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未来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教材内容 父母对我的希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平时积累的感人小事有条理、生动地描述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积累、筛选素材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的能力。
3、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领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希望”的习作真谛。重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的能力。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1、老师让大家课前搜集有关父母对儿女深情的文章、诗词或者词语,把你搜集到地读给大家听。
同学们读得真好,你可以把这些好词、好句引用到你的作文中来,为你的作文增添色彩。
2、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与父母之间感人的事。
3、谁愿意把自己与父母之间感人的故事说一说。
4、同学们,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曾经为许多人所讴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名句都把亲情表达到了极致,其实,真情的流露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语言作修饰,也不只是在重大事件上才能表现出真情,或与知识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或许只是一句很普通的话,或许平实的你丝毫都没有在意,然而,就是这样的点滴,却往往更能体现出真情的伟大!以感恩的心,用心去体会亲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平淡的小事一样会打动别人。
5、总结
今天,我发现同学们长大了,因为你们学会了感动,学会了感恩。相信上完这节课,你再不会对爸爸、妈妈所作的一切无动于衷,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你才会觉得生活充满阳光、充满快乐。
6、课后作业: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与父母之间感人的事。2)、说说自己与父母之间感人的事。3)、回忆学过的相关的古诗名句。
教材内容 希望带来的苦与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父母合理的希望和要求会促进自己不断进步;反之,父母不合理或者过分的希望和要求,会给自己带来烦恼与压力,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
2、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分析父母不合理或过高的希望和要求给自己的带来烦恼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能够体谅父母的用心、理解父母的做法。重难点
3、在了解父母对自己希望的同时培养学生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正面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来理解父母、感激父母,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希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能说说在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是谁?
2、在你的家里都有什么人,他们对你怎么样?
3、你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又是怎样长到这么大的吗?
二、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一)希望带来的进步
父母的希望和自己的愿望一致时,就会使自己产生一种动力,督促着自己积极进取,不断进步。
(二)希望带来的烦恼
当父母的希望违背了我们的成长规律时,当他们的要求和行为让我们难以接受时,不但不利于我们的成长,还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烦恼,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三、本课总结
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我们对父母的爱也应该如此。让我们把爱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进步”与“烦恼”的问题,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并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的恩情吧。
四、说一说
1、说家里父母对自己的希望
2、讨论希望带来的进步和苦恼
教材内容 架起沟通的桥梁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体谅父母,能缩短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真正走近父母。
2、培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重难点
3、使学生能够体谅父母,能缩短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真正走近父母。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填写调查问卷
发一纸条,调查学生与自己父母的关系,不需写名字,请真实填写。
A、亲密 B、比较紧张 C、疏远 D、一般
填完马上收齐,统计。二.根据课前统计情况,导入
是谁,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是谁,呵护我们、保护我们、照顾我们?是我们的父母!可是,现在你是否觉得父母和你们的距离已经慢慢地拉大。你和父母是否已经没有了亲密感?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走近父母。三.出示一些图片,与学生交流。内容是:
1.不顾父母劝阻,长时间上网,荒废功课;
2.放学迟迟不愿回家,贪玩。
3.经常“煲电话粥”
从父母角度看
投影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请一个同学朗读全文)
毕淑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四、教师小结
五、作业:回去与父母交流 填写调查问卷
出示一些图片,学生交流
教材内容 我有上学的权利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失学儿童的情况,并能与同学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
2、简单了解法律法规中有关儿童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的规定。
3、能表达自己的看法。重难点
了解法律法规中有关儿童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的规定。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学习应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揭题
讲述刘玉凤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失学儿童的情况。
二、讲授新知
1、看图说一说,了解儿童失学的其他原因。
2、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大家说法(结合图
一、图二)
4、七嘴八舌
假如土中的两个孩子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该怎么办?
三、归纳延伸
1、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说一说,了解儿童失学的其他原因。(结合图
一、图二,大家说法)
3、说说假如土中的两个孩子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该怎么办?
教材内容 选举我们的班干部 教学目标
1、了解民主选举的一般程序,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利。
2、懂得选班干部的标准和干部的职责。
3、了解民主选举的一般程序,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利。重难点
1、了解民主选举的一般程序,认真行使自己的权利。
2、懂得选班干部的标准和干部的职责。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情感
师:同学们,我们是在红旗飘飘下成长的少年,在学校的阳光下,我们加入了光荣的少先队组织。我们的小队,中队每期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使大家受益匪浅,终身难忘。我们的每次活动,都离不开队干部的精心组织和安排。那么,少先队干部是怎样产生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话题——怎样选干部。
二、探究学习
1、看书中插图,指导观察。
2、学生自学交流。
3、师小结:选举的一般程序:
4、为什么要这样选干部呢?可不可以老师自己指定?
5、我喜欢的小干部是怎样的人?(讨论:谈谈自己选干部的标准?)
三、交流活动:
《干部轮岗大家谈》:用民主的方式推选一人发言,引导思考:“轮流当干部”和“选举产生干部”的利和弊。
四、总结。
1、看书中插图观察,自学交流
2、喜欢的小干部是怎样的人?谈谈自己选干部的标准?
3、谈“轮流当干部”和“选举产生干部”的利和弊
教材内容 做有责任的小公民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2、引导小学生乐于、善于发现社会问题,能提出合理的建议,培养他们参与社会事物的意识。
情感教育 在学习中体会快乐
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报交流
1、引言
2、阅读教材第34页和35页的内容,然后说一说所交代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一些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使学生学会如何简练、准确地表述问题。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课前通过观察所了解到的社会问题,与同学们交流,说问题的时候也要分析一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4、完成教材第35页留白,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归纳一下写出来。
5、引导、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注意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二、如何建议
1、引言:我们已经相互交流了所发现的社会问题,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么,你准备把什么问题向哪些部门反映?采用什么方式?
2、指名学生说说想反映的问题。
3、针对你发现的问题,说说你的建议。
4、说说你想把问题反映给政府的哪些部门。这个环节重点指导。
5、讨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讨论之后小组进行交流,再指名说说,大家评议,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并评价。
6、写《建议书》并邮寄。
7、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不同方式反映给有关部门。阅读教材第34页和35页的内容,然后说一说所交代的内容。
①、学生说出自己在课前通过观察所了解到的社会问题,与同学们交流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归纳一下写出来。
②、指名学生说说想反映的问题
③、针对发现的问题,说说自己的建议 教学内容
做有责任的小公民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2、引导小学生乐于、善于发现社会问题,能提出合理的建议,培养他们参与社 会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报交流
1、引言:可以用教材中“我们的社会正在飞速发展,但是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如果这些社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你眼里,都有哪些社会问题?”这段话进行引导。
2、阅读教材第34页和35页的内容,然后说一说所交代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一些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使学生学会如何简练、准确地表述问题。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课前通过观察所了解到的社会问题,与同学们交流,说问题的时候也要分析一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4、完成教材第35页留白,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归纳一下写出来。
5、引导、鼓励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注意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二、如何建议
1、引言:我们已经相互交流了所发现的社会问题,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么,你准备把什么问题向哪些部门反映?采用什么方式?
2、指名学生说说想反映的问题。
3、针对你发现的问题,说说你的建议。
4、说说你想把问题反映给政府的哪些部门。这个环节重点指导。
5、讨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讨论之后小组进行交流,再指名说说,大家评议,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并评价。
6、写《建议书》并邮寄。
7、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不同方式反映给有关部门。板书:
我眼中的问题
8、做有责任的小公民
我给政府提建议
第三单元 生活离不开工农业
教学内容:我们的衣食哪里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考察,知道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关系,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和农民。
2、通过了解大米的来历,指导农民的辛勤劳动与聪明才智,懂得应该尊重农民的劳动,不浪费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考察,知道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关系,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和农民。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拿出准备的食物:水果、面包、火腿肠等,引入课题并板书。
2、实物导入,分析归类
引导学生从早餐到午餐吃的食物开始,介绍自己吃过的食物有哪些。再根据学生的介绍,让学生把这些食物分成两类:本身就是农产品的实物;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食物。
3、图文分析,填写表格
(1)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四幅图例,进一步了解哪些食物本身就是农产品,哪些食物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的。
(2)让学生根据“可以直接吃的农产品”和“经过加工制成的食品”两项进行填写。(3)让学生说一说哪些食物是自己家乡生产的。
4、根据实物,分析归类
(1)教师说说自己当天的着装。
(2)学生自己说、相互说当天的着装。
(3)学生根据课前填写的调查表,说一说自己及家人在一年四季中的服装及家中的床上用品。
(4)根据教材中提供的五幅组合图形,师生共同分析这些衣物及床上用品与农业的关系。
(5)填写教材第43页表格。(6)阅读“资料卡”,拓展知识。
5、图文分析
(1)师生共同根据“大米的自述”,了解大米的来历。之后,教师指导学生绘制简单的“大米的来历”流程图。之后,汇总板书。
教师板书:种子------育苗------插秧------间作(灌水、施肥、喷农药、拔野草......)-----收割-----脱粒-----碾米------大米
(2)师生共同分析图中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种浪费现象,让学生知道,我们吃的食物包含了农民的辛勤劳动,要尊重农民的劳动,不浪费粮食。
6、讨论交流
(1)学生分组讨论:“如果没有农业和农民,我们的生活和整个社会会怎样?”讨论之后,归纳、总结、记录结果。
(2)请学生把过去、现在对农民的认识交流。交流后,让他们以文字的形式抒发心中是感受。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工业产品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考察,知道工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关系,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
2、通过了解《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来历,知道工人的辛勤劳动与聪明才智,懂得应该尊重、珍惜工人的劳动成果,培养学生尊重工人劳动的行为和品质。
3、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考察,知道工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关系,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培养学生尊重工人劳动的行为和品质。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1、通过实物引入新课
教师拿出实物:手机、药品、电视遥控器、教科书等物品,进行谈话:一提到工业,同学们可能觉得与我们很遥远,但是现在在老师手中的这些物品,都属于工业产品。可见,“工业”就在我们身边。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工业吧。
2、交流填表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家的生活用品,之后引导学生交流:“看看你家有哪些生活用品与工业有关,你知道它们的品牌与生产厂家吗?”学生交流后,教师指引学生填写教材第53页表格。
3、了解产品说明书
(1)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中的“空调说明书”,“止咳定喘片使用说明书”,了解这两种日常生活中工业产品的使用说明。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果不看产品说明书,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使学生明白看产品说明书的重要性。
(3)教师组织学生们看自己家中到来的各种工业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看产品说明书来正确使用工业产品。
4、通过对比,感受变化
(1)教师出示图片:电风扇、空调、搓衣板、洗衣机。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感受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
(2)学生们根据自己课前的调查,说说自己家中的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情况及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3)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家中工业产品的变化” “给生活带来的变化”,然后填写教材第57页表格。
5、图文分析
(1)师生共同根据“教科书的来历”,了解一种工业产品的制作过程之后,教师指导学生绘制简单的“教科书的来历”的流程图。
如:编写内容------绘制插图-----编辑校对-----排版制版------印刷切割-----装订成册-----出版发行
(2)根据流程图,师生共同分析生产一种工业产品的复杂过程和工人劳动的艰辛。教育学生应该珍惜每一件生活用品,尊重人们的劳动。
6、分工合作,实践体验
教师组织学生在班级、学校内部“编辑”一本《班级优秀作文选》,体验图书编辑过程和编辑劳动的艰辛。
指导学生: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如:征稿、选稿、设计版面、打印、绘制封面和插图、校对、装订。
板书:
我家的生活用品
工业产品带来的生活变化 生活中的工业产品 尊重工人劳动
教科书的来历
编辑《班级优秀作文选》
第四单元 谁把距离拉近了
教学内容:四通八达的交通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交通运输与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紧密关系,感受我国建国以来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感受交通运输行业人们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关注交通发展中带来的问题。
2、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应用和选择能力,收集和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3、了解古代交通工具,现代各种交通工具运输设施的特点、简要发展的过程,知道交通运输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懂得怎样使用和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爱护交通设施。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受交通运输与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紧密关系,感受我国建国以来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感受交通运输行业人们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1、指导学生了解古人怎样出行
(1)让学生看图,想象古人出行的情况。
(2)结合教材中的几幅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了解古代交通工具,并且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自己知道的古代交通运输方式。
(3)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分析古代各种交通工具的利与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交流、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发表见解。
2、说说现代交通工具及发展情况
(1)先让学生结合生活说说自己知道的交通工具。指名说,别的学生补充。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65页,提问:飞机是什么时候哪国的谁发明的?火车先后经历了哪几个发展过程?磁悬浮列车的时速可达多少千米以上?现代大型豪华客轮可谓是水上什么?什么交通工具已成为现代交通运输的主力军?
3、指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交通线路。(1)铁路交通
让学生看p68页中国铁路分布图,了解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小组交流:我们家乡经过的铁路是什么线路?(青藏铁路)
(2)公路交通
让学生看中国公路分布图,了解主要公路线路。小组交流家乡经过的两条主要公路线路。(315公路和109公路)
(3)水上交通和航空交通
让学生阅读教材p70页,了解我国的水上交通和航空交通。提问:水上交通有什么特点?(具有运量大、运价低的特点)
小组内交流:从家乡去北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为什么?
4、认识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谈话:交通业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你们知道会带来哪些问题?
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交流后指名说一说。
参考认识:交通拥挤,尾气污染,江河污染,铁路垃圾,交通事故多,死亡率高。
举例说一说你身边由于交通带来的问题,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这些问题?
板书:
古人怎样出行
现代交通工具 四通八达的交通 天南地北任我行 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教学内容:现代通信真方便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通信方式,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一些常用的通信方法。
3、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教学重难点:
了解古代通信方式,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1、古人怎样联系
(1)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几幅图自主学习古人是怎样联系的,了解古代的通信方式,以及各种通信方式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并且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自己知道的古代通信方式。
(2)指名学生说一说。
(3)小组讨论:击鼓传声、烽火台、驿站、信鸽等古代通信方式存在的局限。
2、说说我的见解
(1)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分析古代各种通信方式的利与弊。(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交流,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发表见解。
3、古代通信知多少,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交流古代世界各国的通信方式。
4、选一选
我校要举行一次夏令营活动,参加的同学有本市(县)的,有北京的,有台湾的,有日本的,还有本县边远山区的。现在请同学们选择和这些同学联系的方式,并说出理由。
选择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汇报交流。
深入探讨:还有哪些联系的方式呢?各种不同的通信方式的特点是什么,它们各自适宜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5、实践体验------我来试一试
(1)教师导入:既然写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方法,那就让我们亲自动手来试一试吧!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交流:在写信、在打电话、发送电子邮件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3)现场模拟打电话与发送电子邮件,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发送电子邮件邮件。(4)学生现场给自己的朋友或亲人写一封信,向他们介绍自己的情况,并向朋友或亲人送上美好的祝愿。
(5)教师现场指导学生书写信封、粘贴邮票以及怎样把写好的信寄出去。(6)校讨论:还想试试什么样的通信方式? 板书:
古人怎样联系(击鼓传声 烽火台 驿站 信鸽)
10、现代通信真方便 现代通信种类及方式(写信 传真 网络 电话)
通信的法律与礼貌(私拆藏匿毁弃信件包裹
长时间占有公用电话)
教学内容:传媒拉近了时空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知道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都是大众传媒。
2、学习利用大众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
3、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4、通过小组调查,培养利用传媒获取信息和合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知道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都是大众传媒,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
1、同学们获得信息的传媒途径非常丰富,那么你们经常使用的是哪种呢?作一个小调查,自己的亲人或朋友都利用哪些大众传媒获得信息?包括他们喜爱的报纸、电视、广播或者网络等等。
2、在自己喜爱的一种媒体上,搜集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条新闻。
二、我最喜爱的媒体
1、学生展示自己调查到的情况,并向他人介绍自己喜爱的媒体及理由。
2、学生交流自己如何利用喜爱的媒体进行信息的搜集和获取。
3、结合具体例子说一说媒体与你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小小新闻发布会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新闻。从选编到播出,分工明确。
2、小组研究出新闻发布的形式。
3、选出一名同学为主持人,每小组选派播音员进行播读,主持人可以采访小组其他成员。
四、读报计划
1、请纸质传媒组介绍适合同学们阅读的书籍、报纸。
2、互相介绍自己喜欢看的书。
3、制定“读报计划”。
五、说说电视
1、谈话:电视已经成为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伙伴,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知识和信息,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乐趣。你喜欢看那些频道的哪些电视节目?为什么? 完成教材84页的表格。
2、同学们交流自己经常看的电视频道、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和喜欢的理由。
3、谈话:不同的电视频道和电视节目并不都适合所有的观众。特别是对我们少年儿童来说,正处在学习和成长阶段,应该看什么样的电视节目,什么时间看,看多长时间,都要有相应地选择和限制。听听你们的意见吧,把你们的意见写在教材85页的表格上。
我们应该看的电视节目: 应该什么时间看: 应该看多长时间:
有选择有限制地看电视,对我们成长有哪些好处: 无选择无限制地看电视,对我们可能有哪些不好的影响:
4、让学生交流补充以上问题。
六、说说网络
1、谈话:近年来,网络已成为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体。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快速沟通、浏览方方面面的信息。它可以把你同其他伙伴连接起来,实现即时交流。
2、让学生了解网络都有哪些作用。小组内交流,交流后指名说一说。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上网地点和上网目的。
4、小组内讨论:网络有利有弊,你们知道上网时应注意什么吗?讨论后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大家补充。
板书:
11、传媒拉近了时空
说说报刊
在家遍知天下事 说说电视
说说网络
教学内容:
12、世界科技的今天 教学目标:
1、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力量,体会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不怕挫折、锲而不舍的优秀品质。
2、提高学生了解现代科技成果、收集现代科技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勇于发明创造的科学精神。
3、了解现代科技成果,知道现代科技成果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体会到发明创造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不怕挫折、锲而不舍的优秀品质。了解现代科技成果,知道现代科技成果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体会到发明创造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展示2003年10月15日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的图片。
2、教师激情导入: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你的心情如何?我同大家一样,心情格外激动,因为“神州”五号上天,标志着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强大的标志和象征,是我们伟大祖国日益强大的标志,是我们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标志,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可以说,当今世界是科技领先的世界,那么,世界科技的今天的怎样的呢?
二、有趣的机器人
1、导入:看到现在世界上有这么多形形色色的机器人,你也许会问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是谁发明的呢?发明第一台机器人的正是享有“机器人之父”美誉的恩格尔伯格先生。从第一台机器人诞生到现在,又有哪些机器人问世了呢?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90页。你对哪个机器人最感兴趣?和大家介绍一下吧。
3、你平时还听说过哪些机器人?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
三、太空之旅
1、组织学生回忆乘坐“太空飞船”时的体验。没有过这种体验,可以直接以“神秘的太空”为主题,让大家想象太空的奇妙,激发学生探究太空的欲望。
2、在人类历史上,谁是太空之旅的第一人呢?谁实现了人类几千年来的登月梦想呢?请学生阅读教材第91页教材,然后交流。
3、想象:航空技术还会有哪些发展呢?(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再交流。)
四、身边的“小小科学家”
1、导入:现代科技成果层出不穷,这是科学家们不辞劳苦、勤奋工作的结果,是科学家们汗水与智慧的结晶。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这些科学家中,还有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小科学家”呢!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4页,相互交流。
3、为什么他们小小年纪就有自己的发明创造呢?难道他们都是智力超常的“神童”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自己的想法。
4、总结:不仅要有相关的科学知识,还要具备善于观察,乐于思考,不怕挫折的精神品质。教学内容:
13、让科技造福人类 教学目标:
1、感受科学技术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懂得正确运用科技,造福人类。
2、培养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人类生活关系的能力,在学习中提高学生正确利用科技成果的认识水平。
3、认识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正面、负面影响。
教学重难点:感受科学技术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懂得正确运用科技,造福人类。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处处有科技
1、教师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中哪些事情与科学技术紧密相连?
2、导入: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整个世界,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请你仔细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与科学技术密不可分呢?
3、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98页、99页的内容,看一看,说一说。
4、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情说起:如各种文具、多功能文具盒、纸张、自行车、汽车等。让学生感受到,如果离开了科学技术,人们将无法顺利、方便地生活。
5、交流后填写教材第99页下边的表格。
6、教师、学生总结: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二、假如生活中没有科技
1、教师课前布置作业给学生:以多种方式(图画、想象作文、表演等)来表现假如没有科技会是怎样的情景。
2、由学生组织,个人、小组等多种形式来展现自己的想象。
3、体验活动:假如世界停电一分钟。
4、总结。
三、这样利用科技成果是错误的
1、导入:科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科学技术能够造福人类。但是,如果科学技术被错误地利用,将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2、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战争方面的图片。
3、讨论:哪些科技成果被用在了战争中?这样利用对吗?为什么?
4、阅读教材第100页、第101页的内容,看一看,说一说。
5、你还知道哪些错误利用科技成果的事例?
6、填写教材第101页中的表格并总结:让科技为人类造福是我们应追求的目标,是我们发展科技永恒的主题。
四、倡议书
1、科学技术被错误利用,给人类到来了灾难。为此,引导学生在浏览教材第102页“资料卡”后,写写倡议书。
2、倡议主题:不要再利用科技危害人类,让科技为人类造福。教材内容 让科技造福人类 教学目标
1、感受科学技术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懂得正确运用科技,造福人类。
2、培养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人类生活关系的能力,在学习中提高学生正确利用科技成果的认识水平。
情感教育
3、认识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正面、负面影响。
重难点 :感受科学技术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懂得正确运用科技,造福人类。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处处有科技
1、教师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中哪些事情与科学技术紧密相连?
2、导入:请你仔细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与科学技术密不可分呢?
3、阅读教材第98页、99页的内容,看一看,说一说。让学生感受到,如果离开了科学技术,人们将无法顺利、方便地生活。
4、交流后填写教材第99页下边的表格。
5、教师、学生总结: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二、假如生活中没有科技
1、教师课前布置作业给学生:以多种方式(图画、想象作文、表演等)来表现假如没有科技会是怎样的情景。
2、由学生组织,个人、小组等多种形式来展现自己的想象。
3、体验活动:假如世界停电一分钟。
4、总结。
三、这样利用科技成果是错误的
1、导入如果科学技术被错误地利用,将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2、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战争方面的图片。
3、讨论:哪些科技成果被用在了战争中?这样利用对吗?为什么?
4、阅读教材第100页、第101页的内容,看一看,说一说。
5、你还知道哪些错误利用科技成果的事例?
6、填写教材第101页中的表格并总结:让科技为人类造福是我们应追求的目标,是我们发展科技永恒的主题。
四、倡议书
1、科学技术被错误利用,给人类到来了灾难。为此,引导学生在浏览教材第102页“资料卡”后,写写倡议书。
2、倡议主题:不要再利用科技危害人类,让科技为人类造福。阅读教材第98页、99页的内容,看一看,说一说。交流后填写教材第99页下边的表格。
3、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战争方面的图片。
4、讨论:哪些科技成果被用在了战争中?还知道哪些错误利用科技成果的事例?填写教材第101页中的表格。教学内容 : 让科技造福人类 教学目标:
1、感受科学技术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懂得正确运用科技,造福人类。
2、培养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人类生活关系的能力,在学习中提高学生正确利用科技成果的认识水平。
3、认识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正面、负面影响。
教学重难点:感受科学技术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懂得正确运用科技,造福人类。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处处有科技
1、教师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中哪些事情与科学技术紧密相连?
2、导入: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整个世界,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请你仔细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与科学技术密不可分呢?
3、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98页、99页的内容,看一看,说一说。
4、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情说起:如各种文具、多功能文具盒、纸张、自行车、汽车等。让学生感受到,如果离开了科学技术,人们将无法顺利、方便地生活。
5、交流后填写教材第99页下边的表格。
6、教师、学生总结: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二、假如生活中没有科技
1、教师课前布置作业给学生:以多种方式(图画、想象作文、表演等)来表现假如没有科技会是怎样的情景。
2、由学生组织,个人、小组等多种形式来展现自己的想象。
3、体验活动:假如世界停电一分钟。
4、总结。
三、这样利用科技成果是错误的
1、导入:科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科学技术能够造福人类。但是,如果科学技术被错误地利用,将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2、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战争方面的图片。
3、讨论:哪些科技成果被用在了战争中?这样利用对吗?为什么?
4、阅读教材第100页、第101页的内容,看一看,说一说。
5、你还知道哪些错误利用科技成果的事例?
6、填写教材第101页中的表格并总结:让科技为人类造福是我们应追求的目标,是我们发展科技永恒的主题。
四、倡议书
1、科学技术被错误利用,给人类到来了灾难。为此,引导学生在浏览教材第102页“资料卡”后,写写倡议书。
2、倡议主题:不要再利用科技危害人类,让科技为人类造福。教材内容
揭开邪教的面纱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相信科学不迷信,知道邪教的危害,反对邪教;
2、尝试用科学来破除迷信,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情感教育 :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尝试用科学来破除迷信
教学方法 : 合作学习课前准备 搜集关于迷信、邪教(如法轮功)危害群众的资料、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一、汇报交流
1、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与全班交流。
2、观察课本图片,以小组为单位,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编说故事。
3、让同学们想象如果人人都相信迷信的话,我们的国家将变成什么样。
二、小小辩论会:迷信邪教对人有害还是有益
1、教师作为主持人,全班分成两队,即正方:迷信邪教对人有害;反方:迷信邪教对人有益。
2、辩论开始。
正方展示迷信及法轮功危害群众的资料图片。反方对身边发生的迷信事(对人有益)进行辩论。
3、教师公布辩论结果
三、号召学生们行动起来:用科学破除迷信
1、教师:同学们,迷信害人不浅,敛光钱财、危害生命,看到这些我们应该怎么做?现在让老师就用科学来揭开迷信神秘、虚伪的面纱。
2、欣赏小实验:“神符显灵”。
(1)教师演示“神符显灵”:拿一张白纸,在火上一考―――显字了!纸上出现了“今天别出门,出门有灾!”(2)学生质疑。
(3)教师演示显字的过程,揭开“神符显灵”谜底:先用氢氧化钾溶液在纸上写一些字
3、交流:生活中还有这样的迷信现象吗?我们能不能用科学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呢?
4、也许,你心中还有很多谜暂时无法解开,还有好多事没法解释。把它们记下来,当成你的科学梦想,然后努力去解答它们吧。
四、课外延伸:举办一个小展览。
1、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与全班交流
2、编说故事
3、说一说
正方:迷信邪教对人有害; 反方:迷信邪教对人有益。
4、进行辩论 教材内容 抵制邪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什么是邪教,邪教的特点是怎么样的?知道邪教汇给人们的生活学习、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2、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教育学生要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培养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好品质。
情感目标: 有人搞邪教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懂得什么是邪教,邪教的特点是怎么样的?
2、知道邪教汇给人们的生活学习、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3、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
课前准备 图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邪教的基本特征
1、打着宗教、科学的幌子编造歪理邪说。
2、神化邪教头子,进行精神控制。
3、建立地下组织,进行非法活动。
4、不择手段地骗敛钱财。
5、反对政府,仇视社会。
6、宣扬“末日来临”。
二、邪教用各种把戏吓唬人。
1、看相算命。
2、装神弄鬼。
3、蚂蚁写字。
4、白纸显字
5、玩符谶(读音为“陈”)
6、抹鳝鱼血招蝙蝠、投放癞蛤蟆等东西。
三、邪教的危害
1、破坏家庭
2、骗取钱财。
3、破坏生产。
4、奸污妇女。
5、残害生命
6、毒害青少年。
7、煽动闹事,扰乱社会秩序。
8、危害基层政权。
四、相信科学,抵制邪教
1、不相信
2、不参加,不宣传
3、劝阻家人不相信不参加
4、向公安部门及时举报
五、教师总结
1、相信科学,健康生活集体、说邪教的基本特征
3、集体总结邪教用的各种骗人的把戏
4、集体回忆邪教的危害
5、自由说说我们怎么抵制邪教
第二篇: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山东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1、粒粒皆辛苦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10页。教学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主要农作物,知道它们是怎样种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农民付出了怎样的劳动,了解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2.知道农业是衣食之源,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3.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应该爱惜粮食。
4.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通过多种方式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5.尊重农民,体验他们付出的辛苦劳动与智慧,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第一课时
小麦的来历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6页。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尊重农民,体验他们付出的辛苦劳动与智慧。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爱惜粮食。
能力目标:学习通过调查访问,搜集、整理资料等多种方式解决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
知识目标:了解生活中的主要农作物,知道它们是怎样种出来的,了解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教学准备
访问身边的农民,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在这个过程中农民都从事哪些劳动,是怎样劳动的。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 引出课题
1.教师谈话::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在语文课上学过一首古诗《锄禾》吗? 2.师生一起来背诵。
3.师:谁知道这首诗的含义是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
5.教师总结,引出探究话题:“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是怎样辛苦劳动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小麦是怎么来的,真正体会“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板书课题:小麦的来历)。
二、感受体验 激发情绪
1.老师引导:小麦是怎样种出来的呢?课前同学们采访了身边的农民,肯定收获很大。把你们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吧!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让学生明确小麦种植要经过翻地、播种、管理、收获的过程。在播种之前,农民还要选种,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3.教师启发:在这个过程中,农民是怎样劳动的呢?谁能说给大家听? 4.学生自由发言。
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例如:浇水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农民最常做的工作。在农田里给小麦浇水,走路非常艰难,深一脚浅一脚地挪动,弄得满身泥水,还要保护好每一棵小麦苗。特别是入冬前的浇水,天气寒冷,井水冰凉;在小麦抽穗、开花、灌浆的时候,农民们顶着烈日,在齐腰的麦田间浇水,麦穗上的刺儿扎在脸上,非常难受。让学生在教室里体验农民弯腰给小麦浇水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农民背着沉重的药水桶给小麦喷药,或者体验收割小麦时在麦田里拾麦穗。
5.说说体验活动后的感受和感想。
6.总结: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农民确实付出了辛苦的劳动,遇到干旱和大风等自然灾害,农民的劳动更辛苦。单靠农民的劳动,小麦就能收获吗?还有哪些人为小麦的生产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呢?
三、探究交流 情感升华
1.小组讨论。(还有哪些人为小麦的生产付出了辛勤的劳动)2.汇报交流。
3.总结:光有农民伯伯的辛苦劳动也不会让小麦获得丰收,看来,不管做什么事,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一粒米,包含了这么多人的辛苦劳动,来得真不容易呀。
四、课外延伸 激励导行
教师总结引导:在探究小麦来历的过程中,大家有什么感受?赶紧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得记录下来吧。
第二课时
身边的农业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7—10页。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尊重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学习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热爱科学。
能力目标: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通过多种方式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农业是衣食之源,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了解农业的基本知识。教学准备
1.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农贸市场、菜市场去走访劳动者,向他们了解以前和现在的饲养或种植情况,也可以向爷爷、奶奶了解“冬天饭桌上的蔬菜、水果跟过去相比有什么变化”。
2.搜集有关农业现代化的资料或图片,了解尖端的农业科技知识。教学过程
一、说说自己喜欢吃的食品
1.教师谈话:同学们,中国有句俗话叫“民以食为天”,你知道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2.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谈理解。3.教师引导:食物是生存的根本。我们每天都需要很多食物。在这些食物中,说说你喜欢的食品有哪些?
4.学生列举自己喜欢吃的食物。(要让学生多说,尽可能的说到粮食类、水果类、蔬菜类、鱼虾类、蛋类、肉类等)
二、寻找食品的来源
1.教师提出问题:我们能不能给大家喜欢的这些食品分一分类? 2.学生分类。
3.教师引导:你们知道自己喜欢的这些食品是怎么来的吗?下面,我们就分组来研究研究。
4.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分组,探究自己喜欢的食品是怎么来的,这些劳动者是怎样劳动的。5.汇报交流。
6.教师引导:听了同学们的汇报,你知道了什么?想说什么?
三、今昔对比
1.教师引导:正是有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农民的辛苦劳动,我们今天的生活才这样的丰富,想吃什么有什么。说到吃,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大家也饿了吧?再坚持一会儿,放学回家,肯定有很多好吃的。说到吃饭,我和爷爷在一起吃饭时,爷爷常说现在吃得好,常说以前过年也吃不上一顿这样的饭。你知道爷爷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2.学生结合课前的调查访问,谈自己的想法。
3.教师引导:为什么以前人们吃的不如现在好呢?为什么同样是种庄稼、养鱼虾、种果树,为什么现在收获得多,以前收获的少呢? 4.学生自由发言。
四、我知农业现代化
1.教师引导: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正向科学、多元化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农产品更加讲究绿色、营养、无公害。对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你知道哪些?
2.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3.教师补充农业科学家的典型故事。例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潜心研究水稻杂交的故事。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农业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4.教师总结: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关注农业现代化发展,特别是我们周围的农业发展,看看有没有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如果你找到了这方面的资料,不妨给农民伯伯们写封信,把先进的技术介绍给他们。
教学反思:
2、走进食品加工厂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1—16页。教学目标
1.通过参观、访问、讨论、交流,了解方便面的加工过程,懂得日常生活与工业发展的密切关系。
2.在探究的过程中,了解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体会人们工作的辛苦,知道珍惜探们的劳动成果就是对他们的尊重。
3.体验工业生产的复杂性,培养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4.感受科学技术发展与工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第一课时
参观食品加工厂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1—14页。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实地参观、访问,了解方便面的加工及流通过程,懂得日常生活与工业发展的密切关系。
2.继续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并尝试合理而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问题。
3.在探究的过程中了解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体会人们工作的辛苦,体验工业生产的复杂性,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4.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5.感受科学技术发展与工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拟定一个活动计划,每人准备一个参观时最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参观需要的物品。
教师准备:联系好参观单位,争取厂区领导的支持,了解参观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参观准备
(一)引出探究话题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方便面吗?看来,方便面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食品。关于方便面你们知道哪些?还想知道哪些?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梳理出要探究的问题。
(二)制定参观计划
1.教师谈话:我们准备去食品加工厂参观,通过参观了解这些问题。大家说,参观前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 2.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总结:(1)做好参观前的联系工作,确定好参观的时间、地点、方式等;(2)大家要准备好参观所需要的物品;(3)明确参观时需要注意的问题;(4)明确参观内容或自己想了解的问题;(5)制定参观计划。
4.分组制定参观计划,准备参观所需要的物品。5.明确参观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汇报交流
(一)回顾参观活动
1.教师谈话: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参观了方便面加工厂,看到了方便面的整个生产过程,同学们的收获肯定很大。你最感兴趣的问题解决了吗?说说你的收获吧!2.学生谈参观的收获。
教师随机提问:(1)我们看到很多工人在车间内工作,如果缺少了一个,会怎么样呢?(2)在车间内我看到都是机械生产,我认为工人们的工作不是很辛苦,大家的感受如何?
3.通过参观、交流,我们知道了一包方便面的生产是需要很多人分工合作才能完成的,看似简单的劳动,其实是非常辛苦的。机械一刻不停的转动,就需要每个人一丝不苟地工作。
(二)扩展认识
1.教师引导:我们都看到了方便面的加工,这样加工出来的方便面,就是我们吃到的方便面吗?我们要吃到这些方便面,还需要哪些人的劳动呢? 2.小组讨论。3.汇报交流。
4.教师总结:方便面出厂后还需要包装设计和广告宣传,还要有运输工人运送到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还离不开商店销售人员的劳动。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5.学生谈感想。
三、记录收获 教师总结:参观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在参观的过程中,你感觉自己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哪些地方还需要努力,在今后的参观学习中应该怎样做?了解了方便面的来历,你想到了什么?想说什么?赶紧把自己的收获记录下来吧。
第二课时
生活离不开工业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5—16页。教学目标
1.了解工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了解工业生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树立崇尚科学的观念。3.尊重并感谢生活中的工业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4.关注社会发展,了解家乡的工业发展状况,为家乡工业发展献计献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1.调查了解社区的工业生产状况。了解有哪些工厂,分别生产什么。2.搜集原始人群生活状况的资料或图片。教师准备:搜集现代工业生产的图片或音像资料。教学过程
一、引出探究话题
1.教师谈话: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些关于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状况的资料,通过查找资料,我想一定有很多收获,谁愿把自己的资料和收获展示给大家? 2.学生自由交流。
3.教师引导:听了大家的介绍,你认为原始社会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对比我们今天的生活,你想说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
二、寻根求源 1.教师质疑: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教师总结: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生活中有哪些工业用品呢?工业生产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4.学生自由发言。
5.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工业品进行分类整理。6.说说工业生产与生活的关系。
7.教师总结:时尚的衣服、便利的交通、舒适的建筑、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医药等都来自工业生产,伴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快捷、丰富,生活越来越美好。这单单是工人劳动的结果吗?
三、科技推动工业发展 1.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总结:科学技术是工业发展的动力,没有科技的发展就不会有社会的进步。工业发展在一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麻烦。对此,大家了解到哪些? 3.学生交流。
4.教师: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5.学生自由发言。
6.教师总结:还是依靠科学技术,看来,科技发展不但与农业发展又关系,与工业发展的关系更密切。
四、关注家乡的工业
1.说说家乡的主要工业生产,说说这些工业与我们的家乡有什么关系? 2.为家乡工业生产出谋划策。
教学反思:
3、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7—20页。教学目标
1.学习对社会现象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生活中的浪费现象。2.学习整理分析资料,运用资料说明问题。
3.懂得节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节约意识,厉行节约,为号召全民节约而努力。
4.关注社会发展,增强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第一课时
浪费现象调查
活动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7—18页。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及其原因,知道浪费可耻。2.学习通过调查获取信息,运用信息了解社会问题的方法。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4.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自觉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教学准备
制定调查计划,开展调查活动,了解生活中的浪费现象。教学过程
一、调查准备 1.教师引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浪费现象成了生活中的一个大问题。说说你知道的浪费现象有哪些? 2.学生列举。
3.组织学生给生活中常见的浪费现象大体分类。例如:食物浪费、学习用品浪费、用电浪费、用水浪费、垃圾不分类造成的浪费、使用塑料垃圾袋造成的浪费等。
4.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回顾了生活中常见的浪费现象,为什么会存在这些浪费现象呢?这些浪费现象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这就需要同学们去观察社会,去调查了解。你打算了解哪一方面的问题,怎样去调查呢?大家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组中同学说一说。
5.小组内交流,根据自己喜欢调查的内容组织学生划分调查小组。6.学习《调查活动指南》,制定小组调查活动计划。7.交流调查活动方案。
二、实地调查
三、汇报交流
1.反思调查计划落实情况。各小组汇报计划完成情况和遇到的问题。2.各小组整理自己的调查材料,形成调查报告。教师巡视指导。3.交流调查报告。
4.根据学生的调查,教师补充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资料,进一步引起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四、自我反思
对照社会中的浪费现象,反思自己的行为,看看自己有没有浪费行为,以后该怎么做。
第二课时
节约从我做起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9—20页。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上许多地方存在的粮食危机现象。2.知道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3.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感悟日常生活中节约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4.能够从日常的小事中厉行节约。懂得勤俭节约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
5.完成倡议书,进行节约宣传。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南非等地区粮食危机现象的资料和图片。教师准备:了解我国粮食状况。教学过程
一、探究粮食问题
1.教师谈话:同学们,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就没有生命。粮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课前,同学们搜集到很多这方面的资料,根据资料,说说你对当前社会中的粮食问题有什么看法。
2.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谈自己的看法。3.教师引导:听了这些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想?
4.教师总结、补充资料:是啊!虽然我们衣食无忧,但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的儿童因为饥饿而死。在发展中国家,每5人中就有1个长期营养不良,有20%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粮食无保障,饥荒已成为地球人的第1号杀手,每年平均夺去10000000人的生命,由于直接或间接的营养不良,全球每4秒钟大约有1人死亡。
我们国家的粮食状况是怎样的呢?请大家看这段资料:我国人口众多。世界上平均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根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已达十二亿。而我国的耕地面积呢?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百分之七,却养活着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吃饭问题成为我国第一个大问题。
有这么一组数据。1998年我国谷物、棉花,肉类的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粮食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的国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国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不知多了多少倍吗?可是由于人口猛增,人均占有粮食竟比唐宋时代还少了200多公斤。
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12亿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还要大。这真是一张大嘴!光是每年新增加的一千五百万人就要吃50亿公斤的粮食!所以,增产粮食,节约粮食,对我们的国家更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二、我们来计算
1.教师启发:或许有的同学会认为,我浪费的那点儿粮食不算什么。其实不然,下面我们一起来计算:我按照每人每天节约20克粮食计算,我们全班同学一天能够节约多少粮食?一个月呢?一年呢? 2.学生计算。3.谈感想。
三、厉行节约
1.教师谈话:同学们都知道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世界粮食日的那一周定为节粮周。从1981-1995年间,乱占耕地、挖沙、土地质量下降、荒漠化等种种现象在蚕食着耕地。全国共减少了耕地8100万亩,每年因此而减少粮食生产500亿斤。而且现在这个减少速度仍然在不断加快。“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只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我们就会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想一想,厉行节约还能从哪些方面做起? 2.学生讨论、交流。3.节约新点子。
4.教师总结:根据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以小组为单位写一封节约倡议书,让更多的人懂得节约的重要性,并且为节约资源行动起来!
教学反思:
第三篇:2010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 寻根问祖 1我们共同的祖先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
2.知道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帝和黄帝,了解有关他们的传说、故事与历史。
3.为祖国的悠久历史而自豪,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的一员,产生民族认同感。
〖教学准备〗
1.事先掌握学生对“炎黄子孙”这一称呼的了解程度。
2.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准备一些有关炎帝、黄帝及其他一些远古神话传说。〖教学活动及过程〗
1.布置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2页的文字及插图。教师提问:“身着不同服装的孩子各自站立在什么位置上?请你们猜猜看,他们手里举着的是什么?”(图中展现了埃及的象形文字―――在羊皮上、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在泥板上、印度的梵文―――在贝多罗树叶上和中国的汉字―――在纸上。)
2.讲解与讨论。教师讲解:“同学们已经知道,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有几条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的古老河流―――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黄河和长江。在这些大河的两岸,诞生了最早的人类,它们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并孕育出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教师提问学生:“我们中国与其他文明古国相比,有哪些特点?”(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历史没有间断过的国家。)
3.全班讨论。教师引导:“作为中国人,应当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有关我们国家历史的内容。同学们一定都听到过„炎黄子孙‟这个名称,谁能来解释一下,它是什么意思?”请学生自由发言,并引导学生了解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两个领袖,被尊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
4.阅读与讨论。教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页的文字,并适当地予以解释。重点应放在,我们国家很早就有了农业文明,远古先民很早就懂得了种植小米和水稻。在没有文字之前,历史主要靠人们口头传递,而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许多故事就是这样被流传下来的,并且与许多神话结合在一起。
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页有关炎帝与黄帝的文字,以及小文的话,并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围绕炎帝和黄帝的各种传说,教师也可以做适当的解释:由于没有文字记录,而且时间过于久远,人们很可能把许多人的发明、贡献都归于这两个人物了。
5.同伴阅读。同桌之间共同阅读教科书第5页有关伶伦和仓颉的文字,并相互交流各自的看法。教师提示学生,可以向同桌介绍自己知道的其他的古代传说。
6.自由讨论。请学生自由发言,介绍与同桌阅读与交流的结果。
7.教师总结,应特别突出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以及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
〖家庭作业〗
1.让学生完成教科书第5页的填空作业。
2.让学生搜集一些古代的神话和传说。教后反思:
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知道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帝和黄帝,了解有关他们的传说、故事与历史。为祖国的悠久历史而自豪,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的一员,产生民族认同感。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2坚忍不拔的炎黄后代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有关中华民族的古老神话和故事。
2.理解在这些神话和故事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高尚品质。〖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对中华民族古代神话传说的了解和熟悉程度。
2.根据学生的熟悉程度和阅读水平选择一些有关的书籍。〖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教师了解学生搜集古代神话传说的情况,并可以让几个学生谈一谈他们搜集的情况,如从哪里找到的、是什么内容等。
2.阅读与讨论。教师为学生朗读教科书第6页的课文,并告诉学生:“在今天的课上,我们也要像教科书中五年级(2)班的同学那样,召开关于古代神话和传说的主题班会。让我们先从乐乐和小文搜集到的故事开始吧。”教师请两名学生分别朗读教科书第6~7页上的精卫填海和大禹治水的故事,然后请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适当地加以引导:“这两个故事反映了什么样的精神和优秀品质?”(精卫填海的故事反映的是顽强、勇敢、不畏艰难、坚定不移的精神,大禹治水的故事反映的是公而忘私、大公无私、坚持不懈等优秀品质。)
3.小组准备。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神话与传说,并共同探讨其中所反映的精神和优秀品质。教师也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书籍分发给各个小组阅读,并做好向全班介绍的准备。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巡视,并适当地帮助学生选择故事,尽可能避免小组之间的重复。
4.教师总结,督促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为下次的交流做好准备。第二课时
1.以小组为单位,继续为故事会做准备。
2.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向全班介绍一两个故事,并根据小组的讨论结果,说明所反映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3.教师点评和总结。教后反思: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先伟大,他们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
3与历史为伴 〖教学目标〗
1.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历史感。
2.知道并学会使用公元纪年的方法。
3.通过风筝等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感受历史与自己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
教师可以根据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就某一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食物、日常生活用品等都可以),了解其历史由来,以便在课堂上运用。〖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同学们都知道,历史能够告诉我们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情,比如前面学习过的炎帝和黄帝,就生活在几千年前。但是这么长的时间,人们怎样表达它呢?比如,提到我国伟大的诗人李白时会怎样说?(李白是唐朝人。)又如,大家都知道的万里长城,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修建的?那么,如果有个来自非洲或者欧洲的小学生向你提同样的问题,你应该怎样回答他,才能让他完全明白呢?”
2.阅读与练习。教师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8页的课文,并强调,公元纪年就是准确表达历史时间的一种方法。让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第8页的其余文字,并告诉学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可能有自己表达历史时间的独特方式,就像我们中国有秦、汉、唐、宋,但是其他国家的人要明白就会比较困难。而公元纪年是通用的,用它来表示历史时间,大家都可以明白。比如上面提到的问题,可以告诉非洲或者欧洲的小学生,李白是生活在公元7世纪的人,秦朝在公元前221―前206年之间,对方就会明白了。
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做一些练习,如中国共产党是在公元哪一年成立的、新中国是在公元哪一年成立的、现在是哪个世纪、同学们出生在哪个世纪等。
3.探究讨论。教师引导:“历史能够告诉我们从前的事情,那么它是不是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吧。”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阅读教科书第9页小女孩的话和关于风筝历史的文字,并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找几个学生向全班谈一谈自己读完这段文字的想法。
教师根据自己在课前所做的准备,采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做例子,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历史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自己与历史的联系。
教师让学生从教科书上风筝的故事、教师所讲的例子入手,谈一谈自己想到的历史、自己与历史的联系。
4.教师紧紧围绕本课题“与历史为伴”进行总结:“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事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都有自己的历史,比如我们使用的物品、吃的食物都是如此。我们的国家、我们所在的家庭,以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历史和我们的生活相依相伴,它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家庭作业〗
通过各种方式对造纸术进行了解。4传递文明的纸 〖教学目标〗
1.知道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
2.通过讨论、探究、体验纸的发明和制作过程,并通过与纸发明以前的中西方不同的书写材料的对比,感悟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伟大的创造。
3.了解纸的作用,特别是纸的传播对世界的影响,认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
4.学习评价历史人物。〖教学准备〗
1.学生体验活动时所需的各种材料,如木版、小块的布和绸缎、泥板、皮革、石板等。
2.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准备制纸的原料及用具。〖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请学生再一次欣赏教科书第2页的图画,并引导他们:“你们还记得吗,这几个小朋友手里举着的是什么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印度的梵文和中国的汉字。)这些文字又是写在什么材料上的呢?(埃及的象形文字―――在羊皮上,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在泥板上,印度的梵文―――在贝多罗树叶上,中国的汉字―――在纸上。)
这幅画的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我想有些同学已经猜到了,是想告诉我们,是我们中国人最早发明了造纸术。”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10页的课文。
2.体验活动。“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活动,老师准备了一些材料,每个同学选择其中的一种,在上面或写字或画简单的图画,然后与自己平时用纸写字和画画的体验进行比较,完成教科书第10页下面的作业。”
3.全班交流。请几个学生发表自己完成的作业内容。
4.阅读与讨论。教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1~13页的内容,然后就下面的问题与参考答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既可以通过阅读教科书进行回答,也可以利用课外知识进行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做适当的补充和修正。
在没有纸的时代,我们的祖先把字写在什么上面?(中国有动物的骨头―――甲骨、竹木简、丝绸等,其他国家有纸草、羊皮、泥板等。)
为什么竹简、泥板和羊皮等书写材料没有被流传下来呢?结合教科书第11页呈现的“东方朔的信”等内容,以及学生利用不同材料写字、做画的体验,引导学生回答。(这些材料都有笨重、书写时费力以及不好保存等缺点,因此,一旦纸张出现,它们就必然会被淘汰,未能流传下来。)
5.探究与讨论。让学生根据教科书第12页的造纸图,自己总结出造纸的主要过程与步骤。教师请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根据他们的回答,在黑板上写出主要的步骤。(备好原料―漂洗―切碎―捣烂―蒸煮―再捣烂成泥―制成纸浆―用筛子捞取纸浆―晾干。)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动手体验造纸的过程,但需要注意用火安全。
6.算一算:如果用教科书(16开)大小的纸来写东方朔给汉武帝的那封信,需要写几页纸?(如果每根竹简上可以写10个字,那么3000多根竹简就有大约3万多个字,而教科书大小的纸张至少可以写1000字,因此只要30张纸就够了。)
7.自由讨论:“通过上面的活动,你怎样看待造纸术和蔡伦?”请学生自由发言,并结合教科书第13页的地图,让学生按照传播时间的先后顺序读图。教师应提醒学生一个世纪是100年,启发学生了解我国的这项科学发明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
8.教师概括总结:“如果没有纸,各种知识很难迅速和广泛传播,人类进步的速度会缓慢许多,因此造纸术的出现和传播对于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后反思:
我们的祖先发明的造纸术被世界所公认,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
5“文明之母”―――印刷术 〖教学目标〗
1.知道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理解印刷术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2.了解印刷术的演变及其发明的过程,并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活字印刷术中蕴含着的聪明智慧。
3.学习评价历史人物。〖教学准备〗
1.为各小组准备一块长条肥皂,两块约3厘米见方的肥皂(可先用细砂纸或蘸水在玻璃板上磨平)或同样规格的土豆。
2.为各小组准备一把钥匙或曲别针。
3.为各小组准备印油、刷子、纸。〖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教师引导:“造纸术发明400多年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又发明了被称为„文明之母‟的印刷术。”教师板书。
2.阅读与讨论。请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14页的课文和插图,并引导学生讨论下面的问题。
雕版印刷是怎么回事?(印刷术的初级阶段是雕版,即选择质地细密坚实的木材做成木板,把要印的字或画用刀反着刻在木板上。印刷时,在木板上涂上油墨,然后将纸铺在上面,用刷子轻轻一刷,再把纸揭下来,文字或画就印在纸上了。)
雕版印刷有什么好处?(可以反复使用多次,也就是说,可以印刷许多份同样内容的书籍。)
雕版印刷有什么缺点?(制版费力费时,每一块版只能印同样的内容。)
3.阅读与讨论。“雕版印刷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一块版刻好后,几百、几千、几万份同样的作品就印出来了。这比手抄笔录不知要快多少倍呢!但正如同学们讨论中所提到的,雕版印刷要一刀刀的刻,非常费时费力,有时一本书一刻就是几年;如果刻错一笔,整版就要报废。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又一项伟大发明,也是印刷史上的一个伟大飞跃。它的发明人就是北宋时期的毕。”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15页的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的优越性是什么”的问题自由发表意见。
教师说明:“最早的活字是用胶泥制成的。把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的一端刻上反字,在火上烧硬,就制成了活字。印刷时在铁板上铺上松香,按需要将一个个活字码好,用火加热,使松香融化,待到松香冷却后,一个个活字被固定住,版就制好了。印刷时在版上铺好纸,涂上墨,一印就成了。需要印刷不同的内容时,可以将松香加热烧化,把字拣出来重新排版。活字可分离可拼合,十分方便。同纸的发明一样,印刷术的发明大大加速了人类前进的脚步,所以被称为„文明之母‟。”
4.体验活动。各小组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中任选一种印刷方式,体验不同的效果。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分配给每个小组,布置或者让学生自己选择要印刷的文字。
在体验雕版印刷过程中,学生可用准备好的曲别针或钥匙在长条肥皂平滑的一面刻字,其他的学生可以帮助涂印油,铺纸,印刷。
在体验活字印刷过程中,学生可把3厘米见方的肥皂块当作活字,分别刻上不同的字,然后涂印油,铺纸,印刷。
5.全班交流。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小组的印刷成果。
6.教师总结。“我国北宋时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印刷史上的一场革命,它很快被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于世界文明的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中国人民以其天才与勤奋为世界科学与文明做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贡献。在我国的历史书上,对这一技术的发明者―――布衣毕,只有简单的记载(在史书《梦溪笔谈》中只有72个字的记载),但世界发明史上却永远不会忘记他的名字。” 〖家庭作业〗
完成教科书第15页的“我的体会”。
6沟通全世界的指南针 〖教学目标〗
1.知道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文明发展的杰出贡献。
2.初步掌握阅读史料的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进一步萌发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
师生搜集有关指南针的资料(图片和文字)。〖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教师提问:“你所见过的指南针是什么样子的?”请几个学生发言。
2.阅读与讨论:指南针发明的根源应从何说起呢?请学生欣赏和阅读教科书第16页司南的照片及文字,并朗读其右侧的课文。
教师讲解:“在很早以前,古人在寻找铁矿时,发现了磁石的吸铁性。”教师朗读:“石,铁之母也。以有磁石,故能引起子,石之不慈者,亦不能引也。”并提问学生,这段文字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古人把磁石的吸铁性比喻为母子之情,故称磁石。)为什么会有南北之极性呢?(磁石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静止时大致指向南北。)
“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它大约出现在我国的战国时期。最初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像一只勺子,圆底,可以在平滑的„地盘‟上自由旋转,待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这种形状奇特的装置被称做„司南‟。勺子的形状代表大熊星座。众所周知,大熊星座左侧的两颗星与北极星构成一条直线,勺的位置可以清楚地指示出南和北。北宋时期,将磁针和方位盘连成一体,制成了罗盘。罗盘的出现,是指南针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只要一看磁针在方位盘上的位置,就能确定出方位来。航海者们就是依靠罗盘在海上辨别方向的。”
3.小组探究。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教科书第16页豆博士的话,算一算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大约比欧洲早了多少年。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据史书记载,在我国的战国时期就已经提到指南针了,而战国时期的结束时间是公元前221年。请学生讨论:“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走向世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达尔文环球考察,都离不开小小的指南针?”
4.全班交流。各个小组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
5.教师总结。教师应向学生强调:“指南针虽小,但它的历史功绩却是不可估量的。我们虽然不知道是谁发明了指南针,但他的功德是不朽的。”
7火药加快了人类前进的脚步 〖教学目标〗
1.知道火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
2.理解火药的发明加快了人类前进的脚步,同时了解火药也增加了战争的危害。
3.初步了解科学与迷信的复杂关系。
4.进一步认识四大发明的伟大,萌发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古代火箭图和现代火箭图。〖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教师提问:“提起火药,谁都知道它的厉害,不过,你们知道火药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吗?”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7页的课文,并观察炼丹爆炸图。
2.讲解与讨论。教师讲解:“火药是古代炼丹师偶然发现的。本来炼丹师是为了求得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却意外地炼出了能够置人于死地的火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科学与迷信往往是奇妙的结合在一起的,火药的最初发明就是这样的。当硫磺、硝石、木炭这三样东西混合在一起,达到一定的比例时加热,极容易着火甚至发生爆炸。说不定还有一些炼丹师曾为此丧生呢!虽说他无意为科学献身,但科学史上却永远不会忘记是炼丹师发明的火药。但是仅仅靠偶然发生的事故是不能产生真正的发明的,人们在炼丹炉经常发生的爆炸事故中,经过反复摸索、尝试,才最终有了火药的发明。”
3.阅读与讨论。请学生观察教科书第17页下方的图(它们分别是古代不同时期的火箭),然后请学生想像一下,这些早期的火箭是怎样发挥火药的威力的?
请学生阅读和欣赏关于万户的文字和图画,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18页关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文字和照片。教师强调:“当你们为宇宙飞船遨游太空而赞叹的时候,应当记得像万户这样伟大的先行者,更应当记得发明火箭的是我们的祖先。现代火箭是高科技的产物,比早期的火箭不知进步了多少倍,但它们在原理上却是相同的。”教师还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人类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如关于前苏联第一次进入太空、美国宇航员登月等,不必详细,但应当简单予以说明,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4.小小辩论会。教师向学生说明:“火药发明的利与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同学们对此可能也会有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召开一次小小辩论会,题目就叫做“火药的出现是不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教师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5.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辩论活动进行总结,应特别强调的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利用火药,火药是否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最终还是由人类自己决定的。
〖家庭作业〗
1.完成教科书第18页关于四大发明的作业。
2.搜集一些有关孔子的语录和事迹。8思想家孔子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的教育和道德思想,理解孔子关于教育和道德思想的格言。
2.了解孔子对后世及世界的影响,萌发敬仰之情。
3.初步学会评价历史人物,学习阅读历史资料。〖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及孔庙的图片等。〖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教师出示格言,并提问学生:“谁能告诉大家„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什么意思?谁还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的?”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应强调孔子教育思想和道德思想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2.阅读与讨论。教师提问:“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2000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尊奉他。孔子死的时候,家里只有三间小屋,经过历朝历代的扩建,如今已成为一座拥有466间房屋的浩大的孔庙,而孔庙的正殿即大成殿,其规模、气势可以与皇帝的金銮殿相媲美。那么,他为什么能被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所敬仰,并为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所推崇呢?”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20页的课文及教科书第21~22页的内容。教师用下面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孔子是一位怎样的人?(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从教40余年,拥有3000弟子、72贤人。他一生坎坷,无权无势,但多才多艺,不但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而且还精通音乐,擅长骑射,因此享有很高的声望,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论语》记录了他所讲的话以及他与弟子间的问答,这部书是今天人们研究孔子思想的唯一可信的依据。)
孔子有哪些主要成就?(孔子首创私人讲学,所教的学生不论等级身份都循循善诱。此外,他还编订、整理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
3.自由讨论。教师引导:“历经2000多年,孔子的许多关于学习和道德方面的思想,至今依然对我们是有益的。”布置学生讨论孔子的的格言,并让他们谈一谈自己的理解,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引导。除了教科书上呈现的以外,还可以做如下补充:
“学而不思则罔(迷惑不解),思而不学则殆(精神懈怠)。”
“温故(温习旧知识)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之者不如好(爱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乐意)之者。”
“学而时(按时)习(复习)之,不亦说(高兴)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总结。教师应强调孔子的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宝贵财富,当然,他的思想也有局限性,比如维护等级制度、轻视妇女、看不起体力劳动者等,但他仍然是一位文化伟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思想遗产。〖家庭作业〗
完成教科书第22页的“我喜欢的孔子格言”,可以选择教科书上或教学中出现的,也可以另外选择。9伟大的军事家孙武 〖教学目标〗
1.知道孙武是我国古代的军事家,知道孙武的著作《孙子兵法》。
2.知道《孙子兵法》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了解一些《孙子兵法》中的格言,并理解其意义。〖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介绍《孙子兵法》及其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方面的资料。〖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教师提问:“你们听说过„百战百胜‟„出其不意‟这两个成语吗?你们知道它们的出处和含义吗?”请几位学生发言。
2.讲解与讨论。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孙武的生平:“孙武是春秋末年吴国的一位将领。在孙武的指挥下,吴国打败了楚国,并成为战国时期一个强大的国家。”教师提问学生:“在海湾战争中,美国官兵人手一册《孙子兵法》,这是为什么?一部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军事著作,为什么会影响这样广?在使用了最先进武器装备的现代战争中,为什么人们还要向孙武这位古人请教呢?”请几个学生自由发言。
3.小组探究。以小组为单位,阅读和欣赏教科书第23页的内容,请学生根据这些内容交流各自的看法,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一些孙子兵法中的名言。
4.全班交流。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讨论结果,以及他们对教师所提问题的思考与回答。
5.教师总结,并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家庭作业〗
请学生搜集下一个课题中提到的几位人物的资料。为保证教学质量,可以将搜集任务落实到小组或个人。10探寻古代科学家的足迹 〖教学目标〗
1.知道教科书中提到的几位我国古代科学家的主要成就,简要了解他们的生平。
2.提高搜集、整理和利用各种资料的能力。〖教学准备〗
1.检查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提供相关资料,帮助他们完成作业,以保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师应对教科书中提到的几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做足够详细的调查准备,并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加以整理。〖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4页的文字,并讨论一下这个笑话说明了什么?(我国是最早采用十进位制记数法的国家。)
2.小组准备。教师引导:“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像十进位制这样的发明有很多,但许多都没有留下发明者的姓名。不过在史书中也详细地记载了一些科学家的伟大贡献,以及他们的生平,所具有的超凡的智慧、卓越的奋斗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在上次课上,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请同学们分别搜集教科书中提到的五位古代科学家的资料,这五位科学家是张衡、祖冲之、一行、郭守敬、李时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们的动人事迹。”
教师按照布置作业时的要求,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介绍其中的一位科学家。各个小组对每个成员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后,向全班做介绍。
在小组准备过程中,教师巡视并给予必要的帮助。
3.全班交流。在小组介绍的过程中,教师应适当予以补充和纠正。
4.教师总结。可以对每个小组的介绍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并强调这些古代科学家为了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的高尚人格,以及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应对他们表达由衷的敬意。〖家庭作业〗
1.与家长共同欣赏教科书第28~29页“我给我家写家史”的内容。
2.告诉家长,在下次的品德与社会课上,每个同学要完成编写家史的任务,需要听取家长的意见,请他们帮助自己选取材料。11学习写家史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的历史及变迁,进一步增强对于历史的亲近感。
2.通过编写简单家史,学习一些历史学方法。〖教学准备〗
检查学生为写家史所做的准备。〖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教师询问学生家庭作业完成的情况、家长们对教科书上呈现的家史发表了什么看法,以及对写家史提出了哪些建议等,并请几个学生谈一谈。
2.阅读与观察讨论。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观察和阅读教科书第28~29页上的四幅家庭照片、小文写的家史以及“我家的大事与国家的大事”对照表,让学生说一说从这四幅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照片中人物的年龄、衣着、容貌、家庭成员数量等的变化入手谈感受,可以结合下面的历史年表,让学生估计每幅照片拍摄的年代,根据历史年表列出的国家大事,想像照片中的家庭生活在哪个年代。
3.讲解与讨论。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27页的课文,教师说明:“我们每个同学都可以像小文那样,为自己的家庭编写家史。要编写得好,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教科书上为我们列举了一些方法,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根据教科书第27页列举的确定历史时间、收集和整理资料、完成写作三大步骤,逐一与学生进行讨论,并对他们不甚清楚和不明确的地方加以说明、解释。
4.个人写作。每个学生根据课前的准备,开始编写自己的家史,教师巡视并给予帮助。教师需要提醒学生看一看教科书第27页豆博士的话。
5.总结。教师就学生写家史的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评价,布置家庭作业。〖家庭作业〗
对于在课堂上没有完成家史写作的学生,请他们课后继续完成。第二单元 可爱的祖国 1 俯瞰祖国大地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养育我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2.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行政区划、首都、人口、地势、地形、资源和海域,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教学准备〗
地球仪、两半球图、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可能需要的各种书籍、杂志、画报等(尽可能是社会声誉较好的出版社的出版物)。〖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在四年级认识家乡的活动中,我们都知道了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们生长的地方。下面就让我们去寻访祖国,了解我们生息的国土吧。”
2.情感引导。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作为背景音乐,可配以歌词的朗诵,观察教科书第30页呈现的地图,了解祖国的轮廓,阅读教科书第31页的文字,知道我国的基本轮廓形状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
3.阅读教科书第30页豆博士的话。
4.布置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确定开展“漫游中华”活动的寻秘方向,学生可以按小组为单位,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寻秘小组,认领寻秘的任务。教师将准备好的各种资料分发给学生。“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探究方向:
(1)我们祖国的位置、国土面积和海域;
(2)我们祖国的大陆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3)祖国的行政区划;
(4)祖国的首都北京;
(5)祖国的地势、地形特点;
(6)全国人口及资源分布。
5.分组开展寻秘活动,如果需要,可以将这一活动延伸到课后。〖家庭作业〗
按照认领的寻秘任务收集资料,进行探究。2 绕着边境走一圈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我国的范围,进一步感受到祖国的辽阔,产生深深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2.学习在地图上查找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提高识图能力。
3.探究邻国的社会状况,收集相关资料,增强学生的国际理解。〖教学准备〗
一幅较大的中国政区图。〖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检查复习。识图练习,我国的位置和海域。
2.导入。“我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我国疆域辽阔,从东部海滨到最西部的帕米尔高原有5200千米,乘坐特快列车也要走两天多;从最北面的黑龙江省漠河到最南端的曾母暗沙相距5500千米。陆地上的疆界有两万多千米。”
3.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二:我国的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在中国政区图上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查找我国的陆上邻国,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查找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教师可以让不同的小组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
4.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
(1)我国的陆上邻国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共15个国家。
(2)各小组选派代表指教学挂图介绍我国的陆上邻国。
(3)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各小组选派代表指教学挂图介绍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5.课堂作业。指导学生完成教科书第34页的练习。
6.布置家庭作业―――查找有关邻国的位置、面积、气候、人口、民族文化、风土人情、语言、宗教、食品、服装等资料。
第二课时
1.复习检查。
(1)我国的国土面积。
(2)识图练习: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2.讨论。“由于我国与这些国家国土相邻、山水相依,相互了解,我国与邻国有着良好的贸易往来,很多边境地区都设有边境通商的市场。你知道我国所遵循的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原则吗?”通过讨论帮助学生明确,“长期以来,我们国家遵循着和平共处的原则,与这些国家友好相处,互通有无。”
3.小组活动。交流探究活动的成果。由学生介绍所收集的资料,有关邻国的位置、面积、气候、人口、民族文化、风土人情、语言、宗教、食品、服装等。
4.讨论。教师提醒学生:“你还知道我们这些邻国最近的发展变化吗?”学生可以谈他们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中了解到的有关邻国的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变化。
5.从学生收集的材料中精选一部分图片和文字,制作一期班级板报。〖家庭作业〗
识图练习:在中国政区图上指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3 认一认祖国政区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幅员辽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养育我们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2.知道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教学准备〗
中国政区图,学生进行制作活动需要的白纸、硬纸板、胶水、剪刀等用具。〖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复习检查。
(1)我国的国土面积。
(2)识图练习: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2.导入。“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每个地方的情况又很不相同,国家为了管理方便,就把全国划分为不同的行政区,我们来认一认祖国的政区。”
3.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三:祖国的行政区划。
(1)学生介绍:“我国太大了,各个地方的情况又不同,为了管理方便,就把全国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中国政区图上每一个不同颜色的区域,就是一个省级行政区的范围。这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一共是34个省级行政区。”
(2)学生结合中国政区图,指图介绍:“自治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省级行政区。我国的5个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直辖市是由国家直接管辖的省级行政区。我国的4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香港和澳门。”
(3)朗读教科书第37页的《祖国行政区歌》,结合《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简表》,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识图练习,看谁记得快,记得多,指图准确。教师不必要求学生把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都记住,但可以提倡尽量记住我国的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和自己家乡所在的省份。
(4)趣味练习:“在地图上,找一找我们的家乡在哪个省(市、自治区)?省会(自治区首府)是哪里?与我们家乡所在的省相邻的省(市、自治区)是哪些?它们的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又是哪里?”
4.识图比赛,看谁记得多,指图正确,并给予表扬。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使用中国政区拼图做拼图游戏。
5.课堂练习。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填写教科书第37页的表格。
6.布置家庭作业:
(1)识图、指图练习―――我国的省级行政区。
(2)结合每天晚上电视“新闻联播”后的“全国天气预报”节目进行识图练习。
第二课时
按照教科书第38~39页的步骤,组织学生制作祖国政区拼图。〖家庭作业〗
通过识图,复习本课学习的我国的行政区划。4 首都北京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北京,知道首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
2.认识北京的位置,知道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还是一座国际化、现代化的大都市。
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教学准备〗
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可能需要的各种书籍、杂志、画报等(尽可能是社会声誉较好的出版社的出版物)。〖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复习检查。指挂图练习:指出我国的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和家乡所在的省(自治区)、省会(自治区首府)。
2.导入。“我国省级行政区的4个直辖市中,为首的是首都北京。你知道什么是首都吗?首都是一个国家最高的政权机关和政府机构所在地的城市。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来了解我国的首都―――北京。”
3.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交流四:首都北京。教师要主持交流,注意把握探究内容的完善和正确。
(1)阅读教科书第40页的课文。
(2)学生结合中国政区图或中国地形图介绍要点:
①可以观看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庄严的升旗仪式录像作为导入,介绍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党和国家领导机构的所在地。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北京有哪些党和国家领导机构。
②边指中国地形图边介绍,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部,它的西北方是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东南面临华北大平原和渤海湾”,所以,平常又说北京是“北依山险,南控平原”,位置十分重要。
③结合相关的图片资料介绍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她作为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前后有近800年的历史了。”“北京有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天安门城楼,有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有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有我国古代最宏伟的建筑―――长城,还有众多的宫苑、坛庙等古建筑群。”
④结合教科书第40页的图片资料介绍:“天安门广场中央矗立着庄严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广场北面是雄伟的天安门城楼,西面是人民大会堂,东面是国家博物馆,南面是毛主席纪念堂。”
阅读教科书第41页豆博士的话。
4.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科书第41页的填空,并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
1.复习检查。指挂图练习:首都北京的位置。
2.阅读教科书第42页图片和课文:“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座充满着传统
气息的古都。”
3.学生继续“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交流。
①观察并确认教科书第42页图片的内容;
②学生们还可以介绍北京还有哪些名胜古迹,介绍富有特色的北京的传统文化。
4.阅读教科书第43页图片和课文:“北京还是一座充满生机的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通过交流明确:北京是一座有着10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公路、铁路和航空线把北京和祖国各地以及世界联系起来。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建设得越来越好,更加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5.学生讨论:“你们知道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将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吗?这和北京的建设、发展有什么关系?”“你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吗?”“关于首都北京,你还知道什么?有什么加以补充?”
6.识图练习。
(1)在中国地图上找到首都北京的位置。
(2)查找地图,从我们家乡去北京怎么走? 5 三级阶梯上的国土 〖教学目标〗
1.了解祖国多样的地形地貌。
2.知道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教学准备〗
中国地形图,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可能需要的各种书籍、杂志、画报等(尽可能是社会声誉较好的出版社的出版物)。〖教学活动及过程〗
1.复习检查。
(1)指挂图练习:指出我国的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家乡所在的省(自治区)、省会(自治区首府)。
(2)教师讲解:“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在学习地图的时候,认识地图上的图例和颜色十分重要。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首歌谣押„平原、低地用绿色,高原、山地黄棕色,河湖、海洋用蓝色,雪线以上用白色,密集的小点是沙漠。‟”
2.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交流五:祖国的地势。教师主持交流,并注意把握探究内容的完善和正确。
(1)阅读教科书第44页的课文。
(2)学生结合中国地形图介绍要点:
①在中国地形图的陆地部分,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拔高度。海拔高度就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高度。
②识图练习。在中国地形图上查找我国西部棕色地区、中部黄色地区、东部绿色地区的海拔高度各是多少?通过查找中国地形图明确:我国西部棕色地区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中部黄色地区的平均海拔在2000~1000米;东部绿色地区的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
③结合教科书第45页的中国地势剖面图,认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④小结:“我国地势总的特点是西高东低,从西向东逐级下降,十分像三级阶梯。”“但是同学们要注意,一般我们讲的台阶,是把最低的一级叫做第一级阶梯,高一些的叫做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在认识祖国地势的三级阶梯时,是把最高的一级叫做第一级阶梯,低一些的叫做第二级阶梯,最低的叫做第三级阶梯。”
3.识图练习。通过中国地形图上颜色的区别来指图,我国三级阶梯的区域范围各从哪里到哪里。
4.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交流五:祖国的地形。教师主持交流,并注意把握探究内容的完善和正确。
(1)阅读教科书第44页的课文。
(2)学生结合中国地形图介绍要点:
①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五种地形都有分布。
②识图练习。组织全班同学在中国地形图上逐项查找,并由负责汇报的学生向全班同学指图介绍。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5.查找中国地形图并讨论:“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的哪一级阶梯上?属于什么地形区?” 〖家庭作业〗
识图练习: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6“多”与“少”的思考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资源种类很多,储量丰富,许多在世界列于前位。
2.知道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很低。知道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提高和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教学准备〗
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可能需要的各种书籍、杂志、画报等(尽可能是社会声誉较好的出版社的出版物)。〖教学活动及过程〗
1.复习检查。
(1)朗读歌谣:“平原、低地用绿色,高原、山地黄棕色,河湖、海洋用蓝色,雪线以上用白色,密集的小点是沙漠。”
(2)指挂图练习:我国三级阶梯的区域范围。
(3)我国的国土面积。
2.导入。“我国不仅面积辽阔,居世界第三位,还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3.学生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交流六:我国的人口。教师主持交流,并注意把握探究内容的完善和正确。
(1)组织学生结合中国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密度图阅读教科书第46页的课文。
(2)学生结合中国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密度图介绍要点:
①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到2001年底,总数为12.7亿(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
②人口分布不均。总的来说,东部人口密集,西部人口少,城市人口密集。
(3)组织学生讨论。
①对我国的人口状况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②针对我国人口总量过大的现状,我国实施的人口政策是什么?为什么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4.阅读教科书第48页“老师的话”。
5.学生继续开展“漫游中华”寻秘活动的汇报交流六:我国的资源。教师主持交流,并注意把握探究内容的完善和正确。
(1)阅读教科书第47页的课文。
(2)学生结合教科书第47页的中国石油、天然气、矿产、森林资源图介绍要点:
①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种齐全。
②我国的钨、锑、锡、稀土等矿产总储量居世界第一位。南方水资源比较丰富,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
③组织学生在教科书第47页的中国石油、天然气、矿产、森林资源图上查找我国的主要资源。
(3)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说我国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很少?我们家乡都有哪些资源和物产?这些资源都有什么用途?”
(4)阅读教科书第48页的表格和豆博士的话。
(5)教师小结:“我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分布在全国各地。但是,丰富的资源被13亿人口这个巨大的分母一除,每人平均占有的各类资源数量就很少了。大多低于世界的人均水平。我国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但是我国的人口还会不断增长。因此,我们必须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
6.阅读并讨论教科书第49页小文、乐乐和妞妞的话。〖家庭作业〗
人口和资源,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可以上网查一查资料,自己寻找答案。7 黄河东流水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自古以来就懂得择水而居,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体验并感受祖国地域环境的博大,从对母亲河的热爱,升华为更加热爱伟大祖国的情感。
2.学习优秀中华儿女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格,感受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黄河精神,受到优秀道德情操的陶冶。
3.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提高通过识图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4.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并沿着这条线索,了解流域内各地区的社会发展概况,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教学准备〗
1.中国地形图、黄河流域图。
2.歌曲录音:《黄水谣》《黄河颂》《我的祖国》。
3.有关黄河流域中华文明的资料和图片。〖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起源、生存、延续都离不开水的滋养。自古以来,人类就懂得择水而居,沿河湖而居的生存方式。从古代的祖先到现在,我们中华民族一直生活在世界上两条著名江河的怀抱之中,这就是黄河和长江。黄河、长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我们自豪地称她们为我们民族的母亲河。”
2.朗读教科书第50页的课文。
3.讨论。“为什么人类要择水而居,沿河湖而居?为什么几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都以河流为标志?”简单提及印度的恒河文明、巴比伦的两河文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埃及的尼罗河文明、中国的黄河文明等,只要学生能够理解水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便于发展农业生产等即可。
4.欣赏教科书第50~51页的通页照片,播放歌曲《黄水谣》并朗读歌词。
5.分小组布置任务。“看着照片,我们感受到黄河以她英雄的气概出现在亚洲的原野,我们想知道她是怎样从高山之巅,穿过中原大地,流入大海的怀抱,更想知道自古以来,黄河母亲是怎样哺育我们中华民族的。要想探究这么多的内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先确定调查了解的方向。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确认调查的范围,做好分工,然后分头进行准备。”
教师出示探究、调查的方向和范围:(1)黄河的发源地、流程情况;(2)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3)黄河凝聚的民族精神;(4)变“害河”为“利河”;(5)拯救母亲河。
各小组在确认了探究、调查的方向和范围后,就要讨论和分配各位小组成员的任务,教师要在各组间巡视,帮助各小组制定出合理的计划,以确保探究、调查任务的完成。
6.教师小结。教师要肯定学生分工和制定计划的成绩,同时建议他们可以利用地图、报刊、杂志、各种旅游手册等,从中收集需要的资料和图片。要求各小组在课下多做交流,发挥合作的优势,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和补充,使之尽量充实。〖家庭作业〗
按照认领的探究任务收集资料。8 长江的诉说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自古以来就懂得择水而居,长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体验并感受祖国地域环境的博大,从对母亲河的热爱,升华为更加热爱伟大祖国的情感。
2.学习优秀中华儿女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格,感受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仁爱宽容、大气磅礴的长江精神,受到优秀道德情操的陶冶。
3.进一步提高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4.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并沿着这条线索,了解流域内各地区的社会发展概况,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教学准备〗
1.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长江流域图。
2.歌曲录音:《长江之歌》《我们的田野》。
3.有关长江流域的资料和图片。〖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播放歌曲《长江之歌》。
2.朗读教科书第60页的课文。
3.教师借助中国地形图或长江流域图进行讲授。
(1)“长江发源于青海省的各拉丹冬雪山,曲折东流,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2)“长江在青海省发源以后,向东向南,流经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市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入东海。”
(3)出示歌谣,帮助学生识图。歌谣:第一大河是长江,发源于青海西南部。流过川、藏、滇,穿过渝、鄂、湘,赣、皖、苏、沪要记住。全长六千三,注入东海水力富。
4.课堂练习。识图:长江的流程。
5.探究活动。
(1)布置探究内容。由教师指地图讲:“和其他河流一样,长江也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从源头到湖北省的宜昌是长江的上游,从宜昌到江西省的湖口是长江的中游,从湖口到入海口是长江的下游。现在我们就从地图上找一找:①长江的上游江段;②长江上游流经什么地形区;③长江上游地区的环境怎样;④长江上游的水流状况。”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地图,进行探究。
(3)课堂讨论。学生交流“探究长江上游状况”的成果。学生借助中国地形图或长江流域图进行汇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其要点是:从源头到湖北省的宜昌是长江的上游;长江上游流经我国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以及海拔2000米的云贵高原地区和四川盆地地区,分别属于我国的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地区;那里山高林密,江水奔流于峡谷之中;长江上游的江水清澈,是从高处向低处一路跌落下来的,所以江水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闻名于世的长江三峡就位于此河段,宏伟的三峡水利工程正在建设之中。重庆市是我国西南部重要的工业城市,钢铁、机械、汽车制造、纺织、食品等工业十分发达。
6.朗读教科书第62~63页的课文。
7.学生齐诵在语文课上学习过的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家庭作业〗
收集相关资料并从地图上查找:①长江的中游、下游江段;②长江中游、下游流经什么地形区;③长江中游、下游地区的环境怎样;④长江中游、下游的水流状况;⑤长江中游、下游地区的建设成就。
本组主备课:刘英、李娟 第三单元 我们有同一个家 1 走进民族大家庭 〖教学目标〗
1.形成各民族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情感和态度。
2.进一步提高识图能力、收集资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知道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拥有独特、绚丽的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教学准备〗
1.56个民族的完整目录。
2.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实物等,以及中国政区图,供学生活动时使用。
3.歌曲录音:《歌唱祖国》《爱我中华》。〖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欣赏教科书第68页的照片。
2.组织探究活动。确定开展“认识祖国大家庭”活动的寻秘方向,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自由组成寻秘小组,认领寻秘的任务。
“认识祖国大家庭”寻秘活动的探究方向:
(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组成;
(2)我们国家都有哪几个自治区,为什么会有少数民族自治区;
(3)我国的少数民族及分布;
(4)我国的特别行政区;
(5)我国的宝岛台湾;
(6)华人、华侨的中国情结。
3.分小组开展“认识祖国大家庭”的活动,如果需要,可将活动延伸到课后。
第二课时
1.复习检查。指图练习:在中国政区图上指出我国的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和家乡所在的省(自治区)及省会(自治区首府)。
2.导入。“通过前面一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有着辽阔的海域,是一个有着近13亿人口的大家庭。那么,我们的大家庭都有哪些成员呢?带着这个问题,还是让我们走进我们的民族大家庭来认识一下吧!”
3.阅读教科书第68页的课文。
4.讨论。教师询问学生是否听过并会唱《爱我中华》这首歌曲,并播放歌曲录音,和学生一起唱。教师提问学生:“我们的祖国大家庭里有多少个民族成员?对于祖国大家庭里的民族成员,同学们知道多少?”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所知道的民族,教师随手将学生所提到的民族写在黑板上,并简单介绍学生没有提到的民族。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科书第69页的中国主要民族分布图,找到图中所列举的18个少数民族及其聚居地。
6.讨论。组织学生按照教科书第69页的讨论要求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在全班进行汇报。
7.教师总结:“我们祖国大家庭里有56个民族成员,分布在祖国各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有的民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有的民族只有本民族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各个民族都有自己值得骄傲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所有这些都是和各民族居住地的地理环境、民族形成的历史分不开的。课后,同学们可以就这些内容进行深入了解。” 〖家庭作业〗
每个学生自由选择一个民族(如果学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则应该包括汉族),收集有关这个民族的资料(应注意排除教科书中已经介绍过的4个和将要介绍的藏族和新疆等少数民族)。3 一起采集民族之花 〖教学目标〗
1.形成各民族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情感和态度。
2.进一步提高识图能力、收集资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知道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绚丽的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教学准备〗
1.就教科书第70~73页所介绍的4个少数民族准备一些资料。
2.歌曲录音:《爱我中华》《大中国》,以及回族民歌《宁夏花儿》、朝鲜族歌曲《阿里郎》、黎族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和《红色娘子军连歌》等。
3.有关各个少数民族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实物等,以及中国政区图,供学生课堂活动时使用。〖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复习检查。指图练习:在中国政区图上指出我国的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和家乡所在的省(自治区)、省会(自治区首府)。
2.阅读教科书第70页上方的文字,讨论乐乐提出的问题,并把自己的猜想和答案写在教科书上。
3.导入。“上次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有56个民族成员,分布在祖国各地。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教科书第70~73页中介绍的回族、朝鲜族、黎族、纳西族这4个少数民族。”
4.分小组。教师请学生汇报自己所选择的是哪个少数民族,并一一记在黑板上,然后将选择同一个民族的学生编在同一个小组。
5.小组准备。教师布置任务,每个小组的同学交流自己所收集的有关这个民族的资料,然后共同准备向全班介绍这个民族。教师应告诉学生,可以利用老师为他们准备的各种资料,并提醒他们,介绍可以是多种形式的,比如歌曲、舞蹈、绘画,展示服装、生活用品,讲述民间传说等。如果采用的是小组成员共同汇报的形式,则更为适宜。
6.教师巡视并适当地启发、帮助学生。
第二课时
1.导入。“上次课,各个小组分别就不同的少数民族的资料进行了准备,今天,我们将根据同学们的准备,召开一个交流会。下面,先由准备回族、朝鲜族资料的小组向全班做介绍。”教师可以征求一下学生的意见,如果有必要,再留给他们一些准备的时间。
2.发表。准备介绍回族、朝鲜族资料的小组根据自己小组的准备向全班做介绍。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播放歌曲录音:回族民歌《宁夏花儿》、朝鲜族歌曲《阿里郎》。
3.阅读教科书第71页的文字。
4.教师小结,布置家庭作业。
第三课时
1.导入。“上次课,各个小组分别就不同的少数民族的资料进行了准备,今天,我们将根据同学们的准备,召开一个交流会。下面,就由准备黎族、纳西族资料的小组向全班做介绍。”教师可以征求一下学生的意见,如果有必要,再留给他们一些准备的时间。
2.发表。准备介绍黎族、纳西族资料的小组根据自己小组的准备向全班做介绍。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播放歌曲录音:黎族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和《红色娘子军连歌》等。
3.阅读教科书第72~73页的文字。
4.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4民族一家亲 〖教学目标〗
1.乐于了解藏民族,形成尊重藏族人民和民族团结的情感及态度。
2.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收集资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藏族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和藏汉之间的悠久联系,了解西藏的生产、生活、风俗文化。〖教学准备〗
1.中国政区图、西藏自治区在全国的位置图、中国地形图。
2.有关藏族的图片、照片、音像等资料或实物(如服装、饰物、用品等)。
3.歌曲录音:《青藏高原》《珠穆朗玛》。〖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我们的祖国大家庭里有56个民族成员,分布在祖国各地。同学们熟悉的藏族,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首歌曲。”播放歌曲《青藏高原》。
2.阅读教科书第74页上方的文字。
3.识图:中国政区图或教科书第74页西藏自治区在全国的位置图,知道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藏族最主要的聚居区。
4.阅读教科书第74~75页小文的作文―――《真诚的援助》。
5.讨论交流。教师引导:“读了这篇作文,你有什么感受,你有过类似的见闻吗?”
6.阅读教科书第76页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和要点对学生加以引导。
(1)为什么说藏族是“离太阳最近的民族”?为什么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利用教科书第44页的中国地形图和第45页的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帮助他们了解西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屋脊”是房屋最高的地方;“世界屋脊”之称说明青藏高原是全世界最高的高原。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当然就是“离太阳最近”的民族了。)
(2)珠穆朗玛峰在哪里?利用中国地形图,找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交界处的世界最高峰―――海拔8848.13米的珠穆朗玛峰。
(3)为什么西藏地区气候寒冷?(因为那里地势很高。)
(4)寒冷的气候对藏族同胞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由于天气寒冷,所以藏族同胞穿毛皮做的藏袍,游牧时居住在密不透风的毡房里;藏族同胞习惯吃能够产生高热量的食物,如牛肉、糌粑和酥油茶,使用能够经受寒冷的牦牛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
(5)藏汉民族之间的关系如何?(早在1300年前的唐朝,藏汉的联系就非常密切,文成公主至今受到藏族同胞的崇敬。拉萨大昭寺前的唐柳、寺内的释迦牟尼塑像受到藏族同胞的顶礼膜拜。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当年就是为文成公主建造的,这座世界上最高的宫殿现在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50年,解放大军进藏更改变了西藏的面貌,解放军被藏族同胞尊称为“金珠玛米”;解放军修建了青藏公路,后来在西藏又修建了川藏、滇藏和新藏公路;近年来开通了西藏到全国各地的航空线,密切了西藏与全国各地的联系。现在通往拉萨的青藏铁路正在修建中。)
8.完成教科书第76页的作业。
9.教师总结并播放歌曲《珠穆朗玛》。〖家庭作业〗
预习下一课题“打开天山脚下的民族之窗”的内容,并收集有关新疆的资料。5 制作维吾尔族小花帽 〖教学目标〗
1.参与制作维吾尔族小花帽的全过程,体验少数民族风情的多姿多彩,加深对维吾尔族人民生活和审美情趣的深切感受。
2.通过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准备〗
纸板、彩色笔、尺子、剪子,针线或胶水、订书器。〖教学活动及过程〗
1.动员。可以出示真正的维吾尔族小花帽或图片,以其色彩艳丽、制作精致来打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分工。在开始制作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明确分工,以便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使学生清楚这是一项分工合作的制作活动,并能够保证劳动过程的井然有序。
3.安全提示。嘱咐学生一定要按照教科书第80页提示的步骤去制作,在使用剪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4.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以确保学生的安全。〖家庭作业〗
运用在课堂上掌握的制作维吾尔族小花帽的经验,尝试着自己制作一顶更加美丽的维吾尔族小花帽,邀请家长评价和欣赏,并在学校内举办展览。6游子回家 〖教学目标〗
1.增进爱国主义的情感、态度和民族自豪感。
2.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增进对于祖国的责任感。
3.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重大历史事件,知道“一国两制”的重要政策。〖教学准备〗
1.中国政区图、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全国的位置图、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全国的位置图。
2.歌曲录音:《东方之珠》《七子之歌》。
3.有关香港、澳门的图片、照片、音像等资料,尤其是中英两国举行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葡两国举行的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的资料。〖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复习检查。朗读教科书第37页的《祖国行政区歌》。
2.导入。“在前面的课上,我们游历了祖国大地,又了解了我国西南的西藏自治区、我国西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祖国行政区歌》里有这样两句话:„港澳回归大家庭,一国两制特色路‟,说的是香港和澳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回归,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一课题所说的„游子回家‟。现在,我们先来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
3.阅读教科书第81页的课文、第83页有关香港的资料和历史年表。
4.识图。中国政区图和教科书第82页出示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全国的位置图。(1)知道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我国大陆最南端的珠江口东岸;(2)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范围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
5.交流讨论。“香港是怎样从祖国分割出去的?”学生应该知道以下过程:禁烟运动―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英国强租九龙、新界,香港从此从祖国分割出去。
6.播放歌曲《东方之珠》。
7.交流讨论。要点:(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的强大终于迫使英国政府不得不把香港归还给中国。1997年7月1日起,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2)播放录像或出示资料:中英两国举行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3)香港回归以后,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归中央政府直接领导,在那里仍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就是“一国两制”。
8.阅读教科书第84页乐乐的话,认识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的含义。
9.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1.导入。“上次课,我们了解了香港回归祖国的经过。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澳门的回归。”
2.阅读教科书第82页的课文、第83页有关澳门的资料和历史年表。
3.识图。中国政区图和教科书第82页出示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全国的位置图。(1)知道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我国大陆最南端的珠江口西岸;(2)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范围包括澳门半岛、仔岛、路环岛。
4.交流讨论。“澳门是怎样从祖国分割出去的?”学生应该知道,葡萄牙侵略者靠欺骗上岸,随后逐步霸占和侵占澳门.
5.播放歌曲《七子之歌》。
6.交流讨论。(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的强大,终于迫使葡萄牙政府把澳门归还给中国。1999年12月20日起,我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2)播放录像或出示资料:中葡两国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3)澳门回归以后,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归中央政府直接领导,在那里仍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就是“一国两制”。(4)认识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和区徽的含义。
7.阅读教科书第83页的课文,以及第84页有关大三巴牌坊下的文字。
8.阅读教科书第84页乐乐的话,认识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的含义。
9.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家庭作业〗
预习下一课题“宝岛孩子的心愿”的内容,并收集有关我国宝岛台湾的资料。7宝岛孩子的心愿 〖教学目标〗
1.知道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2.增进和升华爱国主义情感。
3.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教学准备〗
中国政区图。〖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在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里,有一片由众多岛屿组成的很富饶的地方,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台湾岛,它是漂泊在我国东海海面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2.识图。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到东海、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岛屿。
3.讨论。阅读教科书第85页余光中的诗《乡愁》,并进行讨论:“你们明白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吗?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呢?”教师帮助学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曾经几次与祖国分离,但后来又都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人为的原因造成了现在的分离,台湾必将回到祖国的怀抱,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
4.讨论。阅读教科书第86~87页台湾小朋友阿清给大陆小朋友小文的信,然后进行讨论。教师利用下面的问题及要点对学生加以引导。台湾岛原是和祖国大陆连在一起的,是地壳的下沉使台湾与大陆之间隔着一道窄窄的台湾海峡;高山族是台湾最古老的民族,绝大多数台湾居民是从福建、广东迁居到台湾的。为什么说台湾是宝岛呢,因为那里非常富庶,是著名的“粮仓”“糖库”和“水果之乡”;台湾樟脑的产量世界第一;台湾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台湾工业也十分发达。
5.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8 我的中国心 〖教学目标〗
1.知道华人、华侨遍布世界各地,以中国人勤劳、刻苦的美德创建并开拓着事业,为所在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做出的努力。
2.知道海外华人、华侨有着割舍不断的祖国情结,并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教学准备〗
1.歌曲录音:《我的中国心》。
2.工艺品:中国结。
3.了解一些有关海外华侨和外籍华人的爱国事迹。〖教学活动及过程〗
1.播放歌曲录音《我的中国心》。
2.导入讨论。“你们听到过这首歌曲吗?你们明白这首歌曲的含义吗?”(这首歌曲表达了浪迹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对中国的深厚情感。)
3.阅读教科书第88页“爸爸的话”和华侨、外籍华人在世界上的分布图,知道华人在世界各地的分布。
4.出示工艺品中国结或观察教科书第89页照片中的中国结,并讨论:“这是什么工艺品?它表明的是什么意思?”(这是中国结,它寄托着所有华夏子孙对中国割舍不断的情结。)
5.阅读教科书第89页豆博士的话。
6.交流讨论。“华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勤劳刻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品质。那么,走遍世界的中国人表现出的是怎样的特点呢?”帮助学生认识到:(1)海外华人、华侨以他们的勤劳、刻苦不懈地创建和开拓着,为所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2)海外华人、华侨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发扬光大;(3)海外华人、华侨都有着割舍不断的中国情结,只要有条件,他们就会为祖国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7.交流讨论:“你们的亲友中有海外华人、华侨吗?你们知道他们的情况吗?”
8.教师总结。
第四篇: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 让诚信伴随着我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围绕着诚信这一主题,从引导学生通过对做人诚信和不诚信的感受,到对诚信内涵的认识,再到对社会诚信问题的认识;当前社会生活中失诚失信的不道德现象比较突出,这些社会不良现象侵蚀着学校校园,给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与进一步发展需要诚信,尤其是现在,中国已经加入了WTO,能否诚实有信,遵守国际商业规则,直接关系到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地位。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里就专门有关诚信的要求: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而诚实守信的品德必须从小培养,诚信的法律观念必须从小建立。因此加强诚实守信的教育十分重要。学情分析: 本单元在诚信教育上与过去思想品德课的不同点在于,侧重激发学生诚实守信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愿望。让学生不但从个人立身处世的角度看待诚信,更从社会遵纪守法的视角看待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诚信既是个人的德性修养问题,又是社会公德和法律准则。单元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讲诚信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知道诚信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对不诚不信的行为表现出不满和愤怒,对自己的失信感到内疚和自责;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愿意为建造诚信社会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单元总课时:7课时
备课时间:2012年8月25日 授课时间: 课题:请你相信我 课型:新授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讲诚信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过程与方法:对不诚不信的行为表现出不满和愤怒,对自己的失信感到内疚和自责;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愿意为建造诚信社会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
教学难点: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教法:讲解引导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感悟
教具:学生收集相关的故事和格言;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待人真诚,言而有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维系现代社会的纽带。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诚信的人,这节课我们来谈谈什么样的人是信得过的人?教师板书:我信得过
二、课件演示教材提供的场景,学生观看。看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小结引入下一环节:是啊,刚才你们看到的小朋友都是值得我们信任的人,那么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吧。
三、互动讨论,交流,理解诚信的内涵
1、说一说:回忆在自己的交往的人当中,谁是自己是信任的人?举例说说为什么值得你信任。
引导学生说出信任的原因多样化:比如坦率、有借有还、说话算话、诚实、不撒谎„„
涉及的人可以是学校里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朋好友等。
2、填一填:通过提供的范例和讨论,完成表格填写。我信得过的人 姓名我信任他的原因
3、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4、全班汇报:相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明白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
5、小结,理解信任的内涵
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实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到做到。
6、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诚信的内涵的?
四、自我反思
1、我是一个能得到别人信任的人吗?
2、反思: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如何改进?体会待人真诚才能取信于人的道理。
五、总结
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 板书设计: 请你相信我
我信得过他的是:
作业布置:把你这堂课学习到的知识课后讲给你的同伴听.教学后记:
备课时间:2012年8月25日 授课时间: 课题: 请你相信我 课型:新授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诚信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对不诚不信的行为表现出不满和愤怒,对自己的失信感到内疚和自责;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愿意为建造诚信社会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言而无信的人会给对方带来不悦,失去别人的信任。
教学难点: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教法:讲解引导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感悟
教具:学生收集相关的故事和格言;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谁能说说诚信是什么意思?它都包含了哪些含义?
2、教师导语:要是有人不诚不信,你的感受如何呀?我们进入这节课的话题《当朋友失信时》。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对你说了一些话,事后发现是假的;有些人向你做了承诺,可是没有兑现;有的人当面说你的好话,可是背后„„每当遇到这样的事,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
1、请几名同学模拟表演,然后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想法来。(让大家感受由于一些人对自己不讲诚信,给自己带来的不快和伤害。)
2、活动:悄悄话信箱
A、把你遇到的类似的事情和当时自己的心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这个人的看法写出来,不写姓名,放进“悄悄话”信箱。(悄悄话,要注意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只是让学生讨论事实,不要点出人名,不给有过不诚信行为的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B、指名随机抽取一份悄悄话读一读,然后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其余同学比照自己,看看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引起学生对自己遇到的不诚不信对待的共鸣;引起学生对自己不诚不信的言行的反思,从而获得“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体会。)
C、教师随机抽取阅读,谈自己的心情和感受。相机送出对同学们的“悄悄话”,并板书。
三、课堂小结:
1、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2、“诚信”重要吗?自己应该怎么做?
四、课外阅读:找一找古今中外的名人有关“诚信”的故事或者格言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板书设计: 朋友失信当时
悄悄话:
诚信是人不可缺少的东西。
作业布置:找一找古今中外的名人有关“诚信”的故事或者格言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教学后记:
备课时间:2011年8月25日 授课时间: 课题:请你相信我 课型:新授 课时: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诚信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对不诚不信的行为表现出不满和愤怒,对自己的失信感到内疚和自责;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愿意为建造诚信社会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言而无信的人会给对方带来不悦,失去别人的信任。
教学难点: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教法:讲解引导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感悟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主题
这里是诚信的乐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没有猜疑,没有欺骗,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真诚相待。来,快进入“诚信乐园”吧!
二、启发想象
请大家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描绘生活在一个人人讲诚信的“诚信乐园”里,人们之间会怎样的生活和交往?
想像人们生活充满乐欢笑;大家互相帮助,团结向上;到处是鲜花和笑脸„„(通过学生的交流,使学生对“诚信乐园”产生向往之情。)
三、小组交流讨论
1、怎样做才是讲诚信?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走进“诚信乐园”?
2、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全班共同拟订进入“诚信乐园”的条件。
四、反思行为
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进入“诚信乐园“,我们就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做个诚实守信的人。你觉得自己能进入“诚信乐园”吗?哪些条件还不具备?以后怎么做?
生汇报:例:答应的事情,我会„„
五、制作诚信卡
1、根据入园条件,想一想自己是否能进入“诚信乐园”,并根据自己的情况,每人制作一张“诚信卡”,在上面写上自己的承诺。
2、在班上展示,介绍自己制作的“诚信卡”。
六、拓展延伸。
每天查一查自己的承诺是不是做到了,并把自己履行的情况记录在卡上。每周末,凭着这张卡进入“诚信乐园”的人,都将被授予“诚信园民”的称号。板书设计:请你相信我
作业布置:自己制作“诚信卡”,在班上展示介绍 教学后记:
备课时间:2011年9月6日 授课时间: 课题:诚信是金 课型:新授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认识诚信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教学重点:了解诚信的可贵之处.教学难点:如何做一位诚实守信的公民.教法:自读自悟,组织交流.学法:体验
教具: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诚”,什么是“信”,今天我们将继续来探讨“诚信”这一话题。
二、分组讨论,续编故事。
1、课件出示第八页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
(1)那个扔掉诚信的青年人可能回成为什么样的人?(2)想象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待人处事上会是什么样?这样下去其结果会是什么样?
3、小组合作,用表演的形式把故事续演出来。
三、交流收集,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交流课前调查的情况和问卷统计结果,看看划去“诚信”的人占多大的比例,他们选择丢掉诚信的理由是什么;不愿意丢掉诚信的人占多大比例,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四、学习第九页的案例,体会“人无信不立”的含义
1、课件出示第九页的案例。
2、讨论:
(1)仅仅是三次逃票的记录使他失去了(工作的机会),这些公司为什么把诚信看的这么重要?
(2)在我们生活中,人们有时常常在不经意中失去了诚信,然而当诚信被丢掉时,同时也失去了什么呢?
3、小结: 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一样,人如果丢掉了诚信,即使有着聪明的大脑,出众的才学,也会因为不被社会承认,他的才学机敏无法展现,金钱荣誉无法获得,可见诚信是人立足与社会的根本,正如孔子所说的(出示孔子的话)——人无信不立。板书设计: 诚信是金
哪个更重要
人无信不立-----孔子
作业布置:通过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教学后记:
备课时间:2011年9月6日 授课时间: 课题:诚信是金 课型:新授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认识诚信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诚实是立身之本,理解“人无信不立” 教学难点: 理解诚实在待人处事中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教法:讲解引导 学法:以读感悟
教学准备: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把第八页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完成调查问卷,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诚信是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假如失去诚信,最终受到伤害的会是谁呢?让我们在生活中调查,用事实来说话。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回顾历史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数不胜数,曾子杀猪就是其中之一。
二、欣赏故事,讨论明理:
1、课件出示曾子杀猪的故事。
2、一头猪在当时还是很贵的,曾子为了履行一句本来不经意的承诺而杀了一头猪,这是为什么呢?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问题续编故事:
(1)曾子的孩子听了妈妈说回来要杀猪给他吃,非常高兴,可是妈妈回来后没有给他杀猪,他„„后来,他的妈妈在给他许诺时,他会„„
(2)曾子的孩子盼望妈妈能给自己杀猪吃,可又担心,妈妈会不会只是哄他,不会真的杀猪。没想到,爸爸和妈妈果然履行了承诺,他„„
(3)曾子的妻子本想用这句话哄哄孩子,没想到丈夫那么认真,他无法理解丈夫的举动。于是,夫妻争执了起来„„
(4)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说的有道理,以后,她再给孩子许诺时会„„
三、“假如没有诚信”交流会
1、孩子们展示自己课前收集、调查到的事例。
2、师补充一些视频新闻资料:安徽省阜阳市不合格奶粉带来的危害。
3、引导学生看书中第10页和11页的插图,结合交流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或感受。
四、阅读瞭望台、畅所欲言
1、学生自由阅读书中第13页“瞭望台”的内容。
2、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辩论:
(1)假如你是老师,遇到这样的事会怎样处理?
(2)假如你是社会中的一员,你是支持这位老师的做法,还是反对或不支持?
(3)你认为这件事曝光,是不是小题大作?
3、思考:这个女教师这样做的目的,人们拿出这个问题来讨论的理由.五、结合事例分析不诚信和善意的谎言的区别:
1、课件出示两个事例:
(1)身患重病的妈妈为了让远方的女儿能安心工作,告诉女儿自己很健康。
(2)医生和家人为了让一个意志比较脆弱的病人能坚强的活下去,对她隐瞒病情。
2、讨论不诚信和善意的谎言的区别,真确理解诚信的含义。
六、分组讨论、思考
1、当社会失去诚信时,那些诚实守信的人们会受到什么影响?如果假货充斥市场时,那些诚实守信做生意的商家会受到什么影响?当人们之间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那么诚实守信的人会受到怎样的伤害?
2、学生谈感受。
七、总结、升华
和孩子们所担心的一样,在社会生活中,一旦失去了诚信,不仅给当事人造成了直接的伤害,而且也使整个社会失去了安全感,人与人失去了最起码的信任,我们呼唤诚信,诚信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行业,一个社会所需要的宝贵品质,他像金子一样宝贵,不,他比金子更宝贵,所以人们常说(板书课题:诚信是金),生齐读。板书设计: 诚信是金
假如没有诚信 曾子杀猪
作业布置:收集古近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教学后记:
备课时间:2012年9月20日 授课时间: 课题:社会呼唤诚信 课型:新授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承诺形式,感知社会各种主体(厂家——消费者、政府——市民、签订合同的甲方——乙方„„)对诚信的期待。
过程与方法:知道在社会的监督与制约下,诚信品牌毁之容易建之难,我们应该每时每事以诚为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社会诚信问题,愿意为打造诚信社会出一份力,也做一个呼唤诚信的社会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有关诚信的事例,感受社会各种主体对诚信的期待.教学难点:懂得诚信是现代社会中的一条法律原则,是各行各业人们要遵守的基本法律行为准则。教法:讲解引导 学法:阅读讨论交流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要做到诚信,一方面需要个人的严格自律,另一方面也依靠社会的完善规范。社会生活中的信用到处存在。板书课题:社会生活中的承诺。学生齐读。
二、社会生活的各种承诺形式
课件出示2006年“经洽会”签约场景图(是解说有关事宜)、政府向公民做出的承诺。
1、分组思考、讨论:人们为什么要签订协议、合同和作出承诺,它们在社会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呢?
2、汇报交流。
3、小结:双方用签订合同、协议的方式,作出约定,并依据约定行事。违约要受到惩罚。
三、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承诺,交流自己的调查情况
1、信誉卡小展示。①将收集的信誉卡、保修卡、房屋买卖合同、装修合同等展示出来,大家讲讲其中的故事。②说说商家按承诺上门服务,自己买到放心商品的喜悦和商家不讲信誉的烦恼。
2、社会生活中,还有哪些承诺形式?思考:①签订了合同意味着什么?②谁来读读你的合同?想想合同对双方有什么约束?
③以小品的形式表演出人们得到承诺和没得到承诺的感觉。
3、政府、村镇、街道等有关部门向市民、村民作出承诺,说明了什么?当这些承诺得以兑现,人们会有怎样的感受?
社会生活中有许多的承诺,人们因为这些承诺得到兑现而对对方信任着,因没得到承诺而愤怒、失望。
四、总结:现代社会生活中离不开信用,社会呼唤诚信!板书设计: 社会生活中的承诺
合同 协议 措施 „„
作业布置:调查了解本地区人们比较信赖的产品和信得过的商店,了解人们为什么信赖他们。教学后记:
备课时间:2011年8月26日 授课时间: 课题:社会呼唤诚信 课型:新授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承诺形式,感知社会各种主体对诚信的期待。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到诚信要靠行动来打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社会诚信问题,愿意为打造诚信社会出一份力,也做一个呼唤诚信的社会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有关诚信的事例,感受社会各种主体对诚信的期待.教学难点:懂得诚信是现代社会中的一条法律原则,是各行各业人们要遵守的基本法律行为准则。教法:讲解引导 学法:讨论交流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社会因诚信而美好,人们因各种承诺得以兑现而信任它们,诚信要靠行动来打造。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二、汇报交流上节课调查本地区人们比较信赖的产品和信得过的商店的情况
1、分小组汇报:①它们为什么能成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②顾客在这里买东西放心吗?生意怎么样呢?
2、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小结:一个单位、企业的生命力不仅在于质量,而且也在于信誉。
三、品牌的由来
1、课件出示海尔砸冰箱事例。
小组讨论:厂长为什么要砸掉冰箱,如果放任冰箱流入市场,会出现什么后果?边讨论边思考:76台不合格冰箱的冰箱销毁会给厂
家造成什么损失?如果将这批冰箱与合格冰箱一起卖掉,对厂家和消费者分别会带来什么后果?降价卖掉与砸毁不合格产品,会对以后工厂打造品牌产品,保证产品信誉等带来什么不同的影响?
全班汇报交流。
小结:由于海尔冰箱重质量、重信誉,所以才打造出海尔冰箱的品牌。
2、学生自读教材17页:温州鞋业的兴衰历程。
讨论:问什么两千多双劣质鞋,就能毁掉温州的信誉,而重建信誉却需要近二十年的时间?
汇报交流:假如自己听说某地生产假冒产品,愿意不愿意买该地的产品,当看到是这个地区的产品时,即使外观很好,会不会买,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3、从海尔砸冰箱和温州鞋业的兴衰历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总结:一个单位、企业的生命力在于质量,在于信誉。在现代社会规则制约下,诚信品牌毁之容易建之难,我们应该时时事事以诚为本。
板书设计: 社会呼唤诚信
诚信要靠行动来打造 品牌的由来
诚信格言: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作业布置:调查本地区在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我们的民主生活
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四个主题构成:1.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2.集体的事谁说了算3.我是参与者4.社会生活中的民主。前三个主题是在学校班级生活中讨论民主话题,分别涉及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参与民主形式,后一主题是将讨论范畴扩延到社会。安排这个单元的出发点是:我国的民主化进程需要有民主意识、民主能力的公民。而民主意识的培养需要从小开始。而当前我国的小学生民主意识比较淡薄,实践民主生活的机会往当被忽略。学情分析: 本单元在注意对学生进行民主意识培养的同时,还注意引导学生提高自己参加民主生活的能力。让学生从最接近、最常见的事入手,让学生通过参与、讨论、比较等,学习过民主生活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参加民主生活的能力。在民主生活中,权利与义务并存。因此,本单元列举的各种民主生活都十分注意将权利与义务联系起来体现,让学生从小感受到民主生活的基本特征,并从小学会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要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单元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学生干部应通过选举产生,了解民主选举的一般程序;明白集体的事应大家商量,知道民主集中制这一民主生活中的基本原则.过程与方法:懂得选班干部的标准和干部的职责;知道人人都有选举权,选举中做到公平、公正;学习一些与大家商量办事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增强学生民主协商和民主参与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交流,明白当干部是为大家服务的,没有特殊权利,让学生从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引导学生从小具有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和积极参与的态度。单元总课时:8课时
备课时间:2011年8月28日 授课时间: 课题: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 课型:新授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学生干部应通过选举产生,了解民主选举的一般程序。
过程与方法: 懂得选班干部的标准和干部的职责。知道人人都有选举权,选举中做到公平、公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当干部只有为大家服务的责任,没有特殊权利。
教学重点:知道人人都有选举权,选举中做到公平、公正。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教法:讲授引导 学法:讨论交流
教具:《少先队队章》;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们心目中的班队干部
1、我喜欢的小干部
1)参照教材第23页,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五年的学校生活,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干部,并写在黑板上。
2)根据大家的发言,全班同学交流、研讨:什么样的小干部是大家所喜欢的,应以什么标准来选干部?并说明理由。
2、模拟活动:假如我当班干部
1)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每个同学结合班里的初阶,写一篇“假如我当班干部”的“竞选宣言”。
2)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竞选宣言”。
3)小组推荐代表在班上进行发表对他们的“竞选宣言”提出质询。
4)全班评出最佳“竞选者”。
活动二: 怎样选干部
师:同学们,我们是在红旗飘飘下成长的少年,在学校的阳光下,我们加入了光荣的少先队组织。我们的小队,中队每期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使大家受益匪浅,终身难忘。我们的每次活动,都离不开队干部的精心组织和安排。那么,少先队干部是怎样产生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话题——怎样选干部。
一)、探究学习
1、多媒体出示插图,指导观察。
2、学生自学交流。
3、师小结:选举的一般程序:
个人自荐——队员推荐——队员无记名投票——兼票员统计票数——公布选举结果
4、为什么要这样选干部呢?可不可以老师自己指定? 出示队章的有关内容,看看少先队章是怎样规定的?
5、我喜欢的小干部是怎样的人? 讨论:谈谈自己选干部的标准? 根据学生发言,全班交流。
讨论:什么样的干部是大家喜欢的?应以什么标准来选干部,并说明理由。
在干部选举中,我们每个同学都有选举和被选举权。我们怎样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呢?
学生交流选举中可能遇到的现象。如:投选票„„不公平,不公正 凭关系„„不公平,不公正 投自己„„可以
这些同学是否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你们在选举班干部时是怎样做的?你们对干部选举有和建议? 二)、交流活动
同学《干部轮岗大家谈》,按下列条件全班同学分类站列。“赞同轮流当干部”:
“赞同选举产生干部”: “其他条件的”:
用民主的方式推选一人发言,引导思考:“轮流当干部”和“选举产生干部”的利和弊。
三)总结。
板书设计: 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
我喜欢的小干部 假如我当班干部 怎样选干部
作业布置:阅读教材23页内容,谈体会 教学后记:
备课时间:2012年9月28日 授课时间: 课题: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 课型:新授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学生干部应通过选举产生,了解民主选举的一般程序。
过程与方法: 懂得选班干部的标准和干部的职责。知道人人都有选举权,选举中做到公平、公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当干部只有为大家服务的责任,没有特殊权利。
教学重点: 知道人人都有选举权,选举中做到公平、公正。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教法:讲授引导 学法:讨论交流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们的班干部是全班同学通过民主选举出来的,他们办事公正,有能力,有责任心,他们担当了班级小主人,老师小助手的作用,功不可没。那么,当干部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二、探究学习
1、首先看看课文中这些同学的发言,列表分析。当干部可以管同学„„ 当干部是帮老师做事的„„ 当干部是多为同学做满意的事„„„
分析以上列表是否对集体,对大家有利。
2、你认为当干部是为了什么?列表说明。
3、小结:
当干部的动机要正确,当干部不是为了实惠,而是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次为大家服务和锻炼的机会。
4、当上干部,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责呢?
总结:班干部是大家选举的,只有为大家服务的职责,没有特殊的权利。
三、拓展
1、请班级干部谈谈自己当上小干部后的想法和做法。2、我了解的一些干部的想法和做法。(不涉及姓名)
四、总结: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干部就是火车头,充分发挥干部的作用,认真履行自己干部的职责,就能锻炼自己,健康成长,从小当好小主人,把自己培养成为全面发展,名副其实的合格人才。板书设计: 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
-----当干部是为了什么
作业布置: 给自己班级的干部写一段话,可以是希望,也可以是称赞,鼓励等。亲自送给班干部,相互交流。教学后记:
备课时间:2012年10月10日 授课时间: 课题:集体的事谁说了算 课型:新授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明白集体的事应大家商量,知道民主集中制这一民主生活中的基本原则.过程与方法:学习一些与大家商量办事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增强学生民主协商和民主参与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一些与大家商量办事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教学重点:增强学生民主协商和民主参与的意识。教学难点:学习一些与大家商量办事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教法:讲授引导 学法:交流讨论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巧妙导入
教师向学生公布一个比较武断,未征求学生的意见,不符合多数同学意愿的决定,以引起学生对这一决定的不满。
1、学生谈感受,道不满原委。
2、思考:为什么集体的事要大家商量,而不能个人说了算?
二、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1、课件出示教材28图,并附动画配音。
师:这些小干部其实很想为大家做些事情,不辜负同学的信任,但他们遇到了难题,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我们帮他们出出主意吧。
2、讨论:怎样才能做出一个让大家满意的决定呢?
3、交流、汇报,总结、提炼。(1)大家共同商量。(2)班委会商量决定。(3)人人参与商量决定。
(4)少代会商量决定。„„
4、课件动画介绍“少代会”概念及职责。
三、商议决定,达成共识
师:集体的事情不能一人说了算,应该人人做主人,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1、讨论:你们班在商量事情的时候,是不是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些同学不爱发言怎么办呢?
2、现场采访:(1)在班级商量事情的时候,你爱发表自己的意见吗?(2)你不爱发言的想法是什么?
3、讨论:怎样让不爱发言的同学也能把他们的想法说出来?
4、商议决定,达成共识
问:大家各有各的意愿和想法,商量时采用什么方法最后做出决定?
(1)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2)班委会讨论做出决定(3)小组长讨论决定
四、总结
板书设计: 集体的事谁说了算
-----有事大家商量
作业布置:把你学到的知识课后讲给你的家人或伙伴听.教学后记:
备课时间:2012年10月10日 授课时间: 课题:集体的事谁说了算 课型:新授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明白集体的事应大家商量,知道民主集中制这一民主生活中的基本原则.过程与方法:学习一些与大家商量办事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增强学生民主协商和民主参与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一些与大家商量办事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教学重点:增强学生民主协商和民主参与的意识。教学难点:学习一些与大家商量办事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教法:讲授引导 学法:交流讨论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成问题
导语:集体的事需要大家商量。大家在商量的时候,要有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以使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然而有些时候,大家在商量事情时会遇到一些问题„„
1、课件逐一出示P32、33图,并配以场外音。
2、讨论:同学们,你们在商议班级事情时,还会遇到哪些问题?
二、解决问题:
1、思考明理。想一想:(1)假如我在发言,别人打断我的话,我有什么感受?我希望别人怎么做?
(2)假如因为没有采纳自己的意见就生气,周围人会有什么感受?(3)如果只顾自己说,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别人会怎么想?
(4)怎样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说服别人呢?
2、制定“规则”。
师:如何进行商量呢?针对以上讨论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大家一起来制定一个“听说守则”。
(1)八人小组讨论,每组制定一份“听说守则”.(2)各小组守则汇总,筛选制定出全班“听说守则”(3)抄写“听说守则”,读熟记住。
三、学会商量
1、全班商量:为下周班会选择一个大家感兴趣的活动内容。照“听说守则”进行)
2、在协商中做出决定。
四、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 集体的事谁说了算
----学会商量
听说守则
作业布置:课后复习巩固本课要点。教学后记:
(按
备课时间:2012年9月29日 授课时间: 课题:我是参与者 课型:新授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应当认真执行集体中经大家民主决策出的行动计划,这是自己的责任。
过程与方法:学会管理自己,形成主动管理自己和参与校内各项工作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愿意并主动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为大家服务。
教学重点:集体讨论的时候,我们有积极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和义务,经过民主决策订出的行动计划,我们也有遵照执行的责任。教学难点:学会管理自己,形成主动管理自己和参与校内各项工作的意识。教法:引导 学法:交流讨论 教具:无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1.回忆一年中班级、学校、少先队组织了哪些集体活动,自己参加了其中哪些活动?没能参加哪些活动?没参加的原因是什么? 2.说一说自己参加活动有哪些体会?
二、读课文,并思考:
你对三位同学在一次集体活动中的表现满不满?组织讨论: 1.三位同学说得有道理吗? 2.集体做出的决定,是不是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为什么?
三、总结引导行为:集体讨论的时候,我们有积极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和义务,经过民主决策订出的行动计划,我们也有遵照执行的责任。
四、班级交流总结:
我们可以参与的事情: 我们参与的体会: 我们参与的经验: 我们还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情感交流:说说自己的收获。板书设计: 我是参与者
----可以不参加吗?我们可以做什么? 作业布置: 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自我管理? 教学后记:
备课时间:2012年10月15日 授课时间: 课题:我是参与者 课型:新授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应当认真执行集体中经大家民主决策出的行动计划,这是自己的责任。
过程与方法:学会管理自己,形成主动管理自己和参与校内各项工作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愿意并主动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为大家服务。
教学重点:集体讨论的时候,我们有积极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和义务,经过民主决策订出的行动计划,我们也有遵照执行的责任。教学难点:学会管理自己,形成主动管理自己和参与校内各项工作的意识。教法:引导 学法:交流讨论 教具:无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说一说这些同学在集体生活中自我管理的一些做法。
1、他们在自我管理中做了哪些事?
2、想想说说:如果是你,你会做吗?
二、思考说一说:
学校或班级生活中还有哪些现在没人管或是老师在管的事情,可以由我们自己来管?
三、讨论交流:
1、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自我管理?
2、在集体生活中,我遇到过哪些“闲事”?是怎样对待的?有什么体会?有哪些经验或教训?
四、深化交流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给自己寻找一个合适的岗位。
2、说说你怎样来履行职责?
五、总结引导行为
学校,班里有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管一管,有些事情可以自己出面去做,有些事情可以向老师反映等。作为学校和班级的小主人,多学校的事情,可不能分分内和分外。
六、指导完成“我的发现和金点子” 板书设计: 我是参与者
如何自己管理自己
作业布置:课后复习巩固本课知识 教学后记:
备课时间:2012年10月24日 授课时间: 课题:社会生活中的民主 课型:新授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社会生活中一些基本的民主生活形式.过程与方法:知道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发表自己看法和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权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社会生活中一些基本的民主生活形式.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和积极参与的态度。教法:讲解引导 学法:交流讨论
教具:课件及查找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大家调查自己的爸妈或其他亲戚朋友,看看他们参加过哪些选举活动?调查了吗?(调查了)谁来汇报一下。是呀!不管是居委会的干部,还是国家领导人,都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社会生活中的民主,打开书翻到40页。
二、学文明理
1、你看见过哪些选举活动?(农村选村干部、居委会选干部„„)
2、在电视里、报纸上看见过哪些选举?(县、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当时的情况怎样?(会场人多,人们既高兴又严肃,又庄重)师:是呀!因为代表们要慎重的选出自己的父母官,国家领导人,就要庄重严肃。
4、出示课件(第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情景)
5、我们小学生参加过什么选举?(班队干部竞选、少代会)
三、开展民主选举知识抢答,在班上或四个参赛组,答对一题加一面红旗。
1、在我国的民主选举中,哪些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人代会代表、少代会代表等是怎样产生的?
3、居(村)委会干部是怎样产生的?
4、我们小学生可以参加人民代表的选举吗?
5、国家的选举原则是什么?
四、活动天地——民主调查
1、把课前准备的民意调查表在小组里进行统计。
2、在班上进行公布,做成统计表,应该统一的多少人;不用统一的多少人;可以有一套但不用天天穿的有多少人。
3、根据调查情况,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五、说收获:请学生根据活动说说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板书设计: 社会生活中的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对话
作业布置:把你学到的知识课后讲给你的家人或伙伴听.教学后记:
备课时间:2012年10月24日 授课时间: 课题:社会生活中的民主 课型:新授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社会生活中一些基本的民主生活形式.过程与方法:知道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发表自己看法和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权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社会生活中一些基本的民主生活形式.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和积极参与的态度。教法:讲解引导 学法:交流讨论
教具:课件及查找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管理好我们的国家,不仅是各级领导的事,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我们应当主动参与管理和监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进行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
二、学文明理
1、请同学汇报本地的热线电话、投诉电话以及意见箱等。
2、有了这些设施有什么好处?
3、找一找广播、电视、报纸中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栏目。(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重庆电视台的“天天630”等)
4、在近期播出的哪条新闻你最感兴趣,规范了什么行为?
三、课外延伸
1、结合少先队活动,语文实践活动,开展“我给县长(校长)”提建议的活动。学生分小组进行,完成一份建议信。通过邮局、意见箱等恰当途径送到相关部门。
2、引导学生从小养成有主人翁责任感,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四、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 社会生活中的民主----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业布置:课后复习巩固本课知识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 我爱祖国的山和水 单元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祖国疆域辽阔,地形多样,河山壮丽,风光秀美.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意识.课时安排:8课时
备课时间:2012年11月1日 授课时间: 课题:我的祖国多辽阔 课型:新授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生活实例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
教学难点:学会看中国地图,知道图例、比例尺的含义。教法:讲解引导 学法:交流讨论
教具:课件和中国政区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学习课件出示:欣赏祖国风光图片: 看祖国的地图,祖国有多大?它像什么?这节课,我们来感受一下,祖国到底有多大。
二、计算比较,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
活动一:“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1、做“徒步旅行”的游戏,出发前,先来看看要走的“路线”。(学会看图例,认识国界和海岸线。)
2、开始旅行吧!从哪里出发?(了解家乡浙江在我国的哪边,复习地图方位。)
3、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祖国的行政区划,并结合地图,了解祖国的四至点(祖国的最南边、最西边、最北边、最东边分别在哪)。
4、计算:沿祖国大陆的边界走完一圈,至少要花多少时间? 通过这样的计算,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 活动
二、调查比较,体会面积之广
1、结合海南地图,比较本地与海南的面积。
2、结合中国地图,比较海南与中国的面积。
3、结合世界地图,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面积。
三、比较之后,你有什么发现?想说点什么?
(一)了解行政区划,进一步感受祖国的辽阔。
1、读读书中的小资料,了解行政区划。
2、结合地图,了解首都、省级行政中心、一般城市等图例。
(二)模拟旅游,充分感受祖国幅员辽阔。
1、说说自己小组准备去哪旅游。
2、小组交流旅游前了解的情况。
3、汇报交流:
(1)路程。(尝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通过路途遥远感受祖国的辽阔。)
(2)温差。(通过南北温差感受祖国的辽阔。)(3)时差。(通过东西时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四、总结升华
1、欣赏音乐《祖国有多大》。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3、师总结。
板书设计:我的祖国多辽阔----祖国有多大
作业布置:观察地图,了解首都、省级行政中心、一般城市等图例。教学后记:
备课时间:2012年11月1日 授课时间: 课题:我的祖国多辽阔 课型:新授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生活实例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
教学难点:学会看中国地图,知道图例、比例尺的含义。教法:讲解引导 学法:交流讨论 教具:课件及中国政区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学习。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拼图游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拼一拼中国政区图。
二、拼地图。
1、课件出示:把中国政区图贴在硬纸板上,按照省级行政单位剪开,对照完整的中国政区图,用剪下的硬纸板拼成一张完整的地图。(1)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2)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最先完成。(3)展示汇报。(4)学生互评。
三、观察描述。
1、结合刚才的拼图活动,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思选择某个省份进行外形描绘,说出于其相似的物名。
2、大家相互交流,或选一些同学在班上介绍。如:云南省上方式对称的弧形,下方是一个小尖,像蝴蝶。
3、其他同学进行评论。
四、在生活中感受行政区划。
1、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活周边体现行政区划的事情的资料,交流自己的发现。
2、正确写出自己家乡的地址,并说一说地址上体现出的行政区划。
3、如果没有这样的行政区划,我们的生活、工作会有哪些不便?
五、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谈谈你的想法或建议?
3、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我的祖国多辽阔 作业布置:课后巩固复习本课内容 教学后记:
备课时间:2011年9月1日 授课时间: 课题: 江山多娇 课型:新授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知道我国的主要地形、地貌、并能在地形图上找到他们的位置;了解母亲河的基本情况,明白“母亲河”的含义.过程与方法:探究多样的地理环境给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的益处,促进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祖国山河壮丽、秀美,形成热爱祖国的情感。懂得多视角欣赏自然之美,并增强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知道我国的主要地形、地貌.教学难点:在地形图上找到他们的位置.教法:讲解引导 学法:交流讨论 教具:中国地形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引课题。出示中国地形图,师述:俯视祖国大地,她就像一只威武的雄鸡,傲然屹立的世界的东方。她有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千百年来,我们中华儿女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板书:江山多娇
二、了解祖国的地形地貌。板书:祖国就像一副画。
1、问:这是一张中国地形图,它有几块主要的色块,这不同颜色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大家就一同对我国的地形图,了解和研究我国的地形、河流。
2、理解我国的地形三级阶梯。问:地形图上的各种颜色就是代表不同的高度。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在这张图上各种颜色都代表的高度是
多少呢?教师点图片上的各种颜色,分别判断土黄色、黄色、绿色的海拔是多少。
师述:我们从高空向下观看我国的地形,大体上分为三级阶梯,因为是从上往下看,所以第一阶梯最高,第二阶梯次之,第三阶梯最低,尔后是海洋。再仔细观察,我国的地势明显是西高东低。板书:西高东低
3、我国主要的地形地貌。
①世界上的地形分为五种,具体是: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这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请在地图上找一找。板书:五种地形齐全
②请读小资料:P53。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地图上找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主要丘陵、主要河流、主要岛屿„„互相指一指。
③思考讨论:多样的地形、地貌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好处?我们的家乡属于什么地形?
④扩展资料。海拔:是指地面上某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们用的《中国地形图》上中国各地的海拔是以青岛黄海水准原点为起算点的。水原点即平均海水平面。多种地形与我国生产的关系:我国幅员辽阔,世界上五种地形都有,这样就给我们发展多种经营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平面为我们提供了耕地,高原为我们发展牧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山地为我们带来了丰富的矿藏等等。这样使得我国能够从各方面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三、走进母亲河。(板书:我们的母亲河。)
1、思考:我们为什么称长江、黄河为母亲河?
2、收集资料,请你拿出有关母亲河的资料、故事、赞美母亲河的诗歌、散文、歌曲、绘画„„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资料,全班同学把资料进行归类。
4、歌唱母亲河。以小组为单位,全班进行比赛。
①说一个评价母亲河的词。每组不重复,看谁用词最贴切。
②说一句赞美母亲河的话。看谁感情最真挚。
③讲一个长江、黄河的传说、故事,或朗诵一首诗、唱一首赞美的歌„„
四、小结。
祖国就像一幅色彩丰富的水彩画,13亿中国人生活在她温暖的怀抱。
五、延伸课外。
课后收集祖国风光的图片、资料,自制一个祖国旅游观光路线图,为下节课学习做准备。板书:江山多娇
祖国就像一幅画:西高东低 地形齐全 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岛屿„„ 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黄河
作业布置:课后收集祖国风光的图片、资料,自制一个祖国旅游观光路线图.教学后记:
备课时间:2011年11月15日 授课时间: 课题: 江山多娇 课型:新授(活动课)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知道我国的主要地形、地貌、并能在地形图上找到他们的位置;了解母亲河的基本情况,明白“母亲河”的含义.过程与方法:探究多样的地理环境给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的益处,促进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祖国山河壮丽、秀美,形成热爱祖国的情感。懂得多视角欣赏自然之美,并增强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知道我国的主要地形、地貌.教学难点:在地形图上找到他们的位置.教法:讲解引导 学法:交流讨论 教具:无 教学过程:
一、讲我的旅游故事。
请几名同学讲一处自己曾经去旅游过的地方。要求:
1、讲清景点所在省市位置,游览时间,自己印象最深的景点,自己游览后的感受。
2、学生介绍完一处风景,就把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二、小组活动——“我的旅游观光梦想”。
1、展示自己的一个全国范围的旅游路线图。在小组内介绍需携带的物品,采用的交通工具,观光的顺序、注意的事项等。
2、着重讲自己最想去的一个地方及原因,以及对那个地方的初步了解。
三、我会表演——小品:我是世界自然遗产。
1、学生分组,看书查资料,了解“世界自然遗产”的含义,以及我国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地方,教师进行指导。
2、分别就自己感兴趣的一处,了解它的景观特色、被保护情况,合作编小品脚本,进行排练。如扮成游客、导游、当地居民、拟人化的山水树木等„„。
3、请两三组学生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四、总结升华。
祖国有壮丽的山河,需要我们精心的呵护。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板书设计:江山多娇------神游祖国 我的旅游故事 我的旅游梦想 保护世界遗产
作业布置:课后巩固本课知识 教学后记:
备课时间:2012年11月20日 授课时间: 课题:祖国的宝岛台湾 课型:新授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台湾问题的由来,知道台湾的美丽富饶是人们千百年来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
过程与方法: 了解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台湾问题解决,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台湾与祖国大陆有地缘、血缘关系,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台湾问题的由来.教法:讲解引导 学法:观察、交流讨论
教具:与台湾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揭题。
师:同学们,你们在二年级的时候读过一篇课文,叫《日月潭》,还记得吗?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台湾)说到台湾,你们对台湾有哪些了解呢?说说看。(生自由交流)
对,今天让我们走进台湾,去进一步的了解美丽的宝岛——台湾。(读题)
二、学习了解台湾。
1、台湾在哪里
教师出示祖国地图,学生从地图上找到台湾,看看与祖国哪个省最近?然后用尺量一量(两地的距离,根据比例尺算一算实际距离。)师:台湾本来跟祖国大陆是一体的,为什么现在分开了呢?请同学们阅读58页文字,了解台湾岛的形成。
(教师补充):台湾海峡的深度,宽度。用数据说明台湾跟大陆是原来是一体的。
2、台湾的美丽与富饶 师:台湾岛是什么样儿的呢?
(1)(课件或者指导学生看书),让学生欣赏富饶的台湾,美丽的台湾。
(2)学生谈看后的感受。(3)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
(4)教师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尤其是对于台湾的富饶,老师应把台湾的别称一个个说出来,学生根据名字说出理由。如:米仓、东方粮库、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方盐库、兰花王国、蝴蝶王国、鱼仓等。对于台湾的美丽,老师建议学生当小导游,带领大家游一游台湾岛。领略台湾的“山高、林密、瀑多、岸奇”等。重点游览日月潭,在游览中配上相应的图片。(5)老师小结。
3、台湾的美丽与富饶是人们千百年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 师:我们惊叹宝岛台湾的美丽与富饶,这可是人们千百年来开发经营的结果。台湾的早期开发,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融汇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在中国的史籍记载中,台湾在战国时代称为“岛夷”,前后汉和三国时代称“东鲲”、“夷洲”,隋、唐以后称“流求”,明万历年间正式在公文上使用“台湾”的名称。据古文献记载,中国大陆军民东渡台湾,垦拓、经营台湾岛,最早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公元230年(三国吴黄龙二年),吴主孙权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水军渡海到达台湾。这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吴人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中,就曾详细记载了当时台湾的生产和生活形态。到了6世纪末、7世纪初的隋代,大陆和台湾的接触增多。据载隋炀帝曾3次派人到台湾,“访察异俗”,“慰抚”当地居民。是时,大陆和台湾已有贸易往来。此后由唐到宋的600年间,大陆沿海人民,特别是福建泉州、漳州一带居民,为了躲避战乱兵祸,纷纷流入澎湖或迁至台湾,从事垦拓。至南宋时,澎
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有军民屯戍。大陆和台湾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日渐频繁。(指导学生看书59页)师: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开发台湾的故事?讲一讲。板书设计:祖国的宝岛台湾 美丽的宝岛---台湾
作业布置:画一画台湾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或设计一下未来的台湾。画好后在班上交流交流。教学后记:
备课时间:2012年11月20日 授课时间: 课题:祖国的宝岛台湾 课型:新授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台湾问题的由来,知道台湾的美丽富饶是人们千百年来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
过程与方法: 了解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台湾问题解决,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台湾与祖国大陆有地缘、血缘关系,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台湾问题的由来.教法:讲解引导 学法:观察、交流讨论 教具:无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揭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台湾的美丽和他渊源的历史,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台湾,进一步去了解台湾传统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
1、了解台湾的习俗。
(1)欣赏台湾的习俗(60页的插图)(2)交流看后的感受。
(3)师小结:闽台一水之隔,同根同源,台湾的民俗大多是从闽南传来,和祖国大陆有很多同样的传统习俗,并一直保持到现在。一年中的元宵、清明、端午、中秋、春节,是两岸民众最主要的节日,尤其是春节。因为一年到头工作辛劳的人们,要乘春节期间好好享受一番悠闲,人们不仅要吃好、穿好,还要玩好,为此台湾民众在节前忙得不亦乐乎。
(4)你还知道台湾与大陆有哪些相同的方面?节日风俗、、饮食文化、语言文字、历史渊源、传统文化等。
(5)师补充:如:速冻食品中的汤圆,快餐食品中的台湾方便面,餐馆中的台湾菜,台湾电视剧,台湾新闻节目等。
2、根深蒂固的中华文化。
(1)了解台湾故宫博物院、孔子庙。大屏幕展示博物院和孔子庙内部结构。
(2)简单了解台湾作者写的一些书。比如:蔡志忠的漫画或者其它文学作品、青少年读物等。
三、两岸情深
师:同学们,台湾和祖国大陆虽有一峡之隔,可它隔不断我们的血脉相连,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永远也无法阻隔的,请读于右佐的感叹吧——(见书61页)
1、自读:“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
2、结合注释,领悟其中蕴含的思念之情。
3、师: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心相系、脉相连,我们不仅从于又佐的感叹中感受到了这中根脉相连的亲情外,还从《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的台湾青年实际行动中感受到了这样深厚的情谊。请一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熟悉的文章。
4、师:是的,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你还有哪些类似的诗词、歌曲、故事等,让我们来唱一唱、讲一讲。
四、学习和了解影响祖国统一的因素和我们的努力。学生阅读教材62页的资料。教师结合台湾历史进行讲解。
五、拓展延伸:台湾同胞们,我想对你说。板书设计:祖国的宝岛台湾----祖国一定要统一
作业布置:写一段对台湾同胞的寄语。可以是小诗、一句话、一幅画、一篇日记、一封信等,小组内选出有代表性的,在班上展示交流。或者办一个专栏进行展示。教学后记:
第五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可爱的中国
第一课 我的祖国(祖国疆域有多大)
导学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了解我国人口有多少,了解人口多有哪些好处和不利。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提问,使同学们思考自己对祖**亲了解有多少。
二、自主学习新课,交流合作新知。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了解国界线的标志。
教师:看祖国的地图,它像什么?这节课,我们来感受一下,祖国到底有多大。
通过寻找自己的家乡位置理解住过的疆域有多大。活动一:“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1.做“徒步旅行”的游戏,出发前,先来看看要走的“路线”。2.开始旅行吧!从哪里出发?
3.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祖国的行政区划,并结合地图,了解祖国的四至点。
4.通过观察地图,了解祖国的各个邻国,感受我国疆域的辽阔。活动二:模拟旅游,充分感受祖国幅员辽阔。1.说说自己小组准备去哪旅游。2.小组交流旅游前了解的情况。3.汇报交流:(1)路程。我国东西相距多少千米(5200千米);南北相距(5500)千米。最北点(漠河,中国北极村之称,最南端,曾母暗沙)
(2)温差。(通过南北温差感受祖国的辽阔。)(3)时差。(通过东西时差感受祖国的辽阔。)(4)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
(5)相邻的国家(15个):俄罗斯 蒙古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阿富汗 巴基斯坦 尼泊尔 不丹 缅甸 印度 老挝 越南 朝鲜 锡金三、三、总结:
1、我国的国土面积约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第三位), 1
人口约(13.4)亿,我国东西相距(5200)千米,南北相距(5500)千米,最北端是(漠河)有(中国北极村)之称,最南端是(曾母暗沙)。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
四、别行政区。与我国领土相邻的国家共有(15)个,他们是:(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缅甸)(印度)(老挝)(越南)(朝鲜)(锡金)
第二课时 江山如此多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自然风光多姿多彩,奇异瑰丽。置身于大自然的美景中,你肯定会流连忘返。下面哪位同学愿意介绍一下给
2、教师导入新课: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大家没有去过的美丽地方。
二、进行新课:
1、运用课件播放自然美景,让学生认识交流各地的美景,2讨论交流
3、查阅资料,了解黄山的“四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1)自主学习与讨论
第三课 古老的中华文明
导学目标及重点:
1.了解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境内的远古先人都有哪些、炎黄子孙的含义、四大发明、京杭大运河是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多彩的节日。
2.为我国悠久的历史感到自豪和骄傲。课时安排: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这悠久的历史中,我们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文化,本课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介绍一下我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
二、新课导学
1、我们生活的祖国有过很长的历史,你知道哪些朝代?(1)学生自主讨论交流:
(2)教师小结:我国有很长的文明史,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去认识我国悠久的历史。
2、欣赏图片,激发兴趣
多媒体出示能代表中国古老文明的物品的图片,让学生认识这些国宝,激发研究历史的欲望和兴趣。
3、认识我国经历的朝代
(1).粗略讲解祖国的历史轮廓。
夏、商、周、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明、清……
(2).重点讲解夏朝至清朝这一段历史。
理清夏朝距今4000年,商朝距今3000年,西汉距今2000年左右,宋朝距今1000多年的历史。
4、了解美国建国的历史:
(1)、讨论交流:美国从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到现在,只有200多年的历史。
(2)日本有多少年历史呢?
(传说公元660年建国。)三.总结
四、作业:写出我国的历史过程线路图。
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是(夏)朝,离现在已经约有(4000)多年了,接下来的历史朝代是(商)、(周)、(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明)、(最后一个历史朝代是()朝。
第四课 我爱你中国
教学目标:
1.了解我们祖国的心脏、祖国的明珠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历史和现在。
2.明白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中坚力量,保卫祖国大好河山依靠解放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热爱我们的祖国,不仅应为它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且 3
因为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对这片世世代代生活的土地的感情十分深厚,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祖国的心脏——北京、刚刚回归祖国的香港和澳门、还有以后肯定会回归祖国的宝岛台湾。
二、进行新课
第一部分:祖国的心脏
1、讨论交流:你知道祖国的心脏在哪里吗?对,祖国的心脏就是我们的首都北京。北京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名城,你知道有几代王朝曾经在这里建都?留下了哪些历史遗迹?
2、交流展示:
3、小结:同学们都知道,心脏是人体的中心,为什么说北京是祖国的心脏呢?看课件,说出北京是中国的哪些中心。
(1)讨论交流:
(北京市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三、小结
四、作业:
1、我们的祖国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首都是(北京),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
第五课 中国之最
导学目标:
1、了解中国领先于世界的各个方面和优秀的历史人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分析活动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发明创造和先进的文化,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培养学生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3、知道一些中国之最,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在当时所处的领先地位。记住一些科学家的名字。
导学重点:
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发明创造和先进的文化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教学难点
认识中国之最产生的原因及(对)当时的社会影响。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我国在历史上有很多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你们了解哪些呢?让 4
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二、学习课文内容,了解中国之最
1.学生自主学习47、48页内容,对重点内容做圈点。
2.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了解我国在医学、科学、航海业上的成就)
3.(班级)(集体)交流主要内容。
三、录像作品欣赏
1.大屏幕展示体现中国之最的录像资料片。2.谈谈自己观看以后的感想。
四、设计中国之最展板
1、医学成就:扁鹊——脉诊法 华佗——麻醉手术
张仲景——《伤寒论》 李时珍——《本草纲目》
2、科学成就:科学家张衡——地动仪
3、数学家祖冲之——圆周率
4、水稻专家袁隆平——杂交水稻
5、航海业:郑和下西洋 海上丝绸之路
教学反思:本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从收集资料、整合资料到制作展板,孩子们踊跃主动,效果很好!另外,本节课,学生对中国之最了解较多,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少数学生收集资料的主动性和整合资料的能力仍是今后应该关注的主要问题。
五、作业:
1、医学成就:扁鹊——脉诊法 华佗——麻醉手术 张仲景——《伤寒论》 李时珍——《本草
2、科学成就:科学家张衡——地动仪
3、数学家祖冲之——圆周率
4、水稻专家袁隆平——杂交水稻
5、航海业:郑和下西洋 海上丝绸之路
二单元 民族团结一家亲
第一课 多民族的大家庭
导学目标:
1.了解我国是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间世代友好。
2.了解我国目前各民族幸福生活在一起,我们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
3.理解我国为了促进多民族大家庭的和睦,实行了民族全区域自治政策,设立了自治区、自治县、自治州和民族乡。
课时安排:3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融合中,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今天我们来学习《多民族的大家庭》这一课。
二、进行新课
1、讨论:我国有多少各民族,哪些民族人口比较多吗?
2、交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汉族人口比较多。
3、小结:书上50页的小结话语。
4、大家一定知道美丽的西藏,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是拉萨,在拉萨有各布达拉宫,大家知道布达拉宫是为谁修建的吗?
5、补充资料:给大家讲个美丽的故事吧,在唐朝,有个漂亮的公主叫文成公主,她被当时她的父皇李世民派到西藏与西藏的吐蕃松赞干布结婚了,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布达拉宫,藏族同胞后来就总称是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后代。
6、拓展延伸:
吐蕃就是藏族的祖先,让我们探究吐蕃与大唐朝求婚和亲的故事。
(1)、了解松赞干布的故事。
(2)了解唐朝皇帝李世民的故事及对和亲的态度、做法。(3)讲述吐蕃大臣到唐朝求婚的故事。(4)说说和亲的影响
7、你对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还有哪些认识和了解?历史上有很多的民族和汉族有过亲密的交往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民族大家庭。
三.总结 四.作业:
1、我国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比最多。
2、我知道的的少数民族有(瑶族)(壮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傣族)等。
第二课 丰盛的民族饮食
教学内容:丰盛的民族饮食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饮食,懂得各民族人民之间应当相互尊重。懂得应该尊重民族的饮食习惯。
2、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饮食特点,知道有的少数民族在饮食方面的忌讳。知道应该尊重民族的饮食习惯。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学做几样民族食品。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饮食特点,知道有的少数民族在饮食方面的忌讳。知道应该尊重民族的饮食习惯。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学做几样民族食品。课时安排: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各民族有不同的饮食特点。
二、形式多样的民族饭
1、你知道羊肉串是哪个民族的食品?为什么它能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1)讨论交流:
(2)展示、小结:维吾尔族
2、我们一起介绍好吃的民族饭吧!(1)糍粑的做法。
(2)你还知道哪些民族饭及其做法。
三、尝尝我们做的手抓饭 让同学带来自己在家中做好的手抓饭,请大家一起品尝,并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四、作业:写下自己做:“手抓饭”的感受。
第三课 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
导学目标:
1.了解艳丽多彩的服装,搜集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2.能够通过民族服饰找出所属民族。
3.了解民族特有的物品,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国各民族分布地区不同,生活环境、物质条件也不同,因此,在服饰上有很大差别。同学们一定见过艳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服装,这节课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
二、进行新课
第一部分:艳丽多彩的服装
教师:少数民族的服装绚丽多彩,一方面反映出各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同时也展现了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湛工艺,各具特色的服装,美化了人们的生活。下面大家看课件,看看认识这些民族服饰是哪个民族的吗?
1、讨论交流
2、交流展示:
第二部分:猜猜我是哪个民族
1、自主学习、讨论: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服装非常漂亮,妇女大多数穿裙子。(看课件)猜猜下面是哪个民族的服装?
2、交流展示:
第三部分:民族物品展示会
1、自主学习讨论:我们每到一个地方旅游,都会带回当地的特产,特别是饰物,让我们一起欣赏各地的民族物品吧!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民族特有的物品,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2、交流展示:。
三、总结评价
本课主要介绍了缤纷多彩的民族服装和民族物品,一方面反映出各族人民的聪敏智慧,同时也展现了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湛工艺,各具特色的服装和物品,也美化了人民的生活。
四、作业:介绍一个民族的服饰特点。
第四课 形式多样的住房
导学目标:
1.了解少数民族的住房的形式多样。2.理解少数民族住房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国各民族的住房,由于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建筑材料以及生活习惯、劳动条件等不同,住房的形式多种多样,各具特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了解一下各民族形式多样的住房。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课
1、蒙古族:蒙古族的特色住房叫做“蒙古包”。“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居室:用毡块、木料构成。圆形尖顶,用一屋或两层羊毛毡子覆盖。在大风雪中阻力小,不积雪,包顶不存雨水。包门方而小,且连地面,寒气不易侵入。迁徙拆散,定居安装。
2、壮族:壮族的特色住房叫做“干栏式木楼”。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点缀着一栋栋干栏式木楼,这就是壮族人民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3、瑶族:大家听说过瑶族的住房吗?看图片,瑶族的房为竹木结构的草顶房。一般为三开间带前廊。前廊是歇息和家人团聚的场所。正房上方设有阁楼。阁楼下有火塘,用于起居和做饭。阁楼上为卧榻,有直爬梯供上下,虽然,这种房子受熏
4、傣族:傣族竹楼是一种全用竹子建造的二层楼房。柱、梁和屋架结构用粗竹,围墙用竹片编织,剖开的竹子压平做楼板,门、窗也用竹子制作,屋顶盖茅草或葵叶编的草排。
底层有的架空,用来饲养耕牛、舂米或堆放杂物,有的用竹墙围作粮仓或厨房。二层设堂屋和卧室供人居住,并在一侧或两侧设有外廊和晒台。屋顶坡度较陡,屋脊两端设通风孔。屋檐很低而且出挑深远,起遮阳避雨作用。廊下安装楼梯供人上下。
5、黎族:黎族的竹架棚房子状如倒扣的船只,茅草覆顶,木头或竹子的梁柱,编竹抹泥墙、竹条墙或椰叶墙;屋内设火灶,灶上方悬挂竹筏,做烤干食物作用,屋顶侧面开天窗。没有间隔和睡床,居住者一般在灶旁铺席席地而睡。
三、讨论交流展示看过多种多样的民族住房后的感想呢?
四、总结评价
本课主要介绍我国各民族形式多样的住房、,我国各民族的住房,由于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建筑材料以及生活习惯、劳动条件等不同,住房的形式多种多样,各具特色。通过介绍少数民族多种多样的住房,使同学们对我们民族大家庭更加了解。
五、作业: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的住房,采用伞顶圆柱白毡毛屋为住房的是()族,以长方形或圆柱形的帐篷为住房的是(),以土木建筑材料平顶为住所的是()族。干栏式的建筑是()族。
教学反思:
第五课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导学目标:
1.了解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2.体验民族歌舞,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课时安排:2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有本民族的新年,有庆丰收的佳节,还有纪念本民族英雄人物的节日等。每逢节日,人们盛装打扮,置办酒席,歌舞欢庆。本课我们来学习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二、自主学习探究讨论新知 第一部分:欢乐的泼水节
1、泼水节是傣族传统的新年节日,时间:在清明前后。习俗:人们互相泼水,表示祝福。
2、泼水节的来历:很久以前,在傣族聚居的地区出现了一个残暴的魔王,他无恶不作,到处烧杀抢劫,奸污妇女„„人们受尽了他的残害,对他恨之入骨,可是谁也无法杀死他。魔王已有11个妻子,可他仍不满足,又抢来一个美丽聪明的姑娘。这个姑娘心里恨透了魔王,可表面却不露声色,装着与魔王十分要好。一天夜里,魔王从外面抢回来许多财宝和奴仆,她趁魔王高兴不备时试探问清了用魔王头发可勒死魔王的秘密。于是,夜深人静,趁魔王睡着的时候,姑娘悄悄地拔下了魔王的一根头发,勒住魔王的脖子。顷刻间,魔王的头便滚落在地。但是,魔王的头滚到哪里,哪里便发生灾难,抛到河里,河水泛滥成灾;埋在地下,到处臭气冲天,只有魔王的妻子抱着才平安无事。为免除灾难,姑娘们便轮流抱着魔王的头,一人抱一天。天上一天,等于地上一年,每年姑娘们轮换的日子,即清明节后第7天,傣族人民怀着对姑娘们敬佩的心情,给姑娘们泼一次清水,作为洗污净身的一种祝福。泼水节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第二部分:介绍几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2、蒙古族的“白节”或“白月”。蒙古人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故称春节为白节,称农历正月为“白月”。白节首日即农历正月初一,过白节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习俗。现在蒙古族亦把白节作为最隆重的节日。腊月三十日晚上,全家即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迎贺新年,彻 10
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家长献哈达、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3、黎族的“三月三”。每年的农历三月三这一天,具有敬老美德的黎族同胞带上自家腌制的山菜、酿好的米酒、做好的糕点去看望寨内有威望的老人;年轻的男子则结伙外出狩猎、打鱼,姑娘们烤鱼、煮饭。夜幕降临,小伙子们跳起了传统的黎族舞蹈,男女青年对唱山歌,一旦情投意合,姑娘则把亲手编织的七彩腰带系在小伙子的腰间,小伙子也会把耳铃穿在小姑娘的耳朵上或把发钗插在姑娘的发髻上。
4、还有很多民族拥有民族的节日,你还知道哪些节日,给大家讲一讲啊。
三、小结:
四、作业:
泼水节是()传统的新年节日,时间在()前后,火把节是()的传统节日,蒙古族有()、黎族有()节。
第六课 团结和睦建设家园
导学目标:
1.了解各民族在历史上和现在生活中共同交流共同进步。2.向为住过建设做出贡献的各族人民劳动者致敬。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和今天,今天各族劳动者依然在建设祖国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今天我们来学习《团结和睦建设家园》这一课。
二、自主探究新课
第一部分:各民族共同创造祖国历史文化
1、少数民族地区的很多农作物,如高粱、玉米、花生、芝麻、葱、蒜、西红柿、胡萝卜、葡萄、西瓜、核桃、茶叶等先后传入中原。
2、汉族女纺织家黄道婆,在学习黎族人民纺织技术的基础上,逐步赶紧和提高了纺织技术。
3、从古至今,涌现了许多少数民族杰出人物。第二部分:向劳动者致敬
(1)、各民族为家乡做出了贡献,如果召开各民族普通劳动者座谈会,请劳动模范到班里和我们座谈,你想与他们交流什么问题?
(2)、你怎样歌颂他们的工作业绩?
三、总结评价
本课是一节扩展课。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共同创造和发展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民族交流共同进步是古老的优良传统,民族共同努力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是各民族共同的目标。
四、作业:
1少数民族地区的很多农作物,如(高粱、玉米、花生、芝麻、葱、蒜、西红柿、胡萝卜、葡萄、西瓜、核桃、茶叶)等先后传入中原。
2、汉族女纺织家(黄道婆),在学习黎族人民纺织技术的基础上,逐步赶紧和提高了纺织技术。
3、从古到今,蒙古族的(成吉思汗)满族的(康熙)水族的(邓恩铭)回族的(郑和)壮族的(李宁)为祖国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贡献。第三单元 丰富多彩的生活
第一课时 传媒与生活
导学目标:
1.了解传媒与生活的密切关系。2.了解传媒包括哪些方面。
3.知道有许多人在传媒的背后做出辛勤的努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传媒的发展越来越快。我们能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了解他们是怎样影响我
2、在我们身边都有哪些属于传媒工具呢?
二、探究新知
1、你生活在传媒世界里感受如何?(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2、讨论交流身边的传媒工具及作用。
(身边的传媒工具有:书、广播、电视、网络、电脑、手机等)书:(给我们带来很多知识);电脑网络:(加强了与世界的沟通与联络);电视:();收音机:()
3、讨论交流身边一些传媒工具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传媒工具的共同点:();不同点:()
4、荧屏连着千万家。
(1)、电视频道越来越多,电视节目覆盖越来越广,丰富多彩的节目背后,包含着许多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
(2)、为了丰富大家的生活,保护传媒工具,我们能做哪些力所 12
能及的事情?
(3)、交流展示:
三、总结评价
本课主要讲解传媒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主要介绍了几种传媒工具,教师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了解传媒与我们生活的紧密型。
四、作业:
1、你知道的传媒有()()()()等。
2、说说传媒的作用:书:(给我们带来很多知识);电脑网络:(加强了与世界的沟通与联络,带来大量信息);广播、收音机、电视:(传递最新信息,了解国家时事);
第二课时 网络连着我和你
一、导学目标:
1、初步了解网络和网络发展的现状,激发学生积极进入网络世界的热情,体验网络给学习和生活所带来的帮助与乐趣,遵守网络的道德规范,自觉抵制网络上的不良行为。
2、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怎样使用网络,学会怎样利用网络方便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学会文明上网,健康上网。
3、激发学生对网络的浓厚兴趣,领略网络的无限魅力,并懂得要文明上网,健康上网。
二、导学重点:
1、体验网络给学习和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2、遵守网络的道德规范,自觉抵制网络上的不良行为,学会文明上网,健康上网。
三、导学过程:
1、师:同学们喜欢上网吗?上网都喜欢干什么?
2、讨论交流:
网络的功能有哪些? 读读94-97页的内容,看看网络还为我们带来了什么?一会儿讲给大家听!
3、学生交流展示:爸爸妈妈或身边的人都上网干什么?(如购物、炒股、看直播、看病、旅游指南、写作等。)
4、小结:网络的功能原来这么强大、广泛,那你们觉得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在学生回答时可以结合自己的上网经历,也可以回答自己的切身感受。)
5、说说网上的趣事。
6、交流我上网的经历。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获取有意的信息
一、导学过程:
1了解信息的好处与坏处。
2、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信息,让自己健康成长。
3、自主学习与讨论:揭题:网络信息的正负面影响。(1)网络信息的正面好处(说明观点、收集一些说服对方的案例)(2)网络信息的负面影响(说明观点、收集一些说服对方的案例)(3)交流结果:
4、我们讨论的结果:
5、总结: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系列地 问题。电视、网络等在给我们传递大量有益信息的同时,负面的影响也很大。我们要正确对待。
6、作业:
(1)网络公约:
(2)说说网络对自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