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拍蚊子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大家都知道,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而且随着年龄的发展,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更加喜欢直接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他们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因此,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因为幼儿时期,兴趣是其学习活动中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幼儿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能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且能取得较好的效能,因此,任何活动都应重视兴趣的培养。因此,教材的选择至关重要,正如《纲要》中所说的,“即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而此活动《打蚊子》既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而且本教案,从教材的选择到教法的设计,较多的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地潜移默化地掌握了打蚊子、搔痒痒、搽药等动作,并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二、说目标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因此目标应注重全面性,它包括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情况、经验、需要为依据,我为本次活动设计了以下几个目标,分别对幼儿知识、情感、能力方面进行积极的引导。
1、体验音乐的活泼与动感。
2、能手眼协调地跟着音乐做打蚊子、搔痒痒、搽药等动作,并尝试创造性地表现这些动作。
3、乐意参与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根据目标,我将活动的重点放在在游戏中轻松愉快的学动作。难点是能联想音乐情境,尝试创编简单音乐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三、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在游戏中能手眼协调地跟着音乐做打蚊子、搔痒痒、搽药等动作,并尝试创造性地表现这些动作。
教学难点是:体验音乐的活泼与动感。我突破难点的策略则采用难度层降法。即在层次中逐步进行分步练习,以达到半自动化的程度,根据儿歌情节匹配动作,随即我又带领孩子边讲述儿歌边用肢体语言表现。
四、说准备
为了引起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帮助他们对游戏内容的理解,加强游戏的趣味性,我适当地使用了教具,本次活动我作了以下准备:
1、制作PPT。利用视觉、听觉等感官,引发幼儿对打蚊子的兴趣。
2、自制大蚊子一只,用作课上引导。
3、事先将音乐内容编成儿歌,用儿歌辅助幼儿记忆动作顺序。
打蚊子儿歌
嗡。。。啪,嗡。。。啪。
1234打蚊子,4321打蚊子,打不到蚊子,真生气
小小蚊子,真淘气
好痒,抓一抓,好痒,抓一抓,上面(啪),下面(啪)
这边(啪),那边(啪)
小蚊子最爱跑来跑去,擦一擦药睡觉去
五、说教法、学法
学法:游戏法,反复强化练习(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本次活动我主要运用了视听讲结合法、分段学习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那么,为什么要采用以上方法呢?
视听讲结合法:主要根据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在自由、宽松且安静的环境中,通过教师示范,刺激幼儿的视觉感官,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模仿学习。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设计了提问:“怎样打蚊子?”在教学中让幼儿充分体验打蚊子的乐趣。蚊子的声音,充分的刺激幼儿的听觉感官。讲就是指教师和幼儿的互动式的交流,教师和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想法 和愿望。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幼儿对打蚊子充分的了解。视听讲结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采用分段学习法和游戏法是因为能引导幼儿有目地的、仔细的观察打蚊子、搔痒痒、搽药等的一系列动作,启发幼儿积极思维,使幼儿通过自创的肢体动作,与音乐联系起来,使活动呈现了趣味性。让幼儿融入游戏,学中玩,玩中学,也是突破难点的最有效方法。
在以上的教法中,我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六、说活动过程
1、以律动形式热身导入活动。
活动一开始,我就以冬季天气很冷为由,进行律动热身。我首先利用小朋友喜欢熟悉的旋律动作帮助幼儿导入到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同时我又以夏季蚊子的讨厌导入蚊子,激发幼儿的生活经验,为接下来的打蚊子做好铺垫工作。
在这一环节中,我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旋律进行热身,这样既激起参与的兴趣又可以为幼儿接下来的音乐游戏埋下伏笔。在导入环节,我用图片及声音激起幼儿的兴趣,引起幼儿注意力。
2、在游戏中分段学习,帮助幼儿熟悉乐曲的旋律和动作。(1)请幼儿听音乐看老师做游戏。
在带幼儿律动热身引导后,我采用直观法,播放PPT上的蚊子图像和声音。教师通过示范,让幼儿在观察老师做动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倾听音乐,做动作。熟悉音乐旋律,内容,既避免生硬的教学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又满足小班幼儿爱玩的需求,有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与乐趣。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2)分段学习,熟悉每段乐曲的旋律和动作。在有了第一次欣赏的基础上,给幼儿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这时我再将乐曲分为打蚊子、搔痒痒、搽药等部分,用游戏法进行教学,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让幼儿融入游戏,学中玩,玩中学。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对欣赏音乐的方法运用还较匮乏,为了提高幼儿听的注意力和兴趣,因此我在这里用儿歌辅助幼儿记忆动作顺序,做到帮助幼儿清楚地记住旋律。
为激发幼儿的兴趣,我利用幼儿的好奇心,运用启发联想法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能认真倾听音乐并进行联想为游戏创造条件。
例如:我将来听课的老师都当做蚊子,让幼儿打蚊子等。(3)尝试创编搔痒痒动作
用游戏的形式创编搔痒痒动作使整个活动充满了欢乐、轻松的气氛,既巩固了幼儿对音乐内容的理解,也满足了幼儿积极的表现欲望,使整个活动推向高潮。幼儿联想音乐情境,尝试创编简单动作,体验游戏的乐趣是难点。(4)完整的做一遍打蚊子的游戏。
3、延伸
去分享打蚊子的快乐。
由于我们班的幼儿在平时的生活中就非常喜欢分享,乐于分享。所以我将活动延伸定为分享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联想音乐情景,自编、自创游戏按自己的意愿游戏,大胆想象,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
第二篇:奥尔夫音乐拍蚊子
奥尔夫音乐《拍蚊子》
一、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乐句与节奏,用动作表现拍蚊子、生气、挠痒痒、擦药水等情节,并愿意进行动作的创编。
2、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夏天呀,有一种特别令人讨厌的小虫子,它会在我们睡觉的时候,嗡嗡嗡地在耳边乱飞,还会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叮你一下,猜一猜是什么小虫子呀?(蚊子)那你看到蚊子会怎么做啊?今天给你们带来一段和蚊子有关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不好?(欣赏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知道蚊子的特征,初步感受音乐的特点,为学习拍蚊子的动作打基础。)
(二)、创编拍蚊子、挠痒痒、擦药水的动作:
1、学习“拍蚊子”的动作:
师:谁来猜猜看,这段音乐讲了一段什么事情?(拍蚊子)原来是讲拍蚊子的事情。如果有蚊子来叮你,你怎么办?(拍死它)你听,有蚊子来啦!我们一起来拍蚊子!哎呀,有没有拍到它呀?(有/没有)那你感觉怎么样,生气吗?谁来学学生气的动作,那淘气怎么表示呀?嘘,你听,好像又有蚊子来了呀!我们一起来拍蚊子好!(“嗡……啪!嗡……啪!1234拍蚊子,4321拍蚊子,打不到蚊子真生气,小小蚊子真淘气!”(第一段动作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上一个环节的欣赏音乐,让幼儿对乐曲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拍蚊子的地方有了进一步的掌握,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的动作创编,使幼儿对节奏有很好的了解,让幼儿能够准确的将节奏表现出来。)
2、创编挠痒痒的动作:
师:刚才我被蚊子叮到了,好痒啊,怎么办?(抓一抓)你是怎么抓的?谁愿意来帮我抓一下?(分别请幼儿进行示创编)臭蚊子,拍死它!这次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试一试。
(设计意图:通过以儿歌的形式来进行短句的动作创编与学习,能够较好的引导幼儿更好的进行动作的创编及模仿,较好的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对接下来的游戏做铺垫。)
3、创编擦药水的动作:
师:哎呀,身上痒死了,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呀?(请幼儿说一说:擦药水、电蚊香…….)你是怎么擦药水?(请幼儿试一试)那这次我们一起来试试看,看看这下子能不能把蚊子拍死好吗?(完整动作练习)
(设计意图:在掌握了拍蚊子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进行挠痒痒的创编动作,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四)、游戏:蚊子舞
师:你们听,好像又来了很多蚊子,我们一起来拍蚊子!(完整跟音乐做动作:1遍)蚊子都拍死了吗?好像还有几只,我们再来一次,这次争取都把蚊子消灭掉,有信心吗?(第2遍)这下还有蚊子吗?是不是都把蚊子消灭掉啦?这下你们可以放心了吧?!不会害怕睡觉的时候有蚊子来叮你们了吧,那我们下去接着消灭蚊子怎么样?
第三篇:小班音乐游戏:拍蚊子
小班音乐游戏:拍蚊子
执教者:侯银娣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的活泼与动感。
2、能手眼协调地跟着音乐做打蚊子、搔痒痒、搽药等动作,并尝试创造性地表现这些动作。
3、乐意参与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
自制大蚊子一只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幸福拍手歌入场。
(1)师:当夏天来到的时候,你们最怕什么?(蚊子)(2)蚊子真可恶,我们今天就一起去打蚊子吧。
2、学习不同方位的打蚊子动作
(l)出示道具蚊子,教师提起蚊子道具,不断地变换方位,幼儿追拍蚊子(2)教师提验幼儿拍打蚊子的动作,全体幼儿练习拍打蚊子的动作(3)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做拍打蚊子的动作。
3、创编挠痒痒动作
(l)师:我被蚊子叮到了,好痒啊,怎么办呢?(抓一抓)
(2)请一幼儿帮老师挠痒痒,老师指出自己很多地方都被叮到了,请幼儿帮他在不同部位挠痒。(幼儿一边擦药,教师一边用儿歌和音乐清唱导入)
(3)请幼儿找到自己好朋友,做互相挠痒痒动作。(4)师:挠了痒痒还是痒啊,怎么办呢?(擦药)(5)请幼儿做互相擦药的动作。
(6)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完整进行挠痒痒擦药的游戏
4、完整进行拍蚊子游戏。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上的是小班音乐游戏《拍蚊子》。活动中,主要引导孩子学会拍蚊子、挠痒痒、擦药以及睡觉的动作。活动以完整欣赏音乐导入,老师在幼儿感知音乐的同时,配上了动作提示。活动中,我还借助儿歌帮助孩子记忆动作顺序,孩子们都能跟着音乐作出动作。但是活动中还是出现许多不足。
活动目标一中,感受音乐的节奏与动感,比较没有表现出来。活动的目标二:体乐意参与游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其中,合作的环节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应该放在中班。音乐游戏可以采用整体、分段、完整游戏的方式,使整个律动游戏更具有趣味性、互动性。活动应该通过“欣赏”、“感受”、“表现”三个阶段的教学,才能增强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艺术的东西应该更多地引导幼儿欣赏、感受和表现。给孩子更多主动的机会,让孩子学会在欣赏、倾听中感受艺术的美,这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而在活动中,如何巧妙简练地运用语言,也是我要不断学习的。
第四篇:《大象和蚊子》说课稿[模版]
《大象和蚊子》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河北版大班上学期主题六中一节音乐课----打击乐活动《大象和小蚊子》。
一、说教材
打击乐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在活动中,幼儿手、眼、脑、心并用,使大脑建立起复杂的神经联系,让头脑变得灵活聪慧。《纲要》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宽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既符合幼儿的现实水平,能提升孩子已有经验,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大班的幼儿对大象和蚊子都十分熟悉,并且能模仿大象走路时笨拙、可爱和蚊子飞起来轻巧、淘气的样子。因此,我们选择了这两种幼儿在生活中熟悉的并在形态上反差大的动物,将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与对比鲜明的音乐融合在一起,并通过演奏简单的乐器,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他们在音乐情境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大大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二、说目标
对于我班幼儿来说,日常生活中只认识了几样简单乐器名称外形和使用方法,对于乐器音色的辨认和与故事情节匹配接触的较少。根据打击乐器教学的任务所提到的:要发展幼儿对演奏乐器的兴趣,使幼儿在演奏乐器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愉快;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及理解力,培养节奏感的要求,为此,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倾听辨别能力和根据故事情节进行乐器的匹配的能力。
2、引导幼儿了解串铃发出的声音,会用臂部大肌肉带动手腕摇串铃,并能在了解大鼓和沙锤所表现的声音形象的基础上参与游戏。
3、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体验乐器演奏带来的快乐。
三、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要求幼儿通过大象和蚊子的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与乐器演奏的对应关系,并使用乐器进行演奏。
教学难点是:能在了解大鼓和沙锤所表现的声音形象的基础上合作游戏。并能控制自己的串铃。难点制定的依据是: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可是在集体演奏中要忽略个体的意识,去服从集体的需要达到比较协调整齐的演奏效果对幼儿来说非常困难,需要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做到。因此这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而我突破难点的策略则采用难度层降法。即把最后环节的多通道练习在前面的层次中逐步进行分步练习,以达到半自动化的程度,根据故事情节匹配乐器做了铺垫,随即我有带领孩子边讲述故事便使用乐器演奏。
四、说准备
知识准备:通过观察图片方式,引导幼儿观察大象和蚊子的形态,并能够模仿它们的各种动作。
物质准备: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手铃、小鼓和沙锤。《拍蚊子》音乐。
五、说教法
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法:
1、情景法:教师以幼儿玩伴身份和幼儿一起听故事、说故事,和幼儿一起融入到故事里,形成了合作探究式的互动情景。
2、提问法:提问,“大象走路的声音是怎样的呢?(咚咚咚)小蚊子飞是什么样的声音呢?(嗡嗡嗡)最后大象生气跺脚时,发出什么声音?(咚)”这一系列问题,为打击乐的匹配做了铺垫。
3、发现法: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地探索发现本次活动所用的打击乐:大鼓、手铃、沙锤。以及相应的匹配关系。即大象散步“咚——咚——咚——”的脚步声与打鼓的节奏匹配,然后大象睡着了,蚊子出来了,蚊子“嗡嗡嗡”的声音与串铃的声音匹配,大象甩尾巴“刮——刮——刮——”的声音与刮胡匹配。
4、游戏法:活动设计以游戏贯穿始终,整个活动让幼儿一直处于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
5、操作法:通过用打击乐来表现故事的形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六、说学法
多种感官参与法,情景游戏体验法通过积极参与让幼儿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使幼儿在主动、愉快的探究中获得发展。
七、说教学程序
一、图片导入 激发兴趣
师:教师:小朋友,森林里的景色真美啊,今天我们带着音乐到了大森 林里去玩吧,和我们一起来的还有两位动物朋友。
活动一开始,教师注重为幼儿营造一个童话般的游戏环境,引导幼儿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中,从而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调动了幼儿主动融入活动的积极性。
二、出示乐器 辨别音色,老师参与,引导幼儿注意摇玲的轻重、快慢。在引导幼儿分辨大象和蚊子的不同音乐性质时,幼儿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基本能够分辨得出。
三、演奏故事
我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游戏。幼儿对乐器的演奏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于是我选择了两种幼儿易于分辨的、音色对比明显的音乐,让幼儿在扮演游戏角色的过程中,进行乐器的伴奏,进一步增强对乐器的感受和理解。乐器不仅可以用来为旋律伴奏,还成为了幼儿喜爱的游戏道具,达到活动的高潮。
四、《拍蚊子》游戏
引导幼儿利用身体各个感官在音乐的伴奏下,自创动作,感受游戏的快乐。进 一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五、活动延伸
活动延伸能够起到巩固拓展的作用。集体教学的时间很短,稍纵即逝,仅仅靠这一点时间来让幼儿接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将在在表演区继续投放更多的乐器宝宝,让幼儿继续探索哪些乐器发出的声音像大象走路,哪些乐器发出的声音像是小蚊子在飞,哪些乐器发出的声音像大象甩尾巴,继续听音乐用乐器进行演奏。
第五篇:蚊子和狮子的说课稿
《蚊子和狮子》说课稿
陈永秋
第一版块教材分析部分: 从课程标准、教材地位和特点撒播方面确立了知识、能力、德育、创新、信息素养等五项教学目标。从学生学习本文的情感基础、知识基础、物质基础三方面确立重点和难点。
一.教材分析: 1.新《课程标准》中规定中学语文教学阅读目标为自己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欣赏文学作品,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写作目标中为能根据文章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理想进行读写 2.本文是中学语文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古希腊寓言,这个单元承担着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的任务 3.本文虽是远古异域寓言,但是理性无国界,道理无地域。《蚊子和狮子》中形象生动语言也会对学生阅读寓言产生巨大的引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掌握生字词、多音字的写法读音。②进一步了解寓言常识。2.能力目标:学习借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写法。3.德育目标:理解寓言揭示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美好品质。4.创新素质目标:从多角度体会寓言的寓意。5.信息素养目标:培养学生利用图书、网络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的能力。二.学生分析: 1.初一学生单纯活泼,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尤其喜欢拟人化的作品,这是学习本文的情感基础。2.我们的国家也是一个有着丰富的寓言资料的国度,学生在小时候就接触了大量的流传于民间的寓言。在小学时,也学习了一些寓言,这是学习本文的知识基础。3.丰富的学习资源,诸如图书、网络等,又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了物质基础。教学重点: 1.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2.体会寓言写作特点,理解作品所揭示的深刻哲理。3.培养学生的多渠道获取的信息素养。教学难点:学习借比喻性的故事寄语意味深长道理的写法。第二版块教学方法部分: 教学方法:1.四轮阅读法2.再造想象法3.讲解讨论法 依据:
1、屏弃情节分析,采取由浅入深逐层深入的阅读方法,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理解作者巧妙的构思与合理的想象,我自己把这几轮阅读命名为“四轮阅读法”。
2、课程标准中的写作目标之一是根据文章内在联系和自己的想象进行续写,在训练了写的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由此,我采取了“再造想象法”。
3、“讲解讨论法”,根据本课的目标和内容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使他们在一定的引导下,自由发表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在主动、愉快中学习。教学用具:多媒体 1.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2.教学过程为学生学习讨论提供信息 3.在巩固应用及作业中培养发展学生应用信息的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三版块教学过程部分:(分八大环节说明)
一.导入新课:(播放寓言动画片《刻舟求剑》,创设情境)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祖国,我们是伴随着许多美好的寓言故事成长的。今天,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五彩斑斓的世界文化长廊,去领略一下世界著名寓言的美好。1.世界寓言的有关知识:世界三大寓言家:①希腊的伊索。②法国的拉·封丹。③俄国的克雷洛夫链接“寓言的发展概况”—— 2.世界三大寓言发祥地:在中国,先秦诸子灿烂的寓言杰作也横空问世,庄子、老子、盂子。韩非子、墨子等等寓言大匠纷至沓来,极尽世界寓言文学一时之盛。文学史家把古希腊、印度和中国并称为世界三大寓言发祥地。今天学习《蚊子和狮子》,让我们共同走进伊索寓言。提问:《蚊子和狮子》的作者是谁?简介作者情况。(学生根据提示的注解回答)——
1、创设情境,用一个立体的有声有形的的寓言唤起学生对寓言学习的向往。
2、因为知识是教不尽的,教材仅是个引子,凭这个引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学习这则寓言,我们要做到引导学生,从对引子的学习中,认识寓言,了解古今中外的寓言。
3、运用网址链接引导学生把学习的视野投向世界更广阔的文学殿堂,也使学生认识到运用信息技术作为求知的工具的便捷性,了解网络,为以后的学习引路。二.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寓言、学会解读寓言的寓意。2.学习借故事寓道理的写法。3.学习利用图书、网络搜集自己需的信息和资料。——教学目标不是教师为自己的教学设计而制定的,它更是学生学习的目标,目标只有在学习者认可的情况下,才最有价值,最有实现的可能性。
三.整体感知: 1.读提示内容“什么是寓言”,强化对寓言的理解:总结出寓言的三性:“故事性、比拟性、启示性”。2.听读课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在听中感受故事内容,了解结构特点(强调生字:喇叭;多音字:粘、爪)听后提问:这则寓言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表达方式有什么特点?所有的寓言都是这样结构吗?(第一段是故事情节,第二段是说明道理。第一段表达方式记叙,第二是段议论。不是所有的寓言都这样,有的寓言寓意在故事中,留给读者自己体会。)教师出示送给大家的一句话:“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与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希望同学们带着这句话去学习寓言,在学习中理解这句话。——整体感知中把握寓言的特点,初步在宏观了解课文内容,扫清字词的阅读障碍,为下面具体深入地学习做准备。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环节中,明确了寓言呈现寓意的多样性,通过语言“滥竽充数”和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对寓言关于“身体”和“灵魂”的形象描述,学生从对寓言“身体和灵魂”关系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形成对寓言故事与寓意的理性认识。
四.学习课文:在四轮阅读中捕捉要求的相关信息(学生思考、讨论、发表意见,教师点拨、总结)1.演读:两组学生分角色读。问题:语段是如何体现寓言的三性(故事性、比拟性、启示性)的?(思考后自由发言)故事性:蚊子向狮子挑战,战胜了狮子却被蜘蛛消灭了。比拟性:以物喻人 启示性:第二段 2.指名读(故事部分):要求读出蚊子的神态。问题:想象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心情(思考后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第一次信心十足地认为自己比狮子强,流露出骄傲的情绪 第二次获胜后,更骄傲了,要炫耀一下自己的胜利。3.默读(故事部分):揣摩蚊子的心里。问题:蚊子开始对狮子说的话有没有道理?(自由发言)蚊子了解狮子的短处,也知道自己的长处,知己知彼,所以才能向狮子挑战,这是它获胜的必然因素。4.齐读(议论部分)问题:这是寓言的寓意部分,是否还能从其他角度有所感悟呢?(思考后讨论)(骄兵必败,一物降一物,人要有自知知明,偶然之中有必然,智者未必常胜等等。允许答案多样化。)——在四轮阅读中捕捉要求的相关信息,学生思考讨论,发表意见,教师点拨评价总结。这四次阅读的四次设问,是根据课文对学生学习目标的要求和初一学生认知能力而设计的,给学生自主学习做一个导向性的指引。在四次阅读中,重点关注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看他们参与讨论是不是主动积极的自我需求,是不是每个学生都在独立思考,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积极引导者,应该不断唤醒、鼓舞、激励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尤其是在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恰当、充分地肯定。五.质疑与发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补充前面学习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关注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为此,我设计了“质疑与发现”这一环节。
六、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1.发挥想象力,设想一下蚊子被蜘蛛粘住后会是怎样的情景,具体描述出你想象中的情景。2.续一则《蚊子与蜘蛛》的寓言故事。3.按照下列网址在网络中浏览寓言故事。——第一、二点是从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写作能力,思维的创新能力方面来考虑而设计的。第三点“按照下列网址在网络中浏览寓言故事”,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与便捷,为学生推荐优秀寓言网址,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了《蚊子和狮子》后能很快地走进网络,利用网络投入到寓言的阅读中,从而为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信息素养奠定一定的基础。
七.反思与小结: 1.想一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说一说:现实生活中有蚊子这样人或现象么? 3.画一画:结合寓言特点和课文《蚊子与狮子》画一画寓言的“身体和灵魂图”。——让学生在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中巩固理解,理清思路,总结经验教训,加深理解。
八.作业:根据给出的图片(小白兔、大灰狼等)想象出它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可以应用查找图书、网络,也可以自己动手写,要注意有鲜活的“身体”和深刻的“灵魂”。——教是为了不教,仅借助一节课一个例子的教学是无法让学生掌握关于寓言的全部知识的,课堂上的寓言创作也受时间等因素的限制,为此,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这的一个很有自由度的作业,学生的想象力的无穷的,尤其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无论是自己动手写寓言,还是在图书、网络中查找寓言,对他们的能力都是一个锻炼,只要学生“动”起来了,有了“我要学”的信念了,无论什么形式的学习都会起到殊途同归的效果,而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更会为学生的学习展示了一个美好的前景,相信我的学生一定都能出色地完成这一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