鞋底,既有利于幼儿脚丫的生长发育,又可以防寒保暖;即能满足孩子脚丫的安全防护,又能使鞋子大面积的接触地面,帮助孩子脚踏实地、稳步行走。虎头鞋艳丽的色彩搭配和栩栩如生的造型,美学价值更是一目了然。
虎头鞋的民俗学价值,是它在民间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老虎的外貌雄健,气势威猛,更以其额头有像“王”字的花纹,自古受到中国人的喜爱和崇拜,被尊为“圣兽”、“兽中之王”等等。
缝制虎头鞋除了掌握剪裁、缝制、绣花等多种技法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艺术想像力和创造力,这样才能缝制出与众不同的虎头鞋。“高手”可以将司空见惯的色线,巧妙地加工成虎须、虎眉或皮毛,而那些花红柳绿的布头,经过她们拼凑、整合,转眼变成了虎眼、虎嘴、虎耳、虎尾巴。有些“高手”还用珠子、扣子等物直接代替虎眼和虎鼻;有的用毛皮将虎耳、虎眼、鞋口等部位镶边等等,不仅增加了装饰性,更加强调了质感。孩子在行走或玩耍时,闪闪发光的金属片和毛茸茸的皮毛与虎头上鲜艳夺目的“王”字交相辉映,常常引来街坊邻居的津津乐道。当然,茶余饭后的经验交流,更使“高手”们乐此不疲。也正是这种看似平常的交流提高,为经过几千年孕育、传承的民间工艺这个庞大肌体,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养分和新鲜血液
3、皮影
皮影,又叫傀儡戏、灯影。在华县,又叫碗碗腔皮影戏,形成于清代初叶。皮影是在灯光的照射下用兽皮刻制的人物隔着一层亮布来演戏。“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享有“中华一绝”的美誉。
华县皮影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
皮影戏始于秦汉,当时主要是为帝王宫廷服务,唐朝以后就流传到民间,开始成为人民的艺术。皮影俗称“灯影子”,在灯光的照射下,以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有“电影之父”之美称。皮影的原型是用纸剪的,后来才改成用皮刻制。
华县皮影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品种,同时也是被国内外皮影界公认的所有中国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艺术种类之集大成者。因其最古老、最精粹、最成熟、最完美、最经典和最有资格代表中外皮影艺术的最高水平。
华县皮影四绝:
一是皮影雕刻作品造诣高。华县皮影一般由牛皮刻成,皮质优,雕工精细,造型逼真,含义深刻,个个堪称艺术精品;
二是演唱功力极深。选用碗碗腔,生旦净丑各种角色,全由一人包唱,非绝等深厚之演唱功底者所不能为;
三是表演者功力精湛。一个剧团一般仅有5人,除演唱和对白之外,还有挑线、二弦、板胡、月琴、碗、锣、鼔、钗、梆、琐呐、号等20多件乐器,每个人都要充当4个以上的角色,因此可以说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特别是挑线手,外地皮影至少得2人以上,华县皮影则一人独挑,一人操作数十个乃至上百个皮影造型,临乱不惊,游刃有余,堪称一绝;
四是华县皮影博大精深,综合艺术水平炉火纯青,堪称为戏曲艺术之绝唱。
4、剪纸
女红是我国传统女性完美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女红的必修技巧——剪纸,也就成了女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的手工艺。她们从前辈或姐妹那里要来学习剪纸的花样,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自己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以至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样来。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明、清时期时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我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除南宋以后出现的纸扎花样工匠外,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的最基本的队伍,还是那些农村妇女。
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
陕西从南到北,特别是黄土高原,八百里秦川,到处都能见到红红绿绿的剪纸。那古拙的造型,粗犷的风格,有趣的寓意,多样的形式,精湛的技艺,在陕西,在全国的民间美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陕西剪纸,专家们称之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与汉画像所相似的“牛耕图”等。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如陕北剪纸中的“鹰踏兔”、“蛇盘兔”、“鹭鸶衔鱼”、“鱼戏莲”、“蛙、鹿、鱼、鸟”等。
陕西剪纸大都出自农家妇女之手,以淳朴、粗犷、简炼、明朗为特点。她们创作的剪纸饱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具有古朴的民风。他们一方面受民间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对生活进行仔细入微的观察和理解,凝聚着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心到手到,并通过大胆丰富的想象,用剪纸来表达自己 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的理解。陕西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全国各地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剪纸艺术中,古老而纯朴的陕西剪纸以它特有的魅力,为人们所喜爱。陕西剪纸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窗花最为普遍。每逢春节,不论那里的农村,给窗子糊上洁白的纸,贴上红纸剪成的窗花,喜庆新年。陕西的窗花在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一种是贴近生活,近距离反映现实。有人物活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等。造型严谨,民间风味十足。
在陕西剪纸艺术中,首推陕北民间剪纸。由于作者都是农民,面广人多,年龄相异,所以剪纸的题材丰富多彩。蔬菜花木、放牧纺织、婚丧嫁娶、民间传说等是老年作者表现的对象。关中剪纸以其造型优美,细致逼真而深受人们的喜爱。陕南剪纸人数较少,以其夸张中带精巧、细致中藏真情的特点。
剪纸是妇女们创造的文化,在陕北曾有“找媳妇,要巧的”的习俗,给娃找媳妇,“不问人瞎好,先看手儿巧”,手儿巧就是看剪纸绣花。有“一看窗子二看帘”的说法,看窗子,是看剪的窗花,看门帘是看绣花的本事。人们普遍认为,剪花好的女子肯定聪明,以后生下的娃娃自然也是聪明的。正月妇女们相互串门看谁的窗花好,看谁手最巧。而今陕北农村,谁会剪花,仍被全村人所敬重。每到腊月天婆姨女子们在一起相互学着剪花,有好样子出来,争相替样。
陕西剪纸分为六种形式:
1)单色剪纸;
2)色纸拼贴剪纸;
3)是点彩剪纸;
4)是渗染剪纸;
5)是纸塑窗花;
6)是剪纸熏样。
剪纸的形式多种多样,单色、点彩、拼贴、纸塑等多种形式相互运用,内容上以戏曲人物为主,花鸟动物中常常加进象征文化符号的琴棋书画,八宝等,有浓烈的中原文化特征。
5、麦秆画
麦秆画承载着中国千年以来的历史文化。从麦子作为古代直至今天中国民众的主要食粮,可以说麦子是奠基中国民众生存经济的骨髓,也是滋育社会发展的生命血液,因麦子而产生的艺术,必定是发自深心、源自血内的生命艺术,其中没有虚浮,没有哗宠,没有伪佞和懈惰,有的都是真希望、真心血和超乎绝伦的辛勤和智慧。
麦秆画,又称麦草画、麦烫画、麦秸画、烧烫画等,其工艺源于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历史已有千年,后经历代传播,成为一种完善的艺术形式。麦秆画是民间纯手工艺技术,它充分利用天然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材质,表现天地风雨、花鸟虫鱼、人物风景、花卉动物等,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其一幅作品的完成要经历割、漂、刮、碾、烫、熏等多道工序,制作精细而繁琐,过程漫长而艰辛,对制作者的耐心、毅力以及审美能力等都是一种考验。正因我们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坚毅的品质,才造就了麦秆画这不可多得的艺术精粹。因其出色的工艺价值和表现技巧,文化部将其正式誉为。
麦秆画,是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品。它和剪纸、布贴一样是一种剪贴艺术。麦秆要经过:“熏、蒸、漂、刮、推、烫、以及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依麦秆本身的光泽、纹彩和质感,一般不着色,根据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而成。麦秆画具有光泽透亮、装钸效果好、艺术感染力强等优点,制作出的人物、花鸟、动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给人以古朴自然,高贵典雅之美。
麦秆工艺画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又极富现代装饰性和欣赏性,最能体现和展示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精巧技艺和聪明才智,自麦秆画浮现以来,因其独特的工艺价值和广泛适合的装饰性.麦杆画分字屏、画屏,已制作出玻璃镜框与油漆硬板两种幅画,挂式、立式、座式,大中小型齐全,多种字画图案能与现代各种款式家具摆饰和谐,悦目赏心,并广泛应用于家庭、宾馆、店铺、会议厅等室内永久性装饰。
麦秆画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又极富现代装饰性和欣赏性,其艺术魅力源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也表现在其所作的传承与创新。
麦秆画在古代是一种源自民间的手工艺术,限于古人的思维定势和社会发展水平,麦秆画虽属创新,但还存在做工粗简等弊病,麦秆画的制作技术在当时也并不成熟,还是处于生长和摸索时期,那个阶段的麦秆画仅仅是把麦秆简单处理后贴至画板上,效果呆板,还不具备适合大众的观赏性和装饰性。直到九十年代初麦秆画立体绘画熨烫技法产生,在制作中加入美术绘画专业方面的构想和设计,将现代美术思想和绘画技法融入到麦秆画制作的关键步骤中,创作出了具有清晰的层次、合理的透视、自然的光感,具有崭新的艺术表现效果的作品,才使麦秆画的制作工艺发生了变革,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并且随着工艺技术的革新,麦秆画的表现题材也有了很大突破。立体绘画熨烫技法产生之后,麦秆画的表现题材开始呈多样化,出现了花卉、风景、建筑、花鸟、山水、人物、人体、文化、器物等多种题材,极大地丰富了麦秆画的表现范围,增强了麦秆画的适应性和普及程度。
四、总结、感受
每一种文化的发展模式都不是静止的,也不是简单单一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发展模式也会相适应的而改变。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产生和发展的,同时与时具进的适应各个时代或朝代的更替和发展也对其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流传、发扬、变化。它时刻都在影响着我们,使我们今天的传统文化之所以比前人有更高、更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时刻贯穿在个民族的生活和艺术成就当中。当我们为自己的民族特色而自豪时,更应该深刻的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对各地风俗文化和习惯日以加深的影响。它以各种形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与意识文化之中,成为一种无可代替的文化遗传基因。并成为现代设计无法舍弃的情结。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我们必不可少的文化宝藏,将成为我们特色文化艺术取之不尽的营养源泉。任何传统文化,都必然对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并且通过艺术与科技,或者直接,或者间接,都对现代设计产生巨大的影响。
同时,近二十几年时间里,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受到的关注和取得的成就已达到了超高的水准。多位艺术家的作品被选为国家领导人赠送外宾的礼物,或者摆放到一些国家、国际级的重要场合,在多届不同的博览会、交易会和工艺品专业评奖中更获奖无数。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模式还有待于继续探索,我们仍需要更多的努力。传承发展中国民俗文化,就是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第二篇:民俗文化
山西文化与内蒙古文化中不同的展演
十年腾飞看深圳,百年发展看上海,千年古都看西安,五千年文化看山西,民族风情请看内蒙古。
(一)民间文化:
晋商文化。天下最富是山西,当然这是百年前的事情了,百年前的天下最富的山西,随着国之殇而落幕。但是晋商文化确成为山西的宝贵财富,也融进了现代山西人的血液里。
再次,为佛文化。
山西是个很讲佛性的省,这跟著名的佛教名山之首,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有很大的关系,对于信仰,我不好说什么,但是在当今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的社会里,心存佛性,也算善莫大焉。
BM201310243866
品中国味道 诉民大情怀
第三篇:民俗文化
县域文化
社火
(一)社火
(二)灯阵 宝卷
老调 土门戏 山歌 曲艺
剌绣 剪纸
社火
(一)春节闹社火,是我国民间流传较为广泛的一种文化活动。每当新岁复始、春风沐浴大地之时,满脸堆笑的庄户人精心装扮的社火队,便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和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出现在四街八巷,观者如潮,热闹非凡,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而又祥和的节日气氛。
闹社火的风俗,由来已久。上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远古时代,那时,“社”与“火”都是保佑人们安康幸福,主宰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神。古人类在祭神活动中,集体化妆、祈祷、祭拜,然后燃放烟火,挥舞利剑,驱散妖魔,那便是社火最原始的一种形式。到了宋代,社火已在许多地方流传开来,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中说,宋代北方有街坊杂耍演出,称为“社伙”,后来改为社火。演变到今日,社火已成为过年时必不可少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在古浪,几乎各地都有村民自发组建的“元宵会”,专门负责社火活动。每年正月十二正式演出,正月十五元宵节达到高潮。其地方特色之明显,群众参与兴趣之浓厚,非其它娱乐活动所能相比。
流行于古浪的社火形式,主要有高跷、芯子、秧歌、腰鼓、舞龙、舞狮等,因其形式独特、阵容庞大、装扮古朴典雅而倍受广大群众喜爱。走在社火队最前面的,通常为锣鼓队,他们充当整个社火队的“领舞”,掌握社火行走的方向和快慢。两人抬一大鼓,1人司鼓,6—8人紧随其后打击腰鼓,另外3人各持钹、锣、铰子,锣鼓齐鸣,声震霄汉,气氛威严。锣鼓队中间,最显眼的当属秧歌手,他手中高旋一柄大伞,伴随着锣鼓紧密的鼓点节奏,不断引颈高唱一些具体生动,诙谐有趣,妙语连珠的秧歌,惹得围观者笑声如潮。秧歌歌词大都是恭贺新春、歌颂政策、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福寿安康的一些话语。秧歌一般由四句组成,两句为一节,相互押韵。唱完第一句,锣鼓轰然齐鸣,又嘎然而止,紧接着唱第二句,节与节中间稍停顿片刻,由锣鼓奏鸣(俗称砸家伙),然后一口气唱完第二节。鼓乐与歌声之间巧妙配合,形成波澜壮阔、声震霄汉的气势,为整个社火队增添了不少氛围。秧歌一般随编随唱,因地因人而异,如社火队到政府机关拜年, 秧歌手即唱: “你教我唱(来),我就给你唱,唱的是英明的党中央。一号文件暖人的心(呀),农民脸上就笑盈盈”,唱完一首秧歌,锣鼓队便急忙往前涌动。秧歌手忽然看到前面有人燃放鞭炮,喜迎社火,便停下脚步,即兴为他编唱了一首:“张老三(吗)你真大(的)方,点的鞭炮就丈二长。我怎么知道是丈二长,斗大的元宝就往屋里淌”等等。兴之所至,秧歌手也不时调侃一下挤得水泄不通的大姑娘、小媳妇:“正月十五(就)雪打灯,大人娃娃(嘛)游百病。大姑娘游得乐开了花,小伙儿夜里把床尿下”,惹得人们前俯后仰,捧腹大笑,那些姑娘媳妇们早已羞得满脸通红,溜得不见了踪影……
土门高跷社火
麻婆闹春
锣鼓队之后紧跟着“春官”老爷的仪仗队,他们手持五色彩旗和写着“回避,肃静”、“普天同庆”、“国泰民安”字样的招牌,走得非常端庄自然。“春官”老爷则头戴乌纱,身穿蟒袍,手持羽扇,前后左右由装束精干的道锣、探马、报子、门子、差役前呼后拥,显得仪态万方,威风凛凛,神情自得。“春官”是整个社火队的带头人,他代表着“春神”行驶司春的职权,在社火队中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按照当地习俗,春官行进过程中,文官见了要落轿,武官见了要下马。当然,春官必须由当地德高望众者方可担任,社火队每天出发前,必先到春官家请老爷,下午歇身子前,先必须将春官送到家,谓“送老爷”,可见春官有多么尊贵!
春官老爷之后才是整个社火队的核心和主体——“身子”。这些“身子”依照某一出戏的部分或全部角色进行化妆和穿戴,如《黄河阵》、《白蛇传》、《西游记》、《封神演义》、《回荆州》、《火焰驹》等,也有的社火身子是乱劈柴,将几个折子戏里的人物共同串起来,古浪将闹社火叫“出身子”。那么社火中为啥将这些角色叫“身子”呢?这里面还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来历:春秋战国时代,楚庄王外出打猎,返回途中,突遭敌军包围。为了安全突围,有臣子向他献了一计:以活享一品棒禄,死封庙祭灯官为筹码,雇请了一个与楚庄王面貌相似的放羊人作替身。羊倌穿王服,戴王冠,骑高头大马,前有探马报信,武士开道,后有男女歌舞班子随行,全似楚庄王銮驾在朦胧夜色中行走。楚庄王则扮作哑巴,脸上抹黑,翻穿放羊人的皮袄,旁边有武士暗中保护,混在逃难的百姓之中安全脱身。而替身则被敌人当成楚庄王,一路追杀。替身仓慌逃命,钻进了一家马棚里,爬在槽头上不敢动,纱帽也戴歪了。恰巧这家的主人来贴春联,误将“槽头兴旺”贴在纱帽上。后来,楚庄王当了七雄之霸,为纪念这段经历,每逢春节便组织大家装扮耍闹,形成今天的社火“身子”。
古浪最出名的社火当属土门的高跷社火和芯子社火,社火身子踩在高跷上,排成一队,气势威武壮观。那些手持兵刃的天兵天将,怀抱赛虎犬的二郎杨戬,火眼金睛的孙悟空,憨态可掬的猪八戒、俊俏飘逸的天仙女……凌空行走在人头之上,令观者心悬三尺,眼花缭乱。芯子社火则由一辆接一辆的彩车组成,彩车里面是钢筋焊制的铁芯子,社火身子被高高固定在上面,形成各种造型,人称芯子社火。按照当地的乡俗,两队社火如果迎了头,必定会产生空前绝后的热闹景象,两队鼓乐顿时喧天奏鸣,两班人马群情勃发,社火身子或扬袖蹦跳嬉戏,或挥舞兵刃相互“交锋”,形成社火表演的高潮。
舞龙表演
东洋车子
其他地方的社火,多为“跑社火”,以舞龙、舞狮、腰鼓、秧歌、蜡花、东洋车子、旱船、大头和尚为主。蜡花姐儿身着彩色女腰裙,在丑公婆的带领下,紧随鼓乐节奏,脚下踏着“十”字步,手中舞弄着彩扇或彩带,边走便唱民歌小调,活泼有趣,婀娜多姿。有时丑公丑婆还手拿扇子边扭边说唱,像说快板似的,社火中称为“打交儿“;腰鼓队则头戴英雄巾,身着紧身镶边衣,灯笼裤,步伐俊健,鼓声时而舒缓,时而紧密,铿锵有力,气势磅礴;舞龙队各个头上扎着白毛巾,身着黄色镶边衣,在手举“明珠”的领舞指引下,将一条彩龙舞弄的忽起忽伏,左右盘旋,上下翻腾,形象逼真、活灵活现;舞狮者不断展示自己的“拳脚”功夫,与满身系着铃铛的狮子相互挑逗,打斗嬉戏;大头和尚则手持降魔木,憨态可爱地表演各种姿态的舞蹈……最能活跃全局的人物,还要数翻穿皮袄,脸上抹黑,手持油污鸡毛的膏药匠。他们滑稽幽默,诙谐有趣,边走边扭,随时随地制止乱闯乱挤的观众,起到维持秩序的作用。膏药匠是古代医生的代称,出现在社火中,代表着万药之灵,又名“八面风”,具有驱散瘟疫,促进健康的良好祝愿。谁家的小孩若有幸被膏药匠涂抹了膏药,据说能驱除毛病,健康乖爽…… 过了元宵节,社火队还要挨门挨户“串门”,也有的地方在初十前进行。每至一家,主人必要早早候在门外迎接,燃放鞭炮,敬烟敬酒,送上瓜子糖果之类。春官老爷进到堂前,焚香化纸,祝福他们一家五谷丰登、健康平安。社火队敲锣打鼓,绕院数圈,秧歌手合着锣鼓唱几首吉祥的秧歌,然后再转到下一家。等社火串完门,举行卸“身子“仪式后,一年一度的社火表演才算正式结束。
社火
(二)古浪社火遍及城乡,且村里都组织有“元宵会”,专管闹社火事务。旧时,每年从正月初六到二十日为闹社火时间,各村又依具体情况,或七八天,或十多天不等。社火队奉庄王爷为祖师,开闹叫“出身子”,要全体敬拜庄王;闹毕,谓“卸身子”,亦要全体谢庄王。
社火队中最尊贵的是春官老爷,由合村公举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清代,一般穿蟒袍,戴纱帽,戴假胡子,手摇羽扇,倒骑着驴马)。春官两侧各有一位陪官(有的地方也叫灯官老爷),穿戴袍褂,戴胡子,摇扇。春官前面是仪仗队,排列着若干旗手和打牌手,牌上写“普天同庆”、“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和“回?quot;、”肃静“等。仪仗队前南是两个门子,装束十分精干,身缀许多小铃铛,手执拂尘前呼后应。仪仗队后面是鼓乐队,其后才是社火队。到了民国以后,春官一般穿绸缎袍褂,戴礼帽,手摇羽扇,骑着马驴(也有步行的)。陪官亦穿戴袍褂礼帽,仪仗、回避之类多已减去。社火队各地不一,有的是高跷,有的是地奔;装扮内容也各异,有的是一出戏的全部人物,如《黄河阵》、《白蛇传》、《西游记》、《回荆州》等;有的是”乱劈柴“,把几上折子戏的主要人物串起来。不论哪种形式,都伴有鼓子手、”腊花姐儿“、”东洋车子“、竹马子、”妖婆子“、”瓜娃子“、棒槌娃、张公背张婆、大头和尚戏柳翠、旱船、狮子、龙、火流星等。”姐儿“多以男扮女。行走时,随着鼓乐节奏,扭摆起舞;到了家庭院落,则玩耍各种套路,并随民歌小调的唱和,翩翩起舞,叫”玩坐场“,这是社火队中最精彩热闹的场面。维持秩序的是滑稽导角”膏药匠“,抹黑脸,翻穿皮袄,头戴破草帽,身背串起来的小铜铃,一手拿牛角,内盛污油锅煤,一手拿鸡毛沾着油污,吆吆喝喝。他一声”膏药-“,人们便自觉让开,否则就会被鸡毛油污涂在脸上。
社火队每天早上出发前要到春官家”请老爷“,下午歇装前要把春官送回家,叫”送老爷“,天天如此。社火开始第一天,要到村上各寺庙庵观、峨博、泉头、井口以及数百年老树前上香、磕头,以祈神灵保佑。第二天起,挨家串户”上香“。每至一家,主人要燃放鞭炮,磕头相迎,春官进堂屋焚香化纸跪拜,祝福全家生财发福,五谷丰登,四季平安。社火队绕院数周,领唱秧歌的和着锣鼓几支预祝吉祥如意的秧歌,而后”腊花姐儿“等舞蹈歌唱,或玩坐场及其他套路。主人以烟、酒、糖、茶、肉菜等招待。一般活动并为停顿,食物塞在角色手里或者口里,并向龙口和狮子口里各献进几个馍头,挂上一匹彩红,递上一个红包(内装小钱,数量不等),叫”顺心“。而后离去另闹一家。
社火的道具和化妆
老爷:手拿芭蕉扇,头戴大礼帽,身穿长袍,戴髯口,老爷前面有两个人饰抱子。
抱子:手拿佛尘。
老爷后面的左排有头场子:头戴公子巾,身穿粉红袍,手拿扇子,也戴髯口。右排有二场子:穿紫红长袄,左手拿小竹蓝,右手拿小笤帚。头场子后面跟鼓子手若干名:每位背小鼓一个,头戴毡帽别纸花,身穿黄色衣裳。二场后面跟腊花子若干名:头带假发别纸花,身穿大巾妇女衣裳,穿裙子,手拿小锣或纸扇。再后面跟毛女子:头戴假发别纸花,手提红绿绸子。
鼓子手后面跟棒锤娃:头戴着别纸花的毡帽,手拿两根木制棒锤。最后面跟姜太公;头戴凉帽,手提鱼杆,戴髯口,身穿黄袍。中间还有头戴破草帽别纸花,身反穿皮袄,手提油瓶子的”寡娃子“,来回跑动维持秩序。
还有狮子、龙、旱船、”寡娃子拉驴“、”光棍“、”麻婆娘"等。
必要的道具:大鼓、钹、锣、唢呐等。
社火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个皇帝叫苗庄王,他在琐阳城里过着安闲的生活。可是,有一天,敌人的千军万马包围了琐阳城,苗庄王并不着急。他慢慢的招集部队,商议对策。只见,敌人离城有二十里,安营打寨,营挨营,旗连旗。最前面有一个高士,骑着一匹骏马,后面有一字长蛇旗,二龙出水旗,三才混元旗,四门兜底旗,五处五方旗,六丁甲旗,七星北斗旗,八卦连环旗,九宫遮阳旗,十面埋伏旗……那场面真是旗幡招展,号带飘扬。
灯阵
元宵节举办“黄河灯会”,逛“黄河灯阵”,是生活在黄河两岸人民的古老传统年俗。这一风习,在我县黄羊川、土门等地较为盛行。当一轮明月款款升起时,365盏灯组成的绵延一里多长的灯阵便大放光明,与溶溶月光交相辉映;观灯、逛灯的人如潮涌动,锣鼓声、唢呐声此起彼伏;整个灯场一片欢腾,仿佛天上人间都沉浸在这喜庆而光明的气氛中了。
关于“黄河灯会”的起源已无从考究,但其美好传说在各地或同或异广泛流传。相传,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年旱魃作怪,天气持续干旱不见滴雨,泉水干涸了,庄稼枯焦了,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非常凄惶。有一位镇关大将。名叫李黑虎,看到这一情景,心里十分难受。为了拯救苦难的百姓,他翻山越岭,历经千难万险,找到了旱魃,凭着一腔正气和高超的武艺与旱魃进行了殊死搏斗,终于战胜了旱魃。然而,他的这一义举却触犯了天条,玉皇大帝非常生气,旨令姜子牙率365位正神,设下了“九曲黄河阵”,要斩灭李黑虎,黑虎有一个小妹,聪明伶俐,智勇双全,她为搭救哥哥的性命,穿阵斩将与姜子牙较量了七七四十九天,恰好在正月十五这天,破了阵,败了姜子牙,并把这险恶的“九曲黄河阵”也化作了浩浩荡荡的天河——这就是今天的黄河。自此以后,人们每年元宵节要以灯为神摆阵逛灯来纪念这对仗义的兄妹。
另一传说出自《封神演义》。赵公明的三个妹妹,即氏“三霄娘娘”,为报姜子牙杀兄之仇。摆下九曲黄河阵,要擒杀姜子牙。但姜子牙巧妙地走出了黄河阵,战胜了三霄娘娘。因此.在后来出现的“黄河灯阵”中,人们认为能走出黄河阵,便可逢凶化吉。
随着历史的演变,灯会不断地赋予了新的思想,新的内容。如今的灯会,人们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融合,除尽情寄托自己追求光明、善良、幸福、吉祥的美好愿望外,还用一盏灯代表一天,365盏灯代表一年,象征和预示国泰民安、民阜年丰、天天光明的盛世景象。
宝卷
宝卷源自敦煌变文。它集文学、音乐于一体,是一种流传久远的古老说唱艺术。念卷在古浪广泛流传,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古老传统的文化活动。
在冬闲的长夜里,尤其在过年的日子里,左邻右舍、当家户族的男女老幼相聚在热炕头或火炉边,众星捧月般围坐在“念卷人”周围,倾听宝卷。“念卷人”往往嗓音很好,善于歌唱。如果条件允许,旁边还有二胡三弦伴奏。整个过程时念时唱,每唱至末句,在场众人要合唱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之类的唱词,称之为“喝佛”,气氛很是和谐。
卷本中吟唱曲调较多,有哭五更、降香调、过江调等数十种。通俗的说法,有“五音调”、“七音调”、“九音调”、“十一音调”等按唱词每句字数区别的音调。流传的卷本主要有《四姐卷》、《对指卷》、《红罗卷》、《紫荆卷》、《康熙爷私访山东》、《红灯卷》、《包公三下阴曹》、《白马卷》、《鹦哥卷》、《救劫卷》、《牧羊卷》、《白玉楼挂画》等四五十部。
“八一”厂演艺人员采访土门念卷风俗
念卷是一种富有教育性和娱乐性的寓教于乐的活动。所有卷本中,都贯穿了被传统道德所推崇的忠、孝、节、义,所有卷本的主人公都是心地善良、忠贞不渝的正面人物,他们往往要经受诸多非人的苦难,直至最后,苦尽甜来,善得善报。这种故事勉励人们忍辱负重,积德行善,尽忠尽孝,让人相信因果报应,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憧憬。
当然,作为一种旧文化的遗传,“卷”不可避免地带有落后性,其中宣扬封建迷信、维护男尊女卑即是糟粕。
念卷有好多讲究。念卷前,念卷人要洗手、上香,是十分恭敬的。人们称卷本为“宝卷”。倘向人家借卷本,不能说“借”,否则人家不答应,要说“请宝卷”才行。卷本不能随便乱扔,一般都用一块红布包起来,保存得很好。过去,读过书的人要抄卷,每次动笔前都要洗手、上香,恭敬其事。尤其老人们,把卷本看得很神圣。
念卷作为一种旧时代的文化活动,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精神食粮,尤其通过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熏陶感染了一代代人的情操品质,对社会的安定和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现在,现代文明在农村中迅速普及,念卷这种活动不多见了,但这种独特风俗还在保留着。
老调
古浪地处边远僻地,在旧时代,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人们的文化生活较少受外界影响。但古浪人民性格开朗,热爱艺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方艺术,老调音乐就是其中之一。所谓“老调音乐”,就是古浪民间艺人借以表现本地特有的戏曲内容的一种流传久远的独特的音乐形式,它有固定的曲牌,固定的旋律。古浪老调音乐以半自创半借鉴的形式出现,估计源于明代。老调音乐在数百年的发展中,创作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剧目,一些音乐形式在长期传唱中固定下来,成为具有独特地方色彩的老调音乐曲牌。
古浪流传的老调剧较多,常见的有《赐福》、《百宝箱》、《下四川》、《阴功传》、《投朋交友》、《两亲家》、《彦贵卖水》等,流传地域主要在大靖、土门一带,剧中运用的曲牌主要有“月头调”、“慢诉”、“紧诉”、“西京”、“东京”、“京板”、“五更调”、“冈调”、“长城调”、“琵琶调”、“老龙哭海调”、“苦诉调”、“银纽丝调”、“月尾调”、“过江调”等。老调曲牌在具体剧目的运用中,由多种曲牌连缀而成,其中“月头调”(又叫上月调)起头较多。一剧中十几个到二、三十个曲牌不等,曲牌可以前后重用。
老调音乐在旋律上与现代眉户有相似之处,但它更质朴,更古奥,更具乡韵土味。在表现方面,尤其长于叙述悲酸凄婉的磨难故事。其音调高亢、昂扬,旋律曲折回还,乐句长短相间,节奏快慢相应,风格粗犷而不失细腻,格调通俗而不失幽雅。古浪老调与眉户存在一种亲缘关系,但究竟是源渊关系,还是变种关系,抑或是支系旁系,尚待深入考证。古浪老调的伴奏比较简单,也许为了适应农村的简易条件,一般由干鼓、响铃、三弦、二胡、板胡组成,演唱者往往也是乐师,操一种乐器。在表演上,无角色演员,实际是一种演唱叙述。农闲时节,艺人们凑在一起(一般一个村就可组班,小村庄则与邻村凑班),夏日傍树荫,冬日围炕头,在村中男女老幼的环围中一折一本地用音乐和歌声讲述那些扬善疾恶的传统故事。一般场合,开场都要先来一段《赐福》,也叫《大赐福》,分唱八洞神仙,祈仙赐福之意。之后,才演唱其它剧目。剧中故事都富有强烈的正义感,正面人物具有高尚品德,也就是说,剧目内容十分健康,偶有鬼神故事,也喻含正义,也不能完全以迷信斥之。无疑,这种表演,既具娱乐性,又具教育性,寓教于乐,教在乐中,为群众喜闻乐道。
老调剧目的故事,有些取材于传统戏剧和古代小说,如《百宝箱》 就取材于“三言小说”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故事强烈谴责那种见利忘义的丑恶行径,同时,也反映出旧时代妇女的低下地位。《彦贵卖水》则取材于秦腔剧《李彦贵卖水》。也有一些是贴近农村生活的剧目,如《两亲家》,表现两亲家之间时好时恼的喜剧生活,告诫人们要多讲道理。老调剧目的歌词也很优美,文学性很强,如《阴功传》中商人冯老儿观察流浪女一段就不错:“头上的青丝如同墨染,两绺绺眉毛赛过弓弯,灯笼的个鼻子长得端了又端,粉白的脸蛋长得真正好看,两耳坠腮挂了银耳环,身穿石榴裙红得那么好看,八福罗裙扫脚面,裙下面露出个小小金莲。” 这段描写,重彩浓墨,绘声绘色,而且韵味和谐。于此,可以看出古浪老调音乐戏剧的优雅高尚了。
在现代文明冲击下,老调音乐日渐衰微,后继乏人,所存艺人寥寥无几了。幸《甘肃省戏曲音乐集成·武威分卷》设立了“古浪老调音乐”专目,使这一古老艺术的主要内容可得保存,也是爱好民间文艺的人们的一件欣慰事。
土门戏
来源:县志办 作者:杨先
土门的戏是有来由的。
有一年,据说土门来了位过路的风水先生,在城东一处茶馆里喝茶歇脚时,听到几位老人在谈喧土门的富庶,不由地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好地方固然是个好地方,只可惜七星楼倒了,马石河干了,笔架山挖了,成了个空架子了……”说完,就起身离去。那几位老人听得摸不着头脑,想想他的话里暗含玄机,便跟在他后面,想问个究竟。那风水先生见了,回过头来说:“别跟了,快唱戏去吧!”……
于是,土门的人就唱戏,而且终年不断。这儿的人们不仅有唱秦腔、唱眉户的,还演木偶戏和皮影戏。秦腔在陕山会馆,眉户在大庙,两个戏班各自粉墨登场,演绎着人间的悲欢离合。尤其是逢年过节、婚寿喜事,大户人家要献戏,方寸之地竟有六、七个戏台,台台都唱,相互竞技,谁的观众少了谁丢人,谁的看客多了谁耍人。如此一来,暗地里较上劲儿,学艺时就不得含糊,唱念做打得样样精通,每个戏班的水平都在竞争中得以提高。更多时候,则是爱好者三五成群,聚在村头树下自弹自唱,唱腔有板有眼,一点也不含糊,颇像行家里手,引来村里人及过往行人的啧啧赞叹。
其实,这儿的人爱戏、唱戏是有历史根源的。土门在明朝时叫哨马营,居民稀少。后来,从陕西西安府富平县土门移民迁入,这些先期移民带来先进的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移民成为当地的主流,其乡音不改,文化之根又在陕西秦地,因此土门人爱戏、唱戏就不奇怪了。
当然,土门的戏能在一年四季里有人听、有人唱,离不开当地繁荣的经济。土门地势广阔平坦,土质肥沃,极适合发展农业生产。而土门地处“丝绸之路”北路要道,交通便利,山西、陕西的商人纷至沓来,坐商、行商和小摊贩遍及城乡,“土邑商务甲全县”。在这种情况之下,市民队伍的扩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有了文化娱乐的需求,戏班的兴起便在情理之中。
当然,土门也出过不少有名的艺人,如晏
三、郭扁嘴、赵
七、郭旦儿等。晏三演秦腔《火焰驹》最有名气,可惜在**期间,一次在武威城隍庙唱戏,不料日本飞机来袭,遭遇不幸。郭旦儿(郭聚堂)为凉州“半台戏”班的创始人,演小旦最驰名,每当他挂牌,戏票就一售而空,每当他出台表演,全场就拍手喝彩。据说一家媳妇,看了他演的《柜中缘》,回家做饭时,婆婆吩咐打鸡蛋吃,可她仍然陷于剧情中,问:“妈,打几个郭旦儿?”……
“闻弦歌之声,呀,不知何处大班长;见羽毛之美,哟,才是本地丑大王!”这是集仙观上的一副对联。集仙观有一座四面出角带彩的戏台,台下前面有看戏广场。土门的戏台多是如此,上面的两层是敬神敬佛的场所,下面一层则是戏台。人们信仰与看戏两不误。而神与佛呢,则在人间的丝竹鼓吹中大隐清修,顺便真真切切感受人世的喜怒哀乐,以便更好地赐福人间。
山歌
古浪的山歌也叫“少年”,是一种野外唱的歌。在山上放牧牛羊,或田间劳动时,古浪人都爱唱山歌。山歌一般四句一首,每句七至十字不等,山歌按古浪方言的韵部押韵,韵律比普通话的一一八韵宽得多。也就是有许多在普通话里不能押韵的字,在古浪话里是押韵的。山歌的内容丰富多彩。歌唱爱情、歌唱生活、反抗压迫、渴望自由、向往美好生活、痛斥旧社会、传唱历史事件、赞颂历史人物、歌颂美好事物、揭露社会丑恶等内容无所不有。
曲艺
古浪曲艺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的小戏、小曲、贤孝等,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古浪大地的民间生活,下面仅举几个例子来谈谈。
小戏是古浪民间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说它小是因为它角色少,仅二三个角色,情节简单,篇幅短小。说它是戏,因为它和戏剧一样有生、旦、净、丑等角色,有台词、道白、科介。又有戏剧性情节。小戏不设舞台,道具简单,可就地随便演出。没有专门的演员;没有底本。因为口头流传,台词各地稍有不同,常有演出者的个人加工润色。古浪流传的小戏约有二、三十种如:《张连卖布》,《花亭会》,《刘海打柴》,《闹书房》,《小姑贤》,《刘全进瓜》等等,小戏大多在正月里闹社伙期间演唱。也在庙会上演唱。
古浪流行的小曲非常多,有“十八杂腔”之说。但实际上十八只是个概数,古浪小曲不下百十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唱起来也很随便。可用三弦、二胡伴奏,也可不用伴奏。小曲在闹社伙玩作场时可以唱;在社伙队伍行进中也可一边扭动,一边唱:在作农活时也可边唱边做;走路也可边走边唱。古浪小曲有本地自古传下来的,也有从外地传进来的,和小戏一样,唱词在各地稍不有同,但调子大约还是统一的。小曲可以说是古浪最丰富、最普及的民间文学形式。
贤孝是从武威传入古浪的,是整个武威地区的一种民间文艺。之所以称为贤孝是因为它主要宣传贤良忠孝,扬善惩恶。贤孝或作“弦消”这是因它常在人闲暇时用来消闲娱乐,而又必须用三弦伴唱。它类似外省的大鼓,弹词之类的文艺形式。贤孝一般都是长篇巨制,有些篇目需好几天的时间才能唱完。一些古代小说历史故事往往被改编成贤孝来唱。如《薛仁贵征东》,《罗通扫北》,《双鞭记》,《说唐》,《兰桥会》,《薛刚反唐》等等,都由前人留下的书籍作蓝本,但它们改成贤孝时却大都无底本了,变成了口头文学。贤孝多由盲人说唱,人们把专唱贤孝的盲艺人称“瞎弦”。曲艺往往是师徒相承,口头传授。也有一些曲艺爱好者并不是盲人的也唱贤孝,但属个别现象。贤孝更多的是一些地方民间文学作品如:《打宁夏》,《打西北》,《中卫》,《度荒年》,《十劝世上人》,《十劝干部们》等等。地方性的贤孝一般篇幅较短,富有地方特色。
贤孝是韵文,是按照武威方言的韵部押韵的,即使古浪人唱也要按武威的韵部,最明显的如“|dn”和“ang”通押,古浪用天古音系的韵部,其它前后鼻音通押,而“an’’和“ang’’是不通押的。但唱贤孝就得用武威腔也能押了。
刺绣
刺绣,是古浪民间流传已久的传统工艺,自古就有“十岁学针线,十三进绣房”的古训,作女儿的从小跟随母亲学习针线,学不好一手过硬的刺绣手艺,到了婆婆家必然会遭到叱责。刺绣在清代至20世纪中叶较为盛行,姑娘出嫁前首先要坐绣房,集中时间准备自己的陪嫁品,那些陪嫁品中必须有自己精心制作的绣花鞋、绣花枕头、绣花笘单、绣花鞋垫以及绣花披肩等,出嫁后的第二天,将这些嫁妆摆于院内的八仙桌上,首先供宾客观看欣赏,以显示姑娘的刺绣技艺和针线水平,然后等磕完头,将这些刺绣品端给自己未来的公公婆婆和长辈。因而,刺绣技术是妇女的必修课,自古至今代代相传、针刺不辍。
古浪民间刺绣品具有构图简练朴实、色彩丰富、针法多变的特点,既鲜艳华丽,又素雅大方,从一幅简单的刺绣品中,一眼就能看出古浪人民民风纯朴、敦厚豪放的特点。刺绣内容非常广泛,大多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花草树木、鸟雀蜂蝶、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还有那些从没见过的凶猛野兽,如虎、豹、狮子等,以及象征着美好愿望的吉祥文字符号,如双喜、福、禄、寿、幸福美满、吉祥如意等等字样,根据刺绣品的大小,将各种图案和文字相互穿插,巧妙组合,最终形成一幅幅精美的作品。那些心灵手巧、别出心裁的俊俏女子,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绣制出一些寓意深刻的作品,如百寿图、二十四孝、八仙过海、红楼梦人物、关公、孙悟空等。
刺绣作品
刺绣用的工具极为简单,主要为七彩花线、绣花针、绣花圈等,静坐闺房的淑女们,一听到门外响起货郎担拨浪鼓的响声,便纷纷跑出家门,反复挑选一些自己需用的材料。到了后来,姑娘们自行将注射用的针头,“开发”为刺绣工具,刺绣品也有先前的“绣”拓展到“裰”,用针头裰出的那些鞋垫、笘单图案,越发显得惟妙惟肖,精美好看。
每逢端阳节,古浪民间艺人纷纷大显自己的刺绣绝技,制作一些花样别致的荷包和饰品挂在小孩们的脖子上。荷包里面装上从高山上采回来的香草,外面绣上精美的梅花、荷花、蝴蝶等,精致好看,清香四溢。有的荷包分里外两层,作抽屉状,有的仿制三叶草的样子,样式繁多。据说,孩子们带上这些精美的荷包,能消灾辟邪,身体健康、活泼可爱。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古浪手工刺绣品愈发显得针法细腻,层次鲜明,手感舒适,极富立体感。无论是一件普通电视罩子,还是一双手工布鞋,或是一双小小的鞋垫,人们都能凭借着一根小小的银针,揉进丝丝缕缕的情意,赋予它以全新的生命力,使其不仅实用,而且具有欣赏与收藏价值。
剪纸
剪纸艺术在古浪大地上流传较为广泛,旧时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在窗户上贴上用红纸剪的“窗花”,门上贴上“门花”,结婚时必须在陪嫁的物品上贴上“双喜”,在新房的床户上贴上“龙凤呈祥”等剪纸图案,这些乡俗风气至今还在农村非常盛行。
古浪民间艺人的剪纸作品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在造型上除了常用一些对称、均齐、平衡、组合、连续等技法,还惯用一些夸张变形的手法,力求“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 从而产生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和形象逼真的效果。在选材和立意上采取自然主义的写实手法,突出主体,大胆舍去次要部分,使作品的内容一目了然,富有美感。
创作
剪纸作品大多出于乡村妇女和民间艺人之手,他们以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作题材,凭借纯朴的感情与直觉印象,用一副剪刀和他们巧妙的双手,铰出一幅幅精妙绝伦的作品。这些作品大都取材于常见的一些事物,如太阳、月亮、星星、飞鸟、云彩,猪、马、牛、羊、鸡、喜鹊、蝴蝶、蜜蜂;桃、李、杏、梅;以及麦穗、谷穗、柴房、粮跺等等,作者将这些事物,同地面上的人群、动物同时安排在一个画面上,并配一些代表吉祥富贵的字符,便形成一幅幅精妙绝伦的剪纸作品。有寓意良好祝愿的《招财进宝》、《年年有余》、《二龙戏珠》、《喜鹊登梅》、《天官赐福》等作品,也有反映爱情生活的《双喜临门》、《蝶恋花》、《鸳鸯戏水》、《龙凤呈祥》、《孔雀嬉牡丹》等,还有《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作品中的人物,戏剧脸谱,当地神话传说剪纸等等。民间艺人杨生花的剪纸作品《蝶恋花》、《双喜临门》倍受人们称赞;干部卫生选则是中国剪纸协会会员,他的剪纸作品因构图别致、风格独特曾多次发表在《解放军画报》、《半月谈》、《中国国防报》、《中国审计报》、《美术报》、《甘肃日报》等报纸上,为专家学者所称道,同时被业间称为“凉州第一剪”。许多剪纸作品线条明快简练、思想内容单纯、寓意浑厚深刻,充分反映了古浪人民那种朴实无华的情怀和美好纯真的愿望。
第四篇:关中游学总结
关中游学总结
——这是一场噩梦
系部名称:人文社科系专业:广告学年级:2010级 班级:1001班姓名:黄颖红学号:1002130133 实践单位:西安进步青年文化发展中心
实践时间:2012年7月10日至2012年7月30日
为何说这次游学是一场噩梦?
通过游学农村调研以及小强队长给我们放的几个引人深思的视频,让我们非常震撼,就像从噩梦中惊醒,全身汗如雨淋,很害怕,很恐惧,很无奈。我们大部分有社会良知的人看到社会底层人民过得心酸,都会有想要改变底层人民的生活的冲动,只可惜个人的力量是多么微小,面对社会的顽固势力,我们很绝望,感觉没有出路。现在的我们有和《恰同学少年》中当年毛泽东和萧子升游学湖南的感触类似。当时他们利用智慧救下了佃户的女儿芝妹子,可是毛泽东就在思考怎样才能救全国处在水深火热的劳苦大众们?当时中国所处的环境与现在相比更动荡,但是毛泽东没有绝望,而是寻找绝处逢生的机会。我们又应该怎么做才能改变这个社会的底层人民的生活?当我看完《富人与农民工》后,心灵的冲击就更大了。边看边流泪,不知道为什么,眼泪就是那么不自然的留下来了。当场的女生几乎都哭了,因为视频中富人的奢华生活与农民工的寒酸生活的鲜明对比,真的觉得这个社会人和人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不是先富带动后富吗?农
民工的亲人生不起病,生了病,住不起院,靠体力挣的钱还不够养家糊口,他们的青春都拿来远离家乡外出打工了,为的就是能够生存下去,让孩子有玩具,可以上学,让父母老有所养······
社会上出现了信仰危机,知识分子也要为了生存不再仰望星空,而是转身于市场和官场,开始追逐权势与金钱。而我们现在还算不得知识分子,我们这一代在大学里已经在学着适应这个社会,我们也要为了生存追逐权势与金钱?游学途中的所见所闻,造成此时此刻所想所感与之前在学校的想法会有很大的差距。以前我的目标就是毕业之后要么考研要么工作,然后将国家贷款还上,然后就走一步看一步。总觉得走一步算一步,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过好自己的生活,让家人可以安安稳稳快快乐乐的生活。有一次交流讨论中,一位队友和我有同感,认为只要过好自己的生活,不给社会造成负担,如果有更多的能力和精力再向社会做一些贡献。但是如果社会穷人多了,不安定因素多了,我们还能过好生活吗?不能,所以现在出现很多问题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去思考怎么解决,并且付出实际行动探索实践。而且我们也可能和农民工差不多,想要跻身在大城市的某个角落好好生活是多么艰难!
村子里的留守儿童寒假期待父母回家过年的眼神,襁褓中的婴儿离开远去他乡打工的母亲的怀抱哭泣的声音,老年人送别子女上火车转身离去的佝偻的身影······有哪个孩子不想依偎在父母身边,孝敬父母?又有哪个父母不想和自己的孩子共度晚年?一幕幕离别的场景发生在离别的车站,似乎是火车将这些本该团聚在一起的家庭分
开了。农村有很多这样的农民工,如果孩子学习不好,这样的日子就在那个家庭一直延续。而学习好的孩子,父母会拼死拼活赚钱供其读书,等到孩子有出息了,学有所成了,却背井离乡,远离家乡的亲朋好友,儿时的伙伴,在大城市过着忙碌的生活,这,就算是出息了!?可是农村还是当年的农村,极少数有知识的人会回到家乡建设自己的农村,除了像马永红这样的“疯子”——集浪漫主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于一身的人。他却是我们的榜样!
可是,农村建设,首先遇到的就是人才的奇缺。农村社会的精英都纷纷流向城市,净剩有老人和留守儿童,何以有力量来建设农村?每年各大高校会有很多大学生志愿者搞三下乡活动,也有很多自发组织一些志同道合的学生支农支教或到农村调研的活动,比如我们这支关中游学队伍,但是大部分人只能在思想上受些启发和震撼,而为农村建设能做出很多实际性的东西却几乎是很少的了。当然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在《关于新一代乡村建设人才的培养》一文中也仔细阐述了他的观点和建议。我看了之后也是深受启发的,我觉得他分析的很好。在他这篇文章的第二小节中《马永红的问题:深度参与之的困境》,如果了解马永红的事迹的人都知道他在下乡支农支教等志愿活动中遇到过大大小小的挫折和困境,我觉得最大的就是家人的不理解和不支持。而我想说的就是,这或许也是很多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活动后没有进一步行动的最大的一个障碍!
试想,我们的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拉扯大,供我们上学,受好的教育,难道他们就是为了让我们一辈子待在农村吗?当然,父母的良
苦用心我们都知道。我们也知道,大多数父母有时候也是为了在亲朋好友面前有面子,还有就是想让孩子出人头地,过好的生活,一辈子不受苦受累,特别是那些过过苦日子的父母。中国自古是百善孝为先的国家,很多孩子也是朝着父母指定的方向前行的。这就是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是跟随社会价值取向以及大部分人的价值取向相同的。马永红是一位为自己的理想的公共事业贡献的改革者和建设者,他也面临忠孝两难全的境地。而我们有大部分人,刚了解了农村底层人民生活困难的皮毛,就感觉是被噩梦惊醒,然后手足无措,很多人不敢像马永红那样毅然不顾亲人的反对投身农村建设中去!当然我也不是希望各位在校大学生休学回家支农支教,我只是觉的我们很难打破这种局面,甚至是没有胆量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而去反叛父母的期望!而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就是很缺少这样有创新精神并付出实践的人!
在调研中给我印象较深的一个人就是在后寨村一个农户家遇到的一个在校大学生。他是在当地县城念专科,再过一年他就毕业了,但是他是一个特别勤奋特别好学的同学,他说他要专升本然后考研究生。他还说现在这个社会只有多读书有文凭才不至于像那些农民工那么辛苦,而且不想像他们那样生活,觉得很没有意思。他看过很多中外名著,人物传记,毛泽东语录等等。他还推荐我多看书,看一些好书,不管与专业是否相关,很多知识是潜移默化的,多读书才不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境地。我很赞同他的说法!多看书没错,但重要的是学以致用。他在他们村算是有文化有上进心的青年人了。他喜欢农
村生活,我问过他当年为啥不报大城市的大学,他说大城市太浮躁太喧嚣了,空气质量也不好,他会过不习惯的,他宁愿在这样的小县城奋斗,即使以后可能会考西安的研究生,但是将来一定不会在那儿工作生活。现在社会不想往大城市跑的人太少了,他却是其中一个。
现代社会很多人会抱怨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以及一些国家体制的不健全等等负面问题。前段时间,我还在和同学辩论,他觉的社会上很多愤青老是把社会阴暗面拿来批判,而没看到社会发展的好的一面,他家现在一家三口人,每人抱台电脑玩儿,试想在十年前,电脑还是奢侈品呢,社会如果发展得不好怎么会有现在这么好的生活质量?我想他是没有看到社会上还有那么多生活得不好的群众。他说了一句话:如果没有能力改变这个社会,没有能力改变这个国家的体制,那为什么要把那些自顾自生活的人们唤醒?还不如就让他们在睡梦中,唤醒只能给他们带来痛苦!我非常不赞同他的观点。如果只看事物发展的好的一面,那我们只会死于安乐了,而正确地认识缺点和不足,才能让我们汲取经验教训,思考、探索、实践更好的社会改革途径,将大部分民众从追逐权势与金钱中唤醒,看看这个社会,看看这个世界,试着从自身出发开始改变!
谈到自身,我们谈很多问题时,喜欢将自己纳入大人群中或者排除在群众之外,因为往往有想法,做决定,并去实践却是最难的。我会发表观点大部分人也许应该怎么怎么做,但是自己却在一旁似乎是指挥者。我们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如果要更多的人投身到中国农村改造与建设中去,首先就得改变广大知识分子根深蒂固的思想。这次游
学活动给我的思想冲击特别大,但心里却很纠结:我能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我能为那些贫穷的人们做些什么?我发现现在的我什么都做不了,有的只是一支笔,写下我的感受而已。现在,我只能把自己做好,同时改变自己根深蒂固的思想!
能参加这样的活动真的是很幸运,遇到这么多的兄弟姐妹们,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一路走来,我们共同分享一瓶水,吃一个馍,互相搀扶,互相鼓励,毫不保留的给队友提意见,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心酸也有数不尽的快乐点滴,让我们铭记这个夏天,阳光灿烂的夏天,不要忘记我们受到的心灵洗礼。我们调研,我们爬山涉水,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友谊万岁!我想小强组织的这个活动也达到了他的目标,锻炼意志,考验体力和耐力,启发我们思考大学学习是为了什么?了解农村的现状,思考自己将来到底能为社会贡献什么?至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在大学过着懒散不学习打游戏看电影的无聊生活。同时我们收获了很多经历和友谊,在这儿,我想说:同志们,友谊万岁!
第五篇:关中书院解说词
关中书院解说词 关中书院大事记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冯从吾疏忤神宗罢官归里,与友人萧辉之、周淑远等在此地之西宝庆寺讲学。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十月
陕西布政使汪可受、按察使李天麟、参政熊应占、闵洪学及副使陈宁、段猷显等,为冯从吾另择宝庆寺之东小悉园处创建关中书院。万历四十年(1612年)
新任布政使汪道亨于书院建“斯道中天阁”一座,以祀孔子.明天启五年(1625年)十二月 关中书院被毁。
崇祯元年(1628)
关中书院复建,由冯门弟子继掌其学。康熙三年(1664年)
西安知府、咸宁知县督修关中书院,并扩院址。康熙十二年(1673年)
总督鄂善重修关中书院,聘李颙主讲其中,倡导自由讲学之风。
雍正十一年(1733年)
清政府拨给关中书院帑银一千两,作为书院经费补贴。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御赐书院“秦川浴德”匾额。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
巡抚毕沅重新修建关中书院,并延请江宁进士戴祖启来陕主持关中书院。同治十二年(1873)布政使谭钟麟订《书院课程》5则。光绪七年(1881)巡抚冯誉骥附设志学斋于院东,购置图书并增加膏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陕西巡抚升允改关中书院为陕西第一师范学堂。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
第一师范改为陕西省立西安师范学校。1963年
西安师范撤销,西安市第五中学迁入。1985年
恢复了陕西省西安师范学校名称。关中书院参观路线
1、冯从吾像
位于关中书院大门之前。
冯从吾,字仲好,号少墟,西安府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卒于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为关学在明代重要传人。万历己丑进士,创办关中书院,发扬关学。
冯从吾是关中书院创办人,官至工部尚书。为官清正,性情耿直,嫉恶如仇,他上书批评皇帝沉溺酒色、荒于朝政,直言触怒了皇帝,因而愤然辞朝归故里,在故里,他潜心经理之学,讲学于宝庆寺,万历三十六年(1609年)陕西最高行政长官汪可受等人在宝庆寺“联镳会讲”,来听讲学的多达几千人,因此改寺东“小悉园”为“关中书院”供冯从吾等学者讲学。
明天启五年,阉党魏忠贤得势专权,诬陷镇压东林书院一帮文人,关中书院及其主讲者冯从吾先生累及。天启六年(1626年),熹宗下旨“一切书院俱著拆毁”,十二月关中书院被毁。冯从吾忧愤致死。时至清代,康熙三年(1664年),西安知府、咸宁知县督修关中书院,并扩院址。
2、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全国总部遗址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青年抗日救国组织。1936年2月在北平(今北京)成立,不久扩展到全国和海外一些地区。1936年10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西安临时队部在西安成立,队长胡景和,隶属民先总队部和中共西北特别支部领导。同年12月,民先队西安临时队部改为民先西安队部,队员发展到150多人,隶属中共陕西省委和西安市委共同领导。到1938年,西安地区的民先队员发展到2000人左右,成为抗日救亡运动的一支骨干力量。刘金声、樊一鸣、李连璧、于志远、朱平等先后担任队长。
1938年2月,民先全国总队部迁来西安,假西师办公,至1938年6月转移到武汉。1938年4月初,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全国总队部在西安师范学校召开民先西北代表大会,宣布民先西安队部改名为西北队部,队长李连璧。同时组建了中共民先西北队部党团,书记李连璧,归中共陕西省委学生工作委员会领导。民先西北队部成立后先在西师办公,后搬至平民坊五号。同年上半年,近40个县建立了民先组织,相继建立了渭北、汉中、安康等地区民先队部。6月,李连璧等5位爱国青年被捕后,政治形势逆转。12月,中共陕西省委决定将陕西国统区的民先队实行组织转变和工作转变,即转变成为公开的合法的学术团体——读书会、研究会等。1939年上半年,西北民先队完成组织转移,停止活动。
3、彭德怀总司令报告纪念碑
1937年12月下旬,彭德怀同志从前线返回延安,途径西安,为西安学生组织的救亡团体在西安师范学院大操场做报告,报告内容为抗战形势与今后任务,他向同学们介绍了全国抗战形势、八路军英勇作战和平型关大捷的英雄事迹,号召全国人民和青年进一步团结起来,共同抗日,夺取抗战最后的胜利。
4、西安师范**纪念碑
1933到1936年,陕西国民党当局配合蒋介石准备发动的西北剿共内战强化了对西安各级学校的控制和对学生的压迫,限制学生同外界来往,禁止学生悦读抗日救亡书刊和谈论国事,还滥加罪名不断逮捕学生。1936年10月13日,即蒋介石第三次来陕之前十天,西安师范学生罢课反对国民党的法西斯统治与奴化教育。国民党陕西当局竟采取镇压手段,当夜秘密逮捕学生毕于仁、陈元芳、雒云舫等十二人,第二天又开除七人,扬言不惜解散西师。西安师范学生的斗争没有被镇压下去,反而扩大了。西安各校学生起而声援西师,走上大街,要求释放被捕同学,要求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自由,学生们发表宣言和告社会人士书,西安几家非官方报纸连续报道,发表社论,一论再论西师**,社会人心浮动,陕西国民党当局坐卧不宁,西安师范**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西安是广大学生为和平民主抗日而斗争的第一次联合行动,它推动了方兴未艾的西安民众运动,是西安学生爱国运动高潮的开始,西安师范**之后,西安学生联合会正式成立。
5、世界学联代表团纪念碑
1938年5月上旬,世界学生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组织——世界学联代表团一行4人来到中国,这是在1937年9月巴黎召开的“世界学联国际代表大会”上,由陈柱天等中国学生代表发起和促成的。世界学联代表团先后访问了武汉、长沙、四川等地,受到国共两党领导人和各界人民的热情欢迎。
6月24日,世界学联代表团抵达西安,在西安师范中天阁举行座谈会。
6月29日,世界学联代表团到达延安。毛泽东7月2日会见了代表团柯乐满、雅德、傅路德、雷克难,在欢迎会上毛泽东接见世界学联代表团致辞说:抗战虽然要自力更生,但外援也有重大意义,我们需要国际援助,希望代表团把中国人民的这一愿望带给全世界人民。毛泽东会见世界学联代表团的谈话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以上材料综合网络资料及碑文内容)
6、醒钟亭、暮鼓亭
位于关中书院二门之内、主道两侧,左右呼应,为二层小亭。其中醒钟亭下立有功德碑一座,用以纪念原西安市政协副主席何寓础先生为学校捐助的三万元钱及苏一萍(原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等校友为学校捐赠的四千余册图书。
7、孔子像
位于关中书院主道尽头,允执堂前。
关中书院兴建之时,原立有孔子像,后被毁。此像为2011年(孔历二千五百六十二年)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所赠。
8、允执堂
书院初建之时,中间讲堂6间曰“允执堂”,取《尚书·大禹谟》“允执厥中”一语,原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思是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这里曾是关中书院的大讲堂,现为西安文理学院图书馆。
9、古树
关中书院内现有古树数株,有槐树、皂荚树等,每年春天发芽,秋天落叶,仍生机勃勃。其中树龄最长的一棵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10、精一堂
位于允执堂后,泽园之内。
康熙三年(1664年),西安知府、咸宁知县督修关中书院,并扩院址,增设东廊,作为讲学先生之寓所,并设西圃,作为学生憩息之场所,又建“精一堂”五楹,左右胁堂及两厢各五楹。使书院一度成为督学使署。其题名仍然取自取《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一句。
11、偏廊石碑
关中书院东侧偏廊嵌有石碑五方,其内容分别为《关中书院记》(冯从吾撰)、《冯从吾传略》(录自《明史》)、冯从吾画像及《关中书院简介》、《第一师范学堂》(录自《陕西通志稿》卷三十六学校一第十八页)和《秋菊有佳色赋》(路德作)。
12、对联
在关中书院里,有几十副对联,不少都出自名家之手。例如:
藏增智良卷,育树人俊才。(硕明真题允执堂)士所尚在志,行远登高,万里鹏程关学问;业必精于勤,博闻强识,三余蛾术惜光阴。(清代朱兰坡题成才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佚名题成才门)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人则笃行,出则友贤。(佚名题成才门)
满目青山峰连峰,攀登无止境;长江春水浪推浪,接力有后人。(曹伯庸题奉献门)
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方志敏题醒钟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佚名题立志亭)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当代陶行知题偏廊)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当代于右任题偏廊)
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当代徐特立题偏廊)
大门联
汇人间群书博览者何其好也 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
选何书衡为长沙船山书社撰联
陈少默
书
陈少默
陕西安康人,年近耄耄,教授协会员,陕西省书协常务理事,书法大师
二门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选顾宪成为东林书院撰联
集唐寅字而制作 三门联
竹松翠环阶念抱翁非老培植须同佳子弟
中国书芝兰香满室愿读书共勉追陪莫作假师生
路
德
撰
赵步唐
书
路
德
字潤生,清代著名学者,教育家,曾任关中书院院长,其教育思想在台湾、东南亚颇有影响。
赵步唐
著名书画家,西安美术学院教授。主画花鸟,书擅行草
有《观楼台记》行书字帖出版发行。允执堂
匾
吴三大
书
吴三大
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理事,陕西省书协副主席。有吴三大《吴三大书画集》出版行世。
允执堂联
水铎醒群生之梦至今风韵犹存欲觐芳模洗耳听金声玉振
心灯开万世之迷当日黎光倍朗思亲道范披襟看鱼跃蔦飞
关中书字允执堂旧联
杜中信书写重新制作
杜中信
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会员,西安市书协副主席。西安公路学院艺术教研室教授。精一堂
匾
薛
铸
书
薛
铸
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会员,陕西省书协副主席,陕西书学院院长。有《薛铸书唐诗》等多种子贴出版发行。精一堂
联
读古人书幼学壮行开卷都成循吏传
任天下事先优后乐立志端在秀才时
路
德
撰
霍松林
书
立志篇
霍松林
陕西师范大学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门联
对古典文学的研究颇有建树,书法流畅自然,很有趣味。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醒钟亭
匾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胡西铭
书
选蒲松龄联 胡西铭
西北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著名画家,王心白
书
主工山水、花鸟、人物兼书法,有“葡萄王”之誉。
王心白
老书法家,生前热爱书画艺术事业,遍爱醒钟亭
联
社会各界赞誉 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 廊联
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汉纳百川
有容乃大
选方志敏自提联 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
张君毅
书
选林则徐自提联。并临其字而制作 张君毅
老书法家,省书协会员,八仙书画会秘与有肝胆人共事 书长。从无字句处读书
选周恩来同志早年所撰的自题联
何伯群
书
何伯群
商洛专区文化馆干部,书法家。门联
士所尚在执行远登高万里鹏程关学问 有关国家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选徐特立赠王汉秋联
李
炯
书
李
炯
建筑设计院工程师,书法家计利当计天下利 求名应求万世名
选于右任赠蒋经国联
刘超
书
刘超
著名老书法家,中国书协会员,陕西于右行书法协会副会长,擅于草。
成长篇
业笔精于勤博闻强识三余蛾求惜光阴
选清代朱兰坡志勤堂书屋联
茹
桂
书
茹
桂
著名老书法家,陕西省书协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书法教授。廊联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选胡居仁自题联,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曾书此联以自勉。
余明伦
书
余明伦
陕西三原人,书法家,于右行书法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楹联协会会员。
士要成功须定力 奉献篇
学无止境在虚心
门联
选朱荫培赠平筠士联
满目青山峰连峰攀登无止境
张长弓
书
长江春水浪推浪接力有后人
张长弓
书画家,于右行书法学会会员
曹伯庸
书
宝剑锋从磨砺出
曹伯庸
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会员,陕西师范梅花香自苦寒来 大学教授。
沈兰华
书
廊联
沈兰华
书法家,中国老年书协会员,于右行书法
捧着一颗心来 学会会员,安康地区书法学会理事。
不带半根草去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陶行知 联 入则笃行
出则友贤
石宪章
书
卫俊秀
书
石宪章
知名榜书家,中国书协会员,陕西书画卫俊秀
著名老书法家,中国书协会员,陕西师范大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
学春蚕吐丝丝丝不断
做蜡烛照路路路通明
黄
钟
书
黄
钟
著名书法家,陕西省书画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书画艺术报总编,擅于行、隶,尤以隶书见长。
一、冯从吾像
冯从吾,关中书院的创始人,是一位卓有成就教育家。同时也是明代关中承前启后的理学大师。
冯从吾,字仲好,号少墟。西安府长安人,世称少墟先生,生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77年)。卒于天启七年(1627年)。其行事,《明史》,《明儒学案》,《关学续编 》中均有记载。
万历十七年(1590年),举进士,官至御史,敢于
直面朝政时弊,上《请修朝政疏》,惹怒皇帝。于万历二十年(1593年)削籍告归,从此“直声震天下”。与风翔张舜典、左卫周传诵等关学学者先后会讲于宝庆寺.后在陕西最高行政长官汪可受的帮助下,在宝庆寺东小悉园创办关中书院,并主持院务,弟子甚众,“川至云集”,“环而听者常过千人。”
明末时期,东林与阉党两大派系,争权夺利,宦官魏忠贤残害忠良,冯从吾仗义执言,世人谓有“于(谦)张(居正)之风”,天启四年春,(1625年)冯从吾遭阉党陷害,派爪牙乔应甲抚陕,于天启六年,捣毁关中书院,将中天阁内供奉的孔子像扔在城墙角落,冯从吾不胜愤悒,得疾卒。终年七十一岁。
冯从吾上承北宋关学和程朱理学,被推为宋明理学之集大成者。冯从吾和关学,在中国哲学及思想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二、关中书院大门牌坊
关中书院,是陕西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康熙三年(1664年)西安知府、咸宁知县督修关中书院,并扩修了院址;
康熙十二年(1756年),清代关中理学家李颙主持院务;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御赐书院“秦川浴德”匾额;
光绪三十二年(1903)关中书院改为陕西第一师范学堂;
1934年,陕西第一师范学堂陕西省立师范学校; 1985年,恢复陕西西安师范学校,2009年,陕西西安师范学校整体并入西安文理学院。现在门前的牌坊是上世纪90年代新建,关中书院为
王大智所书。
可以这样说,自明代起至今,从关中书院到西安文理学院,这里一直是陕西进行高等教育的场所,文脉不断。
三、头道门:
目前的关中书院占地近50亩,目前的整体格局形成于清代,为三进院落,头道门为带前廊阔五间的硬山式建筑,建筑两侧有具有明显关中地区特征的火檐墙。
“启智树人”匾额为许德锡书。四、二进院
1、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全国总部遗址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青年抗日救国组织。1936年2月在北平(今北京)成立,1938年2月,民先全国总队部迁来西安,在西安师范办公,至1938年6月转移到武汉。1938年
412 月初,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全国总队部在西安师范学校召开民先西北代表大会,宣布民先西安队部改名为西北队部,队长为李连璧。同时组建了中共民先西北队部党团,书记李连璧,归中共陕西省委学生工作委员会领导。1939年上半年,西北民先队完成组织转移,停止活动。
2、彭德怀同志报告纪念碑
1937年12月下旬,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同志从前线返回延安,途径西安,为西安学生组织的救亡团体在西安师范学院大操场做报告,报告内容为抗战形势与今后任务,他向同学们介绍了全国抗战形势、八路军英勇作战和平型关大捷的英雄事迹,号召全国人民和青年进一步团结起来,共同抗日,夺取抗战最后的胜利。
3、西安师范**纪念碑
1933到1936年,陕西国民党当局配合蒋介石准备发动的西北剿共内战强化了对西安各级学校的控制和对
学生的压迫,限制学生同外界来往,禁止学生悦读抗日救亡书刊和谈论国事,还滥加罪名不断逮捕学生。1936年10月13日,西安师范学生罢课反对国民党的法西斯统治与奴化教育。国民党陕西当局竟采取镇压手段,当夜秘密逮捕学生毕于仁、陈元芳、雒云舫等十二人,第二天又开除七人,扬言不惜解散西师。西安师范学生的斗争没有被镇压下去,反而扩大了。西安各校学生起而声援西师,走上大街,要求释放被捕同学,要求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自由,学生们发表宣言和告社会人士书,西安几家非官方报纸连续报道,发表社论,一论再论西师**,社会人心浮动,陕西国民党当局坐卧不宁,西安师范**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西安是广大学生为和平民主抗日而斗争的第一次联合行动,它推动了方兴未艾的西安民众运动,是西安学生爱国运动高潮的开始,西安师范**之后,西安学生联合会正式成立。
4、世界学联代表团纪念碑
1938年5月上旬,世界学生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组织——世界学联代表团一行4人来到中国,这是在1937年9月巴黎召开的“世界学联国际代表大会”上,由陈柱天等中国学生代表发起和促成的。世界学联代表团先后访问了武汉、长沙、四川等地,受到国共两党领导人和各界人民的热情欢迎。
6月24日,世界学联代表团抵达西安,在西安师范中天阁举行座谈会。
6月29日,世界学联代表团到达延安。毛泽东7月2日会见了代表团柯乐满、雅德、傅路德、雷克难,在欢迎会上毛泽东接见世界学联代表团致辞说:抗战虽然要自力更生,但外援也有重大意义,我们需要国际援助,希望代表团把中国人民的这一愿望带给全世界人民。毛泽东会见世界学联代表团的谈话编入《毛泽东选集》第
二卷。
二道门依然是带前廊阔五间的硬山式建筑,体量比头道门略小。
右侧为冯从吾手书千字文手迹,左侧为明代学者、书画家董其昌为冯从吾先生集所撰写的序,在这篇序中,董其昌自称为年弟,以示对冯从吾的敬仰。五、三进院落
进入二道门后,是关中书院的核心区域,最北为允执堂,东西分别建有醒钟亭和暮鼓亭,共有五个院落,东侧有三个院落,分别命名为励志、成才和奉献,每个门前都有楹联,其中励志门前的对联是“士所尚在志,行远登高,万里鹏程关学问;业必精于勤,博闻强识,三余蛾术惜光阴。”为清代安徽桐城学派大儒朱珔朱兰坡所撰。
在关中书院里,有几十副楹联,不少都出自名家之手。
院落外有庑廊,嵌有石碑五方,其内容分别为《关中书院记》(冯从吾撰)、《冯从吾传略》、冯从吾画万历四十年(1612),由时任布政使汪道亨所建,命名为“斯道中天阁”,起初为祭祀孔子之用,后将冯从吾像与孔子同祭,中天阁体量巨大,旧时西安人称“小鼓像及《关中书院简介碑》、《第一师范学堂碑》和《秋楼”,1965年被拆。
菊有佳色赋碑》等。
精一堂始建于康熙三年(1664),面阔五间,南北
六、允执堂
长12米,东西宽18米,建筑面积226平方米。
允执堂,为关中书院三大建筑之一,取《尚书》中 “允执厥中”之意,堂面阔五间,正立面明间部位向南 外凸,后次间部位向北凸出,平面呈“亚”字形,南北 长27米,东西宽22米,建筑面积487.5平方米,屋顶 由二座硬山和一座歇山顶建筑勾连搭建而成,后檐加歇 山抱厦,两侧山墙各辟一券门,原内设讲坛,是冯从吾 讲学的场所,目前为学校图书馆,堂前古槐距今已近500 余年。为国家一级保护树木。
另外两座建筑分别为中天阁和精一堂,中天阁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