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粤教版精品教案《雨霖铃》教案1
雨霖铃 柳永
一、教学目标
1.体会词中的离别之情。
2.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3.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
二、作者简介
柳永(980-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崇安(今属福建)人。景佑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
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
柳永初试不第,作《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后再次应试,宋仁宗故意将其黜落且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自是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三、赏析作品
学生诵读课文,要求有抑扬,有起伏,加入情感,教师配合播放音乐。1.找出词中对离别时和离别后的描写,体会情感。离别时:寒蝉、长亭、骤雨、都门帐饮、执手相看
离别后:烟波暮霭、清秋节、杨柳岸、晓风残月、良辰美景、千种风情。2.体会“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情感,体会情景交融。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江面广阔,烟雾弥漫,朦胧无边,既指自然景物,又喻心情。茫茫前路,朦胧不清,此一去,前途渺茫,归期遥遥,满腹的凄凉与无奈。
3.体会“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情感,体会情景交融。
杨柳,蕴涵离别之情,加之清晨的冷风、将落的残月,渲染出一幅凄凉、冷落的离别之景。
四、总结赏析诗词的方法
1.词的解读:借助联想、投入情感
①联系作者的身世、遭遇、思想人品。(知人)②联系作品的时代环境与创作背景。(论世)③理解词的整体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入境)
④把握词作使用的典故、熟语,熟悉古代诗词语言传统的比兴、象征等手法。(明法)2.运用以上方法联系赏析几首诗。重点体会离别之情分别是如何表达的。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二篇:《雨霖铃》教案_1
《雨霖铃》教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识目标:、了解柳永及其词作风格。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体味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浓浓的离别之情。
3、品鉴意象,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能力目标:、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读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反复诵读、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借助多媒体和教师对作品的体验,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鉴赏这首词的意象,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
2、鉴赏这首词的意象,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
【教具准备】
PPT;《雨霖铃》mTV;flash唱词。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设计思想】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诗歌的国度,诗词曲赋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文学百花园的绚丽多姿。宋词作为这个艺术殿堂里的一朵奇葩,情感丰沛,语言优美,韵律和谐。因此,宋词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鉴赏诗词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通过教学媒体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初步赏析词的意境的能力。以诵读为辅助,以诗词鉴赏为纽带,带动词句的理解和思想内容的分析。
【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课
课前循环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歌曲《雨霖铃》
设计意图:通过动听的歌曲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与教师、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师:邓丽君深情、甜美的演唱深深地打动了我们,那么是谁为她作的词呢?
生:柳永。
出示: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通晓乐律,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是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对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和影响,对后来的说唱文学和戏曲也有很大影响。柳词在宋元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师:作者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早年屡试不第,生活穷困潦倒,处世抱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过着浪荡自由、浅斟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传诵的一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首词。
设计意图:柳永是北宋婉约派重要代表人物,《雨霖铃》是他的最享盛誉的羁旅行役词,其整体风格是雅俗兼容,即雅不避俗、俗不伤雅、和谐共适。通过介绍作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二、整体感知
师:《雨霖铃》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以至于邓丽君和柳永穿越时空合作了这首歌曲呢?让我们走近文本,体会作者蕴含在词中的情感。
师:先请同学们一起来齐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情感。
生齐读。
师进行朗读指导:
①寒蝉凄切
——“凄”字要读得长,“切”字要短促,要读出词的凄切情感
②竟无语凝噎
——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③念去去
——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⑤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学生读出的地方要予以肯定,没有读出的地方教师加以补充)
师:请同学们听录音范读,注意断句。
出示: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师:听过录音之后请同学们再次读一遍这首词。
首先读词的上片,注意诵读方法。
(学生读)
师:上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呢?
生总结:离别时
(板书)
接着读词的下片,注意诵读方法。
(学生读)
师:那么下片的场景还是不是离别当下的场景呢?
生总结:离别后(想象)
(板书)
设计意图: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读课文,让学生通过大声朗读,形成对课文的初步感情认识,之后听录音朗读,理解内容,最后是学着读,掌握朗读技巧。这个环节,是陶冶学生情感,是为背诵课文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
三、具体研习
、体味情感
师:在读过几遍之后,你体味到词中的情感了吗?你认为词中哪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呢?
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师:作者的心情在词的下片表露无疑,那就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那,哪里;堪,承受,忍受。(板书)
师:这句话表露出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生:伤心,为离别而伤心。
师:让我们投入感情再来读读这句话,品品柳永浓浓的离别情。
师生齐读:“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设计意图:关注作者情感,进而升华学生情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感受到作者的浓浓的离别情。
师:大家还知道哪些表现离别的古诗词名句呢?请同学回忆,举几个例子。
生回忆出以下内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乌夜啼》)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学过的诗词,可以让学生对表达愁情的诗歌进行整理,更好的体会蕴含在不同诗歌中的情感。
2、品鉴意象
(1)师:柳永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离别之情的呢?
生:寒蝉、长亭、骤雨、兰舟、泪眼、烟波、暮霭、楚天、杨柳、晓风、残月
(2)小组讨论:你最喜欢哪一个或哪几个意象?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学生先组内交流,再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讨论既是一个表达的过程,也是一个倾听的过程。在表达和倾听的过程中,参与者可以了解到对于同一个内容的不同见解,不同主张,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元化。
(3)共同赏析经典名句
学生交流自己对这一经典名句的理解和感受。
例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师生交流:开首三句,简单看,只是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然而细心留意,景物特点:“蝉”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蝉,秋有萧索感爱,而蝉在凄凉急促地鸣叫,傍晚时分让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带凉意。再看词人,一个“对”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呆”对着长亭。这样,这里的景已不是单纯的景物。一阵骤雨过后,景色特别鲜明刺眼,周围都是凄切的蝉声,又正是暮色苍茫时分,对着这送别的长亭,这是多么动人愁思的境界呵!可见这里侧重的是在酿造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先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打下情感的基础,以增强下面抒写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这句要读得凄凉、落寞。
展示:时间地点天气离别愁绪即将离别
例二:“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师生交流:两句是实写不忍别离又不能不别的情况。
“都门帐饮无绪”明显地写出地点、动作和情绪,是高度压缩的精练的写法。“都门”是指汴京门外。“帐饮”是说搭起帐篷请行人吃酒,古人离别饯行离不开酒。“无绪”是当时心绪非常不安,不知所措的表现。这六个字明显地写出地点、动作和情绪,是高度压缩的精练的写法。“留恋处,兰舟催发”,是说正在留恋不舍的当儿,船夫已经催促他出发了。从“催发”中可以看出他们多么依依不舍。从这种依依不舍的情况中也可以更清楚的看出上句的“无绪”是已经达到了“黯然魂销”的程度。这里要读得泪眼朦胧,难以割舍,不忍放手。
展示:、不忍别离而又不得不别离的矛盾心情
2、这六个字明显地写出地点、动作和情绪,是高度压缩的精练的写法
3、留恋不舍之时
不忍放手
例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师生交流:进一步刻画两人难舍难分的形象。在这时候,真是纵有千言万语也给喉咙噎住说不出口了。只有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而已。这一形象的刻画,看来似很简单,实则是情感的集中表现,是很真挚动人的。这句要读得“哽咽”欲哭,欲言又止。
师:请同学们用三个四字句概括这两句话的意境。
明确:执手相看
泪眼婆娑哽咽无语
例四:“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师生交流:“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三句以哀景写哀情。“念去去”,是词人的内心独白,“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用博喻的修辞手法选取三种有代表性的景物形象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充分表现了离别愁绪。如烟波一样绵长;如暮霭一样沉重浓密;如楚地天空一样无边无际。相同的写法还有“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设计意图: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以一己体验来代替学生体验,以教参解读来取代学生解读,并将这种体验和解读强硬灌输给学生。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注重学生的多元化认知,尊重学生自己的解读。
四、学生小结
师:这首词中有很多意象,假如去掉这些意象,还美吗?
生:不美。
师:不仅不美,也表达不出作者的情感,可见古典诗词的含蓄之美就体现在意象。
教师范读,学生默读。
设计意图:教师范读,除了声音的传递外,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会作为一种信息,及时直接传递给学生,更易感染学生。另外,可以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尊重和爱戴,建立起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易于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使他们的朗读水平不断提高。
学生小结:说说这些意象的作用。
温馨提示,给出结构:
通过
、、等景物,渲染了
、的氛围,烘托了词人
、情感。(只要意思对即可)
师:这既是是高考中诗歌鉴赏的一种题型,也是读懂古诗词的一种基本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地掌握。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我校“低起点,慢节奏,抓基础,重落实”的教学理念,我在这里给出了学生答题框架,让他们掌握基本的答题方式。
五、活动检测
师:我们从必修一就开始学词,比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它的题目有词牌名,又有题目,而今天学的这首《雨霖铃》只有词牌而没有题目,现在让你来为它拟个题目,你会拟个什么样的题目呢?请说明理由。(提示:可从诗词主旨或者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角度)
生1:伤别
生2:秋别
生3:相看泪眼
设计意图:诗歌的题目往往是是个的眼睛,给诗歌拟题有助于学生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给学生提示依然是针对学生的具体学情而定。
六、检测导结
、试背
2、默写
(1)执手相看泪眼。
(2)多情自古伤离别。
(3)
?,晓风残月。
设计意图:为了丰富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不仅要让学生会背,还要会写,通过默写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记忆能力,而且还包括学生的语言规范,书写规范,对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大有裨益。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词
2、默写全词
附:板书
雨霖铃
柳永
上片——离别时
多情自古伤离别
上片——离别时(想象)
第三篇:粤教版精品教案 《雨霖铃》说课
《雨霖铃》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一)大纲的要求与高考的考点
大 纲
要 求
“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高
考
考
点
1、正确理解字句的意思
2、对文学常识、典故的辨识与理解
3、对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辩识与理解
4、对意境、主旨、艺术形象的把握
5、对感情基调、艺术风格的把握
6、两首诗的比较阅读。
高考考点是对大纲要求的具体化。二者是一致的。
(二)教材的特点及在单元中的地位
1、单元
教学
目标
第六册第四单元的教学总的目标是:
学习古代诗歌的鉴赏——古代诗歌的风格、意境、用典。着重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评价能力。
具体为以下三个目标:
A、领会唐诗、宋词、元曲的艺术特点。B、具体领会唐代几位诗人宋代几位著名词人的艺术风格
C、初步掌握鉴赏古代诗词的方法。
2、课文
特点
和在单元
中的地位
这首词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作,以“离情”为线索,用白描、铺叙、点染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情人话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郁闷心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是柳永的代表作。其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誉为千古名句。
《雨霖铃》是课内自读课文,但笔者稍作改变,将前一课的《念奴娇·赤辟怀古》和此课《雨霖铃》作为教读课文,各用一课时,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扬州慢》作为课内自读课文来处理,一个课时,主要比较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风格。
(三)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教
学
目
标
知能目标 能力层级
识记 理解 分析 运用 综合 评价
1、理解“景中见情、缘情设景”的艺术特色。
√ √
√
2、学习鉴赏名句
√ √
√
情感目标
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趣味。
重
点
学习名句鉴赏的方法:易词造意法
难
点
理解景中见情、缘情设景的艺术特色(因为这是从鉴赏评价的层次来要求)
《雨霖铃》说课稿
(二)二、教法与学法设计 【内容设计】 【理论依据】
课型
自读、讨论、鉴赏
教法与学法力求统一,运用多媒体演示既激趣,又能创设适宜的气氛,更能增大课堂的容量。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音色俱备的长处。诵读法是语文教育与学习的传统的优秀方法之一。结合诗论赏析法实际上是以前人的鉴赏理论来提高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想象意境法和名句鉴赏法都是诗歌鉴赏和教学的重要方法。
1、信息加工理论
2、诗歌鉴赏理论
3、诗歌教学理论
教
法
1、多媒体演示法
2、诵读法
3、想象意境法
4、名句鉴赏法
5、结合诗论赏析法
此外还灵活运用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和板书图示法。
学
法
把握整体察背景 品味词语反复吟
联想想象悟主旨 再现意境体诗情
易词造意赏名句 求同辨异见风格
熟读背诵常积累 改写运用争创新
《雨霖铃》说课稿
(三)三、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环节:听——读——析——赏——背——创
步骤 【内容设计】 【课堂调控】 【设计依据】
第一步
导入
江淹有一名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别赋》)我国古代这种写离情别意的送别诗特别多,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或你自己感受很深的写离别的诗句。教师可适当提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渭城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
一面复习旧知识,另一方面为本课的教学提供比较的材料,让学生很自然的进行新旧的联系与比较。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第二
步
读 试读
回忆过去所学词的知识,试读本词,考虑语调、语速及感情基调。将疑难之处标出。同位可讨论。
采用学生小声读的方式。
“试误”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可使学生明确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使课堂学习更具目标性。听读
与自已刚设想的比较一下,与自己的读法有哪些不同之处,为什么? 点拔:
词里的一些特殊句式的读法,本词中领字的停顿。
此类知识不必过多分析与讲解,让学生通过比较而领会,然后在实践中训练掌握。
朗读
此次不放朗读只放图片和背景音乐 一边朗读一边想象一边理解词意。既是训练朗读,又是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在诵读中体味诗歌的意境。获得感性认识。
步骤 【内容设计】 【课堂调控】 【设计依据】
三、教学程序设计 第三步 初步理解 1)推断词义 A.“寒蝉”“初”“念”“堪”等词的意义。
B.“留恋处兰舟催发”的“处”应做何解?与“今霄酒醒何处”的“处”相同吗?
C.“此去经年”课本注为“一年”,你认为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可补充语例:A处”作“时”解,诗、词、曲中例甚多,可各举一例。杨万里《儿啼索饭》诗:“何时最是思君处,月落斜窗满寺钟。”辛弃疾《踏莎行》词:“最无聊处秋光到。”
B“多年,数年,强调难期再见。”《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等多部作品持此论。
“处”字教材未注,学生易解为“地方、处所”;“经年”教材注得不很恰当。
2)质疑
学生互相质疑解疑。
高三学生有必要培养这种质疑的态度与自已通过查找书籍解疑的能力与习惯
3)讨论:
这首词写了什么景,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情。上下片各写什么内容。
视学生讨论的具体情况,相机点拔。结合板书理解此词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感情和结构。
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词的内容和结构,相对而言,这还是一种浅层次的理解,并不是难点。但这一步必须到位,否则下面的鉴赏活动则易成为架空分析。
【内容设计】 【课堂调控】 【设计依据】
第四步、想象画面展现场景描述意境
训练:
借助想象,将词中的画面想象出来,并揣摩作者的思绪。如果拍成MTV的话,可分为几个场景?应有哪些景物?
大家刚刚看了我做的课件,由于受条件限制,那当然是很不理想的,如果你是导演,你准备如何安排画面,请你描述一下。
这一步骤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步骤,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是真正走向鉴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内容设计】 【课堂调控】 【设计依据】
第五步、赏析
1、理解“景中见情、缘情设景的艺术特色”
精讲:
简要讲解“景中见情、缘情设景”
注重其与“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概念的联系,主要让学生明确在文学鉴赏评价中经常使用一些近义概念。教学目标1
中学教材中涉及的术语虽然不多,但学生普遍感到混乱。澄清这些相近的概念是学生准确运用这些概念的基础
讨论:
1、王国维有一句很著名的话:“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说,写景也就是写情,试分析此词中写景的词句以及这些词句所抒发的感情。
2、作者在写这三个场景时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3、自古以来写离愁别绪的诗非常多,大多都能注意情景的结合。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前者写别前的环境,后者写别后之景,但给人的感觉却没有此词写离别写得这么曲折详尽、缠绵细致,意境深远,试讨论此词在写作技法上有什么突出之处? 点拔:
[1]抓住文中的三个场景,“别前”“别时”“别后”,进行分析。
[2]如学生有困难教师可用前三句作示范分析:前三句几乎纯用典型景物刻划别前环境氛围,写景为主,而又笔笔含情。
[3]引导学生从文体入手,“慢词”相对于“七绝”来说,篇幅较长,它要求而且允许作者拓展笔墨,大开大合,充分抒写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表现一个比较完整的过程。
[1]前面的“初步理解”和“想象画面”环节,对此学生已有零散认识,这里主要是进行综合与归纳。
[2]此词的特点是写“别前景”和“别后景”在情景关系上有所不同。特别是别后之景是虚写,是对离情的一种巧妙的表达。通过此做到了“达难达之情”。
[3] 体会“铺叙与点染技法”。而在此词中这恰恰是与“景中见情、缘情设景”不可分割的。如无铺叙,则景中见情有限,如无点染,则更无法缘情设景。
对于“铺叙与点染技法”技法可以点到即止,不做过多纠缠
《雨霖铃》说课稿
(四)【内容设计】 【课堂调控】 【设计依据】
2、赏析名句 名句
(一)“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问1:明代词评家贺裳称,柳永此词中有一“千古俊句”,是哪一句呢?
问2:看似寻常的两句词,何以冠以“千古俊句”?改为“今宵酒醒何外,芳草地晓风残月”如何?
问3:改为“杨柳岸,凄风冷月”如何?
问4:改为“今霄梦醒何处”如何?
如学生有困难可稍作解释“名句”的特征,可用流行歌曲中的名句类比。
此环节需要相机点拔,学生很有可能出现“有所感却说不出”的情况。要通过诱导让其品出名句的魅力所在。教学目标2
名句鉴赏是诗词鉴赏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先从语感入手,让学生按自己的感受来说。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意境由意象组成。而意境制约着其中的每一个意象。
一个成功意境中的诸意象几乎是无可置换的。
训练:名句
(二)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问
1、将“去去”改为“此去”如何?
问
2、“千里烟波”改为“千里波涛”如何?
问
3、既然是“沉沉的暮霭”为什么“楚天”却会“阔”呢?这不矛盾吗?
采用讨论的方式,可由学生先提出可供置换的意象或词语,再进行比较,品评。
此词不是简单的写离情别意,而更多的渗透了作者的“前途黯淡,归期渺茫,命运难测”的身世之感。这一点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
训练:名句
(三)“执手相看泪眼”
问
1、情人的离别,照我们当下的情形,一般采取怎样的方式?为什么作者在这里用“执手”?为什么不用“吻别”“拥别”“话别”或是“挥手告别”甚至是“挥着手绢”等方式。
学生可能只会注意到作者当时没有现在开放,不可能“吻别”“拥别”。但这种理解是浅层次的,教师要诱导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角度去理解,“执子之手,与君偕老”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牵手”,此处“执手”一方面写出其“不舍”,另一方面,“执手”这一动作大胆直接,充分体现了柳词“俗”与“直”的一面。
此处用人物的动作表情来揭示内心活动,大胆率直,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总结:名句的特点易词造意品析法
【步骤】 【内容设计】 【课堂调控】 【设计依据】
第六步
背诵
互背互检
要求当堂能背诵
“腹有诗书语自华”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第七步
课堂练习
比较柳永《夜半乐》与《雨霖铃》在写景抒情方面的异同。
印发《夜半乐》及较为详细的注释。并附有练习题。练习题采用高考选错项的题型。迁移性练习,进一步加深对情景交融的理解。
第八步
总结 结合板书总结
1、词的主要内容
2、艺术特色
3、名句鉴赏方法 精讲
可适当补充自己对此词的感悟与认识。
从理性的高度整体归纳评价全词,为阅读欣赏提供一个范例。第九步
布置作业 任选一题:
1、将此词改写成现代诗
2、比较《雨霖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体会两首词的不同风格。
3、可就全词或其中的片断选一个角度写一篇微型文学评论(赏析性或评价性皆可)读写结合,由课内向课外拓展。
【内容设计】 【课堂调控】 【设计依据】
四、板书设计
见附录 三次完成
1、第三步时板书主要内容及两个半月形。
2、第四步时标出“感情”
3、第五步时,列出中间部分“尽情······”
形象板书理论,左边为实的月亮,喻上片实写;右边为虚的月亮,喻下片虚写。板书内容表现主要内容和作者感情,强调情景关系。
《雨霖铃》说课稿
(五)附录
一、比较阅读训练材料及题目设计
夜半乐
[宋]柳永
冻去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鷁、翩翩过南浦。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
[注释]
[冻云]:云层很厚,聚结难开。
[渚(zhŭ)]:水中小洲。
[越溪]指越国美人西施浣沙的若耶溪,这里是泛指。
[樵风]顺风。陆游《日暮至湖上》诗自注:会稽山南有溪名樵风泾,其上即若耶。又《泛上云门》诗自注:樵风泾在若耶溪、鉴湖之间。《书喜》诗去:朝借樵风暮可还。
[画鷁(yì)]即船。鷁是一种水鸟,善飞,不惧风,古时画在船头以示吉利。
[翩翩]轻快的样子。
[南浦]南面的水边,古代用以指代送别之地。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酒旆(pèi)]酒旗。
[簇]丛集,聚集。
[鸣榔]渔人捕鱼时用长木敲打船舷作声,使鱼惊而入网。
[浪萍]波浪中的浮萍漂荡不定,用来比喻旅人的行踪漂泊无定,长期过着流浪般的生活。
[后约]约定的后会之期。
[神京]京城,指宋都汴京。
[断鸿]孤雁。相传鸿雁能够传书。这里指音信断绝。
练习设计:选出下列说法中有错的项 [ ]
1、两词都将羁旅行役与爱情相思交织在一起,但在写法上有所不同。《雨》实写别前景、别时景,虚写别后景。而《夜》集中描写别后的经历和自身的凄苦心境。
2、词中对绣阁的怀念,对神京的遥望,不仅反映了词人“浪萍难驻”的飘零身世,同时也反映了他宦途失意后的不满心情。
3、《夜》首片写途中经历,第二片写途中之所见,第三片抒发去国离乡的感叹。
4、“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描绘了岸边浣沙女的情态美,与上面的“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了作者的风流落拓不羁的性格。
5、《夜》的第三片与《雨》的第二片在情景关系上有所不同,前者主要是借景抒情,借第二片的景抒发第三片的“初恨抛家漂泊,继叹后约无凭,终恨岁暮难归”之情。后者主要是缘情设景,化虚为实,从“念去去”开始着力描绘别后的凄凉景象。
6、第二片记舟行所见,先勾勒远景:酒旆、霜树、烟村;再涂抹近景:渔人鸣榔、浣女浣纱、败荷零落。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远有近的迷人画卷。
第四篇:雨霖铃教案
《柳永词两首》教案 第二课时《雨霖铃》
教学目标:
1、准确理解词中意象,体会词人的思想情感。(重点)
2、理解本词虚实相生的用法和妙处。(难点)
3、有感情朗读并背诵默写。(重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千百年来别离之情不知拨动了多少人的心。今天就让我们轻叩古典诗词的门扉,来聆听一曲凄婉缠绵的离别之歌《雨霖铃》。(板书课题)
说起离别我们学过很多的名句,你还记得吗?(出示课件并齐读)这些内容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
现在请大家欣赏歌曲,然后再来回答。(播放歌曲)
听完之后,你有何感受?(凄凉哀婉,低沉感伤,悲伤无奈)大家有了初步的感受,我们来深入文本学习
二、出示目标(板书目标)
1、准确理解词中意象,体会词人的思想情感。
2、理解本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用法和妙处。
3、有感情朗读并背诵默写。
三、解题并初读
1、《雨霖铃》出自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这一词牌本身就有哀伤的含义,所以要读出这种情感。
2、(师有感情诵读)
3、请学生有感情朗读,看导学案诵读指导
4、抽学生朗读
四、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请同学板演答案
五、合作探究:
1、本词都写了哪些意象,各有什么特点?
寒蝉、长亭、骤雨
凄切悲凉 烟波、暮霭、楚天
苍茫落寞 杨柳、晓风、残月
凄清孤寂
2、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交代了哪些内容,这一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词人所处的特定环境,渲染了一种凄楚悲凉的气氛,从而为全词奠定了低沉伤感情调,烘托出浓浓的离愁别绪。
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再次描写景物,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开头三句有什么不同?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请用几个形容词加以概括。开头三句写的是眼前的景物,而这三句写的是想象中的景物。这里的一个“念”字,表明了下面的景物是想象的、虚构的,它实际上是词人内心深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的形象化显现。词人此时的心情是惆怅、凄苦、悲凉的。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历来为人传诵,甚至有人拿它来代表柳词。这两句词中的典型景物在我国民族文化传统中有何特殊意义?词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杨柳”的意象。杨柳是中国古代送别诗中描写得最多,最优美动人情意绵绵的一个意象。古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杨柳,并经常用折柳表示送别之情,为什么呢?因为“柳”与“留”读音相近,所以折柳可以表示“留恋”之意。
“晓风残月”也是最能触动人的感情的事物。秋日的风是凉的,秋天早晨的风更凉,另外古人出行多在黎明时分登程,送别也在这一时刻,“晓风”意味着离;月光是清冷的,残月的光更加清冷,而早晨的残月就显得特别凄凉,另外“圆月”是团聚的象征,“残月”含别离之意。所以“晓风残月”给人一种特别浓重的凄清冷落之感。这样,作者就通过写景,点染(烘托)出那种说不完诉不尽的离愁别绪
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借凄凉之景表达悲伤之情!
六、当堂训练:
1、背诵并默写《雨霖铃》
2、对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写作技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人物感情。B.运用白描手法,写人物动作、情态。C.运用人物行为,烘托离愁别绪。D.运用虚拟想象手法,表达深厚的感情。
3、下面对《雨霖铃》一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舍难分的别情,但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于景,暗寓别意。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写一对恋人分别之时心心相印,只需以眼神示意,已不必用言语道别。
C.“念去去”句中的“念”字用得特别好,后面的“去去”二字叠用,读时需一字一顿,方能使读者体会出道路遥远,前途茫茫。
D.“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此去”二字,呼应上阕“念去去”,“经年”二字呼应“今宵”,在时间和思绪上步步推进,结构疏密有致。
七、课后小结
一曲雨霖铃,千古离别情。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读这首词,我们知道,人世间有一种情感叫离别,有一种感觉叫心痛,有一种心情叫相思。字里行间弥漫的是柳永说不尽的离别情,道不尽的相思苦。在这样的经典里沉醉千年又何妨!让我们投入地走进《雨霖铃》,用我们的深情诵读向那位伟大的词人柳永致敬吧!(师生齐读)
板书:
雨霖铃
柳永 把握内容:
离别愁苦
别后思念 理解意象:
寒蝉、长亭、骤雨
杨柳、晓风、残月 品味感情:
难舍难分
凄冷孤寂 掌握手法:
虚实相生
虚写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感情基调:
凄凉哀婉
第五篇:雨霖铃教案
《雨霖铃》 四、三进意境:体会情感。
到底词人和心爱的人是如何分别,他想象的别后生活到底是何种情状,让我们第三次走进这首词,去感受词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齐读)
设问,串讲:
(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我相信同学们的头脑中已经有了一幅爱人离别之图,那么你们头脑中的这个图景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时间:傍晚
地点:长亭(古人送别的地方)
2、怎样的一个傍晚?
——阵雨初停的傍晚
3、你们是从哪里获取这些信息的?
——第一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4、这里不能忽视一个小东西——寒蝉,这蝉鸣助添了悲凉,“凄切”一词一开始就为这个画面乃至这首词定了调子,展开了一个凄切的氛围。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此句虽明写景,却暗含情,环境氛围多悲戚之意。
(二)“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这样的情境下,叫人如何能够忍受这离别的痛苦!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宴给他送别,虽然有酒相送,但是也无心饮用,因为心中有百般留恋,依依不舍,难舍难分。但是人要留,船却要开了“兰舟催发”。“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如何是好呢?
2、正因为如此,后面迸发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时应有千言万语,为何却无言了呢?
——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当登舟分别之际,两个人手拉着手儿,含泪相视着,大约是想把心上人的面容身影再最后一次深深地印进记忆中去吧。此时此地,他们心里该有多少话啊,然而却只是默默相对,谁也说不出一个字来,而他们相互真挚深沉的爱和内心极度的痛苦却正是通过这彼此极力抑制着的无言的哽噎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一个“竟”字,突出地强调了这种极为矛盾复杂的感情表达方式。“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古往今来恋人离别都是一样的。
有人说这两句“当属离别之情的高潮”。
这里通过“兰舟催发”这个场景,抒发了作者不舍之情。
(三)“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除了寒蝉、长亭、骤雨、兰舟,上阕里还有哪些景物?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2、三种景物与词人离别的愁绪有何联系?
——浩渺无际的江面上的粼粼水波与词人心头长时间难以排解的愁肠相似;
傍晚云雾浓重的特点与词人心情的沉重压抑相似;
楚地天空的空阔辽远与愁绪的无边无际相似。
词人用比喻的修辞方法选取了三种有代表性的景物充分表现了离别的愁绪:如千里烟波般的绵长,如沉沉暮霭般的浓重,如楚地天空一样无边无际。
全句写景,又全句写情,诗人想到前路茫茫,自己将越走越远,离心爱的人越来越远,心越来越苦,愁思也越来越深。通过上阕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词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请女同学带着这样的情感诵读上阕。
(四)“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下面我们就要进入词人想象的别后情景了。请男生一起诵读下阕,让我们感受一下别后的生活。
离别总是令人神伤。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冷落凄凉的秋天,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下片紧承上片的“念”字推展开去,泛论离愁别恨,“伤离别”点明这首词的主旨。再用“更那堪”翻进一层,突出当秋而悲,甚于常情。离愁别绪不断涌上心头,只能借酒消愁,但是酒醒之后又会是何种景象呢?
(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明代词评家贺赏称这一句是“千古俊句”,那么这句俊在哪里呢?(四人一组讨论,品读)提示:切入点:什么时候看到的景象?哪些景象?
——俊在:
(1)“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典型意象组合在一起,引起读者无尽的想象和遐思。寓情于景,融情入景,意在言外。“杨柳”、“风”、“月”这些本是自然界的景物,不少文人曾予以特殊意义,从《诗经》开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天下千树万树,“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刘禹锡《杨柳枝词》),“杨柳”成了送别的象征,古人往往于黎明时分踏上征程,送别也是在这个时候,韦庄就有“惆怅晓莺残月”(《荷叶杯》)的诗句,因而“晓风残月”更见依依惜别之情。作者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样一幅凄清的画面会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寂、落寞,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
(2)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里——“酒醒”之后。句中的“醒”字,更提醒了两个世界的存在——一个过去沉醉的熟悉;一个醒后对面的陌生。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诗句),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试想,柳永此时不过是他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上,面对着眼前的凄清景象,而前路是“千里烟波”,他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词句)啊!
(六)连绵不断的愁包围着词人,词人日后的生活将是“此去经年,应试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两句历来被评为“余恨无穷,余味不尽”,你有没有体会到这不尽的余味?请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谈感受。
(1)作者设想了以后什么样的情景?
——推想到离别之后惨不成欢的情景。
(2)为什么会是这样一幅图景呢?
——因为词人深沉地感到即使有良辰好景值得欣赏流连,可也等于“虚设”,而千种情、万种意又能向谁倾诉呢?以孤寂落寞之情收束全诗,既突出了前景渺茫,又表露出余恨无穷的哀怨。
五、归纳写作特色:
1、融情于景的写法:
2、虚实相济
六、课堂小结:
经过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对这首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让我们和着录音一起诵读,去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欣赏这幅美丽的画。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赢在课堂》中《雨霖铃》的内容。
2、准备字词默写
3、准备全词默写
4、预习《声声慢》
八、拓展:(时间允许的话)
读完这首词,让我想到了当代人写的一首歌——黄磊的《背影》。这首歌的意境与《雨霖铃》有几分相似。让我们在歌曲中,去体会去品味吧。
附一:板书设计:
雨霖铃
景
情
寒蝉 骤雨 长亭
悲戚
别时 兰舟
不舍
(实)烟波 暮霭 楚天
愁 苦
别后 杨柳 晓风 残月
孤寂 落寞
(虚)
定**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课前练习:
1.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4分)
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2.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苏氏四门生为: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
嘉佑元年(1056年),二十岁的考中进士。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上书反对,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后又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后发生“乌台诗案”,差点被杀。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哲宗即位后,又不能容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也就是著名的“苏堤”。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八年后回京,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三.其他材料:
1.苏东坡是在苦难中完成了自己的一个人物,他追求的是一个可以无待(依靠)于外的完成。客观上不得意,还能不落迂腐消极,能够有积极的生活志趣,有持守的一种修养,这是苏东坡了不起的地方。
2.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王灼《碧鸡漫志》
3.东坡的父亲,喜欢到处边四方去游学,常常不在家,苏东坡小时受他母亲的教训。有一次读到《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东汉党锢之祸时被迫害的一个人,而他不逃避,为了理想付出了生命。东坡问母亲:他日儿要做范滂,母亲能做范滂的母亲吗?他母亲说,你如果能做范滂,我怎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欧阳修的母亲画荻教子,岳母刺字教子。
4.乌台诗案。他被贬到湖州时写了谢上的表文“臣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表中的话被人摘取,以为他有诽谤朝廷之意。于是下到御史台狱,那里有柏树,所以也叫柏台,上有乌鸦,故称乌台。他写的诗中有“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唯有蛰龙知”,差一点被处死。在这九死一生之后,东坡写了《念奴娇》(大江东去),在黄州写了《定**》(莫听穿林打叶声)。所以经过忧患苦难,苏东坡还能写出这样飞扬,这样潇洒,这样开阔,这样博大,这样超旷风格的作品来,这是苏东坡的修养。
要以无生(忘记自己的得失利禄)的觉悟,才能够成就更伟大的有生事业。四.赏析词文: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 雨骤风狂。
2. “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 闲适、坦然的心态。
3.“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4. 过片到“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A阳光总在风雨后。
B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C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D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E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A“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B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