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单元教学思路
在“新闻”单元的视野中备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单元教学的构思:
本课属于教材中的新闻单元,有四篇课文:
《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定位为“特写”)
报告文学《包身工》 通讯《飞向太空的航程》
本单元有多篇文章,可以让学生先读其他几篇较容易理解的课文,复习、巩固新闻知识之后,熟悉了一般新闻的常规样式后,再来读本文。在某种意义上说,本文属于新闻文体的“变式”。只有掌握了“常式”,才能更好地理解“变式”。还可以做此处理:让学生自己找一篇“标准”的新闻(或自认为不错的新闻);教师找一篇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或解放事件的1945年的新闻,与本文作对比。
如果不做任何铺垫和准备,如果没有单元意识,就本文读本文,很容易造成教学目标的模糊和教学意图的茫然。
作为单元教学的设计,单元内的一组文章都可以处理成新闻知识的例文。当然,本文也可以处理成定篇,但定篇的解读也一定少不了形式的鉴赏,没有新闻知识的准备,就很难在一节课内完成对本文的全面解读,很容易止于对内容的大概了解、对部分语句的揣摩而已,不足以教出定篇的味道。
课文教学,要突显文本自身的特点,不能把所有文章都教得千篇一律。就本文而言,我想抓住“新闻”二字做文章。这是因为:
一、课文本来就是新闻名作;
二、本文题目又自称“没有新闻”(这是本文的一大亮点);
三、本文乍一看来,的确不“像”人们常见的新闻。课前的学生调研:
(1)学生在初中学过哪些新闻作品?(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教材,有毛泽东的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他们对新闻有哪些了解?他们印象中的新闻是什么样子?
(2)学生对“奥斯维辛”有些什么了解?看过哪些二战集中营题材的影视和文学作品?(初中教材中,也有这类的课文)语文知识的研究: 对于新闻,高中生应该了解哪些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即“什么是新闻”与“怎样读新闻”)?(学生应掌握的语文知识)
再退一步,先看看我们教师对新闻又有哪些认识?(教师的语文知识)新闻的基本特点:
内容上:真实、及时(时效性)、有意义的、引人关注的人物和事件(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形式上:比较短小、倒金字塔结构、五“w”要素„„ 怎样阅读新闻?
一般而言,阅读新闻不需要逐字逐句地鉴赏,只需快速、准确地获取有用信息;另外,要善于区分事实与观点,学会批判性阅读;再深一层,是能领会新闻文字背后的情感态度或意识形态(比如:说了什么,不说什么,大说特说还是一略而过,乃至放在什么版面、什么时段)。这三点,也就是阅读新闻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但我们的教材中,很少有提供上述训练的合用的新闻作品。
本文,不适合在新闻的形式方面展开教学,也不适用于训练阅读新闻的一般方法。所以,打算在新闻内容的三个特点展开。(1)真实。这一点没问题。
(2)及时。本文标题“没有新闻”,是指奥斯维辛集中营已成历史,这里没有再发生什么意外事件;本文记述的不是14年前的大屠杀事件,而是14年后人们参观集中营的事件,因为这是1959年的当下事件,所以并未失去新闻的“实效性”。——明确这一点,可以使学生准确把握本文内容的重心。
(3)有意义的、引人关注的人物和事件。本文记述人们14年后参观集中营的情景,意图是让人们不要遗忘历史。所谓“没有新闻”,以及开头结尾的对比场景(最可怕的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张力,意义就在这里!——明确这一点,使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将不止于对法西斯的仇恨,更是对历史不容遗忘的理性深思;使学生明白:优秀新闻永恒的生命,在于记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人道主义情怀,而不是盲目地追新猎奇。教学重点:
始终抓住“新闻”这根主线,让学生在复习新闻一般特点的基础上,把握本文别具一格的特点,懂得新闻深层的价值(社会关怀)。教学难点:(1)怎样照顾学生与时代背景的隔膜,缩小心理距离?
(2)学生对含蓄文字的感悟鉴赏能力不足,对一些难句的理解和体会,需要不少时间和铺垫。
(3)这节课又不能上成德育课、历史课,怎样把内容理解、情感教育与新闻知识结合好? 教学目标:
1.赏析《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理解本文成为新闻史名篇的原因,受到反法西斯教育:增强对遇难者的深切同情,对历史不容遗忘的理性思考。(定篇)2.通过《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了解新闻的变式,懂得优秀新闻永恒的价值在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人道主义良知,以及对司空见惯现象的敏锐的感知与捕捉能力。(例文)
3.在研读过程中,继续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1)品味语言文字,用心体会内涵;(2)鉴赏优秀作品,不仅理解内容,而且关注形式。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
问题是带领学生有序而深入地研读课文的线索。一节课的流程顺畅、环节清晰而紧凑、重点突出、学生思维被激活,关键在问题的设计。如果要简化头绪,可设计两个问题:
1.本文是不是新闻?如果不是,为什么?如果是,它和一般的新闻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题,同时指向内容理解和形式把握。提问的目的: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
2.本文作为新闻史上的名篇,有什么震撼人心的力量?力量从何而来?(这一问题,也同时指向内容与形式)教学基本环节:
1.导语(2分钟):我们从预习中得知了什么?提问学生(1分钟)。教师:了解了奥斯威辛;知道了这是新闻史的名篇。二战与集中营题材的作品很多,为什么这篇成为名作了呢?它的魅力到底在哪里?
导语的价值,一是拉进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二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营造情境,激起阅读欲望。三是摸学情。
2.默读(3分钟):准备谈阅读感受,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或者是感到有味道、值得深入揣摩的语句。(如果发现学生预习不足,对课文不熟悉,就压缩时间)——除了自由发言,还要指名提问,关注后进生(任何人只要认真读,都会有感受,有问题)。
3.学生谈感受,提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重要问题,概要板书。谁能回答问题就先回答。(10分钟)。
——以上环节(10—15分钟)的目的是:(1)让学生亲熟文本,培养用心读书的习惯,而不是让多媒体材料先声夺人。(2)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以学生的感受和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3)侧重文章内容的初步理解。(后面的环节,则要侧重形式的鉴赏)
4.学生如果读不出来含义,或者对文章的情感体会不深,不要紧,这很正常。阅读需要背景,才能理解得更加深切。现在播放一段图片资料(3分钟),再来谈谈你对文本的理解。
第2次谈理解(2分钟)。共5分钟。
5.刚才是同学们提问,现在我提出问题:讨论三个问题(20分钟)。(这些问题如果在第一个环节已经被学生提及,就作为总结强化)——这些问题都是教师预设的,是教师根据个人的阅读感受、解读思路与教学目标来设计的。如何处理好完成预设与随机生成的关系,真是一个教学难点!
问题一:题目叫“没有什么新闻”,文章乍一看也不像新闻,但从注释中我们又知道这是新闻名篇;那么,(1)作者说的“没有什么新闻”是什么含义?(2)你认为本文到底是不是一篇新闻?——此问题不好一下子解决,可以暂时悬置,通过下面的问题再一步步展开。(3)你认为新闻的标准是什么?(复习、巩固新闻知识)学生自由谈,教师最后明确:
内容方面:(1)真实;(2)及时;(3)有意义的事件。
形式方面:(1)突出事件,以叙述为主,很少有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2)语言直白,很少有含蓄隽永、耐人寻味的语句。内容方面:
新闻都是记事的,本文有没有事情?如果有,是什么时候的事情?这些事被作者称为“没有什么新闻”,那他为什么又要写下来?
——明确:有,是14年后人们参观集中营的事。出于一种非写不可的冲动。(1)真实。这一点没问题。
(2)及时。本文标题“没有新闻”,是指奥斯维辛集中营已成历史,这里没有再发生什么意外事件;本文记述的不是14年前的大屠杀事件,而是14年后人们参观集中营的事件,因为这是1959年的当下事件,所以并未失去新闻的“实效性”。——明确这一点,可以使学生准确把握本文内容的重心。
(3)有意义的、引人关注的人物和事件。本文记述人们14年后参观集中营的情景,意图是让人们不要遗忘历史。所谓“没有新闻”,以及开头结尾的对比场景(最可怕的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张力,意义就在这里!——明确这一点,使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将不止于对法西斯的仇恨,更是对历史不容遗忘的理性深思;使学生明白:优秀新闻永恒的生命,在于记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人道主义情怀,而不是盲目地追新猎奇。形式方面:
本文的叙事有什么特点?——明确:突出参观者的主观感受,忽略具体的路线和客观的物件。
本文作为新闻的变式,其独特在于:没有突出事件的经过,而是突出印象和感受;
问题二:文章重点既然在感受,那就挑出描写参观者感受的句子,体会参观者的心情,再说说这些语句又给读者带来了怎样的心情?
问题三:本文成为新闻名作,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发散性问题。比如:开头结尾的场景对比,比如标题的新颖夺目,比如文中营造的强烈反差)——此问题导向对重要语句的理解和鉴赏(开头结尾,雏菊花,姑娘的照片,祷告);归结到一点:新闻的永恒价值和艺术魅力,在于记者的社会良知!(普利策的引言之后,学生齐读第6段,烘托气氛)
6.最后5分钟:第3次谈感受和理解(递进到理性层面:本文的深入阅读,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教师小结:本课的学习目标。(投影)课后作业:
《奥斯威辛》——新闻变式的赏析。
要求:500字。注意:结合“新闻”的文体特点来谈;可以和其他文本进行比较。教学反思:
在两个班试教,均没有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仅仅涉及作品内容和语句的理解,没来得及在“新闻”知识上展开讨论和提升。
对于学生的调研、学情的把握,我所疏忽的是:(1)学生对文本有无兴趣?特别是当我执着于追问本文是否新闻时,学生反应漠然,用本班老师的话说,就是“管它是不是新闻,爱是不是”。这再次启思:问题是谁提出来的?是教师预设的还是学生自然产生的?又怎样使教师理解的深度有效转化为学生的思考兴趣?(2)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文本理解与感悟能力欠缺,也就是说对这样的作品“没有感觉”,提不出问题,怎么办?这时候,是教师径直抛出问题,还是想办法让学生谈感受?而他们连感受也无从谈起时,又怎么办?(3)用多媒体材料创设情境,的确能很快感染学生,但我又不想让音像材料先于文字,剥夺了直面文本的挑战。莫非,面对这样的文本、这样的学生,就必须让音像材料先行? 教学目标的确定:既要从课程目标、文本特点的角度考虑,也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和时间情况。比如本文,研究新闻的变式与价值,固然是深刻的;但学生的“前知识”基础薄弱——包括新闻知识的基础和文本感受能力的基础,课时又有限,是否应该简化我的教学目标呢?是否仅仅读懂本文,获得一些感受,就可以了呢?
学生的前知识基础薄弱。比如提问:新闻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是新闻,大多数学生竟一片茫然,这也要反思在前几节课上,有关新闻的知识,教学效果究竟如何。教师是已经明确告知学生了,但为什么他们几乎什么也没有记住?是教学方法有问题(死记知识要点,而不是从生活中阅读报刊的经验出发,真正使他们理解新闻的特点),还是时间紧张,对这一知识只能蜻蜓点水,来不及深入领会?——这一现象,让我深入思考单元教学的问题。
课时紧张的普遍困境,使我又想起怀特海的名言:“所教的知识不在于多,但凡有所教,就一定要教活,教透彻。”目前,高中新课程的教材容量大,篇幅多,又都是精品,如果总是这样蜻蜓点水,雨过地皮湿,是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可以设想一下:每单元重点教一两篇课文(甚至只能是一篇),其他的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完成学习任务(比如给一节课,教师不讲,只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学、自主完成)。具体到《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大概一节课真是很难让学生理解透彻的,所以必须用两节课。
第二篇:做新闻的大稿思路
“大学生志愿者”大稿思路
主题:尽量参考南方周末去做,发掘出一个人,然后深入的了解他从进入大学到现在的志愿者活动,发觉其中的成功与失败。
材料:志愿者协会李响、赛扶团队的事迹
大概的思路:
1、采访李响,然后把她进入大学以后所有的志愿者经历问出来,然后写成一个叙事性的文章。主要的采访思路就是深入的了解到她从进入大学到现在的志愿者活动,采访出她所经历的成功与挫折或者失败。(文章可以按照时间顺序)
2、了解赛扶团队,利用自己的优势。把赛扶团队的“失败”经历穿插在李响到的经历中。
3、查找有关资料,深入的了解中国大学成功或者失败的大学生志愿者案例,并且超找中国关于大学生的相关政策。
采访注意:尽量以谈话的形式展开。
采访李响问题:
1、请你详细地谈谈自己刚进入大学的时候为什么选择了青协?(报社团的时候都有那些经历?并且是什么使你最终选择了报青协?)
2、在你刚进入青协,你对它的看法是什么样的?
大一
3、在你大一的时候你曾经参与过那些志愿者活动?请你详细地谈谈。
4、在大一的你们参与或组织这些活动的时候曾经遇到了那些困难?当时是怎么克服这些困难的?(例:在支教的时候,受支教的学校不愿意打乱他们的进度;在组织某一活动时,因为没有经费或者在申请教室方面遇到了困难;在组织某一活动时,你们是否付出很多努力后却没有得到其他人的认可。)
5、大一的时候你们的志愿者活动肯定也有很多成功的事情,那都有那些成功的事情?请你详细的谈谈。
大二
6、当时为什么选择留在了青协?这里有什么吸引你并最终使你留在了这里?
7、在大二时,你参与了组织一系列志愿者活动,这其中肯定有很多成功的事情,那请你详细地谈谈这么长时间里你都参与组织了那些活动?
8、在这么多活动里,有没有在组织一些活动时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困难都有哪些?但是是怎么克服的?
9、你们现在正在进行或者将要哪些志愿者活动,组织这些活动时遇到了哪些苦难?
采访赛扶团队的问题:主要抓住赛扶团队失败的经历(比如赛扶的“沃尔玛—助力女性”项目中遇到的问题,赛扶团队去支教时一孩子告诉王轶伟的话)
然后超找关于中国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的资料,他们曾经而且现在仍然工作在四川灾区。
第三篇:新闻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新闻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培养目标准确地定位关系到新闻专业发展的方向前途,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和影响,突出文经新闻专业的实践性特色,使学生具有获取知识信息能力、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新闻采编制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采用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训实习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充分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以新闻从业人员必备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相应素质为主旨对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调整。
首先,现有的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环节较为薄弱、缺少职业技能培养等不足,需要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在现有的大学新闻学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以知识传授为重点,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长此以往,一味地被动接受,导致学生缺乏探求和创新的精神,缺乏对未来职业的认知和必要的职业训练,从而逐渐丧失了专业学习的热情。因此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我们应该重视实践课程的设置,做到以下几点:
①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适销对路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② 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③将相关职业资格鉴定内容引入到专业教育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④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我们应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形成“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模式。
具体而言,大一的学生刚入学,有一个适应过程,高中阶段的“高压学习”惯性依然存在,这个时期的学习可以巧妙地利用这一特点,在上半学期完成大学所有公共科目的学分。等到了次年的下半学期,学生们开始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这一时期,应该高密度地进行各专业理论的锤炼,让他们打下一个理论的扎实基础。而到了大二时期,应该是进入“理论+实践”的关键时期。这一年,学生们在继续学习有关专业理论的同时,学校应该在校内开设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利用现在DV机普遍的优势,针对国内外新闻事件,模拟开展一些采访活动。活动涵盖新闻选题、策划、采访、拍摄、制作和播出宣传全过程,努力地在院系内形成一个模拟媒体的浓厚氛围,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得到综合性的锻炼。针对个别优秀节目,可推荐到本市媒体中播出,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大三阶段,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学生经历了一年的校内模拟操作后,鼓励学生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结合新闻专业的大小实习,走进各色各样的媒体单位和公司,在实实在在的实践中锻炼自己。由于大二阶段的校内实践,大三时的学生自然不会有上手难的压力,上手快会受到各用人单位的青睐。更多的、真真正正的采访、制作机会就会摆在他们面前,这一年的真正磨练才会让他们的理论得到最佳的初步认证,也会让学生们增强走入社会的自信。大四阶段,要求在我的学子们全部返校,暂时放弃各种实践,沉下心来总结两年来校内、校外的各种实践,谈体会、写论文、找定位、谋未来。学生们经过大四一年的理论和实践沉淀,会变得更加的成熟,会对传媒特质的理解更加准确、到位,对自己也会有更加清醒的认识。总之,这样的学生,才会是一个有理论、有实践的可用之才。
三、专业教学思路的改革
新闻专业在现有的教学、考证、实习实训等特色的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确定能力培养目标。恰当调整重组课程。采取的措施有:
1、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与课程定位,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切实加大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
2、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学习、现场教学、课外实习和专业实习等环节。
3、进一步完善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开辟更多稳定的实习基地
4、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自愿的前提下,专业老师积极参加实践锻炼、学术研讨或者考察访问的机会。
5、本着“服务地方文化,拓展传播媒介”的方向,将开设“影像拍摄”特色课程,该课程是新闻学专业的配套实践课程。现拟与培养方案中的“新闻小实习”结合,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需要灵活安排时间。本课程通过系统介绍闻摄影、摄像理论与技术,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对新闻拍摄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成为学生将来走入新闻工作岗位的重要技能。
6、建立“文经学院数字全媒体实训创作中心”,通过实践课程的建设培养学生甘于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勇于探索未知的创新精神;勤于发现问题的思考习惯;善于践行想法的实践能力;乐于沟通协作的团队观念。
第四篇:单元教学设计思路与方法
单元教学设计思路与方法
山东聊城第一中学 郝书香
如何看待考试焦虑: 运动会上,某一著名跳远运动员在比赛前十分紧张,当他看到对手试跳失败后,完全放松了,一点儿也不紧张了。然而比赛结果大失所望,他竟败给了一个实力不如他的对手。据一位日本学者研究:决定一个人考试成绩的因素,竞技状态占30%,知识水平占70%。由此可见,焦虑不能一概否定,适度的焦虑和紧张能使注意力集中,大脑运转加快,能调动身体的能量,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但过度焦虑会分散和阻碍注意过程,从而干扰和破坏思维的效果。过度焦虑还会引起身心反应,如头晕、手抖、心慌、头疼、腹泻等。焦虑不可过度,也不可全无,关键是把握一个度。教师怎样帮助学生克服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与学生各种内外因素有关,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考试焦虑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1、帮助学生改善认知,让学生认识到考试的竞争是全方位的,是知识、技能、心理素质的综合较量。(1)坚决杜绝学生用“惨了,糟了,我肯定考不好等等”这类话进行消极的自我暗示。(2)不应过于顾虑失败的后果,而是尽量用“尽力而为,无怨无悔,问心无愧”这类话宽慰放松自己。(3)不要被一两次考试失败所吓倒,不要以偏概全,认为自己不行而丧失信心,要不怕挫折,争取在下一次考试中考出好成绩。
2、帮助家长正确对待考试,不给学生增加过多的精神压力。
3、帮助学生按照以下小技巧放松自己:(1)、适时发泄: 可以选择一些需要付出体力的活动,如踢球,跑步,拳击等,通过体力活动来发泄自己的消极情感。可以做一些不需特别动脑但需特别投入的活动,如打字,练字等,使自己在充实的活动中等待成绩公布。(2)、听、看、走方法: 听一段欢快的乐曲、看看报纸上的漫画、到大自然中去散步。(3)、腹式呼吸法: 很自然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双眼微闭,排除杂念,进行腹式呼吸,通过鼻孔慢慢将气吸入,使腹部鼓胀起来,气吸足之后,再缓缓地用嘴和鼻子同时将气呼出。(4)、想象放松法: 放松前首先请焦虑者坐好,闭上双眼,然后教师用轻柔的语气,适中的节奏告诉焦虑者:“我静静地躺在舒适的海边,周围没有其他人,温暖的阳光照在我的身上,海浪有节奏地唱着歌,我感到全身无比的舒适„„”接下来请焦虑者配合深呼吸进行自我想像。(5)、口头宣泄法: 将内心言语化为口头语言,大声地宣称自己的感觉,通过讲话宣泄掉内心的不安,一切结束后你就会平静下来。(6)、冥想排忧法: 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双眼微闭,面带微笑,呼吸均匀,回忆过去发生过的一件愉快的事,回忆的越具体,越生动,越形象越好-。(7)、本森放松法: 在安静的环境中舒适的静坐,闭目,放松全身肌肉,平静缓慢地用鼻子呼吸,使自己能感到自己的呼吸。在每次呼气的同时,默诵“一”字,将注意力集中在“一”字上,并保持一种随和的心境,对头脑中不时涌现的杂念,不必为之着急,不要理会它们,继续重复“一”„用不了多少时间,松弛自然到来,训练结束时,先闭目静坐几分钟,然后睁开眼睛,每次训练约20分钟。(8)、自信训练法: 自信训练是运用交互抑制原理,让考试焦虑者自我表达正常的情感和自信心,使那些消极的自我意识得到扭转,借以削弱或清除其考试焦虑。自信训练分为两步:第一步是觉察出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要求清晰地在纸上把它们逐条记下,第二步是用自我分辨的方法向消极的自我意识逐条进行挑战,包括指出这种消极的自我意识的不现实性和不必要性,阐明由此对个人所造成的危害,并明确今后应取的态度。[例]:消极意识:“我讨厌考试,它让我如此紧张,忧心不止。”自我质辨:“这种担心有必要吗?平时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学习,月考成绩也证明了发挥是正常的。因此,只要做好考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就一定能考好,这种无端的忧虑而苦恼完全没必要”。“此种担忧有危害吗?这种担忧松懈自己的斗志,转移自己的注意目标,扰乱自己的精神状态,对当前复习百害无一利。”个人应取怎样的态度? “当前最要紧的是有计划地进行复习,查缺补漏,对考试充满自信”。皮格马利翁和罗森塔尔效应的启示: 古希腊有位叫皮格马利翁的年轻王子,把一块洁白无瑕的象牙变成了一座美丽的少女雕像,王子每天注视着这位身材婀娜多姿,眼睛充满希望之光的美丽公主,热切地希望“她”有血有肉会说话,希望“她”能变成真正的少女,并与她终生为伴。终于,王子的爱情感动了天神,天神让这位象牙少女拥有了真正的生命,成为了真正的公主。这个神话故事说明了一个现象:热切的期望会使被你期望的人实现你的预言。这种神奇的作用是通过对对方的暗示作用实现的。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可布森为了研究暗示的作用,做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他们在一所小学对一至六年级的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发展测验”,她们给每个班级的教师发了一份学生名单,并告知教师说,这些学生是班上最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发展测验结束8个月以后,结果发现这些学生们的学业成绩都有了显著的进步,而且这些学生的情感健康,好奇心强,敢于在课堂上发言,学习努力,与教师和同学的关系也特别融洽,教师们连连点头说心理学家的测验准确,有很多学生是它们原先根本想不到的,竟会有这么大的发展潜力!其实,这些学生是心理学家随机抽取出来的学生,他们想通过这个实验研究证明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所起的作用!心理学家通过“权威”的暗示,坚定了教师对这些学生发展的信心,也调动了教师对这些学生的感情,这些学生时时感受到老师的热切期望,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老师的暗示,最终实现了心理学家的预言,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去发展了。皮尔.保罗校长对当年调皮的罗尔斯说:“我一看就知道,你将来是纽约州的州长”。从此,罗尔斯记下了这句话,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带给他信念,指引他成长。他衣服上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不再夹杂污言秽语,开始挺直腰杆走路,很快成了班里的优等生。终于在51岁那年,他成了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这个故事进一步说明,教师对学生的赞扬与期待,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乃至成长产生巨大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渴求的就是赞美”。因此,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可见,“期望效应”是一种高智商的培养方法。暗示的结果会使一个人发生改变,甚至是很巨大的改变。有些同学的考试焦虑较重,其原因往往在于钻进了消极的自我暗示的怪圈,人有时候是很奇怪的,你以为自己怎样,常常就会怎样。所以,知道了自我暗示的巨大效应,你就应该把消极的自我暗示转换成积极的自我暗示。之后,关于考试焦虑我给每一位教师都印发了一份,王老师把它贴在后面的墙上,时刻在提醒着学生最后这个班升学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2010、12、9号下午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聊城已快到五点了,校长打电话在五楼多媒体开教研、备课组长会,于是我“打的”来到学校,快速来到开会现场,开完会回到家已是快七点了,突然想到今晚有自习值班,去不去呢?正在矛盾之时,我想到了学生那期待的眼神,想到已好几天没见学生的身影了,想到好几天没听到学生的欢声笑语了,我匆匆吃点饭赶到教室,“老师,你可来了,想死我们了,让我拥抱你一下吧,你开什么会了?„„”“解放你们的会,使你们快乐的会,使你们有个性的会„„”看到学生那发自内心的、纯真的、触动心灵的“呐喊和召唤”,我情不自禁的说出了我的心里话,劳累全无了,和学生共度了一个“探讨问题”的良宵美夜„„ 我在思考,我给学生什么了?工作以来从未遇到过的幸福感、满足感、轻松感„„我的课堂变化了,我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我和学生是平等的,学生随时举手提出自己的疑问,大部分我鼓励学生解答,个别的给予点拨,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习积极性高了,兴趣浓厚了,也喜欢我了,也喜欢物理了„„ 除此我认为关键是我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更关注了和学生的情感的交流,学生时常给我说:“老师,我都厌学了”“老师,真无聊,烦躁„„”“老师,睡不够,作业做不完„„”大家想一想,孩子从早到晚从宿舍到教室除了听课就是做作业,孩子的生活太单调了,太乏味了,太枯燥了,学生明白学习重要也不愿意学习了,因此,在课堂上我尽力制作一些小实验,讲一些小故事调节一下课堂的气氛,每隔一段时间我就给学生意外的惊喜,比如发一只笔,发一张奖品,发一只糖块,发一个“大米”糖球,发一袋爆米花„„一次又一次升温了我和学生的感情交流,放假时我把QQ号给了学生,便于学生和我交流谈心,同时便于假期中的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交流„„ 2010.9月份我接了这样一个高一班级,班内共有64人,有10人左右基础特别差,理科知识几乎什么都学不会,20人左右学的很慢,几乎跟不上课,20人左右学的稍快,几乎能跟上课,10人左右学的比较好,面对这样一批学生,我想到放弃过,急躁过,烦恼过„„但想一想他们非常痛苦,非常无聊,简直是煎熬„„他们每一个都是家里的希望,都是国家的未来„„,我怎能放弃他们呢?思来想去,我的目标不能直定位在学生的成绩上,我把目标定位在“怎样让每一位学生在现有基础上发展一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问问题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读书的习惯,审题的方法,想办法让他们每天进步一点点”,我对这些学生的定位没有定位在高考,我就是想办法让他们对生活充满快乐,充满阳光,对将来充满希望,他们才十几岁呀,今后的路还很长„„我告诉他们,我们首先学会读书自学,怎样在课本中会找到概念的关键点,让学生划下来,引导学生如何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比如弹力的概念,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再引导学生怎样应用物理概念、规律解决问题,怎样审题,怎样建立物理情景,已知那些量,未知哪些量,这些信息用哪个物理规律最合适,比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的应用如自由落体中已知中间位移和时间、频闪照相求加速度?? 并经常鼓励学生,大家刚上高中,由于初中的知识感性知识较多,而高中的知识理性较强,大家感到难学,有一定的适应过程非常正常,大家不要惧怕物理,物理建模思想非常重要,物理解题过程思路方法大致一样,慢慢的大家会感到物理好学的,这样学生的信心慢慢提高了,自学能力提高了,同时我经常遇到的现象是学生上课说话、作业收不齐、学生整体学的慢,怎么办?后来我想办法啦,我说同学们这样好不好?如果跟不上课,自己看书、看指导书行不行?同学们说好,大家想总比说话好,比睡觉好。一般我布置2个作业,可以做一个,也可以做一个例题,大家想总比不交强。针对学得慢我坚持的原则是进度慢下来、难度降下来,容量小下来,敢于舍弃,难度控制在课本习题和学业水平测试相当,程度好的学生可以加一些指导书习题,比如匀变速运动规律的推论我就划掉了,并且我一般采用了三阶段教学法,第一阶段:领着学生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第二阶段: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一定的权利让学生讨论、质疑、评析,在此基础上教师点拨提升,目的是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阶段:经常的温习巩固,保证一些基本知识、重要知识在脑海中扎根,比如课前10分钟训练等。后来我发现学生回答问题不是很积极,怎么办?在一次《力的分解》物理课上,我给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们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学习,同桌为一组,在课堂教学中看哪一组思维积极、发言踊跃,合作交流效果好,下课的时候评选课堂教学积极分子,发奖品,以资鼓励,好不好?“好”同学们答道,“有没有信心”“有”同学们一口同声,这堂课我一共设计了十个环节,有时看书自学然后回答问题,有时让学生亲身体验体会力的分解的实际作用效果,有时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分析总结力的分解的一般思路„„整堂课学生的思维度,参与度非常高,学生特别的快乐高兴,我也感到非常的幸福„„从此,每节课我都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调动差生的积极性,只要他们敢于问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开口我都鼓励他们,给他们累计加分,并发奖品给予奖励,正是对他们的敬畏和尊重,这些孩子的生活才有些色彩,有点活力,有些期待„„ 在张厅长的博客“生命的长度与高度”这篇文
第五篇: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教学思路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教学思路
《文化生活》中前三个单元的线索脉络基本上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整理,但是到第四单元的时候,学生普遍反映对于第四单元的脉络很难把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针对第四单元的常考大题,我将第四单元的线索按照“怎么办”来整理。
(一)为什么要按“怎么办”来整理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下设三课,《走进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这三个框体实际上就是为了说明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以这个单元按照“怎么办”来梳理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而且这是这个单元的问答题常考题型。比如“如何发展先进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等。
通过常考题型的分析,出题人往往不会专门针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或者“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这种具体的知识点考察,而是考察学生对整个第四单元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所以出的题目材料也是综合性总结性的,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综合性的材料来回答“怎么办”。
所以无论题型是问如何“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还是问“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其实都可以通过用“如何发展先进文化”的线索来回答,当然前提是结合材料,从整理的线索中筛选知识点。
(二)整理的线索如下
整理的线索顺序来自“综合探究”—第九课—第十课—第八课—第三单元—第二单元
如何发展先进文化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而提供物质基础
2、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4、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5、存在于全体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6、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公民,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7、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8、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文化。
9、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10、奏响主旋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的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11、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2、发扬中华优良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汲取各民族长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加强文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