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
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 上海师范大学 王荣生
“阅读教学”,通常指语文教科书的课文教学。阅读教学,就是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要理解这一点,首先要明白阅读教学中“课文”的特性。正是“课文”的特性,内在地规定着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
阅读教学所说的课文,与其他科目中所说的“课文”,有一个本质的差别。阅读教学的课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学生今天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是理解、感受这一特定文本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特定文本中与独特认知情感融会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面对一篇课文,比如《背影》,凭借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产生他们的理解和感受。然而,学生的理解,可能不正确;学生的感受,可能不到位。因为阅读教学中的“这一篇”课文,包含着可能高于学生现有语文经验的因素。或者这样说,学生因语文经验的局限,不足以理解、感受课文中作者所传递的生活经验。一方面,对课文的理解、感受,是学生的理解和感受;一方面,对课文,学生可能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赏不着。这是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基本矛盾。
这样,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就面临两个相辅相成的学习任务:第一,丰富、扩展生活经验,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第二,丰富、扩展语文经验,学习与课文理解和感受相呼应的阅读行为,核心是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中的“课文”上述两个特性,内在地规定着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相应于学生的学习任务,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也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第一,使学生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第二,使学生学会与课文理解、感受相呼应的阅读方法。
从学生的阅读能力现状和发展看,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情境中,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有以下三条。三条路径,殊途而同归。
一、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
对一篇课文,学生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赏不着,原因之一,是生活经验及百科知识的不足。或者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及百科知识,或者受制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及百科知识而陷入“我向思维”①,或者没能将生活经验及百科知识,与阅读这一篇课文发生真切的关联,种种状况往往交织在一起。
先看一个课例。(初中)《童年的馒头》(聂作平)第二段是交代背景:
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
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这里有好几个词语,学生理解可能会有问题,尤其是城市里的学生:打猪草、空笼花、工分。所听的那堂课,就有小学生举手提问:“老师,‘工分’是什么意思?”马上有位同学自告奋勇:“我知道,‘工分’就是钱很少的意思。我爸爸妈妈挣工资,是‘元’,10元,100元。他妈妈挣得很少,只是几分钱。”不了解“工分”,也就不能明了“那时候”的具体所指,因而难以理解课文所记叙的事。“六一儿童节”学校每人发三个馒头,“我”信誓旦旦“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但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却自己独吞,吃得“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怎么看这件事?”老师问,学生纷纷评价:“这孩子贪吃!”“不诚实!说话不算数!”学生的发言告诉我们,他们不但不了解“那时候”这个大语境,也没明白“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这个小语境。这堂课是在上海听的,或许小朋友算得很快:五里等于两公里半,出租车起步价,好近哦。
不知“那时候”,不知五里羊肠小道的漫长,就无从体认“我”在吃后两个馒头时的激烈思想争斗;对妈妈为什么要在这一天倾全家的白面,蒸“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也会莫名其妙。理解不了,也就感受不到,更别说欣赏。这篇散文的种种笔法,必被视而不见,“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这个刻意的认知性比喻,注定完全失效。
《竹影》(丰子恺)的第二段主要是写景:
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正在看得出神,似觉眼梢头另有一种微光,渐渐地在那里强起来。回头一看,原来月亮己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来的是弟弟的同学华明。
“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变成短音阶”,这个独具丰子恺特色的比喻,显然是刻意而为之。它是这一段的点睛之笔:一处日常的景色,平添艺术的情调;又与后面的“画竹影”遥相呼应,成为课文前后两部分关联的扭结。然而,这个比喻,对大部分人来说,很可能视若无睹、听而不闻。
于是,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这有好多种办法。寻常的办法,是语文教师做“背景介绍”或“知识介绍”,比如“工分”。往往要借助于实物、图片的其他媒介,尤其是多媒体,比如,让学生看一看“暖色”,看一看“寒色”,想象“由暖色变成寒色”,给学生听一听“长音阶”,听一听“短音阶”,再听一听“由长音阶变成短音阶”,在想象中把音乐声转化为画面色彩。有时可插入体验性的活动,比如从“五里外的村上小学”回家的路上。
阅读教学中的“背景介绍”、“实物展示”、“互动体验”、“多媒体课件”以及一些“拓展性资源”的运用,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②
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包含所学科目的知识不足,在中小学其他科目中也是常态,因此上述种种办法,在其他科目的教学中也常用。阅读教学的特殊性,在于语文教师的“语文意识”。换言之,语文教师往往不满足就事论事地解决课文的这一处,而将这一处的解决,放置在阅读方法、阅读策略的背景中。或者这样说,借助于这一处的解决,或明或暗地让学生领略阅读方法、阅读策略。
比如上面的例子,仅仅介绍“工分”指什么,这恐怕不够,语文教师应该从这里看出学生阅读的问题来,并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精读课文,遇到陌生的名词,应该查词典或请教别人。或者倒过来,在阅读课文的时候,遇到名词,不能望文生义,也不能用在语境中推测词义的办法。或者还可往上延伸:用一个标志性的事物,落实“那时候”的虚指,是一种有意味的笔法;标志性的名词,构成文本的语境。
上面两例均涉及认知性比喻,“空笼花”、“长音阶变成短音阶”,可以看出,对认知性比喻的喻体缺乏感知,会造成理解、感受的严重缺损。因此有必要指导学生:尤其在诗歌、散文,认知性比喻的越陌生越需要关注,必要时可借助实物、图片等辅助理解、感受。
二、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
对课文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赏不着,主要是由于语文经验不足,即学生没能掌握与特定文本相呼应的阅读方法。用心理学的术语讲,是缺乏相应的图式。正如语文教师常说的,“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这是阅读教学的主要路径。“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的路径,教与学相对理性,教什么、学什么,比较明晰。看一个例子③:
运用解读知识“点评”阅读《风筝》
杭州市采荷实验学校 汪湖英
【教学过程】
一、自由诵读,把握全文大意 问题一: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问题二:你觉得作者是带着什么情感来写这篇文章的?
二、用点划评注的方式把握作者情感
请学生阅读下列两则评注的示例,在文中另找出一处或者两处加以评点,揣摩作者情感。评点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并选择重点几则进行全班交流。§示例一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评注:晴朗的有积雪的冬季,是一幅色彩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冬之美,但“灰黑色的秃树枝”却使得这幅画面的色彩陡然变得黯淡,这个词语在一开头就为文章添上灰色沉重的一笔,使得晴朗的有积雪的冬季变得寒气四射,作者感受的不是“冬日暖洋洋”的舒适而是冬季的肃杀和寒威。这种情感作者在后面一句直接点出了,即“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正所谓景为情生,一句景语蕴含着作者沉重悲哀的情感。§示例二 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评注:“重”、“堕”用了反复的手法,与前面“心变成了铅块”相照应,可见作者当时心情是多么沉重,这沉重是由于虐杀了弟弟游戏的童心造成的,因为一直无法补过,所以这块铅始终压在心上,很重很重,堕着堕着。“重”、“堕”是第四声,读起来就有沉重的感觉。
三、阅读下列几则对鲁迅作品语言风格和人格精神方面的评价资料,请在文中找到与这些评价相一致的地方,并加以评注,评注时要学会运用这些资料中的重要信息。参照示例三。
【资料】关于鲁迅作品语言风格和人格精神方面的评论
№1 鲁迅先生创作态度严肃认真,语言准确精炼,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有人把它叫做“鲁迅风”。(下略)
№2 善于通过“白描”和“画眼睛”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是鲁迅作品语言的一大显著特点。(下略)
№3 准确地运用动词、形容词也是鲁迅作品比较突出的语言特色之一。(下略)
№4 鲁迅的散文不仅有独特的话题,更有其独特的话语方式。„„鲁迅先生曾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5《风筝》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联想注入作品生活的情趣,把抒情与叙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下略)
§示例三
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了。评注:一个短句,两个动词“掷”、“踏”就把当时我粗暴地毁坏了弟弟的风筝的情景生动地再现出来,让人体验到第一则资料中说道的“鲁迅风”的语言:简洁、明快、直白、洗练。同时,“掷在地上”和“踏上”之间用了逗号,这里可以不用逗号,如果比较阅读一下,两个动词之间用了逗号之后,减慢了动作的过程,为什么要减慢动作的过程?我们可以想像作者当时在毁坏弟弟风筝是快意解恨的,这两个动作是一气呵成,快速有力的。那么当二十多年后来回忆这一幕时,作者是带着深深的内疚、自责,似乎不愿意相信自己曾有过的事实,于是,记忆在作者痛苦中慢慢展开,回忆这精神虐杀的一幕也恰如第四则资料中鲁迅先生曾所说的,“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4.评点后学生之间再互相交流,并选择重点几则进行全班交流。
三、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
有一些课文,离学生的语文经验较近,与学生业已形成的或应该具有的阅读方法较为合拍,或者像诗歌等多元理解的空间比较大。用心理学的术语讲,学生有可以利用的相应阅读图式,或只需要对图式精细化,或对图式做具体化的微调。这样的课文,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是一条较好的路径。
班级授课制,学生是学习的共同体。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在交流和分享中,同学们相互触发,教师相机点拨,学生往往能获得新的语文经验,加深、丰厚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看郭初阳老师执教的一个课例:
你
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这是顾城一首诗,《远和近》。学生是小学六年级,发给学生的阅读材料,没有标题。课前没有预习。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是以下三个:
一、要学生读几篇,尽快背下来。
学生自己读,自己背,然后老师请一组同学一个一个背,即其他同学听了五六回,或许也默默地背诵了五六遍。
【专家评议:对头。朗读是诗歌的阅读方式,也是诗歌的理解过程,在朗读中不断丰厚诗意的感受。这首短诗,看起来平易,能读易记,是其体式的特点。诗歌教学,往往要在学生能读会背的基础上进行。】
二、请同学们依据课文画一个几何图形。
学生们不甚理解,老师在巡视时,发现一位同学画的是三角形,请他画在黑板上并向同学解释。为什么是三角型呢?因为这首诗说到三个事物:你,我,云。为什么“我”与“你”这条底线画得这么短呢?因为“我”与“你”挨得很近。怎么知道俩人挨得近呢?从诗里看出来的:“你”的一举一动,每个表情神态,“我”都能清晰地感觉到,说明他们挨得很近。那么和“云”呢?这条线该画多长?老师问。应该冲破教室的屋顶!有几个同学在下面议论。
【专家评议:对头。实际上是对这首诗的字面意思和语义结构的理解。也通过这个方式,促使学生把文字转化为形象。】
三、请同学给这首诗拟一个最有创意标题。
分小组讨论,每个组派代表把各自的标题写在黑板上,同组同学解释为什么是这个标题。共九组九个标题,其中两组是“距离”,有一组同学看来对诗标题的感觉不对,拟了一个很长的题“看起来很近其实很遥远”,也是距离的意思。其他组的标题分别是“障碍”、“自然”、“优美”等。
先讨论“距离”,黑板上的三角形是物理的距离,而诗中表现的是“心灵的距离”——“我觉得”这三个似乎很平常的字,学生读出了诗的意味。
再讨论“障碍”,一女生起来就说:“这两个人有问题哎!”老师追问:“是两个什么人?男生还是女生?”学生很肯定:“一个男生,一个女生。”老师又问:“‘我’是男生还是女生?”同样很肯定:“男生!”“是个什么样的男生?”有学生杂然而说:“内向”、“敏感”„„同学们读出了诗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接着讨论“自然”,那组同学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这首诗写的很自然。”也就是对诗的形式感。第二,“这首诗是在大自然里写成的。”可以静静地看云而不被打扰,那一定是幽静的地方,风景优美的地方。他们推测作者是在写实、是作者当场创作的。这固然因为学生们对写诗的语文经验不足,但歪打正着,读出了这首诗的背景。最后讨论“优美”,理由也是两个:第一,“这首诗很优美。”看起来是对诗歌节奏的语感。第二,“这首诗的意境很优美”。老师在讨论中相机谈论自己的阅读感受,出示顾城的图片,介绍评论家对顾城诗歌的赞赏。
【专家评议:对头。这是一首“朦胧诗”,朦胧诗的阅读,重心是打开诗歌丰富的蕴含。学生分组拟标题,就有可能打开这首诗的种种侧面,揭示出诗歌的意义和意味。尽管由于学生人生经验和语文经验的制约,这首诗所蕴含的一些意味,他们目前无法感知,比如这首诗的哲理,它与卞之琳《断章》的互文,六行大白话何以产生诗的意味甚至成为诗歌中的精品,等等。但是,由于诗歌多元理解的空间较大,学生们依据自己的经验,在交流和分享中,能够读出他们能读出的东西来,甚至读出了成年读者读不出来的意味——曾经多次问语文教师,他们的直觉“我”是一个女生,这就是阅读视野的差异。总之,通过郭老师精心组织的“拟标题”活动,学生们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加深了、丰厚了,也或多或少地学到了如何阅读诗歌、如何阅读现代诗,如何阅读朦胧诗。】
上面阐述了阅读教学的三条基本路径。需要说明的是,在研究中,三条路径泾渭分明,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路径之间有贯通、有交叉。对语文老师来说,重要的是要清晰地把握一篇课文教学的主要路径。一篇课文的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学情,依赖其中一条作为主要路径,并相机采用别的路径。【注】
①指“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即自以为是。
②从这里可以看出“背景介绍”、“实物展示”、“互动体验”、“多媒体课件”以及一些“拓展性资源”的运用的准侧,凡能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就是妥当的,反之则不妥当。
③“指导学生形成新的阅读方法”,也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的知识和技能。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教知识,并不等于讲术语。好的知识教学,是教师心中有知识,口中无术语。
(在全国中语会第八届“商务印书馆·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
大赛上的发言)
第二篇: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路径
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路径
王岩
当前,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诸多挑战,维护意识形态的安全,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第一,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文化基础。
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文化,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提供合法性的理论诠释,抵御异质性文化的侵扰,而且通过其对社会成员的教化塑造,为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和人力资源。意识形态在文化传承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传统文化体系中的最深层内涵。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意识形态,其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因此,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文化基础,一方面,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另一方面,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对各种西方社会思潮的抵御和消解能力,发挥其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才能有效应对来自不同思想观点的挑战与侵蚀,切实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文化基础。
第二,打牢意识形态安全的经济基础。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党的中心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定位和关系,明确提出了正确把握这两项工作的实践要求,为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安全取决于经济基础的安全,意识形态与其代表的阶级对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的占有有着本质的联系。当前国内外一些人宣扬西方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制度,其本质就是要在推进私有化的进程中动摇和颠覆我国的经济基础,逐步确立自由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主导地位,最终实现西方主流价值观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消解和同化,颠覆和破坏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与稳定。因此,要从根本上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加强和巩固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确保公有制经济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之在质和量两个方面都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而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主导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和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经济基础。
第三,夯实意识形态安全的阶级基础。
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人民性,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遏制社会不公平现象,最大限度地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完善社会管理,扩大公共服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鉴于当前我国社会各阶层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要搭建起各阶层意识形态的对话平台,处理好坚持一元化的指导思想与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包容多样,化解社会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制度才能真正显现出其强大的优越性和生命力,我们的意识形态才能显现出强大的感召力和说服力,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从而夯实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阶级基础,真正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第四,构建意识形态安全的领导核心。
主流意识形态不仅体现了执政党的政治信仰,而且还是其确立政治制度、制定大政方针的指导思想。因此,共产党的先进性与否直接关涉到民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与接受程度,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无论是党驾驭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的能力,还是党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应对国际局势的能力,都是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表现,都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统领地位是关键。只有切实认识到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和灵魂,才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化指导地位,真正实现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掌控能力。同时,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充分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体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规导和制度建设功能,这既是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彰显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先进性的重要保障,又为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构建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第五,提升意识形态安全的国际传播能力。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东西方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实际上是一种话语权的较量,是国际传播能力和传播手段的较量。一国的传播能力、传播手段是否先进和强大,决定了其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念的流传程度及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密切相关。因此,针对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其强大的传播能力和传播手段,特别是互联网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攻击和渗透,我们的反渗透举措就是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大力增强软实力,在加强媒体安全、加大对敌对势力
文化渗透的防御功能的同时,“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建设强大的国际传播能力,营造意识形态安全的国际文化环境。这既是重塑中华民族伟大形象的需要,又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
第三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的基本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的基本路径 来源:《红旗文稿》期号:2012/04作者:杨 明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正如社会各界所认识到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概括出简明扼要、便于传播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当前社会各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确实见仁见智。我以为,在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的具体实践探索、有针对性的具体概括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能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很有必要的。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从“安邦定国”的角度展示对国家发展理念、目标、路径的基本选择,又要从“安身立命”的角度展示全体公民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从国家和公民这两个基本路径加以概括。
一、两种基本路径的提出依据
其所以要从国家和公民这两个基本路径来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理论。
价值总是与一定的主体相联系的。马克思说过:“Value,Valeur,这两个词表示物的一种属性。的确,它们最初无非是表示物对于人的使用价值,表示物的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实际上是表示物为人而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只有客体及其属性或功能的存在而没有主体及其意愿的存在便不存在着价值,且同一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在二者建立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中展露出来的价值也有所不同。这正如没有病人或瘾君子的存在,麻醉剂尽管有镇静作用,其价值却无法展露一样;但对于一个病人和一个瘾君子而言,麻醉剂的价值显然又是不同的。
价值观是主体在社会生活和现实实践中对于各种价值现象的主观反映,即在价值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价值信念、价值标准、价值目标、价值规范等相对稳定的观念。价值观的主体既可以是单个的个体,也可以是一个群体、民族、社会、国家等。当前,人们之所以会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表述,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就是,这些概括往往是基于不同的主体而言的。有的着眼于国家这个主体,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制度层面等方面加以概括,有的着眼于公民这个主体,从精神追求、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等
方面加以概括,这样势必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体现国家的价值追求,也要体现公民的价值追求,二者的有机整合,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其次,从国家和公民这两个基本路径来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可以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中得到充分证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来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得到广泛共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最终目的就是要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这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解决的是全国人民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风貌的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显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既包含着对国家发展理念、目标、路径的基本选择,又包含着对全体公民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基本要求。
基于国家和公民这两个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分为主导价值观和共同价值观两个方面。主导价值观是指在一个价值观念多元的社会中占统帅地位,能够体现这个社会意识形态本质特征,并对其他价值观念的发展方向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的价值观念,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一个社会价值导向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主导价值观主要规范国家的发展方向。共同价值观是指能够深刻影响公民日常生活实践的价值观念,它的存在是在主导价值观引导和规范作用下,最大多数社会成员所取得的最小共识的结果。共同价值观主要规范公民的实践取向。如果说体现社会意识形态本质的主导价值观对一个国家起到了“安邦定国”的作用的话,那么基于“最大最小”原则的共同价值观则对生活于这个国家中的公民起到了“安身立命”的作用。
尽管主导价值观与共同价值观的内涵以及对应的主体有所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在现实生活中是截然分离甚至彼此对立的。事实上,对一个具体的社会而言,在其发展进程中,主导价值观与共同价值观总是处于一种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状态,即用于“安邦定国”的主导价值观无时不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引领着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观,而用于“安身立命”的共同价值观又无时不在社会成员的现实生活中体现着国家的主导价值观。其中,主导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处于主导地位。
二、国家的主导价值观
对核心价值观的概括追求“新意别出”,是不可取的。我认同这样的说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从党和国家长期坚持、广泛宣传、已经深入人心、群众耳熟能详的思想理念及提法中提炼,而不应该去重新编创一套全新的表述语。” 我们可以尝试着将国家的主导价值观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表述语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对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的设定,体现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标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富强”既包括国家综合实力的壮大,也包括人民生活的富裕与幸福。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经典概括,是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艰辛探索的历史总结。国家需要强大,落后就要挨打;人民需要富裕幸福,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我们决不能因为现在国家经济总量上取得了巨大进步而忽视富强的价值取向。事实上,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还需要我们长期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政治领域以民主为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一面旗帜,坚持人民民主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一核心价值观我们必须坚持。
“文明”意味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明一词最早见之于《易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其本初意义是与“野蛮”相对立的。只有在不断创造出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创造出高度的精神文明,以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和谐”历来是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一个核心范畴,强调“和而不同”。作为国家主导价值观,和谐意味着最终要实现的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之间全面和谐的状态,即马克思所说的:“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社会和谐是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三、公民的共同价值观
公民的共同价值观主要规范公民的实践取向。公民的共同价值观应该成为人们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基本标准,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基本道德规范。应该说,2001年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提出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至今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当时概括出这些基本道德规范,也凝聚了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共识。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凝练概括。我尝试着将它概括为:仁爱、正义、守法、诚信。
“仁爱”可以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美德。“仁爱”是“中国固有的精神”,从爱己爱家开始,推及爱国家爱天下。“仁爱”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最能调动全体公民的道德情感。长期以来,我们所提倡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以“爱”为基本元素的。爱国是仁爱的重要表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对公民而言,除了一般地表现为对祖国山河、同胞、历史文化等的热爱之情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更意味着将个体对祖国的这种情感融入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去。
“正义”也是一项基本的美德。中国人历来认为,义即中正,君子崇义、急公好义、见利思义等说法历代相传,深入人心。“义者,宜也”,正义就意味着美的和善的,是应当和合理的。正义的要义在于明义利之辨,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利益与应当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这个社会
集体与那个社会集体的利益关系。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各种利益关系深刻调整的现实背景下,在全体公民中倡导“正义”,不可忽视。“守法”是现代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和必备素质。它要求公民不仅要有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法律意识,还要求把法律意识转化为自觉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法律行为;它不仅意味着消极被动地不去触犯法律,更意味着在各个领域做到依法办事。守法,是道德的底线,是每个公民必备的道德品质,是现代社会生活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只有守法,才有可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一个不守法的人,必定是不道德的人。所以说,守法是一个公民的立身之本,也是处世之本。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一项基本规范。“民无信不立”。几千年来,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成为广为流传的道德信念。对现代公民而言,诚信已不再局限于个体的道德修养层面,它已拓展为建立在现代公民意识之上自觉的公德。无论是在公共领域的人际交往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交往中,还是在政府机构的行政管理以及构建清新高雅的文化环境中,诚信都无一例外地成为一条基本准则。
(作者: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第四篇: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基本路径
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基本路径
姓名:..班级:..学号:..1、提高认识,树立“四个第一”的观念。实施人本管理,首先必须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树立人本观念。(1)树立“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人的特殊本质决定了人具有任何动物不可替代、无法比拟的创造性。(2)树立“人才第一”的观念。人才是指在某方面受过专门训练、有特别专长的人。他们是人的因素中最富有活力、最具创造力、凝聚力和带动力的因素,是人的因素中的“栋梁之才”,是人力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3)树立“人和第一”的观念。发挥人的作用,不仅要发挥“个体人”的作用,也要发挥“群体人”的作用。日本企业崛起谜,在于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和魂洋才”的精神是日本成功的基本经验。在企业管理中,只有妥善处理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同心同德,发挥“1 + 1 > 2”的整体效应,保证事业成功。如果人与人之关系不和,必然一事无成。(4)树立“人的发展第一”的观念。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是管理者追求的根本目的。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满足人的需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首先必须解决三个问题。(1)建立合理的用人制度。同时,还要关心下级,让下级感到温暖,从而激发工作热情。(2)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一种分配制度合理与否的判断标准,是看它能否起到激发员工积极性的作用。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要处理好平均主义“大锅饭”的问题和收入分配悬殊的问题。目前,在我国企业中,收入分配悬殊的问题比较突出,为了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防止收入悬殊,是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分配原则;二是要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是要确定企业领导收入与员工收入的合理比例。
3、尊重员工,促进企业领导与员工关系的和谐。建立企业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尊重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尊重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承认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作用,相信员工、依靠员工、团结员工、为了员工。员工受到领导的尊重,就会受到巨大的精神鼓舞,激发工作责任感;同时,上下级之间就会融洽相处,和谐一致,形成“合力”。(2)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员工的主人
翁地位能不能得到尊重,主要表现为员工能不能参与企业管理。推行民主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企业领导与员工关系和谐的重要途径。实践明,如果企业领导发扬民主作风,在管理活动中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上下级之间相互沟通协商,广泛听取职工的合理化意见,就会在相互尊重中实现信息交流,把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统一起来,就会使员工发现工作的兴趣和价值,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挖掘员工的潜能。
4、实施人才战略,发挥人的聪明才智。(1)创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影响人才归离的关键因素在于是否有“拴心留人”的机制和环境。(2)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企业应把注重“现实人才”(即已经具有某种专长的人才)的引进和“潜在人才”(即需要培训的内部员工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在人才培养问题上,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把人才培养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使人才培训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增加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从利润中抽取一定比例的金额,作为人才培养的专项基金。三是建立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对积极支持人才培养、完成人才培养指标的部门和学有所成的个人给予奖励,并纳入综合考评体系。四是推行全员培训计划,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努力达到“人人是人才”的标准。
5、建立企业人本管理的综合评价体系。实施企业人本管理的主体是企业,但全面推行企业人本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参与。在实施企业人本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是主体,企业的责任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方针;政府是主导,政府的责任是指导并督促企业走科学发展之路,把是否实施人本管理作为评判企业改革发展是非的标准;社会各界也应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用正确的舆论引导督促企业积极主动地采取人本管理措施。为防止企业把人本管理简单化或成为口头宣言,需要建立企业人本管理管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指标大致包括:(1)经济指标(2)政治指标(3)社会指标(4)文化指标(5)环境指标 总之,企业行政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应建立一套企业人本管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考核企业领导工作业绩的标准,以推动企业人本管理的顺利实施。当然,这些指标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和论证。__
第五篇:试析提升审计机关公信力的基本路径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个大局,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各级政府都要强化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做到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可见,新的问题、新的形势、新的期待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赋予审计机关新的历史重任和使命,提高审计机关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已是摆在各级审计机关面前的重要课题。提升审计机关公信力,对于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充分发挥审计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审计机关公信力层面分析。审计机关公信力是审计机关通过自身行为获取社会公众信任、响应和支持的一种能力,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看,第一个层面是审计机关应树立科学的工作观,坚持诚信观念和责任观念,依法行政,恪尽职守,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第二个层面是审计机关应树立科学的事业观,审计立项、计划确定、项目实施、工作底稿、调查取证、审计日记、审计复核、审计结果报告等方面,坚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欺骗隐瞒,公开透明,把审计事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体现到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第三个层面是审计机关应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即用正确的评价方式方法来衡量各项审计工作、被审计对象和审计工作人员,坚持人本至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监督性,发挥建设性,完善项目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度。
二、审计机关公信力指标分析。审计机关公信力是对审计工作完成程度的反映,是社会公众可以进行评价进而提出信任、响应和支持的程度。一是目标完成指标,包括审计计划、宣传信息、处罚决定、党风廉政、职工培训、向社会承诺、审计监督员巡视、回访次数等指标。这些是基础性指标,体现的是审计机关想干事、干成事的实战能力,决定着审计机关公信力的基本状态。二是审计结果公告指标。包括审计发现问题反映情况、审计结果报告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公告数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群众的综合测评情况等指标。这些是关联性指标,体现的是审计机关能干事、敢干事的独立能力,决定着审计机关公信力的社会状态。三是审计整改指标。包括审计结果报告意见或建议落实的数量、质量和综合测试程度等指标。这些是分析性指标,体现的是审计机关监督性、建设性作用,决定着审计机关公信力的价值状态,也是审计机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社会价值反映,是审计机关威慑力、执行力的真实体现。
三、审计机关公信力实现途径分析。社会公众对审计机关公信力的客观评价,是审计机关通过自身行为获取的信任、响应和支持,其实现途径可以从审计实践中来获取。一是坚持依法行政,是提升审计机关公信力的基本保证。要以教育培训为抓手,举办审计法律法规专题讲座,着力提升执法人员的执法意识,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执法水平。加强对审计权力运行的监督,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和审计纪律,通过实行聘请审计监督员、审计公示、审计结果公告、审计回访、审计举报、双向承诺等,促进依法行政,建立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审计机关。二是坚持求真务实,是提升审计机关公信力的基本要求。树立科学审计观、民本审计观、责任审计观,以努力工作推动审计工作科学发展,全面加强对党委、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各项重大任务贯彻落实情况的审计,保证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着力在抓规范、抓质量上下功夫,通过抓薄弱环节、进行质量提升;抓关键领域、进行质量提高;抓常规工作,进行质量提标;抓基础工作,进行质量提优;抓热点视点,进行质量提深,使审计工作真正贴近社会需要,切实符合本地实际。三是坚持独立监督,是提升审计机关公信力的基本前提。审计监督是审计的根本属性,也审计的本质特性;审计服务是审计监督的客观需要,也是审计的本质要求。审计工作的监督与服务是统一的,监督是服务的基础,服务是监督的升华,借以提升审计机关公信力,为充分发挥审计在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中的“免疫系统”功能营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