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因数说课稿

时间:2019-05-13 21:38: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找因数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找因数说课稿》。

第一篇:找因数说课稿

《找因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找因数》,我将尝试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本节课的教学,对于本节课我将以“动手操作”、“有序思考”、“合作探究”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程序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及本课的知识定位:

本课是新版北师大教材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第4课时的知识。本课的知识是在学生经过前三课的学习,理解了因数与倍数关系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新的知识。通过拼图、画图并结合乘法算式,一对一对找出“1×12”“2×6”“3×4”,这种思路其实就是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质数、合数的知识,为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做铺垫,同时为将来学习约分的方法打好基础和做好准备,可见本节课的知识有着承上起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用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找一个数的因数。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能力目标】

通过各种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及从多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能准确找出某一个自然数的全部因数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时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在找某个自然数的因数时如何有序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游戏中要用到的1—60的数字卡片和教学中要用到的12个小正方形,是我这节课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二、学情分析:

因数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许多自然数的知识之后,学生的个性活泼,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已初步具有对数学问题探索的兴趣和意识,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数形结合是学生掌握知识较好的方法。

三、教学策略

(一)教法指导: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教学中采用学导式教学法,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指导学生学习。

(二)学法指导:学生作为主体,在学生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玩中学,学中玩,自主中学和交流合作中学的思想。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立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我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请1—10号朋友拿着自己的卡片站在讲台上,与这十个数字相乘的积是60的,便结成一对朋友。这样的设计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出活跃的气氛,又在游戏中渗透了找因数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第二环节: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我以动手操作---有序思考---合作探究为主线索,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找一找、议一议、排一排等活动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首先,我抛出问题:同学们,用12个小正方形拼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然后提出要求:请拿出你的学具摆一摆,然后把拼出的图形画在方格图中,当同学们动手操作完成,我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向小伙伴说说自己找出了多少种方法,并鼓励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方法。这样将数与形结合起来,既直观又便于学生理解。

这时候,我相机提出问题,那同学们认为究竟有几种拼法呢?问题一出,教室里立马分成两派,“3”和“6”的声音此起彼伏。此时我笑而不答,等学生充分议论后,我肯定地告诉学生,通常把形状完全一样,摆放顺序不同的图形归为一种,学生自然总结出正确的方法是3种。依次是:1×12=12 2×6=12 3×4=12(并把这三个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师:谁能用前面有关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说说,在这三个乘法算式中,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指名学生说。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谁能完整地说出,12的因数有哪些?学生会说出12的因数有1,12,2,6,3,4。

我进一步引导思考: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即不重复又不遗漏呢?让同学们议一议,这里的“议”非常重要,我激发学生用同桌议、小组议、全班议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找一个自然数的因数不遗漏的方法:

(1)我发现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一对对的找12的因数。

(2)我是用1开始,分别尝试1乘几等于12,2乘几等于12,依次相乘下去,当用5试时,另一个乘数不是自然数,就排除掉,当用6试时,另一个乘数与前面的出现重复,就不用再往下试了,这样找到12的因数的。

(3)老师,跟前面的同学差不多,只不过我是用除法找到的,也是当出现重复了就停止。

„„

我会对学生的每一项发现及时进行简短的点评与鼓励,肯定他们善于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品质。

师:从刚才这些同学的发言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不遗漏地找一个自然数的因数的方法。板书:一对一对地找,有序思考。

我强调:一对一对地找,是什么意思?指名学生说。

师:那我们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下来:板书:12的因数有: 1、2、3、4、6、12。

紧接着我问:9的因数有哪些?让学生先写出9的因数,然后用“议一议”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当因数中出现重复数字时,只取一个。(补充板书:不重复)

本阶段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有序思考的思想,恰当运用排除的思想,启发学生概括归纳的思想,按序排列数据的思想,而这些数学思想恰恰是学生学习数学方法的法宝。第三个环节:练习巩固,逐步提高

习题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与提高的一个必要过程,也是学生“用数学”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本课时的习题设计时,我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层层深入,步步递进,把练习设计为:基本练习、提高练习、拓展练习、实际应用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明确的目的与意图,有不同的解决方式与方法。我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如拓展练习题,渗透有关公因数的知识,同时建立数学极限思想: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在解决练习的过程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组织者;关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使学生个体发展,教师又是帮助者;重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还是引领者,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

教学评价

新课程打破传统的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标准,并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课堂表现及学生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本节课我从学生课堂表现行为、学生学习效果、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方面进行多元化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综上所述,本节课通过师生的共同数学活动,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实现思维训练的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为将来更好地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上这些,是我在实施本课教学中一些肤浅的认识,不到之处,欢迎各位评委及老师指正!谢谢!

第二篇:找因数

找因数

[教学目标]

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到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学重、难点] 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小正方形若干个。[教学过程]

一、动手拼长方形

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几种拼法。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着拼一拼,再交流不同的拼法。

学生一般会用乘法思路思考:哪两个数相乘等于12?然后找出:

1×12、2×6、3×4。这种思路就是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要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并体会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

二、试一试

找因数的基本练习:找9和15的因数。让学生独立完成,注意引导学生有序思考。

三、练一练

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18的因数和21的因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做好记号,然后让学生说说找因数的方法。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18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

第3题:利用数形结合,进一步体会找因数的方法。第5题:可以引导学生用找因数的方法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将想到的排列方法列出来,在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经历有条理的思考过程。48=1×48=2×24=3×16=4×12=6×8,48有10个因数,就有10种排法。如每行12人,排4行;每行4人,排12行等。37只有两个因数,只有两种排法。[板书设计]

找因数

面积是12 的长方形有:6种

1×12=12

2×6=12

3×4=12 [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找因数》这节内容在编排上与人教版教材有较大的差异,教材刚开始在认识“因数、倍数”时,不再运用整除的概念为基础引出因数和倍数,而是直接从乘法算式(4×5=20)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目的是消除“整除”的数学化定义,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虽然课本没有出现“整除”一词,但本质上仍是以整除为基础。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找一个数的因数,在学生已掌握了因数、倍数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

第三篇:找因数

《找因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是 号,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学习内容--《找因数》。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这三大板块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倍数和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学好找因数、通分、约分以及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因此,掌握找因数的方法,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根据课标的“四基”目标,我确定了以下几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体验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在观察、猜测和讨论的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材的特点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之后,有一定的学习经验,本课学起来应该易懂。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为此本节课主要采用情景创设(活动)法(重组教材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总结归纳的方式来探究新知,正真的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是给予学生适时的引导,更好地迎合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这一课程理念。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在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法学法的基础上,我预设的教学过程分四个层次进行: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主动参与,自主探究;

三、巩固内化,拓展创新;

四、回顾总结,反思提升。下面我具体说说这四个层次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为了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我便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创设了一个《拼一拼》的游戏情境: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比一比,看看谁拼的种类多。

(二)主动参与,自主探究

由于上一环节的活动激发学生急于探索的学习兴趣,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环节我便学生大胆地去猜想“3的倍数的特征”。我安排这样几个小环节:

1、自主探究:引导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然后写出乘法算式。

2、互动交流:在思考有几种拼法、画法,然后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思考讨论:哪两个数相乘等于12。这个思考问题其实也就是为了落实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作一个引导铺垫。

3、共同优化:在以上几个小环节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概括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新的思考体验:用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是不是比较合理科学?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的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得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并逐步体会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4、验证结论:学生自己写数并验证,然后小组交流,观察得出的结论是否相同。

(三)、巩固内化,拓展创新。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方法后,明白了老师课前猜测的诀窍,学生兴致很高,在这个环节,我就趁机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拓展、创新,形成技能,发展智力。这个环节我从下面两方面进行巩固内化:

1、结合教材安排不同难度的练习来巩固新知。

2、开展数学游戏:这个细节主要围绕“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设计的数学游戏,通过游戏来加深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的掌握。

(四)回顾总结,反思提升

1、我提出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我想借助这个环节来及时反馈本课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在总结上有所提升,不管是知识方面,还是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方面都有收获。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流程,体现了数学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新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相信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篇:找因数

《找因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教学中帮助学生从已经据有的经验出发,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归纳学习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

请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在你们的小组里用你们准备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

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拼摆或涂画的方式独立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

然后,把你拼摆的过程和你的伙伴说说。

教师用电子白板中的图形绘制功能展示12个小正方形的拼法。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画)长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问题的学生,搜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师:刚才老师在观察同学们学习时,发现了很多同学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下面,把我们的学习成果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看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总结一下能拼出几种长方形?

参与小组活动,指导学生总结学法. 师:你是怎样拼的,说说好吗?

学生代表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注意让学生指图说明。

2、思考:请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

(或者用乘法思路想:哪两个数相乘得12?然后一对一对找出来。)

全班交流

师:我发现同学们真的很聪明,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思考的过程,再次体会“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同学们用12个小正方形摆出了各种各样的长方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你一共摆了多少个吗?

学生回答,老师同时板演:

师:看得出来,同学们很用心思考,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黑板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吗?这6个算式最少能用几种算式表示出来?

(3种,算式一样的可选择其中的一种说出来。)及时板书:1×12=12 2×6=12 3×4=12 或:12=1×12=2×6= 3×4

师:由黑板上整理出的算式可见,12的因数有哪些呢?(1、12、2、6、3、4)

引导思考: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即不重复又不遗漏呢?(通过以上的拼、画、小组交流,学生已经有所发现。)学生的答案:

(1)我发现积是12的乘法算式中,它们的因数都是12的因数。(2)我发现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一对对的找12的因数。师:谁能按顺序说出来?(1、2、3、4、6、12)

3、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可以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的找。这样有顺序的给一个倍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不漏找。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第8页“试一试”,注意关注学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9的因数:1、3、9 15的因数:1、3、5、15)

2、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现在看看谁找得快,请同学们做课本第9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第2小题小竞赛:看谁找的快

3、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拼长方形找因数,现在能不能在小方格中画出长方形找因数呢?请做第9页的第3题。

(1×16=16

2×8=16

4×4=16)(16=1×16=2×8=4×4)(16的因数:1、2、4、16)

4、下面的数,各有几个因数 1 19 4 32 11

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利用找因数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四、总结与评价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用学到的方法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

第五篇:找因数

《找因数》

礼元小学 张迎仙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37-38页《找因数》 学情分析:

与前任教师交流,本班学生能在新授课时注意听讲,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独立思考,不懂的问题能主动提出来寻求帮助。同时,能在学习过程中把自己学习的成果或发现及时的表达清楚。在四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解一些因数和积的概念。学习本单元的前三个课时后,学生已基本建立因数、倍数、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这些为学生能顺利学习和掌握本课时的学习内容作好前期准备。教学内容分析

“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本课教材设计以“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做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始,让学生在理解“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的前提下开始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并指导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把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思考的过程表达清楚。学生在思考“有几种拼法”时,一般会用乘法进行思考:几乘几等于12,然后再一对一对地找出1与12、2与6、3与4等12的因数。这一安排是借助“拼小正方形”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形象的排列特点,理解抽象地找因数的方法。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交流,交流的重点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体会用“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的方法,并逐步体会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后,在设计找因数的练习题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尝试,反馈时注意学生能否有序思考。教学目标 :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经历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活动过程,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教具和学具: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游戏吗?

请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在你们的小组里用你们准备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看谁拼出的长方形种类多。也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拼摆或涂画的方式独立操作,边摆边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活动一:合作探究。

1、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画)长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问题的学生,搜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师:刚才老师在观察同学们操作时,都有自己的拼法,下面把我们的学习成果交流一下,看看其他同学的成果,总结一下能拼出几种长方形?

2、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师:你是怎样拼的,说说好吗?

(指名学生汇报拼法,学生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可能的拼法(略)【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操作、探索的基础上,组内交流想法,再在班内交流汇报,让学生的语言得到相互交流、碰撞,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

师:你能把这些摆法用算式写出来吗?(学生独立写出算式并汇报)

依学生汇报板书:1×12=12 2×6=12 12×1=12 6×2=12 3×4=12 4×3=12 师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哪两道算式的因数一样? 学生观察算式,找出因数一样的算式。

师:那么,这6个算式最少能用几种算式表示出来?

引导学生说出能用3种方法表示,这三种方法是:1×12=12 2×6=12 3×4=12,并指明算式一样时选择其中一种说出来。板书:12=1×12=2×6= 3×4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12的因数有哪几个?(学生说出12的因数有:1、12、2、6、3、4。)师:拼长方形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指名学生说一说)师:根据刚才的操作交流,请同学们说一说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呢?

(学生思考片刻后汇报,可以组内交流。)引导学生说出:用乘法思路想,看哪两个数相乘得12,然后一对一对找出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通过拼一拼(或画一画)、说一说、找一找等直观手段获得感性认识,帮助理解抽象地找因数的方法。】

3、引导得出“有序思考”的方法。

师:通过拼长方形的方法,我们知道了寻找因数的方法。那么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再自由发言。)根据学生发言小结:

找一个数的因数,要用“有序思考”的方法,即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地找,这样有顺序的给一个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也不遗漏。

师:请同学们按顺序说出12的因数。(学生汇报)板书:12的所有因数有:1、2、3、4、、6、12。

【设计意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的方法,并逐步体会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

活动二:勇于尝试 课本37页“试一试”

1、学生独立思考

师:同学们用刚才学的方法,能否分别找出18的因数呢?(学生动手操作、演算、分析,得出结论)

巡视指导,关注学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

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指明按从小到大,一个一个有序地说,以免遗漏。

活动三:比本领《看谁找得快》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现在看看谁找得快,请同学们做课本第38页的练一练的第2、3题。

(投影展示2、3题,让学生说一说,集体评价。)活动四:画一画,找一找。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拼长方形找因数,现在能不能在小方格中画出长方形找因数呢?请做第38页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让1名学生到黑板上的小方格中画,并把因数找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活动四:应用找因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投影:48名学生排队,要求每行的人数相同,可以排成几行? 师:同学们能不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来解决排队问题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师:谁能介绍不同的排队情况

生1:每行8人可以排成6行,也可以每行6人排成8行。生2:每行12人可以排成4行,也可以每行4人排成12行。生3:每行24人可以排成2行,也可以每行2人排成24行。生4:每行48人可以排成1行,每行1人排成48行。

生5:还有一种,每行16人可以排成3行,也可以每行3人排成16行。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排法呢? 生:没有了。

师:同学们想一想,一共有几种排法呢? 生:一共10种排法。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种排队法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 生1:每种不同排法的数都是48的因数。生2:每种排队的方法和拼长方形一样,都是利用了找因数的方法。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利用找因数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三、应用拓展。

(媒体演播:春天到了,同学要去一块长方形的空地上植树,学校一共运来64棵树苗,怎样栽树苗才能合理美观呢?)

师:同学们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 班内交流:

生1:每行8棵可以栽8行。

生2:不行,如果每棵树的间隔一样,栽出来的是正方形。生3:每行32棵可以栽2行。

生4:这样,栽得太长了,也不算好看。还是每行16棵栽4行好看。师:谁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把这一道题总结一下呢?

生:先把64的因数全部找出来,它们分别是1和64,2和32,4和16,8和8,然后看看哪两个数拼出来的是长方形,再看看哪两个数拼起来的最合理美观。师:这位同学说得真棒!鼓掌。

四、总结与评价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生1:我学会了用拼图形的方法找因数。生2:我学会了用找因数的方法设计图形。生3:我学会了用找因数的方法设计队形。生4:我学会了用找因数的方法植树。生5:我学会了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问题。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找因数的方法,并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如排队、植树、排桌子、分小组等等。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奥秘,就看我们能不能发现,并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请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多去看一看,想一想,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好吗?

教学反思:

《找因数》教学设计

礼元小学张迎仙

下载找因数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找因数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找因数

    《找因数》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找因数教案

    【教学目标】 1.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3.初步了解用短除......

    《因数和倍数》说课稿[大全]

    《因数与倍数》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就刚执教的五年级数学《因数与倍数》,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说教材 《因数与倍数》是人教版小学......

    《倍数和因数》最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倍数和因数一课是苏教版数学第八册中的内容。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分阶段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十进制记数......

    《找因数》教学设计

    《找因数》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找......

    《找因数》教学设计

    《找因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找因数》教学目标: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2、在......

    《找因数》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使我认识到,只要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经验来构建新知识,那么,教学过程将会变的更精彩而富有活力......

    找因数教学反思

    找因数教学反思 刘新 这节课上下来以后我感想很多,感触也很深。回顾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不断地完善教学思路,才能更好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