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特产-教学教案
技术的发源地,现存最早的景泰蓝是元代的产品,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再用扁细的铜丝在铜胎上粘出图案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填充在图案中。这道工
序完成后才是反复烧结,磨光镀金。可以说,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
工艺,同时又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鬃人”受皮影戏和京剧影响而产生,具有浓郁民间色彩,有上百年历史。鬃人身高约9厘米,设计巧妙、制作精细。头和底座采用胶泥脱胎,以秫秸做身架,外裹彩衣,内絮棉花,然后勾画脸谱、描绘服饰,做出组组不同的戏剧人物。放置于铜茶盘内,只要轻轻敲击铜盘的边,鬃人便会随着铜盘有节奏地转动表演起来,故老北京人称它为“铜盘人”或“盘中好戏”。鬃人适合于表现京剧“八大锤”、“三岔口”、“大闹天宫”这类武生戏中手持棍、棒、刀、枪对打的场面,以及民间“花会”中的高跷、旱船、舞狮、五虎棍之类民间舞蹈节目。
内画壶即鼻烟壶,鼻烟是一种赭色的粉末,往鼻孔内一吸,能够提神醒脑。烟壶的质料不同,有料壶、瓷壶、翡翠壶、玛瑙壶、水晶壶、玻璃壶等等。一般玉石、晶石的烟壶多带兽头浮琢双耳,烟壶面上,外雕内画,谓之“内画壶”。壶的内壁绘有微型图画,凡日月山川、花草树木、楼台殿阁、历史人物、行书篆刻,包罗万象。内画壶的体积大者不足5寸,一般3-4寸,形状扁平,壶口不过一粒黄豆大小。
宫灯是北京久负盛名的传统工艺品。它既能照明,又能点缀环境,如在节日里悬挂起各种宫灯则会增添喜庆气氛,如果在宫殿、厅堂、馆舍里悬挂起宫灯,更会显得雍容华贵。宫灯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六方宫灯”和“花灯”。“六方宫灯”是北京宫灯的主要形式,是用紫檀、红木、花梨等贵重木材做骨架,再镶上玻璃或纱绢的画屏而制成。画屏图案有青山绿水,亭台楼阁、折枝花卉、飞禽鸟兽等,丰富多采。“花灯”花灯大部分也是用红木、紫檀木、花梨、楠木等贵重木材作框架,再镶上纱绢、玻璃而制成。常见的有吊灯、壁灯、台灯和戳灯4种。
风筝迄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北京的风筝以精巧、绚丽著称,造形有五种基本形式:硬膀、软膀、长串、排了、桶形。硬膀风筝有沙燕、雏燕、胖燕、瘦燕、金鱼、人物;软膀风筝有蜻蜓、蝴蝶、老鹰;长串风筝有蜈蚣、龙;排子风筝有花蓝、鼎、蝉、八卦;桶形风筝是北京特有的,如桶形宫灯等。北京制作风筝的民间艺人,最著名的一家叫风筝哈,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风筝哈的第三代哈奎明制作的“肥沙燕”,堪称风筝中的杰作,极受欢迎。◆
第二篇:特产教案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特产》教学设计
一、课前谈话
1、你的爸爸、妈妈到过外地出差吗?都到过哪?他们会给你带回什么?(或你到过亲戚朋友家,他们给过你什么礼品?)
让学生充分发言,教师出示中国地图,相机点出学生说的地方。
(从生活出发,关注学生的直接认识程度,也为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对全国各地的特产情况做了必要的准备。)
2、揭示课题:爸爸妈妈带回(或亲戚朋友送给你的)这些当地特有的产品,我们都把它叫做特产。(板书课题)
二、交流讨论
1、四人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展示有关特产的包装袋、盒。
2、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吃的、用的、观赏的等词汇,请学生们分类展示自己的资料。
3、请学生说出这些物产的产地(有些物产的产地不是唯一的,可鼓励学生多说,但要求学生注意倾听,不重复别人的发言。)
(给学生展示的空间,他就会乐于去表现。同时要求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学会从多方面吸取经验。)
三、播放有关地方特产的录像(如景德镇的陶瓷、新疆的葡萄干等)
(通过录像资料,学生会对各地的特产有更深的了解。)
四、自读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1、自读。要求字音准确,把课文读通顺。一边读一边想,你都读懂了什么?
2、交流。把自己读课文的体会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3、朗读。个人自由读、小组互相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
(观看有关杨梅的课件,让学生跟着音乐想象情境,感受杨梅的可爱,从中体会到作者喜爱故乡杨梅的感情)
4、读完短文后,讨论课文抓住了哪些特点来描写水果类特产的?
(这篇课文描述了江南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作者按杨梅的生长过程特点进行观察的,先写了杨梅树,再写了杨梅果的形、色、味叙述顺序清楚,使我们对杨梅产生了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品其味的感觉。)
五、观看本地特产的录象
1、谈话。我们的家乡玉林也有许多特产,谁能说说?(如:玉林牛巴、茶泡、城隍酸料、北流陶瓷。)
2、观看课件
甲:(玉林大蒜头)玉林大蒜头已经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其个头大、粒瓣结实、辛辣多汁、肉脆味香,茎皮颜色多为紫色,亦有白色。被列为广西土特产品,销路广,出口价值高,经济效益好。产地集中在仁东、仁厚、福绵、大平山等地。大蒜头气味辛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钙、铁和维生素A、B、C等营养物质,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消炎、理胃、温中、除邪痹毒气”之功效。大蒜头还是常用的调料,在煮瓜、菜、鱼、肉时,放入几瓣,芳香可口。
乙:(玉林茶泡)玉林特产,一种工艺茶品。始于宋代。将优质石瓜(冬瓜的一种,形长竖实)或木瓜去皮与瓤后,切成大小不一的方形或圆形瓜片,在瓜片上雕刻上飞禽走兽、花卉、民众风情、如意吉祥的图案纹饰,配以白糖等多种佐料。经浸泡、过矾、浇糖、消毒、晒干等多道工序,历时4~6天方成成品。成品造型逼真,滋味软甜而不烂腻,清香可口。饮用时,放入盛好热茶的杯中,浸泡数分钟后饮用。
3、谈谈收获,读了《我爱故乡的杨梅》,看了玉林特产的介绍,你最喜欢哪一种介绍的方法?
六、小结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家乡特产的资料,准备下节课向同学们介绍。
第三篇:特产教案
《特产》教案(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本册的开放单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并了解家乡和祖国的物产相关知识,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要点
1、调查了解家乡的特产。
2、认字6个,写字5个。
3、自读《我爱故乡的杨梅》。
4、学习阅读字号、广告,学写产品介绍或广告。
5、练习在活动中写学过的应用文。课时分配: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知道我国有多少个省、市、自治区吗?(学生回答)(课件2)
2、师:你说得真准确!我国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还有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而且我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一共有56个民族呢!让我们来看看我国的《中国行政区划图》吧!(课件:3)
二、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 a.新疆
1、师:眼尖的孩子找到你的家乡了吗?(课件:3)
2、师:在区划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地域是多么的辽阔,各地有着不同的风俗,不同的物产,各具特色。来看看这幅图(课件:4)看出是哪个地方的人了吗?知道新疆在区划图上的哪个位置吗?(课件:5)
3、师:哦,新疆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地区。这个地方,不但人们能歌善舞,还是著名的瓜果之乡。你们收集到新疆的资料了吗?说给大家听听。(课件:6----17)你收集的资料真详细!
b.海南
1、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幅优美的风景图。(课件:18)能看出这是哪吗?(学生回答)你知道的真多!知道海南在我国什么位置吗?(课件:19)
2、海南位于我国最南端,是个风光秀丽的小岛。你有什么想说?(课件:20---27)
3、老师这里有一段海南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28)c.东北
1、(课件:29)
师:哎,这是什么?(学生回答)你可真了不起!看来你也是有备而来啊!跟大家分享一下吧!(课件:30--36)
2、师:老师要为你们竖大拇指了。真棒!为了奖励你们的出色表现,老师送你们一首歌,听听看,能不能听出是什么歌?(课件:37)d.景德镇
1、师:对了,是周杰伦的《青花瓷》。(课件:38)景德镇是我国瓷器的主要产地。那景德镇属于我国的哪个省呢?(课件:39)有谁收集有关景德镇的资料了吗?(课件:40---44)老师找到了一段介绍景德镇瓷器的资料片,一起来看看吧!(课件:45)
三、揭示课题,继续交流资料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你们的介绍真是让老师增长见识了。这些遍布我国东西南北的各种各样的物产把我们带进了第七单元--《特产》。(课件:46)(课件:47)谁还收集到其他省份或其他特产的资料了,我们一起来交流。
1、(课件:48---58)
2、(课件:59---65)
3、(课件:66---76)师:多么精美的绣品啊!说到绣花,就不得不提到绣花的主要材料丝绸了。好,你来说。
4、(课件:77---81)师:想了解丝绸之路吗?看看吧!(课件:82)
5、师:丝绸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古代。这一到古代,老师又想起了古代人的学习用具,就是前面第五单元语文天地中出现的文房四宝。有没有收集这方面资料的。嗯,你来说说。(课件:83---91)师:老师这收集了一些书法家的名作,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课件:92---94)
6、师:你们收集的这些有关各地特产的资料,让老师觉得好像被你们领着到这些地方游览了一圈似的,让我大开眼界。老师决定授予你们“特产小导游”称号。(课件:95)
第四篇:《特产》教学设计
《特产》教学设计
——选自北师大版第六册语文教材 酒泉市实验小学
钮丽霞
设计理念:
综合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意识地利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课程资源,尝试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自主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活动实践,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发展语文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课程标准》还指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并把“综合性学习”列入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指出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语文课标》提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无疑是寻找语文学习与教学的一种新的举措。“语文综合性学习”把整个世界作为语文学习的环境,注重让学生在真实的、具体的现实中去学语文,是一种“活化”的学习实践,说“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活化”的学习,除其学习的对象、内容和环境是“活”的外,还在于:
一是学习的过程是“活”的,学生不仅仅是静静的看书,还要调查、走访、表演等,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语文,学习语文;
二是学习的方法是“活”的,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和学习内容,环境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其学习方式可自由选择。
三是学习的手段是“活”的,可以走进现实世界考察、采访等,也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网络虚拟世界讨论、交流等,走进人们的心
灵世界和情感世界。因此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时要在“活”字上下功夫。
在针对《特产》这一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力图贯彻“跳出学科看教学,跳出教材用教材”的大语文的理念,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将各个层面的内容以“特产”为主线串联起来,使课堂呈现综合性和开放性的教学氛围。
一.重整合。
综合性学习就是一种多元整合,它是学生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自然、社会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或项目,综合运用自己所学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其目的是加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和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在《特产》的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三个方面的整合:一是以能力训练为主线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在设计时,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入小组内交流合作方式,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以能力训练为载体把本课其他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二是语文知识的整合。以特产为线索,贯穿着各类基本语文知识学习。三是学科的整和。在设计中,以特产为主线,将识字教学、阅读、口语交际情感体验等内容融为一体。并围绕主题设计了一系列活动,打破了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之间的界限。
二.重过程。
学生个性素质的生成过程,实质上是在具体情境中、在主客体的交互作用下的主体自我建构过程。因此,面对新的学习与活动情境,学生全心身地投入了,心灵激荡了,真切体验了,感情融入了,我们就有理由认为学生的个性素质获得了发展。基于这一理念,我在教学设计时,更多地强调学生的参与过程以及投入程度,更多地强调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情感反应。在《特产》教学设计中的“我知道”这一环节的设计,其主要目的并不是要学生探寻出多少特产的奥秘,也无意于 2
让学生要掌握多少特产的知识。而是让学生能在“特产文化”的“潮汐”里接受一次冲浪,在此过程可以培养观察自然的兴趣与基本的观察方法。
学生的素质有差别,对知识的理解与判断也会有所不同,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长处与优点,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可以使得尽可能多数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这对他们身心的陶冶和知识能力的提高都很有帮助。
三.重应用。
培养学生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具有问题意识,这是综合性学习的前提。学生在课内学到的东西到实际生活中马上能用,获得了锻炼的机会,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与兴趣。基于这一理念,我在教学设计中力图将学习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尽可能使设计的活动 “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等。例如在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有关特产的知识后,便安排了“我介绍”这一环节,让学生介绍特产。这样学生就不会再把语文孤立成为冷冰冰的字词句,而是视他们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随着学习的发展,语文的实际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越来越强。课内学到的东西不再是单薄虚拟的,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各种语言材料在实践中会显得越来越丰满,学习时的应用意识以及“学”和“用”之间的联系、反应会越来越增强。
四.重参与。
评价一堂课是否有高效率,首先应该看学生的参与面是否广泛,参与积极性是否高涨。在整堂课中,教师自始至终应是一个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并在有效的合作交流当中共享知识,共同分析,共同探索,在深入的参与、交流过程中掌握知识,学会方法,提高能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尽享学习的快乐,品尝成功的甘甜。
教学内容分析:
《特产》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材中的一个开放的单元,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全国各地丰富的特产,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本节课内容包括产地与水果连接,写一些物产的产地,介绍家乡的物产,给物产配广告词,金钥匙等几个语文活动。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习惯,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调查、访问、观察等方法在生活中查找实物资料,通过书籍、网络、媒体等查找文字资料,并能够整合筛选资料,发现内在的规律,提高学生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
2.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特点并通过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来进行述说一段话的训练,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观察事物的一般方法去认识事物、发现和了解事物基本特征的能力。
4.尝试写广告词,发展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并培养把语文知识活化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思想意识及能力。
5.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特产和掌握有关特产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目标的确定:活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兼顾对学生进行知识(关于特产)与能力(搜集和处理有关信息)、过程(重视考察学生的活动)与方法(获得资料和研究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三个方面的引导与培养。】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特产,同时加深对祖国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资料,通过自主探究、分析和小组的交流、合作,来初步了解祖国各地以及家乡的特产。
3.通过介绍各种物产提高观察能力、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查找资料的习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查找资料的方法。
2.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条理清楚的介绍物产的特点。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①各种特产图片,课件,特产实物。②对学生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学生准备:
①分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②搜集、查询有关资料。
③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再次丰富和整理。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1.教室墙壁上贴上由老师和学生收集到的特产的图片、照片以及简要的产地特点介绍(背景音乐)。
2.老师、学生把带来的特产实物放到展示台上。一.导入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祖国各地大江南北不仅遍布名山大川,更有许多不胜枚举的特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祖国各地的特产。(板书:特产)二.说产地
1.课件出示中国政区图,说一说你们知道这些特产的产地吗?我们来
一个抢答比赛。
注意:屏幕上出现特产的图片后,你就可以举手抢答了,准备好了吗? 多媒体出示地图。
点击多媒体出现:葡萄、人参、椰子、景德镇瓷器等图片。学生抢答。(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在画面中指出各省的位置,强化学生对地图的印象。)
过渡: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啊,老师要增加难度,再考一考大家,看看你们了解这些水果是哪些地方的特产吗?
2.出示各种水果名称,连线找产地。(课件出示图片,介绍这几种水果的特点。出示水果实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
哈密瓜 龙眼
甘蔗
红橘
菠萝 鸭梨
福建
新疆
贵州
广西
四川
河北
3.说一说你还了解哪些水果是什么地方的特产?(出示各种水果实物,引导学生从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观察水果的特点。)4.说一说你的发现。(简要介绍其中几种水果的特点。)
过渡: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各地的特产除了品种繁多的水果,还有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农产品、美食等。刚才几道考题都没有难住大家,现在老师要再次增加难度,看看你知道下列物品的产地吗?
5.课件出示题目“我知道”。指名说产地。(第三轮竞赛)丝绸
浙江
辣椒
四川
湖北
湖南 茶叶
福建
浙江
安徽 枸杞
甘肃
宁夏 香菇
福建
安徽
6.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图片、实物及文字资料)
【合作学习是个体学习的有效补充和有力延伸,它有着许多个体学习所不能代替的功能。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主动深入地解决问题,可以增加信息量,提供学生交流情感、展示个性的机会。在综合性学习中,促使个人的创新潜能与集体的智慧相互补充,相互调节。】
过渡:课前让同学们搜集特产的资料,看来同学们都做得很认真,你们是不是还有更多的知识想要告诉其他同学呢?(1)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组长负责整理资料。(2)指名汇报交流情况。
a.介绍文字资料。
b.介绍图片资料。
c.介绍实物资料。
d.游戏:民歌联唱(编花篮、我们新疆好地方、敬你一碗青稞酒、辣妹子)
【通过歌曲联唱,了解各地特产:洛阳牡丹、新疆的葡萄瓜果、九寨沟的青稞酒、四川的辣椒。形式新颖,能够给形式留下深刻印象。】(3)说一说自己通过哪些途径,怎样搜集资料的,你有哪些发现?
a.一个省份可能有不同的特产。b.两个省份有相同的特产。
c.因为两个省份挨得比较近,所以它们的气候与环境都比较相像,适合相同的水果生长。
(肯定学生不仅能够自己找到信息,而且能够从找到的信息中发现规律与问题的探索精神。)
(4)出示金钥匙:留心商店的招牌也能够发现很多特产。(交流自己的发现)。(如:新疆和田玉专卖店,静宁烧鸡店,兰州精制牛肉面。)
(5)教师总结:我们在搜集资料前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要广泛运用调查、访问、观察、读书、读报、上网等方式来查找资料,并且要对
自己的资料进行整理,综合,思考,去发现更多的知识。(7)教师介绍更多各地物产,边配乐介绍边出示图片。
【学生搜集资料往往有很大的随意性,在课前给予一定的指导,课内再进行分析综合,就能够使学生形成分析、提炼、运用资料的能力。】 四.介绍特产
过渡:我们的家乡酒泉,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自古就是一块水草丰美、农田肥沃、人杰地灵的宝地,那么你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特产呢?
1.展示自己搜集的图片、实物。
2.当导游来给大家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家乡的特产。
过渡:我还有一个发现,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都特别厉害,知道了这么多特产的特点,现在,可就要派上用场啦!干什么呢?介绍一种家乡的特产。
【《课标》说“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关键是看我们教师怎样去利用。从全国各地的特产入手,自然引入家乡的特产,学生对家乡的特产有更多感性经验的积累,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能够使学生感到兴趣盎然,把生活与语文紧密相连,把学生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过渡:下面,就请带上你们的自信,带上你们的微笑,向你的好伙伴,向听课的各位老师,当然还可以向我,介绍你喜欢的特产吧!(重点介绍夜光杯、洋葱、瓜洲的瓜、敦煌葡萄、李广杏)
提示:介绍特产时用上盛产、出产、名扬四海、享誉海内外、家喻户晓等词语。
出示图片,生配音乐介绍。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补充。
李广杏,以个大,皮薄,肉厚,味美,香气扑鼻而在全国家喻户晓,并且只能在本地种植,离开敦煌,杏也会变味;
夜光杯,晶莹光洁,玲珑剔逶,耐火耐寒,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传
统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享誉海内外而今畅销于国内外;
瓜州盛产各种瓜,品种多,质量好,香甜可口,独有风味; 南湖葡萄,这塞上葡萄别有一番滋味,甜中带有一丝淡淡的酸味,鲜美可口;
洋葱,洋葱是一种很普通的廉价家常菜。根据其皮色可分为白皮、黄皮和红皮三种,肉质柔嫩,汁多辣味淡,品质佳,适于生食。
【教师要对学生的介绍给予热情的评价,并带动其他同学给发言的同学以积极鼓励的评价,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3.尝试给家乡的特产配上广告词。
过渡: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既然有这么多物美价廉的特产,我们怎样才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让它们走出酒泉,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呢?
如:吃敦煌李广杏,让你甜到心里头。
喝汉武御酒,就用夜光玉杯。
4.学编小快板,介绍家乡特产。
丝路明珠是酒泉,风光美呀特产多。
敦煌的葡萄、大枣、李广杏,瓜洲的西瓜、甜瓜和锁阳,酒泉的夜光杯最有名,古人王翰名诗传,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更有洋葱、苹果和土豆,粉皮、沙枣和锦丰梨,凉粉、糊锅是美味,包你吃了一回想两回。
家乡美啊家乡秀,愿它明天更美好!
【先激发调动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使他们产生迫切想要把家乡的特产推荐给别人的欲望,从而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非常积极活跃的情感状态中畅所欲言,从而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教师适时而恰当的评价尤显重要,要使用各种语言进行评价,避免用词的单一僵化和泛泛而评。可使用下列语言,如: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你真有创意!你的广告词很独特!】
五、总结
1.评选最佳小导游、最佳创意奖、最佳调查奖。每个奖项两名同学,对表现出色的同学给予肯定和鼓励,充分调动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
2.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许多特产,还发现了各个地方特产的许多特点,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我们的家乡景美、人美,物更美,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多么骄傲,作为一个酒泉人是多么自豪。希望大家今后继续努力,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相信大家会更出色!
板书设计:
特
产
地大物博
物产丰富
特点:形
色
味„„
《特产》教学设计
——选自北师大版第六册语文教材
酒泉市实验小学
钮丽霞
第五篇:《特产》教学设计
《特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使学生了解全国各地丰富的特产,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阅读《我爱故乡的杨梅》,了解课文从两个方面抓住特点来描写故乡的杨梅,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热爱。
3.口语训练:做一名小导游,向大家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特产。为自己家乡的特产写一份广告。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家乡的特产,会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教学准备】
教师:中国地图、投影仪。学生:课前查找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今天我们学习第七单元《特产》板书课题,你知道什么叫特产吗?
二、新授
1.你知道哪些特产?它们的产地分别在哪? 出示中国地图,认识地图 介绍课前自己搜集的资料 2.你知道它们的产地吗?在地图上指一指。哈密瓜、龙眼、甘蔗、红橘、鸭梨、菠萝 3.投影出示:写一写下列物产的产地
丝绸-----()辣椒------()枸杞------()茶叶-----()香菇-----()-----自由读词语,你认识哪个生字,怎样记住的?不理解哪个词语? 出示实物,学生观察
指名做练习,交流:丝绸-----浙江、辣椒----四川、湖北、湖南……(1)在地图上找一找
(2)你还知道哪些物产和它们的产地? 表扬查资料、多问的学生。4.出示词语:
刺绣、铁画、景泰蓝、玉雕、云南白药 湖笔、徽墨、雨花石、端砚、宣纸
指名读,你了解哪个词?投影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5.找一找,画出各组中不是同一类的特产。学生在练习纸上做,交流 6.自学古诗
(1)出示图画:说说图意
(2)出示两首古诗,自由读,图文对照,给古诗配上图(3)选自己喜欢的古诗自学
自由读古诗,提出不明白的地方,交流 古诗诵读会(配乐)7.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 作业:搜集家乡的一种特产。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1.同学们见过和吃过杨梅吗?知道产地吗? 2.看看本文作者是怎样讲他故乡的杨梅的。3.集体读第一段。
4.这段告诉我们什么?有什么作用?(总起全文)5.指名读第二段。
体会“贪婪、吮吸、伸展、欢笑”这些词语,本来都是写人的行为动作和感情的,这里用来描写杨梅树,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6.齐读第三段,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写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指名说说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各如何?
7.指名读描写杨梅形状的自然段。(体会“细腻”“柔软”是什么感觉)
8.指名读写杨梅颜色的自然段。作者是怎样讲杨梅颜色的?(先讲外边的,后讲里边的)哪些语句使你感到杨梅果非常惹人喜爱,为什么?
9.指名读描写杨梅味道的自然段,想一想哪句话是讲杨梅味道的,哪几句是讲“我”爱吃杨梅的?指导有感情朗读 10.练习朗读课文。畅所欲言
我们的家乡有什么特产?它有哪些特点?你准备从哪几方面给大家介绍呢?仿照开卷有益说一说,注意要按一定的顺序。小组练说,每组选一代表班内交流。学生评价,师随机指导。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笔下生花:为家乡的特产写一份广告。【第三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课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很多地区的特产下面我请同学们作一下练习哈密瓜
福建 龙眼
新疆 甘蔗
河北 红橘
广西 鸭梨
贵州 菠萝
四川
同学们又获得了一些知识,你能告诉我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知识的吗?(看书、同学之间介绍、看电视、上网等)
二、习作
1.广告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街上,车体上,报纸上我们随处可见,广告是对产品的推销,也是对新产品的介绍。相信有的广告语使你们印象深刻,请同学们小组交流并把下面的表格填完整:
食品类、电器类、药品类、饮料类
2.通过看广告是我们获取信息比较简便的方法,我们的家乡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每到旅游季节世界各地的友人都纷至沓来,我们的家乡也有丰富的特产,并且围绕特产也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你能列举几个这样的活动吗?你们能不能为它们做一下宣传? 3.撰写广告词是抓住产品的特点,用简单的词语或句子高度概括产品的特点,也可以配生动活泼的画面,也可以通过电脑所做的动画来为产品做宣传。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活动。,选你们喜欢的活动。
注意:写广告词时,注意抓住特点,描写要生动细腻。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表现产品。小组完成后,上台交流。4.金钥匙
教会学生了解特产的方法,鼓励学生不仅留心观察商店的字号,还可以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来了解。【教学后记】
现在的学生真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问及班上的同学:你家乡的特产是什么?很多说 萝卜、白菜……针对这样的情况,我首先告诉大家:特产就是某国特有的或特别著名的产品。特产必需具备两个要素:一是地方特有,二是产品特别著名。通过连一连的练习,在布置学生回家问问父母等形式。对特产有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