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时间:2019-05-13 18:27: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第一篇: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篇一:2014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2014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的是终身教育

2.从生命开始的“自然人”经过教育过程成长为“社会人”是社会化的过程3.我国传统教育的最高目标是道德完善

4.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房、医务室等是教育的物质资源

5.报刊、书籍、影视对教育的影响是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6.如果是色盲或失明的儿童就无从发展视力,也就培养不成画家了。这表明遗传素质为儿童发展提供前提

7.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是达到学前教育的社会化

8.明确规定“儿童有权享受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应尊重儿童参加活动的权利”是《儿童权利公约》

9.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立者是福禄贝尔

lO.皮亚杰提出的教育方法是发现式教学法

11.提倡创建中国式幼稚园要就地取材培养师资,提出“训练本乡师资教导本乡儿童”的是陶行知

12.维果斯基认为教育教学的作用就在于创造“最近发展区”,教育应超前于幼儿发展

13.我国最早提出应回答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的是孔子

14.《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的时间是1996年

15.我国规定托儿所的性质是社会福利和保教性质

16.头大、躯干长,四肢短小,胸廓的前后、左右径几乎相等,是初生儿

17.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行动容易受情绪支配的是小班幼儿

18.幼儿无意中做错了事,诚实地告诉了大人,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和惩罚。以后他为了逃避处罚而说谎,这属于掩盖式的说谎

19.放大镜、天平、水箱等材料应投放在科学区

20.在幼儿园普遍使用,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容易吸引儿童的是故事法

21.教师对新的教学内容从头到尾的示范,这种示范形式属于完整示范

22.在幼儿园应禁止的门外罚站、不许吃饭等惩罚是生理性惩罚

23.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个环境,是亲子关系建立与发展的基础,这是家庭教育的率先性

24.夫妻双方、两代养育者之间互相配合和支持,对儿童进行一致的教育,遵循的原则是步调一致

25.一般来讲,成人开始对孩子大小便进行训练的时间是1岁半到2岁

26.我国幼儿园小班一般为3-4岁

27.目前我国家园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是开放日活动

28.家长亲自到园所主持一些教学活动或者参与一些教学活动,这是园所内参与

29.从生命开始的“自然人”经过教育过程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是社会化的过程

30.认为人的一生都应接受教育的思想属于终身教育

31.把学前教育目标确定为促进儿童身体、情绪、智能和社会性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现代社会

32.新生儿出生后能吃母乳,是依靠触觉

33.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

34.能正确辨别基本颜色,但还不能正确命名的年龄阶段是3岁儿童

35.儿童正常生长与发育是指生理发展

36.认为儿童是民族和国家的财富,是家族传承和繁衍工具,这种儿童观是社会本位的儿童观

37.提出后天环境对人不具有影响,一切研究和学习都不过是对先天理念的“回忆”的是柏拉图

38.把幼儿教育看作是整个学制系统的最初阶段,提出“整个国家的基础在于童年的正确教育”的人是加德纳

39.提出“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的人是陶行知

40.通过教育过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指的是教育目的41.木块、螺丝、工作台、砂纸等材料应投放到幼儿园的活动区是木工区

42.活动室墙饰的高度首先要适合幼儿的身高

43.在幼儿园内,教师采用游戏的形式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这是教育活动游戏化

44.在教育实践中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教育方案,这是学前教育的发展适宜性原则

45.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去设计教育活动,这是学前教育的综合性原则

46.教师从不同角度使儿童得到完整印象的示范形式属于不同方向示范

47.儿童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一些问题发表意见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方法是讨论法

48.教师综合运用认知提示,情感换位,巩固深化和情境表演等技术,提高儿童社会性行为的方法是移情法

49.教师对儿童行为给予积极肯定的一种强化方法是表扬鼓励法

50.在幼儿园禁止门外罚站,不许吃饭等惩罚指的是生理性惩罚

51.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指的是家庭的教育功能24.美国政府颁布“提前开端计划”的时间是1965 52.要鼓励儿童用自己的想法布臵小天地,可以在5岁以后进行

53.儿童最初的规则和懂得遵守规则的建立地点是家庭

54.一般来讲,成人开始对孩子大小便进行训练的时间是1岁半到2岁

55.交往能力有所发展,处于发展的不平衡期的幼儿是中班幼儿

56.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什么样的活动社会性活动

57.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物资 58.教育的宏观功能是促进社会发展

59.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发展

60.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倡导遗传决定论

61.儿童个体发展遵循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62.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是人类关于儿童认识史上的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这时出现了人本位儿童观

63.福禄贝尔创立的幼儿学校1840年更名为幼儿园,该幼儿园始创于1837年

6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3年提出的未来教育的四大基础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65.托儿所(或幼儿园托儿班)具有如下特色社会福利性和保教性 66.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活动特殊的

67.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资和教育内容

68.教育的微观功能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69.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最主要社会因素是经济发展

70.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白板说”属环境决定论

71.在古代社会,人类普遍重视儿童,他们的儿童观是社会本位儿童观

72.夸美纽斯出版的幼儿教育方面的著作是《母育学校》

73.我国陈鹤琴倡导的教学法为整个教学法

74.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包括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75.托儿所(幼儿园托儿班)的保教原则是寓教于养,保教并重 篇二: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1 第一章

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及价值

一、教育与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学前教育:是指“能够激起出生直至进小学的儿童(小学入学年龄因国家不同而有5—7岁之不同)的学习愿望,给他们学习体验,且有助于他们整体发展的活动总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国际学前教育协商会议,1981年11月

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是教育学科中的一个年龄分支学科,是研究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目的与内容、途径与方法的特性和规律的科学。

二、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

(一)学前家庭教育

在家庭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进行的教育。

特点:领先性

广泛性

随意性

随机性

终身性

(二)学前社会教育

由社会设施或资助、指派专人组织与实施的、以学前儿童为对象的教育实践活动 特点:群体性、目标性、计划性、多样性

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胎儿学校、托儿所、幼儿园、托幼园所一体化、学前班、儿童福利院、SOS国际儿童村

非正规的学前教育形式:儿童博物馆、儿童读物、儿童广播电视节目等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西方学前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孕育阶段(15世纪前)

古希腊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政治论》中,主张学前教育和胎教(即优生)

2.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后期)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母育学校》、《世界图解》

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漫话》

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是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的》、《母亲读物》

3、初创阶段(从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半期)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主要贡献:

(1)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2)设计了一套游戏与作业材料,并研究了已有的学前教育思想和理论;(恩物)(3)系统地阐明了幼儿园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他著有《幼儿园教育学》(1862年)等书。

(4)培训了第一批幼儿园教师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于1907年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儿童之家,著有《蒙台梭利教学法》、《童年的秘密》等书。

(1)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

(2)注重感官训练,并设计发展感官的教学材料(重视感觉教育)。(蒙台梭利教具)

(3)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和自我教育

(4)教师的作用:是一个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指导者。

(二)我国学前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

1.我国古代古书中很早就有关于学前教育的记载

2.我国在唐宋以后,长期闭关自守

3.在清末维新运动中,康有为(1858—1927年)在《大同书》中的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

4.民主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年)提出完整的学前社会公共教育体系

5.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1892——1982年)

(1)他主张幼稚园要注意儿童的健康,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

(2)主张幼稚园应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并与家庭合作教育儿童;

(3)主张幼稚园的课程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实施单元教学,采用游戏方法,游戏符合幼儿年龄特征;

(4)主张多在户外活动。

主要著作有《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活教育理论与实施》。

6.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年)

(1)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南京燕子矶幼儿园)

(2)重视幼儿教育。他揭露、批评了我国幼稚园的三种病症: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主张办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

(3)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4)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5)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7.幼儿教育家张雪门(1891——1974年)

曾在北平主办香山慈幼院的幼稚师范学校和幼稚园,他对幼儿教育理论和幼稚园课程进行研究(行为课程),出版了不少幼儿教育译著。主要著作幼《幼稚园教育概论》、《新幼稚教育》、《幼稚园的课程》、《幼稚园的研究》、《幼稚院组织法》等。

第二章

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

一、儿童观

1、含义

是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

它涉及到儿童的:能力与特点,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因,教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

2、儿童观的形态

从观念所持主体的角度区分:(1)社会主导形态(2)学术理论形态(3)大众意识形态(1)社会主导形态的儿童观

是指一定社会中的政府机构、法律机构及其他居支配地位的人们所持的对儿童的看法、态度 特点:一元的;法律性;阐述概括、简约

1924年,国际联盟通过了《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这是儿童权利国际化的开始。1989年11月20日由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标志着国际社会保障人权的范围扩及到了社会上最脆弱的群体——儿童。

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儿童权利公约》

共有54项条款,在1990年1月26日开放签约的第一天,就有61个国家签字,在国际公约领域是空前的。

《儿童权利公约》是儿童的权利法案,它所规定的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内容:

《儿童权利公约》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指导精神,是许多年来各种条约和宣言所述儿童权利的最集中和最新的表述。

a)确立儿童的三项基本权利,即生存的权利、发展的权利和受保护的权利。

b)确立“儿童至上”的原则。

c)确立“一切为了儿童”的新道德观。

d)重申儿童是天真、脆弱和需要依靠的。

e)儿童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等。

f)强调每一个儿童平等的保护权利。

g)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培养儿童对人权

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h)主张“培养对儿童的父母,儿童自身的文化认同”,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尊重精神和态

度。

i)国家是儿童权利的最高监护人。

(2)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

是指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学术领域的研究人员在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基础上所持的儿童观

特点:多元性;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或背景,阐述系统、全面

影响因素:研究视点;与儿童观有关的思想、理论背景;与儿童实际接触交往;个人生活经验、家庭背景;对于现实社会认知的差异

?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儿童发展具有“胚胎期”

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

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

儿童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 陶行知的儿童观

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 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呕气。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忽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

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得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3)大众意识形态的儿童观 是指广大国民对于儿童的根本认识和态度

特点:实感性、差异性及不系统性

类型:1.形式性儿童观或理念性儿童观

2.实质儿童观或功效儿童观

它是指教师不但能从理论上、观念上掌握一定的儿童观,而且具有足以使这种儿童观得以贯彻的内在素养和技能

幼儿教师的儿童观是大众意识形态儿童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教师的儿童观对实际的教育过程和结果至关重要。

3、儿童观的结构

自然层面——儿童是自然的存在(儿童具有独立性、个体性和完整性,有其自身生理发展的规律;儿童又具有对外部世界和周围事物的依赖性)

社会层面——儿童是社会的存在(儿童应该享受相应的社会地位和权利;需要一种有利于其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

精神层面——儿童是精神的存在(儿童需要尊重、公平和精神抚慰)

4、科学的儿童观

1)儿童是稚嫩的个体,身心各方面尚不完善,需要科学

地、合理地照顾和保护

2)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应有主动活动、自由活动和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3)儿童是完整的个体,除了健全的身体外,还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必须高度重视其在身体、认知、品德、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儿童是正在发展中的个体,除了有充分的发展潜能,还存在发展的个体差异,应该

循其身心发展规律,承认个体差异,充分发掘其潜能

5)儿童是天生具有性别属性的个体,应杜绝性别歧视

6)儿童是成长在一定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应注重给他们提供指向环境的体验、交往、操作、思考的机会

二、教育观

教育观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

教育观的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维持”,即儿童某些认知能力能够自然地完全发展,教育和经验的作用只是使儿童维持现有能力水平

第二种作用模式是“促进”,即后天教育经验只影响儿童发展的速度而不影响发展方向和顺序

第三种模式是“诱导”,即后天教育经验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了儿童某种能力的发生与否,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重大的决定性作用

科学的教育观

1.儿童是学前教育的主体

2.热爱儿童(热爱每一个儿童;关心、爱护儿童;对儿童的爱要讲理智)

3.尊重儿童(信任儿童;尊重儿童的隐私;鼓励儿童,帮助儿童建立自信;保护儿童的自尊心;杜绝体罚儿童)

4.因人而异地对儿童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5.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发展适宜性”要求

6.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和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形式

7.家园配合,协同发展

三、教师观

教师观——指对于教师的看法、态度 教师观的层次:

1)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保姆——幼儿教师——专业化

2)从学前教育过程来看:施教者、看护者、守卫者——合作者、参与者、组织者;老

师、朋友

现代幼儿教师观(职业观、责任观、角色观、发展观)

1)幼儿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一股朝气蓬勃的力量,是儿童发展的促进者,应该受到

全社会的关心和尊重。

2)幼儿教师是幼儿健康和安全的保护者,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引导者,他们的劳动是崇

高、伟大而艰巨的。

3)幼儿教师的工作关系到幼儿的未来、社会的未来。

4)幼儿教师从事的是保育和教育工作,也是科学和艺术的工作。

5)幼儿教师是研究者、开创者,应该关注儿童、了解儿童、理解儿童、研究儿童,并

以创新的精神与儿童互动、对话。

6)幼儿教师是一份专门的职业。

教育与发展的关系:P51-54 以常识为前提的推断:园丁说,否定教育论

科学论证的发现:洛伦兹的习性学:印刻-关键期;维果斯基;费歇尔的非线性动态模式

相互制约、相互决定:

发展决定教育

教育创造发展

创造的发展必然遵循儿童发展的“必经途径” 篇三: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教育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教育概念的界定

识记

教育是人类的社会活动

从教育的起源看,它是人类社会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从人类的个体来看,认得个体成长、成熟的过程充满教育。此外教育为人类社会所独有,它与动物界中代与代间看似“教”和“学”的现象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识记

教育活动的特殊性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特征是: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即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识记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有着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它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的、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需要的人的活动。

识记

教育对人类社会的意义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性活动,并且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类的教育从一开始便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活动,教育的社会性表现为教育同社会共存,共发展,并渐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

识记

教育者的含义

凡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都是教育者。从广义的教育看,教育者包括:各级教育管理人员、学校教育中的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家庭中的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社会教育中的起到教育作用的人员。自学活动中的个人也承担了部分教育的责任。

识记

受教育者的含义

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是接受教育的人。在广义的教育中,受教育者的对象非常广泛,凡是进入学习过程的人都成为受教育者。

识记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生着十分复杂的互动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有一定的相对性。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相对教育者而言所处的是接受者、受控制者的地位。但绝不因此而影响其在教育过程中以主观能动的主体姿态参与、接受教育。总之,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和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不构成矛盾的对立面,而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是从不同角度说明二者在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作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能相互取代,而要把握两者的不同责任及二者的相互作用。

识记

教育的内容

从范围看,教育内容涉及人类创造的古今中外各领域的知识和经验、技能和技巧;从水平程度看有启蒙的、基础的、专业化的、高级的;从表现形式看有物质的、符号的、精神的、行为的等。

识记

学校教育的内容

学校教育中的教材是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但又不是学校教育内容的全部。学校教育中尚有诸多教育内容并未包含在学科教材之中,而体现在环境布置、教师风范以及一些信息在体中。

领会

教育活动与教育内容的相关性

教育内容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所传递的信息,没有教育内容也就无从产生教育活动。教育活动的多样化,取决于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第三节教育的功能

识记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首先是为社会的延续服务,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其次,教育是沟通社会各方面、社会各地域及世界各国社会的手段。再次,教育的正确实施对稳定社会、倡导科学、宏扬道德风尚和加强法制起着推动作用。

识记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教育的微观功能即促进人的身心发展。首先,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体现了培养人的方向,也就是个体发展的方向。其次,教育,尤其是学校的教育,由受过专门训练教师负责,给于个体发展更科学,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的影响。再次,得力的教育为个体能动的发展创造主客观条件。最后,教育的主导作用更表现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是个体积极的、能动的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

领会

教育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全局性的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同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第四节现代教育的特征

识记

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

1.教育的发展急剧增长。

2.教育体制和结构的显著变化。

3.教育的内涵扩大。

4.教育的作用愈加重要。5.教育的不平等依然存在。

识记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全民教育是教育的发展方向。

2.终身教育。

3.教育民主化。

4.教育现代化。

5.教育与社会紧密交叉、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6.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决策的先导。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环境

识记

物质环境的概念

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气候,山,河,海洋,空气,水等为天然环境;城市,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

识记物质环境是学前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物质环境是学前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由学前儿童的生长发展和心理发展特点所决定,他们对物质环境的依赖性更大。作为学前教育机构的托儿所、幼儿园同样需要有一定的物质环境作为其存在于发展的条件。

识记

精神环境的概念

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

识记

精神环境对学前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精神环境对学前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学前儿童最具影响力的精神环境包括: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表率,家庭生活气氛(生活方式与习惯、生活情趣、生活内容、交往关系等),居住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及情调,社会环境中的道德水准和文化生活,托儿所、幼儿园的园风,直接教育者的品德修养等。

第二节

学前教育与经济

识记

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为办教育提供一定的人物力和财力。

识记

经济发展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一个国家的文明文盲率、义务教育普及的年限、高等教育普及的程度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识记经济发展影响教育结构的变化

经济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的变革,如产业结构、行业结构、消费结构等,影响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如大、中、小学的比例,普通中学与职业中学的比例、高等学校不同专业的设置与比例等。

识记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内容和手段

学校中的知识传播是一定历史阶段中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反映,教育手段同样是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反映。领会 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教育必须以经济为基础

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经济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的变革影响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手段,因此发展教育必须以经济为基础。

领会现代教育是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条件

劳动者接受过一定程度上的教育,进行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是从事生产和再生产的必备条件。

识记

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要因素

劳动者的教育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正比。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因素;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教育是中介,通过教育实现科技与生产的结合。

领会

教育与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教育发展间接为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决定社会对学期教育的经费投入,还决定学前I傲宇的目标、内容和手段的变革。因此教育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同时教育发展也间接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第三节学前教育与政治

识记

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影响

1.权利机关利用其拥有的立法权,颁布一系列教育法律、政策和规章,以保证合法的实现教育目的。

2.权利机关利用其拥有的组织、人事权利控制教育者的行为导向,使之符合教育目的。

3.权力机关通过行政部门控制公职人员的选拔与录用。

4.权利机关通过经济与杠杆控制教育方向,并对办学权利进行严格控制(民办学校均要申请审批)。

识记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影响

1.教育制度必须保持与政治制度的一致与相适性,教育制度往往随着政治发展而变革。

2.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变革起定向和支持作用。

识记 政治对教育财政的影响

1.政治决定教育经费份额的多少。权力机关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调整教育经费在整个社会总投入中的份额。

2.政治决定教育经费的的筹措。政府会根据其财政收支情况及政治需要而决定教育经费的筹措办法,或者完全政府财政支出,或者由民间集资、私人出资、或者三者兼而有之。

领会

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和教育的发展

政治对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财政都会产生影响,这表现了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和教育的发展。

识记

政府权力机关和职能部门重视学前教育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决定条件

政府权力机关及职能部门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领导是发展学前教育的决定条件。历史事实充分说明:一个地区或部门的权力机构和领导人的态度、意志对该地区学前教育发展与改进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他能够认识到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并大力支持发展学前教育,则该地区的学期教育将会有与众不同的发展。

识记

不同社会制度下接受学前教育的程度不同

我国学前教育在亚太地区属于比较好的,20世纪末统计3到6岁幼儿入园率约为35%,加上入一年学前班的幼儿则入园率可达60%。

第四节

学前教育与文化

识记

文化的概念

广义概念:人类这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侠义概念:较为普遍地把文化看作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理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民俗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识记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一般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文化是经济作用于教育的中介

(2)文化是能动地相对独立地影响教育。

识记我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对教育的目标及人才标准的影响。我国传统教育的最高目标是道德完善,它培养的是贤者与君子,把道德教育居于首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这种伦理型文化使我国历来具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在教育过程中,注重道德自觉和理想人格的培养,以人际关系和谐作为追求目标。

2.对教育认识论和教育方法论的影响。中国传统教育重内省而不重外求(反省人的自然本性,不重视对客观事物的探索)。传统文化多根据自己的体验提出命题,忽视思辨推理,应用技术发达而系统科学理论极不发达。传统文化重视把握事物整体的协作和协调,不重实体和分析,造成对事物的分析不正确、笼统、缺乏对事物的精确分析。但我国传统文化强调直观的培养却先与西方。

3.对个体的发展方面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比较侧重群体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个性的发展。这是长期宗法制封建社会所导致的必然后果。

识记

文化水平对教育的影响

文化水平对教育的间接影响表现为:文化发达(科技水平提高)→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教育的物质来源→增加人口受教育水平。

文化水平对教育的直接影响表现为:教师文化水平→教育水平→学生文化水平→受教育水平→家长文化水平→下一代,而社会与社区文化水平,以及周围的文化氛围、文化设施都直接影响着学生教育水平。

识记

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1.人口对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的影响。

2.人口对教育结构的影响。

3.人口对教育区域布局的影响。

识记我国人口现状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人口增长快,将给学前教育的发展带来很多困难;人口分布不均,将影响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农村人口比例大,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则使学前教育难以普及,更难以深入偏远山区;而人口素质差、受教育程度低,则会加重教育的负担;另外我国将来的独生子女一统天下的布局将对学前教育产生许多特殊影响。

识记

人口与学前教育

我国人口多,增长快,各地区要把握本地区人口增长预测,做好发展学前教育的准备。适应独生子女人口多的特点,促成优生、优育,优教的良性循环,减少遗传病,残疾儿和死亡率,学前教育应向下延伸,从胎儿保护、胎教、以及从零岁开始教育。

大量人口分布于农村,着力研究农村学前教育的特点与形式,发展适应农村的学前教育,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水平。领会人口关系着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要发展教育,推动国家计划生育国策,改善和提高我国人口质量

人口对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的影响;人口对教育结构的影响;人口对教育区域布局的影响。这三方面的影响表明人口关系着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要发展教育,推动国家计划生育国策,改善和提高我国人口质量。

第六节

学前教育与人的社会化

识记

个体社会化的概念

人的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于社会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的发挥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识记个体社会化过程分类

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可分为两大类:

(1)与个体不同年龄阶段相对应的童年社会化、青少年社会化、成人社会化等。(2)由社会期待不同而导致的入认知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特别角色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职业社会化等。领会

学前教育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学前教育在个体社会化中的作用是: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从人出生后开始的。儿童入学前,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能够从不懂、不会到逐步完善自己,并达到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第一节儿童发展的概念

识记

发展的含义

发展指个体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识记 儿童发展的含义

儿童的发展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心理和生理方面有规律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领会 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

儿童的发展包括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胜利的发展之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心里的发展是指儿童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儿童身心发展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发展对儿童身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儿童的年龄越小,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的相互影响就越大。

识记

遗传学定论

这一流派认为,从儿童发展的整个过程看来,遗传因素具有统帅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从发展的最终结果来看,环境的影响

识记

环境学定论

这一流派强调后天影响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儿童的发展原因在于后天、在与教育。他们否认了遗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夸大了环境对儿童的作用

识记

遗传—环境交互作用论

儿童的任何发展既有遗传的作用,也有环境的作用,只有两者相互作用才能促进行为的发展,遗传和环境既不是彼此独立的也不是简单相加的关系,而是相乘的关系,他们完全交织在一起,不可分离。目前我们只能一般的谈论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而不能具体的阐明二者的交互作用过程。

识记

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先天因素主要是指个体生物因素,其中包括遗传、生长、发育与成熟等。后天因素是指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教育。识记

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指儿童通过遗传获得人的生理解剖结构及特点,如无关、皮肤、体型、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结构和机能的特点等。

识记

后天环境与教育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品质是在与人们交往以及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与遗传环境起来,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领会

儿童的发展是在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交互作用中不断发展的,应充分发挥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有后天因素和先天因素。先天因素主要是指个体生物因素,包括遗传、生长、发育与成熟等,其中具有最重要的意义是遗传,即亲代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后天因素只要是指个体所处的谁会环境与教育。其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通过家庭反映出来的。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家庭长期承担着有目的的,有系统的教育和影响儿童的责任。学校教育是一种经过有目的的选择和提炼的一种特殊的环境。而托儿所、幼儿园是实施学前教育的机构。先天因素是个体发展的条件,儿童的发展是在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交互作用中不断发展的,应充分发挥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识记

个体发展是有规律的进行的 个体发展的规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个体发展从简单到复杂

2)个体发展都要经过有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3)个体发展是由头到脚,由中间到四周进行的识记 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虽然个体的发展具有普遍的规律与共同的模式,但在正常发展的广泛范围之内,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任是十分显著的。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差异也是十分的明显的,有的在这一个阶段发展比别的婴儿快,而在下一个阶段则又相对较慢,诸如此类的差异是很常见的。究其原因,可能是遗传与成熟水平的差异,也可能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不同而造成的。识记

发展具有阶段性

儿童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从出生到成熟经历了三个阶段:婴儿期(3岁~6岁)、幼儿期(3岁~6、7岁前)、学龄期(6、7岁~16、17岁)。阶段与阶段之间不仅仅是量的差异,也是质得差异。每个阶段儿童身心发展有着不同的发展水平,有其主要的活动形式,标志着该阶段的特征。

领会

教育应根据个体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进行

个体发展是有规律的进行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教育应该根据个体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进行。

第二节 儿童发展的内容

识记

儿童生理的发展

1.儿童身高体重的生长

2.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

3.儿童牙齿的生长

4.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

5.儿童感觉器官的发育,包括视觉的发育、味觉和嗅觉的发育、触摸感觉的发育、动作及运动能力的发展。6.识记

儿童的心理发展

1.智力的发展

2.语言的发展,包括词汇的发展、语法的发展、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发展。

3.情绪情感及社会的发展

领会

儿童时期是生理和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 儿童是人一生中身体和心理发展变化最迅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儿童心身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极其复杂多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以渐进的量变方式进行,量变累积到一定程度,会产生质变。整个发展过程表现吃一系列的阶段性,每个阶段儿童表现出一些共性的、典型的心理特征。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

第三节 儿童发展观

识记

儿童观的定义

儿童观是人们对于而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力,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特点的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

识记社会本位的儿童观

人类祖先在文明初创之时就认识到了儿童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当时的人类普遍重视儿童。但必须指出的是,古人之所以重视儿童,是因为儿童氏族、社会或国家的财富,是家族传承和繁衍的工具,是未来的劳动力和兵源。儿童并不是作为独立个体、社会群体的正式成员受到尊重,他们不过是父母的隶属物,没有任何权利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权也得不到保障。

识记

人本位的儿童观

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社会普遍开始树立一个全新的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而服务的新人类观。从此,儿童的命运也有了重大的转变,儿童管也有了重大的改变。人们开始要求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各种权利,如生存权、发展权、教育权等;儿童一出生就具有一切的道德的、理智的、身体的能力萌芽;教育机会均等;儿童是学习主体。

这种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是人类关于儿童认识史上的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然而这一时期的儿童观,是从理想的人的形象中推导出来的,并未否定儿童对父母的隶属关系,也把没有儿童本身看做有个性价值的个体存在。因此,在社会上,把儿童作为父母的财产等儿童观点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

识记

正确的儿童观

正确的儿童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儿童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层次的相互的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2)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

3)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特个性。

4)儿童通过活动来发展。

5)儿童身心应该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6)应该尊重和保护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和受教育权。

识记教育观的定义

教育观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

第四章 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第一节 学前教育思想溯源

识记 学前教育的起源

1.氏族社会时期。这是原始社会最初的一个历史阶段。在这个时期,老少相随,以老教小的做法是人类最早呈现出来的一种幼儿教育形态。

2.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在这个时期,主要教育这是该群体的全体母亲们。她们多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对儿童进行教育。

3.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在这个时期是由每个家庭的成年妇女一起来教育年幼的儿童。每一个儿童都被视为全家族未来的成员,他们在妇女们的哺育和熏陶下,逐渐了解家庭的惯例、氏族的礼法、历史传说、风俗禁忌和图腾信仰等。她们还要逐渐认识各种复杂的亲属血缘关系,如夫妻、兄、弟、姐、妹等。此外他们还要从旁观察成人们的生产劳动情景,并在游戏中模仿他们的动作行为,如制作劳动器具、射箭、播种、收割等。

4.军事民主时期。私有制开始萌芽,教育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开始重视和加强对全体部落的军事训练。这个时期的幼儿教育,除了使幼儿了解生产劳动技能和知识、社会生活习俗、道德行为规则外,还要学习有关军事方面的内容。识记 奴隶社会的幼儿教育

1.古埃及的幼儿教育:古代埃及的幼儿教育还处于一个萌芽阶段。它与初等教育时接时离,有时又融为一体,没有明确的年龄界限。从教育形式上看,它具有多样性与等级性。从教育内容上看,它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从教育方法上看,实行家长体罚。女童的学习受到歧视。古埃及的幼儿教育还处于一种相对较低的水平。但在当时来说,古埃及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办学形式之多样、学习内容之广泛实用,还是举世无双的。

2.古希伯来的幼儿教育:古希伯来人的幼儿教育一般分为家庭教育时期和会堂教育时期。古希伯来人的幼儿教育内容主要有诵读经典和参加宗教活动等。

3.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分为婆罗门教的幼儿教育、佛教的幼儿教育(在家庭中进行)两种。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是与种族制度和宗教神学密切联系的。其幼儿教育有家庭教育和寺庵之分,但都是以信封佛祖、吃苦修行、遵循教规、消极厌世为基本特征的。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始终被浓厚的神学说教所统治。

4.古希腊的幼儿教育:分为斯巴达的幼儿教育、雅典的幼儿教育(对幼儿实施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民主型)两种。雅典教育的特点:初生婴儿要经过严格的检查,只有强壮的孩子才让父母养育。

领会 学前教育有着漫长的历史,古代的学前教育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从学前教育的起源和奴隶社会的幼儿教育来看,学前教育有着漫长的历史,且古代的学前教育呈现出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例如奴隶社会中,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与种姓制度和宗教神学密切联系着,并始终被浓厚的神学说教所统治。古希腊的幼儿教育从小就对儿童灌输奴隶主阶级的思想意识。

识记 夸美纽斯的大教育观

1.夸美纽斯十分重视儿童的体育。

2.强调德行的培养。

3.智力是无价之宝。

4.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

5.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6.提供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7.教学要彻底与巩固。

识记 洛克的“白板说”

1.洛克的教育理论:洛克认为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根本就没有什么天赋原则。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与教育。

2.洛克的教育内容:体育、德育、智育。

识记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

1.人的发展和教育分为四个阶段:0~2岁的婴儿期,成人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婴儿的身体健康,让他们有充分的活动自由;2~12岁期,儿童以形象记忆为主;12~15岁期,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培养儿童的判断能力和劳动责任感;15岁到成人期,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

2.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成长规律。

3.卢梭的教育原则:必须让儿童充分使用大自然赋予他们的一切力量,相信他们也不会随便滥用这些力量;考虑到儿童的一切身体需要,包括智慧方面和体力方面的需要,对他们进行帮助,使这些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只有当儿童真正需要的时候,才去帮助他们,也不能依从他们胡乱的想法和没有道理的欲望;应该仔细研究儿童的语言和动作,真正地辨别他们的欲望究竟是直接有自然产生的,还是想出来的。

4.卢梭的教育方法是:给予行动的自由;合理的养护和锻炼;注意语言的发展;感觉教育;模仿;自然后果法。识记 裴斯泰洛齐的自然教育

1.倡导爱的教育。

2.强调母亲的教育作用。

3.明确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4.强调教育要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原则。

第二篇: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教育的基本概念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性活动。

2.学校教育的定义: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需要的人的活动。

3.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物资。(P5)

4.教育的功能:所谓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一般地这种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P9)

5.现代教育的特征(P10)6.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教育民主化、教育现代化。(P12)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1.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2.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组成。适宜的物质环境利于儿童的生长发展。3.对儿童最具影响力的精神环境(P16)4.经济与教育的关系(P16)5.政治对教育的影响(P18)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1.学前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实践对象是学龄前儿童。

2.儿童发展的定义: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P28)

3.与儿童发展有关的因素(P29)(1)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

柏拉图:<<理想国>>

格塞尔:“成熟势力学说”

“双生子实验”(2)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

孔子:“性善论”“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材施教”

洛克:“白板说” 华生:“教育万能论”

4.个体发展的特征:规律性、个别差异性、阶段性。(P35)5.儿童生理的发展包括哪些?(P37)

儿童身高体重的生长、儿童骨骼与肌肉的生长、儿童牙齿的生长、儿童神经系统的生长、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儿童感觉器官的发育。6.儿童心理的发展包括哪些?(P41)

智力的发展、语言(词汇、语法、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发展、情绪情感及社会性的发展。

7.美国教育学家认为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三种作用模式:维持、促进、诱导。(P47)

8.我国的现代教育观认为,为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应该明确以下观点:(P47)(1)儿童是学前教育的主体;

(2)因人而异地对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教育;(3)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发展适宜性”要求;

(4)游戏室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和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形式;(5)家园配合,协调发展。第四章

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1.学前教育的起源(P51)

氏族社会时期、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军事民主时期。2.奴隶社会的幼儿教育(P53)

(1)古埃及的皇族子弟要进入宫廷进行学习,教师由富有经验的僧侣、官吏、文人、学者担任,国王也亲自授课,学习的内容除了做游戏、听故事、习字书写、学习初步知识外,还要被灌输说教,模仿宫廷习俗和礼仪。

(2)古希伯来的家庭教育认为,父亲是一家之主,是家庭祭司,幼儿教育的内容主要有诵读经典和参加宗教活动;会堂教育认为,无论大人小孩,应经常到会堂聚会和做礼拜,倾听教士宣读圣经和上帝的教诲。

(3)古印度的幼儿教育是与种姓制度和宗教神学密切联系的,始终被浓厚的神学说所统治。

(4)古希腊有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3.近代学前教育思想(P58)

夸美纽斯:对0-6岁儿童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倡循序渐进原则,代表作:《夸美纽斯教育论著全集》《世界图解》《母育学校》,其中,《母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洛克:“白板说” 《教育漫话》

他的教育内容有德育、智育、体育。卢梭:提倡自然主义教育观(遵循儿童的自然成长规律),他把人的发展和教育分为四个阶段(0-2岁的婴儿期,通过触摸四周的物体进行学习;2-12岁期,以形象记忆为主;12岁到15岁期,培养认知、学习、劳动等能力;15岁到成人期,进行道德教育)

裴斯泰洛齐:主张自然教育,倡导爱的教育 代表作:《爱弥尔》 《林哈德和葛笃德》 福禄贝尔:“幼儿教育之父”

在勃兰根堡开设德国第一所幼儿学校,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他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为儿童设计了恩物(活动玩具材料)代表作:《人的教育》 儿童发展三段论:“自然儿童”—“人类儿童”—“神的儿童” 儿童的四种本能:活动、认识、艺术、宗教(前三者的本能归宿)4.现代学前教育思想(P69)杜威:“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倡导“儿童中心论” 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蒙台梭利:她认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敏感期。(P74)皮亚杰:提出发现式教学法、认知发展理论,把儿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1岁、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1-15岁)

加德纳:多层智力观(音乐智力、空间或视觉智力、运动智力或身体智力、人际智力、内在智力或内省能力);幼儿的完整学习(全面发展)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

之间的距离。

戈尔曼:情感智力理论,在《情感智力》中提到EQ,“孩子未来成功与否,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 5.我国学前教育思想家(P92)

陶行知:我国著民的人民教育家,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创办者,他认为幼稚教育是根本之根本,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反对“教死书,死读书” 代表作:《创造的儿童教育》 《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 《幼稚园之新大陆》 张雪门:我国现代著民幼儿教育家,认为幼稚园教学应做到做学教合一、教学与教法融为一体、自由自动教学。陈鹤琴:“我国幼儿教育之父”,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他认为教师应具备的条件是,政治思想方面、业务修养方面、教学技术方面、优良品质方面、幼儿园的惩罚。第五章 学前教育目标 1.教育目的:通过教育过程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P104)2.我国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教育方针、社会发展的需要、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P104)

3.学前教育面临的的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什么?(P105)

(1)培养全面素质;(2)重视培养竞争意识、竞争道德、竞争能力;(3)重视培

养幼儿开阔的眼界、宽广的胸怀、开放性的思维习惯;(4)重视培养创新精神。4.我国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内容):德育目标、智育目标、体育目标、美育目标。(P108)

第六章 学前教育的基本活动—游戏

1.定义: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有目的、有意识、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初级形式。

游戏的特点:自发自愿的、自由自在的、愉快的、充满幻想和创造的。(P110)2.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P111)(1)促进儿童认知发展;(2)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3)有利于儿童情绪发展;(4)有助于学前儿童身体的锻炼和成长。

3.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作用:创设游戏环境、指导和促进游戏的开展、观察和评估游戏。(P122)

第七章 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 1.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P130)(1)独立自主性原则 内在含义:培养儿童学会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进行活动;让儿童了解和认识独立自主性。

基本内容:生活方面、动作方面关注环境、待人接物、学习的自主性。(2)发展适宜性原则

两个层面的含义: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3)保教结合原则

良好的工作伙伴与师生关系是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P144)

达到师生良好关系的基本条件:真诚、接纳与信任、深切的了解。达成师生良好关系的基本做法:消除幼儿教师的恐惧、让幼儿学会如何尊重他人。(P146)

(4)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所应注意的事项:教师的素质很重要、因地制宜地使用综合性原则、不可为综合而综合。(P151)(5)启蒙性原则

学前启蒙教育的内容:品德方面、智力方面、体能方面、美的启蒙教育。(6)活动性原则

如何实施活动性原则?(P156)提供活动机会和环境;鼓励儿童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活动是多样的;活动不是装饰品。

第八章

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 1.学前教育的基本方法:(P161)

直观形象法、游戏化法、语言法、移情训练法、角色扮演法、环境体验法、行为操练法、发泄法、表扬鼓励法、批评惩罚法。第九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1.家庭的社会功能:(P199)

繁衍后代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休息娱乐功能。2.家庭的教育功能:(P201)

教导基本的生活技能、教导社会行为规范、指导生活目标、培养社会角色、形成个人性格。

3.家庭教育的特点:(P202)

率先性、密切性、丰富性和生活性、多样性、终身性、深刻性。5.影响家庭教育的家庭因素:(P204)

家长职业和文化程度、家庭文化、家庭经济、家庭结构、家庭气氛、子女人数、家长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家长期望。6.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P207)

和谐的生活气氛;整洁优美、时有变化的环境布置;安全的、无危险隐患的环境 ;属于儿童的天地。7.家长育儿守则:(P212)

(1)做好榜样:务必对儿童的要求身体力行、完善自我,道德高尚、自身缺点

不宜回避。

(2)尊重儿童:重视尊重儿童、满足儿童生理和精神需要、、耐心对待儿童。(3)理智的爱:对孩子有要求,不一味迁就、控制情感,掌握分寸、增长儿童 的爱心。(4)规矩明确。(家长应该怎样建立规矩?教会儿童做好自己生活的事、懂文明礼貌、不打扰他人、关心环境、遵守社会生活秩序)

(5)步调一致:夫妻双方互相配合,对儿童进行一致的教育、两代教育之间保持协调一致。(6)适当回避。(原因:由于叫停成员年龄、知识和需要的差异很大,对家庭责任承担上不同、对问题和事物的理解上也有很大悬殊,为了儿童健康成长,为了家庭生活的幸福和睦,儿童应该适当回避。)

8.家庭教育的有效方法:细心观察、满足兴趣、动手多练、游戏学习鼓励成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导之以行、巧用提示、公平适度、做轻松父母。(P222)

第十章

托儿所(含托儿班)的保育和教育 1.托儿所的性质:福利性、保教性。(P229)

托儿所是3岁前儿童的集体保教机构,设乳儿班(10个月或1岁以下),小班(1岁左右-1岁半),中班(1岁半-2岁),和大班(2-3岁)。

2.托儿所保育和教育的原则:(P234)

寓教于养,保教并重;个别教育为主,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适应婴儿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家园配合共同促进婴儿的发展。

3.托儿所的选址:选择地势平缓、空气新鲜的地方;宁静的环境;有托儿需求的社区。(P236)

第十一章

幼儿园教育概述

1.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周岁以上学龄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的年龄对象是3-6岁。2.我国幼儿园教育存在的问题(现状和未来):(P258)

(1)师资队伍不稳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幼儿园的质量参差不齐,高质量的幼儿园仍为少数;(3)市场经济下幼儿园的一些不良倾向。

3.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P265)(1)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2)尊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3)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4)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5)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6)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7)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第十二章

幼儿园各年龄班的特点 1.幼儿园小班(P270)对象:3-4岁幼儿。

特点:动作迅速发展;幼儿对教师有很强烈的依恋感情,并向往得到教师的赞赏和认可;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行动容易受情绪支配;喜欢模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开始关注同伴,社会性得到初步发展;语言发展快,爱说话;感知觉发展迅速,观察力有待发展。

出现幼儿不适应现象的原因:环境的巨大变化、家庭的因素、幼儿自身个体与以往的经验。

2.幼儿园中班(P291)对象:4-5岁幼儿。

特点:运动机能进一步发展;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强烈的好动活泼;交往能力有所发展,能自动结伴交朋友;游戏能力发展很快,游戏情节丰富;认识能力提高;词汇增加。

3.幼儿园大班(P302)对象:5-6岁幼儿。特点:身体发展迅速,动作协调;语言能力增强;情绪情感的调节能力逐步加强;责任感增强;好学乐问;个性初具雏形;社会性有很大发展。4.学前班(P313)

定义:学前班是以学龄前1-2年的儿童为教育对象的教育组织形式,它是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要形式。

学前教育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P314)

(1)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体质;(2)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3)注重发展幼儿的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4)注重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5)注重培养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5.混合班(P319)

定义:混合班是将年龄相差在12个月以上的学前儿童编排在一个班级里学习、生活、游戏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分为双龄班、三龄班和多龄班等。

特点:科学安排一日生活作息表;分层分组教育,促进原有水平的提高;发挥混龄优势,让儿童教育儿童。

第十三章

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的相互配合

1.托幼园所与家庭的差异如何体现:(P322)

目的性和计划性、教育对象、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2.托幼园所与家庭相互配合的原则:(P324)

(1)尊重家长和他们正确的育儿方式;

(2)注重教师与家长及家长之间的相互作用;(3)开拓家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3.家长对托幼园的心态可以分为:希求期、忽略期、需求期。(P326)

4.托儿所、幼儿园家长工作的主要形式:家长会、家访、家长学校、咨询活动、开放日制度、家长接待日、家长委员会、电话联系、书面联系。

第十四章

幼儿教师和保育员 1.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P341)

纯真美好、教育效果的长期性、幼儿教师的劳动是精神生产、多重角色。

2.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P342)

幼儿教师的心理品质(执着的事业心;自信、自尊;意志坚强;聪慧的认知能力;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良好心态;合作精神和能力;良好的自我形象和个性品质)、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爱心、观察力、沟通能力、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科研能力、写作能力、自学能力、意外事故的急救和处理能力)。3.保育员的职责:(P353)

(1)负责本班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

(2)在教师指导下,管理幼儿生活,并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

(3)在医务人员和本班教师的指导下,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4)妥善保管幼儿衣物、药物和本班的设备、用具等。4.保育员应具备的素质: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P354)第十五章

社区学前教育

1.社区的定义:社区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的人群从事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活动,并由此构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小社会。

2.社区教育起源于丹麦。社区教育的真正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3.国外社区学前教育(P359)

美国的“提前开端计划”

澳大利亚的社区学前教育

4.发展我国社区教育的意义:(P362)

树立大教育观,促进儿童的发展;城市社区教育具有极大的可能性。5.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各种形式:

幼儿园、学前班、幼儿班、流动幼儿园、巡回辅导班、游戏点、学前教育基

地、儿童游戏场、家庭辅导站、家长学校。

第三篇: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识记:

第一部分 考核内容与要求 学前教育功能的内涵;学前教育功能的特点;学 前教育功能的类型。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概述

考核目的 理解: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等相学前教育的具体功能。关概念的掌握,对学前教育学产生和发展阶段的 了解,对学前教育学研究对象、任务、特点等的应用: 理解,以及对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识记:

学前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各阶段的代表人物。

理解:

学前教育学的发展脉络;各阶段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2.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理解: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3.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

理解:

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第二章 学前教育学的功能与效益 考核目的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学前教育功能和效益概念的理解,对学前教育功能与效益的基本类型的掌握程度,考核学生分析学前教育具体功能与效益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学前教育功能和效益的能力。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学前教育的功能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发挥学前教育的功能。

2.学前教育的效益

识记:

学前教育效益的内涵;学前教育效益的特点;学前教育效益的类型。

理解:

学前教育的具体效益。

应用: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与方法。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考核目的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学前教育在人一生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了解程度,考核学生运用相关原理协调各种影响因素使其效果达到最优化的能力。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学前教育在人生中的地位与作用

理解:

学前教育在人的内在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学前教育在人的外在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2.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分析

识记:

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理解:

遗传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学前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学前儿童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的概念及意义的理解,考核学生对学前儿童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的任务和内容的了解,考核学生对学前儿童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考核运用德育的原则和方法,解决学前儿童的相关问题的能力。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学前儿童教育总目标

识记:

幼儿园的任务;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目标;幼儿园工作的原则。

2.学前儿童体育

识记:

学前儿童体育的概念与意义;学前儿童体育的内容与任务。

理解:

学前儿童体育的途径与方法。

3.学前儿童智育

识记:

学前儿童智育的概念与意义;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与任务。

理解:

学前儿童智育的方法与手段。

4.学前儿童德育

识记:

学前儿童德育的意义与原则;学前儿童德育的内容与任务。

理解:

学前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学前儿童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5.学前儿童美育

识记:

学前儿童美感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美育的意义与任务。

理解:

学前儿童美育的实施途径。第五章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的掌握,考核学生对幼儿园各种活动的组织要领的领会程度,考核学生组织各种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的能力。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幼儿园的生活活动

识记: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内容;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

理解: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

应用:

运用相关原理组织幼儿园生活活动。

2.幼儿园的教学活动

识记: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概念;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类型。2.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

识记:

理解: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

应用:

运用相关原理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

3.幼儿园的游戏活动

识记: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概念;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类型;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特点。

理解: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意义。

应用:

运用相关原理组织幼儿园游戏活动;运用相关原理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第六章 幼儿园的环境设计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幼儿园环境、幼儿园心理环境、幼儿园物理环境等概念的理解,考核学生对幼儿园环境设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术的了解,考核学生运用相关理论结合幼儿园实际创设适合儿童的环境的能力。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幼儿园环境设计概述

识记:

幼儿园环境的概念;幼儿园环境的类型。

理解:

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意义;幼儿园良好环境的标准。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内涵;幼儿园心理环境的特点。

理解:

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原则;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方法。

3.幼儿园物理环境的设计

理解:

幼儿园户内环境设计的内容;幼儿园户内环境设计的方法。

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的内容;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的方法。

应用:

运用幼儿园环境设计的相关原理分析幼儿园环境设计。

运用幼儿园环境设计的相关原理进行幼儿园的环境设计。

第七章 幼儿园教师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幼儿园教师在儿童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了解,考核学生对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和专业能力的掌握,考核学生根据相关策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的能力。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幼儿园教师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理解:

幼儿园教师在儿童发展中的角色;幼儿园教师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2.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技能

识记:

幼儿园教师职业技能的种类。

理解:

观察能力;沟通能力;组织教育活动能力。

3.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

理解:

基于“教历研究”的教师成长;基于“同伴互助”

运用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方式指导自己的实践。第九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重要性的认识,考核学生对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基本方法与途径的掌握程度。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概念与意义 的教师成长;基于“反思日记”的教师成长;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师成长。

应用:

运用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促进自身的发展。

第八章 幼儿园的家庭、社区工作 考核目的

本章主要考核学生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的掌握,考核学生对家庭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考核学生运用幼儿园和家庭、社区合作的方法的能力。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1.幼儿园的家庭工作

识记:

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内容;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方法。

理解:

家庭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具体工作。

2.幼儿园的社区工作

理解:

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原因;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方式。

应用:

识记: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概念。

理解: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所面临的问题;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意义。

2.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

理解:

长期性而非突击性原则;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原则;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的原则;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的原则。

3.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内容与途径

识记:

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

理解:

国外幼小衔接的经验。

应用:

幼小衔接工作的途径。

第二部分 试题类型举例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括号内填写正确选项的字母)

1.幼儿园环境设计的主要作用有()A.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管理作用

B.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教育作用、制约作用

C.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教育作用、管理作用

D.调节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制约作用

2.体现学前教育的功能特征的是()

A.单一性

B.停滞性

C.发展性

D.狭隘性

二、简答题

1.简述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2.如何理解幼儿园所担负的“双重”任务?

三、论述题

1.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论述“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2.结合实例论述幼儿园在学前儿童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

每天早晨晨间活动结束的时候,我就会拿起点名册准备点名。这天,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不用嘴巴来点名,而是用眼睛来点名。”他们一脸的疑惑,好像在问眼睛怎么可以用来点名。眼睛又不能说话。我看着他们说:“我用眼睛看着你,对你眯眯笑,就是在点你的名字,你看到我,也对我笑一笑好吗?表示你知道我在点名了。”我点名完了,发现班上有一个特别胆小的孩子脸上一直都笑着,上课还主动举手了,这个进步可是不小啊。

请用学过的相关原理分析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试题类型举例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二、简答题

1.答: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坚实基础;(2)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3)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4)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

2.我国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幼儿的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概括地说,我国的幼儿园担负着保育、教育学前儿童及为方便家长服务的“双重”任务,这是我国幼儿园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幼儿园的社会使命。

理解与贯彻幼儿园的双重任务必须把握:(1)不断地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2)努力拓展为家长服务的范围;(3)建立制度化的幼儿园工作运行机制。

三、论述题

1.答:(1)“最近发展区”即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2)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儿童,将儿童看成一个动态发展的个体,承认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可能性。(3)教育应该超前于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推动或加速儿童内部的发展过程。(4)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的现状,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基础。(5)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教育者要为不同的儿童创设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

2.答:(1)幼儿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诱导作用。学前阶段是儿童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重大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其发展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学前教育能诱导学前儿童的发展。适当的早期教育经验能显著促进儿童认知及各方面的发展,而长期教养经验剥夺则会使儿童认知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永久性丧失人类某些特有的能力。因此,我们各级幼教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对待并高度重视学前儿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后天教养环境。(2)幼儿园教育能激发儿童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教育或外界刺激,个体不断进行新的同化和顺应,如此循环不已,使认识结构不断创新,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较低水平的图式达到较高水平的图式。因此说,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儿童主动发展的过程。

四、案例分析题

答:该案例说明了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是指教师与学前儿童交流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实现教师与学前儿童交流的桥梁。学前儿童的发展不是一个被动地接受外界影响的过程,而是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要积极、恰当地与学前儿童进行沟通,创造师生间相互理解、彼此接纳、协调的氛围,将会极大地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

案例中的教师主要使用了目光沟通。目光沟通在教师与学前儿童之间起着不同的作用。当个别教师对“调皮”或“犯错误”的儿童批评时,不要当着全班其他儿童的面,而应投以责备的目光以提醒正在犯错误的儿童;当孩子对某项活动或某种问题有兴趣时,教师应投以充满肯定、赞许的目光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有某种荣誉时,教师应投以鼓励的目光,以激励儿童再接再厉。

教师呼唤儿童的名字,会使他们倍感亲切,觉得自己受到老师的重视,这是对儿童的尊重和基本的礼节。因此,熟记儿童的名字是教师与儿童沟通技巧的第一把钥匙,也是进行沟通的基础。第三部分 主要知识点讲解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概述

第一节 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演变

一、孕育阶段(16世纪以前)

(一)中国

在这一时期,学前儿童主要在家中接受早期启蒙教育。因此,这一时期的学前教育思想属学前家庭教育理论的范畴。其中以颜之推、朱熹的幼儿教育思想较为出色。

颜之推

1.《颜氏家训》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整的家庭教科书

2.家教思想

(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及早施教)

(2)要爱与教相结合(威严而有慈)

(3)重视环境的影响(风化陶染)

(4)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博习致用)

朱熹

1.重视蒙养教育

2.要求慎择师友

3.强调学“眼前事”

4.提倡正面教育

(二)国外

1.柏拉图

最先论述了儿童优生优育的问题;主张由国家对男女儿童进行公共教育

2.亚里士多德

第一个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二、萌芽阶段(16至18世纪初)

夸美纽斯

1.学前教育著作

《母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

《世界图解》是著名的儿童启蒙读物、第一本儿童插图书

2.学前教育思想

(1)论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2)提出教育顺应自然的原则

(3)强调多给儿童活动机会,认为游戏最适合儿童,重视感观训练,主张直观的教学方法

卢梭

1.顺应自然,儿童本位

2.对儿童进行“消极教育”

3.儿童应通过做事来学习,从而对知识的学习有直接的体验

4.对儿童实施身体教育和感官教育

裴斯泰洛齐

(1)提出自然适应性原则

(2)提倡与实施爱的教育

(3)首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

三、初创阶段(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半期)

19世纪中叶,学前教育学开始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中国

陈鹤琴

1.中国幼儿教育之父

2.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3.创建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

4.创立活教育理论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1.主张“中国化”“平民化”的学前教育

2.提出“生活教育论”

3.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的首创者

(二)国外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福禄培尔

1.首创幼儿园

2.设计了一套游戏与作业材料——恩物

3.系统阐明了幼儿园的基本原理和教学方法

4.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独立学科

蒙台梭利

1.提出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

2.总结了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重复练习与自由选择

3.注重感官训练,并设计了发展感官的教学材料

4.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教师的任务在于提供一个环境

四、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之后)

(一)辩证唯物主义为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邻近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

第二节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意义

一、研究对象

(一)学前教育现象

(二)学前教育规律

(三)学前教育理论

二、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教育观点

(二)有助于掌握具体的教育规律

(三)有助于推动学前教育改革

(四)有助于促进学前教育科学的发展

(五)有助于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信念

三、学习学前教育学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三)要拓展和利用相关学科知识

(四)学习与思考、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第二章 学前教育的功能与效益

一、学前教育功能的内涵

学前教育的功能是教育的功能在学前阶段的应用,包括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

二、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

1.领先性

2.广泛性

3.对象性

4.发展性

5.延后性

三、学前教育的具体功能

(一)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

1.保育功能

2.促进个体认知发展

3.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学前教育对社会的期望功能

1.经济功能

2.政治功能

3.文化功能

4.家庭功能

四、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一)提高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让每一个儿童从出生开始就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越来越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制定幼儿教育政策和发展方针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宿。

(二)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监管

学前教育的跨学科性、综合性很强,涉及到的管理部门多、难度大的特点,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监管协调机构或机制。

(三)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

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四)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

国家财政应该有学前教育的单列经费。政府的出资主要应该办好两件事:一是举办一定数量的幼儿园,二是扶持城乡弱势家庭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政府出资办幼儿园,可以引导整个事业的健康发展,体现政府对社会事业的干预和补偿。

(五)多渠道办托幼机构

我国应该贯彻政府、集体、个人一起上,鼓励和支持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兴办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提倡和支持举办家庭托儿所,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六)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

(七)为学前教育立法

近十几年来,我国相继制定实施了《幼儿园管理条例》(1989年)、《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等法规性文件,但相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全国性法律而言,目前学前教育立法层次偏低,仅处于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第四层次。

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一、家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通过父母的教养方式,把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道德规范、期望等传授给儿童,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

常见的家庭教养方式:溺爱、专制、民主和放任

(一)家庭教养方式:溺爱

子女表现的特点:

比较不成熟

任性

责任感低

附和朋辈

欠缺领导能力

(二)家庭教养方式:专制

子女表现特点:

依赖性强

自信心较低

社交技巧较差

好奇心不强

(三)家庭教养方式:民主

管教特点:

父母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注意培养孩子的主动精神

对孩子的期望、要求及奖励、惩罚等比较恰当

经常与孩子进行思想与价值观的交流与沟通

子女表现特点:

情绪稳定而乐观,性格外向

具有强烈的同情心、事业心、责任感和成就感

(四)家庭教养方式:放任

管教特点:

不向儿童提什么要求,与儿童沟通不多

父母任孩子自由、不受约束地发展

二、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一)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1.模仿

榜样只有当它具备以下三种特征时,才能刺激儿童的模仿:

一是教师控制自己的需要、情感冲动和对儿童施加影响的一种“威望”

二是教师真诚的关心、帮助、指导

三是类似性

2.认同

美国研究者认为,认同一般可以分成四种:模仿学习、禁令学习、认同强者、分享体验

3.期望

家长和教师对孩子有更多的信心和好感时,孩子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反之,如果主观认定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天生愚笨、后天偷懒、难以造就,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难以发挥

(二)幼儿园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1.幼儿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诱导作用

蒙台梭利认为: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3岁以后直到死亡的总和。

2.幼儿园教育能激发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良好的幼儿园教育将儿童看作教育的主体,强调充分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投身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从而促进自我发展。

三、社区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

1.对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补偿性教育

2.积极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3.为学前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保障

4.为学前儿童提供特定的精神环境

5.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的良好行为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 第一节 学前教育总目标

一、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一)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

(二)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1.学前教育总目标──普遍要求

2.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特殊要求

3.短期目标──阶段要求

4.活动目标──具体要求

二、幼儿园的任务

教育儿童、服务家长双重任务

三、幼儿园工作的原则

(一)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内涵: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育计划、设计教育活动时,应当以“完整儿童”的培养为指导思想,不能片面追求学前儿童的特长和技能。

目前培养“完整儿童“已成为现代幼儿教育的新观念。“完整儿童”是指一个和谐平衡全面发展的儿童,是指其身体的、社会的、情感的、认知的和道德的整体性发展。

(二)尊重学前儿童,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的原则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天性;

其次,尊重每个儿童,不搞成见,不偏见;

第三,促进师幼之间的沟通。

(三)保教结合的原则

内涵:教师应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学前儿童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他们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具体要求:

1.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

2.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3.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四)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内涵:教育者在关注全体受教育对象的同时,还应重视儿童的个别差异,因人施教,有针对性地采取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

基本要求

1.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的发展

2.教育要促进每个儿童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

3.多种组织形式促进儿童的发展

(五)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的原则

内涵:指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让一日活动发挥一致的、连贯的、整体的教育功

能,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中。

基本要求:

1.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活动不可偏废

2.各种活动必须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

(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指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组织形式,寓教育于游戏中,通过游戏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基本要求:

1.树立正确的游戏教育观

2.提供给学前儿童充足的游戏时间

(七)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内涵:指充分利用来自各种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经验的学前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发挥各类环境、各种力量的合力作用,将使教育更加开放,更经济,更生动活泼,更有意义。

基本要求

1.让学前儿童真正接触社会

2.让家庭、社区融入幼儿园教育的行列

第二节 学前儿童智育

一、学前儿童智育的概念

学前儿童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前儿童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二、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

1.发展智力的教育

2.初步知识和概念的教育

3.学前儿童求知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学前儿童智育的实施

(一)学前儿童智育实施的途径

1.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2.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学前儿童自主活动

(二)实施学前儿童智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智力与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

2.重视学前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3.注意学前儿童知识的结构化

第三节 学前儿童德育

一、学前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德育过程是使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

(一)道德认知的形成和发展

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掌握。知是基础。

学前儿童道德认知的特点:

他律性

儿童只是按成人提出的道德准则进行道德判断和决定自己的行为,而不是根据自己对道德标准的理解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因此,在这个阶段“服从”就是儿童道德发展的主要特点。

直观性

1.把行为的直观效果,即直接看见的效果作为道德判断的依据

2.儿童还不能把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进行道德判断

情绪性

只要成人说是好的,或自己觉得有兴趣的、对自己有好处的,就认为是好的。反之,则是坏的。

(二)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

情,即道德情感。也就是人们对事物的真假、善恶、美丑等所有表示的喜、怒、哀、乐、爱、憎的情绪体验。它是伴随着思想品德的认识而产生和发展并且是转化为思想意志、行为的中间环节,使用说服法的注意事项

(1)说服要结合具体事例,防止抽象、枯燥的说教(针对性、艺术性)

(2)说服要伴随良好的气氛,防止简单、生硬的压服 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

学前儿童道德情感的特点:不稳定性、模仿性、外露性

(三)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形成和发展

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过程中,克服内外的阻力和困难所做出的自觉顽强的努力,是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

学前儿童道德意志的特点:自觉性低、自制力弱、坚持性不强

(四)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按照一定道德规范,对他人和社会做出的反应和采取的行为。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德育的最终目的。

学前儿童道德行为的特点是:知行常常脱节、容易反复

二、学前儿童德育的意义

1.学前儿童德育是全球化时代的需要

2.学前儿童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方向和动力保证

3.学前儿童德育是独生子女健康成长的特殊需求

三、学前儿童德育的方法

1.说服

即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等方式向学前儿童讲清一些简单的道理,帮助学前儿童分清是非,使学前儿童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并能用这些道德观念来指导自己行为的一种方法。

2.范例

指对学前儿童具有重要教育作用的典型事例,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教育影响学前儿童的一种方法。

使用范例的方法进行教育时,应注意两点:

一是教师要为儿童选择和确立积极的范例

二是教师要以身作则

3.评价

指对学前儿童品德行为表现给予肯定或否定。评价是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一种辅助方法,它能起到控制学前儿童品德发展方向的作用。

运用评价法应注意三点:

一是幼儿园应以表扬、奖励为主

二是表扬奖励、批评惩罚必须做到公正合理,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三是运用评价法要适时适度 第五章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概念

幼儿园中的教学活动是指幼儿园中为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由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的教与学的正式活动。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

(一)思想性原则

指在幼儿园全部教学活动中,必须向儿童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启蒙教育,贯彻完成幼儿园德育的任务

贯彻思想性原则的要求

1.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儿童实施品德教育

2.教师应结合知识的传授,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教师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向儿童传授的知识、技能应该是正确的、可靠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组织形式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应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规律,是切实可行的。

贯彻科学性原则的要求

1.选择正确的符合儿童全面发展要求的教学内容

2.教师对知识的介绍、说明、讲解、分析、举例等必须准确无误,以有利于儿童形成科学的概念

3.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教学

(三)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利用儿童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直观手段吸引儿童注意力,丰富儿童的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概念,获取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

主要直观手段有:实物直观、模具直观、电化教育直观、语言直观、动作直观

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使用需要注意:

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恰当的直观手段

直观手段的运用要以教学为主,它只是一个辅助手段,不是目的(四)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善于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儿童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引导儿童积极思考,提高儿童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应注意:

1.善于启发诱导,引导儿童注意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

2.组织安排儿童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育于具体、生动、形象与兴致勃勃的活动之中

3.培养儿童初步的抽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充分调动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五)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使各教学环节充满趣味,以引起儿童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要寓教育于娱乐之中。

贯彻趣味性原则的要求:

1.必须结合儿童特点进行,以活动全过程各个环节的趣味性来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性和主动性、积极性

2.开展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

三、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

(一)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准备

1.学期计划

(1)学前儿童情况的简要分析,包括完成上学期教育、教学任务的情况

(2)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要求

(3)本学期各科教育、教学的内容和进度

2.编写活动方案

(1)钻研教材,确定教学要求

(2)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具

(3)制订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的内容:

活动名称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二)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

开始部分,教师主要应集中学前儿童的注意,引起儿童学习的兴趣,向儿童提出学习任务,使儿童知道学什么,应该怎样学。

基本部分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部分,教师的任务是有步骤地组织儿童学习新教材或复习旧教材,完成教学任务。

结束部分应有活泼、愉快的气氛,教师要小结这次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儿童的学习态度,提出新的要求,引起他们再学习的愿望。

(三)各年龄班学前儿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特点和组织

1.小班

在儿童刚入园的两周内,教师可以把儿童分成小组进行教学活动,开始集体教学活动时,时间要短。教学时应尽量让儿童观察实物,多运用直观教具和游戏法。

2.中班

课堂教学活动的次数要适当增多,时间要适当延长,教师可适当运用语言进行讲解,要求他们认真听,并且学会复述。教师对儿童的作业应进行评价。

3.大班

课堂教学活动内容要丰富、充实,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每次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要延长,逐渐接近于小学一节课的时间;教学方法上,要逐渐减少游戏的成分,增加运用语言讲解的成分。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脑力劳动的习惯和必要的自制力和坚持性。

(四)课堂教学活动评定

1.课堂教学活动目的具体明确,教材内容深浅恰当

2.正确贯彻教学原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3.教师与儿童双方积极活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4.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六章 幼儿园环境设计

第一节 幼儿园环境设计概述

一、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意义

(一)制约作用:影响学前儿童的行为方式和发展方向

(二)启迪作用:引导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三)激励作用:强化学前儿童的积极态度

(四)调节作用:平衡学前儿童的情绪

二、幼儿园环境的概念与类型

(一)幼儿园环境的概念

幼儿园环境包括广义的环境和狭义的环境。

广义的环境指学前儿童自身以外的,影响学前儿童发展或者受学前儿童发展所影响的幼儿园中的一切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

前者包括自然风光、城市建筑、社区绿化、家庭物质条件、居室空间安排、室内装潢设计等;后者主要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道德、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

狭义的幼儿园环境则是指幼儿园内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

(二)幼儿园环境的类型

从环境的性质维度划分,幼儿园环境主要分为两大类: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

三、幼儿园良好环境的标准

(一)学前儿童喜爱的环境

熟悉的环境、舒适的环境、富有新意的环境、贴近自然的环境、满足活动需要的环境、具有鼓励作用的环境。

(二)我国的标准

1.安全和健康

2.满足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3.重视发展学前儿童的潜力

4.充实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

5.培养学前儿童的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6.有利于教师的管理

7.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 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

一、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内涵与特点

(一)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内涵

幼儿园心理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心理因素的总和。

主要包括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精神氛围、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等。

(二)幼儿园心理环境的特点

1.教育性

2.可控性

3.隐蔽性

4.复杂性

二、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树立科学的儿童和教育观,就是要对学前儿童有真挚的爱,与学前儿童有良好的沟通,知道儿童的需要和想法,并让儿童理解教师的要求及标准。

(二)发展性原则

指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

学前儿童的发展需要主要包括:情感发展的需要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1.情感发展的需要包括:

(1)建立友谊的需要

(2)提供支持的需要

(3)给予理解的需要

2.心理发展的需要

3~6岁的儿童,其心理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是:

(1)具体形象思维代替感知动作思维

(2)独立性倾向日益明显

(三)参与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强调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过程是学前儿童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

具体要求:

1.避免教师中心主义

2.培养学前儿童的主体意识

(四)开放性原则

一是指教师应该具有开放的心态来设计幼儿园的心理环境。

二是指设计幼儿园心理环境时应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的环境系统。

三、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方法

(一)创设优美、整洁的幼儿园物理环境

要求:

1.应该符合安全、舒适、卫生、实用等特点。

2.在环境的布置上应做到绿化、美化、净化、儿童化和教育化。

(二)创设幼儿园成人之间和谐的精神环境

1.园长应该了解教职工的能力和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各人的长处,知人善用;

2.园长应该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科学的奖惩及管理制度;

3.倡导在教职员工间建立文明的行为规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

(三)建立安全、温暖、互相信任的师幼关系

1.教师应该热爱并尊重儿童;

2.教师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影响。

(四)建立学前儿童之间良好的同伴关系

1.教师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儿童,同时应采用民主的、科学的教育方法

2.积极组织开展游戏活动,尤其是集体游戏

3.教给学前儿童与他人友好相处的知识和方法 第七章 幼儿园教师

第一节 教师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角色 指导者

心灵的工程师

养护者

沟通社会的中介者

教师是研究者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技能

一、观察能力

(一)观察能力的内涵

教师的观察能力是指教师对周围事物,主要是对教育对象(学生)由外表到内心的认识能力。

(二)观察能力的作用

1.促进有效教学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发展

(三)教师观察能力的特点

迅速而准确

细致而深入

全面而客观

(四)培养观察能力的途径

1.要有强烈的观察动机

2.要培养良好的观察个性

3.要注意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

4.要深入关心学前儿童

二、沟通能力

(一)沟通能力的基本构成

1.目光沟通

2.动作沟通

3.语言沟通

4.面部表情沟通

(二)教师的沟通技巧

1.熟记儿童的名字

2.选用适当的语言

3.眼光要与孩子直接接触

4.语调语速要适当

5.语气要和善

6.善于倾听

7.以鼓励、肯定、引导为主

(三)培养沟通能力的方法

1.提高语言素养

2.提高人际交往的适应性

3.多参加集体活动

三、组织教育活动能力

(一)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内涵

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是幼儿教师为实现教育目标,在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倾向。

(二)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基本要素

1.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

2.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3.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

(三)培养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途径

1.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

2.经常向教学行家学习

3.从事教学研究活动

第三节 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

一、基于“同伴互助”的教师成长

(一)同伴互助的内涵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

(二)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

对话,协作,帮助

二、基于“反思日记”的教师成长

(一)反思日记的内涵

“反思日记”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化思想的记录,以此来促进其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一种话语方式。

(二)反思日记的类型

1.自传叙事

2.教学叙事

3.生活叙事

(三)反思日记表述方式

1.叙事为主,夹“叙”夹“议”

2.基于生活,超越生活

三、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师成长

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第八章 幼儿园的家庭、社区工作

一、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一)家庭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坚实基础

(二)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认识和步入社会的起点

(三)家庭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四)家庭教育的各种因素是学前儿童性格养成的条件

二、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必要性

(一)教育目的的计划性与随机性

(二)教育对象的集体与个人

(三)长幼关系的权威性与亲情化

三、幼儿园与家庭衔接中的问题

(一)家长方面

1.认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没有衔接的必要

2.认为教师是权威,自己无法参与

3.没有时间与教师沟通

(二)幼儿园方面

1.盲目迎合家长

2.利用家长

3.排斥家长

4.动不动就向家长告状

四、幼儿园与家庭衔接的内容

(一)了解学前儿童的家庭及在家表现情况

(二)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各项工作

(三)向家长宣传学前儿童教育的知识

(四)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五)吸收家长参加幼儿园工作

五、幼儿园与家庭衔接方法

(一)个别联系方式

1.个别谈话与家长咨询

2.家庭访问

3.书面联系

(二)集体联系方式

1.家长会

2.家长开放日

3.家长接待室或父母育儿橱窗

4.家长座谈会等

六、家园相互合作的原则

(一)平等尊重

(二)注重沟通艺术

(三)一视同仁

第九章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第一节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意义

一、什么是幼小衔接

衔接,是指两个相邻的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互相连接。幼儿园与小学是邻近的教育阶段,幼小衔接是指根据幼儿过渡期身心的特点,从体、智、德、美诸方面做准备,使学前儿童能够顺利入学,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所面临的问题

1.社会要求变化

2.生活制度变化

3.师生关系变化

4.生活环境变化

5.教育内容变化

6.教学方法变化

以上六个方面适应不良现象,会导致学习兴趣低落、恐惧、焦虑以及攻击性强等行为发生

三、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意义

1.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需求:过渡期的存在

2.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儿童入学适应不良

3.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儿童的长远发展

第二节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

一、长期性而非突击性的原则

指不能把幼小衔接工作仅仅视为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问题,而应把它置身于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虑,也就是说,要以儿童的长远发展为目标,把幼小衔接工作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阶段而不仅仅是大班后期

二、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原则

指幼小衔接工作应当从学前儿童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进行,不应仅偏重某一方面

三、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原则

避免两种倾向:

一是提前让学前儿童学习小学的教材

二是用小学教育的组织形式与方法对待学前儿童

四、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原则

指幼儿园教育应和社区、家庭、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

第三节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内容与途径

一、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

1.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1)培养主动性

(2)培养独立性

(3)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4)培养规则意识和时间观念

3.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3)丰富感知经验,发展基本能力

二、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途径

1.日常生活

2.专门性的主题衔接活动

3.其他各领域的教学活动

第四部分 综合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孕育阶段、________、初创阶段和________四阶段。

2.标志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理论著作是柏拉图的________。

3.学前教育与人内在发展的分析主要是从学前教育与个体认知、个性、情绪能力、________和________五个方面进行。

4.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________、________等。

5.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

6.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美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力、________和________。7.从性质上来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8.学前教育是面向________岁儿童实施的教育。

9.狭义的学前教育效益是指________,即学前教育在教育领域本身所获得的效益。

10.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形式可以分为生活活动、________和________。

11.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包括主动性原则、D.家长开放日

2.关于幼小衔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原则、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教养结合性原则和原则________。

12.幼儿园教学活动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个别教学。

13.在我国幼儿园中,一般将游戏按教育的作用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14.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15.幼儿园心理环境的设计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________和________。

16.幼儿教师在学前儿童发展中担当的角色有________、开拓者、工程师、支持者、养护者、________和中介者等。

17.教师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帮助三种形式。

18.“反思日记”的类型包括自传叙事、________和________。

19.学前教育包括三个方面,即________、学校教育(包括托儿所、幼儿园教育)与________。

20.国外幼小衔接的过渡模式可以归纳为________、幼儿园向小学靠近和________。

21.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各领域的教学活动。

二、选择题

1.幼儿园和家庭的个别联系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

A.家长会

B.家长咨询

C.父母育儿橱窗

A.在小班进行

B.在中班进行

C.在大班进行

D.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教育

3.下面选项属于学前教育效益的特征的是()

A.直接性

B.迟效性

C.单一性

D.短期性

4.教师互助中对话的具体形式有()

A.信息交换、经验分享、经常会谈

B.信息交换、经验分享、深度讨论

C.信息交换、经验分享、深度会谈、专题讨论

D.信息交换、经验分享、经常会谈、深度讨论

5.学前儿童德育的主要方法有()

A.说服、范例、练习、评价

B.指导、范例、练习、评价

C.说服、规范、练习、评价

D.说服、范例、练习、批评

6.与培养教师沟通能力有关的是()

A.培养多种兴趣

B.提高阅读能力

C.多参加集体活动

D.提高语言速度

7.游戏的主要特点包括()

A.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

B.社会性、现实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

C.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抽象性、自主性

D.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参与性

8.教育的基本功能是()

A.社会功能

B.个体功能

C.文化功能

D.育人功能

9.学前教育学初创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针对性、系统性和()

A.专门化

B.完备化

C.丰富性

D.理论性

10.社区教育起源于()

A.英国

B.丹麦

C.法国

D.美国

11.榜样应具有()特征才能起到刺激儿童模仿的作用

A.释放自己的情感

B.树立威望

C.严厉冷漠

D.标新立异

12.幼小衔接是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和()

A.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

B.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

C.家长的要求

D.儿童智力发展需要

13.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

A.南京鼓楼幼稚园

B.劳工幼稚园

C.香山慈幼院

D.江西实验幼师

14.为学前教育学提供了科学基础的是邻近学科和()

A.心理学

B.科学技术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

D.生理学

15.属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的是()

A.集体教学

B.认知教学

C.一般教学

D.特殊教学

三、判断题

1.第一个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人是陶行知。

()

2.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化特点出现在萌芽阶段。

()

3.幼儿园环境设计所具有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满足儿童的需要。

()

4.学前儿童每日应至少有一个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

()

5.幼儿园教学活动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分为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

()

6.学前儿童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身心健康、个性完善”。

()

7.学前教育只具备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

()

8.幼小衔接必须坚持的原则是单项性。

()

9.学前儿童智育是实施各育的物质基础。

()

10.幼儿园是保教并重的机构,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

()

11.社区教育起源于美国。

()

12.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

13.幼儿园的环境设计即是指幼儿园的物理环境。

()

14.学前教育不影响一个人将来的文化水平发展。

()

15.游戏活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

16.幼儿园、家庭、社区是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三大要素。

()

四、简答题

1.简述学前教育学研究的内容。

2.简述学前教育的个体功能。

3.分析学前教育是如何促使学前儿童的发展的。

4.简述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

5.简述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

6.简述幼儿园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7.简述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内涵。

8.简述幼儿园学前教育与社区合作的意义。

9.简述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

五、论述题

1.联系实际论述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2.联系实际分析学前教育的具体功能。

3.分析学前教育对于人外在发展的影响。

4.在实际工作实践中,你是如何理解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的?

5.联系实际论述如何组织和指导幼儿园的游戏活动。

6.你认为现代幼儿园教育中应建立怎样的师幼关系?

7.论述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

8.论述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内容。

9.联系实际分析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

六、实例分析

材料:

1.幼儿园对父母做了个调查:“您认为幼儿园老师是做什么的?”父母主要有以下几个说法:A.帮父母看孩子的;解决父母的后顾之忧。B.陪孩子一起玩,让他快乐;哄孩子高兴的呗。C.主要是照顾孩子,也教一点知识;培养和教育孩子。

根据材料分析幼儿园教师在学前儿童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其角色要求。

2.一天,我和梁老师在孩子们看电视的时候用吹塑纸剪了几片花瓣,然后在火上烧烤后制成了菊花。当薛诗雨、汪佳琦等小朋友看见后觉得很好奇,就走过来看,我和梁老师就叫她们学着剪花瓣,开始的时候,汪剪得快,但剪得不整齐;薛剪得慢,剪得还算整齐;剪得较好的算是沈佳蕾„„自由活动时,夏凡、张译文、刘嘉缘等也要剪,我就让沈做小老师,别看她平时不声不响的,做起小老师来还挺像样的。小朋友将剪好的花瓣给我之后,我到厨房去烧烤之后布置在墙上,吴哲、关杰等小朋友都说这样的菊花比绉纸做的要好看。

根据材料讨论如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前儿童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3.一位母亲向专家咨询时说:“我女儿上幼儿园中班,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就是特别嗜好表扬。在家里,不管她干什么事情,如果我和她爸不及时给予表扬,或者说表扬得不到位,她就会非常不高兴,情绪一下子就从山顶跌入山谷。在幼儿园也是如此,明明是她粗心做错了题,老师点名提醒她,她的反应异乎寻常地激烈,有时候甚至还会哭鼻子。难道是我们对她的表扬太多了?”

根据这个案例,结合工作经验谈谈你认为幼儿园应该怎样对学前儿童进行评价。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萌芽阶段,发展阶段

2.《理想国》

3.社会化,心理健康发展

4.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条件

5.发展学前儿童社会性的教育,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

6.想像力,表现力

7.理想的功能/期望功能,实际功能

8.0~6

9.育人效益

10.教学活动,游戏活动

11.渗透性,实践性

12.集体教学,分组教学

13.创造性游戏,有规则游戏

14.保育环境,教育环境

15.参与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16.指导者,研究者

17.对话,协作

18.教学叙事,生活叙事

19.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20.小学向幼儿园靠近,幼儿园与小学一体化

21.日常生活,专门性的主题衔接活动

二、选择题

BDBCA CADDB BADBA

三、判断题

错对对错错 对错错错对 错对对错对 对

四、简答题

1.简述学前教育学研究的内容。

答案要点:

①学前教育学的学科概述。

②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

③学前教育的组织形式。

④学前教育的管理与领导。

2.简述学前教育的个体功能。

答案要点:

学前教育是个体的启蒙教育阶段,它在人一生的内在发展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学前教育有助于个体认知的发展;学前教育有助于个体个性的发展;学前教育有助于个体情绪能力的发展;学前教育有助于个体社会化的发展;学前教育有助于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

3.分析学前教育是如何促使学前儿童的发展的。

答案要点:

学前阶段是儿童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重大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其发展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适当的早期教育经验能显著促进儿童认知及各方面的发展,而长期教养经验剥夺则会使儿童认知发展停滞不前,甚至永久性丧失人类某些特有的能力。

4.简述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

答案要点:

智育的内容是根据智育的任务而设计的,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智力的教育,促进学前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智力品质等。

(2)初步知识和概念的教育,引导幼儿获得的知识必须是有关于他们周围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粗浅的、具体的知识,而且必须有科学性和教育性。

(3)学前儿童求知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好奇心是幼儿求知兴趣和欲望的最初表现,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将之进一步发展为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是幼儿智育的重要内容。

5.简述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

答案要点:

生活活动既是儿童知识、技能学习的基础,又是形成儿童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基础,并对儿童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具体地表现为:①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②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③是实施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6.简述幼儿园环境设计的重要性。

答案要点:

幼儿园环境设计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于:①制约作用:影响学前儿童的行为方式和发展方向;②启迪作用:引导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③激励作用:强化学前儿童的行为态度;④调节作用:平衡学前儿童的情绪。7.简述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的内涵。

答案要点:

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是幼儿教师为实现教育目标,在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倾向。狭义上的组织教育活动能力指教师调控教育过程的能力,恰当地利用各种组织形式、特别是小组和个别形式与儿童有效地互相作用的能力,分层次指导儿童的能力,指导游戏的能力,随机教育的能力。广义上的组织教育活动能力是指教师开展学前教育活动需要的综合能力,主要有生活指导能力、把握学前儿童心理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创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教学的应变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与家长沟通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8.简述幼儿园学前教育与社区合作的意义。

答案要点:

幼儿园学前教育与社区合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①优化社区学前的教育功能;②提高学前教育正式机构的教育质量;③促进社区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9.简述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

答案要点:

根据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我国的幼教实践,我们认为有效的衔接工作必须遵循如下四个基本原则:(1)长期性而非突击性;(2)整体性而非单项性的衔接;(3)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4)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

五、论述题

1.联系实际论述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答案要点:

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教育观点

(二)有助于掌握具体的教育规律

(三)有助于推动学前教育改革

(四)有助于促进学前教育科学的发展

(五)有助于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信念

2.联系实际分析学前教育的具体功能。

答案要点:

概括起来讲,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即奠定学前儿童各种能力发展的萌芽,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和个性发展的功能,具体来讲,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

(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

(3)学前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

学前教育对社会的期望功能:

(1)经济功能

(2)政治功能

(3)文化功能

(4)家庭功能

3.分析学前教育对于人外在发展的影响。

答案要点:

①学前教育与人的外在发展,主要是从学前教育对个体外在利益的影响来说。②学前教育影响学习成就。③学前教育影响中学毕业率。④学前教育影响文化水平。⑤学前教育影响职业发展。⑥学前教育与经济独立。⑦学前教育与犯罪率。

4.在实际工作实践中,你是如何理解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的?

答案要点:

全面发展的思想是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育计划、设计教育活动时,应当以“完整儿童”的培养为指导思想,不能片面追求学前儿童的特长和技能。

①学前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②学前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

③学前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

5.联系实际论述如何组织和指导幼儿园的游戏活动。

答案要点:

(1)游戏条件的创设

(2)角色游戏的指导

(3)结构游戏的指导

(4)表演游戏的指导

(5)有规则游戏的指导

6.你认为现代幼儿园教育中应建立怎样的师幼关系?

答案要点:

要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创设安全、温暖、互相信任的环境,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教师应该热爱并尊重儿童。

(2)教师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影响。

7.论述幼儿园教师成长的操作路径。

答案要点:

(1)基于“教历研究”的教师成长。

(2)基于“同伴互助”的教师成长。

(3)基于“反思日记”的教师成长。

(4)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师成长。

8.论述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内容。

答案要点:

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方式方法有个别进行和集体进行两种。个别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与家长咨询、书面联系等;集体方式则包括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室或父母育儿橱窗,以及家长座谈会等。

9.联系实际分析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

答案要点:

(1)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需求。

(2)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儿童入学适应不良。

(3)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

六、实例分析

1.答案要点:

教师扮演的“指导者”角色,具体表现为:(1)引导。对学前儿童遇到的障碍和不解,教师应引导他们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2)指导。指导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3)诱导。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前儿童的动机、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4)教导。教导学前儿童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等优秀品质。

2.答案要点:

小班儿童年龄小,控制能力较差,还不习惯于集体教学活动。因此,在儿童刚入园的两周内,教师可以把儿童分成小组进行教学活动,让他们一起听故事、做游戏。小组人数少,教师可以照顾到每一个儿童,使他们学会同全组儿童协调活动,逐步过渡到全班教学活动。开始集体教学活动时,时间要短(如,可以集中五分钟讲个有趣的小故事),逐步过渡到十五分钟一次。小班儿童知识、经验少,语言正在发展,有意注意还未很好发展,因此教师教学时应尽量让儿童观察实物,多运用直观教具和游戏法。教儿童技能时,要让儿童边看、边听、边说、边做,在活动中多练习,使他们对学习发生兴趣。小班儿童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特别要注意环境安静,活动室内不宜放置与教学无关的东西,以免分散儿童的注意。

中班儿童已经习惯于集体教学活动。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语言的发展,求知欲的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显著提高。所以,中班儿童课堂教学活动的次数要适当增多,时间要适当延长,教师对儿童的要求也应比小班有所提高。中班儿童教学活动时,教师可适当运用语言进行讲解,要求他们认真听,并且学会复述。这样可以培养儿童的理解能力和认真听讲的习惯。中班儿童不仅对课堂教学活动有兴趣,而且已开始关心自己完成作业的好坏。因此,教师对儿童的作业应进行评价。评价要有分析,指出好在什么地方,说明原因。还要注意培养儿童认真完成作业,遵守课堂教学活动规则的良好习惯。

大班儿童在知识、技能、语言等方面都比以前有了显著的发展。他们按照教师指示完成任务的自觉性有较大提高,求知欲和自制力显著增强,能认真地听讲,并遵守纪律。因此,对大班儿童,特别是对到了大班末期的儿童,课堂教学活动内容要丰富、充实,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每次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要延长,逐渐接近于小学一节课的时间,要求儿童能听从教师教导,有时可以要求他们独立地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在教学方法上,要逐渐减少游戏的成分,增加运用语言讲解的成分。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脑力劳动的习惯和必要的自制力和坚持性,如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有始有终地完成任务等。

3.答案要点:

(1)幼儿园应以表扬、奖励为主。

(2)表扬奖励、批评惩罚必须做到公正合理,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3)运用评价法要适时适度。

第四篇:《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幼儿园的双重工作任务是、。

2.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是于年创办的。

3.儿童身心发展有一定顺序性和,和可变性。

4.维新运动的领导人,在《大同书》中第一次提出。

5.根据蒙台梭利的观点,现代幼儿教育应把教师、与三要素看作等边三角形的关系。

6.幼儿体育锻炼要坚持全面性原则、、渐进性原则。

7.构成儿童品德的四个因素是、、、。

8.幼儿活动室以为宜,每个儿童占地面积平均为。

9.战后国外幼儿教育的地位和职能发生了变化,从和的意义转而着眼于教育。

10.基本体操包括、和模仿操。

11.教育生态学是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明于年在一书中最早提出

来的。

12.有规则游戏包括体育游戏、、和娱乐游戏。

13.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他的办园思想

是、,主张在工农中普及学前教育。

14.“尚自然,展个性”是的教育主张。

15.道德认识越深刻,道德情感就越、。

16.幼儿园健康检查包括和。

17.学前教育学是一门具有和的学科。

18.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是在年出版的。

19.幼儿道德意志的特点是、、。

20.“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是在中提出的。

21.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或称为。

22.“使人类一切心智按照一种自然的顺序和谐地发展”是的教育主张。

23.幼儿园课程设计应坚持三个

原则:、、。

24.现代幼儿教育展现出“现代化”、“科学化”、的趋势。

25.瑞典爱伦凯女士提出了20世纪将是的口号。

26.现代儿童观把儿童作为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个体,并确立了现代幼儿教

育、、的基本发展方向。

27.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从而订立了保护儿童权利的国际法律准则。

28.陶行知提出幼稚园实施和谐的,反对束缚儿童的教育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

1.幼儿主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方式是。

A.游戏B.交往C.活动D.玩耍

2.尊重和保护幼儿原则并不意味着。

A.尊重幼儿的基本权利B.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

C.尊重幼儿的观点、意见D.按幼儿的主张、决定去行动

3.直接决定托幼机构教育质量好坏的是。

A.幼教领导B.幼儿教师C.幼教设施D.幼儿家长

4.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最好的信息源来自。

A.同龄人B.社区人士C.家长D.教养员

5.2001年9月,我国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确定的“五领域课程”内容包括的五个方面

是。

A.体育、艺术、语言、常识、社会 B.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C.体育、德育、艺术、科学、社会D.健康、计算、社会、科学、艺术

6.麦克米伦姐妹最早于1911年在建立了第一个托儿所。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

7.角色游戏属于。

A、有规则游戏B、创造性游戏C、体育游戏D、结构游戏

8.游戏理论中提出“生活预备说”的代表人物是。

A、斯宾塞B、格罗斯C、维果斯基D、皮亚杰

9.四岁的幼儿是脱离乳幼儿体格的变幻期,人们称之为“”。

A、总在活动期B、发现自我期C、可靠期D、自信期

10.我国幼教史上第一个重要法令是1938年国民党教育部正式公布的A、《幼儿园规程》B、《幼儿教育规程》

C、《幼稚园规程》D、《学前教育规程》

11.结构游戏反映现实生活的主要形式是。

A、扮演角色 B、表演文学作品 C、动手造型构造物体 D、说唱绘画

12.投形盒、拼图、嵌板等属于下列哪类游戏的玩具。

A、智力游戏B、表演游戏C、体育游戏D、音乐游戏

13.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幼儿明辨是非的教育方法是。

A、情感陶冶法 B、说理教育法C、品德评价法D、实际锻炼法

14.最早提出学前教育公共教育思想的是。

A、福禄倍尔B、柏拉图C、亚里斯多德D、皮亚杰

15.智力游戏属于。

A、创造性游戏B、有规则游戏C、体育游戏D、结构游戏

16.“剩余精力说”的代表人物是。

A、格罗斯B、斯宾塞C、维果斯基D、皮亚杰

17.形状知觉的关键期是出生后到。

A、四岁左右B、二岁左右C、六岁左右D、五岁左右

18.1923年,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是。

A、第二保育院 B、蓝天幼儿园 C、南京鼓楼幼稚园 D、第一保育院

19.在罗马贫民区创办第一所幼儿学校——“儿童之家”,创立以感官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教学体系的教育

家是。

A.福禄贝尔B.蒙台梭利C.德可乐利D.凯米

20.以“生活教育”为理念,创办中国化、平民化的幼稚园,建立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是。

A.陈鹤琴B.张宗麟C.张雪门D.陶行知

21.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保障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法律文件是。

A.《义务教育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C《儿童权利公约》D.《幼儿园工作规程》

22.“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用来说明什么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A.颜色B.环境C.遗传D.物质

23.幼儿园教育应以为基本的活动方式?

A.学习B.上课C.玩耍D.游戏

24.第一次提出学前社会教育主张的是。

A.福禄倍尔B.柏拉图C.亚里斯多德D.皮亚杰

25.1913年,普若特创办了美国的第一所。

A.幼儿学校B.游戏学校C.幼儿园D.保育院

26.学前教育学形成和发展的孕育阶段是。

A.十六世纪后B.十五世纪前C.十八世纪后期D.二十世纪初期

27.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以下哪本著作中提出胎教?

A.《政治论》B.《雄辩术原理》C.《理想国》D.《勤学篇》

28.移情法第一阶段运用的基本训练技术是。

A.情绪追忆和情境表演B.认知提示和情绪追忆

C情感换位和情绪追忆D认知提示和情感换位

29.在其它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教育者的主导性 B.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C.教育的目的D.教育的方法

30.就狭义上理解,幼儿园环境是指。

A.幼儿园生活环境B.幼儿园心理环境

C.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 D.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

31.个体发展的规律性表现为个体发展是一种的过程。

A.从复杂到简单、从一般到特殊B.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

B.从复杂到简单,从特殊到一般D.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

32.学前教育学首先面对的基本问题是。

A.学前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B.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C.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D.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33.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向幼儿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等,供幼儿观

察、模仿学习,这种方法叫做。

A.演示法B.示范法C.范例法D.直观法

34.“把儿童看作是民族、社会或国家的财富,是未来的劳动力和兵源的观点”,代表了。

A.人本位儿童观B.社会本位儿童观C.维持式教育观 D.促进式教育观

35.下面的选项中衡量社会文化水平的一般指标是。

A.人口的性别比例B.人口的受教育水平C.人口的健康状况D.人口的平均收入

36.美国的“幼教优先方案”是对家庭环境不佳的儿童提供。

A.经济帮助B.卫生保健服务C.良好的环境D.特殊教育

37.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主要说明了在教育过程中应()

A.尊重儿童的个性B.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

C.重视儿童学习的自律性D.重视儿童的主动操作

38.幼儿游戏玩具“恩物”的设计者是。

A、卢梭B、裴斯泰洛齐C、福禄贝尔D、陈鹤琴

三、名词解释

1儿童观: 2幼儿体育:

6结构游戏:

13表演游戏: 7体质:3幼儿园的物质环境:8智育:4间接教学:5小幼衔接: 11榜样示范法: 12体育: 9徒手操: 10儿童发展: 14情感陶冶法: 15学前教育学: 16幼儿园课程: 17幼儿全面发展教育

21关键期: 22道德认识: 23幼儿教育: 18幼儿德育的原则: 19复演说: 20完整幼儿教育:

四、简答题:

1.结构游戏与角色游戏有什么异同?

2.简述幼儿美感的特点及美育的任务?

3.什么是幼儿道德行为?怎样培养幼儿的道德

行为?

4.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5.简述幼儿园教师应具备哪些工作能力?

6.简要说明如何指导幼儿表演游戏?

7.试分析玩具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8.简要说明品德四要素的关系?

9.请介绍“幼教优先方案”的内容?

10.幼儿园教学与小学教学相比有哪些特点?

11.简介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的内容有哪些?

五、论述题:

1.教师应如何引导幼儿个性的发展?

2.教师应如何指导幼儿进行结构游戏?

3.试述精神分析学派关于游戏理论的观点?

4.联系实际谈谈学前儿童德育有什么意义?

5.结构游戏与角色游戏有什么异同?

6.教师应如何提高与幼儿言语沟通的质量?

7.要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幼儿教师应注意哪些

12.简述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关于学前教育的理论? 13.怎样科学地安排和护理幼儿的生活? 14.幼儿园体育的任务是什么? 15.简述幼儿园智育的任务是什么? 16.简述精神分析学派关于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 17.幼儿园教师应该怎样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18.基本动作的锻炼有哪些内容? 19.简述幼儿园的教育任务与特点有哪些? 教育原则? 8.试论述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关于学前教育的理论? 9.什么是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原则?举例分析为什么要坚持此原则? 10.幼儿园教师应如何指导儿童进行角色游戏? 11.举例分析玩具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第五篇: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18世纪法国著名的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A.《爱弥尔》B.《教育漫话》 c.《人的教育》 D.《母亲读物》2.幼儿园教育应以()为基本的活动方式?A.学习B.上课C.玩耍D.游戏

3.先天因素主要指个体生物因素,其中最具重要意义的因素是()。A.成熟B.生长C.遗传D.发育

4.在其他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教育者的主导性B.受教育者的主动性C.教育的目的D.教育的方法

5.“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影响人的成长的重要因素是()。A.环境B.邻居C.母亲D.成熟6.儿童的发展是通过()。

A.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B.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的C.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而发展的D.观看电视卡通节目而发展的7.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

A.蒙台梭利B.柏拉图C.洛克D.福禄倍尔8.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

A.良好的工作伙伴与师生关系B.教师的保育意识C.保育员的工作态度D.幼儿的自理能力

9.“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美国针对幼儿教育界普遍出现的()倾向提出来的。A.幼儿教育多元化B.幼儿教育制度化C.幼儿教育小学化D.幼儿教育特色化10.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

A.购买大型玩具B.安装塑胶地板

C.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

11.所谓(),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系统地教授儿童。A.吸收的心智B.“整个教学法”c.全面教育D.教、学、做合一 12.尊重和保护幼儿原则并没有明确要求()。A.尊重幼儿的基本权利B.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

C.尊重幼儿的观点、意见D.尊重并同意幼儿的主张、决定 13.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最好的信息源来自()。

A.同龄人B.社区人士C.家长D.教养员

14.关于我国学前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来源:A.基础教育B.启蒙教育C.属于义务教育 D.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15.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主要说明了在教育过程中应

()

A.尊重儿童的个性B.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 C.重视儿童学习的自律性D.重视儿童的主动操作

16.在罗马贫民区创办第一所幼儿学校——“儿童之家”,创立以感官为基础的幼儿育教学体系的教育家是()。A.福禄倍尔B.蒙台梭利c.德可乐利D.凯米

17.建立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并亲自主持幼稚园研究工作,提出“活教育”思想的是()。A.陶行知B.陈鹤琴C.张宗麟D.张雪门

18.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保障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法律文书是()。A.《义务教育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c.《儿童权利公约》D.《幼儿园工作规程》

19.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 了”,主要说明了在教育

过程中应()。

A.尊重儿童的个性B.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C.重视儿童学习的自律性D.重视儿童的主动操作

20.“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用来说明()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是巨大 的?A.颜色B.环境c.遗传D.物质

21.在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条件下,教育者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A.权威性B.知识性C.主导性D.艺术性22.蒙台梭利教育原理是以()为出发点的。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A.儿童中心B.儿童生命C.适应自然D.反对成人化23.直接决定托幼机构教育质量好坏的是()。

A.幼教领导B.幼儿教师C.幼教设施D.幼儿家长24.在幼儿园月计划、周计划中,教师制定的目标是()。

A.全园教育目标 B.中期目标C.近期目标D.行为目标25.从狭义上理解,幼儿园环境是指()。A.幼儿园生活环境B.幼儿园心理环境

c.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D.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

26.成人往往按照自己习惯设计的蓝图去要求、塑造儿童,使儿童的天性得不到发展,这是因为在制定学前教育

目的时未考虑到()。

A.社会发展的需要B.教育方针c.教育政策D.学前儿童的需求

27.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目标的范畴。A.智育B.体育c.德育D.美育28.对幼儿园幼儿活动的正确理解是()。

A.让儿童尽情地随意玩耍B.在安全的前提下按课程的要求活动c.为儿童舒展筋骨而进行活动 D.教育过程就是活动过程,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29.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小时。A.1~2B.2~3C-3~4D.4~5

30.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研究发现,儿童入学后学业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儿童的遗传素质B.家长的文化素养C.儿童的早期经验D.学校的教育方式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蒙台梭利教学法2.幼儿智育3.结构游戏 4.保育员 5.惩罚法 6.幼儿德育7.幼儿园的物质环境 8.间接教学9.幼儿园课程 10.幼小衔接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打“√”,错打“X”)1.世界上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由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建立的。

2.幼儿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能开发幼儿智力。

3.在幼儿园课堂中,教师与幼儿之间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4.幼小衔接的意义在于能够使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文化学习。5.幼儿的学习是否有意义,关键在于幼儿采用哪种学习方式。6.幼儿园经济条件差,创设环境时必须考虑经济性原则。

7.教师应该按照一些家长的要求,减少游戏活动,加强读、写、算的教学。8.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就是要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和兴趣。. 9.幼儿的游戏主要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

10.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智能结构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效果和教育质量的提高。11.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12.幼儿美育不仅仅是指我们传统观念中的艺术教育。13.教育与幼儿的沟通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

14.幼儿园中必须给幼儿教授大量的读写算知识,否则影响幼儿智力的开发。15.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定不仅仅要根据幼儿发展的真实需要。

16.幼儿园的环境就是指幼儿园的校舍布置、幼儿生活的社区环境及家庭空间设计。17.教师在用语言指导游戏时,口气应十分肯定。

18.教师与幼儿的沟通就是要求教师多用言语的形式表扬、指导幼儿,学会倾听。

19.对游戏的间接指导比直接指导好。20.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持久性的知觉。

四、简述题

1.简要叙述幼儿游戏的特点与功能。2.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 3.简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五、运用题

1.综合运用教材当中的相关理论,根据幼儿教学的特点,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谈一谈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

2.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学会与幼儿沟通。比如,要熟记每个幼儿名字,这样幼儿会感到非常亲切,对教师的话作出积极反应;说话的语速和语调要恰当,最好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幼儿交谈时,语言要简单明确,容易被幼儿接受;说话的态度要友善,比如: “我很喜欢听到你的描述,相信每位小朋友都会喜欢。”“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在交流的时候,教师还要注意与幼儿的目光接触,要耐心倾听幼儿的谈话,作出积极反馈。现实生活中,有的老师能灵活运用其交流技能、有的老师则因为与幼儿缺乏有效沟通而苦恼。请你从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出发,谈谈教师如何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下载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三) http://wenku.baidu.com/view/8c09a16c011ca300a6c39045.html (1)(2) (第六、七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

    2509《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5篇范文

    2509《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1.标志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理论著作是柏拉图的 《理想国》 。 2.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 《母......

    学前教育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本科补修)模拟试题及答案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本科补修)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获得守恒性和可逆性概念是......

    学前教育学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学前教育学》作业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

    学前教育学

    龙 岩 技 师 学 院 11中幼教(1)-(5)班《学前教育学》学习材料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1. 2. 3. 4. 5. 6. 7. 识记:简述物质环境的内容?P14 领会:简述物质环境与学前教育的关系?P15......

    学前比较教育学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上半年课程考试大作业 考试科目:《学前比较教育学》 一、大作业题目(内容): 一、简述19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德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基本倾向?(10分)二、简述......

    学前教育学专题

    1、结合自己的思考,试论福禄倍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福禄贝尔关于幼儿园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是自我活动或者自动性。他认为,自我活动是一切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也是人类生长的基本......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 第一章 导论 1. 教育的界定: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 学前教育是指从初生到6岁前儿童的教育。 3. 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