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州民俗文化
海岱唯青州,千秋仰令名
青州为中华古九州之一。早在7000年前的北辛文化时期,就有东夷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大汶口、龙山、岳石文化时期,东夷人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春秋战国时期,青州为齐国腹地,物质丰富,文化发达。西汉初期,建广县城,为青州刺史部治所所在地。西晋末年,青州刺史曹嶷另筑新城,名广固城,曾作为南燕国慕容德的国都。东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刘裕灭南燕,夷广固。新任青州刺史羊穆之在南阳河北岸建东阳城。北魏时期,由于东阳城地狭人广,在南阳河南岸增筑南廓,是为南阳城。隋唐至明清,东阳城、南阳城一直为青州总管府、京东东路、青州府、益都县等几级治所所在地,为历史上山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青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理位置因处于海(东海)岱(泰山)之间,于中国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青州交通发达,河网密布,因此自两汉时期到明朝初年,青州一直是山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贸易中心。西汉时期,采用休养生息政策,致力恢复社会经济。青州商品经济遂日见繁荣。当时,临淄已成齐鲁地区经济中心,其富庶繁荣可与长安媲美。与临淄一水之隔,且有历史渊源的青州,亦在临淄经济圈内,与之同领风云。随经济发展,青州文化,亦于此时开始展现地域风采。
民汉和谐相处,文化交流互融。青州是回、汉、满、蒙等各民族杂居的居住区。最早来青州的伊斯兰信徒穆斯林,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青州地区非常繁荣昌盛,海上的丝绸之路使得青州贸易活动频繁,自元初开始,众多的穆斯林官员及其眷属徙居青州,青州形成稳定的回族聚居区。至今,这里的回族居民仍保留着自己固有的民族文化传统和饮食习惯。不仅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明,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物质财富。
青州自古为海岱间一大都会,还是著名的宗教文化区,历史上人文荟萃,思想文化开放自由,兼容并蓄。其中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在青州都有悠久的历史,深刻影响过当地的传统文化思想。从南北朝至宋元,青州是中国东部的佛教文化中心,建立了众多的寺院,著名的龙兴寺就是其中之一;唐代以后,青州道教兴盛,在青州城南的云门山、驼山上,历来就是佛道并存。真教寺是青州伊斯兰教最大、最古老的寺院,据寺内碑记记载,该寺于1302年始建,为元代三大真教寺之一。后历代增修,发展到现在成为一组规模宏大、结构紧凑的古建筑。现在仍是伊斯兰信教群众结集礼拜的重要场所。
同时,青州位于齐鲁大地上,既有齐俗“宽缓阔达”,“足智,好议论”又有鲁俗“好儒,备于礼”的基本心理、性格、行为特征。正是这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才使得青州的文化绽放出更美丽的花蕊。
第二篇:民俗文化
山西文化与内蒙古文化中不同的展演
十年腾飞看深圳,百年发展看上海,千年古都看西安,五千年文化看山西,民族风情请看内蒙古。
(一)民间文化:
晋商文化。天下最富是山西,当然这是百年前的事情了,百年前的天下最富的山西,随着国之殇而落幕。但是晋商文化确成为山西的宝贵财富,也融进了现代山西人的血液里。
再次,为佛文化。
山西是个很讲佛性的省,这跟著名的佛教名山之首,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有很大的关系,对于信仰,我不好说什么,但是在当今物欲横流,信仰缺失的社会里,心存佛性,也算善莫大焉。
BM201310243866
品中国味道 诉民大情怀
第三篇:民俗文化
县域文化
社火
(一)社火
(二)灯阵 宝卷
老调 土门戏 山歌 曲艺
剌绣 剪纸
社火
(一)春节闹社火,是我国民间流传较为广泛的一种文化活动。每当新岁复始、春风沐浴大地之时,满脸堆笑的庄户人精心装扮的社火队,便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和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出现在四街八巷,观者如潮,热闹非凡,为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而又祥和的节日气氛。
闹社火的风俗,由来已久。上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远古时代,那时,“社”与“火”都是保佑人们安康幸福,主宰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神。古人类在祭神活动中,集体化妆、祈祷、祭拜,然后燃放烟火,挥舞利剑,驱散妖魔,那便是社火最原始的一种形式。到了宋代,社火已在许多地方流传开来,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中说,宋代北方有街坊杂耍演出,称为“社伙”,后来改为社火。演变到今日,社火已成为过年时必不可少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在古浪,几乎各地都有村民自发组建的“元宵会”,专门负责社火活动。每年正月十二正式演出,正月十五元宵节达到高潮。其地方特色之明显,群众参与兴趣之浓厚,非其它娱乐活动所能相比。
流行于古浪的社火形式,主要有高跷、芯子、秧歌、腰鼓、舞龙、舞狮等,因其形式独特、阵容庞大、装扮古朴典雅而倍受广大群众喜爱。走在社火队最前面的,通常为锣鼓队,他们充当整个社火队的“领舞”,掌握社火行走的方向和快慢。两人抬一大鼓,1人司鼓,6—8人紧随其后打击腰鼓,另外3人各持钹、锣、铰子,锣鼓齐鸣,声震霄汉,气氛威严。锣鼓队中间,最显眼的当属秧歌手,他手中高旋一柄大伞,伴随着锣鼓紧密的鼓点节奏,不断引颈高唱一些具体生动,诙谐有趣,妙语连珠的秧歌,惹得围观者笑声如潮。秧歌歌词大都是恭贺新春、歌颂政策、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福寿安康的一些话语。秧歌一般由四句组成,两句为一节,相互押韵。唱完第一句,锣鼓轰然齐鸣,又嘎然而止,紧接着唱第二句,节与节中间稍停顿片刻,由锣鼓奏鸣(俗称砸家伙),然后一口气唱完第二节。鼓乐与歌声之间巧妙配合,形成波澜壮阔、声震霄汉的气势,为整个社火队增添了不少氛围。秧歌一般随编随唱,因地因人而异,如社火队到政府机关拜年, 秧歌手即唱: “你教我唱(来),我就给你唱,唱的是英明的党中央。一号文件暖人的心(呀),农民脸上就笑盈盈”,唱完一首秧歌,锣鼓队便急忙往前涌动。秧歌手忽然看到前面有人燃放鞭炮,喜迎社火,便停下脚步,即兴为他编唱了一首:“张老三(吗)你真大(的)方,点的鞭炮就丈二长。我怎么知道是丈二长,斗大的元宝就往屋里淌”等等。兴之所至,秧歌手也不时调侃一下挤得水泄不通的大姑娘、小媳妇:“正月十五(就)雪打灯,大人娃娃(嘛)游百病。大姑娘游得乐开了花,小伙儿夜里把床尿下”,惹得人们前俯后仰,捧腹大笑,那些姑娘媳妇们早已羞得满脸通红,溜得不见了踪影……
土门高跷社火
麻婆闹春
锣鼓队之后紧跟着“春官”老爷的仪仗队,他们手持五色彩旗和写着“回避,肃静”、“普天同庆”、“国泰民安”字样的招牌,走得非常端庄自然。“春官”老爷则头戴乌纱,身穿蟒袍,手持羽扇,前后左右由装束精干的道锣、探马、报子、门子、差役前呼后拥,显得仪态万方,威风凛凛,神情自得。“春官”是整个社火队的带头人,他代表着“春神”行驶司春的职权,在社火队中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按照当地习俗,春官行进过程中,文官见了要落轿,武官见了要下马。当然,春官必须由当地德高望众者方可担任,社火队每天出发前,必先到春官家请老爷,下午歇身子前,先必须将春官送到家,谓“送老爷”,可见春官有多么尊贵!
春官老爷之后才是整个社火队的核心和主体——“身子”。这些“身子”依照某一出戏的部分或全部角色进行化妆和穿戴,如《黄河阵》、《白蛇传》、《西游记》、《封神演义》、《回荆州》、《火焰驹》等,也有的社火身子是乱劈柴,将几个折子戏里的人物共同串起来,古浪将闹社火叫“出身子”。那么社火中为啥将这些角色叫“身子”呢?这里面还有一段不同寻常的来历:春秋战国时代,楚庄王外出打猎,返回途中,突遭敌军包围。为了安全突围,有臣子向他献了一计:以活享一品棒禄,死封庙祭灯官为筹码,雇请了一个与楚庄王面貌相似的放羊人作替身。羊倌穿王服,戴王冠,骑高头大马,前有探马报信,武士开道,后有男女歌舞班子随行,全似楚庄王銮驾在朦胧夜色中行走。楚庄王则扮作哑巴,脸上抹黑,翻穿放羊人的皮袄,旁边有武士暗中保护,混在逃难的百姓之中安全脱身。而替身则被敌人当成楚庄王,一路追杀。替身仓慌逃命,钻进了一家马棚里,爬在槽头上不敢动,纱帽也戴歪了。恰巧这家的主人来贴春联,误将“槽头兴旺”贴在纱帽上。后来,楚庄王当了七雄之霸,为纪念这段经历,每逢春节便组织大家装扮耍闹,形成今天的社火“身子”。
古浪最出名的社火当属土门的高跷社火和芯子社火,社火身子踩在高跷上,排成一队,气势威武壮观。那些手持兵刃的天兵天将,怀抱赛虎犬的二郎杨戬,火眼金睛的孙悟空,憨态可掬的猪八戒、俊俏飘逸的天仙女……凌空行走在人头之上,令观者心悬三尺,眼花缭乱。芯子社火则由一辆接一辆的彩车组成,彩车里面是钢筋焊制的铁芯子,社火身子被高高固定在上面,形成各种造型,人称芯子社火。按照当地的乡俗,两队社火如果迎了头,必定会产生空前绝后的热闹景象,两队鼓乐顿时喧天奏鸣,两班人马群情勃发,社火身子或扬袖蹦跳嬉戏,或挥舞兵刃相互“交锋”,形成社火表演的高潮。
舞龙表演
东洋车子
其他地方的社火,多为“跑社火”,以舞龙、舞狮、腰鼓、秧歌、蜡花、东洋车子、旱船、大头和尚为主。蜡花姐儿身着彩色女腰裙,在丑公婆的带领下,紧随鼓乐节奏,脚下踏着“十”字步,手中舞弄着彩扇或彩带,边走便唱民歌小调,活泼有趣,婀娜多姿。有时丑公丑婆还手拿扇子边扭边说唱,像说快板似的,社火中称为“打交儿“;腰鼓队则头戴英雄巾,身着紧身镶边衣,灯笼裤,步伐俊健,鼓声时而舒缓,时而紧密,铿锵有力,气势磅礴;舞龙队各个头上扎着白毛巾,身着黄色镶边衣,在手举“明珠”的领舞指引下,将一条彩龙舞弄的忽起忽伏,左右盘旋,上下翻腾,形象逼真、活灵活现;舞狮者不断展示自己的“拳脚”功夫,与满身系着铃铛的狮子相互挑逗,打斗嬉戏;大头和尚则手持降魔木,憨态可爱地表演各种姿态的舞蹈……最能活跃全局的人物,还要数翻穿皮袄,脸上抹黑,手持油污鸡毛的膏药匠。他们滑稽幽默,诙谐有趣,边走边扭,随时随地制止乱闯乱挤的观众,起到维持秩序的作用。膏药匠是古代医生的代称,出现在社火中,代表着万药之灵,又名“八面风”,具有驱散瘟疫,促进健康的良好祝愿。谁家的小孩若有幸被膏药匠涂抹了膏药,据说能驱除毛病,健康乖爽…… 过了元宵节,社火队还要挨门挨户“串门”,也有的地方在初十前进行。每至一家,主人必要早早候在门外迎接,燃放鞭炮,敬烟敬酒,送上瓜子糖果之类。春官老爷进到堂前,焚香化纸,祝福他们一家五谷丰登、健康平安。社火队敲锣打鼓,绕院数圈,秧歌手合着锣鼓唱几首吉祥的秧歌,然后再转到下一家。等社火串完门,举行卸“身子“仪式后,一年一度的社火表演才算正式结束。
社火
(二)古浪社火遍及城乡,且村里都组织有“元宵会”,专管闹社火事务。旧时,每年从正月初六到二十日为闹社火时间,各村又依具体情况,或七八天,或十多天不等。社火队奉庄王爷为祖师,开闹叫“出身子”,要全体敬拜庄王;闹毕,谓“卸身子”,亦要全体谢庄王。
社火队中最尊贵的是春官老爷,由合村公举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清代,一般穿蟒袍,戴纱帽,戴假胡子,手摇羽扇,倒骑着驴马)。春官两侧各有一位陪官(有的地方也叫灯官老爷),穿戴袍褂,戴胡子,摇扇。春官前面是仪仗队,排列着若干旗手和打牌手,牌上写“普天同庆”、“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和“回?quot;、”肃静“等。仪仗队前南是两个门子,装束十分精干,身缀许多小铃铛,手执拂尘前呼后应。仪仗队后面是鼓乐队,其后才是社火队。到了民国以后,春官一般穿绸缎袍褂,戴礼帽,手摇羽扇,骑着马驴(也有步行的)。陪官亦穿戴袍褂礼帽,仪仗、回避之类多已减去。社火队各地不一,有的是高跷,有的是地奔;装扮内容也各异,有的是一出戏的全部人物,如《黄河阵》、《白蛇传》、《西游记》、《回荆州》等;有的是”乱劈柴“,把几上折子戏的主要人物串起来。不论哪种形式,都伴有鼓子手、”腊花姐儿“、”东洋车子“、竹马子、”妖婆子“、”瓜娃子“、棒槌娃、张公背张婆、大头和尚戏柳翠、旱船、狮子、龙、火流星等。”姐儿“多以男扮女。行走时,随着鼓乐节奏,扭摆起舞;到了家庭院落,则玩耍各种套路,并随民歌小调的唱和,翩翩起舞,叫”玩坐场“,这是社火队中最精彩热闹的场面。维持秩序的是滑稽导角”膏药匠“,抹黑脸,翻穿皮袄,头戴破草帽,身背串起来的小铜铃,一手拿牛角,内盛污油锅煤,一手拿鸡毛沾着油污,吆吆喝喝。他一声”膏药-“,人们便自觉让开,否则就会被鸡毛油污涂在脸上。
社火队每天早上出发前要到春官家”请老爷“,下午歇装前要把春官送回家,叫”送老爷“,天天如此。社火开始第一天,要到村上各寺庙庵观、峨博、泉头、井口以及数百年老树前上香、磕头,以祈神灵保佑。第二天起,挨家串户”上香“。每至一家,主人要燃放鞭炮,磕头相迎,春官进堂屋焚香化纸跪拜,祝福全家生财发福,五谷丰登,四季平安。社火队绕院数周,领唱秧歌的和着锣鼓几支预祝吉祥如意的秧歌,而后”腊花姐儿“等舞蹈歌唱,或玩坐场及其他套路。主人以烟、酒、糖、茶、肉菜等招待。一般活动并为停顿,食物塞在角色手里或者口里,并向龙口和狮子口里各献进几个馍头,挂上一匹彩红,递上一个红包(内装小钱,数量不等),叫”顺心“。而后离去另闹一家。
社火的道具和化妆
老爷:手拿芭蕉扇,头戴大礼帽,身穿长袍,戴髯口,老爷前面有两个人饰抱子。
抱子:手拿佛尘。
老爷后面的左排有头场子:头戴公子巾,身穿粉红袍,手拿扇子,也戴髯口。右排有二场子:穿紫红长袄,左手拿小竹蓝,右手拿小笤帚。头场子后面跟鼓子手若干名:每位背小鼓一个,头戴毡帽别纸花,身穿黄色衣裳。二场后面跟腊花子若干名:头带假发别纸花,身穿大巾妇女衣裳,穿裙子,手拿小锣或纸扇。再后面跟毛女子:头戴假发别纸花,手提红绿绸子。
鼓子手后面跟棒锤娃:头戴着别纸花的毡帽,手拿两根木制棒锤。最后面跟姜太公;头戴凉帽,手提鱼杆,戴髯口,身穿黄袍。中间还有头戴破草帽别纸花,身反穿皮袄,手提油瓶子的”寡娃子“,来回跑动维持秩序。
还有狮子、龙、旱船、”寡娃子拉驴“、”光棍“、”麻婆娘"等。
必要的道具:大鼓、钹、锣、唢呐等。
社火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个皇帝叫苗庄王,他在琐阳城里过着安闲的生活。可是,有一天,敌人的千军万马包围了琐阳城,苗庄王并不着急。他慢慢的招集部队,商议对策。只见,敌人离城有二十里,安营打寨,营挨营,旗连旗。最前面有一个高士,骑着一匹骏马,后面有一字长蛇旗,二龙出水旗,三才混元旗,四门兜底旗,五处五方旗,六丁甲旗,七星北斗旗,八卦连环旗,九宫遮阳旗,十面埋伏旗……那场面真是旗幡招展,号带飘扬。
灯阵
元宵节举办“黄河灯会”,逛“黄河灯阵”,是生活在黄河两岸人民的古老传统年俗。这一风习,在我县黄羊川、土门等地较为盛行。当一轮明月款款升起时,365盏灯组成的绵延一里多长的灯阵便大放光明,与溶溶月光交相辉映;观灯、逛灯的人如潮涌动,锣鼓声、唢呐声此起彼伏;整个灯场一片欢腾,仿佛天上人间都沉浸在这喜庆而光明的气氛中了。
关于“黄河灯会”的起源已无从考究,但其美好传说在各地或同或异广泛流传。相传,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年旱魃作怪,天气持续干旱不见滴雨,泉水干涸了,庄稼枯焦了,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非常凄惶。有一位镇关大将。名叫李黑虎,看到这一情景,心里十分难受。为了拯救苦难的百姓,他翻山越岭,历经千难万险,找到了旱魃,凭着一腔正气和高超的武艺与旱魃进行了殊死搏斗,终于战胜了旱魃。然而,他的这一义举却触犯了天条,玉皇大帝非常生气,旨令姜子牙率365位正神,设下了“九曲黄河阵”,要斩灭李黑虎,黑虎有一个小妹,聪明伶俐,智勇双全,她为搭救哥哥的性命,穿阵斩将与姜子牙较量了七七四十九天,恰好在正月十五这天,破了阵,败了姜子牙,并把这险恶的“九曲黄河阵”也化作了浩浩荡荡的天河——这就是今天的黄河。自此以后,人们每年元宵节要以灯为神摆阵逛灯来纪念这对仗义的兄妹。
另一传说出自《封神演义》。赵公明的三个妹妹,即氏“三霄娘娘”,为报姜子牙杀兄之仇。摆下九曲黄河阵,要擒杀姜子牙。但姜子牙巧妙地走出了黄河阵,战胜了三霄娘娘。因此.在后来出现的“黄河灯阵”中,人们认为能走出黄河阵,便可逢凶化吉。
随着历史的演变,灯会不断地赋予了新的思想,新的内容。如今的灯会,人们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融合,除尽情寄托自己追求光明、善良、幸福、吉祥的美好愿望外,还用一盏灯代表一天,365盏灯代表一年,象征和预示国泰民安、民阜年丰、天天光明的盛世景象。
宝卷
宝卷源自敦煌变文。它集文学、音乐于一体,是一种流传久远的古老说唱艺术。念卷在古浪广泛流传,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古老传统的文化活动。
在冬闲的长夜里,尤其在过年的日子里,左邻右舍、当家户族的男女老幼相聚在热炕头或火炉边,众星捧月般围坐在“念卷人”周围,倾听宝卷。“念卷人”往往嗓音很好,善于歌唱。如果条件允许,旁边还有二胡三弦伴奏。整个过程时念时唱,每唱至末句,在场众人要合唱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之类的唱词,称之为“喝佛”,气氛很是和谐。
卷本中吟唱曲调较多,有哭五更、降香调、过江调等数十种。通俗的说法,有“五音调”、“七音调”、“九音调”、“十一音调”等按唱词每句字数区别的音调。流传的卷本主要有《四姐卷》、《对指卷》、《红罗卷》、《紫荆卷》、《康熙爷私访山东》、《红灯卷》、《包公三下阴曹》、《白马卷》、《鹦哥卷》、《救劫卷》、《牧羊卷》、《白玉楼挂画》等四五十部。
“八一”厂演艺人员采访土门念卷风俗
念卷是一种富有教育性和娱乐性的寓教于乐的活动。所有卷本中,都贯穿了被传统道德所推崇的忠、孝、节、义,所有卷本的主人公都是心地善良、忠贞不渝的正面人物,他们往往要经受诸多非人的苦难,直至最后,苦尽甜来,善得善报。这种故事勉励人们忍辱负重,积德行善,尽忠尽孝,让人相信因果报应,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憧憬。
当然,作为一种旧文化的遗传,“卷”不可避免地带有落后性,其中宣扬封建迷信、维护男尊女卑即是糟粕。
念卷有好多讲究。念卷前,念卷人要洗手、上香,是十分恭敬的。人们称卷本为“宝卷”。倘向人家借卷本,不能说“借”,否则人家不答应,要说“请宝卷”才行。卷本不能随便乱扔,一般都用一块红布包起来,保存得很好。过去,读过书的人要抄卷,每次动笔前都要洗手、上香,恭敬其事。尤其老人们,把卷本看得很神圣。
念卷作为一种旧时代的文化活动,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精神食粮,尤其通过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熏陶感染了一代代人的情操品质,对社会的安定和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现在,现代文明在农村中迅速普及,念卷这种活动不多见了,但这种独特风俗还在保留着。
老调
古浪地处边远僻地,在旧时代,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人们的文化生活较少受外界影响。但古浪人民性格开朗,热爱艺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方艺术,老调音乐就是其中之一。所谓“老调音乐”,就是古浪民间艺人借以表现本地特有的戏曲内容的一种流传久远的独特的音乐形式,它有固定的曲牌,固定的旋律。古浪老调音乐以半自创半借鉴的形式出现,估计源于明代。老调音乐在数百年的发展中,创作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剧目,一些音乐形式在长期传唱中固定下来,成为具有独特地方色彩的老调音乐曲牌。
古浪流传的老调剧较多,常见的有《赐福》、《百宝箱》、《下四川》、《阴功传》、《投朋交友》、《两亲家》、《彦贵卖水》等,流传地域主要在大靖、土门一带,剧中运用的曲牌主要有“月头调”、“慢诉”、“紧诉”、“西京”、“东京”、“京板”、“五更调”、“冈调”、“长城调”、“琵琶调”、“老龙哭海调”、“苦诉调”、“银纽丝调”、“月尾调”、“过江调”等。老调曲牌在具体剧目的运用中,由多种曲牌连缀而成,其中“月头调”(又叫上月调)起头较多。一剧中十几个到二、三十个曲牌不等,曲牌可以前后重用。
老调音乐在旋律上与现代眉户有相似之处,但它更质朴,更古奥,更具乡韵土味。在表现方面,尤其长于叙述悲酸凄婉的磨难故事。其音调高亢、昂扬,旋律曲折回还,乐句长短相间,节奏快慢相应,风格粗犷而不失细腻,格调通俗而不失幽雅。古浪老调与眉户存在一种亲缘关系,但究竟是源渊关系,还是变种关系,抑或是支系旁系,尚待深入考证。古浪老调的伴奏比较简单,也许为了适应农村的简易条件,一般由干鼓、响铃、三弦、二胡、板胡组成,演唱者往往也是乐师,操一种乐器。在表演上,无角色演员,实际是一种演唱叙述。农闲时节,艺人们凑在一起(一般一个村就可组班,小村庄则与邻村凑班),夏日傍树荫,冬日围炕头,在村中男女老幼的环围中一折一本地用音乐和歌声讲述那些扬善疾恶的传统故事。一般场合,开场都要先来一段《赐福》,也叫《大赐福》,分唱八洞神仙,祈仙赐福之意。之后,才演唱其它剧目。剧中故事都富有强烈的正义感,正面人物具有高尚品德,也就是说,剧目内容十分健康,偶有鬼神故事,也喻含正义,也不能完全以迷信斥之。无疑,这种表演,既具娱乐性,又具教育性,寓教于乐,教在乐中,为群众喜闻乐道。
老调剧目的故事,有些取材于传统戏剧和古代小说,如《百宝箱》 就取材于“三言小说”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故事强烈谴责那种见利忘义的丑恶行径,同时,也反映出旧时代妇女的低下地位。《彦贵卖水》则取材于秦腔剧《李彦贵卖水》。也有一些是贴近农村生活的剧目,如《两亲家》,表现两亲家之间时好时恼的喜剧生活,告诫人们要多讲道理。老调剧目的歌词也很优美,文学性很强,如《阴功传》中商人冯老儿观察流浪女一段就不错:“头上的青丝如同墨染,两绺绺眉毛赛过弓弯,灯笼的个鼻子长得端了又端,粉白的脸蛋长得真正好看,两耳坠腮挂了银耳环,身穿石榴裙红得那么好看,八福罗裙扫脚面,裙下面露出个小小金莲。” 这段描写,重彩浓墨,绘声绘色,而且韵味和谐。于此,可以看出古浪老调音乐戏剧的优雅高尚了。
在现代文明冲击下,老调音乐日渐衰微,后继乏人,所存艺人寥寥无几了。幸《甘肃省戏曲音乐集成·武威分卷》设立了“古浪老调音乐”专目,使这一古老艺术的主要内容可得保存,也是爱好民间文艺的人们的一件欣慰事。
土门戏
来源:县志办 作者:杨先
土门的戏是有来由的。
有一年,据说土门来了位过路的风水先生,在城东一处茶馆里喝茶歇脚时,听到几位老人在谈喧土门的富庶,不由地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好地方固然是个好地方,只可惜七星楼倒了,马石河干了,笔架山挖了,成了个空架子了……”说完,就起身离去。那几位老人听得摸不着头脑,想想他的话里暗含玄机,便跟在他后面,想问个究竟。那风水先生见了,回过头来说:“别跟了,快唱戏去吧!”……
于是,土门的人就唱戏,而且终年不断。这儿的人们不仅有唱秦腔、唱眉户的,还演木偶戏和皮影戏。秦腔在陕山会馆,眉户在大庙,两个戏班各自粉墨登场,演绎着人间的悲欢离合。尤其是逢年过节、婚寿喜事,大户人家要献戏,方寸之地竟有六、七个戏台,台台都唱,相互竞技,谁的观众少了谁丢人,谁的看客多了谁耍人。如此一来,暗地里较上劲儿,学艺时就不得含糊,唱念做打得样样精通,每个戏班的水平都在竞争中得以提高。更多时候,则是爱好者三五成群,聚在村头树下自弹自唱,唱腔有板有眼,一点也不含糊,颇像行家里手,引来村里人及过往行人的啧啧赞叹。
其实,这儿的人爱戏、唱戏是有历史根源的。土门在明朝时叫哨马营,居民稀少。后来,从陕西西安府富平县土门移民迁入,这些先期移民带来先进的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移民成为当地的主流,其乡音不改,文化之根又在陕西秦地,因此土门人爱戏、唱戏就不奇怪了。
当然,土门的戏能在一年四季里有人听、有人唱,离不开当地繁荣的经济。土门地势广阔平坦,土质肥沃,极适合发展农业生产。而土门地处“丝绸之路”北路要道,交通便利,山西、陕西的商人纷至沓来,坐商、行商和小摊贩遍及城乡,“土邑商务甲全县”。在这种情况之下,市民队伍的扩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有了文化娱乐的需求,戏班的兴起便在情理之中。
当然,土门也出过不少有名的艺人,如晏
三、郭扁嘴、赵
七、郭旦儿等。晏三演秦腔《火焰驹》最有名气,可惜在**期间,一次在武威城隍庙唱戏,不料日本飞机来袭,遭遇不幸。郭旦儿(郭聚堂)为凉州“半台戏”班的创始人,演小旦最驰名,每当他挂牌,戏票就一售而空,每当他出台表演,全场就拍手喝彩。据说一家媳妇,看了他演的《柜中缘》,回家做饭时,婆婆吩咐打鸡蛋吃,可她仍然陷于剧情中,问:“妈,打几个郭旦儿?”……
“闻弦歌之声,呀,不知何处大班长;见羽毛之美,哟,才是本地丑大王!”这是集仙观上的一副对联。集仙观有一座四面出角带彩的戏台,台下前面有看戏广场。土门的戏台多是如此,上面的两层是敬神敬佛的场所,下面一层则是戏台。人们信仰与看戏两不误。而神与佛呢,则在人间的丝竹鼓吹中大隐清修,顺便真真切切感受人世的喜怒哀乐,以便更好地赐福人间。
山歌
古浪的山歌也叫“少年”,是一种野外唱的歌。在山上放牧牛羊,或田间劳动时,古浪人都爱唱山歌。山歌一般四句一首,每句七至十字不等,山歌按古浪方言的韵部押韵,韵律比普通话的一一八韵宽得多。也就是有许多在普通话里不能押韵的字,在古浪话里是押韵的。山歌的内容丰富多彩。歌唱爱情、歌唱生活、反抗压迫、渴望自由、向往美好生活、痛斥旧社会、传唱历史事件、赞颂历史人物、歌颂美好事物、揭露社会丑恶等内容无所不有。
曲艺
古浪曲艺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的小戏、小曲、贤孝等,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古浪大地的民间生活,下面仅举几个例子来谈谈。
小戏是古浪民间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说它小是因为它角色少,仅二三个角色,情节简单,篇幅短小。说它是戏,因为它和戏剧一样有生、旦、净、丑等角色,有台词、道白、科介。又有戏剧性情节。小戏不设舞台,道具简单,可就地随便演出。没有专门的演员;没有底本。因为口头流传,台词各地稍有不同,常有演出者的个人加工润色。古浪流传的小戏约有二、三十种如:《张连卖布》,《花亭会》,《刘海打柴》,《闹书房》,《小姑贤》,《刘全进瓜》等等,小戏大多在正月里闹社伙期间演唱。也在庙会上演唱。
古浪流行的小曲非常多,有“十八杂腔”之说。但实际上十八只是个概数,古浪小曲不下百十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唱起来也很随便。可用三弦、二胡伴奏,也可不用伴奏。小曲在闹社伙玩作场时可以唱;在社伙队伍行进中也可一边扭动,一边唱:在作农活时也可边唱边做;走路也可边走边唱。古浪小曲有本地自古传下来的,也有从外地传进来的,和小戏一样,唱词在各地稍不有同,但调子大约还是统一的。小曲可以说是古浪最丰富、最普及的民间文学形式。
贤孝是从武威传入古浪的,是整个武威地区的一种民间文艺。之所以称为贤孝是因为它主要宣传贤良忠孝,扬善惩恶。贤孝或作“弦消”这是因它常在人闲暇时用来消闲娱乐,而又必须用三弦伴唱。它类似外省的大鼓,弹词之类的文艺形式。贤孝一般都是长篇巨制,有些篇目需好几天的时间才能唱完。一些古代小说历史故事往往被改编成贤孝来唱。如《薛仁贵征东》,《罗通扫北》,《双鞭记》,《说唐》,《兰桥会》,《薛刚反唐》等等,都由前人留下的书籍作蓝本,但它们改成贤孝时却大都无底本了,变成了口头文学。贤孝多由盲人说唱,人们把专唱贤孝的盲艺人称“瞎弦”。曲艺往往是师徒相承,口头传授。也有一些曲艺爱好者并不是盲人的也唱贤孝,但属个别现象。贤孝更多的是一些地方民间文学作品如:《打宁夏》,《打西北》,《中卫》,《度荒年》,《十劝世上人》,《十劝干部们》等等。地方性的贤孝一般篇幅较短,富有地方特色。
贤孝是韵文,是按照武威方言的韵部押韵的,即使古浪人唱也要按武威的韵部,最明显的如“|dn”和“ang”通押,古浪用天古音系的韵部,其它前后鼻音通押,而“an’’和“ang’’是不通押的。但唱贤孝就得用武威腔也能押了。
刺绣
刺绣,是古浪民间流传已久的传统工艺,自古就有“十岁学针线,十三进绣房”的古训,作女儿的从小跟随母亲学习针线,学不好一手过硬的刺绣手艺,到了婆婆家必然会遭到叱责。刺绣在清代至20世纪中叶较为盛行,姑娘出嫁前首先要坐绣房,集中时间准备自己的陪嫁品,那些陪嫁品中必须有自己精心制作的绣花鞋、绣花枕头、绣花笘单、绣花鞋垫以及绣花披肩等,出嫁后的第二天,将这些嫁妆摆于院内的八仙桌上,首先供宾客观看欣赏,以显示姑娘的刺绣技艺和针线水平,然后等磕完头,将这些刺绣品端给自己未来的公公婆婆和长辈。因而,刺绣技术是妇女的必修课,自古至今代代相传、针刺不辍。
古浪民间刺绣品具有构图简练朴实、色彩丰富、针法多变的特点,既鲜艳华丽,又素雅大方,从一幅简单的刺绣品中,一眼就能看出古浪人民民风纯朴、敦厚豪放的特点。刺绣内容非常广泛,大多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花草树木、鸟雀蜂蝶、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还有那些从没见过的凶猛野兽,如虎、豹、狮子等,以及象征着美好愿望的吉祥文字符号,如双喜、福、禄、寿、幸福美满、吉祥如意等等字样,根据刺绣品的大小,将各种图案和文字相互穿插,巧妙组合,最终形成一幅幅精美的作品。那些心灵手巧、别出心裁的俊俏女子,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绣制出一些寓意深刻的作品,如百寿图、二十四孝、八仙过海、红楼梦人物、关公、孙悟空等。
刺绣作品
刺绣用的工具极为简单,主要为七彩花线、绣花针、绣花圈等,静坐闺房的淑女们,一听到门外响起货郎担拨浪鼓的响声,便纷纷跑出家门,反复挑选一些自己需用的材料。到了后来,姑娘们自行将注射用的针头,“开发”为刺绣工具,刺绣品也有先前的“绣”拓展到“裰”,用针头裰出的那些鞋垫、笘单图案,越发显得惟妙惟肖,精美好看。
每逢端阳节,古浪民间艺人纷纷大显自己的刺绣绝技,制作一些花样别致的荷包和饰品挂在小孩们的脖子上。荷包里面装上从高山上采回来的香草,外面绣上精美的梅花、荷花、蝴蝶等,精致好看,清香四溢。有的荷包分里外两层,作抽屉状,有的仿制三叶草的样子,样式繁多。据说,孩子们带上这些精美的荷包,能消灾辟邪,身体健康、活泼可爱。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古浪手工刺绣品愈发显得针法细腻,层次鲜明,手感舒适,极富立体感。无论是一件普通电视罩子,还是一双手工布鞋,或是一双小小的鞋垫,人们都能凭借着一根小小的银针,揉进丝丝缕缕的情意,赋予它以全新的生命力,使其不仅实用,而且具有欣赏与收藏价值。
剪纸
剪纸艺术在古浪大地上流传较为广泛,旧时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在窗户上贴上用红纸剪的“窗花”,门上贴上“门花”,结婚时必须在陪嫁的物品上贴上“双喜”,在新房的床户上贴上“龙凤呈祥”等剪纸图案,这些乡俗风气至今还在农村非常盛行。
古浪民间艺人的剪纸作品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在造型上除了常用一些对称、均齐、平衡、组合、连续等技法,还惯用一些夸张变形的手法,力求“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 从而产生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和形象逼真的效果。在选材和立意上采取自然主义的写实手法,突出主体,大胆舍去次要部分,使作品的内容一目了然,富有美感。
创作
剪纸作品大多出于乡村妇女和民间艺人之手,他们以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作题材,凭借纯朴的感情与直觉印象,用一副剪刀和他们巧妙的双手,铰出一幅幅精妙绝伦的作品。这些作品大都取材于常见的一些事物,如太阳、月亮、星星、飞鸟、云彩,猪、马、牛、羊、鸡、喜鹊、蝴蝶、蜜蜂;桃、李、杏、梅;以及麦穗、谷穗、柴房、粮跺等等,作者将这些事物,同地面上的人群、动物同时安排在一个画面上,并配一些代表吉祥富贵的字符,便形成一幅幅精妙绝伦的剪纸作品。有寓意良好祝愿的《招财进宝》、《年年有余》、《二龙戏珠》、《喜鹊登梅》、《天官赐福》等作品,也有反映爱情生活的《双喜临门》、《蝶恋花》、《鸳鸯戏水》、《龙凤呈祥》、《孔雀嬉牡丹》等,还有《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作品中的人物,戏剧脸谱,当地神话传说剪纸等等。民间艺人杨生花的剪纸作品《蝶恋花》、《双喜临门》倍受人们称赞;干部卫生选则是中国剪纸协会会员,他的剪纸作品因构图别致、风格独特曾多次发表在《解放军画报》、《半月谈》、《中国国防报》、《中国审计报》、《美术报》、《甘肃日报》等报纸上,为专家学者所称道,同时被业间称为“凉州第一剪”。许多剪纸作品线条明快简练、思想内容单纯、寓意浑厚深刻,充分反映了古浪人民那种朴实无华的情怀和美好纯真的愿望。
第四篇:青州导游词
青州市
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
全国城市绿化先进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全国双拥模范城
青州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处于北纬36度4分至36度8分、东经118度0分至118度6分之间,总面积1569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9个镇、1002个行政村(居)。人口90万,以汉族为主,有回、满等少数民族2.6万人。
地质土壤:青州地处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结合部,优势突出,特产富饶。矿产主要有铁矿石、石灰石、红粘土、玄武岩等,其中铁矿石和石灰石资源极为丰富。青州市西南部为山峦起伏的低山丘陵,东北部为山前洪积平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呈缓坡倾斜。山脉多呈西南——东北走向,主要山峰有驼山、云门山、玲珑山、劈山、仰天山等30余座,海拔多在400米以上。全市主要有三种地貌类型:西南部为石灰岩低山丘陵区,面积747.1平方公里,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向,海拔多在150米以上,最高的青崖顶海拔945.3米。土壤多为褐土,少部为棕壤,是该市的主要造林区。东南部为玄武岩岗丘区,面积125.6平方公里,土壤为褐土和潮土。北部为平原区,面积691.1平方公里,土壤以潮土和沙姜黑土为主。
青州市土壤类型有棕壤、褐土、潮土和砂姜黑土四大土类,又可细分为十个亚类,十五个土属,五十七个土种。土壤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大致是:海拔20——50米,主要为潮土、砂姜黑土和褐土;350——750米为褐土性褐土;750——950米出现棕壤性土、棕壤。棕壤、棕壤性土和褐土性土,主要分布在山丘地荒岭坡,是林业用地的主要土壤。淋溶褐土、褐土、潮褐土,主要分布在山坡梯田、山区沟谷和大部平原地区,是全市最好的土壤类型,除部分为林业用地外,是农业用地的主要地壤类型。褐土化潮土和潮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低洼地区高燥部位,也属较好的土壤类型。潮土和砂姜黑土,主要分布在北部低洼地区。
水文气候:青州市地下水水质较好,ph值7.3-7.9。总硬度123-265毫克/升,属中等到硬水范围,适合饮用和灌溉,总储量为105449亿立方米,矿化度0.419-0.740克/升。地下水最丰富的是山前平原砂砾石层孔隙水,山前隐伏,灰岩岩溶裂隙水和复盖型第三系砂岩孔隙水。实际单井涌水量一般在1440-5265立方米/日,最大11151立方米/日。西部山区灰岩岩溶裂隙水和东部玄武岩裂隙水,单井涌水量一般在150-960立方米/日。西南山区页岩发布区和山前平原,无沙层分布区,地下水贫乏。青州市根据地域分布,大体可分为三大类型:中部、北部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面积693.44平方公里,占44.3%,含水岩组为更新统冲洪积沙砾石层。西南石灰岩山区水文地质条件为碳酸岩类裂隙岩溶水。面积为744.3平方公里,占41.6%。含水岩组主要为奥陶系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和上寒武系薄层灰岩。东南玄武岩丘陵区为玄武岩裂隙水。
青州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属北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期,光热资源充足,适宜多种花卉林木生长,因而花木资源极为丰富。年平均气温12.7℃,寒暑变化显著;年平均最高气温19.2℃,极端最高气温40.7℃;年平均最低气温7.7℃,极端最低气温-21.4℃。年平均降雨量682.0毫米,最大降雨量1215.7毫米,最小降雨量372.3毫米。年平均空气湿度67.5%,最大空气湿度90%,最小空气湿度55%。年平均辐射总量122.0千卡/平方厘米,五月份平均辐射总量15.0千卡/平方厘米,十二月份平均辐身总量5.6千卡/平方厘米。年生理辐射量59.8千卡/平方厘米,大于0℃期间的生理辐射量50.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时和2608.0小时(总时数2500-2800小时),大于等于0℃的积温4813.70℃,大于等于10℃的积温4331.7℃。无霜期191.7天(185-211天)。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青州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和显著进步,是山东省“三十强县”之一,2007年重新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先后被授予“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中国花木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社会文化工作先进市”、“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市”以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中”等荣誉称号。
生态名市
城市建设坚持保留“古”字,突出“青”字,围绕“白墙灰瓦、绿树青石”的城市建筑风貌,全面搞好美化、绿化,努力打造最佳人居环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8.1 %,列我国北方县级城市首位,使青州成为一座既有古城风貌又具现代气息的生态型现代化园林城市。按照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一城四区六大基地”的城市发展总体布局,实现中心城区稳步发展,南部文化产业园区、北部经济开发区两翼齐飞,东部黄楼花卉园区、西部 峱 山经济发展区首尾互动,努力建设机械制造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冶炼建材基地、现代物流基地、旅游休闲基地和花卉苗木基地。
经济强市
发达的现代物流业: 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青州市形成了联接全国各地的现代化商品流通网络。拥有全省最大的摩托车批发市场、海天水产干货综合批发市场等 10 个年销售额过 10 亿元的大市场。亿丰宜佳物流商贸城、峱 山经济发展区仓储物流中心、港天保税物流中心以及 列入山东省“十一五”服务业规划的 现代物流中心等一批现代化物流载体迅速崛起,使青州成为 集配送、仓储、加工于一体的、山东中部重要的物流中心。
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 青州市在全社会形成了时时处处尊重和服务于外商、尊重和服务于企业家、尊重和服务于纳税人以及 亲商、富商、安商 的良好氛围。
作为古九州之一,有着5000年历史的青州,文化底蕴深厚,城内遍布着大量的历史遗存遗迹。为此,他们在新一轮城市规划建设中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注重把城市作为一个大景点来规划,坚持以文化为主线,以项目为依托,积极对城市公共设施、文化项目和房地产开发进行全方位包装,着力把每一个城建项目都打造成一个既有浓厚文化品位,又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进而用一个个小景点,把青州城串联成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大景点。规划串联景点。他们以“佛国寿山”为形象定位,投入500多万元,聘请国内知名专家高水平编制了旅游规划,充分依托云门山、驼山和在建的龙兴寺等主体景点和历史典故、遗存遗迹,配套规划了以甲子文化园、凤凰山景观公园、将军文化生态园等40多个文化旅游景点,从而有机地把新景点与城区原来的范公亭公园、偶园、衡王府牌坊、真教寺、清真寺等老景点串联在一起,在城区密布了近百个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让青州城变成了一个以古州文化、休闲娱乐为主题的“古州福地”文化旅游区。
云门山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您好,欢迎您来到青州著名风景名胜区——云门山景区。云门山位于青州城南2.5公里处,主峰海拔421米,属于泰沂山脉。山上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文物古迹众多,可以说云门山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历史画卷。在2002年云门山被国务院审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6年被晋级为国家3a级风景名胜区。现在就请您随我走进云门山走进这美丽的历史画卷。
这四柱三门的牌坊便是云门山的山门了,仿古建筑,金黄色璃瓦覆顶,匾额上“云门山”三个大字为红军书法家,原书法协会主席舒同的题写,他的字外圆内方,自成一体,被称为舒体。此匾额为84年所题写。(舒同,1905年出生,字文藻,又名宜禄,江西东乡人,历任山东、陕西省委书记、中国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
云门山有近千级的石阶直达山顶,整个石阶为999级。这些石阶修的很科学,每上二三级台阶,就有一小段平路,让您的腿有个缓冲休息的时间,这样上山下山都不至太累。云门山海拔421米,属于泰沂山脉。
观寿亭是一座两重檐五重梁的仿古高亭,此处为观寿的最佳角度,故名“观寿亭”,毁于47年解放战争于84年按照隋朝模式重修。在观寿亭内有六个石鼓形的凳子,是用青州的特产青刚石制成,上面分别刻有貂禅、西施、李清照、王昭君等美女、才女的形象,雕工细腻,线条流畅。亭子上方绘有八仙、观音、寿星的图案。观寿亭建在登山的必经之路,登山的游客可以在这里稍事休息,看看山顶的寿字,登山的劲头就更大了。而当地的很多老年人经常来云门山,在这亭子里打打扑克、下下象棋,谈谈云门山的典故,呼吸一下大山的清新空气,天晚了下山,也算是游了云门山了。
离观寿亭不远处的小型石制建筑为云门山的山神庙,您可不要因为它小而小瞧它,这里住的可是云门山的主人---云门山山神,客人们来到这里,先拜一拜主人,也是应该的。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自然这庙也不在大,有神则灵。一路往山上走,路边好多松树杈上都放满了石头,这与当地的风俗习惯有关系,用我们青州话来讲叫“压松枝”,“松枝”谐音“送子”或“孙子”,老太太门抱孙心切,希望家里早添人丁,就到山上的送子娘娘跟前求拜,下山时就捎一块石头放在树杈上,这样就寓意着送子,来年就可以抱孙子,心想事成了,还有人会折一小段松枝,插在耳后或头发上,说是“下山戴松枝,回家抱孙子”。这算是表达心愿的一种方式吧!云门山自古以来就是佛、道共同青睐的一座山峰,山顶有巨大的洞穴,南北贯通,远望如高悬太空的明镜,每逢夏秋之季云雾常穿门洞而过,景色非常壮观,人们称此景为“云门”或“云门仙境”,云门山因此而得名,据山顶碑文记载隋朝此山被称为云门山。
云门山上有一段奇特的路称为龟背石或龟背路,因路面表层上的图案与形状特别像龟的贝壳,因此而得以美名。我们来到了“渐入佳境”。这四个字刻在这块小石壁上,有点信手涂鸦的感觉,这是明朝著名书法家雪蓑在云门山上的第一处题记。相传有一次雪蓑酒后登山来到这里,他看到山下大雾弥漫,山上却是春光明媚,一个个山头像是海上浮出的仙岛,他以为自己看到了人间仙境,便写下了“渐入佳境”四个字,虽似信手拈来,其中却隐含深意。他的意思是说云门山的景致从这儿越来越好了。
从“渐入佳境”再上几个台阶,眼前豁然开朗,平坦的空地上是一个红墙的院落“望寿阁”。望寿阁属于佛道两家的共同遗址。隋唐为鼎盛时期,这里供有灵光菩萨的塑像,是和尚们的天下。唐以后,道教开始兴盛,佛道之争日显。到了元朝,忽必烈作了皇帝,道教被定为国教,道士们就把灵光菩萨撤掉,改为道观,取名“灵官庙”。解放战争中毁于战火。青州市政府非常重视旅游事业,于84年重修,因为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见山顶的寿字,于是命名为“望寿阁”.正门遍额上“望寿阁”三个大字是我国原书法协会主席启功的题记。望寿阁的正殿为四面透窗的高大建筑,殿内供奉的是福、禄、寿三星,门楣上的牌匾为三星共照。东边厢房里供奉着泰山老母、送子娘娘、眼光奶奶。实际上我们民间所称的“泰山老母”就是泰山上的碧霞元君。
西边厢房供奉的是关公和文武财神。《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广为流传,那位红脸的美髯公关羽更成为正义的化身,关公成为国家祭祀的高级神诋后,佛道两家争相把他拉入自己的教门充当护法,他既是佛教中的护法神伽蓝神,同时也是道教的护法神之一。关公供奉在此意寓保平安之意。
财神可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两类。文财神是比干和范蠡。我们此处供的文财神是比干丞相。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为人耿直。比干见纣王荒淫失政,暴虐无道,便直言相谏,最后纣王恼羞成怒道:“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窍,今天我要看看你的心有几个窍!”说完,就命人把比干的心给挖了出来。比干被刨心后,走出宫阙,虽然他没有了心,但是他吃了仙人送的仙丹,并未死去。正因为无心,也就无偏无向,办事公道。自古道:“无商不奸!”把比干这位公正无私、童叟无欺的正派君子敬为财神,当然人人信服而无异议。武财神赵公明为道教神明。您来到此处道教圣地,可以诚心的拜一拜,保佑自己与家人平平安安,财源滚滚,在这里将会使您的心愿达成圆满。
望寿阁建在云门山最北端,左右及后面三面悬崖,属云门山的一处风水宝地。一路行来,无论天气有多么炎热,在此处也可以感到凉风习习的,而且还可以观赏到四周美丽的景致。站在望寿阁向西望去,青州著名佛教文化胜地—驼山尽收眼底。驼山位于青州城西南5公里处,主峰海拔408米,属于沂山山脉。站在此处,远望群山山峰如千匹卧着的骆驼的驼峰。明朝嘉靖年间《青州府志》记载:“因山形似驼,故名驼山”。驼山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户单位。位于驼山东南面峭壁上,大小并排着石窟六座,石佛造像638尊,保存非常完整,是山东省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石窟造像群,被誉为“齐鲁石窟之冠”。驼山之所以闻名遐迩,不仅是因为山上众多的石佛造像,而且在驼山上可以观赏到世界上最大的山体巨佛。位于驼山东南面,云门山的阳坡前面,有一座奇妙的山体巨佛。佛像从发髻到喉结全长2600米。这尊巨佛形象逼真,造像者借助山势,根据登山不同的方位,修凿出巨佛口型一张一合的变化。在青州当地,有一拜佛、二拜寿之说,其中拜佛,则是到驼山拜谒佛祖,因此驼山还有一个名字为佛山。
北望——青州城的全貌尽收眼底。大禹治水后,全国置九州,即按照当时山川、河流的走向,把全国划分为九个州,青州就是其中之一。根据中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中记载:“海岱为青州”,海即渤海,岱即泰山,也就是说从渤海之滨到泰山脚下这一大片的青山绿水都为古青州的所在地,按照中国古代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记载:青州的地理位置位于最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所以被称之为青州,并被誉为“东方第一州”。
眼下被松树林覆盖的山,像一只展翅的凤凰,此山名为凤凰山。凤凰为传说中的一种很有灵气神鸟。相传它要到一个很有灵气的地方繁衍生息,于是它便不远万里飞翔寻找,当它飞到青州时,被云门山的景致和灵气深深吸引了,于是定居下来传为美谈。东望——天气晴朗时,您会发现东方有一条洁白的玉带在轻轻飘浮着,那就是青州母亲河——弥河。“海岱雄风”为原江苏省书法协会主席武中奇的题记。武中奇,1907年出生,山东长清人。海:指渤海。岱:泰山。即从渤海之滨到泰山脚下,这一片的绿地为古青州的所在地,以当今的青州为治所是从东晋开始的,此后历经隋、唐、宋、金、元、明、清等封建王朝,虽建制频仍,但均为州、府、郡、道、路的治所,长达1600年之久,是山东境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中在明洪武九年,青州由省级治地降为地级治地。旁边的竹林图为我省著名画家于希宁的作品。
路边的这块平坦的大石头,刚好容纳一个人躺在上面,石台上方写着“蓑老卧豆岩”,您一定会非常奇怪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处题记是明朝书法家雪蓑的又一处题记。相传,又一次雪蓑酒后登临云门山,走到此处后躺在这块岩石上睡着了,到了晚上山上忽然下起了大雨,大雨顺着岩石流淌下来,淋湿了雪蓑的半边身子,他一时兴起,写下了“蓑老卧豆岩”的题记,后来,雪蓑和友人来到此处,他人不解,问其含义,雪蓑笑而不答,指指自己的脑袋。友人恍然大悟:“头”的半边淋湿了,去掉“页”字,就剩下“豆”字了。这是雪蓑留给我们后人的一处字谜。(这处题记为郭沫若所释义)。
“敬神如神在”刻在路边的石壁上,非常醒目。这是孔子的一句至理名言,后面加上一句“不敬是泥胎”就表达出一个完整的意思。即为“如果你心里敬信神佛,神就真的存在;如果不信,它也就只是一尊泥胎而已”。信则有,不信则无,可见孔子是最早具有辩证思想的人,是一位大智者。
当我们踏着999级美好的祝愿来到寿字跟前,眼前豁然开朗。在山阴石壁上镌刻着我国古代最大的摩崖巨刻“寿”字。这个字端庄大方,结构严谨。通高为7.5米,宽3.7米,仅寸子就2.30米的高度。所以青州当地便有了“人无寸高”的戏语。“寿比南山”这个人们过寿时最美好的祝愿即出于此,这在辞海里有名确记载。这个寿字为明朝嘉靖三十九年九月初九,衡王府内掌司冀阳周全所献书,寓意着“寿比南山”的含义。(即公元1560年所刻,历经现在已有447年的历史)。
关于这个寿字在我们青州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神奇的说法。那年,衡王过寿,发出告示:谁献的礼最多最厚,就可以座寿筵的首席首座。一时间,文武百官、豪绅贵族们为了讨好衡王,拼命的争富比贵,献上自己认为最重的礼物。可是到了寿筵的这一天,将近中午,仍没有人敢做寿宴的首席首座,因为大家都不敢肯定自己所献的礼物是否最厚。这时,从门外走来一个穿着破旧的老道士,名为雪蓑。传说雪蓑为半仙半道之体,有着非凡的能力。只见他大摇大摆,旁若无人的径直到首座上座了下来,大家都惊叹嫉妒不已,纷纷上前质问雪蓑:“你究竟献的什么寿礼,敢做这个位子!?瞧你穿的这副穷酸样,能献什麽好东西?”雪蓑不慌不忙的站起来,对大家说:“各位请随我来!”他带着大家来到院子里,抬手往南边一指,只见南山上出现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大寿字,光芒直逼衡王府。衡王可高兴坏了,可又仔细一瞧,寿字下面的寸字少了一点。衡王忙问雪蓑是怎麽一回事,雪蓑说:“你只会以貌取人,不辨贤能,这一点就随他去吧!”衡王又是再三请求,雪蓑才让衡王拿来绸团,名文武百官一起磨墨,然后拿起绸团,王磨盘中一蘸,随手向南扔去,绸团向南飞了五华里,正好补上了这一点。随着这一点的形成,又是一阵强烈的金光闪耀,耀的众人眼睛都挣不开了。据说这光向北一直照到了渤海之滨,于是老百姓都说在青州城的北边便出现了寿光县。这神奇的现象让大家惊叹不已,雪蓑也在寿宴上出尽了风头,让文武百官羡慕极了。酒足饭饱后,衡王带领大家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南山上,一路上还暗自盘算雪蓑用了多少金子才铸成了这 个寿字。可是到了寿字跟前一看,衡王才发现自己上当了,原来这个寿字是用红泥巴糊在山崖上,外面贴上一层麦秸皮,阳光照在上面一反射,就感觉金光闪闪。衡王恼怒之余,却又舍不得这个寿字,便找来了青州最好的石匠,把寿字刻在了山崖上,寿字是留住了,金光却永远的消失了。
在寿字西侧,一个不被有人注意的僻静处,有一处价值极高的浅浮雕像非常罕见,那就是金代道士马丹阳浮雕像。马丹阳浮雕像高约80厘米,宽约60厘米。凸面高约半厘米,为头部侧面像。雕刻十分细腻,刀法精湛。雕像五官比例适当,面部清瘦,胡须飘拂,表情宁静,正在凝神东望。其仙风道骨的形象表现得惟妙惟肖。
“神在”两个大字,是雪蓑在云门山的又一处题记。这处题记为云门山的第二大字,字径约一米,与大寿字相邻。该字在摩崖上镌刻而成,笔墨饱满,架构矫健,古拙浑朴,雄浑生姿,挥洒自如,矫若惊龙,一气呵成,尽显狂放流姿之美,可谓神来之笔。游人往往于不经意间抬首便见二字,悠然之情畅然于心,恰似“敬神如神在”之意。
“云龙之门”则为军中书法家李铎的题记。近年来,在修复云门山古迹的同时,先后征集我国当代书画家武中奇、舒同、李铎、高启云、于希宁、史进前等名人字画,精心镌刻于崖壁之间,为了和山上的古迹相互区别开来,我们特意把新增题记涂抹成蓝色,给古老的云门山增添了新的生气。这个南北贯通的天然大洞为云门洞,高阔过丈,天然形成。远望如高悬太空的明镜近看如拱璧月门,由此云门山有了一个非常有意境的名字“云门拱璧”。关于云门洞的来历,我们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那就是衡王招亲的故事。明朝青州衡王有个女儿,才貌出众,人称“咏絮公主”。那年公主正值豆蔻年华,许多王孙公子都来攀亲,但衡王夫妇爱女如掌上明珠,不愿轻易许婚,公主也要自己挑选个品学兼优,有才能的如意郎君。于是她让父王发出告示:谁能在南山上挂一面能在王府的绣楼就能看清的镜子,她就嫁给谁,凡年龄在16—25之间的青年都可应试,那些王孙公子、富人子弟听到这一消息,都争先置办铜镜,有的竟不惜卖掉家产。铜镜铸造得如此之大,数十人才能抬到山上,令人悬挂山上,但终因相距太远,因为没有太阳光的反射,在王府难以看到,王孙公子、富人子弟纷纷败下阵来。这时,青州城西南井塘村的一个小石匠说他能办到,并说十天后来回话。小石匠带了锤钎、凿子工具来到云门山大云顶底部早已看好的地方早了起来,他不分昼夜,终于在第十天的早上,打出一个南北贯通、高阔过丈的大洞,衬着山前的阳光,从衡王府邸望去,这个洞恰似一个高悬太空的明镜。小石匠聪明勤劳,坚定不拔的毅力感动了公主,这位“咏絮公主”虽然出身名门,却心地善良,不重门第之分,她决定嫁给小石匠,衡王夫妇也因有言在先,拗不过女儿,就同意了这门婚事。公主下嫁后不靠婚资过活,与小石匠勤俭持家,至今使村中的一段佳话,而古青州八景之一的“云门拱璧”就此诞生。
云门洞北侧的两个池子名曰“二龙池”,听老年人们将这两个池子原为泉眼,池子里水清甘冽,清澈见底,是山顶的两颗明珠。近年来,水位下降,池子里多半积攒的雨水,但即使天气再旱,这两个池子也没有干过,可见山多高水多深是有一定含义的。
云门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山上三种文化鼎力,分别为佛家、道家、儒家。穿过云门洞我们来到了佛教圣地—云门山石窟造像群。在云门山阳坡石壁上大小并排着石窟五座,石佛造像二百七十二尊,它与西边的驼山石窟造像同组成了青州石窟造像群,被誉为齐鲁石窟之冠。并且在石窟旁边的崖壁上历代名人的题记遍布山崖,可以说云门上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历史画卷。云门洞上方“云门山”三个篆体字,形象地体现出云门仙境名字的意境。此出题记为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的官居礼部尚书、太子太保加少保的山西乐平人乔宇的题记。“鬼斧神功、“超尘离梦”、“玄之又玄”分别是雪蓑的题记。“鬼斧神功”四个字为虞云门洞南端内侧悬崖之上。“超尘离梦”位于云门洞上。“吐纳风云”为清朝的题刻。“云门山大云寺”这个题记为唐朝所保留下来,据《新唐书》载唐天授元年,青州云门山云门寺的发明和尚通过武则天的男宠薛怀义,献《大云经》给武则天,说武则天时弥勒佛下凡,应该主皇权,做皇帝,武则天非常高兴,诏令全国各地都要刻印学习《大云经》,各州县都要建大云寺,这个时候青州云门山的云门寺也就改成了大云寺,现在这个大云寺已经荡然无存了,只留下了这六个大字。
云门洞上方的三窟石窟造像风格相同,都为一佛、二僧、二菩萨、二天王或二力士像。最西边的窟中供的是释迦牟尼像,两边有身着甲,手执叉,脚踏魔鬼的天王像,与龙门、莫高窟等石窟群中所雕的唐天王像,各地唐墓中出土的天王俑完全相同。中间一窟所供的主佛也是释迦牟尼像,左右两边分别有二僧、二菩萨像和上身袒露、肌肉隆起、下着裙、赤脚的唐代力士像,头上的冠虽然看不清楚,但双鸟尾却清晰可见,这些力士像不仅是当时一般武士的形象,而且反映出唐代力士像的特征。最东边的石窟内有唐开元十九年益都县令唐照明的“云门山功德录”刻字,由此可知这一窟的开凿年代,这三窟的造像题材布置和作风相同,从而也就知道了前两窟开凿的时间也在开元前后。这一窟中还有一种特别的造像,佛坐下有益都县令唐照明和夫人韦氏的像,称为“供养人像”。即有钱人出钱作功德,把自己或亲人的像在石壁上刻出来,所刻的就是供养人像。
继续往西走,石壁上有一个进深两米多,没有佛像的石窟,称之为葬窟,与遍布山崖的方形小龛相互关联,这些小龛称为“骨灰龛”。在古代,得道的高僧和主持和尚圆寂时在葬窟中坐化,弟子便把他们从葬窟里抬到空
地上焚烧,之后把他们的骨灰放入骨灰龛中,外面凿一块与骨灰龛同样大小的石碑把它盖住,并把他们的姓氏和籍贯刻在上面。其形式类似于今天的墙壁是公墓,但并不是所有的和尚都可以把骨灰放到这里,只是寺院的住持才可以,用我们今天的一句话来解释,不妨这样认为:有一定级别的人才可以享受这种待遇。因为年代太久了,石碑掉下来,骨灰也随风而去,只留下这遍布山崖的石龛向过往的客人讲诉着这过往的史实。这一山石自然裂缝,口如井状,深不可测,称为“云窟”。每逢夏秋之际,常有云雾从窟中泛出,穿云门洞而过,将山头包于云雾当中,所以云门山的名字由来云窟功不可没。相传在隋朝时,青州有一位财主叫李清,他这年正值六十大寿,却对朋友们说,什麽金银财宝都不要,只要每人送他一丈草绳便可。李清把这些草绳连起来,一端绑上一个筐,他手里拿着一面锣,坐入筐中,让家人把他放入窟中,并约好,当家人听到敲锣声后再把他拉上来。可是家人在上面等了一天一夜后也没有听到敲锣声,于是把筐拉上来,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没有办法,家人只好回去了。李清究竟去哪里了呢?原来,李清在窟底敲锣,上面却听不到,李清只好顺着窟底往里走,走了好长一段路,正好看见两个白胡子老头在下棋,他便站在一边看棋,却没发现身边的树是一会儿发芽,一会儿长叶,一会儿又枯黄了,俗话说;“窟底一日,世上百年”。李清便在这里住了下来,老人告诫他,北边墙上的这扇窗户不能随便打开。可有一天,李清忍不住把这扇窗户打开了,发现窗外就是家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他让老人把他送出云窟,可等到回家时,早已是物是人非,好几代都过去,后人早已不认识他了,李清很伤心,又回到窟底,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看来李清是得道升天了。明朝冯梦龙所著《醒世恒言》中有一篇《李道人独步云门》,就是根据这个传说演义而成的。云窟旁边的两窟为北齐和隋朝开凿的石窟,主要为西方三圣像:即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两位菩萨。在这一窟中又隋开皇九年(589年)至仁寿二年(602年)的十余处题记,主体造像开凿于隋朝初年,最后完成于公元589年之前。东边一窟为中型窟,开凿于北齐,这一佛龛,在云门山的造像中形式最大,肋侍菩萨雕刻得最为工细精美。这一龛选择了石壁前尤为开阔的最佳位置,这是为了接纳更多的修行着,来此做法事。这些特点,表明了这一龛在云门山造像中的重要性。
这一龛东侧菩萨的飘带上,可有一男一女裸体《双身法身图》,双身修法不是“合欢”。密教认为,男是禅定,女是智慧,只有禅定和智慧相结合,才能入大定入佛智。这表明,这一龛是最为规范、规格最高的密教造像。因此可以说,这一龛在云门山造像中,具有“首席”的意义。
站在此处向南望去,劈山的劈缝清晰可见。旁边微凸起的山峰,可以形象的看到如一方宝印,而此山就是前面所提到过得宝印山。古时,人们对于五行极为推崇,认为青州即是东方之州,是最早见到太阳时的地方,此处又云雾缭绕,充满灵气,并配有“乌纱帽”和“宝印”,于是认为此处为风水宝地,必将会出现非凡之人。公元399年鲜卑人慕容德便多方考证,最后定都青州,建立南燕国。这也是山东境内唯一一处建国都的地区。关于这道劈缝,在当地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相传,二郎神跟众神仙打赌,说他能担着两座山追赶太阳,众神们不相信,于是他一头挑起劈山,一头挑着云门山追赶太阳。当他走到青州的地界时,挑劈山的地方豁口了,无法再挑了,于是就放在了这里,二郎神怕无法和众神仙们交待,就从扁担上拿下一个寨子,随手在地上画了一个“十”字做记号,于是在青州云门山南面有了一个十字村,还有一个寨子村。当二郎神把扁担抽出来时,云门山上便出现了云门洞,这是关于云门洞的有一个传说。二郎神继续往东追赶,忽然觉得鞋子里有一块小石头硌脚,就脱下鞋子来一磕,这块小石头滚落地下就形成一座小山,虽说是从鞋子里磕出来,也不能称为臭山吧?干脆,取名香山得了,这就是郑母镇香山的来历了。
云门山的顶峰称为“大云顶”,当我们登天梯来到大云顶“云门仙境”尽收眼底,此处碑文为,明朝万历壬子年按察司副史平滦公高第立,因明末清初战乱被损,清顺治庚子年,时任青州知府的夏一凤重建。据史志记载,明朝末期,山顶上原有的碧霞祠、关帝庙、东西阆风亭等建筑,在解放前夕被毁。
三皇殿建在云门山顶峰中部,供奉着人类的三个祖先—伏羲、神农、轩辕,即天皇、地皇、人皇。
迎旭门——元朝古建筑风格,为全石无梁拱形建筑,这个建筑很有代表性。
天仙玉女祠,是为纪念多情的七仙女而建,始建于元朝。原来此处建筑为蒙古包式,体现出统治者的皇族建筑(忽必烈为蒙古族)。后来,忽必烈崇尚道教,于是下令将此建筑改为道士帽形状,以示对道教的崇敬。
玉皇殿原为元朝古建筑,毁于解放战争初期,于84年重修。近年来景区又对塑像进行重塑。
《重修云门山碑记》,该碑位于山顶,采用云门山青石制作,高265厘米,宽108厘米,厚8厘米,包括碑首两字,全文554字,字径3厘米,正楷书写,它做工精细,虽久历沧桑,至今保存完好。
更为奇特的是在离碑文不远处,平坦的地面上镌刻着苍劲有力的“天池”两个大字,这处题记刻于嘉靖四十三年。
站在山顶上,远望西南群山,您会深切的体会到诗中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含义。东西阆风亭分别位于望海峰之上与西边山崖处,如仙境中隐现的两道仙门,而此处它却另有含义。在古代,大家闺秀的绣楼都有东阆门、西阆门,没有出嫁以前,绝对不能走出这两个门,只有出嫁那一天,才能走出这两个门,嫁到夫家去。在云门山两端的东西阆风亭,与山顶的天仙玉女祠、玉皇殿遥相对应,而劈山、驼山雄峙云门山东西,纱帽、宝印围绕左右,此乃真天庭也,真仙境也!
陈抟石雕像位于云门山山阴东侧的万春洞内,该洞高1.6米,宽1.2米,深5米。洞内南侧有石床,上有陈抟老人的高浮雕石像一尊,枕书长眠,常睡不醒,安祥悠然,憨厚可掬。传说陈抟辞官归隐后,高枕无忧,一觉睡了八百年。所以当地老百姓有谚语:“摸摸陈抟头,一辈子不发愁,摸摸陈抟腚,一辈子不生病。”至今,石像已被人们摸的周身发亮了。该洞是明朝嘉靖年间衡王府内典膳掌司周全为纪念陈抟老人而凿,所以当地人称为陈抟洞。
陈抟睡像石雕前上方有雪蓑的《山居吟》摩崖题刻:
夜宿石床类洞天,斗笠脱放海东边。
夜深熟睡白云起,莫管龙来榻下眠。
此诗字径9厘米,篆刻细腻,诗中大意是雪蓑生活理想的写照。陈抟洞口还有明代姜云谷的诗刻: 君睡容我醉,我醉学君睡;
醒者徒纷纷,未许同把臂。
北宋年间的青州知府卢士宗曾说:周环众山,云门为冠,然此山实不闻天下,乃不得与龙山、虎丘决雄唯可惜也。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青州的众山中,云门山是最美的,可惜云门山在天下却没有名气,因此不能与洛阳的龙山和苏州的虎丘来一比高下,真是太可惜了。而今天的云门山在经历了一千多年岁月的洗礼之后,仍然屹立在齐鲁大地上,展示着它的雄姿。我们常说来美丽的青州做客,不登云门山,不算青州客,登临云门,平步青云。相信景色秀丽的云门山会带给您最美好的记忆,并送给您最真诚的祝愿,祝愿天下人大寿、高寿、寿比南山!篇三:青州泰和山黄花溪导游词
青州泰和山黄花溪导游词
导游词
(缘起广场旅游路线行走方向东>西 景点在两侧(南北))
各位朋友/团友,大家好!有一首歌曲叫《常回家看看》,有一种渴望叫“常出去转转”,说白了就是旅游。在城里呆久了,天天听噪音,吸尾气,忙家务,搞工作,每日里柴米油盐,吃喝拉撒,真可以说操碎了心,磨破了嘴,身板差点没累毁呀!(众人笑)所以我们应该经常出去旅游,去生态景区,去吸天然氧吧。很高兴,今天由我来作为大家的导游,我叫„„,大家可以叫我„„,给我们开车的司机师傅是„„,有x年驾龄,所以请大家把心交给我们的司机师傅,把开心就交给我。
天河峡景区坐落在古齐国首都临淄之东,青州西南。在这里有鲁山的余脉,得乾坤灵气,经过数十年风雨变化形成天河峡。区内根据山谷自然资源分布状况,共划分成缘起林、逍遥津、普渡舟、觉悟山、黄花坡、牛头山六个景观区,峪谷悬月、丹崖映日、识心观瀑、禅海听涛、天雨击鼓、梵花照碧、佛崖无语、天梯入云、兰若随缘、绀桥普渡、牛山无尘、古村静虑共十二个著名景点。这是天河峡所有景点的概括,等旅游到每个景点,我还会具体介绍。
好,让我们开始我们的生态之旅,去听佛音,拥抱大自然,品尝农家宴。我们首先来到的就是【缘起广场】。缘起广场位于仁河路西侧,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它东望灵泽湖,南眺迎客亭,西临黄花溪,北衔泰和寺,群山环抱,林木簇拥,绿水相伴,佛音萦绕,在整体设计上突出了“佛、山、溪、河、林”为一体的特色。广场以佛教“缘起不灭,细水长流”的典故为缘,来到这里的各方来宾都是有缘人,让人不禁想起“佛渡有缘人”这一传说,充分体现天人一体的精神。首先我们来到的是位于缘起广场的正大门。缘起广场平面呈八字形布局,“八”是咱们中国的吉利数字,(互动游客,问带八字成语)如,八仙过海,八斗之才,八面玲珑,笑迎八方游客。
(继续向西走)在我右手边(北边)是“【飞瀑迎宾】”,瀑布从崖壁上飞流而下,用一句诗来形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毫不为过。山坡上,长着山杏树,古人都写过诗赞美过它,大家有知道的吗?唐朝大诗人李白有诗句“帝乡种三百里,杏在碧云间”,白居易有诗“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春来。” 还有宋朝诗人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买杏花”和范成大的“浩荡风光无畔岸,如何锁得杏园春。”这些优美的诗句都说明杏树在我国栽植历史悠久。杏树,属蔷薇科花果植物,起源于我国北方,适宜于山川坡洼处生长。它抗旱耐寒,容易种植,挂果早,大家听说过“桃三杏四李五年,枣树当年就见钱”谚语吧,也就是它四年即可结果。且盛果期长达五六十年,树龄在百年以上。看这一株已有几十年的树龄了。杏树与“幸福”谐音,自古以来人们便把“杏树”、“杏花”作为吉祥的装饰图案用于建筑、家具、器皿之上。中国古代以科举取士,每年的阴历二月举行进士考试,那这时正值杏花盛开之时,洁白吐香的花朵向考生们传达着春的希望和祥瑞,娇美的杏花因此获得了“及第之花”的美誉。杏树一般4月上旬萌芽,中旬开花,那时山坡上、峡谷边一片粉白,层层密密、团团簇簇的杏花竞相出笑脸,暖风吹过,阵阵馥郁馨香袅袅扑鼻而来,似梦,像雾,一派自然野趣的春意盎然。山杏成熟期在6月中旬,山杏香甜可口,汁多肉厚核小,到时欢迎游客们再来景区品尝在山杏。愿这杏树、朵朵杏花陪伴您的天河峡之行“一路有杏(幸)”。(再看那),三株高大的树木,与其他树木明显的不同,显示着自己的不同与出众,那就是享有“君子木”之美称的梧桐树,大家知道梧桐树的美称怎么来的吗?关于它还有个典故呢,《庄子·秋水》上是这样说的:“雏(凤凰)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足见梧桐树的高贵了吧。(继续行走)南边是“【灵泉吐玉】”,我发现大家早就在关注我左手边的奇特喷泉了吧,有人肯定会想说见过龙头吸水,一般都用龙头建筑,这里怎么用的是狮头。我来告诉大家,因在佛教中,狮子是万兽之王,具有辟邪护法之作用。所以叠瀑选用九只狮首吐水的造型。大家都看过《西游记》还记得里面孙悟空大战九灵元圣妖怪的那一回吧,它就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骑九头狮子精。佛家认为,众生一念之心,处于凡尘,因而有九种相,如转轮一样,周而复始,无有停止,命名为九心轮。所谓九心,即有分心、能引发心、见心、寻求心、贯彻心、安立心、势用心、返缘心、有分体心。如果能悟透一心,便可成佛。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继续行走)看我左手边那一排排长廊,贴游路南侧,为“【凭水临风】”景区,此为观景长廊,长廊约长70米,采用木石结构,造型简约,通透性强,与周围景观保持一致。长廊是游客观看瀑布景群、驻足休息的休憩地。景区有山楂、柿子等果树。长廊上种植紫藤等攀援植物,夏天可是避暑的好地方。(手指北侧山坡)看那,临风长廊北侧山坡上那个亭子,那就是“【迎客亭】”。亭外鸟语花香,亭内弈者无声。《醉翁亭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导游说:岂不美景,美哉!)
(继续前行)东西跨越着跌瀑,水瀑为九叠,那就是“【峡滩九叠】”,这象征着景区不断崛起。细听,瀑布时急,时缓,一会似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一会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两边岩石高起,积压得瀑布像一条玉带凌空飞舞般翩跹而下,令人叹为观止;从飞瀑断崖处远望,岩石若水洗,层叠似铁关,溪水深碧,在偶尔的阳光照耀下,蜿蜒不知所踪。
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梵呗之音】”广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夏天我们可以清泉濯足,可赤脚在石板上行走,感受“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意境,体会亲水的乐趣。
缘起林景区
我们由缘起广场的东部游览到了西部,现在我们要进入第一个景区【缘起林】的正门,号称“天王之门”,景门宽50米,高20余米,全部采用混凝土浇筑的仿石手法,造型为简约的四柱三跨式。水沿巨石层层跌落至两侧崖壁,具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四座石柱象征佛教的四大守护神——四大天王,又具有风调雨顺之意。
缘起广场还为老人和孩子留出了空间,老人可以在这里打打太极、轻舞手中扇跳跳舞,尽情享受晚年生活。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尽情戏水,享受大自然给予的自然氧吧,生态美景。好,下面就开始我们的【天河峡】纯净之旅,来去体验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天河峡风景区的主入口。天河峡三个字是寓意水、石、山、林等自然资源,地处
唐庄西的山谷中,溪水清澈,宛若一个乡间的少女,静则流光盼顾,野花满头,相思成潭。动则飞流湍急,落玉之声,如山歌清唱,清纯甘美.......闻者无不动容,让人流连忘返。沿途两面悬崖峭壁,怪石林立,崖壁之上,或如人面,或如牛首,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古松虬枝倒挂其间,黄绿交融,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神奇的天然画卷。游人所到之处,就仿佛走进了梦境,无不惊叹大自然的神功鬼斧。山野之中,景虽无盛名,然景之秀色足以醉客,当是山之淳朴,水之灵秀。在未成为旅游景区之前有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叫黄花溪。据说黄花溪是潍坊等地的驴友触景生情,给这些无名的山色所起的一个名字。
天河峡,100%纯净的自然山水,一个曾经人迹罕至的地方„„没有雕梁画栋的楼台和廊阁,也没有普渡众生的庙宇和神灵,更没有人文杜撰的传说和故事,这里只有自然„„黄花溪全长12公里,峭壁高耸,深谷蜿蜒,林木蔽天,流瀑成群,既是山东第一天瀑谷,又是天下第一大幽谷。
谷内,春时百花烂漫,夏天山翠水流,秋季红叶漫山,冬日冰瀑连绵。四时皆景,一步一画。另有许多优美的传说故事,更为自然景观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天河峡风景区主要有缘起林、逍遥津、普渡舟、觉悟山、黄花坡、牛头山六大游览景区。进入黄花溪,可以乘船渡水,然后过栈道,登天梯,穿瀑布,走天桥,全身心地融入奇山秀水之间。古语说,“天下名山佛占多”。黄花溪内的佛教文化精神,也在处处展现。缘起林、逍遥津、觉悟场、涅槃山,四个主题景区,新颖惊险,悠远清静,令人赏心悦目。游客们在体验山水文化的同时,又可以直接感受佛教文化的境界与智慧。所以,天下第一大幽谷的神奇意境,让所有游客沉迷其中,流连忘返。
(进入景门))(引领大家观看)各位团友来看这文化景墙,有人肯定问:这全是竹子的吗?这是竹简造型的,没有用竹子,大家想想如果用竹子,需要砍伐多少竹子。看这些金灿灿的文字,有句成语“罄竹难书”,是说某人罪大恶极,做过的坏事,即使把天下所有的竹子砍伐来书写都写不完。这说明在蔡伦没有发明纸之前,古人记事,向朝廷奏事都是用的竹子。看这些文字,上面书写着景区内的主要景点。
好!开始游览我们纯净的生态之旅的第一个区域缘起林,取义佛教缘之说:凡事皆有缘,我相信大家旅游结束后定会有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感受。
(漫步竹林中)【竹林筛影】竹林中生长着淡竹、毛竹,大家能够认出哪是毛竹,哪是淡竹吗。大家看到这么多竹子会不会问为什么这没有大熊猫呢,因为大熊猫吃的是箭竹,这里不生长,在四川那有。竹海空气清新,是鸟类居住的良好环境,古时就有“竹子茂盛则凤凰至”的说法。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珍禽鸟类,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鸳鸯白冠长尾雉、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等。此外,在科普长廊您还可以了解到一些鸟类知识。比如被历代宫廷和达官贵族视为宠物的绯胸鹦鹉、鹦鹉中的老寿星——葵花鹦鹉等等,在这些笼子里的是鹩哥或八哥,这儿就是景区为游客提供的自由发挥的场所,为什么呢?这儿的鸟都会讲话,比如“你好、我爱你、恭喜发财、你真漂亮、你还会讲话的呀”,至于哪只鸟会讲哪句话,就要靠您自己去摸索了。
好了,与鸟儿对完话,我们就继续往前走,您知道这些八哥、了哥是如何训练的吗?八哥说话不是靠舌头说话的,而是从喉咙的鸣管发声的。我们的工作人员等到幼鸟长到3-4个月开始换羽毛(换至一半左右)时,在每天的早上或傍晚,用收录机、复读机或工作人员亲自调教调教20-30分钟,连续30-45天左右,等八哥的凤头长齐,聪明的八哥就会开始学说话了。(迈过溪水上的石阶),就到了小桥、流水、人家,【花溪人家(明月清风)】房子的建筑风格根据青州民居特点,坡顶屋,砖石砌墙,秸草覆顶。村道的总体环境充分体现出农业文化特色,院内置有石碾、石磨、挑子、古井,屋内放置矮桌板凳等生活用品,营造浓郁的生活气息。(用手指着解说)此即为【禅海漂流】佛云,众生修行六波罗密就能从生死苦海此岸,渡过烦恼中流,而到达涅盘的彼岸。大家不妨驾一叶扁舟,荡漾于波澜不兴绿水之上,穿梭在如芥子般的岛屿之间,让晨雾之中群山依稀入眼,细细聆听佛祖的真谛,寻息心之所。(来到)【识心亭】,大家在此休息下,可以自由活动,这里提供有茶水、咖啡饮品,10分钟后在这里集合。山林是修心的净土,《菩萨戒经》云“识心见性”,修行的最高境界即是自我修悟,做到“眼中无山而心有山”。(在亭内解说)我国初唐的“四杰”之
一、文学家骆宾王曾有一首写鹅的诗,诗中曰:“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活灵活现描绘了白鹅戏水“红掌击波”的情态。您瞧,溪中游弋的那群白鹅形象地体现了骆宾王诗中的意境。那边山坡上栽种松柏等,形成四季常绿景观。在树枝上悬挂有一些佛家禅语,篇四:青州云门山导游词
青州云门山导游词
青州云门山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来到青州著名风景名胜区——云门山景区。我是大家的导游刘x,大家可以叫我小刘。很高兴为大家提供导游服务,同时也希望大家配合我的工作,谢谢大家!云门山位于青州城南 2.5公里处,主峰海拔421米,属于泰沂山脉。山上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文物古迹众多,为国家3a级风景名胜区。可以说云门山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历史画卷。现在就请您随我走进云门山走进这美丽的历史画卷。
前面四柱三门的牌坊便是云门山的山门了,仿古建筑,金黄色璃瓦覆顶,匾额上云门山三个大字为原书法协会主席舒同的题写。
云门山有近千级的石阶直达山顶,整个石阶为999级。这些石阶修的很科学,每上二三级台阶,就有一小段平路,让您的腿有个缓冲休息的时间,这样上山下山都不至太累。
观寿亭是一座两重檐五重梁的仿古高亭,此处为观寿的最佳角度,故名观寿亭,毁于47年解放战争于84年按照隋朝模式重修。在观寿亭内有六个石鼓形的凳子,是用青州的特产青刚石制成,上面分别刻有貂禅、西施、李清照、王昭君等美女、才女的形象,雕工细腻,线条流畅。亭子上方绘有八仙、观音、寿星的图案。观寿亭建在登山的必经之路,登山的游客可以在这里稍事休息,看看山顶的寿字,登山的劲头就更大了。而当地的很多老年人经常来云门山,在这亭子里打打扑克、下下象棋,谈谈云门山的典故,呼吸一下大山的清新空气,天晚了下山,也算是游了云门山了。
离观寿亭不远处的小型石制建筑为云门山的山神庙,您可不要因为它小而小瞧它,这里住的可是云门山的主人---云门山山神,客人们来到这里,先拜一拜主人,也是应该的。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自然这庙也不在大,有神则灵。一路往山上走,路边好多松树杈上都放满了石头,这与当地的风俗习惯有关系,用我们青州话来讲叫压松枝,松枝谐音送子或孙子,老太太门抱孙心切,希望家里早添人丁,就到山上的送子娘娘跟前求拜,下山时就捎一块石头放在树杈上,这样就寓意着送子,来年就可以抱孙子,心想事成了,还有人会折一小段松枝,插在耳后或头发上,说是下山戴松枝,回家抱孙子。这算是表达心愿的一种方式吧!云门山自古以来就是佛、道共同青睐的一座山峰,山顶有巨大的洞穴,南北贯通,远望如高悬太空的明镜,每逢夏秋之季云雾常穿门洞而过,景色非常壮观,人们称此景为云门或云门仙境,云门山因此而得名,据山顶碑文记载隋朝此山被称为云门山。云门山上有一段奇特的路称为龟背石或龟背路,因路面表层上的图案与形状特别像龟的贝壳,因此而得以美名。我们来到了渐入佳境。这四个字刻在这块小石壁上,有点信手涂鸦的感觉,这是明朝著名书法家雪蓑在云门山上的第一处题记。相传有一次雪蓑酒后登山来到这里,他看到山下大雾弥漫,山上却是春光明媚,一个个山头像是海上浮出的仙岛,他以为自己看到了人间仙境,便写下了渐入佳境四个字,虽似信手拈来,其中却隐含深意。他的意思是说云门山的景致从这儿越来越好了。
从渐入佳境再上几个台阶,眼前豁然开朗,平坦的空地上是一个红墙的院落望寿阁。望寿阁属于佛道两家的共同遗址。隋唐为鼎盛时期,这里供有灵光菩萨的塑像,是和尚们的天下。唐以后,道教开始兴盛,佛道之争日显。到了元朝,忽必烈作了皇帝,道教被定为国教,道士们就把灵光菩萨撤掉,改为道观,取名灵官庙。解放战争中毁于战火。青州市政府非常重视旅游事业,于84年重修,因为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见山顶的寿字,于是命名为望寿阁.正门遍额上望寿阁三个大字是我国原书法协会主席
启功的题记。望寿阁的正殿为四面透窗的高大建筑,殿内供奉的是福、禄、寿三星,门楣上的牌匾为三星共照。
东边厢房里供奉着泰山老母、送子娘娘、眼光奶奶。实际上我们民间所称的泰山老母就是泰山上的碧霞元君。西边厢房供奉的是关公和文武财神。《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广为流传,那位红脸的美髯公关羽更成为正义的化身,关公成为国家祭祀的高级神诋后,佛道两家争相把他拉入自己的教门充当护法,他既是佛教中的护法神伽蓝神,同时也是道教的护法神之一。关公供奉在此意寓保平安之意。
财神可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两类。文财神是比干和范蠡。我们此处供的文财神是比干丞相。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为人耿直。比干见纣王荒淫失政,暴虐无道,便直言相谏,最后纣王恼羞成怒道: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窍,今天我要看看你的心有几个窍!说完,就命人把比干的心给挖了出来。比干被刨心后,走出宫阙,虽然他没有了心,但是他吃了仙人送的仙丹,并未死去。正因为无心,也就无偏无向,办事公道。自古道:无商不奸!把比干这位公正无私、童叟无欺的正派君子敬为财神,当然人人信服而无异议。
武财神赵公明为道教神明。您来到此处道教圣地,可以诚心的拜一拜,保佑自己与家人平平安安,财源滚滚,在这里将会使您的心愿达成圆满。望寿阁建在云门山最北端,左右及后面三面悬崖,属云门山的一处风水宝地。一路行来,无论天气有多么炎热,在此处也可以感到凉风习习的,而且还可以观赏到四周美丽的景致。站在望寿阁向西望去,青州著名佛教文化胜地—驼山尽收眼底。驼山位于青州城西南5公里处,主峰海拔408米,属于沂山山脉。站在此处,远望群山山峰如千匹卧着的骆驼的驼峰。明朝嘉靖年间《青州府志》记载:因山形似驼,故名驼山。驼山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户单位。位于驼山东南面峭壁上,大小并排着石窟六座,石佛造像638尊,保存非常完整,是山东省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石窟造像群,被誉为齐鲁石窟之冠。驼山之所以闻名遐迩,不仅是因为山上众多的石佛造像,而且在驼山上可以观赏到世界上最大的山体巨佛。位于驼山东南面,云门山的阳坡前面,有一座奇妙的山体巨佛。佛像从发髻到喉结全长2600米。这尊巨佛形象逼真,造像者借助山势,根据登山不同的方位,修凿出巨佛口型一张一合的变化。在青州当地,有一拜佛、二拜寿之说,其中拜佛,则是到驼山拜谒佛祖,因此驼山还有一个名字为佛山。
北望——青州城的全貌尽收眼底。大禹治水后,全国置九州,即按照当时山川、河流的走向,把全国划分为九个州,青州就是其中之一。根据中国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中记载:海岱为青州,海即渤海,岱即泰山,也就是说从渤海之滨到泰山脚下这一大片的青山绿水都为古青州的所在地,按照中国古代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记载:青州的地理位置位于最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所以被称之为青州,并被誉为东方第一州。
眼下被松树林覆盖的山,像一只展翅的凤凰,此山名为凤凰山。凤凰为传说中的一种很有灵气神鸟。相传它要到一个很有灵气的地方繁衍生息,于是它便不远万里飞翔寻找,当它飞到青州时,被云门山的景致和灵气深深吸引了,于是定居下来传为美谈。东望——天气晴朗时,您会发现东方有一条洁白的玉带在轻轻飘浮着,那就是青州母亲河——弥河。
海岱雄风为原江苏省书法协会主席武中奇的题记。武中奇,1907年出生,山东长清人。海:指渤海。岱:泰山。即从渤海之滨到泰山脚下,这一片的绿地为古青州的所在地,以当今的青州为治所是从东晋开始的,此后历经隋、唐、宋、金、元、明、清等
封建王朝,虽建制频仍,但均为州、府、郡、道、路的治所,长达1600年之久,是山东境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中在明洪武九年,青州由省级治地降为地级治地。旁边的竹林图为我省著名画家于希宁的作品。
路边的这块平坦的大石头,刚好容纳一个人躺在上面,石台上方写着蓑老卧豆岩,您一定会非常奇怪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处题记是明朝书法家雪蓑的又一处题记。相传,又一次雪蓑酒后登临云门山,走到此处后躺在这块岩石上睡着了,到了晚上山上忽然下起了大雨,大雨顺着岩石流淌下来,淋湿了雪蓑的半边身子,他一时兴起,写下了蓑老卧豆岩的题记,后来,雪蓑和友人来到此处,他人不解,问其含义,雪蓑笑而不答,指指自己的脑袋。友人恍然大悟:头的半边淋湿了,去掉页字,就剩下豆字了。这是雪蓑留给我们后人的一处字谜。(这处题记为郭沫若所释义)。敬神如神在刻在路边的石壁上,非常醒目。这是孔子的一句至理名言,后面加上一句不敬是泥胎就表达出一个完整的意思。即为如果你心里敬信神佛,神就真的存在;如果不信,它也就只是一尊泥胎而已。信则有,不信则无,可见孔子是最早具有辩证思想的人,是一位大智者。
当我们踏着999级美好的祝愿来到寿字跟前,眼前豁然开朗。在山阴石壁上镌刻着我国古代最大的摩崖巨刻寿字。这个字端庄大方,结构严谨。通高为7.5米,宽3.7米,仅寸子就2.30米的高度。所以青州当地便有了人无寸高的戏语。寿比南山这个人们过寿时最美好的祝愿即出于此,这在辞海里有名确记载。这个寿字为明朝嘉靖三十九年九月初九,衡王府内掌司冀阳周全所献书,寓意着寿比南山的含义。(即公元1560年所刻,历经现在已有447年的历史)。
关于这个寿字在我们青州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神奇的说法。那年,衡王过寿,发出告示:谁献的礼最多最厚,就可以座寿筵的首席首座。一时间,文武百官、豪绅贵族们为了讨好衡王,拼命的争富比贵,献上自己认为最重的礼物。可是到了寿筵的这一天,将近中午,仍没有人敢做寿宴的首席首座,因为大家都不敢肯定自己所献的礼物是否最厚。这时,从门外走来一个穿着破旧的老道士,名为雪蓑。传说雪蓑为半仙半道之体,有着非凡的能力。只见他大摇大摆,旁若无人的径直到首座上座了下来,大家都惊叹嫉妒不已,纷纷上前质问雪蓑:你究竟献的什么寿礼,敢做这个位子!?瞧你穿的这副穷酸样,能献什麽好东西?雪蓑不慌不忙的站起来,对大家说:各位请随我来!他带着大家来到院子里,抬手往南边一指,只见南山上出现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大寿字,光芒直逼衡王府。衡王可高兴坏了,可又仔细一瞧,寿字下面的寸字少了一点。衡王忙问雪蓑是怎麽一回事,雪蓑说:你只会以貌取人,不辨贤能,这一点就随他去吧!衡王又是再三请求,雪蓑才让衡王拿来绸团,名文武百官一起磨墨,然后拿起绸团,王磨盘中一蘸,随手向南扔去,绸团向南飞了五华里,正好补上了这一点。随着这一点的形成,又是一阵强烈的金光闪耀,耀的众人眼睛都挣不开了。据说这光向北一直照到了渤海之滨,于是老百姓都说在青州城的北边便出现了寿光县。这神奇的现象让大家惊叹不已,雪蓑也在寿宴上出尽了风头,让文武百官羡慕极了。酒足饭饱后,衡王带领大家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南山上,一路上还暗自盘算雪蓑用了多少金子才铸成了这个寿字。可是到了寿字跟前一看,衡王才发现自己上当了,原来这个寿字是用红泥巴糊在山崖上,外面贴上一层麦秸皮,阳光照在上面一反射,就感觉金光闪闪。衡王恼怒之余,却又舍不得这个寿字,便找来了青州最好的石匠,把寿字刻在了山崖上,寿字是留住了,金光却永远的消失了。在寿字西侧,一个不被有人注意的僻静处,有一处价值极高的浅浮雕像非常罕见,那就是金代道士马丹阳浮雕像。马丹阳浮雕像高约80厘米,宽约60厘米。凸面高约半厘米,为头部侧面像。雕刻十分细腻,刀法精湛。雕像五官比例适当,面部清瘦,胡须飘拂,表情宁静,正在凝神东望。其仙风道骨的形象表现得惟妙惟肖。神在两个大字,是雪蓑在云门山的又一处题记。这处题记为云门山的第二大字,字径约一米,与大寿字相邻。该字在摩崖上镌刻而成,笔墨饱满,架构矫健,古拙浑朴,雄浑生姿,挥洒自如,矫若惊龙,一气呵成,尽显狂放流姿之美,可谓神来之笔。游人往往于不经意间抬首便见二字,悠然之情畅然于心,恰似敬神如神在之意。云龙之门则为军中书法家李铎的题记。近年来,在修复云门山古迹的同时,先后征集我国当代书画家武中奇、舒同、李铎、高启云、于希宁、史进前等名人字画,精心镌刻于崖壁之间,为了和山上的古迹相互区别开来,我们特意把新增题记涂抹成蓝色,给古老的云门山增添了新的生气。这个南北贯通的天然大洞为云门洞,高阔过丈,天然形成。远望如高悬太空的明镜近看如拱璧月门,由此云门山有了一个非常有意境的名字云门拱璧。关于云门洞的来历,我们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那就是衡王招亲的故事。明朝青州衡王有个女儿,才貌出众,人称咏絮公主。那年公主正值豆蔻年华,许多王孙公子都来攀亲,但衡王夫妇爱女如掌上明珠,不愿轻易许婚,公主也要自己挑选个品学兼优,有才能的如意郎君。于是她让父王发出告示:谁能在南山上挂一面能在王府的绣楼就能看清的镜子,她就嫁给谁,凡年龄在16—25之间的青年都可应试,那些王孙公子、富人子弟听到这一消息,都争先置办铜镜,有的竟不惜卖掉家产。铜镜铸造得如此之大,数十人才能抬到山上,令人悬挂山上,但终因相距太远,因为没有太阳光的反射,在王府难以看到,王孙公子、富人子弟纷纷败下阵来。这时,青州城西南井塘村的一个小石匠说他能办到,并说十天后来回话。小石匠带了锤钎、凿子工具来到云门山大云顶底部早已看好的地方早了起来,他不分昼夜,终于在第十天的早上,打出一个南北贯通、高阔过丈的大洞,衬着山前的阳光,从衡王府邸望去,这个洞恰似一个高悬太空的明镜。小石匠聪明勤劳,坚定不拔的毅力感动了公主,这位咏絮公主虽然出身名门,却心地善良,不重门第之分,她决定嫁给小石匠,衡王夫妇也因有言在先,拗不过女儿,就同意了这门婚事。公主下嫁后不靠婚资过活,与小石匠勤俭持家,至今使村中的一段佳话,而古青州八景之一的云门拱璧就此诞生。
云门洞北侧的两个池子名曰二龙池,听老年人们将这两个池子原为泉眼,池子里水清甘冽,清澈见底,是山顶的两颗明珠。近年来,水位下降,池子里多半积攒的雨水,但即使天气再旱,这两个池子也没有干过,可见山多高水多深是有一定含义的。
云门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山上三种文化鼎力,分别为佛家、道家、儒家。穿过云门洞我们来到了佛教圣地—云门山石窟造像群。在云门山阳坡石壁上大小并排着石窟五座,石佛造像二百七十二尊,它与西边的驼山石窟造像同组成了青州石窟造像群,被誉为齐鲁石窟之冠。并且在石窟旁边的崖壁上历代名人的题记遍布山崖,可以说云门上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历史画卷。云门洞上方云门山三个篆体字,形象地体现出云门仙境名字的意境。此出题记为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的官居礼部尚书、太子太保加少保的山西乐平人乔宇的题记。鬼斧神功、超尘离梦、玄之又玄分别是雪蓑的题记。鬼斧神功四个字为虞云门洞南端内侧悬崖之上。超尘离梦位于云门洞上。吐纳风云为清朝的题刻。云门山大云寺这个题记为唐朝所保留下来,据《新唐书》载唐天授元年,青州云门山云门寺的发明和尚通过武则天的男宠薛怀义,献《大云经》给武则天,说武则天时弥勒佛下凡,应该主皇权,做皇帝,武则天非常高兴,诏令全国各地都要刻印学习《大云经》,各州县都要建大云寺,这个时候青州云门山的云门寺也就改成了大云寺,现在这个大云寺已经荡然无存了,只留下了这六个大字。
云门洞上方的三窟石窟造像风格相同,都为一佛、二僧、二菩萨、二天王或二力士像。最西边的窟中供的是释迦牟尼像,两边有身着甲,手执叉,脚踏魔鬼的天王像,与龙门、莫高窟等石窟群中所雕的唐天王像,各地唐墓中出土的天王俑完全相同。中间一 窟所供的主佛也是释迦牟尼像,左右两边分别有二僧、二菩萨像和上身袒露、肌肉隆起、下着裙、赤脚的唐代力士像,头上的冠虽然看不清楚,但双鸟尾却清晰可见,这些力士像不仅是当时一般武士的形象,而且反映出唐代力士像的特征。最东边的石窟内有唐开元十九年益都县令唐照明的云门山功德录刻字,由此可知这一窟的开凿年代,这三窟的造像题材布置和作风相同,从而也就知道了前两窟开凿的时间也在开元前后。这一窟中还有一种特别的造像,佛坐下有益都县令唐照明和夫人韦氏的像,称为供养人像。即有钱人出钱作功德,把自己或亲人的像在石壁上刻出来,所刻的就是供养人像。继续往西走,石壁上有一个进深两米多,没有佛像的石窟,称之为葬窟,与遍布山崖的方形小龛相互关联,这些小龛称为骨灰龛。在古代,得道的高僧和主持和尚圆寂时在葬窟中坐化,弟子便把他们从葬窟里抬到空地上焚烧,之后把他们的骨灰放入骨灰龛中,外面凿一块与骨灰龛同样大小的石碑把它盖住,并把他们的姓氏和籍贯刻在上面。其形式类似于今天的墙壁是公墓,但并不是所有的和尚都可以把骨灰放到这里,只是寺院的住持才可以,用我们今天的一句话来解释,不妨这样认为:有一定级别的人才可以享受这种待遇。因为年代太久了,石碑掉下来,骨灰也随风而去,只留下这遍布山崖的石龛向过往的客人讲诉着这过往的史实。这一山石自然裂缝,口如井状,深不可测,称为云窟。每逢夏秋之际,常有云雾从窟中泛出,穿云门洞而过,将山头包于云雾当中,所以云门山的名字由来云窟功不可没。相传在隋朝时,青州有一位财主叫李清,他这年正值六十大寿,却对朋友们说,什麽金银财宝都不要,只要每人送他一丈草绳便可。李清把这些草绳连起来,一端绑上一个筐,他手里拿着一面锣,坐入筐中,让家人把他放入窟中,并约好,当家人听到敲锣声后再把他拉上来。可是家人在上面等了一天一夜后也没有听到敲锣声,于是把筐拉上来,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没有办法,家人只好回去了。李清究竟去哪里了呢?原来,李清在窟底敲锣,上面却听不到,李清只好顺着窟底往里走,走了好长一段路,正好看见两个白胡子老头在下棋,他便站在一边看棋,却没发现身边的树是一会儿发芽,一会儿长叶,一会儿又枯黄了,俗话说;窟底一日,世上百年。李清便在这里住了下来,老人告诫他,北边墙上的这扇窗户不能随便打开。可有一天,李清忍不住把这扇窗户打开了,发现窗外就是家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他让老人把他送出云窟,可等到回家时,早已是物是人非,好几代都过去,后人早已不认识他了,李清很伤心,又回到窟底,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看来李清是得道升天了。明朝冯梦龙所著《醒世恒言》中有一篇《李道人独步云门》,就是根据这个传说演义而成的。云窟旁边的两窟为北齐和隋朝开凿的石窟,主要为西方三圣像:即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两位菩萨。在这一窟中又隋开皇九年(589年)至仁寿二年(602年)的十余处题记,主体造像开凿于隋朝初年,最后完成于公元589年之前。东边一窟为中型窟,开凿于北齐,这一佛龛,在云门山的造像中形式最大,肋侍菩萨雕刻得最为工细精美。这一龛选择了石壁前尤为开阔的最佳位置,这是为了接纳更多的修行着,来此做法事。这些特点,表明了这一龛在云门山造像中的重要性。
这一龛东侧菩萨的飘带上,可有一男一女裸体《双身法身图》,双身修法不是合欢。密教认为,男是禅定,女是智慧,只有禅定和智慧相结合,才能入大定入佛智。这表明,这一龛是最为规范、规格最高的密教造像。因此可以说,这一龛在云门山造像中,具有首席的意义。
站在此处向南望去,劈山的劈缝清晰可见。旁边微凸起的山峰,可以形象的看到如一方宝印,而此山就是前面所提到过得宝印山。古时,人们对于五行极为推崇,认为青州即是东方之州,是最早见到太阳时的地方,此处又云雾缭绕,充满灵气,并配有乌纱帽和宝印,于是认为此处为风水宝地,必将会出现非凡之人。公元399年鲜卑人篇五:黄花溪景区导游词
黄花溪景区导游词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与大家相识,首先
我代表我们泰和山景区为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欢迎!托大家的洪福,很幸运地
成为了各位的导游,我姓x,大家叫我小x就可以了,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有什
么需要,都可以和我说,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会尽量满足您的要求。
同时也给大家提几个小建议:首先,出门在外安全第一,不仅仅是我们的人
身安全还有财物安全,大家要小心保管自己的贵重物品。其次呢,希望大家把吃
剩下的瓜果梨皮装进一个方便袋子里,下山的时候带到山下。最后一点我们各位
是以一个团队的形式出游,在时间方面小x希望大家可以准时,不要迟到。
我们现在要游览的是黄花溪景区。黄花溪景区坐落在古齐国首都临淄的东面,青
州西南。共划分成缘起林、逍遥津、普渡舟、觉悟山、黄花坡、牛头山六个景观
区,峪谷悬月、丹崖映日、识心观瀑、禅海听涛、天雨击鼓、梵花照碧、佛崖无
语、天梯入云、兰若随缘、绀桥普渡、牛山无尘、古村静虑共十二个著名景点。
这是黄花溪所有景点的概括,等旅游到每个景点,我还会具体介绍。
南边是“【灵泉吐玉】”,我发现大家早就在关注我左手边的奇特喷泉了 吧,有人肯定会想说见过龙头吸水,一般都用龙头建筑,这里怎么用的是狮头。
我来告诉大家,因在佛教中,狮子是万兽之王,具有辟邪护法的作用。所以叠瀑
选用九只狮首吐水的造型。大家都看过《西游记》还记得里面孙悟空大战九灵元
圣妖怪的那一回吧,它就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骑九头狮子精。
我们现在的位置就是【缘起广场】。缘起广场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它东边是
灵泽湖,南边是迎客亭,西边是牛头山,北边是泰和寺,广场以佛教“缘起不灭,细水长流”的典故为缘,来到这里的各方来宾都是有缘人,让人不禁想起“佛渡
有缘人”这一传说,充分了体现天人一体的精神。
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缘起广场的正大门,号称“天王之门”,宽50米,高20余米,全部采用混凝土浇筑的仿石手法,造型为简约的四柱三跨式。水沿
巨石层层跌落至两侧崖壁,大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四座石柱象征
佛教的四大守护神——四大天王,又具有风调雨顺之意。缘起广场还为老人和孩子留出了空间,经常有老人在这里打打太极、扭扭秧
歌、跳跳舞,享受晚年生活。孩子们也可以在这里尽情戏水,享受大自然给予的自然氧吧,生态美景。
(继续行走)大家看我左手边那一排排长廊,贴游路南侧,为“【凭水临风】” 景区,此为观景长廊。长廊是大家观看瀑布景群、驻足休息的休憩地。长廊上种
植紫藤等攀援植物,夏天可是避暑的好地方。(手指北侧山坡)看那,临风长廊
北侧山坡上那个亭子,那就是“【迎客亭】”。
(引领大家继续观看)大家请看我右手边北侧山坡下的“【竹简景墙】”,或
许有人会问:这全是竹子的吗?这是竹简造型的,这些金灿灿的文字,书写的就
是我们景区内的主要景点、大家可以看看。
(继续前行)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梵呗之音】”广场,“明月松间照,清泉
石上流”,夏天我们可以赤脚在石板上行走,感受“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意境,体会亲水的乐趣。
缘起林景区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黄花溪风景区的主入口。黄花溪全长12公里,溪水清澈,峭壁高耸,深谷蜿蜒,林木蔽天,流瀑成群,既是山东第一大瀑谷,又是天下第一大幽谷。谷内,春天百花烂漫,夏天山翠水流,秋季红叶漫山,冬季冰瀑连绵。
进入黄花溪,大家可以乘船渡水,过栈道,登天梯,穿瀑布,走天桥,全身
心地融入奇山秀水之间。
我们纯净的生态之旅的第一个区域就是缘起林。(继续向西走,沿步游路前行)大家所看到的溪水是由山谷中的泉水和峡谷
瀑布流水汇集而成,甘甜清冽,清澈见底,具有一定的理疗价值。
黄花溪景区内有罕见的原始植被和很多野生动物。是江北罕见的天然植物 林,有木本植物110多种,草本植物200余种,陆生脊椎动物100余种;因其特
殊的地质地貌和丰富的森林资源,形成了独特的山地森林小气候,空气中的二氧
化碳含量仅百万分之160,负离子含量是城市的200倍。“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这里小x(导游名字)就不多说了,还是让我带领大家来慢慢体验这生态之旅
吧。
(继续向西走,引领游客观看)看北面山坡上,长着山杏树,大家听说过“桃
三杏四李五年,枣树当年就见钱”这个谚语吧,也就是它四年即可结果。且盛果
期长达五六十年,树龄在百年以上。看这一株已有几十年的树龄了。
杏树与“幸福”谐音,自古以来人们便把“杏树”、“杏花”作为吉祥的装
饰图案用于建筑、家具、器皿之上。古人都写诗赞美过它,大家肯定知道很多,唐朝大诗人李白有诗句“帝乡三百里,杏在碧云间”,白居易有诗“杏园岂敢妨
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中国古代以科举取士,每年的阴历二月举行进士考
试,那时正值杏花盛开之时,洁白吐香的花朵向考生们传达着春的希望和祥瑞,娇美的杏花因此获得了“及第之花”的美誉。杏树一般4月上旬萌芽,中旬开花,成熟期在6月中旬,愿这杏树、朵朵杏花陪伴您的黄花溪之行“一路有杏(幸)”。
(继续前行)大家注意看那块立于溪边似圆锥的石头,那就是【陀螺石】,(可在溪边选一块形状近似陀螺,质地较好,有纹理的石头命名为陀螺石。)关
于陀螺石有这么个传说,龙王沾须引来泉水让七仙女沐浴后,向七仙女夸下海口,说他这什么都有,七仙女有意为难,提出要玩陀螺,把龙王难住了,他又求助山
神,山神献出一块石头,龙王用水冲刷成一个陀螺。此石之名由此而来。从此,这块石头便有了灵气,据当地老百姓讲:女孩子摸一摸这块石头,双手就更加纤 细灵巧,或成耕织能手,或成巾帼英雄。男孩子摸一摸这块石头,顿生才气、智
慧,或成能工巧匠,或成名家大师。大家可以去摸一下。(继续前行)大家看我的左手边这一片山林,想必大家都能够猜到,对,这就是
山楂林。电影《山楂树之恋》想必大家都看过了吧。
对于山楂树,大家印象最深的恐怕除了电影《山楂树之恋》的纯洁爱情故事
外就是冰糖葫芦了吧,其实关于冰糖葫芦还有一个传说,大家想不想听啊?好,相传那是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黄贵妃生了怪病,她突然变得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都不见效。眼见贵妃一日日病重起来,皇帝
无奈,只好张榜招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他在为贵妃诊脉后说:“只要将
‘棠球子’(即山楂)与红糖煎熬,每饭前吃5~10枚,半月后病准会好。”贵 妃按此方服用后,果然如期病愈了。于是龙颜大悦,命如法炮制。后来,这酸
脆香甜的山楂传到民间,就成了冰糖葫芦。大家回去的时候,别忘了给您的亲朋
朋好友带些回去。
(漫步竹林中)【竹林筛影】竹林中生长着淡竹、毛竹,大家能够认出哪是毛竹,哪是淡竹吗。竹海空气清新,是鸟类居住的良好环境,古时就有“竹子茂盛则凤凰至”的说法。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珍禽鸟类,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鸳鸯白冠长尾雉、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等。此外,在科普长廊您还可以了解到一些鸟类知识。比如被历代宫廷和达官贵族视为宠物的绯胸鹦鹉、鹦鹉中的老寿星——葵花鹦鹉等等,在这些笼子里的是鹩哥或八哥,这儿就是景区为游客提供的自由发挥的场所,为什么呢?这儿的鸟都会讲话,比如“你好、我爱你、恭喜发财、你真漂亮、你还会讲话的呀”,至于哪只鸟会讲哪句话,就要靠您自己去摸索了,不信大家可以去试试。
好了,与鸟儿对完话,我们就继续往前走,您知道这些八哥、鹩哥是如何训练的吗?八哥说话不是靠舌头说话的,而是从喉咙的鸣管发声的。我们的工作人员等到幼鸟长到3-4个月开始换羽毛(换至一半左右)时,在每天的早上和傍晚,工作人员亲自调教调教20-30分钟,连续30-45天左右,等八哥的凤头长齐,聪明的八哥就会开始学说话了。
(迈过溪水上的石阶),就到了小桥、流水、人家,【花溪人家(明月清风)】房子的建筑风格根据青州民居特点,坡顶屋,砖石砌墙,秸草覆顶。村道的总体环境充分体现出农业文化特色,院内置有石碾、石磨、挑子、古井,屋内放置矮桌板凳等生活用品,营造浓郁的生活气息。
(继续前行)东西跨越着跌瀑,水瀑至上而下为九叠,那就是“【峡滩九叠】”,这象征着景区不断崛起。(用手指着解说)此即为【禅海漂流】佛云,众生修行六波罗密就能从生死苦海此岸,渡过烦恼中流,而到达涅盘的彼岸。大家不妨驾一叶扁舟,荡漾于波澜不兴绿水之上,穿梭在如芥子般的岛屿之间,让晨雾之中群山依稀入眼,细细聆听佛祖的真谛,寻息心之所。
(来到)【识心亭】,大家在此休息下,可以自由活动,这里提供有茶水、咖啡饮品,10分钟后在这里集合。山林是修心的净土,《菩萨戒经》云“识心见性”,修行的最高境界即是自我修悟,做到“眼中无山而心有山”。(在亭内解说)我国初唐的“四杰”之
一、文学家骆宾王曾有一首写鹅的诗,诗中曰:“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活灵活现描绘了白鹅戏水“红掌
击波”的情态。您瞧,溪中游弋的那群白鹅形象地体现了骆宾王诗中的意境。那边山坡上栽种松柏等,形成四季常绿景观。在树枝上悬挂有一些佛家禅语,有“田里种了庄稼就不会长草”、“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的佛云禅意,大家可以过去随便看看。(引领大家一个个观看)【三合瀑】那边【欢喜瀑】那边是【水帘瀑】别看在黄花溪瀑布群落中没有一个,但仔细品味,它们流经此处石面之上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犹如画龙点睛,又如一群精灵嬉闹于静谧山水之间,别有一番情趣。那边是 【烦恼舟】。在道路北侧有个乘船码头,码头命名为“烦恼舟”,游客在此乘舟渡“海”。漂流道沿水北行,全长约200余米,船只可采用轻质橡皮船,或木舟,载重1-2人。漂流道尽头,于西岸设计登船码头,将其命名为“普渡岸”。(上桥)【普渡桥】大家注意,上栈道时依次通过注意安全,我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了一下登栈道的注意事项:“扶手扶里面,注意脚下面。栈道须缓行,观景停折看”。我给大家解释一下,看看有没有道理,扶手扶里面,因为栈道都是依山势而建,一侧凌空,里面的一侧紧靠山体,相对来说比较牢靠,走的时候靠近山体扶手一侧,以防止侧翻。注意脚下面,栈道不同于平地,有台阶,有空隙,走的时候,脚要落实,小心踩空。行走时讲究气息均匀,自然放松,切忌快走忙着赶路。如果要看景这时候就要停下来,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栈道的妙处就是能够与风景近距离接触,但是整体的风景讲究回头看,最美的风景在身后。桥面距水面约高1.6米,方便桥下游船通过,现在已经跨过了禅海漂流。好了,这个景区的景点就介绍到这,下面要去的是另一个景区【逍遥津】。
逍遥津景区
好!开始游览我们纯净的生态之旅的第二个区域【逍遥津】,同样取义佛家语:逍遥。有诗见证逍遥。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第五篇:青州环境保护局
青州市环境保护局
2016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有关要求,特向社会公布青州市环境保护局2016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青州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电话:0536-3202372。
一、概述
2016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市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按照服务经济发展、改善保障民生的原则,我局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关政策要求,不断完善机制,创新举措,积极推进环境保护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有效促进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在公开制度、内容、载体和保障体系等多个方面强化举措,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情况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及时充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科室、局属各单位的工作职责,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并切实做到统一规范、信息畅通、上下联动,形成了既分工明确又密切配合,既相互监督又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促进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序推进。二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运行程序。修订了《青州市环境保护局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案》和《强化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等一系列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和规范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流程。重点对排污收费、环评审批、项目验收、环境监测数据等环保领域政府信息进行了公开,并加强群众监督、行政监督和舆论监督,促进环境保护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效有序有力推进。
三、发布解读、回应社会关切以及互动交流情况 我局进一步完善了办事指南,包括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所需提交材料、工作流程,办理时限、办理人员和联系方式,服务内容和办事程序以及其他应说明的问题,逐步实现了网上运转,保证了信息准确、完整。以青州民声和市长公开电话及政府信息公开系统为平台,认真作好投诉和咨询回复工作。2016年共收到了66个青州民声转办件,255个市长公开电话转办事项,群众来电、来信、来访1000余件,我局均认真通过调查研究,按照办理要求和程序及时向问询人进行了答复。
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情况
近年来,我市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不断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深入推进重点领域环境信息公开工作:一是主动公开我市跨界断面(南阳河入弥河前断面、弥河纪台桥断面、北阳河青垦路断面)监测数据,包括采样日期、流量、分析项目相关信息;二是主动公开我市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情况,包括建设单位名称、项目内容、项目环评机构等相关信息;三是主动公开验收项目情况,包括企业名称、项目名称、单位地址及联系人信息等;四是定期公开排污费征收情况,包括企业名称、征收月份及排污费数额相关信息;五是主动公开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地常规监测数据;六是对立案查处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据及处理措施进行公开。七是对2016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常规监测数据及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常规监测数据进行了公开。八是对2015年青州市环境保护局部门决算、2016年青州市环境保护局部门预算、“三公”经费预算进行了公示。
五、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以及公开平台建设情况 为能给公众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保证政府信息畅通和及时有效。我局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规定的范围、规定的程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并及时更新。2016年我局共主动公开各类信息130条。一是通过“中国青州”政府门户网站,设置了组织机构、政策文件、工作信息、财政信息和其他信息等栏目,及时更新维护。二是通过新闻媒体进行信息公开和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平台,广泛宣传污染治理、生态建设等社会关注热点问题;积极参与“行风在线”直播节目,群众投诉环境污染问题在规定时限内妥善处理完毕。三是实行环境污染信访举报24小时值班制度,全天候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四是以“六五”世界环境日为契机,扎实开展环境宣教活动,举办了“绿色青州、生态家园”为主题的公益书画展,向人民群众发放低碳生活公开信2000份;举办环境应急管理暨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培训班,培训相关企业人员150余人;
六、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办理情况
我局为进一步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健全了依申请公开制度,明确了依申请公开的受理机构和受理流程,对依申请公开工作按规定程序受理、审核、处理和答复。2016共收到1封申请书:2016年11月24日山东省寿光市圣城街道后张新村王春生先生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提交了的两份申请书,申请公开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1月24日期间阳河位于青州市河流段面的在线监测数据、人工取样数据、河流污染信访、投诉等情况,我单位已按照有关规定在青州市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址及时给予了答复,并将纸质版回复件寄送给申请人。
七、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6年,我局无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八、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6年,我局无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
九、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及监督检查情况
我局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条例》有关规定,按照“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切实履行信息公开前的保密审查职责,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在公开前进行保密审查后,经分管领导签批后再予以公开。为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我局通过投诉电话、电子邮箱等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要求,积极接受相关部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评议。
十、所属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工作推进措施和落实情况 结合我局实际,所属事业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单位指定一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按照我局制定的《青州市环境保护局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较好地完成了本的政府信息公开任务。
十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取落实上级要求比较到位,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我单位公开的环保信息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些距离,有关决策、规定、规划、计划、方案的公开、听取公众意见方面,特别是项目审批全过程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信息公开工作宣传和业务培训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工作人员的信息公开意识有待提高。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做好环境保护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公开和更新政府信息,拓展与公众互动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增强权力运行透明度。同时做好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答复工作,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和公信力,更好地为公众提供便利服务。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水平。
十二、需要说明的事项与附表 暂无需要说明的事项。
2017年3月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