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3 21:25: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篇: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课题:第一课 形的魅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

2、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

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它们归类吗?为什么?

2、导入课题:《形的魅力》

二、发展阶段:

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展示各种形状。

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

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 有规则:几何形、几何直线形、几何曲线形、无规则:不规则形、自由直线形、自由曲线形

三、学生作业:设计、制作一幅画。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

课题:第二课 形体的组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教学重难点:

1、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

2、学会运用各种形体进行雕塑创作。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几何石膏形体

2、导入课题:《形体的组合》

二、发展阶段:

1、形体的特点: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它可分为“自然形体”“几何形体”。

2、《形体的组合》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展示各种建筑、雕塑形体等。

三、学生作业:作业要求:设计、制作一件立体作品。

四、教师巡回辅导。

五、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课题:第三课 抽象雕塑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无论各种材料,经过巧妙的构思,能创造出抽象的雕塑。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组合原理,进行构思、创作立体雕塑作品。并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美化环境。教学重难点:

1、认识抽象的基本特点。

2、学会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抽象雕塑创作。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抽象雕塑

2、导入课题:《抽象雕塑》

二、发展阶段:

1、抽象的特点:几何形体

2、《抽象雕塑》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欣赏雕塑作品等。

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艺术家是如何设计、构思抽象雕塑的?(学生讨论)

师小结:想象空间很大 抽象雕塑基本结构。

由几何形体构成(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各种几何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小组讨论)。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废弃物--立体形的实物,展示并思考再创作。

3、制作步骤(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设计、制作一件抽象雕塑作品。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

2、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作品

3、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课题:第四课 学构图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知识。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并利用多样与统一的规律,画一组静物。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多样与统一在绘画构图中的作用,尝试自己动手做一个取景框,进行构图训练。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利用视觉感受事物的不同和变化。教学重难点:

1、了解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

2、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进行静物写生,对不同静物的观察。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一组静物的变化

师问:看了这些变化,有什么想法吗?为什么?

2、导入课题:《学构图》

二、发展阶段:

1、学习知识窗内容:三个苹果的例子

2、学生活动:把自己准备的实物进行组合(以小组为单位)

3、欣赏范画实例:画家是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

三、拓展阶段:

1、怎样运用多样与统一的基本规律完成一幅静物写生

2、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取景框,把要写生的对象观察下来。

3、绘画步骤(1)摆好静物(2)用取景框观察静物

(3)找出最高点、最底点、左右两侧的界线形成一个三角形(4)用笔从前至后逐个描画

四、学生作业:完成一组静物写生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课题:第五课 静物写生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写生的意义,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及重要性。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掌握写生的方法,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

3、体会写生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1、学习写生的基本方法,学会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静物。

2、学习写生的构图知识,学会用线描的表现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欣赏一组照片(感受照相取景)师问:哪一张好看的,为什么?

2、导入课题:《静物写生》

二、发展阶段:

1、什么是静物画:静物画是西方绘画中的一个门类。它指以日常生活中无生命的物体为主要描绘对象„„也就是说从概念的意义上,西方的静物画与动物画只在极小的范围内有一定的重合现象。

2、欣赏一组静物写生画

三、拓展阶段:

1、写生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师小结:写生对象的真实性

2、如何用线条表现静物?(学生讨论)

师小结:利用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等特点,来描绘写生对象

3、写生步骤:(1)用取景框构图

(2)在画纸上定好写生对象位置(高和宽)(3)按从前到后的顺序描绘(4)仔细描绘,做到统一有序

四、学生作业:完成一幅静物写生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品展示: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

课题:第六课 喜怒哀乐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喜、怒、哀、乐不同表情的特征及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人文关怀之情,提高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教学重难点:

1、掌握喜、怒、哀、乐表情的特征。

2、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喜、怒、哀、乐表情特征进行大胆想象表现。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激情导入,体验色彩

1、创设情景。(教师以谈话的形式与同学交流上课时的心情感受。)

2、体验色彩情感性。

⑴请学生在色卡中选出分别能体现出自己喜悦、愤怒、悲伤、欢乐心情的色彩。

⑵请学生把选出的色卡按类分别粘贴到黑板上。(很多同学早已按捺不住,争先恐后地把自己所选的色卡展示在黑板前。)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所选择色卡的理由。

⑷出示课题。(喜怒哀乐)

(二)观察表情,感受特征

1、做游戏,展示不同的表情。

2、请学生根据不同的表情进行成语 交流。

(三)引导延伸,丰富内涵

1、提示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和人一样都有心情和表情。

2、讨论人类与大自然的人文关系。

三、学生操作,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五、课堂小结:

课题:第七课 夸张的脸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特点,同时观察中国京剧脸谱中人物脸谱的变化特点。

2、指导根据学生自己的想象,同时模仿运用大师的表现方法和脸谱表现的特点,设计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模仿大师作品表现方法,设计有特点的作品

2、学生大胆想象,设计富有创意和夸张的形象。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二)新授 揭题:夸张的脸

1、欣赏课本中的范例:

2、欣赏一些漫画人物头像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夸张。

3、请几位同学做模特,对他们的某些特征进行夸张变形练习。游戏:做微笑、愤怒、哭泣等各种表情。观察五官特征。方法:观察--分小组讨论各种表情的五官特征---交流评价----欣赏图片

4、提出作业要求:要求创作,画面构图安排得当;能概括表现人物表情;

三、作业:表现一幅奇特的形象。表现形式可以画,可以拼贴,可以拼贴和画相结合。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作业展评:

课题:第八课 神奇的肥皂粉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在未干的上色纸上撒上肥皂粉所产生的特殊画面效果,拓宽学生对绘画领域的认识。

2.引导学生根据制作好的彩色底版所产生效果进行取舍,设计制作一幅装饰画。

3.通过尝试体验肥皂粉撒点作画,体会创作过程带来的乐趣和美感,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重点:如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肥皂粉,造成特殊的画面效果。难点:能根据彩色底版所产生的画面特殊效果进行剪裁和创意想象,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肥皂粉撒在色画纸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了什么效果? 2.肥皂粉遇到色画纸后为什么会产生神奇的效果?

二、发展阶段

1.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色彩底图,比较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2.引导学生观察老师的示范,纠正问题产生的原因,巩固所学新知识。3.引导学生再次动手试做彩色底板,了解制作要领,避免问题再次出现。

三、欣赏作品,创作表现 师:说说你们的感受。(对比图)

四、示范引导,激发想象

师结合《形的魅力》一课,用彩色底板裁剪出大大小小的不规则的自由形,然后进行联想,创作抽象人物画。

五、作业要求

1.将事先制作好的彩色底板进行构思想象,剪出各种不同的形状,制作出一幅具有肌理效果的美术作品。

2.构思新颖,构图饱满,画面有层次感,统一中有变化 3.学生制作

六、展评阶段

学生交流感受,评出优秀作品。

课题:第九课 写意蔬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水墨画,初步了解中国写意画工具材料。

2.技能目标:学习中国画写意技法的笔法墨法,色法。学习画蔬菜水果,培养手脑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传统绘画的魅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学习用水墨画蔬菜。

教学难点: 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的掌握。

一、问题导入

师设问:以前画水果,同学们都用什么来画的多?(学生回答)引入新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用一种新的画法来表现水果。(板书课题:写意蔬果)

二、新课教学

1、欣赏大师作品。

2、教师带领学生欣赏示范作品,说一说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从中又什么收获?

3、教师示范 教授笔法、墨法、上色方法。(白菜、丝瓜)

4、学生临摹作品。

5、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评,从造型、墨色、笔法、色法等方面。

6、让学生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的想法,对中国画的认识、学到什么等方面来说)

7、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水墨画是我们国家传统的绘画,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要学习,还要发扬光大。

三、作业

课题第10课 写意动物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水墨特性,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技能,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的方法。

2.通过欣赏、表现水墨画动物,,通过探索用水墨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重点:感受水墨画的魅力,学习水墨画动物的技法。

难点:巧妙运用各种水墨画技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画出有一定意境。

三,教学过程

1、欣赏感受导入新课。

(1)教师课件展示水墨画动画片,(设计意图:学生欣赏,激发情趣)(2)学生谈谈欣赏体会,与平时所看的动画片有什么区别?设计意图:体会国画的特点。作为新课的课前预习工作)(3)导入新课——《水墨画动物》

2.学习探究。

(1)小组讨论,复习水墨画的基本绘画技法:结合原来学过的国画技法,进行练习

(2)课件展示各种绘画技法的作品请学生欣赏比较并分析。(3)课件展示各种水墨画与彩墨画混杂的动物作品,学生观察,自学书本后回答问题:以上画作能否分类,分别是哪两类,水墨画是否等同于彩墨画?两者有何区别?

(4)课件展示水墨画和彩墨画之间的异同,学生体会其不同的特色和技法。

(5)学生练习彩墨画的两种画法 4.创作练习。

(1)作业要求:用水墨画表现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辅导重点是笔墨的使用方法。5.展示交流。

(1)学生交流自己的创作体会。(2)教师点评并进行小结。

6、课外延伸

课题:第十一课 学画松树

一、教学目标 通过多媒体欣赏了解松树的构造及组成部分,并能够学会并掌握国画干笔中锋勾勒及墨色的变化,提高学生国画的鉴赏能力及绘画能力。

教学重点:松树干、松树麟以及松针的画法。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各种国画技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并能画出有一定意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你知道这句诗是赞美什么的诗句?

生:“松树”。那这句诗说明松树有什么样的性格呢?(顽强、挺拔、刚毅的品格)师:那今天我们一起用国画的形式画一画松树 引出课题——学画松树

多媒体出示松树照片与国画松树的对比,提出问题: 1.现实中的松树与国画松树有什么区别? 2.国画松树是怎样表现的?

3.你觉得国画松树的绘画步骤是什么?先画什么?然后呢?

利用真实的松树和国画写意松树做比较,分析其中的区别,让学生了解国画画面是怎样描绘真实实物,初步感受中国画给人们带来的独特艺术魅力。

课题:第十二课 十二生肖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掌握用纸造型的方法,能生动地粘贴生肖图。了解十二生肖的人文知识,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和创造美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从粘贴十二生肖的过程中,学习变形、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1、用纸条粘贴的造型方法,制作出自己喜爱的或自己的生肖造型。

2、掌握纸条造型的技巧,粘贴平整牢固,图形不变。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用谜语引入课题。

“一人有一个,全国有几个?准确一计算,只有十二个。” 你猜这是什么?

学生猜出谜底后出示课题(既谜底)“十二生肖”。

(二)新授

1、十二生肖,作为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民间世代相传。(学生交流收集的各种有关物品)这十二种动物你更喜欢那一个,说说理由吧!(学生讨论)

2、学生自由说说对十二生肖的认识,各抒己见。

十二生肖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可用彩泥或彩纸制作你喜欢的生肖

四、展示学生作品。

课题:第十三课 风筝的魅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风筝。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加工成风筝。

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重难点:将各种材料加工成风筝。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用品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

二、讲授新课:

师引导学生说说风筝的简史:风筝简史 欣赏风筝的图片:

引导学生欣赏风筝的图片,从风筝的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描述。

三、学生动手制作风能玩具或风筝,师巡视指导。

要求在制作完作品后,通过材料颜色的搭配、涂色等方法进行美化和装饰。

四、评价、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展示交流他们的作品。

课题:第十四课 微观世界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了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省视、探究事物的另一构造世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2、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自由表达自己领略到的微观世界画面,体验观察与绘画的乐趣。

3、提高学生对抽象美的认识和熏陶。教学重难点:

1、微观事物的细致观察与表现。

2、微观世界的表现。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多媒体欣赏几种海洋与陆地的动、植物(如:海星、海螺、多种植物的根、茎及昆虫等)在不同生存环境中的生活情境,观察它们外在的形状、颜色和质感

2、欣赏与比较的几种方法 由远到近的观察对比方法:

三、布置课堂作业

根据所观察的对象,用笔把见到的微观世界描绘下来。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课题:第十五课 会亮的玩具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用电发光的原理。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加工成会亮的玩具。

3、通过制作会亮的玩具,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教学重难点:

1、进行灯泡发光原理的解说,并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结合灯泡发光原理的电路知识制作“会亮的玩具”的设计图和实物模型。

2、如何根据灯泡发光原理及各种发光源,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会亮的玩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懂得了灯泡发亮的工作原理,现在请你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为接下来将要制作的“会亮的玩具”做好内芯。(小组合作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现在同学们都能完成内芯的制作,但只有光源材料能称得上是玩具吗?当然不能。要知道我们要“发明”的可是会亮的“玩具”啊!而且制作光源难道只有通过制作“内芯”这种方法吗?(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多种光源制作的探索,并在完成光源制作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的构思,如何设想会亮的玩具。)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课堂小结

课题:第十六课 小布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小布偶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游戏中发展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小布偶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材料的恰当运用以及小布偶的形象设计。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通过看手指偶的“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玩偶大本营”,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活动一的学习。接着采用自学的方式进入创作玩偶的构思阶段,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尝试制作

1.学生制作: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或者多个小玩偶,注意制作精致,把最漂亮的材料用上。

2.学生作业完以后可以到教室外面去准备,表演。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分析,利用小组各位同学带的材料制定制作方案,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总结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非常不错,大家也都开动了自己的脑筋。你们今天学得开心吗?老师希望你们带着今天所学的知识,走出课堂,制作出更多更美更有趣的东西,来丰富和美化我们的生活。

课题:第十七课 电脑美术

教学目标:

1、Windows画图板中各种工具的综合使用。

2、“复制、粘贴”命令和对称图案的关系。

3、试用Windows画图板上各种上具当画笔,设计多种形式的图案,并发展成多样对称图案。

4、用Windows画图板绘制对称图案,感受电脑绘画便捷、有趣的特点,探索电脑美术学习的多样表现形式。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用Windows画图板制作形式多样的对称图案。

2、多样工具表现多种样式的图案。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演示导入:运用课本中的对称图案制作简易的动画表演,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绘画的兴趣。

2、欣赏导入用各种电脑软件制作的电脑平面设计作品中的对称图案。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电脑美术的意义。

3、探索切入:出示一对称图案,要求用电脑绘制。方法不限。师归纳小结,引出“复制、粘贴”命令。

4、熟悉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特别是笔刷工具的使用,因为它是windows 画图板里唯一的线条有变化的手绘工具,需要用鼠标反复熟练运用。并懂得改变它的笔画特点、粗细样式。

5、熟悉各项菜单下的各种命令。特别是编辑菜单下的“复制、粘贴”选项,图像菜单下“旋转、反转”、“拉伸、扭曲”选项。

6、制作对称图案:

(1)用铅笔工具设计图案的一半。

(2)尝试用形状工具、线条工具或笔刷工具绘制半个图案。

(3)用笔刷工具或油漆桶工具为图案上色。

(4)用选择工具选中画好的半个图案,在编辑菜单下执行“复制、粘贴”命令,在图像菜单下执行“旋转、反转”命令,组合成对称图案(选择工具要在透明粘贴的状态下)。

7、对称图案的组合:把绘制好的一个对称图案进行组合,使它有一定的空间和主题。

三、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课题:第十八课 旅游节

教学目标: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为本小组将要设计的“旅游节”定一个主题。

2、根据主题,每个小组完成一组能够反映当地风貌的“旅游节”宣传资料。

3、增进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难点:

1、当地旅游资源的表现(图、文资料)。

2、制作旅游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设计当地旅游线路图。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欣赏教师提供的各类资料。各小组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讨论,为本小组将要设计的旅游节确定一个主题,以反映当地风貌〈桂林山水旅游节、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厦门旅游节等〉,并交流。

2、发展阶段:

(1)教师出示旅游风景区图片、旅游线路图、宣传海报、宣传小册子等范例。让学生通过观察范例,了解各种创作手法,启发学生创作思路。

(2)学生分小组讨论本组作业的呈现方式,制定初步创作计划。

四、作品展示:

师生评析作业: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相互了解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

课题:第十九课 舞台布景

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舞台上的布景,感受舞台布景对于剧情的重要性。

2、分工合作,制作一个舞台布景,充分发扬团队精神,体验合快乐。教学重难点:如何制作舞台布景。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欣赏舞台上的布景,说说这些布景给人怎样的视觉效果,在剧情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2、小组讨论准备演出什么内容,议一议我们的舞台背景可以借鉴刚才欣赏到的哪些形式。

3、发展阶段

(1)小组为单位,画出舞台布景的草图。

(2)根据收集到的材料,商讨哪些可以用于制作舞台布景。(3)小组制作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完成布景之后请同学们演一演,乐一乐。

课题:第二十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代青铜艺术,了解青铜艺术的发展史及其特色。

2、指导学生学习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了解青铜器的发展,欣赏青铜器艺术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播放幻灯片,初步让学生浏览,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课题: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2、让学生来说自己所了解的青铜器及其发展过程。(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内容)

3、师: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经开始出现。商带和西周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

(二)发展阶段:

1、欣赏教材中的青铜器图例:先让学生看书中的图例以及下面的文字说明。

2、探讨怎样来欣赏,请学生来说说。

3、归纳欣赏的基本方法:

第二篇: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重点

1.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和纯度渐变等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2.表达自己的情感用各种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胆想象并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二)教学难点

1.利用多种媒体,如蛋壳、废包装、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

2.欣赏情节性比较强的中外作品,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3.用水粉、水彩颜料表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

4.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二、教学任务、目标

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中设计了许多的插图形象、直观切合教材内容,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好

2、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合理地设计安排指导学生在网络上查找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丰富知识拓展视野。

3、积极调动社会资源

提示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在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提高预习能力巩固知识。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3.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第1课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对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专题欣赏学习,初步了解齐白石的生平。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对中国画有进一步的认识,增添了对中国画的兴趣。

3、用齐白石老人一生对艺术的不懈追求精神,激励学生做事要善于观察、持之以恒。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并学习欣赏齐白石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

难点:以文字表达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观后感。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齐白石的背景资料,初步了解齐白石。

二、引入

以齐白石纪念馆要招聘小解说员为由,请同学们介绍自己查找的有关资料。

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

三、讲授新课

通过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了著名艺术大师齐白石老爷爷的一些事例,齐白石是一位诗、书、画、印无所不精的全能型艺术家。大家想更全面地了解这们在我国现代美术史中极负盛名的艺术大师呢,就请到这看看。

四、自主学习解决教学重点

(介绍页面的使用方法。分为生平简介、绘画题材、艺术修养、绘画风格、生活情趣、留言簿等方面)

在前五个区域,根据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网上学习,并回答有关题目。然后我们比一比,哪位同学获得的樗最多,他就被聘为艺术馆的讲解员。

五、教学反馈

竞赛规则:

1、听清题目,待老师宣布开始后举牌抢答,答对加一枚标志。回答不全面的,本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补充的同学也可得到一枚标志。

2、在回答问题时其他同学腐倾听,能帮助别组同学回答出正确答案的同学,可获得两枚标志。

竞赛开始

评选出优秀的同学,佩戴“特聘讲解员”胸卡。

六、解决教学难点

集体欣赏《群虾》,从笔墨技法、姿态表现等方面进行欣赏,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七、完成作业

对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作品进行评述。

第2课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初步了解马蒂斯生平。

2、通过作品欣赏,以教材中的文字提示为线索,了解马蒂斯在造型、色彩上的艺术风格,对“野兽派”有初步了解。

3、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评价马蒂斯的作品,能力强的学生能发表自己较为独特的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并学习欣赏齐白石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

难点:以文字表达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观后感。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二、欣赏导入

20世纪的艺术的师——马蒂斯

出示马蒂斯的肖像。

三、欣赏斯的作品

1、《蓝衣女人》创作于1937年,组内谈感受。

2、《金鱼》创作于1912年,面对这幅画谁愿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四、欣赏剪纸作品

(马蒂斯的照片)这是他手术后正在创作,猜猜看,他在搞什么创作?

《常春藤与花》是他晚年的优秀作品。这幅作品主要用了哪几种颜色?给你什么感受?

欣赏马蒂斯《王者之悲》、《小鹦鹉与美人鱼》

五、评价

1、马蒂斯的作品在色彩上注意什么?

色块的组合对比()夸张的装饰色彩()细腻的写实色彩()

2、你认为马蒂斯最爱使用的颜色是什么?

3、通过本课欣赏,你对马蒂斯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马蒂斯的绘画()马蒂斯的剪纸()马蒂斯一生不懈的追求()马蒂斯与野兽派()

六、小结

你们知道吗?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还是一位著名的雕塑家和一位出色的设计师呢。谈一谈学习本课后的收获。

第3课 色彩的纯度

教学目标:

1、了解色彩中的纯度知识,知道色彩三要素,体会色彩的美,利用色彩的纯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2、通过小组分工合作进行探究、交流,深化学生对纯度相关内容的学习、理解。

3、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自主学习的意识等。

教学重点:用色彩纯度变化创作

教学难点:调色、涂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做好学习准备。

二、导入新课:

1、师吟诵《论语》中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我们都学过哪些色彩方面的知识?板出课题

三、讲授新课:

1、师介绍纯度、色相、明度合称为色彩三要素。

2、师吟诵唐代杜牧的“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色彩的纯度的理解,派代表进行汇报。

4、阅读小知识,了解纯度的概念。

5、师吟诵南朝刘勰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6、欣赏书中的画家作品,感受色彩的纯度在作品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7、小组讨论:1、说说书中红颜色和黄颜色的纯度是如何变化的?2、什么是复色?3、色彩的纯度与调色时颜色的数量有什么关系?4、对比纯度变化的作品,哪一幅纯度高,哪一幅纯度低?分别给人怎样的美感?5、使一种颜色的纯度发生变化,有哪些方法?

8、师吟诵《礼记》中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四、课堂练习:

1、学生艺术实践,教师巡视指导。

2、渗透《弟子规》中的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五、课堂总结:

1、分组展评优秀作品。

2、教师提出希望。

六、板书设计:

高纯度(加入灰色或其他色)→低纯度

第4课让色彩动起来

一、教学目标

1、感受色彩强烈对比带来的视觉美感,深入了解对比色知识。

2、学生在回忆、探究、分析、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对比色知识和使画面产生动感的方法,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表现。

3、激发学习兴趣,并促进对美术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和运用对比色。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对比色创作一幅有动感的作品。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并提出问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对图片进行去色处理,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还会有动的感觉吗?

教师总结:我们一起来探究色彩“动”起来的秘密,揭示课题《让色彩动起来》。

环节二:欣赏作品,探究对比色

(一)对比色的概念

1.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色彩给你欢快、有节奏的感觉?(红色、黄色、绿色等)

2.出示色相环,引导学生找一找色相环中哪些颜色对比强烈?(红-绿,黄-紫,蓝-橙)

3.讲解对比色的概念:色相环中,每个颜色对面(180度对角)的颜色为对比色。如红-绿、蓝-橙、黄-紫互为对比色。

(二)感受对比色

1.作品中的对比色

多媒体展示《威斯敏斯特大桥》,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问题:这幅作品中,画面色彩给你什么感受?作者运用了哪些色彩?他是如何运用这些色彩进行表现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

2.生活中的对比色

我们已经感受了作品中色彩的运用,同样的生活中也存在很多的对比色,那回想生活中存在哪些对比色?

教师总结:玩具、游乐场、红绿灯、民间彩塑

环节三:实践练习,运用对比色

1.提出问题:要想表现一幅具有动感的画面,你认为如何用色最合适?

教师总结:运用对比色可以使画面更加的明亮鲜艳从而产生动感。

2.布置作业:创作一幅能让色彩动起来的画。

3.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环节四:展示评价,分享对比色作品

1.学生自愿展示作品。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评价要点:谈谈你表现的内容是什么?主要用了哪些对比色?你是如何表现的?同学们的作品中,你认为谁的画面最活泼、色彩对比最强烈?

环节五:小结作业

1.总结回顾对比色的相关知识。

2.课后作业: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色。

四、板书设计

“"

第5课提袋的设计

教学目标:1.知道手提袋的功能、结构、材质和装饰。

2.学生学会由平面到立体的造型方法,制作手提袋。

教学重点:利用手提袋这个载体,学生进行有新意、有趣的装饰。

教学难点:学会制作由平面到立体造型的手提袋。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请看老师手里拎的是什么呀?它有什么作用呢?(出示实物)

2、师:手提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设计 制 作一个实用又美观的手提袋吧!(板书课题:提袋的设计)

(二)讲授新课

1、手提袋的由来

师:同学们,猜想一下,古代的人们有手提袋吗啊?带着疑问,我们来了解一下手提袋的历史发展。(出示图片)

2、手提袋的构成”“

①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走进手提袋的世界,欣赏各种各样的手提袋。

提出问题:手提袋有哪几部分组成?这些创意的手提袋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

师:这些琳琅满目的手提袋真是漂亮极了,细心观察的同学们你们谁来说一说。

小结:手提袋由提手和袋身两部分组成。创意:袋身为造型的基础;提手与袋身图案巧妙结合。

②师:聪明的同学们你们来数一数,手提袋一共有几个面呢?

提手的设计方法

掏空、黏贴、塑料、绳带等……

师:这样一个手提袋就制作好了,看它美观吗?怎样使它变美观呢?

3、手提袋的装饰,出示图片,欣赏手提袋的装饰设计。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手提袋的设计,为什么?它用的是哪一种装饰方法?

4、教师示范:手提袋的装饰”“

提手与袋身图案的有趣结合:手拎鱼缸。

(三)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四)课堂总结”“

生活用品的设计体现了人类聪颖的智慧,同学们今天的表现十分出色,一个个手提袋制作设计的非常有创意,你们真棒!

”“

第6课 精细的描写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学习发现静物线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及用线进行精细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合作与探究意识。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正确的观察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抓住物象的特征用线进行精细描写的方法。

难点:如何用线精细地表现物象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课前布置学生带旅游鞋。

教师展示一双旅游鞋,提问:旅游鞋由几部分组成?教师将旅游鞋的这几部分轮廓画出来。

提问:看一看这双旅游鞋与真实的旅游鞋有什么不同?学生边观察、边发言。

出示课题

二、自己动手,尝试体验

提问:鞋上有哪些细节?如何画出鞋的细节?

结合旅游鞋的实物及课本上的学生作品。学生观察、思考并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画给你什么感受?你从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能看得这样仔细?小组讨论、反馈。

板书:构图丰满线条丰满刻画精细

我们今天也来用这样的方法进行精细的描写。

教师演示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辅导学生作画。画面的构图、特征的描写、线的组织等。

四、作品展示,评价组织学生评价。

五、小结教师总结

第7课 我的书包

教学目标:

1、了解书包的设计理念,设计的书包要美观实用相结合。

2、观察分析书包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能设计一款美观实用的书包。

3、培养学生关注身边事物的好习惯,提高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书包各部分的设计意图及功能,设计一款自己喜欢的书包。

难点:设计的书包要美观实用。

教学准备:

学生:勾线笔、彩笔、尺子、铅笔等。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猜谜语:“一张嘴巴大又大,两只耳朵长又长,学习文具肚里装,上学别忘带上它”。生:书包。

(二)、小组探究,发散思维

1、师:书包是我们每天上学必不可少的,你喜欢你的书包吗?

最喜欢书包的什么,哪些地方还不满意?(学生谈对书包的喜欢及不满意的地方)

学生谈自己对书包的看法。

生:我的书包是红色的,我很喜欢。

生:我的书包有多层,用起来很方便。

生:我的书包背带很宽,背起来很舒服。

生:我觉得书包很重,我不喜欢背书包。

生:书包的拉链很快坏。

生:书本放进书包里不好找。

师:既然书包还有这么多不足,你们想不想对你的书包进行改良,设计一个符合自己心意的书包。

出示课题:板书:我的书包。

2、课前,同学们对书包的材质、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理解,这节课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来交流和分享。下面先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交流一下感受,分享一下收集到的资料,同时互相欣赏一下自己的书包。开始!(学生小组交流)

3、它都有哪些特殊功能?

——侧兜、加宽加厚的背带、被戴上还有挂环、跟旅行箱一样有一个拉杆、还有的书包背带上面有一个横向的挂扣••••••

4、近几年的书包又有哪些变化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将80年代与90年代的书包进行比较(功能、色彩、外形上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功能单一、色彩单调、外形简单。

5、学生介绍收集到的一些非常有创意 书包。

6、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学生作品,了解书包的不同设计方法。

(出示课件)

7、欣赏了这么多的书包,同学们,你有什么想法了吗?

(学生分别谈自己的对书包设计的想法)

(三)、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都设计出来了别具一格、功能独特的书包,在今后的日子里,希望你们自己设计的书包能够成为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产品,用它所特有的功能服务更多的人,想要使这样一个梦想成真,就需要我们的不懈努力,同学们,加油吧!

第8课奇思妙想

教学目标

1、了解绘画中奇异组合的表现方法,并学会用线描进行描绘。

2、能根据写生、记忆、想象的生活物品,以线描的形式进行奇异的组合。

3、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观察、记忆的习惯。

【教学重点】绘画中奇思妙想的内涵及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将不同事物进行巧妙的重组,构成一幅有新意的作品。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课件、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感受单词cat的添加组合过程,将单词cat命名为小魔术师,贯穿其中。引入本课,板书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初步感知

课件展示马格利特的《比利牛斯山之城》,提出问题:从画面中你都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小魔术师cat交给我们的第一招魔法——求异。

(二)深入探究

大屏幕展示《在莫斯科的英国人》,提出问题:从画面中你都发现了什么?将学生分成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根据小组代表的回答总结出:第二招魔法——组合和第三招魔法——大小对比。

(三)欣赏学生作品

大屏幕展示同龄小伙伴的作品,提出问题:我们的同龄小伙伴是怎样运用魔法的?从画面中你还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第四招魔法——拟人化及在表现作品时,可运用线描的形式进行描绘,并且要体现出线条的疏密、粗细、黑白对比。

环节三:教师示范

教师运用组合与大小对比等方法演示《海底世界》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

环节四:展示评价

自评、互评、师评

环节五:小节拓展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让我们开动脑筋,用知识武装自己,让思维放飞自己,用双手创造生活,将我们的生活描绘的更加丰富多彩。

五、板书设计

奇思妙想

创作方法:求异 组合 大小对比 拟人化

表现形式:线描

第9课、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了解民族传统纹样的历史、文化及相关知识。

2、通过观察、体验,学习利用单独纹样和适合纹样创作一个民族传统纹样,并试着将纹样装饰在物品上。

3、感受民族传统纹样的美感,感悟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设计寓意吉祥、造型优美的纹样。

教学难点:纹样的设计与应用。

教学用具准备:课件、绘画纸、各种绘图工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请学生欣赏并初步感知民族传统纹样的美。

学生欣赏视频,感受苗族民族传统纹样的美感。

二、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看了这么多精美的纹样,关于这节课你想了解什么呢?

问题1、纹样的寓意。

问题2、纹样的创作方法。

2、教师:接下来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欣赏。

欣赏纹样:苗绣作品《女英雄务茂媳》。

教师:她是苗族人心中的花木兰,人们为了缅怀她,将她的故事绣在服饰上,代代相传。学生欣赏纹样,了解图案中的故事。

3、欣赏其他民族的传统纹样,感受民族传统纹样的美。

欣赏纹样,从以下方面对比分析:

板书:(1、取材 ;2、变化;3、纹样组织);

4、分析纹样的特征,探究创作方法。

分析单独纹样的特征,明确什么是单独纹样。

教师出示中心对称图形,与《女英雄务茂媳》进行对比。

提问:与《女英雄务茂媳》相似的纹样在苗绣中还有许多,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对称式纹样相比,这样的纹样有什么特点?

学生对比图片发现《女英雄务茂媳》的纹样具有构图饱满、图案不对称等特点。

教师小结:单独纹样是指具有相对独立性,并能单独用于装饰的纹样。

5、学生认识单独纹样,发现单独纹样有两种:一种是以前学过的对称式单独纹样,一种是均衡式单独纹样。

了解适合纹样。课件对比单独纹样与适合纹样。

教师示范: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材料准备情况,选择介绍 一种或者两种作业的形式。

方法一:剪贴法,剪出多个单独纹样并进行拼摆,制成适合纹样。

学生观察教师示范,学习创作纹样的方法。

方法二:复写纸转印法,方法步骤;

1.将不同形状的彩纸对折一次或两次。

2.在对着好的彩纸中间夹入复写纸。

3.画出一半或者四分之一的图案。

4.展开彩纸,并给纹样上色。

学生实践:

教师提供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纹样素材,并附上寓意说明。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寓意作为设计素材,学习用纹样表达美好情感。

学生选择剪贴或者绘画的方式,创作一个适合纹样。

小组评价:组织学生自评、互评。

教师小结:

大家的纹样设计的都很不错,美观并能装饰生活、美化生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着发现更多的单独纹样,把我们的世界装饰的更加的美丽多彩。

板书设计 多彩的民族传统纹样

1、取材 2、变化 3、纹样组织

第10课,自制小相框

教学目标:

1、了解设计相框的材料、色彩、造型等相关知识,制作一个美观、实用的小相框。

2、通过观察、交流的过程,学习相框的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作能力。

3、情通过学习相框制作的知识,感受不同材质的魅力,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相框的制作方法,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一个稳定、美观的相框。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照片、相框、多媒体课件、制作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自己最喜欢的一张照片,提问,老师想要把这张照片摆放在卧室,没有一个合适的相框,谁能帮帮老师呢?

2.引起学生一起制作相框的欲望,进而引出课题《制作小相框》。

(二)讲授新知

1.初步感知

(1)教师在大屏幕展示不同相框的图片,学生观察并思考。

(2)图片中的相框利用哪些材质呢?(广告盒、雪糕棍、瓦楞纸、饮料瓶盖等废旧物)

(3)什么样的相框造型和色彩搭配的最好呢?(色彩:鲜艳、要突出相片内容,造型:美观,不能挡住照片。)

2.深入探究(1)教师在讲台实物展示几种相框,四人小组观察讨论。

(3)仔细观察,相框由哪几部分组成呢?(边框、背板、支架)

(4)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固定相框呢?(支架、挂钩、磁石)教师示范教师播放视频,演示相框的制作步骤,讲解重点环节。(1.折叠 2.裁切 3.剪 4.粘贴)

(三)学生作业:要求,自选身边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一个美观实用的小相框;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并演示。

(四)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举办小相框展览,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最佳相框,教师总结。

(五)小结拓展: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知识,学生学会用制作相框的方式装点自己的生活,感受化腐朽为神奇的奇妙感受。

第11课 动漫——动起来的漫画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欣赏多种形式的漫画卡通作品,认识漫画卡通的一般表现规律和表现特点。锻炼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及对多种美术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2、学习绘制有特点的卡通造型。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体会卡通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对“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等概念有比较明确的界定,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通过欣赏和评述活动对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进行梳理和归纳,从而对“卡通”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难点:运用卡通造型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

铅笔、水彩笔、彩色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了,教师请一位同学帮忙关一门。

假想一:同学不太明白老师的意图,但还是把门关上了。

假想二:同学很高兴的站起来,跑过去关上了门。二、讲授新课

1、快速示范两幅小品卡通。作品一:学生高兴的站起来。作品二:跑过去关门。

2、引导学生分析:

(1)卡通为什么叫动起来的漫画?

(2)都在哪些方面可表现“动”?

3、引导学生分析“表情之动”,教师及时归纳学生分析整理的造型信息。

4、查找资料,小组归纳:

(1)你找到多少种卡通的表情?

(2)这些表情都代表了人物的什么神态?

(3)表情为什么这样夸张?不画得这么夸张可以吗?

(4)我们在画夸张的表情时应注意什么?试着画一下

5、引导学生分析“动态之动”,教师结合实例分析并示范几个卡通作品,例如:孙悟空奋力挥棒、机器猫垂手无奈、《花木兰》中的小蟋蟀奔跑逃命等。

6、卡通与漫画有什么区别?教材中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卡通漫画作品,它们都有哪些艺术特色?

三、布置作业

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卡通形象,创作出它下一场景的动作表情变化。

四、展示作品

组织“电视台优秀卡通动漫节日展播”活动。

五、小结欣赏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卡通作品。

第12课 电脑美术——巧用卡通形象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学习素材的多种处理方法和合理应用,学习图形处理软件的导入、设计和合成功能,认识利用电脑进行设计创作的特点。

2、注重对设计内容的梳理和选择、归纳,按设计的需要进行重新组合变化,形成最终的设计成果。

3、锻炼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如何更好的运用电脑图形处理的功能与自己设计所需要的内容有机的结合。

难点:对图形处理软件中“矢量”概念的认识及对矢量图形素材合理的使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电脑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展示各种类型的电子贺卡,请同学说出喜欢的类型,说出其中最吸引你的部分。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电子贺卡这么受欢迎吗?”学生回答原因。

“那么,这些漂亮的贺卡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借助电脑美术手段将喜欢的卡通形象巧妙运用在电子贺卡上。

教师讲授如何制作电子贺卡。

(1)明确设计主题

(2)选择合适的制作电子贺卡的动画软件

(3)灵活运用卡通形象和艺术字

(4)根据主题为电子贺卡配上好听的背景音乐

(5)将电子贺卡放到局域网或互联网上

三、课堂讨论与实践

请学生们以组为电位,利用卡通形象,根据所选的创作主题设计制作一张个性突出、美观实用的电子贺卡。

四、作业展示与评价

在局域网上展示创作成果。

五、小结:

指出优点及不足,将作品整理成电子贺卡的主题资源网站,以备后用。

第13课 花鸟画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学习和研究画家绘制的花鸟画作品,加深对中国花鸟画的认识。

2、学习和分析画家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技法,在临摹的基础上添加和创作一副花鸟画。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中国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在探究中积累和创新。

难点:用笔和用墨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

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组成部分。

(2)在众多花鸟画的题材中,梅兰竹菊被认为代表高雅品质的“四君子”。

(3)出示课题——花鸟画。

二、讲授新课

欣赏吴昌硕的作品《菊花》。

面对自然界中的花鸟草虫惊醒创作时,中国的花鸟画家的表现物象的同时更重视缘物寄情。

三、小组研究

(1)对比自然界中的花鸟,欣赏和研究一副花鸟画,想一想画家是怎么用笔和用墨的?

(2)游戏:请你对照黑板上的菊花图片(中锋勾花,侧锋勾叶)。

分别尝试以下几种笔法:

侧锋画麻雀头——点、抹中锋画翅、尾——短线四、分析

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鸟,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胸腹灰白,活泼可爱。

在画麻雀之前,先要理解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由两个蛋形组成,或者是一个枣形加蛋形组成,这样画麻雀就方便多了。

五、临摹一副花鸟画作品,可以大胆的对原作进行添加和创造。

六、展示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说说哪里好。

七、小结

第15课 山水画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了解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初步学习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2、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画出一副表现近、中景和远景的中国山水画。

3、通过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简单的笔墨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的近景、中景和远景。

难点:墨色的浓淡、虚实的变化,笔墨水分的控制,空间的表现。

教学准备

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展示有近景、中景和远景的一副色彩照片和一副中国山水画。

说说两古作品有什么不同?

二、讲授新课

对画家沈周和齐白石做简单介绍后,布置学生欣赏《吴中山水图》和《柳桥独步》。

分组讨论问题:

(1)这两古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这两副作品中哪些地方是中锋表现的?哪些地方用的是侧锋?

(3)这两副作品你喜欢哪一副?说说喜欢的理由。

(4)作品中描绘的景色在你生活中是否见到过?说说自己旅游时见到过的美景。

布置学生分组讨论后,选代表总结发言。

三、实践

(1)强调在浓墨中加水。

(2)强调水分多少与画面的效果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3)强调笔上水分要少,才会控制自如。

(4)布置学生选择与近景不同的内容和墨色画中景。

(5)把重墨再加一倍至两倍的清水调成淡墨,画远山或其他的景色。

六、学生创作

七、展示作品: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八、小结

第17课 雕塑之美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语言、特点、分类和材料等,了解雕塑的审美特点。

2、初步学习分析和鉴赏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能用历史的、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各具美感的雕塑艺术。

3、通过对中外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的欣赏,提高美术鉴赏力,加深对雕塑艺术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成就。

难点:了解不同时期中外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

教学准备

图片、雕塑作品、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课题——雕塑之美

二、讲授新课

(1)看书,提出问题:

书中向我们展示了几副雕塑作品,你认为它们可以分成几大类?为什么?

(2)分成中国古代雕塑与现代雕塑、外国古代雕塑与现代雕塑四大类。你怎样区别古代雕塑和现代雕塑呢?

(3)整理收集的资料。请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资料按要求分类。

(4)提出问题:怎样欣赏一件雕塑作品?雕塑作品和绘画作品在欣赏方法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雕塑作品可以分成几大类?你能在展板上或书上区别出这几类吗?

(5)欣赏:采用讨论的方式,请学生依据自己带来的雕塑作品资料,畅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6)欣赏书中作品:引导学生赏析中国古代和外国古代雕塑作品。引导学生赏析中国现代和外国现代雕塑作品。

三、作业

学生整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四、小结。

、第18课 给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考察活动,学生了解人类的发明与创造是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的体现。

2、学习制作图文并茂的简单的考察报告。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体会探索乐趣,认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美,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伟大之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小组合作,以科学考察的方法找到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事例。

难点:启发学生善于从科学的不同视角发现美、欣赏美,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夹子、报告表、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并与普通画法的作品进行对比。

介绍点彩派及修拉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艺术作品中蕴涵着科学。

二、讲授新课

用刚大镜观察细胞切片,体会微观世界的美。

提问:

怎样表现出有秩序的美?

在其他的自然界中或生活中,你能发现蕴涵的科学美与艺术美吗?

能找到表现方法吗?

素材:宏观世界:城市中建筑的变化,如体育场、桥梁、房屋、亭、塔等。

微观世界:病毒与人类抗衡的演变图,不同的细胞切片,有意菌、植物的生长资料、蚕宝宝的生长过程等。

三、创作交流

引导学生针对观察对象进行讨论、分析和表现。四、展示交流:组织学生在校园或社区中考察,并举行小型科学与艺术报告会。

五、小结。

第19课 昨天、今天和明天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对本课教学内容的学习,初步了解与本课知识相关的中外美术作品。

2、了解艺术与科学是如何完美结合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了解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代表着一个时期的先进水平,二者是相铺相成、密不可分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多种实例,充分体会到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

难点:充分发挥想象,创作一副能体现艺术与科学想结合的作品。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文字材料及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艺术是一个很广泛的范畴,它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

试着来分析一下,课件中的图片都属于哪些范畴?

二、讲授新课

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给大家看这些图片呢?

分小组讨论、汇报:

一般的建筑材料都选用木头或石材,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形与材料既新颖又独具匠心。编钟的造型受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影响。唐三彩的烧制需要1100度的高温。比利时原子球博物馆的外形是参考了物理中的原子结构。

三、你还能为同学们介绍哪些艺术与科学的实例?四、分析作品

请同学们按老师的方法分析《三彩骆驼载舞俑》、《古根海姆博物馆》等,建议以自己的掌握的知识,利用美术语言分析自己喜欢的作品。

五、创作

展开想象,完成一副“22世纪的……”为命题的创作设计图。

六、展示作品

将学生作业利用实物投影进行展示。

七、小结

第20课 科学创造新生活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认识科学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自己或小组合作用绘画或工艺制作等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科学对我们人类生活的贡献。

3、并用绘画、工艺制作等多种形式表现科学创造这一学习过程,培养其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探索科学对生活发展的作用,并以绘画、工艺制作等形式加以展示。

难点:思考与体会科学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教学准备

绘画材料或制作材料、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乘坐时空穿梭机回到古代,去看一看那时候人们的生活状态,如建筑、交通、通讯等。

(2)想一想现在人们的生活有了哪些变化?

(3)是什么力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学生讨论并回答。

二、讲授新课

(1)学生分组,从建筑、交通、通讯、医学、日常用品等方面,将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进行交流,探究科学的发展带给我们的变化。

(2)学生可对现在的科学发明或生活进行幻想。

三、启发创作

(1)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学生作品,了解体现学科功能的表现方法。

(2)欣赏一些运用科学技术设计的生活用品。

四、作业要求

用绘画或制作的方法,表现一副体现科学性并具有一定功能的主题作品。

五、展示作品

科技产品发布会,设计师展示自己小组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讲解。

六、小结。

第三篇:五年级下册 美术教案

第一课

巨匠童心

教学目标

◆了解画坛巨匠齐白石、毕加索相关生平故事及艺术风格。

◆能让学生自主地从多角度欣赏、感受其代表作品,并能用语言描述、分析、评价作品。

◆分析、探讨在过程中渗透的相关美术术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视觉感受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了解立体主义绘画的特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请同学们把课本拿出来、坐好。

(二)课题引入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看张照片(虾)

问:这是谁画的啊?(齐白石)生:孩子们纷纷举手,兴致勃勃地回答是齐白石 生:齐白石

师:恩,是的。20世纪,在世界花坛上有两位特别耀眼的巨匠,他们是中国画家齐白石和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中国画家齐白石他的画品和人品。他热爱生活,追求理想,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湖南湘潭人,是中国的一位著名画家,他能书善画,最擅长的是画虾。他担任过中国美术协会的主席、北京画院名誉院长,还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等。

(三)齐白石的人格 说到齐白石啊!我就要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大家认真听啊!(1)爱国热情 抗日战争时期,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齐白石赴宴作画。齐白石到宴会场,环顾四周一下,满堂宾客,略微思索,铺纸挥毫。转眼之间一幅水墨螃蟹跃然纸上。众人赞不绝口。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横行到几时”,然后书“铁吾将军”,最后拂袖而去。齐白石有强烈的爱国心,当日寇侵略我国之时,他的一幅山水画上题写到“灯下再三挥泪看,中华无此整山川”的诗句,并坚持不为敌人作画。当中国成立时,他已是86岁的老人,但与旧中国相对比,祖国欣欣向荣的新局面,使他十分欣慰,主动把自己画的雄鹰送给毛泽东主席,表示对新社会的热爱。《祖国万岁》是齐白石95岁高龄时为庆祝国庆而创作的作品,原作67×33厘米,纸本设色,用茁壮的万年青象征欣欣向荣的祖国。1980年5月20日发行的《齐白石作品选》特种邮票,将此图作为了小型张图案。齐白石是不是很厉害啊!体现了齐白石的爱国热情。

(2)其傲 齐白石傲,傲如古松。先生壮年时曾教夏午贻的妾学画,夏午贻想感谢他,要给 他捐个官做做,先生当即谢绝了夏午贻的美意。先生不仅自己布衣一生,还刻了一方“白石书屋不出公卿”的印,来告戒子孙不要混迹官场。(3)其痴 齐白石痴,痴如顽石。先生喜欢画螃蟹,也非常喜欢吃螃蟹。一日与家人吃饭,先生敛气凝神地盯着盘中螃蟹,若有所思。夫人惊问何故,先生把蟹腿指给夫人说:“蟹腿扁而鼓、有棱有角,并非常人所想的滚圆,我辈画蟹,当留意。”

(4)其谦.齐白石谦,谦如空谷。先生虽然誉满华夏,但对先辈画家的成就却深表景仰,尤其推崇徐渭、朱耷和吴昌硕三人。先生对同时代的画家也尊重有加,他常以一句话来自律:“勿道人之短,勿说己之长,人骂之一笑,人誉之一笑。”正是这种谦逊和宽容,使先生和同时代的许多画家保持着深厚的友情和艺术上的取长补短

(5)扶弱 上世纪30年代后期,跟齐白石学画的一群孩子,大部分生活比较困难,有时连纸笔都买不起。齐白石来了灵感,他把学生分成两班,一班到市场上卖画,一班留在家里磨墨,磨好的墨倒在一个大脸盆里,然后叫两个调皮的胖学生脱去裤子,在他们屁股上抹上墨,让他们在裁好的宣纸上坐,坐一下,纸上就印下两个黑墨团,也就是两片墨荷叶。两个学生一气就坐出来一二十张。这时候,齐白石笑眯眯地提上笔,在墨荷叶上刷刷几笔,迅速画上几枝斜茎,勾出两朵含苞欲放的荷花,再在荷叶上勾上几条筋络,题上两句诗,一幅荷花图就画成了。等晾干后,钤上印章,马上让学生送到街上去卖。学生们把这些画戏称“坐画”,拿到市场上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互动提问:你从齐白石身上学到了哪些品质? 首先,热爱祖国.做个有理想的人,而不是对功利进行毫无目的的追逐。确立理想和爱好对许多人来说并不困难,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根据自己的爱好,给自己一个目标,然后去追求,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其次,是坚定信念,执着追求„„

(四)齐白石画的特点

①意象美 强化虾的特征:透明弹性、轻捷有力;齐白石的艺术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②笔墨美 笔笔造型、笔墨酣畅、简而意足。线条变化、生动,既有力度又有情趣。

③形式美 虚实变化,疏密恰当,三角形构图稳定而富有张力。

④情感美 乡土气息浓郁,体现纯朴的情感美。被誉为“人民的艺术家”。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再次欣赏作品。师:尝试用一句或几句话对画家或作品做出评价,也可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或收获。齐白石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他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炼质朴,色彩鲜明热烈;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结合,神态活现。论画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篆刻布局奇特有力。

五、分组研究(欣赏、学生模仿分析)

(1)书中其他作品的特点(意境、表现方法、画面效果等)。(2)选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谈谈它给你的感受.。帮助学生进行评述归纳。

六、布置作业 对自己喜欢的一幅作品进行评述并用书面的形式写下来。作业要求: 1.字数要求500字左右 2.内容真实、有自己的思想。3.下次新课之前完成

七、课后总结 师:短短的一节课时间的学习,我们不仅进一步了解了齐白石,让我们领悟了齐白石的精神,记住了齐白石爷爷的画,懂得了要像齐白石爷爷一样细心观察,不断探索、勇于进取。我感到非常高兴。下课 谢谢

八、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赏画导人

课件出示毕加索的作品,学生欣赏。

1、风格介绍

毕加索一生都在不断的变换艺术手法,尝试了现代艺术的几乎所有风格,且都有震惊世界的传世之作,并开创了对现代绘画影响深远的立体画派。之所以罗列出毕加索不同绘画风格阶段及代表作,是为了能更好的突出大师一生最求创新的精神。

教师小结:毕加索是世界画坛巨匠,是20世纪世界画坛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揭示课题:巨匠童心

二、交流、讨论(交流收集的信 息;了解画家生平故事、艺术风格特点。)分组交流、讨论、整合相关信息。

《哥尔尼卡》是毕加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出示《哥尔尼卡》,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进行直观描述。提问:仔细观察作品,画家画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指定学生说一说。教师从画面的形象是完整的,还是支离破碎的?为什么要这样画?画面的色彩为什么是这样?画家想表现什么?这些问题入手,展开范例讲析,从历史背景到构图再到画面形象分别代表什么让学生走如毕加索的内心,了解画家爱心的同时引出立体主义概念----立体主义绘画以几何结构组成平面图形来进行表现,把体积灵活多变的展开,创造出新的视觉空间。

教师小结并简介毕加索的生平、艺术风梅及艺术成就,讲述有关故事。板书:童趣、纯真

三、临摹表现

尝试线描作业---临摹毕加索作品《坐着的玛丽·泰雷兹》感受立体主义绘画风格。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只上一节课,就能尝试对静物、动物、人物形象进行分解,重新组合成一幅画是有些困难的,临摹就成为学生们初步掌握立体主义绘画语言的极好方法。

四、学习评价及小结

用一句或几句话对画家或作品做出评价,也可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或收获。

课下再收集其他艺术家的故事。

第二课 同一幅画

教学目标:

1、了解色彩语言的丰富性,认识色谱,学习调色与涂色的方法。

2、能准确地认识色、调色和涂色,个体完成涂色练习并参与集体组合成画的活动。

3、能表现出对世界名画的欣赏、临摹与组合的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富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集体协作的精神。

教具准备: 水粉颜料、水彩笔、毛笔,调色盘,小水杯、挂图、课件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课件欣赏荷兰画家凡高的代表作品。

引导提问:你见过这些画吗?特别是最后这一幅《修路工人》,也就是课本所展示的是同一幅画,你们的感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学生组内交流、讨论。认识色彩是绘画的语言,色彩是相同的。(附:可简介下凡高生平及作品风格)

二.探索思考

1、引导思考:这幅画主要有那些颜色? 学生观察与识色 教师提问与引导

2探索调色方法:这些颜色是怎样调配出来的呢?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注意要做到切实的交流探讨。三.探索体验

1、根据教材的提示,用大红和柠檬黄进行调和,把产生的橙色与同桌的比一比,色彩效果是否一样?为什么?

教师演示重点小结:两种颜色相调和,颜色分量的不同使得色彩效果产生变化。一般朝分量多的颜色方面倾斜,所以调色时应该能判断看准色彩的倾向性。

2、在一种颜色中调入黑色或白色,看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教师演示小结:通过这一个办法可以让色彩发生明度变化,又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这样就可以调出许多颜色丰富的层次了。

3、出示教材右页马赛克效果的《修路工人》画中取一方格(G5),这一格是有24个小块组成的,将它们分解开,与色谱中的颜色对号入座。(学生也可参与部分)

4、任意找一种《修路工人》这幅画的颜色,尝试调配一下,是否很接近?(注意保留这个练习作品,等下可以作为抽取作业内容的入场卷哦?)四.分工合作

1我们可以将这幅画分解成许多小色块,近看这些颜色,但远一点或眯眼看,画面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了。将横排的A-J与竖排的1-5交叉组成编号,全班每个同学画其中的一部分(按照刚才的练习作业抽取作业位置的编号)。

2、临摹涂色。按照小格的颜色来调色、涂色、注意不能出格,相同的颜色可以一次涂完再换蘸颜色。提出要求,巡回指导。五.组合展示 1让完成作业的学生按照底纸上的格子,找准坐标贴上自己的那部分作品。2.引导学生眯眼睛看看,欣赏评全班同学集体组合画出的作品。六.教学拓展:

色彩是绘画的语言,也就象文学语言运用的艺术一样,色彩语言的调配也需要认真的研究与探索,今天你有收获了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体验,游戏导入

1、大家猜猜看

出事《星月夜》的黑夜局部图,请学生猜猜看可能是什么,再逐渐补齐局部图,最后呈现完整的《星月夜》图。

2、出示现实生活中的月亮与《星月夜》局部中的月亮,请学生议论说一说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与现实的月亮相比,《星月夜》中的月亮一笔一笔非常清晰,有很强的笔触感。

3、导入课题:同一幅画——笔触表现

二、互动讨论,方法探究

1、教师示范,对比感受笔触。

教师运用排列的线条画出一棵树的树冠。

出出示用平涂法画的树冠,与之对比,有什么不一样?

2、出示一组不同笔触画得树丛,对比分析。

笔触的运用可不止这一种方法,一起看看还有哪些?(排、点、摆)

3、小训练:试一试用刚学的方法,画一朵云或临摹《星月夜》的月亮。反馈尝试练习,互动:用了什么笔触?画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情绪?

教师指导:A、用钢笔绘画时要注意线条的排列和组合,不可过于凌乱;B、用水粉绘画时要注意用色与用水的多少,水分要适中,这样才能更好的表现画面强烈的笔触;C、不管用哪种方式,笔触都要肯定、明确。

小结:运用排、点、摆的方法,不仅使得树具有立体感,还能表达作者的情绪。

4、欣赏《星月夜》,体会笔触与情绪的表达

讨论:画家把云层、星星、数目画成了什么样子?是怎样用笔的?

小结:碧蓝的天空充满了漩涡的云,星星一轮一轮的笔触在闪耀;树木用了波浪线,好像在生长一样。

5、出示莫奈的《日出.印象》、毕沙罗的《林荫大道》,提问:这两幅作品中用了哪些表现笔触的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不同的笔触能表达不同的情感。

6、小结:有的用刷、摆的方法表现朦胧宁静的天空及日出时波浪不兴的湖面,表达内心的祥和;有的用点的方法表现树木上阳光的闪耀,也表达出欢愉的心情。针对不同的景色画家的处理方法不一样,所以效果也各不相同。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构思一个表达自己心境的场景,选择《星月夜》的一个局部,选取合适的色彩和喜欢的笔触,体验大师的手笔。

2、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大胆绘画笔触感强的同学。

四、作业展评

五、教学拓展

出示国画作品,引导发现中国画的用笔。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马蒂斯画作《罗马尼亚式的衣饰》欣赏导入,并简单了解马蒂斯作品的特点。

2、教师出示课前绘制的《罗马尼亚式的衣饰》两张冷、暖色调的范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分组座位。

3、揭示课题并板书:同一幅画——色彩我来配。

二、对比分析,色彩探秘

1、对比分析,认知色彩冷暖,以及冷暖色调的情感表达。

2、给出“活泼、沉静”两个词让学生将词汇与两幅范画进行正确的联系。板书:活泼、沉静

4、引导学生分析找出表现活泼和沉静的画作里分别用到了哪些颜色? 板书:红、黄、蓝、绿

5、出示色轮进行对照讲解,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冷暖色性以及色彩感受。

6、引导学生学习色调知识。冷色调、暖色调

三、创作体验

1、色彩我来配作业布置:用你钟爱的色彩,将《罗马尼亚式的衣饰》进行重新配色,与同学的作业相比较,谈谈哪副作品让你感触最深。

2、巡回指导

四、作品品议 先自评再互评

五、小结

第三课 能干的帮手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各种工程车,了解它们不同的造型特点及功能用途。技能目标:抓住不同工程车的外形结构和特点,用绘画的形式加以表现; 情意目标:在描画工程车的过程中感受造型活动的乐趣,领会设计与创造的意义。重点难点:

1、理解工程车不同部位之间的立体穿插关系。

2、准确表现工程车的立体形。

教学准备:CAI课件,相关工程车的图片资料等。教学过程:

一、视频赏析,学习激趣。视频欣赏工地施工的情景。

建筑工地上,装载车举起它巨大的“手臂”装组石子和土方;清晨的街道上,清扫车正转动吸盘清扫街道,还有更多能干的工程车活跃带城市的每个角落,施展着超凡的本领,建设和维护着我们美好的家园。

板书课题:能干的工程车

二、图片赏析,分析结构。

1、画法学习。

选取工程车的局部进行学习。

问题:这个部位分别是由哪些零部件组成的?其构成特点是怎么样的?怎样用绘画的方式加以表现?(1)学生初步尝试。(2)赏析评价。(3)讨论修改。(4)小结:

A、根据工程车的结构特点,将它分成几个部分,勾画大体结构线,确定各部分的位置比例;

B、分别画出各部分的内部结构线,注意各部分的形的穿插和遮挡关系; C、添画细节; D、整理完善。

2、出示车模图片,学习拓展。

问题:认识这些工程车吗?知道它们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吗?由于工作性质不同,它们的造型也不一样。想一想,它们的外形有哪些不同?

三、创作体验。

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工程车,勾画下来。

四、欣赏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析材料,学习方法

1、分组讨论,认识材料:每种材料可以做什么?

2、方法讨论:

怎样制作?(如纸盒经过剪贴可做车身,瓶子可做车轮,吸管、纸桶可做车上的线路管道等)

3、范例分析:出示挖土机的图片,说说每个部分可以用什么制作。

二、学习方法:

1、细致观察,巧妙分解;

2、明确分工,分块制作;

3、合作组装,装饰完成。

三、分工合作,共同创造。

1、依据本组材料的特点,互相讨论,明确本组设计制作的主题。

2、对本组制作的工程车仔细观察分块,并明确每个人的分工。

3、分工制作部件,共同组装完成。

四、展示作品,共同赏评。

相关资料:

1、装载机介绍 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机械。装载机的铲掘和装卸物料作业是通过其工作装置的运动来实现的。装载机工作装置由铲斗、动臂、连杆、摇臂和转斗油缸、动臂油缸等组成。铲斗通过连杆和摇臂与转斗油缸铰接,用以装卸物料。动臂与车架、动臂油缸铰接,用以升降铲斗。铲斗切削刀上具有锋利的巨齿。齿形设计考虑了插入阻力、耐磨性和易于更换等因素。齿形分尖齿和钝齿,轮胎式装载机多采用尖形齿,而履带式装载机多采用钝形齿。教材中呈现的装载机属于前者。

2、挖掘机介绍 挖掘机一般由工作装置、回转装置和行走装置三大部分组成。根据其构造和用途可以区分为:履带式、轮胎式、全回转、非全回转、铰接式、伸缩臂式等多种类型。工作装置是直接完成挖掘任务的装置。它由动臂、斗杆、铲斗等三部分铰接而成。动臂起落、斗杆伸缩和铲斗转动都用往复式双作用液压缸控制。为了适应各种不同施工作业的需要,液压挖掘机可以配装多种工作装置,如挖掘、起重、装载、平整、夹钳、推土、冲击锤等多种作业机具。

3.推土机介绍 推土机是一种多用途的自行式土方工程建设机械,它能铲挖并移运土壤。推土机工作装置包括推土铲和松土器。推土铲安装在推土机的前端,是推土机的主要工作装置,它由铲刀和推架两部分组成。推土机处于运输工况时推土铲被提起;推土机进入作业工况时降下推土铲,将铲刀置于地面,向前可以推土,向后可以平地。铲刀有固定式和回转式两种安装形式。其中的回转式铲刀可在水平面内转动一定的角度,实现斜铲作业。如果将铲刀在垂直平面倾斜一个角度,则可实现侧铲作业。通常,向前推铲土石方、平整场地或堆积松散物料时采用直铲作业;傍山铲土或单侧弃土时应采用斜铲作业;在斜坡上铲削土壤或铲挖边沟时则采用侧铲作业。

4.平地机介绍平地机是一种装有铲土刮刀,配有其他多种辅助作业装置,进行土壤的切削、刮送和整平等作业的土方工程建设机械,配置推土铲、土耙、松土器、除雪犁、压路辊等辅助装置、作业机具时可进一步扩大使用范围,提高工作能力或完成特殊要求的作业。因此,平地机是一种效率高、作业精度高、用途广泛的工程建设机械,被广泛用于公路、铁路、机场、停车场等大面积场地的平整作业,也被用于路堤整形及林区道路的整修等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设计机械手和制作机器人模型的方法,掌握机械立体形的画法,能运用各种媒材进行机器人模仿造型活动。

2、透过美术创作活动,学生的空间想像力逐步发展,对媒材的造型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并能合理选择和使用媒材。作业应做到造型与功能作用相结合,初步形成设计应用意识。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团队活动任务中,独立思考,共同探讨,使小组活动有序协调地开展。对设计与制作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设计机械手,掌握机械立体形的画法。

2、用线描的方法画机械立体形

教学过程:

一、动画欣赏认识机器人

1.欣赏机器人动画和影像片断。2.引导提问:

你了解机器人吗? 你是从哪里了解到机器人的有关信息的? 学生自由交流,谈论机器人。3.认识机器人:你认为机器人是什么呢?是人吗?是机器怎么又叫机器人呢? 教师小结: 板书课题:《聪明的机器人》

二、认知结构 尝试训练 1.了解机器人的作用。引导思考:机器人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我们来看一看机器人的类型有哪些,分别都能做什么。

机器人分为两大类: 即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

2.认识机械手的造型特征。一般讲的工业机器人,就是机械手臂,代替人类进行一些特殊性工种的工作,根据你看到的这些机械手图片,说一说机械手臂的外形特点。学生讨论,自由发言。3.教师介绍北京航守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研究与开发的“多指灵巧手”。

4.自主尝试机械形体画法。看书分析机械形体是怎么画的,试一试螺丝帽的立体形的画法。学生尝试练习,展示作业,教师反馈,进行技法指导。

第四课时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关于机器人的一些知识,也尝试了机械体的画法,那么今天我们就利用自己的想象创造来画一个机械手。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创意设计

1.机械手功能探讨。

你准备设计一个具备什么样功能的机械手?学生自由发言,交流。2.提出活动:参照资料或展开想像.用线描的方法设计一只机械手。注意将关节的连接部分交待清楚,画出机械手的立体形效果。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三、展示创意 学生自评,将设计意图和机械手的功能进行设计发表。

第四篇: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个性化设计

着衣母婴卧像

教学目标:

1.欣赏《着衣母婴卧像》了解其材料、形式和内容。

2.能用简单的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3.通过描述、欣赏、观察、比较感受和理解亨利.摩尔独特的雕塑风格。学习其创新精神。

4.感受亨利.摩尔用和平而专一的心灵、用所有的激情和创造力歌咏和谐的精神。

教学重点:感受亨利.摩尔为时代创造的与环境对话的雕塑语言。

教学难点:感受亨利.摩尔的雕塑风格——歌咏自然、歌咏和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英国现代雕塑家亨利.摩尔的童年是在矿区度过的。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雕塑《着衣母婴卧像》。

(二)自学

1.默读文字部分,自己结合文字欣赏雕塑《着衣母婴卧像》图片。

2.同桌交流:(1)你读懂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作品的理解)

(2)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小组交流:尝试解决同桌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教师讲解

设问:1.亨利.摩尔常常借用母亲的身体表现山峦、丘陵和大地,他为什么把母亲的身体和大地练习起来呢?

讲解:(1)以具有力量感的女性人体,以丰满、成熟美丽的母亲身体表现山峦、丘陵和大地。也就是用母亲来象征自然比喻自然。

(2)在这个作品中母亲宽大的胸膛和胯部还有手臂所围绕的很大的一个空间里有一个很小的孩子。这显示了孩子在母亲怀抱里的安全感以及母亲的伟大。孩子不指任何一个具体的孩子,母亲也不指任何一个具体的母亲。

(四)拓展学习

过渡语:为了更好地了解亨利.摩尔独特的雕塑语言,学习其创新精神。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雕塑世界。

1.欣赏:《斜倚像》

师:1929年亨利.摩尔受玛雅文化中的雨神侧卧像的启发创作了第一尊《斜倚像》,1938年创作了雕塑《斜倚的人》后,他对“斜倚像”这个主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此衍生出各种形式的“斜倚像”。

这是他创作于1956年,现放置于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入口前的《斜倚像》。同学们,你能看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生:大理石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大楼建造到一半时,亨利.摩尔接到了为该组织设计一个大型雕塑的委托。这次他意识到自己是在为一个思想目的性极强的机构搞创作。他仔细研究、反复推敲、抛弃许多初稿后,雕刻了一个不带任何故事情节的斜倚像这是摩尔创作的“斜倚像”主题中最成功的一件。

师:眼睛的造型虽然相对简单,但绝非轻率雕刻而成。眼睛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整个石雕人像的精神面貌的基调。作品在完成后,深受公众好评。至今,无论是作为一件艺术品还是一件主体性的雕塑,它都有着很高的声誉。

2.欣赏《王与后》

师:你能看出这件雕塑的材料吗?生:青铜。师:真有眼力。这件青铜雕像高161.3厘米。师:谁来说说它的样子?生:头上有一个洞

长的很怪

头上有角

身体是扁的师:作品中的王与后头部都有一个洞,似眼非眼,面孔十分怪诞,像个面具,似人非人,身体薄且长,呈扁叶状。作品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细部刻画。

师:摩尔说理解这组雕像的线索在于这个“王”的头部,那是观、胡须和颜面的综合体,象征着原始王权和一种动物性的“潘神”似的气质的混合。

摩尔作品的气息和内涵是愉快、深情或积极向上的。他的作品为时代创造了一种新的雕塑语言,那是一种与环境对话的语言,一种充满人性的现代语言。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生:如《着衣母婴卧像》愉快、深情、《斜倚像》二积极向上、《王与后》......课后反思: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隐性目标: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教学难点: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学生交流资料:请2~3位同学向大家介绍齐白石。

(要求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介绍)

三、引导欣赏:

1.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

2.群虾》(课件出示)〈对比真的河虾与对虾〉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他自己很不满意。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创造了艺术中的“虾”。

3.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  他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奋刻苦)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回家后,他跟母亲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白天干活晚上画画,常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在齐白石八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每日作画数幅。(故事)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以后画工笔画会很吃力,于是就趁年轻时画了很多张工笔的小虫,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内容。年纪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画中添加写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规定的绘画量。欣赏几幅齐白石的代表作品:(教师引导分析)中国画:《蛙声十里出清泉》《荷花蜻蜓》  篆刻:鲁班门下  书法:发扬民族文化

4.齐白石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他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炼质朴,色彩鲜明热烈;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结合,神态活现。论画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篆刻布局奇特有力。

5.分组研究(欣赏、学生模仿分析)书中其他作品的特点(意境、表现方法、画面效果等)选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谈谈它给你的感受。

四、小结:

课后反思: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马蒂斯的艺术作品,了解马蒂斯在造型、色彩上的艺术风格。

2、感受中外兼职的不同,尝试使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剪纸作品。

3、用马蒂斯晚年带病创作,达到个人艺术巅峰的事实,启发学生做事有恒心,不轻易放弃的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马蒂斯作品在造型和色彩上的独特风格

教学难点: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剪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具准备情况。

二、激趣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这节课我们建会学习什么呢?请大家欣赏两幅油画,出示法国画家雷诺阿的《金发少女》和马蒂斯的《戴帽的女人》,请大家观察比较,然后说一说:哪幅画带给你的视觉冲击力最强?为什么?

2、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戴帽的女人》是法国画家马蒂斯在1905年创作的一幅油画,整幅画色彩丰富、对比强烈,画家不仅在背景和人物的服装、帽子上大胆用色,而且还在妇人的脸部运用了浅绿色、淡黄色和朱红色,整幅画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3、这幅画不仅感染了你们,1905年在法国秋季沙龙展览会中,也以它鲜明的色彩、强烈的对比,轰动了整个美术界。由于作品与传统的写实色彩截然不同,评论家们戏称这幅画的造型、和色彩就像“野兽”一样奔放、狂妄,“野兽画派”因此而得名。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野兽画派”的代表人马蒂斯,板书课题: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三、赏析感悟

1、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艺术家马蒂斯:

马蒂斯简介:

1869年12月31日生于法国;

1905年在秋季沙龙展出画作,被评论家成为“野兽画派”代表人;

1941年患肠癌,手术后从事剪纸创作;

1948年完成汶斯小教堂室内设计;

1954年11月3日,病逝于法国尼斯。

2、接下来,让我们欣赏两幅马蒂斯的代表作,《蓝衣女人》,这是马蒂斯1937年创作的作品,请大家针对这幅画的内容、造型、色彩等方面,互相说一说:自己对这幅作品的理解?

小结:画中的人物手拿念珠正在沉思,她戴着黄色害羞草编制成的头冠,犹如火圈絮绕在头上,与其左侧的黄色图像相呼应。此画颜色平整而明亮,整幅画似乎由黑色的心形环抱着红黄蓝三种颜色,彰显出画家时髦的思考角度和感官。

4、通过刚才马蒂斯的简介,我们已经知道了:马蒂斯1941年神患肠癌后,由于不便在从事绘画创作,于是他就在病床上和轮椅上开始了剪纸创作。说起剪纸,咱们中国的剪纸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下面请大家看两幅剪纸作品,然后说一说:你是如何判断出哪幅是中国剪纸、哪幅是外国的剪纸?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中国剪纸:造型生动、形象复杂、色彩单一

外国剪纸:造型简洁、形象夸张、色彩丰富

引导学生针对这幅剪纸作品,总结板书马蒂斯剪纸作品的艺术风格:

造型:抽象、简洁、夸张

色彩: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性

四、操作实践

1、了解了马蒂斯剪纸作品的艺术风格后,这节课我们主要是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一幅剪纸作品。那该怎么做呢?下面老师给大家简单演示一下:

首先是构思形象。可以先在纸上简单画出草图。其次是考虑么部分的用色。颜色要与底色有对比,深色的底色,配上浅色的主题;浅色底色配上深色的主题。然后按照自己的构思剪出每个形象。提示学生小心使用剪刀,和剪掉的碎纸不要乱扔。最后粘贴每个部分。涂胶水时只在每部分的上下、左右和中间抹上胶水就可以了。另外粘贴时要合理安排每部分的位置。

2、相信通过老师的演示大家对自己的作品也做到心中有数了,那现在请大家来看看这节课的作业和要求。

(一)作业

三人合作,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一幅自己喜爱的剪纸作品。

(二)色彩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性

五、展示评价

1、推荐优秀作品作者把自己的作品拿到讲台黑板前展示介绍给大家看。

2、下面的同学,从造型、色彩等方面说一说你你喜欢谁的作品。

课后反思:

色彩的纯度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引导学生掌握色彩基本知识,了解明度、纯度的概念和纯度渐变的调配方法。

2、操作领域:要求学生通过色彩纯度渐变的调配练习,学会色彩,掌握其绘制的方法。

3、情感领域:分析色彩对比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培养对色彩的渐变的兴趣,体验出纯度渐变的艺术风格,提高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纯度的概念,感受纯度渐变的艺术特点以及构成规律,练习掌握其绘制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探索纯度渐变的规律,绘制丰富的纯度渐变图案。

2、添色时要均匀有致,细致耐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颜料中的色彩着手,找出红、黄蓝等各种系列的色彩。比较颜色的鲜艳程度,通过实践引出问题。

二、新课教学。

A、先选择一种原色,逐渐调入一种灰色,要求学生观察并说出颜色的变化。

B、回顾对比色的概念,选择一种原色,逐渐调入对比色,要求学生观察说出变化。

C、回顾明度渐变的骨骼设计,在创新的基础上设计新的骨骼。

学生观察、讨论,试着调配色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调色实验,讨论实验结果,并把结果有序的添在作业纸上。

四、布置作业。

A、设计骨骼或者自然形。

B、练习色彩调配方法,调配出有区别的纯度渐变色彩,有序排列。

五、学生自评。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说出感受或是进行评价。

课后反思:

让色彩动起来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幅富有动感的作业。

能力目标: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色彩的对比关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的造型能力。

隐性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如何利用色彩的对比关系来表现画面动感。

教学难点:对比色的运用情况及画面动感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教师:我们都只听说人能动、动物能动、风吹草动、你们听过色彩会动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张很有意思的图画,但是有一幅图画却给了我们动的感觉。请大家来看看这组画面,哪幅给你动感呢?

学生:黑白的给人很安静,彩色的给人动感。

教师: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色彩产生强烈动感呢? 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让色彩动起来》。

二、探索新知

1、教师播放课件,请学生看屏幕。

教师:春天来了,春光明媚,让我们跟着美丽的蝴蝶去做一次美妙的旅行,请同学伸出手指跟着蝴蝶一起飞。学生:动起来。

教师:咦,你们怎么停下来啦,学生:看不到了,他们的颜色一样

教师:对,蝴蝶与环境的颜色一样,没有对比了,所以就看不见。在生活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品放在一起,能相互影响显示出差别,如大——小,高——矮。像这种现象就叫对比。你们还知道什么对比? 学生:说一说。

在色彩世界也是一样,有很多对比。瞧,请看屏幕。当蝴蝶来到不同色彩环境中,他们相互影响,显示出不同的差别,这就是色彩对比。请问绿色的蝴蝶在那种环境中最为突出。学生:回答。

教师:老师也同意你的看法,“万绿丛中一点红”,说的就是这个理。红和绿就是一组对比色,放在一起,红的更红,绿的更绿; 板书:对比色   红和绿

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个小礼物——色相环,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色环中你能找到哪几对强烈的对比色。学生:找一找,教师板书: 蓝-橙  黄-紫

教师:我们能在色环中找到强烈的对比色,你们能从你们的彩色笔或者油画棒中找到对比色吗? 学生:找一找,汇报交流。

2、感受生活中的强烈对比

教师:像这些对比强烈的色彩也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给我们的生活增光加彩。出示图片:儿童滑梯、室内装潢、鹦鹉。

3、感受艺术品中的强烈对比

教师:对比色这么美丽,让我们来看看艺术家们是如何运用强烈的对比色,这是一幅民间艺术家的剪纸作品。出示图片:他分别运用了哪些对比强烈的色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生答)。(运用了红色,绿色,蓝色、黄色等对比色)给我很强烈,鲜明、跳跃。

教师板书:强烈,鲜明、跳跃

4、探究总结

教师:是不是画面中只要有对比色就能使画面有更强的动感呢?带着这个问题,来看这样一组图。出示图片:同样的5种色彩,哪个给你的动感更强呢?(第二幅动感强,)为什么?

学生:色彩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相邻的两个色彩对比强烈,教师:我们再来看一组图。排列顺序相同,哪个动感更强烈呢?为什么? 学生:第二幅用了波浪形的线条,形体上增加了动的感觉)同学们观察分析的很到位。

教师:那么现在同学们能回答这个问题了吗? 学生:1、画面中邻近色对比强烈,产生动感 2、造型产生动感。

三、教师小结,延伸本课主题意蕴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让色彩动起来”,了解了强烈的色彩对比在艺术品中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强烈的色彩对比让我们的生活像色彩一样跳动起来,生机盎然。

课后反思:

提袋的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教学,了解手提袋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功能。

2.技能:认识提袋的结构设计和制作方法,并发挥想像力,设计制作出造型新颖美观的手提袋。

3.情感: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中的设计,体会设计的美感与乐趣。

教学重点:能够大胆想象,设计出独特新颖的手提袋。

教学难点:掌握提袋的制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谈话导入

1、出示一件新颖独特的兔子造型的提袋作品,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在揭晓答案后引入课题《提袋的设计》。教师板书课题:提袋的设计

(设计意图:运用直观的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状态,兴趣盎然地投入本课学习。)

二、讲授新课

(一)、了解提袋的结构与功能

1、师:要设计提袋我们首先要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学生观察回答)

2、师:平时在生活中提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针对这一特点在设计时应注意什么?(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回答)

3:出示不同特点与用途的提袋

提问:猜一猜这些提袋是为什么产品进行设计的?你从提袋中了解到什么内容?(学生通过思考了解体会提袋的商业性与文化性的特点)

4、师:根据同学们的年龄特点,老师猜想你们可能会跟喜欢下面这些提袋,出示符合儿童特点的提袋图片。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件,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使学生了解提袋与生活的关系与功能,提袋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有商业性、文化性和美观性)

(二)学习提袋的制作方法

1、出示教师制作的提袋,学生观察提袋的外观有几个面,联想拆开之后的形状。

2、对照书中的拆分图,建立平面与立体的联系。

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制作纸袋。

(设计意图:用最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平面与立体的关系,并且带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解决提袋制作这一难点)

(三)引导创新:

1、过渡:我们一起制作了一个常规的手提袋,但是似乎不是你们想要的,你们想要的应该是这样的吧!

2、师出示在提手上进行创新的提袋图片,学生观察,并找出规律。

3、师出示在袋身上进行创新的提袋图片,学生观察,找出规律。

4、师继续出示更大胆更夸张的手提袋图片,拓宽学生的思维。

5、小结并点燃学生的创作欲望。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设计图片,了解设计的规律与方法、并且渗透打破常规大胆想象的理念,拓展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三、提出本次作业的要求:

用现有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大胆、新颖的手提袋。

(1)大胆创新,合理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设计制作。

(2)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和谐。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利用现有材料,比如大自然中收集的一些材料大胆表现,积极创作)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学生动手实践,自由创作。自由选择各种材料和方法(剪、贴、折、画等)来创新设计制作,大胆进行有创意的实践活动。

五、展评,学生自评互评

1、欣赏同学们的作品,介绍自己的作品,引导从设计制作、方法材料、色彩搭配、创新点、遇到的问题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谈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感受。

2、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提出不足及改进方案,评选出:最具人气作品,评选小小设计师

评价标准:主要从造型、装饰、色彩、与创意

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体会快乐,热爱创造)

六、小结

设计源于生活,并且要运用于生活,为生活增添乐趣,希望以后大家在设计手提袋的时候能够再考虑一个因素“环保”,这件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的美好。

课后反思:

精细的描写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发现静物线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及用线进行精细描写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合作与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正确的观察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抓住物象的特征用线进行精细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用线精细地表现物象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回忆过去学过的线描《自行车局部》、《植物写生》。

第一次明白了写生要大胆,歪歪扭扭也很可爱;第二次明白了写生要注意顺序,才能尽可能避免透明线。

二、引入:今天又要线描写生了,应该比过去更进一步了。

板书:精细的描写

导语:这课题很像教同学们写作文,要把文章写得精细要用耳听、用眼看、用嘴尝、用手触、用心想。你认为“精细的线描”对于写生线描来说指的是什么?

板书:丰富的线条 三、欣赏:《两个中国香炉》

幻灯片:图、画家阿道夫-门采尔简介 提问: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精细的描写)

这些线条是画家想像出来的吗?(板书:细致的观察)

欣赏:线描优秀作品 四、欣赏学生作业

提问:这些学生作业线条都比较丰富,可同《两个中国香炉》相比,仍显得不够精致,你认为问题出在哪里吗?

小结:用笔不宜过粗;

走线不宜过快; 线少可加阴影; 归纳尽量简洁。

五、布置作业  :通过(细致的观察),采用(丰富的线条),完成(精细的线描)。

六、学生作业,教师巡导。

七、评价两份优秀作业。

课后反思:

我的书包

教学目标:

1、写生、设计理想中的书包,初步学习写生的方法。在想像中抓住书包基本结构进行创新设计

2、欣赏、对比不同类型的作品。

3、在评价中感受美的设计与美化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掌握书包的形状、结构和外表特征,大胆设计一个书包,并有所创新。

教学难点: 设计有创意的书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开始上学书包就一直陪伴着我们,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和进步。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认识一下书包,看看自己的书包有什么特点,尝试自己也来设计一个书包,做个小小设计师

二、实例赏析

师:我们再来欣赏一些其他样式的书包(各种类型的书包图片)

师:书包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外形、颜色都有很大的区别,书包上的装饰图案更是五彩缤纷。现在呢,老师想请几位同学上来向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的书包。

三、学生展示书包

生向同学展示自己的书包

(师逐步提出外形、颜色、图案、功能)

重点从形、色、图案入手,体现美术特色,抒发个人情感。四、设计

师:今天,我们班里要开一个书包超市,专门卖我们班上同学设计的书包。作业要求:以下任选一项完成:

1、发挥想象力,设计一个款式新颖的、造型独特的书包; 2、设计一个功能奇特、造型独特的未来的书包 五、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六、作业评价(书包展示柜)

教师挑选优秀作业把作品插入老师事先准备好的货架上,再让这些同学向大家介绍他设计的意图。

逛超市活动:让全班同学欣赏书包作品,并讲出自己喜欢的书包,说明喜欢的理由,教师引导。

七、教师总结。

课后反思:

奇思妙想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怪异的创意中寻找超越现实的美感,并体验创造新奇事物的乐趣。

2.掌握多种表现奇思妙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

3.学会用剪、切、挖、贴、插、画等方法表现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表现奇思妙想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创造出奇妙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悟、畅想

1、同学们,任何事情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这是——(手)你们知道用手能设计哪些奇妙的作品呢?(出示各种各样的手,学生欣赏)看了这些作品,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是啊,只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就会有创造。正是有了这种想象,人们造出了潜艇、飞机、…

今天,就让我们展开奇思妙想,一起进入神奇的想象世界吧!(揭示课题)

2、读关于想象的名言。

3、是啊,生活中离不开奇思妙想。

欣赏图片。(小猪音响、各式包包、奇特的凳子、特色餐具)小结 环境建筑中离不开奇思妙想。电影中离不开奇思妙想。广告中离不开奇思妙想。

4、怎样让我们的想象更丰富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奇思妙想训练营。

这是一个普通的水杯,我们把自己异想天开的创意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也可以把一些废旧的物品经过自己的巧手变一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作品不仅奇妙而且幽默有趣。

5、除了刚才看到的这些作品,我们的课本中还有许多作品呢。书中的这些作品你们喜欢吗?你喜欢哪件呢?为什么?

二、体验  表现  创新

1、让我们用灵巧的双手,描绘未来,体验创造的快乐吧!

2、这是一次性纸杯,你能把它经过构思、改变,设计成款式新颖的物品吗?

三、展示  交流  评价

1、出示作品,说说作品的创意。

2、总结评价

同学们,今天通过大家的奇思妙想,设计了这么多奇特的作品,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观察,多动脑,多思考,多创作,你们会变得越来越聪明的!最后祝愿同学们奇思妙想,快乐生活。

课后反思:

自制小相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相框的相关知识,如材料、造型、色彩、装饰、支架。了解物以致用的基本设计理念。

2.过程与方法:学习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新颖、漂亮的小相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学习和了解相框的材料、造型、色彩、装饰及支架中包含的设计。

教学难点:相框作品的新颖、美观和实用。

教学具准备:

1.教具:示范用作品、课件等。

2.学具:卡纸、手工材料、课件、相框实物绘画剪贴工具纸盒等废旧材料。

教学过程:

一、感知导入

美化相片的就是相框,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为自己的照片制作一个精美的相框?

(板书课题)

二、探究

1、欣赏课件中的相框作品,你最喜欢哪一个?说说理由?学生回答

2、思考,相框有哪几部分组成?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请学生参考学具,结合书中照片,初步分析小相框的材质、造型、色彩

三、辨析

1、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地烘托你的照片?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4、如何更好地为相框设计支架?

学生:可以用卡纸、皱纹纸,树皮、吹塑板等

教师:与学生互动,并结合课件和教具进行小结

5、教师演示相框制作方法及步骤(在演示过程中注意强调使用工具的安全)

一画二剪三粘背

四巧装饰五支架

四、创作

1、比赛内容: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个小相框来装点生活

2、要求:

(1)大胆创新,合理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设计制作

(2)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和谐

(3)注意工具材料使用的安全

五、展评

1、学生自评、设计思路

(1)生活中的材料各不相同,根据材料的不同形状进行设计及装饰。

(2)根据小相框不同的摆放位置、用途进行设计。

(3)造型新颖,注意外形、色彩、图案要跟照片相配合。

2、解决问题:

(1)你在制作时都会遇到哪些问题?

(2)你在制作过程中用哪些手法,需要哪些工具,应该注意什么?

(3)教师进行解决和鼓励性评

六、拓展延伸

教师展示教具----立体房子相框,打开窗户露出相片。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吗?

课后反思:

动漫——动起来的漫画

教学目标:

1、欣赏多种形式的漫画卡通作品,认识漫画卡通的一般表现规律和表现特点。锻炼和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及对多种美术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2、学习绘制有特点的卡通造型。

3、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创新精神,体会卡通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对“卡通”、“漫画|、”“动漫”、“动画”等概念有比较明确的界定,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通过欣赏和评述活动对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进行梳理和归纳,从而对“卡通”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难点:

运用卡通造型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上课了,教师请一位同学帮忙关一门。

假想一:同学不太明白老师的意图,但还是把门关上了。

假想二:同学很高兴的站起来,跑过去关上了门。

二、感悟 畅想

1、快速示范两幅小品卡通。

作品一:学生高兴的站起来。

作品二:跑过去关门。

2、引导学生分析:

(1)卡通为什么叫动起来的漫画?

(2)都在哪些方面可表现“动”?

3、引导学生分析“表情之动”,教师及时归纳学生分析整理的造型信息。

4、查找资料,小组归纳:

(1)你找到多少种卡通的表情?

(2)这些表情都代表了人物的什么神态?

(3)表情为什么这样夸张?不画得这么夸张可以吗?

(4)我们在画夸张的表情时应注意什么?试着画一下。

5、引导学生分析“动态之动”,教师结合实例分析并示范几个卡通作品,例如:孙悟空奋力挥棒、机器猫垂手无奈、《花木兰》中的小蟋蟀奔跑逃命等。

6、卡通与漫画有什么区别?教材中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卡通漫画作品,它们都有哪些艺术特色?

三、体验 创新

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卡通形象,创作出它下一场景的动作表情变化。

四、展示作品 :

组织“电视台优秀卡通动漫节日展播”活动。

五、小结:

欣赏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卡通作品。

课后反思:

花鸟画(一)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针对侧锋、中锋、干笔、湿笔等不同运笔用墨的方法,及得到的效果进行探索与交流。情意:对比自然中的花鸟,欣赏研究一幅花鸟画,了解画家用笔用墨的方法。

能力:在欣赏了解花鸟画的基础上进行临摹练习,以此来培养学生欣赏水墨之韵味,感受水墨特性。

教学重点:写意花鸟画形式,特点及其发展概况;赏析作品、《岭南三月》、《孔雀图》、《墨葡萄图》、《竹石图》、《小鸟》等。

教学难点:笔墨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曲子表现了些什么?播放:音乐《百鸟朝凤》

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拿起手中的笔把刚才音乐中所听到的动物画下来吧。(用自己的测验纸画)展示学生作业(赞扬为主)

哪位同学能说说,你最欣赏哪一幅画,说说为什么?(生答)

(动)同学们,现在分小组(4人)讨论一下,说说中国传统花鸟画绘画有哪些特点。

二、欣赏中国花鸟画。

那么什么是花鸟画?作为中国画三大科之一的花鸟画,顾名思义是表现花鸟的。实际上,花鸟画的题材内容是非常广泛的。1000多年以来,史书上记载着大量描绘鸟、虫、鱼、山花野蔬、鹅蛙蟹虾、谷虫桑麻的画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包括了与动植物生活、生长有关的一切环境,如坡石水口、林莽草地、池沼溪潭、篱落棚架、鲜苔葛藤、以及四季、日、月、阴、晴、雨、雪、晨、夕等等。可以说除人物之外,自然界的一切,几乎都可以作为花鸟画的表现对象。

(1)“气韵生动”是形与神在画面上的统一,这个统一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2)骨法用笔是绘画表现上关于用笔的问题,是运用线描表现对象形体的重要技法。(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象必在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于本意,而归乎用笔。” 教学意图:了解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概况。

三、教师示范

让学生找一找老师刚才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植物与小鸟的?(没骨法、勾染法,蘸墨、蘸色的方法可以重点讲一讲)

教学意图:学生观摩侧锋、中锋、干笔、湿笔等不同运笔用墨的方法,四、欣赏书上范作P30与自然中的花鸟做比较

1.画植物枝、干时中锋用笔教多,墨色较干;画叶时侧锋用笔教多墨色较湿 2.画鸟时概括、简练,墨块运用教多,勾笔墨色较干些 3.石块的画法勾染较多 4.注意墨色深浅的控制与水分的多少有关

五、学生临摹练习

教学意图:在欣赏了解花鸟画的基础上进行临摹练习,以此来培养学生欣赏水墨之韵味,感受水墨特性。

课后反思:

花鸟画(二)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通过本课的训练,培养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

情意: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能力: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的绘画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教学重点与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2.复习旧课:

①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表现形式。

②评讲上一节课学生作品1-2幅,指出学生作品的优点、缺点以及改正的方法。3.讲授新课(直接导入)

板书:写意花鸟画——活泼可爱的飞雀。4.欣赏《麻雀图》教师作品

出示范画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思考问题:(幻灯)图上共画了几只麻雀? 麻雀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麻雀的背部是什么颜色?此外,它的嘴巴、爪各是什么颜色?

5.教师讲解(形态特点):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鸟。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颌下有一缕黑色坠羽,两侧一黑色颌斑,胸腹灰白,活泼可爱。在画麻雀之前,先要理解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由两个蛋形组成,或者是一个枣形加蛋形组成,这样画麻雀就方便多了。板书分析:(鸟的画法)以麻雀为例进行分析 ①麻雀基本造型

②麻雀形体结构:身子、翅膀、尾巴、爪子。

6.结合幻灯教学,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把麻雀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小诗歌来进行教学,教师在画鸟的羽毛时要突出重点,尽量讲得详细一些。画法步骤:

说明:先用墨赭画头顶,接着画身体和翅膀注意水分不要太多,润笔、枯笔相结合。

7.学习练习画一只麻雀,教师巡回辅导。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把一些较好的作品展示出来鼓励学生,指出优点、缺点,并对一些画得不够好的学生给予指导。

8.教师小结,指出本节课的重点以及学生掌握不够的地方。

9.学生临摹不同姿态的麻雀

10.作业布置:

A.老师提出作业要求:按作画步骤,用宣纸或毛边纸,临摹或创作一幅麻雀图。B.写意花鸟画——活泼可爱的飞雀

课后反思:

山水画

教学内容与目标 :

认知:通过山水画法的教学,增加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了解。情意:提高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鉴赏能力。

能力:提高学生对中国画山水画法的技法与欣赏水平。为以后学习山水画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解决笔墨结构意识。

教学难点:注意的问题是不要把笔墨被动作为传摹物象的技巧,而要着重体会笔墨自身的表现性。学习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先欣赏挂在墙上的几幅山水画,由此引入新课,并介绍树木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祖国的传统艺术,我们要十分珍爱并发扬光大。2.讲授新课:

对画家沈周和齐白石做简单介绍后,布置学生欣赏《吴中山水图》和《柳桥独步》。分组讨论问题:(1)这两古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这两副作品中哪些地方是中锋表现的?哪些地方用的是侧锋?(3)这两副作品你喜欢哪一副?说说喜欢的理由。(4)作品中描绘的景色在你生活中是否见到过?

意图:通过欣赏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学生了解山水画的主要表现内容。二、讲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形式和方法

中国画的基本形式和方法特点 笔法 笔势

墨法一笔浓淡法破墨法积墨法泼墨法 笔形

教学意图: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领悟中国画笔墨技法的根本所在,从整体上分析笔墨技法笔墨符号的特点

三、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具体表现方法 树木法 山石法 云水法

人物 建筑 舟车 构图法 设色法

教学意图: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绘画技法 四、创作

1.说说自己旅游时见到过的美景。2.布置学生分组讨论后,选代表总结发言。3.实践:

(1)强调在浓墨中加水。

(2)强调水分多少与画面的效果有着很重要的关系。(3)强调笔上水分要少,才会控制自如。

(4)布置学生选择与近景不同的内容和墨色画中景。

(5)把重墨再加一倍至两倍的清水调成淡墨,画远山或其他的景色。教学意图:解决笔墨结构意识

五、展示作品: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六、小结

课后反思:

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人的脸型特点,学习人物正面比例关系“三停五眼”,突出特点抓住神情进行人物脸部的表现。初步学会中国画用笔用墨的技法,进行人物画的个性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认识到人的脸型的差异,教师示范讲解学习人物正面比例关系“三停五眼”,示范中国画用笔用墨的技法在表现人脸的技法;通过尝试联系,表现出有特点的人脸。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运用线描方法进行练习,充分展现每个人有个性的造型表现力;喜爱中国画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绘画作品中线的运用以及人脸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墨色的浓淡、有特点的人脸创作。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

1、眼力拼拼拼:

出示几张著名人物的脸部特写:李咏、成龙、姚明……

请学生说说这几位人物的脸部特点: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等。

2、欣赏漫画

出示其中几位人物的漫画像,说说这些漫画是怎样表现人物脸部的。(小结:要抓住人物脸部特点来表现。)

3、欣赏国画肖像并与照片相对比:阿Q、齐白石、观鱼图。(教材第4页)

师:不是只有漫画可以表现有特点的人脸,中国画的写意手法也可以画出生动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画写意人物。

4、板书课题《有特点的人脸》

(二)、讲授新课,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1、以马三立为模特,分析人物的脸部特点。

中国画家在对传统技法学习的基础上,利用中国汉字创造了各具特色的脸部基本型的理论,这些汉字分别为:田、国、申、目、由、甲等。请学生仔细观察你属于哪种基本形?在班级里找一找,你的好友脸型接近什么呢?从而进行真实的人像刻画。

说说课本中的人物脸形分别属于哪种基本形?

五官的特征: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

发型的特征、皮肤的特征、其他装饰(眼睛,耳环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前人的经验,了解传统文化。和班级里的同学脸型一一对应,让他们学以致用,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致,吸引他们以更好的状态学习下面的内容。)

2、讲解人物脸部正面的五官比例: “三停五眼”

“三停”:发际线—眉毛—鼻尖—下颚

“五眼”:左外耳孔—左眼角=左眼长=两眼之间的距离=右眼长=右眼角—右外耳孔

“三停五眼”仅是作画的参考标准,提示学生在作画时应接近这一标准。

(设计意图:继续古代画论的学习,在此基础上,要灵活运用,因为在生活中,头部总是处于不停运动之中,俯、仰、正、侧很难有固定的表现方法,要仔细观察、灵活运用、准确表现。)

3、布置学生分组研究教材中的问题:

分组研究,选派代表回答,主要从脸型、五官、神态等方面进行描述。

(设计意图:分组合作学习,加强这一节的巩固和运用,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探讨如何表现有特点的人脸: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1).用中锋蘸淡墨勾出人物轮廓和五官。

(2).用侧锋重墨画出人物的头发。

(3).用淡赭石加水染出肤色。

强调:1.写意人物画讲究色与墨的结合:以墨为主以色为辅;

2.强调线条的表现力;

3.抓住脸型特点,突出五官神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学习具体绘画步骤,注意墨色的浓淡及用笔的灵活,控制好画面的水分,掌握脸部的比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忆写意人物画的创作过程,加深印象,克服教学难点。)

(三)、学生尝试表现,教师指导

1.提出作业内容与提示:

参照有特点的人脸,运用国画用具画一幅人脸的作品。

2.要求:(1).线条流畅,构图饱满。

(2).突出脸型及五官特点。

3.步骤提示:(1).清墨渴笔起造型;

(2).笔墨描绘;

(3).整理画面,提款。

4.辅导要点:抓人脸的特点;纠正用笔用墨的技法(水分的控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艺术造型与技法结合的能力及水平,运用技法的能力,表现自己的感受,实战练习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及技法。)

(四)、评价反馈: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评价要点:(1).选出描绘最生动的作品;

(2).笔墨技法运用的如何?

2、提出改进意见。

课后反思:

雕塑之美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雕塑艺术的语言、特点、分类和材料等,了解雕塑的审美特点

2.初步学习分析和鉴赏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能用历史的、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各具美感的雕塑艺术。

3.通过对中外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的欣赏,提高美术鉴赏力,加深对雕塑艺术的理解。

教学重点: 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了解不同时期中外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课题——雕塑之美

二、讲授新课:

中外古代雕塑作品欣赏

学生作业纸:中国古代雕塑和外国古代雕塑在材料上有何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卢舍那佛

(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 米,头部高4 米,发髻呈波纹状,面部丰满圆润,眉如弯月,目光慈祥,眼睛半睁半合,俯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嘴边微露笑意,显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他的表情含蓄而神秘,严肃中带有慈祥,慈祥中透着威严,威严中又有着一种神圣与威武,是一个将神性和人性完美结合的典范。大佛端坐于八角束腰莲花座上,身披袈裟,衣纹简洁清晰而流畅,背光华美而富于装饰性,烘托出主像的严整圆润。

大佛依山而坐,居高临下,使前来瞻仰的人们需登到半山腰才可见到大佛,增添了人们的崇敬之感。卢舍那大佛至今上半身保存完好,下半身虽然手足有些残破,但其整体所显示的当时佛雕的高超技艺仍令人叹服。)

A学生介绍(查阅资料分享)

B形容感受

C一个词总结中国古代雕塑的特点

(2)A《人首翼牛》

(人首翼牛像(Winged

bull)是亚述王宫门洞口两侧和塔楼转角上的石板上雕刻。像正面为圆雕,可看到牛两条前腿和人头的正面;像侧面为浮雕,有牛的四条腿和人头侧面像。从两面看各有完整的形象。虽然实际上总共雕刻了五条腿,但看上去却没有荒谬的感觉。它们既是不同雕刻形式的巧妙结合,又体现了建筑雕塑要考虑具体观赏条件这一重要原则。

人首翼牛像是亚述常用的装饰题材,象征健壮,可能和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有联系,通过喜特人和腓尼基人传来。

人首翼牛像(Winged

bull)即萨尔贡二世宫殿的守护神兽,属于高浮雕,亚述文明,建造时间为西元前742~前706年。在王宫两侧雕凿的神兽,亚述人称舍都,人首、狮身、牛蹄;头顶高冠,胸前挂著一绺经过编梳的长胡须,一对富有威慑力的大眼睛,身上还长著展开著的一对翅膀,显得气宇轩昂,令人敬畏。这种形象的石雕簇立在宫门口,是一种王权不可侵犯的象徵。在萨尔恭二世宫门前的这两只镇门兽形象,一直影响到其他民族,古波斯和西亚地区也都十分盛行,它逐渐成为一种吉祥动物,并具有神秘的力量。)

学生介绍(查阅资料分享)

B《摩西》  米开朗基罗

(是米开朗基罗最著名的雕刻之一。原是为教皇朱理二世陵墓所作的。摩西是基督教《圣经》中所传说的古代以色列民族的政治、宗教领袖和立法者。他曾率领以色列人摆脱埃及法老的奴役,又在上帝的授意下与人民相约订立了法律,即“摩西十诫”,他是一个被理想化了的英雄人物。米开朗基罗之所以选择这一人物来塑造,既体现了他对古代英雄的崇敬,也寄托了他对新时代英雄的期待,即希望意大利也能出现像摩西这样的英雄人物,把正处于分裂状态中的祖国统一起来。所以,他塑造的摩西体格健壮,整个身体蕴藏着无穷的精力。他头上代表智慧之光的两个角和胸前的美髯,都是为了突出这个神话中英雄人物的神异与伟大。摩西深沉的眼光与大义凛然的气概、以及右手紧紧地保护着象征“摩西十诫”的石板的姿态,意味着他对保卫人民利益的忠诚和信心。至于雕像对极其复杂的衣纹和质感的处理,以及摩西双臂肌肉和静脉的刻划,使人完全忘记这是冰冷的大理石,而感觉到活生生的血肉之躯,充分显示了米开朗基罗高度的雕刻技巧。)

学生介绍(查阅资料分享)

C《圣堂》法国    罗丹

学生介绍(查阅资料分享)

D词总结外国古代雕塑的特点

3.古代、现代雕塑作品欣赏

学生作业纸:

现代雕塑与古代雕塑在材料的选用上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雕塑与古代雕塑创造风格上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区分古代、现代雕塑作品

(2)了解现代雕塑作品

三、思考与表达:

观察古今中外的雕塑作品,你认为雕塑所处的地理环境、时代背景与雕塑本身有什么关系?(选择一个雕塑作品举例说明)

四、感受与拓展

用美术的语言畅谈感受:

从本课所接触的雕塑作品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雕塑畅谈自己的感受。

课后反思:

科学创造生活

教学目标:

1、认识科学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自己或小组合作用绘画或工艺制作等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科学对我们人类生活的贡献。

3、并用绘画、工艺制作等多种形式表现科学创造这一学习过程,培养其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探索科学对生活发展的作用,并以绘画、工艺制作等形式加以展示。

教学难点:

思考与体会科学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1.引入:

(1)

乘坐时空穿梭机回到古代,去看一看那时候人们的生活状态,如建筑、交通、通讯等。

(2)

想一想现在人们的生活有了哪些变化?

(3)

是什么力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学生讨论并回答。

3、讲授新课:

(1)

学生分组,从建筑、交通、通讯、医学、日常用品等方面,将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进行交流,探究科学的发展带给我们的变化。

(2)

学生可对现在的科学发明或生活进行幻想。

4、启发创作:

(1)

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学生作品,了解体现学科功能的表现方法。

(2)

欣赏一些运用科学技术设计的生活用品。

5、作业要求:

用绘画或制作的方法,表现一副体现科学性并具有一定功能的主题作品。

6、展示作品:科技产品发布会,设计师展示自己小组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讲解。

7、小结

课后反思:

跟我学写话(写事)

跟我学写话(写动物)

跟我学写话(写人)

跟我学写话(写景)

跟我学写话(写物品)

跟我学写话(想象类)

第五篇: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课家乡美(活动一)

交流

1.课前信息收集:到维新各个有特色的地方走一走,用文字、速写、拍照、摄影等方式记录下来。

2.知识抢答:下面指的是哪些地方? a、毛主席的《沁园春·维新》:“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橘子洲)(橘子洲——维新市区的湘江中心,是一个长约5公里的长岛,是维新市的重要名胜。橘子洲的风景很不错,湘江从旁边缓缓流过,春天江鸥点点;夏秋林木葱茏;冬天又有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的景致可看。)

b、书院大门上有一副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并被誉为

全国四大书院之首。(岳麓书院)c、山门额题为“古开福寺”,石联为“紫微栖风,碧浪潜龙”。

(开福寺)

d、长沙第一泉并自古以来为江南名泉之一。(白沙井)e、长沙最大的公园。(烈士公园)3.交流感受:

a、欣赏《魅力城市》中介绍维新的片段。

b、家乡维新发生了什么变化?

c、你喜欢的家乡美景是什么?都有哪些特点?

4.教师小结:维新这几年变化可真大,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不管是朴素的农家小院还是城市的璀璨华灯,它都是美的!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热爱家乡就是热爱祖国。

1.课件出示题目,答 对后再出现此处实景。

2.课件播放电视《魅力城市》片段。

3.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收集的有关资料。

研究

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学生作品是怎样表现家乡的。学生开展讨论和评价,教师总结:

a、构图的处理。(前主后次,前实后虚,前大、多,后小、少)b、特定的内容。(房屋、街道、田野、树木等)

c、内容的取舍。(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抓住景物特征)2.师生总结作画方法和步骤,提出作画要求:

a、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和景物,将家乡的主要特点表现出来,不必完全写实。

b、注意有主次,有取舍,注意构图的完整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家乡的景色特点。

c、绘画工具不限。

课件展示作品

创 作

选择最富有表现力的工具作画,把家乡最美的景色画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

课件播放音乐《谁不说俺家乡好》

第1课家乡美(活动二)

导入新课

1.模拟情境:邀请外国朋友到家乡来“维新一日游”(出示课题: 《欢迎来维新做客》),学生为他们当小导游。

2.为外国朋友安排这“一日游”的行程。(学生自由回答后,确定行程:赏风景——品特产)

课件出示课题

研究方法

设计制作

带外国小伙伴“维新一日游”

1.选择旅游景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景点——选画。

2.景点介绍:各小组交流资料,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丰富

各景点的知识介绍,然后整理成简单精练的文字——突出特色。

3.品尝维新特产和特色小吃。

4.感受维新的节庆活动。

5.了解维新名牌产品。

6.老师小结:维新的历史文化、风景物产给外国朋友留下了深刻印象,“维新一日游”结束了。为了让更多的游客到我们这里来旅游观光、投资办厂、购买物品,让更多的朋友知道维新,喜欢维新,你们愿意为家乡做广告宣传吗?

7.制作宣传刊:8人一组,根据家乡的特点设计并制作宣传刊。比比看。哪个小组能获得最佳设计奖或最佳导游奖。

8.步骤方法和要求:根据书上制作步骤图的提示,将表现家乡的画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并结合美丽的图案,合作办一期介绍家乡的宣传刊。

a、用黑色或灰色厚纸托裱作品。

b、配上简单精练的文字和精美的插图(画、剪贴等方法)。

c、标题文字要美观醒目。

9.小组分工合作,教师巡回指导。

1.课件展示各种维新

特产和特色小吃。(如:臭豆腐)2.课件展示维新特色的节庆活动。

3.课件展示维新的名牌产品。

4.播放优美的音乐。

课目

第2课逛大街(活动一)

年级

5年级下册

执教

杨哲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游戏导入

1.教师设置一个“猜猜看”的游戏环节,逐一出示四张范画。

(1)立式广告牌的几何形。

(2)平面的立式广告牌。

(3)立体的立式广告牌。

(4)添画了细节的立式广告牌。最后出示这张立式广告牌的摄影照片。

2.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从平面到立体,从简略到细节的过程。

课件

师生交流

师生之间交流所见街边的小设施。在记忆和叙说中唤起学生对美丽街市的留恋,以及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

欣赏、发

现与交流

1.分小组欣赏各自带来的街边小设施的图片(教师也可以为学生预备几张)。能说出它们的出处及造型可爱之处。

2.说一说所带来的图片哪一张你认为最难画?难在哪里?

3.学生互相交流,再师生交流。

视频展示台呈现

学生作业

教师巡回

辅导

1.提出作业要求。

(1)根据拍摄的照片或自己的记忆,画一画街头的小设施,要求用线流畅,具有一定的立体感并能进行一些细节描绘,可以适当地填上一些色彩。

(2)作业完成后沿轮廓剪下来贴在作业展示板上。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评议作业

小节全课 用线描的形式画一条宽阔的大街,让学生把所画的小设施贴在合适的地方。

(1)说一说哪一段街道“设施”最完善。

(2)看一看这条“大街”,你有什么感受?还可以增添什么设施?使之更具人文性。

课目

第2课逛大街(活动二)

年级

5年级下册

执教 侯凯彭敬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CAI工作模式

声音导入

1.听声音(人的喧哗声)

2.提问:

(1)刚才你们听到什么声音?(人的喧哗声)

(2)通过听到的声音,你想到了什么地方?(大街上)

(3)这些声音会给你带来什么感受?(人多,非常热闹)

(4)大街上,你能看到些什么?(街头小设施、建筑物、人物)

1.播放大街上的人声。

2.出示四个问题。

图片欣赏

1.欣赏图片

(1)街头小设施

(2)建筑物

(3)人物

(4)街市图片

2.总结:街头小设施

街市:建筑物、人物

1.出示街头小设施的图片组:

2.出示建筑物图片组;

3.出示人物的图片组;

4.出示街市图片组;

5.出示总结文字。

介绍相

关知识

1.认识不同视角及构图类型

2.透视知识

(1)近大远小

(2)近清楚远模糊

(3)遮挡关系

1.出示三种视角(平视、仰视、俯视)的图片。

2.三种构图类型的转移。

画法指导

1.确定内容:突出重点

2.定好构图:灵活、新颖

3.大胆描绘:先画近处的,再画远处的。近处的画大一些。远处的画小一些,近处的物件总是遮挡远处的一些物件。

1.出示两个动画人物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的变化图。

2.出示遮挡关系的图片。

欣赏作品

1.欣赏学生作品

2.谈感受 出示学生作品

学生作业

1.提出作业要求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3.讲评作业

4.总结、拓展

出示作业要求(板书)

安学画室致力于璧山美术专业培训!电话:***

在线QQ:313019250

安学画室淘宝店 http://shop57079801.taobao.com/

UID2856 帖子7368 精华0 积分113066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260 小时 注册时间2007-2-13 最后登录2009-4-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安学画室

管理员

我是帅哥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3#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2-1 19:40 只看该作者

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03课 聪明的机器人 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03课 聪明的机器人

[分析]聪明的机器人

一、教材聪明的机器人分析

对“聪明的机器人”我们并不感陌生,“铁臂阿童木”就是我们较早熟知的机器人动漫形象。聪明的机器人现实中见到的机器人以及它的频频研制面世和趣事是我们常常谈起的话题,如“精彩的机器人足球赛”、“活灵活现的机器人动物园”等。我们给它取名机器人,聪明的机器人并不是因为它像人的样子,而是因为它具有与人相似的智能水平和一定的思维能力,并且具有在对人类有危害的环境中进行工作作业活动的特殊功能,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惊讶机器人的聪明程度。聪明的机器人实际上我们所见所闻的机器人只不过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但它的特殊功能、智能能力和独特的造型美仍然令我们时常感到神秘和好奇,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题材内容。

本单元学习的设置是探索机器人的独特造型与功能作用。教材编排了各种造型和功能各异的机器人图片。学习活动方式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通过设计和制作的美术活动,了解机器人的造型美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审美评价能力,感受各种材料制作模型的特性,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它的意义在于关注社会科学技术的发达与进步,在设计与制作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悟美术学习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激发社会责任感,反过来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励学习行为,体现出本单元设置的关注学生成长需要的理念,即培养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具备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活动一为机械手臂设计。该课时的教学,既能使学生了解机器人手的形体结构特点,学习机械形体的画法;又能使学生对设计产品的功用与美观有机结合的特征得到直观认识,领会“物以致用”的美术设计理念,形成正确的审美情感态度与价值标准。让机器人拥有一双灵巧的手是无数机器人设计者的梦想。教材编排了称为“三指灵巧手”的机械手,能轻轻拎起一个易碎的鸡蛋,可见它的灵敏度与人类已无差别了。机器人的手一般由方形的手掌和节状的手指组成,机械手的设计也就是根据基本的机械形体,整合关节传动部分进行造型的活动,因此基本的机械形体的画法是设计机械手时要掌握和解决的基本技能技巧。教材编排了灵巧手一个节状体的画法与过程,对异形的立体形与螺丝帽的表现过程进行步骤分解,为本课作业的完成提供了绘画技巧上的指导,也是在教学时需要让学生尝试训练的重点内容。两幅学生作业为学习效果的表现提供了样式。

活动二为制作机器人模型。该课时的教学,旨在利用各种媒材制作模型,掌握模型制作的基本技能,针对机器人的不同造型特征合理寻找和运用媒材,提高学生的制作工艺和欣赏审美水准,促进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型的制作是根据已知的机器人造型来进行模仿,在制作机器人模型的不同局部时,选择适合的媒材和采用相应的方法是制作活动中的教学重点。教材编排了三件学生制作的范式和文字提示,对选择媒材尝试方法及机械连接,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其中对一个范式进行媒材运用、制作方法及制作步骤的提示,如泡沫包装物的割锯方法,对机器人结构之间的固定方法,以及泡沫、纸盒、蔬菜瓜果等材料的运用,暗示了应在教学活动中作为技能训练基本要求提出,通过尝试训练并进行动手体验,发现规律方法。机器人虽有仿人形机器人类型,但并非所有机器人都是人形的样子,从外观造型来分析还只是一台机器的模样。通过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完成一个机器人的模型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二、教学目标

◆学习设计机械手和制作机器人模型的方法,掌握机械立体形的画法,能运用各种媒材进行机器人模仿造型活动。

◆透过美术创作活动,学生的空间想像力逐步发展,对媒材的造型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并能合理选择和使用媒材。作业应做到造型与功能作用相结合,初步形成设计应用意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团队活动任务中,独立思考,共同探讨,使小组活动有序协调地开展。对设计与制作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思路

本单元的教学题材内容是学习工业设计、模型制作的基本技巧与知识,了解机械立体形的线描画法与机械手设计创意以及掌握机器人模型制作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美术设计制作及应用能力。宜采用线描笔、单色笔和各种纸质材料、废旧材料、蔬菜瓜果等媒材,通过线描,采取卷折、剪切、割裂的制作与组合等手法,进行设计和制作的造型活动。本单元的教学准备针对两个课时不同的教学内容,考虑精选机器人的动画片片断和图片,布置学生收集适合制作的各种媒材,制作适当的模型实物及选择和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等。

本单元的教学策略应以机械立体形的画法和不同媒材制作不同机器模型的方法为重点,采用个体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机械手设计和机器人模型制作的学习任务。

活动一机械手设计的教学,以机械立体形绘画学习为前提,机械手设计的整体效果为结果目标,功能设计为学习延伸,组织相应的尝试、欣赏、创意、评述等活动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设计可作如下安排:机器人动画片欣赏——认识机器人——认知机械手结构——尝试机械形体画法——探讨功能,创意设计——创作表现——展示创意,审美评述——功能应用,学习拓展。

活动二制作机器人模型的教学,以机器人造型欣赏感受为基础,寻找和运用合理的工具材料制作机器人的各部分形体为重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工制作、合作组装完成机器人模型的制作任务。小组合作时应关注学生组内策划与任务分工的教学组织。教学设计可作相应的安排:欣赏感受,认知造型特征——模型范式分析,获得方法——媒材运用尝试,解决要点——小组策划,分工制作——组内交流,集体组装——作品发表,审美互评——功能应用,学习拓展。

四、教学选择

活动一的教学实施,在补充课程资源不足,不能观看到机器人动画片,和通过课件欣赏到更多的图片时,可利用教材、教参已有的资料和学生的已知经验多感受欣赏,互动交流关于机器人的信息,来认识和了解机器人。教学设计可作如下选择:认识机器人——欣赏感受,了解机械手——分析结构,尝试形体画法——创意交流,设计机械手——展示作业,审美评述——应用交流,学习延伸。

活动二的教学实施,可能因为地区差异出现制作材料上的变化,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调整,一般纸材的可塑性大,通过卷、,折、揉团、粘贴、插接等手法可进行多数机器形体的造型、模仿,其他材料如纸盒废旧材料等媒材,教学设计时也可调整选择。如:模型范式分析,获得感受——媒材尝试,学习方法——欣赏机器人,小组策划——分工制作,集体组装——作品展示,评述应用。

五、教学建议

1.教材编排的小训练应采用相应的方式和材料组织实施,让学生尝试体验获取直接经验。如:活动一的小训练建议尝试描绘一个六角螺丝帽或一个有连接头的机械造型特点的立方体指节,了解一简单机械形体的线描造型方法,举一反三,对机械手的整体设计提供学法指导。活动二的小训练建议尝试用白卡纸卷圆柱体、卷贴圆锥体、折贴立方体等,或用蔬果切制圆轮、削制插接其他特殊形体等,解决媒材选择与制作方法的技术问题。

2.一般情况下可让学生借助资料进行机械手的设计和机器人模型仿制,对美术素养基础好的学生可引导想像,创意具有个性化的机械手和机器人模型,有效地促进学生空间想像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养成。

3.本单元教学时不可忽视造型设计制作与相应的功能作用的评述和思考,设计与应用是现代工业设计与制作的一个整体理念,也由此加深学生对美术学习与社会生活的关联作用的理解,达到在美术学习中启智育人的目的。

[教案]彭海鳌老师的教案

课目

第3课聪明的机器人(活动一)年级 5年级下册

执教 彭海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动画欣赏认

识机器人

1.欣赏机器人动画和影像片断。

2.引导提问:你了解机器人吗?你是从哪里了解到机器人的有关信息的?学生自由交流,谈论机器人。

3.认识机器人:你认为机器人是什么呢?是人吗?是机器怎么又叫机器人呢?我们给它取名机器人,并不是因为它像人的样子,而是因为它具有与人相似的智能水平和一定的思维能力,并且具有在人类不可接触的环境中进行工作活动的特殊功能。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惊讶机器人的聪明程度。

板书课题:聪明的机器人。

课件出示:机器人动画和影像片断。

认知结构

尝试训练

1.了解机器人的作用。引导思考:机器人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我们来看一看机器人的类型有哪些,分别都能做什么。机器人分为两大类:即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所谓工业机器人就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而特种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机器人化机器等。在特种机器人中,有些分支发展很快,有独立成体系的趋势,如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微操作机器人等。机器人的类型不同,它的作用也就不同。

2.认识机械手的造型特征。一般讲的工业机器人,就是机械手臂,代替人类进行一些特殊性工种的工作,根据你看到的这些机械手图片,说一说机械手臂的外形特点。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机器人的手一般由方形的手掌和节状的手指组成。教师介绍北京航守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研究与开发的“多指灵巧手”。

3.自主尝试机械形体画法。

看书分析机械形体是怎么画的,试一试螺丝帽的立体形的画法。

学生尝试练习,展示作业,教师反馈,进行技法指导。

课件出示:机器人的分类图片。

课件出示:机械手的图片。

创意设计

1.机械手功能探讨。你准备设计一个具备什么样功能的机械手?学生自由发言,交流。

2.提出活动:参照资料或展开想像.用线描的方法设计一只机械手。注意将关节的连接部分交待清楚,画出机械手的立体形效果。

3.学生作业。

展示创意

学生自评,将设计意图和机械手的功能进行设计发表。

学生习作

课目

第3课聪明的机器人(活动二)

年级

5年级下册

执教

彭海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欣赏感受

认知造型

特征

1.欣赏感受,认识特征。

引导提问:通过观察,机器人在造型上都像人形吗?都有哪些外形特点呢?

学生自由交流。

2.欣赏机器人模型。

出示机器人模型的图片,感受模型制作的材料和有趣的造型,引出本课学习内容。板书课题:机器人模型制作。课件出示:各种机器人

图片。

课件出示:各种机器人模型图片。

范式分析

获得方法

1.拆分模型,发现制作材料与方法。

分小组分发机器人模型,让学生直接把玩模型。

引导思考:这些机器人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运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学生讨论与发现,分组进行总结发言。

小结:运用了各种纸张、泡沫、纸盒、蔬菜瓜果等材料。

运用了卷、折、贴和切制、削制、插接等方法。

2.材料选择。

分析教材多用途机器人的模型制作,并与原型图片比较。

这件作品的制作是怎样巧妙利用材料来制作的?

自主学习说说它的制作过程。

小结:机器人的不同部分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

3.方法的训练。

对刚才了解的方法.尝试选择合适的材料做一做机器人的形体组件。学生自由尝试练习。

4.小组策划机器人模型制作方案。

学生小组讨论,画示意图,派代表发表模型制作的构思,说明小组内的分组方式。

课件出示:机器人的分类图片。

课件出示:机械手的图片。

分工制作

小组组装

1.提出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一个机器人模型。

2.小组分工,完成个体制作任务。

小组内由小组长布置分工,依照小组集体策划盯方案,依计划分工合作。

3.学生作业。

4.教师巡视,协调各组制作情况。

5.小组内合作将机器人模型各部分部件进行整体组装。

作品发表

小组各自展示模型作品,分小组分别进行自我评价,表达设计意图和功能特点。

学生习作

学习拓展

科技发展很快,需要我们去发现与学习,通过今天的美术学习活动,希望同学们更加热爱科学,学习科学,会用科学知识为人类造福。

安学画室致力于璧山美术专业培训!电话:***

在线QQ:313019250

安学画室淘宝店 http://shop57079801.taobao.com/

UID2856 帖子7368 精华0 积分113066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260 小时 注册时间2007-2-13 最后登录2009-4-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安学画室

管理员

我是帅哥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4#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2-1 19:41 只看该作者

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04课 欢乐陶吧 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04课 欢乐陶吧

[分析]欢乐陶吧

一、教材欢乐陶吧分析

本课欢乐陶吧通过对古今陶文化的欣赏、认识,加深学生对中国陶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动手制作欢乐陶吧陶艺作品,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意识,提高学生造型表现的能力。欢乐陶吧

本课欢乐陶吧教学的欣赏活动是通过对我国古代陶艺作品的欣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不同时期陶文化的特征和陶艺作品的风格特点。

本课欢乐陶吧前半部分展现了不同时期创作的各种类型、不同风格形式、用不同方法制作的陶艺作品,有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鱼纹盆,有大汶口文化的白陶瓷,还有现代的人物、建筑、动物等。它们的造型是那样的别致有趣,极具丰富的想像力,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前人对生活的认识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一部分同时还介绍了手工制陶的流程和步骤,能使学生对制陶的全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欢乐陶吧

本课的后半部分是学生陶艺作品的展现,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制作的人物——《二泉映月》、动物——《羊》、器皿——《壶》、日用品——《提包》、物体——《船》,他们运用了泥板、盘条、卷折、拼接、切挖、手捏等多种不同方法综合造型,并通过刻划、粘贴、肌理压印等手法来进行装饰美化物体,使这些不同类型的物体形状各异,各有特点,生动有趣,充分展现了学生们丰富的表现力和动手造型的能力。

教学活动中,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不同时期的陶艺作品进行认真地比较、认识、分析,发现这些作品之间的不同之处,从它们的造型特点、装饰手法来谈个人的认识、感受和看法。另一方面,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陶艺创作时,要引导学生大胆进行思维想像,要想像得与别人不一样,有个人的特点和个性。同时要鼓励学生运用学习过的多种方法来综合表现造型。

本课的内容是对小学阶段陶艺教学的一个小结,通过对陶艺作品的欣赏,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古今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是让学生对陶艺制作的方法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因此,教学中教师对陶艺的赏析要充分调动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想像,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观察、分析,用他们的语言来谈自己的看法、认识和感受,谈作品的风格特征和造型特点。在创作实践中,让学生回顾和温习以前学习过的做陶方法,并能将这些方法较熟练地在自己的创作中加以运用。

二、教学目标

◆通过对陶艺作品的赏析,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今陶文化的发展过程,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个人文化素养。

◆运用陶艺制作的多种方法,创作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

◆增强学生的想像表现能力和动手造型能力。

三、教学思路

本课活动一,陶艺作品的欣赏是通过对古今陶艺的赏析比较,使学生对我国陶的发展过程和不同时期陶的特点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对陶文化的发展历史和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较全面的介绍,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欣赏认识——观察了解——分析评议——尝试感受等形式来分层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完成教学任务。除了本教材中看到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彩陶外,教师还可以介绍有关半坡、马厂、庙底沟、马家窑等彩陶文化的特点、风格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例如半坡型彩陶,它是以鱼形为纹样装饰陶器,早期的鱼形纹样以写实为主,后来其鱼形纹样逐渐演变形成几何形,抽象化。

本课的活动二,是学生了解我国传统陶文化后进行自我创造表现的动手实践活动。这一方面涉及的内容对学生而言比较丰富,从校园的学习生活到日常生活用品,从人物、动物、植物、建筑、车船等诸多方面都是他们进行创作的内容。关键是要让学生制作的作品有个性特征,更具特色,不在乎学生做得像不像,而是要强调表现形式、内容多样化,要自创新意,发挥巧思,在造型上采取夸张、变形与多种形式的结合,创作表现上要体现出个人的想法,呈现出丰富多姿的面貌。教学活动的组织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或相互改进等方式进行。教学任务的进行可采取欣赏感受——小组讨论——创作构想——造型表现——相互调整——装饰完善——交流评价的步骤。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发现独特、新颖的构想要及时鼓励,激发兴趣,遇到问题要及时指出并给予帮助、解决,增强学习的信心。装饰手法上除了学过的之外,也可采取绘画的形式,并鼓励创新,使其达到较佳的效果。

作业要求:能运用多种做陶的方法,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做一件造型别致、生动有趣且有个性特征的作品。

教学评价:集体观赏——推选作品——本人谈构想——大家评议。

四、教学选择

本课教学活动的实施,欣赏教学实际上是一重要的内容。因为陶艺教学在小学阶段已告一段落,因此,欣赏的内容、图片、文字资料相对要准备得充分一些,从不同时期、不同形状样式、风格种类、古代现代、国内国外的陶文化中去寻找有代表性的作品,使课堂内容更充实,文化内涵更丰富,达到教学的目的。

陶艺创作活动的组织可以分组进行,各组先商议确定表现内容:以做什么为主?如做建筑物,是高楼还是民居?再考虑分工,你做什么,他做哪一部分,先个体尝试,然后将个体的创作进行组合造型。既展示了个人的思想又体现集体的力量,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建议

1.教学前教师自己要熟悉我国陶文化的发展过程以及有关陶文化的知识和各个时期的作品及其特点。

2.在欣赏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让学生较直观地欣赏到不同时期彩陶文化的差异及其陶艺作品的造型特征、表现形式和特点、纹样装饰的手法,使之体会和感受到彩陶文化的气息和古人的创造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3.在创作表现中,要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必须的工具材料,如拓印肌理纹样的物品,进行刻画纹饰的竹签,进行造

型的报纸、树枝、铁丝,压泥板用的瓶子、棍子等等,(也可布置学生课前准备)使学生有选择的余地,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4.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当地情况介绍一些有本地特色的传统手工制作的工艺品,拓展知识面。

[教案]蔡青老师的教案

课目

第4课欢乐陶吧(活动一)

年级

5年级下册

执教 蔡青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说陶

1.了解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

2.学生讲述知道的陶文化。

媒体展示陶文化

赏 陶

1.欣赏彩陶文化:

(1)半坡型

(2)庙底沟型

(3)马家窑型

(4)半山型、马厂型

2.欣赏黑陶文化特点:黑、薄、光。

3.彩陶文化运用的艺术法则。

4.欣赏现当代陶文化。

媒体出示彩陶图片,介绍认识各时期彩陶的特点和风格。

媒体出示黑陶图片

媒体展示各种式样的彩陶作品媒体展示现当代陶艺作品

玩 陶

1.提问:这些作品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

2.这一件作品运用了哪些方法?你感觉怎样。

3.A、手捏的作品是按什么步骤做的呢?

B、手捏的大泥团应注意什么?

C、盘条法又是怎样做呢?

4.搓泥条应该怎样才能搓得基本一致?

5.怎样才能使泥板拼接的作品变得牢固而不会轻易损坏?

6.拍泥板应该注意什么?

7.以下作品分别运用了哪些装饰的手法,你能说说吗?

8.欣赏学生作品。

媒体出示捏制法、盘条 法、泥板拼接法制作的作品及相应文字

媒体出示作品及相对应的文字

媒体出示手捏法步骤图及文字

媒体提问(大泥团掏空)

媒体展示盘条步骤及文字媒体提问(用力均匀)

媒体展示提示制作方法及文字

媒体提问(厚薄均匀)

媒体出示各种陶艺作品及装饰方法,任意拖动文字放在作品下

媒体展示学生作品

用 陶

老师总结陶艺在生活中各个地方的应用。

媒体展示

课目

第4课欢乐陶吧(活动二)年级 5年级下册

执教 郭小红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对比导入

1.出示陶艺作品,仔细观察比较,说说它们各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2.制作方法归纳:泥条盘筑、随手捏制、泥板拼接法等。

用各种方法做成的陶艺 作品

探究方法

1.将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艺作品在学生间传送,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作品制作特点。

2.思考:泥板拼接法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是怎样的?

3.同桌或小组间交流。

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艺

作品

验证方法

1.师生合作完成一件简单的泥板拼接作品。

2.归纳制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1)拍泥板——泥板厚度适宜;

(2)粘接成形——粘接部位要捏牢固;

(3)装饰——方法不限;

(4)烧制。

制陶 工具和泥巴

教材赏析

尝试制作

1.观察教材步骤图例,进一步了解陶艺制作的整个流程。

2.欣赏教材范品,开阔思维,感知作品造型的多样性。

1.作业要求:运用多种方法个人独立制作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欢的造型生动的陶艺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

教材

制陶工具和陶泥

作业展评

1.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2.教师小结全课。

学生作品

安学画室致力于璧山美术专业培训!电话:***

在线QQ:313019250

安学画室淘宝店 http://shop57079801.taobao.com/

UID2856 帖子7368 精华0 积分113066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260 小时 注册时间2007-2-13 最后登录2009-4-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安学画室

管理员

我是帅哥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5#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2-1 19:42 只看该作者

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05课 同一幅画 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05课 同一幅画

[分析]同一幅画

一、教材同一幅画分析

世界美术丰富而精彩,应让学生对世界美术文化的精华有所接触,从中了解美术生动的艺术语言。欣赏同一幅画,每个人会有不同的认识与感受,但色彩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本课同一幅画学习的设置特挑选了美术史上以色彩表现见长的印象派画家凡·高的名作《向日葵》,进行一次有趣的赏析、临摹与组合的学习活动。学习同一幅画活动方式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训练学生调色涂色的技能和色彩画的表现技巧,提升对美术名作的鉴赏水平,提高同一幅画美术绘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它的意义在于运用色彩这一美术语言来与美术大师对话,体会美术语言的魅力,获得艺术情感的熏陶,在临摹与组合游戏中感悟和体验艺术带来的美感与快乐。一般多数学生对世界名画《向日葵》曾经耳闻目睹。《向日葵》占据了教材较大的版面,并配上富丽堂皇的画框,显得特别珍贵而富有视觉感染力,诱发学生崇尚美和珍视世界文化的强烈意识,从而对美术学习充满热情,学生自主的视觉愉悦需要也得到满足。

学习活动为临摹练习与组合成画。本课的教学分两部分进行,这里的临摹并非写实地临摹《向日葵》的原始模样,而是临摹《向日葵》的色彩。所以教材右页上有一幅对原画进行了马赛克处理的作品,眯眼远看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向日葵》,该画上分出五十个方格,每小块内呈现出不同的色块,这里的色块就是世界名画《向日葵》所用颜色。临摹这些颜色,需要进行涂色练习和色彩临摹的学习,临摹颜色实际是局部临摹,学习效果完全可以达到。只有将涂好色的方块按固定的位置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完成世界名画《向日葵》的整体临摹。本教学将枯燥的涂色练习置于有趣的组合活动中,使学习变得轻松了,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力,增强学生的班级集体意识,获得成功感。

二、教学目标

◆了解色彩语言的丰富性,认识色谱,学习调色与涂色的方法。

◆能准确地识色、调色和涂色,个体完成涂色练习并参与集体组合成画的活动。

◆表现出对世界名画欣赏、临摹与组合的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成功的快乐,富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集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思路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色彩知识,了解与掌握配色、调色、涂色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与观察能力。采用的工具为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及调色用的清水等,进行分格临摹涂色练习,并集体组合成名画《向日葵》。

教学准备应考虑全套的水粉画工具,大白纸l一2张,并完成一部分的涂色范式,要布置学生带好铅笔与尺子,以备画格子使用。

本课教学策略,应以调色练习为基础,选择教材名画作品中的色块进行临摹为重点,个体临摹与集体组合为活动组织方式,展开对同一幅画的欣赏、识色、调色、临摹表现及组合再现。教学设计可作相应的安排:欣赏讨论、感受色彩美一认知色谱,配色调色练习一对比练习,获得方法一提出规则,选择任务一个体临摹,集体组合一作业评述,再赏色彩美。

四、教学选择

本课学习应使用水粉画工具材料,水彩画颜色在调色时会有些不准,但并不影响组合后的整体效果,对于个别地区因条件限制,也可以选择其他合适的工具材料,只要达到最后的组合色彩效果,都可以尝试,但却失去了色彩调色涂色本身的训练意义了。

五、教学建议

1.本课教学首先应考虑引导学生对世界名画《向日葵》进行欣赏或评述,接触世界名画和世界美术文化,感受作品中色彩的丰富及其产生的美感。

2.综合已知的色彩知识,进一步加强学生识色、调色、涂色的匈lI练。可利用色谱启发、示范演示引导、分析判断等方法使学生能较准确地完成所选方格颜色的涂色临摹。

3.选择马赛克处理后的画作的方格时,首先让学生自愿选择,然后教师再对重复选择和没被选择的方格进行调整。学生超过50人时,较难的方格可被重复选择,学生少于50人时,教师应完成有代表性的方格和最容易的方格的涂色临摹,保证组合成《向日葵》整幅画作的完整性。

4.集体组合时应让学生注意A-J与l一5的坐标准确定位,不可随意放置,教师可进行范例定位演示,起启发作用。

[教案]彭海鳌老师的教案

课目 第 5 课同一幅画

年级

年级上册

执教

彭海鳌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欣赏讨论

.欣赏《向日葵》。.引导提问:你见过这幅画吗 ? 对同一幅画你们的感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 学生组内交流、讨论。认识色彩是绘画的语言.色彩是相同的。.导出新课,板书课题:同一幅画。

课件出示:凡·高的《向日葵》。

探索体验

.引导思考:这幅画主要有哪些颜色 ?(1)观察与识色。

(2)提问。.探索调色方法:这些颜色是怎么样调配出来的呢 ?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体验 l :根据教材提示,用大红与柠檬黄进行调和,把产生的橙色与同桌的比一比,色彩效果是否一样 ? 为什么 ?

课件出示:从画面提取出的颜色排列。

课件出示:调色的色彩效

果图。

小结:两种颜色相调和,颜色分量的不同使色彩效果产生变化,一般朝分量多的颜色方面倾斜,所以调色时应先看准色彩的倾向性。

体验 2 :在一种颜色中调入白色或黑色,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

小结:通过这一方法可使色彩发生深浅变化,这又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这样就可以调出许多丰富的颜色了。

体验 3 :任意找一种《向日葵》这幅画的颜色,尝试调配一下,是否很接近? 学生自由交流。

体验 4 :从教材右页马赛克效果的《向日葵》画中取一方格(G5),这一格是由 24 个小块组成的,将它们分解开,与色谱中颜色相对比。我们一起调出这些颜色并涂画在纸上。

师生合作,共同探讨。

分工合作

我们可以将这幅画分解成许多小色块,近看是些颜色。但远一点或眯眼看,向日葵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了。全班每个同学画其中的一部分,然后组合,可拼成一幅有丰富色彩的《向日葵》。.画格。.选择与分工。将横排 A — J 与竖排 l 一 5 交叉组成编号,如 Al、A2 „„ J4、J5,选择你喜欢的一块。分工要有协调,别人已选的不能重复。教师调控方格被选情况。.临摹涂色。按小格的颜色来调色、涂色,涂色不能出格.相同的颜色可以一次涂完。.提出要求,巡视指导。

课件出示:马赛克效果的向日葵》。

选择方式与临摹要求。

组合展示

.让学生按底纸上的格子,找准坐标贴上自己的那一部分。.引导学生眯眼看看,欣赏评述全班同学集体组合画出的作品。

学生集体组成一幅大画习作。

教学拓展

色彩是绘画的语言之一,研究色彩,表现五彩的世界是画家特别关注的,像修拉的点彩作品就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建议同学们也去试试,你会有更多创造性的发现。

课件出示:修拉的点彩作品。

安学画室致力于璧山美术专业培训!电话:***

在线QQ:313019250

安学画室淘宝店 http://shop57079801.taobao.com/

UID2856 帖子7368 精华0 积分113066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260 小时 注册时间2007-2-13 最后登录2009-4-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安学画室

管理员

我是帅哥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6#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2-1 19:43 只看该作者

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06课 团扇 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06课 团扇

[分析]团扇

一、教材团扇分析

本课团扇以凝聚了古今工艺美术精华的团扇为学习内容,进行欣赏、评述、设计等活动。团扇

教材团扇主图是清朝画家任熊的传世杰作《瑶宫秋扇图》,是对团扇扇文化书画艺术的印证。此图工笔写一仕女手执鹦鹉纨扇(即团扇),姿容秀丽,衣纹线条刚劲、飘洒,时出方折之笔,笔致细腻,设色浓丽,有更多的世俗趣味。团扇人物描写着重刻画动态,造型略带夸张。图中的纨扇扇面描绘了一景——树梢上,鸟儿鸣,扇中的诗情画意犹如一股清泉流入观者的心田。团扇

教材团扇呈现了扇面以山水、人物、花鸟等为题材的团扇欣赏。《杂技戏孩图》中杂技艺人正施展绝技,口中唱词,手中击节敲鼓,两个小儿不觉被深深吸引住。人物情态刻画得真实自然,表现出画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游刃有余的艺术表现力。作者是南宋画家苏汉臣(1094—1172),汴梁(今河南省开封)人。《杨柳乳雀图》是宋代的作品,作者不详。南宋的马远(1140一1225),钱塘(今杭州)人。他画山水,水墨苍劲,风格独特。他的《柳岸远山图》颇具代表性。《书画团扇》一面画山水一面写行书,书画俱精。作者王同愈(1856—1941),晚清民国年间著名学者、藏书家、书画家、文博鉴赏家。现代国画大师潘天寿的作品《有所思图》,兰花的形精简而意远,图中大面积的留白,更好地衬托了画面的主题,使得构图清新而独特。他的另一作品《墨石水仙》,画面中水仙用笔利落秀逸,叶片穿插,参差有致,色调淡雅、清秀,而石的墨韵浓、重、焦、淡,互相渗叠,更衬托出水仙素洁、优雅的风姿。

教材安排的小训练,强调画扇面时一定要考虑扇形,教材通过呈现两把物象相同,大小、布局安排不一的团扇,提出问题:哪个扇面更美?为什么?让学生通过对比欣赏了解到根据扇形合理安排画面,能使之更美。

二、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古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欣赏团扇的扇面画,提高审美能力。

◆制作团扇,运用所学装饰扇面。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

三、教学思路

欣赏团扇,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扇文化,领略扇面画的艺术魅力,从作品形式美的角度进行简单的评价。设计并剪出团扇的形状,结合适合纹样图案的基本格式安排扇面,并运用绘画、剪贴等方法进行装饰。

教学可采用以下程序:吟诗赏画——说扇知扇——赏扇评扇——剪扇画扇——评价延伸。

教学一开始,课件播放有关团扇的古诗、古画,同时可以参照教材的前导语配上解说词,营造情境,在古文化的氛围中进入教学活动。说扇知扇环节可以让学生分组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团扇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说说对团扇的认识,同时教师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师生共同学习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接下来进入对教材中团扇作品的欣赏,可以先由教师提出赏析要点,如扇面画的作者、内容、造型、色彩、风格、构图特点等,然后按照自己的喜好分组,每组重点讨论一件作品,最后师生一起交流评析结果。赏扇评扇环节应注重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剪扇画扇环节注意引导学生根据扇面的形状合理安排画面,装饰扇面的方法则描绘、剪贴均可。作品完成后,布置一个展示台,可以提示学生用白色或黑色的皮纹纸折成一个支架,把团扇作品摆放在支架前进行展示,采取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教学延伸可让学生在课内欣赏部分折扇及其扇面画,课后鼓励学生用教材提供的特殊材料和方法尝试做一把团扇。

四、教学选择

1.有计算机房的学校,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安排2课时的学习活动。第一课时:赏扇。第二课时:做扇。

2.在扇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杭州、苏州等地,可以利用地方资源,结合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扇业公司。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做扇的材料:(1)皮纹纸、卡纸等。(2)废旧毛笔杆、铁丝、较薄的白布等。(3)扇面为空白的成扇(个别艺术商店有售,不过价格比较贵)。

五、教学建议

1.吟诗赏画环节,教师所用的课件质量要高,画面、音效应考究,让精选的画面配上高雅、轻快的古典音乐和清脆的童声,创设出优美的情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华民族古老扇文化的魅力。

2.教师应了解一些扇的故事、传说、轶闻趣事,如《苏东坡画扇结案》、《玉孩儿扇坠奇遇记》、《题扇桥》等,把它们穿插在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王慧老师的教案

课目

第 6 课团扇 年级 5 年级下册

执教 王慧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设置情境,感

受中华民族古

老的扇文化

.教师演示课件。.学生欣赏有关团扇的古诗、古画及相关介绍。.教师板书课题。

多媒体:古诗、古画欣赏。

板书。

讨论交流,了

解团扇的制作

工艺及特点

.提出活动要求:分组交流团扇的资料,并思考团扇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分组交流学习,教师参与。.继续演示课件,介绍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多媒体:团扇的制作工艺及特点。

讨论分析,感受扇面画的形式美感

.继续演示课件,提出活动要求:

(1)分组,每组重点讨论教材中的一件团扇作品。

(2)从扇面画的作者、内容、造型、色彩、风格、构图特点等方面展开讨论分析,根据不同的扇面画可以有所侧重。.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每组选派代表上台评述。.教师鼓励学生,并与学生交流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多媒体:活动要求。

教材。

制作团扇,根

据扇面的形状

合理安排画面

.指导学生剪出团扇的形状。.观察教材小训练中的两个扇面,说说哪个扇面更美 ? 为什么 ?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前者更美,因为蝴蝶图案的大小、布局更适合于扇面的形状。.引导学生根据扇面的形状安排画面。

教材。

背景音乐。

教学评价与延伸

.展示作品,自由欣赏,自由交流。.自评、互评。.多媒体欣赏折扇的扇面画。

多媒体:齐白石扇面画欣赏。

安学画室致力于璧山美术专业培训!电话:***

在线QQ:313019250

安学画室淘宝店 http://shop57079801.taobao.com/

UID2856 帖子7368 精华0 积分113066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260 小时 注册时间2007-2-13 最后登录2009-4-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安学画室

管理员

我是帅哥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7#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2-1 19:44 只看该作者

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07课 我的藏书票 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07课 我的藏书票

[分析]我的藏书票

一、教材我的藏书票分析

我的藏书票是藏书者的标记,以示书的所有权。我的藏书票一般贴于书的扉页,也是书籍主人对所藏书的一种装帧手段。藏书票始于欧洲,据说1480年左右开始流传,迄今有五百多年历史。我的藏书票大约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我国传播,80年代起发展较快,成立了“中国藏书票研究会”等民间团体,有的大、中城市举办过藏书票展览,不少著名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都喜欢自己动手制作藏书票。我的藏书票

我国自古就有使用藏书印章的习惯,与藏书票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凡读书人都珍爱书籍,收藏书籍,为了表明书所属的主人,并防止被盗,故印上藏书印于封面、扉页等处。有的藏书印不仅有姓氏,还以名言警句告诫自己或后人。

藏书印章大都以文字的形式出现,肖形印章却很难见到。而藏书票则不然,以图文并茂为特色。图的内容极广,往往出自主人所好,文字为“XX藏书”,而且大多按国际习惯加上拉丁文“EX—UBRIS'’,即“我的藏书票”。

藏书票的面积较小,通常周长不超过20厘米,藏书票和邮票类似,从出现之日起,就演变为收集和收藏的对象,甚至有时其收藏的功能还盖过了藏书的标志功能。原因是,藏书票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的价值,它图文并茂,色彩斑斓;小小票面不仅可以传递某种思想,还适应各种画种和制作方法,变化无穷,趣味无限。由爱书而藏书,由藏书而有藏书票,由藏书票而衍生出一个专门的艺术门类,并培育出一支收藏爱好者队伍,终成大气候。本课选编了近十枚藏书票供欣赏和参考,其中主要是用吹塑纸刻印出来的,称之为吹塑纸版画。

二、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藏书票的有关知识、应用价值。

◆掌握藏书票基本的设计、制作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表现意识,使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扩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思路

本课采用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在设计上要求构思新颖、图文并茂、布局恰当。教学活动过程如下。

活动一:欣赏感受——交流探讨——尝试设计——互评反馈。教师出示藏书票的实物挂图,让学生感受藏书票的样共同完成,通过对作品的评价迁移到藏书、读书、爱书、爱学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情操修养。

四、教学选择

在教学中,有条件的学校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或多媒体课件提供一些藏书票的图片;乡村学校或条件差一点的学校则可以运用一些藏书票的实物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在作品展示上,学生可以把藏书票直接贴到书本的扉页,这样,不仅在制作过程中,甚至于在课后学生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藏书票也能带来喜悦。老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籍对它进行藏书票设计。

五、教学建议

1.无论采用何种作业要求和形式,教学中都必须抓住藏书票的基本特点,即图文并茂。“图”可任其所爱,但力求简朴、生动;“文”可用拉丁文,也可不用拉丁文,只著藏书主人姓名。不过,既是外来文化,让其保留外来文化的固有特色也是很有意义的。至于外形处理、图饰选取、文字排列等设计法则,可参照课本中的范例讲述,使学生从中领悟有关的形式特点与基本法则。

2.采用纸版画的形式设计、制作,就应对如何处理文字作专门讲解和演示。如怎样写反字,可用薄纸上写的字从背面看,便是反字,也可将字对着镜子展示,所展现的也是反字。总之,使学生在明白了道理的基础上,去谋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精美的藏书票可以“印”出精彩,“印”出我的梦想,因为是“我的”,所以精彩。在教学中,对藏书票设计可以把重点放在学生的个性要求上,而不能局限在藏书票的画面效果上。

[教案]冯卫老师的教案

课目

第 7 课我的藏书票 年级 5 年级下册 执教 冯卫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活动一:感

受与欣赏

.提问:你最喜欢看的是什么书 ? 对你最喜爱的书你用什么办法来保护它 ? 你有没有想过给你喜爱的书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标志 ?

概念:藏书票作为书籍收藏者的藏书标志,贴在书籍扉页上,通常是小幅版画形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艺术性和装饰性,增添了书的珍贵和美感。其作用如同中国传统的藏书印章,有“纸上宝石”、“版画珍珠”之誉。.在解释藏书票概念的同时给学生播放一些藏书票的欣赏图片,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藏书票图形。

交流与探讨

.同学们看了这么多的藏书票,你认为一张小小的藏书票有什么作用 ?

作用:是夹(或贴)在珍藏的书籍里的小纸片,既是书主人的凭据,也是对书本的美化,它体现出藏书者的性格修养与审美品位。.这些藏书票上面的图形与生活中见到的形象有什么差别 ? 区别:藏书票上面的图形概括、简洁、单纯,构图灵活多变,是藏书者审美趣味的综合体现。、通过以上观察与学习,你认为藏书票有哪些特点 ?

特点:藏书票大小不超过一个手掌,正面一般由图画与字母构成。利用课件提出问题:.作用.区别.特点

尝试与设计

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对它进行藏书票的画稿设计,设计时要尽量做到图形简洁、构思新颖、能代表自己的个性偏好。

多媒体:播放轻音乐

互评与反馈

.把刚才设计好的图形草稿与同学交流,首先介绍自己的作品有什么特点,然后同桌之间进行相互点评,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小结。.根据同学和教师的建议对藏书票草稿进行适当修改。

多媒体:在评价时可利用实物展示台进行草图展评。

活动二:探索与方法

.学生根据藏书票草稿进行版画的制作探索活动,让学生尝试去使用一些方法进行吹塑纸版画的制作,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根据探索学习总结如下:吹塑纸版画藏书票的制作首先要把工具和纸张准备齐,纸版拓印时的颜料要尽量少掺水,保持颜色的纯度。.拓印欠佳,还可以视情况加以补救,可揭起拓印纸观察效果与进行分析。

多媒体课件:展示吹塑纸版画的制作过程。

帮助与指导

. EX — UBRIS 是国际通用的藏书文字,要在藏书票上有所体现。.文字的处理:可用薄纸上写好后背面朝上印画到吹塑纸上,这样拓印出来时才是正确的。.在拓印过程中拓印纸与底版吹塑纸之间不能随便移动,如果拓印时产生移动,拓印效果会很不理想。

多媒体课件:出示几个学生范例让学生分析与理解。

创造与表现

运用制作吹塑纸版画的方法。为自己最喜欢的书籍制作一套藏书票。要求构图内容以书中的主人公、情节或自己喜好而定,在藏书票上标上“ XX 藏书”和“ EX — LIBRIS ”。

多媒体课件:出示制作要求,播放轻音乐。

评价与扩展

.学生的藏书票作品制作完成后,教师组织对学生的藏书票作品进行评价,评价“我的藏书票”可以采用学生谈构思、作品观摩、同学互评、教师点评等共同完成。.小结:同学们学习了藏书票的设计,可以把藏书票贴在自己喜爱的书籍扉页上,以后,当我们每次看到喜爱的书籍、心爱的藏书票时,心里一定会很高兴。同时,我们不仅要设计好属于自己的藏书票,也要学会爱惜自己的书籍,更要学习怎样看书与读书,以此来提高我们的情操修养。

多媒体:在评价时可利用实物展示台进行作品展评。

安学画室致力于璧山美术专业培训!电话:***

在线QQ:313019250

安学画室淘宝店 http://shop57079801.taobao.com/

UID2856 帖子7368 精华0 积分113066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260 小时 注册时间2007-2-13 最后登录2009-4-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安学画室

管理员

我是帅哥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8#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2-1 19:45 只看该作者

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08课 大地飞虹

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08课 大地飞虹[分析]教材大地飞虹分析

一、教材分析

大地飞虹在交通高速发展的今天,旧的交通网络已无法承载车流的重负,大地飞虹为了适应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大地飞虹在高速公路或城市道路中的交通繁忙地段建造立交桥,分流南来北往的车流,让长蛇阵从此不见,红绿灯偃旗息鼓,人流、汽车流、自行车流自成体系,互不干扰。城市立交桥按跨越形式分为: 大地飞虹

一、跨线桥。在既有线路之上跨越。大地飞虹跨线桥又分为分离式和互通式。前者只保证上下层线路的车辆各自独立通行;后者能使上下层线路的车辆相互通行,在平面和立面上修建复杂的迂回匝道。

二、地道桥。穿越既有线路,由桥洞、引道和附属结构组成。大地飞虹

本课教材中呈现的立交桥图片和作品均为互通式跨线桥,其占地面积大,造型独特,气势磅礴,其中渗透有很强烈的设计和城市规划意识。教材提供了两张立交桥的图片,一张为夜景,立交桥在灯火的辉映下显得格外璀璨,宛若长袖善舞,分外妖娆。另一张为日景,阳光下的立交桥显露出它理性的一面,它有条不紊地分流东西南北往来的车辆,如清晰的思绪流动。

教材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展开提供了相关的参考图片。如教材中呈现了六位学生在立交桥模型前用模型汽车和行人穿越立交桥的场景照片,启发学生在选择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完成立交桥模型作品后,可用橡胶泥、小树枝、汽车模型等装饰、美化立交桥,在合作中强调统一(设计方案、装饰整理)和分工(各部分的制作)。

教材为了强调立交桥的设计的重要性和关键性,还为学生安排了一个尝试练习:用简洁流畅的线条画一画立交桥的样式’,即对立交桥进行初步的设计,理顺制作思路。

二、教学目标

◆欣赏立交桥的艺术美,感受立交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运用裁、剪、切、粘贴等手法,将纸材加工为纵横交错的立交桥,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激发学生参与改造生活的热情,播下建设美丽家乡的理想种子。

三、教学思路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在教学上要将基本设计理念浅显地贯彻于学习制作当中。在教学活动的安排上,教师可考虑:欣赏感受(赏桥)——观察分析、方法指导(分析桥)——讨论交流(设计桥)——自主表现(制作桥)——展示评价(评析桥)。

首先让学生通过CAI课件欣赏立交桥,在对立交桥有了感性认识后,教师可重点介绍一座立交桥,从立交桥的造型、结构、功能等方面与学生一起分析立交桥的设计、制作要点。采用画简图的形式,为本地交通繁忙地段尝试设计一座造型美观、样式独特的立交桥。

在制作环节,可提供给学生全开或半开卡纸进行制作。在裁切、粘合立交桥的桥面后,运用桥墩的高矮拉开立交桥的空间关系,必要时提供学生技术上的指导和帮助,并强调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制作完成后,大家一起欣赏评述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评价标准侧重于立交桥的造型和功能之上。还可以设计一个招标的现场会,由每个组派代表讲述各座立交桥的特点,大家可以对每一座立交桥进行提问和评价。

四、教学选择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程度考虑课时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本课可作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以欣赏设计为主,教学步骤可考虑为:立交桥欣赏——立交桥分析——了解本地交通现状——提供设计指导——设计立交桥。第二课时以加工制作为主,教学步骤可考虑为:确立、完善方案——方法指导——制作立交桥——作品评析。

教师也可以此课为契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围绕“为家乡设计、制作一座立交桥”这一主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等前期活动,自行搜集资料,组织学习,整理信息。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以达到全面提高他们的研究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目的。这样,由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氛围。

五、教学建议

1.本课作业的完成有一定难度。为了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开展合作学习,但一定要分工明确。

2.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领会立交桥的线形结构,教师可选用粗而较宽的绳线进行模拟示范,让学生感受绳线经过扭、卷等处理后的空间变化和绳线两端方向的改变。

3.桥墩的制作可由学生自制,也可以借用现成的材料,如:牙膏纸盒等。

[教案]何娟老师的教案

课目

第 8 课大地飞虹(第 l 课时)年级 5 年级下册

执教 何娟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立交桥欣赏

.欣赏桥:水面有桥,沟通隔水两岸;陆地有桥,连接四面八方的立交桥,方便了往来,繁荣了经济,也可沟通心灵。.揭示课题:立交桥。

CAI 呈现古今有名的桥梁。

立交桥分析

.提问:

(1)你能想像一下,在城市中建造一座立交桥需要什么条件吗 ?(2)你还能想像一下,真正建造一座立交桥需要做些什么吗 ? 2 .图片欣赏:立交桥的种类:

一、跨线桥;

二、地道桥。.欣赏跨线桥,提问:你能将这座跨线桥用绳线表现出来吗 ?

CAI 呈现视频展示台

了解本地交通现状提供设计指导

.我市某地交通拥挤,是交通事故高发地段„„ .你们能为此地设计一架立交桥,舒缓其交通压力吗 ? 1 .你们能尝试先用手中的绳线来设计吗 ? 2 .教师巡视指导。

CAI 呈现

音乐

设计立交桥

提出要求:将用绳线设计的立交桥雏形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音乐

课目

第 8 课大地飞虹(第 2 课时)

年级

年级下册

执教

何娟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确立、完善

方案、欣赏上节课优秀作业,学生自由组合确定小组成员、设计方案。

方法指导

教师模拟桥梁设计师的身份,示范、讲解制作立交桥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1)根据方案,各自分工完成桥面、桥墩、附属设施等的制作。

(2)根据方案。齐心将各部分粘贴合成。

(3)根据方案和实际情况,对立交桥模型进行修整。

实物和视频展示台

制作立交桥

学生们动手制作立交桥,教师巡视指导。

音乐

作品评析

.将学生的作品陈列在展台上,由小组推荐 1 — 2 位组员对自己的作品作简单的陈述。.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座立交桥 ? 说说你的理由。.同学们设计和制作的每一座立交桥都有各自的特点,课后让“小车”在上面跑跑,检查检查你的设计合理吗 ? 如果存在问题,你能想办法解决吗 ?

实物

安学画室致力于璧山美术专业培训!电话:***

在线QQ:313019250

安学画室淘宝店 http://shop57079801.taobao.com/

UID2856 帖子7368 精华0 积分113066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260 小时 注册时间2007-2-13 最后登录2009-4-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安学画室

管理员

我是帅哥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9#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2-1 19:46 只看该作者

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09课 编花篮 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09课 编花篮

[分析]教材分析

一、教材编花篮分析

本课以“编花篮”为题,设置了两个相关联的学习活动:编花篮和插花。前者是编织立体形态作品的训练,后者则是利用自编花篮进行基本的插花练习。这是一次设计制作编花篮并加以应用的完整体验,通过这两个活动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享受制作成功的愉悦。

用各种材料编织而成的筐篮因其取材天然、造价低廉、可随意造型等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编花篮编织这门古老的手工艺历经上千年的演进,不仅工艺与造型日趋完整、精美,材料加工也日益改进,新材料不断涌现,现在已有各种各样的编织机器,甚至可由电脑设计与控制生产程序。不过,手工操作仍然不可缺少,因为它是先进手段的本源。从学校教育角度来看,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种手段。

插花艺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本课从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家庭日常插花入手,将插花艺术应遵循的基本造型规律浅显地渗透到学生的游戏制作中。

活动一:学习内容是用合适的材料编织花篮,可以选择纸条或有韧性的条状材料,如纸绳、纸棒、铁丝、电线、橡皮泥等。在四年级下册第10课《编纸条》中学生已掌握了“一提一压”的基本编织方法进行平面编织练习,本课则要在此基础上学习构成立体形态的筐篮。

编花篮的制作难度在于从平面到立体的编织过程,也就是从花篮底面到四周围边的转换环节。为了降低难度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个环节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允许不按常规出牌,只要能编出立体形态的筐篮就行。教材中安排了两个提示协助解决难点。1.对比分析各种小篮的不同构成形态,是拓宽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比如:有的小篮底面和侧面是分开制作再组合而成,有的小篮的侧面则是用编完底面后的剩余部分穿编而成的。2.呈现了三种底面形式,供学生观察和动手尝试。比如方形小篮的四个侧面可以是先分别编好,再竖起来粘贴在一起。不一定要按常规把四边竖起来编,可在编的过程中逐步呈现立体形态。

活动二:学习内容是配合自编的小花篮做一件插花作品。根据地域和学生情况,选用的花材可以是野花、野草,也可以蔬菜、工艺花等。本课时学习内容主要定位于选择同种花材的插花,体验花与花之间的位置变化产生的美感。教学中应让学生掌握插花的基本知识和形式美法则:1.花和花篮之间的不同色彩搭配能营造不同氛围。2.每枝花的高低错落、疏密、斜正、俯仰姿态都会产生不同的韵律变化。3.花篮的形状特点各异,插花的方式也相应变化丰富。根据花器的深浅,一般有直立式和横卧式两类插花造型。插花实用小技巧:专用花泥或橡皮泥等材料能固定花枝,方便造型。一般的插花步骤是:1.根据花篮形状、色彩特征设计插花造型,选择花材及相关材料(主要花材、辅助花材、花泥)。2.逐个固定花枝,使花枝呈现错落有致的姿态,富有韵律感。

二、教学目标

◆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

◆了解有关插花的基本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制作一件插花作品。

◆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思路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内容是学习立体编织、日常插花等浅显的构成知识,了解基本制作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增添生活情趣。考虑到所用材料的特殊性,在教学组织中应强调教学准备的重要性。当地的经济条件、学生的认知程度、制作材料和程序都是制约本课教学活动方式的因素,教师应根据自己的课时目标确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活动一的教学程序可安排如下:课前准备——复习导入——体验感受——探究表现——欣赏评价。课前让学生预先做好12根纸棒或其他类似材料备用。教学时,首先复习“一提一压”的编织方法,让学生上台试做。教师将学生做的平面半成品编织成立体的方形小篮,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学生分组交换观赏从家中带来的编织物品,结合教材仔细观察这些小篮的材料、编织方法、形状等有什么不同。在充分地体验感受之后,让学生自学教材中的编织步骤并动手尝试,必要时教师可示范。编出底面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侧面成形的方法。比如用矿泉水瓶压住底面,依附着水瓶的形来编侧面就容易多了。也可以将底面编成小圆垫,再想办法编出侧面。学生制作探究时教师应及时发现、表扬有创意的方法,不拘于编织常规。欣赏评价应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并引导学生能从各种小花篮的形状、成形方法、材料等方面的创意进行对比、分析。

活动二的教学程序可安排如下:欣赏激趣——规律探究——创意指导——自主表现——欣赏评析。欣赏课前教师搜集的同种花材的插花图片,感受不同色彩搭配和造型的插花作品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接着教师出示一个花篮和一束花,请学生上台尝试插花。在学生不断的尝试过程中,认识到花束要呈现出错落有致的造型才会富有美感,同时发现花泥等材料可以协助固定花枝的造型。分小组交流、分析各自的花篮的造型特征,讨论适合选什么花材和哪种插花形式。教师在学生所带花篮中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摆在一起,师生共同研讨插花方案。然后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优秀学生作品,开拓思路。在自主表现过程中,小组内花材可以共享。作品完成后,师生共同欣赏、评析学习成果。最后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制作出更美的插花作品。

四、教学选择

在编织工艺资源丰富的地区,教师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如可带领学生参观、观摩手工艺人编织制作的过程,或请手工艺人到课堂进行表演。

活动一的难度较大,可将学习目标分解,从易到难,增加课时量。比如三个课时的安排方法:第一课时复习《编纸条》,用纸条编制方形小篮。第二课时用纸棒编制圆形小垫子,第三课时用纸绳等材料编制圆形底小花篮。

五、教学建议

1.课前可安排学生调查菜市场、日杂店、商场等地,了解编织筐篮的使用率、取材、用途、品种等等。

2.根据学生情况,还可考虑用其他替代材料和方法固定花枝。如普通的田泥就能替代花泥,在深花器里放置揉成一团的铜丝,使花枝末端被卡住或在器口支撑几根小棍,将花枝隔开也能固定花枝。

3.纸绳的做法在四年级上册第3课《纸品乐陶陶》中已作介绍。在选用彩色纸绳编织小篮时,可预备多种色彩的纸绳,尝试各种色彩搭配效果。

[教案]魏璇炫老师的教案

课目

第 9 课编花篮(活动一)

年级

年级下册

执教 魏璇炫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第二课时)回忆导入

.欣赏上节课制作的纸条编织的方形小花篮。.展示、欣赏一个圆底小花篮。.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把这种美进行延续和扩展,做一个可爱的圆底的小花篮。

展示编织条作品和小花篮实物。

对比激趣

.同时欣赏蜘蛛编网和手工简易篮筐编织(按书中步骤图)的录像。.从刚刚见过的录像里你发现了什么 ? 两种编织的效果有何不同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 学生讨论交流。.提、压是编织的基本方法,但要做成一个立体的小篮,还需要一些小技巧。你们想不想了解更多呢 ?

课件演示编织过程。

晋级游戏

我们一起进入编织竞技。游戏规则:每学到一定程度顺利过关就可以获得升级机会。.开始的级别为杂工。编织篮筐从哪一部分开始 ?(底面)各组欣赏自己带来的筐篮的底面。底面编织有哪些不同的方法 ? 它与侧面编织有什么关联吗 ? 试试看,还有没有新的编织方法。全体编织完篮底,过第一关。.升级为制造工人,回主菜单——花篮。接下来我们要进入侧面编织。你们先用 2 分钟时间试试编侧面。有什么问题吗 ? 如何才能让侧面竖立 ? 说说你们各自的方法。教师小结:底面剩余材料弯折缩编、纬线圈按从小到大顺序套起„„欣赏各种造型的花篮。怎样才能做出特别的造型来 ? 教师小结:纬线圈的形状变化、借助外物造型„„修改你的设计。.升级为设计助手。回主菜单——花篮。一个好的设计师不光要了解制作方法,还应该掌握多种可用材料及其用法,有更加宽阔的视野。欣赏各种材料制作的篮筐。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可以用来编织篮筐 ? 教师小结:纸条、纸藤、枝条、软铁丝、软家用电线、细麻绳、彩泥„„这些材料各自有什么特点呢 ? 怎样更好利用 ? 师生交流、讨论。师:非常棒。祝贺你们再次升级——设计师。.进入主菜单——花篮。这一关会有什么展现给我们呢 ? 作业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集体制作一个花篮,看谁的造型独特有创意。

学生组内制作。

课件:

展示游戏规则。

展示花篮。

点击花篮底面进入第一关。

展示底面最基本编织方法的示意图。

点击花篮侧面进入第二关。展示各种材料制作的花篮。

点评小结

展示各组成果,学生评点出最美的花篮。

祝贺通关成功!升级为首席设计师!通过共同的努力,同学们终于成功地通过了游戏最后一关,这些美丽的花篮要是再装上鲜艳的花朵,不知道会多美呢!下一节课我们就来为花篮添上更美的插花装饰!

课件:屏幕上礼花四射。

[教案]刘菲菲老师的教案

课目

第 9 课编花篮(活动二)

年级

年级下册

执教

刘菲菲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交流信息

主动学习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插花资料,在课堂上采取各组之间相互问答的方式进行交流,激发学习兴趣。.简要了解插花艺术的历史和种类。

多媒体呈现学生收集的资料和教师准备的资料。

命名游戏

感知归纳

.欣赏一组插花作品,感悟花的语言。在欣赏过程中:

(1)比较插花作品中的花器,了解到花器有深浅之分。

(2)比较插花作品中的花枝的整体造型,了解到插花造型有直立式和横卧式的区别。

(3)了解到花和花篮之间的不同色彩搭配能营造不同氛围。.学生讨论,根据花的数量、色彩、疏密、姿态等变化给作品命名,赋予插花以生命色彩。

课件展示插花作品。

演示观摩

拓展思维

.出示一个深度适中的花篮和一束花,请学生上台试摆造型。(1)花束首先以未经造型的形象出现,和刚才欣赏的插花作品形成视觉反差,使学生产生动手欲望。

(2)请学生上台试摆各种造型。

(3)试摆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花泥的妙用,并启发学生寻找其他能固定花枝的替代材料。

教师小结:每枝花的高低错落、疏密、斜正、俯仰姿态都会产生不同的韵律变化。.出示一个矮花篮,请学生上台试摆各种造型。

(1)用花泥等材料固定花枝,做出直立造型的插花作品。

(2)用花泥等材料固定花枝,做出横卧造型的插花作品。

(3)先将花枝包装成束,再和花篮组合造型。问:“还有其他方法吗 ? ”

教师小结:花篮的形状特点各异,插花的方式也有相应变化。.小组内讨论交流,根据各自所带花篮的结构和特点,适合设计哪种造型,选择哪种花材 ?

课件展示同一组花篮和花

枝的各种造型。

结合课件观看相应的插花

步骤图。

课件展示更多的插花方法。

小组合作

自主表现

.提出作业要求:

(1)选择合适的花材,制作 1 — 2 个造型独特的插花作品。小组内材料可以共享。

(2)固定花枝的方法可以自由选择,但是要注意巧妙地隐藏花泥,尽量不要让花泥裸露出来,影响整体的美感。.小组合作利用材料,学生自主表现。.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显示作业要求。

教师用相机拍下优秀作品。

师生共评

展示个性

.请摆出生动造型的同学上台展示作品,并向同学们讲述创意。.师生共同评议优秀作品,选出最优秀的作品美化教室。

安学画室致力于璧山美术专业培训!电话:***

在线QQ:313019250

安学画室淘宝店 http://shop57079801.taobao.com/

UID2856 帖子7368 精华0 积分113066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260 小时 注册时间2007-2-13 最后登录2009-4-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安学画室 管理员

我是帅哥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0#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8-2-1 19:48 只看该作者

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10课 生命的甘露 小学美术教案五年级下册:10课 生命的甘露

[分析]

一、教材生命的甘露分析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形态,生命的甘露雨雾冰雪,江河湖海,到处都有它的身影。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露,人类每天都离不开水的滋养。生命的甘露在太空中观看,地球也被蔚蓝色的海水包裹着,美丽,神奇。生命的甘露而科学家发现,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几乎都是水做的。水不仅是生命的源泉,它还是生命的甘露。没有了水,生命就会终结。

在此背景下编写《生命的甘露》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本课生命的甘露为单元课。在内容上分为三个部分,并安排有两个必须的学习活动。第一部分是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水的认识:离开了水就离开了生命,生命的甘露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第二个部分是对水的雨形态的审美与表现,并安排有画雨景的学习活动。第三个部分是让学生以实际行动爱护和珍惜水资源,做环保卫士,安排有设计制作招贴画的学习活动。三个部分相辅相承,前后贯通。有了深入的认识和感受就会有强烈的愿望:既然生命离不开水,我们就要保护好水。

教材生命的甘露在呈现上是按以上内在联系而合理安排的。体例上有三种形式:1.最具视觉冲击的照片(直接、明白)。2.学生作业(不同样式的参考)。3.前导语和提示(启迪思考)。不同形式力求体现出水对于生命的重要以及保护水资源的迫切,有利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第一部分有四幅照片。《地球》选自卫星太空拍摄的照片,图中的地球上美洲大陆与海洋的轮廓清晰可见。人类还从来未有能够如此观赏美丽、温馨的地球家园。图中的白色部分不是海浪,而是大气中的气旋云团。《织锦》(葛克平先生拍摄)表现了山区农民在农田(梯田)里扯秧插秧的情景,画面的构图、动态和色彩生动鲜活。《渴》(陈钢摄)表现的是儿童渴了之后大口畅饮洁水的情景。与另一幅斑马饮水的照片一样均直接体现了人、动物不能没有水的事实。安排这些图片的用意在于从宏观上和从具体的生活中体现生命个体与水的密切关系:和谐、自然。

第二部分是围绕画雨景的主题而展开的。为了从情景进入,选用了《多彩的雨季》(苏林重摄)和《都市雨景》(平龙画),雨意浓重,情景交融。意在引导学生去欣赏、体会雨的清新和美丽。另外三幅学生作业分别选用了不同的画雨方法表现人在雨中行的生活场景,较好地表达了作者对下雨的好感和愉快。雨中上学的情景,有自己撑伞的,有穿雨衣骑单车的,人物表现得生动充分,表达出对雨的高兴,也是学生都有过的体验。教材中特意安排了画雨的小训练,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完全能取得学习好效果。

第三部分是为倡导环境保护,开展爱护水资源的行动而设计的。共有五幅图片,三幅学生作业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体现节水爱水的理念,告诫人们要去保护水,关注水。来源于生活,富有童趣。另两幅摄影作品分别呈现了干涸与缺水所带来的艰难与可怕。最后,通过具体设计制作一幅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来表达同学们的想法与做法。

二、教学目标

◆进一步认识水对生命的重要和水的多姿多彩,欣赏珍视生命之水。

◆学习用线描、色彩表现雨景,制作保护水的招贴画。

◆养成学生在生活中关心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教学思路

本单元是有关水的系列学习活动。了解水——表现水(画雨)——保护水。

首先要深层次了解、认识水在今天地球上的状况和对地球生命的重要,这是本课学习的基础。状况:在陆地上的分布极不平衡,旱涝极端,严重污染。同时也要认识水的多样自然形态,在欣赏水的雨形态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画雨景。画人在雨中,关键是雨滴雨丝要画出。教材上用小训练形式进行了呈现,还需教师在教学中作有关传授。雨形态表现好了,雨的场景就好办了。

保护水资源是一个广泛而抽象的主题,要用招贴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还是不容易的。因此,需要教师做两方面的教学启发与引导。一是污水、缺水的事实;二是怎样做才算保护节约了水。尤其是后者弄明白了,设计制作就好办了。当然,教师还应该向学生讲授招贴画的一般格式要求:1.主题与画面要明确、醒目、新颖,具有视觉冲击力,使人看着明白。2.主题一般用文字口号来强调,简洁、通顺、突出。可用拼音或字母加以标示、装饰。3.画面内容可用绘画、摄影、数码图形等表现。画面内容与文字的位置可灵活安排,但一般还是要注意庄重。

四、教学选择

本课的学习可以从介绍学生还不曾知道的地球水资源现状开始授课。通过观看地球卫星照片或有关水污染的电视新闻剪辑加以认识了解,继而设问“地球差不多都被水包裹着,为什么还会缺水少水呢?”由此展开教学,会震撼学生,使其深入认识其严重性。也可以从每天的生活开始认识水对于我们的重要,刷牙、洗脸、喝水等无一不需要水,设问:“如果没有了可用的水,我们的生活会怎样?”从熟悉的生活介入,也能加深对水的认识。还可以在学习本课之前,设计一份对水的调查表布置学生自主填写,以达到对家乡水状况的了解。如:有几条江河,几个湖泊?饮用的都是什么水源的水?排放的生活污水到哪里去了?你能看到家乡下雪、结冰吗?等等。

学习画雨景时,应重点引导学生记忆下雨时的情景。周围的景物有什么变化,下雨时雨滴下落时为什么会是斜线的,落到地面上的情形怎样,人打伞穿雨衣怎样表现等等。

设计招贴画的活动可有两条途径。一是画一幅保护水的画之后用另纸贴上(也可剪贴画面),再写出文字主题并加以装饰完善。二是在电脑上利用网络资源用软件制作。

教材中两个必须的学习活动的前后顺序可根据教学实际作调整。画雨景意在表现水的形态美,招贴画重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五、教学建议

1.学习本课时可与科技老师加强联系,建议在科技课上同步学习“水”的内容。

2.下雨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学生对雨的观察了解及对雨的感受表现是不尽相同的。烟雨朦胧隐约,暴雨砸落在地上、水中,产生响声、涟漪„„在表现上可多样。为避免把画面画成脏黑色,教师可提出“下雨时天是不是黑乎乎的?用黑颜料画天空好不好看?”的讨论。

3.蜡笔水彩画是学生比较喜欢也容易掌握的一种技法,特别适宜表现雨景,不妨在本课传授其基本方法,丰富学生对雨的表现手法。如用蜡笔水彩画进行作业,应使学生注意不可在已画好的蜡笔(油画棒)稿上来回涂抹水彩色,以免弄脏画面。学生作业时,如有主动请教老师怎样画另外的东西,教师应作局部示范,解决学生的问题。

[教案]夏红专老师的教案

课目

第10课生命的甘露(活动一)年级 5年级下册

执教 夏红专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情境导人

1.教师设问:同学们,下雨是自然现象,你喜欢下雨吗?为什么喜欢下雨?描述一下雨天上学的情景好吗?(学生发言描述之后看影像)

2.看下雨的影像。

3.小结:烟雨朦胧,湿漉漉,空气清新,到处像洗过一样很漂亮。

下雨的DV影像

深人理解

1.下雨天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景物、人物)

2.你注意到雨点落下来时是什么样子?(在空中、在地上)

3.下雨时你是什么心情?有什么感觉?(喜欢、不喜欢)

学生回答后小结:大家说得很好。下雨了,雨点从天上争先恐后往下落,风把雨点吹得往一边斜,所以,人们打伞总要斜一点。

有时雨越下越大,好像一串串银珠从天上掉下来,雨水把地面淋得透湿。人们打着伞、穿着雨鞋、披着雨衣,在路上匆匆忙忙地走着。当乌云密布时,大地变得阴暗,景物也失去了光彩。每当下雨了,很多同学就有一种好奇、兴奋的心情,有的还喜欢在雨中行走玩耍。大人们也不例外,在炎热的夏天,若是下一场大雨,人们会觉得非常舒畅。美国影片《雨中情》中的男主角在雨中手舞足蹈,表现出兴高采烈的情绪。雨,原来也是欢快的。

教师:怎样画雨景呢?请大家把课本翻开。(画雨的小训练)

雨景的照片和电视、电影

中有关雨景的片断

方法指导

1.介绍画雨的表现方法:勾法、刷法、刮法、蜡笔水彩法。

2.教师着重介绍蜡笔水彩法。示范并讲解:

(1)先画好雨中的人物、景物;

(2)用浅色蜡笔点线画雨,注意用线;

(3)最后用重色水彩(如:紫灰色、蓝色、深绿等)涂画天空地面和空白处。乌云、闪电、树、飘落的雨点、人们打着伞在雨中行走,还有映在水中的影子等等的表现,使画面线条模糊,给人感觉好像是画中景物被风吹得在动。同学们可以想一想自己的方法。

画雨方法的课件,多媒体演示

作业观摩

1.教材上的三幅学生作业,内容情景不尽相同,工具材料各不相同,表现形式方法也不相同,但都是非常优秀的作业。

2.本校同年级学生的优秀作业若干。作具体的情景与形式美评价分析。

投影仪

自由表现

1.布置学生作业:画一幅雨中行或雨中景的画。

2.学生动手作业。

3.教师巡视、协助、提示。

提示:把雨天见到的印象最深的场面画下来。表现雨不一定就是画雨,还可以通过人物的动态、衣物在雨中的形态等来表现雨;雨点不像雪花,要注意用线。有些颜色调不出,如蓝黑色、蓝灰色、蓝紫色等,教师可趁机把方法告诉给学生。

放音乐《雨中即景》

教学总结

1.作业完成情况的简要评价。

2.课堂学习态度的评价。

3.未完成的作业的后续安排。

[教案]张艳老师的教案

课目

第10课生命的甘露(活动二)

年级

5年级下册

执教

张 艳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讨论主题

1.组织教学,巡视纪律和学具准备等情况。

2.导入新课。问:地球是个水球,为什么又缺水呢?我们怎样来节约用水?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来保护和爱惜水?

3.让学生针对在网上查的资料进行讨论,怎样开展保护水的宣传活动。

4.小结:地球虽然被水包裹,但90%以上是海水,加上雨水分布极不平衡、河流污染、可利用淡水很少,造成水资源匮乏。保护和爱惜水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为让更多的人爱惜和节约水,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设计招贴画。板书课题:保护生命之水(设计招贴画)

CAI出示相关思考问题

CAI出示相关图片影像

探究方法

1.要设计好招贴画,首先要了解招贴画最基本的形式构成要素。形式要素有:

(1)广告语:(板书)简单、明了、意义贴切。

(2)画面:(板书)色彩对比强烈、主题突出。

2.欣赏各种招贴画,对照要素进行分析。

3.步骤与方法学习。

第一步:构思好了开始画草图(可用笔画出图形和文字的位置,并标出色块)。(老师可在黑板上画示意图)要求:图形不要太复杂,突出主题。(结合课文中的图片讲解)如:《请珍惜一点一滴》中以水龙头的外形和水滴结合,配以文字说明,画面起到衬托作用,警示人们关好水龙头。节约用水,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第二步:草图定好了开始绘制。可用水粉、水彩笔、剪贴等工具材料进行,也可直接利用计算机制作。今天我们就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制作。在网上选出图片,再利用图形应用软件进行处理并制作。可运用Windows中的绘图工具或从程序中找到图画工具并进行绘制;也可运用金山画王绘制;还可运用photoshop制作。www.xiexiebang.com

第三步:用软件中的文字工具打出主题广告语。

CAI出示表现形式多样的招贴画

计算机及其应用软件:

Windows中的附件/图画或金山画王或photoshop

自主作业

1.将自己的构思、构图和同学展开交流讨论。允许学生交谈。

2.学生作业:直接运用计算机进行作业。

3.教师巡行、个别指导,及时解决学习活动过程中的问题。

4.教师可随时调出不错的阶段性学生作业效果给全体同学观看。

CAI出示相关的图片资料并进行提示

总结评价

1.学生把作业保存在指定的文件夹中,教师调出画面,学生互相欣赏。

2.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简评。

3.总结:今天,我们不仅认识到了水的珍贵和水资源的匮乏,懂得怎样保护、节约生命之水,而且运用计算机进行了招贴画的设计创作。同学们的作业从设计到制作都各有特点,效果很好。怎样将自己的作品真正起到招贴画宣传的作用呢?大家可在网上发布给网友或打印出来在社区张贴宣传„„

展示学生的作品

安学画室致力于璧山美术专业培训!电话:***

在线QQ:313019250

安学画室淘宝店 http://shop57079801.taobao.com/

UID2856 帖子7368 精华0 积分113066 阅读权限200 在线时间260 小时 注册时间2007-2-13 最后登录2009-4-6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TOP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12 12››

画家村画家论坛 国画家村 油画家村 作品交易 其他艺术

美术招聘试题课件论文 美术招聘试题(有答案)美术课件 美术论文 小学美术教案 一年级美术教案 二年级美术教案 三年级美术教案 四年级美术教案 五年级美术教案 六年级美术教案 未归类美术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七年级美术教案 八年级美术教案 九年级美术教案 未归类美术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人教版美术教案 人美版美术教案 未归类美术教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有答案)画家村美术视频 素描教学视频 色彩教学视频 速写教学视频 国画教学视频 书法教学视频 其他教学视频 画家村美术讨论区 美术高考 美术教学 灌水专区 行走璧山论坛 璧山艺术 璧山美图 璧山饮食 璧山房产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积分记录 公众用户组 访问推广 基本概况 版块排行主题排行发帖排行积分排行 交易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09-4-6 20:56 渝ICP备06003665号

清除 Cookies璧山安学画室WAP-TOP

Powered by Discuz!6.1.0 © 2001-2008 Comsenz Inc.Processed in 0.122955 second(s), 9 queries.

下载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课题: 第一课 形的魅力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状的......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课: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 课时:2课时 课业类型: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集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集 第一课 形的魅力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画家故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当地画家故居的参观、探访,了解画家的生; 2.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画家的艺术风格,对我; 3.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悟画家为追求艺术而不;(学生)有......

    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 家乡美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风景画的表现方法。 2、学习图案的设计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组织安排版面的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歌颂宣......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形的魅力 课时:2课时 总课时:1 课 授课时间:2月15日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课: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 蓝村二小姜从梅 【教学目标】: 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总

    第1课: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 课时:2课时 课业类型: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