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作业答案)整理2(共5篇)

时间:2019-05-13 21:2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前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作业答案)整理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前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作业答案)整理2》。

第一篇:学前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作业答案)整理2

学前教育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儿童心理发展的四阶段是指:(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2、学前教育是面向(0-6)岁儿童实施的教育。

3、学前教育效益指的是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4、学前教育效益的特征体现在间接性、(迟效性)、(长效性)、多效性。

5、从性质上来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分为(学前教育的期望功能)和(学期教育的实际功能)。

6、学前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主要表现在学前儿童情绪的(易激动性)、易感性和(易表现性)

7、幼儿园教育应该以(游戏)作为基本活动。

8、学前儿童学习兴趣主要包括探究的兴趣、(求知)的兴趣、(创造)的兴趣以及动手的兴趣。

9、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美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力、(对美的想象力)和(对美表现力)。

10、一般而言,学前儿童每日应至少有(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

11、激励作用对学前儿童的强化效应可分为正强化效应和(负强化效应)其中,幼儿园环境所发挥的应当是指(正强化效应)。

12、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影响学前儿童发展或者受学前儿童发展所影响的幼儿园中的一切(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

13、幼儿园心理环境主要包括幼儿园(人际关系)、精神氛围、(教师教育观念与行为)等。

14、幼儿园心理环境的特点主要包括教育性、(可控性)、(隐蔽性)和复杂性。

15、教师对学前儿童学习的支持表现为支持学前儿童(独立自主地学习)和(合作学习)。

16、教师为学前儿童提供的“有准备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17、教师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应该注意自身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语言面貌)和(语言修饰)。

18、社区教育最初是(成人教育)形式的社区教育。

19、《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学校(托幼园所)教育(社会教 1

育家庭)结合”的育人机制。

20、社区学前教育基地的功能包括(反馈意见)进行专门的学前教育和(营造学前教育的有利氛围)。

21、与幼儿园以游戏作为主要活动形式相比,小学是以(上课)作为主要活动形式的。

22、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途径有(日常生活)、(专门性的主题衔接活动)和其它各领域的教学活动。

23、美国的教育工作者归纳的学前儿童入学准备工作要素指(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24、(科学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安全的环境)以及定期的身体检查有助于减少疾病等影响学前儿童今后的学习。

25、国外幼小衔接的过渡模式可以归纳为(小学向幼儿园靠近)、幼儿园向小学靠近和(幼儿园与小学一体化)。

26、一般而言,学前教育学和产生和演变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初创阶段)和发展阶段。

27、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的是(柏拉图)的学期教育观点。

28、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是由(陶行知)创办的。

29、学前教育对社会的期望功能主要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家庭功能。30、学前教育的(期望功能)是指学前教育理想的功能,它是对个人和社会具有积极的正功能。

31、个人教育投资的成本包括教育费用和(间接费用)

32、学前教育在人生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学前教育对人的的内在发展和(外在发展)的影响。

33、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模仿、(认同)以及教师的期望和要求等三方面。

34、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情绪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是(社会化)。

35、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策略包括生活时间与空间安排的安排策略和(生活活动)的指导策略。

36、从幼儿园环境性质纬度划分,可以分为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

37、教师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主要有对话、协作和(帮助)三种形式。

38、教师教学的经历或历程,在教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全面更真实记录教师教学行踪的一

种材料称为(教历)。

39、社区学前儿童早期教育工作者中心具体形式有亲子班与(家长学校)两大类。40、在农村,社区学前教育工作者方式主要有流动幼儿园(巡回辅导站)家庭活动站、巡回游戏大篷车等几种主要形式。

二、选择题

1、在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史上,我们将16世纪之前称为学前教育学的(A)A孕育阶段 B萌芽阶段 C初创阶段 D发展阶段

2在学前教育学孕育阶段,我国关于学前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朱熹和(B)。A苏轼 B颜之推 C贾谊 D王守仁

3根据教学活动是侧重于多个领域还是一个领域,可以分为(A)A综合教学与分科教学 B集体教学和小组教学 C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 D表现性教学和体验性教学

4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是(B)。A结构游戏 B角色游戏 C表演游戏 D结构性游戏 8上课活动一般分为开始部分、结束部分以及(C)。

A过程部分 B高潮部分 C基础部分 D收尾部分 9属于创造性游戏的一项是(A)。

A结构游戏 B体育游戏 C智力游戏 D音乐游戏

10幼儿园的环境因素在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限制作用和导向作用是指(B)。A指导作用 B制约作用 C激励作用 D启迪作用 11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教育是指(D)。

A平等教育 B差异教育 C全面教育 D赏识教育

12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指的是(A)。

A发展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参与性原则 D配合性原则 13根据班级人数安排桌椅,是指活动室空间设计中的(A)A开放式 B区隔式 C秧田式 D封闭式

14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C)A课堂 B游戏 C环境 D教法 15教历研究的主要流程是(A)

A一般项目 课前技术 过程描述 课后反思 B课前技术 一般项目 过程描述 课后反思 C课前技术 课后反思 一般项目 过程描述 D一般项目 过程描述 课前技术 课后反思

16、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D)A南京鼓楼幼稚园 B劳工幼稚园 C香山慈幼院 D江西实验幼师

17、关于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正确的描述是(A)A、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B、儿童的发展应是有个性的发展 C、儿童的发展应是平均的发展

D、儿童的发展应是面面俱到的无差别的发展。

18、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想像力、创造性等重要的非智力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是(A)A、学前期 B、青少年期 C、儿童期 D、成年期

19、教育的基本功能是(B)

A、社会的功能 B、个体的功能 C、文化的功能 D、育人的功能 20、属于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是(C)A、单一性 B、停滞性 C、发展性 D、狭隘性

21、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特点不包括(C)

A、自觉性低 B、自制力弱 C、注意力分散 D、坚持性不强

22、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的组织原则不包括(C)

A、主动性原则 B、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 C、自主性原则 D、实践性原则

23、可供学前儿童游戏的玩具有两大类,即(B)A形象玩具和结构玩具 B成型玩具和未成型玩具 C智力玩具和娱乐玩具 D体育玩具和音乐玩具

24、幼儿园心理环境和特点有(A)A教育性 可控性 隐蔽性 复杂性 B教育性 可控性 开放性 复杂性 C教育性 可控性 隐蔽性 简单性 D教育性 可控性 开放性 简单性

25教师互助形式之一的对话主要包括(C)A信息交换、经验分享、专题讨论 B信息交换、经验分享、经常会谈

C信息交换、经验分享、深度会谈、专题讨论 D信息交换、经验分享、经常会谈、深度会谈

26、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正式机构与社区联合,以有目的、有系统地向学前儿童家长传播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的知识,交流优秀的教育经验,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并掌握一定的学前教育方法的学校的是(A)

A、家长学校 B、亲子学校 C、家长班 D、亲子班

27、法国学者根据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把学前儿童和小学儿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D)

A、基础学习期 B、巩固期 C、努力期 D、前学习期

28、社区教育起源于(B)

A、英国B、丹麦 C、法国 D、美国

三、名词解释

1、角色游戏是指学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2、家长开放日是指家长通过访问幼儿园可以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工作内容和方法。

3、幼小衔接——是指根据学前儿童过渡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体、智、德、美诸方面做准备,使学前儿童能够顺利入学,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亲子班——由社区组织亲子班,招收与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0-3岁未入园的儿童,家长带孩子每周定期来园参加亲子活动。

5、家长学校——是指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社区教育职能的另一途径,即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正式机构与社区联合,举办家长学校,以有目的有系统的向学前儿童家长传播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的知识,交流优秀的学前教育经验,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念,并掌握一定的学前教育方法。

6、个别谈话——是指一种幼儿园与家庭加强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幼儿园教师可以利用家长到园接送学前儿童的机会,与他们交谈有关教育学前儿童的情况,吸取家长的经验,或向家长提出要求,反映问题,共同研究解决,当然必要时可以另约时间做较长的谈话。

7、学前教育效益—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它是由学前教育的功能决定的。

8、育人效益——是学前教育发挥其育人功能在教育领域本身所获得的效益。

9、学前儿童体育——是指遵循学前儿童身体发展发育的基本规律,与促进学前儿童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学前儿童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10、认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前儿童把教师的态度、信仰、特征、价值观作为他们的参照系,在大多数情况下,认同是指向教师或其他真实的榜样,但有时也同一种理想或想象的榜样相联系。

11、罗森塔尔效应是指教师寄予学生期望与爱,使被期望者产生自信自强心理,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现象,又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12、体验性教学——是与学生在教学中的体验为基础来考虑教学问题,它指的是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这样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

13、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指幼儿园中为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由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实施的教与学的正式活动。

14、教历研究——就是教师通过对个人资料的收集,对自己思想轨迹的记录,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自身实践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后改进教学实践。

四、简述题

1、介绍我国学前教育学初创时期的一位教育家及其学前教育思想。

答:1923年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学前儿童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他主张幼稚园要注意儿童的健康,他以创建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实验研究师范教育。他的主要著作有《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活教育理论与实施》。

2、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答:

1、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

2、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管;

3、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

4、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

5、多渠道办托幼机构;

6、为学前教育立法。

3、教育本质、教育功能和教育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育效益,即人们通过教育过程而获得的成果或收益。教育效益与教育本质、教育功能三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教育本质,是教育所固有的本质属性,教育功能,是由教育本质所决定、蕴藏在教育中所能发挥的有力作用。教育效益是通过教育过程使教育功能得到发挥而获得的

成果。由此可见,教育本质与教育能是教育所固有的属性与功能,而教育效益则是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因而三者是辩证统一的,教育本质决定教育功能,教育功能决定教育效益;教育功能体现教育本质,教育效益体现教育功能。

4、简述我国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基本原则。

答: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有:

1、主动性原则

2、渗透性原则

3、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

4、教养结合性原则;

5、实践性原则。

5、举例说明你是如何编写学前儿童的活动方案的。150 答:第一,钻研教材,确定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期计划选择教材之后,要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的精神实质,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考虑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深入浅出地教学前儿童掌握教材。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订出每次课堂教学活动具体的教学要求。第二,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具。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考虑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直观教具,以达到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具,要有助于学前儿童回忆已有的经验,理解新的教材内容,能启发儿童的想象和思维。要防止单纯从兴趣出发考虑教学方法。第三,制订活动方案。活动方案的内容应包括作业的名称、日期、教学要求、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

6简述幼儿园游戏的意义。

1、游戏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2、游戏有助于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3、游戏能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4、游戏助于儿童的语言发展

5、游戏能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

7、简述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的设计的标准。

答:幼儿园良好环境的7条标准:安全和健康、满足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重视发展学前儿童的潜力、充实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培养学前儿童的沟通和交往的能力、有利于教师的管理、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8、解释“皮格马利翁效应”。

答:“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寄予学生期望与爱,使被期望者产生自信自强心理,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现象,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9、简述教师作为“指导者”角色的具体要求。

答:

1、引导。对学前儿童遇到的障碍和不解,教师应引导他们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

2、指导。指导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

3、诱导。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前儿童的动机、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4、教导。教导学前儿童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等优秀品质。

10、简述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内容。

答:

1、了解学前儿童的家庭及在家表现情况;

2、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各项工作;

3、向家长宣传学前儿童教育的知识;

4、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5,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工作。

11、简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答: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家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②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③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④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244

12、列举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方式。256 答: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方式方法有个别联系方式和集体联系方式两种。个别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家长咨询、书面联系等;集体方式则包括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室或父母育儿橱窗、家长座谈会,以及网站短信等。

13、简述学前教育学初创阶段的特点。

答:在学前教育学初创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1、针对性

2、系统性

3、理论性

14、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

答:为了提高学前教育的效益,可以通过以下六方面的途径:

1、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2、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

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

4、加强幼儿园的科学自主管理;

5、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

6、改善幼儿园的师资力量。

15、简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答:第一,学前教育总目标。第二,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指在总的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对不同年龄班的学前儿童提出的不同的要求。第三,短期目标,指某一阶段要达到的目标。第四,活动目标。

16、简述学前儿童体育的途径与方法。

答:学前儿童体育的实施途径有:

1、创设良好的生活条件,科学地护理学前儿童的生活;

2、制定科学的生活制度;

3、开展多样的体育活动;

4、进行专门的体格锻炼;

5、做好全面的保健工作。学前儿童体育的方法有讲解淙、实际练习、情境表演、感知体验、榜样范例等。

17、简述幼儿园环境的类型。

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保育环境、教育环境;生存环境、安全环境、活动环境、交往

环境;语言环境、运动环境、劳动环境、游戏环境;心理环境、物理环境等。

18、简述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意义。

幼儿园环境设计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于:

1、制约作用:影响学前儿童的行为方式和发展方向;

2、启迪作用:引导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3、激励作用:强化学前儿童的积极态度;

4、调节作用:平衡学前儿童的情绪。

19、简述培养教师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途径。

答:第一,不断学业习新的教学理论。第二,经常向教学行家学习。第三,从事教学研究活动。

20、简述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

答: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1、优化社区学前教育的功能;

2、提高学前教育正式机构的教育质量;

3、促进社区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五、论述题

1、结合实例论述“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①最近发展区即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②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儿童,将儿童看成一个动态发展的个体,承认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可能性。③教育应该超前于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推动或加速儿童内部的发展过程。④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的现状,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基础。⑤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教育者要为不同的儿童创设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

2、你是如何认识“幼儿园小学化”这一现象的?

答:首先,明确当前国际学业前教育发展的趋向,已从版面追求智能发展转向儿童心灵的建设,从“智育中心”转向培养学前儿童人格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獐社会性以及情感的发展。其次,要看到我国教育的大背景,我国中小学教育已在进行从就试模式向人的素质教育的转轨。学前儿童教育应清楚看到这种转化,要尽快与国际学前儿童教育和国内中小学业教育接轨。最后,要认识当前学前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非科学煌教育观念,并尽快做好教育思想上的转化工作。

3、你认为应该如何根据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调整学前教育内容。

答:幼儿园小学化是非科学的。因为当今幼儿园的孩子是我国实现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主力军。处于世纪之交的学前教育要为他们的今后成长、学习、工作打好基础,要为培养21世纪未来社会的“四化”建设人才打好基础。

4、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学前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特点,对其进行良好的道德行为塑造。答: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特点是:(1)知行常常脱节。这是由于形成儿童道德品质的各种因素发展的不平衡所形成的,需要抓儿童知、情、意、行的薄弱环节,引导儿童所得实践,才能最终转化为道德行为;(2)容易反复。学前儿童的道德行为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不够稳定。行,即道德行为,是符合一定道德标准的行为表现。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高低的标志。评论学业前儿童的行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而不能听其言而信其行。

5、论述指导学前儿童生活活动的途径与方法。

答:在生活活动中,教师和保育人员应帮好下述四方面的工作:

1、要求儿童生活自理与学会独立。目前由于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多和家庭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儿童养尊处优,独立意识越来越差。教师要用多种方法鼓励儿童做事要有耐心和恒心,引导儿童尝试独立做事,促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2、帮助儿童遵守生活活动常规。从儿童入园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应根据儿童的能力提出相应的要求,以后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要求儿童遵守简单的生活规则,可以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向儿童提出要求时,要注意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易懂、简练,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并且要不断鼓励儿童,让儿童在遵守各项常规中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3、全面关注儿童的需要,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学业前儿童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其家庭成长背景和生活经验差异。教师应用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去关爱儿童,使儿童真正感受到老师也像妈妈一样关爱、体贴他,幼儿园也像家里一样温暖、安全。

4、在生活活动中掌握好教育时机。生活活动的各个环节的时间是短暂的、零散的,但同样蕴涵着教育内容,因此,教师可利用各种机会,随机进行教育。

6、你认为应该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条件?

答:游戏条件的创设包括:

1、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保证儿童有充分的游戏时间,是促进儿童发展游戏、提高游戏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应提供给学前儿童充足的游戏活动时间,上下午可有较长的游戏时间(30—40分钟)。

2、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游戏场所也是儿童开展游戏的必备空间条件。固定的场所和设备能吸引并便于儿童开展游戏。因此应在室内、户外设有游戏的固定场地。

3、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游戏材料、玩具是儿童游戏的物质基础和支持。儿童做游戏离不开玩具。要使儿童的游戏健康、丰富、生动,必须配备适合的、充足的玩具。玩具是学前儿童认识世界的教科书,是他们的生活伴侣,因此发展游戏必须准备游戏材料。

7、结合实际,论述组织和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途径与方法。

答:在我国幼儿园中,一般将游戏按教育的作用分为创造性和有规则的游戏两类。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有规则游戏包括智力游戏、体育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等。各类游戏各具特色。

8、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创设一个学前儿童喜爱的环境。

答:一般而言,符合下述标准的环境是学前儿童比较喜爱的。

1、熟悉的环境。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的儿童常常会显得有些拘束、不爱讲话、容易哭闹等,显示出一种害怕的表情,这种现象在心理中被称为“怯生”现象。因此,儿童喜爱的是熟悉的环境,是他们自己了解的环境,而不喜欢陌生的环境。儿童在熟悉的环境里会产生一种安全的、亲切的感觉为。

2、舒适的环境。舒适的环境会使人产生愉悦的情绪。想一想我们自己,处在一个杂乱、肮脏和简陋的环境中,会使我们产生强烈的厌恶感。同样的,学前儿童在幼儿园的活动也需要有一个舒适的环境,这样他们活动的积极性才能得到保持,并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总的来说,应该从空气与日光、光线与色彩、温度与温度以及适合学前儿童心理的室内布局等方面来考虑。

3、富有新意的环境。儿童总是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对于一切新奇的东西,都喜欢不停地动、摸、抓和放嘴里等,通过他们的感觉器官来感知外部的世界。

4、贴近自然的环境。

5、满足活动需要的环境。

6、具有鼓励作用的环境。

9、列举四条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的标准,结合实际进行说明和分析。186 答:幼儿园心理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心理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精神氛围、老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等。幼儿园心理环境具有教育性、可控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等特点。评价一个幼儿园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环境具体可参照以下几方面的标准:(1)教师能满足学业前儿童的各种合理需要;(2)教师能体谅和容忍学前儿童的所作所为;

3、教师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学前儿童;

4、教师能对学前儿童表现出种种支持的行为。

5、教师能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学前儿童的活动等。我们在建设幼儿园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并在实践中努力实现之,或者对现有的环境进行评估和改进,以期为学前儿童的成长教育过程创设一个良好、健康的心理环境。

10、如何帮助“不合群”儿童,请结合实例说明。

为了帮助学前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在教育中应注意:

1、在幼儿园中教师的教育方式是影响儿童的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该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儿童,同时应采取民主的、科学的教育方法,既不可溺爱或过度保护儿童,也不能专横或放任。

2、积极组织开展游戏活动尤其是集体游戏。游戏活动往往可以创造自然的学前儿童之间相处的机会,更好的培养学前儿童,如何尊重别人和进行协商、友好互助的精神。

3、教给学前儿

童与他人友好相处的知识和方法。例如,教师可以为与其他儿童交往有困难的儿童创造一些有利于展现他们特长的团体活动,为他们赢得同伴的好感;可以引导其他的儿童发现这些小朋友的闪光点;教师也可以抓住孩子渴望友谊的心理,通过适当的教育机会,让这些孩子改变自己的一些性格缺点。

11、你如何理解“宝宝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

答:家庭教育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是父母对子女的社会义务与责任。所谓家庭教育,是在指家庭之中,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这个社会细胞里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是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有计划与无计划相结合的教育。一般而言,家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指从出生到十八岁的孩子。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救教育都不断地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介是在学前阶段,家庭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形式而言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具有极大的优势。一方面,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先导和准备;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也是协调整个教育系统的重要环节,学前儿童在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复杂的过程,需要父母和家庭中其他长者的精心培育,都不可能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12、联系实际论述幼儿园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应开展哪些工作。

答:幼儿园方面的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1、培养学前对小计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对入学后的适应关系很大。因此,幼儿园阶段应注意培养学前儿童愿意上学、对小学的生活怀着兴趣和向往、为做一个小学生感到自豪的积极态度,并让学业前儿童有机会获得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

2、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业生活的适应性;学前儿童入学后,是否适应小学的新环境,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对其身心健康影响很大。有一种认识是,学前儿童只要提前认一些字、学一点拼音、处术等就没有问题了,这是十分片面的。

3、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着眼学前儿童终身学习的需要,发展他们基本的学习素质,并在此过程中,帮助他们打下今后学习的基础。幼儿园大致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丰富感知经验,发展基本能力。

13、论述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其产生的负面功能。

答:学前教育的具体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个体的期望功能、对社会的期望功能以及产生的实际负面功能。其中,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包括:

1、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

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

3、学前教育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学前教育对社会的期望功能主

要包括:

1、经济功能;

2、政治功能

3、文化功能;

4、家庭功能。

14、分析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

答:

1、基于“教历研究”的教师成长。

2、基于“同伴互助”的教师成长。

3、基于“反思日记”的教师成长。

4、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师成长。

15、举例说明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方式。

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方式方法有个别联系方式和集体联系方式两种。个别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家长咨询、书面联系等;集体方式则包括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室或父母育儿橱窗、家长座谈会,以及网站与短信等。

16、论述幼小衔接工作的经验,提出改善我国幼小衔接工作的措施。幼儿园和小学应利用各种资源,从多方位、多角度落实幼小衔接的措施。

1.加强幼小沟通。幼儿园和小学应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幼小衔接知识讲座和交流会,学校和幼儿园的领导应充分发挥组织管理作用,做好各种保障措施。同时,幼儿园和小学可组织教师互相参观、观摩学习,深刻体会两个教育阶段的异同,将感性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利用彼此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实现过渡创设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既然儿童是幼小衔接工作中的主体,幼儿园和小学应多加强儿童之间的沟通,通过开展联谊会、运动会、游戏活动、牵手互助等活动,增进儿童之间的了解,发挥同伴群体的影响作用,激发幼儿向往小学的积极心理。当然,幼小衔接也需要家长的支持与合作,三者要保持沟通,统一教育要求,共同关注幼儿的发展和变化。2.协调幼小课程衔接。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幼儿园课程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小学低年级设置了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体育和艺术等,突出综合课程,这种课程结构有利于刚进入小学的幼儿顺利实现幼小衔接。但是,现实中幼小教师在幼小课程目标的理解、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方面仍有较多误区,出现了幼小课程断层的现象。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幼小课程的设计应遵循这一规律,让儿童利用先前经验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为此,幼儿园和小学应将幼小课程结构进行整合,找到两者的契合点,注重课程的综合性,使小学教育将幼儿园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延伸、发展和深化。在课程的实施和评价方面,幼小之间应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根据儿童需要有选择性地综合两个教育阶段中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像游戏法、发现法、观察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档案袋评价法、自我评价法、作品展示评价法等都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也便于师生间的互动和儿童主体性的发挥,应将这些方法有机地贯穿在幼小课程衔接中。3.优化教师专业素养。美国幼儿教师和小学一二年级教师可以互相到对方学校执教,日本实行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资格证书通用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打破幼小教

师素养之间的断层,更好地促进幼小衔接。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从教师专业素养入手,架起幼小教师衔接的桥梁。尤其是幼小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不断更新完善幼小两个阶段的教育教学知识和相应的专业能力。另外,幼小教师的职前教育要注意幼小两阶段教师素质的综合培养,职后教育则可以通过交流学习、互换岗位、共同开展教育活动等方式加强双方对彼此教育情境、教学安排等方面的学习,在实践中完善个人素质。

4.搭建幼小衔接教研平台。与国外相比,我国在幼小衔接上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实证研究较少,无法发挥教育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为此,有必要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搭建起幼小教研的平台,引导幼小教师在真实、鲜活的教育情境中,敏锐地捕捉衔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共同的研究探索或在专家的指引下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从长远看,幼小之间的联手研究势必有利于幼小衔接的良性运行,使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更能体现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案例分析题

1、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学前教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话题。众多教育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致力于其研究与宣传工作,全球学前教育处于进一步繁荣和发展阶段。

结合案例,运用学前教育学发展阶段的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答:这个学科是不断发展的。每门学科都需要一定的哲学作为理论基础,学前教育学也是如此。我国在解放后,学前教育理论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在总结我国过去学前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并学习前苏联以及其他国家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对学前教育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为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学前教育学奠定了基础。当前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我们一方面需要继承和发展历史上已有学前教育思想,另一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当前学前教育改革中重要的理论问题,如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学前教育评价,以及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等等。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真正健全和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指导实际工作的学前教育学。

2、教给幼儿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注重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以及语言的表达力,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求知欲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这段论述,分析我国学前儿童智力教育的任务和内容。104-105 答:学前儿童智育的任务是: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是根据智育的任务而设计的,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发展智力的教育。发展学前獐智力包括:促进学前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如发展学前儿童的感知觉、观察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和创造能力等;

3、一天,我和梁老师在学前儿童看电视时候用纸剪了几片花瓣,然后在火上烧烤后制成了菊花。当薛诗雨、汪佳琦等小朋友看见后觉得很好奇,就走过来看,我和梁老师就叫她们学着剪花瓣,开始的时候,汪剪得快,但剪得不整齐;薛剪得慢,剪得还算整齐;剪得较好的算是沈佳蕾````````自由活动时,夏凡、张译文、刘嘉 等也要剪,我就让沈作小老师,别看她平时不声不响的,做起小老师来还挺像样的。小朋友将剪好的花片给我之后,我到厨房去烧烤之后布置在墙上,吴哲、关杰等小朋友都说这样的菊花比绉纸做的要好看。

结合案例,说明应该如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答:小班儿童刚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年龄小,控制能力较差,还不习惯于集体教学活动。因此,在儿童刚入园的两周内,教师可以把儿童分成小组进行教学活动,让他们一起听故事、做游戏。小组人数少,教师可以照顾到每一个儿童,使他们学会同全组獐协调活动,逐步过渡到全班教学活动。

经过小班的阶段的学习,进入中班儿童已经习惯于集体教学活动。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语言的发展,求知欲的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显著提高。所以,中班儿童课堂教学活动的次数要适当增多,时间要适当延长,教师对儿童的要求也应比小班有所提高。

中班儿童教学活动时,教师可适当运用语言进行讲解,要求他们认真听,并且学会复述。这样可以培养儿童的理解能力和认真听讲的习惯。中班儿童不仅对课堂教学活动有兴趣,而且已开始关心自己完成作业的好坏。因此,教师对儿童的作业应进行评价。评价要有分析,指出好在什么地方,说明原因。还要注意培养儿童认真完成作业、遵守课堂教学活动规则的良好习惯。

经过小班、中班阶段的学习,大班儿童在知识、技能、语言等方面都比以前有了显著的发展,他们的按照教师指示完成任务的自觉性有较大的提高,求知欲和自制力显著增强,能认真地听讲,并遵守纪律。因此,对大班儿童,特别是对到了大班末期的儿童,课堂教学活动内容要丰富、充实,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每次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要延长,逐渐接近于小学一节课的时间,要求儿童能听从教师教导,有时可以要求他们独立地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在教学方法上,要逐渐减少游戏的成分,增加运用语言讲解的成分。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脑力劳动的习惯和必要的自制力和坚持性,如积极回答都是的提问,有始有终地完成任务等。

总之,对于大班儿童,教师要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方面为儿童进入小学做好准备。4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环境的布置也通过儿童的双手和大脑,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所布

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受护。”(1)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

答:环境就是体现幼儿的学习过程与思想,通过幼儿的参与它就可以更好地让幼儿有互动的交流。促进幼儿的自我意识、交流能认知和感知运动能力的发展。(2)在幼儿户外场地的设计过程中如何体现?

答:一般来说,幼儿园户外场地分为两种:一种是全园只设一个大型的共同游戏场地,另一种是同时设班级游戏场地和共同游戏场地。具体设计时应该根据幼儿园的建设规模确定采用的方式。幼儿园中的户外场地,大致包括三个区域,即水泥地、花草地和泥土地。水泥地的开辟主要可供学前儿童学骑童车、拉手推车、列队做操时使用;花草地可供学前儿童奔跑、跳跃、打滚、嬉戏时使用;泥土地可开辟为花圃、菜圃、自然角等用。

幼儿园开辟户外场地,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前儿童能充分接触新鲜空气和阳光,锻炼儿童的身体。因此,场地的设计一定要方便,能让儿童充分地活动开来,有利于儿童开展各种游戏和体育活动。在场地面积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户外场地的面积,使学前儿童能充分地享受户外环境。同时,在设置幼儿园课程时,应该考虑尽可能利用户外条件的资源。如果场地面积比较狭小,则不能仅仅为了美化的作用而设置一些不必要的设施,限制了儿童的活动范围。

5幼儿园对父母做了个调查:“您认为幼儿园老师是做什么的?”父母主要在以下几个说法:A帮父母看孩子的;解决父母的后顾之忧。B陪孩子一起玩,让他快乐;哄孩子高兴的呗。C主要是照顾孩子,也教一点知识;培养和教育孩子。

根据材料分析幼儿园教师角色的相关原理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答:教师扮演的“指导者”角色。具体表现为:(1)引导。对学前儿童遇到的障碍和不解,教师应引导他们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2)指导。指导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3)诱导。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前儿童的动机、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4)教导。教导学前儿童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等优秀品质。6每天早晨晨间活动结束的时候,我就会拿起点名册准备点名。这天,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不用嘴巴来点名,而是用眼睛来点名。”他们一脸的疑惑,好像在问眼睛怎样可以用来点名。眼睛又不能说话。我看着他们说:“我用眼睛看着你,对你咪咪笑,就是在点你的名字,你看到我,也对我笑一笑好吗?”表示你知道我在点名了。我点完名了,发现班上有一个特别胆小的孩子脸上一直都笑着,上课还主动举手了,这个进步可是不小啊。

结合案例,运用幼儿园教师沟通技巧的相关原理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答:这个案例主要体现了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熟记儿童的名字

教师呼唤儿童的名字,会使他们倍感亲切,觉得自己受到老师的重视,这是对儿童的尊重和基本的礼节。因此,熟记儿童的名字是教师与儿童沟通技巧的第一把钥匙,也是进行沟通的基础。

2.选用适当的语言

教师在与儿童沟通时,不要用生疏的字、词、句与儿童交流,应选择儿童容易听懂的字、词、句作为与儿童交流的媒介,用词要准确,句子表达要完整、具体。3.眼光要与孩子直接接触

目光的接触本身就是一种交流和沟通,儿童通过教师的眼神能明白老师要说什么。教师要使每一个儿童的眼光都注视着自己,视线必须将所有儿童包围其中。在与儿童进行交流与沟通时,教师的视线最好与儿童平行,最好的办法就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让孩子感觉老师重视他,与老师处于平等的位置。4.语调语速要适当

教师说话的语调对交流起着重要作用。对儿童而言,教师语言的抑扬顿挫会使交流效果更好,更能激起儿童交流的兴趣和愿望。同时,与儿童沟通时的语速要适中,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此外,交流时的音量也要适当。5.语气要和善

教师与儿童沟通时,语气是否和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善的语气,会使儿童感到亲切,更容易接受,这样能达到较好的沟通效果。6.善于倾听

在与儿童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7.以鼓励、肯定、引导为主

每个孩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是他们又都有极强的自尊心和极易受损伤的自信心。教师在与儿童沟通时,要充分肯定其身上的闪光点、进步和成绩,这样会使他们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和信任,对教师提出需要改进的方面就更加重视,并欣然接受。

7、新学期开始,李红和张霞担任幼儿园大班教师,她们认为大班马上就要进入小学业学习了,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学前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她们采取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如教学内容以算术和写字为主,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等,学前儿童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 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等。请你用幼小衔接工作的相关原理对以上案例进行分析。287 幼儿园方面的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1、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对入学后的适应关系很大。因此,幼儿园阶段应注意培养学前儿童愿意上学、对小学的生活怀着兴趣和向往、为做一个小学生感到自豪的积极态度,并让学前儿童有机会获得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

2、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学前儿童入学后,是否适应小学的新环境,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对其身心健康影响很大。有一种认识是,学前儿童只要提前认一些字、学一点拼音、算术等就没有问题了,这是十分片面的。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性,特别是主动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等,不仅关系着学前儿童入学后的生活质量,也关系着他们在小学业的学习质量,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第一,培养主动性。第二,培养独立性。第三,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第四,培养规则意识和时间观念。

3、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着眼学前儿童终身学习的需要,发展他们的基本的学习素质,并在此过程中,帮助他们打下今后学习的基础。幼儿园大致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第三,丰富感知经验,发展基本能力。

8、在一次游戏活动中,某小朋友在做“炒菜”访谈,不知什么时候,她把娃娃的玩具搬到了走廊上。老师看见了,对她说:“娃娃的东西怎么能到处乱放呢?赶快把这些玩具搬回去。”她很不情愿地搬了回去。老师听到她在嘀咕着:“我都没游戏玩,我想在外面去玩。”就这样,这堂课由于老师没有充分准备好游戏活动的条件而没有顺利进行。

请你用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等相关原则原理分析上述案例。

游戏条件的创设包括:

1、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保证儿童有充分的游戏时间,是促进儿童发展游戏、提高游戏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应提供给学前儿童充足的游戏活动时间,上下午可有较长的游戏时间(30—40分钟)。

2、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游戏场所也是儿童开展游戏的必备空间条件。固定的场所和设备能吸引并便于儿童开展游戏。因此应在室内、户外设有游戏的固定场地。

3、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游戏材料、玩具是儿童游戏的物质基础和支持。儿童做游戏离不开玩具。要使儿童的游戏健康、丰富、生动,必须配备适合的、充足的玩具。玩具是学前儿童认识世界的教科书,是他们的生活伴侣,因此发展游戏必须准备游戏材料。

第二篇:学前教育学作业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作业及答案

第一次作业(第一、二章)

一、填空题

1、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

2、学前教育学的开创这是(福禄贝尔)。

3、学前教育对社会的功能首先表现在(经济功能)。

4、狭义上的学前教育效益是指(与人效益)。

二、简答题

1、夸美纽斯对于学前教学的发展的贡献(P7~8)

2、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P8)

3、简述学前教育功能的类型(P37框)

4、简述学前教育的个人效益(P47框)

三、论述题

1、试述蒙台梭利对于学前教育学发展的贡献。(P13)

2、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学前教育功能(P44)第二次作业(第三、四章)

一、填空题

1、个体的启蒙教育阶段是(学前教育阶段)

2、影像学前儿童社会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幼儿园)

3、我国幼儿园承担着(保育、教育学前儿童)以及(为方便家长服务)的“双重”任务。

4、在学前儿童德育实施的过程中,一些家庭往往出现“爸爸打、妈妈护,爷爷奶奶打掩护”的现象,这种现象违反了德育的(一致性)原则。

二、简答题

1、简述学前教育在人的一生的内在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P62框)

2、简述学前教育与个体社会化之间的关系(P61)

3、简述学前儿童德育的原则(P114框)

4、简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P86)

三、论述题:举例分析如何贯彻和实现幼儿园的双重任务(P88框)第三次作业(第五、六章)

一、填空题

1、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可以分为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三类。

2、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进行构造和建筑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叫做(结构游戏)。

3、按游戏的教育作用可以将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有规则游戏)两大类。

4、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意义具有制约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和调节作用。

二、简答题

1、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P149框)

2、简述幼儿园游戏的意义(P158框)

3、简述幼儿园心理环境的特点(P185~186)

三、论述题

如何组织幼儿园的教学活动(P149~154)

第四次作业(第七、八、九章)

一、填空题

1、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技能是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的突出特色,也是最基本的专业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沟通)能力、(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

2、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工作的方式主要有(志愿者)(家长俱乐部)以及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工作者等。

3、社区教育起源于(丹麦)。

4、幼儿园是保教并重的机构,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小学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以(上课)为主要活动形式。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教师是学前儿童的养护者这一角色?(P212)

2、简述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P266框)

3、简述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内容。简述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的具体内容。(P187框)

三、论述题

1、联系实际试述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方式。(P260框)

2、联系实际谈谈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P280框)

第三篇:学前教育学作业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作业1(第一、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学前公共教育教育思想诞生的标志是(A)

A.《理想国》

B.《政治论》

C.《大教学论》

D.《世界图解》

2、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是(C)

A.《理想国》

B.《政治论》

C.《母育学校》

D.《世界图解》

3、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D)

A.《大教学论》

B.《世界图解》

C.《理想国》

D.《林哈德与葛笃德》 4、1923年,(C)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学前儿童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A.蔡元培

B.张雪门

C.陈鹤琴

D.陶行知

5、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D),其创建者是()。A.南京鼓楼幼稚园

陈鹤琴

B.劳工幼稚园

陶行知 C.香山慈幼院

张雪门

D.江西实验幼师

陈鹤琴

6、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是(C)。A.欧文

B.杜威

C.福禄培尔

D.蒙台梭利

7、教育的基本功能是(B)。

A.社会的功能

B.个体的功能

C.文化的功能

D.自然环保的功能

8、下面属于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的是(C)。A.单一性

B.停滞性

C.发展性

D.狭隘性

9、从性质上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可以划分为(A)。A.期望功能与实际功能

B.个人功能与社会功能

C.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和家庭功能

10、下列关于教育效益、教育本质、教育功能三者关系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D)。A.教育的本质决定教育功能

B.教育功能决定教育效益 C.教育功能体现教育本质

D.教育功能体现教育效益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最近发展区

即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

2、教育功能

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

3、学前教育效益

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它是由学前教育功能决定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夸美纽斯对学前教育发展的贡献。

答:夸美纽斯在论述幼儿教育时,不仅广泛吸取了以往和当时教育思想发展的成果,而且还力图在当时科学发展的水平以及他个人对儿童生理及心理发展的认识水平上,把幼儿教育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这是十分可贵的。夸美纽斯的幼儿教育理论,为近代西方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标志着西方学前教育研究从神学化向人本化的方向转变。

2、简述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

答:

1、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

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

3、学前教育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

3、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答:

1、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

2、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管。

3、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

4、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

5、多渠道举办托幼机构。

6、为学前教育立法。

4、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

答:

1、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2、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

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

4、加强幼儿园的科学自主管理。

5、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

6、改善幼儿园的师资力量。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你在生活、学习或工作中遇到哪些学前教育方面的问题,你希望学习哪些学前教育知识或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略)

2、如何提高学前教育的经济效益?

答:学前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不能以直接的物质产品与投入相比较,也不能直接以国民收入正增长来衡量,学前教育投资所培养的人才也很难用一个笼统的投入产出比较结果来表示。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第一,数量指标。计算公式如下:平均单位投入的产生率=中学学习本期毕业人数/学期教育投资总额;边际产生率=中学学校本期增加的毕业人数/学前教育投资期增加数。第二,质量指标。计算公式如下:本级教育成本收益率=本级受教育者与前一级受教育者的收入差别/本季教育费用。

五、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学期教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热门话题。众多教育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致力于其研究与宣传工作,全球学前教育处于 进一步繁荣和发展阶段。

结合案例,运用学前教育发展阶段的理论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

答:20世纪中叶以来,学前教育理论在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生理学等相邻学科的影响下也有了较大发展,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进人了理论化和科学化水平的新阶段。表现在两方面:

(1)辩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进人新阶段。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学前教育学工作者开始逐渐摆脱以往那种以生物学观点解释学前教育的现象,强调儿童的本能或遗传的作用和儿童自发的发展的局限,开始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揭示教育与社会的生产方式密切联系,为学前教育的目的、任务与内容的研究提供了基本观点。

(2)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提高了学前教育的科学水平。

特别是儿童心理学以及社会学、人类学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些学科为学前教育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如心理学对儿童心理发展动力的研究,对学前儿童认知能力发展、情感和意志的发展的研究,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研究都提供了心理学基础。

当前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我们一方面要继承和发展 历史上已有的学前教育思想,另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当前学前教育改革中的重要问题。

2、《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办好学前教育,关系着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请从学前教育功能的角度阐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答: 学前教育的功能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学前教育功能具有客观性。学前教育功能是由学前教育的结构决定的,是客观存在于学前教育之中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学前教育功能分类。从承受对象的不同来划分,区分出学前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从作用的层次来分,可以区分出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从作用的方向上来分,可以区分出学前教育的正功能与负功能。从作用的表现形式上来分,可以区分为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虽然存在多种学前教育功能的分类方法,但是都涉及学前教育对个体及社会所具有的作用与影响,这两种功能是学前教育的根本功能。

学前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指学前教育可以促进学前儿童在身体、认知、社会性和情感等方面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学前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环境和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儿童的发展。因此,作为人生早期阶段的教育,应努力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有益的早期经验,为儿童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作用。学前教育具有重要的文化传递功能,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引导和帮助幼儿学习和掌握人类社会文化历史经验,促进和参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家庭的稳定以及家庭生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庭中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是家庭生活是否和谐幸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说,学前教育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学前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两个功能的实现通过对学前儿童的培养来实现。

学前教育学作业2(第三——第五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关于学前儿童发展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A)。

A.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将来的智力发展优于未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 B.学前儿童情绪表现为易激动型、易感性和易表现性 C.学前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D.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是影响学前儿童社会化的最主要因素

2、性格外向,情绪稳定,具有强烈的同情心、事业心、责任感和成就感。这是哪一种教养方式的结果?(C)

A.溺爱

B.专制

C.民主

D.放任

3、教师作为儿童学习范例的榜样均具有某些特征。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师榜样所具有的特征?(D)

A.教师的威望

B.教师真诚的关心、帮助、指导

C.类似性

D.教师具有缄默、深思的性格

4、指导幼儿园开展工作的纲领性目标是(A)

A.学前教育的总目标

B.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

C.短期目标

D.活动目标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幼儿园“双重”任务的内容?(D)A.保育

B.教育

C.为方便家长服务

D.盈利

6、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特点不包括(C)。

A.自觉性低

B.自制力弱

C.注意力分散

D.坚持性不强

7、根据教学活动是侧重于多个领域还是一个领域,可以把教学活动分为(A)。A.综合教学与分科教学

B.集体教学和小组教学

C.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

D.表现性教学和体验性教学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幼儿园教育目标

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学前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

2、范例

指对学前儿童具有重要教育作用的典型事例,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教育影响学前儿童的一种方法。

3、体验性教学活动和表现性教学活动

体验性教学是以学生在教学中的体验为基础来考虑教学问题,它指的是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这样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

表现性教学是以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为基础进行教学的一种类型,以学前儿童在教学中的表现活动为重点,目的是让儿童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参与活动,并展示自己的各种能力。

4、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

5、结构游戏

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进行构造和建筑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家庭教养方式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征?对子女性格分别有什么影响? 答:家庭教养方式包括溺爱、专制、民主和放任。

民主型是对孩子最有利的一种教养方式。他们会给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限制。与此同时,他们会表现出对孩子的爱,并认真听取孩子的想法。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有很强的自信和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且会比较乐观、积极。

专制型的家长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较多地表现出焦虑、退缩等负面情绪和行为,但他们在学校中可能会有较好表现,比较听话、守纪律。

溺爱型的家长对孩子则表现出很多的爱与期待,但是很少对孩子提要求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容易表现得很不成熟且自我控制能力差。

放任型的家长对孩子不很关心,对于孩子,他们一般只是提供食宿和衣物等物质,而不会在精神上提供支持。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较差。

2、幼儿园工作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答:

1、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2、尊重学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的原则;

3、保教结合的原则;

4、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5、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的原则;

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7、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3、学前儿童智育活动中应该如何处理智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答:知识和智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知识、技能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智力发展又是获得知识与技能必备的条件。知识的贫乏不利于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高低决定掌握知识的深度和运用知识的灵活程度。

4、学前儿童德育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答:

1、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儿童的原则;

2、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3、教育影响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幼儿园生活活动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答:

1、主动性原则;

2、渗透性原则;

3、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

4、教养结合原则;

5、实践性原则。

6、幼儿园教学活动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答:

1、思想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4、灵活性原则;

5、直观性原则;

6、启发性原则;

7、趣味性原则。

四、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论述你对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的理解。

答:1996年我国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我国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学前儿童体育指遵循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以促进学前儿童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学前儿童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学前儿童体育关系到未来的过敏体质;学前儿童体育是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特殊需要;学前儿童体育是实施各育的物质基础。

学前儿童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前儿童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学前儿童智育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要条件;学前儿童智育是儿童发展尤其是心智发展的需求;学前儿童智育是实施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

学前期道德品质教育也都离不开我们通常所说的道德品质教育过程中的四个基本因素:知、情、意、行。研究学前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必须进一步研究这些心理因素的特点和形成。学前儿童德育是全球化时代的需要;学前儿童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方向和动力保证;学前儿童德育是独生子女健康成长的特殊需求。

学前儿童美感发展的特点:第一阶段,对美的现象无意识的反应;第二阶段,能够模仿周围的人表现美感;第三阶段,有意识地感受美、表现美。学前儿童美感表现有下列特点:情绪性;表面性;行动性。学前儿童美育是整个社会审美化的需要;学前儿童美育是符合儿童思维特点的教育活动;学前儿童美育是实施各育的催化剂。

2、你认为应该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条件?

答:游戏活动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和发展。幼儿园对幼儿实全面发展教育主要是通过游戏手段来实现的。因此,在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中,很重要的是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充分的发展。

1.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

保证儿童有充分的游戏时间,使促进儿童发展游戏、提高游戏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学前儿童的一日生活中应保证儿童每天有足够的游戏时间,并且根据时间的不同组织学前儿童玩不同的游戏。

2.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

游戏场所也是儿童开展游戏的必备条件。固定的场所和设备能吸引并便于学前儿童开展游戏,因此应该在室内和室外都都有固定的游戏场地。3.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

游戏材料、玩具时学前儿童游戏的物质基础和支持。要使学前儿童的游戏健康、丰富、生动,必须配备适合、充足的玩具。可供学前儿童游戏的玩具有两大类:成型玩具(专门化玩具)和未成型玩具(非专门化玩具)。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2分)

一天,我和梁老师在孩子们看电视的时候用吹塑纸剪了几片花瓣,然后再火上烧烤后制成了菊花。当薛诗雨、汪佳琦等小朋友看见后觉得很好奇,就走过来看,我和梁老师就叫她们学着剪花瓣,开始的时候,汪佳琦剪得快,但剪得不整齐;薛诗雨剪得慢,但剪得还算整齐;剪得较好的算是沈佳蕾……自由活动时,夏凡、张译文、刘嘉缘等也要剪,我就让沈佳蕾做小老师,别看她平时不声不响的,做起小老师来还挺像样的。小朋友将剪好的花片给我之后,我到厨房去烧烤之后布置在墙上,吴哲、关杰等小朋友都说这样的菊花比绉纸做的要好看。

请从学前教育的园长角度对材料中的教师的行为和做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答: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指幼儿园中为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由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的教与学的正式活动。

教学是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手段。通过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各儿童比较自由的自发学习活动,儿童获得生活的、社会的、自然的、数学和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经验,形成简单的概念。通过具体形象的教材、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使儿童懂得正确与错误,是与非的具体观念。

在此案例中,教师通过有计划的手工剪纸活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对艺术的兴趣。但类似的教学活动并不一定适合在学前小班进行。

小班儿童刚离开家道幼儿园,年龄小,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个阶段的教学活动适合多运用直观教具和游戏法;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儿童语言的发展,求知欲的增强。

到了中班,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也显著提高,因此在中班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可适当运用语言进行讲解,对儿童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时要有分析,指出好在何处,说明原因。

进入大班后,儿童在知识、技能、语言等各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发展,他们能按照老师的指示完成任务,求知欲和自制力显著增强。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逐渐减少游戏成分,增加语言讲解成分,为儿童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学前教育作业3(第六~第七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A)。A.幼儿园

B.儿童

C.家庭

D.教师

2、一个儿童即使在家里表现得很“霸道”,以自我为中心,但在幼儿园的环境中,他为了参与到集体活动中,也不得不学会和别的儿童共同分享玩具、食物以及教师的关注。这体现出了幼儿园环境的(A)作用。

A.制约

B.启迪

C.激励

D.调节

3、幼儿园环境能够平衡学前儿童的情绪,这体现的是幼儿园环境的(D)作用。A.制约

B.启迪

C.激励

D.调节

4、学前儿童对于植物和小动物常常会有很强烈的兴趣,但如果只饲养一种小动物,久而久之,儿童就会感到厌倦乏味。这就要求幼儿园的环境对学前儿童来说必须是(C)。A.熟悉的B.舒适的 C.富有新意的 D.贴近自然的

5、学前儿童对于自身的言行缺乏评价能力,习惯于从周围人的评价中来认识自己的行为。所以,我们所设计的幼儿园环境应该是(D)。

A.富有新意的B.贴近自然的 C.满足活动需要的 D.具有鼓励作用的

6、教师的一言一行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和行动。这说明幼儿园心理环境具有(A)特征。

A.隐蔽性

B.可控性

C.教育性

D.复杂性

7、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指的是(A)。

A.发展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参与性原则

D.配合性原则

8、根据班级人数安排桌椅,属于活动室空间设计的哪种形式?(A)A.开放式

B.区隔式

C.秧田式

D.封闭式

9、观察能力是教师对教育对象由外表到内心的一种(B)。A.直觉能力

B.认识能力

C.随机能力

D.自然能力

10、教历研究的主要流程是(A)。

A.一般项目 课前计划 过程描述 课后反思

B.课前计划 一般项目 过程描述 课后反思

C.课前计划

课后反思 一般项目 过程描述

D.一般项目 过程描述

课前计划 课后反思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心理环境

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勒温所提出的,指的是一切影响一个人现实心理活动的各种因素,包括现实作用于一个人的刺激或信息及其系统和一个人自己的心理状态、意识倾向。

2、同伴互助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

3、教历研究

教师通过对个人资料的收集,对自己思想轨迹的记录,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自身实践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后改进教学实践。

4、反思日记

反思日剧可以是自己的受教育经历,也可以是对教育现象的所见所闻、对教育问题的所思所想、对教育某个方面的所感所悟;还可以“讲述”教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教育问题、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以及为什么这样解决教育问题等。包括自传叙事、教学叙事、生活叙事。

5、案例教学

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什么样的幼儿园环境是良好的幼儿园环境?

答:

1、安全和健康;

2、满足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3、重视发展学前儿童的潜力;

4、充实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

5、培养学前儿童的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6、有利于教师的管理;

7、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2、什么样的幼儿园心理环境是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

答:

1、教师能满足学前儿童的各种合理需要;

2、教师能体谅和容忍学前儿童的所作所为;

3、教师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学前儿童;

4、教师能对学前儿童表现出种种支持的行为;

5、教师能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学前儿童的活动;

6、教师能为学前儿童提供发挥其创造力的机会;

7、幼儿园的各项活动能适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

8、幼儿园能对游戏和教学活动进行优化整合;

9、教师能利用集体活动的机会帮助学前儿童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

10、教师能将正确的教育观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行为。

3、解释“皮格马利翁效应”?

答:指教师寄予学生期望与爱,使被期望者产生自信自强心理,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现象,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4、简述培养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答:

1、要有强烈的观察动机;

2、要培养良好的观察个性;

3、要注意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

4、要深入关心学前儿童。

5、简述培养幼儿园教师沟通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答:

1、提高语言素养。(1)注意自身语言表现的规范性;(2)注意自身的语言面貌;(3)质疑适度的语言修饰。

2、提高人际交往的适应性。(1)沟通是双向的,开放自己,才能更好地接近他人;(2)沟通是平等的,尊重他人,才能尊重自己;(3)沟通是双向性和互助性的。

3、多参加集体活动。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创设一个学前儿童喜爱的环境。答:(1)为幼儿创设安全、卫生、减少干扰的环境;(2)将教育目标蕴含在区域活动的材料中;(3)提供足够的、丰富的、有层次性的材料;

(4)创设开放、多元化的无班界活动区,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

2、举例说明幼儿园教师具有哪些角色。

答: 幼儿园教师的角色是指教师在学前教育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身份,具有社会角色的特征。

1.教师是促进学前儿童发展的指导者。

教师扮演的“指导者”角色,具体表现为:(1)引导。对学前儿童遇到的障碍和不解,教师应引导他们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2)指导。指导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3)诱导。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前儿童的动机、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4)教导。教导学前儿童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等优秀品质。

2.教师是塑造学前儿童心灵的工程师。

幼儿园教师的任务是育人,既要开启学前儿童的心智,又要培植他们的心灵。表现在两方面:(1)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儿童道德素质的培养,进行全面教育;(2)教师要以自己的模范表率作用来影响和感染学前儿童,以潜移默化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艺术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教师是学前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具体表现在两方面:(1)支持儿童独立自主学习;(2)支持学前儿童合作学习。4.教师是学前儿童养护者。

“养护者”具体表现在两方面:(1)教师是学前儿童权利的保障者;(2)教师为学前儿童的发展创设适宜的气氛和环境。

5.教师是学前儿童教育的研究者。

具体表现在三个层次:(1)反思课堂教学情境中各种技能与技术的有效性;(2)针对教学实践的问题,把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以便做出决策;(3)针对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等方面,反省教育实践中的价值、伦理等问题。

6.教师是沟通学前儿童与社会的中介者。

教师是学前儿童了解社会、开阔视野、走向社会生活的重要引路人。学前儿童对社会的认知、态度与情感体验都是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完成的。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陈鹤琴先生曾经说:“环境的布置也通过儿童的双手和大脑,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1)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2)在幼儿园户外场地的设计过程中如何体现这种说法?

答: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环境的布置也通过儿童的双手和大脑,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也就是说,创设环境是幼儿的需要,与幼儿的身心发展息息相关,而这一环节需要我们老师为孩子提供大量的成品和半成品,鼓励孩子积极投入环境创设之中,大胆的想象与创造,按照自己的意愿创设环境,并学会做环境的主人。

幼儿园户外场地的设计:(1)强调儿童的参与性。(2)满足儿童的身心需要。

(3)幼儿园中的户外场地的设计,即水泥地,花草地和泥土地。

(4)场地的设计一定要方便,能让儿童充分地活动开来,有利于儿童开展各种游戏和体育活动。如果在场地面积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增加户外场地的面积,使学前儿童能充分地享受户外环境。

(5)在设置幼儿园课程时,应该考虑尽可能利用户外条件的资源。如果场地面积比较狭小,则不能仅仅为了美化的作用而设置一些不必要的设施,而限制了儿童的活动范围。

学前教育学作业4(第八~第九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幼小衔接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和(A)。A.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

B.儿童入学适应不良

C.过渡期的存在D.儿童智力发展的需要

2、幼小衔接必须坚持的原则是(D)。

A.小学化

B.突击性

C.单项性

D.整体性

3、社区教育起源于(B)。

A.英国

B.丹麦

C.法国

D.美国

4、幼儿园和家庭的个别联系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B)。A.家长会

B.家长咨询

C.父母育儿橱窗

D.家长开放日

5、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入园儿童年龄为(D)。A.1~2岁

B.1~4岁

C.2~3岁

D.0~3岁

6、关于幼小衔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在小班进行

B.在中班进行

C.在大班进行

D.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答:在学前阶段,家庭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形式而言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具有极大的优势。一方面,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先导性和准备;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也是协调整个教育系统的重要环节,学前儿童的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复杂的过程,需要父母和家庭中其他长者的精心培育,从而使各方面的教育影响步调一致、前后贯通。

2、列举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方式。

答:幼儿园与家庭连续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幼儿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根据需要灵活采用。幼儿园与家庭联系方式方法有个别连续和集体联系方式两种。个别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家长咨询、书面联系等;集体方式则包括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室或父母育儿橱窗、家长座谈会,以及网站与短信等。

3、简述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

答:

1、优化社区学前教育的功能;

2、提高学前教育正式机构的教育质量;

3、促进社区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4、简述幼小衔接的意义。

答:

1、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过渡期的存在;

2、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儿童入学适应不良;

3、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儿童的长远发展。

5、简述各国幼小衔接实践的基本特征。

答:

1、入小学的预备教育必须为学前儿童身体、认知、情感、道德和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基础,不但重视智力因素,也重视非智力因素;

2、入小学预备班的教育,始终保持幼儿园的特点,符合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不把幼儿园和小学等同起来,不把学前班小学化,变成所谓的“半年级”,继续突出游戏和户外活动的教育形式,逐步增加学习的要求;

3、加强教师素质的训练,使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都了解衔接阶段儿童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这是做好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关键。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学前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般会面临哪些问题?幼儿园教师应如何帮助解决?

答:

一、社会要求的提高。幼儿园是启蒙教育,保教并重,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游戏灵活、自由、趣味性大,但没有严格的约束力、规范性,儿童在游戏中便能学到知识,不觉得有压力,也没有评分标准。而小学是义务教育,以上课为主要形式,必须系统地掌握关于自然或社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儿童必须努力学习,不仅学习感兴趣的,还要学习自己不关心或不感兴趣的内容。学校实行升留级制度,为了督促学习任务的完成,学习成绩以分数衡量,分数的高低会受到周围人们的评价和成人的奖惩。这些都必然会引起儿童情绪上的恐惧、紧张,而使儿童感到压力。

二、生活制度的变化。幼儿园各项活动动静交替,每天上课不超过一个半小时,其他时间以游戏为主,午睡两个小时,小学生除早读课外,上午4节课,下午2节课。课间休息和游戏时间很短,午睡也得不到保证。

三、师生关系不同。幼儿教师作为母亲的象征,总是保教并重,全天参加儿童的游戏、散步、观察、娱乐、日常生活等各项活动,对儿童的冷暖、饮食、入厕、卫生等各个方面都照顾备至,个别接触与谈话的机会较多,师生之间往往形成亲密融洽的心理氛围。在小学里,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重视完成各科教学大纲,注意教材进度、批改作业以及课堂纪律,对学生生活较少问讯。教师与儿童的交往主要是在课堂上,在集体中,班干部和有特殊行为问题的学生与教师接触较多,师生个别接触机会减少。多数教师态度严肃、要求严格,这些都和幼儿教师有显著不同,增加了儿童在适应中的心理距离,感到压抑和生疏。

四、生活环境的完全改观。幼儿园的活动室,都布置得美观生动,桌椅可移动,不少幼儿园还有自然角、图书角、玩具柜及活动区角,供儿童观察、游戏、劳动、娱乐用。而一年级教室多数只有桌椅、座位固定,没有玩具、图书,对儿童缺乏吸引力。场地上的运动器械多半是全校合用的,低年级享用的机会较少。

五、教学内容加深,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减少。幼儿园以发展口头语言为主,学习周围环境和日常生活中的粗浅知识技能,不强调系统性,教师常用直观教具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而小学以学习书面语言为主,强调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的基本训练。儿童必须勤奋的学习,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取得良好成绩。

为切实解决好以上五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幼儿园与小学双方共同付出努力,使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的环境。

2、联系实际论述幼儿园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怎样坚持非小学化的原则。

答: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引导家长积极配合。要杜绝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粗暴干涉,有效阻止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必须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幼儿教师最关键的是要有专业素质,而不是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

在幼儿园,孩子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教,包括如何上厕所也要教,这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内容之一。

幼儿教育应该淡化语文、数学、英语等具体学科,注重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幼儿教师要注重技能,如带领孩子开展活动的能力,同时不要忽视教育学、心理学的学术修养。幼儿教师要能够满足儿童的成长需要,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解决每个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难题。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18分)

新学期开始,李红和张霞担任幼儿园大班老师,她们认为大班幼儿马上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学前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她们采取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如教学内容以计算和写字为主,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等。把学前儿童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等。

请你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该大班两位老师的做法。

答:幼小衔接是指根据学前儿童过渡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德、智、体、美各方面做准备,使学前儿童能够顺利入学,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我国的幼教实践,我们认为有效的衔接工作必须遵循如下四个基本原则:(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2)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衔接;(3)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4)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

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1)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需求。

(2)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儿童入学适应不良。(3)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

此案例中,两位老师采取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如教学内容以算术和写字为主,布置书面家庭作业,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等。这样的教育模式会使儿童在进入小学阶段以后出现这样一些情况:入学初感学习轻松,以后出现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等情况,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态度;随着学习难度的加深,“储备知识”用完,又缺乏认真学习的习惯,导致学习“没后劲”等问题。

其实在幼儿园与小学是临近的教育阶段,(1)应注重培养儿童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2)应培养其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其中包括:培养主动性;培养积极性;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规则意识和时间观念;(3)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前准备。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丰富其感性经验,发展基本能力。

培养儿童的这些能力,老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专门性的主题衔接活动等途径来实现。

第四篇:学前教育学作业答案

学前教育学作业答案

论述题.1.结合实例论述“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2.你是如何认识“幼儿园„小学化”这一现象的?

3.你认为应该如何根据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调整学前教育内容。4.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学前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特点,对其进行良好的道德行为塑造。

5.论述知道学前儿童生活活动的途径与方法。6.你认为应该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条件。

7.结合实际,论述组织和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途径与方法。8.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创设一个学前儿童喜爱的环境。

9.列举四条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的标准,结合实际进行说明和分析。10.如何帮助“不合群”儿童,请结合实例说明。11.分析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

12.你如何理解“宝宝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 13.联系实际论述幼儿园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应展开哪些工作。14.试论述社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1、结合实例论述“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答:①解释“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

②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儿童,将儿童看成一个动态发展的个体,承认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可能性。

③教育应该超前于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推动或加速儿童内部的发展过程。④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的现状,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基础。

⑤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教育者要为不同的儿童创设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

2.你是如何认识“幼儿园„小学化‟”这一现象的?

答:如果孩子完全有兴趣,老师也足够童趣地去教授些所谓的“小学化”东西,那孩子们肯定是快乐的,而不是小学里死气沉沉的。另外如果说在日常教学中忽视了孩子的行为习惯教育、忽视了孩子的兴趣爱好教育、忽视了孩子语言发展的能力、忽视孩子的日常交往能力,那肯定不是幼儿园孩子所需要的教育,所以关键问题时教育者、家长以及我们的孩子如何看待这个学前教育,只要能多为孩子着想,那学前教育中适当的小学化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幼儿园应该是每个儿童都要经历的过程,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的启蒙阶段,幼儿教育则是影响进小学的关键时期,只有办好幼儿园才能让每个儿童上小学前打下良好的基础。

3.你认为应该如何根据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调整学前教育内容。

未来的社会是很重视对学前教育的,学前教育在人的一生当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就象是早晨的太阳,所以未来的社会对学前教育要有一定的理解。

5.论述指导学前儿童生活活动的途径与方法。

一、教养结合,积极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 由于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尚处于较低水平,为保证幼儿安全、健康和全面的发展,教师要对他们的生活给予全面、细心的照顾。但是,全面、细心的照顾并不等于包办代替,过分全面的照顾会影响幼儿独立能力的养成。因此,凡是幼儿力所能及的应该掌握的事情,教师不要代替幼儿去做,而是要鼓励并指导幼儿自己去完成。

例如,饭前洗手关系到是否会病从口入,虽然教师一定要严把洗手关,但绝不等于由教师替幼儿洗手。即使是小班幼儿,教师也不应为他们一洗一擦了事,而是应当向幼儿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并组织、观察和指导幼儿完成这一活动。发现幼儿存在的问题,可以结合讲解、示范,设计情景表演,甚至设计正规的教学活动,以正面教育为主帮助幼儿解决。

因此,在设计指导幼儿生活活动时,教师一定要“教养结合,养中有教,教中有养,教养并重”。

二、充分挖掘生活活动中潜在的教育功能

生活活动是教师观察、发现和教育幼儿最经常最自然最容易的活动。

以进餐活动为例,就包含着丰富的教育功能。首先,幼儿通过进餐活动养成细嚼慢咽、不挑食、不要成人喂食等良好的.进餐习惯;使用餐具的正确方法和独立进餐能力是基本的教育功能。如果教师在餐前用优美的词汇向幼儿介绍食物的名称、材料、颜色、制作方法,不但有利于幼儿不挑食,还可以使之产生语言、常识方面的教育功能。

比如说:“今天我们吃的菜多香呀!颜色多美呀!绿色的芹菜,红色的胡萝卜,白色的豆腐干,黑色的木耳,还有圆圆的小肉圆呢!味道一定很棒!”

结合幼儿的行为表现,生活活动指导教育还可以成为进行德育的途径。有的幼儿吃饭的时候,把饭菜撒得满桌满地;拿点心的时候,在点心盘里挑来拣去;洗手的时候,为了抢水龙头和同伴争吵……这时老师最容易观察到幼儿的内心世界,也是教育幼儿的最好时机。幼儿能否与同伴团结友爱,能否爱护公共物品,能否尊重成人的劳动等,都是在生活活动中点滴形成的。

因此,教师应当重视生活活动,精心设计,积极认真地给予指导。

三、从幼儿的特点出发,设计指导生活活动

教师在设计指导幼儿生活活动时,一定要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逐渐培养他们自理自立的能力,不能急于求成。在具体的设计指导方法上,也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

对于小班幼儿,在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的时候,教师主要通过示范加讲解的具体方法,设计情景表演或教学活动,让幼儿在不断的活动中,通过看、听、练,逐渐强化他们的技能。而对于中班的幼儿,则着重于让他们将小班学习的生活技能继续巩固、内化,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指导的方法也从具体的示范讲解转为以语言为主的提醒、检查、表扬等。对大班幼儿,则要求他们能做到自觉,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定式。

幼儿与幼儿之间,因为身体状况、家庭环境、性格、个性等方面的不同,存在着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应该重视这些差异。在培养他们独立的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的时候,注意区别对待,个别照顾。

四、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在家长人园开放日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给幼儿盛饭时,家长在一边连声说:“少盛一点,少盛一点,他吃不了这么多。”其实,教师给他盛的只是他平时在幼儿园进餐量的一半,呆会儿他还要添饭呢!而当家长看到幼儿在幼儿园的进餐量时,往往会惊喜地对老师说:“他能吃这么多呀1在家他吃得还没幼儿园的一半多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呢?这是因为幼儿在家吃饭,家长的要求与在幼儿园吃饭老师的要求不一样。在家中,他们想吃的和喜欢吃的就吃,否则就不吃;吃一顿饭要全家出动,跟在他们后面喂。而在幼儿园,教师统一要求,他们就不得不和全班相一致。所以,有的幼儿一天仅中午在幼儿园的一顿是好好吃的,早上和晚上在家多半不吃或吃得很少,家长拿他们没办法。

因此,教师就需要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如家长会、家访、个别谈话等)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让家长了解应如何教育、帮助、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使幼儿生活活动的良好行为得到巩固和强化。

6.你认为应该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条件。

游戏活动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和发展。幼儿园对幼儿实全面发展教育主要是通过游戏手段来实现的。因此,在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中,很重要的是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充分的发展。1.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

保证儿童有充分的游戏时间,使促进儿童发展游戏、提高游戏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学前儿童的一日生活中应保证儿童每天有足够的游戏时间,并且根据时间的不同组织学前儿童玩不同的游戏。2.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

游戏场所也是儿童开展游戏的必备条件。固定的场所和设备能吸引并便于学前儿童开展游戏,因此应该在室内和室外都都有固定的游戏场地。3.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

游戏材料、玩具时学前儿童游戏的物质基础和支持。要使学前儿童的游戏健康、丰富、生动,必须配备适合、充足的玩具。可供学前儿童游戏的玩具有两大类:成型玩具(专门化玩具)和未成型玩具(非专门化玩具)。

7.结合实际,论述组织和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途径与方法。答案要点:

(1)游戏条件的创设(2)角色游戏的指导(3)结构游戏的指导(4)表演游戏的指导(5)有规则游戏的指导

一、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1、重视幼儿的自发性游戏

(1)作为幼儿教师,应充分认识自发性游戏对幼儿的重要作用,应准许、支持并鼓励幼儿进行自发性游戏。

(2)教师应为幼儿的自发性游戏创造各种条件,如提供时间、场地和材料等。教师应每天给幼儿一定的自发游戏时间,以及相应的场地、游戏材料等,以保证、促进幼儿自发游戏的开展。(3)在幼儿自发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以适当的帮助。如对幼儿精神上的鼓励、对幼儿游戏的关注,或在幼儿需要时提供帮助等。

2、充分利用游戏组织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

(1)为了达到幼儿园的保教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教师除让幼儿进行各种游戏活动以外,还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教育活动,如劳动、参观、上课等。

(2)为了既保证教育的计划性、又保证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游戏组织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3、满足幼儿对多种游戏的需要

(1)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注意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幼儿的需要。那种在游戏时间里只允许全班幼儿玩一种游戏的做法是错误的,因怕麻烦而不准幼儿玩某种游戏也是不正确的。

(2)教师应不断观察幼儿游戏的兴趣和对游戏种类的需要,根据幼儿的需要组织游戏,是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

(3)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有正确的游戏观,从幼儿的角度去理解幼儿的游戏,保障幼儿游戏的基本权利,是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

二、幼儿游戏的指导 1.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1)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和兴趣。

(2)尊重幼儿游戏的氛围和游戏中的想象、探索、表现、创造。2.以间接指导为主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教师要善于利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如上课、参观、观察、劳动、娱乐、看书、讲故事等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充实幼儿的日常生活,使幼儿在每天的生活中有新的收获。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家长,利用家庭中个别教育的优势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观察并合理参与幼儿游戏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观察不仅是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进行游戏准备的基础,而且还是教师参与幼儿游戏指导的前提。教师通过细致的观察,可以了解儿童的发展水平,并以此作为教育的依据;通过观察,了解儿童游戏的现状(如发现何时需要增加游戏时间、地点、材料和经验等),从而使教师的参与、指导更有效益。①教师应该有观察幼儿游戏的意识,重视对幼儿游戏的观察。观察时,应对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思考,幼儿的某一个行为表示什么,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会作出这个反应,对幼儿的发展有什么价值等。同时应观察幼儿对游戏的需要和兴趣,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交往水平,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使用玩具的情况等。

②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应参与幼儿的游戏。通过参与幼儿的游戏,可以进一步观察、了解幼儿;可以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增加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促进游戏的发展。

③教师一定要合理地参与幼儿的游戏,注意参与游戏的策略:

a.不干扰幼儿游戏的顺利、正常进行,不限制幼儿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不破坏幼儿自主活动的特点。b.要能灵活地转换角色。有时,教师是观察者,有时是材料提供者,有时是监督者,有时是游戏的合作伙伴。总之,教师参与游戏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游戏的发展而变化。

c.指导语言应该带有启发性,能激发幼儿积极思维,有利于引导幼儿去探索、解决问题。提问应有多种答案和选择,而非只有一个答案。(3)正面评价游戏

①对幼儿游戏的评价应该是正面评价,这样能保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愉悦、成功的情绪体验,有利于激起幼儿再次游戏的愿望。

教师要善于运用榜样、表扬等正面教育方法,对幼儿的游戏进行评价;教师应不断寻找、挖掘幼儿游戏中的积极因素,并利用这种积极因素进行评价;应尽量让幼儿自己对游戏进行评价。

②在对幼儿游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幼儿游戏的特点,一切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不一定非要在某一次游戏后评出好坏,不要因教师的评价把幼儿引向追求游戏的结果。

3.按幼儿游戏发展的规律指导游戏

幼儿游戏会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身心的发展变化而发展,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应考虑这种发展。比如象征性游戏在小班处于萌芽期、中班处于高峰期、大班处于高水平期。因此在小班应多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吸引幼儿玩象征性游戏;中班应尽量多地为幼儿提供多种条件、对其游戏进行引导;大班则可以减少玩象征性游戏的时间、增加在游戏中面临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又如,幼儿年龄越小,自由游戏的比例应越大。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加,幼儿会对那些教师组织的、有外在规则的、竞争性的游戏感兴趣,因此,幼儿年龄增大,这类游戏的比例就应增加。

4.按各种类型游戏的特点指导游戏

(1)由于不同种类的游戏有着不同的特点,所以教师对游戏的指导还应考虑到游戏的种类.。比如,角色游戏和结构游戏都是幼儿对其生活的放映,但角色游戏主要放映的是周围的社会生活,而结构游戏则是幼儿对物体造型的一种放映,因此,两类游戏从丰富生活、提供材料、场地布置、指导策略上都会有所差异;又如,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都要扮演角色,但角色游戏的角色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而表演游戏的角色来源于某一文学作品,显然二者的指导方法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2)幼儿自发的游戏和教学游戏有着本质的区别,因而组织、指导的方法也会有所差异。教学游戏要为特定的目标服务,有明显的教师制定的规则,教师对活动的控制、干预强,而幼儿的自发游戏没有外在的强制性目的,完全是幼儿自主的活动,教师对游戏的控制、干预要弱得多。教师应在活动中把握好自己干预游戏的“度”,考虑到不同类型游戏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指导。

8.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创设一个学前儿童喜爱的环境。

1、为幼儿创设安全、卫生、减少干扰的环境

2、将教育目标蕴含在区域活动的材料中

3、提供足够的、丰富的、有层次性的材料

4、创设开放、多元化的无班界活动区,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

9.列举四条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的标准,结合实际进行说明和分析。答:幼儿园的心理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心里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精神氛围、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等。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标准很多,列举四条:(1)教师能满足学前儿童的各种合理需要;(2)教师能体谅和容忍学前儿童的所作所为;(3)教师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学前儿童;(4)教师能为学前儿童提供发挥其创造力的机会。幼儿园的心理环境具有教育性、可控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以及事项教育的最优化。反之,不良的心理环境,则会使孩子和教师处于压抑中,使孩子情绪消极,缺乏安全感,以致产生不良情绪、思想及行为表现。

如,工作中我们平等对待每个孩子十分重要。在一帮孩子中,有的漂亮有的稍逊,有的活泼有的内向,有的家庭富有有的贫穷,有的家长为官有的百姓,有的身体健康有的体弱多病,等等,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尊重的前提下,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孩子,同时,给于相对弱势的孩子以更多的关爱。

10.如何帮助“不合群”儿童,请结合实例说明。

答:无论在幼儿园、小学或中学,总有些孩子显得不那么合群,不能顺利地融入到集体活动中。当今社会对人的社交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许多教师和家长担心不合群会影响孩子社交技能的发展。然而,造成孩子不合群的原因很多,若要帮助孩子,必须先了解不合群的原因。

导致孩子不合群最常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适应环境变化,一般发生在入托、入学或转校时。家长应在孩子刚进入新环境时给予充分引导,帮助孩子认识、熟悉新环境中的人和物。

其次,有些孩子不与同龄人玩的原因是不自信,比如觉得自己比别人丑、不如其他孩子聪明等。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称赞孩子,让他发现自身优点。如果孩子明确地感到自己哪方面的能力不足,那么最好帮助他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来培养自信。

与缺乏自信相反,恃才傲物、自命不凡是另一些孩子不合群的原因。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孩子多注意他人优点,让他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特别是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尽量不要发表瞧不起他人的言论。如果孩子不合群的情况突然发生,我们还要警惕他们在生活中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比如父母关系突然变得紧张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家长还可以通过老师、孩子的朋友与孩子进行间接的交流,从而及时发现造成孩子不合群的原因。

11.分析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1)基于“教历研究”的教师成长。

教历研究就是教师通过对个人资料的收集,对自己思想轨迹的记录,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自身实践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后改进教学实践。

一份完整的教历包括以下内容:一般项目、课前计划(包括基本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案及其编写过程)、过程描述(包括:过程是路、时间分配记录、调整记录、课堂管理与辅助教学行为记录)、课后反思(包括:教学过程的自我反思、教师间的合作反思以及与专家的交流反思;记录整一活动过程在哪些方面对自己有启发,并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加以避免和实施;困惑或有待解决的问题;感想)

(2)基于“同伴互助”的教师成长

同伴互助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志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

同伴互助的方式的基本形式主要有对话、协作和帮助三种形式。(3)基于“反思日记”的教师成长

反思日记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思想的记录,以此来促进其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一种话语方式。

反思日记包括三种类型:自传叙事、教学叙事、生活叙事。(4)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师成长

案例教学是指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的环节包括:案例引入;案例讨论(在案例讨论中居核心地位的是解决案例中所包含的疑难问题或做出具体的决定,所以案例讨论可分为四个阶段:开始、讨论疑难问题、提供备择方案、讨论如何实施)、案例总结。

12.你如何理解“宝宝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

1.父母资源在幼儿园得到延伸,将发挥更大的教育力量

进了幼儿园的孩子获得的最大财富就是集体的教育力量,它有着家庭所不具备的影响力。有位爸爸是学工程的,他常常带一些材料拿回家,希望女儿摆弄这些东西,发展思维和手指的灵活性。可是女儿偏偏不喜欢,宁肯搭拼简单的积木。妈咪认为可能是女孩子不擅长空间思维的缘故。有一天,幼儿园老师说她们正在组织有关房子的主题活动,想请这位爸爸到班里演示一次搭建筑模型的过程,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观察力。爸爸欣然答应了,爸爸的到来不但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也改变了自家女儿。爸爸在幼儿园亮相后,平时对爸爸的建筑工作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的女儿发现,爸爸以及爸爸的工作原来是个“宝”。从这以后,她就有了自己的“理想”:长大了要当建筑师!

孩子就是这样,如果他发现自己的父母跟老师多说话,参与班集体多做事,就特别自信和自豪;反之,如果他发现父母跟老师合不来,在班集体老不露面,一丝孤独和失意就会侵袭他的心灵。

2.把教师威信带到家里,可以加强父母的教育力量

不像医疗或者电子等行业有那么多不易被外人所知晓的技术密码,教育的专业特点是很容易入门,它的做法和评价很透明,谁都会有所观察和思考,这是影响幼儿教师在父母心目中威信和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父母的教育理论普遍并不主要来源于系统学习和专业培训,而是通过看电视、阅读书籍报刊和自己的经历体验获得的,这种方式使人悟出的“新观点”虽然很多,但缺乏系统分析和内在联系;另外,初为父母在指导孩子方面也欠缺一些技能和小窍门。幼儿教师固然有学历的局限,然而长期的工作经历使她们对幼儿的发展特点有着具体而微的观察和分析,这些是不从事幼教事业的高学历父母不可能具有的。高学历父母走出光环效应的误区,以平和的态度进行充分沟通,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才会更加精确和科学,对孩子的指导也才会更加到位。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既好也不好,好处自然众所周知,不好之处就是孩子把父母的脾气和特点摸得透透的,因此,有时候你说什么,他就是不听,依然我行我素。怎么办呢?不少父母都用过这个策略:“老师说……我们要听老师的话。”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孩子心目中是很有威信的,你这样“假传圣旨”既说服了孩子,又巩固了教师的威信,可谓一举两得。当然,如果你属于跟老师暗中“较劲”的情形,自然不屑于利用幼儿教师这个资源的优势,你对孩子的管教就只能“孤军奋战”了,本来可以助你一臂之力的教育力量就这样被闲置了。

13.联系实际论述幼儿园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应展开哪些工作。

1、加强班级幼儿日常生活管理,力求幼儿全面发展 ⑴、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①、培养幼儿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规律的学习与生活,早睡早起。②、培养幼儿能独立地完成穿脱衣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生活习惯。

③、学会做一些简单的班级管理工作(班长、值日生),培养一定的组织能力。⑵、培养幼儿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与独立意识

①、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②、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井然有序,不拖拉。

③、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并锻炼幼儿的意志与品质。⑶、重视幼儿情商发展

①、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帮助幼儿学会自己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增强幼儿获得成功的信心。

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关系中,要让幼儿成为活动中的主体。③、鼓励幼儿多与同伴、老师交往,鼓励幼儿建立合作意识。⑷、注意教育的渗透性,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应性

①、以幼儿为本,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教学计划。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③、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保持文具和书包的整洁。④、教会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和握笔姿势。

⑤、运用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算的能力。

⑥、教幼儿认识书包与文具的使用,并学习简单的拼音和汉字。⑦、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建立良好的家园互联网,做好家长工作。

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们的密切配合。如果幼儿园教育没有家庭的配合,教育就难以达到共识。因此,要做好幼小衔接不光是幼儿园的工作,它更需要家长的支持,这样幼小衔接的工作会更具它的实效性。

⑴、针对幼小衔接的工作与本班的实际,召开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⑵、班级开设“家长专栏”,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

⑶、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

⑷、指导家长在家庭中作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准备,给幼儿购置简洁实用、小巧安全的学习用品。

⑸、要求家长积极参加毕业典礼的准备和开展工作。让幼儿通过仪式体会自己长大了并以愉快的心情迎接毕业。

3、加强与小学的联系和交流 ⑴、幼儿园通过组织参观小学的校园、观摩小学生升旗、上课及课余活动等。增强幼儿对小学的直观感知,消除孩子对小学的恐惧感和神秘感。

⑵、通过图片、资料、电教等各种教育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如玩角色游戏“老师与学生”,给幼儿讲有关小学的事和老师上课的故事,减轻幼儿的思想压力,促使幼儿向往做一名小学生。

⑶、邀请小学的老师来幼儿园与教师、家长座谈,进一步了解小学的情况,便于与孩子们交谈。

幼小衔接工作要依据《纲要》的精神,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结合工作实际,拓展教育内容,通过幼儿园、小学、家长三方共同努力,使幼儿在幼小角色转变过程中身心都健康、学习感兴趣、活动能合群、生活有条理。把培养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社会交往能力作为长期目标,最终实现幼儿从幼儿园向小学的顺利过渡。

14.试论述社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社区对学前儿童的影响主要包括五方面:对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补偿性教育;积极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学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为学前儿童提供特定的精神环境;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良好行为。

第五篇:学前教育学#答案2

学前教育学#形考-0002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共35题,共7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2分)幼儿园中的()活动是指幼儿园中为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由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的教与学的正式活动。A、生活 B、教学 C、游戏 D、体育 2.(2分)教师提高观察能力的前提是()。A、要有强烈的观察动机 B、要培养良好的观察个性 C、要注意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 D、要深入关心学前儿童 3.(2分)幼儿园环境设计具有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A、制约儿童的行为方式 B、制约儿童的发展方向

C、对于儿童行为的态度具有强化儿童行为的意向 D、满足儿童的需要 4.(2分)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A、《母育学校》 B、《世界图解》 C、《大教学论》 D、《爱弥尔》 5.(2分)在对学前儿童的教育中,经常出现祖辈和父辈相左的情况。这一现象违背了()。

A、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儿童的原则 B、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原则 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6.(2分)()是幼儿模仿和想像,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幼儿的基本活动。A、劳动 B、游戏 C、学习D、体育 7.(2分)不属于沟通能力的基本构成的是()。A、目光沟通 B、动作沟通 C、深度沟通 D、语言沟通 8.(2分)社区教育起源于()。A、英国 B、丹麦 C、法国 D、美国 9.(2分)根据(),幼儿园教学活动分为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

A、侧重的领域 B、儿童的参与程度 C、组织形式 D、教学内容 10.(2分)学前儿童()是实施各育的催化剂。A、体育 B、智育 C、美育 D、德育 11.(2分)父母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注意培养孩子的主动精神,培养他们的自理、自制能力,对孩子的期望、要求及奖励、惩罚等比较恰当,经常与孩子进行思想与价值观的交流与沟通,尊重、听取孩子的意见,及时纠正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失误。这是()型教养方式的特征。A、溺爱 B、专制 C、民主 D、放任 12.(2分)所谓()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教育功能 D、教育效益 13.(2分)下列关于家庭教育的陈述不正确的是()。A、家庭教育是家长的私事 B、家庭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基础 C、家庭教育是整个社会的事情

D、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 14.(2分)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人物是()。A、蔡元培 B、张雪门 C、康有为 D、陶行知 15.(2分)学前儿童道德认知不具有()。A、他律性 B、直观性 C、情绪性 D、自律性 16.(2分)我国最早的学前儿童教育实验中心是()。A、北京香山慈幼院 B、上海劳工托儿所 C、南京鼓楼幼稚园 D、江西实验幼师 17.(2分)学前儿童()是实施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A、体育 B、智育 C、德育 D、美育 18.(2分)潜在层次的教育功能存在于()之中。A、人的意识或愿望 B、教育家的作品 C、教育的实际结构 D、教育实践 19.(2分)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阶段的()和()、揭示这一特定阶段(),以及阐明学前()的科学。A、教育现象 教育问题 教育规律 教育理论 B、教育理论 教育现象 教育问题 教育规律 C、教育问题 教育规律 教育理论 教育现象 D、教育规律 教育问题 教育现象 教育理论 20.(2分)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组织形式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应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规律,是切实可行的。这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A、思想性 B、发展性 C、科学性 D、趣味性 21.(2分)一般而言,家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指从出生到()的孩子。A、学前 B、6岁 C、死亡 D、18岁 22.(2分)()是在教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全面更真实记录教师教学行踪的一种材料。A、教案 B、教学大纲 C、成长记录袋 D、教历 23.(2分)研究发现,()是个体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A、2-3岁 B、4-6岁 C、5.5岁 D、5-6岁 24.(2分)教师提高观察能力的有效方法是()。A、要有强烈的观察动机 B、要培养良好的观察个性 C、要注意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 D、要深入关心学前儿童 25.(2分)研究发现,()岁是儿童对图像的视觉辨认、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期。A、2-2 B、4-6 C、5.5 D、5-6 26.(2分)()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A、学前教育效益 B、教育的负功能 C、学前教育目标 D、现实层次的教育功能 27.(2分)属于区隔式空间设计的特征的是()。A、便于开展团体规则性活动 B、便于开展动作伸展性活动

C、便于开展通过操作进行的探索性游戏 D、根据班级人数安排桌椅 28.(2分)教师的()是指教师对周围事物,主要是教育对象由外表到内心的认识能力。A、沟通能力 B、科研能力 C、观察能力 D、教育能力 29.(2分)学前儿童体育的内容不包括()。A、环境卫生教育 B、安全教育 C、心理卫生教育 D、数的初步知识 30.(2分)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的创建者是()。A、蔡元培 B、张雪门 C、陈鹤琴 D、陶行知 31.(2分)()是指教师在学前教育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与身份。A、幼儿园教师 B、幼儿园教师角色 C、学前教育功能 D、学前教育效益 32.(2分)游戏的核心,同时也是游戏顺利进行的前提,是游戏的基本因素中的()。A、任务 B、玩法 C、规则 D、结果 33.(2分)研究发现,()岁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A、2-3 B、4-6 C、5.5 D、5-6 34.(2分)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儿童。A、4-6岁 B、0-6岁 C、0-3岁 D、6岁以上 35.(2分)下列关于游戏的陈述不正确的是()。A、游戏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活动 B、游戏反映真实的生活

C、直接兴趣是儿童进行游戏的动力 D、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多选题(共10题,共30分)

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36.(3分)学前教育效益的特征是()。

A、间接性

B、迟效性

C、长效性

D、多效性

37.(3分)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表现为()。

A、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B、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

C、实施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D、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手段

38.(3分)我国学前教育的形式有()。

A、家庭教育

B、托儿所教育

C、幼儿园教育

D、社会教育

39.(3分)如何看待保育和教育的关系?()

A、保育和教育构成了幼儿园教育的全部内容

B、保育和教育有各自的主要职能,两者是截然分离的 C、保育和教育工作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D、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40.(3分)学前教育学在其发展过程的萌芽阶段的特征表现为()。

A、专门化

B、完备化

C、理论化

D、系统化

41.(3分)学前儿童美育的意义是()。

A、学前儿童美育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基础

B、学前儿童美育是整个社会审美化的需要

C、学前儿童美育是符合儿童思维特点的教育活动

D、学前儿童美育是实施各育的催化剂

42.(3分)关于家庭教育的表述正确的有()。

A、家庭教育是其它教育的坚实基础

B、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

C、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D、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 43.(3分)下列哪些做法不符合幼儿园的工作原则?()

A、大力开办特色园,举办兴趣班

B、一个孩子把太阳画成了黑色的,老师批评了他

C、某幼儿教师把来园活动看成是安定情绪

D、某家长批评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太多了,耽误了孩子的学习

44.(3分)陶行知在学前教育方面的贡献有()。

A、“平民化”教育思想的提倡者

B、创办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

C、《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

D、提出实施和谐的生活教育

45.(3分)教师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主要有()。

A、教历研究

B、对话

C、协作

D、帮助

下载学前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作业答案)整理2(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前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作业答案)整理2(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教育的基本概念 1.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性活动。 2. 学校教育的定义: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识记: 第一部分 考核内容与要求 学前教育功能的内涵;学前教育功能的特点;学 前教育功能的类型。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概述考核目的 理解: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学前教育、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 幼儿园的双重工作任务是、。2. 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是于年创办的。3. 儿童身心发展有一定顺序性和,和可变性。4. 维新运动的领导......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18世纪法国著名的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A.《爱弥尔》B.《教育漫话》 c.《人的教育》 D.《母亲读物》2.幼儿园......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篇一:2014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2014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 1.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的是终身教育 2.从生命开始的......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三) http://wenku.baidu.com/view/8c09a16c011ca300a6c39045.html (1)(2) (第六、七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

    学前教育学复习题及答案2

    4.11.福禄贝尔认为儿童有哪四种本能?答:福禄贝尔认为儿童的四种本能是:第一为活动的本能(即是一种创造的本能),第二为认识的本能(即揭示万物的本能),第三为艺术的本能(即进行艺术......

    《学前教育学》作业

    《学前教育学》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