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新版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2017年秋季学期三年级《灰雀》教学反思
《灰雀》讲的是列宁与小男孩都喜欢灰雀,但表达方式不同。列宁喜欢它的方式就是让它自由,而小男孩却想占它为己有,但最后小男孩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了错误。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了列宁作为一个伟大的领袖,他不仅爱鸟更爱下一代的好品质。更让学生懂得了做人要诚实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重点介绍了这三只灰雀的样子,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灰雀的惹人喜爱,为下面的男孩要捉走灰雀埋下了伏笔。在教学列宁寻找灰雀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读了读列宁说的一系列话,并对每一句话进行了情感处理,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列宁发现灰雀不见时的那种着急、担心、惋惜的复杂心理,唤起学生的共鸣。然后,提问:那聪明的你们知道灰雀去哪了吗。请你来帮帮列宁的忙吧!
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上来,大家都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尽管说,有一半的学生还没真正的读懂这篇文章,还把思维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但许多学生都已经能够找到答案并有依据来论证,思维的火花与情感的渲染发生了碰撞,学生是真正的意识到了列宁对鸟的爱与男孩对鸟的爱的不同,同时,也为男孩知错就改的思想所折服。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就是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课文中的几句简单对话,却包含了许多的感悟点,各自人物的内心都在活动,都在思考,心情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以“列宁是否真认为灰雀飞走了或是冻死了”引发了学生对全篇课文的阅读整合,感悟到列宁观察的细致、分析严密、教育循循善诱,以及对鸟类喜欢方式的探讨。平时我总担心他们想不到,不会说,原来是我自己放不开,只要相信学生,善于给学生提供适宜1 的展示空间,给予必要的提示和引导,在无疑处设疑,有疑处点拨,学生的思维就会走向深入,就会还你无数个惊喜!
教师:覃梦连
2017年9月18日
2017年秋季学期三年级《风筝》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和学生生活十分相近的文章,童心童趣是这篇课文的鲜明特色,也是需要重点引导学生细心感受的资料。风筝所带来的乐趣是从文中孩子们的情绪变化看出来,这些情绪变化是透过具体事例及一些动作、神态的描述来表现的。如,做风筝时是“心中充满了憧憬和期望”“快活”;放风筝的时候,“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线断以后,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找风筝时,我们都“哭了”,“垂头丧气”。
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找出描述孩子们情绪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引导学生体会那些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及蕴含在其中的感情,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充分体会孩子们的快乐和悲哀,感受童真童趣。其次,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注重在学生已有体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因此,教学中较多地让学生进行主角的转换:如果是你,你是怎样放风筝的?此时你会怎样想?你在快活地喊叫着什么呢?风筝飞走了,你会怎样呼唤?等等。第三,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理解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料,因此,本课教学中也比较注重对字词的理解和积累。如,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憧憬”,联系上下文理解“依然”,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大惊失色”“千呼万唤”等。渗透学习语文的方法。第四:多处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加以想象。使学生能够和文本之间产生共鸣,自然而然地走到他们中间。学生想象着、体验着,很好地把情感融在了语言文字的体验中。
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点是让我惭愧的。正因为太想让孩子们用心地与我交流,导致教师过于主动,学生过于被动。给学生读的时光3 还是不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明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克服不足,使自我的教学水平不断进步。
教师:覃梦连
2017年9月27日 2017年秋季学期三年级《孔子拜师》教学反思
学习这篇文章时,我结合课文最后一段:“孔子和老师不仅学知使人们佩服,人们还很敬重他们的人品。”,以“孔子和老子有什么让人敬重的品行”作为统领性的提问。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有的学生看出了孔子爱动脑子,有的学生看出了孔子有礼有节,还有的学生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他认为孔子能向别人学习,有的还提出了每个人都有各自喜欢的方向,知道的知识也都不同,我们要学习各种知识,学习每个人的长处。当学生说到“孔子是个有礼貌的人”时,我又通过表演读对话,感悟在孔子不仅在语言上,同时在行动上也是十分有礼,也感受到老子也是彬彬有礼的一位学者。这样,学生能从简单的语句中挖出深刻的道理,了解到孔子和老子知识丰富,还很有礼,所以我就势总结到我们的学习与做人,一个人要想受到人们的尊敬,需要丰富的学问,但只有学问还不够,还要有好的品行。一,在情境中理解词语
语文课必须具有语文味。突出词,句的品悟,体现语文咬文嚼字的传统特点,语文味便呼之欲出。语文味浓了,语文课就不再只是单调冷峻的环节设计,语文课也就变得丰满了。
本堂课中,对于词语的处理,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的语境,以“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完全走进孔子的内心,让学生成为孔子,与他们对话,说说当时自己在路途中是碰到什么困难,是怎么做的。
孔子这一路,在风里吃饭,露天睡觉,旅途生活多艰苦啊!这就是——风餐露宿。他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这就是——日夜兼程。
这样的教学,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说出来的不是简单的词语解释,呈现的是一种生活场景。对于理解“风餐露宿”,“日夜5 兼程”两个词语就水到渠成了。至此,两个本来平凡普通的词汇因着学生的想象移情,角色体验和教师的有效点拨而变得充满生命活力,词语成了可以触摸的有温度和质感的生命体。
二,巧妙利用《论语》语录
课开始,我就以课后孔子的名言导入,课末又以孔子名言结课。老师,第一次给大家来上课,带来了一份见面礼——四句名人名言,谁愿意来读一读你知道这是谁说的吗
孔子每天跟着老子学习。当他学到了新的知识,他一定会觉得怎么样所以他才会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呢他会怎么做(他知道,在学习上应坚持老老实实的态度,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能不懂装懂。)所以孔子曾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样,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学生整节课均浸润在孔子深厚的思想文化氛围中。阅读,不再只是单纯的课文言语的分析讲解,还被深深根植于祖国文化背景的宏大时空之中。我认为,这样的阅读,便是润泽的阅读;这样的课堂,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课堂。
遗憾的是,在这节课中我与孩子的情绪状态不是最佳的,坦率的讲不如我们平时在上课的氛围。我觉得我们的心理素质还不够好,所以今后在这方面应加强训练。另一方面我在时间的把握上还觉得有些困惑,这也是我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个困惑,也希望今天可以得到各位老师的帮助。
教师:覃梦连
2017年11月13日
2017年秋季学期三年级《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是按总分总的结构介绍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物产丰富。本课只要完成对本课生字和词语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直观感受。
对于常出去游玩的孩子也很少去小兴安岭这样的森林地带,应该说很多孩子都没有去过。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小兴安岭特有的美丽,上课伊始,运用电教手段直观、生动地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他们看得非常投入,被小兴安岭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于是趁热打铁,谈感受引出课题。此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
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去理解内容的时候,有些词语的意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如在感受“汇”、“浸”、“千万缕”、“利剑”的用字优美时,学生对这些词语难以抽象想像,运用多媒体,学生在享受美图的同时又理解了课文难以理解的词语,一举两得!
二、学习写法,先教后放,循序渐进。
这节课虽然课堂容量较大,但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写作方式上基本一致,于是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先教再扶后放”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教学时,主要指导教学“春天和夏天”的段落。指导学生先找出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再通过找关键词和句子理解这些景物的特点,7 最后读出感受、积累语言,学完本段后及时与学生共同总结出学习的方法步骤;接着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剩余两个季节的段落之一,并按照刚才的学习步骤合作学习,教师适时地深入学生群体中进行指导,之后小组汇报学习结果,教师用课件辅助学生理解,并对重点词句加以指导点拨;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这种学习方法体现“教、扶、放”的原则,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培养。
三、抓关键词,以读促悟,读中悟情。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在教学本课时,读的形式比较多样,有指名读、评价读、表演读、齐读等,把读的训练落到了实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感受了小兴安岭的美。如:在指导读“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让学生加动作读出小鹿的可爱,在情境中,把自己想像成一只小鹿,入情入景。再如:在指导读“…树木长得葱葱茏茏,把森林封的严严实实的…。”让学生读出树木的茂盛,并配上遮天蔽日、像绿色的海洋一样的树木,入情入景的以朗读来体现树木的特点。
这节课结束了,但是留给我的思考却很多。我发现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很重要,尽量给学生提供直观性强的素材,使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结合得更紧密,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用心品味语言文字的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读书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这要落到实处,读书训练不能流于形式,有层次8 地读书指导是很有必要的,每次读书都要有目的,达到一个什么水平。
教师:覃梦连
2017年11月22日
2017年秋季学期三年级《掌声》教学反思
《掌声》这篇课文写的是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子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从一个内心自卑的人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间的鼓励和关爱。文章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后面饱含着充沛的情感。1.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
如第一课时重点指导两次次掌声,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抓住英子动作神态来多角度的读,感受到情绪的变化和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
2.在阅读中感悟。
这堂课以两次掌声为线索。通过抓住英子掌声前后的变化和人物动作神态,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到两次掌声的不同含义。在感悟掌声的内涵教学中,通过读重点段,谈体会;细读重点段,品字词;再读重点段,指导朗读。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使学生获得了情感的体验。懂得要尊重、关爱别人。3.在体味中升华。
注重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通过过渡语、小结语、评价语和激情语潜移默化的渗透,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
最后,在理解课文后,边播放音乐边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心中的掌声,大多数学生都写出了自己的体会,文章内容得到升华。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阅读、吃透课程标准,年段目标了然于胸,10 然后再去阅读、理解,这样在教学中才会胸有成竹,才会方向明确,才会游刃有余,才会引领学生在语文的天地中获得进步。从中也让我感受到磨课的重要性,人多力量大,智慧多。只要一个学校能像这样进行磨课,相信每位老师成长的更快。
教师:覃梦连
2017 1 年12月4日
第二篇: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
《第八次》是一篇寓含着深刻道理的外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侵略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第八次》一文在表达上一波三折,故事情节随着人物的命运跌宕起伏,既有屡战屡败的沮丧,也有屡败屡战的坚强。文中既有对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的直接描写,同时人物的情感又潜伏在文字背后,让人感觉其中暗潮涌动。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1.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布鲁斯王子屡败屡战、不懈斗争的精神。2.通过多种方式的读与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3.利用课文空白,发挥想象,并写一写布鲁斯的心理活动,深化蜘蛛结网带来的启示。
一、品词析句,读中悟情。
在语文阅读教学课上,必须引导孩子品词析句、咬文嚼字。在品和析的过程中,让学生领会到文本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让学生发自内心的与文本的思维、认识、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深层的人文陶冶与情感震撼。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教给学生方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进入角色,进入课文的情境,从读中去理解,去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
如教学第2自然段时,我首先引导学生画出体现布鲁斯王子心情的句子,抓住“不断地唉声叹气”和“几乎失去了信心”等关键词体会布鲁斯王子的内心。在“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中,思考:布鲁斯王子是真的失去了信心吗?引导学生理解“几乎”在文中所起的表达效果,弄明白布鲁斯虽然伤心难过,但是内心深处还是抱有一丝希望的,他还是非常渴望能赶跑外国侵略军的,从而进一步体会文章语言的精炼。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这是布鲁斯王子进行第八次抵抗的主要诱发原因。因此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自己默读,画出蜘蛛并不灰心的句子,然后圈画自己感受最深的词语,品味出蜘蛛织网的艰辛与执著,以及百折不挠、永不言弃的精神;再在感情朗读中加深理解,受到熏陶,从而为理解布鲁斯王子内在情感的变化做足了充分准备。
二、结合插图,激发体验。
课文插图是文本内容的浓缩,它直接诉诸人的视觉,是语言文字形象直观的反映,能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材料的感悟。学生往往看图比读文更有兴趣,学生看着图片,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印象更为鲜明、深刻。布鲁斯看到蜘蛛结网的过程,感动极了。这时我充分利用文中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现在的布鲁斯王子还缺乏信心吗?你从哪里感受到布鲁斯信心十足?学生凝神注视,看到了此时的布鲁斯表情激动,左拳紧握,右手随时准备拿起武器参加战斗,目光坚毅。我又让学生加上动作、表情,入情入境地读一读,然后在老师富有激情的描述中再次齐读。这样学生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设身处地融入角色,在体会到当时王子布鲁斯的信心和决心的同时,自己的内心必定也经受了一次洗礼。
三、利用空白,发挥想象。
反复朗读课文后,我发现课文为学生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言为心声,让学生为教材去补白,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也能让学生在巧挖妙补中感悟文本内在的情感,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精神境界,实现“语言”和“精神”的统一。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创设了几处想象说话的情境:一处是布鲁斯王子躺在磨坊里不断地唉声叹气,他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会想些什么呢?孩子们都能体会布鲁斯王子伤心难过的心情,有的说:“哎!我七战七败,还有什么脸面面对我的子民哪!”有的说:“嗨,我们已经这么英勇了,可还是一连失败了七次。难道我们真的要成为亡国奴了吗?”有的说:“嗨!苏格兰王国可能要面临灭亡了,老百姓要遭殃了!”……这些话,把当时王子那种落魄,那种无奈,那种沮丧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第二处是布鲁斯看到蜘蛛结网失败了七次但毫不气馁,第八次终于取得成功,此时,他心里又会想些什么?在这样的空白处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营造出了一种氛围,让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到了布鲁斯王子情感上的一次波澜,感觉到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王子形象就站在自己面前。
四、读写结合,深化启发。
布鲁斯看到蜘蛛结网七次但毫不气馁,第八次终于取得成功后又会想些什么呢?这时,我让学生结合《补充习题》上的题目,完成写话训练。这样,既深化了蜘蛛结网带来的启示,又检验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实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从孩子们的课堂回答以及课后批阅他们的作业发现,孩子们是真正读懂了文本。有的学生写:“蜘蛛结网遇到了重重困难,可它并没有放弃,仍然勇往直前,我也要干第八次!”有的这样写:“想不到一只小小的蜘蛛都这么执着,在困难面前毫不灰心,难道我一个堂堂的王子竟不如蜘蛛吗?我也要坚持不懈地干下去,直到成功为止!”有的写:“蜘蛛结网一连失败了七次,可它一点也不灰心丧气,每次都重头干起。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也应该像蜘蛛一样,永不放弃,相信我的第八次一定能成功!”听着、看着学生个性化的发言,我心里不禁为他们喝彩,他们已走进了布鲁斯的内心,体会到了人物的心境。
上完课,我对自己本课的设计思路比较满意,但还有以下多处需要改进:
1.老师上课的激情还不够。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激情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激活课堂,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对你所教学科产生浓厚兴趣。而在这堂课中,我还没有完全投入,没有以绝对饱满的精神,用丰富的语言去感染学生,用热切的动作去激励学生,所以学生的情感也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率。
2.在让学生写一写布鲁斯的心理活动的环节中处理还不扎实。学生交流自己所写的内容,老师应作必要的点评,还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同桌交流,并再次修改。这样互相取长补短,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3.教学机智和课堂应变能力明显不够。在教学第3自然段让学交流“哪些词语让你感受最深?从中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蜘蛛”时,老师的引导不够清晰,所以学生的体会也不够深入。由于在这一部分花了比较长的时间,所以后面写的环节就比较匆忙,没有落到实处。其实,如果把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教学舍去放入第三课时,这样会有更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写,去交流。
纵观今天的这节课,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知识底蕴,还要有内涵修养,更要有处理教材、调控课堂的能力,可自己到底做到了多少呢?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一定要不断地去学习,更深入地去钻研教材,钻研学生,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深刻地反思,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2
上次的课,我没做教学反思,原因是我太懒了,还好,我能及时醒悟,反思是让自己进步的力量。英国作家托马斯说:“我喜欢那种以微笑面对困境,能够从挫折中积聚力量,通过反思而产生勇气的人。”懂得反思,善于反思,也是一种能力。从现在起,我要慢慢培养自己的这种能力。
一、过渡语不够自然,有些形式化
我自己感觉特别明显的是海洋公园的这一段,当几个学生说到海豚和海狮的表演精彩并进行朗读以后,我说:“让我们也来读一读吧。”这时,我忽然想起备教案的时候,想的那句过渡语挺好的:“看着这生动的画面,读着这有趣的文字,我们仿佛真的来到了海豚和海狮表演的现场呢。瞧”。课后,我想,当我说“让我们也来读一读”时,孩子们已经做好了读的准备,我后面一说,反而显得多余了,真是在“背教案”了。
还有一处是“齐读这个自然段,你能不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美丽的夜景吗?”刚开始几个孩子说了灯的海洋、五光十色这几个词语,于是我提醒:“不再只关注了第5自然段,从课文的其它自然段去找找。”这时,小邱不负我望,把“璀璨”找出来了。现在,我想,如果当时都没有找到,我又应该怎么引导比较好呢?
二、课堂生成还不能随机应变,过于死板
课开始时,词语读罢,我问:“小朋友,读了课文,你知道香港是个怎样的地方吗?”有个学生说:“我觉得香港是购物、美食和旅游的好地方。”有个学生说:“香港是个万国市场。”于是我提醒了,“书上有一个句子,是总的'来赞美香港的,你能把它找出来吗?”这时,孩子们开始翻课文了。我环顾了一下,发现小钱翻的正是这页,看来他已经找到了这句话了。果然不出所料,他答对了。我觉得现在我设想的课堂还是蛮“理论”化的,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我是以教案为标准,拼命地把学生的回答往我预设的方向靠,不是“标准答案”的,我就过滤掉;是“标准答案”的,我就欣然用之。其实这反映出我还没有仔细地倾听学生的回答。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再加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说出来,这就是本事了!
三、多次口误
第一次是在海洋公园的说话训练那里,小江同学说了“海豚的水上芭蕾”表演,我说成了“多才多艺的企鹅”。第二次,把小杨同学的当中一个字读错了,想来是当时太紧张,声音有点颤拦,音发错了。第三次,想叫的是举手的“小谢”同学结果出口却成了没举手的“小黄”同学。以后可要注意喽。
四、课堂生成不深入
“出示香港夜景的照片,看了这幅照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自由回答。“你能不能用书上的句子来赞美香港呀!”我目的是想引出第一句:“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结果孩子就读起了后面的几句话:港湾里的灯光、马路上的车灯、高楼大厦上的霓虹灯。于是,我灵机一动:“这么美丽的灯光汇成了——一个灯的海洋。”这样总算行了,但是我说出来的。现在,我想,如果当时看着香港的夜景图,让孩子们说说这幅照片里都有哪有灯光,香港被这些灯光包围着,看起来像什么,效果会不会好些?
我还想说:
谢谢
认真听我试教、给我很多宝贵意见、我心生感动的师傅及朱老师;
给我鼓励、赞扬的热情的声音的老师们;
抽出时间来听我课的老师们;
……
你们是俺心中最可爱的人!
现在,我还想听到你们的声音……
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3
《灰雀》一文,伟人列宁像一个普通老百姓一样跟小男孩交朋友,蕴涵着浓浓的人文精神。在这一片断的教学中,利用学生的疑问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再通过学生读书思考,从而领悟到课文所表达的男孩爱灰雀、列宁爱灰雀更爱男孩的情感,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有了深刻的'认识,得到了人文精神的陶冶。
《灰雀》一课的目标一是以爱为线索,建构爱的话题,引导学生树立“爱”的价值观。二是初步学习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人对事物的认识,一般总是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归到整体;对事物本质的把握,总是由浅入深的。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也必得经历这样的过程。因此,在建构阅读话题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考虑话题的层次性。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列宁,灰雀,男孩,他们三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用简单的句子或词语概括。”这是本课以“整体感知”为主要目的的阅读话题,让孩子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走近文本。
第二个层次:“体会列宁与男孩对灰雀的爱”。这一层次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深入走进文本,和文本进行探究式的对话。
第三个层次:“体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爱——爱的真谛”。再次回到整体,深化对文本的体验,升华情感的体验,目的是以读引写,以读引读。
在课堂中,学生以这篇课文为依托进行交流展开讨论,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产生自己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思维状态非常活跃,能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联系生活经验来思考问题,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
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4
在前不久我执教了《孔子拜师》一文,深深地被孔子这种勤学好问,孜孜以求的 学习精神而感动。在执教这一课时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1)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2)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3)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反思:学生在读中悟情,往往比单纯讲解更细致入微,更感人至深。课文不是无情之物。要想有效地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单单依靠他人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学生必须要自己朗读,才能体味和揣摩出课文内在意蕴。正如米作仁先生所指出的.:“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通过深情朗读,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课文中的人物、情景便跃上纸面,课文的情感便入于目,出于口,闻于耳,铭于心。学生便可以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读中升华。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蕴藏着无限的潜能,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情感是打动心灵的秘诀,是打开人的心灵的一把金钥匙。“教贵情浓”,语文课程只有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精神滋养,他们在成长中才能有人性的充实,才会有产生伟大情感的基础。可以相信,当我们的语文课上到处都有情感的绿洲时,学生们的情感发育必将也是果实累累,而同学们上语文课的兴趣也必然会长盛不衰。
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5
成功之处:
1、在请学生读课文环节,我发现每个孩子都读得很认真,他们读书时不仅声音响亮,而且非常富有感情,他们的朗读不仅让全班学生投入到了故事情节之中,而且也深深的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 。
2、和孩子们一起理解课文,我让孩子们找出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并且认真读一读,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当我请同学们回答这个问题时,大多数同学回答的是小动物们怎样吓走强盗和怎样赶走强盗这两部分。这一教学环节达到了我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
3、我让孩子们说说自己认为这四个小动物怎么样时,孩子们总结出了“聪明、机智、勇敢”这些词语,我感到很欣慰。这时在前排的一位女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我让她发表自己的见解,她说:“这四个小动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了自己悲惨的生活。我们应该向它们学习这种敢想敢做的精神。”多么流畅的表达,我给了孩子一个会心的笑,这是自己备课时不曾想到的',顺着他的话,我顺利地过度到了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也许这节课当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但孩子们独特的感受和精彩的发言,却让我对他们又多了一份欣赏,对孩子多一个赞赏的微笑,多一句鼓励的话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的成绩。
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6
在教学的时候,我非常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珍视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读自己的书。力求使阅读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让学生在对话中、合作中、交流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在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中,我要求学生精读深思、切己体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人物,分角色读、演描写哥哥(弟弟)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的语句,边读边想象情景,边读边体会句子中那些有趣的“骗”过哥哥(弟弟)的词语。接着,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一本正经、使劲、假装、打哈欠”等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将生动有趣的玩耍情景再现于头脑中,并通过不同的表情、语气、动作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将自己独特的体验表达出来。
对于第三自然段的教学,则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通过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全班对话,师生合作,自己解决“草地为什么会变色”这一问题,并在合作探究中读懂课文,感受草地的有趣。
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我着力让学生潜心品评,在多元解读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与文本对话。“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在读中体会“我”把蒲公英当作人,当作自己的朋友、亲人、伙伴、姐妹……来爱。从而真切体会到“我”对这片金色的'草地朴实、真挚如同朋友般的爱,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的关系。
非常可惜的是,我在这一课时的实际教学中,还是出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能够突破繁琐的理性分析,导致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二、还是没有跳出文本的框框,只停留在对文本表面的感受和理解上。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只是让学生在读、演中体会文中兄弟俩对这片草地的爱,没能及时让文本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要是我们在这片草地上会怎么玩?这片草地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整堂课,还只是停留在文中的兄弟俩对这片草地的爱和草地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而没有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片草地的感受。
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7
《小摄影师》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没照成的事,表现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因而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抓住一个“爱”字。就是高尔基爱护小男孩,而小孩也爱戴高尔基,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情感。这件事所发生的时间久远,学生对高尔基和当时的社会背景不了解。因而,引导学生理解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关心和爱护是一个难点。笔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采用以下的做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阅读比较,突出爱意。
上课前,我让学生阅读高尔基和前苏联的一些历史,学生读后知道高尔基小时候生活贫苦,但他学习非常刻苦,长大后终于成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当时(1928年)正为国家的革命事业而日夜操劳。并且他所写的作品在国内乃至世界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为孩子们心中的英雄。这为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奠定了情感的基础。
上课时,再让学生阅读全文,知道课文讲了两个摄影师要见高尔基,而高尔基对小男孩和杂志社记者的态度截然相反。(对待记者冷淡和不见,对待小男孩热情和“一定”要见)当秘书告诉高尔基来了一位摄影师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小男孩,但知道是记者后就不见。并告诉秘书:如果小男孩来了就一定让他进来。引导学生明白:记者来肯定是为了宣传高尔基,高尔基不感兴趣,不愿为宣传自己浪费一点时间,所以不见。小男孩来照像是为了给班级办墙报,是为了学习,所以高尔基尽管忙,还是热情接待他。通过比较,学生理解到高尔基对小男孩的爱,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引起学生的.悬念:小男孩为什么能见到高尔基?高尔基为什么要见小男孩?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高尔基对下一代的浓浓爱意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二、细品词语,深化爱意。
在小男孩准备给高尔基照相时,高尔基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高尔基侧过脸,对着小男孩微笑……其中,“吩咐、微笑、赶紧、喊”等词。充分地体现了高尔基的耐心和对小男孩的关怀。读完第七自然段第一句后,我故意说:“吩咐是指长辈对晚辈或上级对下级的命令。用在这里老师觉得这个词用错了。你们同意吗?”学生议论纷纷,很快得出了结论:“这词没用错,因为小男孩正给高尔基照相,高尔基必须听小男孩的话。”“这个词用得好!这体现了高尔基对工作认真的小摄影师的尊重和表扬……”“那么,这两个自然段中哪些词语又能体现这种情感?”这一引一导,学生很快就找了出来:“小男孩虽然摆弄了很久,可高尔基微仍笑着,说明了高尔基很有耐心、非常和蔼可亲。”“小男孩虽然忘记了带胶卷,哭着走了,但高尔基没责怪他,赶紧站起来……”有了这样的理解,学生读起书更投入了,更有感情了。在读书中加深高尔基对小男孩爱的理解。
三、激发想象,拓展爱意。
这篇文章,以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为主,有了上面的情感朗读,现在再让他们自己分角色把这个故事演一演,学生热情高涨,把每个角色演得惟妙惟肖,在表演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让学生再读全文并进一步思考:“小男孩会再来吗?”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会自然地由此想到高尔基还会等待小男孩来吗?学生又一次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个个副有创意的结局为这一课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附故事续写:
小男孩走后,高尔基十分难过,小男孩更是为没有把老师交给他的任务完成而伤心。过了几天小男孩又来了,秘书马上把这件喜事告诉了高尔基,高尔基非常愉快,亲自迎接小男孩。小男孩看见高尔基后,脸马上红到了耳根,说:“高尔基先生,上次我没带胶卷影响了您的工作,这次我一定把老师交给我的任务出色完成。”高尔基笑了,说:“不要紧,快进来吧!”高尔基按上次的样子拿了张报纸坐到了沙发上。小男孩说一切准备妥当,高尔基侧过脸微笑,这次小男孩把高尔基照得漂漂亮亮的。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想到照片贴到黑板上同学们兴奋地指指点点的样子,不由得高兴地笑了起来。
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8
《母亲的账单》是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60芬尼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这篇课文把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
为了上好这一课,我把平时生活中使用过的各种票据,比如汇款的回执单、超市购物单等等,都留存了下来。开始上课时,我把这些票据一一呈现给孩子们,并告诉他们这些就是所谓的账单,它们都与“钱”有关,而古代曾经以贝壳充当货币。在板书课题时,我故意把“账单”中的“账”字写成“帐”,而且还对孩子说,要想写一手好字,首先应该把字写正确,因为老师也经常写错别字,结果闹出不少的笑话,今天老师可不希望这样的笑话再次发生。
等我把课题书写完毕后,又问学生:“同学们,仔细看,老师写得很认真,是不是都写对了?”经过我的提醒,学生们一个个伸直了小脑袋,聚精会神地看着黑板,有的同学还一边看,一边伸出自己的小手在书空。原本打算,我通过班里一直都很认真的孩子发现错误,再给其他同学以警示。正当我暗自庆幸自己的别出心裁时,突然一只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老师,那个‘帐’字你??”话音未落,其他的孩子也都纷纷举起了小手。他们的发现正是我想要的,于是我又连忙把字改正确,并且笑着对他们说:“真是好孩子,你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真棒!”这时,有几个班里的尖子生可不安静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对我说:“老师,你真坏??”
我参加工作已经十七年了,我热爱自己的事业,我理所当然地不希望给孩子留下任何不好的印象。可这一次,虽然得到了学生们对我说出的“你真坏”这样的评价,可我心里清楚,这些都是善意的,他们也都明白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结果正如我所料,在第一单元小测验“看拼音写词语”一题中出现了这个词,全班没有一个同学书写错误。当我进行试卷的讲评时,我问学生是怎么记住这个词语的,学生们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说起开学初的趣事。看着他们得意的神情,我开心地笑了。
对于一个老师而言,还能有什么事情比这件事更让人高兴的'呢?回顾那一课的经历,我突然发觉:作为一个老师,不能只知道在学生面前发号施令,否则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相反,老师应该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同一个位置,和他们成为学习上的好伙伴、好朋友,可以把自己学习的经验和体会毫无保留地说给学生听,让学生从心底接受你、接近你,和你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从而使学习的氛围变得轻松和愉悦,也许这就是教学的艺术。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只要我们肯于积极思考,一定能够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9
《找骆驼》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写了一位老人指点商人找骆驼的事,说明遇到问题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出正确判断,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课文以对话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科学的思想规律和方法。对这类闪现着理性光辉的课文,如果我们偏重对思维品质的理性分析、抽象概括,语文学习就丧失了自身的生命活力,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就会失落。因此,在教学时,我本着化理性分析为感性体验的思想,紧紧抓住课文的语言表达特点,以“提示语”为语言训练的突破点,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去感悟、体会、表达,在语言实践中获得思想启迪,掌握语言规律,提高语文能力。
一、研读提示语──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人物感情
人物语言描写追求个性化和本质化,因而,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对话时,常适当加入一些关于人物的心态、声调和口吻的提示。《找骆驼》一文中写商人与老人的对话时有两处加了提示语:一是写商人见老人详细描述了骆驼的样儿却又声称自己并不知道骆驼的下落后“忿忿地”指责他;二是写老人“不紧不慢地”回答商人的质问。虽然只有两处,却显示出人物此刻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点。教学时,我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学生研读两人的对话:“忿忿”是什么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商人确实很生气?“不紧不慢”该怎么读?从老人“不紧不慢”的叙述中,你明白老人是怎么知道商人走失的骆驼的样儿了吗?通过课文具体语句的阅读感知,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感受到了人物的情态,还培养了可贵的语言意识──不少学生捕捉到了商人由称老人“您”改为“你”这一情感变化的语言信息。
二、填补提示语──把握人物情态,促进语言积累
《找骆驼》一文所写的事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展开的,除了上述一组对话加了两个提示语,其余对话并没有对人物的神情、语气加以描绘。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对话内容填补提示语,不仅有助于学生把握人物情感,还能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我请学生同桌合作,先分角色读读对话,想像商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及老人说话时的神态、语气,再讨论怎么加提示语合适,然后根据补充的提示语进行创新表演。要完成这个练习,学生必须反复阅读语言材料,用心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把握人物情感发展的脉络,并启迪多元感悟,形成自己的联想与体验,然后才能借助准确的提示语来揭示人物当时的'心态。通过研读课文所提供的范例,学生已对提示语的表达方式有所感知,填补提示语的语言实践则拓宽了认知与想象的空间。学生经过反复朗读,用心体味,不仅揣摩出了商人“着急—高兴—生气”的心理变化,给人物语言补充了恰当的提示语,还在角色表演中丰富了情感体验。更可贵的是,学生在与语言材料的反复接触过程中产生了多元反应:文中写商人的话富有变化,如“是的”、“不错”、“对极了”等。为了扩大语言积累,我顺势引导学生“牵”出了“太对了”、“完全正确”等一组句子。
既然提示语使表达更具体,语言更生动,为什么作者省去不用呢?如我期待的那样──果真有学生提出了质疑。这是一个极具语言意识的问题。可见,层层推进的语言训练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发了他们自主深入的探究意识。我让学生将添加提示语后的对话与原文对照朗读。通过研读、体验、甄别,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感悟:省略了提示语,更能表达商人的急切心情。
三、运用提示语──升华思想认识,发展语文能力
在经历了“研读”和“填补”两级训练之后,语言规律的感知在学生的头脑中渐渐清晰起来,他们对提示语的表达方式及语言功能产生了兴趣,有了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为了发展已习得的语文能力,提升对课文主要内容及蕴含的思想品质的认识,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在老人的指点下,商人终于找回了骆驼。商人再去见老人,会说些什么?你能加上合适的提示语写下来吗?
这是一个迁移运用的训练,它要求学生把丰富语言积累与灵活运用语言结合起来,把领悟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发展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学生所写的内容表达了阅读文本后的独特感受:商人满脸羞愧地对老人说:“老人家,多亏了您的指点,我才找回了骆驼,可我却错怪您,真不该啊!”商人紧紧握住老人的手,激动地说:“大爷,您不仅帮我找回了骆驼,还让我懂得了遇到问题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我真不知怎么感谢您哪!”
《找骆驼》一课的教学告诉我们:学生的阅读在一般意义上说是感性的而非理性的,从学生的阅读感受出发,找准语言训练点,开展充分而有效的实践活动,与之相伴的便是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和良好语感的形成。
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0
上这节课我认为我在以下几点做的较好:首先,导入方面比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用朝鲜族语言演唱了《桔梗谣》并表演了朝鲜族舞蹈的基本步伐,让学生仔细的观察舞步的规律,引出三拍子的特点,并教授学生三拍子的指挥手势,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让学生感受到了三拍子的韵律特点。由于我课堂上的语言表达非常切合孩子们的话语,让学生感觉老师很有亲和力,在教授过程中走到学生当中,缩短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这也是新教师所占有的优势,学生觉得很新鲜,注意力也相对要集中些。
其次,我在导课时穿插了一句韩国话“加油”,让学生觉得很新鲜,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在学生们稍有不集中时,用语言和动作马上就能使学生精神起来。
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的时候,需要同学们给老师指挥,这就使学生们起了劲。最后,在歌曲编创动作时,大胆的进行的.编创,使学生在老师的关注和鼓励下更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并以此激发全班学生的创作欲望,使音乐课堂成了孩子们学习的天堂。
所以,在这节课上同学们都参与到了课堂中,配合很默契,课堂气氛非常的好。 在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灌输任何思想,而是在歌曲的意境中让学生充分感受畅游在夜空中的快感,鼓励学生们要好好的学习,长大了去圆自己的旅游梦。
这节课我为学生们创设了一种意境,让学生们在优美、宁静的旋律中去体验和 表现歌曲的诗情画意。
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1
本课是写我国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草原的热爱。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欢腾,同是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如何让学生也能体会到大草原的美丽、广阔、欢腾呢?我先用动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大草原有一种向往。学生有了兴趣,课上起来就顺了。接着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听老师范读课文,自己谈体会,让学生说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就着本课的主要内容,学生分段体会本课优美的词句,体会锡林郭勒大草原的美丽。最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想对大草原说些什么?
整堂课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充满了新意,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有体现。学生自读自悟,介绍大草原的美丽、广阔、欢腾,品味其中的重点词句。孩子们抓住“清亮、一洼洼”感受湖水的清透、通过“开满”“各种各样”“清香”等词感受野花的多、美、香。学生只有感受还不行,还得发挥学生的想象,我问学生:“欣赏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景色,你有什么话要说?”学生积极发言,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表现了同学们对大草原的热爱。
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2
数学是门很有意思的学科,数学教学要合理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本节课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和退位减,就是立足于一年下期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教学的预设中,我就想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口算计算方法,并把它直接迁移到笔算中来。
上课伊始,我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开门见山就问:“我们前面学习了加法的笔算,你想想接下来会学与什么相关的笔算呢?”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学生都踊跃回答:“还有减法。”“那谁知道减法又可以分为哪几种呢?”这个问题还是颇具专业性的,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是很具有难度的,于是举手的人少了,他们努力在回忆前面所学的知识。我呢,也不着急,耐心等待着,不一小会,举起的小手越来越多了,我才不急不慢指名回答。“减法可以分为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真是太完美了。紧接着我又问:“那你能举几个退位减和不退位减的实际例子吗?”孩子们们又进入沉思。一分钟过去了,二分钟过去了,终于有一部分孩子自信地举起了手。
生1:“56-29=,我举的是退位减。”
生2:“60-23,我举的退位减。”
生3:“78-35,我举的是不退位减。”
这时,我只需要负责将孩子们举的例子写在黑板的副板书上就可以了。渐渐的,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我请了八个孩子回答。孩子们回答完后,我就挑出几个典型的例子,再次问他们:“这个为什么是退位减,你是怎么想的。这个为什么又是不退位减,你又是怎么想的呢?”孩子们开始自主分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着“个位不够减,是退位,够减就是不退位。”真是厉害呢,关键点都抓到了。
看到孩子们对退位和不退位理解的还比较清楚,我选择了56-29这个算式,要求孩子们先自己笔算。我想孩子们有了加法的学习,应该减法问题不大。在实际巡查中,我发现大部分孩子能够算出,还有一小部分还存在困难。于是我从几个孩子的作业中抽出了几个样本来进行展演,指明孩子来分析板演同学的题目。我在他们分析中,适时提问,重点突破“6-9不够减”时是怎么办,“十位上为什么是4-2?”学生的回答真得很精彩,在这个基础上,我再让孩子们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完整地说一篇算法。紧接着我又要求孩子们笔算一个“60-23=?”进一步巩固刚才所学。从巡查中发现,只有极少部分的孩子没有打退位点导致十位算错。再次通过板演,让孩子们指出他们的错误,并告知他们要怎样写才能使自己算正确。
然后我要求孩子算一个不退位减,对比“为什么这个不退位?”通过对比打破孩子们的定式思维,让他们进一步懂得不是所有的减法都要退位,只有个位不够减时才退位。最后总结,笔算减法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将孩子们的语言转化成准确的数学语言。一节课下来,减法的三个例题就在这样的互动引导中悄然学完,所有的问题既来自于孩子本身,也让孩子本身得到解决,他们在课堂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他们欣喜轻松,我也很轻松。
这一节课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足够的勇气和耐性,要愿意等待,愿意倾听,要愿意把表现的机会留给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提高、创造的机会与可能,让他们在体验与重视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3
在学习这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地自由阅读全文,看看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学生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然后说说读懂了什么。在教学第二自然段的时候,仍然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然后再自行讨论,最后引导学生体会 “砖放在哪儿都一样,而搬不搬对于乞丐来说可就不一样了。”
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找出乞丐搬砖前后不一样的语句”,展开教学。学生找出乞丐在外貌、表情和神态的语句加以对比,在对比中逐步领悟尊严:如“可怜的独臂乞丐”变成“体面的独臂董事长”是因为找到了自己的尊严;“本来以为搬砖是‘捉弄’他,看见女主人也用一只手示范时,却‘怔往’了”;“本来‘生气’的乞丐却变得‘感激’”等等,这都是因为女主人唤醒他的尊严:他明白了一只手也能干活,只有靠自己的力气养活自己,才能改变命运;“不搬砖的永远只能是乞丐。”(学生语)于是,理解女主人的话:“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体会“尊严”的深刻含义水到渠成。以理解女主人的话为主线,感受、感悟、理解尊严为暗线,两线相辅相成,教学脉络清晰,但在教学时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好学情,导致教学时间的分配存在偏差,同时教者对于课件不够熟练,两者导致教学时细读品悟这个环节,没能更好地抓住教学重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只是有一小部分学生得到了教育,而其他学生的教学效果就不那么明显了。
现在语文教学,不再是单纯地完成知识的教学,而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去学习让他们通过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识,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
我深知只有经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只有用课程理念引领自己的教学实践,才能在不断教学反思与实践中获得提高。
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4
《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花卉开放的时间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作了有趣的花钟。根据教材内容,我对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定位”——通过该课的学习,学生要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娇嫩”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其中,难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因此我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并例举了牵牛花等九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
课文中描写花开了的语言特别生动。教学时,我把这一段也就是——“感受花钟的神奇”这一环节作为重点,我让学生通过听、读、辨,自己发现问题,自己随着动画上的花钟一起去扮演,充分地去理解文本,体会花钟的有趣。这样能够很好地激起学生去寻求、去感受,去体验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美的欲望,也体现了新课标自主探究的精神。同样是写“花开了”,课文里却用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绽开了笑脸,从梦中醒来,欣然怒放,在暮色中苏醒,舒展开自己的花瓣等,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语言的丰富和精妙。通过这样的语言活动,培养、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然后,我结合课堂作业本,让学生用这样的写法来描写秋天的动物植物。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本课思路清晰,语言很美,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感悟词句的优美,课堂上我力求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如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默读、引读、齐读、配乐读、做动作体会读等,再通过欣赏鲜花的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丽,朵朵鲜花争奇斗艳,激发学生对花的喜爱,培养他们的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
《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花卉开放的时间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作了有趣的花钟。根据教材内容,我对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定位”——通过该课的学习,学生要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娇嫩”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其中,难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于花其实并不熟悉,但对于“花钟”这种新奇的事物是充满兴趣和疑问的'。因此,我循着学生的情感起点,先引导学生看课题质疑,进而快速地直面课文,并马上落脚在末尾一段,通过自读,初步了解什么是花钟。并播放花朵陆续开放的课件,让学生看懂花钟,带学生进入了自然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了花钟的鲜艳与芳香,感受到了它的多种功用、它的神奇与独特。由此,为研究这一段语言的表达做好了情感准备和背景铺垫。
《语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课文第一段最大的语言特色就是写每一种花开放,都是不同的表达。要让学生自己感悟到丰富而有变化的表达,只有通过“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去发现课文第一段写得好在哪儿;在总体感受语言特点的基础上,再具体研读描写花开的句子,让学生通过朗读去感受、欣赏、评价每一句话的好处、每一种花的情趣;最后,引导学生尝试写一写“夜来香”和“午时花”的开放。如此这般,学生在品味花钟独特的报时方法时,也感悟到了课文语言表达的独到。
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5
在本节教学中,学生对空气的探究有着极大的兴趣,在以后的学习中,有关空气的知识将不断出现,因此学好本课,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空气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这节课引导的好,就可以为整个单元的学习打下极好的基础。
本课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空气确实存在并占据空间,是借助水的帮助,通过空气在水中形成气泡来间接看到空气。第二部分是我们周围存在着空气。在学生懂得通过实验可以发现空气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别的'实验去发现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空气。这部分是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探索的兴趣,调动学生运用所学本领的积极性。第三部分是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看、听、说、玩中认识空气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这些性质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到。在本节课第一环节“找空气”中,我充分放手给学生,使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想出了许多办法来验证了空气的存在;在第二环节“称空气”中,用的是气球,效果不太明显,只有三个小组的实验效果比较明显。如果以后再次做这个实验,一定要把实验指导严格到位,如果操作中不够严密,导致实验不够明显,将收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第三环节“空气会跑吗?”这一实验中,如果能给学生自己动手的时间,再明确集气瓶的正确使用方法,相信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人人参与实验,并在实验中细心点拨,最后很自然地得出结论。在教学中,我积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力求在学生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我主要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亲身感受空气存在,并占据一定空间。本课教学既需要学生之间团结合作,进行探究实验,也需要学生多感观参与学习,发挥每个学生手、脑、耳、眼、嘴等功能,让他们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动耳听一听、动眼看一看、动嘴说一说,让他们在五动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第三篇: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远程研修进行到现在,我们小组的磨课也顺利结束了。磨课的过程中,大家一起从最初的制定计划到最后的教学实录,几次情感智慧的交流让我受益良多。
通过磨课,我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具体、具可操作性和可测性;要选择巧妙恰当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习得方法,有效落实教学三维目标。我也深深感受到:教学是实实在在的,它需要我们教师智慧地预设,智慧地反思。
磨课,不仅磨出了教学智慧,更磨出了老师们之间更加真挚而亲密的“战友”情感。一次磨课改变的不仅是固有的研究形式,更为教师今后的发展开启了一条便捷的道路。因为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我们在教的同时要不断汲取营养,取人之长,提高自身的素养与能力。诸位教师的精彩课堂给予我很大的启发,但仅仅是启发、感悟肯定是不够的,我不会忘记指导老师和专家们的谆谆教诲,会把自己所感受到的优秀教育教学方法谨记心中,在教学中运用发挥,努力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在语文教学的漫漫长路上孜孜不倦,上下求索。
远程培训虽然即将结束,但研修的路还在继续!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
《金色的草地》是苏联作家描写的一个有趣故事。通过我和弟弟对蒲公英早晚变化地观察,认识到草地、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文章抒发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字、词全部放手让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长可以教,可以组织小组听写。最后教师听写过关。从中看出学生自学水平还是有的,只不过学生对于自学没有兴趣,总是在别人的激励和逼迫下才能够认真仔细的学习。通过听写,只有极个别学生出现了极个别错字。这样做也与我们才学习的“121”教学挂了一个小钩。对于课文的学习,由于没有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师用书,所以找不到头绪,只是先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让组长检查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够把高兴的语气读出来。而且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到作者对草地的喜爱和蒲公英的有趣。而且学生也能够在读中体会到学习和课文中的乐趣。对在过早地上玩耍学生很感兴趣,特别是对过早地变色的第三段,学生既能够有感情的朗读,也能够熟练的背诵。这样就能够积累不少的语言。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的体会到,读中体验,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从而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文本中所蕴涵的美。想象永远是孩子们最乐意去做的,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就学来兴趣盎然,教师就真正做到和孩子们同乐,教学相长。
《灰雀》教学反思
《灰雀》这一课时,采用角色表演,情境模拟法进行教学,在课尾延伸、深化感悟时我有意识地提出几个问题,给足孩子想像空间。为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孩子在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由放飞心灵,那一个个充满童趣的回答让师生共同感受到语文课堂轻松、活泼、有效。孩子们的回答精彩纷呈,这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学生依托文本创造想象。文本的情感目标无需太多讲解,在大胆想象、角色表演、情境模拟中得以巩固、升华。
《灰雀》一文,伟人列宁像一个普通老百姓一样跟小男孩交朋友,蕴涵着浓浓的人文精神。在这一片断的教学中,利用学生的疑问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再通过学生读书思考,从而领悟到课文所表达的男孩爱灰雀、列宁爱灰雀更爱男孩的情感,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有了深刻的认识,得到了人文精神的陶冶。
在导入部分,我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唤起他们已有的感受与体验,激发学生对新课文的兴趣。
在识字、识词的过程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与工具书一同来帮助学生解决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通过小组内讨论交流,以优带差,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不但提高了学困生的学习热情,也让优等生体验到了快乐。最后是全班进行交流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达到了局部带动整体的目的。在层层递进中,使学困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优等生讲解了知识,从而达到了“学困生能吃饱,优等生能吃好”的目的。
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收集处理的有信息的能力”,课前我收集了一些灰雀料提供给学生,虽然这样做加强了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知识整合。从课堂教学的反馈来看,让学生自己多渠道、多途径地收集资料,效果会更好。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积极有效地评价,能较好地激起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在评价中成长。但我在教学中,评价方式太过单一,只有师评,还应该给学生提供自评与互评的机会,这样做会促进他们更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欣赏别人优点,或质疑争论,在课堂上形成一种积极交流、双向互动的局面,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摄影师》教学反思
《小摄影师》是第二单元的一篇主题课文。本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如,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从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仍在挂念着那个少先队员。再如男孩见到高尔基后,“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这个细节反映了孩子对高尔基的崇敬和见到高尔基后的激动和惊喜。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引导学生从对话和细节描写中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由于本课的对话和内容都比较浅显,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可以理解大体意思。因此,我首先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并通过小组赛读的方式,将课文读正确、流利。然后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归纳梳理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讨问题,交流答案。再次,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人物内心活动。最后,续写《小摄影师》。学生的描述让我感到欣慰,这节课我们一起读懂了小男孩和高尔基。
当然,这堂课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面向全体,大面积丰收做得还不够到位。这是因为这一做法一时还很难能被所有三年级的小学生接受,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正常的。我坚信只要长期坚持训练,他们一定会成功的,这是我们的愿望,也是他们的目的。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
《奇怪的大石头》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侯对家乡的一块巨石产生了疑问,通过自己许多年的研究终于弄明白巨石由来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数十年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首先自己通读了教材,认真钻研了教学用书,确定了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我引导学生围绕下面两个问题展开小组讨论:(1)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2)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我让学生反复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展开讨论,进行探讨。学生抓住“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中的“孤零零”,知道了石头是独立的一块;从“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这句话知道了这块石头非常大;从老师说的话“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明白了这块石头已经有很长很长的时间了;老师说它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但李四光又想这么大的石头“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而且连大人也说不清楚。通过这几方面,学生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知道了这块大石头确实“怪”。正是因为这样,李四光才产生了疑问,紧接着,我引导学生讨论第二个问题。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老师和李四光的对话,感受李四光思考问题的过程。虽然老师和父亲都说不清楚石头的来历,但是李四光没有放弃求索,我教育学生要学习李四光这种执著求索的精神品质,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最后几段,重点抓住“许多年”“直到”“才”“专门考察”“发现”等关键词语来体会,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解决了第二个问题,进一步理解了李四光执著探索的可贵品质。
在教学这一课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时,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和体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注意这一点。
《蜜蜂》教学反思
现代语文教学,非常注重个性化阅读和感悟,注重学生大胆地表达个人的创见和疑问。因此在在教学《蜜蜂》这课时,我在直接引入课题后,就设置了学生质疑问难这一环节: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蜜蜂》这篇课文,对于这篇课文,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有几只小手马上举起了。一个学生问:老师,作者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我一听,真感到了一份惊喜,好极了,正好是按照课文的顺序来问的。我马上非常地肯定了他的这个问题:“问得好极了,你真是个思维敏捷的孩子,谁能帮他解答这个问题呢?”由此我带领孩子们进入了第一段的学习,抓住“听说”这一词语,让学生理解了因为法布尔不相信蜜蜂真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因此要做这一个试验,并告诉孩子们不能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要像这位生物学家法布尔一样通过实践才能出真知。
学完了第一段,我很希望有学生能够提出第二个问题,那就是“在做这个试验前,法布尔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并因此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可是孩子的问题并没有按照我预期的目的提出来,一个孩子问的是“老师,我发现课文中说,二十只蜜蜂中有十七只蜜蜂飞回来了,那么还有三只哪去了呢?”这个问题一下子打乱了我的设计,而且还没有说到蜜蜂被带到多远,怎么带去的,放飞蜜蜂时的天气情况,一下子提出这个问题孩子们能解答吗?因此我这样回答了她“你可真是个细心的姑娘,善于发现问题。不过这个问题老师不帮你解答,你下课后,可自己想想或与同学交流,看这三只蜜蜂哪里去了?”说完后,我自己向孩子们提出了这个问题:“法布尔他为了这个试验做了哪些准备呢?”并引导孩子们进入了第二自然段的学习。后面孩子们的提问确实是一个一个地按照课文编排顺序提问的,因此我的教学工作顺利地完成了。
我从课堂上走下来,突然一种烦躁情绪困绕了我:那个孩子提的问题提得多好呀,我当时是不是应该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呢?就算当时不答,在引导学生读到第五段“二十只蜜蜂中有十七只完好无损、准确无误回到蜂窝”时,我也应该重提这个问题,让孩子们探讨呀。为什么我要说下课后自己去找答案或与同学讨论呢?我这样做是不是对的呢?我在课堂上没有帮助这个孩子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那个问题会困绕那个孩子一节课,让她耽误了对后面知识的学习呢。课虽然结束了,可是留给我的思考依然没有结束,对于老师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该怎样妥善处理呢?
第四篇: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
古诗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诗情画意,在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与诗人产生强烈的共鸣,促使学生在诗境中分享美,理解美,进而能欣赏美,感悟美。在本首诗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一、张开想象的翅膀
在学习这首诗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诗句在脑海里形成主体画面。如,教学“夕阳无限好”时,我抓住“无限”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同诗人一起尽情领略古原日落的优美景致。通过读、听、品,让学生用自己的纵情想象去填补诗句留下的空白。
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灵魂和活力。学生主要通过情感体验参与诗歌的学习,从而沉浸在诗歌的情境中,乐读古诗、善读古诗、美读古诗。在诗中引导学生交流情感,感悟情感,表达情感,体会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担心美好事物逝去的感叹。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2
课堂上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出槐乡孩子的懂事、吃苦耐劳和以苦为乐的特点,因为是略读课文,所以我就只提了一个问题,槐乡的孩子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呢?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读说自已读了课文后的的体会。
学生在回答时,大都抓住了“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及槐乡孩子的勤劳,对此学生感受最深,槐乡孩子以苦为乐的精神,是靠我点出来了,当时有部分学生说第三段写的槐乡孩子干活时的样子写得很好,当时天很热他们还在干活。我就趁机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当时天气的热,又读一读描写干活时的句子,学生体会到孩子们劳动时是很快乐的。学生已经能够通过读文理解文中的内函,但总结的能力不行,大都是只看到点,看不到面。反思本节课,虽然课文都是由学生具体读,但都是我直接参与指导方法等,是我一步步引着走的,属于半放半扶。
下次的略读课我打算完全放手,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和学生一起学习。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3
自上三年级的课以来,本课是用时较多的一课,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且问题多多:如把“跨、举”等字写错,爪的读音弄不清楚,查字典的知识出现的问题尤多,写不对大写字母,音节写不完整,部首弄不对,再查计划数不对,释义搞不清、选不对,用关联词造句不恰当,对比喻句判断不对,开心表达不会仿写,还有的忘做、漏做题目,可以说问题一大堆。
先从课堂找原因,学生听课不认真,不用心,是我专注于讲课,而忽视了学生听课学习的效果,有的心不在焉,有的听课不专心,学生被动的听,而不是带着问题主动的学,课堂是“要我学的”状态,而不是“我要学的”状态,因此我要改,把读思说的课堂留给学生,让给学生,刻意的留给学生,自己做一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者,而不是说者头头是道,而听着被动地听,听不听我也不知,会不会也不清楚,效果如何我更不知了。就从第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开始。
再者,关注学生学的效果,学中的问题,更主要的提出问题让学生试着解答,出现了问题让学生讨论后判断对错,指出其中错误的原因,让学生知道错误的原因,让学生尝到学习知识的甘苦,求知的快乐。对于一些不适宜讨论的错误要明确告诉学生正确答案,以免浪费时间,让学生无所适从,为讨论而讨论,应该让讨论有价值,有意义。
对书写中出现的问题,一要要求严格,二要在之前注意引导示范,保证书写的时间,毕竟学生学写钢笔字的时间浅,应该实事求是地为孩子们创造轻松、舒适的写字环境。
最不应该忽视的是学生的读,可以说没有读就没有课文的全面学,无论课前的读,还是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读,都必不可少。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草原》第一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自主研读:草原的美,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草原的美景。别忘了在你感受很深的地方做上记号;接着让学生交流说感悟;最后,让学生美美地读一读:自由地、放声地朗读这一段,读出自己对草原的感受。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一会儿读给大家听。我觉得通过“默读”“边读边想”,潜心会文,想象画面,体会感情,感悟意境,促使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景色美;又通过学生“放声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品味语言,让学生经历从语言到画面再到语言的阅读实践过程,引导学生学会阅读。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5
《灰雀》是三年级上册第二组第五课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整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怎样上好这篇课文呢?怎样符合跨世纪新一代儿童的身心特点呢?怎样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在教学本文时,紧紧围绕“爱”一字展开,意在引导学生讨论三种“爱”——列宁对灰雀的喜爱(这是最浅层次爱的体现)、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列宁对小男孩的爱。在体会这三种爱时,让学生区分列宁与小男孩对灰雀“爱”的不同,并重点感悟列宁对小男孩的爱。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地理解、感受。
一、走进文本,以读为主。
《新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新课程下,有很多老师都能够理解这一点,但是现实的问题是,像多年都以讲读教学为主的老师,忽然一下,几乎什么都不讲,就要学生在一节课里反复地朗读,还真觉得不习惯,甚至还会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够敬业,以至于在课堂上情不自禁地“多说了两句”再“多说了两句”。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光嘴上说说“要加强朗读教学”,而应该彻底地切实地在课堂实践中转变观念,把加强朗读教学落到实处。
“语文教学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的,我们要时刻记得要“回归人文关怀”。《灰雀》这篇课文只要学生了解了列宁怎样喜爱灰雀,以及在他爱鸟的影响下,小男孩怎样自觉地改正错误,体会小男孩诚实的优秀品质,教育学生要当个知错、诚实的孩子。我们不要也没有必要过多地深入下去,因为他以后还要学习类似这样但更深入的文章,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历的丰富,他们将会有更深更广甚至更独特的体会,我们不要有“放不开手”“一步到位”的想法。所以课堂上我没有过多的讲解,一节课主要通过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如:自由读,教师加提示语引读,分角色朗读等,使列宁和小男孩的形象在学生心中不断地丰满起来,感受到读书真有趣,越读越有味。这样的朗读教学就好象引领着孩子们在欣赏一件玲珑剔透的玉雕,细细把玩,细细体会,个中感受尽在孩子们表情生动的朗读中。这感觉又好比一首诗歌,朦胧的更显意境,更有韵味,更能入胜。这又使我想到先前的私塾先生,反复地要学生诵读,让字里行间的美,让其中蕴含的道理,在一遍又一遍中滋生、发芽、开花,以至张满孩子人生理想之帆。我觉得这就是“人文关怀的回归”。可以这么说,低年段的阅读教学就是朗读的教学。
二、以“悟”深读,形成良好的语感,激发阅读兴趣。
清朝唐彪认为:“凡理不疑必不过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疑”和“悟”总是相辅相成的。在阅读中,两者总是不断交织、不断深入的。因此,我在教学中也十分注重学生的感悟。在初读课文的时候,在品读重点段落的时候,在反复朗读之后,我常问:“你们知道了什么?”“你们懂得了什么?”例如在辨别爱鸟异同这一环节教学时,我这样设计:
列宁爱灰雀,孩子也爱灰雀,他们的爱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谁的?为什么?这个问题值得大家讨论讨论!(这个问题却关系到学生是否正确理解“爱”的含义,是否有正确的审美认识。)
生:我赞同列宁的爱。因为列宁每天来这儿看灰雀,还给它带来好吃的,只是欣赏它,不去捉它,列宁是真正爱灰雀。(学生联系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生:灰雀应该是给大家看的,小男孩把灰雀捉回家,别的来公园的人就看不到灰雀了,他们会伤心的。
生:灰雀离开了伙伴,孤零零的,会寂寞的。
生:它还会吃不下东西。
生:它还会生病呢!
师:我明白大家的意思了。列宁爱鸟,给它自由;孩子爱鸟,把它捉回去,让它失去了自由。列宁是真正的爱鸟。
(同学们情绪高涨,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问题也迎刃而解了。同时课堂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6
《金色的草地》描写了生活在乡村的小男孩观察发现草地的颜色的变化并寻找原因的过程。课文语言平实、意境优美、充满童趣。
本篇课文的生字有些难写,我把写字教学放到了后面集中识记。比如按结构进行分类指导,先整体观察,再注意各部分摆件的位置,其次生字的笔顺要注意。
对于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让读贯穿在课堂的全过程。例如:教师引读、分角色读、默读重点段落等,让学生在每次读的过程中都有收获。其次,揭示草地变化原因这一环节是课堂的高潮部分,首先我让学生带着疑惑,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边找边勾画出草地变化的原因,最后请每组派代表到黑板上来,分别画出早晨、中午、傍晚的草地及蒲公英的花开放和合拢时的情景,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会认真细致的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必备的能力。通过本文作者仔细观察而使自己有了新发现,作者抓住时间的变化,描写了草地和蒲公英一天的变化,特别是对蒲公英花瓣的描写更是形象,文章写得很美,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又使学生真正懂得细致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前提,这样就非常自然地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变化的兴趣,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比如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语言有些拖沓,还不够精练。教学环节之间过渡的还不够自然。而且我还应该针对三年级的学生适时进行默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和习惯,让学生在默读中思考、感悟……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7
“我”的爸爸用受了伤的雪儿与“我”作伴,其用意真的独特,孤独的“我”许久不再孤独,与雪儿同时好起来,飞向蓝天。...
读《雪儿》真的爱雪儿,也爱“我”的爸爸。“我”的爸爸用受了伤的雪儿与“我”作伴,其用意真的独特,孤独的“我”许久不再孤独,与雪儿同时好起来,飞向蓝天。这也许就是人与大自然的一种融合吧。
看得出,“我”的爸爸、妈妈多么的忙碌;看得出“我”的爸爸、妈妈用心良苦。“我”的爸爸没有直接告诉“我”应该怎样面对跌伤,而是用那只“信鸽”来传达父亲那种特别的叮咛。爸爸给“我”带回一只受伤的白鸽,爸爸和“我”给它洗澡、敷药,爸爸对“我”说信鸽不怕任何艰难险阻,能飞越千山万水。文中写“爸爸”有五个动词——给、带、捡、洗、说,这五个词改变了“我”,让“我”的注意力从此转移了,让“我”懂得了“关注”,让“我”有着美丽的期盼,终于有一天“我”为雪儿欢呼了,这种欢呼其实就是“我”的自我欢呼,这种欢呼,“我”的爸爸、妈妈都能看见,这种欢呼属于这个忙碌而极具爱心的家庭……
也许我们无法让我们的学生理解这一切,我想在引导学生阅读中,也会自然渗透这种特殊的“爱”,特别第二、三、四、五自然段的阅读,学生如果边读边想,也会在无形之中,把这种“爱”转移至自己的心中。
“理解”文中爸爸的行为,其实就是引导三年级学生初步学会思考,通过“我”对雪儿的所为,思考如何自主面对生活。这一课,“我”的行动,其实是让自己健康成长的最好的药。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8
《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花卉开放的时间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作了有趣的花钟。根据教材内容,我对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定位”——通过该课的学习,学生要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娇嫩”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其中,难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因此我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并例举了牵牛花等九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
课文中描写花开了的语言特别生动。教学时,我把这一段也就是——“感受花钟的神奇”这一环节作为重点,我让学生通过听、读、辨,自己发现问题,自己随着动画上的花钟一起去扮演,充分地去理解文本,体会花钟的有趣。这样能够很好地激起学生去寻求、去感受,去体验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美的欲望,也体现了新课标自主探究的精神。同样是写“花开了”,课文里却用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绽开了笑脸,从梦中醒来,欣然怒放,在暮色中苏醒,舒展开自己的花瓣等,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语言的丰富和精妙。通过这样的语言活动,培养、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然后,我结合课堂作业本,让学生用这样的写法来描写秋天的动物植物。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本课思路清晰,语言很美,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感悟词句的优美,课堂上我力求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如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默读、引读、齐读、配乐读、做动作体会读等,再通过欣赏鲜花的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丽,朵朵鲜花争奇斗艳,激发学生对花的喜爱,培养他们的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
《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花卉开放的时间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作了有趣的花钟。根据教材内容,我对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定位”——通过该课的学习,学生要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娇嫩”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其中,难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于花其实并不熟悉,但对于“花钟”这种新奇的事物是充满兴趣和疑问的。因此,我循着学生的情感起点,先引导学生看课题质疑,进而快速地直面课文,并马上落脚在末尾一段,通过自读,初步了解什么是花钟。并播放花朵陆续开放的课件,让学生看懂花钟,带学生进入了自然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了花钟的鲜艳与芳香,感受到了它的多种功用、它的神奇与独特。由此,为研究这一段语言的表达做好了情感准备和背景铺垫。
《语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课文第一段最大的语言特色就是写每一种花开放,都是不同的表达。要让学生自己感悟到丰富而有变化的表达,只有通过“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去发现课文第一段写得好在哪儿;在总体感受语言特点的基础上,再具体研读描写花开的句子,让学生通过朗读去感受、欣赏、评价每一句话的好处、每一种花的情趣;最后,引导学生尝试写一写“夜来香”和“午时花”的开放。如此这般,学生在品味花钟独特的报时方法时,也感悟到了课文语言表达的独到。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9
《卧薪尝胆》是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进行了一场战争,结果越王兵败会稽,勾践无奈向吴王求和,带夫人到吴国为奴仆,受尽屈辱,回国后卧薪尝胆二十年,终于使越国转败为胜,用奇兵灭掉了吴国。
在执教这一课时我确定文章的重难点是帮助学生了解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顽强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我利用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多读书、多交流,从而进一步了解越王,也能了解夫差;明白故事的道理,从中得到启发。
在学习第二节吴国的谋臣们纷纷给吴王建议时,我引导孩子们大胆想象,假设他们就是吴国的谋臣,面对越王勾践的求和,提出自己的建议。假如你们就是吴国的谋臣,你们会怎么说?“我还引导他们想象,越王勾践在吴国除了受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屈辱外,还可能会受到哪些屈辱。学生们大胆想象,发散思维,踊跃发言。
学习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弄清楚勾践在什么时候卧薪尝胆的?又是如何卧薪尝胆?他为什么要卧薪尝胆?提出这些疑问,以引起学生学习第四自然段的兴趣。当学生读到“晚上,就睡在柴草上”时告诉学生这就叫做“卧薪”当学生读到“。。。。。。总要尝尝它的苦味。。。。。。”时我就说这就叫做“尝胆”这样一来学生就能说出卧薪尝胆的意思了。紧接着引导学生勾践为什么要卧薪尝胆,学生答报仇雪恨,引导学生了解事情的起因。
上课过程中,我紧紧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教学,比如在学习越王为什么要向吴王求和时要抓住“万般无奈”这个词,反复朗读、品味万般无奈的心情。在学习越王在吴国的生活时抓住“受尽屈辱”这个词来展开、探讨越王在吴国受过哪些屈辱并且结合“奴”和“仆”这两个字的象形文字来引导学生来感受这种屈辱。这些关键词要反复体会、朗读、感悟、想象、深刻把握文本的内涵。
在课文快要结束时我问孩子们,从越王勾践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学完这篇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抓住这两个问,能够让学生巩固文章的重难点。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0
《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花卉开放的时间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作了有趣的花钟。
课文中描写花开了的语言特别生动。同样是写“花开了”,课文里却用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例如: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绽开了笑脸,从梦中醒来,欣然怒放,在暮色中苏醒,舒展开自己的花瓣等,用词十分优美。
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感受词语的优美,并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去想象花儿开放时美丽的情景,让学生再次在想象中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然后,我鼓励学生背诵这一段,并进行小练笔,仿照用这样的写法来描写花园一角,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注意以“读”为本,结合课件的运用,让学生在欣赏花儿美丽的样子时,配合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再次感受课文语言之美,进一步激发情感,培养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对花的喜爱,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一节课,感觉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我的预设有些出入,表现在学生感情朗读课文效果不好。也许是我在引导学生体会花钟美的环节没处理好,没有让学生充分地感受花钟美,就急于让他们感情朗读课文,没有激发情感,所以学生感情朗读效果不好,下一阶段教学一定要注意改善。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1
深入解读课文,这是关键问题是小彼得为什么羞愧,就是妈妈的那张账单。理解妈妈账单上为什么写着“0”是本文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我采取的方法是以读代讲,以读代悟,以读带情的方法。语文课的教学方法就在于让学生边读边感受,边读边说,边读边体会。
让同学们边读账单中的款项“十年的幸福生活”边感受幸福,边读边感受十年、十年的春香秋冬母亲所做的一切,边读边体会母亲对孩子那份慈祥的爱;边读“十年的吃喝”边感受母亲每天做的事情的不容易,边读边说说母亲十年里为你吃喝所花费的,边读边感受妈妈那份慈祥的爱。可这一切妈妈只在账单上写了个“0”,在刚才读过之后,孩子就自然的能够体会到那不是数学意义上的“0”,那代表的是母亲对孩子全部的爱,这就是为什么妈妈要在账单上写“0芬尼”的原因。
诵读理解课文。我想每个孩子此时此刻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母亲的爱。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2
《石头书》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凭借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石头书》是一篇科普文,这类文章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本文共有14个自然段,通过人物间的6次对话,写出了石头像书的原因:
1、外形: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书一页一页的。
2、石头上的雨痕、波痕、矿物就像书上的字。
3、石头上的树叶、贝壳、小鱼等化石就像书上的画。
4、人们通过石头上的化石能知道许多知识,就像书本能告诉人们知识一样。
在教学时,我以课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质疑,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首先,让学生结合平时见过的书说说。其次当学生齐读课题后,让学生开始质疑:石头书上有字吗?石头书和我们现在的书一样吗?石头书上也有画吗?石头书的作者是谁?石头书重不重?石头书有什么作用……此时孩子们一个个非常激动,眼里是对新知的强烈渴求。这样的导入一下抓住了孩子们的心,将他们引领到陌生的新的知识领域中去。接着,我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从文中将答案找出来,整体把握课文。
因为是第一课时,生字词也是这节课的重点,这课里有一个“壳”字是多音字,我便结合图片进行讲解。学习课文内容我以六次对话为中心,将石头书与现在的书进行比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讲解石头书的字这一部分时,重点让学生根据课件展示的图片对雨痕、波痕以及矿石有直观的了解。
在本课的教学中, 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后再回到课文中去找找,给学生观察思考的空间,并联系生活中的书来回答“为什么石头像书?”让学生在比较中,慢慢体会为什么称为石头书的原因,由观到思到悟,让学生会学习。还有在讲授“矿物”时,对于矿物里面的小不点儿,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我让学生想象这些红的、黄的、闪光的、透明的像我们生活中见过的哪些东西,如钻石、红宝石、煤炭—————把课堂与生活衔接起来。同时通过矿石色彩繁多的特点,让学生说出描写颜色的四字词语,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关键是朗读的处理,现在的孩子已经是三年级了,朗读已经学了2年,但是对于这篇全是对话的课文,还是接触的很少,所以这篇文章的朗读指导非常关键。在课堂中,我注意了这个问题,要求孩子先找到提示语,看看提示语中有没有语气的指导,如果有,只要读出这种语气就可以了,如果没有,那就再看看标点符号,有没有特殊的符号,如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等,读出相应的语气就行了。孩子们做得还不错。
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因为是第一课时,生字词教学还不扎实,我在处理教学语言时,以后还要格外注意,尽量避免多余的零碎语言。对于整篇课文读还是不够,这也提醒自己早今后的教学中,教案的设计更要精练化,对于学生的预设还要更详细全面。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3
我执教的《讲信用》一课今天上午在学校各位领导和班主任老师们的“检阅”下结束了,没有当初期盼的那种轻松的感觉,心里反而沉甸甸的,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总结我现在的感受,那就是“上好一节语文课,真难!”
作为一名执教者,从最初课文的选择,主题的确立,到最后课堂教学的设计,经历了无数次的修改、推翻、再修改。整整七千字的设计和说课,我是逐字、逐句、逐段的在进行反复推敲。如何上好这节课,如何在这一节课上体现“语文课要有语文特色”,如何让学生在这一节课上得到语言的熏陶和能力的发展,如何让学生通过这一节课,懂得做人要讲信用这个道理,如何让所有的教学期待都变成现实……所有的这些问题都让我切身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真难,上好一节语文课,更难!
反思这节语文阅读课,我认为有优点也有遗憾,现从目标完成情况和课堂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
我为本节课确立的研究主题是“语文课要有语文特色”,为了凸显这一主题,我在设计的时候,抓住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设计了“信”字结构分析,相同意思词语的积累,中心句的学习,欣赏精彩的语言描写,独立创作名人名言等环节,结合字、词、句、段的训练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能力。
特别是感知文章的写作特点这部分,我先是通过抓住重点词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到人物内心的想法,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态度的对比,来理解人物的高尚品质,最后再利用板书简洁、明了的点明出作者的写作方法。使学生一步一步的认识到,作者是如何利用语言描写和对比描写的手法突出宋庆龄讲信用的。既得到了情感上的熏陶,又获得了写作方法上的指导。充分体现了语文课要有语文特色这一主题,同时使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和谐的统一。
但遗憾的是,因为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不够,前面在进行中心句的学习和训练时,耽误了时间,致使后面一个很关键的环节: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相似的经历没有进行。这大大影响了课堂的整体效果,也失去了一次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的绝佳机会,令人扼腕叹息,特别是我在课下让学生完成这部分训练时,听到学生精彩的发言,更觉得没有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很遗憾。这让我深刻的反思到自己平时上课,不善于把握时间,没有调控课堂的意识,总是认为,这节课的内容讲不完,还有下节课,每节课应该完成的目标在心里没有明确、清晰地把握。长此以往,养成了随意的坏习惯。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4
昨天,我教学了《花钟》一课,课后领导对我的教学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评课和指导,使我对本节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本节课,我主要指导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理解“欣然怒放”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初步掌握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周围景物的方法。仿照课文表达方法,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上课伊始,在学生自由读文之后利用小黑板进行了生字方面的教学。主要采用了多种形式读生词的形式加深学生的记忆,效果比较明显。在进行《花钟》第一自然段的教学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比较、理解、感受多样的句子表达方式,俩接各种花开的样子,更是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让学生学习运用形象、生动、具体的描写方法,让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在理解、朗读、感悟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独特感受。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去感受,去发现。欣赏了花钟画面,让学生感受到了花钟的美,科学家做法的奇妙,并通过两个句子的比较,让学生通过读、辨,感受到了平常说的口头语,是那样单调、枯燥,更为重要的是激起了学生去寻求,去感受,去体验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激起美的愿望。在教学过程中,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各种不同形式的读,对各种花开放的样子的理解,省略号的揣摩以及师生共同合作的读写结合,都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5
《石榴》这篇文章文笔优美,以季节的变化, 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很好范例。如何让 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呢?
首先,我从题目入手,先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所了解的石榴,我再作适当的补 充。随后,紧扣“石榴”二字,让学生读全文并思考 :“课文介绍了石榴的哪些方面?”让学生自主学习,在 读书的过程中发现答案。学生很快回答:“叶、花、果实、味道。” 石榴的花与果实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学习花这部分,我积极引导学生读懂“抽出”、“长出”、“越来越密”“越来越盛”扽“挂满”等词语,引导学生想象 春夏时节,石榴生长的过程和景象。其实,现在想来,如果再教这一段,我会再优美的音乐范读第二节, 让学生轻轻地闭上眼睛中边听边想象,描述出自己脑海中的画面。如“我好像置身于花的海洋中”,“好多花 在向我招手呢”这时,再引导学生去练读,他们在朗读中会有更深的感悟。还可以让学生猜一猜石榴花会吹 些什么样的曲子呢?如“高兴的曲子,因为他们很开心。”…… 在教学味道时,我采用“看、尝、品、读”的教 学策略。先让学生自由读读,然后出示课前让学生带来的石榴,学生们立刻被吸引住了,兴趣盎然,教室 里一下沸腾起来! 我剥开一个石榴, 给学生展示: 籽儿很多、红白相间、晶莹透亮、籽儿像玛瑙一样好看…… 学生不光描述到位,还特别兴奋,我想他们一定迫不及待想尝一尝,就故作神秘地说:“看到好多同学都喳 嘴了,想吃吗?别急,咱们边吃边说一说。”我把事先准备好的石榴分发给每位学生,并让他们说说看到的 石榴籽儿。这时学生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品味着石榴,他们毫不拘束地谈着自己的感受。尝完 后,我再让学生读一读,学生的感受与先前截然不同了,他们读得满面笑容,有滋有味。 这篇课文也是一 篇很好的习作例文,描写石榴思路清晰,具体生动,每一个自然段在写作方面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因此, 教完这篇课文,我要求学生将全文加以背诵,同时,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种水果。仿写前,我让学生 好好地品读书上段落是怎么写的?抓住了石榴果的什么来写的?小孩一下回答出来:形状、颜色、味道来 写。由于二年级时口语交际课上,我让学生对各种水果的形状、颜色、吃法、味道做过细致的练说指导, 当时并要求把练说的话写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来代替,所以大多数学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仿 写前我稍微提醒了一下(抓住各种水果的形状、颜色、吃法、味道来写) ,结果大多学生写出来的文章都不 错,比课文上第四自然段内容更具体,将水果进行了全面的描写,从它的外形写起,由外到内进行叙述。
第五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
数学广角——重复现象”是人教版数学3年级下册新增设的一个内容。“重复现象”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教材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集合思想方法。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教学反思。集合是一种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而教材例1编排的意图是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这与实际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的总人数不相符合,从而使学生学会利用集合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计算方法及含义。
教学设计上,我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在观察、交流、反思、体验等数学活动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从而真正落实在自主探究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以提升的目标。
集合思想对3年级的学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学生在3年的学习过程中,其实早就已经在体验和运用集合的思想了。例如,学生在学习分类时,学会将同一种物品圈在同一个圈里;在学习数数时,学会将5棵树、6枝笔、8只小鸟圈在一个封闭圈中,其实这些都蕴涵着集合思想的原型。陌生,是因为学生此前对集合从没有主动、充分地感知过,教材中的集合图也仅仅是以单个圈(或框)的方式来呈现的,而本节课学习的却是含交集的集合图。因此,针对3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侧重亲自去感知、体验韦恩图的优势,对比中提升思维,进而明确本节课的目标是借助直观的韦恩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重复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2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借助实物、图形、直观认识几分之几,认识分数各部分组成的名称,并且知道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发展分数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就是几分之几的认识。
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传授新知识之前,我先进行复习导入,让学生温故几分之一的内容: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从而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在传授新知识的时候,我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比如让学生说说这个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它底表示什么意思。然后通过适当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在学生做练习的时候,我仍然让学生思考每道题的意图和如何解答。力求做到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当然,这节课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学重点基本上把握,但花的力气不够,需要反复强调和讲解。学习分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平均分”,做好使学生在动手中深刻的体会到“平均分”,并且验证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合作,得出结论。这些方面的缺憾都值得我今后思考和改进的。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3
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认识”这个内容看似简单,其实也挺有意思。我先是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创设了学校课外活动的情境,让学生找一找“图上有哪些是你认识的图形?”并指给同桌看。学生找到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菱形等等。学生说出了那么多名称,有已经认识的,也有似曾相识但并不真正明白的。可以看出,学生对接下去要认识的图形并不是一无所知,而是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的。虽然他们并不能正确表述这些图形的特征,但他们脑海里已经有了这些图形的大致的形状,可能并不正确,也不够清晰。
在观察了那么多图形的基础上,我直接向学生指出:在这些图形中,有一种叫做四边形。四边形到底是怎么样的,不急于让学生表述,而是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四边形。然后选几个上来展示,看是四边形吗?说明理由。学生画了各式各样的四边形,有比较特殊的,也有一般的四边形。这时,学生对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又有了新的认识。
然后我让学生从学具袋里去找一找,“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撕下来”,然后再次组织交流:你为什么选出了这几个,其它的图形为什么不是四边形?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归纳:四边形到底有什么特点?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引导概括出两点主要的: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并把这两点板书出来。
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把这些四边形进行分类。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学生想到了很多办法:有的按边的长短分为对边相等和对边不等的;有的按一组对边是否平行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分为一类;有的按角的大小把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有直角的分为一类;还有的按图形是否对称把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分为一类等等。
在学生的眼里,这些图形各有特点,虽然有些特点还不能正确表述出来,但他们能用手势比划,让大家认同。最让学生讲不清楚的是对边“平行”的特点。怎么样的'两条线是平行的?学生还没听说过这两个字,肯定不理解。我就在黑板上画了好几组线,有的平行,有的不平行,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再将其中的一组不平行的线延长。学生猛然醒悟:“原来不平行的两条线延长后会碰到一起,而平行的两条线延长后是不会碰到一起的!”本来很担心他们不会理解“平行”是什么意思,但事实上学生的感悟要比我预料的好得多。看到学生对“平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我对下节课认识“平行四边形”更有信心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4
此课之前,学生们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特征,并初步理解了周长的含义,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们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课上我主要分以下几步骤进行教学:
一、“比眼力”让学生通过猜想激发探究兴趣。
首先出示两个长方形的图形,让学生们观察猜测哪个周长短一些,为了验证学生们的猜测,引出学生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究。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
周长的计算方法,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获得解题方法上,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因为有了前面周长的认识,学生自主探索并不困难,关键是对各种算法的沟通、比较和理解。在学生交流算法时,我一方面让学生充分展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算法间的相互联系,注意引导学生对照图形,说出每个算式各部分的实际意义,数形结合理解算理。我始终抓住问题的本质——不管怎样列式,都是求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的总和。几种方法中,长加宽的和乘2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利用区分两组长和宽的颜色来帮助学生理解。由长方形的长逐渐变短,变到正方形。自然的引导学生们探索正方形的`计算方法。这样不仅有助于巩固周长的概念,同时可强化长、正方形特征的表象。
三、注意方法优化,总结周长公式。
在总结长、正方形周长公式时,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抽象过程,体会数学的抽象和简洁。学生在探索大量具体图形的周长经验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四、练习的设计,应有层次和坡度。
我设计了四种题型。抢答、口算、选择、解决问题。但由于时间关系只完成了两道题。这是教师教学时间把握的失控,还有习题不符合学生们的认知规律,没有循序渐进。
整节课上下来,我认识到自己还存在很多不足:一是对于教材的钻研不够透彻,二是教学用语不规范,三是教学组织方法不当,四是练习没有达到巩固的实处,只注重了结果没有问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修炼自己的语言,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学生,多动脑思考。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5
以往加减法的验算,是放在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中分别学习的,现在采用加减法验算集中编排,加法和减法的集中验算方法集中出现,以利于学生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体现方法的多样化。本节课,我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掌握加法的验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能正确验算。
2、引导学生感受加法验算方法的多样化,启发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有如下的感受。
①、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根据《课标》中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将应用问题与计算有机结合。课始,我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认真看主题图,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购买运动服和运动鞋的情境中学习。并在课后练习中也安排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不仅理解算理与掌握方法,而且巩固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益于他们的一生,但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要从小抓起,循序渐进。完整的表述题意。现在的教材和一些练习的片子中,很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题,都是图与文字配合出现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整的表述题意,有利于学生分析理解,而且坚持下来,能形成方法与习惯。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整数到分数的过渡对于学生来说是认识上的飞跃,熊老师首先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引出分数知识,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学生自始至终置身于教师为其创设的发现和讨论之中,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探讨、质疑、创造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思考、交流、倾听、争论和发现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和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能力,整堂课以分数的意义为主线展开教学,并逐步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1、找准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悟。
分数起源于分,是人们在处理“分物品”的长期经验中形成的。教师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分苹果,从分苹果的过程中让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体验和感悟:一方面,在情境中产生“平均分”的需要,强调“平均分”乃分数的本质特征。其二,体验在分物品的过程中由于总量的变化引起了每人得到的个数由整数两个到一个再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过程,自然引出分数。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为的灌输,学生们因为自身的需要而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感。
2、让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在“做数学”中感悟数学。
本课教师比较好地诠释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主动建构提供了丰富素材。教师将对“”理解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安排两个层次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来感悟“”的具体含义:第一层次,同样一张长方形纸,学生折法不同,所呈现出的这张纸的“”形状也不同,通过这种方式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但是在求异的同时也不忘让学生适时地感悟、尽管折法不同,但折出的部分都是同一张的一半,因此都可以用“”表示,既所谓的“求同”。第二层次,每个同学拿出的纸片形状大小都不同,尽管学生折出的也都是这张纸的“”但由于操作的直观性,学生不难理解对不同的单位1,其“”不相等。学生不是简单地接受指令,为了操作而操作,而是通过这两个不同层面的操作环节,让学生在操作中有所感悟和体验,进行数学地思考。
金无足赤,没有完美的课堂教学,拖堂五分多钟就是最大的败笔。就教学而言,在这节课中,老师过细、过多、过白的提问,使学生汇报呈一条直线出现,除了应付老师的提问,没有任何思维的空间,低估了学生的潜能,教学形式单一化与内容的丰富多采形成鲜明对比。如教学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四分之四。且层次性也不够,还有拓展的空间,教师仅满足于引导出这几个分数,老师就嘎然停止。如果老师再问:“请同学们观察这几个分数,你有什么想说的`,有什么发现。”有一定思维能力的同学一定能发现可以看成是,是整张纸,就是单位1,为以后的教学做铺垫。再如:在分蛋糕这个环节中,没有适时引导学生说一说其他方面的收获,更多的只关注了知识与技能。已经到下课时间,老师为了节省时间,只是讲解完用几分之几表示蛋糕后就草草了事。其实,在分完蛋糕时可以提问:“如果是你把自己的蛋糕分了给别人,你失去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引导学生从中体验到与人交往中,应学会如何待人,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把简单的知识传授上升到人文的关怀。
1、找准学生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在大背景下认识分数。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一的新的数1/2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
2、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教具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出示几个相同圆形的几分之一,并用分数表示出来,在比较分数大小时,我用分月饼的过程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得份数越多每一分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
3、重视概念的运用,发挥概念的作用。
理解概念的目的在于运用,正确、灵活地运用概念,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灵活地运用概念组成判断,进行推理、计算、作图等,能运用概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初步认识分数后,我要求学生照样子说几个分数,并完成一些有关的练习,其目的就在于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灵活地运用概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7
《认识方向》是在认识了东、南、西、北,知道了平面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基础上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在现实的情境或者平面图上辨认上述几个方向。
通过课前预习调查,我发现学生中对这四个方向了解的同学约60%。于是我通过复习旧知入手,试图找到学生的知识生长点,通过复习,我发现学生对东、南、西、北这四个主要方向掌握的还挺不错,全班只有两三位个同学不能正确指出图中的东、南、西、北,所以学生都能够说出平面图上的方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这四个方向)。于是我开始引入新课,问:右上角、右下角、左上角、左下角是什么方向?(请同学们用学过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对应。)下面比比谁能够通过一节课就学会,好吗?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学生学好方向的信心。
出示课件后,我先是引导学生观察这幅图上有些什么地方,要求学生说说汽车站、火车站、电影院、少年宫分别在学校的哪面?再要求学生像老师一样提出谁在谁的'哪面这样的问题,当学生提到如“超市在学校的哪面”的问题时,我及时评价,这个问题提的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下像这样不是正对着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超市是在哪两个方向的中间,接着介绍这是右上角(东北方向,并画箭头板书出这个方向),用右上是东北面帮助学生记忆这个方向。然后再提出你还能提出一个也不是正对着的问题吗?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都能仿照前面的同学提出问题,这个环节我让学生自己说是什么方向,如果有学生说是“北西”、“南西”等说法时及时纠正(先横着读在竖着读,简记先横后竖)。在这个环节后,我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说方向,如:电影院在少年宫的哪面?学校在超市的哪面等,通过多认多说进行巩固,最后再进行练习。
在练习的环节,最后一道练习情况并不良好,我忽略了学生层次的差异和方向板的合理利用。因为生活中的方向与平面图上的方向不相吻合,如何将平面图上的方向正确引入到生活中,这是一个关键。学生习惯上知道上北下南,于是教学生面对实际方向,按“东南西北”四个字的顺序沿顺时针方向90度90度的转动。这样仍然有一部分同学难以掌握,需以后解决。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8
本节课的成功所在:
1.能把《新课程》的新理念在课堂上得以充分的体现,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例如: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趣味中学习,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课堂上我尽可能的把更多的时间归还给学生,把我提出的问题作为诱饵,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并给予适时的引导,协助学生归纳总结。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在教学中是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让学生自由地说,发现问题时让其他的同学帮忙,或者是师生一起解决。课堂上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学习新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9
这个内容是在学生二年级学习了简单的排列与组合知识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组合数。重在渗透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如下的.体会:
1、创设情境,问题导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明白了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2、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并汇报不同的搭配方法,学生找出了搭配的不同方法,并从中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了思维能力,培养了数学符号感。
3、学生动手实践拉一拉找出组成的两位数,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并进一步理解了要有顺序地搭配才能保证不重不漏,从而培养了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4、巩固练习时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也尝试了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存在的不足:在学生活动之前语言不够严谨交代不是很清楚明白,一部分学生没弄清活动的要求,在活动时就偏离了主题,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 。课堂的调控能力有待于提高,比如遇到学生回答出意外的答案时,应变能力差。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学习,细研教材,精心设计,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0
教学心得《分数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9页~100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计算1减去一个分数的计算题。同分母分数间进行的加减运算,学生容易掌握,但是用1减一个分数的情况难以理解。所以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围绕这些内容设计教学和练习,学生学得较好,基本上掌握了所教内容。现就本课教学有如下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把目标定位在理解分数意义,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努力实践着“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理念。
我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主题图和课件直观演示,让学生自主探究算理,如:在计算2/8+1/8=3/8时我采用动画,把2个1/8和1个1/8合并到一起,就是3个1/8,学生很容易就概括出算理。在计算5/8-3/8时采用动画从5个1/8里去掉3个1/8,还剩2个1/8,就是2/8,学生很容易就归纳,总结出算理。整堂课形象直观,降低认知难度,学生容易理解。
本节课我也十分注重进行实践操作,我让学生用准备的纸折一折,涂一涂,来巩固算理。
从课堂上学生的反馈来看,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很不错,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1
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根据新课标精神要求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
一、认真学习教材教法。
开学初,我就认真学习教材,全面掌握本册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就本册教材的教学做了全盘计划,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三、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较的发展和培养。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2
《倍的认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问题。在教学中,第一部分我重视学生的感知,通过圈圈画画,让学生在学习了相差关系的基础上进入对倍数关系的学习。第二部分的`处理上是通过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因此,我在设计时重视了学生的操作、观察,充分建立直观形象。通过比较黄花朵数与蓝花朵数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使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
学生能从图中看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但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还是难以理解的。在这里我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用“一份有2朵”,和“8朵能分成这样的几份”来帮助学生探索算法。然后又发展到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是因为这样的表述能更鲜明地表达相比较的两个数与“倍”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加深对“倍”的含义理解。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后,练习巩固中,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通过练习,巩固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问题用除法解决。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3
能把《新课程》的新理念在课堂上得以充分的体现,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例如:在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趣味中学习,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课堂上我尽可能的把更多的时间归还给学生,把我提出的问题作为诱饵,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并给予适时的引导,协助学生归纳总结。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是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让学生自由地说,发现问题时让其他的同学帮忙,或者是师生一起解决。课堂上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学习新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4
《四边形》一课是一节概念课,同时这又是一节操作性很强的课,学生通过操作能进一步理解、巩固概念。这一教学内容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借助于涂颜色的活动,让学生从众多的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并感悟到四边形有四条直直的边和四个角。例2让学生通过观察、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数学活动把四边形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四边形各自的特性有所了解。
在这节课中,我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有:
1、关注生活经验,提供感性材料。
2.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
针对课堂上学生的实际反应,我觉得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需要自己不断努力:
1、在这次教学中,前面几个环节的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去获取知识,但是在分类这一环节中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发表自己看法的空间,过多地牵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得有几种不错的分类方法没能在课堂上得到展示。
2、面对学生的.生成,课堂的应对能力还不强。整节课学生的交流、发言都比较积极,可是在分类这一环节中,出现了学生与教师一对一的局面。当学生的分类方法正是我所期望时,似乎这个学生只是和我在交流,是不是学生之间也相互听懂了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15
讲有“余数除法”时,我让学生先复习了“4×()<9,5×()<43,()里最大能填几”和“8÷4、40÷5”等能整除的竖式计算,为讲新课做好准备。讲新课时,我没有直接讲什么叫有余数的除法,而是先让每个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10根小棍拿出来,我带领他们做分小棍的练习:“有10根小棍,每2根1份,可以分几份?每5根1份,可以分几份?”当然,学生做这道题不困难。接着我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继续分:“每3根1份,可以分几份呢?”学生以为可以分完,可是分到最后,每人手里都剩了一根,这时,他们都发现了“分不完”的情况,于是我才开始讲: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平均分一些东西,不一定都能分完,而且分不完的情况是大量存在的,此时引出了课题,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
在讨论到计算方法时,我抓住几个关键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得出结论。如例1:“有9个苹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还剩几个?”不少学生知道要用除法计算,可是又觉得9个苹果没有分完,还剩1个,好像用已学过的除法计算解释不通。然而,这正是学生将要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关键之处,我仍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算理,而是启发他们去想:“为什么这道题要用除法计算呢?”学生都愿意自己把这个问题回答出来,于是就都积极地思考起来。想了一会儿,一个学生终于正确地答出:这题是要求9里面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计算,这样通过讨论,既复习了旧概念,又学了新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在讨论“9÷2”的试商方法时,学生都知道要商4,但对为什么商4的问题,不少人是这样想的':因为放两盘,所以商4。我问:如果书上没有图或者题目中数目很大,怎么办呢?这时,我努力激发他们想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说:你们想想过去学的本领,看哪个同学能够把学过的本领用上。一个学生很快举起手来,说:4乘以2等于8,最接近9。我说:有道理,谁能说得更明确些?黑板上复习的内容就有你们要用的知识。这时一个同学很准确地答出:因为4乘以2等于8,8<9,所以商2。
在讲第二个例题“43÷5”时,我就先放手让每个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然后针对他们出现的错题,组织大家进行分析。例如,一个学生的计算结果是,43除以5商6余13,我问大家:他错在哪儿呢?一个学生说:他的商太小。我问:你怎么一眼就看出他商小了?答:因为他没有取最大的商,13里面还有2个5呢。这样,学生对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进一步加深了理解。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和学生一起总结出“做题时一定取最大的商,做完题后要把余数和除数比一比,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方法。这样学生对新知识不仅理解得深,而且记得非常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