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泰山教案

时间:2019-05-13 21:46: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登临泰山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登临泰山教案》。

第一篇:登临泰山教案

站在泰山顶峰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

衣明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泰山的壮美景观和文化内涵及其相关的古老文明。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学习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培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领悟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并逐步形成专题研究能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课件、画知识树。

一、导入新课

出示古诗“岱宗夫如何„„一览众山小。”读一读。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唐代杜甫”

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地方呢?“泰山”(是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为描写泰山的千古绝唱。)

你去过泰山吗?你对泰山有什么印象?(请两名同学谈谈)

这节课请同学们跟随老师进行一次泰山之旅,全面的了解一下这座历史名山。好吗?

二、讲授新课

1.你想了解泰山的哪些方面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性板书: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历史文化。

泰山之所以闻名中外,是因为它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无论是古建筑、石刻,还是它独特的封禅文化,以及它历史悠久的古文化都让世人叹为观止。(选择性板书:建筑、石刻、封禅、古文化)

课前,同学们肯定搜集了不少资料,我们要进行这些小专题的研究,就需要对搜集的资料进行选择和整理。同学们在交流讨论时可以这样去做(出 示怎样整理资料),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出示温馨提示,下面就请同学们按要求进行合作学习。

2.请几位同学上黑板完成知识树(学生在组内同步完成),其他组同学做补充。(提醒学生只写关键词)3.全班交流。

⑴谁来详细介绍一下泰山的地理位置?谁有补充? 老师出示资料、地图,并标出诸城往泰山的路线。

⑵泰山有着壮丽的自然景观,下面请几位同学做一下简单的介绍。(选择性介绍)

老师出示图片。看了这些景观,你有什么想法?(想去看看、美丽等)小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泰山有着独特而秀美的景色,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够感受到它的壮美。希望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去亲自体验感受一下,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⑶泰山的古建筑闻名中外,谁愿意向大家做简单介绍?(选择性介绍)老师出示图片。你有什么体会?(壮观、气势恢弘等)

小结:看到这些气势恢弘的古建筑,让我们想到了古代的劳动人民是多么的勤劳和智慧!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而感到骄傲!

⑷泰山是我国拥有石刻最多的历史名山。谁愿意向大家介绍泰山独有的石刻文化?

老师出示图片。你有什么感想?(历史悠久、勤劳勇敢、智慧、自豪)⑸封禅是泰山所独有的文化,谁愿意做简单介绍?

老师出示图片资料。小结:泰山自古以来就因为它的高大、稳固、壮美而被称为“国山”,泰山的名字寓意深刻,泰有通畅平安之意。泰山的象征意义就是国泰民安。所以历代皇帝都钟情于泰山,认为到泰山进行封禅祭祀就可以让江山稳定、国泰民安。

⑹在泰山周围发现了历史悠久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谁愿意向大家简单介绍?

老师出示图片资料。从古文化遗址的挖掘来看,在距今五六千年以前泰山地区就有人类生活的迹象。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以农业生产为主,以畜牧业、狩猎、捕鱼业为辅。房屋多数属于地面建筑,也有少数半地穴式房屋。生产工具以石器、骨器为主,生活用具出现了大量的陶器,龙山文化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黑陶。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4.整体感知。

播放视频(3分钟),全面的了解泰山。

同学们,随着我们对泰山更加全面的了解,你有什么感受?

师小结:泰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壮丽的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我们着迷于它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色,更感叹于它丰富悠久的文化底蕴。我们为祖国有这样壮丽的山川而骄傲,我们因山东有这样的旅游胜地而自豪!希望大家有机会一定要亲自登临泰山,去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好吗?

5.都说泰山是五岳之首,你了解我国的五岳分别是哪些名山吗? 老师出示图片资料以及拓展延伸内容。

三、总结下课。

在这次泰山之旅中你有什么收获?

师总结评价:同学们在课前广泛收集资料,并能够选择针对性强的资料进行学习,善于合作,互相补充,这都是很好的学习习惯,希望大家继续发扬;课堂上大家积极探究,大胆发言,敢于质疑,这是很好的学习态度,请继续保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和交流,同学们更加热爱我们美丽的祖国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同学们成为祖国的栋梁,一定会让我们的国家更富强、更美丽!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为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第二篇: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社会下册《登临泰山》教案

登临泰山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泰山自然景观,体验泰山的壮美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泰山、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活动准备

搜集有关泰山自然景观的资料。活动过程

我合作我快乐

分组:4人一组,选出组长。评价:开展“争星活动” 积极发言、回答问题声音洪亮、条理小组即得一颗星,最后看哪个组最优秀。加油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节假日都到哪些旅游景点玩过?(生答)

“一山一水一圣人”指的是什么?(板书课题:站在泰山顶峰)(生答)你们的知识真丰富!我们这一单元就来学习研究:“一山一水一圣人”。这节课我们先来了解美丽壮观的泰山。(板书:登临泰山)

活动一:走进泰山

(播放录像)请同学们跟随播放的泰山录像一起走进泰山,你从中能了解到什么?(做好记录准备回答)

师:(展示课件)泰山是我国最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山,为五岳之尊,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看过录像,说说你对泰山的了解。生:略

师:关于泰山,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加上数千年来无数劳动者的构筑,使泰山成为华夏文化的缩影。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泰山的壮美景观。课前,大家搜集了一些关于泰山的资料。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一起去欣赏泰山的壮美。

活动二:欣赏泰山

师:(出示小组合作幻灯片),先请同学们拿出搜集到的资料,和小组中同学相互说一说。1.小组内交流:

2.学生自由发言环节。(学生说明是通过什么途径收集到的,一人展示图片,另一个讲解景观)

出示课件图片:(学生展示:五岳独尊 玉皇顶 云海玉盘 泰山佛光 5元纸币)3.请攀登过泰山的同学说说登泰山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适合登山的鞋 食物 水 药品 保暖的衣服等),登山有什么感受?

4.是呀!登山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攀登泰山更需要有坚强的毅力,倘若半途而废,就不能欣赏到山顶更美好的风光。同学们,泰山还有若干的壮丽景色等待着我们去欣赏,请看下面的图片: 出示:泰山十八盘和泰山景色图片。

活动三:泰山壮美

师:(展示摩崖石刻两幅幻灯片引入)泰山自古都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古代文人墨客在游览泰山时,留下了许多名句和文章,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总结积累了大量的与泰山有关的成语与俗语,大家还知道哪些?我们交流一下吧!生:„„

活动四:总结延伸

1、学生谈感受。(幻灯片提示)(板书:壮美 自豪)

2、总结学生发言情况,表扬优秀小组。

3、师小结:泰山的美,不仅在它本身的风景名胜,悠久的历史,还使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泰山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古老的泰山,在漫长的岁月中渗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下节课,我们将一块儿来研究泰山的文化,课下,大家可以先进行初步的探究、了解。

板书设计:

站在泰山顶峰

登临泰山

五岳独尊

泰山佛光 云海玉盘 泰山极顶

景观壮美

第三篇:泰山教案

《泰山美景》——《望岳》

(2014-03-24 10:25:42)转载▼

分类: 教学设计

三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泰山美景》——《望岳》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第三单元名胜佳境——泰山美景之一《望岳》。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该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抒发了诗人敢于攀登的壮志。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如: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等,能粗浅的理解古诗大意。但由于学生生活年代距作者太遥远,仅凭书中的文字学生无法领会诗文的内涵,情感难以产生共鸣。而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对信息搜集处理的能力,所以通过利用网络查找资料的方式帮助学习,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泰山的景象,欣赏祖国山河之美。理解并背诵杜甫的《望岳》,结合“登高望远”的体验体会诗的意境。

2、通过图片展示和资料交流,了解泰山的雄伟壮观,积累泰山文化。

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和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学重点:熟读、理解、背诵《望岳》。

五、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体会意境,熟练背诵。

六、教学策略:

1、指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感受泰山的美景,激发热爱之情。

2、通过创设情境,启发探讨等方法,配以多媒体手段(课件、录像、音乐),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通过音像、图片资料,学科间,学科与学生体验的整合等,力求达成知识的延展度。

七、教学流程:根据传统文化课的特点,结合本课的内容和孩子的实际,教学中我设计了四个大环节:话泰山——望泰山——唱泰山——颂泰山,来努力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同学们去过的地方真不少,其实我们山东的风景名胜也很多,最具代表性的名胜精华就是:“一山一水一圣人”。你知道它们分别指什么吗?(课件出示)第一个环节:话泰山

1、引主题。“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峨第一山”这一山便是闻名中外的五岳之首——泰山(板书),是中国唯一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泰山,共同领略泰山的雄奇秀美,学习她丰厚的文化。(板书课题:泰山美景)请大家欣赏泰山的风光(播放视频)

通过刚才观看的视频,结合搜集的资料或者亲身的经历,请你敞开心扉,谈一谈泰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谈。

2、板课题。自古以来,泰山就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文人墨客,并留下了许多著名诗词,流芳千古。唐朝大诗人杜甫就写了一首千古流传的诗词,知道是什么吗?(《望岳》)板书:望岳

杜甫

3、解题意。谁来说一下你对题目的理解。这里的“岳”指的是?中国有五岳你知道吗?(出示课件:五岳的资料)

4、释作者。你对作者又有哪些了解呢?(出示课件)生说师补充。

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望岳》这首诗,去领略泰山的美景,感受诗人的情怀。第二个环节:望泰山(出示《望岳》诗)

一、初读古诗,音准句通。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3页,谁来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2)去掉拼音你能行吗?指生读正确,师指导。(课件)

(3)读诗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美。(课件)指生读,师范读。齐读。

了解诗意这首诗的意思你读懂了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大意,看一看诗人眼中的泰山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学,同桌讨论弄懂大意。

学习第一行: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课件)

1、开篇诗人就提出了一个疑问:猜一猜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2、那泰山到底怎么样呢?(齐鲁青未了)泰山郁郁葱葱、连绵不断(图片)整个齐鲁大地的人们都可以看到她青翠的山影。师:这是作者远望泰山看到的景象,板书:远望

3、你感觉泰山怎么样?(高、宽广、绿)

师:泰山如此之高、之广,令诗人非常惊叹,你能读出这种惊叹之情吗?指生读,男生问,女生答。

学习第二行: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课件)

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句诗的理解吗?(同桌讨论)从这句诗里,你又看到了一座怎样的泰山呢?(神奇、秀美、高大雄伟)

2、此时诗人就在近处望泰山,他看到这样神奇秀美、高大的泰山屹立在面前时,他对泰山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板书热爱、赞美)

3、你能读出这种热爱、赞叹之情吗?齐读(抑扬顿挫,读出韵味)第三行: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课件)

1、谁读懂了这句诗的意思?从“归鸟”可以看出什么?

2、诗人由远到近,从早到晚,诗人看得目不转睛,眼眶都要裂开了,而且都已经到了黄昏,他还在凝望(板书),舍不得离开。你体会到了什么?(热爱泰山、对泰山情有独钟)

3、那你能读出诗人那种陶醉了的感觉吗?(读出味道)学习第四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课件)

1、你能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这句诗的吗?

2、诗人登山了吗?那他怎么知道一览众山小的呢?(想象)是作者的愿望,板书:愿望、怎样才能登上泰山绝顶呢?(板书:不怕困难、勇于攀登)

4、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难题或挫折,你又是怎样做的?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和做法。指名谈。

4、写作背景:出示课件师讲述。可见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那你能读出那种雄心壮志吗?指名读。

5、补充孔子登泰山资料。师:古代很多文人志士都来到泰山,立下了雄心大志。有一句孔子的名言是“登泰山而小天下”。相传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览无余。”在岱顶玉皇阁立有一石碑,上书“孔子小天下处”,相传为孔子当年俯瞰天下之地。

6、这句诗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顶峰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齐读。

7、让我们把这句诗铭记在心,勉励自己的人生。齐读。

三、感情诵读,熏染情感。

1、让我们边读想象泰山的美景,感受诗人的雄心壮志。(配乐读,课件诗)指名读,男女生读、分组读、齐读等。

2、你能把整首诗背诵下来吗?请你边想象边试着背诵。多种形式背诵。第三个环节:唱泰山(课件出示《望岳》)

孩子们,现在让我们吟诵这首诗,再次领略泰山的雄伟,感受诗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怀。师示范吟诵,教学生吟诵。第四个环节:颂泰山

其实,不止杜甫为泰山写下了千古佳句,还有不少名人也写下了壮丽的诗篇。

1、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泰山的诗句?(学生汇报)

2、老师也找到了一首,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泰山石》)

指生读,课下同学们可查阅资料了解意思。

3、关于泰山的名胜古迹有很多,你知道有哪些呢?(课件图片)

4、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谈收获。(配乐)

总结:同学们泰山因其雄伟壮丽,气势磅礴而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崇高的象征,课下同学们可以把搜集的图片、资料、诗词等整理一下,办一个“我爱泰山”展览会!下课!

第四篇:登临诗专题教师版

《与诸子登岘山》、《九日齐山登高》、《安定城楼》

——登临诗专题学案

整理人:李斌

一、专题知识积累:

“登山则情满于山”,登高望远,目力所及之处,自然会引发登高者的悠悠情思。历代诗人在登高诗歌的创作中,不断注入新的情感,使登高作品的内容更加丰富,情感更加多元,从而赋予它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

登临即登高,登高之“高”,相对于平地而言。登山、楼、台、阁形式不同意义相似。登临诗常用手法: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古讽今、用典、比兴

登临诗常见情感:

(一)、歌颂美好风物,赞美大好山河。借此抒发作者的登临的愉悦之情

赏景是登高诗的重要内容。只有登高,才能让更广阔的美景进入自己的视野,跳出狭小的生活圈子,给心灵自由的空间,尽情翱翔,寻觅登高之趣,驱遣世俗之累和心中劳烦。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寄寓登高幽情。感悟人生哲理(生死的思考)或抒发自己的追求

登高四望,放眼天地,顿觉宇宙之浩大,个人之渺小,人生之短促,曾经渴望建功立业的唐代诗人,也随岁月的磨砺和仕途的坎坷而生出颇多感慨。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借登高抒发了羁于世俗尘网中郁郁不得志的感愤情绪。表达了封建社会中正直而富有才能的人士遭受压抑的悲哀,反映了他们在失意境地中孤单寂寞的情怀。

(三)、抒怀励志。抒发作者的远大理想和豪情壮志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名句,表达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四)、悲羁旅流离之愁,抒思乡怀亲之苦。抒发作者思乡怀人或孤寂感伤的情感

异地漂泊,身如浮萍,思乡之情,如影随形。登高远眺,更觉孤独冷清,归思难收。对游子而言,登高便是寄托乡思的最佳场所。借登高念亲怀友,在远眺中寄托思慕之心和惆怅之情。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清秋囚于深院,感到悲寂)。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一种)滋味在心头。

(五)、发思古之幽情,感怀于时事。怀古抒情,发壮志难酬之忧,表忧国忧民之志。

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被誉为古今“登楼第一诗”,诗篇表现了杜甫得偿多年夙愿,即登楼赏美景,同时仍牵挂着国家的百感交集之情,表达了报国无门的哀伤。融自然景色、家国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抒写了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的怀抱。

二、研习反馈: 与诸子登岘山

(一)预习展示

1、字音

岘()山沾襟()

2、解释重点字词

诸子:

(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代谢:成古今:

第一联的意思: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和今。

(2)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胜迹:我辈:复:

第二联的意思:江上留下许多名胜古迹,我们又来登临。(由于山上有历史印迹,才来登山)

(3)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浅:深:

第三联的意思:水落下去鱼梁显露出来,天气寒冷,梦泽显得格外深远。(是不是一定能看到呢?这是登山所见所想-虚幻的景色,烘托深秋岘山萧条、悲凉、邈远的秋景。

(4)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羊公碑:沾襟:

第四联的意思:羊公碑如今还在,读完上面的文字不觉泪水沾湿衣襟。

(二)合作探究

(1)前四句是诗人对羊祜的话进行概括,结合羊祜的故事,纵观全诗你能说说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他登上岘山,想到羊祜当年的心境,想起羊祜说过的“登此山者多矣,皆烟灭无闻”的话,与自己的处境正相吻合。“烟灭无闻”正是对自己遭遇的写照,触景生情,倍感悲伤,不禁潸然下泪。全诗借古抒怀,感情深沉。这首《与诸子登岘山》是抒发他登临岘山时抚今思昔的感慨和不能实现抱负的悲哀的怀古诗。

(2)第三联写的是什么?对诗人的感情表达起到什么作用? 答:登山所见之景。“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

(3)这首诗的结尾似乎与我们常见的诗歌结尾不同,最后诗人似乎仍在叙事,诗人仅仅在叙事吗? 答:自己像羊公那样有才华,但自己却不被重用,抒发内心的忧伤和感慨。

(4)有人认为“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请试分析。答: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多么巨大!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安定城楼

(一)预习展示

1、字音

迢()递 汀()洲王粲()扁()舟鹓()雏()

2、解释重点字词

(1)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迢递:汀洲:

第一联的意思:高高的城墙百尺楼,绿杨枝头的外面是一望无尽的水边绿地。

(2)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虚垂泪:

第二联的意思:想当初,贾谊年少时,有心报国,却怀才不遇,只能空自落泪;王粲生不逢时,虽有满腹经纶,却只能远游流浪。

(3)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永忆:归白发:入扁舟:

第三联的意思:常常向往像范蠡那样做一番回旋天地的大功业后,再乘扁舟归隐江湖。

(4)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成滋味:猜意:竟未休:

第四联的意思:那些小人为官位利禄猜忌别人,就像愚蠢的鸱鸟那样以腐烂的死鼠为美味却猜忌凤凰与它抢食,岂知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甘泉不饮啊。

(二)合作探究

(1)典故贾谊垂涕王粲远游的用意? 贾谊,西汉前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少年得志,才华横溢。但后来遭人猜忌排斥,抑郁而死。贾谊从小精通诗书,18岁时就写得一手好文章,在洛阳一带很有名。贾谊发表了著名的《过秦论》,指出秦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震动满朝文武。贾谊年纪轻轻就得皇帝赏识,招致小人的嫉妒,又大力提倡改革,得罪权贵,结果上下左右均在文帝面前诽谤他,久而久之,文帝也觉得他人缘不佳,就把他调出京。后来贾谊作了梁怀王刘揖的太傅,梁怀王不慎坠马身亡。贾谊本无责任,但他害怕文帝追究,又追悔自己疏忽,没尽太傅的责任。从此更加郁郁寡欢,哭泣不已。一年后竟伤感过度而死,时年33岁。

王粲,东汉末年人,建安七子之一。《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载: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但并不得志。他曾于春日作《登楼赋》,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这里李商隐以两人自比,突出怀才不遇和寄人篱下的感受。

(2)典故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功成后归隐江湖的用意? 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带着西施乘扁舟归隐五湖。李商隐用此典故,是说自己也想像范蠡那样功成名就之后归隐江湖。

(3)典故引入庄子的文章《庄子·秋水》的用意?

《庄子·秋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李商隐以庄子自比,表明自己有高远的心志,却受到谗佞小人的嫉妒。

(4)有人说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你怎么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思想?

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中主要抒写了诗人自己建功立业的志趣、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无端受谗的愤慨。它是晚唐时期年轻李商隐在朋党争斗中不幸遭遇和痛苦心情的真实写照。表明自己应试博学宏辞,不是为了区区禄位。远道投幕,婚于王氏,也不是另攀高枝以求飞黄腾达。对于那些利禄熏心的权贵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无端造谣中伤,则表现了极大的愤怒。

九日齐山登高

(一)预习展示

1、注音

涵()酩()酊()晖()霑()迢()

2、解释重点字词

九日:

(1)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涵:翠微:

第一联的意思: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2)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尘世:

第二联的意思: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3)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但:酩酊:恨:

第三联的意思: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4)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霑衣

第四联的意思: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二)合作探究

1、山上的花儿那么多,为何作者偏爱菊,把他们插满头呢?

我们的东晋诗人陶渊明特别喜欢菊花,他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成了高洁人格的象征。

2、作者在此用到了“但将”二字,这两个字表现了诗人内心什么样的心情? 其实就是“只能用酩酊大醉来酬答重阳佳节,实在没有什么其它好的办法了。无奈的心情。

3、在这句诗中,有一个“涵”字用得比较好,你知道好在何处吗? 的清溪中,见到鸿雁南飞和齐山的倒影,把这里的一派秋光通过“涵”字,曲折地摄入眼底。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大江像人一样张开双臂,包容万物,有着宽广的胸怀,一个“涵”字把江水给写活了。把江水拟人化了,因此在这里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总结:“涵”字也把诗人站在高处俯视江水的动态写出来了,再加上大雁从中飞过,从而使人与水都具有了动态之美,周围环境静谧万分,动静结合,浑然一体。

4、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你同意吗,试作分析?

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诗人主观上未尝不想用节日登高的快慰来排遣抑郁。篇中“须插”、“但将”、“不用”以及“何必”等词语的运用,都可以清楚地让人感受到诗人情感上的挣扎。至于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从抑郁中挣扎出来,那是另一回事。

诗人的旷达,在语言情调上表现为爽利豪宕;诗人的抑郁,表现为“尘世难逢开口笑”、“不用登临恨落晖”、“牛山何必独沾衣”的凄恻低回,愁情拂去又来,愈排遣愈无能为力。这两方面的结合,使诗显得爽快健拔而又含思凄恻。

三、拓展提升

1、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2011湖北卷

登城望湖楼晚景

刘敞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横风吹雨入楼斜,重楼闲上倚城隅。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雨过潮平江海碧,一片江南水墨图。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分)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2分)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参考答案】(1)和风细雨(2)①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意境②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承上启下(3)①刘诗通过写雨映寒空,山深树幽,倚楼眺 望的一幅水墨画,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江南水墨图。②.苏诗通过写横风斜雨,潮江涌动,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雨 前,雨后的壮观美景。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09江苏卷)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1)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2)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3)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1)想当年,到而今。借代。

(2)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3)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答案】(6分)①“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②游子思归乡:

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

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第五篇:《泰山日出》教案

《泰山日出》教案

一、教学目标

.增加比较阅读的份量,进一步引导学生品味: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情性格影响下表达的观看日出的不同感受。

2.体会在特定历史时期,作者如何借写日出来抒发对社会光明的强烈渴望。

3.教学过程以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的方式进行。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文中哪些描写表现了对光明的渴望。

难点:如何使读者体会出对旭日光明的描写是表达了对社会光明的渴望。

三、教学时数

2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时

(一)分组:告诉大家今天的学习要分组,以便进行一些合作探究。然后将全班按照每组4-6人进行划分,强弱男女搭配。各组都为自己的组起个名字。

(二)引入:我们作个小组竞赛:大家会背哪些跟太阳有关的诗文?

——如: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春云如兽复如禽,日照风吹浅又深。

(三)问:都是琅琅上口,生动难忘的佳句啊!同一颗太阳,能引发人这么多不同的观感,为什么?

——时间、地点、环境、心情不同,作者不同,就带来千变万化的诗情画意。

问:记得有一篇外国作家的小说,写一名逃犯,在逃亡途中,看落日,“太阳像一只巨大的独眼”,为什么?

——逃犯心情紧张,害怕被发现,这种心情影响到他对落日的感受。

(四)好,等一会儿要考验大家一下,你会体悟多少作者的心情。我们今天将学习徐志摩的《泰山日出》。我先介绍一下。

解题、作者和背景(见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略)(要交待徐是浪漫主义诗人。)

(五)现在大家仔细阅读《泰山日出》。

(六)阅读之后,梳理字词。解释下列词语,完成加点的字的注音写字。

饱饫

无餍

醒豁

消翳

厚毳长绒

溟濛

飒飒

蜿蜒

(七)分组讨论:

本文值得品味的词语或句子。

2文哪些描写表现了对光明的渴望和赞美?作者为什么有那么强烈的渴望和赞美?

3练习二,比较徐志摩、海涅、姚鼐对云海的描写,谈谈你更喜欢谁的描写,为什么?

4练习三,比较徐志摩、刘白羽、屠格涅夫描写旭日初升那一刻的文字,具体指出其中最生动的部分。

第二时

(一)开场白:上节我们各组都已按照所给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在我们就进入表述阶段,看看哪个组说得好、说得精彩!

各组同学自己给自己编好序号,1、2、3、4、、6。

(二)第一个问题:本文值得品味的词语或句子。(念每组的序号,被念到序号的同学就发言。按答的水平打分。)

注意:这是一个开放题,但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出那些能产生特别的表达效果的词语,或采用了某种修辞来增加表达效果的句子。如:

但这是我一面感觉劲烈的晓寒,一面睡眼不曾十分醒豁时约略的印象。

“劲烈”一般与“寒风”搭配,这里用来形容晓寒,使人生动地感受到凌晨的十分的寒意。“醒豁”本意是指意思表达得明显,文中与“睡眼”搭配,传神地写出了“我”尚有朦胧睡意的行状。

唤醒了四隅的明霞——光明的神驹,在热奋地驰骋。

以“神驹”形容太阳从东而来,光辉灿烂不可阻遏的样子,极有力量与速度。“热奋”,中文本无这个词,这是根据字意临时造词,但读者结合上下文可以理解,是热烈、兴奋义,促进读者体验到光华无比的太阳强劲地前行的样子。

雀屏似的金霞,从无垠的肩上产生,展开在大地的边沿。

本句采用比喻,以“雀屏”形容云霞的形态之美,以“金”饰霞,形容云霞的光彩之美。

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大量的染工,在层累的云底工作。

“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这些词语都是用来比喻云彩的色调光影的,极尽华丽与堂皇,充分体现出作者的浪漫和唯美主义请调。

(三)问:文哪些描写表现了对光明的渴望和赞美?

明确:本文不是集中笔力描绘日出的壮丽图景,而是重在写自己的期盼、激动、幻想。

我不由得大声的狂叫。

发生了奇异的幻想——我躯体无限的长大,脚下的山峦比例我的身量,只是一块拳石;这巨大……平拓着一双长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地叫唤;在崇拜,在祈祷,在流泪——在流久慕未见而将见的悲喜交互的热泪……

这泪不是空流的,这默祷不是不生显应的。

歌唱呀,赞美呀,这是东方之复活,这是光明的胜利……

散发祷祝的巨人,他的身形横亘在无边的云海上,已经渐渐的消翳在普遍的欢欣里;现在他雄浑的颂美的歌声,也已在霞彩变幻中,普彻了四方八隅……

听呀,这普彻的欢声;看呀,这普照的光明!

(四)问:作者为什么有那么强烈的渴望和赞美?有什么关键词能提示我们?

关键词:巨人

睡意

唤醒

东方

光明

复活

这是用了象征的写法,象征东方巨人的觉醒。再考虑写作时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光明”“复活”等都是象征五四精神。这里的欢乐,狂欢般的,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欢呼和礼赞。

(五)下面大家的发言是抢答式了,哪个组答得多,答得好,就能赢。

问:比较徐志摩、海涅、姚鼐对云海的描写,你更喜欢谁的描写,为什么?(自圆其说即可)

徐志摩写云海的句子是:

①在朝旭未露前,宛似无量数厚毳长绒的绵羊,交颈接背地眠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辨认得出。

②云海也活了,眠熟了的兽形涛澜,又回复了伟大的呼啸,昂头摇尾的向着我们朝露染青的馒形小岛冲洗,激起了四岸的水沫浪花,震荡着这生命的浮礁,似在报告光明与欢欣之临在……

海涅、姚鼐的见练习二。

(六)问:比较徐志摩、刘白羽、屠格涅夫描写旭日初升那一刻的文字,具体指出其中最生动的部分。(开放)

(七)作业:

①完成后“词句品味和积累”各题。

②朗读并背诵“巨人的手……在热奋地驰骋”。

附:板书设计:

泰山日出

生字词:

探究讨论:

饱饫

无餍

醒豁

消翳

厚毳

溟濛

飒飒

蜿蜒

下载登临泰山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登临泰山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泰山日出教案

    泰山日出 徐志摩 导入:1、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五岳是指哪五岳?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关于“泰山”的成语或俗语:泰山北斗、稳如......

    登临中学广播体操比赛主持词

    登临中学广播体操比赛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全体师生满怀喜悦的心情,以精神饱满的姿态,齐聚美丽的校园,共同迎来了我们期待已久的广播操比赛。......

    登临中学“平安家庭”典型材料

    平安家庭,共筑教育理想 ---------洪洞县登临中学“平安家庭”创建柴小青同志典型材料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平安是社会平安的基石,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平安家庭”创......

    泰山日出教案(整理7篇)

    篇一:泰山日出教案一、教学目标1.增加比较阅读的份量,进一步引导学生品味: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情性格影响下表达的观看日出的不同感受。2.体会在特定历史时期,作者如何借写日出来......

    《登泰山记》教案

    《登泰山记》教案 《登泰山记》教案1 教学目的:一、分析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二、掌握有关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教学重点:对文章思想内涵的了解教学难点:掌握有关文......

    《登泰山记》教案

    《登泰山记》教案 篇一:登泰山记教案及重点内容总结(精品) 登泰山记教案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二、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

    登泰山记教案

    登泰山记 登泰山记 姚鼐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清代桐城派。 2.积累词句,增加文言储备。 3.把握游记,品赏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的品格。 教......

    登泰山记 教案

    江苏省宜兴职业教育中心校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宜兴学院 教 案 课程:语文 课题:登泰山记 执 教 者:易继红 【教学设想】 1、本文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体式,它以描写为主而以记游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