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
1、玩具里的科学
玩具是学生的最爱,在课堂上让学生玩玩具,学生感到异常的兴奋,研究的兴趣很高。可以这样说,学生整堂课都是在情绪高涨的状态下进行的。学生要提出的问题无花八门、各种各样,有些问题老师根本都想不到。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研究兴趣是非常高的。特别是在自由活动中的改进和设计一种新玩具,可以看出学生就是小科学家或小设计师。有的同学设计的玩具很具有创新意义。
2、我们周围的动植物
我对这节课又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总觉得好象缺少了一些真正来自于学生生活的直接体验。如果再让我来设计这样一节课,我觉得应该在这堂课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补充,充分运用学生生活中的经验,也就是孩子们的直接经验,融入到教学课堂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自己在日常生活养动植物的经验切入和展开,通过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的生活。比如说,我们每个班都有生物角,里面或多或少住着一些小动物及花花草草,我觉得能否将学生们饲养动植物的生活场景搬到课堂中去。我常在教室的生物角看到孩子们饲养动植物的画面。
3、科学在我们身边
通过教学实践,我感到本课的教学设计还是比较成功的,具体如下:
1、成功地以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饮料盒中的饮料遇热后从吸管中溢出来),引出了问题,激发学生探究这一现象、奥秘的积极性,自发地产生了学习、探究的欲望。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是科学探究学习的主体”的原则,注重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实验、解决问题,达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谐发展的目的。
3、启发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如激趣引入、生活中热胀冷缩现象的探究、未来科学现象的运用设想,是学习来源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目标。
4、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发展,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了“猜一猜”等小游戏,在实验过程中,能与学生亲切交流、讨论,学生在亲自实验操作中兴趣颇高,整个课堂呈现出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有稍许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一些同学对个别问题回答得特别精彩,但我没能及时对这些同学给予更好的激励;一些同学因为过于积极回答问题,以至我提问题时不够均衡,个别学生觉得自己的意见没能得到充分的发表。这些都是以后应该注意的。
4.怎样认识物体
一、鼓励学生敢问。
我认为教师首先应从教育观念上更新,采取更适合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教学模式,虽然《科学》这门课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内容学生易懂也爱学,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这就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的真情实感。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要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其次,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励学生敢问,爱问。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
二、引导学生会问。
学生不会提问,是因为他们不知从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通过示范提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当然,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
1.从课题上质疑
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2.从课题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对课题重点、难点的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本课主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教学。
3、从矛盾之处质疑
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编者匠心独具所在。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
5.给文具分类
1.生活是科学教学取之不竭的资源库,也是一本学生具有亲身经历的活生生的教科书。在本案例中,学生们从游戏中,不仅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对男女分类获得了深刻的分类体验,而且从中发现了更多的问题,这些绝不是靠老师和学生坐在课堂上讨论就可以做到的。通过探索自身生活上或所处社会上的问题,借此获得对事物的了解及处理问题的能力。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现了“科学源自生活,用于生活”的本质。
2.科学课要重视学生的亲历活动,当学生亲历了“文具店分类”这一活动时,他们的思维都得以展开了:“我们组在分的时候,先制定了一个标准。”、“老师,我还可以按品牌分类呢!”、“为什么我们组的同学不按大小分类呢?、”“为什么标准不同,结果就不同呢?”、……这归根于学生在有了深深的体验后,问题意识格外强烈。这样,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探究活动,兴趣更高,活动效果更好。
3、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运用学具进行实验和探究活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对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非常有利。做法是在科学课的第一课时把每个班学生的学具分别归类装入大一些的纸箱(包装学具的纸箱就行)。为方便区分,要在纸箱外壳写上学具名与班级,会给日常的教学带来极大的方便。使学具达到“该使用时就使用”的佳境。教师、学生在日常教学中,都会感到从容、洒脱,对科学学习充满快乐,从而真正发挥出学具的独特价值。
3.同时,我还体会到,作为教师应该将自己作为课程主体,具有开放的教学观念。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无比激情和盎然兴趣。教师要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教师不要被教科书、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所限制。本课,我充分利用了本校的资源,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这样,我们就能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条件,就能提供给他们生根发芽的沃土,使他们长成参天大树。
6.哪杯水热
科学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时候,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探究的能力。
通过对三上《哪杯水热》这一课的教学,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科学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探究的能力。
三年级学生的科学探究主要以系统的观察为基础,对于生活中常见的水,经过观察能够发现一些平常未能发现的秘密,这样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本课以“观察探究”为主线,让学生亲自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提出问题—观察研究—整理讨论—得出结论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使他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
在探究活动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学中对于各个环节应由学生自行定夺。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下,学生大胆的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在尽情地实验中,创新思维,动手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7.水温的变化
在科学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教和学都大有益处。
创设情景,让学生大胆猜想。在科学教学中,应适时适度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大胆去猜想、设想,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造能力。如在教学《水温的变化》一课时,开课就设臵这样一个情景:让学生对一杯水在加温和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进行猜测。让学生动脑思考,大胆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让他们自己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自己设计实验并由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观察、实验中激发学生兴趣。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是科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实验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动手、动脑、动用各种感官,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在后面的小车绊住实验中,他们自己实验,观察,讨论,最终掌握知识。学生的这种求知心切,正表明他们学科学的浓厚兴趣被激发了。
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学生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对某些事物或现象进行细致观察,认识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和规律。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观察物体的能力和全面细致的观察品质,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非常重要。科学课中,巧妙灵活地运用实验教学能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养成良好的乐学品质,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探索知识的奥秘,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8.哪杯水多
《哪杯水多》是《科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我们怎么知道”单元中的一个内容。教材内容共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比较和验证水的多少,通过三个装有水的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瓶子进行比较,引发学生的猜想与假设,产生不一致的意见,从而让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主动的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比较多多少的问题,通过对量筒的认识学习,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量筒测量出水的多少的方法,并感受到用科学仪器进行观察给我们带来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为了这堂课,材料的准备就花费了我不少的时间。要找到三组不同的,但每组又得是相同的杯子,实在不容易。而在材料的选择上,要三组杯子的大小或者形状有较大的区别,并且要求是透明的。所以在选择杯子的时候,我准备用的是一个上粗下窄的塑料杯,一个细口径玻璃杯,一个较粗的集气瓶。这样的材料在第一环节能引起学生的不同的猜测。这是所预想的。完成了材料的收集后,又有了一个新的问题,这三个杯子的水各装多少?由于条件限制我只能找到250毫升的量筒,学生读数会出现相当的困难,所以我认真的考虑的这个问题。即要造成视觉上的错觉感,又要便于比较和读数。于是我反复琢磨和实践决定分别在三个杯子里装上了100毫升90毫升和85毫升的水。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程序的设计。
9.有趣的不倒翁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①转变自己的角色不够,没有完全由传授者、给予者转变成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没有完全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变成“平等中的首席”。在实际教学中还没有脱离讲台,“高高在上”的时间还有一些。
②还过分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发展”较少。在实际教学中,我总怕学生出现意外,始终让学生沿着自己的思路进行学习。
③主要还是“自发探究”,“自由探究”还少。这节课实际教学中,我让学生去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时,学生的意志还过多受教师左右,不完全属于自由探究,其中有些地方还属于自发探究。
总之,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应在新的科学理念指导下,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把探究作为学习的核心,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长足的发展。
10.认识水
本课主要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引导学生经历对水的观察活动,体验到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引导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感受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带来的乐趣。并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知道水是组成世界万物的重要物质,如人体内有水,植物体内有水,动物体内有水食物中有水……可以说我们的一切都离不开水,但对于学生来讲,水虽然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并学会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科学的情感和态度。但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的科学素养中的智慧、能力、情感、态度都必须亲身经历某些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体验、感悟、最终内化。
本节课能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和讨论,主动思考、自主探究,真正把科学学科的教学理念贯彻到了课堂上。不过,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正
11.有趣的浮沉现象
1.打造一节充满兴趣的课堂。
课的导入部分设计了两个乒乓球在水中一浮一沉,制造悬念,使学生对浮沉现象产生兴趣,接着又通过各种各样的材料来让学生进行探究,结尾处又设计了一个小魔术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不知不觉引导学生课后去进行探究。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课中两次实验都是让学生先猜测结果,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测结果,放手让学生动手去实验,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尽量让学生小组协助来解决,教师必要时给予指导,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3.不足。对课堂的调控不是很到位,虽然用到了评价,但没有完全发挥出作用,一到实验结束的时候总是有的小组不能迅速归位,平时的训练也不到位,体现在学生课上没有举手就乱发言,没有经过老师的允许就乱动桌上材料不听讲。
12.改变浮和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认识水》《有趣的浮和沉》两课基础上设计的,可是所教学生这两节课都没有学,对水的认识只限于感性的表面层次上的认识,不了解水的特性,对于生活中的浮沉现象更是认识较少,生活经常太少,因此教学时有一定难度。学生对教学仪器也不认识,对于一些实验的基本操作要求学生也不太了解。我设计教案时也没有细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给我以后的教学都起到启示作用)。两节课学生的兴致一直很高。开始对于我设计的鸡蛋在水中能上浮和下沉很感兴趣,提出问题也很有价值,这正是上课所需要的,说明了这里的孩子不笨。他们动手做实验时,做的也很好,虽然不会用规范的语言表达,但我认为已经很好了。(我想学生的能力是老师培养出来的,你不给他们机会,他们怎么去利用聪明呢?这里的实验课一次也不上,学生怎么能会做怎么会提出问题?)教学中,学生能积极动手,但是他们不会合作,头脑中不存在合作意识,也不注意别人在说什么,根本就不再注意老师要求的要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这也许是平时养成的习惯,(或者说是由于第一次上实验课,情绪过于激动有关。)或者说是老师的引导不够。但是总的来说,学生都想出了办法改变了物体的浮和沉。学生做完实验后我没有及时让学生整理仪器,是教学中的失误,这样学生就不知道怎么对待用过的仪器,在以后的教中,要尽量完善课堂环节。还有,学生不知道怎么填写实验报告单,我进行了个别辅导,但是在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时我却没有利用好这些数据。在实验教学中,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一定要组织学生及时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筛选,以利用就实验得出科学的结论。在教学的最后环节,学生的拓展与创新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太少,所以没有互动起来。所以老师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各种生活经验。
13.水面的秘密
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探究、交流等活动,发现水的表面张力现象,初步得出结论。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在:
一、从生活入手,激起探究兴趣。
“生活是探究学习的源头活水。”“玩水”的经验学生并不陌生,虽然学生都玩过水,但对于水面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并没有认真观察过,思考过。从生活中的普通水面入手,逐层深入,适时引导,让学生意识到小小的水面还藏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真是有趣。就像一颗小石头,在水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将学生的探究激情荡漾开来,纷纷积极踊跃地投入到探究学习活动之中。
二、有序地观察,引导自主探究。
这是一节观察课,本课就是让学生在各种探究活动中观察水面的变化,从而得出水面的秘密就是水有表面张力。
三、合理的拓展,问题使探究走出课堂。
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导火索。我设计本课的一个主导思想就是“从问题引入又从问题结束”。引入性问题是将学生领入探究学习之中,在探究中不是以解决问题而圆满,而是以最终又提出新问题进一步探究而圆满结束。
14.水往高处走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整个的探究活动过程中,我时刻注意自己要以一个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本节课中我觉得自己在语言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课堂上话语亲切,不生硬,易于接受。我经常说:“你真行!”、“真不错”、“太棒了!”、“你的汇报真精彩!”、“你像科学家那样是一个善于观察、乐于动脑的好孩子!”等等一些鼓励、表扬的话语,这样不仅使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研究的兴趣。我认为这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作为一名年轻的科学老师来说,我的教学经验还不是十分丰富,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有待于提高。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养,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课教学的探索之中,圆满地完成科学教学的启蒙任务,让科学素养之花更加美丽的绽放!
15.天气与生活
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我认为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研究,通过他们对生活的理解,来深入研究。因此在设计教案时,我首先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理解教学重难点。这课是以学生对天气的生活体验为基础,通过研究“天气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使学生感悟到研究天气的重要性,激起学生探究与天气有关问题的欲望。因此,要让学生经历搜集整理信息资料的过程,使他们能够对大量信息进行有效地搜集、处理,使他们充分地体验到科学探究中证据的重要性。通过天气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实例,使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要学生在交流中学会主动交流自己的资料和想法,体验合作的快乐。从而认识到天气对人类工作及生活的影响,并且明确知道在哪些情况下人们会最关心天气。
在执教这节课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切入点。学生的生活经验就像是一棵大树的根系,根系越庞大,知识的生成相对来说就越容易。因此,课前布臵学生充分地搜集自己最喜欢的天气的照片或图片。上课后我就让学生描述今天的天气情况,并结合自己的图片在小组内相互欣赏交流: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让学生把自己对天气的理解感受充分的进行交流。学生交流完自己的图片之后,我安排学生来介绍自己搜集到的照片或图片,让他们把自己最喜欢的天气和同学们来分享。学生在这个环节显得特别兴奋,他们纷纷争着要把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同学们交流。我觉得在这个环节学生的积极表达是本堂课的一个重要亮点,我们就是要学生在学习中充分的进行自主探究,让他们真正的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所以,在小组交流之后,安排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就是要调动学生的探究的积极性,使他们把自己对科学学习的热情调动起来。
16.今天的天气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上课之前先研究了本节课的课型,经过反复推敲,经过对事实性学习的定位,初步将本课类型归为讨论交流式的事实性学习课,在本课环节的设计上,我主要从三大步上体现学生讨论交流式的事实性学习的全过程。
第一大步是贴近生活,感受事实。即通过我们当地各种天气现象,进行讨论交流来了解天气的重要性,并学会关心天气。
第二大步是参与活动,讨论交流。第三大步是师生交流、了解更多关于天气事实的资料。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备课、上课,我觉得相对于我自身来说,有了长足的进步:
首先,教学目标设定准确,教学重点突出。根据学生的表现,我可以确定自己对本课的教学目标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到位的,并且在课上教学重点的体现比较突出,较成功的达成了预期学习结果。
其次,能结合三年级学生心理特点,设计适合三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本节课的探究活动即设计天气符号,在设计这一重点环节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我注重了三个小环节,第一处是引导学生自己创新设计天气符号,第二处是学生对自己设计的符号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按设计要求来评价,以求学生在语言表达中发展形象思维,第三处是在出示标准的天气符号之后,让学生再次来评一评标准的天气符号好还是自己设计的好,这里用意不但是发展学生的思维,更是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大胆质疑的习惯。
17.我的雨量器
这是一节以动手操作为主线的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极高。我设计的思路是:复习导入,初步构建降雨等级观念——介绍降雨等级,明确等级标准——认识雨量器,了解基本构造——设计制作雨量器,培养用所学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成果展示,在自评互评中巩固知识——拓展延伸。由于有教研室老师来听课,课前对教案也是反复推敲斟酌,觉得其它环节还比较好操控,只是对第三个环节心存顾虑:学生准备的瓶子上下不一样粗,在画刻度时他们会如何处理;即使引导他们找到解决方法,在测量时他们能否想到应对措施……。在忐忑不安中,这节课开始了。
跟预想的一样,前面环节很顺利的过渡到第三个环节。先让同学说说打算怎么做,孩子说得也很好,大体思路明确了,这节课的主要部分也开始了——制作雨量器。每个小组的制作活动都紧锣密鼓的开始了,我在小组间浏览,观察各个小组的展情况。果然不出所料,他们在画刻度时出现了问题,主要集中在一些准备的是可乐瓶子的小组身上(可乐瓶底部有四突起)。课上到这儿我的心情也平静下来,面对出现的这些问题也没有忙着去纠正解决,心想放给学生吧,让他们自己解决吧。我继续巡视,这时我在一个组发现了让我兴奋的答案。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孩子的潜力其实是无限的,只要你肯于、敢于放手,孩子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
18.我的风向仪
1、在活动中体现创造。
新课程的一个特点就是给学生留有自由发展和创新的空间。因此,在制作风向仪的过程中,我准备了其他几种不同的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选择材料,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制作,这样使学生的思维不易受到限制,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在拓展中探究新知。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他可以使学生在探究中学到新知,还能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因此在讲课中我设计了拓展活动,让学生成立气象研究小组,利用自己制作的风向仪进行风的观测,通过观测探究了解本地在这个季节刮风的特点,找到本地的气象特点。通过汇报会的形式,对观测探究的结果进行汇报,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9.一周的天气
上完这节课,我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备课、上课,我觉得相对于我自身来说,首先,教学目标设定准确,教学重点突出。学生的表现,我可以确定自己对本课的教学目标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到位的,并且在课上教学重点的体现比较突出,较成功的达成了预期学习结果。其次,能结合三年级学生心理特点,设计适合三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第三,注重结合生活实际来了解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第四,本节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的还不错。比如在学生评价他们自己设计的天气符号之后,教师能够在学生出问题的地方及时纠正,区分阴与多云的区别,适当调整一些不合理的设计,真正起到了主导作用。
以上是我觉得还有一点点以后可以继续发扬的地方,当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20.空气在哪里
在本节教学中,学生对空气的探究有着极大的兴趣,在以后的学习中,有关空气的知识将不断出现,因此学好本课,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空气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这节课引导的好,就可以为整个单元的学习打下极好的基础。
本课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空气确实存在并占据空间,是借助水的帮助,通过空气在水中形成气泡来间接看到空气。第二部分是我们周围存在着空气。在学生懂得通过实验可以发现空气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别的实验去发现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空气。这部分是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探索的兴趣,调动学生运用所学本领的积极性。第三部分是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看、听、说、玩中认识空气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人人参与实验,并在实验中细心点拨,最后很自然地得出结论。在教学中,我积极贯彻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力求在学生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我主要采用 “实验法 ”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亲身感受空气存在,并占据一定空间。本课教学既需要学生之间团结合作,进行探究实验,也需要学生多感观参与学习,发挥每个学生手、脑、耳、眼、嘴等功能,让他们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动耳听一听、动眼看一看、动嘴说一说,让他们在五动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21.空气的成分
1、教学过程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是立足于新课程的理念,运用引导讨论教学过程来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学生在课堂实验探究过程中的专注、相互合作的精神以及对自已的见解的执着,再辅以教师的启发、引导等教学手段,出色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从学生下课后一改往日课间休息的喧闹,仍在为课堂上的问题争论不休,不难看出,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既培养了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又使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相互合作的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2、教学效果反思:上课前,我对本课的教学方案进行了精心的设计,特别是通过创设探究情景,进行了认真的构思。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在课前布臵学生预习本节内容,在学生中征集探究情景的引入方案,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22.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是我们青岛版三年级上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中的一课,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直面的感知比较、了解“空气污染”的状况,激发学生去形成积极探索、主动发现的学习意识,产生观察、比较、思考……的自觉行为,并且渗透环保意识。在本次活动中,我把“萌发环保意识”和“空气的重要性”放在突出的位臵。学生对此内容很感兴趣,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对于环境污染的话题也讨论得很热烈,发言非常的踊跃。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了空气的存在,和减少污染的方法,同时也萌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篇: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反思
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到了这样一点:科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我觉得提得很好,很及时,很贴切,我在平时的科学教学中是这样做的: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遵循学生学习科学的心理规律,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创造性的组织教学工作。现就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谈谈:
一、教师要鼓励学生敢问、敢答。我首先应从教育观念上加以改革、更新,让学生发挥主体性,虽然《科学》这门课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有的内容他们易懂也爱学,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把所思所想说出来,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合作探究。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略远或者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我们要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们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
其次,我们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防线,解放他们,鼓励学生敢问、爱问,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走进科学”这一课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教育学生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善于观察敢问敢答就是成功的开始”的道理。还要告诉学生,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提问的过程中,自己才能得到发展。
二、结合认知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初涉《科学》的学习,三年级学生开始不会提问,只是感兴趣,因为他们不知从哪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起始阶段,我们应注意通过教师示范提问,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当然,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
1.从科学课的课题上提问
在科学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学生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如科学《校园寻“宝”》,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问学生:校园里有哪些植物、动物?它们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呢?小动物们是怎样活动的?
2.从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处提问
对授课内容重点、难点的提问,既有利于小学生研究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提问组织教学。如《地球上的水》一课,一个学生提到:“水还可以以降水的形式存在”其他学生听后哄堂大笑,当我反问他们为什么笑,怎么解释时,他们却哑口无言。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通过对水的存在形式的讲解,这个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通过科学课的教学,我觉得不仅要考虑科学本身的特点,更主要的是遵循学生学习科学的规律,让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学会科学思考,科学提问,学会应用科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第三篇: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
陈海川
小学课堂,特别是中低年级的课堂,教师往往不敢放手给学生,我也不例外,“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其实是“教师主体、学生被动”,课堂实效性不高。执教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寻访小动物》一课,我真没想到小学三年级的小朋友会那样见多识广、思维会那么活跃、有爱心、会关心且细心。我们不能再将风筝紧紧地篡在手里,而应该创造条件让它飞得更远、更高、更欢。
我们学校除有花台、草坪、林荫道、假山、喷泉外,还有一个10多亩的植物园,为学生实地寻访小动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了有效组织寻访活动,在与学生一道制定寻访计划、划分寻访范围、提出寻访要求(用学过的观察方法科学地寻访,不打扰小动物,做好记录,注意安全)后,出于对安全的特殊敏感,我又组织学生讨论:寻访时别触摸小动物、别伤害小动物,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展示,让我们从孩子的回答中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共同成长:
学习委员率先举手回答:寻访的意思我认为重点在“访”,“寻”是为“访”做准备的,既然是“访”就要懂礼节,三顾茅庐中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其实就是“寻访”,有勇少谋的张飞要去将诸葛亮捆来,被刘备制止了,如果真是被强硬的捆去的,诸葛亮肯定不会真正帮助刘备的。寻访小动物也一样,我们只有彼此尊重,才会和谐共处、平安快乐。
有的小动物有毒,一名男生为全班同学介绍了“子弹蚁 ”(这些一英寸长的昆虫是根据它们的毒刺命名的,被它们叮后产生的痛感,就像被子弹射中一样,疼痛能持续2到3个小时,深入骨髓,令人难以忍受)。显然在课前他做过精心准备,说实话,我没见过“子弹蚁 ”,也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这种昆虫,更不知道被子弹射中到底有多疼痛。虽然在我们周围不能寻访到 “子弹蚁 ”,但全班同学却都实实在在长了见识。
有的小朋友认为小动物无端被人伤害,会伤心的;有的认为小动物皮肤看上去很嫩,触摸它,它肯定会感觉有疼痛;有的认为小动物受到惊吓后会很快逃跑,躲起来,我们就没有观察对象了;有的认为小动物自由自在的玩耍,肯定不希望别人来打扰,我们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的时候如果别人来打扰就会不高兴;有的认为部分小动物容易产生依赖性,如果你触摸它,它觉得很舒服,会期盼你天天去看它,你不天天去看它,它会很郁闷的;有的认为会造成两败俱伤,你去触摸蜜蜂,它会误认为你在攻击它,它会反击,人会被蛰伤,蜜蜂也会死去;有的认为会很危险(被咬伤、刺破手)……
通过讨论、汇报,大家对寻访有了更深的认识,寻访活动才会真正在亲近、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氛围中进行,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强化。
二O一二年一月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总结
陈海川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尽管课时任务重,我仍尽力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进行教学,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进步。以下是我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的总结。
一、基本情况:
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勤学,上进心强,学习目的明确,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观念。但仍有小部分学生学习、纪律都较松散,学习能力较弱。
二、主要成绩:
1、具体措施: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学初,积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科学意识,提高认识能力。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细心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评价肯定,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让其树立科学观念。
(2)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结合新教材理论知识,课堂上设计新颖、愉快的教学方法,增强趣味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技能。发挥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了学生乐学的兴趣。平时我细心观察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调查小结工作,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根据其的实际情况拟订学习目标,以目标来激励学生进步。
此外,我坚持检查后进生的转化情况,做好小结工作,使优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台阶,进一步培养智力和思维的发展,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2、经验浅谈:
注意做好课前准备,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学习大纲和教科书,准备好每节课必要的实验教具,做到先备课,后上课的习惯。坚持理论和实际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容易汲取,从而使教学任务能够按计划完成。同时,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一学期下来,我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1)关照学生参与的能力。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进程,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也要布置学生按每节课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带齐实验器具,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依照提示就能热热闹闹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2)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关键是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劳动者,勤动手、动脑、动口。
(3)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就是改变过去以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的教学手段。自然课教材的特点非常抽象,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秘密,获取新知识。如果教学中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就会显得很不协调,太干瘪了。如在自然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在教师的指导下,勤于动手动脑,仔细观察,就会获得新的科学理念。
(4)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时常探究。要让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过程成为主流。在学生参与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合理安排,解疑、质疑。让学生的参与及参与过程中的生存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5)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学生是好奇的,是好活动的,在参与过程中,他们能体验到自己的生活智慧与人类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的快乐。
三、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在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自己经验的不足,仍存在不足之处,如还有小部分学生的学习仍不够自觉,缺乏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等,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克服,使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O一二年一月
第四篇: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反思
《水生植物》教学反思
考虑到让学生准备材料的危险性,在上本节课的前一天我去近郊的河里捞了些水葫芦作为上课用的观察材料。由于准备充分,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这些水生植物。在观察过程中主要是学生自主观察,而且我要求他们在观察的同时作好观察记录(画出观察对象的外形)。
由于见得少,孩子们非常好奇,观察得也格外认真仔细。他们的观察顺序也不尽相同:有的小组从叶子开始,从上到下观察;有的从根开始从下往上观察。一边观察一边还不断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水葫芦会浮在水面上?水葫芦上鼓起来的地方是什么,有什么用?这时候我就用美工刀帮助学生剖开水葫芦让他们看看里面的秘密。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发现,这时候孩子们都显得很兴奋,争先恐后地发言,其中有个学生更是形象地说他们观察到的切面像面包的切片,这个回答让我感到很惊喜,孩子的想象力真是让人惊叹,让我这个成年人不得不喟叹自身想象力的贫瘠!看着他们的胃口被吊得差不多了,我就把救生圈浮起的原理告诉学生,学生一对比水葫芦的结构马上就明白了水葫芦浮起的原因。
我感觉这是一次很好的抛砖引玉加联系实际的教学。在这一次观察活动中学生都很好的通过实物观察获取水生植物的外貌特征然后逐渐深入知道一些植物的生长特。
《植物的叶》教学反思
推荐《植物的叶》是主题单元“植物”中的第五课。教材通过捡树叶、研究树叶来发现叶子有相同的结构;再从新鲜的叶与落叶的比较,显出叶子的生命特征,最后从一条枝叶的叶子变化过程中得到叶子具有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从而显出叶的生命轨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叶子的结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植物器官的角度去进一步体会到植物也具有生命的特征。
课前,我布置每位学生捡两片落叶,每一组中的同学尽量捡不同的落叶,以便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大多数同学都带来了,有些班级带的学生比较少,我就在课前请每个小组长在校园里捡了一些不同植物的落叶。总体观察情况良好,我给同学们留了三个问题进行讨论:
1、我们小组一共捡到了几片叶子?
2、一共有几种树叶?
3、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发现了一些问题,很多学生将大小不同或颜色不同的同种叶片分到不同种类,大小和颜色确实属于分类的依据,但是同一种植物的叶片也会存在差异,不能光凭这两点来判断他们是否属于同种植物,要多维度的判断,比如叶片的形状、叶片表面的光滑程度、叶片边缘、叶片的质地、软硬和厚薄,等等。
对于不同的叶子具有相同的结构:叶片、叶柄。我没有重点强调了叶脉是叶片的一部分,不要把叶脉和叶片并用。这是教学上的一个失误。导致关于叶脉,学生竟然把它归入到叶的结构中去了,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用比喻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用手掌比喻树叶,把小臂当作叶柄,手掌就可以是叶片,手掌上的纹路就是叶子的叶脉。)这样学生就可以理解,手掌上的纹路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部位,而是属于手掌皮肤的一个部分。
让学生判断一根枝条上不同位置的叶子的生长状态时,如果我能引导学生从大小和颜色上进行对比观察,就可以得出左边的就是叶芽、小叶片、嫩叶等。对于枯叶失去了生命特征,就跟人失去了生命特征一样。学生就会水到渠成地理解了叶的组成和叶的生长变化过程。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反思
一年之中,植物都发生着不同的变化。这一点,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中就有。对于他们来说,春天和秋天里植物的变化最为明显。关于春天,同学们说得最多的是植物发芽了,万物生长。对于秋天,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果实成熟了,树木落叶了,小草枯黄了。
对于变化明显的部分,孩子们很容易就说出,也因此,观察中的变化这个活动比较容易。但是对于一些不明显的变化,需要测量和记录,才能在对比中发现,而这一部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活动的持续时间太久,完成比较困难。
因此,这一课,对于科学概念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但是指向于科学技能的观察一棵树或者一棵草在秋冬季节的变化这一内容的完成,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由于三年级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还不能够较长时间的专注于同一件事,所以书本16页的记录表对很多孩子来说形同虚设。如果能够利用好这张表格,那对于孩子们来说,科学概念的发展会更加完善。
前两个班级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把表格列入教学。课后,我觉得这样不妥,虽然有难度,实行起来不太现实,但是还是应该在教学中提到。使学生熟悉这种记录方法,会自己绘制这种表格。所以,我将书上的表格作为典型,介绍了它每个部分的意思和记录的方法,而后请学生自己选择一种感兴趣的植物,自己绘制一张观察记录表。如果有时间和兴趣,课后还可以进行一次实地观察。我觉得这样处理相对不处理来得好。
《植物有哪些相同特点》一课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整个单元的小结,主要内容是对整个单元的学习进行一个梳理和整理。由于前面每一节课都上得比较踏实,大多数学生对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写出很多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名称,这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而且同学们能从这些植物中知道他们的相同和不同,并且准确地用维恩图表示出来。对植物共同点的概括,我的学生基本能够得出:植物都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等;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整理已有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得出植物共同特征。这节课的整理就水到渠成了,总体难度不大.对于植物的一生,以向日葵为例的9张图片,用词语概括难度较大。像“种子”“生根”“发芽”“成长”“成熟”“结果”一类,学生基本能答出,但是“子叶长出”“真叶展开”这一类专业名词就比较难接受,这也属正常。通过探寻植物的共同特征,学生深入地认识了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开始关心生命的点点滴滴。
《寻访小动物》是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动物》中的第一课,是观察小动物的第一课,这课是开启动物观察的第一课。这一课的教学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动物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在课堂上对学生提问,你所知道的动物,学生的发言是很积极的,对于出示的动物图片学生都能正确的说出动物的名称,并能简单对它进行描述。本课的课题中有寻访两个字,这节课中的一个环节,就是组织学生在校园里德大树周围、草丛里、花坛里进行观察和调查,实地去寻访一些小动物,学生听到这个活动内容兴致很高。在寻访的时候,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在调查之前,我特别给出了一些注意点,如:爱护小动物;观察的时候做好记录;爱护校园的环境;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活动中学生寻找小动物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兴趣很浓,虽然最近温度的骤降对校园动物的数量是有影响的,但一点都没有影响到学生寻访的那份热情。但是,当学生拿到放大镜进行观察的时候,个别的学生把提出的注意点统统都抛之脑后了。有的学生忘记了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有的学生对小动物的栖息地造成了损坏;有的学生对校园的植物造成了伤害;有的学生只观察了,但是没有记录。这些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让我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如何很好的组织好学生活动,带领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三年级的学生这学期才刚刚开始接触科学这门课程,关于科学的学习方式,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需要慢慢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的时候,需要分工合作,把任务分派到组内每位成员,让每位成员都有任务,这样集中精神,能顺利的完成任务。为了更好的认识校园中的动物,在学生发现小动物的时候,我在旁就举起相机,把它拍下来。一是可以集结全班的寻访结果,让学生能加深对动物的印象。二是对一些不知名的动物,可以再进行辨认。当然在学生寻访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动物的观察能力是值得表扬的。我学生寻访的时候,我是穿行在各个小组之间,这时候恨不得有分身啊!这是我在教授这堂课的过程中体会,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的改进提高。
蜗牛课后反思
(一)、准确把握教材本课是观察蜗牛这样的小动物,在活动中,我从动物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入手,在环境布置和材料选择上有的放矢,考虑较为周详。由于蜗牛具有胆小、怕受惊扰、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等生活习性,在环境布置上,我利用窗帘遮挡光线,要求学生较为安静,不能惊吓我们的动物朋友,营造了一个适宜蜗牛出来爬行的物理环境,课堂上的蜗牛表现得很活跃。在材料选择上,蜗牛爬行的地方是一张明胶片,底下衬一张白纸。白纸是为了防止桌子与蜗牛相近的颜色混淆学生的观察判断,明胶片的利用有两大作用,第一是减少磨擦,利于蜗牛的爬行;其二是让学生能多角度地对蜗牛进行观察。在材料中还用到了纸杯,一方面是蜗牛会乱爬,会影响到课堂秩序;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把蜗牛套入纸杯中,减少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倾听同学的发言。
(二)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核心。本课在教学中力求体现这样的理念。课堂中第一个活动,学生小组观察研究蜗牛用时13分,汇报交流6到7分钟。第二个活动学生小组观察蜗牛壳用时6分,汇报交流9分。从时间上来说,保证了学生探究的时间,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使探究的理念较好地落实在了课堂上。从学生的反映来看,学生对蜗牛的描述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每个小组观察描述的方法并不雷同,学生有了自己的观察和思想。学生对蜗牛的观察也不局限于课堂,通过教师送给学生的蜗牛食物,学生对蜗牛食物的探究自然就延伸到了课外,通过课外对学生的观察,我发现学生对蜗牛依然是兴趣盎然、气氛热烈,令我颇为欣慰。
(三)对本课以及科学教学的一些探讨
1、对教学重点的把握过去的教学是一个个知识点的连接,而现在的科学教学强调的是一个个活动的连接,让学生在活动中去经历,去体验,从而获得儿童成长所需要的经验。因此他关注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活动以及活动的价值。在本课中如果我把观察的重点放在学生对(转载自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蜗牛壳的观察上,对学生的发展会更有利。因为学生对蜗牛柔软部分的观察是他们平时就会注意的内容,没有必要在课堂上重点展开。而对蜗牛壳的观察是学生原来忽略的,如果在课堂上作为重点观察对象的话,会在学生心中产生对动物身体细节观察的经历,进而在生活中注意一些细节的观察,产生更多的发现,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去寻找对儿童来说价值更大的活动。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在科学教学中,不仅是我,恐怕大部分的教师都会感觉时间不够。要让学生活动,没有时间的保证,活动是不会有效的。但要给学生时间,我们的教学任务的完成就产生了问题。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呢?唯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效率可从这些方面入手。一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组活动结束了,该停就得及时停下,不然一等一两分钟就过去了,几次活动下来,仅40分钟的课堂已浪费了好几分钟了。在培养习惯方面还应包括记录的有效性,组内分工的快速,活动开始的及时等。二是对观察活动的组织。组织观察活动时,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把学生当成白纸,什么都去指导,时间自然不够用。当然也不能高估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放任自流。只有把握了学生的实际,让我们的教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3、如何引导学生生成新问题来源于学生内部的问题更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寻找答案、解决问题,产生学习的内驱力。科学教学中学生如果能不断地发现,在新发现中也许新问题就会不断地产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良好情境,让学生不断有新的发现,并在发现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在一个观察活动结束时,有意识地提问:“在观察过程中,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尽管只是一句话,但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经常这样的教学,学生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活动,从而得到更多的问题,从自己想要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开展后续活动,不再是教师要求学生去做,学生的主体性就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和发展。
《蚯蚓》这一课的教学主要有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第二个活动是观察蚯蚓的形态特征;第三个活动是观察蚯蚓对水的反应;第四个活动是利用维恩图的形式来比较蚯蚓和蜗牛的相同和不同。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蚯蚓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上节课已经经历了观察蜗牛的过程,所以在这节课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蚯蚓的环带及口等结构,观察蚯蚓的这个过程比较很顺利,并且孩子们对观察蚯蚓的兴趣也很浓厚。
但是,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孩子们刚刚接触科学,接触实验,他们的的观察能力还有待提高。由于三年级上册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所以这节课对于这种能力的培养体现得更加明显,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另外,学生在课堂语言比较随意,而科学课上注重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是有一点难度,但我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学生使用规范科学的课堂语言的引导。
《蚂蚁》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动物单元的第五课,本课旨在通过对蚂蚁这种大自然存在较多,且学生容易寻找的小动物的观察研究。使学生知道蚂蚁身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训练他们能够独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同时在观察中不断改进观察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在互相研讨、争论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分享其研究成果,在互动中学习知识。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了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了热爱科学的情感。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课前请学生找一找蚂蚁的家,观察一下蚂蚁的生活。
2、用一个谜语导入新课。
3、请同学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对蚂蚁的认识。
4、讨论观察方法,解决观察难题。
5、小组观察蚂蚁,认识蚂蚁外形。
6、蚂蚁与蜗牛和蝗虫的比较。
7、进一步观察蚂蚁。
8、课堂小结,送小蚂蚁回家。
课堂上主要有这样两个问题:首先,蚂蚁个体比较小,活动能力比较强,学生很难控制住,经常出现让蚂蚁丢失或压死的情况。其次,要求学生画出自己观察到的蚂蚁时,很多同学都照着书上画,没有遵循客观、真实、科学的原则。必须在课堂中提醒学生。
经过这节课,我发现一个比较矛盾的地方。有些班级,在探究观察小蚂蚁的方法中,我给学生了较多探究空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地、自主地展开讨论和交流,学生在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讨论非常热烈,从他们的汇报来看,他们的确设计出了许许多多观察蚂蚁的方法。但是这样的班级,往往课堂纪律和观察效果不是很好。有些班级,老师传授的比较多,方法也很保守,没有给学生太多的自由,这样的班级课堂纪律和观察效果比较好,但是,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从一定角度来讲,是不可取的。要解决这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金鱼课后反思 推荐金鱼这一课,教材在一课时中安排的内容比较多。从鱼生活的环境到观察鱼的身体及运动,再到观察鱼的吃食、排泄,然后观察鱼的呼吸,最后比较蚂蚁和鱼的相同和不同,最终以指导饲养小金鱼结束。如果不能够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40分钟的课堂将很难把握。经过2个平行班的教学尝试,我简单总结了比较有效的教学思路和过程:
1、直接点题,进入本课研究重点:金鱼。
2、明确观察的要求:观察鱼的身体是怎样的?身上长着什么?怎样运动?通过学生的观察后,进行小组交流,交流完成对鱼的身体及主要器官的认识,然后以比较各种金鱼小结得出:金鱼的种类很多,但他们的基本身体特征都很相似。
3、观察金鱼吃食与排泄,活动前强调这样几点:放几粒鱼食?静静地观察鱼怎样吃食物?找找鱼的粪便,从哪里排出?这些细节的强调将有助于这个活动的高效。吃食是很快可以完成的,观察排泄粪便没有那么巧,能及时看到。可以请看到的小组来说一说。
4、观察金鱼的呼吸。这个活动实际操作的成功率不高,而且组织起来很费时间,课上很难完成。这部分我以教师演示为主。
5、比较蚂蚁和金鱼的不同。最后引导学生课后饲养金鱼,继续观察结束。
《动物有哪些共同特点》是教材动物单元的最后一章,也是对动物在运动、反应、食物、繁殖等方面的比较。前一个月,学生已经对四种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这些动物的相互比较中,可以知道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本单元所选择的四种小动物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代表着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下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的形态各不相同,生活习性也各具特色,显示出每种小动物的独特个性,体现出动物界的多样性。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整理已经观察、分析和研究的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共同得出动物的共同特征。继而与植物进行比较,形成初步的生物的概念,了解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关注关心周围的生命世界.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填写表格的形式,先让学生对所学的四种动物在运动、反应、食物、繁殖等方面的比较,由小组进行讨论,再进行全班讨论,进行汇报,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说出他们有什么共同点,重在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观察总结能力。通过学生的总结出的动物的共同特点,如何验证他是动物共同具有呢?看是否具有上面的共同特点,如果某一种动物不具备上面四种动物的某个共同特点就删去,这样找出动物的共同特点。这节课文字内容较多,显得比较枯燥,要进行适当修改,加些直观资料。
《我们周围的材料》是第三单元的起始课,引导学生观察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书包和教室里的物品,分辨他们使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课后,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了认真回顾,形成了以下反思。
一、成功之处
1、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努力创设轻松的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
2、认真阅读教材,灵活处理教材。我发现教材开始部分“我们知道的材料”,不仅要求学生说出常见的材料,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材料的特性,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教学设计时把此内容拆分成两部分:一是作为新课导入,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材料;另一部分让学生在观察身边物品后试着说描述常见材料的特性。我认为这样比较符合三年级学生特点。
二、存在问题
1、教学随机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描述材料的特性”这部分内容是个难点,可是很遗憾,由于时间调控的不好,最后对这个问题没来得及展开。从这里,可以反映出教学机智不够,有领导听课就乱了“阵脚”。
2、指导方法应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在组织学生汇报时,当学生对物品由什么材料做成产生分歧时,让学生拿着物品到台前指着物品,说说自己
>>《比较韧性》教后反思 推荐
在教学本课之前对本课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思考,发现了许多难点,也反复思考如何突破这些难点,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希望有机会能够看到其他同行的处理方式。
一、探究结论与事实相悖
根据教材安排的实验得出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即(韧性大小排序依次为:塑料>木头>金属>纸),然后事实上金属的韧性应该是比木头好的,因此这样的实验数据岂不是授予了学生一个错误的认识?这是第一个问题。其次,结合教材设计的实验,根据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另一结论即(同一种材料伸出桌面越长,它的韧性越大),事实上同种材料它的韧性应该是一样的,无所谓伸出距离的长短。基于这两个问题,看到网上作出了与教材不同的处理,从探究实验入手作出了改动:保持三种材料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通过改变挂的钩码的数量,比较不同材料的弯曲程度。思考过后觉得这一方法值得一试,在进行预实验时,也欣喜地发现这一处理方法可谓一举两得,(一)不需要在实验时多次改变材料伸出的距离,可以使操作简化,节约时间
(二)以伸出桌面10厘米为例进行实验,挂到三个钩码时,木条折断、塑料条弯曲度最大,金属次之,这样就解决了木头的韧性比金属大的难题。当我欣喜得出结论时,同组老师的一番话无意于泼了一盆凉水,“挂一个钩码时可以明显得出韧性排序:塑料>木头>金属,为什么结论要根据挂到三个钩码(韧性排序:塑料>金属>木头)时定呢?”我一想的确这根本无从解释啊。。
因此实际教学时还是以教材设计的探究活动为途径,虽然知道结论明明与事实不符,只是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又通过举例进行了一下跟正,实际生活中金属的韧性应该比木头好(有种自己打自己嘴巴的味道)。
《它们吸水吗》这课是三上新教科版科学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中的一课,主要有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比较金属、塑料、纸、木头四种材料的吸水性;第二个活动是观察一张纸的特点;第三个活动是我来造一张纸.记得以前的教材没有第一个活动,第二个活动上一节课,第三个活动也是上一节课。有一些疑问,现在的教材为什么把两课时合二为一,还要加一个活动内容?我们的课堂40分钟时间怎么使用?走马观花的进行教学能行吗? 分析这三个活动,都很花时间。比较吸水性这个活动涉及比较实验,三年级的学生要做好并不轻松,如果用材料盒里的那几种材料,滴好水得等上五-六分钟的时间才会有现象产生。观察纸这个活动要简单也可,就是直指要害----观察纤维,但这就足够了吗?显然,三年级的学生我们必须指导他们怎样深入的观察,切忌浮躁,去发现更多纸的特点。最后一个造纸的活动,对学生是很有吸引力的,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个活动,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个活动花一节课的时间是很有价值的。但现在......不过,在这个活动中有一个值得借鉴的经验:
学生造纸,刚刚开始一个班,造好的纸再怎么吸水还是很湿,不能马上写字,要等几天,加上天气不好一直不干,不能写字,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有些提不起来了,第二个班级上课,我教给同学一个办法,用吹风机把造的纸吹干,效果好多了,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把人造纸搞定了,学生在自己造的纸上写字画画,虽然粗糙但都很兴奋,效果非常好。
对这节课,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了删减,对材料进行了改进.第一个环节选择了现象更加明显的材料,而非材料盒中有的;第二个环节我选择放弃,直接让学生撕纸,进行纤维的观察,引出古代蔡伦的造纸术,介绍造纸的过程。并马上利用刚刚撕碎的纸展开我来造一张纸的活动。这样下来一节课还是很紧张,基本没有渗透德育内容!(本来,这节课是渗透节约纸张、节约资源等德育思想的好时机!)作业也无法完成
在《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这课里主要是通过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预设——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充分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品质。课的开始我先让学生把材料进行分类。在学生动手实验前我让学生先对材料进行预测。在挑选材料的时候,我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尽量选取生活中普遍的、常见的,但判断起来又有一定难度的材料,如:回形针、铁钉、三角尺等。学生通过表格的帮助,分小组讨论并推测出物体沉浮的情况。我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上来汇报,总结出学生对每件材料的预测情况,并板书出他们有异议的材料,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特别注意,这样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让他们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在学生作出实验结果的报告时,我注意让他们对照预测结果,思考使自己预测错误的原因,并引导学生讲出影响物体沉浮的原因: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与形状无关。使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这一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如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不够多。在观察更多物体的沉浮这一环节,在学生观察完并汇报了结果后,应该给多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讨论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选择实验的材料种类还可以再增加一些。除了原本实验中准备好的实体的塑料、金属、木材各两种外,还可以让学生猜一猜、试一试我们身边的物体,如橡皮、橡皮泥等,这样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累更多不同的材料在水中沉浮的感性认识,更加有利于学生建立材料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砖瓦和陶器、瓷器》教学反思
学生对本课有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科学前概念,现在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来让学生细致的观察砖瓦和陶器、瓷器。碎的砖块和瓷片是我们比较容易得到,学生的观察落实充分,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对于材料研究的兴趣。材。
“砖瓦”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陶器”、“ 瓷器”虽然经常遇到,但孩子们并不熟悉!其实,我在上课前对陶瓷也不甚了解,有很多的疑问。查阅了资料后,发现陶瓷可分为“陶器”和“瓷器”,虽然两者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这两种材料的特性还是有很多的不同的,比如说:陶易吸水,瓷不易吸水;陶用一般黏土,瓷用特殊黏土等。所以在选择观察材料的时候,要让学生先区分“陶器”和“ 瓷器”,比较砖瓦和陶器、瓷器的特性的时候,才不会有不同的结果
从设计到试上《水和食用油的比较》一课,我都努力让学生在充分的观察活动中利用维恩图去建构水和油的不同点和相同点的科学认识。但在第一次的教学设计中,我把本课的三个主要活动进行了整合,先安排了能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设计:“这里有一杯水和一杯油,你打算比较水和油的哪些方面?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观察比较它们呢?”学生绞尽脑汁,众说纷纭,“我想比较它们的轻重”、“我想比较它们的颜色、粘度、透明度”“我想比较它们谁流得快”等等一连串的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我也不忘适时地进行引导,指导操作时要注意的地方,同时,我还不忘引出并指导本课要活动的另一重要内容――比较液滴。一切准备就绪,学生亲身体验、探究水和油活动就拉开了序幕。活动一展开,问题就连续不断地出现了:有的小组手忙脚乱,不知先完成什么;有的小组干脆先比较我最后指导的液滴实验;有些小组活动了很久也没有开始做比较轻重的实验,更别提填写实验记录单了。
后来发现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才接触科学三个月,他们的科学素养还不高,动手能力还不强,设计教案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能拔高要求,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要一个活动一个活动地开展,扶着他们逐层深入研究。
于是,我再次分析了教材,重新设计了一套新的教案。首先以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课题,紧接着追问:“你有什么好方法来比较它们吗?”这样一方面唤起学生旧知,另一方面为本课时的第一个教学活动做好铺垫,让学生在比较这两种液体时,可以利用眼、鼻、手等感官直接观察、对比水和油。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观察的目的性明确了,观察比较的效率也明显提高了。其次,我运用了简短的语言,自然地引出了液滴的比较实验。教学设计时,我考虑了另两种材料:一是玻璃片,二是报纸。我觉得这两种材料的差异比书上要求的将液滴滴在玻璃和蜡光纸上更明显。另外,我考虑到这是一个对比实验,活动的严谨性很高,因此,实验前,我还刻意安排了滴管使用的指导,我想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会有些帮助,同时,我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说说滴液滴时需要注意什么?我想只有指导到位了,学生的实验活动才能顺利展开。教学的实验效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学生在我细致地指导后,活动起来显得更有序了,速度也更快了,而实验的结果也更准确了。这是我在一次又一次的教学磨课中深深感受到的变化。第三个活动,我安排了比较水和油的轻重,我主要是引导学生把水和油倒在一起观察。因为油浮在水面上的现象十分明显,所以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容易理解。但由于学生没有上过“沉浮”,所以水重油轻这一观点只能作为猜测的结果,于是我追问道:“还有其他方法也可以比轻重吗?”学生自然想到了用秤称,经过演示实验,学生更加明白了油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油比水轻。第四个活动,我将水和食用油分别倒入正方形管、U形管和H形管中,让学生在观察后自己得出没有固定形状是水和油的共同点。最后,我引导学生观察维恩图,进一步归纳总结水和食用油的相同和不同,这也是进一步建构液体之间相同点的过程
《谁流得更快一些》教学反思
建德市杨村桥中心小学 江海滨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谁流得更快一些》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中的第三课,学生通过前两课的观察,已经认识到液体是会流动的。本课中学生通过对水、洗洁精、油三种液体的流动速度进行比较,加深“液体是流动的”这个基本属性的认识的同时,意识到液体流动的快慢受到液体黏度的影响。另外,本课是学生上科学课以来第一次接触到对比实验,在“想比赛方法”和“完善比赛注意点中”渗透了对比实验的变量控制问题,即公平实验,主要是让学生在保持玻璃倾斜度相同(受力大小一致)、液体多少一致、玻璃表面光滑程度一致的情况下比较液体流动的快慢。
本课的教材设计意图是:要求学生对不同的液体的流动快慢进行比较,加深对流动这个液体基本属性的认识;公平实验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在保持玻璃倾斜度相同、液体多少一致、玻璃片表面光滑程度一致的情况下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液体自身的黏度会影响它的流动速度。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以下几点完成的还是比较好的。
一是教学目标达成比较好,科学概念的建立比较清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液体流动有快有慢”、“液体流动快慢是受液体黏度不同影响的”有了比较理性的认识,也基本掌握了“黏度”这个科学词汇。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和科学分析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借助形象的实验过程,学生不仅参与比较充分,思维也得以有序地发展。
二是在追求试验方法多样性的同时还兼顾科学竞赛的公平性。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保持除变量之外其他条件相同。这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而我在课前游戏中就渗透了公平竞赛的思想,所以这堂课在讨论实验公平性的时候,通过学生小组的讨论,师生共同的互动,很轻松地就达到了目标。
但是在本节课上也存在一些不足。
1、对学生的指导不够。首先是在学生使用滴管时,教师的指导还没到位。有几组学生在滴同样多液体时,滴上一滴他们把握不好,出现了比赛的不公平,导致实验出现误差。还有就是提供学生材料时。为了公平,让学生在玻璃片上进行竞赛,有一组学生没听仔细,他们还是在塑料尺上来进行实验的,教师应该强调更清楚点,对学生的关注更全面点。
2、在问题的设计上还有欠缺。当学生在讨论设计实验时,我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比赛更公平、公正?其实这个地方还可以加个问题上去,问学生:比赛中需要哪些材料?然后再让学生去讨论。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学生的讨论会更有目地些。
3、教师的语言不够干脆,显得比较啰嗦。每当学生汇报完自己的想法后,我总喜欢去重复学生的话,这不仅让费时间,还很容易打断学生的思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努力去改掉这个坏习惯,教学时语言要简练些。
《比较水的多少》教学反思 船营区越北镇南三道小学:张东
科学课标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探究性实验课,我想以此为始,今后的学习中使他们像科学有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控能力,慢慢会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这节课由于学生的手、脑、口都动起来了,思维很活跃,有很多现场生成的东西,在面对学生的一些表现时,我还是觉得有点措手不及,一些教学环节处理得太粗糙了。
例如:虽然我抓住了学生实验方法上的问题,引导学生经过讨论、分析,了解到操作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明白了比较水的多少要用同一标准,但让学生真正去做的时候,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把之前的方法置于脑后,完成没有了规章,虽然结论是正确的,但前一部分的学习给人的感觉完成是无用功。
课堂上流汗的虽然是学生,但对老师的综合要求其实是高了,面对学生生成的问题如何抓住有价值的内容加以引导,值得我继续探索和学习。
课后反思: 教材解读:
《我们周围的空气》作为“水和空气”单元研究空气的起始课,首先一个定位就是了解空气在学生中的前概念,通过研究‘空气的存在’从而丰富、提升空气概念,‘水和空气的比较’又能为液体概念的巩固,气体概念的提出起到支架作用。
空气,作为气体的典型代表,空气无气味、无味道、透明,而且无固定形状和体积,密度很小。同时,由于空气无法直接被观察到,学生对空气的原有认识相对较少,这些将造成“空气”的教学有相当难度。空气的存在,需要学生用相关的证据来证实。由于空气无法直接进行观察,所以需要学生借助其他媒介进行间接观察。证明了空气的存在,才可能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空气特征的认识活动。如何运用方法将这一学生看不见的事物能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图景,最终形成抽象概念这将是本课的研究重难点
《空气占据空间》这节课教材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既陌生又难于理解。因为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这比固体、液体占据空间来的更抽象。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自己去探究,亲自动手实验,去体会、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集体讨论、交流、开展探究活动,最后得出结论“空气占据空间”,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质疑、探究、自主学习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整堂课中有两个重要的结论:1空气是会占据空间的。2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会变化的。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这些观点,让学生通过自己亲手实验来验证。在实验前先给先给学生简单的讲解了空间的定义,前一个实验是在老师的演示实验“杯中的纸会湿吗?”得出结论,空气占据空间,紧接着比较空气和水都占据空间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了?学生操作比较分别装有40ml空气和水的注射器发现它们之间的不同,得出结论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然后拓展知识,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最后一个环节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要学生通过今天所学习的知识帮助乌鸦喝到水。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所学的科学知识帮助到其他人,让学生学会如何灵活的运用知识体验到成功的滋味。学会将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增强了学习的欲望,在某种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后学校的领导对我的这节课进行了评课,总的来说这节课课堂结构是比较完整,过程清楚,板书设计有心,各个环节紧扣,问题设计好,学生积极活跃。不过也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语言平淡,激情不够,节奏太快应该注意细节。在学生操作实验中,应该讲明实验要求,课堂组织方面有待加强,问题提出以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回答时间,对学生的表扬应多样,评价要有价值。最后领导对我的工作做了肯定,让作为新老师的我开始对以后的教学充满信心。
通过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我想我的课堂永远会充满活力
。《在空气有重量吗》这一课中我感到如果跟着教材走,学生学得很辛苦。因为学生的思维深度没有达到这个程度,偏要拉着学生走,不仅学生学得苦,老师也教得苦。下面就两个环节来谈谈一些所思所想。
一、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在处理用小天平来设计实验这个环节中,我要求学生的实验要考虑到排除气球本身的重量,还要考虑到首先要让小天平平衡。学生的思路就卡在了没有想到要让小天平平衡。而我出示了气球皮重量不同的两个气球,本想刺激学生思路能想到要使小天平平衡,但是课堂上这样的处理使学生的思路僵化了。
这个问题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他们的思路根本没有朝这个方向去,要从此岸到达彼岸就很困难了。老师要朝着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去,当学生想到要在小天平两侧挂上两个的气球时,作这样的引导:挂两个气球大小一样还是不一样?为什么?(出示两个气球平衡的小天平)这样行吗?这样学生自然就意识到要使小天平平衡才能排出气球本身的重量,这样的话不需要学生说出来,能有这样的意识就已达到目标了。并且这样的引导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他们的思维能跟上来。
二、让学生轻松的从此岸到彼岸 在处理用天平称量皮球内空气的重量这个环节,原来的设计是要让学生在演示前能把完整的测量过程说出来,当学生说完要称充满气的球后,我追问那接下来怎样做?学生一片茫然。但学生数学上已学过已知两样物体的重量,再知道其中一样物体的重量,求剩下物体的重量。为什么应用到求球里空气的重量,学生就变得不知所措呢?
这个问题,要让学生一步从此岸跳到彼岸难度高了点。首先皮球不是透明,学生看不到里面的空气,称量充满气的球,学生会把这个数据当成是球的净重量。所以接下来怎样做学生就搞不懂了。一步跨不了,就分开一步一步来。学生说到要称充满气的球,按照学生的做法来做,把数字记录下来,然后问这个重量是什么的重量?记在黑板:球+空气。问学生下一步怎样做?有了清晰的数字和说明,学生自然就知道怎样测量出皮球内空气的重量。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反思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反思
这节课给我同时也给我的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一堂课,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维方式,能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真正做到主动的学习,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作为教师,我尽可能的把课改后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融通在教学中,使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质的突破和提高,真正下放权力,不摆架子,尊重学生,主动扮演“引路人”的角色,彻底改变过去教师唯上、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里,作为教师的我,对于学生提出的个别问题,并没有做出很好的解答,只缘于自己知识水平的限制。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当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的同时,拓展自己的知识空间,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教学反思
在教学的准备方面,我遵循便于操作和合作探究的原则,尽可能多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氛围中进行合作研究。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遵循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以科学探究活动来展开整个教学活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富有特色的记录——探究、研讨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拓展延伸、续写科学诗,感受生命世界的无限美丽。
《校园里的植物》教学反思
在《校园里的植物》一课中,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一些植物的不同特征,我组织学生到校园里观察植物,并在记录纸上记录植物的特征。由于三年级学生的探究习惯、记录习惯和文字能力还比较弱,我先带领学生一起观察一种植物,然后要求学生按照实验小组组成观察小组,观察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植物。这样,可以集中多个学生的智慧,获得取长补短的效果。但这是学生合作学习的第一课,而且在教室之外,如何把握好一个学习小组是需要注意的。从教学的实践来看,关键是要明确目标,组织一个小组,并加强组长的指导。在评价中关注学生小组的表现,以小组的成功评价学生的表现,引导学生意识到合作的方法。在合作的活动中并不排斥个人的智慧,合作最重要的表现是在学生个人遇到问题时能提出各人的建议或看法,在讨论交流的时候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否则,合作就会失去作用,教学组织就会混乱。
《植物、动物、人》教学反思
科学课重在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这节课我也设计了不少的活动,但40分钟的课堂时间往往不够用,虽说新的课程理念并不局限科学课的时间,但拖堂在学校生活中显然是不现实的,如果把未解决的问题留待下课继续,既影响了教学效果又耽误了教学进度,这是我在教学实际中遇到的一个难点,有待于今后去摸索、解决。
《观察水》学情分析
学生是在经历了对动植物及自身的科学探究之后,对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感官观察的方法。他们每天的生活都要接触到水,根据生活经验,他们对水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但就是这最平常不过的“水”,孩子们很少有意识的去观察它、研究它,可以说,他们对水既是熟悉又很陌生。
《观察水》 教学反思
未能充分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实验,未能充分让学生参与科学活动。科学离不开实验,因此科学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引导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实验。学生在科学实验操作过程中,体会科学有规律存在,体验着科学知识的形成。三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好奇心比较强烈和积极,但是由于教师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完整、高度不够,教学设计没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科学的探究活动中去。具体体现在:在让每一个小组到讲台前面来找水的过程中,教师没能照顾到台下更多的学生都只能进行等待,在压抑着自己对科学活动的探究欲望,这样的设计和教学就让这节课的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同时学生充分应用自身感知手段认识事物特征的的过程就显得“苍白”、“消瘦”。因此,在以后教学预期学习目标定位上要有足够高度,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选择更优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科学能力。
《神奇的水》教学反思
总的来说,这是一节实验课,能让学生充分动脑和动手。学生比较喜欢上这堂课,也能积极投入到课堂中,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创设研究水的情境,共同观察水,感知水的神奇。尽量实现师生、生生双向交流,使课堂从被动的、服从的师生关系转变到和谐、互动的关系。我们应该相信:孩子亲历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所获得的不仅仅是表面看到的东西,更多的收获应该是经过岁月冲刷而根植于他们头脑中的东西。
《神奇的水》学情分析
从幼儿园到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在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已经对水、水的神奇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零碎的、模糊的信息为学生研究《神奇的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地球上的水》教学反思
从体验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我悟出了这样的道理:设计体验活动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想:
1、让学生现实生活情境中亲身体验,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求知欲,让他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增长科学探究能力。
2、要利用儿童常见而在现实生活中被忽视的活动引导体验,帮助学生更细致地关心生活。
3、注重启发引导,在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及环保知识
在收获的同时,也有失败,我在教学之后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不足。
1、对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可以让学生课前去观察,收集信息,学生学习兴趣会更好。比如,在这课教学之前,我如果让学生去调查一下家乡的引用水情况,也许就会有学生发现有的水源被污染了,意识到要保护水,让孩子亲身体验,比教师在课堂上讲述会起到更好的效果,2、在导入设计时,不但要让学生感兴趣,重要的是教师的设计要能真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学习,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教师应对教材深入理解和挖掘,吃透教材,以便更好地教学。
《常见材料》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孩子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在满足孩子发展需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创设条件让他们能直接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亲历活动中,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引导学生认识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物品的材料组成,这节课中,我认为做得比较好的,有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知识。
二、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不足之处:
一、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科学探究不能走过场,只有保证学生充分探究的时间,才能让他们真正认识到事物的特征,亲历探究的全过程,如果把“研究自己身边的物品中有哪些是由两种以上的材料构成的”的活动时间再放手些,让学生在本节课中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究,这样也许会让学生更有收获。
二、没有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
在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却忽略了生生之间的交流。在给常见的材料进行分类、汇报时,如果加强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评价,完善给常见的材料进行分类,并且让学生及时参与评价,及时进行自我反思,这样学生就能学会更加细致、准确的进行观察。
《纺织材料》教学反思
在课上常常存在一些问题:
1、学生的实验动作差别太大;
2、常规太差;
3、掌握程度层次不齐;
4、忙忙碌碌一节课没有任何收获。
上实验课本来时间就紧,一部分学生不听实验要求就开始动手,这样子没有目的的实验注定是失败的,可是不管怎么强调还是难以控制阿!在比较两种纺织材料的吸水性时,准确地强调了:必须把材料的下端垂直浸入水中,可是有的学生却直接扔进去导致了实验的误差。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要求学生大胆的设计未来的服装,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但是由于时间关系只好让学生在课下来完成了。
《金属》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结构上遵循着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先认识金属物品的金属属类,然后由此提出问题:为什么使用该种金属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接着介绍探究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逐一探究金属的共同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归纳出金属的基本特征,即有金属光泽、能传热、可变性(具有延展性),最后,以拓展的方式在补充常见金属性价比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引用已有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增进学生的实际运用知识的水平。
在讲授这节课时我做了一些调整,先让学生来做实验,然后再进行书本中的第一环节,这样子学生会更清楚地接受知识,但是这节课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1、学生打磨金属的方法不太正确;
2、学生所带的塑料勺导致实验误差,本节课的材料分别是塑料勺、金属勺、木筷子要把这三种材料放入热水中,目的为了感受金属良好的导热性能,但是有的学生带了冰激淋或奶粉的那种小勺子,这样放入水中塑料勺就会先发热,实验结果就有误差;
3、看表格了解金属的性质,学会利用金属的特性为生活服务,这一知识点个别同学还是不会分析。
《塑料》教学反思
一.从生活出发,走进科学
本课设计从生活实际出发,探究学生身边最常用的材料,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塑料的特征分析透彻,理解深入。“设计新型材料”一环节将学生的创造欲、想象力极大激活,且贴近生活,渗透“S-T-S-E”理念,将科技与生活有机联系起来。
二.从调查入手,渗透数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提出学科问应该重相互渗透有机整合。本课教师在课前先让学生调查,家庭塑料袋使用情况,收集相关数据,在课堂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数据统计起来。
三.追求“一英尺深”的挖掘。
深教材料中设计让学生猜想“塑料温热”后的现象,由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大家很快猜到塑料会变软,这一环节浅尝而止,没有真正挖掘深度。教师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将实验引深入塑料杯加温,学生马上看出“塑料”的变化,不但变软、变形,还有异味产生,学生马上活跃起来:“老师,塑料遇热后变形了,还有怪味产生”,“我知道了,塑料燃烧后,还会污染空气呢!”这样的处理,使得教学更深入了,学生理解更透彻了,真正体现了“一英尺的深度”。
《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教学反思
本课的预期学习结果是让学生知道提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知道问题可以从观察、怀疑和制作中来,并且从爱提问发展到会提问。本节课的难点在于让学生从怀疑中产生疑问。对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将课分为“看—做—想”三个部分,看既观察,用伽利略的故事引出仔细观察后让学生观察教室和同学。上课后觉得不足的地方是还需要强调学生是在观察中提问题,提出的问题是自己观察到的。接着教学在制作中提出问题。另外一点就是对学生的关注度上我做得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