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同学的肖像教案
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有一定的人像画基础,小学美术课有人像的内容,多以线描为主。但这种认识往往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不成熟.本课将就人的面部特征进行初步研究,对身体比例进行了解。并通过人物头像的欣赏、漫画人像、写生训练,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望使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自己想要画的人物。给了学生充分自由选择地余地,进一步对人物形象特征有所接触,掌握分析、比较的观察和描绘方法,形成较为完善,成熟的人物肖像画。学生有广阔的创作空间,从而体验了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是为培养学生感觉能力,促进同学情感的提升而设置的。作业是试着给同学画张肖像。人像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人像的美,一般不在于所谓浓眉大眼很好看,而是在于所创造的物象是源于生活中具有个性的特征的感人人物形象。本课就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抓住人物的特征和神态,在欣赏、讨论、分析、观察、演示、写生创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和人物造型的能力。感受人物的脸型、五官、表情等不同的特点,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学会如何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来进行表现。所以,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为主要目的,以“欣赏”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逐步展开,由浅入深,深入浅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也将在其中得到实现、解决。
《同学的肖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深入细致的观察习惯,学习观察的正确方法、提高观察形象 的能力。
2、学习、掌握人像速写方法、技巧。
3、让学生了解如何抓住人物的不同特征,包括发型、脸型、五官、表情等,提高线条表现人物头像的能力。
4、开阔视野、正确建立写生概念,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学重点:
人物头部形象特征了解不同人物的发型、脸、五官、表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
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进行创作,表现出人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观察法,探究法,欣赏法,演示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欣赏《人像》作品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热爱美术的情感。
2、了解人像描绘的两种手法“如实再现和表现”是两种美术表现形式(学生通过了解观察知道人物表现的手法后,在作业时能对自己的作品有更直观的认识)
二、观察、分析人物的特征
1、出示漫画名人头像
2、通过漫画形式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因为漫画是抓住人物主要特征最有效、最直观的表现方法之一。漫画的表现手法:夸张、变形、概括、明了。(通过原照片与漫画形象的相互对比,学生很容易找到明星的主要特征特点。小组之间的讨论,交流,使教学重点,容易解决。脸的主要特点概括出来之后,进而探索如何在绘画中,抓住人的主要特征进行表现,这是关键,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人脸型与比例(通过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人像的特征比例,帮助学生观察掌握人像描绘规律,画好肖像)
1、人的脸型有哪些?提出问题学生思考,教师总结(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倒三角、圆形、菱形、椭圆形等)通过图片直观展示对学生快速概括人的脸型有很大的帮助
2、五官特征:耳---扁平耳、长厚耳、张风耳、如来耳 …..眉---剑眉、蛾眉、八字眉、柳叶眉、卧蚕眉、连锁眉…… 眼----虎眼、丹凤眼、杏眼、白眼、三角眼
鼻---蒜头鼻、鹰嘴鼻、狮子鼻、酒糟鼻、朝天鼻…… 嘴---樱唇、粉嘟嘴、薄皮嘴、厚皮嘴
2、头部比例:三庭五眼----人物画的基础
3、教师演示
三庭五眼的运用(让学生更直观了解三庭五眼及实际运用,对接下来的练习很有帮助)
3、了解:“立
七、坐
五、蹲
四、盘三半”人体在不同姿势的大体比例。
四、师:想试着画一画吗?今天我们就学习画人像。
五、建立速写概念
课件演示《速写头像》
利用课件直观演示了运用线描的方法进行人像写生的过程,引导学生如何 去画。组织学生观察并总结速写(时间短;
2、主要用线;
3、主要表现形象大体形状、基本特征)
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也了解了其它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感受了作者对生活,对艺术的热爱之情,鼓励学生创作中也要充满情感
六、挑选两名学生站到讲台上做模特。
全体学生观察讲台上的同学,口述观察所得。
(引导学生从头部正面、侧面、五官各部位变化进行深入地观察。
七、学生练习(15分钟以内)
1、前后桌面对面互相画,力争线条流畅、简捷,突出同学特点,看谁画的又快又好!
2、教师巡回指导:
八、展示才华,教师鼓励
教师强调:画人物时应注意人的基本脸型和五官特点。脸型有椭圆形,瓜子形,方形,圆形等不同形状特征。下巴到鼻尖、到眉毛,眉毛到发际线之间的距离大体相同,这是脸型、五官的基本规律。但具体到每个人都会有细微的变化,我们在画之前必须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
学生作品展示,让大家相互欣赏,交流,评价,同时体验成就感。教师在欣赏学生作品的同时,要给予学生作品以肯定,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鼓励大家要继续努力,多观察多表现,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第二篇:肖像艺术教案
第1课
肖像艺术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在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动态速写练习,以培养学
生的整体观念及形象的概括能力。教学重点:
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特征及动态线的确定。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画人物动态时,如何掌握动态的特征及其速写方法。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人物动态速写印刷品,范画,动态速写过程图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常规。
二、讲授新课。
1、出示教师的动态速写范画让学生观看,接着向学生讲解速写的涵义。
速写是有记录生活,为创作准备素材之用,也是绘画的一个门类,这要求以迅速、概括的方法描绘对象,通常是用简洁的线条来记录各种形象和动态的。
2、根据教材分析,讲述人物动态的运动规律和动态速写的基本方法。
人的动态千变万化,这些变化都是由头、躯干和四肢的屈伸及摆而形成的,如颈、腰、肩、肘、膝等主要关节,每个关节的转动屈伸均有一定限度和范围,在活动中人体的重心经常移动,身体的不平衡与平衡相互交替,这就形成各种有节奏的优美的动作。速写就是要用较短的时间把人物的动态特征准确的描绘下来。
3、挂出教师预先绘制的动作速写过程图,并用粉笔在黑板上作示范,使学生明确速写过程(从动态线开始,然后再画其他,从整体到局部)。在示范时,注意向学生讲解人体的各部分的基本比例运动规律和袋子体重心。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人体比例及速写步骤。
三、学生速写。
(要求学生一开始就要把注意力放在观察掌握人物动作的大势早,经过分析找出动作的重心、支撑点和动作特征的动态线,然后在画面定位,用简括的线条轻轻勾出,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细节上。)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分组互画,每组选一个同学为模特儿,供同学写生。速写时间为20分钟。
四、讲评:
抓住动态的表现作重点讲评。
第三篇:肖像描写教案
肖像描写
《人物的肖像描写》作文教案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yè)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曹雪芹《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白居易《长恨歌》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白居易《卖炭翁》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一、肖像描写包括哪些
(1)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杨二嫂)
(2)头发花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鲁迅《祥林嫂》
(3)一头金发、高额头,蓝眼睛,身材修长,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伟大而坚强的女性》(居里夫人)同学们为何能够如此迅速地找到相对应的图片呢?(归纳人物外貌描写所包含的内容)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一头金发、高额头,蓝眼睛——容貌
两手搭在脾间,张着两脚,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姿态。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神情 身材修长————体型
穿着一袭黑色长裙————衣着
归纳: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等)进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
二、描写的顺序
既然外貌描写包括了这么多的内容,同学们在尝试描写人物外貌时应该按照怎样的描写顺序呢?而这五个方面的内容是否要面面俱到呢?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这是《芦花荡》中老头子的形象,作者是如何介绍他的? 明确:我们随着作者一起进入芦花荡,看到了一个人撑着船出现在我们的视线范围内,我们还看不清他的五官和表情,所以首先映入我们脑海的是他的整体形象——一个老头,以及他的穿着蓝色破旧短裤,而且是站着的。
当他由远及近,老头子的形象鲜明起来,他身体是干瘦的,然后我们的焦点落在了他的脸上——干黑的脸,花白的胡子深陷却很尖利明亮的眼睛。从这双锐利的双眼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精明干练,精神矍铄的老革命者。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先对老头子的整体形象进行描述,然后着重对他的脸部进行特写,从描写的顺序上是——从整体到局部。对于局部的描写从胡子到眼睛——从下到上,当然我们也可以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
三、描写人物的眼睛
要极简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认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部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思。”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曹雪芹《红楼梦》
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童年》外婆
两弯似蹙(cù)非蹙罥(juàn)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红楼梦》林黛玉 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祝福》祥林嫂
眼睛红肿,眼眶似乎饱和着眼泪,像夏天早晨花瓣上的露水,手指那么轻轻一碰就会掉下来。
——钱钟书《围城》中的孙太太
写人物的眼睛不仅从外表写,形状、颜色、大小,还要写好眼神。
四、还可用哪些手法来写人物外貌?
过路人看到罗敷,不由自主地放下担子捋着胡须注目而视;青年人看到罗敷,脱下帽子戴上纱巾,想引起罗敷的注意;耕地的人竟然忘了身边的犁,锄地的人忘记了手中的锄,回到家里还因贪看罗敷耽误了活计而相互埋怨。用旁人反应来烘托
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用人物对比来表现
走下楼梯,远远看见外婆正孤孤单单地站在萧瑟的秋风中,白发和落叶一起飞扬。在空旷的操场上,她瘦弱的身影显得那么的无助与苍老。在具体环境中点染
她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瞬间便又复生,眼里也发了稚气的闪闪的光泽。在动静变化中展示
中学生在写作时,也有很多同学善于运用肖像描写,但也有一些同学的肖像描写不是很恰当,常见的毛病有以下几种:
1、肖像描写没有必要
一个同学的《游泰山》中有这么一段:我们来到山脚下,眼前出现了三条上山的路。哪条通向山的最高峰呢?正在我们犹豫的时候,从山上下来一位老大爷,领着一个小姑娘。那老大爷,两鬓如霜,古铜色的打皱的脸,活像核桃皮,一双向里凹陷的眼睛闪着有神的光;那小姑娘,红扑扑的脸蛋,就像一只大苹果,用红绸扎起来的小辫,向上翘着,怯生生地躲在老大爷的身后,两颗乌亮的眼珠看着我们,滴溜溜地转。我们向老大爷打听通往山峰的路,他用手一指,说:“喏,右边那条。”我们谢过老大爷,又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2、2、肖像描写过细
在《一堂生动的语文课》中这样写老师的肖像:高中的第一堂语文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将我一向认为枯燥的语文课上得生动有味。上课铃刚响,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女教师走进教室,她穿着一套浅蓝色的职业套装,脚上是一双乳白色的皮凉鞋,显得既朴素又端庄大方,体现出职业女性特有的韵致;乌黑的短发微微烫过,显得又时尚又干练利索;刘海下是一双充满笑意的、富有神采的眼睛,让你有一种又亲切又敬畏的感觉;嘴角微微上翘,仿佛时时准备对你微笑;再加上她白皙的皮肤,高高的鼻梁,让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位老师。我一边观察着老师,一边暗自想,老师会给我们上一堂怎样的语文课呢?
3、肖像描写千篇一律
凡是农民就都是黝黑的皮肤,朴实的面庞;凡是老师就都是端庄大方,衣着得体;凡是老人就都是饱经沧桑,两鬓如霜;凡是小孩就都是苹果似的脸蛋、葡萄似的眼珠;凡是姑娘就都是长发飘飘,肌肤雪白,宛如仙子;凡是小伙就都是脸庞帅气,身材挺拔,俨然白马王子。
六、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写 《名人传》中的贝多芬
他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才皮肤变得病态而黄黄的,尤其是冬天,当他关在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额角隆起,宽广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萨头上的乱蛇”。(按梅杜萨系神话中三女妖之一,以生有美发著名.后以得罪火神,美发尽变毒蛇.)一八○一年,车尔尼尚在幼年,看到贝多芬蓄着长发和多日不剃的胡子,穿着羊皮衣裤,以为遇到了小说中的鲁滨逊。描写了贝多芬的身材、外貌,着重描写了他的头发,像乱蛇,体现了艺术家桀骜不驯的刚毅性格
他的富于表情的眼睛,时而妩媚温柔,时而惘然,时而气焰逼人,可怕非常.他往往用忧郁的目光向天凝视.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竟是狮子的相貌.一张细腻的嘴巴,但下唇常有比上唇前突的倾向.牙床结实得厉害,似乎可以磕破核桃.左边的下巴有一个深陷的小窝,使他的脸显得古怪地不对称。
着重描写了贝多芬的眼睛,用时而......时而......表现他眼睛的多种神态,牙床的结实用磕破核桃来形容。莫泊桑《羊脂球》 女人呢,所谓尤物之一,她是以妙年发胖著名的,得了个和实际相符的诨名叫做羊脂球,矮矮的身材,满身各部分全是滚圆的,胖得像是肥膘,手指头儿全是丰满之至的,丰满得在每一节小骨和另一节接合的地方都箍出了一个圈,简直像是一串短短儿的香肠似的:皮肤是光润而且绷紧了的,胸脯丰满得在裙袍里突出来,然而她始终被人垂涎又被人追逐,她的鲜润气色教人看了多么顺眼。她的脸蛋儿像一个发红的苹果,一朵将要开花的芍药;脸蛋儿上半段,睁着一双活溜溜的黑眼睛,四周深而密的睫毛向内部映出一圈-阴-影;下半段,一张妩媚的嘴,窄窄儿的和润泽得使人想去亲吻,内部露出一排闪光而且非常纤细的牙齿。
钱钟书《围城》
唐小姐妩媚端正的圆脸有两个浅酒窝。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和粉来仿造的好脸色,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渴又觉得嘴馋,仿佛是好水果,她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话的大话,大而无当。
上面两段都是描写女性的美,但是侧重点不同,体现的人物特征也不同。《羊脂球》中用比喻手法突出羊脂球的丰腴之美,第二段突出人物的皮肤白净和眼睛的漂亮,用了对比的手法。
现在我们用里面的话语也来形容人物的特点
1、形容丰满
2、形容眼睛美丽
3、形容皮肤白净,4、形容冷峻刚毅的脸庞,用比喻、对比、夸张等手法。
描写人物外貌时,截取人物的具有特征的某一部分集中渲染,以便读者通过特写镜头更好的了解人物性格。
素材积累:
觉民在前面走,刚刚走上左边厢房的一级石阶,正要跨过门槛进去,一个少女的声音在左上房窗下叫起来:“二少爷,二少爷,你们回来得正好。刚刚在吃饭。请你们快点去,里头还有客人。”说话的婢女鸣凤,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女,脑后垂着一根发辫,一件蓝布棉袄裹着她的苗条的身子。瓜子形的脸庞也还丰润,在她带笑说话的时候,脸颊上现出两个酒窝。她闪动着两只明亮的眼睛天真地看他们。觉慧在后面对她笑了一笑。——巴金《家》
七、描写视角
有三种:一是作者观察的角度,二是人物自我观察的角度,三是作品中其他人物观察的角度。究竟选择哪个角度写,这要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表现人物性格的需要来确定。
1、从作者观察的角度写。这个角度便于作者抒发爱憎感情,表达自己鲜明的倾向。
如赵树理在《小二黑结婚》中对三仙姑一肖像描写:“
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腿裤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像驴粪蛋上下了霜。
作者对她那种老来俏打扮,是厌恶的,并给以辛辣讽刺。
2、从人物自我观察的角度写
这个角度便于将肖像描写与人物心理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如鲁迅的《高老夫子》是这样写的:“这一天,从早晨到午后,他的功夫全费在照镜,看《中国历史教科书》和查《袁了凡纲鉴》里„„首先就想到往常的父母实在太不将儿女放在心里。他还在孩子的时候,最喜欢爬上桑树枝偷桑椹吃,但他们全不管,有一回竟跌下树来,磕破了头,又不给好好地医治,至今左边的眉棱上还带着一个永不消灭的尖劈形的瘢痕。他现在虽然格外留长头发,左右分开,又斜梳下来,可以勉强遮住了,但究竟还看见尖劈的尖,也算得一个缺点,万一给女学生发见,大概是免不了要看不起的。他放下镜子,怨愤地吁一口气。”作者通过高老夫子顾影自怜的描写,将其假道学的面目与自我怨愤的情绪巧妙地融合起来了。
3、从其他人物观察的角度写。这个角度易于收到一箭双雕的艺术效果。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三回中描写林黛玉初见到贾宝玉时,她以少女的敏感与细心,观察了贾宝玉全身的打扮以及容貌、神情:“却是位年轻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真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缨络,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若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这是通过黛玉的视觉给宝玉绘制的一幅肖像画。这幅肖像画自然溶进了黛玉的感情色彩,真可谓一箭双雕。
八、漫画式描写
契诃夫在《套中人》中对别里科夫外貌的描绘就是漫画式
他也真怪,即使在最睛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着
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
就连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
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
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
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现实生活刺激他,惊
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
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
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
但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必须注意捕捉人物的外形特征神”
要由表及里“以形传
第四篇:作文教案 肖像描写
人物描写之动作描写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动作描写的基本方法
2、学会准确运用动词
二、制定依据
(一)教学内容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的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种情况下所做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映,就势必显示出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出示态度和思想品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反映出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在初中阶段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与训练。
(二)学情分析
在日常的教学中,班级大部分同学在进行任务描写的总做描写时常常犯的错误有:
1、动词运用不够精准;
2、动作不能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与特点;
3、动作描写片段平淡无趣;
三、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学生平日习作片段导入
2、学生评价片段描写
(二)范例展示,研究归纳
1、选取《社戏》、《故乡》中的片段描写,赏析文中动词之妙 明确:精准的动词使用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
2、学生自我操练,出示动词填空小练习
(三)使用技巧,获得提高
1、出示视频及图片,生观察思考
写作提示:(1)关注身体部位。主意动作
(2)在动词前加适当修饰语
(3)加入自己的确切感受,适当的使用一些修辞
2、出示当堂创作片段,学生交流讨论评价并修改
四、课后作业
继续修改当堂创作的习作片段
片段赏析
(一)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片段赏析
(二)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习作片段
天啊!要迟到了。我()开被子,()下床来,()过衬衣,()上鞋子,(),几步()进洗手间,然后()下毛巾,在脸上()了几下。
第五篇:巧用比喻绘肖像教案
《巧用比喻绘肖像》教案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比喻描绘人物肖像。2.了解作文中用好比喻的几点注意事项。重难点:在写作中合理运用比喻。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相关资料和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作文课《巧用比喻绘肖像》。1.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略)(课件1)
学习:1)三个成份,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打比 方的事物或情境)。
2)比喻在辞格上分为三个类型:明喻、暗喻(又称隐喻)和借喻。判断练习中比喻句的类型。——同学们已经具备比喻修辞的常识知识。2.《藤野先生》、《列夫·托尔斯泰》让我们认识到用比喻描绘人物肖像的好处,当时我们的课堂习作是——回顾《列夫·托尔斯泰》课堂习作(课件2)。在批改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份作业,咱们一起来看一下。
二.讲授:
(一)展示学生习作(课件3-4)
请学生指出发现的问题。学生很有可能只发现“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像小猴子的屁股一般” 师导:这位同学很认真的在写文章,但却出现了很多问题,(课件5),比喻必须巧用,才能生动形 象地绘人物肖像。
精彩的作文中不能没有比喻,但是我们又不能为比喻而去造比喻。用比喻必须注意以下四点:(课件6)出示学生习作: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像小猴子的屁股一般,显得神采奕奕。明确:1.感情鲜明。是赞美、表扬、批评、嘲讽等哪一种感情?
如“炕沿上坐着的那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像刚吃过死人的野狗。”
(《小英雄雨来》)这个比喻把日本鬼子那可憎可恶的形象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
(课件7)欣赏: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对鲁迅的赞美之情跃于纸上。
“隶体”给人的感觉庄重典雅,比较有棱角。而鲁迅不也是这样的人吗?
(课件8)出示学生习作: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像仙女一般漂亮,头上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好似一朵飘在空中的云朵。
明确:2.喻体要贴切、准确。
一方面是指客体与主体之间确有共同点——或者某方面的外部特征、形态类似,或者
某一内部特征相仿;另一方面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情味、色彩必须协调,反之,就是不恰当的比喻。
比如: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位三四岁的姑娘,胖乎乎的、圆圆的脸庞,一头秀发瀑布似的向后梳着,听说要采访她,羞得满脸通红。此句中三四岁的姑娘怎么会有一头瀑布似的秀发呢?(课件9)出示学生习作:石头一般的头上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明确:3.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相似之处。
如“这堆草垛像石头一样挡住了我的去路。”草垛和石头虽然不同类,但没有相似之处,比喻不当。(课件10)明确:4.喻体要具体,为人所熟知,力求在构思上有创新
如“他打破了一块玻璃,吓得像妖怪一样逃跑了。”妖怪是似是而非,令人捉摸不定的东西,极为费解,因此不能达到比喻的艺术效果。
(课件11-13)学生习作:喻体全是“雪”想象力不够丰富,构思上没有创新。(课件14)小结:比喻必须注意的四点。三.(课件15)欣赏教师创作的“西北老汉”。点评。四.课堂练习:
(课件16-17)根据以上所提的格式和注意事项,同学们不妨试写几个比喻句(略)。学生在练习本上习作、交流。五.布置作业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图,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给这个在雨中踏三轮车的男子写一段精彩的肖像描写。可以适当加入符合人物当时心境的合理的想象。
提示:这是一个努力生活的男人,他积极、顽强的拥抱生活,从他那挒开的嘴唇和青筋暴起的双臂上就可以看出来了。这是他的精神。我们应该以赞美的感情去描写他。
参考知识: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直喻”、“隐喻”、“类喻”、“洁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等十类。
构成比喻内容上有三个要素:一是思想的对象,即本意;二是另外的事物,喻意;三是两事物的类似点,(共同处和相似处)。文辞上分为三个成份,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有的辞书又将其构成增释到四个成份,即:本体、喻体、喻词和喻解。
比喻在辞格上分为三个类型:明喻、暗喻(又称隐喻)和借喻。明喻
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恰似、仿佛等。
例子:
他(本体)动也不动,彷如(喻词)石像(喻体)。
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朱自清《荷塘月色》)隐喻
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例子:
母亲啊!你(本体)是 荷叶(喻体),我(本体)是 红莲(喻体)。
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本体)都成了水墨山水(喻体)。(李健吾《雨中登泰山》)借喻
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例子:
天上张著灰色的幔(喻体)。(「灰色的幔」是喻体。本体是「黑云」,但不写出来。)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喻体)了,我再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
作用
1、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2、对道理进行比喻。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 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使用比喻手法时要注意:⒈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⒉ 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另外,所使用的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要注意思想感情。
寒风吹在人们脸上。
寒风像刀割一般吹在人脸上。
人物的外貌,主要包括人的容貌、体态、服饰、表情、风度等。人的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并通过外貌描写来传神,向读者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