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万之京》教案[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3 21:58: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送魏万之京》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送魏万之京》教案》。

第一篇:《送魏万之京》教案

《送魏万之京》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人情感。

2、认真研读诗歌,掌握送别诗的一般特点。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李颀(690?-715?),赵郡人。开元二十三年(七三五)中进士,他曾任新乡尉,因久未升迁,便辞官归隐于颖阳东川。和当时的诗人王维、綦毋潜、高适、王昌龄、崔颢等均有唱和之作。擅长七言歌行和七律,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刻画人物形象,对于音乐声情的描绘,更具特色。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贺的《李凭弹箜篌》曾受李颀诗的影响。

二、关于课文:

我国古代送别诗枚不胜举,各有其优。盛唐诗人李颀的《送魏万之京》感情真挚语言洗炼,响亮的音节,为明七子所师法,并流传至今。

魏万,又名魏颢,是李颀晚辈的诗人。他不但与李颀情谊甚厚,与李白等诗人也有交往。李白诗集中,也有《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长诗。李颀的这首诗,是为送魏万西赴长安而作。

三、朗诵诗歌:

四、感知诗歌: 【诗文解释】

早晨听你唱着离别的歌,昨夜初下微霜你就要渡过黄河。心中惆怅听不进去鸿雁的哀鸣,何况客中要经过重重云山。函谷关的树色催得寒气越来越重,冬天已经近了,长安城中傍晚时分捣衣的声音分外多。不要把长安看作行乐的地方,容易虚度年华徒然让岁月流逝。

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魏万虽比李颀晚一辈,但两人像是情意十分密切的忘年交。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洛阳。诗人把叙事、写景、抒情融合在一起,以自己的心情来设想、体会友人跋涉的艰辛,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切的友情,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并及时对友人进行劝勉。全诗自然真切,情深意长,遣词练句颇费心思。【诗文赏析】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游子,这里指魏万。这两联,先写诗人黎明时分送魏万启程,后补叙魏万是昨夜才渡过黄河与诗人相见的。可见二人相见匆匆,魏万赴京行路之急。“微霜”二字,指天降薄霜的深秋时节。开始两句融叙事与写景为一体,将事情的原由经过以及时间地点交待一清。

秋夜微霜,挚友别离,自然地逗出了一个“愁”字。“鸿雁不堪愁里听”,是紧接第二句,渲染氛围。“云山况是客中过”,接写正题,照应第一句。大雁,秋天南去,春天北归,飘零不定,有似旅人。它那嘹唳的雁声,从天末飘来,使人觉得怅惘凄切。而抱有满腹惆怅的人,当然就更难忍受了。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风景,而对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对云山,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他乡游子,于此为甚。这是李颀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对方。“不堪”、“况是”两个虚词前后呼应,往复顿挫,情切而意深。五、六两句,诗人对远行客又作了充满情意的推想:“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从洛阳西去要经过古函谷关和潼关,凉秋九月,草木摇落,一片萧瑟,标志着寒天的到来。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象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一个“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傍晚砧声之多,为长安特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然而诗人为什么不用城关雄伟、御苑清华这样的景色来介绍长安,却只突出了“御苑砧声”,发人深想。魏万前此,大概没有到过长安,而李颀已多次到过京师,在那里曾“倾财破产”,历经辛酸。两句推想中,诗人平生感慨,尽在不言之中。“催寒近”、“向晚多”六个字相对,暗含着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顺势引出了结尾二句。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纯然是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这里用“行乐处”三字虚写长安,与上二句中的“御苑砧声”相应,一虚一实,恰恰表明了诗人的旨意。他谆谆告诫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语重心长。

五、文本研习: 【问题探讨】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 “微霜”“鸿雁 ”点出了送别的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 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 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

六、《送魏万之京》送别诗特点:

1、送别诗意象:离歌、微霜、鸿雁、云山、树色、砧声

2、送别诗的感情类型:对友人的劝勉和告慰

3、送别诗手法:寓情于景

七、【自主赏析】

《送友人》建议学生从意象、手法、情感上自主赏析 赏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1.赏析“横”和“绕”的表达作用。点拨:如将“横”字改为“矗”和“屹”有何差异? “矗”“屹”写出了山的挺立与高耸,但却少了雄伟的气势。“横”字写出了山的横亘与绵延,写出了青山横亘外城北面的雄伟气势,突出了山的静态美。2.赏析“绕”字的表达作用。点拨:如换成“流”字如何?

“流”字用得过平,没有写出送别地点的突出的地貌特征。而“绕”字却写出了波光鳞鳞的流水缓缓绕过城东潺潺而过的特征,突出了水流的动态美。3.“青”“白”颜色词的选用的表达作用? 写出了色彩明丽的送别环境。4.总结:

诗人运用工整的对偶句,动静结合,写出了送别环境中山雄伟的静态美和水潺潺流动的动态美,描摹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虽是别离,却全不见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反而给人以色彩明丽、节奏明快的感觉。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1.理解“孤蓬”这一意象。

蓬草随风飞转,飘泊无根,而离别远行之人,本如蓬草,离开了家乡也就如同离开了根,随着生活遭遇之风而飞转,前路漫漫而迷惘,更着一“孤”字,怜惜愈甚。此联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飘泊天涯的深切关怀。【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比喻的修辞手法,天空中的一抹浮云,随风飘浮,好像友人即将远离,行踪不定,任意西东;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勿勿离开大地,好像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形象地表现了依依惜别之情。

2.诗人表现这种感情的手法是怎样的?

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描写了一幅离别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之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本诗结尾有什么特色? 以场景作结,衬托手法。2.效果如何? 班马,离群的马。诗人离别之情却不明说,却以写马衬托。连马儿临别之时也不禁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3.评价诗人送别诗的情感基调。

新颖别致,不落窠臼。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明丽。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而又豁达乐观。

八、送别诗小结:

送别诗的一般特点:诗歌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送别诗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有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送别内容有写夫妻之别、亲人之别、友人之别,也有写同僚之别,甚至写匆匆过客之别。手法常常是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想象别后之景。感情基调: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委婉含蓄。

★常见内容和思想感情:

1、抒写亲人、情人间的离别

A、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离愁别绪。

2、抒写同僚、朋友间的离别

A、送好友到外地去做官,充满殷殷的叮嘱、激励劝勉和深深的情谊。

B、友人或同僚被贬,诗人在送好友的同时,或表达政治上的失意,或宣泄对朝廷的不满,或表明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宽慰,感情深切而动人。C、送友人去远征,充满豪情壮志,感情慷慨激昂。

D、送友人去远游,写游山玩水的闲情逸致,意境高远,情深意浓。

E、送者和行者,都是旅途中的一个匆匆过客

★常用手法:渲染烘托、借景抒情、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烘托、直抒胸臆、托物言志等

★常用意象:长亭、渡口、南浦、灞陵、古道;杨花、杨柳、大雁、杜鹃、酒、夕阳、秋、月等。

九、【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

—— “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

2、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 运用设问手法表达了对朋友的依恋和不舍;通过景物描写刻画出一个遥望友人远去、离情断肠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情景交融,动人心魄。

十、【课后作业】

《优化设计》第5页:《春夜别友人二首》《送魏大从军》

第111页《送魏万之京》《送魏二》

第二篇:送魏万之京 教案

《送魏万之京》教案 高二年级语文组

教学目标:

1.掌握送别诗的一般鉴赏方法。2.把握送别诗抒发的情感与常见意象。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古代送别诗不胜枚举,各有其优。盛唐诗人李颀的《送魏万之京》感情真挚,语言洗炼,响亮的音节,为明七子所师法,并流传至今。

二、相关知识 1.作者介绍

李颀,唐代诗人。开元十三年中进士,他曾任新乡尉,因久未升迁,便辞官归隐于颖阳东川。和当时的诗人王维、綦毋潜、高适、王昌龄、崔颢等均有唱和之作。擅长七言歌行和七律,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刻画人物形象,对于音乐声情的描绘,更具特色。诗作风格豪放,慷慨悲凉。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贺的《李凭弹箜篌》曾受李颀诗的影响 2.背景介绍

魏万,又名魏颢,是李颀晚辈的诗人。他不但与李颀情谊甚厚,与李白等诗人也有交往。李白诗集中,也有《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长诗。李颀的这首诗,是为送魏万西赴长安而作。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洛阳。

三、朗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1.重点字词积累

离歌:离别的歌。

云山况是客中过:何况你途中要经过重重云山。催寒近:催得寒气越来越近。向晚:傍晚。

空令岁月易蹉跎:容易虚度年华徒然让岁月流逝。)2.整体理解,补出跳跃的内容,用现代语言译写

早晨听你唱着离别的歌,昨夜初下微霜你刚刚渡过黄河。心中惆怅听不进去鸿雁的哀鸣,何况客中要经过重重云山。函谷关的树色催得寒气越来越重,冬天已经近了,长安城中傍晚时分捣衣的声音分外多。不要把长安看作行乐的地方,容易虚度年华徒然让岁月流逝。

四、鉴赏诗歌内容

小组讨论,完成诗歌内容鉴赏。

1、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天降微霜,送别时萧瑟的景象。抒发了悲秋伤别和对友人珍惜时光及时建功立业的劝勉之情。

2.首联和颔联写出的季节特征即离别的环境,请简要分析。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明确】“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环境特点,借以传达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3.“微霜初渡”“树色催寒”两个意象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其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

【明确】这两个意象中,“催”“渡”都使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营造了深秋已至、寒气逼人的气氛,为悲秋和离愁的心境做了极好的渲染和烘托,表达出诗人送别时的悲秋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4.“关城树色催寒近”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诗人却说树色带来了寒气,说说这样写的妙处。【明确】

本来是寒气使树变色,但寒不可见而树色可见,好象树色带来寒气,见树色而知寒近,是树色把寒催来的。再加一个“催”字,把平常景物写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

5.砧声也是诗人常常引进的意象,说说这个意象的情愫。

【明确】砧声一般在傍晚或者月夜出现,又为长安特有,李白曾有名句“长安一片月,万

户捣衣声”。砧声里渗透的情愫有:亲人即将别离,怀一种思念之意;同时月夜里那咚咚的砧声衬托夜的寂静,突现那种旷阔幽眇的意境,引人产生一种幽怨惆怅的感觉令他乡游子的心中生出思乡的淡淡哀愁。于写景中抒情确实十分感人。6.分析最后两句寄寓怎样的意味。

【明确】“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纯然是长者的语气,予魏万以亲切的嘱咐。这里用“行乐处”三字虚写长安,与上二句中的“御苑砧声”相应,一虚一实,恰恰表明了诗人的旨意。他谆谆告诫魏万:长安虽是“行乐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享受的。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机成就一番事业。可谓语重心长。

7.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

【明确】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不要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8.本诗叙了什么事?写了哪些景?抒了什么情?体会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明确】

事:叙写送魏万进京赶考之事。

景:朝唱离歌,昨霜渡河,鸿雁长鸣,关城树黄,御苑砧声。情:体现了诗人离别时的悲伤,以及对朋友的牵挂关切之情。

9.李颀《送魏万之京》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所称道,请从叙事、写景、抒情等方面任

选一个角度,说说这首诗的炼句之妙。

【明确】诗人是把叙事、写景和抒情交织在一起来写的。如第一联,“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朋友要走,再说“昨夜微霜初渡河”,点明昨晚的景象,是一种倒叙的笔法。将深秋时节朋友告别的萧瑟气氛渲染得极为凄清,叙事中有景、有情。如次联两句用了倒装的手法,加深了描写。“鸿雁”、“云山”是感官接触到的物象,但出以“愁里听”和“客中过”,即是由事见景、由景生情。合于认识规律,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同样,第三联的“关城树色”和“御苑砧声”,虽是记忆中的形象,联系气候、时刻等环境条件,有声有色,非常自然。而“催”字、“向”字,更见推敲之功。

五、拓展练习(2013年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选自《宋诗精华录》)【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明确】“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韵味。

(2)

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明确】 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第三篇:《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如何让学生能够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仅供大家阅读参考!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一: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4、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生——课前熟读古诗;收集李白的诗歌、生平资料;不理解的词查查字典,试着理解诗歌。

师——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加导入:

1、(播放音乐)平时大家积累了许多古诗,想和老师对对诗吗?

2、能记住这么多的古诗,你们真棒。知道我们刚才所对的古诗是谁写的吗?你了解李白吗?(课件李白素描图出现)

3、(过渡)千年圣地黄鹤楼,如诗如画江南春。当时诗人李白本该和老朋友孟浩然在黄鹤楼上共饮美酒,吟诗作赋,但此时老朋友却要东下扬州,这真是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这首送别诗。(出示课题)

二、解诗题,知作者

1、师:同学们,老师写在黑板上的课题少了哪个字呀?(陵)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掌握的生字之一。现在你们观察下,有什么要给大家提个醒的?(“陵”右上是“土”,下边是折文)观察细致,请大家举起小手和老师一起把课题补充完整。

2、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读题后所得:送的地点、谁送谁、“之”的含义、对黄鹤楼、广陵及人物的了解、李白和孟浩然友谊故事等)

3、教师随机点拨学习方法:是啊,搜集资料,也是理解古诗的一个方法!题目中的关键词我们都知道了,你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生试着说题目意思)

4、古代交通不方便,朋友分别之后就很难再见,于是呀写诗送别就成了一种风俗,当时的送别诗就和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多。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这一送别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堪称千古一别啊。为什么这么著名呢?这里有三名,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论年龄,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然而一样的兴趣爱好,一样的才华横溢,使他们互相仰慕,相见恨晚,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

三、读通读顺,整体感知

1、就是这么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我想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读了吧,来自己先放声读读,读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吧。

2、学习生字(我们先和刚才还未认识的生字朋友打声招呼,谁愿意读?容易读错的再给大家提个醒。个别读——所有生字词语都来了,全班齐读)

3、请一个同学来读这首诗,老师给你加点伴奏,希望你能读出韵味。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想你的头脑中会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4、想象得真好!正像大家说的,这首诗描写了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李白告别和李白站在岸边目送孟浩然远去这两个情景。有谁知道哪几句诗描写了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李白告别的情景,哪几句诗描写了李白目送孟浩然的情景?

(学生读诗句,交流:前两句描写了孟浩然告别的情景,后两句描写了李白目送孟浩然的情景)

四、感悟诗境,品读古诗。

1.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自西向东流,顺流而下就能到达广陵。我们在数学课上已经学过方位,知道平面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哪个同学能帮我贴出黄鹤楼和扬州的位置?指名上台贴出“黄鹤楼”·“扬州”·贴对了吗?生:对。评价:真厉害!为什么这么贴?能结合诗句说一说吗?指名说。

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所以诗人说故人———

孟浩然从黄鹤楼去扬州要顺流而下,所以诗人说烟花三月-----------

“故人”是什么意思?(老朋友)在这指谁?(孟浩然)从哪知道的?(注释)真好,结合注释是弄清古诗意思的好办法。

师:烟花给你们什么感觉?(漂亮,绽放……)为什么用烟花形容三月呢?还可以说什么样的三月?

生:百花盛开的三月,争齐斗艳的三月,阳光明媚的三月,鸟语花香的三月……

师: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现在又逢三月,这个季节去扬州,李白仿佛看见了扬州怎样的一番景象?

生:也是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

师:老师请大家欣赏下这时的江南一带的美景。(播放课件)此时此情此景,好友要去繁华都市,你有什么想说的?(小结: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出游自然十分羡慕。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

师:有一个读书的好方法就是展开想象,请想象刚才说的画面并带自己的感觉读读这两句诗。

2.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的望啊望啊,他在看什么啊?指名说:船。几只?生:一只。师:诗中哪儿告诉我们?生:孤帆。师:对!孤帆就是?生:孤孤单单的一只船。

可那是唐朝盛世啊!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江上应该有许许多多来往的船只(课件点击:江上千帆)。为什么李白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呢?生: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师:李白眼中只有——孟浩然,是因为李白的心里只有——孟浩然。看到的自然就只有孟浩然的——孤帆。(点击课件一支孤帆。)

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这是多么深厚的友谊啊!谁来读读,指名读。你的眼里有孤帆了。谁再来读?眼中只有孤帆了,能不能读出心里只有孤帆的感觉?你再试试。很好,范读,再来一遍。齐读。

3.“孤帆远影碧空尽”,真的都尽了吗?不尽的是什么?

不尽的是滚滚长江水;不尽的是对孟浩然的无限思念之情。

4.送上祝福的话。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李白望着孤帆远去,江水滔滔,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远去的孟浩然说些什么呢?(江水是永远流不尽的,我们之间的情意是不会断的;今番远去,何时再能相会?愿你一帆风顺,一路平安……)能否用上我们积累过的送别诗来送送孟浩然?(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能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就像老师上课开始时介绍过的,送别诗已经成为当时一种风俗,有许多诗人都在送别他的亲人和朋友时,寄情于诗表达出自己的深情厚义。请看(出示送别诗)古诗的学习还需要平时的积累,希望大家课下能多积累、多背诵送别诗。

6、孟浩然的孤帆渐渐远去,渐渐消失了。李白还在看什么啊?生:江水。哪句诗告诉我们?生:唯见长江天际流。一起读一读。唯见是什么意思?只看见。对,只能看见江水了了为什么李白还不离开啊?生:舍不得。这又是怎样的情啊?生:依依惜别、难分难舍。是啊,怎样才能读出难分难舍的感情?自己读看看。指名读。

加上第三句诗,谁来?

帆尽了可情未尽啊,碧空尽和天际流降下来,延长来读就更有味道了。一二组读。我仿佛看到了那如长江水般永不停息的深情。三四组读。我仿佛看到了那如江水般绵绵不断的厚谊。男同学站起来吧。让我们一起送孟浩然。这是豪壮的相送。女同学你们也来送送他。这是柔情的相送。

导读:我的眼前是那一双双饱含深情的眼睛,我的眼前是那一个个翘首东望的李白:

⑴帆船渐渐远逝了,已成了帆影。李白没有离去,他望啊望啊,心中不禁涌起——

⑵帆船渐渐远逝了,已消失在蓝天碧水的尽头,李白还不肯离去,他望啊望啊,心中默念——

⑶帆船消失了,只剩下那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想起昨日种种,他踮起脚来,又在望啊望啊!心中再次默念——

8.师:是啊!人虽分,情永在,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目送朋友远去的情景,抒发了朋友之间怎样的感情?(板书:依依惜别)一年后,李白对自己的朋友,对当时送别孟浩然的情景仍旧念念不忘。这深深地情,这浓浓的意化作了这首千古名诗。老师情不自禁想吟诵。师范读。你们也来读一读。生齐读。师生配合读。老师读一、三句,你们读二、四句。

五、小结

是啊,相见时难别亦难,从这首千古流传的送别佳诗中,我们感受着古人那浓浓的情意,其实这样的深情谁没有遇到过呢?谁没有这样的亲人朋友呢?一样的深情,别样的故事,下节课我们继续感受诗人王维和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

六、作业

课下,背诵默写这首诗,可以搜集送别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还可以把这首古诗改编成一篇小故事,好吗?下课。

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图片——扬州城图片

依依惜别

教学反思:

本课时的设计理念:以读促悟,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以语言运用为中心,通过朗读、想象、合作、表达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彰显个性中,边学,边积累,边创造;让学生在自读中真正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得到情感的陶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巧妙设计引语拓展知识点发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发掘诗句中关键词,利用图片帮助理解,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通过视频的情景朗读,体会古诗的意境。拓展送别诗积累扩大学生阅读量,进一步感受友情、友爱的温馨。

在操作过程中,在朗读方面效率低,范读还要多揣摩,想象力这一环节因时间关系而不能尽情发挥,有点草草收场的感觉。在表扬学生方面做得比较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赞扬学生的用词比较格式化,感觉与学生还是有点距离。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二:

一、概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选自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古诗所表达的是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帆影已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

本案例授课内容需1课时。本课时的设计理念:以一“送”字贯穿全文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以读促悟,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以语言运用为中心,通过朗读、想象、合作、表达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彰显个性中,边学,边积累,边创造;让学生在自读中真正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得到情感的陶冶。

教案的设计不是一个接一个的问题设计,而是趋于方法的介绍和指导,至于具体的操作还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灵活应对,真正做主体学生的引导者。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特别是第三、四句话所描写的情景,天、地、水、情融为一体。

(3)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老师以一“送”字贯穿全文的教学方式,动脑思考,表达感悟来学习古诗。

(2)能够仔细倾听他人的发言,能把对古诗的理解感悟用语言表达出来,并有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愿望,体验协作学习古诗的过程和方法。

(3)能通过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写一写等个性化的评价方式记忆古诗。

(4)引导学生学习课外古诗,加大学生阅读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诵读中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

(2)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文的良好习惯。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

2.学生的求知欲比较强,很有表现欲,上课气氛活跃。

3.学生善于想象,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4.学生对于在多媒体环境下学习的方式非常感兴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设计引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解决课堂生成的问题,体现新课标倡导的学生是主体,以学定教的原则。并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诗意情境,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视频,体会古诗天、地、水、情融为一体的写法,感悟朋友间的深厚友谊。

2.以 “送”字贯穿全文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古诗的内容,让学生在自我活动中学习知识,感悟内容,激发情感。

3.通过个性化的评价设计,帮助学生记忆古诗。

4.通过自我反思,给自己一个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学生间的互评使学生找到不足。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课件。

2.课文插图、视频(后两句诗的情景、全诗情景朗读)、音频(乐曲《送别》)。

3.学生用的画笔。

4.表演古诗时用的服装、帽子。(有条件的可选用)

5.多媒体教室、投影设备。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演示课件播放乐曲《送别》,在音乐即将结束时直入课题。(板书)

1.生读课题。

2.对题目质疑,提出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随堂总结板书。

如:“谁送谁?

在什么地方送?

在什么时候送?

怎么送?

送到哪?

为什么送?

------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借助乐曲渲染离别气氛,在借助乐曲调动学生的情感基础上,引出课题。中年级学生已有初步的质疑能力,这个环节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一方面也可以体现以学定教的思想。

(二)读古诗,感知诗意

1.学生根据板书的问题进行个性化阅读古诗,并找出答案。

(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确定相应的读书时间)

2.学生结合问题汇报交流,并感知诗意。

①学生自由汇报,明白是“谁送谁”后,学生简介作者,教师适时补充。(播放作者简介的视频。)

②说说是什么样的三月?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烟花”来想象烂漫的春天景象。

如:是百花齐放的三月。

细雨蒙蒙,花红柳绿的三月。

阳光明媚的三月。

细雨绵绵,柳暗花明的三月。

百花争艳,鸟语花香的三月。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巧妙设计引语拓展知识点发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

③利用课文插图、视频,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体会送别情。

重点理解“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学生沉默了一会后,举手回答)

出示视频“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帮助学生体会诗意、感知情境。)

(生三三两两说出了下列词语:依依惜别、一往情深、难舍难分------)

(生读,教师指导)

④把黑板上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说?每个同学在下面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与同桌互说后发言,教师个别指导。)

(播放视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情景朗读。)

设计意图:观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达到对古诗的理解。发掘诗句中关键词,利用图片帮助理解,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通过视频的情景朗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三)拓展知识

为了让同学们更进一步的了解李白,了解唐诗,老师再补充一首李白的诗。

课件出示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

(简单讲解可参考另附资料《金陵酒肆留别》)

设计意图:扩大学生阅读量,积累反映人间真情的古诗词,进一步感受友情、友爱的温馨。

(四)全文总结

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七、教学评价设计

(一)自主选择个性化评价内容

1.画一画:李白和孟浩然送别的场景;

2.演一演:李白和孟浩然送别的情景;

3.唱一唱:根据自己所熟悉乐曲的旋律把诗词唱出来;

如:我爱北京天安门——故人西辞黄鹳楼

4.写一写:把诗改写成短文。

设计意图:学生是存在个性差异的人,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设计不同的评价形式,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擅长的评价内容来完成记忆古诗的教学目标。

(二)评价

根据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给自己画张笑脸或哭脸,给同学画张笑脸或哭脸。作为对自己对本节课的学习评价。

设计意图: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学生通过自我反思,给自己一个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学生间的互评使学生找到不足。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三:

教学目标:

认识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1、小调查,古诗和一般的课文相比更喜欢哪个?原因是什么?(生讨论、交流。)

师总结:古诗言简意赅,不错。但就是在这么短小的篇幅里却字字珠玑,大家在学古诗词时不要轻易放过任何简单的字眼,把诗词读深、读透、并且读长。

2、古诗——唐诗——李白——《赠汪伦》,生齐声背。边背边想: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生交流)

总结:在古代因交通不便,朋友一旦分别就很难再见面。所以在分别时往往作诗词相赠,以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这种诗被称为送别诗。(板书:送别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李白写的另外一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深入诗题,解读大意

1、汪伦依依不舍地送走了李白,通过预习加上诗题的提示作用,告诉我在这首诗中又是谁送走了谁?(板书:李白 送 孟浩然)

师点明预习的重要性,生试读诗题。师讲明古诗对停顿讲究,要求停顿正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齐读并个性解读诗题。

师:读了这么多遍诗题,再仔细对比几首送别诗的题目《芙蓉楼送辛渐》、《送元二使安西》,你有没有什么新发现?(生自由交流)

师总结:送别诗的诗名往往会将送别的地点,送别的对象,还有送别对象的去处融入其中,这是它的一大特点。

生用自己的话把诗题的意思完整地表达出来。

2、头脑风暴。诗题也就是古诗的“诗眼”。读懂了诗题,也就把整首古诗读懂了一半。了不起!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师:问题还真不少,怎样才能解决问题呢?

三、细读诗歌,体悟诗情。

1、强调读的重要性。学生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争取把它读通顺。

生阅读,师检查反馈,生齐读。

2、师要求生读通——读懂,边读边解决问题。并强调批注的作用。

生自由读诗,讨论,交流。

理解故人:有诗为证(屏幕出示)讲述他俩相识相知的经过。并说明借助注释读古诗的方法。

理解烟花三月(屏幕出示)

在这千年胜地的黄鹤楼上,在这如诗如画的江南春天,用一个词来形容当时的景色。

同学们看到了,孟浩然要去的是哪?是扬州,扬州是唐朝最繁华的都市,相当于现在的上海。曾有诗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况且是在烟花三月,一路上是享不尽的美丽风光。(总结:景美)

沉浸在如此美景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诗。齐读。

良辰美景三月天,诗人本该和老朋友孟浩然共饮美酒,吟诗作赋。但孟浩然又匆匆离李

白而去。李白的心情会怎样?(学生作答。)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李白是依依不舍的?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理解。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目送着孟浩然走到江边,登上小船;目送着帆船缓缓离岸,渐渐远去,看不见朋

友的身影;目送着朋友的小船消失了,只见一片白帆;最后连那点儿白色的帆影也不见了,想象一下:李白可能先会在哪里相送?当江边看不到帆船,又可能到哪里?半山腰也看不见了呢?

师生一咏三叹读最后两句。

4、目送友人远去,李白在黄鹤楼上心驰神往,看呀,望呀,他究竟看到了什么?(板画孤帆,书写“帆尽”)

长江是当时的水上交通要道,难道真的只有孤零零的一条帆船?(板画众帆,突出孤帆。)

“江帆点点,只见一帆,船不见了,我看着帆,帆不见了,我只看见长江水流呀流呀送你到扬州。(师范读后两句)真是帆尽,“情未尽”(板书)。(总结:情深)

古人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一点都不错。带着李白的深情,我们齐声朗读全诗。

这首诗在诗坛上有着千古一别和“三名一别”的美誉(屏幕出示)我们的诗题可以这么讲:在名楼送名人到名城。足以见得它的分量非常之重。但最主要的还是李白对孟浩然的一片深情。孟浩然走了,时光流逝,但他对孟浩然的思念永远没有停止。在送别一年后又为这次送别写了一首五言诗。(屏幕出示《江下行》)这首诗非常直白,就像上面这首诗的注释。齐读。

四、拓展训练

模仿《赠汪伦》,并结合本诗的情境写一首《赠李白》。(设置背景音乐吴涤清歌曲《烟花三月》)这首歌的词儿是根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的。课后可以去找来听听,它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首古诗。(检查反馈,讨论交流)

五、课外延伸:

阅读《黄鹤楼送别》,它是一篇“文包诗” 的作品,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

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是情。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我们今天学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下节课要学的是《送元二使安西》,表达的是不同的离别情。

第四篇:《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理解诗意。

2、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并背诵。

3、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诗意

2、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及难点解决方法:

1、相关背景资料(李白与孟浩然关系、诗歌创作背景等)介绍

2、重点字词讲解,诗句翻译 教学过程:

1、揭题,解题 1’

2、背景介绍 3’

3、带领齐读全诗 1’

4、逐联诵读,重点字词讲解,诗句翻译:故人、辞、黄鹤楼、烟花、下、孤、唯 15’

5、熟读,背诵全诗 2’

6、鉴赏诗句:15’

①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是为了赏春吗? ②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③诗人目送友人远去,长江东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④全诗表达的感情?

7、情景演绎 2’

引导: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往日,他们情投意合,感情深厚,此刻分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黄鹤楼前两人分别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们的分别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会是什么样的表情?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要演戏,先要有脚本,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为这段情景的表演,写一个脚本,脚本要交待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们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8、作业:1’

背诵全诗,默写; 准备情景演绎 附:

一、李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他小时候已博览群书,十五岁文章已非常出色。他喜欢游览山水名胜,二十岁起,他差不多游遍了四川境内的名山大川。他富有正义感,热爱自由,性情豪放。并为世人留下诗作千余首。人们称他为“诗仙”。

唐玄宗开元13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今湖北襄阳),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个人很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的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的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1、辞:辞别。

2、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广陵:即扬州。

3、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阴历三月是春天最好的时节,百花盛开,田野上常有迷迷蒙蒙的雾气,古人称为“烟花”

4、下:顺流向下而行。

5、孤:单,一

6、唯见:只。

三、我和我的老朋友孟浩然告别在那西边的黄鹤楼,阳春三月,柳絮如烟,他独自东下去往扬州。孤帆渐行渐远,消逝在水天尽头,只留下滔滔江水向东边流去。

四、1、阳春三月,杨柳花开,花团锦簇,春意最浓,从黄鹤楼到扬州,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而扬州,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对于与友人的离别,李白心里有不舍,却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并表达美景一路相伴的美好祝福。

2、专注。此时诗人的心中只关心友人的船,眼里只有友人的船,目光亦仅仅跟随友人的船远去可见世人与友人孟浩然感情之深。

3、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留。“写作者送走了好友,独自在黄鹤楼遥望风帆远去的情景,江面上一只载着友人东去的船,渐行渐远,终于在水天相接的碧空中消失,能够看到的只剩下滔滔不绝的长江流水。作者的感情随着视线远去,直望到船儿都已经在碧空中消失。他还伫立着凝望天边的长江流水,可见他对好友的惜别之情了取离别之地的眼前的景物,把感情寄托在碧空与江水之间;并不直接抒写感情,却越发使人体会到真味情切。

第五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范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主备人:邹丽娟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并理解诗歌大意。

2、品析诗中描绘的雪景,体会作者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并理解诗意,赏析雪景,体会情感 难点:赏析雪景,体会情感

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的送别诗,其中有一些名句,能说出一两句来吗? 学生答:略

那么这一句诗出自于哪里呢?(PPT展示)同学们一齐答。

二、新课讲授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感受诗人雪中送别的离愁别绪。

(一)出示目标(二)了解作品(三)检查预习读准以下字音

幕()裘()衾()瀚()阑()羌()辕()掣()散()着()凝()

(四)诗歌朗读(自由朗读、个别示范、录音示范、教师示范、齐读)(五)赏析全诗。

(1)理解诗意(小组讨论后质疑)

学生通过默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把难以理解的地方作好标记,准备质疑。(2)赏析诗歌(分小组讨论)

1、全诗分为几层意思?说说层意。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千古传诵的名句是哪两句?试着赏析该名句。

3、在结构上起过渡的作用的是哪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4、由“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想到了什么?

5、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课堂小结

四、课文背诵(比一比,看谁背得快)

五、课后作业

下载《送魏万之京》教案[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送魏万之京》教案[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清源中学 梁玲蔚 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地诵读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并品味其意境美。 3. 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一、教学目的:1、学习本诗抓“奇”写“雪”,以“雪”衬“别”的写法。 2、体会本诗送友时的无限惆怅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本诗抓“......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并理解诗歌。 2、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设想 教......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饶素婷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并理解诗歌。 2、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案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案 主备人:龙贤文 备课组成员:郭仕云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岑参及诗歌内容。2过程与方法: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名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3情感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垣曲初中 郭娜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体裁等常识。 2、正确流利朗读、并背诵诗歌。 3、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一、教学目的:1、学习本诗抓“奇”写“雪”,以“雪”衬“别”的写法。 2、体会本诗送友时的无限惆怅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本诗抓“奇”写“雪”,以“雪”衬“别”......

    京学之旅之心得体会

    京学之旅之心得体会 在镇教办的组织带领下,11月24至30日踏上京学之旅,寒气逼人阻挡不了学习的热情,夺走不了学习的激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快乐工作,本次活动让我充实、快乐、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