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江西教育学真题2

时间:2019-05-13 21:51: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江西教育学真题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江西教育学真题2》。

第一篇:2011江西教育学真题2

江西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机考真题

[中学教育学(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A.斯宾塞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洛克

2.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A.一致的,可以等同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C.相互促进的关系 D.相互包容的关系

3.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的教学环节是()。A.检查复习B.组织教学 C.讲授新教材 D.布置课外作业

4.“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存l9世纪初的()。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5.道家主张教育要()。A.“有教无类” B.“非攻”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6.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A.文法学校 B.琴弦学校 C.文士学校 D.骑士学校

7.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占有中心地位,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的是()。A.交流 B.沟通 C.激励 D.控制

8.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A.课程计划 B.课程类型 C.课程标准 D.课本

9.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A.部分与整体 B.后者包括前者 C.整体与部分 D.前者包括后者

10.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A.德育意义 B.德育内容 C.德育目标 D.德育任务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

12.设计教学法的创立者是()。A.杜威 B.布鲁纳 C.克伯屈 D.赫尔巴特

13.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的教学形式是()。A.现场教学 B.复式教学 C.分组教学 D.班级授课

14.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组织进行论述,对其发展奠定理论基础的是()。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洛克 D.杜威 15.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技能型课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包括()。A.有责任心 B.有幽默感 C.主观偏心 D.耐心周到

2.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特征:()。A.对学生的研究 B.对教师的研究 C.对社会的研究 D.对学科的研究

3.学生学习的特点是()。A.独特性 B.稳定性 C.发展性 D.灵活性

4.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5.实际锻炼法主要包括的形式是()。A.练习B.制度 C.委托任务 D.组织活动

6.课程目标的规定性包括()。A.时限性 B.具体性 C.预测性 D.操作性

7.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A.认识的间接性 B.认识的交往性 C.认识的教育性 D.有领导的认识

8.讲授法的具体方法有()。A.讲述 B.讲解 C.讲演 D.讲说

9.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有()。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10.班级目标对班集体建设的作用有()。A.有利于获得学生对班级发展的认同与支持 B.有利于引导班级发展的方向

C.有利于激发班级成员努力改进行为动机 D.有利于协调班级成员间的言行

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信息技术没有改变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2.教育本身不是一种文化现象。()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只具有即时价值而没有延时价值。()4.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开发是国家的事情,和教师无关。()5.教育行动研究是以教师的教育实践为主要导向的。()

6.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7.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

8.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9.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0.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

1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12.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1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1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15.课程目标的确立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四、情境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一)一位教师在教一年级学生学习“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一题时,老师为了让小朋友们能够亲身感受和体会到老师教给他们的“比”的方法是可靠的,于是利用一年级学生爱唱爱跳和对比赛等具有奖励性质的活动感兴趣的性格特征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下面是这一情境的课堂教学实录。老师指定7个女生,3个男生到台前唱儿歌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他们唱的好不好?学生:好!老师:男生和女生哪个组的声音大?学生:女生声音大!老师:同学们知不知道为什么女生的声音大?学生:女生人多(学生凭直觉感受到)。老师:是吗?那么女生比男生多多少呢? 学生:(部分学生已经很快说出女生比男生多4人。还有大多数同学在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老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计算,随后提问)你是怎么知道是4的? 学生:比的(学生说出自己比的方法)。

老师:大家用比的方法做得对不对呢?我们来一块比一下(让男生和女生成对依次坐回原位,最后只剩下4个女生)。

1.材料中这位老师运用了哪一种教学原则?()[单选题]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2.这位老师采取哪一种教学方法?()[单选题] A.讲授法 B.读书指导法 C.演示法 D.谈话法

3.这种教学方法有何优势?()[不定项选择题] A.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B.引起学生的思维兴奋

C.通过启发让学生一步步获取新知

D.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科学化,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知识(二)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王明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地摆弄试题,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儿,他又在下面翻找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

“王明”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 他脸陡地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

我听了气不打一处来,“你„„”竞一时语塞,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

“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做轻松地说。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出现这种情况时,你认为老师应该如何做?()[不定项选择题] A.提倡民主教学 B.师生之间应该换位思考

C.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 D.以平等的心态和学生交流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赫尔巴特以心理学为基础,解释了很多教育过程中的概念,而且他主张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的过程。

2.B【解析】德育过程是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个体努力去践行道德信念,提高自身的过程,因此,二者的关系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3。B【解析】上课开始时为使学生做好各种准备而进行的工作就是组织教学。4。C【解析】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

5.C【解析】道家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

6.C【解析】“学为文士”是古埃及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所以古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7.B【解析】沟通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占有中心地位,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8.B【解析】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可设计课程的种类。

9.C【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10.C【解析】德育目标不仅决定德育内容、形式和方法,还制约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11.C【解析】这是对学校贯彻教育目的的具体诠释。12.C【解析】设计教学法是美国学者克伯屈提出来的。13.C【解析】题干所指是分组教学最突出的优点。

14.B【解析】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15.C【解析】研究型课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及得出结论,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做,注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

二、多项选择题

1.ABD【解析】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有很多方面,如有责任心、有幽默感、耐心周到、公平客观等。

2.ACD【解析】课程目标的依据有三方面: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生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3.ABCD【解析】学生学习有四个特点: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和灵活性。

4.ABCD【解析】教学史上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主要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

5.ABCD【解析】锻炼法主要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

6.ABCD【解析】课程目标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7.ABCD【解析】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四方面: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8.ABC【解析】讲述、讲解、讲演是讲授法的具体方法。

9.ABCD【解析】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10.ABCD【解析】班级目标对班级集体建设的作用主要有:有利于获得学生对班级发展的认同与支持、有利于引导班级发展的方向、有利于激发班级成员努力改进的行为动机、有利于协调班级成员间的言行。

三、是非判断题

1.×【解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也改变了人们关于学校和教育的观念。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台。

2.×【解析】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一方面表现在它是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这时它与文化构成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另一方面它的实践本身又体现着文化的特质,成为文化的本体。

3.×【解析】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学校教育的影响既具有即时价值也具有延时价值。学校教育的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此外,学校教育提高了人的需要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这对人的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4.×【解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而且教师本身也是一种课程资源,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并且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

5.×【解析】教育行动研究,亦称教师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6.×【解析】这是对素质教育倡导的“学生的主动发展”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误解。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是因为学生是主体与客体统一的人,因而是具有自主发展意识的人;素质教育强调“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因为学生具有与教师平等的独立人格。这种观点忽略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忽略了学生的特点。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在教育实践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客体,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这决定了教师首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个性的塑造者、人生的引路人、潜能的开发者,其次才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

7。×【解析】这是对考试的误解,考试包括百分制考试本身没有错,要说错的话,那就是在应试教育中使用者将其看作是学习的目的。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寸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

8.√【解析】具体看来:(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2)新课程标准为教科书编写的多样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9.√【解析】(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10.√【解析】(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兴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2)生产力水平制约人才规格和教育结构。人才规格是对人才的素质结构的要求。生产力的发展尤其决定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的规格。(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疗法、手段和组织形式。11.√【解析】略。

12.×【解析】虽然少年期是容易出现心理司题的危险期,但如果过于严格看管,会造成少年的叛逆心理。13.√【解析】略。

14.×【解析】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15.×【解析】课程目标的确立取决于学校的性质、目的、任务以及制约学校课程的各种因素。

四、情境分析题(一)1.B 2.D 3.ABCD(二)ABCD

第二篇:2011江西教育学真题1

江西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机考真题

[中学教育学(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素养。A.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文化学科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2.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防止和克服()。A.单纯书本、排斥实践,强调个人经验,否定理论知识的作用 B.儿童中心论

C.空洞说教、单纯知识传授 D.片面单一知识的学习

3.关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说法错误的是()。

A.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B.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 C.教学方式可以被运用于方法,它本身也能独立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D.教学方法是一连串的有目的的活动,它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 4.我同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A.1856年 B.1860年 C.1862年 D.1866年

5.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A.任课教师 B.班主任 C.教导处 D.校长

6.“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也是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的道德规范,这说明道德具有()。A.社会性 B.历史性 C.民族性 D.继承性

7.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地反映在()中。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中庸》

8.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是()。A.校园文化 B.学生文化 C.教师文化 D.活动文化

9.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10.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D.产业革命

11.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进行调节,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12.“性善论”和“性恶论”所反映的观点都是()。A.教育万能论 B.环境决定论 C.多因素作用论 D.遗传决定论

13.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文化现象,所以学生文化具有()。A.情感性 B.深刻性 C.稳定性 D.过渡性

14.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15.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是()。A.杨贤江 B.蔡元培 C.李大钊

D.王道俊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的代表人物是()。A.维多利诺 B.伊拉斯诺 C.拉伯雷 D.蒙田

2.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可以分解为()。A.理想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价值成分

3.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主要是指()。A.传递功能 B.深化文化 C.构成文化本体

D.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

4.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有别于其他社会制度,主要体现在()。A.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B.优越的社会制度保障教育的极高的社会效益 C.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D.坚持全面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

5.普通中学生在德育方面的要求有()。

A.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B.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

C.建立民主和法制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

D.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 6.下列属于《学记》中的教育思想的有()。A.教学相长 B.循序渐进 C.长善救失 D.藏息相辅

7.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师的任免 8.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

A.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

B.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

C.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D.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9.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下列哪些客观条件?()A.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B.文化发展的要求 C.受教育者的发展要求 D.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

10.下列哪些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A.受教育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隐私权与名誉权、荣誉权

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日趋分化。()2.学校文化主要是指教育与学习的文化。()3.学校教育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

4.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或教学目标构成学校教育的层次结构。()

5.教育理念是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6.新课程的核心是为了人的发展,为此,要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7.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8.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教师职业对象的特殊性上。()9.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活动。()

10.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它不仅对个人产生影响,而且对社会也产生影响。()11.“宽著期限,紧著课程”是王夫子的名言。()

12.潜在课程也称隐性课程,其主要特征是潜在性和非预期性。()13.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特征的是课程目标。()14.道德讨论中“引入提问”的策略是澄清与总结。()

15.社会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

四、情境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一)彭老师在给学生上阅读课时,突然,有学生兴奋地喊起来:“哇,好大一只鸟啊!”同学们立刻把目光都移向了窗外,好奇地问:“在哪儿啊?”显然,他们的注意力转到教室外那只大鸟上。彭老师灵机一动,也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急切地问:“在哪里?”彭老师顺着孩子们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有一只漂亮的大鸟,大鸟受了惊,飞走了。同学们只好回到座位上,意犹未尽,彭老师见状打开了话题:“同学们,你们为什么喜欢这只鸟啊?”“因为很好看,因为它长得很大,很美丽„„”学生们争先恐后说个不停,顿时又变得兴趣盎然。下课铃响了,彭老师笑眯眯地对学生们说:“今天晚上的抄写作业取消了,回家后每人写一篇短文,描述你们看到的那只大鸟,并把自己看鸟的心情写进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相关资料,明天在课上我们一起交流。”

1.彭老师的做法符合现代教学的什么理念?()[不定项选择题] A.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B.利用教学机智,把突发事件转化为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C.适当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D.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2.彭老师的这种教学方法有何积极意义?()[不定项选择题] A.及时调整教学安排,抓住学生的兴趣 B.因势利导,适当地改变教学内容和进程 C.及时化解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D.将突发事件巧妙转化为积极有用的课程资源(二)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数学试卷。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门时,教导处张主任走了进来,张主任看到王林,什么都明白了。张主任很严肃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张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1.张主任的做法对吗?()[单选题] A.对 B.不对

2.请指出张主任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不定项选择题] A.张主任的做法违背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宗旨 B.没有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

C.没有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危害,而是简单地批评处分学生 D.未能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做法武断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主要体现了教师的奉献精神。

2.A【解析】理论联系实际要求两者相联系而不是割裂。3.C【解析】略。4.C【解析】略。

5.B【解析】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6.D【解析】“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阶段我国大力倡导的道德规范,这说明道德具有继承性。

7.C【解析】《论语》是孔子的言论集,汇集了孔子的政治、哲学、伦理等思想,也包括了他的教育思想。

8.A【解析】校园文化是学校创立的为保证各种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种文化形态。9.A【解析】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教育必须顺应这些特点,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10.B【解析】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靠科技进步来推动,故科技进步才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

11.D【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密切关联的,可以互相补充。12.D【解析】二者都过分强调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3.D【解析】学生文化与成人价值观,既有差异又有相同的地方。

14.D【解析】夸美纽斯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识开始的。”他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

15.A【解析】杨贤江是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人,他于1930年出版了《新教育大纲》。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维多利诺、伊拉期诺、拉伯雷、蒙田、尼德兰。

2.ABCD【解析】学校的精神文化可以分为四方面:理想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价值成分。

3.ABC【解析】教育的双重属性是指教育的传递、深化功能和构成文化主体。

4.ACD【解析】不同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教育目的也有不同,我国的教育目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优越的社会制度保障教育的极高的社会效益和坚持全面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等方面。

5.ABCD【解析】普通中学生在德育方面的要求有:一是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二是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三是建立民主和法制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四是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五是养成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6.ABCD【解析】《学记》中的教育思想主要有教学相长、循序渐进、长善救失、藏息相辅等。7.ABC【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的。

8.ABCD【解析】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主要体现在身体发展、认知、情意和自我教育能力四个方面。

9.ABCD【解析】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同时还要考虑受教育者的发展要求、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等因素。10.ABCD【解析】学生享有合法的权利:受教育权,人格尊严权,身心健康权,隐私权与名誉权、荣誉权和人身自由权等。

三、是非判断题

1.×【解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

2.×【解析】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演化、创造出来的,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物质文化三部分组成。3.√【解析】略。4.√【解析】略。

5.×【解析】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信念。6.√【解析】略。7.√【解析】略。8.√【解析】略。

9.×【解析】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学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作用,失去任何一方,教学活动便不存在。10.√【解析】略。

11.×【解析】这是朱熹的话,包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12.√【解析】略。

13.×【解析】教学计划是全面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必然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的特征。

14.×【解析】在“引入提问”中,教师可采用的策略有:(1)突出道德争端;(2)询句“为什么”的问题;(3)使情境复杂化。

15.×【解析】学校教育所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效率的再生产。

四、情境分析题(一)1.ABCD 2.ABCD(二)1.B 2.ABCD

第三篇:2011江西教育学真题3

江西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机考真题

[中学教育学(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涂尔干说:“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反映了()。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B.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2.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A.权利 B.威严 C.权威 D.人格力量

3.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A.教学策略 B.教学原则 C.教学手段 D.教学形式

4.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A.民主型的领导方式 B.权威型的领导方式 C.“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 D.“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5.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A.关键 B.基础 C.内容 D.途径

6.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巩固知识 B.领会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

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文化。A.观念和制度 B.精神或观念 C.组织和制度 D.物质

8.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化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是()。A.布卢姆 B.布鲁纳 C.杜威 D.桑代克

9.学校的中心工作是()。A.教学工作 B.行政工作 C.人文工作 D.后勤工作

10.班级管理常见的几种模式有()。A.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B.制度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C.制度管理、交叉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D.制度管理、交叉管理、教师管理、目标管理

11.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方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12.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13.品德是()。A.自然现象 B.生物现象 C.个体现象 D.社会现象

14.卢梭的教育思想属于()。A.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B.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C.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D.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15.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 B.卢梭 C.夸美纽斯 D.诺笃尔普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教师培养与树立良好的班风的方法有()。A.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 B.树立榜样 C.严格要求 D.反复实践

2.德育的形式有()。A.家庭德育 B.学校德育 C.社会德育 D.社区德育

3.直观教具可分为()。A.实物教具 B.图形教具 C.模型教具 D.模象教具

4.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5.泰勒原理所包含的四个阶段是()。A.确定课程目标 B.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 C.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 D.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6.广义的教育包括()。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社区教育

7.学生文化的功能特点有()。A.过渡性 B.非正式性 C.多样性 D.互补性

8.人的身心发展的典型观点有()。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论 D.性善论

9.素质教育倡导建立的师生关系是()。A.平等 B.和谐 C.互助 D.民主

10.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过程有()。A.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B.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C.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D.组织教育活动

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制约和决定着教育的政治思想和为谁服务的问题。()3.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4.从国家或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教育目的可以是总体性的、高度概括性的,或者是具体的。()5.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是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

6.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指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等书面形式的材料。()7.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8.依据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9.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10.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

11.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12.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设施的现代化。()1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14.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15.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

四、情境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一)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活泼”一词造句,学生甲站起来说:“李华同学在体育课上表现很活泼。”老师点评道:“很好。”学生乙站起来说:“河里的水很活泼。”老师沉吟了一会,点评说:“说水活泼不合适,这个句子不贴切。”学生乙狐疑地坐下了。你认为这位教师的做法有何不妥之处?()[不定项选择题] A.限制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B.没有敏锐地捕捉教育细节

C.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D.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二)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就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1.你认同老师的这种做法吗?()[单选题] A.认同 B.不认同

2.教师在选取教学方法时有何依据?()[不定项选择题] A.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B.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C.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D.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

3.这些教学方法有何可取之处?()[不定项选择题] A.学生学会掌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B.让学生学会开动脑筋

C.让学生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D.让学生学会意义识记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这是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主要观点。

2.D【解析】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

3.A【解析】教学策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4.C【解析】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

5.B【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

6.B【解析】只有领会了知识,才能很好地巩固与运用。因此,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7.B【解析】精神或观念体现了学校的主导思想,所以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8.C【解析】杜威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9.A【解析】学校的其他工作都是为教学工作服务的。因此,教学是学校的中心。

10.A【解析】根据班级管理的具体运作方式,可以将班级管理分为常规管理模式、平行管理模式、民主管理模式、目标管理模式,每一种模式都包含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

11.D【解析】古希腊半岛有两个奴隶制国家斯巴达和雅典,由于地理的、政治经济的原因两者的教育体制不同、目的不同、内容与方法也不同,题干指的是雅典的教育。

12.B【解析】少年期是身心剧烈变化的时期,少年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但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很低,所以是“危险期”。13.C【解析】品德是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体现。

14.B【解析】卢梭认为让儿童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认为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是越好的教育。15.D【解析】由教育学理论可知,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诺笃尔普。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教师培养与树立良好的班风的方法有: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树立榜样、严格要求和反复实践。2.ABC【解析】德育的形式主要有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3.AD【解析】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实物教具和模象教具。

4.ABCD【解析】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和实验法。

5.ABCD【解析】泰勒原理可以概括为四个步骤或阶段: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6.ABC【解析】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所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属于广义的教育。

7.ABCD【解析】学生文化的特征主要是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和互补性。

8.ABC【解析】人的身心发展的典型观点有三种:内发论、外铄论和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论。9.ABCD【解析】素质教育倡导建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和谐、互助和民主的。

10.ABCD【解析】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过程有: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三、是非判断题

1.×【解析】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2.√【解析】略。3.√【解析】略。

4.×【解析】从国家或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教育目的只能是总体性的、高度概括性的,而不可能是具体的。5.√【解析】略。

6.×【解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7.×【解析】分组教学与班级授课制比较有其优点,但是也有一定的缺点,如分组教学在管理上不如班级教学的管理方便,从而增加了管理的难度。所以不能说分组教学就比班级授课制优越。8.√【解析】略。9.√【解析】略。

10.×【解析】错在只看到德育过程和品德形成过程的联系,而没有看到两者之间的区别。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和完善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是一种人的发展过程。两者不是一回事。

11.×【解析】(1)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而不是经济发展水平;(2)一个国家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基本上由政治决定的,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性质。

12.×【解析】(1)教育现代化不但包括学校设施的现代化,还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手段、教师队伍、教育制度等方面的现代化;(2)认为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教育设施现代化的观点是片面的。

13.×【解析】(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2)认为人的发展是由教育决定的,就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如果没有遗传为之提供生理基础,没有环境的配合,没有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育发挥主导促进作用是不可能的。

14.√【解析】(1)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教师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5.√【解析】(1)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占时间最多,也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2)教学是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

四、情境分析题(一)ABC(二)1.A 2.ABCD 3.ABCD

第四篇:2011江西真题

2011年4月24日联考申论真题

给定资料

1.2010年7月16日,国务院召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依法普查、科学普查,客观摸清人口信息,全面把握基本国情,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据悉,本次人口普查的调查表比上一次普查增加了一些项目,如“本户住房建筑面积”和“本户住房间数”。国家统计局表示,要充分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获取住房空置情况的相关信息,将持续统计和发布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住房代售率,在部分城市抽选一批住宅小区,进行空置房调查。

2.许多城市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中部某市的常住人口达到350.18万人,流动人口大幅增加。流动人口的增长,为该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也加重了该市公共资源的承载负担,对城市的发展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该市的人口密度居全省前列,已达501人/平方公里,是全省人口密度的2.28倍,其中某市辖区为4467人/平方公里,是上海市的1.5倍。“入园难”、“入园贵”已成为时下M市年轻父母们的热议话题。走后门、托关系,父母、爷爷、奶奶连夜排队,为的是给宝宝在幼儿园里要一个名额。“入园难”、“入园贵”到底是怎样的情况?一方面,公办幼儿园一位难求,公办幼儿园一般都是由教育部门或者其他政府部门开办,享受政府财政拨款,教师属于事业单位编制,而且基本上都获得“省市级幼儿园”的最高评级,在市民中享有收费低、教学质量好的声誉;另一方面,大型小区的民办幼儿园也出现了“入园难”的状况,每逢招生报名,都会出现家长通宵排队的盛况,还有一些特殊幼儿园报名也很紧张,如一些由高校、企业办的幼儿园。【出生率】

T社区地处某市远郊区,很多居民住在这里,工作却在中心城区,由此,引发交通拥堵等长期难以解决的矛盾。为改变该社区“睡城”的特点,政府大力扶植本地的就业创业,建设咨询产业园区,目前已有80多家企业进驻。短短十年间,这里从一个乡村小镇,发展成为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城市规模的居住区。该地区办事处原来只管理两万多人,现突增到40多万。而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干部人事制度、财政管理制度等仍沿用原有的乡镇管理模式,政府能力有限,只好依靠发展各类社区自治组织参与管理。

G市某区人大代表提交的《关于加快流动人员密集地区公厕建设的建议》指出,近年来,随着道路网络不断完善,“城中村”跟着逐渐推进,大型住宅小区相继落成,该区日渐成为宜商宜居的现代化中心城区,但是公厕建设数量却没有同步增长,分布也不够合理,不能满足市民、流动人员的需要,“尿街”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城市环境。

“常驻人口接近700万,人口密度位居全省前列,已接近资源环境承载的极限,社会管理难度极大。与此同时,人口素质偏低,全市就业人口中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占69.4%,从事体力劳动的占80.8%,专业技术人才仅占8.1%。”人口结构失衡正成为影响和制约D市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在D市产业结构调

整规划(2008~2017年)中,人口结构优化这一目标,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中,该市市委书记说,产业机构调整的最大阻力和动力都来自于人,如果不能实现人口结构的优化,产业发展也必然会面临“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窘境。

3.某市公安机关结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进行户口整顿,对来历不明、貌似被拐儿童妇女和失踪被拐儿童、被拐妇女进行摸底和排查。有专家认为,我国这次人口普查首次明确计划外生育者可以落户,普查信息不作为处罚依据,其积极意义在于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超生者有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事实,但超生者的子女却是无辜的。个别地方长期以来试图通过“禁止上户口”的方式来遏制超生,是一种不理性的做法。孩子既然已经出生,他(她)们就应该和正常出生的孩子一样享有同样的社会福利、医疗、教育等权利。

该省公安厅的一名警官认为,除了超生人口造成人数实际增长,现实中“一人多户”、“有户无人”等人口虚增长的情况也很突出:一些人在农村有户口,但在城市也有户口,甚至多个城市都有不同名字的户口;还有一些城市居民存在多个地方都有户口的情况;更有甚者已经获得他国国籍或港澳台地区身份,仍然保留着原来的户口。另外,一些人为了各种附着在城乡户口上的利益,也有着隐瞒死亡人数的情况。该警官认为,人口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而户口登记往往落后于人口的变动,所以仅靠户口管理还无法准确及时的了解人口状况。

据调查,西部某县计划内二胎新生儿男女性别比达到235.5:100,有7个村自2001年起连续3年间出生的计划内二胎竟然没有一个女孩。全国出现性别比失衡的具体原因虽有所不同,但深层次原因都与“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相关。国外有学者指出,在印度等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国家中,男性过剩是令人担忧的问题。亚洲人对男孩的偏爱,加上出生前性别鉴定等现代技术的进步,使亚洲人因选择男孩儿而堕胎的现象愈演愈烈,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男性人数远远超过女性,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危险。

4.上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学发展很快,这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条件密切相关:一是人口急剧增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这就要求对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这里所说的发展,包括社会、经济、教育、卫生、生态环境等诸方面前进和变化的综合。

据统计,在2010年普查周期中,全球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人口普查,覆盖全球99%以上的人口。人口普查作为当今世界收集人口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世界各国为摸清人口家底,都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收集详细信息。印度2010年的人口普查活动,是印度历史上投入人力、物力最多和统计内容最详尽的一次人口普查。

英国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一位负责官员说,政府打算废除人口普查制度,理由是每10年统计一次人口的做法耗资不少,效果却不理想,政府希望利用信贷记录、邮政资料等常规信息,花更少的钱获得更为精确的人口统计数据。

5.2010年7月,某网站设置了“你会配合普查员进行入户登记吗”的问卷调查,选择“会”的只有43%,选择“不会”的占14.9%,选择“看情况而定”的占42.1%。其实,民众有这样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某先生曾在一家中介机构留下个人信息,于是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买房、卖房信息便源源不断地发到他的手机上,甚至银行账户、股票账户等私密性极强的信息,也在网络上被公开出售……

有专家指出,人口普查受阻的背后是一种不容低估的信任危机。

某市人口普查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在同城多处购房,甚至多城购房的情况已很普遍,“人户分离”现象非常多,这就需要自住户准备好自己家人的证件,普查员上门时直接登记就行了,省时省力。如果是租住户,最好提供一下房东的相关信息或联系方式。”另外,本次普查要求尽量入户登记,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小区都出现了“入户难”的问题。一天上午,记者跟随某社区普查员小袁来到普查小区,在某单元的一住户门前,上前敲门,敲了许久,一直无人应答。“可能是没人在家吧”,小袁一边说着,一边想迈步离开。这时门吱的一声打开了,一个睡眼朦胧的男子伸出头来问:“什么事?”小袁把挂在胸前的普查员证一亮,礼貌地说:“先生您好,我们是社区居委会的,现在入户进行人口普查,麻烦您出示一下您家的户口本。”或许是不满美梦被人惊扰,对方不耐烦地说道:“我的户口本被我妈带出国了,你们要找,就去国外找我妈要去吧!”说完就把门关上了。

该市人口普查办公室为做好普查工作推出了很多举措。2010年8月,市人口普查办公室要求各区人口普查委员会携街道、居委会普查人员,在试点小区门口摆展台,集中悬挂横幅,并给每户居民发放了《致小区居民的一封信》,就入户登记问题做介绍。区人口普查办公室工作人员除做好当天的宣传外,还将担负试点小区入户普查的10名普查员的照片张贴在小区门口。该市人口普查办公室,以《全国人口普查条例》为依据设计制作了该市人口普查《保密承诺书》,对个人信息,如住址、婚姻状况、住房状况、联系电话等做出依法保密的承诺。普查员入户时与普查对象现场签订《保密承诺书》,并留下监督举报电话,确保普查对象的个人隐私不被泄露。

6.《光明日报》报道,目前我国老龄人口已达1.6亿,并且以每年800万的速度递增。某研究院撰文说,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一个热点,引发了有关退休年龄、养老保障以及人口政策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争论。他认为,老龄人口增多是正常现象,不必惊恐。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大幅度提高了。同时,也应看到现在的老龄人口概念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已经不完全是一回事了,甚至和改革开放初期比,也是不同的。现在60岁的男女人口,其生命体征、健康指标、体能发育,明显强于几十年前的同龄人口,仍然可以从事相当程度的脑力劳动和一定程度的体力劳动。至于日常生活自理,更是不成问题。从这个角度看,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实属波澜不惊。该研究院还说,面对老龄化社会,引发人们忧虑的一个主要理由是数量众多的老龄人口抚养的问题,特别是“421”结构的家庭如何赡养老人的问题。但是,这里也有个认识上的误区,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靠谁养老?是靠子女,还是靠国家、靠完善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据某报报道,沿海某市一对退休老夫妻告诉记者说:“儿女住得都不远,也不知道他们整天忙些什么,一年都不回来几次。这个说忙着开会,那个说正在外地出差,总之是为了生活在奔波。”无奈之下,老两口想出了一个怪招。“既然他们怕回家耽误挣钱,那么干脆我就给他们开工资,„有偿回家‟。一个月支付1000元,„工作‟的内容就是每周两次回家陪我和老伴吃顿饭,如果能经常带孩子回来,到月底还会有„奖金‟。”

两天后,该报又报道,该市某派出所民警接到了在内地某市打工的张某的电话,说连续一周往父母家打电话均没有人接,由于其父母均有重病,不知出了

何事,他请求民警到其父母家中看看。民警随后立即驱车前往张某父母家中,发现其父母均已去世多日。

该报记者还获悉,市老年志愿者协会下设的法律援助中心每天都接待一些前来咨询法律问题的老年人,内容多为消费投诉、家庭纠纷、财产公证、再婚、立遗嘱等生活中的法律问题,经过调解,大部分老年人的问题都会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

7.以下为某报2010年9月的两则报道。

80后小夫妻的窘境。今年30岁的C女士没有料到,在她眼里“正当年”的父母这么早就遇到养老问题。8年前,从老家的一所大学毕业后,C女士来到天津,英语专业的专业背景让她很快就在一家外企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两年后,她与同在异乡的L走进了婚姻殿堂。2007年,两人通过贷款,购买了一处80平米的公寓,不久后升级做了父母,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家庭结构,即“4个老人+夫妻2人+1个孩子”。像很多“421”结构的平凡家庭一样,他们忙碌而幸福着。但今年年初,C女士60岁的父亲突发脑溢血瘫痪在床,他的父母都是退休工人,每月两千多的医疗费,实在承受不起,更令她心疼的是,妈妈的身体也逐渐吃不消了。父母在哪里养老的问题越来越困扰着她。她和丈夫商量,想把父母接来天津,送到小区附近的养老院,但小两口每月的工资收入8000元,在同龄人中虽不算低,但除去房子月供后只剩4000元,再刨除各种必须的支出,几乎是“月光族”,哪还有钱支付养老院的费用。

令人尊敬的好护工。Z女士原来是某社区的清洁工,后来社区成立了福利中心,她便做了特殊护理工。去年她参加了市里首批养老护理员的资格培训,拿到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成了技术娴熟的专业护工,记者也真实领略了她熟练的职业技能。令记者没想到的是,一个简单的为老人“翻身”,竟然也有技巧在里面。Z女士说,过去只知道两臂用力,卯足了劲把老人翻个身,培训后才知道,如果先把老人一条腿交叉在另一条腿前,然后再翻身,不仅省力,而且老人也不会感到辛苦。不久前,社区一位老人囫囵吞下了三颗提子,噎在喉咙里憋紫了脸,正在家里手足无措之时,Z女士赶到了,她马上用专业方法为老人拍背清喉,救了老人一命。

8.以下为某电视台2010年9月16日的访谈节目摘录。

主持人:大家好,本月10号,中国社科院发布的调查显示,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这使得养老问题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嘉宾S:人口的老龄化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从医学统计来说,人在60岁以后步入老龄,得病率、慢性疾病发生率占60%~70%。人一生中所需要的医疗费可能在60岁以后占到一生之中的60%~70%。老龄社会的到来,对我们这个国家来说,可以叫未富先老,怎么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可能会使生命有所提高,健康寿命的提高。

老年应该说是每个人都要前进的那个方向,老年并不遥远,他是中年人的明天,青年人的后天,每个年轻人都应该想到我的明天和后天是什么样子。健康是一种储蓄,如果你是身心健康着到老年的时候,咱们的“年龄的红利”就会拿到的时间更长些,生命的宽度和生命的长度成正比,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想到。我们终归是“百善孝为先”的国家,但对父母的孝顺不应仅体现在金钱的方面,抚

养老人的理念要从对物质的需求的满足进而关注精神的追求。其实老人不是说你送给他点钱送点肉就行了,还要心理抚慰,比如: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什么的。我们常说追求生活的质量,要转换成追求生命质量,生命质量,不仅指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好,还指提高人生价值,老了得有所为、有所学、有所乐,这些做儿女的应该想到。

嘉宾J:现在有所谓“四老”的说法。第一要有老伴,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载体、重要场所,所以第一要有老伴。第二要有老友,因为从医学上来说,一个人有四个以上的知心朋友寿命能够延长,健康指数也能够提高。第三得有老窝,总得有一个自己的居室、自己的房间。第四要有老底,我认为,这个老底不是单纯金钱的储蓄,包括什么呢,包括你的身体,你的心理准备,这个心理准备就是要有一些兴趣爱好。有位名人这样说过:人的一生中应该有一些兴趣爱好,这样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如果没有兴趣爱好,就如同生活在荒漠中一样,感觉单调无聊。为什么有的人退休后恨不得自己快些变老?因为对过去的门庭若市一夜间变成门庭冷落这种角色转换不适应。如果年轻时有兴趣爱好来充实生活的每一天,当角色发生变化时,你会依然感到生命的活力、生命的充实。

主持人:刚才讲的,涉及到居家养老模式,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话题,你如何看待?

嘉宾X:这就是现实的选择,特别对于中国来讲,我们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绝对数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依然用传统的居家养老靠一家一户解决养老问题,一定是不现实的。但是由于欠账很多,我们养老院很少,养老机构比例非常低,所以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加大投入来建立。但即便建立起来了,谁去?其实你可以做调查,有多少老人愿意自觉去养老机构,有多少儿女是心里想但不敢说出口,把父母送养老院。

主持人:至少不是主动选择的,一般都是被动的迫不得已才去。

嘉宾X:这个观念转变是养老模式转变的最大障碍,如果未来一代的中国人在把老人送养老院还是放在家里头的问题上,能够视同跟“孝”无关,而是哪个更合理、更务实的时候,我想我们的养老理念的进步就上了很大的台阶。现在有些社区有老年饭桌,老人可以不必自己做饭,也有助于降低空巢老人独居的风险。有时候,老人有了问题拿呼叫器都来不及,如果靠社区力量进行有效的统一管理,比一家一户请一个保姆效果不一样,成本也不一样。

嘉宾S:欧洲的发达国家是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瑞典是四个人中有一个老年人,像德国、加拿大等很多国家,是集个人、家庭、社区、社会的合力,来为老人提供一些场所。比如跟附近的大学联合建老年大学,在这里,老年朋友可以学唱歌,学画画,学弹琴。另外,养老院除了有医护人员和营养师外,还有志愿者,有些国家的年轻人,从中学到大学一年有一个月到二个月去做志愿者服务,这是国外。在国内,上海是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地区,在“十一五”期间,他们做了件事情叫“9073”工程,90%的老年朋友是居家养老,但是由社区为他们提供服务,比如社区医生护士巡诊,社区服务给生活不方便的老人提供蔬菜,一周去一到两次打扫卫生,为有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轮椅等,这是90%居家养老。7%是靠一些社区托老所,日间照顾,3%靠社区的养老院。

作答要求

(一)根据给定资料,概括说明人口普查要掌握我国人口哪些方面的基本信息?

并分析指出,掌握这些信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20分)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400字。

(二)给定资料5提到了某市在人口普查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假定你是一名普查员。请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15分)

要求:问题明确;措施得当,具有针对性;分条作答;不超过300字。

(三)假定你是某街道办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6~8,拟写一份《某街道办事处关于改进老年人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25分)

要求:文字简明,分条撰写,有指导性与可行性;不超过400字。

(四)结合给定资料,以“家底”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中心明确,联系实际恰当,内容充实;(2)语言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3)不少于800字。

第五篇:2007教育学真题

2007教育学真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⒈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普通教育学》。

⒉制约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生产力。

⒊实行单轨学制的国家以美国为代表。

⒋现代意义上活动课程的首倡者是杜威。

⒌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

⒍《颜氏家训》的作者是颜之推。

⒎荀子的人性论思想是性恶论。

⒏被称为中国“平民教育家”的是晏阳初。?(此答案不确定)

⒐提出教育最高目的是培养哲学王思想的教育家是柏拉图。

⒑1958年美国政府颁布的《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是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

⒒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⒓“自我效能感”概念的提出者是班杜拉。

⒔下列不属于认知策略的是复述策略。

⒕问题解决“准备—酝酿—明朗—验证”四阶段论的提出者是华莱士。

⒖“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阶段属于柯尔伯格品德发展理论所述的。

⒗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特点在于具有抽象概括性和间接性。

⒘在进行史料考证时,确定资料真伪或真实性需要进行外部评论。

⒙区别于日常观察,教育研究中观察法的基本特点之一是要按照研究目的有准备而系统地收集事实资料。

⒚测量的信度是测量手段对各个对象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

⒛准实验与真实实验的主要区别在于被试抽取方式不同。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

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二、填空题

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 ____。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 ____。

3、学习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 ____价值。

4、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 ____。

5、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____。

6、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 ____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

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 ____。

8、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____和教科书。

9、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____。

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实现 ____的过程。

11、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另一类是 ____。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____、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____与学生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14、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 ____。

15、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 ____。

三、判断题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6、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7、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8、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

9、依据科尔博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10、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四、简答题

1、试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2、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试做简要的说明。

3、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4、试述备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5、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五、论述题

1、以“我们的思想”为主题,设计一个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B

4、C

5、D

6、B

7、D

8、C

9、B

10、A

11、A

12、C

13、B

14、C

15、B

二、填空题

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延时

4、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受到社会的特别保护。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创新

7、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8、教学大纲

9、学校教育

10、学生身心发展

11、模象直观

12、作业检查与批改

13、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

14、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15、教育者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2、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3、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4、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5、(1)理论假设(A道德发展论,B道德教育论);(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A 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B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C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3)简要的评论(A认知模式的缺陷,B 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模拟练习

(二)一、选择题

1、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A、教育实体

B、学校

C、学校教育系统

D、终身教育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出现在()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C、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D、信息革命的出现

3、教育的终身化的特点()A、古代教育 B、近代教育

C、20世纪以后的教育

D、后工业社会教育

4、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康德的《论教育》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5、学校文化的核心是()A、物质文化

B、制度文化

C、校园文化

D、思想观念赫行为方式

6、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其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表现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不稳定性

7、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社会本位

B、个人本位

C、社会要求与个体发展的统一

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8、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引发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动知识

9《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的教学原作是()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激励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0、一份教案的核心是()A、提出教学目的B、选择教学方法 C、设计教学进程 D、规划板书内容

11、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现场教学

D、小组教学

12、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

13、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A、班主任工作

B、政治课教学

C、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D、党支部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14、致力于发展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是()A、认知模式

B、价值澄清模式

C、社会学习模式

D、体谅模式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

二、填空题

1、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 ____的过程。

2、义务教育是国家以 ____形式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3、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____。

4、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 ____;二是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5、舒尔茨提出的 ____理论,说明了教育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因素。

6、人的身心发展是在 ____过程中实现的。

7、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际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____。8、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 ____为重点。9、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到,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____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服务。

10、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____、教科书。

11、在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中,“序”一是指学科的逻辑顺序,二是指____。

12、一般来说,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____、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13、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____、探究学习。

14、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方案,普通高中的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____三个层次构成。

15、德育过程要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必须要做到晓之以理、____、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三、判断题

1、教育为政治制度和生产力所决定,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2、文化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文化决定着教育。()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4、“师道尊严”是师生关系在今天的新课程改革中受到了责难,新课改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交往对话的平等关系。()

5、学校课程就是在学校中开设的所有课程。()

6、掌握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因此,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发展水平就越高,能力就越强。()

7、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8、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讲课的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

9、一节课既有检查复习,又有新知识的讲授和巩固联系,这节课就属于综合课。()

10、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所以,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不能操之过急。()

四、简答题

1、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2、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3、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4、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5、班主任怎样建立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五、论述题

1、试述教师专业化的条件。

2、有些教师“恨铁不成钢”,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却变成了对学生的体罚、讽刺、辱骂,致使学生身心收到一定的伤害。请说明这种情况下违背了什么道德原则,如何改变这种情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C

4、A

5、C

6、B

7、D

8、B

9、B

10、C

11、B

12、C

13、C

14、A

15、B

二、填空题

1、非制度化教育

2、法律

3、赫尔巴特

4、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5、人力资本论

6、社会实践

7、教师的教学目标

8、创新精神

9、专门

10、教学大纲

11、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

12、讲授新教材

13、合作学习

14、模块

15、动之以情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见前,略)

2、(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 智 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和体力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是学生获得相关客观的知识,也使学生个体获得发展。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A 认识的间接性 ;B认识的交往性; C认识的教育性;D 有领导的认识。

4、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

5、(见前,略)

五、论述题

1、(见前,略)

2、提示: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模拟练习

(一)一、名词解释

1、狭义教育

2、广义教育目的

3、学校课程

4、教学组织形式

5、班级的目标管理

二、选择题

1、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A、文化知识教育

B、艺术教育

C、读写算教育 D、军事体操教育

2、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教育标志是()A、人类教育的产生

B、古代学校的出现

C、近代学校体系的形成D、终身教育的实现

3、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A、教育的领导权

B、受教育的权利

C、教育目的的性质

D、教育结构的变化

4、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的发展是人的潜能的完善,这种理论是()A、内发论

B、外铄论

C、成熟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5、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B、人的自然发展学说

C、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

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方面是()A、授受关系

B、指导和被指导关系

C、相互促进关系

D、相互制约关系

7、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公民一般教养的教程是()A、基础型课程

B、发展型课程

C、知识性课程

D、工具性课程

8、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引起学习动力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9、近代随着大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

D、班级教学

10、德育过程的基础是()A、掌握知识

B、激发情感

C、道德内化

D、活动和交往

三、填空题

1、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____教育的过程。

2、古代学校教育中作为教育内容的“六艺”是指:____、乐、射、御、书、数。

3、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____。

4、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学校教育,称为____。

5、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____。

6、教育目的有三个层次,即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____。

7、根据《儿童权利公约》,学生是权利的____,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

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揭示了教学的____原则。

9、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____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10、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____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生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

四、辨析题(辨析正误,并简述理由)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2、学生由于知识等方面缺乏,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和对教师的依赖性,因此是被动的教育对象。

3、教学过程不同于科学探索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

五、简答题

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2、试析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3、试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4、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5、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六、论述题

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选择题(25)

1、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A、确立教育目的B、设计课程体系

C、加强德育工作D、选择教学方法

2、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

A、自主、合作、探究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D、兴趣、发现、研讨

3、许多人利用早晚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抑制的干扰是()

A、双重抑制B、单一抑制

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

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翻译为白话文是“君子以他所说的超过他所做的为可耻”,这在当今仍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这句话出自()

A、《大学》B、《中庸》C《论语》D《孟子》

5、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A、针对性B、逻辑性C、知识性D、创造性

6、三角函数的值是()

A、一个分数B、一个无理数 C、一个比值D、一个正数

7、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

A、联想B、幻想C、理想D、想象

8、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知觉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教育法B、说服教育法

C、榜样示范教育法D、实践锻炼教育法

10、“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教师经常用这首诗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这种行为属于意志品质的()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持性D、自制性

11、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因地制宜举一反三声名狼籍怨天尤人

B、荼毒生灵为富不仁安然无恙变本加利

C、走投无路漫不经心川流不息千头万序

D、随机应变因材施教再接再厉相提并论

12、与“课外阅读是否影响课内学习?它对课内学习能否起促进作用?。”衔接最合理的是()

A、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B、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C、这是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D、这是谁都无法明确的问题

13、古人苏秦受辱而悬梁刺股,终成学业,恰好印证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名言,这说明人的情绪的两极()

A、是对立而不可调和的B、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转化

C、是具有社会性的,可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

D、是可以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的

14、对话式教学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认知性或其他思维含量或智力价值不高的问题,而是能启发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这类问题的设计体现出()

A、平等民主性B、多元互动性

C、自主探究性D、开放创新性

15、某教师上一堂诗歌欣赏课,学生要求逐字解释,老师就请学生一一解释并加入探讨。但又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老师激发学生讨论,科代表说:“不同的版本是会有不一致的解释,有分歧是允许的。”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

A、单向性B、双向性C、多向性D、成员性

16、属于意义识记的行为是()

A、小明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

B、小明利用课间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9位数字

C、小明采用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年月日

D、小明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英语单词

17、某教师讲授“价格由6元变为2元”的数量问题,学生表述正确的是()

A、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两倍

B、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三分之二

C、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到三分之二

D、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缩小了两倍

18、古汉语形容“多”或“少”时常用“三”字表示,表示“少”的意义的成语是()

A、三心二意 B、三令五申C、三言两语 D、三番五次

19、下面是上海实验小学的一则评语:默默无声的你,总是踏踏实实地干着,拾纸屑、发本子——凡是小队长的工作,你总是抢先完成;每当看到你高高举起小手,大胆地发言,老师真为你高兴;带病坚持学习,又让老师为你担心;每次看到你难受的样子,老师们真不忍心。大家知道,你是一个要强的孩子。这则评语主要体现了()

A、结果评价 B、过程评价C、定量评价 D、定性评价

20、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开展“小博士”工程,利用课余时间,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己研究探索一个专题,或完成一部童话作品。此活动的开展体现了()教学原则

A、循序渐进原则B、启发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1、美国学生热衷于吸收各学科的成就,然后通过辩论剔除混乱知识体系中的糟粕和谬论,从而获得迅速进步。这个现象说明了()

A、学习的实践性B、学习的渗透性

C、思考的独立性D、思想的开放性

22、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在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提出的,其背景说明最全面的是()

A、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挑战B、社会信息化时代提出的挑战

C、我国加入WTO面临的挑战 D、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的挑战

2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B、顺次连接矩形四边中点所得四边形仍为矩形

C、既为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四边形为正方形

D、以一条对角线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

24、《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赏析有误的是()

A、首句应理解为“秦代的明月汉代的关。”

B、次句写出了秦汉以来世世代代征夫的共同悲剧

C、三四句道出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望

D、全诗的情调悲壮高昂

25、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部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确立教育目的

2、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3、B、单一抑制

4、C、《论语》

5、A、针对性

6、C、一个比值

7、A、联想

8、A、有意注意

9、C、榜样示范教育法

10、D、自制性

二、填空题

1、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终身学习又特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也是每个人一生成长的支柱。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反映的教学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

4、教师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

6、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

10、当代西方学习理论中最具势力和影响力的三种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论,认知主义学习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

下载2011江西教育学真题2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江西教育学真题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学2010真题

    湖南省2010年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申请认定 高中(中专)及以下教师资格考试试卷 教育学(中学)一、选择题: 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 A、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B、教育规律 C、教育原则D......

    教育学真题

    2005年1月小学教育学(小学及以下)试卷1-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是() A.“教育学的雏形” B.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

    2教育学历年真题(二)含答案

    教育学历年真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标号填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的观点......

    2012江西村官真题

    1、马哲的直接理论来源: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2、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包含的哲学道理是: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 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

    2017江西申论真题

    给定材料 材料1: “十二五”时期,江西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全省经济总量在2011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后,2015年达到1.67万亿元,占全国GDP比重由2010年的2.31%提高到2015年的2.47......

    2013教师资格教育学真题

    2013教师资格教育学试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 1.著......

    2011年教育学真题

    2009年教育学真题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 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

    2008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