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珍爱生命,远离犯罪》教案
《珍爱生命,远离犯罪》教案
单位: 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 授课人: 杨永福
课题: 珍爱生命,远离犯罪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青少年犯罪、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以及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教育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有关规定,了解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和主观成因,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学以致用 3.德育目标: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珍爱生命,远离犯罪,努力做到自觉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教学重点: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和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教育 教学难点: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 教法: 以案说法、启发式讲授法 学法: 讨论法
教具: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通过有关青少年犯罪的图片、材料介绍为学生提供感性素材,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了解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和主观成因,初步感知到违法犯罪的严重性和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1、师:这是电影《少年犯》的一幅图片。《少年犯》是1985年上映的一部影片,讲述的是一群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改过自新的故事。电影《少年犯》上映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许多人看后热泪盈眶,悲痛欲决,痛定思痛,更多的人开始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展示课件)
2、师:如今20多年过去了,青少年犯罪依然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许多青少年在现实世界中迷失了自我,最终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演示课件,简介其中两个案例)生:观看课件,自我警醒
3、师:青少年犯罪一方面是犯罪后青少年个人的无尽悔恨,另一方面是给家人带来的巨大痛苦,成为一生都无法承受的成长之痛。
大家都知道人是社会动物,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为了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每一个人的言论和行动都必须合乎一定的法律规范,谁也不可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如果为所欲为必然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请看两份刑事判决书。(演示课件)生:观看课件,自我警醒
4、师:一张张图片触目惊心,每一张图片背后都有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个个血的教训令人警醒.为了不让悲剧在我们身上重演,我们应该对青少年犯罪的一些情况有所了解。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当今青少年犯罪的一些现状、特点,分析一下青少年犯罪的主观原因。(展示课件)
生:学生思考、讨论
二、通过教师讲授,使学生理解我国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在思想上树立起自觉遵纪守法的观念,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1、师: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现在年龄很小,即使犯罪也不会追究我的刑事责任,果真如此吗?我国刑法就此进行了相关的规定。
生:看书了解刑法相关规定
2、师生利用课件逐项分析理解相关规定,学生思考讨论法律如此规定的缘由。(课件)
3、师:因年龄不够不负刑事责任的人可以为所欲为吗?(课件)
4、巩固:案例分析(课件)
三、拓展:消除引发违法犯罪行为的不良诱因,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教育。
1、师: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违法犯罪是别人的事与我没有多大的关系,这种说法对吗?不对。其实有时候我们每一个人与违法犯罪只有一步之遥,因为我们自身会存在一些不良行为或习惯,而它们正是引发违法犯罪行为的重大诱因,因此为了预防犯罪需要我们认清自身的缺陷,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请大家联系自身实际思考一下,在我们身上或周围其他同学身上存在哪些不良行为或习惯?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展示课件,简单分析
2、师:为了远离犯罪,需要我们消除自身存在的这些不良行为或习惯,不断的完善自我。我们应如何消除这些不良行为或习惯呢?(课件)
生:思考讨论回答
3、师:通过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不断完善自己,我们使自己成为一名守法公民,不去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可是我们无法保证他人不会去犯罪,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可能会危害到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那么当我们遭受不法伤害时该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呢?(课件)
生:思考讨论回答
4、师:作为学生,我们主要生活在校园中,面对来自身边其他同学的现实威胁时,我们又应该怎么办呢?我给大家介绍一些具体的方法。(课件)
四、向学生展示一些金玉良言,让学生回味思考生命和自由的珍贵,真正做到珍爱生命,远离犯罪。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节课。
第二篇:珍爱生命 远离犯罪
最近电视里正播放一部电视连续剧《水中花》,它讲述的是一群原本善良温柔的女性渐渐滑向犯罪泥潭的故事。
“犯罪”这两个字在我们中学生眼里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打我们懂事起我们就知道犯罪是罪恶的,可怕的,但又认为那是极个别人的行为,离我们很遥远。我想一个人犯罪必定是有某种动机,无缘无故的犯罪是不可想象的。《水中花》里的这群女性犯罪的最主要动机就是钱。钱在她们面前似乎扮演了一个教唆犯的角色。于是,有人不胜惋惜地说:“是钱害了她们呀!”殊不知,钱本无罪,害她们的是她们自己的贪欲。
看了听了那么多因贪欲而导致的悲剧,我告诉自己:人的一生要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决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去做伤天害理的事情。把自己的“满足”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最终必将受到更大痛苦的惩罚。“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人生如棋局,这句箴言我们一定要牢记在心。
作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我们难免会糊涂而好奇。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我想这种糊涂而好奇的心理便是一个犯罪的极大诱因。所以我们要学习,学习让我们摆脱愚昧,学习让我们思想健康,学习让我们心智成熟,学习让我们品味高尚……远离犯罪,我们必须学习。
回头再看《水中花》,这题目取得真好啊。是呀,人的贪欲好比水中之花,水灵艳丽,可这水是漩涡之水,要摘这水中之花冒的可是被漩涡吞噬的危险呢!
第三篇:珍爱生命 远离犯罪
“法伴青春 健康成长”进校园报告稿之三
珍爱生命 远离犯罪
泾川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
尚小燕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很高兴来到贵校,与老师、同学们共同进行这次的法制学习。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题目是《珍爱生命,远离犯罪》。我希通过今天的学习,能给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带来一些帮助。
梁启超先生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国历来十分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犯罪非常关注,能否把青少年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关系到祖国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
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对青少年犯罪实行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控制了青少年犯罪增长的势头。但是,在某些方面仍然很突出。比如说:犯罪低龄化、手段智能化、成人化、以及暴力性犯罪增多等。从我县近几年审理的全部犯罪人员中,青少年犯罪比例最高,人数也最多。2010年至今,我县青少年犯罪人数达余人。其中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抢劫等恶性案件占三分之一多。青少年犯罪率如此之高,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今天,我主要围绕日益突出的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以及相关的预防措施,讲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青少年年龄的界定以及对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 从犯罪学意义上来说,青少年犯罪是指:14岁周至25周岁的青少年所实施的、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的反社会行为。青少年犯罪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由于青少年处于人生的转型期,这一特殊时期很容易出现许多问题,加上社会影响和家庭的疏忽,导致了许多青少年走向犯罪道路。当前在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刑事犯罪总数的60%以上。对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刑法》做了年龄及犯罪行为种类上的限制。《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意思就是凡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犯罪行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在我国,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因体力、智力已相对发展成熟,具有一定的认知以及分辩是非善恶的能力,因此,应当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一切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同时,《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充分考虑了他们的智力发展情况,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一般已具有事实上的识别能力,但由于年龄尚小,智力发育尚不够成熟,还不具有完全识别和控制自己
行为的能力,因此,他们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应当受他们刑事责任能力的限制,不能要求他们对所有的犯罪行为都负刑事责任,因此,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只有犯以上规定的八种犯罪,才负刑事责任”。由此可见,法律对未成年人加以保护的同时,也给予了一定的惩罚。当然了,有些同学会说,我现在还不到十四周岁,如果我犯了事,法律是不是就会拿我没有办法呢?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如果你实施违法行为时,年龄虽未达到能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国家法律还是有惩罚措施的,比如作治安处罚、送劳动教养、送工读学校等等。
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下面我给同学们举一个真实的案例,这个案例说明了未成年人由于不懂得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而酿成大错:被告人史某、王某系我县某校在校学生,均年仅15岁。2010年6月的某天凌晨1时左右,因无钱上网,产生了向22岁的行人姚某索取金钱上网的念头,二人逼姚某请他们喝酒被拒绝,后史、王二人迫使姚某花10元钱买了两包香烟,姚欲离开时,被史、王二人强行带至光彩幼儿园旁的巷道内拳打脚踢,并强行索取姚某25元后姚才得以脱身。当天,史、王二人在县城中心广场将所抢20元全部挥霍。案发后,在接受法庭审判时,二人声俱泪下,悔恨不已,说道:“我们并不缺钱,只是觉得敲诈别人的钱好玩、刺激,不知道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同学们应该知道,抢劫犯罪是行为犯,只要实施了抢劫行为,无论是否抢到钱财,都构成犯罪,一般抢劫犯罪的量刑幅度是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入户抢劫、抢劫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多次抢劫(这里的多次是指三次以上,包括三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法院经理判后,对史、王二人均按未成年人减轻处罚(也就是在三年以下处刑),后来,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就这样,为了逞一时之快,将自己送进了高墙,断送了前程,同时也给家人、给学校、给社会带来了危害。
二、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一)从组织上看,青少年犯罪案件多为团伙犯罪。主要是团伙盗窃、抢劫等案件,团伙犯罪成员分工明确,有的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集团。一些青少年由于过早辍学,无所事事,浪迹街头,便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吸烟、酗酒滋事,交流犯罪经验,有的模仿影视片中的黑社会组织,成立团伙。如:去年发生在我县高平境内的,以未成年人为首带领成年人抢劫作案的10名犯罪团伙案,该案中,主犯系我县某校在校学生王某,年仅17岁,带领9名20岁左右的社会无业人员,有预谋的专门抢劫深夜从网吧上网归家的学生。2012年,连续作案三起,抢劫金额不足50元。《刑法》第263条明确规定,抢劫三起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后经审判,主犯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2000元,其余9名被告人均被判处十一年、十年等不同的刑期。同学们,为了区区几十元,换来的是十年的牢狱之灾,你们觉得值吗?
(二)从犯罪手段看,青少年犯罪向暴力型犯罪转化。主要表现在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抢劫等案件
中,有的手段极其残忍,不计后果,从而酿成恶性犯罪。如,2011年发生在我县的被告人王某故意伤害致死一案。王某与被害人周某均系我县北塬某校初二学生,某日因坐座位发生矛盾,后二人相约打架。一周后,二人来到相约地点开始争执并撕扯,撕扯中王某用暗藏的弹簧刀结束了被害人年轻的生命。就这样,两个花季少年,一个付出了生命,一个付出了青春。经查,被告人王某按照农村习俗,从小过继给无儿无女的舅父家顶门立户,在王某一岁时,舅父撒手人寰,舅母远嫁他人,亲生父母拒绝继续抚养王某。无奈之下,王某与其外祖父相依为命。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本应该早日自强、自立,回报外祖父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然而,由于被告人家庭教育缺失、自控能力差,不思进取,最后酿成恶果。在接受法庭审判时,面对自己年过七旬的外祖父,面对悲痛欲绝的被害人亲属,王某为自己的鲁莽行为留下了忏悔的泪水。最终领刑十五年。
(三)从犯罪年龄看,逐渐趋向低龄化。从近年来审理的案件统计。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数逐渐增多,而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和不满14周岁不负刑事责任的人数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如2011年,发生在我县县城某中学抢劫犯罪案件的十二名被告人中,年龄最大的17岁,最小的只有14岁,属于县城某小学在校学生。还有2012年5月发生在我县的九人团伙盗窃案中,为首的主犯史某、女,作案时年仅15岁。其余被告人年龄均在17岁至20岁之间,在主犯史某的带领下,盗窃作案两起,盗窃金额达1万余元。在这起盗窃犯罪中,史某并未出面实施盗窃,但她领导、指挥,分工明确,其余人均服从其指挥,实施犯罪。《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和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也就是说,在这个案例中,史某虽未到现场参与盗窃,但作为领导者、组织者,应该对该集团内成员所犯的全部盗窃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三、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家庭因素。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道路的危机。主要表现在:
有些过分宠溺的家庭,其子女的性格具有明显的任性、自我为中心的特点。有些教育方式过于简单粗暴的家庭,容易造成孩子心理畸形。曾经有这么一个案例,在押少年犯胡某,三年前就读于贵族中学。父母常年在外经商,胡某与祖父母一起生活,生活富裕,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皇帝”。但胡某学习上不思进取,打架斗殴,经常用父母的钱替别人“摆平”所谓不平事,赢得“小兄弟”们的“尊敬”。老师出于挽救,经常找其谈心,而他却认为老师是故意找茬。终于有一天,胡犯带一帮“小兄弟”在老师回家途中,将老师打倒后,用刀子刺破老师腿部动脉血管。他自己也同时被“刺”进了监狱。这就是家庭溺爱的结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社会才能相对稳定;同时,家庭又是第一学校,父母是第一启蒙老师,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亲密和谐的家庭关系、正常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首要条件,也是
每一个父母应尽的责任。
(二)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优秀的文化可以提高人的思想,促使我们奋发上进。低级、庸俗的文化会腐蚀人的灵魂,阻碍社会文明的进步。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文化娱乐等充斥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等内容、对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也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三)职业技能教育缺失,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较大比重,多数农村中学生在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后回家务农,而学校缺乏职业技能教育,回乡就业的学生,智力劳动的价值无法体现,难有作为,导致毕业回村后容易无所事事,而易滑向歧途。有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涉及无业人员的案件占案件总数的43%。
(四)受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的限制,极易走上人生歧途。青少年可塑性大,但分辨是非、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较差,其处世的盲目性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利用,实施犯罪。
四、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几点建议
1、立法方面:完善立法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本途径。国外有《少年法》、《少年法庭法》,许多国家都是采取法律的手段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而且在这方面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比如,有的国家禁止18周岁以下青少年在公共场所持有香烟,无论是否点燃;还有的国家禁晚上
10点以后向青少年销售白酒,否则视为违法。我国虽然在1992年就实施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又在1999年颁布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填补了我国少年司法的空白,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但是现有法律规定过于笼统,操作难度较大。因此,加强有关青少年保护的立法工作迫在眉捷。
2、家庭方面: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基石,青少年的父母应当主动地进行各种知识的学习,不断的增强监护人应俱备的育人素质,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3、学校方面: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的作用,组织青少年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接受“庭审教育”,参观看守所等等;进一步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4、自身方面。坚定的信念,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苏轼曾经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所以,一个人的自强、自立很重要。
5、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根据多年的审判经验,我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可以采取以下三种途径来保护自己。第一、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要沉着、冷静,用你们的机智勇敢,设法摆脱或或拔打“110”报警。第二、对有实施违法犯罪暴力苗头的,应当加强自身警惕,及时报告。此外学生之间打架事件也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据调查,一些学生被同学殴打后并不是向家长或学校汇报,而是到外面找人来报复,要知道报复伤人也是违
法的,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第三,如果不能及时摆脱而且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危及到人身安全时,应当采取正当防卫。这里有必要对正当防卫作一下简单的介绍。《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当然,正当防卫有其一定的条件限制,不是任何条件下都可以进行正当防卫:(1)正当防卫必须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如果防卫人误以为存在不法侵害,那么就构成假想防卫,假想防卫不属于正当防卫,如果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负刑事责任;(2)必须是针对实施不法侵害行为的人,如果对第三者实施,那么就会构成故意伤害罪等等;曾经有人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动物对人实施侵害行为时的反击是否也叫正当防卫?在我里,我明确的告诉大家,正当防卫是指由人所实施的行为,对于动物的加害动作应当予以反击,这种反击叫紧急避险而非正当防卫。(3)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如果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此,防卫行为必须没有明显的超过必要的限度,否则便构成了防卫过当,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下面我举两个简单的案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说,张三欲对李四实施故意杀人行为,李四即使在防卫中将张三打死,也仍然属于正当防卫的范围;再比如,对抢夺一顶帽子的不法侵害者,反击几拳夺回帽子就可以了,如果再把抢夺者打成重伤,那就明显过当了,是要负刑事责任的。《刑法》第
二十条第三款规定了无限防卫制度,是指:“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正当防卫,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但事前、事后防卫、防卫挑拔以及互殴行为都不属于正当防卫,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由于时间关系,以后有机会再给大家作详细的介绍。
总而言之,青少年犯罪从原因上看是复杂的,不仅有社会环境的因素,也有家庭和学校的因素,更有自身的因素。所以青少年犯罪预防措施的根本是学校、家庭、社会和自身紧密结合,才能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生命是每个人的财富,世界因为有了生命而绚丽多姿,生机勃勃;生命也是一个逐渐完美的生活过程,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在于奉献;生命又是短暂的,是一去不复返的,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绽放无限的光彩。
同学们,你们是未来的希望,是民族的骄傲,在这如花的年龄,希望你们珍爱生命、远离犯罪,健康、快乐的成长,努力学习知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你们幸劳一生的父母、回报所有对你们给予厚望的人。
最后,衷心祝愿贵校的事业蒸蒸日上;祝愿老师和同学们工作顺利、学习进步、健康平安!
以上内容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四篇:珍爱生命 远离犯罪
大学生应当珍爱生命
教师们、同窗们:
当北京奥运圣火渐渐熄灭的时分,我们感慨奥运健儿把生命的运动潜能发挥到极致;当汶川地震灾区慢慢进入灾后重建的时分,我们感遭到人类作为生命群体的顽强、悲观和聪慧;当我们在平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细细地体味生命的价值的时分,本人们慨叹人类生命的平凡与巨大、渺小与崇高。
新学期伊始,全国中小学生同上一节课:用学问守护生命。增加应对火灾、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祸的应急避险课程,增强生命认识教育,让应急避险课程走进了课堂。面对那些在灾难中离去的人们,我们无法挽留住他们的生命,但我们能够珍爱、善待自己的生命,本着对生命担任的态度,刚强地活下去!让每一分钟都成为有意义的一分钟!同窗们,当我们偶遇不顺时,莫灰心,别泄气,逃避和畏缩是弱者的表现,只要珍爱生命,才有更多的精彩等着本人们去创始!当本人们遇到艰难止步不前、心情低落时,当我们为生活的点点滴滴锱铢必较、患得患失时,当我们朝气蓬勃、欲将生命颓丧下去时,想想那些曾经失去生命的同龄人吧!与他们相比,我们是多么的侥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必定要用有限的生命去面对宽广无垠的学问海洋。当我校两千多名同窗今天坐在亮堂的课堂,承受学问的洗礼的时分,我们或许渐渐地领会到学问带给我们聪慧、激情、兴奋与幸福。
若生命是一束鲜花,珍爱生命,使它娇艳绽放,香气四溢;若生命是一条溪流,珍爱生命,使它源远流长,奔腾到海;若生命是一篇华章,珍爱生命,使它上下婉转,清爽悦耳;若生命是一只幼雏,珍爱生命,使它羽翼饱满,振翅飞翔。
教师们、同窗们,我们都是学问的追求者和传播者。在新的学年行将开端的时分,我代表学校向大家提出两点希望,师生共勉:
一是志存高远,以学问的丰厚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志存高远,心系祖国和人民是我们发奋努力的力气源泉,是我们胜不骄,败不馁的肉体支柱,是我们人生道路上催人奋进的加油站。在四十七中这个调和而充溢活力的校园里,我们以尊重学问、酷爱学问、追求学问为己任,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注重过程,注重过程体验,注重过程体验的快乐,让我们的生命进程更具光荣。
二是兢兢业业,以品德涵养的进步丰厚自己的生命内涵。高尚的人格涵养,起始于平常的点点滴滴,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穿着整洁,不随地吐痰,不闯红灯,不乱写乱划,随手捡起地上的纸屑杂物等等,这看似平常的小事,却处处表现着人的文化涵养,处处检验人的品德道德。
用学问呵护生命,用斗争去发明人生。人生固然短暂,但是生命的歌历来不会停息,生命的舞也永远不会止步,珍爱生命吧!让本人们用爱装点世界,用爱谱写一曲生命的赞歌!各位教师、同窗们:
我知道,同窗们大多会吟唱《祝你安全》、《好人终身安全》等祷告顺利、求报安全的歌曲;本人置信,同窗们都了解“安全是福”、“安全是金”等话语所包含的对生命的考虑;本人判定,同窗们都曾用“安全、安康、幸福、顺利”等不祥词语对父母、亲戚、同窗、朋友表达过良好的祝福。是的,平安重于泰山,它历来都是个人、家庭、集体、社会最根本的生命线,更是维系个人享用生活和集体坚持稳定的最重要的保证线。
校园平安触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平安隐患有20多种: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平安、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毒品危害、性进犯、艾滋病等。在全国各类平安事故中,学校平安事故所占的比重很大。据理解,本人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
非正常死亡:中小学生因平安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杀等死亡的,均匀每天有40多人,就是说简直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在“消逝”。
当前,中小学生中相继呈现了不少因思想、心理、行为上的偏向而引发的伤亡事情,暴显露了当前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具有普遍性的平安隐患。一个个惊心动魄、血泪交错的悲剧不能不叫人扼腕叹息、心有余悸,也更对本人们敲响了平安的警钟。
“生命”,一个多么鲜活的词语;“平安”,一个多么古老的话题;“幸福”一个多么美好的境地。同窗们:一人平安,全家幸福;生命至上,平安为天;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生命只要在平安中才干永葆生机,幸福只要在平安中才干永具魅力。平安构筑了本人们美妙的家园,成为衔接亲朋好友的纽带。在平安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麻木和幸运,在平安的问题上,本人们必需要防备在先、警觉在前,必需要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必需要树立高度的平安认识,人人讲平安,时时讲平安,事事讲平安;必需要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平安长城。
或许不少同窗会以为,平安只是指身体的平安以至是肢体的强健和不受伤害;以为只需自己的肢体健全、行动自若那就叫平安。我以为,这决不是平安的全部。即使是一个具有健全的体魄的人,假如他的思想道德程度低下、明辨是非才能不强,浑浑噩噩攀兄弟、结姐妹,既有拉帮结派之嫌,又有醉翁喝酒之意;假如他不明不白逞义气、生事端,不但爱好同流合污,而且希望出点乱子;这表现出来的就是思想上的平安问题。就如上星期,有好几起同窗打架事情,还有球场上发作的事情。篮球竞赛本应赛出友谊,赛出作风,可有那么一些同窗竟为胜负而大打出手,弄得同窗之间关系慌张。不难想象,有了这样不平安的思想,要平安全安地一辈子做好人,那是很难的。再说,一个具有健全体魄的人,假如他沉溺于不良书刊和网络游戏的肉体鸦片,天天吸、处处吸,以至课堂上忍不住要出神,思之想之;深夜里忍不住要越墙泡网吧熬个彻夜;假如他过早地留恋于少男少女的缠绵悱恻,无故寻愁觅恨、疯疯傻傻、痴痴狂狂,以至争风吃醋结恩怨,冲冠一怒为红颜。这表现出来的就是行为上的平安问题。有了这样不平安的行为,要踏踏实实地读好书,好事多磨地读到头,那也是很难的。无论是人身平安还是思想平安,亦或是行为平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结果的严酷性。交通事故,游泳溺水事故、体育活动不测伤害事故,课间游戏追逐打闹偶发事故,轻者能够伤及体魄,重者可以危及生命,它们形成的结果是严酷的。可是思想道德的残缺、行为方式的越轨比体魄不健全更可怕。臧克家先生在《有的人》一诗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曾经死了。”本人想,那些失去安康的肉体追求、迷失正确的人生方向、空有一架活着的躯体行尸走肉的人不就是思想残缺的产物吗?这种“产物”充其量只能是没完没了地汲取消化父母亲血汗的机器,只能成为社会开展长河中的废物,以至成为危害社会开展的风险物。
各位教师、同窗们: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由亲情、道德、义务、义务等等所交错的亲密的关系当中。因而,个人就不只只是个人。每一个人的如今都与将来相连,每一个人的本身都与家庭相连,每一个人的荣辱都与整体相连。为了个人的生长,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这荣辱相伴的整体,让我们共同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平安长城,做个好人。只要好人,终身才干安全;祝福好人,终身平安全安。
有人说,生命是宝藏;有人说,生命是黄金。我说,生命是花,就像春天绚丽多彩的花。世界因如花的生命而精彩,可是,有的人却随便地让生命之花过早地凋谢了。
尊崇的教师,敬爱的同窗们:
珍爱生命平安出行
随着一声洪亮的啼哭声,就标志着一个生命降落人世,生命的存在意味着什么? 每当朝阳东升的刹那间,太阳将金黄撒遍每一个角落,大地万物清醒------那是由于有生命的存在;柔嫩的花朵在绿丛中起舞,萤火虫在黑暗中眨眼歌唱,生动的孩子在草地上翻腾------这些都是由于有生命的存在。生命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生命又是何其宝贵!有了生命,才有了竞
争和拼搏,有了生命,才有快乐与悲伤,有了生命,才有希望与理想,有了生命才有了对生命的珍爱。
世界上最珍爱的莫过于生命,而生命对每个人却只要一次。何况人生在世肩负着太多太多的义务。因而,注重安康是珍爱生命的前提。
当今要挟生命的平安要素都有那些呢?无非是疾病与各种事故。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这个世界由于人的欢声笑语而精彩。假如本人们不注重平安认识,视平安隐患而不顾,孤负家人的重望,把生命当儿戏,那么结果不堪想象,良知也终会遭到谴责。一件件一桩桩血腥的事实报道,令人提心吊胆,残不忍睹。只由于无视了平安问题,一个个生命如鲜花在霎时凋谢,给家人、朋友以繁重的打击。到那时,这一切都为时已晚,我们已失去的太多太多,难道只要失去以后才醒悟、才懂得珍惜吗?我们难道还不应该深思吗?
血的经验只能有一次,悲剧不能重演,生命更没有第二次。诚然,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规律,但本人们能够避免非自然要素,也就是各种事故(包括交通事故、矿难事故及其他行业消费平安事故)。生存就是为了自己么?不,我们决不能这样如此自私。能够说,我们的生命的一半就是家人,既然我们曾经认识到交通事故使本人们遭到繁重的打击与宏大的灾难,那本人们为什么还要再去拿生命开玩笑呢?
是的。死亡总是留给人们恐惧,对死亡的抵触使人们对生存产生盼望,因惧怕所以才回绝。正是如此,人们对生存的激烈愿望昭示着本人们必需珍爱生命。
我们的道路还很长,人活着总得给世上留下一点美妙的东西吧!朋友,我们这次心灵般的沟通,一定可以感动你的心,我曾经感遭到你那颗火热的心在有利的搏击着,以至在哆嗦。我们应让自己的生命在明智的搏击中渡过,就象落叶、谢花一样,潇洒地来,潇洒地去,做到对生命无怨无悔,让生命之光永远辉煌。珍爱生命吧,哪怕生命只要一霎那,那也让它成为一种永久!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
2010级工业分析与检验班
丁玮
第五篇:珍爱生命 远离犯罪心得体会
珍爱生命 远离犯罪心得体会
我们学校领导给我们讲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知识讲座,使我深受体会。
安全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生命一旦丧失任何事都无意义,生命是买不回来的,因此我们要珍爱生命。
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人都是善良的,只是有的人遇到一些问题没有正确对待,而是采用一些不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所以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老师给我们分析了犯罪的开端,如:厌恶劳动;考试作弊;缺乏社会公德;以强欺弱等这些不良行为,都是犯罪的开端。因此,我们要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遵守法律法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远离网瘾,上网会影响学习引发违法犯罪;远离毒品,吸烟,赌博;积极乐观。用善意的心灵与世界对话,学会与他人沟通。
我们还要提高安全意识。我们中国的孩子有两个不会:不会骗人;遇到伤害不会跑。因此我们要树立防范意识,不给陌生人开门,放学后与同伴同行,遭到侵害时大声呼救,遇到侵害要学会机智保护自己,不与陌生人单独相处,同时注意交通安全。对于一些女孩子来说要学会自尊、自爱、自重,不接受陌生人的邀请。
生命如此重要,有时一个不小心会让你痛苦一生。生命有时是脆弱的,有时是坚强的,可有时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会让你失去它。
生命只有一次,让平安快乐伴我们成长。再次感谢老师为我们专门开设的讲座,让我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