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学年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案

时间:2019-05-13 21:5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学年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学年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案》。

第一篇:2010学年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案

2010学年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案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背景下中国的安全环境及战略应对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和梳理,使学生能够了解美国战略中心东一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安全环境,了解我国安全环境的特点,了解我国建国以来国家安全战略的发展与变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如何确定清晰的战略目标,加快和平崛起的步伐

2、中国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立足于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针对美国的战略调整部署,积极进行富国强军的全方位战略应对。

三、教学手段和课时

本学年一共2课时,为一单元,采取的教学手段为讲授与演示相结合

教学内容:

一、中国面临的安全环境日益严峻

近年来,伴随着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及重返亚洲步伐的加快,中国的战略安全环境恶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美国的主导下,目前中国的周边国家不断提升本国的军事力量。斯德哥尔摩和平研究所年度报告指出,全球五个军备竞赛热点地区,有两个半在亚洲,其中东南亚、南亚这两个热点,东南亚地区2005年至2009年间的武器进口,比前五年几乎翻了一番,其中印度尼西亚增加84%,新加坡增加146%,马来西亚增加722%;2009年印度军费开支剧增24%,大量向俄罗斯购买潜艇,大规模、多领域地开展造军运动;越南甚至拿出年度国防预算的一半,去购买6艘俄罗斯造“基洛”级柴油潜艇;新加坡和印尼也竞相进口“欧洲造”舰艇;2009年12月1日,韩国以民族英雄“安重根”命名的一艘“214型”AIP潜艇在釜山下水并正式服役;作为亚洲海洋大国,日本在周边存在严峻挑战和舰艇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对超大舰艇建造的兴趣浓厚,其尺度逐渐突破和平宪法的限制。这些国家提升自身的军事实力,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军事合作,努力加强相互间的合纵连横,都或明或暗地声称,是为应对中国的。

二是美国与中国周边国家连续举行军事演习,通过恶化朝鲜半岛局势,为重整美韩、美日军事同盟创造条件。近来,美国联合多国在太平洋、东北亚、东南亚等地区,特别是在中国周边海域内频频举行军事演习。2010年6月23日,在夏威夷海域由美国主导的多国“环太平洋”军事演习高调登场,来自14个国家的30余艘战舰、潜艇,上百架作战飞机和两万多名士兵参加了演习。美国专家披露,除了规模惊人外,这次演习目的也非常清晰——防备中国等亚太地区的新兴军事力量。美国又通过与韩国一起在中国周边海域连续举行联合军演,不断恶化朝鲜半岛的局势,为重整美韩、美日军事同盟创造条件。

近来,美国在中日钓鱼岛问题上也表现出一种积极介入的姿态。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克劳利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重申,美国国务院否认改变对钓鱼岛列屿的立场,重申《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

美国通过与韩日进行的一系列军演,目的就是渲染美国在东北亚的军事存在,增加其在亚洲地区的军事话语权,一方面可以强化美日韩同盟关系,一方面可以遏制中国的影响力,防止日韩脱离美国的安保体制而亲近中国,发展同中国的战略合作关系。

三是美国通过在东南亚介入南海问题,主张南海问题多边化,挑起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矛盾。美国从遏制中国的战略需要出发,加强与东南亚有关国家的关系,有意利用南海问题牵制中国,维持其全球体系的霸主地位。近两年美国“重返”南海的速度加快,通过军售、军援、联合军演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等方式提升与部分南海周边国家的合作水平。2009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代表美国政府与东盟国家外长签署东盟要求了17年的《美国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加强与东盟及其成员国的关系。东盟与美国开始举行双边年度峰会,与此相适应,美国对越南、对缅甸关系都有新发展。与此同时,美国军舰在南海活动加强,并出现与中国船只发生对峙甚至相撞的现象。特别值得注意的最新事态是,美国与曾经与之血战14年、迄今仍不堪回首的冷战对手越南,也加快了军事接近的步伐,美越军事关系在加快发展。

四是通过对台、对印军售,美国深化与台湾地区和印度的军事合作。奥巴马政府在2010年1月29日通知国会,计划向台湾销售总值达64亿美元的武器项目,并于3月初正式生效,通过对台军售,离间两岸关系。美国在印度洋没有任何的军事基地,因此,不断通过卖武器,给印度提供军事技术,让印度迅速长大,借助印度对中国的南海问题施加影响。据9月23日香港《文汇报》报道,印度海军将参加美军在西太平洋冲绳举行的两栖演习,以加强双方海军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印度正与美国磋商一项35亿美元的军购协议,为双方历来最大宗武器交易。

五是2010年以来,美军在亚太地区的潜艇活动明显增多,除了带有炫耀武力意味的展示外,美军还在中国周边海域频频演练反潜能力。美国现役共有4艘“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就有3艘同时出现在了亚太地区。6月28日,“俄亥俄”号现身菲律宾苏比克湾,“密歇根”号抵达韩国釜山港,“佛罗里达”号则出现在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岛。除了亮相亚太的这三艘外,还包括“佐治亚”号核潜艇。

通过上述的军事部署,对中国形成了一个“环型”战略包围圈。这一战略无疑又重回冷战时期“岛链”封锁战略的特征。美国这一战略无疑想达到“一石三鸟”的目的:一是恶化中国崛起的地区安全环境与经济环境;二是以朝鲜半岛问题、南海问题、台湾问题三大热点问题,整合日趋松散的亚太同盟体系;最后就是阻碍东亚的一体化进程。美国亚洲战略重心从西线“反恐”向东线“反华”转移的迹象,不仅可能导致中国崛起的战略环境复杂化,也会导致中美关系出现巨大的历史倒退,而且将导致东亚地区的“冷战遗产”变得更加沉重,地区安全环境进一步恶化,自主性一体化进程也将遭到严重削弱。因此,美国采取的对抗性对华政策的加强,不仅是中国面临的考验,更是整个东亚面临的考验。

二、冷战结束后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日渐突显

冷战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重心是在欧洲。1989年美苏冷战结束, 国际战略格局、美国的国际地位以及全球和亚太地区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大国都加紧调整自己的对外战略。伴随着欧洲苏联集团的崩溃,美国的全球战略重点逐渐由重视欧洲大陆而变为东移亚太地区。在全球战略方面,美国放弃在冷战时长期奉行的“遏制战略”,而以“参与和扩展战略”取代之,并以“增强安全、促进繁荣和推进民主”作为其新的全球战略的三大核心目标。在亚太战略方面,高度重视以东亚为核心的亚太地区,全面而积极地参与亚太事务,极力推销美国的经济、政治制度和价值观,扩展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尤其是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安全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与重新部署。

美国认为,在未来二三十年内,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最大,也许是最重要的经济力量,成为国际政治新的战略重心,亚洲地区“有可能出现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军事竞争者,东亚沿海是特别具有挑战性的地区,”并对美国未来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因此,美国一是以十万亚太驻军为核心,谋求通过设立军事基地、联合军事演习与训练等多种形式的防务合作等形式,保持其前沿的军事存在,对亚太国家保持军事威慑力;二是不断强化在冷战时期建立起来的双边军事同盟关系,建立以“美日韩为主的东北亚安全共同体”,寻求构建以美国主导的多边地区安全合作机制;三是在防范和控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导弹技术扩散的旗帜下,压制朝鲜核武器计划的实施,以各种条约、公约和核查机制为核心,加强国际防扩散体制,强化国际出口控制机制等。美国企图通过实施其安全战略,遏制中国、抑制日本、牵制俄罗斯、控制大洋通道,以防止某一国家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独霸亚洲。进入新世纪以来,小布什政府虽然在对外政策方面加重了单边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色彩,其亚太政策也趋于强硬。2002年以来,布什政府调整全球军事战略部署,加强在亚洲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力量部署的具体措施,包括: 在关岛进行大规模军事基础设施建设和先进武器部署;在西太平洋增强航空母舰的实力,增加海军驻军,部署配备巡航导弹的潜艇;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增加空军可以紧急使用的设施,建立燃料供给和后方支持的据点;从韩国抽调军队既是为了解决伊拉克兵力吃紧的燃眉之急,也是借机加强西太平洋的军事力量。为了提升美军的软硬实力,自2008年5月起,美国在西太海域安排两个远征打击大队巡航,与其军事战略重心逐渐东移的脚步一致。

三、中国的战略应对愈益紧迫

面对日益恶化、险象环生的周边安全形势,中国应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立足于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针对美国的战略调整部署,积极进行富国强军的全方位战略应对。

第一,确定清晰的战略目标,加快和平崛起的步伐。要紧紧抓住对中国崛起至关重要的二十年战略机遇期,稳步提高硬实力和软实力,提高国际影响力。“没有实力的国家在外交上是没有发言权的。”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所以,中国一定要先搞好国内的事情,处理好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群体利益分配的关系,处理好资源、效益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等等,力争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尽快依靠自己和平崛起。只有自身实力增强了,所有问题包括安全问题也才能得到圆满解决。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第二,如何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中美关系,是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关乎中国能否和平崛起的重要课题。中美两国关系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一种超越双边、涉及多领域的关系,它具有多层次、复合性的特点。中方具体应该从下列几个方面去应对:一是维持中美两国关系稳定、健康地发展这一大局为前提。应该着眼于扩大两国合作谋求共同的利益,使之成为稳定两国关系的有利因素。目前中美两国之间的利益从来没有如此紧密相连,两国经济相互依存度史无前例。应利用美国有求于中国救助其经济的心态,以“经济巧实力”战略应对美国的“外交巧实力”,刚柔相济,谨慎博弈。

第三,中国的经济发展更需要国防力量的保护。只有具备强大的国防力量、稳定的社会政治基础和相应的经济实力,才能平等参与严酷的国际竞争。要尽快加强中国海上军事力量的现代化战略建设,以增强制海权,发展壮大中国远洋军事防卫力量,并确保中国广阔海上疆域的防卫安全,为中国的崛起,构筑起全面而强大的战略防御体系。

第二篇:2009学年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案

2009学年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案

中国将迎来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

——“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十一五”回顾,使学生既了解中国取得的成就,也能清楚的认识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中国对“十二五”展望,激发学生建设祖国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十一五”时期,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2、分析“十一五”时期的得失,理解明确“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思路与方略

三、教学手段和课时

本学年一共2课时,为一单元,采取的教学手段为讲授与演示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一、“十一五”传给“十二五”什么样的接力棒? 如果说,从“一五”计划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就是一场拼体力、拼智力、拼耐力的接力赛,那么“十二五”时期无疑是最关键的一段赛程。把握过去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在讨论“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冷静思考“十一五”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规划是我国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之前是发展计划),它顺应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几乎所有的指标和目标都顺利实现,在22个主要定量指标中,“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15个指标属于“超额完成”或“提前完成”。特别是党和国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自然灾害、处臵突发事件的能力大幅提升;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生,在社会保障建设、公共医疗事业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但是在创造辉煌的同时,我们发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面临的巨大挑战。

问题一:经济高速增长,但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2006年--2009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10.7%,大大高于“十一五”规划所要求的7.5%,到2009年中国已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所要求的经济增长目标。国际上热议的“中国奇迹”、“中国模式”的核心内容不外乎是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惊讶与赞叹。正如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所说的:“世界上还从未出现过如此大规模而又持久的经济增长。”但是,正如一辆高速行进的列车,我们最大的隐忧和担心是,它突然失去控制而戛然停止,甚至出现翻车的危险。而这种隐忧和担心主要来自结构的失衡。首先是供给结构问题突出,特别是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协调。农业基础较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其次,需求结构问题突出,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导致消费低迷,内需严重不足。同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失衡。经济社会发展在空间上的不平衡,使边疆稳定、社会和谐受到了严峻挑战。

问题二:蛋糕做大了,但蛋糕的分配存在不公平

2009年,我国人均GDP突破3600美元,已处于迈向中等收入国家的临界线。正如一些学者所分析的,我国经济属于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在偏好“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的问题也逐渐凸显。按照联合国的贫困标准,中国至少还有一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下。近几年,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之间分配关系呈现较为明显的失衡状况,劳动报酬增长速度长期低于GDP增长速度,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扩大的趋势。

世界上一些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由于收入分配差距大、城市化以大规模贫民窟为代价、社会矛盾突出等问题,导致了这些国家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我们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成功实现转型。因此,“十二五”规划的着力点应该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重点任务。

问题三:完成了工业产品的数量积累,但国际竞争力不强 “十一五”期间,我国形成了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工业化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15个大类名列前三。2008年高技术制造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计算机、移动通信手机、抗生素、疫苗等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但是,我国工业产品的竞争力不强特别是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我国成为工业强国。目前,我国制造业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上基本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我国制造业行业利润率和资本回报率呈逐年降低态势。另外,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中国制造业在质量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2009年我国R&D(研究与开发)占GDP的比重1.52%,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家平均达2.29%。科技进步贡献率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科技成果转化率比发达国家低50-60个百分点。问题四:民生大幅度改善,但公共服务领域发展滞后 “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改善民生问题。涉及民生的2个约束性指标,即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目前都已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在预期性指标中,由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较好的经济增长,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8年已实现或接近实现预定目标。

但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明显偏低,导致公共服务发展滞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2008年中国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4.4%,社保与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10.9%,此两项合计占比为15.3%,比人均GDP3000-6000美元阶段国家平均31.4%的水平,低了16.1个百分点。

问题五:城市化率大幅度提高,但城乡二元结构突出 2008年我国城镇化率提高到45.7%,城镇人口增加到6.07亿,城市化率以每年接近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但是城市化提速的同时,农村问题也日益突出,优质耕地大量流失、农业经营者老龄化、兼业化,留守儿童增加,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等等。同时,我国从90年代以来的高速工业化进程,吸纳了数亿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就业,但这些人口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一些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栖息”着大量流动人口,身份差异带来的歧视、群体冲突加剧等,积累了诸多社会问题。

城市化的本质是人口的城市化,通过农村人口到城市从事非农经济活动,一方面提高了要素配臵效率,增加了国民财富;另一方面也因此融入城市化进程,分享现代城市文明。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化的主要困难是农民工的市民化。通过体制机制的设计,真正解决“两栖人口”问题,实现工作人口变成工作和社会人口。

问题六:节能减排成绩显著,但生态文明建设压力较大 “十一五”规划把节能环保作为约束性指标提出,并将具体指标分解到各个地方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我国采取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等一系列措施,主要污染物的2个约束性指标基本完成。据测算,“十一五”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亦能完成。

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生态环境状况出现局部改善,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对发展的制约总体上还没有缓解,有些方面仍在加剧。我国工业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石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超过50%),我国政府已经提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约束性指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巨大努力。问题七: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但改革任务艰巨 在“十一五”规划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改革的关键和重点。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体制改革有所进展,但仍没有实质性突破。例如,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还没有理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尚未到位,垄断行业改革进展缓慢;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还比较薄弱等。特别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防止经济下滑,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重发展、轻改革,重政府、轻市场”的趋势,严重制约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因此,“十二五”时期,我国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形成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都有赖于体制的进一步创新与改革的深入推进。

“十二五”期间,改革最大困难在于权力和利益的调整。因此,政府自身的改革是重中之重。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更好地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探索建立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平衡的体制;尽快启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控制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大幅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强化政府在完善收入分配体制中的基本责任;解决基本公共产品短缺的矛盾等是改革的重点。问题八:国际竞争的硬实力增强,但软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所谓软实力,是相对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而言的,它以精神产品为主要表现形式,是一个包括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多种内容的文化体系。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同,就在于除了经济、技术等硬指标之外,还包括着居民生活质量、人口素质、教育水平、文化水平、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软指标,因此,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就是要把更多的软实力因素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形中来。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的硬实力得到显著增强。但是软实力的落后却严重影响了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例如,中国企业缺乏创新能力导致了企业竞争力不足,文化、服务等第三产业的落后导致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环境污染增加了社会治理成本,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缺失使老百姓缺乏安全感从而制约了内需。因此,进一步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应成为“十二五”时期的重要内容。

二、“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化面临四大挑战

(一)快速推进工业化面临资源的压力 从“十五”时期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就面临着能源和其他重要资源的约束。主要原因是:第一,我国正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这是资源需求量上升最快的时期。第二,13亿人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所消耗的资源,即使是使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规模也是前所未有的。第三,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在许多方面浪费惊人。第四,我国在许多资源禀赋上处于劣势,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新增量的多数依赖进口已成定局。这样无疑加大了我国在资源问题上的压力。

(二)环境约束增强

一方面随着工业规模的扩大排放相应增加,2009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占全社会的84.3%和34.4%。;另一方面,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环境正在成为体现生活质量的一种产品,人们对环境污染的容忍度降低。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纷纷倡导发展低碳经济,把转变能源消费模式为主的经济模式视为“新的工业革命”。面对全球低碳经济转型的背景,我国推进工业化面临空前的环境挑战。可以说,工业是中国推进节能减排、实现节能目标的主攻领域。

(三)传统比较优势渐失的挑战

随着全球化与技术变动速度的加快,比较优势必须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出来。传统生产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性发生了逆转:天赋的自然资源由于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而不再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要素、资本富有和贫乏的界限由于资本市场的开放也变得模糊、劳动力因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提高而克服了数量上的不足。这些新变化使得传统比较优势受到挑战,而真正构成比较优势来源的要素是知识与技术,所以,基于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在逐渐削弱的同时,寻求可持续的动态比较优势是我国推进工业化的关键,也是挑战。

(四)工业化推进面临制度障碍

我国推进工业化受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双重控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由于产权控制、目标差异导致了产业趋同与重复建设,甚至国内市场的分割;较长时期以来,由于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地方为了追求地方短期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不少地方政府通过降低税收、扭曲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吸引外资,导致各地产业结构雷同,相同制造业供给过剩,没有形成差异性分工,市场分割,限制要素的流动和分工聚集。

三、“十二五”时期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需要路径创新 基于中国工业化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的约束条件,“十二五”期间,继续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转变是这个阶段的根本任务。为此,需要在我们在创新能力、产业升级和制度创新上下功夫。

(一)培育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是中国能否真正“后来居上”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提升中国制造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2006-2009年,我国技术对外依存度由60%下降到50%左右。2006-2009年,全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由41.9%提高到46.5%,提高了4.6个百分点。但是,与发达国家仍然有差距。因此,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推进工业化的关键环节。

(二)加快产业升级

一般来说,产业升级有三种形式。一是产品技术的换代升级。二是在产业链上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领域延伸。三是创建新兴产业。基于重大科学发现和发明而产生的将改变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新产品和由此产生的新的产业群。

“十二五”时期,加快产业升级。一方面必须使我国的制造业从简单的加工装备向现代装备业转变,延伸制造业的价值链;另一方面,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目前已经确定七大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因此,需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相结合,推动产学研结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性产业。

(三)推动制度创新

改革开放后形成的“中国模式”要做重大调整。要改变“两个过度倾向”,即改变过度投资倾向和过度的外生增长倾向,这就要求在制度安排上做出调整。同时,要继续推进所有制结构创新,尽快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合理制度,注重金融体系的制度建设,推进政府自身改革,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第三篇:形势政策与教育

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9月11日撞击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美国911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这是美国历史上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从短期看,“美国911事件”有可能使已经疲软不振的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对增长乏力的世界经济造成冲击。但美国和国际社会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经济和政治局势,“美国911事件”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不致失控。从中长期看,美国和国际社会将开展打击恐怖活动的战争,战争行动的力度、后果和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目前难以预料,需求根据事态的发展进行深

入和全面的研究。本文主要就“美国911事件”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短期影响进行分析。

二、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911事件”的经济影响不仅仅限于事件本身的直接损失。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人们的投资和消费信心,使美元相对主流货币贬值、股市下跌、石油等战略物资价格一度上涨,并实时从地域上波及欧洲及亚洲等主流金融市场,引起市场的过激反应,从而导致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增长减慢。从现代经济的发展来看,心理因素、信心因素对经济的影响比物质因素本身的影响要大的多,亚洲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

1、“美国911事件”会打击美国人的消费信心,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经济复苏的时间被推迟。自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一直疲软不振,高科技公司盈利欠佳、大量裁员、投资大幅度下降,贸易继续出现庞大的逆差,经济主要依靠占国民生产总值70%的消费来支撑。美国今年第二季度的增长率只有0.2%,8月份失业率达到了4.9%,这些因素业已给消费者信心投下了阴影,8月份的消费信心指数下降到8年来的最低点。

这次突如其来的袭击,无疑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足以令已经脆弱的消费者信心直线下滑,撼动支持美国经济增长的消费支出。消费者信心下滑、股市下跌和企业利润减少,也会进一步限制企业的投融资能力,企业兼并活动也将相应减少,从而影响早已负增长的美国投资。消费和投资的影响会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大大推迟美国经济复苏的时间。

2、对美国金融市场产生冲击。社会氛围的不稳定直接作用于美国金融市场,并对全球金融市场形成影响。美国股市关闭对其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9月17日股市重新开盘后,尽管美联储和欧央行分别突然降息0.5个百分点以稳定人们的信心,支持股市,道琼斯当天还是下跌了7.1%,其后又连续两天小幅下跌,说明人们的信心还没有稳定。股市下降带来的财富效应又会进一步抑制美国的消费。

美元汇率波动会加大,国际资金流入美国的吸引力将会减小,流入美国的资金会减慢甚至出现中断,如果美国的巨额经常项目赤字得不到外来资金的弥补,美元币值波动会进一步增加,与美元相关的经济、贸易、金融动荡在所难免。

3、美国政府和国际社会迅速采取了措施,稳定信心,重振经济和股市。“911事件”发生后,金融市场迅速闭市,显示了美国机制、体制的有效和适度,并有利于美国的金融安

全与稳定;美国政府已计划未来2年增加400亿美元支出用于反恐怖活动以及纽约和华盛顿的重建工作,纽约世贸中心将重新建造;1987年股市风暴发生后建立的总统金融市场应急小组计划迅速启动,美联储专辟“贴现窗口”,随时满足银行的融资,袭击事件当天,美欧日等各国中央银行至少向世界货币市场投入1200亿美元,以增加市场流动性;美联储在美国股市重新开盘前宣布降低利率0.5个百分点,这是年内美国第8次降低利率,联邦基金利率已从年初的6.5%降至3%,一向迟疑不决的欧洲中央银行也配合美联储的行动迅速调低利率0.5个百分点,日本银行增加了货币的投放量。因此,从经济发展的另一个角度看,美国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及重建工作,有可能化腐朽为神奇,加大对美国经济的刺激力度,缓解库存积压的压力,调整国际收支平衡状况,使“911事件”成为复苏经济的一个契机。

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美国911事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会通过贸易、资本流动和汇率、国际市场价格以及金融市场传染等四个渠道波及全球,影响全球经济发展。但只要国际社会共同采取措施,协调行动,稳定国际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增强信心,加大刺激本国内需的力度,防止恐怖活动和反恐怖战争无限制蔓延,“美国911事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就可以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1、从贸易方面看,“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封闭了所有的关口和与墨西哥的部分边界,暂时中断了与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物流,对严重依赖美国市场的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的出口影响较大。美国一直在国际市场上占最重要的地位,其进口额占全球贸易的25%左右。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其进口必然萎缩,从而影响全球贸易的发展,但对各个地区的影响程度不尽一致。北美、日本、拉美、东南亚国家受影响较大,日本对美出口占其总出口的三分之一;拉美、东南亚的经济严重依赖对美出口,特别是电子产品有一半以上出口美国,根据高盛公司的估计,1997年以来,东南亚经济一半的增长来自对美出口的拉动。欧盟对美国的贸易占其贸易总额的8%左右,相对于日本、拉美、东南亚国家来说受影响较小。

2、从资本流动和汇率看,“美国911事件”会影响主要货币的汇率调整,资金流向发生变化,国际资本会流向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社会稳定、对外政策相对温和的国家和地区比如欧洲等。欧洲经济的相对稳定以及欧元现金的流通有助于欧元汇率稳定向上,进而加大国际资金流入欧盟的吸引力,欧元升值也会使进口品价格下跌,降低通货膨胀压力,增加欧央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空间。目前,美元兑欧元汇率从1欧元兑0.90美元贬值到1欧元兑0.93美元左右。短期内,日元也呈现了上升趋势,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从1美元兑122日元贬值到1美元兑117日元左右,美元的贬值幅度不是很大。

3、从金融市场看,现在世界各国的股市都在随华尔街的波动而波动,对冲基金也可能乘机兴风作浪。美国股市下跌,其他国家的股市也难有起色,股市不振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各国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911事件”发生的当周内,东京股市下跌4.8%,伦敦下跌6.2%,巴黎下跌11.4%,法兰克福下跌12.3%,受影响最大的航空公司的股价下跌幅度更大,英国航空、汉莎和法国航空的股价跌幅在30%以上。在美国股市开市后当天,美国以外的世界主要股市出现了反弹,欧洲股市的股价上升3%左右,其后几天又出现波动,说明人们对美国股市继续持观望态度。此外,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际投机基金处于调整中,亏损较为严重,目前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有能会加大投机空间,增加金融市场的风险。

4、从国际战略商品的价格看,“911事件”发生后,石油、黄金、有色金属等商品价格曾迅速上涨。当天,伦敦布兰特原油期货升至每桶31.15美元,上升3.2美元,达到去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但几天后,这些战略商品的价格基本恢复稳定,石油价格已回落到事件发生前的水平。这次恐怖事件没有影响全球原油供应,油价上涨完全是由于恐怖袭击情况不明朗和心理恐慌造成的。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油价和世界经济增长密切关联,每次大规模的经济衰退都与油价上涨有关。如果油价不发生大幅度的变动,“911事件”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就不会太大。

世界各国经济互为依存,相互影响。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世界各国对美国经济减缓没有免疫力,当美国经济繁荣时,世界经济更容易发展,如果美国经济发生衰退,也会拖累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利用联合国使用的计量经济模型的结果推算,若今年第三、四季度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比上季度下降0.8%,直接影响今年和明年的世界经济减慢0.5个百分点。但“美国911事件”对各国经济的影响不尽相同,北美、南美、日本、东亚受的影响会较大,对欧洲、南亚等国家的影响相对较小。

四、对我国的经济影响及对策

美国、日本和欧洲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鉴于美国经济会出现衰退,日本经济依然处于危机之中,欧盟难以担负起支持世界经济活动的责任,今年世界经济增速将比“911事件”发生前预计的还要慢。

世界经济减慢同样会通过贸易、资本流动及金融市场传染等几个渠道影响我国经济。美国是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其经济受到打击,会连带中国进出口贸易额的下降;在美国遭受袭击之前,人们曾寄望于下半年美国经济恢复,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中国贸易的增长,看来这种希望已基本落空,2001年我国出口增长10%的目标有可能无法实现。对于中国引进外资的影响,目前还不十分明朗。美国是中国投资的主要国家之一,恐怖事件的发生,加之去年以来经济的减慢,会对美国民众的信心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已经签约的投资项目的实施。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国际资本会挑选经济发展速度快、政局稳定的国家和地区投资,中国又满足了这一条件,加上中国已确认将在年底加入世贸组织,这无疑有利于我国吸引外资。由于中国人民币没有实行自由兑换、股市相对封闭,“美国911事件”对中国人民币汇率及股票市场、货币市场的影响不大。因此,总体上说,“911事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会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为了尽量减少“美国911事件”对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有所准备,未雨绸缪。不仅要关注“美国911事件”本身对我国的经济影响,更要研究美国和国际社会为对付恐怖活动所采取战略取向、策略取向和政策取向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影响。

1、及时跟踪研究“911事件”后国际政治经济的变化。“911事件”前的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和“911事件”后的情况已经明显不同,美国反对恐怖活动的战争将引起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的新变化,引发大国关系的互动。国际政治、军事、外交形势的变化肯定会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选择,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应根据事态的发展及时进行跟踪研究,相机调整我国的经济政策。

2、加强对国际战略商品的储备。反恐怖活动将是人类社会一项长期、艰苦和复杂的斗争。恐怖分子可能随时随地用各种办法制造事端,打击世界金融和商品市场,瓦解人们的信心。国际投机基金也会兴风作浪,利用恐怖活动提供的机会进行投机活动,甚至和恐怖分子沆瀣一气,通过制造恐怖事件牟取暴利,增加金融风险。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和国际社会的合作,严厉打击恐怖活动;另一方面,应研究增加对国际战略商品的储备特别是石油储备的问题,尽量减少恐怖活动引发的金融动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3、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作为一个大国,我国可以主要依靠国内的巨大市场把经济搞好。我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采取措施稳定人们的心理预期,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刺激民间的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利用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加快利用外资的步伐,通过制度创新和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及蓬勃发展的经济来吸引外资。

4、适当增加欧元储备。近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到今年6月底已达1800亿美元,同时商业银行和部分外贸企业也有大量外汇留存。我国应抓住目前欧元稳定向上的有利时机,适当调整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增加欧元储备,特别是应该增加有固定收入的欧元债券的储备,减少外汇储备过分依赖美元可能带来的汇率风险

求人不如求己。我们再也不能仰人鼻息,看别人的脸色过日子。应该加快企业升级,鼓励创新,鼓励发明创造,创建自己的品牌,再也不能指望代工,加工那些低端企业,只有做好实体,国家才能真正强大,百姓才能真正富有。届时自己的人民币强大,像美元那样成为全球储备货币,让全世界人如过去信仰英镑、美元,和现在信仰黄金那样,信仰人民币

第四篇:形势与政策教育

形势与政策教育》心得体会

从学院为我们开设这门课以来,我就感觉到这门课的重要性。这门课不论是对于我们学习还是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比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眼于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着眼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引导和激励大学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这些都是在《形势与教育》课上所学到的,这些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要知道的。下面是我对这门课的一点肤浅的心得体会:

1.我国总体经济工作措施

回顾200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扩大开放,把握全局、解决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路,做好各项工作。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经济发展,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贯彻这个总体要求,重要的是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既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国工作的重中之重

据《事实政治》中强调: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直的战略思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和确保粮食安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农村有三件大事不可忽视:一是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市场,改善农民生活;二是保障农产品供给,从而使国民经济发展有一个稳定的基础;三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此,我们必须始终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重视严格保护耕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始终重视维护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始终重视增加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的收入。要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现象,继续调整农业结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推进优势农产品合理布局。要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对粮

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强农业科技储备和技术推广,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做好农村扶贫工作。只有农民的问题解决好了,国家才能更好的发展经济。

3、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十六大提出的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总的是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各项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和利益

俗话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千方百计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根本要求。在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前进的整个进程中,始终都要满腔热情、尽心尽力地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一方面要立足当前,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做到不断抓、坚持抓、长期抓。关心群众生产生活涉及多方面的工作,要通盘考虑、统筹推进。当前,一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做好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二要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三要继续做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四要千方百计解决好灾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五要继续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里,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特别是非典疫情的到来,给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的损失。面对非典等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在斗争中,我们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了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社会的应对机制更加完备,人民的心理素质也不断提高。我们应总结经验,经常做好思想准备、机制准备、预案准备和工作准备,进一步提高应对

疫情、洪水、地震等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的能力,切实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切实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5、加强对台工作,推进祖国统一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意志和决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符合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最终解决台湾问题,要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加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积极推动两岸直接“三通”,维护台海和平,造福两岸人民。

目前台湾问题的总体战略态势是:两岸力量对比继续朝着对我有利的方向发展,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持续发展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大多数台湾同胞不支持“台独”,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执行一个中国政策,美国政府公开表示不支持“台独”,制约着台湾分裂势力贸然实施彻底的分裂步骤。当前,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遏制“台独”势力、抵御外部势力干涉台湾问题的斗争,仍面临复杂的形势,斗争尖锐、激烈,形势严峻。我们对台工作的首要战略任务依然是遏制“台独”、防止“台独”。

6、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局势继续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仍是当今国际格局演变的两个主要趋势。总的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天下并不太平。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霸权主义是世界不安定的主要根源。民族、宗教矛盾和世界领土争端导致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南北发展差距继续拉大,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的因素有所增加,加大了国际局势的变数。国际形势的基本态势仍是总体和平、缓和、稳定,但局部战乱、紧张、动荡,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世界各国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这些都是我以前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我打算在找个时间要好好地学习这门课,因为这门课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真的很重要,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这也是我对这门课比较肤浅的认识。

第五篇:形势与政策教案

形势与政策

教学目标:通过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的学习,让当代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国家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全面认识自我,认识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形势与国家方针政策,开拓大学生视野,提升思想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引导大学生思想统一、凝聚力量,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教学重点:重点全面介绍国内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形势,让学生对全球范围内的形势有所了解,以增进学生对大学学习的客观认识。教学难点:全面认识自我,确立成长与发展目标,把个人成才的追求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

教学手段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案例教学,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发现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用,课堂提问与随堂作业一并展开。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过程:

一、引言:

龙的传人—— 汉王朝的强大 唐帝国的昌盛 宋代的经济繁荣 明清的文化播

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做出努力的杰出青年: 戊戌变法(1989年)

谭嗣同——33岁,梁启超——25岁 辛亥革命(1911年)

宋教仁——29岁,蔡锷——29岁 朱 德——25岁

陆皓东——27岁,邹容——20岁,林觉民——24岁。

五四运动中青年提出:振兴中华 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 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

毛泽东——28岁 周恩来——23岁

邓小平——18岁 邓恩铭——20岁

王晋美——23岁 陈潭秋——25岁

入党时年龄

胡耀邦——18岁 江泽民——20岁

胡锦涛——22岁 温家宝——23岁

习近平——21岁 李克强——21岁

二、主题:中国梦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走向强盛提供了正确道路,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与此同时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 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戚戚相关,中国将相何处发展,大学生将面临怎样的环境? 今日“中国之梦”:

近期——2015年,完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我创新能力;

中期——2020年,实现两个翻一番,建成全 面小康。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远期——205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

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2013年,中央首发的1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活力若干意见》,26条内容支撑建立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支持城市资金进入农村,建立家庭农场等措施,使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得到充分体现。

国务院将《若干意见》的工作分解细化为78项,逐一落实到具体工作部门。世界银行2010年标准:

低收入国家——人均GDP在1006美元以下; 下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在1007-3975美元 ; 上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在3976-12275美元;

高收入国家——人均GDP在12276美元 ;

《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35条内容中除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外,以33条措施具体解决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隐性收入、非法收入问题比较突出,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的问题,提出“力争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更快一些”。具体措施的第一项就是“促进就业机会公平”,“完善税费减免和公益性岗位、岗位培训、社会保险、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党内民主与干部制度改革,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工人、农民代表比例,落实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试行乡镇党代会年会制,深化县(市、区)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民主质量,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增强四个意识: 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中央政治局作出八项规定 :

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案例:

11月20日重庆北碚区委书记雷政富因不雅视频免职接受调查。

11月26日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吕英明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11月27日广东英德市原副市长郑北泉被清远市纪委立案检查。11月28日广东省揭阳市委书记陈弘平因涉嫌严重违纪问题,接受组织调查。11月28日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单增德情妇举报,省纪委立案调查。

11月29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原副巡视员王有明因腐败问题被查并移送司法机关。12月1日深圳市原副市长梁道行涉嫌严重违纪问题接受调查。

12月1日广东顺德公安局副局长周锡开被举报有价值上亿住宅及商铺,纪委介入调查。12月4日重庆涪陵区执法局文化执法支队干部吴虹被举报不雅照片受立案调查。12月6日山西省公安厅副厅长兼太原市公安局局长李亚力停止职务,接受调查。12月7日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反腐败要“老虎苍蝇一起打”

“焦点访谈”恢复暴露性内容,新闻镜头转向平民百姓。餐饮公款订桌少了,茅台等名酒价格跌了。以雷政富为先的重庆十几名贪腐者迅速被免职查办。

“房叔”、“房姐”、“房祖宗”及他们背后的种种权钱交易亮到光天化日之下 衣俊卿因生活作风问题被举报而失去领导职位。“六多”局长顾湘陵一审处无期徒刑

湖南长沙市市建局原局长顾湘陵被群众称为“六多”局长:一是钱多。家财超过2亿元;二是房子多,在北京、长沙共有16套房;三是情人多,前后有6个情妇;四是行贿人多,房地产老板就有50家左右;五是受贿次数多,单独收受之外还与妻子、情妇、弟弟共同受贿;六是受贿方式多。2005年到2009年,平均每天进账2万元。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对经济建设的新认识: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两个“毫不动摇”中)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创新驱动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政治体制改革新举措: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政治体制改革新举措: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

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政治体制改革新举措: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国家层面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从社会层面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从公民个人层面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

教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更高质量的就业与增加居民收入: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社会保障体系与提高健康水平:

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

总体布局的保障一: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战略思想: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新要求,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贯彻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与时俱进加强军事战略指导,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积极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总体布局的保障二:丰富“ 一国两制 ”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

总体布局的保障三: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平等互信——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主权,共享安全。包容互鉴——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合作共赢——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同舟共济,权责共担。

最根本的保障: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责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1、一是指份内应该做好的事,如履行职责、尽到责任、完成任务等。

2、二是指如果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如担负责任、承担后果等。

责任意识——“想干事”;

责任能力——“能干事”;

责任行为——“真干事”;

责任制度——“可干事”;

责任成果——“干成事” 责任=机会

责任是自然赋予我们的天职

责任意味着成长

对工作负责,才是真正的对自己负责

担负责任是一种对生命的虔诚 天道酬勤:机遇是变化的

知识是永恒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

——《管子·牧民》

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从何而来?

1,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好奇心。2,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怀疑态度,3,对学习研究的事物要追求创新的欲望。4,对学习研究的事物要有求异的观念,5,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冒险精神。6,对学习研究的事物要做到永不自满

实践能力是一种实用智力:

实践能力是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

工作中能够解决具体问题,提出方法和进行组织、操作。

中国外交总体战略 ★ 大国是关键 ★ 周边是首要 ★ 多边是重要舞台 ★ 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何为周边:周边地区在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处于“首要”地位,中国的周边包括六大“板块”,分别是中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以及西亚与南太平洋的部分地区,可将这六块地区统称为中国的“大周边”。美国著名的国际问题刊物《外交政策》2010年第四期推出所谓“2010年失败国家排行榜”,将中国周边多个国家列入其中。

美国虽被削弱,总体地位没变 美国的优势:

1,自然力:人口、资源;2,竞争力:科研经费占全球35%,信息技术;3,文化力;4,同盟力与地缘控制力;5,战略力与情报力。问题:

1,金融实力;2,国内政治力;3,经济力:赤字与失业;4,社会力;5,国际掌控力

2012.3.9。杨洁篪答记者问

★ 政治上,中国同绝大多数周边国家建立了不同类型的战略伙伴关系,2012年有100多起高层互访。

★ 经贸上,去年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额达到1.2万亿美元,超过了中国与欧洲、美国的贸易之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对亚洲经济发展增长率的贡献率超过50%。

★ 人员交流上,去年中国同周边国家的人员交流达3500多万人次,亚洲国家在华留学生人数已经达到17万人。中国同多个周边国家成功互办友好年和青年交流等活动。★ 区域合作上,中国和东盟国家建立了发展中国家之间最大的自贸区,上合组织制定了首个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中日韩自贸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均已正式启动。

中日韩合作对多方有利

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中日韩三国在东亚经济合作进程中的关键“份量”,适时加速推进中日韩三国合作的机制化程度也就显得更加重要而现实。在2010年6月举行的中日韩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2020年中日韩合作展望》等共同文件,确定三国在机制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人文交流等领域以及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加强合作,包括于2011年在韩国设立三国合作秘书处,加强旨在消除技术壁垒的标准化合作,争取2012年前完成中日韩自贸区联合研究。会议为今后十年中日韩三国合作指明了方向,就三国重点合作领域进行了规划,三国合作的前进步伐将更加坚实,并将有力地带动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确定的外交精神:

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平等互信——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主权,共享安全。

包容互鉴——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合作共赢——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同舟共济,权责共担。

三、总结:

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国梦与当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中国经济形势稳中求进,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构建新型的中美关系等均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息息相关,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紧密结合时事的演变过程,突出重点和难点进行讲授,重点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业: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自己在中日关系中应当做出何种努力?

„„

下载2010学年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学年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形势与政策教案

    世博会,全称世界博览会。世博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享有“经济、科技、文化......

    形势与政策教育论文

    浅谈中国经济新常态 014级电子商务一班何仁欢41423022 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关注国家时事、了解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从而调整自己,为将来找工作做好准备,更重要的是为国家与社会......

    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总结

    [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总结]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而且在05方案中专门开设了《形势与政策》课,但从目前来看,高校的教育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形势与政策......

    《教育心得体会》与《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合集

    《教育心得体会范文》与《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合集廉政教育心得体会通过廉政教育的学习,使我更加深刻地懂得反腐倡廉的重大意义,特别是对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活生生的反面......

    形势与政策教育参考答案[精选合集]

    1. 谈谈你对美国棱镜门事件及斯诺登的看法 1安全,仍然是美国统治这手中的一张大牌,国家利益永远是美国人的核心利益,帝国梦才是美国人真正的核心价值观。棱镜门中的美国人价值......

    形势与政策教育试题答案

    形势与政策教育试题答案1。 谈谈中国当前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经济增长的基本含义是:经济量的、能力的扩张与经济结构的转变或高度化。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方式分为粗放型和集......

    形势政策与教育论文

    形势政策与教育论文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 班级:自动084 姓名:谢启炎 学号:0807240434......

    形势与政策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形势与政策课论文论文题目: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感悟学生姓名:王素贞学号:200848490126专业班级: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感悟记得刚上大学时,学校就对我们大一新生开设《形势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