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号之歌教案

时间:2019-05-13 21:45: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问号之歌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问号之歌教案》。

第一篇:问号之歌教案

“问号”之歌教案

洼垤乡中心小学——陈云娇

2013年10月14日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今名人从小好学、勤奋的故事,搜集相关的格言和谚语。

2、明白爱学习源于对知识的渴求,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

3、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知道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重点、难点】

重点:

1、懂得从小爱学习的重要性。

2、珍惜现有的学习条件,开始勤奋好学。难点:激发从小对学习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

1、《一站到底》章智恒的答题过程。

1、《凿壁借光》以及《华罗庚阁楼著书》的故事。

2、相关的格言和谚语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通过游戏(竞技猜题)导入。

2、播放《一站到底》章智恒的答题视频。

二、新课环节

1、齐读“问号”之歌的诗。

2、教师讲述故事“匡衡凿壁借光”

3、教师简单介绍华罗庚的生平事迹,然后选派一名学生朗读“华罗庚阁楼著书”的故事,并让小组讨论华罗庚成功的奥秘。

4、播放贫困地区孩子的学习环境。

三、格言和谚语的教学

1、组织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格言。

2、学生选取一句或自己写一句座右铭。

四、练习

搜集一些古今中外或是身边的人物勤奋好学的故事。

五、总结全课

回顾章智恒、匡衡、华罗庚他们的故事,学习他们勤奋好学的精神。

六、板书设计 “问号”之歌 匡衡

凿壁借光

勤奋好学 华罗庚

阁楼著书

第二篇:秋天的问号教案

秋天的问号教案

教学目标:

1.对事物有好奇心,能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体验探究的乐趣。

2.了解事物,培养爱动脑筋的好习惯。3.能收集各种树叶,让学生知道秋天的树叶、水果…..体验秋

天带给人们的喜悦。

教学重点:能收集各种树叶,让学生知道秋天的树叶、水果…..体验秋天带给人们的喜悦。

教学难点:学习观察、比较的方法,了解秋天的特点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教学准备:各种树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一首关于秋天的儿歌,大家还记得吗?今天,我们再来读一

读,好吗?秋风娃娃真淘气,爱和小树做游戏,漫天飞起金蝴蝶,一只一只真美丽。2.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秋天是一个非常漂亮,丰收的季节,同学们肯定带有很多的问题来学习这一课,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来探究秋天的问号,(出示课题:秋天的问号)。3.现在举手来说说,在秋天你发发现了什么?(各抒己见)二.授新。

1.同学们,表现的非常棒,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大家都自己有没有信心呢?在秋天,我们都能找到那些种子?(葵花籽 蒲公英的种子 玉米的种子 黄豆……)在学生回答之后播放课件。2.在这个美丽即丰收的季节,我们能找到很多很多的种子,我们可以把这些种子保存起

来,用塑料袋、玻璃瓶把它们装起来,放在干燥的地方进行保存,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我们把那些种子种在地里,看看能不能发芽? 3.老师发现我们班每个同学都很聪明,大家来想一想秋天都有什么水果?

(橘子 苹果 石榴 猕猴桃 柿子……)在学生回答之后播放课件。

4.现在,我们来看看身边的树叶,打开书包拿出自己带来的树叶,(1)大家仔细观察叶子,看看它们像什么?(学生各抒己见)。(2)我们仔细观察叶子都有什么颜色的?(绿、黄、红、橙)让学生来说说为什么到了秋天很多树叶都变成了黄色?(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因为叶子里有一种绿色的物质叫叶绿素。

红色叶子 花青素

绿色叶子 叶绿素

黄色叶子

叶黄素

橙色叶子

胡萝卜素 到了秋天叶绿素遭到了破坏,绿颜色就没有了,叶子就会出现各种颜色,主要以黄色为主。

5.到了秋天农民伯伯都忙的收玉米、收稻子,忙着收获,但小动物们这个时候都在忙什么?(学生各抒己见)1)蚂蚁找准备食物 2)燕子南飞 准备过冬

三、总结:这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关于秋天的问题,我们现在在来回顾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教师再来总结,我们也欣赏了叶子给我们所做成的艺术品。

四、作业:

完成p41的画一画,把一片小叶子,画画看,你会把它变成什么样子?

五、板书设计: 秋天的问号

秋天的种子?

秋天的水果?

秋天的叶子?

秋天的小动物

第三篇:《树之歌》教案

《树之歌》教案

武安市兰村学校 王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梧、桐”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壮、桐、枫、松、柏”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真观察图画,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难点:

掌握木字旁的10个生字,了解树木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两份礼物,它们分别是“小红”“小绿”,这是两根没有树叶的树干,为小树添枝加叶的任务就由你们男生和女生两大组来完成。最后比一比,哪棵树长得更茂盛。有信心赢得这场比赛吗?

【设计意图:用给小树添枝加叶这样的比赛形式,可以充分调动班级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习新知

(一)初读感知,扫清字词障碍

1.(出示课本树木图片)这些树漂亮吗?你喜欢这些树吗?你知道这些树的名字和特点吗?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树之歌》(板书课题)来认识它们。

2.老师给大家读一读儿歌,儿歌中一共出现了几种树呢?老师一边读,你们一边用笔圈画出来。准备好了吗?

有几种树?它们都是谁?

3.同学们都很细心,那个小朋友可以把这些树名再来读一遍?谁能来挑战他,用更短的时间读完?

4.你们真厉害!现在老师加大难度,去掉拼音。

老师要为你们点赞。

【设计意图:用图片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老师读学生画,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听,提高课堂效率,计时比赛读树名,既能加深孩子们对生字的认识,又能使他们充分参与到课堂中。】

(二)再读课文,学写生字

1.每种树都有自己的特点,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树木的特点在书上标记出来。男生来读树木名字,女生读树木特点,我们配合来完成。你们配合的真默契!老师要和你们pk一下,这次老师来读树名,你们读加标记的树木特点。这一次老师甘拜下风了。

2.你们观察一下,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吗?(出示“杨、桐、枫、松、柏”)它们的结构有什么特点?都是左右结构,都是木字旁。大家认识这几个字吗?(板书)同,风,白,华。加上木字旁之后,他们的读音没有变化。这种类型的字是形声字,左边偏旁表示字义,右边表示读音。像这类带有木字旁的形声字你还知道哪些?

3.这些字在书写时,也有共同点,伸出手指我们一起来书空“杨”,木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右边要第一笔要一笔写完“横折折折勾”。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大家也要注意,左边的偏旁要窄,记得我们在写其他几个木字旁的字时,也要这样来写。左折点要在田字格中心。把“杨”在你的田字格里写两遍。认真写,一会我们要评比出本节课的书写小能手。

依次教写“桐、枫、松、柏、棉、杉、桂”。

4.每组选出书写最工整、最认真的,班级再次评选。

【设计意图:生字的书写,工作要做到位,目的是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养成正确写字的好习惯。】

(三)熟读课文,挑战背诵难关

克服了生字难关,再来读课文,就更加轻松了,哪个小组先来试试?很准确,声音不够洪亮,哪个小组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老师加大难度了(挖空,学生填空读),谁敢来挑战?你们是不是已经背下来了呢?我们一起试试。真的太厉害了,你们提前完成了老师的任务,给男生女生各一片大大的树叶。

【设计意图;熟读成诵,多种形式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轻松完成背诵任务。】

三、课堂检测

现在我要检测一下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情况,拿出练习本。

辨字组词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让我们来看看,哪颗小树更茂盛呢?希望男生可以在下节课,奋起直追。让我们把胜利的掌声送给女生。

【设计意图:通过比赛的输赢,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课后作业

今天的作业,结合课后第二题,积累你还知道的其他树木以及特点,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

【设计意图:结合课后题,延伸学生的认知,拓展学生的思维。】

六、板书

树之歌

同 桐

风 枫

白 柏

华 桦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本课在设计教学时,首先我特别重视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以识字为切入口,以识词为中介,最后再以诵读活动来巩固加深识字、识词的成果,把看图到识字、识词,诵读连为一体。同时,注意处理好各部分的轻重。

2.本课重点还应是识字、写字。所以我着重抓了识记字形、写字训练的教学。在分析字形时,我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识字经验,从而记住字形。学生可以用形声字归类法、组词拓展法、熟字比较法等方法记住生字。另外我还提醒学生要严格按笔顺去描红、临写,把字写规范、美观。本堂课写字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朗读上示范不够,引导不够。

第四篇:雏鹰之歌教案

雏鹰之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运用不同的音乐实践参与活动,体验歌曲的风格与形式,表现少年活泼、欢乐的情绪。

二、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的唱法。

三、在歌唱实践中不断激发学生情感,培养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高尚品质。教学重点:

一、通过聆听、合作、参与等多种实践活动不断感受歌曲旋律特点

二、在歌唱实践中提高学生演唱能力。教学难点:

一、能准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切分节奏。

二、能演唱出歌曲坚定的、有力的、顿挫的音乐感觉。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视唱练习:

1|3|5|7|3 3 |4 5 |4 3 |2-|1 7 |6 5 | 3 2 |1 _||

二、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20世纪90年代,团中央发动《跨世界中国少年雄鹰行动》,要求把学生培养成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少年,做跨世纪的接班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雏鹰之歌》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2、出示词曲(多媒体打出简谱)。

三、寓教于乐:

1、聆听歌曲录音范唱。

要求:歌曲的演唱顺序是怎样的?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跟教师按顺序和节奏坚定、自信的朗读歌词。

3、再次聆听范唱。

要求:认真看课本(或歌谱),注意书中的符号怎样演唱,起到什么作用。

A认识下滑音记号; B了解下滑音作用:活拨诙谐。较多的下滑音记号,其作用是为了加重歌唱语气,使歌曲听起来更加有力、坚定。

四、学唱歌曲:

1、老师教唱

2、跟多媒体范唱学唱。

3、学生试唱。

4、老师查漏补缺,再教唱。

5、学生练唱。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继续学唱歌曲。

第一乐段:听旋律唱歌词,注意歌唱语气;注意“越过高山,飞过丛林” 要唱出艰难的感觉,从而着重讲解本乐句的节奏难点。学会曲调后,四个乐句分四个小组比赛演唱,比比哪组演唱的最自信。

第二乐段:听旋律唱歌词,注意歌唱语气;注意“少年啊,少年啊”,着重讲解本乐句的节奏难点。将“雏鹰雏鹰”处唱弱,将“搏击着风云”处唱强,注意结束句演唱,表现出少年儿童对美好的明天充满热情。

二、聆听范唱,注意前奏进入,并加上“XX”拍手伴奏。

三、拓展训练。

1、学习带有新疆地区特色的节奏“XX X X X”。并合录音范唱练习节奏。

2、合录音伴奏演唱。

四、完美结课:

1、雏鹰——雄鹰。

2、德育渗透:要做勇敢的雏鹰,不畏风雨,勇往直前。板书设计:

雏 鹰 之 歌

越 过高 山 少 年 啊

飞 过 丛林 少 年 啊

雏鹰————雄鹰

第五篇:《小草之歌》教案

一、引言:

1.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可以看见小草?(小区、公园、高山、田野„„)说说你看见的小草是什么样子的。(绿色、细小、柔弱)

2.小草给你什么感觉?(柔弱、风一吹就倒下、雨一淋就趴下,人一踩就死)

3.小草如此柔弱不堪,为什么千百年来由无数的人会歌颂小草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现代人王宜振写的小诗《小草之歌》齐读课题。

二、初读:

“之”是什么意思?(的),连起来,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为什么要歌颂小草呢?请齐读全诗。

三、理解小草默默无闻的部分:

1.我们觉得小草很柔软脆弱,小诗1-3小节写了小草的自我评价,那小草自己对自己是怎么认为的呢,请找出句子。(每一小节第一二行,3句)读一读这3句。

2.用最简单的话归纳一下小草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可以选一个词语,你想怎么归纳?老师板书

(第一小节:渺小,随机解释“渺小”,你觉得哪些东西算渺小的?给你什么感觉?

第二小节:微不足道,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再采用分解法解释,“微”就是小,“道”是说,“足”以前学过“足球”的“足”是脚的意思,今天是“值得”,连起来解释这个词。

第三小节:索取很少。索取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什么意思?要)

3.总结:如果用一个字来归纳,小草给你总的感觉就是什么:(板书:小)

4.说话训练:虽然小草自己也觉得小,但是他感觉-------。请选用书上的合适的来回答。(不惭愧、不气馁、不灰心、不计较、只要有阳光雨露就生活得幸福快乐)

5.想象训练:

小草不惭愧就是不为自己小而害羞,很自信。不气馁看出他的坚持,请想象他在生活中面对比他高大、有名气的东西会什么样子。

面对什么可能的出现困难如何不灰心。他不会向大自然怎么计较,想象他的语言。

6.朗读训练:那就让我们读出小草的自信骄傲、坚持、幸福快乐。(指导:前面读传记评价时低一点,谦虚一点,读后两行时昂起头自信、坚信、快乐)男女生分读、齐读感悟。

四、理解小草的作用部分:

1.就是因为小草的弱小,人们常常说小草无用,小草也要为自己辩解一番,哪些小节是小草辩解自己也是有作用的?(4、5、6小节)

2.那小草有什么作用呢?请自由朗读4-6小节,归纳一下,最好用一个词,可以用书上的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3.交流:

作用1:击退洪水(书上语言),或抗洪、防洪。说说自己的理由,为什么用“抗”或用“防”。小草怎么能够防止洪水?联系学过的科学知识说一说。

总结:叶虽柔弱,在洪水中可以尽绵薄之力“抗洪”,更重要的是地下的根牢牢抓住泥土可以“防洪”,请读出这种巨大的作用来告诉别人吧。

作用2:锁住沙丘(书上语言)还有学生归纳为:防沙、固沙、锁沙。同学之间讨论一下,你认为哪个词语更能够体现小草的作用。

锁,比固更牢固,像一把锁将沙的手脚牢牢锁住了,把自己的手当做小草的根,学学小草“锁沙”的动作。体会力大、坚定的感觉。

感情朗读:再读这一小节,读出小草用力之大,锁沙意志之坚决。

作用3:打扮祖国、打扮山河(都是书上词语)选择“祖国”与“山河”,这两个词多读几次,你在心里有什么不同的感情吗?(祖国是自己的祖国,有爱之情,山河没有那么深的感情)那这里选择“打扮祖国”能够看出小草还有什么特点?(爱国之情)

小草怎么做才能够打扮祖国?(挨挨挤挤拥抱在一起)看来爱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我们看来要向小草学习哦,你学到什么?(团结在一起、热爱祖国)

感情朗读:那好让我们用读来体会小草的团结和爱国吧。

五、理解小草的顽强生命力。

1、《小草之歌》这首诗还有最后一个小节,歌颂了小草的什么呢?请齐读一次,告诉我,你的感悟吧。

2、交流:这小节突出小草什么特点?(有学生说:生命力强。有人说:生命力顽强。)为什么在“强”的前面还加一个“顽”字?(“顽”有“顽强、顽固”之意。)你知道小草有哪些表现让人感觉生命力强到了“顽固”的程度?(生举例:剪刀剪了,过不久有长起来;脚踩烂了死了过几天有长了;冬天冻死春天又绿了;被火烧死烧成灰,只要有根又会长„„)

3、感情朗读:好吧,让我们从读中来体会小草的顽强吧。

六、拓展感悟:

1、现在你知道王宜振为什么要写下这首赞美小草的《小草之歌》了吗?看板书说一句话。用上“虽然----但是-----而且------”(虽然小草很小,但是作用很大,而且生命力顽强。)

2、正因为如此,历史上有无数的人歌颂过小草,请读一读你们收集的关于小草诗或名言佳句吧。

(师展示:唐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

3、在生活中也有无数像小草这样的人,虽然默默无闻却为别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评一评身边谁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小草?(抗洪救灾中无数的军人、医护人员;地震中的教师;马路上维持次序的交警;甚至家里的妈妈,身边的亲人、同学都是小草„„)

4、读中再悟情:那让我们把这首感悟颇深的诗歌读给身边、天下所有的小草听听吧,让他们听出我们对他们的一片崇敬之情吧!

板书设计:

小草之歌

渺小

微不足道

索取很少

生命力顽强

锁住沙丘(锁沙)打扮祖国(打扮)

下载问号之歌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问号之歌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那达慕之歌》教案

    《那达慕之歌》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节日——那达慕大会。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唱出气势。 3、让学生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培养学生在......

    《树之歌》教案

    《树之歌》教案 一:音乐导入 播放儿歌请同学们仔细听,里面唱了什么? 这首歌唱的是小树要长高,小树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你们认识身边的那些大树吗?你知道哪些关......

    《雏鹰之歌》完整教案

    《雏鹰之歌》音乐教案 课题:《雏鹰之歌》 课型:音乐综合课 执教人:叶路路 教学内容:2013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五年级上册. 人音版第六课“快乐的少年”表演歌曲《雏......

    长江之歌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读准“乳、哺、涤、赞”邓子的字音,自觉地积累“风采、气概、哺育、源泉、依恋、荡涤、磅礴”等词语。 2、 能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

    长江之歌教案

    《长江之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感受长江宏伟壮观的磅礴气势 3、激发赞美长江、热爱祖国之情 4、学习课文对应、反复的写法 二、学习重......

    杨树之歌 教案

    第四单元:植树 杨树之歌 教材分析: 《杨树之歌》是以拟人的手法,优美的诗句赞美杨树,赞美了杨树的优美普通、活泼、欢快。它歌颂了树木为人类提供美好环境做出的贡献,显示了人与......

    火把节之歌教案

    火把节之歌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读全文,识读生字,理解生词。 3.引导学生了解彝族火把节的盛况和火把节的纪念意义,体会彝族人民欢度节日时无比欢乐的......

    《劳动者之歌》教案

    《劳动者之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美术术语说出自己对画家笔下的纤夫的感受;能观察画中各人物的表情、特点,深刻感受到沙皇统治下纤夫们的沉重的苦难及坚强的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