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教案、说课稿

时间:2019-05-13 21:32: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父与子教案、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父与子教案、说课稿》。

第一篇:父与子教案、说课稿

【教案】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第一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写本课生字词,理解新词。2.能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3.品词析句,学习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活动的作用,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教学重难点:

品词析句,学习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活动的作用,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指导一:

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文中自己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想办法解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词语检测,教写“墟、颤”两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指导二:

快速默读课文,同桌之间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

四、研读课文:

1、出示自学指导三:

自读1至3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地震、描写父亲的句子,说说自己的阅读体会。

2、交流。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

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思考:你从哪些句子读出父亲的了不起,哪些句子读出儿子的了不起?为什么?

七、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细节描写 不

【说课】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主题是“父母之爱”,单元训练点是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的细节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今天,我执教的是本课的第一课时,在说课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我们的“学交练”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是在借鉴永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遵循“少教多学”的教学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校情提出的,学是目标,交是过程、练是辅助。我的说课也将结合这一模式来说。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我们认为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要符合新课标对学段教学的要求,其次要符合单元训练点和教材特点,还要符合学情。基于此,我的课时教学目标为: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写本课生字词,理解新词。2.能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3.品词析句,学习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活动的作用,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我们认为教学目标的表述语言要准确,而且要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测性,目标是师生是否完成本课教学的依据。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我的导课直截了当,不拖泥带水,通过课题质疑,能大大提高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只有产生了阅读欲望,才能产生阅读兴趣,阅读

才是有效的。同时,也为下一环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奠定了基础。

2、初读课文:

让学生在自学指导的引导下,自由朗读课文,但这个自由是建立在有目的的勾画圈点。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解词能力,生字教学不需要面面俱到,但对易错易混字还是需要点拨,这也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3、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新课标中对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有这样的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基于此,我的自学指导中引导、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考虑到学生的层次不齐,我给学生提供概括的方法,引导学生做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语言精练、内容完整。完成教学目标二。

4、研读课文“

新课标中对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有这样的要求: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基于此,我的自学指导以引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为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阅读理解与感悟。

5、课堂小结:

我认为课堂小结既是对本堂课教学的总结、升华,同时也是对下堂课教学的指引,引导学生去预习,有方向的去预习。

6、作业布置:

我的作业布置,既是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巩固、提升,同时也是对小结的具体实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个性化阅读,提高下一节课的教学效率。

第二篇:父与子教案

《父与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依托语言文字,通过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与联想、感情朗读、小练笔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父子亲情,理解伟大的父爱能给人巨大的勇气,能使人在危急时刻变得更加坚强,能够无所畏惧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教学重点】

1.展现“父亲艰难地在废墟上挖了38小时”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2.展现“阿曼达在废墟下坚持信念,鼓励同学”这一情景的相关段落。

3.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4.理解这对父子为何了不起。

【教学难点】

1.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2.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给父子二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

【教学方法】

情景表演法、精段阅读法、想象体会法、读写结合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76年7月28日凌晨,我国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24万人死亡,16万人受伤。

我们一定不会忘记,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级特大地震,大地颤抖,山河移位,生离死别。

地震是可怕的,它是灾难。今天我们这则故事,就发生在1994年1月美国洛杉机大地震中。这就是美国洛杉矶发生地震时的情况(出示资料):30万人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数条公路被震断,电力设施受阻,桥梁坍塌,山崩地裂,几万顶房屋倒塌,几万人无家可归,成千上万人被埋在废墟底下。就在这片废墟中,演绎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请大家齐读课题。

看到这组数据,你有什么感受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学提示

1.听朗诵,扫清文字障碍。

地震洛 杉 矶 混乱 安顿 挖掘昔日废墟阿曼达 坚定 绝望

爆炸 叹息 悲痛 颤抖 拥抱 疾步瓦砾 砸碎 欢声笑语 破烂不堪

2.画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

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思考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及其同伴)的故事。

父亲和儿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揭示:了不起。

二、品味课文,体验感悟

(一)品味课文,体验父亲与儿子“了不起”

1、出示阅读提示,学生研习课文

① 采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② 边读边画出令你感动的地方,并批注出理由。

③ 试着体会父亲救儿子时的心理变化。

2、交流自悟收获。

学生可能从以几下方面来谈:

先体会父亲:学生自由读1至16自然段。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课件出示

引导:先让学生自己来谈谈感受,再引导到走进父亲心里。

老师引导父亲8小时心理的变化:

体会绝望,看不到孩子的绝望。指导读: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从“冲向”看出父亲很急切,只希望儿子能平安。可父亲到了,呈现在眼前的却是废墟,父亲当时太痛心了,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天旋地转)

体会他的普通,和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比较引导学生分析他的与众不同。揭示废墟的危险,和父亲的动力:“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信念使他重拾信心,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悲痛欲决但由从新挺立的父亲。父亲能从痛苦中坚定地站起来,这种决不放弃的精神很了不起的。

12小时了,24小时了,父亲会是什么样子,他心里又会怎么想?联系好心人、警察、消防队长的表现,体现父亲的执着,深刻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指导朗读。父亲的失望、孤独、无助和坚持

36小时了,他仍然在坚持人们以为父亲失常了,你觉得呢?引出这是来源于他对于儿子深沉的爱。(板书)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父亲奋不顾身的精神让人感动。他不停地在那里挖,36小时都没停止过,眼睛满是血丝。为了救儿子,父亲付出了这么多,有谁读了不受感动呢?

这是一种伟大的父爱力量在支撑着他。(教师板书:爱)

这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这句最真挚朴实的话(教师示意学生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运用多种方式有感情地读课文。)

总结:课文就是通过写父亲的语言、外貌、外在表现、包括动作、神态,把父亲的内心世界刻画出来的,体现出父亲的了不起,这是这部分的主要表达特点。

引导:38小时了,已经两个白天,一个晚上了,人疲惫到了极点,黄金救援的时间也在逐渐缩短,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引读到最后一段。

儿子:学生自由读17至27自然段。

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

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确定:儿子对爸爸的信任,相信爸爸一定会来救他,这让人感动。(阿曼达才七岁,就能凭着父亲的这句话,安慰同学们,告诉大家不害怕这种精神很令人感动。)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课件出示。

确定:他终于要见到了父亲,他却自己不出来,让同学出来,他有着保护同学的意识,对同学们很有责任感。

学生谈体会。引导联系孩子的年龄、孩子所处的环境,想象他如何度过38小时,体会他是多么的勇敢、坚强、无私。指名读。

3、有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激情:只因为那一句真挚的承诺,父亲冒着生命危险在废墟中寻找儿子;只因为那一句朴素的承诺,儿子勇敢地与灾难作斗争。多么了不起的父与子啊。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你们从哪体会到他们是非常幸福的呢?

确定:因为父亲相信儿子,儿子相信父亲,他们心灵相同,终于团聚了。

父亲爱着儿子,儿子相信父亲。是爱,让他们幸福着。

苦肉终于团聚,父子心灵相通,是亲情让他们幸福,是信守承诺让他们幸福。爱让他们这样

幸福,被爱让他们如此幸福。

大家设想一下,刚才有个同学谈到,当时埋在废墟底下的阿曼达也可能害怕,他害怕还是不害怕? 不害怕,他一直记得爸爸对他说的话,是爸爸的话在支撑着他,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所以他不害怕。/害怕,他才7岁,就是大人,在发生地震也会害怕的。

三、总结板书

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心。

生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七岁的阿曼达经历了这样的历程,他一定会更加勇敢,更加坚强,父子俩就是凭着这句话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感悟父爱》,在序开头的有这样一句话很感人,很有哲理: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这个人就是父亲,这种爱就是父爱。

父与子

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父亲儿子

坚定善良

执着无私

深沉的爱富有爱心

了不起

四、作业

我们已经感受到,废墟底下的阿曼达是那样的了不起!他在废墟底下整整煎熬地等待了38小时啊!在这38小时里他都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用你的心去写,用你的想象去写,把了不起的阿曼达用说手中的笔写出来。也像刚才我们领悟到的表达方法那样,通过写他在废墟里,在黑暗当中的语言、心理、神态、来表现阿曼达的了不起!

例文:

心理描写:阿曼达在废墟底下心想:我一定要坚持住!爸爸一定会来救我的,爸爸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总会和我在一起的,他不会仍掉我不管的。爸爸我在等你!我相信,你一定会来救我的!

语言描写:他对同学们说:“你们不用害怕,我爸爸是个很伟大爸爸,他答应过我,不论发生什么,总会和我在一起。爸爸一定会想办法救我们出去的。”

第三篇:父与子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父与子》

猫街中心幼儿园 盛玉仙

设计思路:

进入大班以后,孩子们渐渐学会阅读一些书,我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看漫画。一有空闲时间,他们总是迫不及待地从书包里拿出漫画书来看,常常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漫画也以它独特的艺术形式感染着孩子们,它的夸张、幽默、大胆的想象、简洁的图文、出乎意料的结局,正符合孩子们阅读和欣赏的特点。我选择漫画欣赏、讲述这一新的教育内容,将美术欣赏与语言讲述活动有机地整合起来,使幼儿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想象。在教学方法上,特别采用了幼儿独立欣赏与小组交流欣赏的形式,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和有意识地倾听,分享其他幼儿的大胆想象初步了解漫画的特点。当然,让幼儿对漫画的特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不是一次活动所能完成的,因此,在教学准备中,我设置了“漫画墙”可以作为准备和延伸活动,长期贴在教室里,使幼儿不断深入了解漫画。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父与子》,鼓励幼儿想想、说说、笑笑,愿意与同伴一起讲述图片内容。

2、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幽默语言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幼儿表达和倾听能力。

3、培养幼儿细致观察和大胆想象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漫画书《父与子》一本及图片若干,课件ppt。

2.布置一个漫画墙,上面贴有许多有代表性的漫画作品。

3.收集幼儿和父母亲的合影照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引入

1、小朋友,在生活中,你喜欢和爸爸玩吗?爸爸给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2、介绍漫画书《父与子》及作者,为幼儿理解作品做铺垫。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漫画书。作者是德国著名漫画家卜劳恩,卜劳恩很爱自己的儿子,常常把父子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画下来。

二、基本部分

3、介绍作品名称“假日的第一天”,出示图片1~3幅,幼儿边看边讲述。

5.设置悬念,幼儿想象并讲述:

1)出示一幅没有背景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儿子的表情。幼儿想象、讲述。

2)分组讨论:每组一名幼儿将自己小组讨论中“惊奇、大胆、浪漫”的情景,讲给大家听。

6.出示漫画原稿,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讲述。“这是什么地方,景色怎么样?”学习一些描述性的语言。“父亲把儿子抬到了森林里(或公园里、牧场)。太阳出来了,儿子醒来一看吃惊极了“咦,我是在梦中吗?”,他看到了…….以为在做梦呢。爸爸躲在树后悄悄地笑了。”

7.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假期到森林里玩正是儿子的心愿,这幅漫画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4.幼儿完整讲述漫画作品,指导认识序号的作用。

5、幼儿独立看漫画,并把自己喜欢的讲给旁边的伙伴听,要求用完整的语句表达。另一个幼儿认真倾听。

6、让幼儿大胆交流自己读书的乐趣。

三、活动小结

1、《父与子》这本书里还有许多有趣好玩的故事,小朋友喜欢下来可以自己看书,这是老师做的活动书,老师放在阅读区,喜欢可以看看

2、父与子这么有趣,你和家人间一定有有开心有趣的事吧,和朋友分享

四、活动延伸

1、出示一份自己与孩子有趣的漫画,讲述

2、回家把自己与家人有趣的事与家长合作画下来,与幼儿园的小伙伴讲一讲

第四篇:父与子公开课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公开课教案

廖云丽

教学目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

2、学生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父爱的伟大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2、通过学习,学生能明白为什么说这对父子是了不起的父与子。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奔画面,抓住文眼,感受灾难。51、师:在上课时我们来看一段真实的历史记录,出示课件图片:一九九四年一月十七日,在美国洛杉矶市的人像往常一样井然有序地生活着,突然间山崩地裂,一场灾难降临,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内几万座房屋倒塌,几万人无家可归,成千上万的人被埋在了废墟底下,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内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看到这样一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是的,灾难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灾难也考验着人们的意志,在历史长河中似乎每一次灾难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就在这场废墟中同样演绎这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揭题板书。哪一个同学来读读课文的题目呢。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那么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齐读最后一句。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生质疑

二、默读课文,潜心会文,充分悟情。

课件出示:请大家静心地默读课文,看看哪些语句深深地打动了你,让你感

受到了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在空白处写一写你的感受。

感受父亲的了不起:有两处25

生默读后交流。说说哪句话或者哪个词深深打动了你?

第五自然段众人的阻拦

有哪些人阻拦父亲?请同学们看到父亲说的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意思相同)

T:虽然是一样的话,虽然是简单的重复,父亲的心情是一样的吗?

是呀,短短的时间内,父亲的内心经历 了揪心的考验,T:请我们来读一读父亲的话,当好心人来劝说父亲时,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他们问:

T:当他看到消防队长来时,父亲觉得儿子有救了,他焦急地问:“。” 消防队长没有去救他的儿子,这时警察赶来了,父亲快要崩溃了,他发了疯似的问:“”

人们这么劝阻你,而震情又如此严重,你为什么不离开?此事此刻你就是阿曼达的父亲。时间紧迫,儿子在等我,他心里着急呀,这是因为呢他对儿子有一份——?

就从这三句简单重复的问话中,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恳求,他的焦急,他的崩溃,而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感受到了父亲的——(了不起)

十二自然段

课件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这段文字将父亲救儿子的场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下面请同学们把目光聚焦到这段文字中,仔细找找哪个词语最能打动你?(挖)

体会“挖”的艰辛

从这个“挖”字,你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读好挖

看看句子老师不明白,在这个过程当中,父亲做的不只是挖这个动词吧!

父亲面对满地的废墟,面对钢筋水泥,面对巨大的石块,面对满地碎片,他只一个“挖”够吗?(生说动词)。

可是作者只单单写了一个挖字,从这个挖字你体会到什么?一个简简单单的挖字,饱含着如此丰富的内容,让我们感受到父亲的劳累与坚持,让我们定格这个挖字,读好这个词.体会“时间”的漫长

过渡:父亲已经挖了38小时,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38小时,而要罗列时间的顺序?是的,这38个小时父亲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着。能读好这句话吗?

把对文章的体会送进句子中,让学生说说怎么读好这个时间进程的句子?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呀!

虽然是简简单单的四个时间的词,我们却读出了各自不同的理解,这是怎样情况下的36小时?也许会发生?也许会发生?也许会发生?危险与痛苦伴随着他,可父亲却用血肉之手依然坚持了——男生读时间在推移,艰难地挖掘还在继续,汗水、血水、泪水包围着他,也许父亲已经筋疲力尽,也许父亲会挖出其他遇难者的尸体,可他还在艰难地挖了——女生读?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坚持苦苦的挖掘?一句对儿子如山的承诺,一份比海还深的爱,体现了父亲的伟大与执着。

生说到承诺,引读承诺

师:当他看到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师:当他一次次地想放弃的时候,回响在他耳边的依然是这句话——

师:当他孤军奋战,伤痕累累,就要倒下时,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生说到爱

就是一个挖字,让我们读懂了如山的父爱,此时此刻苦苦挖掘的父亲让我们感叹:“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父亲!”

36小时过去了,让我们看看父亲的模样,让我们记住,记住这位伤痕累累,却始终坚持的父亲形象,就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永远定格在我们脑海中。生齐读。

想象写话:文中就是这样通过时间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来表现

父亲的了不起。可是父亲为何会变成这般模样,在他挖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历什么困难?父亲心里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写在课文的空白处。

父爱无言,它总是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我们默默的支持,父爱如山,它总是在我们最无助的时候,给予我们如山般伟岸的爱,这就是父爱,爱得深沉,爱得执着,此时此刻让我想起了汶川地震中这样一个画面,这样一个动作,这样一句留言。

课件出示

同学们这就是亲情,这就是父爱,不抛弃,不放弃,永恒的父爱,让我们记住这位为爱信守诺言,为爱坚持的父亲吧,再齐读这句话。

机动 苦苦的挖掘终于盼来了生命的奇迹,废墟下传来了儿子的声音。分角色读12——15自然段

感受儿子的了不起:5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怀揣这那句“无论„„”的儿子同样了不起。浏览课文剩余部分,看哪些语句最能体现儿子的了不起?生找,谈体会。

把这句话浓缩为一个字,最能体现儿子了不起?是爱好,还是让好?这个让字,让出的是什么?是什么让他敢做出这一让?

师:“多么了不起的小小男子汉!在生死关头,始终牢记父亲的那句承诺——生:“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三、以诗促情,升华情感,呼唤亲情。5

此时此刻,让我们不得不竖起大拇指,对这对父子说一声你们真了不起。父亲用坚持信守着对儿子的承诺,儿子用行动实践对父亲的信任。这是一对多么了不起的父与子,他们用血脉亲情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为我们演绎了一曲生死不离的赞歌。

生吟诵生死不离。课件出示

你们的爸爸妈妈一定非常的爱你,儿子是爸爸的传家宝,爸爸会用责骂、鞭打默默的关注,编织着对你恨铁不成钢的亲情,女儿是爸爸的掌中宝,他把你放在兜里怕丢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他们用无微不至的关怀编织着对你的亲情之爱,在这节课结束之际,把你们含在嘴边千次万次还没喊出来得爱,喊出来吧!

教后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强的文章。但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生离死别的痛苦学生很少有体验。文章值得推敲的句段很多,人物的心理变化较复杂。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理有所悟,我选择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教学策略,全息解读文本,择取文章精华,删繁就简,引领学生潜心会文,透视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人物坚定信念,提升人物饱满形象。试图借助精心的设计,精妙的点拨,精彩的回应,牵引学生灵动于字里行间,不禁潸然泪下。

第五篇:七下《父与子》教案

父与子

马克·汉林

【自学指导】

1.感悟心理、语言、动作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把握人物形象。2.通过自读与讨论结合法,进一步感受、理解本文的思想感情。3.理解课文中父子之间的爱和信任所产生的神奇力量。【正音正字】找几个陌生汉字注音,记住每个字的书写要点。【积累词语】找出文章中的成语和好词语,并认真抄写几遍。【朗读课文】 【课文简析】

课文讲述了美国洛衫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抱着坚定的信念,冒着危险,不顾别人的劝阻,历经艰辛,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及其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情。

课文先写在地震的混乱中,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急切地冲向儿子的学校。尽管学校已成废墟,他还是坚定地向儿子的教室走去。接着写他不顾别人的劝阻,也不怕别人误解,坚持挖掘,营救自己的儿子。最后经过38小时不停的奋斗,他的儿子和另外13个同学获救。

第1、2段,写出大地震的严重后果是:一伤害人数众多;二建筑破坏严重。其作用是:为下文挖掘的困难和危险作铺垫。

文章中最能体现父亲绝望悲伤的话是:“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

“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写出父亲眼看学校已经变成废墟,一时感到悲伤与绝望。父亲反复问别人“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表明父亲渴望帮助,迫切希望别人能帮助自己,抓紧时间,尽快救出儿子。三次出现这句话,突出了父亲在帮助无望的情况下,继续孤军奋战,更显出父爱的可贵。

人们叹息地摇头走开而没有帮助他一起挖掘的原因是:①人们认为孩子已经死了。②挖掘废墟很危险,不必做无谓的牺牲。③人们认为这位父亲因为丧子而精神失常了。

作者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而要写“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是为了突出时间的延续,突出挖掘时间长久、挖掘比较艰难,给人以紧迫感和危机感,更能体

现父亲坚强的信念、顽强的毅力,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执著的爱、为救儿子克服的巨大困难。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三次出现在课文中。三次时间不同,意义也不完全相同。第一次,父亲悲伤、绝望时想起这句话,促使他下决心采取救援行动,非常坚定地要履行诺言,抢救儿子。第二次,是在救援行动有望时,儿子告诉父亲:这句话成为他身处绝境时的精神支柱,帮助他勇敢面对困境和死亡,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绝对信任,并且以此鼓励同学。第三次,面对死亡的威胁,儿子勇敢地决定让同学先脱离绝境,说明这句话对儿子的为人处世有深远影响,表现了父爱的力量非常伟大。)

文章中与“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我’”这句话呼应的语句和情节是面对人们多次劝阻,父亲毫不动摇,“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到处是血迹。”

首尾两段,在表达上有特殊作用。首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地震造成的巨大损失,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大背景,突出了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末段,“巨大灾难”与首段呼应,同时通过父子“紧紧拥抱在一起”再次突出文章中心:父子深情,是产生奇迹的力量源泉。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二是通过分析人物心理,语言和动作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思维训练】(根据自己情况,至少选做六题)1.成语接龙:①欢声笑语;②无济于事。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 3.第1、2段,写出大地震的严重后果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4.文章中哪句话最能体现父亲的绝望悲伤? 5.如何理解“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

6.父亲反复问别人“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从中你能感到父亲当时怎样的内心?三次出现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7.人们为什么都叹息地摇头走开而没有帮助他一起挖掘?

8.从课文中找出表现人物情感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并作适当分析。

9.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而要写“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

10.如何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11.文章中哪些语句和情节与“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我’”这句话呼应?

12.首尾两段,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朗读课文】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3.预习《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后记】

下载父与子教案、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父与子教案、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父与子教案1

    父与子 教学目标 熟悉课文内容,学会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大意。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对人物心理、语言、动作描写的朗读与分析,把握人物形象。 2、感受课文中父子之间的爱和信......

    父与子教案五篇范文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资料引入 1、“地震”——你了解它吗? 2、 有这样一对父子,在惨烈的地震中演绎了极其动人的故事。齐读! 检查预习1、 通过预习,你对课文有什么了解? 本文主......

    《父与子》教案[精选5篇]

    《父与子》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使学生受到父子亲情的感染,受到“爱别人以及做人应有责任感”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对结尾“这对父子了不起”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感人......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自读,认识本课生字.生词。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2、能力目标:(1)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设计 江西省于都县仙下中学方名栋 一、教学背景 1、面对农村普通学生。 2、课前准备,搜集汶川地震的有关资料和图片。 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人教版实......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年级上册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下面我从教材、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与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板书以教学预设这几个......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最终定稿]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 说课人:李旭华 各位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题是《地震中的父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