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民小学国语课本康轩版(三上)写作教学活动设计之一
國民小學國語課本康軒版(三上)寫作教學活動設計之一
台東市 豐源國小
張月昭
壹、教學目標:認識標點符號 貳、配合單元:課本各單元 參、教學準備:課文或其他範文 肆、活動設計構想:
一、請教師進行語文領域教學之際,隨時依據所教授的課文例句,告知學生標點符號的正確用法。
二、指導學生具備完備的標點符號使用能力,做為書寫文章的基礎。
三、透過範文的示範、講解和練習,讓學生可以靈活應用標點符號,精進文章的內涵。
伍、教學時間:於課堂上隨機進行 陸、準備活動:
一、教師手冊內的標點符號資料。
二、摘錄課文的例句,製作有關教材。
柒、教學活動舉例:
一、向學生說明標點符號的功用:
(一)標點符號可以將文章敘述的內容做適當的分隔和停頓,方便讀者閱讀。
(二)標點符號讓文句不會顯得太長,也讓讀者容易瞭解。
(三)藉標點符號完整表達文章所敘述的事件。
(四)標點符號將文章裡的感情,表達得更為貼切。
(五)合宜的標點符號可以強化文章的氣勢和意境的描繪。
二、標點符號的意義和用法:以課文內容為例句說明
(一),逗號---句子尚未結束,需要暫時停頓的時候使用。
(二)。
句號---想要表達的內容都已經說完了。
例句一:有一雙鞋圓圓的,像小飛盤。媽媽告訴我,這是我的第一雙鞋子。(第二課:小鞋子)例句二:河邊有三三兩兩的牛羊,正低著頭吃草。(第三課:流光村)
(三)?
問號---加在疑問句的末尾。
例句三:想想看,我的幸福是什麼呢?(第十課:我好幸福)
例句四:阿萬很好奇,他想知道身體說了些什麼祕密?(第七課:聽!身體會說話)
(四)、頓號---用來分隔同類的語詞。
例句五:鄭醫師拿出聽診器,在阿萬的胸部、背部、腹部仔細聽著,好像身體正在跟他講悄悄話一樣。(第七課:聽!身體會說話)
例句六:有空的時候,他會雕刻一些小老虎、小老鼠和小豬送給我,我覺得
很幸福。(第十課:我好幸福)
(五)!
驚嘆號---加在表示憤恨、傷痛、嘆息、驚訝等等表現感情的詞句後面。
例句七:紅磚砌成的半邊井,一半在牆內,一半在牆外,好奇怪呵!(第六課:回到鹿港)
例句八:小船哪!你輕輕的搖盪,是在網魚,還是在網大金黃色的波浪?(第四課:淡水小鎮)
(六): 冒號---加在話語之前,或是提示下文時使用。
例句九:戴上聽診器,他馬上聽到:氣管「呼嚕---呼嚕」的呼吸聲,心臟「砰---砰---砰」的跳動聲。(第七課:聽!身體會說話)
(七)「 」引號---標示說話的範圍或是特有名詞。
例句十:你看!彎曲的巷子好像迷宮一樣,聽說不少海盜還真的曾在裡面「迷路」呢!(第六課:回到鹿港)
例句十一:真想對他們大聲說:「謝謝您,各行各業的朋友。謝謝您,親愛的阿姨淑淑伯伯。」(第十二課:在每一個角落)
例句十二:阿福看到河邊有一塊大石頭,上面刻著「流光村」,旁邊還有兩行字:「河水日夜流,珍惜好時光。」(第三課:流光村)
(八)……刪節號
礙於時間和篇幅,將某些字詞做省略。
例句十三:鄭醫師看他那麼有興趣,就接著說:「除了聲音以外,身體還會用其他方法傳出訊息,像你的臉色發紅、體溫過高、呼吸有雜音……,都是生病的現象。」(第七課:聽!身體會說話)
例句十四: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跑得快……。(第十三課:成語動物園)
(九); 分號---用在有並列關係的句子後面。
例句十五:在相簿裡,躺在搖籃裡的爸爸,正開心的笑著;包著尿布的爸爸,正在學走路;小學畢業那天,爸爸高興的從老師手上領取畢業證書。(第一課:爸爸的相簿)
(十)---破折號---為前面的字句繼續作注解,或表示語意將作轉折時使用。例句十六:成語----動物----,這有關係嗎?(第十三課:成語動物園)例句十七:我又回到熟悉的故鄉----台東縣。
(十一)╴
私名號---標示人名、地名、朝代名等等。
例句十八:蒼老的紅毛城,站在山坡上,靜靜的看著河口。(第四課:淡水小鎮)
例句十九:鄭成功趕走了荷蘭人,在台南住了下來。(第五課:安平古堡參觀記)
(十二)《 》 書名號---標示書名、雜誌、期刊、篇章、歌曲和法規文件等 例句二十:我最喜歡看的書是《哈利波特》。
三、「標點符號歌」教學----藉簡短的歌謠讓學生牢記標點符號的用法,小蝌蚪
尾巴彎
暫時游在句中間。
小胖子
像滾球
說完一句請停留 ?
小耳朵
真勤奮
遇到疑難就發問!
長舌尖
舌頭長
喜怒哀樂都要嘗、桃姑娘
愛跳舞
辛苦分開同類詞 :
兩隻眼
張得大
見面就有許多話 「 」 四方臉
不要怕
它來引用說的話----小啞巴
不說話
省略詞句用到它
四、標點符號練習範例之一:請在文章的()裡,圈出正確的標點符號
有一次(。)我們全家人去一家有名的餐廳吃飯(。)一到餐廳 門口,哇(!?)居然客滿耶(?!)服務生請我們在外面等候(、。)爸爸看看我們(。)再看看手錶(?,)聳聳肩膀(、,)對服務生說(: ;)「NO!」我們還是決定換一家餐廳用餐(!,)因為我們都不喜歡(『
「)等(」
』)的感覺(。;)
五、標點符號練習範例之二:請在文章的()裡,圈出正確的標點符號
鄰居陳太太是媽媽的好朋友(。)陳太太氣質高雅(、,)和藹 可親,她會做很好吃的西點,經常送給我們品嚐(。)陳先生長得高高壯壯(。)臉上留了大鬍子,不太喜歡說話。每天下了班就在院子裡工作(:。)種花(,、)割草(、。)修理東西(:----)。他有一間專屬的工作室,裡面放了各式各樣的工具,每一樣都分門別類擺得整整齊齊。有一次,陳先生還親手為我們每個人做了一張木頭椅子,椅子表面磨得很光滑,費了不少功夫呢(?!)
六、標點符號練習範例之二:請在文章空格處,加上適當的標點符號
爸爸在山上買了一片果園□種了一些柑橘類的水果□假日的時候□爸爸都要到果園工作□我和姐姐就會順便去果園幫點小忙□湊湊熱鬧□
我經常在果園裡看到各式各樣的小鳥□爸爸會一面工作□一面跟我介紹這些小鳥的故事□爸爸說□我每次看到成群結隊□飛過來又飛過去的小鳥就是紅嘴黑鵯□牠們總是一大群集體行動□所以會發出很吵雜的聲音□紅嘴黑鵯全身都是黑色的□但是嘴巴卻是火紅的顏色□很像擦了口紅一樣□所以很好認□
我也常常會聽到果園裡傳來像和尚敲木魚□扣扣扣□的聲音□可是□循著聲音去尋找□卻很難找到小鳥到底躲在哪裡□爸爸說□□那是五色鳥的叫聲□牠的身上大部分是綠色的□另外還有藍色□紅色□黑色和黃色□好像穿著一件五彩繽紛的衣服□所以叫做五色鳥□因為牠有很好的保護色□你很難找到牠□不過□因為牠喜歡站在高高的樹枝或電線上□仔細找還是可以發現牠的□□我朝著聲音繼續尋找□果真讓我發現一隻五色鳥□就站在右前方的竹林上□透過望遠鏡的 觀察□五色鳥身上真的有五種顏色□好漂亮啊□果然不愧是□森林中的花和尚□□
我覺得鳥類真是大自然最可愛的小精靈□牠們豐富的顏色□美妙的叫聲□到處飛翔的身影□讓我們看在眼裡就有一種優雅和愉快的感覺□這個世界上如果缺少鳥類□不知道會有多麼單調呢□
※原文標點符號標示:
爸爸在山上買了一片果園,種了一些柑橘類的水果,假日的時候,爸爸都要到果園工作,我和姐姐就會順便去果園幫點小忙,湊湊熱鬧。
我經常在果園裡看到各式各樣的小鳥,爸爸會一面工作,一面跟我介紹這些小鳥的故事。爸爸說,我每次看到成群結隊,飛過來又飛過去的小鳥就是「紅嘴黑鵯」,牠們總是一大群集體行動,所以會發出很吵雜的聲音。紅嘴黑鵯全身都是黑色的,但是嘴巴卻是火紅的顏色,很像擦了口紅一樣,所以很好認。
我也常常會聽到果園裡傳來像和尚敲木魚「扣扣扣」的聲音,可是,循著聲音去尋找,卻很難找到小鳥到底躲在哪裡?爸爸說:「那是五色鳥的叫聲,牠的身上大部分是綠色的,另外還有藍色、紅色、黑色和黃色,好像穿著一件五彩繽紛的衣服,所以叫做五色鳥。因為牠有很好的保護色,你很難找到牠,不過,因為牠喜歡站在高高的樹枝或電線上,仔細找還是可以發現牠的」。我朝著聲音繼續尋找,果真讓我發現一隻五色鳥,就站在右前方的竹林上,透過望遠鏡的觀察,五色鳥身上真的有五種顏色,好漂亮啊!果然不愧是「森林中的花和尚」。
我覺得鳥類真是大自然最可愛的小精靈,牠們豐富的顏色,美妙的叫聲,到處飛翔的身影,讓我們看在眼裡就有一種優雅和愉快的感覺;這個世界上如果缺少鳥類,不知道會有多麼單調呢!
捌、綜合活動:
一、提出學生普遍容易出錯的地方,做一番解說。
二、鼓勵學生閱讀書籍的時候,能夠學習作者使用標點符號的技巧。
第二篇:从课本出发设计写作教学
从课本出发设计写作教学
甘肃省岷县第二中学
张继元
关键词:高中;课本;写作教学
高中写作教学几成困局:课时被阅读课挤占,教学研究不像阅读教学深入有效,很少优秀的教学设计范例,除了高考满分作文参考资料少,等等。加上很多学校“高考压倒一切”,写作教学又吃力不讨好,进而导致很多教师对写作教学“心中无数”,基本处于“原始耕作”“自生自灭”层面。以致王荣生教授惊叹:“在我国中小学的语文课里,几乎没有写作教学。”
其实,与其绞尽脑汁摸索一套“高效之路”,倒不如回归课本,看看课本是怎么安排写作教学的。
以人教新课标2006版为例,共有必修课本5册,每册课本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本教材执行主编顾正彪先生指出:作文教材分为三个系统,第一个系统相对独立编排,每册有四个专题,共20个专题;第二个系统阅读整合在一起,在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属于笔记作文;第三个系统与梳理探究整合在一起,主要欧式研究性作文。三个系统中,第一个系统是主体,第二个系统和第三个系统是补充。
必修一重点安排写人记事类记叙文的写作,分别是:1.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2.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3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4.“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
必修二重点安排写景抒情类记叙文(散文)的写作,分别是:1.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2.直面挫折,学习描写;2.美的发现,学习抒情;4.想像世界,学习虚构。
必修三重点安排议论文的写作,分别是:1.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2.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3.善待生命,学习论证;4.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必修四重点安排学习议论文的论证方式,分别是:1.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2.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3.确立自信,学习反驳;4.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
必修五重点是写作发展层级方面的训练,分别是:1.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2.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3.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4.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
可见,课本本身的安排遵循由记叙文到议论文的训练路线,每一种文体又按写作要点由浅入深安排,贯彻了语文独立设科以来众多教育前辈和一线语文教育名师沉淀下来的文体训练、能力训练、思维训练三大写作教学思想,又加进了课程标准对高中写作教学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可以说,这套教材整体上已基本构建出了一条高中写作教学的标准和序列。每一个单元的写作教材提供了“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作练习”“网络作文建议”四个教学板块,教师如何教,教什么;学生如何写,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意图”、“教学建议”、“有关资料”也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如必修二写作教材第一单元“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的“教学建议”:“学生做写景文,一是不认真观察,习惯于抄书抄报,脱离景物实际;二是没有明确的目的,写出来缺少统一的基调,特点不突出。针对学生常犯的毛病,如果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到室外做一次集体写生式的作文。„„搞这种活动,事先要有准备,帮助学生搜集一些相关的诗文、词汇,可以先在现场口头做,回来后在整理成文字。这样做得好处是能互相启发,也便于老师指导。”
“有关资料”部分则对写生作了介绍,举了《他看见了黑色的太阳》和《三峡之秋》两段例文分别说明景物的主观折射和景物在不同时间的特点,之后还示范了题为《校园春色》的一次写景作文指导。
如上分析,教材基本告知了教什么、怎样教、如何写的问题。就“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这一单元,教学的目标就是写出有特征的景物,教学的重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学会抓住特征,教学方法是观察和写生,观察对象则是熟悉的景物,教学程序是先写后评再改。可以说,照此设计作文教学,第一课时边观察边交代要领,及时写生表述,第二课时点评修改分享,哪有不成功之理。
第二个系统建立在阅读教学基础上。必修二第二单元有三篇写景抒情散文:《荷塘月色》《古都的秋》《囚绿记》。篇篇经典,皆可以模仿。教师一定要挖掘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内在联系,如叶圣陶所说,“不要把指导阅读和指导作文看成是两回事”“把课文讲好,使学生学习每篇文章的思路是怎样发展的,语言是怎样运用的,这就是很好的作文指导。”
像《荷塘月色》上完后,首都师大陈晓龙老师设计的《写景要抓住特征》就让学生描写荷花(多媒体展示荷花荷叶图),并与朱自清、孙犁、宗璞、徐喻萍4位名家的经典片段作对比,进而总结和把握如何抓住景物特征(环境+对象+修辞),附以造句和片段练习,并及时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点评,课后完成“白杨树”的续写,整节课非常成功。
我也在《古都的秋》结束后布置作文《岷县的冬天(夏天,„„)》,同时投放例文《济南的冬天》《北平的四季》;在《囚绿记》结束后布置“咏物”类的作文,大多学生写得很流畅,部分学生写得相当精彩。
另外,对课后练习和教辅资料设计的随文练笔也要充分重视。像《囚绿记》课后第三题:“这篇课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景物,赋予景物‘性格’‘气质’,取得了特殊的艺术效果。试着借鉴本文的写法,调动你的情感和想象,描述一种景物,力求写出景物的特征》。”甘肃省教科所主编《高中新课标学业质量模块测评语文必修二•古都的秋》导学案最后的“技法应用”:“以“腊梅花”为话题,用沉痛的手法写一段文字,可以景衬情,也可以景衬景,不少于120字。”都是很好的练习设计,教师应充分运用。
总之,课本是教学的底本,只有依据课本设计教学,我们的教学才不会漫无边际、不知所云,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一样,需要有章可循,课本、课文、教参已经告诉了我们轻重主次和技法要领甚至经验教训,为什么还要苦思冥想另辟蹊径呢?
高中写作教学乱象丛生的今天,请从课本出发!
参考文献:
1.顾振彪.21世纪高中作文教材(人教版)的改革[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26).2.王荣生.我国的语文课为什么几乎没有写作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07(12B).3.吴红云.高中写作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一20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9.11.
第三篇:实践活动 教学设计(北师版三上)
实践活动 教学设计(北师版三上)
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的数感。
2、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实验、推理的能力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3、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合作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4、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在独立操作、实验和推理活动中得到一堆黄豆大约有多少粒。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得到一堆黄豆的数目是多少。
教学设计:
一、揭示实践活动内容
今天我们一起玩数黄豆的游戏。老师为每个活动小组准备了1堆的黄豆,请你们运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数一数这一堆黄豆大约有多少粒。
二、猜一猜
想一想这堆黄豆大约有多少粒,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数呢?
1、学生猜测黄豆的数目。
2、独立思考后在全班交流自己数黄豆的初步的设想。
三、实践活动
1、宣布实践活动要求:
(1)以4人学习小组为单位数黄豆
(2)纪录本小组的实践方法,每小组至少有两种方法。
(3)需要什么工具可以向老师借用,也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
(4)讨论交流要求声音要轻,本小组组员能听见就行。
2、学生以4人为单位开始实践活动。
四、交流与汇报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本组数黄豆的方法。老师根据学生汇报对每一小组进行奖励——一种方法一颗五星,对于能清晰叙述本组活动过程并说明是运用什么数字方法来解决碰到的问题的小组给予特别奖励——多加一颗星。
2、交流与比较。全班交流完毕后,引导学生对所有方法进行比较交流,说一说自己喜欢其中的哪些方法,为什么。
学生的方法除了书上的分、抓、量、称集中外,还可能会有1先数出50粒或100粒堆成一小堆,再把整数堆黄豆分成这样的一小堆、一小堆的方法,最后用每小堆的黄豆粒数乘堆数黄豆的粒数;2将全部黄豆平摊在桌上,将其分为若干等份,数出其中一份有多少粒,再与份数相乘;3一粒一粒地数,不管学生的方法是简是繁,得出的结论是否精确,教师都应肯定学生的探究精神,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比较,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方法。
五、活动总结
引导学生结合今天的实践活动过程进行总结与回顾:
1、通过今天的活动自己有哪些收获?
2、通过今天的活动想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教学反思:
第四篇:《陈情表》课本素材与写作运用 教学设计 乔悦
课本素材与写作运用
——以《陈情表》为例教学设计
卢龙县木井中学
乔悦
设计说明:
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知道有了优美的原料可制成美好的器物,不曾见空恃的技巧却造出好的器物来。”在高考语文的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内容单薄,空洞无味的作文不胜枚举,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乏丰厚的素材积淀。其实,对于作文素材的学习和积累,不必好高骛远,不必舍近求远,语文课本就是作文素材的“无尽藏也”。我们以课本素材《陈情表》为例,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让学生挖掘文本中写作角度,援引写作素材。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分析课本素材,学会从不同角度正确援引作文素材。
2、读《陈情表》挖掘文本中多个写作角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课本素材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学会文本 → 角度 → 素材的思维模式。
2、通过探究课本素材,树立培养学生自主研读课本援引课外写作素材的能力意识。教学过程:
一、学生课前推荐:
推荐成语:朋比为奸 方兴未艾 万人空巷 推荐电影:
二、导入
至真至纯,臻善臻美的亲情电影《那山那人那狗》情景导入
三、朗诵阅读
学生齐读文本,回忆文本内容和文言知识点。
四、小组讨论
1、每个小组从不同角度挖掘课本素材《陈情表》中“话题”。
2、根据不同写作角度拟写作文题目 讨论展示:
从李密角度,适用于“沟通”“智慧”“平凡的孝行却是伟大的人间真情”“语言的艺术”“真诚的力量”“放弃也是一种智慧”“善意的谎言”“情与理”“行走在取舍中”“顾小家者才能爱大家”等话题或作文题。
从晋武帝角度可于“宽容的力量”“气度”“尊重”等话题或题目。从李密与祖母的关系来说,可用于“带着感恩上路”“源泉”等题目。
从整体角度思考,适用“补钙”“镜子”,主要是反思当今孝文化的缺失。角度一:孝义
援引素材:从《陈情表》中我们动容于李密对君主对祖母的忠孝,同时也感慨晋武帝司马炎能宽和豁达,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做人、立
身、处世的基本要求,在中华文明史中,孝文化以其强劲的活力历久弥新,世代传承。
援引素材:“百行孝居先”“孝为德之本”,在中华民族灿烂的化长河中,孝敬是国人—直恪守的道德准则,是中国社会伦道德的核心支撑。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出现了“孝”字,就是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诗经》中则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而关于敬老、养老的专门史料记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但是,相当长的时期以来,人们淡忘“孝敬”父母的美德。到如今还有人把“孝”说成封建主义的东匹,完全加以排斥和否定。有的人有“孝”心,但是不知道如何行“孝”;有的人在金钱和私利的驱使下,不但不孝敬父母,不赡养父母,还虐待父母,有的甚至杀害了父母。不孝敬父母的事件屡见报端,有些事件真是触目惊心。现在,在全民中倡导和弘扬孝敬父母的传统孝德,是刻不容缓了。
援引素材:“孝”是我们的美德,是长辈心中温暖的花。从小就是孤儿的李密,与祖母相依为命。成年之后,倚在祖母的病榻前,悉心照顾,极尽孝道。“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在长辈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当我们的长辈风烛残年,或卧病在床的时候,我们应该用一颗孝心去温暖长辈的心,做他们心中温暖的花朵。
援引素材: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杰
辞职常年照顾父亲——朱晓辉
为老母洗屎尿裤——陈毅
卧冰求鲤——王祥
割皮救父——刘培 刘洋
刘德华:始终坚持陪母亲旅行
题目:《世界为孝心鼓掌》《孝是不过时的美丽》 《我与孝诗意栖居》《带着孝心走遍大千世界》 角度二:忠与孝
“忠““孝”是一组矛盾体。古人认为:忠孝不能两全。李密辞官的最强大的理由就是一个“孝”字,先尽“孝”才能尽忠。在现代社会,忠孝依然有鲜鲜活的生命力。“忠”“孝”不是一组矛盾体,而是于国于家的两种责任。当然,现代意义的“忠”不是封建社会的“愚忠”。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精忠报国岳飞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铁骨丹心文天祥
关羽、林则徐、邓世昌、韩信等 苏武
题目:《赤诚爱国心,精忠报汉国》 角度三:感恩、感动 漂母一饭之恩——韩信 【运用范例】
“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这两表道尽了人间感恩的真谛,演绎了人世间感恩的传奇。为报刘备三顾茅庐之恩,诸葛亮七出祁山,巧计破敌军,为刘备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出师末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后人为他写下的
诗篇,为报当年的知遇之恩,他用毕身的精力向后人诠释了感恩的真谛。自幼失去父母是李密的不幸,但祖母却用自己的温暖让这个可怜的孩子长大成人,且名扬四方,为官作宰是多少读书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不正为一朝为官?然而当这个机会真正来临,李密却不曾忘记自己的祖母。他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他知道“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为官和报恩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向世人彰显了一首伟大的诗篇——感恩。
《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高考满分作文节选
题目:《带着感恩上路》《感恩是首优美的歌》《感恩与你为邻》等 角度四:理性与智慧
李密担忧自己的前途。古人云,做官如履薄冰。皇帝高兴时,臣为君之心腹;皇帝不高兴时,臣为君之土芥。出于历史的教训,李密不能没有后顾之忧。晋朝刚刚建立,内部矛盾重重,晋武帝之所以要重用李密,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东吴尚占据江左,为了减少灭吴的阻力,笼络东吴民心,晋武帝对蜀汉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厚仁慈之胸怀;二是李密当时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用孝道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加之李密对晋武帝又不甚了解,盲目做官,安知祸福。李密辞不就职,不是不想做官,而是此时不宜做官。
题目:《以退为进的智慧》 角度五:私情与公情
劳保制度,把乌鸟私情升到“公情”高度。李密认为照顾祖母刘氏是自己的“乌鸟私情”,这反映了封建社会传宗接代思想的某些方面的原因,也体现现了古人所说的“老有所养”。现今社会,我们依然提倡“乌鸟私情”,但是更需要从社会角度关怀老者。这要求社会要建立健全的劳保制度,把“私情” “上升到“公情”,从物质到精神,让老人真正享受“老有所养”的乐趣。
题目:《私情与公情》
五、教师援引素材
现代诗歌两首: 雷平阳 《亲人》
附:辛泊平《生命的无奈与辛酸》解读唐以洪(四川)《喊一声娘》
六、素材升华
配乐诗朗诵 毕淑敏 《孝心无价》
七、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课本素材与写作运用 以《陈情表》为例
挖掘课本素材 → 探寻文本角度 → 援引写作素材
附:
运用范例者
1、面对祖母亲情与皇帝命令,李密毅然选择了亲情。
以言抒吾情,以情感于人。李密写《陈情表》,将内心对祖母朴实而深厚的感化作诚挚感人的奏表,感动了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感动了芸芸众生。它如同击破深潭的一枚石子,激起层层波浪,于是世间流传着: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于是人们说: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李密用拳拳孝心温暖了人世,他那诚挚的话语拉近了心灵的距离(《这世界需要你》)
2、月光盈盈,我掬一杯最清;余晖落落,我拥一缕最暖;
红叶灼灼,我拾一片最热;前路漫漫,我又该如何选择? 想想那个“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 志”的李密,与祖母刘氏相依为命数十载,面对晋武帝高 官厚禄的诱惑,仍能坚定地说出“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也许,这个选择对我们来说,无所谓对错,但对李密,这是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的拳拳孝心,有了这份孝心,又有什么能让他停止奉养祖母而远离呢?因而,面对心灵的选择,我们不能一味地迎合他人,我们要做的是像李密那样,“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心灵的选择》)
3、寻一方尊老尽孝的明镜,照亮我们阴暗的内心。李密,这位著名人士,在被征辟为高官时,首先想到了自
己的祖母无人奉养,为使祖母得以终老,不惜违抗皇命。
他的所作所为不正是那方我们苦苦追寻的明镜么?然而,到我们站出来对镜一照时,要禁不住唏嘘一下了。我们总是口口声声孝敬父母,可是,又有几人真正将其付诸行动?我们总是构建自己完美无缺的世界观,然而又有几人将其转化为方法论来导行呢?从国家将孝敬父母写入法律到立法禁止啃老,这仅仅证明法律日益完善了么?不!这恰恰说明我们道德的缺失,人格的沦 丧!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请勇敢地对镜一照吧!也许镜中的我们不堪入目,但请相信,当你勇敢地对镜
自照时,人性之光仍未湮灭,美德之火终将重燃。(《镜观世界》)
4、“百善孝为先”,《陈情表》一文感人肺腑。李密是一个典型的孝子,晋武帝多次征召,他因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奉养,于乏上书陈情,辞不赴命,在刘氏久病床榻之时,毅然谢绝了晋武帝的征召而侍在床前,未曾废离。孝是本能,是良心,是美德。敬老、爱老是每一个公民的职责与义务,孝敬自己的父母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并把它发扬光大。
第五篇:初中英语写作课教学活动设计
初中英语写作课教学活动设计
书 面 表 达
健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要举行以“关爱健康”为主题的班会,请根据一下内容写一篇发言稿。
(1)保持健康的重要性;
(2)保持健康的方法:多吃水果蔬菜;每天锻炼一小时;早睡早起;勤洗手;
(3)自己的看法(至少一条)
注意:1.内容可适当发挥;2.语句通顺、语法正确,词数为60-80个。
一、教学目标
书面表达一直是我们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应试的一个难点。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培养合作竞争意识,优化写作教学过程和写作教学效益,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和技巧
通过英语歌曲导入新课,利用小组合作、对比等方法
三、教学过程
1、Warm-up活动:通过听一首英语歌:“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the happier we’ll be.”目的是活跃气氛,为引出今天的话题做准备。
2.Revision ①使用大脑风暴法(brainstorm)让学生想出一些和health 有关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目的是激活学生头脑中和写作话题keep healthy 相关的东西,如保持健康的重要性,保持健康的方法等。(5分)
3.教师介绍文体格式,简述写作方法,提出写作要求等。(5分钟)
4.小组讨论(joint negotiation):将全班同学分成6个小组,每组7人,由小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协商,交流观点,挖掘主题内容,查阅生词、词组,补充有关信息等,以便进一步完善或拓展其写作思路。(10分钟)
5.、独立写作(independent construction):根据讨论结果,小组成员每人拿出稿纸按照选定的题目进行实际的创作,包括编写提纲、打草稿等写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困难可求助于组员或老师,但不能抄袭他人成果。(10分钟)
6.同伴编辑(peer editing):教师简要传授修改策略,学生阅读全文,并做必要的扩充、删节。每个组员依次评改其他三位组员的作文,并用红笔划出好词、好句、好段,最后定稿(10分钟)。由其中一位组员课后用10分钟左右负责抄正,署上小组成员的姓名,交上一份书写工整的、高质量的作文。
7.教师点评(teacher commenting):将每个小组的文章利用投影仪投到屏幕上教师点评,小组写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作文质量高,也相对工整,教师批改时主要就内容和文章结构发表评论,提出修改意见,对于好词、好句、好段、长作文予以加分,以示鼓励;成绩进行登记。对小组写作的成果进行反馈:表扬成绩高的小组和进步的小组;把成绩最好的作文作为范文在全班朗读、学习。(5分)
四.反思评价
写作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训练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整个课堂设计运用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希望通过老师的引导,对学生进行听、说、写各方面的训练。运用比较学习法,降低要求,希望能减轻学生负担;活动形式多样,如小组活动、个体活动,希望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学习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